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0812A - 交通工具座椅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80812A CN104780812A CN201380059966.6A CN201380059966A CN104780812A CN 104780812 A CN104780812 A CN 104780812A CN 201380059966 A CN201380059966 A CN 201380059966A CN 104780812 A CN104780812 A CN 1047808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hole
- elastomeric element
- seat
- hole
- holding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49 leather substitu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830 Polyurethane Foa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96 polyurethane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alstoni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3C=CC=CC3=NC2=C2N1C[C@H]1[C@H](C)OC=C(C(=O)OC)[C@H]1C2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2—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 B60N2/0021—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or measurement
- B60N2/003—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or measur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sensor mounting location in or on the sea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0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61—Rods
- B60N2/1615—Parallelogram-like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7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with weight compensat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60—Removable protective coverings
- B60N2/6009—Removable protective coverings covering more than only the sea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8—Particular seat belt attachment and gui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23—Coach-like constructions
- B60N2/7035—Cushions
- B60N2/7047—Sp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94—Upholstery sp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2—Attachment or adjustmen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包括:左、右侧架10以及设置在所述左、右侧架10之间的弹性部件(缓冲弹簧20)。所述左、右侧架10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面对设置的侧壁11,以及分别从所述侧壁处朝左右方向内侧延伸的多个凸缘部(上凸缘部12),并且,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凸缘部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座椅。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的交通工具座椅(例如,公开号为2010-167022的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包括左、右侧架以及连接在该左、右侧架之间的缓冲弹簧。更具体而言,在这种技术中,缓冲弹簧被安装在左、右侧架的在横向上彼此面对设置的侧壁上。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技术存在一些缺陷。由于缓冲弹簧与侧壁连接,因此无法在侧壁之间设置其他结构体。或者无法自由地按需确定侧壁的形状。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中可在侧架的与缓冲弹簧(弹性部件)连接的侧壁之间设置结构体,并可自由确定侧壁的形状。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抑制连接缓冲弹簧的部位的变形。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能够通过缓冲弹簧向乘坐者提供良好的支承。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有效地利用缓冲弹簧与侧架之间的空间。本发明还的目的还在于在缓冲弹簧与侧架连接时避免缓冲弹簧与侧架附近设置的部件之间产生干涉。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保持缓冲弹簧与侧架之间的良好卡合。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简化缓冲弹簧与侧架之间的连接操作。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使侧架良好地承受来自缓冲弹簧的载荷。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减小交通工具座椅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高侧架的与缓冲弹簧相卡合的部位的刚性。
通常,还有一种已知的交通工具座椅(例如,公开号为2002-66174的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其包括椅座架、由该椅座架支承的缓冲垫、以及覆盖缓冲垫的蒙皮材料。更具体而言,在这种技术中,椅座架设置有线状蒙皮连接部件,而设置在蒙皮材料端部的钩子钩在蒙皮连接部件上。由此实现蒙皮材料的连接。
然而,这中技术存在一个缺陷,即由于蒙皮连接部件设置在椅座架上,由此使框架结构变得复杂。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简化交通工具座椅的框架结构。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缩小缓冲垫的尺寸并抑制蒙皮连接部件的变形。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简化蒙皮材料的连接操作,提高缓冲垫的刚性,以及避免卡合部脱离蒙皮连接部件。
通常,还有一种已知的交通工具座椅(例如,公开号为2012-140064的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其包括用于插入就座传感器线束部件(配线)的通孔。此外,还有一种公知的交通工具座椅(例如,公开号为2008-080904的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其包括从座椅缓冲垫下侧支承座椅缓冲垫的弹性部件。
然而,在具有通孔的座椅缓冲垫由弹性部件从其下侧对其实施支承的结构中,如果通孔周围部分不能由该弹性部件实施良好的支承,则会使通孔周围部分产生变形,使载荷施加到线束部件上。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降低施加至插入到形成于座椅缓冲垫上的通孔内的线束部件上的载荷。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简化将线束部件插入到通孔内的操作,以及抑制线束部件与弹性部件之间的干涉。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通过弹性部件对座椅缓冲垫实施良好的支承,降低座椅缓冲垫的重量,以及降低因通孔的存在而引起的乘坐者的不舒适感。
依据实现第一发明目的的本发明,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包括:左、右侧架以及弹性部件,其连接在所述左、右侧架之间且用于支承乘坐者;其中所述左、右侧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面对设置的侧壁,以及分别从所述侧壁处朝左右方向内侧延伸的凸缘部;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安装于所述凸缘部。。
凭借这种结构,举例来说,同弹性部件直接安装在侧壁上的结构相比,由于弹性部件安装在从侧壁处朝横向内侧延伸的凸缘部,因此可以在侧壁的内侧设置结构体,并可根据需要自由确定侧壁的形状。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所述左、右侧架构成椅座架,那么各所述凸缘部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卡合孔,形成在所述弹性部件的端部上的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下侧至所述第一卡合孔的上侧贯穿所述第一卡合孔,并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
凭借这一结构,举例来说,同弹性部件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上侧至所述第一卡合孔的下侧贯穿第一卡合孔并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的结构相比,由于所述弹性部件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下侧至所述第一卡合孔的上侧贯穿所述第一卡合孔,并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因此,,可以抑制来自弹性部件的载荷施加给凸缘部的末端部使凸缘部的末端部产生变形。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地,所述凸缘部是在左右方向上从所述侧壁的上端朝向内侧延伸的上凸缘部。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弹性部件由上凸缘部支承,而该上凸缘部在向下作用的载荷的影响下很少发生变形,因此可以通过该弹性部件向乘坐者提供良好的支承。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中部、以及分别从所述中部的左、右端朝斜上方延伸的多个倾斜部。
凭借这种结构,弹性部件的两端侧形成为倾斜部,因此弹性部件可适应乘坐者的臀部,从而可由该弹性部件向乘坐者的臀部提供良好的支承。
在上述结构中,交通工具座椅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侧壁之间并用于调节所述椅座架的高度。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倾斜部与所述侧壁之间,因此可以有效利用该倾斜部与侧壁部之间的空间。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某一位置上,该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前端部的后方以及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前后方向中心的前方,则所述弹性部件优选地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后侧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所述弹性部件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后侧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因此在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时,可避免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前端部的周围结构(即前连杆)之间产生干涉。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果所述弹性部件设置某一位置上,该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后端部的前方以及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前后方向中心的后方,则所述弹性部件优选地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前侧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所述弹性部件优选地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前侧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因此在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时,可避免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后端部的周围结构(即后连杆)之间产生干涉。
上述结构还包括第二卡合孔;所述弹性部件的卡合部从上往下地插入所述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孔与所述弹性部件的卡合部的端部卡合。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的卡合部的端部向远离假想线的一侧弯折,并且所述第二卡合孔具有远离所述第一卡合孔且向远离所述假想线的另一侧延伸的端部,其中所述假想线贯穿所述第一卡合孔和所述第二卡合孔。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所述卡合部的端部向远离贯穿所述第一卡合孔和所述第二卡合孔的假想线的一侧延伸,而第二卡合孔的远离第一卡合孔的端部向远离所述假想线的另一侧延伸,因此所述卡合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卡合孔的端部彼此远离对方设置。这样,可使弹性部件与侧架之间保持良好的卡合。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所述第一卡合孔和所述第二卡合孔沿着前后方向排列配置,则所述弹性部件的卡合部的端部优选在左右方向上朝内侧延伸,而远离所述第一卡合孔的所述第二卡合孔的端部在左右方向上朝外侧延伸。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卡合部的端部在横向上面朝内侧,且该卡合部形成为C形结构,从而使弹性部件与第一卡合孔和第二卡合孔之间的连接操作更加容易实现。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前侧弹性部件和后侧弹性部件,并且所述前侧弹性部件和所述后侧弹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具有间隔,则所述凸缘部优选具有安装所述前侧弹性部件的前侧部和安装所述后侧弹性部件的后侧部,并且所述前侧部的左右方向宽度大于所述后侧部的左右方向宽度。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可通过将连接于前侧弹性部件的前侧部的宽度设置得大于连接于后侧弹性部件的后侧部的宽度来提高凸缘部前侧部的刚性,这样,例如在碰撞中,即便有较大载荷从乘坐者施加到前侧弹性部件,所述凸缘部的前侧部也可较好地承受来自前侧弹簧部件的较大载荷。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卡合孔和所述第二卡合孔之间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向下方凹陷且从所述第一卡合孔延伸至所述第二卡合孔。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凹部形成在第一卡合孔和第二卡合孔之间,因此可减少弹性部件向上突出于凸缘部上表面的突出距离。这样可缩小交通工具座椅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上述结构还包括:遮罩部件,其用于遮罩所述凹部且置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卡合部上。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遮罩部件置于设置在凹部中的所述弹性部件的卡合部上,因此可将弹性部件的卡合部夹在凹部与遮罩部件之间。这样,可使弹性部件与卡合孔之间的卡合保持良好。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地,所述侧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前方的第一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后方的第二部,并且所述交通工具座椅还包括:加强部件,其从所述第一部延伸向所述第二部延伸,且焊接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上。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前方和后方的第一部及第二部由加强部件加强,因此可提高第一卡合孔附近的刚性。
依据实现第二发明目的的本发明,交通工具座椅包括:座椅缓冲垫和覆盖着所述座椅缓冲垫的蒙皮材料,其中,在所述座椅缓冲垫的里侧设置有蒙皮连接部件,而设置在所述蒙皮材料的端部上的卡合部与所述蒙皮连接部件卡合。
凭借这种结构,同蒙皮连接部件设置框架上的常见结构相比,由于蒙皮连接部件设置在座椅缓冲垫的反面,因此可简化框架结构。
在上述结构中,在所述座椅缓冲垫的里侧表面设置有凹部,并且所述蒙皮连接部件包括:嵌入所述座椅缓冲垫且保持在所述座椅缓冲垫内的留置部(被保持部),以及暴露在所述凹部内且与所述蒙皮材料的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蒙皮连接部件可嵌入在座椅缓冲垫内,而不突出于座椅缓冲垫的反面,因此可缩小座椅缓冲垫的尺寸。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凹部包括多个沿所述蒙皮材料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凹陷部,并且,所述蒙皮连接部件的留置部嵌入并保持在位于多个所述凹陷部之间的中部内。
凭借这种结构,举例来说,同凹部在蒙皮连接部件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结构相比,由于蒙皮连接部件可由多个中部保持,因此可以抑制蒙皮连接部件的变形。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用于提高座椅缓冲垫刚性的片状部件设置在座椅缓冲垫的反面,则该片状部件可包括暴露所述凹部的切口部以及与所述中部重叠的中部加强部。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片状部件的中部加强部提高了中部的刚性,因此可进一步抑制蒙皮连接部件的变形。
如果上述结构还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呈在所述座椅缓冲垫的一端至所述座椅缓冲垫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从所述座椅缓冲垫的反面支承所述座椅缓冲垫,则从里侧观察,所述蒙皮连接部件未与所述弹性部件重叠。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在蒙皮材料的卡合部与蒙皮连接部件卡合时弹性部件不会妨碍这一连接,因此可比较容易地实现蒙皮材料的连接操作。
在上述结构中,弹性部件设有多个,多个弹性部件在其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而蒙皮连接部件设置在这些弹性部件的宽度方向外侧。
凭借这种结构,举例来说,同蒙皮连接部件设置在多个弹性部件之间的结构相比,即便蒙皮材料的卡合部在横向上从弹性部件的外侧靠近蒙皮连接部件,由于弹性部件在宽度方向上并不在蒙皮连接部件的外侧,因此可进一步简化蒙皮材料的连接操作。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弹性部件是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弯曲的部位的S形弹簧,在所述弹性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可以使所述中部以及所述S形弹簧的多个弯曲部中的向远离所述凹部的方向突出的弯曲部配置在相同位置。
在本文中,术语“相同位置”是指一部分中部和一部分弯曲部位于同一位置上。
凭借这种结构,举例来说,同凹部沿纵向延伸的结构相比,由于中部设置在S形弹簧的开口部位,因此可以提高位于S形弹簧开口部的开口空间内的那一部分座椅缓冲垫的刚性。
如果上述结构还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呈在从所述座椅缓冲垫的一端至所述座椅缓冲垫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从所述座椅缓冲垫的下侧支承所述座椅缓冲垫,则弹性部件可设置在蒙皮连接部件的一部分的正后方。
凭借这种结构,即便在座椅缓冲垫的蒙皮连接部件附近施加有局部载荷,弹性部件也可抑制该蒙皮连接部件的下沉。这样,可避免因蒙皮连接部件的下沉而引起卡合部脱离蒙皮连接部件。
依据实现第三发明目的的本发明,交通工具座椅包括椅座和座椅靠背。该椅座包括座椅缓冲垫和弹性部件。该座椅缓冲垫具有插入线束部件的通孔。该弹性部件呈在从所述座椅缓冲垫的一端至所述座椅缓冲垫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从所述座椅缓冲垫的下侧支承所述座椅缓冲垫,其中该弹性部件和该通孔与弹性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竖直平面相交(弹性部件和通孔被一个在弹性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竖直平面穿过)。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弹性部件支承通孔的附近部位,因此可抑制座椅缓冲垫的通孔的变形,并可减小施加给线束部件的载荷。
在上述结构中,从下侧观察,所述通孔未与所述弹性部件重叠。
凭借这种结构,因为弹性部件不会妨碍将线束部件插入到通孔内的操作,因此可简化这一插入操作。此外,由于通孔和弹性部件彼此间并不重叠,因此可抑制线束部件与弹性部件之间的干涉。
在上述结构中,弹性部件沿通孔的外周边(周缘)延伸。
这种结构可利用弹性部件更好地支承通孔的周围部位。
在上述结构中,弹性部件是具有多个在宽度方向上弯折的部位的S形弹簧。
凭借这种结构,可由S形弹簧较好地支承座椅缓冲垫。
上述结构包括前侧S形弹簧及后侧S形弹簧。这些S形弹簧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具有间隔。而通孔设置在对应于前侧S形弹簧的位置上,此外,前侧弹簧的位于通孔周围的部位朝向后侧开口。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通孔设置在对应于前侧S形弹簧的位置上,同施加有来自乘坐者的较大载荷的后侧S形弹簧相比,该位置收到的来自乘坐者的载荷要微乎其微,因此可以减小施加给线束部件的载荷,同时抑制通孔变形。此外,由于通孔周围的那部分前侧S形弹簧朝后侧开口,这样即便在座椅缓冲垫的后部因乘坐者的载荷而深深下陷时通孔和通孔内的线束被向后拉扯移动,也可抑制线束部件与S-形弹簧之间的干涉。
在上述结构中,通孔的结构可以如下:通孔的下侧开口大于通孔的上侧开口。
凭借这种结构,举例来说,同通孔沿竖直线延伸的结构相比,可将座椅缓冲垫的重量减小对应于通孔下侧扩展部的一定量。此外,举例来说,同扩大通孔的上侧孔以降低重量的结构相比,由于通孔的上侧孔较小,因此可以降低乘坐者坐在座椅缓冲垫上时因感觉到通孔的存在而产生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立体图;
图2为嵌入到该车辆座椅中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卡合孔周围结构及缓冲弹簧,其包括:(a)卡合孔周围结构及缓冲弹簧的立体图,以及(b)卡合孔周围结构及缓冲弹簧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3(a)中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从横向内侧观察到的侧架,并包括:(a)侧架的侧视图,以及(b)由图5(a)的箭头II指出的那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为嵌入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中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7为从底侧看的座椅缓冲垫和粗糙覆盖物的立体图;
图8为S-形弹簧以及从底侧看的座椅缓冲垫的仰视图;
图9包括:(a)蒙皮连接线缆周围部分的放大仰视图,以及(b)沿图9(a)中的II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0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从底侧看的蒙皮连接线缆的仰视图;
图11包括:(a)沿正交于横向的平面截取的依据第二改进实施例的蒙皮连接线缆的剖视图,以及(b)沿图11(a)在的IV-IV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2为嵌入到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内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13包括:(a)从底侧看到的座椅缓冲垫的立体图,以及通孔周围部分的剖视图;
图14为从底侧看到的S-形弹簧以及座椅缓冲垫的仰视图;
图15为从底侧看到的蒙皮连接部件以及蒙皮材料的立体图;
图16为通孔设置在位于S-形弹簧前后方向宽度外侧的位置上的实施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必要时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5,介绍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下文中,将主要介绍作为交通工具实例的车辆座椅的整体结构。在此之后,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典型特征。
如图1所示,车辆座椅S为应用在汽车中的驾驶员座椅,并且主要包括椅座S1、座椅靠背S2和头枕S3。
图2所示的座椅框架F嵌入在椅座S1和座椅靠背S2中。该座椅框架F主要包括:构成椅座S1框架的椅座架F1、以及构成座椅靠背S2框架的座椅靠背架F2。椅座S1的构造如下:椅座架F1上覆盖着由诸如聚氨酯泡沫等缓冲材料制成的座椅缓冲垫,以及由合成革或织物制成的蒙皮材料。座椅靠背S2的构造如下:座椅靠背架F2上覆盖着缓冲材料制成的座椅靠背垫,以及由合成革或织物制成的蒙皮。
椅座架F1是大致为矩形结构形状的框架,且安装在多个滑动器SL上。多个滑动器SL分别由设置在汽车地板上的一对左、右滑轨SR支承,从而在前后方向上可相对于滑轨SR滑动。这样,车辆座椅S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是可调节的。
座椅靠背架F2的下部通过座椅靠背倾角调节机构RL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椅座架F1的后部。这样,座椅靠背F2在前后方向上可相对于椅座S1倾斜。
在本说明书中,前/后(向前/向后)、左/右(横向)以及上/下方向以乘坐在未通过座椅靠背倾角调节机构RL使座椅靠背S2被平放状态下的车辆座椅S上的乘坐者的视角为基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椅座架F1。
该椅座架F1主要包括一对左、右侧架10、连接在左右侧架10之间的两个缓冲弹簧20(弹性部件的实例)、连接这两个侧架10前部的盘架30、以及连接这两个侧架10后部的连接管40。
左、右侧架10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由金属制成的框架。左、右侧架10在横向上彼此具有间隔。如图3至图5所示,左、右侧架10包括:在横向上彼此面对设置的左、右侧壁11、作为凸缘部实例的上凸缘部12、以及下凸缘部13。
上凸缘部12和下凸缘部13在横向(左右方向)上分别从侧壁11的上、下端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此外,两个缓冲弹簧20与上凸缘部12连接,并使这些缓冲弹簧20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具有间隔。
如此,由于缓冲弹簧20安装在从侧壁11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的上凸缘部12上,例如同缓冲弹簧直接安装在侧壁上的结构相比,可以在侧壁11的内侧与该侧壁11邻近的位置处设置随后介绍的高度调节机构50,并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确定侧壁11的形状。此外,由于缓冲弹簧20不是与下凸缘部13连接,而是与在向下载荷作用下不容易变形的上凸缘部12连接,因此可通过缓冲弹簧实现对于乘坐者的良好支承。
更具体而言,在上凸缘部12上形成有卡合孔12A,12B,缓冲弹簧20的大致呈C形的卡合部21(在下文中介绍)与卡合孔12A,12B卡合。各卡合孔12A,12B包括第一卡合孔A1,B1以及第二卡合孔A2,B2。该第一、第二卡合孔沿着前后方向配置。
关于细节,第一卡合孔A1,B1是让缓冲弹簧20的卡合部21从上凸缘部12的下表面向上表面方向穿过的孔。在卡合部21安装在卡合孔12A,12B中的状态下,第一卡合孔A1,B1与卡合部21的近端部21b(即:连接倾斜部23的连接部)的位置对应(卡合)。第二卡合孔A2,B2是让缓冲弹簧20的卡合部21从上凸缘部12的上表面向下表面方向插入的孔。在卡合部21安装在卡合孔12A,12B上的状态下,第二卡合孔A2,B2与卡合部21的端部21a的位置对应。
关于更多细节,在卡合部21安装在卡合孔12A,12B中的状态下,卡合部21的端部21a在横向上朝向内侧弯折(参见图3(b))。换句话说,卡合部21的端部21a朝向远离假想线LA,LB的一侧弯曲(弯折)。该假想线连接第一卡合孔A1,B1和第二卡合孔A2,B2。这样,可以在缓冲弹簧20与侧架10之间保持良好的结合。
此外,后侧卡合孔12B的第二卡合孔B2的后端部B21(即:远离第一卡合孔B1的端部)在横向上朝向外侧延伸形成。换句话说,第二卡合孔B2的后端部B21朝向远离假想线LB的另一侧方向(即:与卡合部21的端部21a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由于卡合部21的端部21a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卡合孔B2的后端部B21的延伸方向(走向)彼此相反,因此卡合部21的端部21a与第二卡合孔B2的后端部B21彼此远离对方。这样,可以在缓冲弹簧20与侧架10之间保持良好的结合。
此外,由于卡合部21的端部21a在横向上朝向内侧延伸,这样卡合部21可形成C形结构,从而可容易地实现缓冲弹簧20与第一卡合孔A1,B1以及第二卡合孔A2,B2之间的连接操作。
此外,在第一卡合孔A1,B1与第二卡合孔A2,B2之间形成有凹部12C。凹部12C大致为半圆筒形结构形状,并从第一卡合孔A1,B1延伸至第二卡合孔A2,B2。
如此,由于在第一卡合孔A1与第二卡合孔A2之间形成凹部12C,在第一卡合孔B1与第二卡合孔B2之间形成凹部12C,因此可减小缓冲弹簧20向上突出于上凸缘部12上表面的缓冲弹簧20突出量(参见图4)。这样,可缩小车辆座椅S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此外,上凸缘部12具有前侧部12D和后侧部12E。其中,前侧部12上形成有前侧卡合孔12A,而后侧部12上形成有后侧卡合孔12B,而且前侧部12D的横向宽度大于后侧部12E的横向宽度。
如此,由于上凸缘部12前侧部12D的横向宽度大于其后侧部12E的横向宽度,因此可提高上凸缘部12前侧部12D的刚性。这样,即便从乘坐者向前侧缓冲弹簧20施加较大的载荷时,也可由加宽的上凸缘部12前侧部12D较好地承受来自前侧缓冲弹簧20A的这一载荷。
此外,在侧架10的侧壁11上焊接有作为加强部件实例的加强杆60。该加强杆60具有弯曲形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更具体而言,该加强杆60包括第一弯曲部61和第二弯曲部62。其中,第一弯曲部具有朝向横向内侧开口的大致为U形的结构。而第二弯曲部则从第一弯曲部61的后端部相继延伸,并具有朝向横向内侧开口的大致为U形的结构。
第一弯曲部61从位于后侧卡合孔12B前方的第一部81延伸至位于后侧卡合孔12B后侧的第二部82,而且第一弯曲部6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部81和第二部82上。凭借由加强杆60加强分别位于后侧卡合孔12B前后侧的第一部81和第二部82的这种结构,可提高后侧卡合孔12B附近的刚性。
在本实施例中,特别地,第一弯曲部61焊接在侧壁11上,且具体是焊接在对应于狭窄后侧部12E的部位。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可由加强杆60提高狭窄后侧部12E附近的刚性。
在前后方向上设置的两个缓冲弹簧20是用于承受来自乘坐者的载荷的弹簧,而且二者具有相似的结构。更具体而言,缓冲弹簧20是在横向延伸的具有多个前后方向弯折的S形弹簧(波形弹簧或蛇形弹簧)。如图4所示,S形弹簧包括:在横向上延伸的中部22、从中部22的左、右端(该图仅示出其中一端)向斜上方(横向的外侧上方)延伸的倾斜部23、以及在横向上设置在倾斜部23外端部上的卡合部21。
凭借各缓冲弹簧20的两端侧均形成为倾斜部23的这种结构,可使缓冲弹簧20适应乘坐者的臀部,从而可由缓冲弹簧20向乘坐者的臀部提供较佳的支承。
此外,用于调节椅座架F1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50的一部分设置在倾斜部23与侧架10的侧壁11之间。凭借这种结构,由于高度调节机构50设置在倾斜部23与侧壁11之间,因此有效利用倾斜部23与侧壁11之间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部特别包括第一倾斜部23A和第二倾斜部23B。其中,第一倾斜部从中部22的端部伸出,且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较大的倾斜角度。而第二倾斜部从第一倾斜部23A的横向外端部伸出,且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小于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凭借倾斜部23由两个倾斜部23A,23B组成的这种结构,可以在倾斜部23与高度调节机构50之间留有一定空间。由此,可以抑制倾斜部23与高度调节机构50之间的干涉。
需要注意的是,高度调节机构50设置在左、右侧架10的附近,且主要包括前连杆51、后连杆52、上连杆53、滑动器SL以及盘簧54(施力部件)。前连杆51和后连杆52的形状均为“V”形,而且其下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分别与滑动器SL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连接。而其中部(对应于“V”凹部的那一部分)则以可旋转的方式与侧架410连接。
换句话说,侧架10、前连杆51的下半部分和后连杆52的下半部分、以及滑动器SL构成了四连杆机构,从而可通过使前连杆51和后连杆52向前或向后摆动从而使侧架10向上或向下移动。此外,前连杆51的上端部以及后连杆52的上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与上连杆53连接。
盘簧54是用于对前连杆51施加使该前连杆51被抬起的方向(即:椅座架F1的提升方向)施加作用力的弹簧。盘簧54在横向上设置在前连杆51的内侧,而盘簧54的靠近其中心的端部与形成在侧架10上的弹簧卡合部14卡合。而螺旋弹簧的外侧端部则与前连杆51和上连杆53的旋转轴卡合。此外,当来自操纵杆(未图示)的驱动力传递至前连杆51时,前连杆51可在向前或向后摆动。
在上述的高度调节装置50中,如果需要降下侧架10,乘坐者则可在某一方向上操作操纵杆克服盘簧54的驱动力以向下后方摆动前连杆51,由此降下侧架10。反之,如果需要提升侧架10,乘坐者则可在另一方向上操作操纵杆,以向上前方倾斜前连杆51。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当乘坐者在另一方向上操作操纵杆时,可由盘簧54辅助操纵杆的操作。
如图3(a)、图5(a)和图5(b)所示,卡合部21包括大致弯曲成C形结构的基部21b、从基部21b开始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直部21c、以及从直部21c开始在横向上朝向内侧弯曲的端部21a。该卡合部21的整体具有大致呈朝向横向内侧开口的C-形结构。此外,设置在前侧缓冲弹簧20A上的卡合部21的构造如下:卡合部21的端部21a大致面向前方。设置在后侧缓冲弹簧20B上的卡合部21的构造如下:该卡合部21的端部21a大致面向后方。
这两个缓冲弹簧20A,20B分别设置在乘坐者乘坐位置(即:在驾驶汽车过程中,被施加大部分乘坐者载荷的位置)的前方和后方。这样,当乘坐者乘坐在椅座S1上时,乘坐者载荷施加至前、后侧缓冲弹簧20A,20B,从而使缓冲弹簧20A,20B在相反的方向上远离彼此。然而,凭借这种结构,如上所述,由于前侧卡合部21的端部21a面向前方,而后侧卡合部21的端部21a面向后方,可以保持缓冲弹簧20与侧架10之间的良好卡合。此外,即便在车辆碰撞中较强的前冲力会从乘坐者施加至前侧缓冲弹簧20A,也可以保持缓冲弹簧20与侧架10之间的良好卡合。
此外,在前后方向上,前侧缓冲弹簧20A设置在位于高度调节机构50前端部后方且位于高度调节机构50中部C前方的位置上,并且由于卡合部21的端部21a大致面向前方,因此该前侧缓冲弹簧20A从前侧卡合孔12A的后侧实现与前侧卡合孔12A卡合。凭借这种结构,可在前侧缓冲弹簧20A与前侧卡合孔20A卡合时,避免前侧缓冲弹簧20A与高度调节机构50前端部附近的结构(例如,盘簧54)产生干涉。
此外,在前后方向上,后侧缓冲弹簧20B设置在位于高度调节机构50后端部前方且位于高度调节机构50中心C后方的位置上,并且由于卡合部21的端部21a大致朝向后方延伸,因此后侧缓冲弹簧20B从后侧卡合孔12B的前侧实现与后侧卡合孔12卡合。凭借这种结构,可以在后侧缓冲弹簧20B与后侧卡合孔12B卡合时避免后侧缓冲弹簧20B与高度调节机构50的后端部附近结构(例如,后连杆52)产生干涉。
各卡合部21从下方插入到卡合孔12A,12B内,并与卡合孔12A,12B卡合。由于缓冲弹簧20的卡合部21从下方与卡合孔12A,12B卡合,因此,举例来说,同缓冲弹簧的卡合部从上方与卡合孔卡合的结构相比,可以避免上凸缘部12的远端部(横向内侧端部)受到来自缓冲弹簧20的载荷。
此外,前侧缓冲弹簧20A的线缆直径大于后侧缓冲弹簧20B的线缆直径。凭借这种结构,在制动或类似动作的过程中,即便前侧缓冲弹簧20A承受的来自乘坐者的载荷要大于后侧缓冲弹簧20B承受的来自乘坐者的载荷,具有较大线缆直径的前侧缓冲弹簧20A也可较好地承受这一载荷。
对应于具有不同线缆直径的缓冲弹簧20A,20B,前侧卡合孔12A和后侧卡合孔12B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前侧凹部12C和后侧凹部12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作为一种选择,可以按照具有较大线缆直径的缓冲弹簧20A的尺寸,将前侧卡合孔12A和后侧卡合孔12B以相同的尺寸加工成形,并将上述凹部12C以相同的尺寸加工成形。
此外,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与后侧卡合孔12B卡合的卡合部21的顶部(上方)设有用于遮罩座椅靠背倾角调节机构RL(凹部12C)的遮罩部件70。凭借这种结构,由于该卡合部21被夹在凹部12C与遮罩部70之间,可以使后侧缓冲弹簧20B与后侧卡合孔12B之间的卡合保持良好。
尽管上文已介绍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例,本发明还能够以下文中将要介绍的多种其它方式付诸实践。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以S形弹簧形式出现的缓冲弹簧20是弹性部件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举例来说,本发明可使用除S形弹簧之外的任意已知弹簧,这种弹簧可以由线状物(金属丝等)弯曲而成,或者也可使用橡胶等。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椅座架F1的侧架10。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特殊结构。举例来说,本发明可应用于座椅靠背架的侧架。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缓冲弹簧20与上凸缘部12连接。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特殊结构。举例来说,缓冲弹簧可与下凸缘部连接(安装)。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卡合孔A1,B1和第二卡合孔A2,B2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特殊结构。举例来说,第一卡合孔和第二卡合孔可沿着相对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向排列配置。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座椅靠背倾角调节机构RL的遮罩部件70置于卡合部21的顶部(上方)。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特殊结构,而且可使用任意形式的遮罩部件。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加强杆60是加强部件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特殊结构。举例来说,可使用具有L形截面或U形截面的加强部件。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汽车用车辆座椅S是交通工具座椅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车辆座椅,还可应用于其它交通工具座椅,例如船舶或飞行器的座椅。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6至图11,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介绍的那些部件相似的构成部件,并省略对于这些构成部件的详细介绍。
图6所示的座椅框架F嵌入在椅座S1(参见图1)和座椅靠背S2(参见图1)内。该座椅框架F主要包括:构成椅座S1框架的椅座架F1、以及构成座椅靠背S2框架的座椅靠背架F2。椅座S1的构造如下:椅座架F1上覆盖着座椅缓冲垫200(参见图7)以及由合成革或织物制成的蒙皮材料300(参见图9)。其中,座椅缓冲垫200是由诸如聚氨酯泡沫等缓冲材料制成的缓冲垫的实例。座椅靠背S2的构造如下:座椅靠背架F2上覆盖着由缓冲材料制成的座椅靠背垫,以及由合成革或织物制成的蒙皮材料。
椅座架F1是大致具有矩形结构形状的框架,并安装在多个滑动器SL上。多个滑动器SL分别由一对设置在汽车地板上的左、右滑轨SR支承,从而可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滑轨SR滑动。这样,车辆座椅S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是可调节的。
座椅靠背架F2的下部通过座椅靠背倾角调节机构RL以可旋转的方式与椅座架F1的后部连接。这样,座椅靠背S2可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椅座S1摆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椅座架F1和座椅缓冲垫200。
椅座架F1主要包括一对左、右侧架10、该左右侧架10之间的两个S形弹簧120(弹性部件的实例)、连接该侧架10前部的盘架130、以及连接该侧架10后端部的圆柱管形状的连接管140。
该左、右侧架10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由金属制成的框架。该左、右框架10在横向上彼此具有间隔。盘架130设置在该左、右侧架10的前半部之间,而在前后方向上(即垂直于S形弹簧120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具有间隔的两个S形弹簧120则与该左、右侧架10的后半部连接。
各S形弹簧120是在横向上延伸且具有多个前后方向弯折的长弹簧。更具体而言,S形弹簧120包括:多个具有向前突出的圆弧状的前侧弯曲部121、多个具有向后突出的圆弧状的后侧弯曲部122、多个呈直线状且用于连接前侧弯曲部121和后侧弯曲部122的连接部123、以及多个形成在前侧弯曲部121最外侧或后侧弯曲部122最外侧且用于同侧架10卡合的卡合部124。
盘架130是大致呈朝向上方以及后方开口的盒状(箱形)。
左、右侧架10、盘架130和两个S形弹簧120上覆盖着图7所示的座椅缓冲垫200。相应地,侧架10、盘架130以及S形弹簧120从座椅缓冲垫200的下侧(里侧)支承座椅缓冲垫200。
如图7至图9所示,在座椅缓冲垫200底侧的后部设有蒙皮连接线缆(蒙皮连接用棒状部件)210(蒙皮连接部件、蒙皮安装部件的实例)。设置在蒙皮材料300端部上的卡合部310与蒙皮连接线缆210卡合。凭借这种结构,同蒙皮连接部件设置在框架上的惯常结构相比,可以简化椅座架F1的框架结构。
在蒙皮材料300的后端部设有三个卡合部310,这三个卡合部310在横向上彼此具有间隔地设置。各卡合部310的前端沿蒙皮连接线缆210的外周面(即:下文将要介绍的被卡合部212)弯曲,从而能够与蒙皮连接线缆210卡合。必要时,还可在蒙皮材料300的其它端部上设置这些卡合部310。
更具体而言,在座椅缓冲垫200里侧表面(下表面)的后部设有三个具有在横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状的凹部220。这些凹部220在横向(蒙皮连接线缆210的延伸方向)上彼此具有间隔。而蒙皮连接线缆210则嵌入座椅缓冲垫200内,从而在横向上贯穿这三个凹部220。更具体而言,蒙皮连接线缆210是在横向上延伸且由金属制成的杆状部件。该蒙皮连接线缆210包括四个嵌入并保持在座椅缓冲垫200内的留置部211(被保持部)、以及三个分别暴露在凹部220内且与蒙皮材料300的卡合部310卡合的被卡合部212。
凭借蒙皮连接线缆210嵌入座椅缓冲垫200内的这种结构,蒙皮连接线缆210不会突出于座椅缓冲垫200的下表面,从而缩小了座椅缓冲垫200的尺寸。
此外,四个留置部211中位于横向最外侧的两个留置部211嵌入并保持在两个外侧部231内。这两个外侧部231在横向上位于三个凹部220的外侧。而另外两个留置部211则嵌入并保持在形成于三个凹部220之间的两个中部232内。这样,举例来说,与凹部是一个横向长槽的结构例相比,由于两个外侧部231和两个中部232均保持有蒙皮连接线缆210,因此可增加保持蒙皮连接线缆210的部位数量,从而可抑制蒙皮连接线缆210的变形。
此外,在座椅缓冲垫200的反面(里侧)设有作为片状部件实例的粗糙覆盖物(粗毛毡、毡垫)240。该粗糙覆盖物240是一种织物,用于提高座椅缓冲垫200的刚性,防止座椅缓冲垫200的反面被撕裂,以及抑制来自路面的噪音。在粗糙覆盖物240的后部形成有作为切口部实例的三个露出孔241。
为了露出座椅缓冲垫200的凹部220以供观察,露出孔241形成在与凹部220对应的位置上且其形状与凹部220相匹配。此外,粗糙覆盖物240的位于露出孔241之间的部位形成了与两个中部232重叠的两个中部加强部242。凭借中部加强部242与中部232重叠设置的这种结构,举例来说,同露出孔为一个横向长孔的结构相比,通过该中部加强部242可加强中部232的刚性。这样,可进一步抑制蒙皮连接线缆210的变形。
此外,从下侧观察,蒙皮线缆210未与S形弹簧120重叠。这样,由于在蒙皮材料300的卡合部从下侧与蒙皮连接线缆210连接(安装)时,S-形弹簧不会妨碍蒙皮材料300的连接操作,因此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蒙皮材料300的连接操作。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蒙皮连接线缆210设置在两个S形弹簧120的后侧(宽度方向外侧)。这样,举例来说,同蒙皮连接线缆设置在两个S形弹簧之间的结构相比,即便在蒙皮材料300的卡合部310从后侧接近蒙皮连接线缆210时,由于在蒙皮连接线缆210的后侧不存在S形弹簧,因此可更加容易地实现蒙皮材料300的连接操作。
此外,中部232、中部加强部242以及S形弹簧的前侧弯曲部121(即向远离凹部220的方向突出的弯曲部)设置在横向(即S形弹簧120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位置上。更具体而言,各中部232的一部分、各加强部242的一部分、以及前侧弯曲部的一部分设置在同一横向位置上。
凭借这种结构,举例来说,同凹部为横向上形成的长凹槽的这种结构相比,由于中部232和中部加强部242设置在S形弹簧120的开口部处,因此可以提高座椅缓冲垫200的位于S形弹簧120开口部(即:两个邻近后侧弯曲部122之间的部分)的开口空间的那一部分的刚性。
第一改进实施例
下面,必要时参照附图,详细介绍第一改进实施例。第一改进实施例是针对依据上述第二实施例的蒙皮连接线缆附近结构的改进。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在第二实施例中介绍的那些部件相似的构成部件,并省略对于这些构成部件的详细介绍。
如图10所示,第一改进实施例的蒙皮连接线缆410与第二实施例的蒙皮连接线缆区别在于:与多个中部232对应的各留置部411向前突出进而形成U形结构。此外,第一修改实施例的S-形弹簧420的构造如下:多个后侧弯曲部122中的两个后侧弯曲部122位于留置部411的正下方,与中部232设置在同一横向位置上。
凭借S形弹簧420设置在蒙皮连接线缆410留置部411正下方的这种结构,即便在座椅缓冲垫200的蒙皮连接线缆410留置部411的周围施加有局部载荷,S形弹簧420可抑制蒙皮连接线缆410的下沉。这样,可避免因蒙皮连接线缆410下沉引起的卡合部310脱离蒙皮连接线缆410。
第二改进实施例
下面,必要时参照附图,详细介绍第二改进实施例。第二改进实施例是针对依据上述第二实施例的蒙皮连接线缆附近结构的改进。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在第二实施例中介绍的那些部件相似的构成部件,并省略对于这些构成部件的详细介绍。
如图11(a)和11(b)所示,第二改进实施例的蒙皮连接线缆510形成有多个上下方向上的弯折。蒙皮连接线缆510的一部分构成了嵌入在座椅缓冲垫200内的留置部511,而蒙皮连接线缆510的其余部分构成了从座椅缓冲垫200(更具体而言,粗糙覆盖物240)下表面向下突出且暴露在外侧的卡合部512。该卡合部512位于高度低于从座椅缓冲垫200下侧支承座椅缓冲垫200的S形弹簧120的位置上。
凭借卡合部512位于高度低于S形弹簧120的位置上的这种结构,可容易地实现蒙皮材料300卡合部310与卡合部512之间的连接。这样,可更加容易实现蒙皮材料300的连接操作。
尽管上文介绍了第二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改进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结构,其还能够以下文将要介绍的多种其它方式付诸实践。
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座椅缓冲垫200是缓冲垫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缓冲垫可以是指座椅靠背垫。
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蒙皮连接线缆210,410,510设置在座椅缓冲垫200的后部。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蒙皮连接部件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上,只要该位置位于缓冲垫的反面(里侧)即可。
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线缆(蒙皮连接线缆210及类似线缆)是蒙皮连接线缆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举例来说,可使用圆柱管部件或多边形杆状部件。
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粗糙覆盖物240是片状部件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本发明可使用其它织物,只要这种织物是片状部件即可。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多个凹部220在横向上成直线排列。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举例来说,如果蒙皮连接部件沿圆弧延伸,多个凹部则沿圆弧排列。此外,凹部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披露的具体数量。本发明可设置任意数量的凹部。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孔(露出孔241)是切口部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举例来说,本发明可设置在片状部件端部开口的切口部。
在上述第一改进实施例中,改进了蒙皮连接线缆410的留置部411,使S形弹簧420设置在留置部411的正下方。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举例来说,可改进S形弹簧的形状,使S形弹簧位于蒙皮连接部件卡合部的正下方。
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S形弹簧120是弹性部件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举例来说,本发明可使用其它金属丝弹簧、板簧及类似弹簧。然而,举例来说,同使用直金属丝弹簧的结构相比,在使用S形弹簧的结构中座椅缓冲垫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承。
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S形弹簧120(弹性部件)在横向上延伸。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只要弹性部件在缓冲垫一端至缓冲垫另一端的方向上延伸即可。举例来说,弹性部件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在上述实施例中,汽车用车辆座椅S是交通工具座椅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车辆座椅,还可应用于其它交通工具座椅,例如船舶或飞行器的座椅。
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2至图16,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在第二实施例中介绍的那些部件相似的构成部件,并省略对于这些构成部件的详细介绍。
图12所示的座椅框架F嵌入在椅座S1(参见图1)和座椅靠背S2(参见图1)内。该座椅框架F包括:构成椅座S1框架的椅座架F1以及构成座椅靠背S2的座椅靠背架F2。椅座S1的构造如下:椅座架F1上覆盖着由诸如聚氨酯泡沫等缓冲材料制成的座椅缓冲垫700(参见图13),以及由合成革或织物制成的蒙皮材料800(参见图15)。座椅靠背S2的构造如下:座椅靠背架F2上覆盖着由缓冲材料制成的座椅靠背垫,以及由合成革或织物制成的蒙皮材料。
椅座架F1是具有矩形结构形状的框架,并安装在多个滑动器SL上。多个滑动器SL分别由一对设置在车辆地板上的左、右滑轨SR支承,从而可在前后方向上相对滑轨SR滑动。这样,车辆座椅S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是可调节的。
座椅靠背架F2的下部通过座椅靠背倾角调节机构RL以可旋转的方式与椅座架F1的后部连接。这样,座椅靠背S2可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椅座S1摆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椅座架F1和座椅缓冲垫700。
椅座架F1主要包括一对左、右侧架10、位于左右侧架10之间的两个S-形弹簧620(弹性部件的实例)、连接侧架10前部的盘架630、以及连接侧架10后端部的连接管640。
左、右侧架10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由金属制成的框架。该左、右侧架10在横向上彼此具有间隔。盘架630设置左、右侧架10之间的前半部上,而两个S-形弹簧620则以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间隔的形式与左、右侧架10之间的后半部连接。
各S形弹簧620是在横向上延伸且具有多个前后方向(S-形弹簧620的横向)弯折的弹簧。更具体而言,S-形弹簧620包括:多个均具有向前突出的圆弧形结构的前侧弯曲部621、多个均具有向后突出的圆弧形结构的后侧弯曲部622、多个均具有直线结构且用于连接前侧弯曲部621和后侧弯曲部622的连接部623、以及形成在前侧弯曲部621最外侧或后侧弯曲部622最外侧且与侧架10卡合的卡合部624。
盘架630为朝向上方以及后方开口的盒状部件。
左、右侧架10、盘架630以及两个S-形弹簧620覆盖着如图13(a)所示的座椅缓冲垫700。相应地,侧架10、盘架630以及S-形弹簧620从座椅缓冲垫700的下侧支承座椅缓冲垫700。
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在座椅缓冲垫700的中部形成有用于插入就座传感器900线束部件920的通孔710,该通孔710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座椅缓冲垫700。就座传感器900用于检测“乘坐者坐在了椅座S1上”这一事项。通孔710是具有上侧开口711和下侧开口712的矩形孔,并且下侧开口712大于上侧开口711。
凭借这种结构,举例来说,同通孔垂直延伸的结构相比,可将座椅缓冲垫700的重量减掉对应于通孔710的扩张下侧部的量。此外,举例来说,同扩大通孔上侧开口以降低重量的结构相比,由于通孔710的上侧开口711较小,因此可以降低乘坐者坐在座椅缓冲垫700上时因感觉到通孔710的存在而产生的不适感。
如图14所示,通孔710与前后一对S形弹簧620中的前侧S形弹簧630设置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同位置上。更具体而言,通孔710的一部分与前侧S形弹簧620的一部分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即:位于横向延伸的竖直平面PF上)上。换句话说,通孔710和前侧S形弹簧620与横向(即:S-形弹簧6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竖直平面PF相交。
凭借这种结构,由于通孔710的周围部分由S形弹簧620支承,因此可抑制通孔710的变形,并能够减少施加给线束部件920的载荷。此外,举例来说,同通孔与后侧S形弹簧设置在相同位置上的结构相比,由于通孔710与前侧S形弹簧620设置在相同的位置上,而该位置同承受着乘坐者较大载荷的后侧S形弹簧620的位置相比很少会收到来自乘坐者的载荷,这样可以进一步抑制通孔710的变形,进而可进一步减少施加给线束部件920的载荷。
从下侧观察,通孔710设置在未与S形弹簧620(的金属丝)重叠的位置上,更具体而言,该位置介于S形弹簧620的一对连接部623之间。凭借这种结构,可比较容易地实现将线束部件920插入到通孔710内的操作,因为S形弹簧620不会对该操作产生干涉。此外,由于通孔710和S形弹簧620彼此并不重叠,因此可抑制线束部件920与S形弹簧620之间的干涉。
上述那对连接部623沿矩形通孔710的外周边(周缘)延伸,并毗邻该通孔710。凭借这种结构,通孔710的周围部分可获得S形弹簧620的连接部623的良好支承。
此外,S形弹簧620的包围通孔710的部位,即:由前侧弯曲部621和一对连接部623形成的凹形部,朝向后侧开口。凭借这种结构,由于包围通孔710的这一部分S形弹簧620朝向后侧开口,这样在座椅缓冲垫700的后部因来自乘坐者的载荷而深深下沉时,即便通孔710和通孔710中的线束部件920被拉扯并向后移动,也可以抑制线束部件920与S形弹簧620之间的干涉。
如图12和图15所示,连接管640是圆管,而蒙皮连接部件650通过焊接或类似手段固定在连接管640的中部。蒙皮连接部件650由金属制成的圆柱形柱状部件弯曲加工而成,且主要包括两个被卡合部651、设置在这两个被卡合部651之间的凹形部652、以及在横向上设置在各被卡合部651外侧的连接部653。
这两个被卡合部651是在横向上延伸的杆状部,在横向上相互间隔配置,且配置在离开连接管640的位置。设置在蒙皮材料800上的两个卡合部810分别与上述两个被卡合部651卡合。
凹形部652朝向下侧(与连接管640相反的方向)开口,而凹形部652的两端部分别与被卡合部651的横向内端部连接。
连接部(安装部)653从各被卡合部651的横向外侧端部向上延伸,而该连接部653的末端沿连接管640的外周面弯曲。
此外,凹形部652和连接部653通过焊接或类似手段固定在连接管640上。凭借这种结构,举例来说,同U形蒙皮连接部件的两端固定在连接管(两点固定)上的结构相比,通过三点固定,蒙皮连接部件650可牢固地固定在连接管640上。
在凹形部652的内侧设置有诸如加热器等部件的线束部件(配线、电线)940。举例来说,在U形蒙皮连接部件(安装部件)的两端固定在连接管上的这种结构中,线束部件必须插入蒙皮连接部件与连接管之间,由此使线束部件的配线操作变得复杂。与之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在蒙皮连接部件650的中央部形成有凹形部652,则由于可将线束简单地从凹形部652的开口(朝向连接管)插入到内侧,因此可简化线束940的配线布置操作。
两个卡合部810在横向上于蒙皮材料800的后侧端部处具有间隔。各卡合部810的远端沿被卡合部651的外周面弯曲,从而可与被卡合部651卡合。必要时,还可以在蒙皮材料800的另一端部上设置卡合部810。此外,位于上述两个卡合部810之间的蒙皮材料800的部位820面向线束部件940。凭借这种结构,能够由蒙皮材料800防止乘坐者触碰到线束部件940。
尽管上文已介绍了第三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特殊结构,本发明还可采用下文将要介绍的其他方式付诸实践。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通孔710设置在一对连接部623之间。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举例来说,通孔710可设置在U形前侧弯曲部621围绕的空间内,或设置在一对后侧弯曲部622之间的空间内。此外,通孔710并不必须设置在S形弹簧620的前后方向宽度范围内。举例来说,如图16所示,通孔710可设置在位于S形弹簧620的前后方向宽度范围外侧的位置上。换句话说,通孔710和S形弹簧620与横向延伸的一个竖直平面PF相交。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S形弹簧620(弹性部件)在横向上延伸。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弹性部件可在诸如前后方向的任何方向上延伸,只要弹性部件在座椅缓冲垫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方向上延伸即可。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通孔710为矩形孔。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举例来说,除矩形孔之外,通孔还可以使圆孔或多边形孔。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S形弹簧620是弹性部件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举例来说,本发明可使用其它金属丝弹簧、板簧及类似弹簧。然而,举例来说,同使用直金属丝弹簧的结构相比,在使用S形弹簧的结构中座椅缓冲垫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承。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汽车用车辆座椅S是交通工具座椅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车辆座椅,还可应用于其它交通工具座椅,例如船舶或飞行器的座椅。
Claims (20)
1.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包括:
左、右侧架以及
弹性部件,其连接在所述左、右侧架之间且用于支承乘坐者;
其中所述左、右侧架包括:
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面对设置的侧壁,以及
分别从所述侧壁处朝左右方向内侧延伸的凸缘部;
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安装于所述凸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左、右侧架构成椅座架,
在所述凸缘部上形成有第一卡合孔,形成在所述弹性部件的端部上的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
所述弹性部件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下侧至所述第一卡合孔的上侧贯穿所述第一卡合孔,并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凸缘部是在左右方向上从所述侧壁的上端朝向内侧延伸的上凸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中部、以及分别从所述中部的左、右端朝斜上方延伸的倾斜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侧壁之间并用于调节所述椅座架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某一位置上,该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前端部的后方以及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前后方向中心的前方,
并且所述弹性部件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后侧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弹性部件设置某一位置上,该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后端部的前方以及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前后方向中心的后方,
并且所述弹性部件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前侧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还包括第二卡合孔,所述弹性部件的卡合部从上往下地插入所述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孔与所述弹性部件的卡合部的端部卡合;
其中,所述弹性部件的卡合部的端部向远离假想线的一侧弯折,并且所述第二卡合孔具有远离所述第一卡合孔且向远离所述假想线的另一侧延伸的端部,其中所述假想线连接所述第一卡合孔和所述第二卡合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第一卡合孔和所述第二卡合孔沿着前后方向排列配置,并且
其中所述弹性部件的卡合部的端部在左右方向上朝内侧弯折,而远离所述第一卡合孔的所述第二卡合孔的端部在左右方向上朝外侧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前侧弹性部件和后侧弹性部件,所述前侧弹性部件和所述后侧弹性部件在前后方向具有间隔,并且
其中所述凸缘部具有安装所述前侧弹性部件的前侧部和安装所述后侧弹性部件的后侧部,并且所述前侧部的左右方向宽度大于所述后侧部的左右方向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在所述第一卡合孔和所述第二卡合孔之间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向下方凹陷且从所述第一卡合孔延伸至所述第二卡合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还包括:遮罩部件,其用于遮罩所述凹部且置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卡合部上。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侧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前方的第一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后方的第二部,并且
其中所述交通工具座椅还包括加强部件,其从所述第一部向所述第二部延伸,且焊接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还包括缓冲垫和覆盖着所述缓冲垫的蒙皮材料,
其中,在所述缓冲垫的里侧设置有蒙皮连接部件,而设置在所述蒙皮材料的端部上的卡合部与所述蒙皮连接部件卡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在所述缓冲垫的里侧表面设置有凹部,并且
其中所述蒙皮连接部件包括:嵌入所述缓冲垫且保持在所述缓冲垫内的留置部,以及暴露在所述凹部内且与所述蒙皮材料的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凹部包括多个沿所述蒙皮材料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凹陷部,并且
其中,所述蒙皮连接部件的留置部嵌入并保持在位于多个所述凹陷部之间的中部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弹性部件是S形弹簧,所述S形弹簧呈在所述缓冲垫的一端至所述缓冲垫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从所述缓冲垫的里侧支承所述缓冲垫,所述S形弹簧具有多个在宽度方向弯折的部位,
其中,从所述里侧观察,所述蒙皮连接部件未与所述弹性部件重叠,并且
其中,所述S形弹簧的多个弯折的部位均包括向远离所述凹陷部的方向突出的弯曲部,而所述中部与所述弯曲部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长度方向上的相同位置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还包括椅座和座椅靠背,
其中所述椅座包括:座椅缓冲垫和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座椅缓冲垫具有供线束部件穿过的通孔,
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呈在从所述座椅缓冲垫的一端至所述座椅缓冲垫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从所述座椅缓冲垫的下侧支承所述座椅缓冲垫,并且
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通孔与在所述弹性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一个竖直平面相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从下侧观察,所述通孔未与所述弹性部件重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弹性部件是S形弹簧,该S形弹簧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且具有多个在其宽度方向上弯折的部位,并且
其中所述S形弹簧包括围绕所述通孔配置的部位,并且该部位朝向后侧开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52370A JP6053465B2 (ja) | 2012-11-16 | 2012-11-16 | 乗物用シート |
JP2012252374A JP2014100940A (ja) | 2012-11-16 | 2012-11-16 | 乗物用シート |
JP2012252360A JP6054713B2 (ja) | 2012-11-16 | 2012-11-16 | 乗物用シート |
JP2012-252374 | 2012-11-16 | ||
JP2012-252360 | 2012-11-16 | ||
JP2012-252370 | 2012-11-16 | ||
PCT/JP2013/080857 WO2014077346A1 (ja) | 2012-11-16 | 2013-11-15 | 乗物用シー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80812A true CN104780812A (zh) | 2015-07-15 |
CN104780812B CN104780812B (zh) | 2018-04-27 |
Family
ID=50731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59966.6A Active CN104780812B (zh) | 2012-11-16 | 2013-11-15 | 交通工具座椅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5) | US9738193B2 (zh) |
EP (1) | EP2921081B1 (zh) |
CN (1) | CN104780812B (zh) |
BR (1) | BR112015010748A2 (zh) |
WO (1) | WO2014077346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8234A (zh) * | 2016-12-28 | 2017-06-13 | 湖南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防异响汽车座椅和车辆 |
CN106976418A (zh) * | 2015-10-02 | 2017-07-25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用座椅 |
CN108016337A (zh) * | 2016-10-28 | 2018-05-11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乘坐物用座椅 |
CN109798313A (zh) * | 2017-11-17 | 2019-05-24 |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减震装置及具有该减震装置的幼儿载具 |
CN111497691A (zh) * | 2017-07-31 | 2020-08-07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 |
WO2021068579A1 (zh) * | 2019-10-09 | 2021-04-15 | 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沙发面料扪皮的支撑组件框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15717B2 (ja) * | 2014-07-08 | 2016-10-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CN104510214B (zh) * | 2014-10-27 | 2018-05-22 | 大端家居(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可重复拆装的便携式弹簧床 |
JP2016159007A (ja) * | 2015-03-04 | 2016-09-05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JP6482391B2 (ja) * | 2015-06-08 | 2019-03-1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クッション部材の製造方法 |
JP6529349B2 (ja) * | 2015-06-08 | 2019-06-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のクッション部材 |
JP6658275B2 (ja) * | 2016-04-28 | 2020-03-04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US11072267B2 (en) | 2017-03-23 | 2021-07-27 | Ts Tech Co., Ltd. | Vehicle seat |
US10814760B1 (en) | 2019-04-17 | 2020-10-27 | Deere & Company | Riding lawn equipment seat |
US11465752B2 (en) | 2020-10-12 | 2022-10-11 | B/E Aerospace, Inc. | Seat assembly with hybrid spring-based cushion support |
US11691738B2 (en) | 2020-12-14 | 2023-07-04 | B/E Aerospace, Inc. | Spring-based seat diaphragm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34829A (en) * | 1958-11-21 | 1962-05-15 | Hyland C Flint | Hinged back cushion movable with the seat cushion |
JPS4430900Y1 (zh) * | 1966-06-20 | 1969-12-19 | ||
JPS5441769B2 (zh) * | 1970-04-06 | 1979-12-10 | ||
JPH0335749U (zh) * | 1989-08-17 | 1991-04-08 | ||
CN1678219A (zh) * | 2002-09-03 | 2005-10-05 |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 座椅 |
JP2010259685A (ja) * | 2009-05-11 | 2010-11-18 | Bizen Hatsujo Kk | スプリング構造体及びスプリング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
CN101898529A (zh) * | 2009-05-29 | 2010-12-01 | 菲科电缆有限公司 | 在车辆座椅中使用的缓冲垫组件 |
WO2012049725A1 (ja) * | 2010-10-12 | 2012-04-19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CN102469881A (zh) * | 2009-08-06 | 2012-05-23 |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 连结部件保护构件 |
JP2012140064A (ja) * | 2010-12-28 | 2012-07-26 | Toyota Boshoku Corp | 車両用シート |
CN102654585A (zh) * | 2011-03-04 | 2012-09-05 | 株式会社电装 | 乘员检测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241909A (en) * | 1941-05-13 | Chair seat | ||
US3386725A (en) * | 1967-04-03 | 1968-06-04 | Fujikawa Koichi | Seat frame member |
US3628780A (en) * | 1968-07-30 | 1971-12-21 | Nobuyoshi Saito | Seat frame structure |
US3874731A (en) * | 1973-05-04 | 1975-04-01 | Ford Motor Co | Injection molded seating |
CH604149A5 (zh) | 1977-09-01 | 1978-08-31 | Wirth Gallo & Co | |
JPS581361B2 (ja) | 1978-10-27 | 1983-01-11 |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 超音波寸法測定装置 |
JPS5759015Y2 (zh) | 1980-04-23 | 1982-12-16 | ||
JPS5759015A (en) | 1980-09-26 | 1982-04-09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Device for moving valve in reciprocating engine |
JPS581361U (ja) * | 1981-06-24 | 1983-01-06 |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 車両用座席等のシ−トフレ−ム |
JPS581361A (ja) | 1981-06-26 | 1983-01-06 | Hitachi Ltd | デ−タ通信方式 |
AU582916B2 (en) * | 1986-11-07 | 1989-04-13 | Tachi-S Co., Ltd. | A structure for fixing the terminal end of a trim cover assembly in an automotive seat |
AU614939B2 (en) * | 1987-09-29 | 1991-09-19 | Tachi-S Co., Ltd. | Automotive seat |
US4865379A (en) * | 1988-02-04 | 1989-09-12 | Tachi-S Co., Ltd. | Automotive seat with heating device |
GB8906837D0 (en) | 1989-03-23 | 1989-05-10 | Unilever Plc | Bread improvers |
JPH0622280Y2 (ja) * | 1989-03-30 | 1994-06-15 |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フレーム |
US5226188A (en) * | 1992-06-26 | 1993-07-13 | Liou Yaw Tyng | Ventilated foam cushion |
US5328249A (en) * | 1992-10-20 | 1994-07-12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Seat belt system |
DE29708959U1 (de) * | 1997-05-21 | 1997-07-24 | Siemens AG, 80333 München | Kraftfahrzeugsitz |
JP4214614B2 (ja) | 1999-04-28 | 2009-01-28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枠体と線状部材との取付部構造 |
DE19943890C1 (de) * | 1999-09-14 | 2001-02-15 | Faure Bertrand Sitztech Gmbh | Sitzteil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
AU1553501A (en) * | 1999-11-29 | 2001-06-12 | Ts Tech Co., Ltd. | Seat back frame assembly of vehicle seat |
FR2808246B1 (fr) * | 2000-04-27 | 2002-07-19 |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 Assise de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yant un effet massant |
JP2002066174A (ja) | 2000-09-04 | 2002-03-05 | Tachi S Co Ltd |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
US6676219B1 (en) * | 2003-01-03 | 2004-01-13 | Christine Brewer | Passenger restraint assembly for school buses |
US6811227B2 (en) * | 2003-03-24 | 2004-11-02 | Lear Corporation | Firm cushion |
JP2006182039A (ja) | 2003-04-21 | 2006-07-13 | T S Tec Kk |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高さ調整装置 |
US7000994B2 (en) * | 2003-05-05 | 2006-02-21 | Cassee Leighton | Vehicle seat assembly |
JP4058688B2 (ja) * | 2003-06-13 | 2008-03-12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JP4936836B2 (ja) | 2006-09-27 | 2012-05-23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シート |
JP5452858B2 (ja) * | 2007-10-31 | 2014-03-26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4934615B2 (ja) | 2008-02-29 | 2012-05-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装置 |
JP5416977B2 (ja) | 2009-01-21 | 2014-02-12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JP4752954B2 (ja) * | 2009-06-12 | 2011-08-1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静電容量式乗員センサ |
JP5018946B2 (ja) | 2009-10-13 | 2012-09-0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 |
KR101374089B1 (ko) | 2009-12-21 | 2014-03-13 | 아이신세이끼가부시끼가이샤 | 하중 검지장치의 설치구조 |
JP5488167B2 (ja) * | 2010-04-26 | 2014-05-14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荷重検知装置の取付構造 |
JP5744042B2 (ja) | 2010-10-12 | 2015-07-01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CN103153694A (zh) | 2010-10-12 | 2013-06-12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 |
EP2463141A1 (en) * | 2010-12-07 | 2012-06-13 | Tachi-S Co., Ltd. | Seat cushion of vehicle seat |
CN103517828B (zh) | 2011-03-31 | 2016-03-16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座椅衬垫及车用座椅 |
JP5673380B2 (ja) * | 2011-06-21 | 2015-02-18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
2013
- 2013-11-15 WO PCT/JP2013/080857 patent/WO201407734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1-15 CN CN201380059966.6A patent/CN104780812B/zh active Active
- 2013-11-15 BR BR112015010748A patent/BR112015010748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3-11-15 EP EP13854475.4A patent/EP2921081B1/en active Active
- 2013-11-15 US US14/442,322 patent/US9738193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7-21 US US15/656,651 patent/US10399471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8-14 US US16/540,570 patent/US10864834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2-08 US US17/115,372 patent/US11529897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2-16 US US18/067,254 patent/US1190474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34829A (en) * | 1958-11-21 | 1962-05-15 | Hyland C Flint | Hinged back cushion movable with the seat cushion |
JPS4430900Y1 (zh) * | 1966-06-20 | 1969-12-19 | ||
JPS5441769B2 (zh) * | 1970-04-06 | 1979-12-10 | ||
JPH0335749U (zh) * | 1989-08-17 | 1991-04-08 | ||
CN1678219A (zh) * | 2002-09-03 | 2005-10-05 |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 座椅 |
JP2010259685A (ja) * | 2009-05-11 | 2010-11-18 | Bizen Hatsujo Kk | スプリング構造体及びスプリング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
CN101898529A (zh) * | 2009-05-29 | 2010-12-01 | 菲科电缆有限公司 | 在车辆座椅中使用的缓冲垫组件 |
CN102469881A (zh) * | 2009-08-06 | 2012-05-23 |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 连结部件保护构件 |
WO2012049725A1 (ja) * | 2010-10-12 | 2012-04-19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JP2012140064A (ja) * | 2010-12-28 | 2012-07-26 | Toyota Boshoku Corp | 車両用シート |
CN102654585A (zh) * | 2011-03-04 | 2012-09-05 | 株式会社电装 | 乘员检测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6418A (zh) * | 2015-10-02 | 2017-07-25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用座椅 |
CN106976418B (zh) * | 2015-10-02 | 2019-03-22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用座椅 |
CN108016337A (zh) * | 2016-10-28 | 2018-05-11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乘坐物用座椅 |
CN106828234A (zh) * | 2016-12-28 | 2017-06-13 | 湖南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防异响汽车座椅和车辆 |
CN111497691A (zh) * | 2017-07-31 | 2020-08-07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 |
CN109798313A (zh) * | 2017-11-17 | 2019-05-24 |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减震装置及具有该减震装置的幼儿载具 |
WO2021068579A1 (zh) * | 2019-10-09 | 2021-04-15 | 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沙发面料扪皮的支撑组件框架 |
WO2021068578A1 (zh) * | 2019-10-09 | 2021-04-15 | 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板及支撑组件框架 |
WO2021068580A1 (zh) * | 2019-10-09 | 2021-04-15 | 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 一种沙发生产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366895A1 (en) | 2019-12-05 |
US20230120300A1 (en) | 2023-04-20 |
US20160280109A1 (en) | 2016-09-29 |
US9738193B2 (en) | 2017-08-22 |
US20210086672A1 (en) | 2021-03-25 |
WO2014077346A1 (ja) | 2014-05-22 |
US20170320417A1 (en) | 2017-11-09 |
US11529897B2 (en) | 2022-12-20 |
US11904747B2 (en) | 2024-02-20 |
EP2921081A1 (en) | 2015-09-23 |
EP2921081A4 (en) | 2016-11-09 |
US10864834B2 (en) | 2020-12-15 |
US10399471B2 (en) | 2019-09-03 |
CN104780812B (zh) | 2018-04-27 |
EP2921081B1 (en) | 2019-05-22 |
BR112015010748A2 (pt) | 2017-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80812A (zh) | 交通工具座椅 | |
CN104797456A (zh) | 交通工具座椅 | |
US11084405B2 (en) | Vehicle seat having internal support member | |
US11046222B2 (en) | Fatigue reducing seat | |
WO2019208555A1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WO2018154828A1 (ja) | シート | |
JP6054713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6867262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6213955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 |
CN114248669B (zh) | 车载座椅 | |
JP6053465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7274878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5582640B2 (ja) | シートバック | |
JP7237620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及びこれを有する車両 | |
WO2024013805A1 (ja) |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 | |
JP6366672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5956594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4486868B2 (ja) |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
JP7222735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7237619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7202203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7436773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US20210188137A1 (en) | Vehicle seat support structure | |
JP4498125B2 (ja) |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
JP2020033019A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