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8637B - 烯丙基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烯丙基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8637B
CN104968637B CN201480007361.7A CN201480007361A CN104968637B CN 104968637 B CN104968637 B CN 104968637B CN 201480007361 A CN201480007361 A CN 201480007361A CN 104968637 B CN104968637 B CN 104968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allyl
carbon number
compound
independent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73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8637A (zh
Inventor
越后雅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68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8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6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1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11/78Ring systems having three or more relevant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1/00Preparation of ethers;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1/01Preparation of 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3/00Ethers;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3/02Ethers
    • C07C43/20Ethers having an ether-oxygen atom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43/215Ethers having an ether-oxygen atom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having unsaturation outside the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0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32Carbon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yrane Compounds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烯丙基化合物由通式(α)表示。(式(α)中,环Z1为萘环,环Z2为苯环或萘环,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m为1或2,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m为1时,环Z1和环Z2介由氧原子而互相键合。)

Description

烯丙基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烯丙基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光致抗蚀剂的成分、用于电气和电子部件用材料、结构用材料用途的树脂原料或树脂固化剂,已知具有双酚骨架的烯丙基化合物是有用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372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517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3174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06865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2-09378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2-1185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要求进一步提高光致抗蚀剂的成分、用于电气和电子部件用材料、结构用材料用途的树脂原料或树脂固化剂的各种特性(光学特性、耐热性、耐水性、耐湿性、耐化学药品性、电特性、机械特性、尺寸稳定性等),因此期望开发满足该要求的新型烯丙基化合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作为例如光致抗蚀剂的成分、双马来酰亚胺等固化性树脂成分有用的高耐热性的新型烯丙基化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具有特定结构的新型烯丙基化合物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
一种烯丙基化合物,其由通式(α)表示。
(式(α)中,环Z1为萘环,环Z2为苯环或萘环,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m为1或2,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m为1时,环Z1和环Z2介由氧原子而互相键合。)
[2]
一种上述[1]所述的烯丙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下述通式(β)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烯丙基导入试剂在碱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的工序。
(式(β)中,环Z1为萘环,环Z2为苯环或萘环,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m为1或2,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m为1时,环Z1和环Z2介由氧原子而互相键合。)
[3]
根据上述[1]所述的烯丙基化合物,其中,由前述通式(α)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为由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
(式(1)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1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q为0或1。)
[4]
根据上述[3]所述的烯丙基化合物,其中,前述由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为由下述通式(1-1)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1-1)中,R1、X、n、q与前述式(1)的情况相同。)
[5]
一种上述[3]所述的烯丙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烯丙基导入试剂在碱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的工序。
(式(2)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1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q为0或1。)
[6]
根据上述[1]所述的烯丙基化合物,其中,前述由通式(α)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为由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
(式(1’)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3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q为0或1。)
[7]
根据上述[6]所述的烯丙基化合物,其中,前述由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为由下述通式(1’-1)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1’-1)中,R3、X、n、q与前述式(1’)的情况相同。)
[8]
一种上述[6]所述的烯丙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烯丙基导入试剂在碱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的工序。
(式(2’)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3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q为0或1。)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烯丙基化合物具有多环芳香族结构,因此耐热性优异,作为光致抗蚀剂等的成分、双马来酰亚胺等固化性树脂成分是有用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也记为“本实施方式”。)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示,本发明不仅限于该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烯丙基化合物由通式(α)表示。
(式(α)中,环Z1为萘环,环Z2为苯环或萘环,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的取代基,R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m为1或2,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m为1时,环Z1和环Z2介由氧原子而互相键合。)
本实施方式的烯丙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使下述通式(β)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烯丙基导入试剂在碱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的工序。
(式(β)中,环Z1为萘环,环Z2为苯环或萘环,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m为1或2,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m为1时,环Z1和环Z2介由氧原子而互相键合。)
以下,将由特定的式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作为例子,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烯丙基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烯丙基化合物优选为由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
(式(1)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1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q为0或1。)
上述通式(1)的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对该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八基、环丙基、环己基、金刚烷基、苯基、甲苯磺酰基、二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环己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其中,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芳环骨架的苯基、甲苯磺酰基、二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环己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其中,尤其更优选苯基、甲苯磺酰基、二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环己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
上述通式(1)中,R1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对该碳数1~4的烷基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对该卤素原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
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本实施方式中,由前述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优选为下述通式(1-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
(式(1-1)中,R1、X、n、q与前述式(1)的情况相同。)
作为前述由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包括如下工序的制造方法,即,使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烯丙基导入试剂在碱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的工序。该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如下工序:从前述工序中获得的反应液中,通过析晶等分离纯化操作而得到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本方法中,副产物尤其少且能够有效地制造由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故而优选。
(式(2)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1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q为0或1。)
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本实施方式中,前述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优选为下述通式(2-1)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2-1)中,R1、X、n、q与前述式(2)的情况相同。)
以下,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烯丙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具体地说明由下述式(4)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将下述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1摩尔、烯丙基溴2.6摩尔、碳酸钾5.2摩尔放入3L烧瓶,在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边用油浴加热边在90℃下使它们发生反应。之后,通过使反应溶液冷却而使粗结晶析晶从而取出。将所得粗结晶和氢氧化钠用甲醇溶剂进行4小时回流,利用空气冷却进行冷却,使晶体析出。通过过滤并漂洗所析出的晶体,从而能够制造下述式(4)所表示的化合物。
对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使下述通式(5)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碳数1~19的醛在较高温度下、酸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由此进行制造。使下述通式(5)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碳数1~19的醛在60~120℃这样较高温度下、酸催化剂存在下反应而制造的方法中,副产物尤其少且能够有效地制造由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该制造方法中所制造的通式(2)中的取代基X的结构取决于使用何种醛。若具体地例示,可以通过使2,6-萘二酚和4-联苯甲醛在硫酸催化剂存在下、100℃下反应,由此制造上述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5)中,R1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为0~5的整数,q为0或1。)
作为通式(5)所表示的化合物,优选具有二羟基萘骨架的化合物。使用具有二羟基萘骨架的化合物衍生而成的烯丙基化合物与仅使用具有苯环骨架的二羟基化合物衍生而成的烯丙基化合物相比,可以期待其性能在耐热性方面得到提高。对具有二羟基萘骨架的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萘二酚、甲基萘二酚、乙基萘二酚、丙基萘二酚、丁基萘二酚、氟萘二酚、氯萘二酚、溴萘二酚、碘萘二酚。这些可以通过化学药品而容易地获得。
另外,作为具有二羟基萘骨架的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进而,也可以组合使用上述具有二羟基萘骨架的化合物和具有苯环骨架的二羟基化合物。对组合使用的具有苯环骨架的二羟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苯二酚、甲基苯二酚、乙基苯二酚、丙基苯二酚、丁基苯二酚、氟苯二酚、氯苯二酚、溴苯二酚、碘苯二酚。
通过组合使用上述具有二羟基萘骨架的化合物和具有苯环骨架的二羟基化合物,在最终得到的上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中,可以衍生为一个为萘骨架、另一个为苯骨架的化合物。
对前述碳数1~19的醛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甲醛、乙醛、丙醛、丁醛、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十八醛、环丙醛、环己醛、金刚烷甲醛、苯甲醛、甲基苯甲醛、二甲基苯甲醛、乙基苯甲醛、丙基苯甲醛、丁基苯甲醛、环己基苯甲醛、联苯甲醛、三联苯甲醛(terphenyl carboxyaldehyde)、萘甲醛、蒽甲醛、菲甲醛、芘甲醛。其中,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芳环的苯甲醛、甲基苯甲醛、二甲基苯甲醛、乙基苯甲醛、丙基苯甲醛、丁基苯甲醛、环己基苯甲醛、联苯甲醛、三联苯甲醛、萘甲醛、蒽甲醛、菲甲醛、芘甲醛,其中,尤其更优选联苯甲醛、三联苯甲醛、萘甲醛、蒽甲醛、菲甲醛、芘甲醛。
碳数1~19的醛作为工业制品或化学药品可以容易地获得。
另外,作为碳数1~19的醛,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烯丙基导入试剂,只要能够向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羟基导入下述式(6)所表示的烯丙基(只要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羟基的氢原子能够被烯丙基取代)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烯丙基氯、烯丙基溴、烯丙基碘等。
另外,作为烯丙基导入试剂,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对于可用于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烯丙基导入试剂的反应的碱催化剂,可以从公知的碱催化剂适宜地选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等)、金属碳酸盐(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碳酸盐等)、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碳酸氢盐等无机碱;胺类(例如,叔胺类(三乙胺等三烷基胺、N,N-二甲基苯胺等芳香族叔胺、1-甲基咪唑等杂环式叔胺)等;羧酸金属盐(乙酸钠、乙酸钙等乙酸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等)等有机碱。从易获得性、操作容易性等制造上的观点考虑,优选碳酸钠、碳酸钾。
另外,作为碱催化剂,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接着,详细说明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烯丙基导入试剂的反应条件。
该反应优选的是,例如相对于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1摩尔,使用烯丙基导入试剂1摩尔~过量和碱催化剂0.001~1摩尔来进行。另外,该反应压力优选为常压,该反应温度优选为20~150℃,该反应时间优选为20分钟~100小时。该反应后,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来纯化目标产物。对该纯化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用冰水等冷却而使晶体析出、分离来得到粗结晶的方法。
接着,优选的是,使粗结晶溶解于有机溶剂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强碱,例如在常压、20~150℃下,反应20分钟~100小时左右。该反应后,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分离目标产物。对该分离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以下方法。首先,将前述反应液浓缩并加入纯水而使反应产物析出。将使反应产物析出后的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过滤而分离固态物。使所得固态物干燥后,利用柱层析与副产物分离纯化,进行溶剂蒸馏去除、过滤、干燥,从而可以得到通式(1)所表示的目标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烯丙基化合物优选为由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
以下,详细说明由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
(式(1’)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3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q为0或1。)
上述通式(1’)的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对该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八基、环丙基、环己基、金刚烷基、苯基、甲苯磺酰基、二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环己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其中,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芳环骨架的苯基、甲苯磺酰基、二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环己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其中,尤其更优选苯基、甲苯磺酰基、二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环己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
上述通式(1’)中,R3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对该碳数1~4的烷基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对该卤素原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
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本实施方式中,由前述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优选为下述通式(1’-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
(式(1’-1)中,R3、X、n、q与前述式(1’)的情况相同。)
作为前述由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包括如下工序的制造方法,即,使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烯丙基导入试剂在碱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的工序。该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如下工序:从前述工序中获得的反应液中,通过析晶等分离纯化操作而得到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本方法中,副产物尤其少且能够有效地制造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故而优选。
(式(2’)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3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q为0或1。)
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本实施方式中,前述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优选为由下述通式(2’-1)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2’-1)中,R3、X、n、q与前述式(2’)的情况相同。)
以下,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烯丙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具体地说明由下述式(4’)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将下述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1摩尔、烯丙基溴5.2摩尔、碳酸钾10.4摩尔加入3L烧瓶,在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边用油浴加热边在90℃下使它们发生反应。之后,通过使反应溶液冷却而使粗结晶析晶从而取出。将所得粗结晶和氢氧化钠用甲醇溶剂进行4小时回流,利用空气冷却进行冷却,使晶体析出。通过过滤并漂洗所析出的晶体,从而能够制造下述式(4’)所表示的化合物。
对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使下述通式(5’)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碳数1~19的醛在20~60℃这样的较低温度下、酸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由此进行制造。使下述式(5’)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碳数1~19的醛在较低温度下、酸催化剂存在下反应而制造的方法中,副产物尤其少且能够有效地制造由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该制造方法中所制造的通式(2’)中的取代基X的结构取决于使用何种醛。若具体地例示,可以通过使2,6-萘二酚和4-联苯甲醛在硫酸催化剂存在下、30℃下反应,由此制造上述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5’)中,R3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为0~5的整数,q为0或1。)
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通式(5’)所表示的化合物优选具有二羟基萘骨架的化合物。使用具有二羟基萘骨架的化合物衍生而成的烯丙基化合物与仅使用具有苯环骨架的二羟基化合物衍生而成的烯丙基化合物相比,可以期待其性能在耐热性方面得到提高。对具有二羟基萘骨架的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萘二酚、甲基萘二酚、乙基萘二酚、丙基萘二酚、丁基萘二酚、氟萘二酚、氯萘二酚、溴萘二酚、碘萘二酚。这些可以通过化学药品而容易地获得。
另外,作为具有二羟基萘骨架的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进而,可以组合使用上述具有二羟基萘骨架的化合物和具有苯环骨架的二羟基化合物。对组合使用的具有苯环骨架的二羟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苯二酚、甲基苯二酚、乙基苯二酚、丙基苯二酚、丁基苯二酚、氟苯二酚、氯苯二酚、溴苯二酚、碘苯二酚。
通过组合使用上述具有二羟基萘骨架的化合物和具有苯环骨架的二羟基化合物,在最终得到的上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中,可以衍生为一个为萘骨架、另一个为苯骨架的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所制造的通式(2’)中的取代基X的结构取决于使用何种碳数1~19的醛。对该醛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甲醛、乙醛、丙醛、丁醛、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十八醛、环丙醛、环己醛、金刚烷甲醛、苯甲醛、甲基苯甲醛、二甲基苯甲醛、乙基苯甲醛、丙基苯甲醛、丁基苯甲醛、环己基苯甲醛、联苯甲醛、三联苯甲醛、萘甲醛、蒽甲醛、菲甲醛、芘甲醛。其中,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芳环的苯甲醛、甲基苯甲醛、二甲基苯甲醛、乙基苯甲醛、丙基苯甲醛、丁基苯甲醛、环己基苯甲醛、联苯甲醛、三联苯甲醛、萘甲醛、蒽甲醛、菲甲醛、芘甲醛,其中,尤其更优选联苯甲醛、三联苯甲醛、萘甲醛、蒽甲醛、菲甲醛、芘甲醛。
碳数1~19的醛作为工业制品或化学药品可以容易地获得。
另外,作为碳数1~19的醛,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烯丙基导入试剂,只要能够向上述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羟基导入由通式(6’)所表示的烯丙基(只要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羟基的氢原子能够被烯丙基取代)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烯丙基氯、烯丙基溴、烯丙基碘等。
另外,作为烯丙基导入试剂,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对于可用于通式(2’)和烯丙基导入试剂的反应的碱催化剂,可以从公知的碱催化剂适宜地选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等)、金属碳酸盐(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碳酸盐等)、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碳酸氢盐等无机碱;胺类(例如,叔胺类(三乙胺等三烷基胺、N,N-二甲基苯胺等芳香族叔胺、1-甲基咪唑等杂环式叔胺)等;羧酸金属盐(乙酸钠、乙酸钙等乙酸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等)等有机碱。从易获得性、操作容易性等制造上的观点考虑,优选碳酸钠、碳酸钾。
另外,作为碱催化剂,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接着,详细说明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烯丙基导入试剂的反应条件。
该反应优选的是,例如相对于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1摩尔,使用烯丙基导入试剂1摩尔~过量和碱催化剂0.001~1摩尔来进行。另外,该反应压力优选为常压,该反应温度优选为20~150℃,该反应时间优选为20分钟~100小时。该反应后,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来纯化目标产物。对该纯化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用冰水等冷却而使晶体析出、分离来得到粗结晶的方法。
接着,优选的是,使粗结晶溶解于有机溶剂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强碱,例如在常压、20~150℃下,反应20分钟~100小时左右。该反应后,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分离目标产物。对该分离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以下方法。首先,将前述反应液浓缩并加入纯水而使反应产物析出。将使反应产物析出后的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过滤而分离固态物。过滤所得固态物并使其干燥之后,利用柱层析与副产物分离纯化,进行溶剂蒸馏除去、过滤、干燥,从而可以得到通式(1’)所表示的目标化合物。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化合物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热分解温度的测定>
使用SII NanoTechnology Inc.制EXSTAR6000DSC装置,按照以下方式测定化合物的热分解温度。将约5mg试样放入铝制非密封容器中,将该容器设置于前述装置中,在氮气(30mL/min)气流中,以升温速度10℃/min升温至500℃。此时,将基线处出现减少部分的温度设定为热分解温度。
<合成例1>
在具备有搅拌器、冷却管和滴定管的内容积100mL的容器中加入将2,6-萘二酚(Sigma-Aldrich Corporation制化学药品)3.20g(20mmol)和4-联苯甲醛(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1.82g(10mmol)溶解于30mL甲基异丁酮而得到的溶液,再加入95%的硫酸5mL,将所得反应液在100℃下搅拌6小时进行反应。接着浓缩反应液,加入纯水50g而使反应产物析出,冷却至室温。之后,进行过滤而将反应液分离为滤液和固态物。对所得固态物进行干燥后,进行利用柱层析的分离纯化,得到由下述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3.05g。所得化合物具有下述式(3)的化学结构是利用400MHz-1H-NMR按照以下方式确认的。
1H-NMR:(d-DMSO,内标TMS)
δ(ppm)9.7(2H,O-H),7.2~8.5(19H,Ph-H),6.6(1H,C-H)
需要说明的是,2,6-萘二酚的取代位置为1位是由3位和4位的质子的信号为双峰而得到确认的。
<实施例1>
在具备有搅拌器、冷却管和滴定管的内容积200mL的容器中加入将上述得到的由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5.8g(12.4mmol)和碳酸钾4g(28mmol)溶解于100mL丙酮的溶液,再加入烯丙基溴3.3g(27mmol)和10-冠-6 0.8g,将所得反应液在回流下搅拌7小时进行反应。接着,用冰浴冷却反应液,浓缩反应液并使固态物析出。过滤析出的固态物,使其干燥,然后,进行利用柱层析的分离纯化,得到下述式(4)所表示的目标化合物2.0g。所得化合物具有下述式(4)的化学结构是利用400MHz-1H-NMR按照以下方式确认的。
1H-NMR:(d-DMSO,内标TMS)
δ(ppm)7.2~7.8(19H,Ph-H),6.7(1H,C-H),6.1(2H,-CH-CH2),5.4~5.5(4H,-CH-CH2),4.7(4H,-O-CH2-)
能够确认所得化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380℃,为高耐热性。
<合成例2>
在具备有搅拌器、冷却管和滴定管的内容积100ml的容器中加入将2,6-萘二酚(Sigma-Aldrich Corporation公司制化学药品)3.20g(20mmol)和4-联苯甲醛(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1.82g(10mmol)溶解于30ml甲基异丁酮而得到的溶液,再加入95%的硫酸5ml,将所得反应液在30℃下搅拌6小时进行反应。接着浓缩反应液,加入纯水50g而使反应产物析出,冷却至室温。之后,进行过滤将反应液分离为滤液和固态物。对所得固态物进行干燥后,进行利用柱层析的分离纯化,得到由下述式(3’)所表示的目标化合物0.2g。所得化合物具有下述式(3’)的化学结构是利用400MHz-1H-NMR按照以下方式确认的。
1H-NMR:(d-DMSO,内标TMS)
δ(ppm)9.3~9.4(4H,O-H),7.0~8.1(19H,Ph-H),6.8(1H,C-H)
需要说明的是,2,6-萘二酚的取代位置为1位是由3位和4位的质子的信号为双峰而得到确认的。
<实施例2>
在具备有搅拌器、冷却管和滴定管的内容积200mL的容器中加入将上述得到的由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2.9g(6.2mmol)和碳酸钾4g(28mmol)溶解于100mL丙酮的溶液,再加入烯丙基溴3.3g(27mmol)和10-冠-6 0.8g,将所得反应液在回流下搅拌7小时进行反应。接着,用冰浴冷却反应液,浓缩反应液并使固态物析出。过滤析出的固态物,使其干燥,然后,进行利用柱层析的分离纯化,得到由下述式(4’)所表示的目标化合物0.5g。所得化合物具有下述式(4’)的化学结构是利用400MHz-1H-NMR按照以下方式确认的。
1H-NMR:(d-DMSO,内标TMS)
δ(ppm):7.0~8.0(19H,Ph-H),6.8(1H,C-H),6.1(4H,-CH-CH2),5.4~5.5(8H,-CH-CH2),4.7(8H,-O-CH2-)
能够确认所得化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240℃,为高耐热性。

Claims (4)

1.一种烯丙基化合物,其由下述通式(1)或下述通式(1’)表示,
式(1)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1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q为0或1,
式(1’)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3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q为0或1。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丙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下述通式(2)或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和烯丙基导入试剂在碱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的工序,
式(2)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1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q为0或1,
式(2’)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18的一价取代基,R3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q为0或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丙基化合物,其中,所述由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为由下述通式(1-1)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1-1)中,R1、X、n、q与所述式(1)的情况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丙基化合物,其中,所述由通式(1’)所表示的烯丙基化合物为由下述通式(1’-1)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1’-1)中,R3、X、n、q与所述式(1’)的情况相同。
CN201480007361.7A 2013-02-08 2014-01-24 烯丙基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86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3689 2013-02-08
JP2013023689 2013-02-08
PCT/JP2014/051471 WO2014123005A1 (ja) 2013-02-08 2014-01-24 新規アリル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8637A CN104968637A (zh) 2015-10-07
CN104968637B true CN104968637B (zh) 2017-12-26

Family

ID=51299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736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8637B (zh) 2013-02-08 2014-01-24 烯丙基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464068B2 (zh)
EP (1) EP2955169B1 (zh)
JP (1) JP6183790B2 (zh)
KR (1) KR102094211B1 (zh)
CN (1) CN104968637B (zh)
TW (1) TWI602805B (zh)
WO (1) WO20141230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77734B2 (en) * 2013-02-08 2019-08-13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Resist composition, method for forming resist pattern, polyphenol derivative for use in the composition
KR102154109B1 (ko) 2013-02-08 2020-09-09 미쯔비시 가스 케미칼 컴파니, 인코포레이티드 화합물, 리소그래피용 하층막 형성재료, 리소그래피용 하층막 및 패턴 형성방법
US9809601B2 (en) 2013-02-08 2017-11-07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Compound, material for forming underlayer film for lithography, underlayer film for lithography and pattern forming method
JP7026439B2 (ja) 2014-12-25 2022-02-2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化合物、樹脂、リソグラフィー用下層膜形成材料、リソグラフィー用下層膜、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精製方法
SG11201706306SA (en) 2015-03-31 2017-09-28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Compound, resis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resist pattern using it
KR102562846B1 (ko) * 2015-03-31 2023-08-02 미쯔비시 가스 케미칼 컴파니, 인코포레이티드 레지스트 조성물, 레지스트패턴 형성방법, 및 이것에 이용하는 폴리페놀 화합물
EP3327505A4 (en) 2015-07-23 2019-04-03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NEW COMPOUN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7848946A (zh) 2015-07-23 2018-03-27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新型(甲基)丙烯酰基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US11137686B2 (en) 2015-08-31 2021-10-05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Material for forming underlayer film for lithography,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underlayer film for lithography, underlayer film for lithography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resist pattern forming method
EP3346335A4 (en) 2015-08-31 2019-06-26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MATERIAL FOR FORMING LITHOGRAPHY OF LAYER LAYERS,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LITHOGRAPHY LAYER LAYERS, LITHOGRAPHY LAYERING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PATTERN FORMULATION, RESIN AND CLEANING METHOD
KR20180050665A (ko) 2015-09-10 2018-05-15 미쯔비시 가스 케미칼 컴파니, 인코포레이티드 화합물, 수지, 레지스트 조성물 또는 감방사선성 조성물, 레지스트 패턴 형성방법, 아몰퍼스막의 제조방법, 리소그래피용 하층막 형성재료, 리소그래피용 하층막 형성용 조성물, 회로패턴의 형성방법 및 정제방법
WO2017111165A1 (ja) 2015-12-25 2017-06-29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化合物、樹脂、組成物、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回路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KR20190034213A (ko) 2016-07-21 2019-04-01 미쯔비시 가스 케미칼 컴파니, 인코포레이티드 화합물, 수지, 조성물 및 패턴 형성방법
JP7445382B2 (ja) * 2016-09-13 2024-03-07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化合物、樹脂、組成物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TW201827418A (zh) 2016-09-13 2018-08-01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化合物、樹脂、組成物、抗蝕圖型形成方法及電路圖型形成方法
TW201827439A (zh) 2016-09-20 2018-08-01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化合物、樹脂、組成物,以及阻劑圖型形成方法及圖型形成方法
KR20190057060A (ko) 2016-09-20 2019-05-27 미쯔비시 가스 케미칼 컴파니, 인코포레이티드 화합물, 수지, 조성물, 그리고 레지스트 패턴 형성방법 및 회로패턴 형성방법
EP3572393A4 (en) 2017-01-18 2020-09-30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COMPOUND, RESIN, COMPOSITION AND PATTERN FORMING PROCESS
US20200247739A1 (en) 2017-02-23 2020-08-06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Compound, resin, composition, pattern formation method, and purification method
JP7014006B2 (ja) * 2018-03-29 2022-02-15 Dic株式会社 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KR20210113990A (ko) 2019-01-11 2021-09-17 미쯔비시 가스 케미칼 컴파니, 인코포레이티드 막형성용 조성물, 레지스트 조성물, 감방사선성 조성물, 아모퍼스막의 제조방법, 레지스트 패턴 형성방법, 리소그래피용 하층막 형성용 조성물, 리소그래피용 하층막의 제조방법 및 회로패턴 형성방법
US20240117101A1 (en) 2020-07-08 2024-04-11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Composition for film formation, resist composition, radiation-sensitive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morphous film, resist pattern formation method, composition for underlayer film formation for lithography, method for producing underlayer film for lithography, circuit pattern formation method,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ember formation, resin for underlayer film formation, resist resin, radiation-sensitive resin, and resin for underlayer film formation for lithography
TW202216835A (zh) 2020-07-15 2022-05-01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組成物、聚合物之製造方法、組成物、膜形成用組成物、阻劑組成物、感放射線性組成物、微影術用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阻劑圖型形成方法、微影術用下層膜之製造方法、電路圖型形成方法,及光學構件形成用組成物
KR20230038652A (ko) 2020-07-15 2023-03-21 미쯔비시 가스 케미칼 컴파니,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다환 폴리페놀 수지, 조성물, 다환 폴리페놀 수지의 제조방법, 막형성용 조성물, 레지스트 조성물, 레지스트패턴 형성방법, 감방사선성 조성물, 리소그래피용 하층막형성용 조성물, 리소그래피용 하층막의 제조방법, 회로패턴 형성방법, 및 광학부재형성용 조성물
US20240117102A1 (en) 2021-01-19 2024-04-11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olymer,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mer, composition for film formation, resist composition, resist pattern formation method, radiation-sensitive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for underlayer film formation for lithography, method for producing underlayer film for lithography, circuit pattern formation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ember formation
WO2023058524A1 (ja) * 2021-10-04 2023-04-13 群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化合物、樹脂、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および光学部材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7200A (ja) * 2002-10-17 2004-05-13 Jfe Chemical Corp フルオレニリデンジアリル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WO2006132139A1 (ja) * 2005-06-06 2006-12-14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レジスト用化合物およびレジスト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35805B2 (ja) * 1996-09-11 2005-04-06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不飽和モノイソシアネート変性ポリアミド系樹脂の製造法
JP5090107B2 (ja) 2007-08-28 2012-12-05 旭有機材工業株式会社 テトラキス(アリルオキシフェニル)炭化水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10006770A (ja) * 2008-06-30 2010-01-14 Sanyo Chem Ind Ltd ジプロペニルエーテル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光カチオン重合性組成物
JPWO2011078060A1 (ja) * 2009-12-24 2013-05-0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グリシジルエー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ノアリルモノグリシジルエーテル化合物
JP5749963B2 (ja) * 2010-04-15 2015-07-15 大阪ガ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67376B2 (ja) * 2010-04-15 2014-08-06 大阪ガ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31818B2 (ja) 2010-12-22 2015-06-10 旭有機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トラセン誘導体、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及びアントラセ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JP5756134B2 (ja) * 2013-01-08 2015-07-2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金属酸化物含有膜形成用組成物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7200A (ja) * 2002-10-17 2004-05-13 Jfe Chemical Corp フルオレニリデンジアリル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WO2006132139A1 (ja) * 2005-06-06 2006-12-14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レジスト用化合物およびレジスト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68224A1 (en) 2015-12-24
EP2955169A1 (en) 2015-12-16
EP2955169B1 (en) 2017-03-15
KR102094211B1 (ko) 2020-03-27
KR20150113005A (ko) 2015-10-07
EP2955169A4 (en) 2016-06-22
CN104968637A (zh) 2015-10-07
JP6183790B2 (ja) 2017-08-23
JPWO2014123005A1 (ja) 2017-02-02
US9464068B2 (en) 2016-10-11
TW201446717A (zh) 2014-12-16
TWI602805B (zh) 2017-10-21
WO2014123005A1 (ja) 2014-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8637B (zh) 烯丙基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KR100888124B1 (ko) 폴리할로겐화 디아만탄류 및 그의 유도체의 제조 방법
JP5958734B2 (ja) 新規エポキシ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37023B (zh) 乙烯基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JP2008063314A (ja) 環境調和型超原子価ヨウ素試剤
CN105111048B (zh) 使用二氧化硒制备2,2’‑联苯酚的方法
CN108129258B (zh) 一种4-溴-4’-丙基联苯的合成工艺
JP4957257B2 (ja) 1,2,3,4−テトラヒドロアントラセン−9,10−(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98607A (zh) 含三环己基膦的单膦单氮杂环卡宾镍(ii)配合物及其应用
Lindwall et al. Preparation of certain brominated cinchophens
BR112012008464B1 (pt) Processo para a fabricação de ácido 2-[(3,5-difluoro-3-metóxi-1,1-bifenil-4-il)amino] nicotínico e composto
CN110325500A (zh) 化合物或树脂的纯化方法、及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JP5090107B2 (ja) テトラキス(アリルオキシフェニル)炭化水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04123739A (ja) シロスタゾールの製造法
CN103951565B (zh) 三核季铵盐模板剂的合成及分子筛固体酸的制备与应用
US11866393B2 (en) 7,7′-dihalo-3,3,3′,3′-tetramethyl-1,1′-spirobiinda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JP4234623B2 (ja) 1,1’−ビナフチル−6,6’−イレン骨格を有する芳香族ポリケトン及び芳香族ポリケトン前駆体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S62255456A (ja) ジエチルホルム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CN114805094B (zh) 一种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制备方法
WO2006103748A1 (ja) レゾルシノール誘導体、そのレゾルシノール誘導体を用いて合成されるクラウンエーテル樹脂
CN101177381B (zh) 一种2-芳基烯丙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JP5081146B2 (ja) 原子移動ラジカルカップリング反応を用いる1,2−フェニルエタン系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05527520A (ja) ビホスフィットの改善された製造方法
JP4570040B2 (ja) レゾルシノール誘導体を用いて合成されるクラウンエーテル樹脂およびその合成方法
JP5940418B2 (ja) 3−ハロゲン化アニリン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