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1383B - 线束 - Google Patents

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1383B
CN104871383B CN201380067012.XA CN201380067012A CN104871383B CN 104871383 B CN104871383 B CN 104871383B CN 201380067012 A CN201380067012 A CN 201380067012A CN 104871383 B CN104871383 B CN 104871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insulation
electric wire
sheet material
insulation sheet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70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1383A (zh
Inventor
佐藤毅
滨本勇
园田哲也
山田隆介
今濑由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71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1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1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1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6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i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该线束能够保护电线,并且能够使在需要隔音(吸音或遮音等)的场所的电线及隔音材料的安装容易化。线束具备电线与隔音片材。隔音片材由以沿着电线的状态与电线组合成一体的片状的隔音材料构成。在隔音片材中,在沿着电线的路径的位置形成多个孔。

Description

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隔音功能的线束。
背景技术
要求搭载于汽车所代表的车辆的线束不会以电线因振动等与周围的构件接触为原因而破损。因此,车载用的线束通常具备覆盖电线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区域的电线保护构件。
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线束具备覆盖电线的中间区域的电线保护构件。该电线保护构件由硬质的基板与由焊接于该基板的毡状的片材构成的被覆体构成。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线保护构件中,基板及被覆体以夹持电线束的方式重叠而焊接。由此,基板及被覆体规定电线的路径并保护电线。
另外,在车辆中,乘客室的构成内壁的仪表面板等内装面板的里侧是需要隔音(吸音或遮音等)的场所。因此,在车辆的内装面板的里侧除电线之外还安装隔音材料。
例如,在仪表面板的里侧,连接于计量仪器、扬声器或安全气囊等电气设备的线束通过夹具等固定。进一步,片状的隔音材料通过装订器、光斑焊接或双面胶带等安装于仪表面板的里侧。隔音材料例如由无纺布等构成。此外,隔音材料也可以是吸音材料、遮音材料及阻尼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272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最近,越来越强烈需求在车辆的制造工序中的部件的安装作业的容易化。因此,对于安装于车辆的内装面板的里侧的线束及隔音材料,也希望能够比现在更容易安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该线束能够保护电线,并且能够使在需要隔音(吸音或遮音等)的场所的电线及隔音材料的安装容易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线束具备电线与两片隔音片材。两片所述隔音片材由以夹持所述电线而重叠的状态与所述电线组合成一体的两片片状的隔音材料构成。在两片所述隔音片材中的至少相对于所述电线配置于所述支撑体侧的相反侧的一方的沿着所述电线的路径的位置形成多个孔。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线束是第1方式的线束的一方式。第2方式的线束还具备分别具有捆束用的带的多个捆束件。在该情况下,所述隔音片材的多个所述孔包含多对带通过孔,该多对带通过孔在沿着所述电线的路径的多处地方成对地形成于所述电线的路径的两侧。进一步,多个所述捆束件分别由通过一对所述带通过孔的所述带来捆束所述电线与至少相对于所述电线配置于所述支撑体侧的相反侧的所述隔音片材中的一对所述带通过孔之间的部分。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线束是第2方式的线束的一方式。在第3方式的线束中,多个所述捆束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是带卡定件。该带卡定件具有:捆束部,具有捆束所述电线及所述隔音片材的所述捆束用的带;及卡定部,卡定于板状的支撑体中的安装孔的缘部。所述带卡定件的所述捆束用的带通过形成于两片所述隔音片材的双方的所述带通过孔而将所述电线和两片所述隔音片材各自的一部分一起捆束。
发明效果
所述各方式的线束具有将电线与隔音片材组合成一体的构造。因此,仅在车辆的内装面板的里侧等需要隔音的场所安装隔音片材,就完成了隔音片材的安装与电线的安装(布线)。因此,在需要隔音的场所的电线及隔音片材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进一步,在所述各方式的线束中,隔音片材兼为电线的保护构件。例如,考虑想要防止电线与配置于内装面板的里侧的设备接触的情况。在上述各方式中,分别通过两片隔音片材来保护电线中的与内装面板相对的侧的面与该相反侧的面双方。另外,内装面板侧的隔音片材防止电线与内装面板的接触带来的异音(冲撞音)的发生。
然而,在隔音片材通过装订器或光斑焊接等固定于内装面板的背面的情况下,需要在避开电线的位置的同时来确定隔音片材的固定位置。然而,在电线位于比隔音片材靠内装面板侧的情况下,在安装线束的工作人员看来,电线隐藏于隔音片材的里侧。在该情况下,难以确定隔音片材的固定位置。
另一方面,在所述各方式的线束中,多个孔形成于两片隔音片材中的至少相对于电线配置于支撑体侧的相反侧的沿着电线的路径的位置。在工作人员看来,这些多个孔作为表示存在于隔音片材的里侧的电线的位置的发挥功能。因此,采用所述各方式的线束的话,能够容易确定隔音片材的固定位置。其结果,电线及隔音片材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隔音片材的希望的位置开多个孔是容易的。具体而言,通过对由隔音材料构成的片状的母材进行冲孔加工,以与要求规格对应的形状切出隔音片材。在该冲孔加工中,能够在切出(裁断)隔音片材的同时形成隔音片材的多个孔。这样来形成多个孔比通过墨水等画记号要容易得多。
另外,在第2方式中,通过捆束件使隔音片材与电线组合成一体。进一步,多个捆束件将沿着隔音片材的电线保持为沿着预先确定的路径的状态。并且,多个捆束件各自的带通过的多对带通过孔兼为表示电线的位置的标记。
因此,采用第2方式的线束的话,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首先,能够使用捆束件容易地将电线与隔音片材组合成一体。进一步,作为表示电线的位置的标记的孔兼为带通过孔,因此使实施用于在隔音片材按照电线的加工的工序简略化。
另外,在第3方式中,多个所述捆束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是带卡定件。在该情况下,通过带卡定件卡定于内装面板,电线的负重主要通过带卡定件来支撑。另外,隔音片材自身非常轻。因此,能够使通过装订器或光斑焊接等来将隔音片材固定到内装面板的作业简略化。
另外,在第4方式中,两片隔音片材以夹持电线的状态重叠。在该情况下,分别通过两片隔音片材来保护电线中的与内装面板相对的侧的面与该相反侧的面双方。另外,内装面板侧的隔音片材防止电线与内装面板的接触带来的异音(冲撞音)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线束10的立体图。
图2是线束10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线束10A的立体图。
图4是线束10A的电线固定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线束10A的电线固定部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线束10B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线束10C的电线固定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例,并不是限定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的事例。以下所示的各实施方式的线束例如配置于车辆的乘客员室的构成内壁的仪表面板等内装面板的里侧。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2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线束1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线束10具备含有多个电线9的电线束90和两片隔音片材1A、1B。
<电线>
成为由电线保护片材2保护的对象的电线束90是多个电线9的束。电线9是具有长导体的芯线与覆盖该芯线的周围的绝缘体即绝缘被覆层的绝缘电线。电线9的芯线是例如以铜或铝为主成分的金属线材。另外,电线9的绝缘被覆层是例如由聚氯乙烯、聚乙烯、氟树脂或聚酯纤维等合成树脂构成的绝缘体。在图1所示的例中,在电线9的端部设置连接器。
<隔音片材>
两片隔音片材1A、1B分别是由隔音材料构成的片状的构件。在电线9的两端部之间的沿着中间区域配置两片隔音片材1A、1B。进一步,以沿着电线9的中间区域的状态使两片隔音片材1A、1B与电线9组合成一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片隔音片材1A、1B以夹持电线9的中间区域的状态重叠。此外,隔音材料也是吸音材料、遮音材料及阻尼材料。
在以下的说明中,重叠的两片隔音片材1A、1B称为隔音片材对1。进一步,将两片隔音片材1A、1B中的相对于电线9配置于车辆的内装面板侧的相反侧的称为第一隔音片材1A,将相对于电线9配置于车辆的内装面板侧的称为第二隔音片材1B。
隔音片材对1二维状地扩散而形成。隔音片材对1以与要求规格对应的形状及厚度形成。例如,对应于配置隔音片材对1的空间的形状确定隔音片材对1的形状。在图1、2所示的例中,隔音片材对1形成为五角形。另外,对应于要求的隔音性能的高低与配置隔音片材对1的空间的厚度来确定隔音片材对1的厚度。
两片隔音片材1A、1B分别使由具有柔软性及弹性的片状的隔音材料构成。隔音片材1A、1B例如由无纺布构成。此外,隔音材料也称为阻尼材料或隔音材料。例如隔音片材1A、1B是约20mm至约40mm左右的厚度的无纺布。
在此,对无纺布进行说明。作为隔音片材1A、1B而采用的无纺布例如包含交织的原纤维和称为粘结剂的粘合树脂。粘合树脂是具有比原纤维的熔点低的熔点(例如,约110[℃]至约150[℃]的熔点)的热塑性树脂。这样的无纺布通过加热到比原纤维的熔点低且比粘合树脂的熔点高的温度,粘合树脂熔融并融入原纤维的间隙。之后,无纺布的温度下降到比粘合树脂的熔点低的温度的话,粘合树脂以使存在于周围的原纤维结合的状态硬化。由此,无纺布的形状变得比加热前的状态硬,在加热时被维持为通过模板成形的形状。
粘合树脂是例如粒状的树脂或纤维状的树脂等。另外,也考虑以覆盖芯纤维的周围的方式形成粘合树脂。这样,具有芯纤维被粘合树脂覆盖的构造的纤维称为粘结剂纤维等。芯纤维的材料例如采用与原纤维相同的材料。
另外,原纤维在粘合树脂的熔点内维持纤维状态即可,除树脂纤维之外,能够采用各种纤维。另外,粘合树脂例如采用具有比原纤维的熔点低的熔点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作为构成无纺布的原纤维与粘合树脂的组合,考虑例如采用以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为主成分的树脂纤维作为原纤维,采用PET及PEI(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聚树脂作为粘合树脂。在这样的无纺布中,原纤维的熔点为大致250[℃],粘合树脂的熔点为约110[℃]至约150[℃]之间的温度。
包含粘合树脂的无纺布以与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其他的构件紧贴的状态被加热,从而加热的部分焊接于其他的构件。
另外,无纺布可以通过热压成型来成形。热压成型是指通过将作为加工对象的无纺布夹入金属模具等加热体之间加压并加热该无纺布,使无纺布成形为加热体的内表面形状。
无纺布在热压成型时,在模板内被加热到约110[℃]至约250[℃]的范围内的温度后被冷却。由此,粘合树脂熔融并结合周围的原纤维。因此,无纺布成形为沿着模板的内表面的形状且与加热体接触的面硬化。
在无纺布通过热压成型而硬化的构件中,该构件自身具有一定程度的挠曲性。然而,无纺布的硬化构件与实施热压成型前的无纺布相比,强化了保持固定形状的硬度。
以夹持电线9的状态接合两片隔音片材1A、1B。在图1、2所示的例中,在隔音片材对1形成通过焊接接合的部分即焊接部3。在本实施方式中,焊接部3为在较小的区域局部形成的光斑焊接部。
此外,焊接部3的光斑形状不局限于圆形。例如,可以考虑焊接部3的光斑形状为四边形等的多边形、椭圆形或其他的形状。
通过在隔音片材对1的一部分按压进行光斑加热的加热体来形成焊接部3。作为光斑加热用的加热体,例如,可以考虑加热器内置的金属棒或超声波装订器等超声波焊接机中的焊头等。
另外,考虑在两片隔音片材1A、1B中的至少一方中的与电线9相对一侧的表面形成未图示的粘结层。在该情况下,粘结层将两片隔音片材1A、1B粘接在遍及这些互相相对的面整体的范围内。由此,粘接层在两片隔音片材1A、1B之间防止电线9的位置的偏移。
在由粘结层粘接两片隔音片材1A、1B的情况下,焊接部3起到了更坚固且具有高耐久性地接合两片隔音片材1A、1B的作用。
另外,在两片隔音片材1A、1B中的至少一方的外缘部形成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11。伸出部11形成于两片隔音片材1A、1B中的至少一方的外缘部中电线9通过的部分。伸出部11通过粘结胶带等捆束材5与电线9共同被捆束。
在图1所示的例中,伸出部11形成于第一隔音片材1A的外缘部。然而,也可以考虑伸出部11形成于第二隔音片材1B的外缘部或者伸出部11形成于第一隔音片材1A的外缘部及第二隔音片材1B的外缘部的双方。
通过捆束隔音片材1A、1B的伸出部11与电线9,将从电线9的隔音片材对1向外侧延伸出来的部分的长度维持为固定。进一步,防止隔音片材对1的外缘部中的电线9的通过位置偏移。
此外,在图1中,省略了多个伸出部11中的一部分的图示。
如图1、2所示的,多个孔4形成于第一隔音片材1A。这些多个孔4形成于第一隔音片材1A中的沿着电线9的路径的位置。在图1、2所示的例中,多个孔4形成于通过该孔4能够看见电线9的位置。然而,多个孔4的位置不限于图1、2所示的位置。多个孔4形成于如下位置即可:从相对于第一隔音片材1A中的与电线9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观察,能够确定电线9的路径的位置。
<效果>
线束10具有使电线9与隔音片材1A、1B组合成一体的构造。因此,仅在车辆的内装面板的里侧等需要隔音的场所安装隔音片材1A、1B,就完成了隔音片材1A、1B的安装与电线9的安装(布线)。因此,在需要隔音的场所的电线9及隔音片材1A、1B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进一步,在线束10中,隔音片材1A、1B兼为电线9的保护构件。例如,考虑想要防止电线9与配置于内装面板的里侧的设备接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以电线9位于比第一隔音片材1A靠内装面板侧的状态在内装面板的背面安装线束10即可。
另外,在线束10中,两片隔音片材1A、1B以夹持电线9的状态重叠。在该情况下,分别通过两片隔音片材1A、1B来保护电线9中的与内装面板相对一侧的面与该相反侧的面双方。另外,内装面板侧的第二隔音片材1B防止电线9与内装面板的接触带来的异音(冲撞音)的发生。
然而,在隔音片材1A、1B通过装订器或光斑焊接等固定于内装面板的背面的情况下,需要在避开电线9的位置的同时来确定隔音片材1A、1B的固定位置。然而,在安装线束10的工作人员看来,电线9隐藏于第一隔音片材1A的里侧。在该情况下,难以确定隔音片材1A、1B的固定位置。
另一方面,在线束10中,多个孔4形成于第一隔音片材1A中的沿着电线9的路径的位置。在工作人员看来,这些多个孔4作为表示存在于第一隔音片材1A的里侧的电线9的位置的标记发挥功能。因此,采用线束10的话,能够容易确定隔音片材1A、1B的固定位置。其结果,电线9及隔音片材1A、1B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第一隔音片材1A的希望的位置开多个孔4是容易的。具体而言,通过对由隔音材料构成的片状的母材进行冲孔加工,以与要求规格对应于的形状切出隔音片材1A、1B。在该冲孔加工中,能够在切出(裁断)第一隔音片材1A的同时形成第一隔音片材1A的多个孔4。这样来形成多个孔4比通过墨水等画记号要容易得多。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3~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线束10A进行说明。图3是线束10A的立体图。图4是线束10A的电线固定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线束10A的电线固定部的主视图。
线束10A与图1、2所示的线束10相比,将电线9的中间区域固定于隔音片材1A、1B的构造不同。在图3~5中,与图1、2所示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的参照标号。以下,仅对线束10A的与线束10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线束10A具备与线束10同样含有多个电线9的电线束90与沿着电线束90的中间区域的两片隔音片材1A、1B。两片隔音片材1A、1B以沿着电线9的中间区域的状态与电线9组合为一体。进一步,线束10A具备多个捆束件8。
如图4所示,多个捆束件8各自具有捆束用的带81与保持带81为环状的带保持部82。带81的一端是预先固定于带保持部82的固定端,带81的其他端为自由端。
在带保持部82形成插入带81的自由端的贯通孔。并且,带保持部82具备将带81的长方向上的任意位置的一部分保持在贯通孔内的钩挂机构。带保持部82通过保持带81的一部分来使带81保持为环状。
另外,在线束10A的第一隔音片材1A形成捆束件8的带81通过的多对带通过孔4A。这些多个带通过孔4A形成于第一隔音片材1A的沿着电线9的路径的多处地方。另外,多个带通过孔4A在沿着电线9的路径的多处地方成对形成于电线9的路径的两侧。
如图4、5所示,多个捆束件8分别由通过一对带通过孔4A的81带来捆束电线9与第一隔音片材1A的一对带通过孔4A之间的部分12。带保持部82将带81保持为捆束电线9与一对带通过孔4A之间的部分12捆束的环状。
换言之,通过捆束件8捆束电线9与第一隔音片材1A的一对带通过孔4A之间的部分12。由此,使电线9与第一隔音片材1A组合成一体。另外,电线9通过捆束件8固定于第一隔音片材1A的预先决定的位置。
多对带通过孔4A是捆束件8的带81通过的孔。进一步,多对带通过孔4A也是作为表示存在于第一隔音片材1A的里侧的电线9的位置的标记发挥功能的孔。
即,在线束10A中,第一隔音片材1A的多对带通过孔4A相当于线束10的第一隔音片材1A的多个孔4。在图3所示的例中,作为表示电线9的位置的标记发挥功能的多个孔全部都是带通过孔4A。然而,也可以考虑作为表示电线9的位置的标记发挥功能的多个孔包含线束10的孔4与线束10A的带通过孔4A。
采用线束10A的话,能够得到与采用线束10的情况相同的效果。进一步,采用线束10A的话,还能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首先,能够使用捆束件8容易地将电线9与第一隔音片材1A组合成一体。进一步,作为表示电线9的位置的标记的孔兼为带通过孔4A,因此使实施用于在隔音片材1A、1B安装电线9的加工的工序简略化。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线束10B进行说明。图6是线束10B的立体图。
与图3~5所示的线束10A相比,线束10B具有省略了第二隔音片材1B的结构。在图6中,与图1~5所示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的参照标号。以下,仅对线束10B的与线束10A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线束10B具备:包含多个电线9的电线束90、沿着电线束90的中间区域的第一隔音片材1A及多个捆束件8。以沿着电线9的中间区域的状态,第一隔音片材1A通过多个捆束件8与电线9组合成一体。另外,电线9通过捆束件8固定于第一隔音片材1A的预先决定的位置。
因此,在线束10B的第一隔音片材1A形成捆束件8的带81通过的多对带通过孔4A。这些多个带通过孔4A形成于第一隔音片材1A的沿着电线9的路径的多处地方。另外,多个带通过孔4A在沿着电线9的路径的多处地方成对形成于电线9的路径的两侧。
即,线束10B具有从线束10A的结构中去掉第二隔音片材1B的结构。
采用线束10B的话,能得到与采用线束10、10A的情况相同的效果。但是,线束10B不具有防止电线9与内装面板接触的构造。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线束10C进行说明。图7是线束10C的电线固定部的剖视图。
对于图6所示的线束10B的结构,线束10C具有将多个捆束件8的至少一部分置换为带卡定件6的结构。图7是第一隔音片材1A的由带卡定件6所构成的电线固定部的剖视图。
带卡定件6是为了将电线9卡定于板状的支撑体7而使用的众所周知的用具。带卡定件6具备捆束部61与卡定部62。支撑体7是例如仪表面板等的内装面板。此外,在图7中用虚线(双点划线)绘出了支撑体7。安装孔7A是形成于板状的支撑体7的贯通孔。
带卡定件6是例如聚丙烯(PP)或聚酰胺(PA)等热塑性树脂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带卡定件6是这些整体成形为一体的构件。
捆束部61具有捆束用的带81与使带81保持为环状的带保持部82。在本实施方式中,捆束部61的带81通过第一隔音片材1A的一对带通过孔4A。捆束部61由通过一对带通过孔4A的81带来捆束电线9与第一隔音片材1A的一对带通过孔4A之间的部分12。
即,捆束部61相当于具备线束10A、10B的捆束件8。具备捆束部61的带卡定件6是捆束件8的一例。
卡定部62是卡定于板状的支撑体7的安装孔7A的缘部的部分。卡定部62具有连接于捆束部61的凸缘部621及从凸缘部621竖立形成的插入部622。
凸缘部621是堵住安装孔7A的部分。因此,凸缘部621形成为比安装孔7A的面积大的面积的碟状。
插入部622是插入形成于支撑体7的安装孔7A的部分。插入部622插入支撑体7的安装孔7A的话,其一部分从凸缘部621的相反侧钩挂于支撑体7的安装孔7A的缘部。并且,凸缘部621与插入部622夹持支撑体7的安装孔7A的缘部。由此,卡定部62能够卡定于支撑体7的安装孔7A的缘部。
另外,在线束10C中,多个捆束件8中的至少一部分是带卡定件6。在该情况下,通过带卡定件6卡定于内装面板等的支撑体7,电线9的负重主要通过带卡定件6来支撑。另外,第一隔音片材1A自身非常轻。
因此,能够使通过装订器或光斑焊接等将第一隔音片材1A固定到内装面板的作业简略化。例如,能够减少通过装订器或光斑焊接等的第一隔音片材1A的固定处。
<其他>
在图3~5所示的线束10A中,可以考虑捆束件8将第一隔音片材1A的一部分、电线9与第二隔音片材1B的一部分一起捆束。在该情况下,多对带通过孔4A形成于第一隔音片材1A及第二隔音片材1B双方。
进一步,在捆束件8将第一隔音片材1A的一部分、电线9与第二隔音片材1B的一部分一起捆束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多个捆束件8的至少一部是带卡定件6。
在线束10、10A、10B、10C中,也可以考虑隔音片材1A、1B是无纺布以外的片状的隔音材料。例如,也可以考虑隔音片材1A、1B是片状的发泡树脂的构件等。
此外,本发明的线束也可以通过在各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自由组合以上所示的各实施方式或者适当变形或省略一部分各实施方式来构成。
标号说明
1 隔音片材对(两片隔音片材)
1A、1B 隔音片材
2 电线保护片材
3 焊接部
4 隔音片材的孔
4A 带通过孔
5 捆束材
6 带卡定件
7 支撑体
7A 支撑体的安装孔
8 捆束件
9 电线
11 伸出部
12 一对带通过孔之间的部分
61 捆束部
62 卡定部
81 带
82 带保持部
90 电线束
621 凸缘部
622 插入部

Claims (3)

1.一种线束,由支撑体对所述线束进行支撑,所述线束具备:
电线;以及
两片隔音片材,由以夹持所述电线而重叠的状态与所述电线组合成一体的片状的隔音材料构成,在沿着所述电线的路径的位置形成有使所述电线露出的多个孔,
多个所述孔形成于两片所述隔音片材中的至少相对于所述电线配置于所述支撑体侧的相反侧的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束,其中,
还具备分别具有捆束用的带的多个捆束件,
所述隔音片材的多个所述孔包含多对带通过孔,该多对带通过孔在沿着所述电线的路径的多处地方成对地形成于所述电线的路径的两侧,
多个所述捆束件分别由通过一对所述带通过孔的所述带来捆束所述电线与至少相对于所述电线配置于所述支撑体侧的相反侧的所述隔音片材中的一对所述带通过孔之间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线束,其中,
多个所述捆束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是带卡定件,该带卡定件具有:捆束部,具有捆束所述电线及所述隔音片材的所述带;以及卡定部,卡定于板状的支撑体中的安装孔的缘部,
所述带卡定件的所述带通过形成于两片所述隔音片材的双方的所述带通过孔而将所述电线和两片所述隔音片材各自的一部分一起捆束。
CN201380067012.XA 2012-12-20 2013-08-08 线束 Active CN1048713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7664A JP5900314B2 (ja) 2012-12-20 2012-12-20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2-277664 2012-12-20
PCT/JP2013/071529 WO2014097676A1 (ja) 2012-12-20 2013-08-08 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1383A CN104871383A (zh) 2015-08-26
CN104871383B true CN104871383B (zh) 2017-12-12

Family

ID=50978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7012.XA Active CN104871383B (zh) 2012-12-20 2013-08-08 线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33633B2 (zh)
JP (1) JP5900314B2 (zh)
CN (1) CN104871383B (zh)
WO (1) WO20140976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306674D0 (en) * 2013-04-12 2013-05-29 Rolls Royce Plc Rigid Raft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JP6389675B2 (ja) * 2014-07-18 2018-09-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201975B2 (ja) * 2014-12-16 2017-09-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365381B2 (ja) * 2015-04-07 2018-08-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音部材付電線モジュール
JP6751999B2 (ja) * 2015-05-12 2020-09-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付き防音材
JP2017183168A (ja) * 2016-03-31 2017-10-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65704B1 (ja) * 2017-02-23 2018-08-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766713B2 (ja) * 2017-03-22 2020-10-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保護用プロテクタ及びプロテクタ付電線
JP6844410B2 (ja) * 2017-05-10 2021-03-1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固定構造、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562034B2 (ja) * 2017-05-12 2019-08-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固定構造
CN107264864B (zh) * 2017-08-09 2023-05-12 苏州弘毅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自动扎带机
JP6870533B2 (ja) * 2017-08-23 2021-05-1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部品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電気部品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組付構造
JP6841192B2 (ja) * 2017-09-04 2021-03-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固定構造
JP6841193B2 (ja) * 2017-09-04 2021-03-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固定構造
JP6673399B2 (ja) * 2018-05-25 2020-03-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の固定構造
JP6902008B2 (ja) * 2018-10-24 2021-07-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付ハーネス
CN109103826B (zh) * 2018-10-24 2021-06-2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线束固定结构和家用电器
JP7143738B2 (ja) * 2018-11-26 2022-09-2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ドア用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852725B2 (ja) 2018-11-26 2021-03-3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及びハーネス
JP7298394B2 (ja) * 2019-08-29 2023-06-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の固定構造及び配線部材
JP7243540B2 (ja) * 2019-09-13 2023-03-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US11699537B2 (en) * 2021-04-28 2023-07-11 John Trischler Automobile wiring harness system and kit for sam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8261A (en) * 1986-06-04 1990-04-17 Yazaki Corporation Flat wire harness attaching unit
US5501605A (en) * 1993-06-07 1996-03-26 Yazaki Corporation Wiring harness assembly for vehicles
US5918365A (en) * 1995-07-20 1999-07-06 Yazaki Corporation Wire harnes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2118934A (ja) * 2000-10-02 2002-04-19 Fujikura Ltd バンドクリップ
JP2006025506A (ja) * 2004-07-07 2006-01-26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組付方法及び組付構造
JP2012099301A (ja) * 2010-11-01 2012-05-2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123974A (ja) * 2010-12-07 2012-06-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8093705A1 (ja) * 2007-01-31 2010-05-20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クリップ構造
JP5424447B2 (ja) 2008-07-15 2014-02-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KR101731529B1 (ko) * 2009-07-07 2017-04-28 일리노이즈 툴 워크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자체적으로 중심잡는 케이블 스트랩
JP2012115021A (ja) * 2010-11-24 2012-06-14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BR112013015551A2 (pt) * 2010-12-20 2016-09-20 Shell Int Research método, e, sistema
JP5894386B2 (ja) * 2011-01-13 2016-03-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8261A (en) * 1986-06-04 1990-04-17 Yazaki Corporation Flat wire harness attaching unit
US5501605A (en) * 1993-06-07 1996-03-26 Yazaki Corporation Wiring harness assembly for vehicles
US5918365A (en) * 1995-07-20 1999-07-06 Yazaki Corporation Wire harnes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2118934A (ja) * 2000-10-02 2002-04-19 Fujikura Ltd バンドクリップ
JP2006025506A (ja) * 2004-07-07 2006-01-26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組付方法及び組付構造
JP2012099301A (ja) * 2010-11-01 2012-05-2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123974A (ja) * 2010-12-07 2012-06-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21625A1 (en) 2015-11-12
JP5900314B2 (ja) 2016-04-06
JP2014124002A (ja) 2014-07-03
CN104871383A (zh) 2015-08-26
WO2014097676A1 (ja) 2014-06-26
US9533633B2 (en) 2017-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1383B (zh) 线束
US9306378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wire harness, and wire harness
CN104782010B (zh)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CN104009424B (zh) 线束以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JP5900407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14038259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9349509B2 (en) Wire harne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wire harness
JP5644542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4204485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9160568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付きシート材の製造方法
JP5601213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201891B2 (ja) 保護部材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5939098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14050232A1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及び保護部材
WO2014038253A1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WO2019225029A1 (ja) 配線部材の固定構造
JP6079292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5920263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14175047A1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取付方法
JP2013236469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2115019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4143773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3240209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2013132148A (ja) 被覆部材付電線束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被覆部材付電線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