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7023B - 乙烯基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乙烯基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7023B
TWI437023B TW097122504A TW97122504A TWI437023B TW I437023 B TWI437023 B TW I437023B TW 097122504 A TW097122504 A TW 097122504A TW 97122504 A TW97122504 A TW 97122504A TW I437023 B TWI437023 B TW I4370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formula
group
vinyl
mix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2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09476A (en
Inventor
Nakano Jun
Horino Takeru
Miyamoto Makoto
Hirajima Atsushi
Norisue Yasumas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0909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9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7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70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1/00Preparation of ethers;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1/01Preparation of ethers
    • C07C41/18Preparation of ethers by reactions not forming ether-oxyge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G65/3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derived from phenols
    • C08G65/4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derived from phenols by oxidation of 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1/00Preparation of ethers;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1/01Preparation of ethers
    • C07C41/16Preparation of ethers by reaction of esters of mineral or organic acids with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3/00Ethers;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3/02Ethers
    • C07C43/257Ethers having an ether-oxygen atom bound to carbon atoms both belonging to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07C43/275Ethers having an ether-oxygen atom bound to carbon atoms both belonging to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having all ether-oxygen atom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3/00Ethers;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3/02Ethers
    • C07C43/257Ethers having an ether-oxygen atom bound to carbon atoms both belonging to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07C43/285Ethers having an ether-oxygen atom bound to carbon atoms both belonging to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having unsaturation outside the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G65/48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5/485Polyphenylene ox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olyethers (AREA)

Description

乙烯基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乙烯基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係經由使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與乙烯基苯甲鹵反應而獲得。更明確言之,其係關於一種有利於產業上製造含有極少量離子雜質之乙烯基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於反應中產生的鹽尤其易於移除。
本發明人發現經由將乙烯基引入至具有源自聚伸苯基醚樹脂之優異介電特性及耐熱性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的端基中,可獲得固化性、介電特性及耐熱性優異的乙烯基化合物(參見JP-A-2004-59644及JP-A-2004-67727)。本發明人亦發現製造其中之離子雜質含量極小之上述乙烯基化合物的工業有利方法(參見JP-A-2005-126523及JP-A-2006-28111)。然而,在此等方法中,要耗費長時間於移除在合成步驟中產生的鹽,以致會有生產力不良的問題。
在上述情勢下,本發明之一目的為提供一種用於製造乙烯基化合物之生產力優良的方法,該乙烯基化合物可藉由熱及/或光固化及產生具有優異介電特性及耐熱性的固化產品,其中可有效率地移除所產生之鹽,且離子雜質及可水解鹵素之含量小。
本發明人為達成以上目的而對製造乙烯基化合物之方 法認真研究,結果發現以下事項。換言之,當於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與乙烯基苯甲鹵之間之反應後用過量之酸性物質酸化反應溶液時,所產生鹽的粒徑增大,因此,其之沈降速度顯著增加,以致可大大地縮短移除鹽所需的時間。然而,當用過量之酸性物質酸化反應溶液以利於鹽的移除時,會產生大量的可水解鹵素殘留於所獲得之乙烯基化合物中的新問題。
本發明人進行進一步研究,結果發現可藉由將鹼物質添加至由以上方法所獲得之經移除鹽的酸性溶液中,因而產生鹼物質與酸性物質之間的鹽,而減低可水解鹵素的含量。基於以上發現,本發明人完成本發明。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以式(1)表示之乙烯基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使以式(2)表示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的非質子極性溶劑溶液進行以下步驟:1)使式(2)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與乙烯基苯甲鹵在超過乙烯基苯甲鹵莫耳數之量的鹼金屬之烷氧化物存在下反應,而合成式(1)表示之乙烯基化合物,2)於反應完成後,以使酸性物質之莫耳數(B)為烷氧化物之鹼金屬莫耳數與乙烯基苯甲鹵莫耳數間之差(A)之至少1.0莫耳倍數的量添加酸性物質,而獲得溶液(a),且經由過濾移除於溶液(a)中沈澱之鹽,3)以使鹼金屬之莫耳數(C)滿足C/(xB-A)=0.1至3的量添加含鹼金屬的鹼物質,其中x代表酸性物質之價數,而獲得溶液(b),且經由過濾移除於溶液(b)中沈澱之 鹽,而得濾液,及4)將濾液與水或含水及醇的混合溶液混合,因而使以式(1)表示之乙烯基化合物沈澱,
其中R1 、R2 、R3 及R4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氫原子、鹵原子、烷基或苯基,-(O-X-O)-表示式(3)或式(4)之基團,-(Y-O)-表示式(5)之基團的排列或至少兩種式(5)之基團的任意排列,且a及b各係0至30之整數,其限制條件為a及b之至少一者不為0,
其中-(O-X-O)-係式(3)或式(4)之基團,-(Y-O)-表示式(5)之基團的排列或至少兩種式(5)之基團的任意排列,且a及b各係0至30之整數,其限制條件為a及b之至少一者不為0,
其中R5 、R6 、R7 、R11 及R12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鹵原子、具有6個或6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及R8 、 R9 及R10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氫原子、鹵原子、具有6個或6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
其中R13 、R14 、R19 及R20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鹵原子、具有6個或6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R15 、R16 、R17 及R18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氫原子、鹵原子、具有6個或6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及-A-代表具有20個或20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直鏈、分支鏈或環狀烴,
其中R21 及R22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鹵原子、具有6個或6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及R23 及R24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氫原子、鹵原子、具有6個或6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
歸因於本發明所提供之方法,現可有效率地製造其中諸如可水解鹵素及殘餘鹼金屬離子之離子雜質之含量極低的乙烯基化合物。此外,於合成步驟中所產生之鹽在本發明之方法中可於短時間內有效率地移除,以致本發明方法 的生產力優良。再者,經由使以上之乙烯基化合物於熱下固化而得之固化產品具有極為優異的介電特性,以致其可在電及電子材料之領域中有利地使用作為高頻支承材料。
以式(1)表示之乙烯基化合物係經由使以式(2)表示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與乙烯基苯甲鹵在非質子極性溶劑中在鹼金屬之烷氧化物的存在下反應而合成得。在本發明之方法中,於此反應後,將酸性物質以相對於過量之鹼金屬之烷氧化物特定的量加入,而獲得溶液(a),經由過濾移除於溶液(a)中沈澱之鹽,然後加入含特定量鹼金屬之鹼物質而得溶液(b),經由過濾移除於溶液(b)中沈澱之鹽而得濾液,並將濾液與水或水/醇混合溶液混合,因而使乙烯基化合物沈澱。
使用於本發明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並無特殊之限制,只要其係以式(2)表示即可。較佳的式(2)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係其中式(3)或(4)之-(O-X-O)-中之R5 、R6 、R7 、R11 、R12 、R13 、R14 、R19 及R20 代表具有3個或3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式(3)或(4)之-(O-X-O)-中之R8 、R9 、R10 、R15 、R16 、R17 及R18 代表氫原子或具有3個或3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式(5)之-(Y-O)-中之R21 及R22 代表具有3個或3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及式(5)之-(Y-O)-中之R23 及R24 代表氫原子或具有3個或3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特佳的式(2)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係其中式(3)或(4)之-(O-X-O)-中之R5 、R6 、R7 、R11 、R12 、R13 、R14 、R19 及R20 係甲基且式(5)之-(Y-O)-代表式(6)或式(7)之基團或式(6)及式(7)之基團的混合物。
使用於本發明之式(2)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係藉由,例如,JP-A-2004-115619中所揭示之方法製造,其中使雙價酚及單價酚於反應溶劑中在催化劑之存在下共聚合。反應溶劑的實例包括芳族烴溶劑諸如甲苯、苯及二甲苯,鹵化烴溶劑諸如二氯甲烷及氯仿,酮溶劑諸如丙酮及甲基乙基酮及醇溶劑諸如甲醇、乙醇及異丙醇。關於獲得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的反應條件,反應一般係在30至50℃下進行約1至5小時。
使用於本發明之非質子極性溶劑並無特殊之限制。非質子極性溶劑較佳係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或N-甲基-2-吡咯啶酮。非質子極性溶劑可單獨或組合使用。非質子極性溶劑之使用量並無特殊之限制。每100份重量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中之非質子極性溶劑的 量較佳係100至2,000份重量,更佳係200至600份重量。
將非質子極性溶劑添加至其中經合成得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之反應溶液中,並藉由蒸餾而以非質子極性溶劑置換反應溶液之反應溶劑,因而製備得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之非質子極性溶劑溶液。此由於可連續地進行乙烯基-苄基化反應,並無需分離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而為較佳。在利用非質子極性溶劑置換反應溶劑時,較佳使用其沸點較用於合成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之反應溶劑高的非質子極性溶劑。以上的溶劑置換可藉由連續蒸餾或批式蒸餾而於常壓或減壓下進行。蒸餾器的溫度並無特殊之限制。蒸餾較佳係在80℃至240℃下進行。於溶劑置換後在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中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反應溶劑的殘留率較佳係5重量%或以下,更佳係2重量%或以下。
使以式(2)表示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的非質子極性溶劑溶液在鹼金屬之烷氧化物的存在下與乙烯基苯甲鹵進行反應,因而合成得式(1)之乙烯基化合物。上述反應的反應時間可自由地選定。反應時間係30分鐘至30小時,較佳係1小時至10小時。此外,反應溫度並無特殊之限制。反應溫度係0至100℃,較佳係10至70℃。
使用於本發明之乙烯基苯甲鹵並無特殊之限制。乙烯基苯甲鹵較佳係選自鄰乙烯基苯甲氯、間乙烯基苯甲氯、對乙烯基苯甲氯、及此等氯化物中之至少兩者的混合物;及鄰乙烯基苯甲溴、間乙烯基苯甲溴、對乙烯基苯甲溴、及 此等溴化物中之至少兩者的混合物。乙烯基苯甲鹵可單獨使用,或可視需要組合使用至少兩種乙烯基苯甲鹵。使用於本發明之乙烯基苯甲鹵之量較佳係對每1.0莫耳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之酚羥基使用0.9至4.0莫耳,更佳為1.0至2.0莫耳。當乙烯基苯甲鹵之量太少時,未反應之酚羥基殘基的量變大,以致固化產物的介電特性減低。當乙烯基苯甲鹵之量太多時,會產生離子雜質之未反應乙烯基苯甲鹵的量增加。
使用於本發明之鹼金屬的烷氧化物並無特殊之限制。以上之烷氧化物較佳係選自甲氧化鋰、甲氧化鈉、甲氧化鉀、乙氧化鋰、乙氧化鈉及乙氧化鉀。烷氧化物可單獨使用,或可視需要組合使用至少兩種烷氧化物。使用於本發明之鹼金屬烷氧化物之量較佳係對每1.0莫耳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之酚羥基使用0.9至4.8莫耳,更佳為1.0至2.4莫耳,且亦較佳係對每1.0莫耳之乙烯基苯甲鹵使用1.0至1.2莫耳。鹼金屬烷氧化物與乙烯基苯甲鹵反應產生醚化合物,如反應式(8)所示。因此,可藉由使用至少與乙烯基苯甲鹵之量等莫耳量的鹼金屬烷氧化物而製得其中會產生可水解雜質之殘餘未反應乙烯基苯甲鹵之量極小的乙烯基化合物。
在本發明之方法中,於以式(1)表示之乙烯基化合物之 合成反應完成後添加酸性物質,而獲得酸溶液。因此,有效率地移除殘留的鹼金屬離子。酸性物質係選自由磷酸、硫酸、鹽酸、芳族磺酸及芳族羧酸所組成之群。酸性物質可單獨使用,或可組合使用至少兩種酸性物質。酸性物質可以其於非質子極性溶劑中之溶液形式添加。酸性物質之添加莫耳數(B)並無特殊之限制,只要其係用於將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乙烯基苄基化之乙烯基苯甲鹵莫耳數與烷氧化物之鹼金屬莫耳數間之差(A)的至少1.0莫耳倍數,且亦足以於乙烯基苄基化反應後將溶液中之過剩鹼酸化即可。酸性物質較佳係以使於對每1份重量之於添加酸性物質後所獲得之溶液(a)添加4份重量之甲苯及4份重量之純水,且將混合物攪拌,然後使其靜置以分離水溶液後,水溶液具有pH為3.0至5.0,更佳3.5至5.0的量添加。
當以過量的酸性物質酸化於乙烯基苄基化反應後之溶液時,所產生之鹽的粒徑增大,因此其之沈降速度顯著增加,以致可於短時間內移除鹽。另一方面,當酸性物質的使用量不夠時,鹽係由微細顆粒所組成,因此其之沈降速度低,以致要耗費長時間於移除鹽,此會導致生產力減小。
在本發明所提供之方法中,將含特定量鹼金屬之鹼物質添加至於移除經產生鹽後所獲得之濾液中,因而減低可水解鹵素的含量。含鹼金屬之鹼物質係選自由甲氧化鋰、甲氧化鈉、甲氧化鉀、乙氧化鋰、乙氧化鈉、乙氧化鉀、氫氧化鋰、氫氧化鈉及氫氧化鉀所組成之群。鹼物質可單獨 使用,或可組合使用至少兩種鹼物質。鹼物質可以其於極性溶劑中之溶液形式添加。待添加之含鹼金屬之鹼物質的莫耳數(C)係在下式之範圍內,C/(xB-A)=0.1至3其中x代表酸性物質之價數。
含鹼金屬之鹼物質較佳係以使於對每1份重量之於添加鹼物質後所獲得之溶液(b)添加4份重量之甲苯及4份重量之純水,且將混合物攪拌,然後使其靜置以分離水溶液後,水溶液具有pH為5.2至7.0,更佳5.5至6.5的量添加。含鹼金屬之鹼物質與酸性物質反應產生鹽。因此,可藉由添加含鹼金屬之鹼物質而製得其中源自殘留酸性物質之離子雜質量極小的乙烯基化合物。
當未將含鹼金屬之鹼物質添加至溶液(a)或當鹼物質的添加量不足時,會有大量的可水解鹵素殘留於乙烯基化合物中。另一方面,當含鹼金屬之鹼物質係以過量添加時,會殘留大量源自鹼物質的離子雜質。
在本發明所提供之方法中,於乙烯基苄基化反應後,將鹽自經以特定量添加酸性物質之溶液(a)移除,不進行以純水或其類似物洗滌有機層之步驟,將鹽自經以特定量添加含鹼金屬之鹼物質的溶液(b)移除,而得濾液,並將濾液與水或水/醇混合溶液混合,因而使固體沈澱。一般而言,當以水洗滌含有溶解於其中之寡聚物的有機溶劑溶液時,易產生乳液,且很難進行液-液分離。因此,液體分離/洗滌之步驟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此外,即使當以水 進行液體分離/洗滌時,亦很難將反應中所產生的鹽完全移除。在本發明之方法中,由於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的乙烯基苄基化反應係在水溶性的非質子極性溶劑中進行,因而可使用水作為固化用的不良溶劑,且亦可省略此複雜的液體分離/洗滌步驟。再者,可藉由以水、醇或水/醇混合溶液洗滌所獲得之固體,而將於反應中所產生之鹽溶解並移除。水/醇混合溶液中之醇可選自由甲醇、乙醇、正丙醇及異丙醇所組成之群。醇可單獨使用,或可組合使用至少兩種醇。基於上述方法,可有效率地製得具有極少量離子雜質及殘餘鹼金屬離子的乙烯基化合物。
[實施例]
本發明將參照以下的實施例及比較例作具體說明,然而本發明並不特別受限於此等實施例。測量係進行如下。
1)數目平均分子量及重量平均分子量係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方法獲得。數據處理係根據GPC曲線及樣品的分子量校準曲線進行。分子量校準曲線係經由利用以下方程式作出在標準聚苯乙烯之分子量與溶離時間之間之關係的近似而獲得,LogM=A0 X3 +A1 X2 +A2 X+A3 +A4 /X2
其中M:分子量,X:溶離時間-19(分鐘),及A:係數。
2)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之羥基當量係經由將酚羥基乙醯化,然後用氫氧化鈉中和並滴定衍生自未反應乙醯化試劑之乙酸,並定量乙醯化試劑之消耗而獲得。
3)使用METTLER TLED供應之電極Inpro4250SG/225/Pt1000 於進行pH測量。
4)基於1H-NMR分析中之乙烯基苄基醚之峰(圖1)確認乙烯基化合物。此外,於IR分析中確認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之酚羥基的峰(圖2)於乙烯基化合物(圖3)中消失。
5)可水解鹵素之量係定量如下。將乙烯基化合物溶解於二烷中,加入0.1N氫氧化鉀之甲醇溶液,並將所得混合物於加熱下在回流狀態下攪拌15分鐘。經由利用硝酸銀水溶液滴定而定量於攪拌期間除去的鹵素量。將其以重量分率表示。
6)使用氣相層析儀(GC-14A;Shimadzu Corporation供應)及PEG20M(GL Science)作為管柱填充物而進行溶液的定性分析。
7)使用螢光x射線分析儀,RIX3000(Rigaku Denki Kogyo K. K.供應)於進行Na分析。
8)利用空腔諧振器微擾法(cavity resonator perturbation method)測量固化產物的介電常數及介電損耗角正切。
[參考實施例1]
將體積400公升且設有攪拌器、溫度計、空氣引入管及擋板之縱向長反應器裝填28.38克(0.127莫耳)之CuBr2 、21.89克(0.127莫耳)之N,N'-二-第三丁基乙二胺、738.86克(7.30莫耳)之正丁基二甲胺、70.50公斤之甲苯及2.98公斤之甲醇。將混合物於42℃之反應溫度 下攪拌。另外將1,436克(5.31莫耳)之2,2',3,3',5,5'-六甲基-(1,1'-聯苯)-4,4'-二醇(以下稱為HMBP)、9,740克(79.72莫耳)之2,6-二甲酚、47.43克(0.212毫莫耳)之CuBr2 、36.59克(0.212毫莫耳)之N,N'-二-第三丁基乙二胺及195.89克(1.94莫耳)之正丁基二甲胺溶解於含有18.7公斤之甲苯及24.6公斤之甲醇的混合溶劑中,而得一混合溶液。將混合溶液在攪拌下經239分鐘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中之混合物中,同時並邊利用具有8%氧濃度之氮-空氣混合氣體以139公升/分鐘之流速進行鼓泡。於添加完成後,將其中溶解有774克(1.71莫耳)之乙二胺四乙酸四鈉之40.5公斤之水加至攪拌混合物以終止反應。分離水層與有機層。然後以純水進行洗滌,而得84.5公斤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的反應溶液(A)。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具有1,99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3,73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890之羥基當量。
[參考實施例2]
將體積400公升且設有攪拌器、溫度計、空氣引入管及擋板之縱向長反應器裝填27.96克(0.125莫耳)之CuBr2 、32.36克(0.188莫耳)之N,N'-二-第三丁基乙二胺、344.58克(3.41莫耳)之正丁基二甲胺、46.10公斤之甲苯及23.28公斤之甲醇。將混合物於42℃之反應溫度下攪拌。另外將3,592克(13.28莫耳)之HMBP、8,150克(66.71莫耳)之2,6-二甲酚、36.45克(0.163毫莫耳)之CuBr2 、41.80克(0.243毫莫耳)之N,N'-二-第三丁基乙 二胺及445.81克(4.41莫耳)之正丁基二甲胺溶解於含有30.2公斤之甲苯及15.35公斤之甲醇的混合溶劑中,而得一混合溶液。將混合溶液在攪拌下經241分鐘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中之混合物中,同時並邊利用具有8%氧濃度之氮-空氣混合氣體以139公升/分鐘之流速進行鼓泡。於添加完成後,將其中溶解有391.39克(0.865莫耳)之乙二胺四乙酸四鈉之38.63公斤之水加至攪拌混合物以終止反應。分離水層與有機層。然後以純水進行洗滌,而得73.05公斤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的反應溶液(B)。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具有98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1,65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440之羥基當量。
[參考實施例3]
將體積12公升且設有攪拌器、溫度計、空氣引入管及擋板之縱向長反應器裝填1.04克(4.66毫莫耳)之CuBr2 、1.20克(6.98毫莫耳)之N,N'-二-第三丁基乙二胺、12.74克(125.9毫莫耳)之正丁基二甲胺、1,700克之甲苯及830克之甲醇。將混合物於40℃之反應溫度下攪拌。另外將109.6克(0.385莫耳)之4,4'-(1-甲基亞乙基)雙(2,6-二甲酚)、235.5克(1.93莫耳)之2,6-二甲酚、1.30克(5.83毫莫耳)之CuBr2 、1.51克(8.78毫莫耳)之N,N'-二-第三丁基乙二胺及16.03克(158.4毫莫耳)之正丁基二甲胺溶解於含有1,630克之甲苯及780克之甲醇的混合溶劑中,而得一混合溶液。將混合溶液在攪拌下經240分鐘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中之混合物中,同時並邊利用 具有8%氧濃度之氮-空氣混合氣體以5.2公升/分鐘之流速進行鼓泡。於添加完成後,將其中溶解有14.38克(31.78毫莫耳)之乙二胺四乙酸四鈉之1,690克之水加至攪拌混合物以終止反應。分離水層與有機層。然後以純水進行洗滌,而得3,490克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的反應溶液(C)。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具有1,01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1,70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480之羥基當量。
[參考實施例4]
將體積12公升且設有攪拌器、溫度計、空氣引入管及擋板之縱向長反應器裝填1.04克(4.66毫莫耳)之CuBr2 、1.20克(6.98毫莫耳)之N,N'-二-第三丁基乙二胺、12.74克(125.9毫莫耳)之正丁基二甲胺、1,700克之甲苯及830克之甲醇。將混合物於40℃之反應溫度下攪拌。另外將103.95克(0.385莫耳)之HMBP、162.12克(1.35莫耳)之2,6-二甲酚、78.74克(0.58莫耳)之2,3,6-三甲酚、1.30克(5.83毫莫耳)之CuBr2 、1.51克(8.78毫莫耳)之N,N'-二-第三丁基乙二胺及16.03克(158.4毫莫耳)之正丁基二甲胺溶解於含有1,630克之甲苯及780克之甲醇的混合溶劑中,而得一混合溶液。將混合溶液在攪拌下經240分鐘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中之混合物中,同時並邊利用具有8%氧濃度之氮-空氣混合氣體以5.2公升/分鐘之流速進行鼓泡。於添加完成後,將其中溶解有14.38克(31.78毫莫耳)之乙二胺四乙酸四鈉之1,690克之水加至攪拌混合物以終止反應。分離水層與有機層。然後以純 水進行洗滌,而得3,530克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的反應溶液(D)。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具有99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1,68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450之羥基當量。
[實施例1]
於減壓下藉由在40℃下加熱於參考實施例1中獲得之反應溶液(A)而自84.5公斤之反應溶液(A)中蒸餾出64.95公斤之甲苯。隨後將75.0公斤之N,N-二甲基乙醯胺加至溶液。接著再次於減壓下在80℃加熱下進行蒸餾,而得47.8公斤之含有77.42重量%之N,N-二甲基乙醯胺及0.02重量%之甲苯的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A')。然後將442.8克(0.112莫耳之OH當量)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A')、21.3克(0.140莫耳)之乙烯基苯甲氯(對乙烯基苯甲氯:間乙烯基苯甲氯=1:1,商品名CMS-P,Seimi Chemical Co., Ltd.供應)及46.0克之N,N-二甲基乙醯胺添加至設有攪拌器、溫度計及回流管的反應器中。將混合物於50℃加熱下攪拌。在維持50℃之反應溫度下將26.77克(0.140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並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此外,逐滴添加2.23克(0.012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將混合物加熱至70℃並攪拌1小時。然後將4.99克(0.015莫耳)之磷酸的N,N-二甲基乙醯胺溶液(濃度:30.0重量%)添加至攪拌混合物。測量出3克所得的反應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反應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 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4.0。經由過濾移除所產生之鹽。經由過濾移除鹽所需的時間為2分鐘。將1.36克(0.0071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逐滴添加至經移除鹽的酸性溶液中。於添加完成後測量出3克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5.8。將經由添加上述鹼物質所產生之鹽移除。隨後將所得溶液滴入至454克水中而得固體。經由過濾操作進行固液分離以回收固體。將固體用3,600克甲醇洗滌,然後於減壓下乾燥,因而獲得106.1克之期望的乙烯基化合物(產率94%)。乙烯基化合物具有2,39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3,89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40 ppm之可水解鹵素量。未偵測到未反應的氯甲基苯乙烯及殘餘Na。將以上的乙烯基化合物熔融,脫氣並於150℃下模製及於200℃下固化3小時,因而獲得固化產物。測量固化產物的介電特性。表1顯示其結果。
[實施例2]
將442.9克(0.112莫耳之OH當量)之於實施例1中獲得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A')、21.6克(0.142莫耳)之乙烯基苯甲氯(對乙烯基苯甲氯:間乙烯基苯甲氯=1:1,商品名CMS-P,Seimi Chemical Co., Ltd.供應)及57.0克之N,N-二甲基乙醯胺添加至設有攪拌器、溫度計及回流管的反應器中。將混合物於50℃加熱下攪拌。在維持50℃之反應溫度下將35.32克(0.142莫耳)之甲氧化 鉀的甲醇溶液(濃度:28.1重量%)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並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接著逐滴添加2.92克(0.012莫耳)之甲氧化鉀的甲醇溶液(濃度:28.1重量%)。將混合物加熱至70℃並攪拌1小時。然後將5.02克(0.015莫耳)之磷酸的N,N-二甲基乙醯胺溶液(濃度:30.0重量%)添加至攪拌混合物。測量出3克所得的反應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反應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3.5。經由過濾移除所產生之鹽。經由過濾移除鹽所需的時間為3分鐘。將1.35克(0.0054莫耳)之甲氧化鉀的甲醇溶液(濃度:28.1重量%)逐滴添加至經移除鹽的酸性溶液中。於添加完成後測量出3克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5.5。將經由添加上述鹼物質所產生之鹽移除。隨後將所得溶液滴入至450克水中而得固體。經由過濾操作進行固液分離以回收固體。將固體用3,600克甲醇及1,000克純水洗滌,然後於減壓下乾燥,因而獲得105.0克之期望的乙烯基化合物(產率93%)。乙烯基化合物具有2,36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3,86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30 ppm之可水解鹵素量。未偵測到未反應的氯甲基苯乙烯及殘餘Na。將以上的乙烯基化合物熔融,脫氣並於150℃下模製及於200℃下固化3小時,因而獲得固化產物。測量固化產物的介電特性。表1顯示其結果。
[實施例3]
於減壓下藉由在40℃下加熱於參考實施例2中獲得之反應溶液(B)而自1,640克之反應溶液(B)中蒸餾出1,120克之甲苯。隨後將1,240克之N,N-二甲基乙醯胺加至溶液。接著再次於減壓下在80℃加熱下進行蒸餾,而得991克之含有75.0重量%之N,N-二甲基乙醯胺及0.22重量%之甲苯的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B')。然後將400.0克(0.224莫耳之OH當量)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B')、41.8克(0.274莫耳)之乙烯基苯甲氯(對乙烯基苯甲氯:間乙烯基苯甲氯=1:1,商品名CMS-P,Seimi Chemical Co., Ltd.供應)及100.0克之N,N-二甲基乙醯胺添加至設有攪拌器、溫度計及回流管的反應器中。將混合物於50℃加熱下攪拌。在維持50℃之反應溫度下將52.33克(0.274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3重量%)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並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此外,逐滴添加4.77克(0.025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3重量%)。將混合物加熱至60℃並攪拌1小時。然後將9.78克(0.030莫耳)之磷酸的N,N-二甲基乙醯胺溶液(濃度:30.0重量%)添加至攪拌混合物。測量出3克所得的反應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以上的反應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而得水相。水相具有pH為4.6。經由過濾移除所產生之鹽。經由過濾移除鹽所需的時間為1分鐘。將2.04克(0.011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3重量%)逐滴添加至經移除鹽的酸性溶液中。於添加完成後測量出3克溶 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5.7之pH。將經由添加上述鹼物質所產生之鹽移除。隨後將所得溶液滴入至452克水中而得固體。經由過濾操作進行固液分離以回收固體。將固體用2,400克甲醇及1,000克純水洗滌,然後於減壓下乾燥,因而獲得116.3克之期望的乙烯基化合物(產率92%)。乙烯基化合物具有1,24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1,78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40 ppm之可水解鹵素量。未偵測到未反應的氯甲基苯乙烯及殘餘Na。將以上的乙烯基化合物熔融,脫氣並於150℃下模製及於200℃下固化3小時,因而獲得固化產物。測量固化產物的介電特性。表1顯示其結果。
[實施例4]
將400.0克(0.224莫耳之OH當量)之於實施例3中獲得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B')、41.8克(0.274莫耳)之乙烯基苯甲氯(對乙烯基苯甲氯:間乙烯基苯甲氯=1:1,商品名CMS-P,Seimi Chemical Co., Ltd.供應)及100.0克之N,N-二甲基乙醯胺添加至設有攪拌器、溫度計及回流管的反應器中。將混合物於50℃加熱下攪拌。在維持50℃之反應溫度下將52.34克(0.274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3重量%)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並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接著逐滴添加4.76克(0.025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3重量%)。將混合物加熱至60℃並攪拌1小時。然後將9.87克(0.030莫耳)之 磷酸的N,N-二甲基乙醯胺溶液(濃度:29.7重量%)添加至攪拌混合物。測量出3克所得的反應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反應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4.4。經由過濾移除所產生之鹽。經由過濾移除鹽所需的時間為2分鐘。將2.19克(0.012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3重量%)逐滴添加至經移除鹽的酸性溶液中。於添加完成後測量出3克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5.9。將經由添加上述鹼物質所產生之鹽移除。隨後將所得溶液滴入至含有230克水及230克甲醇的混合溶液中而得固體。經由過濾操作進行固液分離以回收固體。將固體用2,400克甲醇及1,000克純水洗滌,然後於減壓下乾燥,因而獲得113.7克之期望的乙烯基化合物(產率90%)。乙烯基化合物具有1,27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1,82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40 ppm之可水解鹵素量。未偵測到未反應的氯甲基苯乙烯及殘餘Na。將以上的乙烯基化合物熔融,脫氣並於150℃下模製及於200℃下固化3小時,因而獲得固化產物。測量固化產物的介電特性。表1顯示其結果。
[實施例5]
於減壓下藉由在40℃下加熱於參考實施例3中獲得之反應溶液(C)而自766克之反應溶液(C)中蒸餾出564克之甲苯。隨後將605克之N,N-二甲基甲醯胺加至溶液。接 著再次於減壓下在80℃加熱下進行蒸餾,而得484克之含有75.0重量%之N,N-二甲基甲醯胺及0.30重量%之甲苯的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C')。然後將400.0克(0.208莫耳之OH當量)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C')、36.7克(0.241莫耳)之乙烯基苯甲氯(對乙烯基苯甲氯:間乙烯基苯甲氯=1:1,商品名CMS-P,Seimi Chemical Co., Ltd.供應)及100克之N,N-二甲基甲醯胺添加至設有攪拌器、溫度計及回流管的反應器中。將混合物於50℃加熱下攪拌。在維持50℃之反應溫度下將58.04克(0.241莫耳)之乙氧化鈉的乙醇溶液(濃度:28.2重量%)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並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此外,逐滴添加5.28克(0.022莫耳)之乙氧化鈉的乙醇溶液(濃度:28.2重量%)。將混合物加熱至60℃並攪拌1小時。然後將8.57克(0.026莫耳)之磷酸的N,N-二甲基甲醯胺溶液(濃度:30.0重量%)添加至攪拌混合物。測量出3克所得的反應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反應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4.8。經由過濾移除所產生之鹽。經由過濾移除鹽所需的時間為2分鐘。將2.63克(0.011莫耳)之乙氧化鈉的乙醇溶液(濃度:28.2重量%)逐滴添加至經移除鹽的酸性溶液中。於添加完成後測量出3克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6.1。將經由添加上述鹼物質所產生之鹽移除。隨後將所得溶液滴入至 450克水中而得固體。經由過濾操作進行固液分離以回收固體。將固體用2,400克甲醇及1,000克純水洗滌,然後於減壓下乾燥,因而獲得112.9克之期望的乙烯基化合物(產率92%)。乙烯基化合物具有1,21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1,81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50 ppm之可水解鹵素量。未偵測到未反應的氯甲基苯乙烯及殘餘Na。將以上的乙烯基化合物熔融,脫氣並於150℃下模製及於200℃下固化3小時,因而獲得固化產物。測量固化產物的介電特性。表1顯示其結果。
[實施例6]
於減壓下藉由在40℃下加熱於參考實施例4中獲得之反應溶液(D)而自1,026克之反應溶液(D)中蒸餾出750克之甲苯。隨後將550克之N-甲基-2-吡咯啶酮加至溶液。接著再次於減壓下在80℃加熱下進行蒸餾,而得480克之含有79.2重量%之N-甲基-2-吡咯啶酮及0.10重量%之甲苯的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D')。然後將480.0克(0.222莫耳之OH當量)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D')及37.2克(0.244莫耳)之乙烯基苯甲氯(對乙烯基苯甲氯:間乙烯基苯甲氯=1:1,商品名CMS-P,Seimi Chemical Co., Ltd.供應)添加至設有攪拌器、溫度計及回流管的反應器中。將混合物於50℃加熱下攪拌。在維持50℃之反應溫度下將46.72克(0.244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並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此外,逐滴添加1.60克(0.023莫耳)之甲氧化鈉 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將混合物加熱至60℃並攪拌1小時。然後將8.57克(0.026莫耳)之磷酸的N-甲基-2-吡咯啶酮溶液(濃度:30.0重量%)添加至攪拌混合物。測量出3克所得的反應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反應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4.9。經由過濾移除所產生之鹽。經由過濾移除鹽所需的時間為2分鐘。將2.63克(0.011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逐滴添加至經移除鹽的酸性溶液中。於添加完成後測量出3克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6.3。將經由添加上述鹼物質所產生之鹽移除。隨後將所得溶液滴入至450克水中而得固體。經由過濾操作進行固液分離以回收固體。將固體用2,400克甲醇及1,000克純水洗滌,然後於減壓下乾燥,因而獲得116.0克之期望的乙烯基化合物(產率94%)。乙烯基化合物具有1,28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1,86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50 ppm之可水解鹵素量。未偵測到未反應的氯甲基苯乙烯及殘餘Na。將以上的乙烯基化合物熔融,脫氣並於150℃下模製及於200℃下固化3小時,因而獲得固化產物。測量固化產物的介電特性。表1顯示其結果。
[實施例7]
利用蒸發器濃縮於參考實施例2中獲得之反應溶液(B)然後於真空中在130℃下乾燥,而得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 物(B")粉末。然後將100.0克(0.227莫耳之OH當量)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B")粉末及400.0克之N,N-二甲基乙醯胺添加至設有攪拌器、溫度計及回流管的反應器中而得一溶液。將39.90克(0.261莫耳)之乙烯基苯甲氯(對乙烯基苯甲氯:間乙烯基苯甲氯=1:1,商品名CMS-P,Seimi Chemical Co., Ltd.供應)添加至溶液。將混合物於50℃加熱下攪拌。在維持50℃之反應溫度下將50.24克(0.261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1重量%)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並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此外,逐滴添加4.57克(0.024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1重量%)。將混合物加熱至60℃並攪拌1小時。然後將9.31克(0.029莫耳)之磷酸的N,N-二甲基乙醯胺溶液(濃度:30.0重量%)添加至攪拌混合物。測量出3克所得的反應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反應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4.7。經由過濾移除所產生之鹽。經由過濾移除鹽所需的時間為1分鐘。將1.61克(0.0084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1重量%)逐滴添加至經移除鹽的酸性溶液中。於添加完成後測量出3克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5.9。將經由添加上述鹼物質所產生之鹽移除。隨後將所得溶液滴入至452克水中而得固體。經由過濾操作進行固液分離以回收固體。將固體用2,400克甲醇及1,000克純水洗滌,然後 於減壓下乾燥,因而獲得116.2克之期望的乙烯基化合物(產率92%)。乙烯基化合物具有1,23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1,77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20 ppm之可水解鹵素量。未偵測到未反應的氯甲基苯乙烯及殘餘Na。將以上的乙烯基化合物熔融,脫氣並於150℃下模製及於200℃下固化3小時,因而獲得固化產物。測量固化產物的介電特性。表1顯示其結果。
[比較例1]
將442.9克(0.112莫耳之OH當量)之於實施例1中獲得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A')、21.6克(0.141莫耳)之乙烯基苯甲氯(對乙烯基苯甲氯:間乙烯基苯甲氯=1:1,商品名CMS-P,Seimi Chemical Co., Ltd.供應)及58.0克之N,N-二甲基乙醯胺添加至設有攪拌器、溫度計及回流管的反應器中。將混合物於50℃加熱下攪拌。在維持50℃之反應溫度下將27.10克(0.142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並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然後逐滴添加6.76克(0.035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將混合物加熱至70℃並攪拌3小時。然後將10.49克(0.032莫耳)之磷酸的N,N-二甲基乙醯胺溶液(濃度:30.0重量%)添加至攪拌混合物。測量出3克所得的反應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反應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5.2。經由過濾移除所產生之鹽。然而,要耗時80分鐘才完成過濾。隨 後將所得反應溶液滴入至450克水中而得固體。經由過濾操作進行固液分離以回收固體。將固體用3,600克甲醇洗滌,然後於減壓下乾燥,因而獲得87.3克之期望的乙烯基化合物(產率87%)。乙烯基化合物具有2,33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3,74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60 ppm之可水解鹵素量。未偵測到未反應的氯甲基苯乙烯及殘餘Na。將以上的乙烯基化合物熔融,脫氣並於150℃下模製及於200℃下固化3小時,因而獲得固化產物。測量固化產物的介電特性。表1顯示其結果。
[比較例2]
將420.0克(0.237莫耳之OH當量)之於實施例3中獲得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B')、41.4克(0.271莫耳)之乙烯基苯甲氯(對乙烯基苯甲氯:間乙烯基苯甲氯=1:1,商品名CMS-P,Seimi Chemical Co., Ltd.供應)及80克之N,N-二甲基乙醯胺添加至設有攪拌器、溫度計及回流管的反應器中。將混合物於50℃加熱下攪拌。在維持50℃之反應溫度下將51.89克(0.271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並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此外,逐滴添加8.74克(0.025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將混合物加熱至60℃並攪拌1小時。然後將10.80克(0.033莫耳)之磷酸的N,N-二甲基乙醯胺溶液(濃度:30.0重量%)添加至攪拌混合物。測量出3克所得的反應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反應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 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4.2。經由過濾移除所產生之鹽。經由過濾移除鹽所需的時間為4分鐘。將經移除鹽的酸性溶液滴入至450克水中而得固體。經由過濾操作進行固液分離以回收固體。將固體用2,400克甲醇及1,000克純水洗滌,然後於減壓下乾燥,因而獲得115.7克之期望的乙烯基化合物(產率88%)。乙烯基化合物具有1,27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1,82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210 ppm之可水解鹵素量。未偵測到未反應的氯甲基苯乙烯及殘餘Na。將以上的乙烯基化合物熔融,脫氣並於150℃下模製及於200℃下固化3小時,因而獲得固化產物。測量固化產物的介電特性。表1顯示其結果。
[比較例3]
將443.2克(0.112莫耳之OH當量)之於實施例1中獲得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溶液(A')、21.4克(0.140莫耳)之乙烯基苯甲氯(對乙烯基苯甲氯:間乙烯基苯甲氯=1:1,商品名CMS-P,Seimi Chemical Co., Ltd.供應)及40克之N,N-二甲基乙醯胺添加至設有攪拌器、溫度計及回流管的反應器中。將混合物於50℃加熱下攪拌。在維持50℃之反應溫度下將26.8克(0.140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逐滴添加至反應器,並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此外,逐滴添加2.23克(0.012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將混合物加熱至70℃並攪拌1小時。然後將5.09克(0.015莫耳)之磷酸的N,N-二甲基乙醯胺溶液(濃度:29.5重量%)添加至 攪拌混合物。測量出3克所得的反應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反應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4.1。經由過濾移除所產生之鹽。經由過濾移除鹽所需的時間為2分鐘。將2.46克(0.013莫耳)之甲氧化鈉的甲醇溶液(濃度:28.2重量%)逐滴添加至經移除鹽的酸性溶液中。於添加完成後測量出3克溶液,將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添加至溶液並攪拌混合物。使攪拌混合物靜置,以分離水相。水相具有pH為7.2。將經由添加上述鹼物質所產生之鹽移除。隨後將所得溶液滴入至480克水中而得固體。經由過濾操作進行固液分離以回收固體。將固體用3,600克甲醇及1,000克純水洗滌,然後於減壓下乾燥,因而獲得104.0克之期望的乙烯基化合物(產率92%)。乙烯基化合物具有2,34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3,80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30 ppm之可水解鹵素量。未偵測到未反應的氯甲基苯乙烯,但偵測到80 ppm的殘餘Na。將以上的乙烯基化合物熔融,脫氣並於150℃下模製及於200℃下固化3小時,因而獲得固化產物。測量固化產物的介電特性。表1顯示其結果。
DMAC:N,N-二甲基乙醯胺。
DMF:N,N-二甲基甲醯胺。
NMP:N-甲基-2-吡咯啶酮。
CMS:乙烯基苯甲氯(氯甲基苯乙烯)。
N. D.:未測出。
固化用之不良溶劑的量:量係基於100 phr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表示。
X:酸性物質之價數。
﹡1)pH:經由測量出3克反應溶液,加入12克甲苯及12克純水,攪拌混合物及使其靜置以分離水相所獲得之水相的pH。
圖1顯示乙烯基化合物之1 H-NMR圖。
圖2顯示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之IR圖。
圖3顯示乙烯基化合物之IR圖。

Claims (9)

  1. 一種式(1)所示乙烯基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包括使式(2)所示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的非質子極性溶劑溶液進行以下步驟:1)使式(2)之雙官能伸苯基醚寡聚物與乙烯基苯甲鹵在超過乙烯基苯甲鹵莫耳數之量的鹼金屬之烷氧化物存在下反應,而合成式(1)表示之乙烯基化合物,2)於反應完成後,以使酸性物質之莫耳數(B)為乙烯基苯甲鹵莫耳數與烷氧化物之鹼金屬莫耳數間之差(A)之至少1.0莫耳倍數的量添加酸性物質,而獲得溶液(a),且經由過濾移除於溶液(a)中沈澱之鹽,3)以使鹼金屬之莫耳數(C)滿足C/(xB-A)=0.1至3的量添加含鹼金屬的鹼物質,其中x代表酸性物質之價數,而獲得溶液(b),且經由過濾移除於溶液(b)中沈澱之鹽,而得濾液,及4)將濾液與水或含水及醇的混合溶液混合,因而使以式(1)表示之乙烯基化合物沈澱, 其中R1 、R2 、R3 及R4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氫原子、鹵原子、烷基或苯基,-(O-X-O)-表示式(3)或式(4)之基團,-(Y-O)-表示式(5)之基團的排列或至少兩種式(5)之基團的任意排列,且a及b各係0至30之整數,其限制條件 為a及b之至少一者不為0, 其中-(O-X-O)-係式(3)或式(4)之基團,-(Y-O)-表示式(5)之基團的排列或至少兩種式(5)之基團的任意排列,且a及b各係0至30之整數,其限制條件為a及b之至少一者不為0, 其中R5 、R6 、R7 、R11 及R12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鹵原子、具有6個或6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及R8 、R9 及R10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氫原子、鹵原子、具有6個或6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 其中R13 、R14 、R19 及R20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鹵原子、具有6個或6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R15 、R16 、R17 及R18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氫原子、鹵原子、具有6個或6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及-A-代表具有20個或20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直鏈或分支鏈烴, 其中R21 及R22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鹵原子、具有6個或6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及R23 及R24 係相同或不同,且代表氫原子、鹵原子、具有6個或6個以下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其中,將4份重量之甲苯及4份重量之純水添加至1份重量之溶液(b)中而得一混合物,攪拌該混合物然後使其靜置以分離水相,且該水相具有pH為5.2至7.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將4份重量之甲苯及4份重量之純水添加至1份重量之溶液(a)中而得一混合物,攪拌該混合物然後使其靜置以分離水相,且該水相具有pH為3.0至5.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式(3)之-(O-X-O)-中之R5 、R6 、R7 、R11 及R12 或式(4)之-(O-X-O)-中之R13 、R14 、R19 或R20 係甲基,且式(1)中式(5)之-(Y-O)-代表式(6)或式(7)之基團的排列或式(6)及式(7)之基團的任意排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非質子極性溶劑係選自由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及N-甲基-2-吡咯啶酮所組成之群之至少一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乙烯基苯甲鹵係選自由鄰乙烯基苯甲氯、間乙烯基苯甲氯、對乙烯基苯甲氯、鄰乙烯基苯甲溴、間乙烯基苯甲溴及對乙烯基苯甲溴所組成之群之至少一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鹼金屬之烷氧化物係選自由甲氧化鋰、甲氧化鈉、甲氧化鉀、乙氧化鋰、乙氧化鈉及乙氧化鉀所組成之群之至少一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酸性物質係選自由磷酸、硫酸、鹽酸、芳族磺酸及芳族羧酸所組成之群之至少一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鹼物質係選自由甲氧化鋰、甲氧化鈉、甲氧化鉀、乙氧化鋰、乙氧化 鈉、乙氧化鉀、氫氧化鋰、氫氧化鈉及氫氧化鉀所組成之群之至少一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醇係選自由甲醇、乙醇、丙醇及異丙醇所組成之群之至少一者。
TW097122504A 2007-06-18 2008-06-17 乙烯基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TWI437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60539 2007-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9476A TW200909476A (en) 2009-03-01
TWI437023B true TWI437023B (zh) 2014-05-11

Family

ID=39766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2504A TWI437023B (zh) 2007-06-18 2008-06-17 乙烯基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951877B2 (zh)
EP (1) EP2006318B1 (zh)
JP (1) JP5470752B2 (zh)
KR (1) KR101496700B1 (zh)
CN (1) CN101328265B (zh)
HK (1) HK1125958A1 (zh)
TW (1) TWI4370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3710B2 (ja) * 2008-02-12 2013-07-10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金属箔張り積層板
US8598281B2 (en) 2011-09-01 2013-12-03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Epoxybenzyl-terminated poly(arylene ether)s,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curable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ame
KR102559878B1 (ko) * 2017-04-21 2023-07-26 에스에이치피피 글로벌 테크놀러지스 비.브이. 폴리(페닐렌 에테르) 공중합체 방법 및 조성물
EP3612582B1 (en) 2017-04-21 2022-11-16 SHPP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oly(phenylene ether) co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and articles
JP6348244B1 (ja) * 2018-03-15 2018-06-27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ポリ(ビニルベンジル)エー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US10995182B2 (en) * 2018-04-30 2021-05-04 Shpp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henylene ether oligomer, curabl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phenylene ether oligomer, and thermoset composition derived therefrom
EP3567068A1 (en) 2018-05-07 2019-11-13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Functional phenylene ether oligomer and curable and thermoset compositions prepared therefrom
JP2019157103A (ja) * 2018-05-22 2019-09-19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ポリ(ビニルベンジル)エー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7042691B2 (ja) * 2018-05-29 2022-03-28 エア・ウォーター株式会社 ビニルベンジルエーテル樹脂、当該ビニルベンジルエー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当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の硬化物、およびシールド部材
JPWO2020059562A1 (ja) * 2018-09-19 2021-09-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プレグ、樹脂付きフィルム、樹脂付き金属箔、金属張積層板及び配線基板
CN110483762B (zh) * 2019-08-07 2022-05-13 常州中英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合成热固型聚芳醚树脂的方法
CN114075335B (zh) * 2020-08-13 2023-03-07 台光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聚苯醚树脂及含其的树脂组合物和制品
WO2024024730A1 (ja) * 2022-07-25 2024-02-0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2官能性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樹脂を含む樹脂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6442A (en) * 1987-09-23 1990-09-11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 (vinylbenzyl ethers) of polyphenols
JP4038667B2 (ja) 2002-07-25 2008-01-30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ビニル化合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CN1237084C (zh) * 2002-07-25 2006-01-1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基化合物及其固化产物
JP2004067727A (ja) 2002-08-01 2004-03-04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ビニル化合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JP4196164B2 (ja) 2002-09-25 2008-12-17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2官能性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オリゴマー体の製造法
JP2004315418A (ja) * 2003-04-15 2004-11-11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ビニル化合物の製造法
JP2004339328A (ja) * 2003-05-14 2004-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変性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193019B2 (en) * 2003-10-22 2007-03-20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vinyl compound
JP4314465B2 (ja) 2003-10-22 2009-08-19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ビニル化合物の製造法
JP4591665B2 (ja) 2004-07-20 2010-12-0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ビニル化合物の製造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9476A (en) 2009-03-01
EP2006318A1 (en) 2008-12-24
JP5470752B2 (ja) 2014-04-16
KR101496700B1 (ko) 2015-03-02
JP2009024167A (ja) 2009-02-05
US20090012331A1 (en) 2009-01-08
CN101328265A (zh) 2008-12-24
CN101328265B (zh) 2011-04-06
US7951877B2 (en) 2011-05-31
HK1125958A1 (en) 2009-08-21
EP2006318B1 (en) 2014-04-30
KR20080111405A (ko) 2008-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7023B (zh) 乙烯基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CN101544555B (zh) 聚醚酮、其单体以及其酚盐
JP2020530051A (ja) ポリエーテルケトンケトンを生成するための方法
JP4824658B2 (ja) ビニルベンジル化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4736254B2 (ja) 2官能性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のオリゴマー体とその製造法
KR101135176B1 (ko) 비닐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
KR20200032137A (ko) 원심 분리식 여과에 의한 폴리 에테르 케톤 케톤의 정제
JP5446260B2 (ja) 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オリゴマーの製造方法
EP0344688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phenol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n aromatic polyether ketone employing it
JP4591665B2 (ja) ビニル化合物の製造法
WO1981003331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dibenzylidenesorbitol or a dibenzylidenexylitol
JP4314465B2 (ja) ビニル化合物の製造法
CN111253365A (zh) 一种键合冠醚型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3327554A (ja) 3,3’,5,5’−テトラメチル−4,4’−ビフェノ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340734B2 (zh)
JP2011099051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11484612A (zh) 一种低分子不对称热固性聚苯醚树脂聚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JPH05178983A (ja) 芳香族ポリエーテルケトンの製造方法
JP2014101299A (ja) ジアリルレゾルシンの製造方法
JPS63141942A (ja) クロロヒドロキシベンゾフエノンの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