CN105026790A - 阻尼阀 - Google Patents

阻尼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6790A
CN105026790A CN201480011146.4A CN201480011146A CN105026790A CN 105026790 A CN105026790 A CN 105026790A CN 201480011146 A CN201480011146 A CN 201480011146A CN 105026790 A CN105026790 A CN 105026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liner
seat portion
piston
periph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11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6790B (zh
Inventor
福井孝弘
三轮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yab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26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6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6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6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4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annular discs per se, singularly or in combin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intended to affect valve bias or pre-str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4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the throttle being incorporated in the closure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阻尼阀包括阀盘,该阀盘为环状的阀盘,其包括:外周座部,其为圆环状,向阀盘的轴线方向突出;内周座部,其设在外周座部的内侧,向轴线方向突出;环状窗,其形成在外周座部与内周座部之间;以及端口,其通到环状窗。并且阻尼阀还包括:叶片阀,其为环状,层叠于阀盘,能落位于外周座部并且能与外周座部分开;衬垫,其为环状,安装在叶片阀与内周座部之间,用于设定叶片阀的初期挠曲量;以及定位部,其用于限制衬垫相对于阀盘在径向上的位置偏移。

Description

阻尼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阀。
背景技术
阻尼阀例如被构成车辆用缓冲器的活塞部等采用。阻尼阀包括活塞和环状的叶片阀。活塞包括:外周座部,其为圆环状;内周座部,其设于该外周座部的内侧;环状窗,其形成在外周座部与内周座部之间;以及端口,其通到该环状窗。环状的叶片阀层叠于活塞,并且叶片阀的内周侧固定于活塞杆,叶片阀的外周部分能落位于所述外周座部并且能与所述外周座部分开。
并且,叶片阀层叠在外周座部与内周座部之间。通常,通过使外周座部的轴线方向的高度高于内周座部的轴线方向的高度,从而仅通过将叶片阀层叠并固定于活塞便能够使叶片阀预先挠曲。由此,能够设定叶片阀的开阀压力。另外,在内周座部与叶片阀之间安装有外径相对于内周座部的外径而言并不怎么变化的被称作衬垫的隔离件。由此,能够调节赋予叶片阀的初期挠曲量,能够调节叶片阀的开阀压力(例如,参照日本JP2000-55103A)。
另外,叶片阀通常是通过层叠多张较薄的环状板而构成的,因此具有叶片阀的阻尼阀包括许多零件。在组装这样的阻尼阀时,首先,将活塞、衬垫和叶片阀组装于杆状的保持针,之后,将这些零件自保持针拔出并安装于活塞杆,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组装加工(例如,参照日本JP2001-20990A)。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所述阻尼阀的构造,在使活塞、衬垫和叶片阀自保持针向活塞杆移动时,衬垫在活塞与叶片阀之间沿径向自由移动,因此衬垫会发生位置偏移。在衬垫发生了较大的位置偏移的状态下,即使想要将衬垫连同活塞和叶片阀一起组装于活塞杆,有时也因衬垫妨碍而与活塞杆相干扰。而且,衬垫安装在叶片阀与活塞之间,所以无法从外侧通过肉眼观察到衬垫,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将这些零件组装于活塞杆的组装加工费时费力。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性得到了提高的阻尼阀。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阻尼阀,该阻尼阀包括:阀盘,其为环状的阀盘,具有向该阀盘的轴线方向突出的圆环状的外周座部、设在该外周座部的内侧且向轴线方向突出的内周座部、形成在所述外周座部与所述内周座部之间的环状窗以及通到该环状窗的端口;叶片阀,其为环状,层叠于所述阀盘,能落位于所述外周座部并且能与所述外周座部分开;以及衬垫,其为环状,安装在所述叶片阀与所述内周座部之间,用于设定所述叶片阀的初期挠曲量,其中,该阻尼阀还包括定位部,该定位部用于限制所述衬垫相对于所述阀盘在径向上的位置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阻尼阀具体化的缓冲器的活塞部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将阻尼阀临时组装于保持针的状态的图。
图3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阻尼阀具体化的缓冲器的活塞部的纵剖视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衬垫的俯视图。
图5A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变形例的阻尼阀具体化的缓冲器的活塞和衬垫的俯视图。
图5B是将图5A所示的阻尼阀沿VB-VB线剖断后的剖视图。
图6是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阻尼阀具体化的缓冲器的活塞部的纵剖视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衬垫的俯视图。
图8是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阻尼阀具体化的缓冲器的活塞部的纵剖视图。
图9是将第四实施方式的一变形例的阻尼阀具体化的缓冲器的活塞部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1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阻尼阀的阀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阻尼阀是缓冲器伸长时产生阻尼力的伸长侧阻尼阀,构成为包括叶片阀2、衬垫3和作为阀盘的活塞1。
应用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缓冲器已周知,因此未示出详细内容,以下简单地说明。
缓冲器例如包括:缸体40;杆导引件(未图示),其用于密封缸体40的下端;活塞杆5,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贯穿杆导引件;以及活塞1,其供形成轴构件的活塞杆5的前端5a贯穿,并且固定于前端5a。并且,缓冲器还包括利用活塞1分隔缸体40内而成的伸长侧室41(图1中的上方侧)和压缩侧室42(图1中的下方侧)以及用于密封缸体40的上端的密封构件(未图示)。而且,缓冲器还包括贮存器或气室(未图示),该贮存器或气室(未图示)用于填补缸体内的与活塞杆5进出于缸体40的体积相对应的容积变化。另外,在构成缓冲器的缸体40内填充有工作油作为流体。
在这样的缓冲器中,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在活塞1相对于缸体40向图1中的上方移动时,伸长侧室41内的压力上升,由此工作油自伸长侧室41经由端口15向压缩侧室42移动。此时,在端口15移动的工作油被叶片阀2施加阻力,因此在伸长侧室41与压缩侧室42之间产生预定的压力损失。由此,阻尼阀在缓冲器中作为用于产生预定的阻尼力的阻尼力产生元件发挥作用。
以下,参照图1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
作为阀盘的活塞1形成为环状。活塞1包括:贯穿孔11,其设于该活塞1的轴心部,供构成缓冲器的活塞杆5的前端5a贯穿;以及外周座部12,其为圆环状,形成于活塞1的一端、即图1中的下端,并且向轴线方向突出。并且,活塞1还包括:内周座部13,其与外周座部12同样地设于活塞1的一端且是设于外周座部12的内侧,并且向轴线方向突出;以及环状窗14,其同样地形成在活塞1的一端且是形成在外周座部12与内周座部13之间。而且,活塞1还包括从活塞1的另一端侧通到环状窗14的端口15,该活塞1包括这些部件。
另外,外周座部12的轴线方向的高度高于内周座部13的轴线方向的高度。并且在活塞1设有在缓冲器收缩时容许工作油从压缩侧室42向伸长侧室41流动的压缩侧端口16。
在活塞1的贯穿孔11如所述那样贯穿有活塞杆5,活塞杆5的前端5a向活塞1的上方侧突出。另外,活塞杆5的前端5a的外径被设定为小于比前端5a靠图1中的上方侧的部分的外径,在活塞杆5的上方侧的外径与前端5a的外径不同的部分处形成有台阶部5b。
叶片阀2是通过层叠多张较薄的环状板而构成的。叶片阀2的各环状板层叠于活塞1的下端,并且叶片阀2的内周侧固定于活塞杆5的前端5a,叶片阀2的外周侧的挠曲被容许。
并且,叶片阀2的外周侧落位于外周座部12。叶片阀2在自端口15承受的伸长侧室41的压力与压缩侧室42的压力的压差达到开阀压力时发生挠曲而离开外周座部12,从而打开端口15,并且对经过端口15的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这样,阻尼阀构成为:在缓冲器伸长时,由叶片阀2和端口15形成伸长侧阻尼通路,因此发挥伸长侧的阻尼力。
衬垫3形成为环状,在衬垫3的内周侧贯穿有活塞杆5的前端5a。衬垫3被夹持在活塞1的内周座部13与叶片阀2之间,并且与叶片阀2同样地固定于活塞杆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衬垫3通过熔接或粘接与构成叶片阀2的多张环状板中的配置于图1中的最上层的环状板一体化。由此,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定位部。
在活塞1的图1中的上端层叠有多个环状的压缩侧叶片阀43,该压缩侧叶片阀43用于开闭压缩侧端口16的出口端。而且,在压缩侧叶片阀43的图1中的上方层叠有用于限制压缩侧叶片阀43的挠曲量的环状的阀挡4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侧端口16的图1中的下端为吸入流体的吸入侧端,该吸入侧端配置在比设于活塞1的一端的外周座部12靠外周侧的位置,并且形成为不会被层叠于活塞1的叶片阀2堵塞。
另外,端口15的图1中的上端为吸入侧端,该吸入侧端形成在比压缩侧端口16的形成于活塞1的另一端(上端)的部分靠外周的位置,并且在比压缩侧座部17靠外周的位置开口,压缩侧叶片阀43能落位于该压缩侧座部17并且能与该压缩侧座部17分开。因此,端口15的吸入侧端形成为不会被压缩侧叶片阀43堵塞。
另外,在活塞1向图1中的下方移动时,压缩侧室42内的压力上升,由此液体自压缩侧室42经由压缩侧端口16向伸长侧室41移动,并且该液体的流动被压缩侧叶片阀43施加阻力。由此,阻尼阀发挥在缓冲器收缩时的压缩侧阻尼力。
在将层叠于活塞1的衬垫3、叶片阀2、压缩侧叶片阀43和阀挡44连同活塞1一起组装于活塞杆5的前端5a的外周之后,利用旋装于前端5a的最前端的活塞螺母45进行紧固而将这些部件固定于活塞杆5。
另外,衬垫3的轴线方向的厚度被设定为比活塞1的外周座部12的轴线方向的高度与内周座部13的轴线方向的高度之差薄。如所述那样,在将叶片阀2隔着衬垫3地层叠于活塞1并且固定于活塞杆5时,叶片阀2因衬垫3的端部与外周座部12的端部之间的高低差而被赋予初期挠曲。于是,叶片阀2的外周侧以挠曲的方式落位于外周座部12。该初期挠曲量能够通过改变衬垫3的厚度来进行调节,因此能够利用衬垫3的厚度将叶片阀2的开阀压力设定为预定值。
这样,在欲在活塞杆5的前端5a组装活塞1、衬垫3、叶片阀2、压缩侧叶片阀43和阀挡44时,在将这些部件组装于活塞杆5之前,如图2所示那样将这些部件临时组装于保持针W。此时,衬垫3安装在叶片阀2与活塞1之间,因此在临时组装于保持针W之后,难以从外部通过肉眼观察到该衬垫3。
在进行从保持针W向活塞杆5的前端5a的重组时,抓住活塞1和叶片阀2进行。此时,衬垫3通过熔接或粘接与叶片阀2一体化且定位于活塞1,因此能够阻止衬垫3在活塞1与叶片阀2之间沿径向移动。
因而,能够防止衬垫3的内侧的孔相对于活塞1的贯穿孔11和叶片阀2的内侧的孔产生明显偏移而难以将活塞杆5的前端5a插入衬垫3的内周的孔。
像这样,将用于限制衬垫3相对于活塞1沿径向产生位置偏移的定位部设于阻尼阀,从而能够阻止衬垫3的明显的位置偏移,因此不存在难以将活塞杆5等插入衬垫3的孔的情况。因而,向活塞杆5组装的组装性提高,组装加工变得容易。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阻尼阀。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阻尼阀中,如图3所示,衬垫6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衬垫的构造不同。除衬垫6以外的构成阻尼阀的构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阻尼阀的构件为通用构件,因此为了避免说明重复,而对通用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衬垫6在其外周具有三个爪6a,该三个爪6a向阀盘侧、即活塞1侧延伸并且插入环状窗14内。即使衬垫6欲相对于活塞1沿径向移动,也由于爪6a卡止于环状窗14的内周壁14a而使该衬垫6不会在径向上明显地偏移。
像这样,第二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定位部包括爪6a。只要爪6a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三个,就能够防止衬垫6相对于活塞1在径向上的明显的位置偏移,因此只要在衬垫6的外周形成有三个以上的爪6a即可。
另外,爪6a也可以插入端口15内。在爪6a插入端口15内的情况下,例如,如图5A所示,在活塞1沿周向隔开等间隔地设有6个端口15,设于衬垫6的三个爪6a插入这些端口15中的彼此之间隔有一个端口15的端口15内。
为了容易理解爪6a的构造,图5B示出了沿图5A所示的VB-VB线剖断了的阻尼阀的剖面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5所示,在将爪6a插入端口15内的情况下,即使衬垫6欲相对于活塞1沿径向移动,也由于爪6a的移动被端口15限制而使衬垫6不会在径向上明显地偏移。
对于爪6a的设置数量,也可以将与端口15的数量相同的数量的爪6a设于衬垫6。或者,在将爪6a插入端口15的情况下,只要将至少两个爪6a插入彼此不同的端口15,就能够防止衬垫6相对于活塞1在径向上的明显的位置偏移,因此只要爪6a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以上即可。
因此,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阻尼阀,也是衬垫6安装在叶片阀2与活塞1之间,因此在临时组装于保持针W之后,无法从外部通过肉眼观察到该衬垫6。然而,在进行从保持针W向活塞杆5的前端5a的重组时,只要抓住活塞1和叶片阀2进行,就能够利用爪6a将衬垫6定位于活塞1,因此该衬垫6不会在径向上明显地位置偏移。因此,不存在难以将活塞杆5的前端5a插入衬垫6的内周的孔的情况,从而向活塞杆5组装的组装性提高,组装加工变得容易。
此外,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阻尼阀。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阻尼阀中,如图6所示,衬垫7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衬垫的构造不同。除衬垫7以外的构成阻尼阀的构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阻尼阀的构件为通用构件,因此为了避免说明重复,而对通用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6和图7所示,衬垫7具有至少三个以上的臂7a,该至少三个以上的臂7a自衬垫7的外周呈放射状延伸并且与活塞1的外周座部12的内周相对。即使衬垫7欲相对于活塞1沿径向移动,也由于臂7a与外周座部12的内周壁12a相抵接而能够阻止衬垫7进一步偏移。因此,衬垫7不会在径向上明显地偏移。
像这样,第三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定位部包括臂7a。只要臂7a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三个,就能够防止衬垫7相对于活塞1在径向上的明显的位置偏移,因此只要在衬垫7的外周形成有三个以上的臂7a即可。
因此,对于第三实施方式的阻尼阀,也是衬垫7安装在叶片阀2与活塞1之间,因此在临时组装于保持针W之后,无法从外部通过肉眼观察到该衬垫7。然而,在进行从保持针W向活塞杆5的前端5a的重组时,只要抓住活塞1和叶片阀2进行,就能够利用臂7a将衬垫7定位于活塞1,因此该衬垫7不会在径向上明显地位置偏移。因此,不存在难以将活塞杆5的前端5a插入衬垫7的内周的孔的情况,从而向活塞杆5组装的组装性提高,组装加工变得容易。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阻尼阀。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阻尼阀中,如图8所示,阀盘8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不同。除阀盘8以外的构成阻尼阀的构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阻尼阀的构件为通用构件,因此为了避免说明重复,而对通用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阀盘8形成为筒状,如图8所示,阀盘8的下端、即阀盘8的一端扩径为凸缘状。
阀盘8包括:贯穿孔81,其设于该阀盘8的轴心部,供缓冲器的活塞杆5的前端5a贯穿;以及外周座部82,其为圆环状,形成于阀盘8的一端、即图1中的下端,并且向轴线方向突出。并且,阀盘8还包括:内周座部83,其与外周座部82同样地设于阀盘8的一端且是设于外周座部82的内侧,并且向轴线方向突出;以及环状窗84,其同样地形成于阀盘8的一端且是形成在外周座部82与内周座部83之间。而且,阀盘8构成为还包括:端口85,其自阀盘8的另一端侧通到环状窗84;以及突部86,其自内周座部83的外周向轴线方向突出。
阀盘8以层叠于活塞9的方式使用。在内周座部83层叠有衬垫3,在衬垫3与外周座部82之间层叠有叶片阀2。
活塞9形成为环状。活塞9包括:贯穿孔91,其设于轴芯部,供缓冲器的活塞杆5的前端5a贯穿;以及活塞端口92,其沿轴线方向贯穿活塞9并且位于同一圆周上。并且,活塞9构成为还包括多个活塞端口93,该多个活塞端口93沿轴线方向贯穿活塞9并且设在直径比设有多个活塞端口92的圆周的直径大的圆周上。
在将阀盘8层叠于活塞9时,端口85与活塞端口92连通,由端口85和活塞端口92形成容许液体从伸长侧室41向压缩侧室42流动的伸长侧阻尼通路。经过该伸长侧阻尼通路的液体的流动被叶片阀2施加阻力,因此能够发挥阻尼力。
相对于此,活塞9的活塞端口93作为压缩侧端口发挥作用。压缩侧叶片阀43对自压缩侧室42朝向伸长侧室41地经过活塞端口93的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由此该阻尼阀发挥压缩侧阻尼力。
像这样使用阀盘8,从而与叶片阀2层叠于活塞9时的座径(日文:シート径)相比,能够增大叶片阀2落位于外周座部82时的座径,从而能够降低活塞9高速移动时的伸长侧阻尼力。
另外,该阀盘8包括自内周座部83的外周向轴线方向突出的突部86,该突部86与衬垫3的外周相对,因此能够限制衬垫3相对于阀盘8在径向上明显地移动。该突部86构成第四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定位部。突部86可以为环状而与衬垫3的整周相对,并且即使不是环状,通过设置有至少三个以上的突部86,也能够阻止衬垫3相对于阀盘8在径向上的明显的位置偏移。
因此,对于该第四实施方式的阻尼阀,衬垫3安装在叶片阀2与阀盘8之间,因此在临时组装于保持针W之后,无法从外部通过肉眼观察到该衬垫3。然而,在进行从保持针W向活塞杆5的前端5a的重组时,只要抓住阀盘8和叶片阀2进行,就能够利用突部86将衬垫3定位于阀盘8,从而该衬垫3不会在径向上明显地位置偏移。因此,不存在难以将活塞杆5的前端5a插入衬垫7的内周的孔的情况,从而向活塞杆5组装的组装性提高,组装加工变得容易。
另外,在通过烧结成型来制造具有突部86的阀盘8的情况下,如图9中的虚线所示,有时在突部86的靠衬垫3的一侧的面的立起部分形成有圆弧面。
若像这样在突部86的立起部分形成有圆弧面,则衬垫3在攀登至该圆弧面时有可能越过突部86,因此优选通过切削将圆弧面去除。
或者,如图9所示,只要预先在比突部86靠衬垫3侧(内侧)的位置设置槽87而在制造阀盘8时不形成圆弧面即可。这样,对于在阀盘8设有槽87的阻尼阀,与通过烧结成型制造阀盘8后进行切削而去除圆弧面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成型来设置槽87,因此阀盘8的加工容易。
另外,也可以代替设置槽87,而是如图10所示那样在端口85的外周设置突部86,以使端口85作为槽发挥作用。
图10所示的阀盘8设有三个圆弧状的端口85,在每个端口85的外周设有一个突部86。并且,使突部86的靠衬垫3侧的内壁与端口85的外周侧的壁面平齐,因此不会在突部86的内侧面形成圆弧面,在阀盘8的烧结成型时能够同时成型端口85和突部86。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突部86与层叠于内周座部83的衬垫3之间形成有与端口85的宽度相对应的间隙。但是,即使衬垫3相对于阀盘8移动,也能利用突部86而使衬垫3不会相对于阀盘8明显地呈现位置偏移并且不会移动到难以插入活塞杆5的前端5a的程度,因此突部86作为定位部充分地发挥作用。
另外,如图10中的虚线所示,也可以在端口85之间的桥接部88的外周设置突部86,在突部86的内周侧设置槽87,从而利用共计六个突部86来防止衬垫3的位置偏移。另外,只要突部86配置于衬垫3的外周并且防止衬垫3相对于阀盘8在径向上发生明显的位置偏移即可,在满足这样的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将突部86设置在阀盘8的任意部位。例如,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设于端口85之间的桥接部8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缓冲器的伸长侧的阻尼阀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仅可以应用于伸长侧的阻尼阀,也可以应用于压缩侧的阻尼阀,还可以应用于伸长侧和压缩侧这两侧的阻尼阀。此外,为了使阀盘作为活塞1发挥作用而使阀盘包括伸长侧和压缩侧这两侧的端口15、16,但阀盘也能够应用于除活塞以外的部件。在该情况下,仅包括伸长侧端口或压缩侧端口的阀盘显然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
此外,在所述内容中,以将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组装于活塞杆5的前端5a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向基阀的螺栓组装的阻尼阀,并且不会失去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所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其宗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为所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3年3月25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61284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7)

1.一种阻尼阀,其中,
该阻尼阀包括:
阀盘,其为环状的阀盘,包括:外周座部,其为圆环状,向该阀盘的轴线方向突出;内周座部,其设于该外周座部的内侧,向轴线方向突出;环状窗,其形成在所述外周座部与所述内周座部之间;以及端口,其通到该环状窗;
叶片阀,其为环状,层叠于所述阀盘,能落位于所述外周座部并且能与所述外周座部分开;
衬垫,其为环状,安装在所述叶片阀与所述内周座部之间,用于设定所述叶片阀的初期挠曲量;以及
定位部,其用于限制所述衬垫相对于所述阀盘在径向上的位置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阀,其中,
所述定位部包括突部,该突部自所述阀盘的一端向轴线方向突出并且与所述衬垫的外周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阀,其中,
在所述突部的靠所述衬垫的一侧设有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阀,其中,
所述突部设于所述端口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阀,其中,
所述定位部在所述衬垫的外周具有多个向所述阀盘侧延伸且插入所述端口内或所述环状窗内的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阀,其中,
所述定位部具有多个臂,该多个臂自所述衬垫的外周呈放射状延伸并且与所述阀盘的所述外周座部的内周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阀,其中,
所述定位部通过熔接或粘接使所述叶片阀与所述衬垫一体化。
CN201480011146.4A 2013-03-25 2014-02-26 阻尼阀 Active CN1050267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1284A JP5603965B2 (ja) 2013-03-25 2013-03-25 減衰バルブ
JP2013-061284 2013-03-25
PCT/JP2014/054674 WO2014156445A1 (ja) 2013-03-25 2014-02-26 減衰バル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6790A true CN105026790A (zh) 2015-11-04
CN105026790B CN105026790B (zh) 2017-02-22

Family

ID=51623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1146.4A Active CN105026790B (zh) 2013-03-25 2014-02-26 阻尼阀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0736B2 (zh)
EP (1) EP2980442B1 (zh)
JP (1) JP5603965B2 (zh)
CN (1) CN105026790B (zh)
BR (1) BR112015024362A2 (zh)
WO (1) WO20141564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9097A (zh) * 2017-12-26 2020-06-12 Kyb株式会社 阀和缓冲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45440B2 (en) * 2014-05-20 2018-12-04 Showa Corporation Pressure buffer device and damping force generating member
JP6789004B2 (ja) * 2016-05-27 2020-11-25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US10239376B2 (en) 2016-09-22 2019-03-26 Beijingwest Industries Co., Ltd. Hydraulic damper with an x-flow piston assembly
EP4127508A1 (en) 2020-03-27 2023-02-08 DRiV Automotive Inc. Dampe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42408A (fr) * 1964-01-09 1968-10-18 Piston d'amortisseur à clapet flottant
FR2611844B1 (fr) * 1987-03-06 1989-07-13 Bourcier Carbon Christian Assemblage de piston pour amortisseur hydraulique
JP2000055103A (ja) 1998-08-06 2000-02-22 Yamaha Motor 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2001020990A (ja) 1999-07-06 2001-01-23 Kayaba Ind Co Ltd 油圧緩衝器のピストン組付構造
GB2356913B (en) * 1999-11-30 2003-02-19 Delphi Tech Inc Shock absorber
DE10058136C1 (de) * 2000-11-22 2002-02-28 Mannesmann Sachs Ag Umschaltventil mit strömungsrichtungsabhängigem Querschnitt
DE10222053B4 (de) * 2002-05-17 2015-03-26 Volkswagen Ag Dämpferventil
JP4188100B2 (ja) * 2003-02-03 2008-11-26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緩衝器
DE10347204B4 (de) * 2003-10-10 2016-01-07 Volkswagen Ag Dämpferventil eines Schwingungsdämpfers
DE102004059702A1 (de) * 2004-12-10 2006-06-14 Volkswagen Ag Dämpferventil
JP4644526B2 (ja) * 2005-05-18 2011-03-02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緩衝器の減衰力発生バルブ構造
US20070034466A1 (en) * 2005-08-15 2007-02-15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Asymmetrical intake damper valve
JP4868876B2 (ja) * 2006-02-10 2012-02-01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緩衝器の減衰力発生バルブ構造
JP4883695B2 (ja) * 2006-09-07 2012-02-22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2008248956A (ja) * 2007-03-29 2008-10-16 Kayaba Ind Co Ltd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5064310B2 (ja) * 2008-06-12 2012-10-31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バルブ
JP5192441B2 (ja) * 2009-05-20 2013-05-08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減衰バルブ
JP5695507B2 (ja) * 2011-06-08 2015-04-08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バルブ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9097A (zh) * 2017-12-26 2020-06-12 Kyb株式会社 阀和缓冲器
CN111279097B (zh) * 2017-12-26 2022-03-04 Kyb株式会社 阀和缓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56445A1 (ja) 2014-10-02
CN105026790B (zh) 2017-02-22
BR112015024362A2 (pt) 2017-07-18
US10030736B2 (en) 2018-07-24
JP5603965B2 (ja) 2014-10-08
JP2014185704A (ja) 2014-10-02
EP2980442A4 (en) 2016-12-28
EP2980442B1 (en) 2019-08-28
US20160010714A1 (en) 2016-01-14
EP2980442A1 (en)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6790A (zh) 阻尼阀
CN101634317B (zh) 一种插装式平衡阀
CN101487506B (zh) 具有止挡部的轴套
JP5192441B2 (ja) 減衰バルブ
CN104455173A (zh) 可调节的阻尼阀装置
CN103477114B (zh) 阀构件、减振器活塞和用于制造阀构件的方法
CN103511543A (zh) 可调整的阻尼阀装置
KR102012982B1 (ko) 실린더 장치
CN103534507B (zh) 阀构造
CN107850166B (zh) 减振器
CN105090148B (zh) 用于工程机械的先导信号用模块组装体及具有其的控制阀组装体
KR101193430B1 (ko) 특히 피제어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마스터 실린더
CN103104565B (zh) 平衡阀
US7648350B2 (en) Conveying device
CN102413965B (zh) 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
CN105658988A (zh)
JP2011080573A (ja)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CN103673428A (zh) 组合阀
WO2016013129A1 (ja) ピストンおよび緩衝器
CN103587139A (zh) 用于静液压机的连接装置以及静液压机
CN107664172A (zh)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夹具以及制造装置
CN213332475U (zh)
CN106536966B (zh) 缓冲器
CN105793526A (zh) 用于凸轮轴调节器的转子、用于制造凸轮轴调节器的转子的成套部件以及用于制造接合的构件、优选凸轮轴调节器的转子的方法
KR102570650B1 (ko) 쇽업소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KAYABA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ayaba Industr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