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2225A -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2225A
CN104932225A CN201510061007.9A CN201510061007A CN104932225A CN 104932225 A CN104932225 A CN 104932225A CN 201510061007 A CN201510061007 A CN 201510061007A CN 104932225 A CN104932225 A CN 104932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transfer member
image
carrier
illustrative embodi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610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2225B (zh
Inventor
村田重美
稻叶繁
奥山真司
玉泽纪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32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2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89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agitation or stir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03G15/0893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该显影装置包括: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设置在显影剂容器中并被构造成在承载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的显影剂载体,显影剂体面对将形成有潜像的图像载体;第一输送构件,该第一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和由该旋转轴支撑的输送叶片,第一输送构件被构造成在输送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同时搅拌显影剂;第二输送构件,该第二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和由该旋转轴支撑的输送叶片,第二输送构件设置成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输送构件平行,并且被构造成在输送显影剂同时搅拌显影剂,第二输送构件在与第一输送构件输送显影剂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输送显影剂;分隔构件,该分隔构件设置在第一输送构件和第二输送构件之间。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诸如复印机和打印机之类的已知图像形成设备当中,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208675(从第4页右下栏最后一行到第5页左下栏第四行以及图3)公开了如下装置。
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208675中,公开了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5,该第一输送装置5向显影辊2供应显影剂;和第二输送装置6,该第二输送装置6在使显影剂在第一输送装置5和第二输送装置6之间循环的同时输送显影剂。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208675中公开的显影装置中,高度调整板31由第一输送装置5的侧壁支撑。如果显影剂的堆变得高于该高度调整板31,则显影剂溢过该高度调整板31并掉落到显影剂槽12中。因而,第一输送装置5中的显影剂的堆的高度被保持在规定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整显影剂的堆的高度的简单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设置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并被构造成在承载所述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的显影剂载体,所述显影剂体面对将形成有潜像的图像载体;第一输送构件,该第一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和由所述旋转轴支撑的输送叶片,所述第一输送构件被构造成在输送所述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同时搅拌所述显影剂;第二输送构件,该第二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和由所述旋转轴支撑的输送叶片,所述第二输送构件被设置成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输送构件平行,并且被构造成在输送所述显影剂同时搅拌所述显影剂,所述第二输送构件在与所述第一输送构件输送所述显影剂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输送所述显影剂;分隔构件,该分隔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构件之间并将所述显影剂容器内的空间分成供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构件的第一壳体和供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构件的第二壳体;流入部分,该流入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下游端处设置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并且相对于所述显影剂载体的端部位于外侧,所述流入部分允许所述显影剂从所述第二壳体流动到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与所述流入部分对应的范围内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高速输送部分,该高速输送部分被构造成以比显影剂在与所述显影剂载体对应的范围内被输送的速度高的速度输送所述显影剂;以及设置在与所述高速输送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下游端对应的位置处的调整构件,该调整构件被构造成调整所述第一壳体中的显影剂堆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高速输送部分包括比设置在与所述显影剂载体对应的范围中的所述第一输送构件的旋转轴细的旋转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高速输送部分包括输送叶片,该输送叶片的外径大于设置在与所述显影剂载体对应的范围内的所述第一输送构件的输送叶片的外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第一输送构件的输送叶片具有基本螺旋形状,所述高速输送部分包括由旋转轴支撑的基本螺旋的输送叶片,并且所述高速输送部分的基本螺旋的输送叶片在所述第一输送构件转一圈的过程中沿着轴向方向前进的长度大于设置在与所述显影剂载体对应的范围中的所述第一输送构件的基本螺旋的输送叶片沿着轴向方向前进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载体;潜像形成装置,该潜像形成装置被构造成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潜像;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被构造成将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为可见图像;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被构造成将所述可见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转印到介质;以及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被构造成将所述介质上的可见图像定影。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五方面中的每个方面,与在不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构造的装置中相比,利用更简单的构造调整显影剂堆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至第四方面中的每个方面,已经从流入部分流动到第一壳体内的显影剂被快速地地向下游侧输送。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
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相关部件;
图3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
图4是沿着图3中所示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4中所示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4中所示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整构件并且与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5对应;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整构件并且与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5对应;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整构件并且与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5对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如下示例性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如下描述,将附图中的方向限定如下:X轴方向对应于前后方向,Y轴方向对应水平方向,而Z轴方向对应于竖直方向。此外,由附图中的箭头X、-X、Y、-Y、Z和-Z表示的一侧分别对应于前侧、后侧、右侧、左侧、上侧和下侧。
在每幅图中,中央带有原点的圆圈代表头部从纸面的后侧朝向前侧的箭头,而中央带有叉的圆圈代表头部从纸面的前侧朝向后侧的箭头。
在参照这些附图给出的描述中,为了便于理解,没有图示出与示例性实施方式无关的元素。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
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相关部件。
参照图1,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复印机U包括作为示例性记录单元和作为示例性图像记录装置的打印机单元U1。作为示例性读取单元和示例性图像读取装置的扫描仪单元U2支撑在打印机单元U1的顶部处。作为示例性原稿输送装置的自动送稿器3支撑在扫描仪单元U2的顶部处。作为示例性输入单元的用户接口UI设置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扫描仪单元U2中。操作员通过在用户界面UI上输入信息来操作复印机U。
作为示例性介质保持器的原稿托盘TG1设置在自动送稿器U3的顶部处。原稿托盘TG1保持待复印的多页原稿Gi的堆叠。作为示例性原稿排出部分的原稿排出托盘TG2设置在原稿托盘TG1的下方。成对的原稿输送辊U3b沿着原稿输送路径U3a设置在原稿托盘TG1和原稿排出托盘TG2之间。
作为示例性原稿台的透明压板玻璃PG设置在扫描仪单元U2的上表面上。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扫描仪单元U2包括设置在压板玻璃PG下方的光学读取系统A。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读取系统A以能够沿着压板玻璃PG的下表面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光学读取系统A在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处通常是静止的。
作为成像构件的示例的成像电荷耦合器件CCD设置在光学读取系统A的右侧。成像CCD电连接至图像处理单元GS。
图像处理单元GS电连接至包含在打印机单元U1中的写入电路DL。写入电路DL电连接至作为示例性潜像形成装置的发光二极管(LED)头LHy、LHm、LHc和LHk。
作为示例性图像载体的感光鼓PRy、PRm、PRc和PRk设置在相应的LED头LHy、LHm、LHc和LHk的上方。
作为充电器的示例的充电辊CRy、CRm、CRc和CRk以面对相应的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方式设置。电源电路E向充电辊CRy、CRm、CRc和CRk供应充电电压。电源电路E由作为示例性控制单元的控制器C控制。控制器C通过向/从图像处理单元GS、写入电路DL和其他相关的元件发送/接收信号来控制各个元件。
LED头LHy、LHm、LHc和LHk向相应的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位于对应的写入区域Q1y、Q1m、Q1c和Q1k中的表面发射写入光,所述写入区域Q1y、Q1m、Q1c和Q1k在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相应的充电辊CRy、CRm、CRc和CRk限定在下游侧。
显影装置Gy、Gm、Gc和Gk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在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相应的写入区域Q1y、Q1m、Q1c和Q1k限定在下游侧的相应的显影区域Q2y、Q2m、Q2c和Q2k中面对相应的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表面。
第一转印区域Q3y、Q3m、Q3c和Q3k在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相应的显影区域Q2y、Q2m、Q2c和Q2k限定在下游侧。第一转印区域Q3y、Q3m、Q3c和Q3k与作为示例性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B接触。在第一转印区域Q3y、Q3m、Q3c和Q3k中,作为示例性第一转印装置的第一转印辊T1y、T1m、T1c和T1k与相应的感光鼓PRy、PRm、PRc和PRk隔着中间转印带B而设置。
作为图像载体清洁装置的鼓清洁器CLy、CLm、CLc和CLk在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相应的第一转印区域Q3y、Q3m、Q3c和Q3k设置在下游侧。
作为示例性中间转印装置的带模块BM设置在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上方。带模块BM包括中间转印带B。中间转印带B由作为示例性驱动构件的驱动辊Rd、作为示例性张紧构件的张紧辊Rt、作为示例性蜿蜒校正构件的行走辊Rw、作为示例性空转构件的空转辊Rf、作为设置在第二转印区域Q4中的示例性对置构件的支承辊T2a以及第一转印辊T1y、T1m、T1c和T1k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撑。
作为示例性第二转印构件的第二转印辊T2b与支承辊T2a隔着中间转印带B设置。支承辊T2a和第二转印辊T2b构成了第二转印装置T2。第二转印区域Q4限定在第二转印辊T2b和中间转印带B之间。
第一转印辊T1y、T1m、T1c和T1k、中间转印带B、第二转印装置T2和其他相关的元件构成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将形成在感光鼓PRy、PRm、PRc和PRk上的图像转印到介质上的转印装置T1+T2+B。
作为示例性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的带清洁器CLb在中间转印带B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第二转印区域Q4设置在下游侧。
作为示例性显影剂容器的盒Ky、Km、Kc和Kk设置在带模块BM的上方。盒Ky、Km、Kc和Kk容纳将被供应至相应的显影装置Gy、Gm、Gc和Gk的相应的显影剂。盒Ky、Km、Kc和Kk以及显影装置Gy、Gm、Gc和Gk分别通过显影剂供应装置(没有示出)连接至彼此。
作为示例性介质保持器的纸张托盘TR11至TR3设置在打印室单元U1的底部处。纸张托盘TR1至TR3由作为示例性引导构件的导轨GR支撑,从而可在前后方向上移除。纸张托盘TR1至TR3均保持作为示例性介质的片材S。
作为示例性介质拾取构件的拾取辊Rp设置在每个纸张托盘TR1至TR3的左上部。作为示例性分离构件的一对分离辊Rs设置在拾取辊Rp的左侧。
向上延伸的介质输送路径SH设置在纸张托盘TR1至TR3的左侧。介质输送路径SH设置有作为示例性介质输送构件的多对输送辊Ra。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在介质输送路径SH的下游部分和相对于第二转印区域Q4的上游侧,介质输送路径SH还设有作为示例性馈送构件的一对配准辊Rr。
定影装置F设置在第二转印区域Q4的上方。定影装置F包括作为示例性加热构件的加热辊Fh和作为示例性挤压构件的压力辊Fp。加热辊Fh和压力辊Fp彼此接触的区域相当于定影区域Q5。
作为示例性介质输送构件的一对输送辊Rh设置在定影装置F的斜上方。作为示例性介质输出部分的输出托盘TRh设置在一对输送辊Rh的右侧。
图像形成操作
保持原稿托盘TG1上的多页原稿Gi被顺序地输送通过限定在压板玻璃PG上的原稿读取位置,并且顺序地输出到原稿排出托盘TG2上。
如果通过利用自动送稿器U3自动地输送多页原稿Gi来进行复印,则光学读取系统A在初始位置处静止的同时在顺序通过压板玻璃PG上的读取位置的每页原稿Gi上执行曝光。
如果操作员通过将每页原稿Gi手动放置在压板玻璃PG上来进行复印操作,则压板玻璃PG上的每页原稿Gi被扫描地曝光于从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光学读取系统A发射的光。
由该页原稿Gi反射的光传播经过光学读取系统A并被收集在成像CCD上。成像CCD将由该页原稿Gi反射并收集在CCD的成像平面上的光转换成用于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电信号。
图像处理单元GS将从成像CCD输入至该图像处理单元的用于R、G和B的电信号转换成关于黑色K、黄色Y、洋红色M和青色C的多项图像信息并暂时存储所述多项图像信息。图像处理单元GS在预定时刻将暂时存储的多项图像信息作为用于潜像形成的多项图像信息输出到写入电路DL。
在原稿图像是单色的情况下,只有关于黑色K的图像信息项被输入到写入电路DL。
写入电路DL包括针对相应的颜色Y、M、C和K设置的驱动电路(没有示出),并且在相应的预定时刻将与已经输入该写入电路的相应的多项图像信息项对应的信号输出到被设置用于各个颜色的相应的LED头LHy、LHm、LHc和LHk。
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表面被相应的充电辊CRy、CRm、CRc和CRk充电。LED头LHy、LHm、LHc和LHk分别在写入区域Q1y、Q1m、Q1c和Q1k中在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Gy、Gm、Gc和Gk分别在显影区域Q2y、Q2m、Q2c和Q2k中将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作为示例性可见图像的色调剂图像。当显影装置Gy、Gm、Gc和Gk消耗相应的显影剂时,根据显影剂消耗量,新鲜的显影剂分别从盒Ky、Km、Kc和Kk供应至显影装置Gy、Gm、Gc和Gk。
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输送到相应的第一转印区域Q3y、Q3m、Q3c和Q3k。极性与赋予色调剂图像的电荷的极性相反的第一转印电压由电源电路E在预定时刻施加至第一转印辊T1y、T1m、T1c和T1k。因此,在第一转印区域Q3y、Q3m、Q3c和Q3k中,感光鼓PRy、PRm、PRc和PRk上的色调剂图像利用第一转印电压顺序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从而彼此上下重叠。在形成黑色K的单色图像的情况下,只有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被从用于黑色K的感光鼓PRk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
感光鼓PRy、PRm、PRc和PRk上的色调剂图像因而通过第一转印辊T1y、T1m、T1c和T1初次转印到作为示例性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B上。残留并附着至已经通过第一转印区域的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表面上的物质由鼓清洁器CLy、CLm、CLc和CLk清除。已经被清洁的感光鼓PRy、PRm、PRc和PRk的表面再次由充电辊CRy、CRm、CRc和CRk充电。
纸张托盘TR1至TR3中的其中一张片材S在预设馈送时刻由对应的一个拾取辊Rp拾起。如果拾取辊Rp一次拾取了多张片材S,则由一对分离辊Rs将其中一张片材S从其他片材分离。已经经过一对分离辊Rs的片材S由多对输送辊Ra输送至一对配准辊Rr。
该对配准辊Rr与色调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B的叠层运动同时地将片材S馈送到第二转印区域Q4。
当由该对配准辊Rr馈送的片材S经过第二转印区域Q4时,色调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B上的叠层利用施加至第二转印辊T2b的第二转印电压转印到片材S。
已经经过第二转印区域Q4的中间转印带B的表面上的残余色调剂由带清洁器CLb清除。
已经经过第二转印区域Q4的片材S上的色调剂图像的叠层在经过定影区域Q5时在定影装置F中经受热和压力,由此被定影。
具有已经定影的色调剂图像的片材S由一对输出辊Rh排出到输出托盘TRh。
显影装置的构造
图3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Gm、Gc和Gk中的一个显影装置。
图4是沿着图3中所示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Gm、Gc和Gk。用于各个颜色的显影装置Gy、Gm、Gc和Gk具有相同构造。因此,将仅仅详细描述用于Y颜色的显影装置Gy,而省略用于其他颜色的显影装置Gm、Gc和Gk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3和图4,以与感光鼓PRy面对的方式设置的显影装置Gy包括存储含有色调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V。参照图3,显影剂容器V包括设置在其下侧的容器本体1和设置在其上侧并由容器本体1支撑的作为示例性盖构件的容器罩盖2。容器罩盖2覆盖容器本体1的上侧。
参照图3和图4,容器本体1包括设置在其左上部分中的作为示例性显影剂载体壳体的显影辊腔室4以及设置在显影辊腔室4下方的作为示例性第一壳体的供应腔室6。供应腔室6连接至显影辊腔室4。作为示例性第二壳体的搅拌腔室7设置在供应腔室6的右侧。
供应腔室6和搅拌腔室7通过作为示例性分隔构件的分隔壁8彼此分开。参照图4,作为示例性第一连接部分的第一流入部分8a设置在分隔壁8的前侧。第一流入部分8a将供应腔室6和搅拌腔室7彼此相连。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流入部分8a相对于显影辊腔室4的前端设置在前侧。此外,作为示例性第二连接部分的第二流入部分8b设置在分隔壁8的后侧。第二流入部分8b将供应腔室6和搅拌腔室7连接至彼此。
显影辊腔室4容纳作为示例性显影剂载体的显影辊R0y。显影辊R0y的外表面的左上部分面对感光鼓PRy。显影辊R0y包括作为示例性磁性构件的磁辊11。参照图4,磁辊11由显影剂容器V以不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参照图3和图4,围绕磁辊11设置有作为示例性旋转体的显影套筒12。显影套筒12由显影剂容器V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显影套筒12的后端由作为示例性驱动力传输构件的齿轮G0支撑。齿轮G0被构造成接收从作为示例性驱动源的马达(没有示出)传递的驱动力。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中,当驱动力从马达传递时,显影套筒12在感光鼓PRy的表面在显影区域Q2y中运动的方向上旋转。
作为层厚调整构件的调整器3设置在显影辊腔室4的下部中。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整器13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圆柱形形状。调整器13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距离显影套筒12的预设距离处。
磁辊11具有显影磁极S1、调整磁极N2、输送磁极N1、剥离磁极S2和拾取磁极S3。显影磁极S1面对显影区域Q2y。调整磁极N2是用于进行层厚调整的示例性磁极并面对调整器13。调整磁极N2具有与显影磁极S1相反的极性。输送磁极N1在显影套筒12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显影磁极S1设置在下游侧。输送磁极N1具有与显影磁极S1相反的极性。剥离磁极S2是用于显影剂释放的示例性磁极,并且在显影套筒12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输送磁极N1设置在下游侧。剥离磁极S2具有与输送磁极N1相反的极性。拾取磁极S3是用于显影剂吸引的示例性磁极并在显影套筒12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剥离磁极S2设置在下游侧并相对于调整次级N2设置在上游侧。拾取磁极S3具有与剥离磁极S2相同的极性,但是具有调整磁极N2相反的极性。
参照图3和图4,作为示例性第一输送构件的供应螺旋推运器16设置在供应腔室6中。供应螺旋推运器16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16a和围绕旋转轴16a设置的螺旋或基本螺旋的输送叶片16b。旋转轴16a在其后端处设置有作为示例性驱动力传动构件的齿轮G1。
作为示例性第二输送构件的搅拌螺旋推运器17设置在搅拌腔室7中。与供应螺旋推运器16一样,搅拌螺旋推运器17包括旋转轴17a和输送叶片17b,并且设置有齿轮G2。齿轮G0至G2彼此啮合。
参照图4,搅拌腔室7具有位于其后部中的供应端口7a。显影剂从盒Ky通过该供应端口7a供应到搅拌腔室7内。
显影装置的功能
在如以上所述构造的各个显影装置Gy、Gm、Gc和Gk中,当开始图像形成操作时,将马达启动以使螺旋推运器16和17以及对应的一个显影辊R0y、R0m、R0c和R0k旋转。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供应螺旋推运器16旋转时,供应螺旋推运器16在搅拌显影剂的同时将供应腔室6中的显影剂从第一流入部分8a输送向第二流入部分8b,如箭头Ya所示。被这样输送到第二流入部分8b的显影剂通过第二流入部分8b流入搅拌腔室7内。当搅拌螺旋推运器17旋转时,搅拌螺旋推运器17在搅拌显影剂的同时将搅拌腔室7内的显影剂从第二流入部分8b输送向第一流入部分8a,如箭头Yb所示。被这样输送到第一输入部分8a的显影剂通过第一流入部分8a流入供应腔室6内。因而,供应腔室6和搅拌腔室7构成了循环腔室6+7。
供应腔室6中的显影剂利用由拾取磁极S3施加的磁力而被吸引到显影套筒12。当这样被吸引到显影套筒12的显影剂经过调整器13时,只有通过调整器13和显影套筒12之间的预设间隙的显影剂部分才被允许经过调整器13。这样经过调整器13的显影剂用于在对应的一个显影区域Q2y、Q2m、Q2c和Q2k中将感光鼓PRy、PRm、PRc和PRk上的对应的一个潜像显影。没有用来进行显影的残余显影剂在利用在例如显影磁极S1和输送磁极N1之间的磁场以及输送磁极N1和剥离磁极S2之间的磁场被吸引到显影套筒12的表面的同时被输送。在具有相同极性的剥离磁极S2和拾取磁极S3之间的区域中,将显影剂吸引到显影套筒12的磁力减小。因而,被吸引到显影套筒12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在剥离磁极S2和拾取磁极S3之间的区域中脱离显影套筒12并返回到循环腔室6+7。
图5是沿着图4所示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4和图5,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供应螺旋推运器16的旋转轴16a包括作为示例性高速输送部分的小直径部分21。该小直径部分21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设置在旋转轴16a的上游端。小直径部分21在如下范围上延伸:该范围包括从作为示例性输入部分的第一输入部分8a直到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输入部分8a位于下游侧而相对于显影范围22的上游端22a位于上游侧的位置。显影范围22是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并由显影辊R0y进行显影的范围。小直径部分21具有比在显影范围22上延伸的旋转轴16a的其他部分小的直径。输送叶片16b的外径在前后方向上在整个供应螺旋推运器16上恒定。其中输送叶片16b对显影剂进行输送的区域的横截面面积在其中小直径部分21延伸的范围内比在显影范围22内大。因而,显影剂输送速度在其中小直径部分21延伸的范围内比在显影范围22内大。因而,已经通过第一流入部分8a流动到供应腔室6中的显影剂被快速地向下游侧输送。
图6是沿着图4所示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5和6,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供应腔室6中,作为示例性调整构件的调整突起23设置在相对于小直径部分21位于下游侧而相对于显影范围22的上游端22a位于上游侧的位置。参照图6,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整突起23成形为使其位于拾取磁极S3附近一侧的下端与供应螺旋推运器16的外圆周一致。
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构造的显影装置Gy中,在进行显影的显影范围22中,将被吸引到显影套筒12的显影剂的量由通过显影剂的充电特性确定的显影能力、拾取磁极S3的磁通密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确定。近年来,显影装置的尺寸和用于驱动显影辊的转矩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如果显影装置的尺寸减小而磁通密度还是针对传统的大尺寸显影装置来设置,则所得到的磁场可能比预期延伸得更远,例如一直到达磁场可能影响搅拌腔室中的显影剂的位置。如果转矩减小并且利用更强的磁力将更大量的显影剂吸引到显影辊R0y,则显影辊R0y和显影剂的总重量增加。因此,显影辊R0y可能发生旋转故障或不规则旋转。因而,通常与显影装置的尺寸和显影辊R0y的转矩的减小对应地减小包括拾取磁极S3的磁极的磁通密度。
为了利用拾取磁极S3的减小的磁通密度将显影剂稳定地吸引到显影辊R0y,可以使显影剂接近显影辊R0y的表面。为了使显影剂接近显影辊R0y,可以增加供应螺旋推运器16的旋转轴16a的直径。
然而,如果增加旋转轴16a的直径,则显影剂输送速度减小。另外,如果旋转轴16a的直径在第一流入部分8a中也增加,则已经通过第一流入部分8a流入供应腔室6内的显影剂倾向于停滞在第一流入部分8a处。如果显影剂停滞在第一流入部分8a处,这种没有被充分搅拌的显影剂可能被供应到显影辊R0y。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小直径部分21设置在与第一流入部分8a对应的位置处。因而,已经通过第一流入部分8a流入供应腔室6内的显影剂被快速地输送向下游侧。因此,抑制了显影剂的停滞和显影剂的不充分搅拌。
在以上构造中,显影剂输送速度在小直径部分21的下游端处可能发生改变。因而,如图5中的点划线所示,显影剂往往围绕小直径部分21的下游端积累到较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显影剂可能在显影范围22中积累过高。如果显影剂过高积累,则已经从显影辊R0y释放的其它显影剂可能落到较高的显影剂堆上。因此,这样的显影剂可能在没有被充分搅拌的情况下就再次被吸引到显影辊R0y。如果使用这种没有被充分搅拌的显影剂进行显影,图像质量可能劣化,例如密度减小、空白点等。特别是,如果显影装置的尺寸较小,则显影辊R0y和供应螺旋推运器16接近彼此。因而,上述情形更可能发生。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中,调整突起23设置在与小直径部分21的下游端对应的位置。因此,在相对于调整突起23位于下游侧的显影范围22中,显影剂堆的高度被调整为由调整突起23限定的水平,如图5中的点划线所示。也就是说,防止了显影剂堆在显影范围22中变得太高。因此,抑制了图像质量的劣化。此外,在采用调整突起23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无需向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208675(从第4页右下栏最后一行到第5页左下栏第4行,图3)中公开的构造那样设置收集溢出的显影剂的机构。因此,利用简单且低成本构造调整了显影剂堆的高度。
此外,参照图6,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整突起23一直延伸到面对拾取磁极S3的位置。因此,由已经被调整器13停止的显影剂的供应形成并且随后返回到供应腔室6内的显影剂的堆由调整突起23调整。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7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整构件,并且与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5对应。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件对应的元件由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对应一个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除了如下特征之外,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
参照图7,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的不同之处在于,旋转轴16a在前后方向上在其整体上具有恒定形状。此外,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输送叶片31设置在与第一流入部分8a对应的范围内。输送叶片31具有比设置在显影范围22中的输送叶片16b大的外径。也就是说,具有较大直径的输送叶片31构成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高速输送部分。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实现的功能
在以上构造的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样,已经通过第一流入部分8a流入供应腔室6内的显影剂被快速地向下游侧输送。此外,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的其他功能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相同。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整构件,并且与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5对应。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件对应的元件由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对应一个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除了如下特征之外,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
参照图8,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的不同之处在于,旋转轴16a在前后方向上在其整体上具有恒定形状。此外,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输送叶片41设置在与第一流入部分8a对应的范围内。具有螺旋或基本螺旋形状的输送叶片41在旋转轴16a转一圈的过程中在轴向方向上前进的长度,即螺旋或基本螺旋的输送叶片41的节距,大于设置在显影范围22中的输送叶片16b的节距。也就是说,具有较大节距的输送叶片41构成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高速输送部分。
由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实现的功能
在以上构造的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中,与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样,已经通过第一流入部分8a流入供应腔室6的显影剂被快速地向下游侧输送。此外,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的其他功能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相同。
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9示出了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整构件,并且与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5对应。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在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件对应的元件由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对应一个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除了如下特征之外,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
参照图9,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包括作为示例性调整构件的顶板部分51,而不是调整突起23。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顶板部分51是容器罩盖2的顶板的一部分:该部分面对小直径部分21并且相对于在显影范围22内延伸的容器盖板2的顶板的其他部分向下突出。
由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实现的柜台
在以上构造的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中,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整突起23一样,显影范围22中的显影剂堆的高度由顶板部分51调整。因而,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Gy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
变型
尽管以上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变型(H01)至(H04)。
(H01)尽管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均涉及作为示例性图像形成设备的复印机,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不限于复印机,而是可以例如是打印机、传真机或具有这些功能中的一些功能或全部功能的多功能机。
(H02)尽管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均涉及复印机U使用具有四种相应颜色的显影剂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并且还可以应用于例如单色图像形成设备或使用五种或更多种或三种或更少种颜色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
(H03)尽管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均采用高速输送部分,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例如,根据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造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组合。
(H04)调整构件在前后方向上的形状、尺寸和长度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形状、尺寸和长度,而是可以根据设计、规格和其他相关因素任意地改变。
为了图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描述。并不是为了将本发明穷尽或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变型和改变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明显的。选择和描述所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由此使得本发明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具有各种实施方式并具有适合于所设想的具体应用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5)

1.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
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
显影剂载体,该显影剂载体设置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并被构造成在承载所述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所述显影剂载体面对图像载体,该图像载体上将形成潜像;
第一输送构件,该第一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和由该旋转轴支撑的输送叶片,所述第一输送构件被构造成在输送所述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同时搅拌所述显影剂;
第二输送构件,该第二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和由该旋转轴支撑的输送叶片,所述第二输送构件设置成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输送构件平行并且被构造成在输送所述显影剂的同时搅拌所述显影剂,所述第二输送构件在与所述第一输送构件输送所述显影剂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输送所述显影剂;
分隔构件,该分隔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构件之间并将所述显影剂容器内的空间分成供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构件的第一壳体和供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构件的第二壳体;
流入部分,该流入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下游端处并且在相对于所述显影剂载体的端部的外侧设置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所述流入部分允许所述显影剂从所述第二壳体流入所述第一壳体;
高速输送部分,该高速输送部分设置在与所述流入部分对应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范围内,该高速输送部分被构造成以比所述显影剂在与所述显影剂载体对应的范围内被输送的速度高的速度来输送所述显影剂;以及
调整构件,该调整构件设置在与所述高速输送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下游端对应的位置处,该调整构件被构造成调整所述第一壳体中的显影剂堆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高速输送部分包括比设置在与所述显影剂载体对应的范围中的所述第一输送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细的旋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高速输送部分包括输送叶片,该输送叶片的外径大于设置在与所述显影剂载体对应的范围内的所述第一输送构件的所述输送叶片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构件的所述输送叶片具有基本螺旋形状;
其中所述高速输送部分包括由旋转轴支撑的基本螺旋的输送叶片;并且
其中所述高速输送部分的所述基本螺旋的输送叶片在所述第一输送构件转一圈的过程中沿着轴向方向前进的长度大于设置在与所述显影剂载体对应的范围中的所述第一输送构件的所述基本螺旋的输送叶片沿着轴向方向前进的长度。
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载体;
潜像形成装置,该潜像形成装置被构造成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潜像;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被构造成将所述图像载体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潜像显影为可见图像;
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被构造成将所述可见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的所述表面转印到介质;以及
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被构造成将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定影。
CN201510061007.9A 2014-03-20 2015-02-05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4932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8908 2014-03-20
JP2014058908A JP6248733B2 (ja) 2014-03-20 2014-03-20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2225A true CN104932225A (zh) 2015-09-23
CN104932225B CN104932225B (zh) 2020-01-10

Family

ID=54107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1007.9A Active CN104932225B (zh) 2014-03-20 2015-02-05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41032B1 (zh)
JP (1) JP6248733B2 (zh)
CN (1) CN1049322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2632A (zh) * 2016-10-13 2018-04-2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9212932A (zh) * 2017-07-03 2019-01-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6159B2 (ja) * 2015-01-20 2019-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6950235B2 (ja) * 2017-03-29 2021-10-13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6936A (zh) * 2009-03-27 2010-09-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29093A (zh) * 2011-02-07 2012-08-08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2854773A (zh) * 2011-06-27 2013-01-02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与成像设备
US20130230341A1 (en) * 2012-03-05 2013-09-05 Fuji Xerox Co., Lt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08675A (ja) 1989-01-27 1990-08-20 Nippon Kentek Kaisha Ltd 磁気ブラシ現像装置
JP2007072347A (ja) * 2005-09-09 2007-03-2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31181B2 (en) * 2007-12-06 2010-11-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ing device
JP4893764B2 (ja) * 2009-02-26 2012-03-0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5158115B2 (ja) * 2010-03-18 2013-03-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5605092B2 (ja) * 2010-08-30 2014-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03763B2 (ja) * 2011-03-08 2016-04-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可視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07376B2 (ja) * 2012-02-09 2016-04-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31799A (ja) * 2012-04-27 2013-11-14 Canon Inc 現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6936A (zh) * 2009-03-27 2010-09-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29093A (zh) * 2011-02-07 2012-08-08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2854773A (zh) * 2011-06-27 2013-01-02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与成像设备
US20130230341A1 (en) * 2012-03-05 2013-09-05 Fuji Xerox Co., Lt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2632A (zh) * 2016-10-13 2018-04-2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942632B (zh) * 2016-10-13 2020-09-2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9212932A (zh) * 2017-07-03 2019-01-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影装置
CN109212932B (zh) * 2017-07-03 2022-06-03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68583A1 (en) 2015-09-24
JP6248733B2 (ja) 2017-12-20
CN104932225B (zh) 2020-01-10
US9141032B1 (en) 2015-09-22
JP2015184374A (ja) 2015-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6094B2 (en) Developing device, visibl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932225A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4748242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950631B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2010113210A (ja) 現像装置、像保持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54843B2 (ja) 現像剤の収容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45777A (ja) 現像装置、可視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33153B2 (ja) 現像装置
JP20122033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67139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446095A (zh) 显影装置、可视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JP6303693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43993B2 (ja) 現像装置、可視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03697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22115A (ja) 現像装置
JP6582802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70227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28481B2 (ja) 現像剤の収容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94728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85847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877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04194A (ja) トナー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59244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1487850A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231073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