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3793A - 透光型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光型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3793A
CN104793793A CN201510161853.8A CN201510161853A CN104793793A CN 104793793 A CN104793793 A CN 104793793A CN 201510161853 A CN201510161853 A CN 201510161853A CN 104793793 A CN104793793 A CN 104793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wiring pattern
distribution face
shiel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18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3793B (zh
Inventor
樋口真一
小林洁
朝川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93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3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3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3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55Manufacturing circuit on or in b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装饰区域有效地遮挡来自背部的显示光且能够对配线图案发挥有效的屏蔽功能的透光型输入装置。在检测面板(2)上设有下部配线面和上部配线面。形成在下部配线面上的下部电极层(11a、11b)、下部配线图案(15)及下部焊盘部(13)被上部配线面的上部遮蔽层(28a、28c)覆盖,形成在上部配线面上的上部电极层(21)、上部配线图案(25)及上部焊盘部(23)被下部配线面的下部遮蔽层(19a、19b)覆盖。因此,能够提高装饰区域的光的遮蔽效果,还能够发挥电屏蔽效果。

Description

透光型输入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3月9日、申请号为201180004316.2、发明名称为“透光型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透过光且能够进行输入操作的透光型输入装置,尤其涉及能够提高覆盖配线区域的装饰区域的遮光功能且能够提高配线区域的屏蔽功能的透光型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便携用的电子设备等中设有透光型输入装置。透光型输入装置以透光性的基材为主体而构成,设置在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装置的位置。在透过显示图像而用眼睛观察的同时,手指等触碰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由此能够进行输入操作。
输入操作的检测方式采用了静电电容式或接触式。静电电容式是指,沿X方向延伸的透光性的X导电层与沿Y方向延伸的透光性的Y导电层彼此对置地配置在检测区域中,对X导电层和Y导电层交替地施加电位。当作为大致接地电位的人的手指接近时,在X导电层及Y导电层与手指之间形成静电电容,对X导电层或Y导电层施加电位时的电压或电流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该变化来检测出手指接近的位置。接触式是指,在检测区域中设置彼此对置的透光性的导电层,对该导电层交替地施加电压。当用手指或笔按压而使一方的导电层与另一方的导电层接触时,根据电阻值的变化等检测出该位置。
在检测区域中形成有透光性的所述导电层,能够在该区域透视到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检测区域的周围构成与各导电层导通的配线图案的配置区域。关于该配线区域,存在以下的课题。
(a)当来自显示装置的光被从背后施加时,需要遮挡检测区域的周围的配线区域。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坐标输入装置中,在位于最表面的上侧透光性基板的里侧形成框状的装饰印刷层,利用该装饰印刷层来覆盖输入装置的周围部分。
然而,为了利用装饰印刷层有效地遮挡从显示装置发出的光,需要通过将白色的印刷层与黑色等装饰色的印刷层交替地重叠等方式来形成装饰印刷层,从而将装饰印刷层形成得较厚。像以下的专利文献2所指出的那样,当装饰印刷层变厚时,容易在粘接形成有装饰印刷层的表面基材与其下的基材的粘接剂层中形成空隙。若形成空隙,则因该空气层与基材的交界面的光的反射而产生来自显示装置的显示光的透射率降低的问题。
(b)在为静电电容式的输入装置的情况下,当手指接近位于检测区域的周围的配线区域时,在手指与配线图案之间形成静电电容,容易造成误检测。
因此,以下的专利文献3或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输入装置中,利用屏蔽层来覆盖配线图案的配置区域,由此不易产生手指接近时的误检测。
然而,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输入装置中,通过与电极图案相同的ITO的透明导电膜来形成屏蔽层。透明导电膜所形成的屏蔽层残留在检测区域周围的广阔的范围内,因此为了形成配线区域,在屏蔽层的表面形成绝缘层,在该绝缘层上配置配线图案。由于构成为在屏蔽层与配线图案之间层叠有绝缘层的结构,因此输入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厚度尺寸变大。
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输入装置中,配线图案的配置区域被由金属板等形成的屏蔽构件覆盖。由于利用金属板来形成屏蔽构件,因此输入装置难以实现薄型化且重量也变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739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669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6972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3377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装饰层形成得没那么厚也能够提高装饰区域处的显示光的遮挡效果的透光型输入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与配线图案相同的导电材料而能够发挥有效的屏蔽效果的透光型输入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透光型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形成在透光性的基材上的下部配线面与上部配线面在上下隔开间隔配置,在所述下部配线面上形成有透光性的下部导电层,由非透光性的导电材料形成的下部配线图案与所述下部导电层导通而形成在第一侧边,在所述上部配线面上形成有透光性的上部导电层,由非透光性的导电材料形成的上部配线图案与所述上部导电层导通而形成在与第一侧边正交的第二侧边,
在所述下部配线面上形成有由与所述下部配线图案相同的导电材料形成的下部遮蔽层,在所述上部配线面上形成有由与所述上部配线图案相同的导电材料形成的上部遮蔽层,所述下部遮蔽层与所述上部配线图案上下重叠配置,所述上部遮蔽层与所述下部配线图案上下重叠配置。
本发明的透光型输入装置中,通过与配线图案相同的导电材料来形成遮蔽层,一方的配线面的遮蔽层覆盖另一方的配线面的配线图案。通过利用非透光性的遮蔽层来覆盖配线图案,由此能够遮挡配线区域的光的透过,且能够使遮蔽层作为对与其对置的配线图案的屏蔽层而发挥功能。由于利用与配线图案相同的导电材料来形成遮蔽层,因此无需形成绝缘层等,能够将配线面的表面的结构形成得较薄。
本发明涉及的透光型输入装置可以构成为,在所述上部配线面的上方形成有覆盖层,所述覆盖层具有透光性的透过区域和包围所述透过区域的非透光性的框状的装饰区域,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与所述装饰区域上下重叠。
在上述结构中,位于装饰层的下侧的配线区域的配线图案被遮蔽层覆盖,因此当从背后施加显示光时,能够防止在装饰区域中映出配线图案的式样的情况。
本发明涉及的透光型输入装置中,优选在所述装饰区域的大致整个区域重叠有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中的至少一方。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下部遮蔽层和上部遮蔽层中的任一方存在于装饰区域,因此能够提高装饰区域的光的遮蔽效果,不需要将装饰区域的装饰印刷层等形成得过厚。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透光型输入装置中,优选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不从所述装饰区域露出。
本发明涉及的透光型输入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框状的所述装饰区域的弯曲部,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中的至少一方的宽度尺寸变窄,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不从所述装饰区域露出。
装饰区域的形状根据搭载透光型输入装置的便携设备等的设计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通过将下部遮蔽层或上部遮蔽层在装饰区域的角部的弯曲部变细,由此无论装饰区域为何种设计,都能够防止遮蔽层从装饰区域露出的情况。
本发明涉及的透光型输入装置构成为,在所述下部配线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下部配线图案导通的非透光性的下部焊盘部,在所述上部配线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上部配线图案导通的非透光性的上部焊盘部,
所述下部焊盘部与所述上部遮蔽层上下重叠配置,所述上部焊盘部与所述下部遮蔽层上下重叠配置。
或者,本发明涉及的透光型输入装置构成为,在所述下部配线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下部导电层的端部连接而与所述下部配线图案一体地形成的下部电极层,在所述上部配线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上部导电层的端部连接而与所述上部配线图案一体地形成的上部电极层,
所述下部电极层与所述上部遮蔽层上下重叠配置,所述上部电极层与所述下部遮蔽层上下重叠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装饰区域及遮蔽层来遮挡焊盘部或电极层,设备的外观的设计变得良好。
本发明涉及的透光型输入装置还可以构成为,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设定为接地电位而作为屏蔽层发挥功能。
在下部配线面和上部配线面,一方的配线面的遮蔽层作为另一方的配线面的配线图案的屏蔽层而发挥功能,因此在为静电电容式的情况下,容易防止手指接近遮蔽区域时的误检测,且能够减少来自显示装置的高频信号对配线图案造成影响的概率。
本发明涉及的透光型输入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下部配线面和所述上部配线面形成在一个透光性的基材的两面上,通过所述下部导电层和所述上部导电层检测出基于手指接近时的静电电容而引起的信号的变化。
并且,本发明也可以通过如下的电阻式来构成接触式的触控面板,即,形成在下部片上的下部配线面与形成在上部片上的上部配线面隔着空气层对置,当按压上部片时,上部导电层与下部导电层接触,根据此时的电阻值的变化来检测手指的接触位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利用由与配线图案相同的非透光性的导电材料来形成遮蔽层,使该遮蔽层作为防止光向装饰区域的泄漏的层而发挥功能,或作为屏蔽层而发挥功能。
由于利用与配线图案相同的材料来形成遮蔽区域,因此能够将配线面的表面的结构形成得较薄,能够构成薄型的透光型输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光型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下部配线面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上部配线面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上部配线面与下部配线面的重叠状态的局部俯视图。
图5是表示上部配线面与下部配线面的重叠状态的局部俯视图。
图6是表示上部遮蔽层的形成图案的一例的局部俯视图。
符号说明:
1  透光型输入装置
2  检测面板
3  基材
5  覆盖层
6  透过区域
7  装饰区域
10  下部配线面
10c、10d  第一侧边
11a、11b  下部电极层
12a、12b  下部电极层
13、14  下部焊盘部
15、16  下部配线图案
17a、17b  X导电层
18a、18b、18c、19a、19b  下部遮蔽层
20  上部配线面
20a  第二侧边
21、22  上部电极层
23  上部焊盘部
25  上部配线图案
27  Y导电层
28a、28b、28c、28d、28e  上部遮蔽层
101  透光型输入装置
107  装饰区域
107a  角部
128c、128e、128f  上部遮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透光型输入装置1搭载于便携式电话或便携用信息终端等便携设备、游戏装置、照相机、摄像装置等各种电子设备中。上述装置具有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前方设置透光型输入装置1。所述显示装置为在背部具有照光装置的自发光型的液晶显示面板或电致发光面板等。
透光型输入装置1具有静电电容检测式的检测面板2和在其上重叠的覆盖层5。
检测面板2具有透光性的基材3。基材3由合成树脂片或玻璃板形成。本说明书中的透光性意味着透明或半透明等能够透过光的状态,还意味着全光线透射率为50%以上且优选为80%以上的状态。
检测面板2具有下部配线面10和上部配线面20。在图1中,为了图示的方便,将基材3、下部配线面10、上部配线面20沿上下方向(Z方向)分开示出,但下部配线面10为基材3的下表面,上部配线面20为基材3的上表面。图2所示的下部配线面10的各层形成在基材3的下表面,图3所示的上部配线面20的各层形成在基材3的上表面。并且,图2以下的各图是从覆盖层5侧即上方一起观察下部配线面10和上部配线面20而得到的俯视图。
图2详细地示出了下部配线面10的结构。
下部配线面10具有跟前侧(Y1侧)的侧边10a、里侧(Y2侧)的侧边10b、右侧(X1侧)的侧边10c及左侧(X2侧)的侧边10d。左右两侧的侧边10c和10d为第一侧边。
在右侧的侧边10c的内侧形成有多个连接用的下部电极层11a、多个终端用的下部电极层11b。连接用的下部电极层11a和终端用的下部电极层11b交替地配置而沿Y1-Y2方向排成一列地形成。在左侧的侧边10d的内侧形成有多个连接用的下部电极层12a、多个终端用的下部电极层12b。连接用的下部电极层12a和终端用的下部电极层12b交替地配置而沿Y1-Y2方向排成一列地形成。
如图2所示,右侧的连接用的下部电极层11a与左侧的终端用的下部电极层12b相对于Y1-Y2方向对置,右侧的终端用的下部电极层11b与左侧的连接用的下部电极层12a相对于Y1-Y2方向对置。
沿Y1-Y2方向呈线状延伸的X导电层17a的右侧的端部与连接用的下部电极层11a连接,左侧的端部与终端用的下部电极层12b连接。沿Y1-Y2方向呈线状延伸的X导电层17b的右侧的端部与终端用的下部电极层11b连接,左侧的端部与连接用的下部电极层12a连接。X导电层17a、17b由ITO等透明电极形成。
在下部配线面10的Y1侧的侧边上,在右侧形成有多个下部焊盘部13,在左侧形成有多个下部焊盘部14。下部配线图案15分别从沿着右侧的侧边10c设置的连接用的下部电极层11a一体地延伸,下部配线图案15分别与下部焊盘部13连接。四个部位的连接用的下部电极层11a与四个下部焊盘部13通过下部配线图案15而一对一地连接。下部配线图案16分别从沿着左侧的侧边10d设置的连接用的下部电极层12a一体地延伸,下部配线图案16分别与下部焊盘部14连接。五个部位的连接用的下部电极层12a与五个下部焊盘部14通过下部配线图案16一对一地连接。
所述下部电极层11a、11b、12a、12b、下部焊盘部13、14及下部配线图案15、16均由非透光性的导电材料形成。所述导电材料由比电阻小于构成X导电层17a、17b的ITO等透明电极材料的比电阻的金属、例如银、铜、金等形成。
如图2所示,在下部配线面10的右侧的侧边10c与下部配线图案15的配线区域之间形成有下部遮蔽层18a,在左侧的侧边10d与下部配线图案16的配线区域之间形成有下部遮蔽层18b。并且,在里侧的侧边10b的内侧形成有Y1-Y2方向的宽度尺寸比较宽的下部遮蔽层18c。所述下部遮蔽层18a、18b、18c由与下部电极层11a、11b、12a、12b或下部配线图案15、16相同的导电材料形成。下部遮蔽层18a、18b、18c连续地形成为一体,且与下部电极层11a、11b、12a、12b及下部配线图案15、16完全分离。
在下部配线面10的跟前侧的缘边10a的内侧,在左右的下部焊盘部13、14之间形成有下部遮蔽层19a。与下部遮蔽层19a连续而向左右延伸的下部遮蔽层19b位于比左右的下部焊盘部13、14靠Y2侧的位置。所述下部遮蔽层19a、19b也由与下部电极层11a、11b、12a、12b或下部配线图案15、16相同的导电材料形成。下部遮蔽层19a、19b与下部配线图案15、16及下部焊盘部13、14完全分离。
所述下部遮蔽层18a、18b、18c和下部遮蔽层19a、19b设定为接地电位。例如,下部焊盘部13的一部分构成接地焊盘部13a,且与下部遮蔽层18a导通。并且,下部焊盘部14的一部分构成接地焊盘部14a,且与下部遮蔽层19a导通。
上部配线面10的各层如下这样被图案形成。
图1所示的基材3在其上表面层叠有ITO透明电极材料的膜和银等非透光性的导电材料的膜的状态下使用。在中央区域除去导电材料,在除去了导电材料的区域利用蚀刻对透明电极材料进行图案形成,从而形成X导电层17a、17b。
并且,对残留在周围部分的银等导电材料进行蚀刻,从而图案形成出下部电极层11a、11b、12a、12b、下部焊盘部13、14、下部配线图案15、16及下部遮蔽层18a、18b、18c、19a、19b。这种情况下,下部电极层11a、11b、12a、12b、下部焊盘部13、14、下部配线图案15、16及下部遮蔽层18a、18b、18c、19a、19b构成为透明电极材料与非透光性的导电材料的双层结构。
作为其它图案形成法,可以是:基材3在其上表面仅形成有ITO透明电极材料的膜的状态下使用,对透明电极材料进行蚀刻,从而形成X导电层17a、17b。之后,使用含有银膏剂等导电性材料的印刷膏,从而印刷出下部电极层11a、11b、12a、12b、下部焊盘部13、14、下部配线图案15、16及下部遮蔽层18a、18b、18c、19a、19b。
图3示出上部配线面20的详细结构。
上部配线面20具有跟前侧的侧边20a、里侧的侧边20b、右侧的侧边20c及左侧的侧边20d。跟前侧的侧边20a为第二侧边。
在跟前侧的侧边20a的内侧设有多个连接用的上部电极层21。连接用的上部电极层21以固定的间距向X1-X2方向直线状地排列。在里侧的侧边20b的内侧形成有多个终端用的上部电极层22。终端用的上部电极层22以固定的间距向X1-X2方向直线状地排列。
在上部配线面20形成有沿Y1-Y2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多个Y导电层27,各Y导电层27与连接用的上部电极层21和终端用的上部电极层22连接。Y导电层27由ITO等透明电极材料形成。
在跟前侧的侧边20a的内侧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多个上部焊盘部23。各上部焊盘部23与各上部电极层21通过上部配线图案25一对一地连接。
在上部焊盘部23的右侧,在侧边20a与上部配线图案25的配线区域之间形成有上部遮蔽层28a,在上部焊盘部23的左侧,在侧边20a与上部配线图案25的配线区域之间形成有上部遮蔽层28b。并且,沿着右侧的侧边20c形成有上部遮蔽层28c,沿着左侧的侧边20d形成有上部遮蔽层28d,沿着里侧的侧边20b形成有上部遮蔽层28e。
上部遮蔽层28a、28b、28c、28d、28e连续地形成为一体。上部遮蔽层28a、28b、28c、28d、28e与上部电极层21、22、上部焊盘部23及上部配线图案25完全分离地形成。上部遮蔽层28a、28b、28c、28d、28e与接地用的上部焊盘部(省略图示)连接且设定为接地电位。
上部配线面20通过与在基材3的下表面形成图2所示的下部配线面10的工序相同的工序来进行图案形成。并且,所使用的透明电极材料及非透光性的导电材料也与下部配线面10所使用的材料相同。
例如,上部电极层21、22、上部焊盘部23、上部配线图案25及上部遮蔽层28a、28b、28c、28d、28e通过将ITO等透明电极材料与银等非透光性的导电材料重叠而形成。或者,由银膏剂等印刷层来形成。
图4和图5是从覆盖层5侧即上方观察在基材3的下表面形成的下部配线面10和在上表面形成的上部配线面20这双方而得到的局部侧视图。
如图4所示,位于下部配线面10的右侧的侧边10c的内侧的下部电极层11a、11b及下部配线图案15的配线区域被上部配线面20的右侧的上部遮蔽层28c从上侧覆盖。在下部配线面10的右侧的侧边的内侧形成的下部遮蔽层18a也被上部遮蔽层28c从上侧覆盖。位于下部配线面10的跟前侧的侧边10a的内侧的下部焊盘部13及下部配线图案15的配线区域被形成在上部配线面20上的上部遮蔽层28a从上侧覆盖。
如图4所示,形成在上部配线面20上的上部焊盘部23被形成在下部配线面10上的下部遮蔽层19a从下侧覆盖。形成在上部配线面20上的连接用的上部电极层21和上部配线图案25的配线区域被形成在下部配线面10上的下部遮蔽层19b从下侧覆盖。
如图5所示,形成在上侧配线面20上的终端用的上部电极层22及上部遮蔽层28e被形成在下部配线面10上的下部遮蔽层18c从下侧覆盖。
如图1所示,位于最上层的覆盖层5由薄的玻璃基板或透光性的树脂片形成。覆盖层5的中央为透过区域6,在透过区域6的周围形成有框状的装饰区域7。在装饰区域7中,在玻璃基板或透光性的树脂片的下表面形成有装饰印刷层。或者通过蒸镀等来形成装饰层。装饰区域7具有与搭载该透光型输入装置1的便携设备等的设计相符的形状及色彩。
装饰区域7的内侧的缘边7a、7b、7c、7d为直线,透过区域6为由缘边7a、7b、7c、7d围成的四边形的区域。
图4中用虚线示出了装饰区域7的缘边7a、7c,图5中用虚线示出了装饰区域7的缘边7b、7c。
如图4和图5所示,该透光型输入装置1中,形成在下部配线面10上的下部电极层11a、11b、12a、12b、下部焊盘部13、14、下部配线图案15、16及下部遮蔽层18a、18b、18c、19a、19b分别隐藏到覆盖层5的装饰区域7的下侧。并且,形成在上部配线面20上的上部电极层21、22、上部焊盘部23、上部配线图案25及上部遮蔽层28a、28b、28c、28d、28e也分别隐藏到覆盖层5的装饰区域7的下侧。
如图4和图5所示,下部配线面10的下部电极层11a、11b、12a、12b、下部焊盘部13、14及下部配线图案15、16被上部配线面20的上部遮蔽层28a、28b、28c、28d、28e覆盖,上部配线面20的上部电极层21、22、上部焊盘部23及上部配线图案25被下部配线面10的下部遮蔽层18a、18b、18c、19a、19b覆盖。因此,当来自显示装置的显示光被从背部施加时,能够防止在装饰区域7中映出电极层、焊盘部或配线图案的形状。
如图4和图5所示,下部遮蔽层18a、18b、18c、19a、19b或上部遮蔽层28a、28b、28c、28d、28e中的至少一方必然沿着装饰区域7的至少缘边7a、7b、7c、7d而存在。即,在沿着缘边7a、7b、7c、7d的区域中,不存在上部遮蔽层的话就存在下部遮蔽层,不存在下部遮蔽层的话就存在上部遮蔽层。从而,能够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光所透过的透过区域6的周围部分提高显示光的遮蔽效果。
进而,所述透光型输入装置1中,在装饰区域7的大致整个区域必然存在下部遮蔽层18a、18b、18c、19a、19b或上部遮蔽层28a、28b、28c、28d、28e中的至少一方。在装饰区域7的大致整个区域中,不存在上部遮蔽层的话就存在下部遮蔽层,不存在下部遮蔽层的话就存在上部遮蔽层,因此能够提高来自显示装置的显示光的遮蔽效果。
因此,能够使在覆盖层5的下表面形成的装饰印刷层较薄。覆盖层5经由透光性的粘接剂层固接到检测面板2的上表面,但由于能够将装饰印刷层形成得较薄,减小装饰印刷层的缘部的高低差,因此容易防止在粘接剂层残留空气层等不良情况。
并且,下部遮蔽层18a、18b、18c、19a、19b和上部遮蔽层28a、28b、28c、28d、28e不从装饰区域7的缘边7a、7b、7c、7d露出。由此,从显示装置发出的显示内容不会被下部遮蔽层或上部遮蔽层遮挡。
对检测面板2中的多个X导电层17a、17b依次施加电压,在其它时刻对多个Y导电层27依次施加电压。当手指触碰到覆盖层5的透过区域6中的任意部位时,因在X导电层17a、17b与手指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而导致电流或电压发生变化,因在Y导电层27与手指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而导致电流或电压发生变化。通过分析该电流或电压的变化,由此能够求出手指触碰的位置。
如图4和图5所示,下部配线面10的下部配线图案15、16被上部配线面20的上部遮蔽层28a、28b、28c、28d从上方覆盖。从而,即使手指接近下部配线图案15、16的配线区域,也能够抑制在下部配线图案15、16与手指之间形成静电电容的现象,从而能够防止手指的接触位置的误检测。
设置在上部配线面20上的上部焊盘部23和上部配线图案25被形成在下部配线面10上的下部遮蔽层19a、19b从下侧覆盖。从而,能够防止从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装置发出的高频噪声对上部焊盘部23和上部配线图案25造成影响的情况。
该透光型输入装置中,形成在下部配线面10上的下部电极层11a、11b、12a、12b、下部焊盘部13、14、下部配线图案15、16及下部遮蔽层18a、18b、18c、19a、19b分别以相同的膜厚形成在基材3的下表面。同样,上部配线面20的上部电极层21、22、上部焊盘部23及上部配线图案25也以相同的膜厚形成在基材3的上表面。从而,基材3的上下两面的各层不会变得极厚,因此能够将检测面板2形成为薄型。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光型输入装置101的一部分的局部俯视图。
形成在覆盖层5上的装饰区域7根据便携设备等的设计来设定。在图6的示例中,在装饰区域107形成有角部107a,从而使装饰区域107的弯曲部的面积变得极窄。这种情况下,形成在上部配线面20上的上部遮蔽层128c和上部遮蔽层128e在装饰区域107的下侧以尽可能宽的面积形成,但在上部遮蔽层128c与上部遮蔽层128e的连接部处,将上部遮蔽层128f的宽度尺寸进一步变细。
由此,即使存在因装饰区域的设计而装饰区域的面积的狭窄的部分,也能够防止上部遮蔽部露出的情况。这同样也适用于下部遮蔽层。

Claims (9)

1.一种透光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透光性的基材上的下部配线面和上部配线面上下隔开间隔配置,在所述下部配线面上形成有透光性的下部导电层,由非透光性的导电材料形成的下部配线图案与所述下部导电层导通而沿着第一侧边形成,在所述上部配线面上形成有透光性的上部导电层,由非透光性的导电材料形成的上部配线图案与所述上部导电层导通而沿着与第一侧边正交的第二侧边形成,
在所述下部配线面上,与所述下部配线图案分离地形成由与所述下部配线图案相同的导电材料形成的下部遮蔽层,在所述上部配线面上,与所述上部配线图案分离地形成由与所述上部配线图案相同的导电材料形成的上部遮蔽层,所述下部遮蔽层与所述上部配线图案上下重叠,所述上部遮蔽层与所述下部配线图案上下重叠,
在所述上部配线面的上方形成有覆盖层,所述覆盖层具有透光性的透过区域和包围所述透过区域的非透光性的框状的装饰区域,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与所述装饰区域上下重叠,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这双方不从所述装饰区域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型输入装置,其中,
在所述下部配线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下部配线图案导通的非透光性的下部焊盘部,在所述上部配线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上部配线图案导通的非透光性的上部焊盘部,
所述下部焊盘部与所述上部遮蔽层上下重叠配置,所述上部焊盘部与所述下部遮蔽层上下重叠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型输入装置,其中,
在所述下部配线面上,多个所述下部焊盘部彼此分离配置,在分离的所述下部焊盘部之间设有所述下部遮蔽层,
在所述上部配线面上,在多个所述上部焊盘部的两侧设有所述上部遮蔽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型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设定为接地电位而作为屏蔽层发挥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型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下部遮蔽层与多个所述下部焊盘部的接地焊盘部导通而设定为接地电位,所述上部遮蔽层与多个所述上部焊盘部的接地焊盘部导通而设定为接地电位,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一起作为屏蔽层而发挥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型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下部遮蔽层与多个所述下部焊盘部的接地焊盘部导通而设定为接地电位,所述上部遮蔽层与多个所述上部焊盘部的接地焊盘部导通而设定为接地电位,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一起作为屏蔽层而发挥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型输入装置,其中,
在与所述装饰区域重叠的区域的大致整个区域上设有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中的至少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光型输入装置,其中,
在与所述装饰区域重叠的区域的一部分,所述下部遮蔽层与所述上部遮蔽层彼此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型输入装置,其中,
在框状的所述装饰区域的弯曲部,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中的至少一方的宽度尺寸变窄,所述下部遮蔽层和所述上部遮蔽层不从所述装饰区域露出。
CN201510161853.8A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 Active CN1047937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4264 2010-03-11
JP2010054264 2010-03-11
CN201180004316.2A CN102667688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4316.2A Division CN102667688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3793A true CN104793793A (zh) 2015-07-22
CN104793793B CN104793793B (zh) 2018-12-14

Family

ID=44563547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0744.4A Active CN104793790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
CN201510161853.8A Active CN104793793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
CN201510160746.3A Active CN104793791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
CN201180004316.2A Active CN102667688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10161840.0A Active CN104793792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
CN201510161936.7A Active CN104793794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0744.4A Active CN104793790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0746.3A Active CN104793791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
CN201180004316.2A Active CN102667688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10161840.0A Active CN104793792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
CN201510161936.7A Active CN104793794B (zh) 2010-03-11 2011-03-09 透光型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66286B2 (zh)
JP (1) JP4965006B2 (zh)
KR (1) KR101247915B1 (zh)
CN (6) CN104793790B (zh)
TW (1) TW201145132A (zh)
WO (1) WO20111117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27312A (zh) * 2011-12-19 2013-07-01 Wintek Corp 具有靜電防護結構之觸控面板
JP5812877B2 (ja) * 2012-01-13 2015-11-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
US9229564B2 (en) * 2012-01-18 2016-01-05 Htc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5773275B2 (ja) * 2012-04-27 2015-09-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通知窓付き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13246626A (ja) * 2012-05-25 2013-12-09 Panasonic Corp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入力装置
JP2013246684A (ja) * 2012-05-28 2013-12-09 J Touch Corp フレームを有しないタッチパネル
CN102768604A (zh) * 2012-06-29 2012-1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其触摸定位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631456B (zh) 2012-08-24 2017-07-04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感应器、包含该感应器的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产品
KR20140038822A (ko) * 2012-09-21 2014-03-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제조용 원판유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치패널의 제조방법
CN103699250A (zh) * 2012-09-28 2014-04-0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块及手持电子装置
US20140092023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Htc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715668B2 (ja) * 2012-10-30 2015-05-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処理装置
US9510456B2 (en) 2012-11-09 2016-11-29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Transparent conducto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929470A (zh) * 2012-11-21 2013-02-13 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 提高电容式触摸屏抗干扰的方法及结构
US10019084B2 (en) 2012-11-30 2018-07-10 Lg Chem, Ltd. Touchscree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102004220B1 (ko) * 2012-12-03 2019-07-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CN205068328U (zh) 2013-04-24 2016-03-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
CN105190499A (zh) * 2013-05-29 2015-12-23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基板
TW201447666A (zh) * 2013-06-13 2014-12-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WO2015012228A1 (ja) * 2013-07-25 2015-01-29 東レ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ネガ型感光性白色組成物、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TW201510797A (zh) * 2013-09-12 2015-03-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KR102119600B1 (ko) * 2013-09-16 2020-06-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KR20150033468A (ko) * 2013-09-24 2015-04-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WO2015058337A1 (zh) * 2013-10-21 2015-04-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GB2521830A (en) 2014-01-02 2015-07-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An apparatus and/or method
CN104253149A (zh) * 2014-09-25 2014-12-31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Oled显示器
US9582973B2 (en) * 2014-09-30 2017-02-28 L2 Strategies LLC Illuminated safety device for attachment to an article of clothing
CN104679328B (zh) 2014-12-22 2020-03-3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及触摸显示装置
JP5989757B2 (ja) * 2014-12-26 2016-09-07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JP2019079081A (ja) * 2016-03-11 2019-05-23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センサ
WO2018051486A1 (ja) * 2016-09-16 2018-03-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基板
KR102330396B1 (ko) * 2016-12-02 2021-11-24 주식회사 로보터스 정전 용량형 센서
JP6463877B1 (ja) * 2017-08-01 2019-02-06 株式会社ワコム ペンが送信したペン信号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センサ
CN110134293B (zh) * 2018-02-09 2022-05-10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互容式触控面板
WO2020191696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装置和触控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7318A (zh) * 2003-12-11 2005-06-1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坐标输入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显示装置和电子机器
CN1834883A (zh) * 2005-03-17 2006-09-2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US20080129317A1 (en) * 2006-12-01 2008-06-05 Katsuichi Oba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80180407A1 (en) * 2007-01-30 2008-07-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put-capable display device
CN101257746A (zh) * 2007-03-02 2008-09-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输入功能的有机场致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231A (ja) 1990-05-22 1992-02-03 Jujo Itagami Sansho Kk 梱包針金の切断除去装置
JPH09212302A (ja) * 1996-01-30 1997-08-15 Alps Electric Co Ltd 座標入力装置
JPH1166996A (ja) 1997-08-12 1999-03-09 Nissha Printing Co Ltd 印刷表示部を有する透明タッチパネル
JP2001282454A (ja) * 2000-03-31 2001-10-12 Nissha Printing Co Ltd 周縁部に遮光性を有するタッチパネル
US7339579B2 (en) * 2003-12-15 2008-03-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Wiring harness and touch sensor incorporating same
US7358741B2 (en) 2004-05-25 2008-04-15 Alps Electric Co., Ltd Electrostatic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ordinate detection program
JP4435622B2 (ja) 2004-05-25 2010-03-2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の検出装置
JP4987699B2 (ja) * 2005-11-08 2012-07-25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意匠パネル
JP2009169720A (ja) 2008-01-17 2009-07-30 Smk Corp タッチセンサ
JP4966270B2 (ja) * 2008-08-08 2012-07-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JP5300640B2 (ja) 2009-07-27 2013-09-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付き電気光学装置
JP5097840B2 (ja) * 2011-03-29 2012-12-1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44938B2 (ja) * 2011-03-29 2013-07-2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7318A (zh) * 2003-12-11 2005-06-1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坐标输入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显示装置和电子机器
CN1834883A (zh) * 2005-03-17 2006-09-2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US20080129317A1 (en) * 2006-12-01 2008-06-05 Katsuichi Oba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80180407A1 (en) * 2007-01-30 2008-07-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put-capable display device
CN101257746A (zh) * 2007-03-02 2008-09-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输入功能的有机场致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5132A (en) 2011-12-16
CN104793794B (zh) 2018-05-22
CN104793790A (zh) 2015-07-22
US20120170283A1 (en) 2012-07-05
CN104793792A (zh) 2015-07-22
US8366286B2 (en) 2013-02-05
KR20130004560A (ko) 2013-01-11
JP4965006B2 (ja) 2012-07-04
KR101247915B1 (ko) 2013-03-26
CN104793792B (zh) 2018-11-16
CN104793790B (zh) 2018-09-25
JPWO2011111748A1 (ja) 2013-06-27
CN104793791B (zh) 2018-01-12
WO2011111748A1 (ja) 2011-09-15
CN104793794A (zh) 2015-07-22
CN104793791A (zh) 2015-07-22
CN102667688B (zh) 2015-04-22
CN104793793B (zh) 2018-12-14
CN102667688A (zh) 2012-09-12
TWI380210B (zh) 2012-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7688B (zh) 透光型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60010B (zh) 触控显示面板与触控液晶显示面板
TWI585659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降低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金屬導體可見度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CN101782820B (zh) 触摸屏面板
KR101699530B1 (ko)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영상표시장치
US9652089B2 (en) Touch panel stackup
CN103092446B (zh) 一种触摸屏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100053114A1 (en) Touch pane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891764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US20130314347A1 (en) Touch panel and input device using same
US20130271408A1 (en)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M523910U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101776975A (zh) 图案化基板或其制造方法
JPWO2013035276A1 (ja) 一体型タッチセンサー基板、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および一体型タッチセンサー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03150049A (zh) 边框无色差的触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18073A (zh) 触摸面板、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262680B (zh) 触摸传感器和包括该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KR20140134619A (ko) 전자 컴포넌트,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5549780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JP3152611U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キャパシター感知構造
KR20120082311A (ko) 터치 패널
KR102281616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방법
JP2015011492A (ja)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64748A (ja) 一体型タッチセンサー基板、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および一体型タッチセンサー基板の製造方法
KR101793115B1 (ko) 터치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평판디스플레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