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7329B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7329B
CN104487329B CN201380039131.4A CN201380039131A CN104487329B CN 104487329 B CN104487329 B CN 104487329B CN 201380039131 A CN201380039131 A CN 201380039131A CN 104487329 B CN104487329 B CN 1044873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shell
front wheel
lateral rod
acute angle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91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87329A (zh
Inventor
高野和久
饭塚利男
平山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87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7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87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7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01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the wheel being mounted for sliding movement, e.g. in or on a vertical gu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9/00Steering deflectable whe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9/02Steering deflectable whe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8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0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 B62K25/0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for front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4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wheels in the suspensions
    • B60G2200/44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wheels in the suspensions steer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60G2204/422Links for mounting suspens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80Interactive suspensions; arrangement affecting more than one suspension unit
    • B60G2204/83Type of interconnection
    • B60G2204/8302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12Cycles; Motorcycles
    • B60G2300/122Tri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45Rolling frame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2005/001Suspension details for cycles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能够抑制车辆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的车辆。与横向部件的上轴线以及下轴线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比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和锐角θTL、侧向杆的轴线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和锐角θSL小。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和锐角θTL比与横向部件的上轴线以及下轴线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大,并且与侧向杆的轴线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和锐角θSL相同,或者比它们小。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车辆,该车辆包括:在车辆转弯时向左右方向倾斜的车身框架、和沿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前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具备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含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另外,连杆机构包含对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的右端部进行支承的右侧向杆、以及对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的左端部进行支承的左侧向杆。上横向部件与下横向部件的中间部在转向轴的前方被支承于车身框架。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中,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按照能够以与头管正交的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车身框架,所述头管以其下端与上端相比位于前方的方式被倾斜配置(参照专利文献1的[0023]、[0024]、[0025])。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与车身框架的倾斜连动而相对于车身框架旋转,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两个前轮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此外,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与两个前轮相比被设置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上方。
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具备:将右前轮以能够在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的右缓冲装置、以及将左前轮以能够在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的左缓冲装置。右缓冲装置以能够绕右侧向杆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右侧向杆。左缓冲装置以能够绕左侧向杆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左侧向杆。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还具备车把、转向轴、以及旋转传递机构。车把被固定于转向轴。转向轴以能够相对于车身框架的头管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当使车把旋转时,转 向轴也旋转。旋转传递机构将转向轴的旋转传递给右缓冲装置和左缓冲装置。
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在比两个前轮靠后方的位置形成有供操作车把的驾驶员乘坐的乘车空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1-1950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中,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与车身框架的倾斜连动而相对于车身框架旋转,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两个前轮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当由于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的旋转而右前轮向下方且向前方移动时,左前轮向上方且向后方移动。当由于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的旋转而右前轮向上方且向后方移动时,左前轮向下方且向前方移动。因此,两个前轮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可动范围大。
另外,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在比两个前轮靠后方的位置具备供操作车把的驾驶员乘坐的乘车空间。因此,在两个前轮既不转向也不倾斜的、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在两个前轮和乘车空间之间形成有供前轮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空间。因此,对于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来说,车辆整体容易在前后方向上大型化。
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具备连杆式右缓冲装置以及连杆式左缓冲装置。具体地,左右一对连杆式缓冲装置包含:被设置在侧向杆的下方并向前方延伸的底梁、从底梁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叉、一个端部被支承为可相对于叉进行摆动的支承臂、被设置于支承臂的另一端部并支承前轮的车轴、以及被设置于底梁和支承臂之间的缓冲器。伴随连杆式缓冲装置的支承臂的摆动,前轮也进行摆动。此时,伴随支承臂的摆动而缓冲器进行伸缩。通过该缓冲器的伸缩,前轮的摆动被缓冲。由于支承臂短、缓冲器被支承于支承臂的中间部,因此缓冲器的行程短。另外,由于支承臂短,前轮的 摆动范围也窄。因此,基于连杆式缓冲装置的工作的、右前轮和左前轮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可动范围小。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通过采用连杆式缓冲装置来抑制两个前轮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可动范围的大小。由此,抑制车辆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
但是,在连杆式缓冲装置中,基于缓冲装置的右前轮和左前轮的行程量小。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中,虽然能够抑制车辆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但由于基于缓冲装置的右前轮和左前轮的行程量小,因此乘坐舒适感降低。
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能够抑制车辆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的、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能够采取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车辆,
(1)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车身框架;
右前轮和左前轮,所述右前轮和所述左前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
右缓冲装置,所述右缓冲装置将所述右前轮支承于下部,并对所述右前轮相对于上部的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位移进行缓冲;
左缓冲装置,所述左缓冲装置将所述左前轮支承于下部,并对所述左前轮相对于上部的在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位移进行缓冲;
连杆机构,包含:
右侧向杆,所述右侧向杆的下部与上部相比位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并支承所述右缓冲装置的上部以使得所述右缓冲装置能够绕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右轴线旋转;
左侧向杆,所述左侧向杆的下部与上部相比位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并支承所述左缓冲装置的上部以使得所述左缓冲装置能够绕与所述右轴线平行的左轴线旋转;
上横向部件,所述上横向部件的右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右侧向杆的上部,所述上横向部件的左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左侧向杆的上部,所述上横向部件的中间部以能够绕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 后方向上延伸的上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以及
下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的右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右侧向杆的下部,所述下横向部件的左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左侧向杆的下部,所述下横向部件的中间部以能够绕与所述上轴线平行的下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
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在所述右侧向杆和所述左侧向杆之间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部与作为所述下横向部件的旋转轴线的所述下轴线相比被设置于上方,所述转向轴的下端部与所述上端部相比位于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前方,所述转向轴能够绕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间轴线旋转;
所述右缓冲装置包含右伸缩构件,并使所述右前轮在所述右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上位移,所述右伸缩构件位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并能够在沿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伸缩方向上伸缩,
所述左缓冲装置包含左伸缩构件,并使所述左前轮在所述左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上位移,所述左伸缩构件位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并能够在沿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伸缩方向上伸缩,
在所述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与所述上轴线以及所述下轴线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比所述右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所述左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小,
在所述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所述右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以及所述左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比与所述上轴线以及所述下轴线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大,并且与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同,或者比它们小。
根据(1)的构成,右缓冲装置由于具有右伸缩构件、并将右前轮在右伸缩构件的伸缩轴线方向上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因此容易增大右缓冲装置的行程量。左缓冲装置由于具有左伸缩构件、并将左前轮在左伸缩构件的伸缩轴线方向上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因此容易增大左缓冲装置的行程量。因此,能够确保比连杆式缓冲装置大的行程量,并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但是,当具备行程量大的伸缩构件时,右前轮和左前轮的可动范围也变大。
根据(1)的构成,右前轮和左前轮被支承于缓冲装置的伸缩构件的下部,并相对于伸缩构件的上部在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上位移。该伸缩构件的上部被支承于连杆机构,并与车身框架的倾斜连动相对于车身框架进行位移。即,在基于连杆机构的右前轮和左前轮的位移上追加了基于伸缩构件的位移。本申请发明人想到:可通过对基于缓冲装置的可动范围和基于连杆机构的可动范围进行规划设计,来缩小从车辆整体而言的右前轮和左前轮的可动范围。本申请发明人注意到:由于缓冲装置被连杆机构支承的同时也支承前轮,因此当缓冲装置动作时右前轮和左前轮移动而连杆机构不移动,与此相对的是,当连杆机构动作时缓冲装置也与右前轮和左前轮一起移动。因此发现:与基于缓冲装置的右前轮和左前轮在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相比,基于连杆机构的可动范围对从车辆整体而言的右前轮和左前轮的可动范围的影响更大。
因此,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使与上轴线以及下轴线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比右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左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右侧向杆的右轴线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以及左侧向杆的左轴线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小。由此,能够缩小连杆机构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另外,也能够缩小右前轮和左前轮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
因此,可考虑使右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以及左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 θTL,同与上轴线以及下轴线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相同。但是,在该情况下,不仅伸缩构件的下部相对于上部位于后方,右前轮和左前轮的后端也位于后方。因此,右前轮和左前轮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可动范围变大。
根据(1)的构成,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使右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以及左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比与上轴线以及下轴线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大,并且与右侧向杆的右轴线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左侧向杆的左轴线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同,或者比它们小。由此,即使采用行程量大的伸缩构件,在连杆机构的位移上追加伸缩构件的位移,也能够抑制右前轮和左前轮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可动范围变大。能够利用基于连杆机构的可动范围增大基于缓冲装置的可动范围,并使基于缓冲装置的可动范围尽量与连杆机构的可动范围重合。通过在车辆整体上把握基于连杆机构的右前轮和左前轮的可动范围、以及基于包含伸缩要素的缓冲装置的可动范围,能够增大基于缓冲装置的右前轮和左前轮在上下方向的行程量,并抑制从车辆整体而言的右前轮和左前轮在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的大型化。由于能够抑制右前轮和左前轮在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的大型化,因此车辆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也能够得到抑制。
根据(1)的构成,能够提供提高乘坐舒适感并能够抑制车辆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的、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
另外,本发明优选采用以下构成。
(2)一种如(1)所述的车辆,其中,在所述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与所述下横向部件的所述下轴线的交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右前轮的后端的前方,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与所述下横向部件的所述下轴线的交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上位于所述左前轮的后端的前方。
根据(2)的构成,右侧向杆的右轴线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左侧向杆的左轴线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变小。 另外,右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以及左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也变小。因此,能够确保右缓冲装置和左缓冲装置具有较大的行程量,并抑制右前轮和左前轮的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的大型化。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抑制车辆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
另外,本发明优选采用以下构成。
(3)一种如(1)或(2)所述的车辆,其中,在所述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和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与所述上横向部件的所述上轴线的交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右前轮的后端的前方,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与所述上横向部件的所述上轴线的交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左前轮的后端的前方。
根据(3)的构成,右侧向杆的右轴线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左侧向杆的左轴线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进一步变小。另外,右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以及左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也进一步变小。因此,能够确保右缓冲装置以及左缓冲装置具有较大的行程量,并抑制右前轮和左前轮的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的大型化。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抑制车辆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
另外,本发明优选采用以下构成。
(4)一种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在所述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所述右伸缩构件的右伸缩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与所述左伸缩构件的左伸缩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同,所述右前轮和左前轮的旋转轴线位于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的前方,所述左前轮的旋转轴线位于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的前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所述右伸缩构件的右伸缩轴线和所述左伸缩构件的左伸缩轴线位于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的后方,所述左伸缩构件的左伸缩轴线位于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的后方。
根据(4)的构成,与右侧向杆的右轴线和左侧向杆的左轴线比,将右前轮和左前轮的旋转轴线配置在前方,并且与右侧向杆的右轴线和左侧向杆的左轴线相比,将右伸缩构件的右伸缩轴线和左伸缩构件的左伸缩轴线配置在后方。因此,能够不使右前轮和左前轮向后方移动,增大右伸缩构件以及左伸缩构件的行程量。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抑制车辆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在拆卸下图1的车辆的车身罩的状态下的车辆的整体主视图;
图3是图1的车辆的部分侧视图;
图4是示出使图1的车辆的车辆倾斜的状态的整体主视图;
图5是图1的车辆的部分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的整体侧视图;
图7是图6的车辆的车辆前部的主视图;
图8是图6的车辆的车辆前部的俯视图;
图9是使图6的车辆转弯的状态的车辆前部的俯视图;
图10是使图6的车辆倾斜的状态的车辆前部的主视图;
图11是图6的车辆的车辆前部的侧视图;
图12是使图6的车辆倾斜的状态的车辆前部的侧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和比较例的、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的从侧面观看的说明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基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和比较例的缓冲装置的、右前轮和左前轮的可动范围的说明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和比较例的右前轮和左前轮的最大可动范围的说明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的从侧面观看的说明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的从侧面观看的说明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的从侧面观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到图5对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一种的车辆1进行说明。在图1到图5中,对图中相同或者相当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不再重复对该部件的说明。以下,在从图1到图5中,图中的箭头F表示车辆1的前方。图中的箭头R表示车辆1的右方。图中的箭头L表示车辆1的左方。箭头U表示上方。车宽方向外方是指与车宽方向中央相比更靠外方。即,车宽方向外方是指与车宽方向中央相比更靠左方或者更靠右方的位置。以下,箭头u表示车身框架21的上方,箭头d表示车身框架21的下方。箭头f表示车身框架21的前方,箭头b表示车身框架21的后方。此外,在图1到图5中,在画出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的情况下,未必仅表示与前后方向平行的情形。所谓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是指相对于前后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线。同样地,所谓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是指相对于上下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线。所谓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是指相对于左右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线。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表示前后左右的方向的情况下,是指以驾驶车辆1的驾驶员的视角观看到的前后左右的方向。
<整体结构>
图1是车辆1的整体侧视图。
车辆1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和两个前轮31、32。车辆1具备车身主体2、前轮3(31、32)以及后轮4。车身主体2主要包括:车身框架21、车身罩22、车把23、车座24以及动力单元25。
车身框架21支承动力单元25和车座24等。动力单元25包含发动机以及传动装置等。在图1中,车身框架21用虚线表示。
车身框架21包含头管211、下降框架212、以及后框架213。头管211被配置在车辆1的前部。在头管211的周围配置有连杆机构5。连杆机构5具有沿左轴线Y的方向延伸的左侧向杆54、能够绕上轴线a旋转的上横向部件51、以及能够绕下轴线d旋转的下横向部件52。上轴线a和下轴线d是平行的。上轴线a和下轴线d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轴线a和下轴线d向车身框架的前方且向上方延伸。在车辆1中,头管211与左侧向杆54被平行地配置,并在从侧面观看时被重叠配置。转向轴60被支承于车身框架。转向轴60能够绕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间轴线旋转。转向轴60被头管211旋转自如地支承着。转向轴6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转向轴60的下端部与上端部相比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在转向轴60的上端安装有车把23。在连杆机构5的下方配置有左缓冲装置350。左缓冲装置350被配置成能够绕左侧向杆54的左旋转轴线Y旋转。左缓冲装置350具有左伸缩构件35。左伸缩构件35沿伸缩方向TLD伸缩。在车辆1中,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和左伸缩构件35的伸缩方向TLD一致。
车身框架21被车身罩22覆盖。车身罩22包含前罩221以及前挡泥板223。
前罩221位于车座24的前方。前罩221覆盖头管211以及连杆机构5。
前挡泥板223分别被配置在左右一对前轮3的上方。前挡泥板223被配置在前罩221的下方。
前轮3与头管211和连杆机构5相比位于下方。前轮3被配置在前罩221的下方。后轮4被配置在车身罩22的下方。
<车辆的前部结构>
图2是在拆卸了车身罩22的状态下示出车辆1的整体主视图。在图2中,省略了下降框架212等。
车辆1包括:车把23、转向轴60、头管211、左右一对前轮3、右伸缩构件33、右旋转防止机构34、左伸缩构件35、左旋转防止机构36、连 杆机构5、以及旋转传递机构6。
前轮3包含右前轮31以及左前轮32。右前轮31以及左前轮32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右前轮31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央被配置在右方。在右前轮31的上方配置有右前挡泥板223a。左前轮32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央被配置在左方。在左前轮32的上方配置有左前挡泥板223b。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左前轮32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央被与右前轮31左右对称地配置。
右前轮31被支承于右缓冲装置330。右缓冲装置330具有右伸缩构件33。右缓冲装置330具有右伸缩构件33和右旋转防止机构34。右伸缩构件33的下部332在下端支承右前轮的旋转轴334。右前轮的旋转轴334支承右前轮31。右缓冲装置330使右前轮31在右伸缩构件33的伸缩方向上发生位移。右伸缩构件的下部332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右伸缩构件的下部332的上端配置有右引导件333。右引导件333被固定于右伸缩构件的下部332的上部。右前轮31能够以右侧向杆53的右轴线X为中心旋转。右前轮31能够以右轴线X为中心旋转来改变朝向。
右伸缩构件33包含右伸缩构件的下部332以及右伸缩构件的上部336。在右伸缩构件的下部332的内部插入有右伸缩构件的上部336的一部分。右伸缩构件的上部336被配置在右伸缩构件的下部332的上方。右伸缩构件的上部336在右伸缩构件的下部332的延伸方向上能够相对于右伸缩构件的下部332进行相对移动。右伸缩构件的上部336的上端被固定于右托架335。右伸缩构件33将右前轮31支承于下部332,并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伸缩来缓冲右前轮31相对于上部336的位移。
右旋转防止机构34防止右伸缩构件的下部332相对于右伸缩构件的上部336进行旋转。右旋转防止机构34包含右引导件333、右旋转防止杆341以及右托架335。右引导件333对右旋转防止杆341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右引导件333包含右引导筒333b。在右引导筒333b的内部插入有右旋转防止杆341。右旋转防止杆341能够相对于右引导筒333b进行相对移动。右旋转防止杆341防止右前轮31相对于右伸缩构件的上部336相对旋转。右旋转防止杆341与右伸缩构件33平行地配置。右旋转防止杆341的上端被 固定于右托架335。右旋转防止杆341相对于右伸缩构件的上部336不能进行相对移动。右托架335固定右伸缩构件的上部336和右旋转防止杆341。
左前轮32被支承于左缓冲装置350。左缓冲装置350具有左伸缩构件35。左缓冲装置350具有左伸缩构件35和左旋转防止机构36。左伸缩构件35的下部322在下端支承左前轮的旋转轴323。左前轮的旋转轴323支承左前轮32。左缓冲装置350使左前轮32在左伸缩构件35的伸缩方向上发生位移。左伸缩构件的下部322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左伸缩构件的下部322的上端配置有左引导件325。左引导件325被固定于左伸缩构件的下部322的上部。左前轮32能够以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为中心旋转。左前轮32能够以左轴线Y为中心旋转来改变朝向。
左伸缩构件35包含左伸缩构件的下部322以及左伸缩构件的上部326。在左伸缩构件的下部322的内部插入有左伸缩构件的上部326的一部分。左伸缩构件的上部326被配置在左伸缩构件的下部322的上方。左伸缩构件的上部326在左伸缩构件的下部322的延伸方向上能够相对于左伸缩构件的下部322进行相对移动。左伸缩构件的上部326的上端被固定于左托架327。左伸缩构件35将左前轮32支承于下部322,并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伸缩来缓冲左前轮32相对于上部326的位移。
左旋转防止机构36防止左伸缩构件的下部322相对于左伸缩构件的上部326进行旋转。左旋转防止机构36包含左引导件325、左旋转防止杆361以及左托架327。左引导件325对左旋转防止杆361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左引导件325包含左引导筒325b。在左引导筒325b的内部插入有左旋转防止杆361。左旋转防止杆361能够现对于左引导筒325b相对移动。左旋转防止杆361防止左前轮32相对于左伸缩构件的上部326相对旋转。左旋转防止杆361与左伸缩构件35平行地配置。左旋转防止杆361的上端被固定于左托架327。左旋转防止杆361相对于左伸缩构件的上部326不能进行相对移动。左托架327固定左伸缩构件的上部326和左旋转防止杆361。
在从正面观看的情况下,连杆机构5被配置在车把23的下方。连杆机构5被配置在右前轮31和左前轮32的上方。连杆机构5与头管211连接。连杆机构5包含上横向部件51、下横向部件52、右侧向杆53以及左侧向 杆54。
上横向部件51通过上轴A被支承于车身框架21(头管211)。上横向部件51以能够绕上轴线a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车身框架21。上横向部件51以能够在包含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的平面内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头管211。上横向部件51相对于转向轴60可在左右方向上自由地相对旋转。即使在伴随车把23的旋转而转向轴60发生旋转的情况下,上横向部件51也不相对于头管211进行旋转。上横向部件51在车宽方向延伸。上横向部件51的右端部通过连接部B与右侧向杆53的上部连接。上横向部件51以能够绕连接部B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右侧向杆53的上部。上横向部件51的左端部通过连接部C与左侧向杆54的上部连接。上横向部件51被支承于左侧向杆54的上部,能够以连接部C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自由地进行相对旋转。上横向部件51能够在包含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的平面内相对于右侧向杆53以及左侧向杆54自由地旋转。作为支承上横向部件51的中间部的上轴A的旋转轴线的上轴线a、支承右端部的连接部B的旋转轴线、支承左端部的连接部C的旋转轴线是平行的。上横向部件51包括一对上横向部件512。一对上横向部件512在前后方向上夹着头管211。
下横向部件52通过下轴D被支承于车身框架21(头管211)。下横向部件52被支承于车身框架21,能够以下轴线d为中心进行旋转。下横向部件52被支承于头管211,能够在包含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的平面内旋转。在从正面观看的情况下,下横向部件52被配置在上横向部件51的下方。下横向部件52与上横向部件51平行。下横向部件52的长度与上横向部件51相同。下横向部件52相对于转向轴60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自由地相对旋转。即使在伴随车把23的旋转而转向轴60发生旋转的情况下,下横向部件52也不相对于头管211进行旋转。下横向部件52在车宽方向延伸。下横向部件52的右部端通过连接部E与右侧向杆53的下部连接。下横向部件52被支承于右侧向杆53的下部,能够以连接部E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下横向部件52的左端部通过连接部F与左侧向杆54的下部连接。下横向部件52被支承于左侧向杆54的下部,能够绕连接部F 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下横向部件52在包含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的平面内能够相对于右侧向杆53以及左侧向杆54进行旋转。作为支承下横向部件52的中间部的下轴D的旋转轴线的下轴线d、支承右端部的连接部E的旋转轴线、支承左端部的连接部F的旋转轴线是平行的。下横向部件52包含一对下横向部件522。一对下横向部件522在前后方向上夹持头管211。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前后一对板状部件,但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也可以是如下部件,即:包括分别从头管211向右方延伸的部件、以及从头管211向左方延伸的部件。
右侧向杆53被配置在头管211的右方。右侧向杆53在头管211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右侧向杆53在转向轴60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右侧向杆53被配置在右前轮31的上方。右侧向杆53将右缓冲装置330支承为能够以右轴线X为中心进行旋转。右侧向杆53被配置在右托架335的上方。右侧向杆53将右托架335支承为能够以右轴线X为中心进行旋转。通过使车把23旋转,右托架335以右轴线X为中心旋转。右侧向杆53在右托架335旋转的情况下不相对于车身框架21旋转。右侧向杆53被配置在比右伸缩构件33靠右方的位置。右侧向杆53被配置在比右伸缩构件33靠上方的位置。
左侧向杆54被配置在头管211的左方。左侧向杆54在头管211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左侧向杆54在转向轴60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左侧向杆54被配置在左前轮32的上方。左侧向杆54被配置在左托架327的上方。左侧向杆54使左托架327以能够绕左轴线Y为中心旋转的方式安装。通过使车把23旋转,左托架327以左轴线Y为中心旋转。左侧向杆54在左托架327旋转的情况下不相对于车身框架21旋转。左侧向杆54被配置在比左伸缩构件35靠左方。左侧向杆54被配置在左伸缩构件35的上方。
旋转传递机构6将驾驶员对车把23的操作力传递给右前轮31和左前轮32。旋转传递机构6的一部分被配置在比下横向部件52靠下方的位置。旋转传递机构6被配置在比右前轮31和左前轮32靠上方的位置。
图3是基于图1的上轴线a、下轴线d、左轴线Y、左伸缩构件35的伸 缩方向TLD而放大了车辆前部的、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的连杆机构5以及左前轮32周围的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左侧视图。在图3中,省略了位于连杆机构5的后方的下降框架212以及车把23等。在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头管211的上部被一对上横向部件512夹持。在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头管211的下部被一对下横向部件522夹持。在侧面观看的情况下,头管211以其下部与其上部相比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的方式延伸。头管211与左侧向杆54平行地配置。左侧向杆的左轴线Y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左侧向杆的左轴线Y的上端与其下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后方。在从侧面观看的情况下,上轴A以与转向轴60交叉的方式延伸。上轴线a以与转向轴60交叉的方式延伸。上轴线a在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在侧面观看的情况下,下轴D以与转向轴60交叉的方式延伸。下轴线d以与转向轴60交叉的方式延伸。下轴线d在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左缓冲装置350支承左前轮32。左缓冲装置350的左伸缩构件35的伸缩方向TLD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左缓冲装置350的左伸缩构件35的伸缩方向TLD的上部与其下部比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后方。在侧面观看的情况下,左伸缩构件35的上端被配置在比连杆机构5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虽然在图3中未被示出,但在从侧面观察的情况下,右伸缩构件33的上端被配置在比连杆机构5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
图4是使车辆1向左方倾斜了角度T的状态的整体主视图。当车辆1的车身在左右方向上倾斜时,连杆机构5发生变形。当驾驶员使车辆1的车身向左方倾斜角度T时,头管211相对于竖直方向向左方倾斜。当头管211倾斜时,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相对于头管211发生旋转。伴随头管211向左方的倾斜,上横向部件51的左端部与下横向部件52的左端部相比向左方移动得更多。通过上横向部件51比下横向部件52向左方移动,左侧向杆54倾斜。此时,左侧向杆54与头管211平行。与左侧向杆54同样地,右侧向杆53相对于竖直方向发生倾斜。右侧向杆53相对于头管211是平行的。在右侧向杆53和左侧向杆54发生倾斜时,右侧向杆53相对于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旋转。在右侧向杆53和左侧向杆 54倾斜时,左侧向杆54相对于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旋转。另外,右缓冲装置330被连杆机构5支承,并支承右前轮31。左缓冲装置350被连杆机构5支承,并支承左前轮32。因此,当右缓冲装置330和左缓冲装置350动作时,右前轮31和左前轮32移动但连杆机构5不移动,与此相对,当连杆机构5动作时,与右前轮31和左前轮32一起,右缓冲装置330和左缓冲装置350也发生移动。如此,当使车辆1倾斜时,右前轮31和左前轮32分别相对于竖直方向发生倾斜。右前轮31和左前轮32与头管211平行。
图5是与图3同样的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左侧视图。
在图5中,将与上横向部件51的上轴线a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d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记为θL、将左伸缩构件35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记为θTL、将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记为θSL。
在图5中记载了头管211。但是如前述那样,左侧向杆54和右侧向杆53的延伸方向与头管211的延伸方向一致。因此,图5的头管211的轴线与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一致。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与左伸缩构件35的伸缩方向TLD一致。左伸缩构件35的伸缩方向TLD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同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等。左伸缩构件35的伸缩方向TLD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大于与上横向部件51的上轴线a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d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与上横向部件51的上轴线a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d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小于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
图5是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的图,示出了连杆机构5、左伸缩构件35与车身框架21之间的关系,此外,连杆机构5、右伸缩构件33与车身框架21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样的。
右侧向杆53的右轴线X与右伸缩构件33的伸缩方向TRD一致。右伸缩构件33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与右侧向杆53的右轴线X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相等。右伸缩构件33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比与上横向部件51的上轴线a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d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大。与上横向部件51的上轴线a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d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比右侧向杆53的右轴线X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小。
在图5中,假想线DVL是从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和下横向部件52的交点通过、且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平行的假想线。当在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从侧面观看时,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和下横向部件52的交点与左前轮32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另外,在图5中,假想线UVL是从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和上横向部件51的交点通过、且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平行的假想线。当在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与左前轮32的后端相比,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和上横向部件51的交点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
当在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右侧向杆53的右轴线X和下横向部件52的交点与右前轮31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当在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右侧向杆53的右轴线X和上横向部件51的交点与右前轮31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
在上述的车辆1中,右前轮31和左前轮32在右伸缩构件33的伸缩方向TRD以及左伸缩构件35的伸缩方向TLD上直线地位移。因此,基于右缓冲装置330和左缓冲装置350的、右前轮31和左前轮32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行程量大。因此,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且,左伸缩构件35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与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等。左伸缩构件35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比与上横向部件51的上轴线a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d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大。与上横向部件51的上轴线 a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d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比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小。右伸缩构件33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与右侧向杆53的左轴线X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相等。右伸缩构件33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比与上横向部件51的上轴线a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d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大。与上横向部件51的上轴线a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d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比与右侧向杆53的右轴线X和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小。由此,能够利用连杆机构5的可动范围而使基于右缓冲装置330和左缓冲装置350的可动范围变大,并尽量使基于缓冲装置330、350的可动范围与连杆机构5的可动范围重合。因此,能够抑制右前轮31和左前轮32的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的大型化。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和两个前轮31、32的车辆1,使得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能够抑制车辆1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
另外,当在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和下横向部件52的交点与左前轮32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当在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右侧向杆53的右轴线X和下横向部件52的交点与右前轮31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由此,基于右缓冲装置330和左缓冲装置350的、右前轮31和左前轮32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行程量大,并能够抑制右前轮31和左前轮32的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的大型化。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和两个前轮31、32的车辆1,使得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能够抑制车辆1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
另外,当在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左侧向杆54的左轴线Y和上横向部件51的交点与左前轮32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当在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右侧向杆53的右轴线X和上横向部件51的交点与右前轮31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 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根据上述,能够提供一种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和两个前轮31、32的车辆1,使得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能够抑制车辆1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6到图12对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一种的车辆1001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的一例,例示了具有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两个前轮以及一个后轮的三轮车辆(以下称为车辆)。
<整体结构>
图6示出从车辆1001的左侧面观看车辆1001的整体侧视图。以下,图中的箭头F表示车辆1001的前方,箭头B表示车辆1001的后方。箭头U表示车辆1001的上方,箭头D表示车辆1001的下方。箭头R表示车辆1001的右方,箭头L表示车辆1001的左方。在车辆1001发生了倾斜的状态下,从正面观看时,车辆1001相对于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发生倾斜。以下,图中的箭头r表示车身框架1021的右方,箭头1表示车身框架1021的左方。箭头u表示车身框架1021的上方,箭头d表示车身框架1021的下方。在车辆1001发生了倾斜的状态下,从正面观察时,车身框架与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一致。当在说明中示出前后左右的方向时,表示是从驾驶车辆1001的驾驶员观看到的前后左右的方向。车宽方向中央是指车辆1001的车宽方向的中心位置。车宽方向侧方是指车宽方向中央的左方或者右方。此外,在图6到图12中,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未必仅是表示与前后方向平行的情况。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包括相对于前后方向在±45°的范围倾斜的轴线。同样地,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包括相对于上下方向在±45°的范围倾斜的轴线。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包括相对于左右方向在±45°的范围倾斜的轴线。另外,车身框架1021的直立状态是指驾驶员不乘车且在车辆1001上没有装载燃料的状态下、前轮不转弯也没有倾斜的状态。在车身框架1021的直立状态下,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与车辆1001的上下方向一致。
如图6所示,车辆1001包括:车辆主体部1002、左右一对前轮1003、后轮1004、转向机构1007、以及连杆机构1005。车辆主体部1002包括: 车身框架1021、车身罩1022、车座1024、以及动力单元1025。
车身框架1021具有头管1211、下降框架1212、底框架1214、以及后框架1213。在图6中,车身框架1021中的、被车身罩1022隐藏的部分由虚线表示。车身框架1021支承动力单元1025和车座1024等。动力单元1025具有发动机或者电动机等驱动源以及变速装置等。
头管1211被配置在车辆1001的前部。在从车辆侧面观看时,头管1211以与下部比上部位于后方的方式被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配置。在头管1211的周围配置有转向机构1007以及连杆机构1005。转向机构1007的转向轴106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插入头管1211中。头管1211支承着连杆机构1005。
车身框架1021被车身罩1022覆盖。车身罩1022具有前罩1221、左右一对前挡泥板1223、以及护腿板1225。
前罩1221位于车座1024的前方。前罩1221覆盖转向机构1007以及连杆机构1005的至少一部分。
<转向机构>
图7是从正面观看图6的车辆1001的前部的主视图。图8是从上方观看图6的车辆1001的前部的俯视图。在图7和图8中,在透视车身罩1022的状态下进行了图示。如图7和图8所示,转向机构1007具有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左缓冲装置1033、右缓冲装置1034、以及左右一对前轮1003。
左右一对前轮1003包含左前轮1031以及右前轮1032。左前轮1031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央被配置在左方。右前轮1032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央被配置在右方。左前轮1031和右前轮1032在直立状态下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央被左右对称地配置。另外,在左前轮1031的上方配置有左前挡泥板1227。在右前轮1032的上方配置有右前挡泥板1228。左前轮1031被支承于左缓冲装置1033。右前轮1032被支承于右缓冲装置1034。
左缓冲装置1033使来自路面的振动衰减。左缓冲装置1033具有左伸缩构件1036。左伸缩构件1036具有上部1033B和下部1033A。左伸缩构件1036的下部1033A与上部1033B相比位于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左伸缩构件1036将左前轮1031支承于下部1033A,并使左前轮1031相对于上部1033B的位移在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伸缩来进行缓冲。左缓冲装置1033具有左伸缩构件1036和左旋转防止机构1035。左旋转防止机构1035具有下部1033a和上部1033b。左前轮1031被支承于下部1033A。第一下部1033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在其下端部支承左前轮的旋转轴1314。左前轮的旋转轴1314支承左前轮1031。上部1033B在其一部分被插入到下部1033A的状态下被配置在下部1033A的上方。上部1033B在下部1033A的延伸的方向上能够相对于下部1033A相对移动。上部1033B的上部被固定于左托架1317。上部1033b在其一部分被插入到下部1033a的状态下被配置在下部1033a的上方。上部1033b在下部1033a的延伸方向上能够相对于下部1033a相对移动。上部1033b的上部被固定于左托架1317。左伸缩构件1036的上部1033B和左旋转防止机构1035的上部1033b被固定于左托架1317。
左伸缩构件1036和左旋转防止机构1035在前后并列连结。由此,抑制了左伸缩构件1036的下部1033A相对于其上部1033B进行相对旋转的情况。
右缓冲装置1034使来自路面的振动衰减。右缓冲装置1034具有右伸缩构件1038。右伸缩构件1038具有上部1034B和下部1034A。右伸缩构件1038的下部1034A与其上部1034B相比位于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右伸缩构件1038将右前轮1032支承于下部1034A,在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上伸缩来缓冲右前轮1032相对于上部1034B的位移。右缓冲装置1034具有右伸缩构件和右旋转防止机构1037。右旋转防止机构1037具有下部1034a和上部1034b。右前轮1032被支承于下部1034A。下部1034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在其下端部支承右前轮的旋转轴1324。右前轮的旋转轴1324支承右前轮1032。上部1034B在其一部分被插入到下部1034A的状态下被配置于下部1034A的上方。上部1034B在下部1034A的延伸方向上能够相对于下部1034A进行相对移动。上部1034B的上部被固定于右托架1327。上部1034b在其一部分被插入到下部1034a的状态下被配置于下部1034a的上方。上部1034b在下部1034a的延伸方向上能够相对于下部1034a进行相对移动。上部1034b的上部被固定于右托架1327。右缓冲装置1034的上部1034B和上部1034b被固定于右托架1327。
右伸缩构件1038和右旋转防止机构1037在前后并列连结。由此,抑制了右伸缩构件1038的下部1034A相对于其上部1034B进行相对旋转。
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与左前轮1031和右前轮1032相比被配置于上方。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具有转向部件1028作为输入驾驶员的转向力的部件。转向部件1028具有转向轴1060、以及被连结到转向轴1060的上部的车把1023。转向轴1060被支承于车身框架。转向轴1060的下端部与上端部相比位于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转向轴1060以其一部分被插入到头管1211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被配置。转向轴1060能够绕在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间轴线旋转。转向轴1060伴随驾驶员对车把1023的操作而被旋转。
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具有旋转传递机构。旋转传递机构将与车把1023的操作相应的转向轴1060的旋转传递给左缓冲装置1033和右缓冲装置1034。旋转传递机构具有横拉杆1067。
<连杆机构>
车辆1001采用平行四连杆(也称为平行四边形连杆)式的连杆机构1005。
连杆机构1005与车把1023相比被配置在下方。连杆机构1005被车身框架1021的头管1211支承。作为用于进行车辆1001的倾斜动作的结构,连杆机构1005包括:上横向部件1051、下横向部件1052、左侧向杆1053以及右侧向杆1054。另外,连杆机构1005具有被配置于左侧向杆1053的下方并与左侧向杆1053一起倾斜的左缓冲装置1033。并且,连杆机构1005具有被配置在右侧向杆1054的下方并与右侧向杆1054一起倾斜的右缓冲装置1034。
上横向部件1051通过支承部C被头管1211支承。上横向部件1051被支承为能够绕在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轴线进行旋转。
上横向部件1051的左端部通过支承部D被左侧向杆1053支承。上横向部件1051能够以绕沿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相对于左侧向杆1053进行旋转。上横向部件1051的右端部通过支承部E被右侧向杆1054支承。上横向部件1051能够绕沿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线旋转来相对于右侧向杆1054进行旋转。上横向部件1051包 含被配置于头管1211的前方并在车宽方向延伸的上横向部件1512。
下横向部件1052通过支承部F被头管1211支承。下横向部件1052以能够绕在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下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下横向部件1052与上横向部件1051相比被配置于下方。下横向部件1052的车宽方向的长度与上横向部件1051基本相同,并与上横向部件1051平行地配置。下横向部件1052的左端通过支承部G被左侧向杆1053支承。下横向部件1052能够绕沿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线旋转来相对于左侧向杆1053进行旋转。下横向部件1052的右端部通过支承部H被右侧向杆1054支承。下横向部件1052能够绕沿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线旋转来相对于右侧向杆1054进行旋转。
下横向部件1052包含在车宽方向延伸的一对下横向部件1522。一对下横向部件1522以在前后方向夹着头管1211的方式被配置。
左侧向杆1053被配置在头管1211的左方,并在与头管1211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左侧向杆1053被配置在左前轮1031的上方且与左缓冲装置1033相比靠上方。左侧向杆1053被左托架1317的左侧向杆支承部1317b支承,并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左托架1317以左中心轴Y1为中心进行旋转。
右侧向杆1054被配置在头管1211的右方,并与头管1211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右侧向杆1054被配置在右前轮1032的上方且与右缓冲装置1034相比靠上方。右侧向杆1054被右托架1327的右侧向杆支承部1327b支承,并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右托架1327以右中心轴Y2为中心进行旋转。
如此,上横向部件1051、下横向部件1052、左侧向杆1053、以及右侧向杆1054以上横向部件1051和下横向部件1052保持相互平行的姿势、左侧向杆1053和右侧向杆1054保持相互平行的姿势的方式被连结。
<转向动作>
图9是用于说明车辆1001的转向动作的图,是使车辆1001进行了转弯的状态下的车辆前部的俯视图。
如图9所示,当车把1023被绕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转向轴1060旋转。当转向轴1060旋转时,横拉杆1067向左后方移动。当横拉杆1067向左后方移动时,左前轮1031经由左缓冲装置1033以左中心轴Y1为中心旋 转,右前轮1032经由右缓冲装置1034以右中心轴Y2为中心旋转。
<倾斜动作>
图10是用于说明车辆1001的倾斜动作的图,是使车辆1001倾斜的状态的车辆前部的主视图。
如图10所示,伴随连杆机构1005的动作,车辆1001在左右方向上发生倾斜。连杆机构1005的动作是指用于进行连杆机构1005中的倾斜动作的各部件(上横向部件1051、下横向部件1052、左侧向杆1053以及右侧向杆1054)分别进行相对旋转、连杆机构1005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情况。
在本例的连杆机构1005中,例如,在直立状态下在从正面观看时配置为大致长方形状的上横向部件1051、下横向部件1052、左侧向杆1053以及右侧向杆1054,在车辆1001倾斜了的状态下变形为大致平行四边形。通过与上横向部件1051、下横向部件1052、左侧向杆1053以及右侧向杆1054的相对的旋转动作连动来进行倾斜动作,连杆机构1005使第一前轮1031和第二前轮1032分别倾斜。
例如,当驾驶员使车辆1001向左方倾斜时,头管1211相对于垂直方向向左方倾斜。当头管1211倾斜时,上横向部件1051以支承部C为中心相对于头管1211进行旋转,下横向部件1052以支承部F为中心相对于头管1211进行旋转。于是,上横向部件1051与下横向部件1052相比向左方移动得更多,左侧向杆1053和右侧向杆1054以保持与头管1211平行的状态相对于垂直方向发生倾斜。在左侧向杆1053和右侧向杆1054倾斜时,左侧向杆1053和右侧向杆1054相对于上横向部件1051和下横向部件1052进行旋转。因此,当使车辆1001倾斜时,伴随左侧向杆1053和右侧向杆1054的倾斜,被左侧向杆1053和右侧向杆1054支承的左前轮1031和右前轮1032分别在保持与头管1211平行的状态下相对于垂直方向发生倾斜。另外,即使在车辆1001发生倾斜的情况下,横拉杆1067也相对于上横向部件1051和下横向部件1052保持平行的姿势。
连杆机构1005被配置在左前轮1031和右前轮1032的上方。即,作为构成连杆机构1005的旋转部件的上横向部件1051、下横向部件1052、左侧向杆1053以及右侧向杆1054的旋转轴与左前轮1031和右前轮1032相 比被配置在上方。
图11是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的车辆前部的侧视图。
在图11中,将与上横向部件1051的上轴线c和下横向部件1052的下轴线f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记为θL、将左伸缩构件1036的伸缩方向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记为θTL、将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记为θSL。
在车身框架1021的直立状态下,左伸缩构件1036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与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等。左伸缩构件1036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比与上横向部件1051的上轴线c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f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大。与上横向部件1051的上轴线c和下横向部件1052的下轴线f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小于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
图11是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的图,右伸缩构件1038、右侧向杆1054也存在同样的关系。
在车身框架1021的直立状态下,右伸缩构件1038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与右侧向杆1054的右轴线Y2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相等。右伸缩构件1038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比与上横向部件1051的上轴线c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f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大。与上横向部件1051的上轴线c和下横向部件1052的下轴线f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小于右侧向杆1054的右轴线Y2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
在图11中,假想线DVL是经过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下横向部件1052的交点且与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平行的假想线。当在车身 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下横向部件1052的交点与左前轮1031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另外,在图11中,假想线UVL是经过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上横向部件1051的交点且与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平行的假想线。当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上横向部件51的交点与左前轮1031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
当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右侧向杆1054的右轴线Y2和下横向部件1052的交点与右前轮1032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当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右侧向杆1054的右轴线X和上横向部件1051的交点与右前轮1032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
在图11中,左伸缩构件1036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与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等。并且,左前轮的旋转轴线1314与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相比位于前方。左伸缩构件1036的伸缩方向TLD与左前轮的旋转轴线1314相比位于后方。
右伸缩构件1038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与右侧向杆1054的右轴线Y2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相等。并且,右前轮的旋转轴线1324与右侧向杆1054的右轴线Y2相比位于前方。右伸缩构件1038的伸缩方向TRD与右前轮的旋转轴线1324相比位于后方。
图12是使车辆1001向左方倾斜了的状态下的车辆前部的侧视图。在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上,左前轮1031的上端与右前轮1032的上端相比位于上方。左前轮1031的前端与右前轮1032的前端相比位于后方。与左前轮1031和右前轮1032的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的可动范围相比,左前轮1031和右前轮1032的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小。车辆1001确保左前轮1031和右前轮1032在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的行程量较大,来提高乘坐舒适感并且抑制车辆1001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
在上述的车辆1001中,右前轮1032和左前轮1031在右伸缩构件1038的伸缩方向TRD和左伸缩构件1036的伸缩方向TLD上直线地发生位移。因此,基于右缓冲装置和左缓冲装置的右前轮1032和左前轮1031在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上的行程量大。因此,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且,左伸缩构件1036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与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等。左伸缩构件1036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比与上横向部件1051的上轴线c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f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大。与上横向部件1051的上轴线c和下横向部件1052的下轴线f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小于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右伸缩构件1038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与右侧向杆1054的右轴线Y2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相等。右伸缩构件1038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比与上横向部件1051的上轴线c和下横向部件52的下轴线f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大。与上横向部件1051的上轴线c和下横向部件1052的下轴线f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小于右侧向杆1054的右轴线Y2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由此,能够抑制右前轮1032和左前轮1031的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的大型化。能够利用基于连杆机构1005的可动范围来增大基于右缓冲装置1034和左缓冲装置1033的可动范围,并使基于右缓冲装置1034和左缓冲装置1033的可动范围尽量与连杆机构1005的可动范围重合。由此,能够提供可提高乘坐舒适感并抑制车辆1001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的、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1021和两个前轮1031、1032的车辆1001。
另外,当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下横向部件52的交点与左前轮1031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当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右侧 向杆1054的右轴线Y2和下横向部件52的交点与右前轮1032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由此,基于右缓冲装置和左缓冲装置的、右前轮1032和左前轮1031在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上的行程量大,并且能够抑制右前轮1032和左前轮1031在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的大型化。由此,能够提供可提高乘坐舒适感并抑制车辆1001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的、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1021和两个前轮1031、1032的车辆1001。
另外,当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上横向部件51的交点与左前轮1031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当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右侧向杆1054的右轴线Y2和上横向部件51的交点与右前轮1032的后端相比位于车身框架10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由此,能够提可提高乘坐舒适感并抑制车辆1001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的、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1021和两个前轮1031、1032的车辆1001。
另外,左伸缩构件1036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与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等。并且,左前轮的旋转轴线1314与左侧向杆1053的左轴线Y1相比位于前方。左伸缩构件1036的伸缩方向TLD与左前轮的旋转轴线1314相比位于后方。右伸缩构件1038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与右侧向杆1054的右轴线Y2和车身框架1021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相等。并且,右前轮的旋转轴线1324与右侧向杆1054的右轴线Y2相比位于前方。右伸缩构件1038的伸缩方向TRD与右前轮的旋转轴线1324相比位于后方。由此,不会将右前轮1032和左前轮1031向后方移动,能够增大右伸缩构件1038和左伸缩构件1036的行程量。由此,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抑制车辆1001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
[第三、第四、第五以及第六实施方式]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和比较例的、当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察时的说明图。这里,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是指: 前轮不被转向、车身框架也不向左右方向任一个方向倾斜的状态。此时,右前轮和左前轮在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相同。图13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3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比较例的说明图。此外,在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以及图18中,相同的标号具有相同的功能。将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用r和l表示,将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用f和b表示,将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用u和d表示。车辆2000具备供驾驶员落座的车座2001、以及支承该车座2001的车身框架2002。另外,车辆2000具备在车身框架2002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以及后轮2004。
另外,车辆2000具备右缓冲装置2005R、2006R以及左缓冲装置2005L、2006L。右缓冲装置2005R、2006R在其下部支承右前轮2003R。右缓冲装置2005R、2006R对右前轮2003R相对于其上部的在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的位移进行缓冲。左缓冲装置2005L、2006L在其下部支承左前轮2003L。左缓冲装置2005L、2006L对左前轮2003L相对于其上部的在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的位移进行缓冲。
车辆2000具备连杆机构2007。连杆机构2007包含右侧向杆2008R以及左侧向杆2008L。右侧向杆2008R的下部与其上部相比位于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右侧向杆2008R将右缓冲装置2005R、2006R的上部以能够绕在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右轴线SRA旋转的方式支承。左侧向杆2008L的下部与其上部相比位于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左侧向杆2008L将左缓冲装置2005L、2006L的上部以能够绕与右轴线SRA平行的左轴线SLA旋转的方式支承。另外,连杆机构2007包含上横向部件2009U和下横向部件2009D。上横向部件2009U在其右端部将右侧向杆2008R的上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上横向部件2009U在其左端部将左侧向杆2008L的上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上横向部件2009U的中间部以能够绕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轴线UA旋转的方式被车身框架2002支承。下横向部件2009D在其右端部将右侧向杆2008R的下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下横向部件2009D在其左端部将左侧向杆2008L的下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下横向部件2009D的中间部以能够绕与上轴线UA平行的 下轴线DA旋转的方式被车身框架2002支承。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上横向部件2009U具备右上横向部件和左上横向部件的两个部件。右上横向部件的左端部以及左上横向部件的右端部相当于上横向部件的中间部。另外,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也可以由前后一对横向部件构成。如此,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在具有连杆功能的范围内可以由多个横向部件构成。并且,可以在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之间设置其他的横向部件。连杆机构只要包含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即可。
另外,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但相对于前后方向发生倾斜。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朝向后方且向下方倾斜。换而言之,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朝向前方且向上方倾斜。此外,在本发明中,在存在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的情况下,未必仅表示与前后方向平行的情况。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是指相对于前后方向在±45°的范围发生倾斜的轴线。同样地,在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是指相对于上下方向在±45°的范围发生倾斜的轴线。在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是指相对于左右方向在±45°的范围发生倾斜的轴线。
车辆2000在右侧向杆2008R和左侧向杆2008L之间具备转向轴2010。转向轴2010被车身框架2002支承。此外,在图13的(a)以及图13的(b)中,右侧向杆2008R、左侧向杆2008L以及转向轴2010重合。转向轴2010的上端部在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上与作为下横向部件2009D的旋转轴线的下轴线DA相比被设置于上方。另外,转向轴2010的下端部与上端部比位于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的前方。转向轴2010能够绕在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轴SMA线旋转。
车辆2000具备被固定于转向轴2010的上端部的车把2011。通过落座于车座2001的驾驶员操作车把2011,转向轴2010旋转。转向轴2010的旋转经由包含横拉杆(未图示)的旋转传递机构(未图示)被传递给右缓冲装置2005R、2006R以及左缓冲装置2005L、2006L。并且,右前轮2003R与右缓冲装置2005R、2006R一起旋转,左前轮2003L与左缓冲装置2005L、2006L一起旋转。此外,相对于图13的(a)的车辆2000的车把2011,图13的(b)的车辆2000的车把2011由驾驶员把持的抓握位置虽然不变,但 其上下方向的长度被形成得稍短一些。这是由于增大了行程量而导致转向轴的上端部的位置稍稍变高了的缘故。
图13的(a)的车辆2000的右缓冲装置2005R以及左缓冲装置2005L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同样,是连杆式的缓冲装置。具体地,右缓冲装置2005R包含被设置于右侧向杆2008R的下方且向前方延伸的底梁2005a、从底梁2005a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叉2005b、一个端部以能够相对于叉2005b摆动的方式被支承的支承臂2005c、被设置于支承臂2005c的另一端部并支承右前轮2003R的车轴2005d、以及被设置于底梁2005a和支承臂2005c之间的缓冲器2005e。左缓冲装置2005L也与右缓冲装置2005R同样被构成。由于被如此构成,在图13的(a)的车辆2000中,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伴随支承臂2005c的摆动而摆动。此外,后轮2004被包含动力源和变速器的动力单元2012支承。动力源可以是发动机,也可以是电动机。另外,动力单元2012以能够相对于车身框架2002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动力单元2012的摆动通过设置于车身框架2002和动力单元2012之间的缓冲装置2013而被缓冲。
在图13的(a)的车辆2000中,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同样,在车身框架2002的直立状态下,与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与右侧向杆2008R的右轴线SR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左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同。
在图13的(b)的车辆2000中,右缓冲装置2006R包含右伸缩构件2006Ra,该右伸缩构件2006Ra位于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并能够在沿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伸缩方向上伸缩。此外,右伸缩构件2006Ra在其下部经由右车轴2006Rb支承右前轮2003R。另外,右缓冲装置2006R使右前轮2003R在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TRD上位移。左缓冲装置2006L包含左伸缩构件2006La,该左伸缩构件2006La位于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并能够在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伸缩方向上伸缩。此外,左伸缩构件2006La在其下部经由左车轴2006Lb支承左前轮2003L。另外,左缓冲装置2006L使左前轮2003L在左 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TLD上位移。
在图13的(b)的车辆2000中,在车身框架2002的直立状态下,与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比右侧向杆2008R的右轴线SR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左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小。并且,与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比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以及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小。另外,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以及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比与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大。并且,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以及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与右侧向杆2008R的右轴线SR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左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同,或者比它们小。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基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和比较例的缓冲装置的、右前轮和左前轮的可动范围的说明图。图14的(a)以及(b)示出了车身框架2002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到的情形。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同样,在图14的(a)的车辆2000中,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伴随支承臂2005c的摆动而摆动。此时,伴随支承臂2005c的摆动,缓冲器2005e伸缩。通过该缓冲器2005e的伸缩,右前轮2003R以及左前轮2003L的摆动被缓冲。由于支承臂2005c短、缓冲器2005e被支承臂2005c的中间部支承,因此缓冲器2005e的行程短。另外,由于支承臂2005c短,因此右前轮2003R以及左前轮2003L的摆动范围也窄。因此,基于连杆式的缓冲装置的动作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小。由此,抑制车辆2000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但是,在 连杆式的缓冲装置中,基于缓冲装置2005R、2005L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的行程量小。此外,连杆式的缓冲装置在其构造上由于难以增长摆动前轮的支承臂,因此难以增大行程量。
在图14的(b)的车辆2000中,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TRD以及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TLD上直线地位移。因此,基于伸缩式的缓冲装置2005R、2005L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的行程量大。因此,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但是,基于伸缩式的缓冲装置2006R、2006L的动作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大。
如此,通常,当采用伸缩构件使右前轮和左前轮在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直线地位移时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但右前轮以及左前轮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变大。因此,市场上销售的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不采用使右前轮和左前轮在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上直线地位移的缓冲装置。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和比较例的右前轮以及左前轮的最大可动范围的说明图。在图15的(a)以及(b)中,示出了车辆2000的车身框架2002向右方发生了最大倾斜的状态。在右缓冲装置2005R、2006R缩得最短的状态下,右前轮2003R通过连杆机构2007的动作而位于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的最上位置。在左缓冲装置2005L、2006L伸得最长的状态下,左前轮2003L通过连杆机构2007的动作而处于上下方向的最下位置。此外,通过假想线示出了车身框架2002直立状态时的上横向部件2009U和下横向部件2009D,但为了简化附图,未示出处于最大倾斜状态下的上横向部件2009U和下横向部件2009D。
对于图15的(a)所示的比较例的车辆2000和图15的(b)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2000来说,右前轮2003R以及左前轮2003L在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上的可动范围相同。但是,对于右前轮2003R以及左前轮2003L在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的位移量来说,与图15的(a)所示的比较例的车辆2000的位移量相比,图15的(b)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位移量较大。如此,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确保 基于右缓冲装置2006R以及左缓冲装置2006L的、右前轮2003R以及左前轮2003L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较大的行程量,并抑制右前轮2003R以及左前轮2003L在前后方向上的可动范围的大型化。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右缓冲装置2006R具有右伸缩构件2006Ra,由于将右前轮2003R支承为能够在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TRD上移动,因此容易增大右缓冲装置的2006R的行程量。左缓冲装置2006L具有左伸缩构件2006La,由于将左前轮2003L支承为能够在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TLD上移动,因此容易增大左缓冲装置2006L的行程量。因此,能够确保比连杆式缓冲装置2005R、2005L大的行程量,从而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但是,当具备行程量大的伸缩构件2006Ra、2006La时,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的可动范围也变大。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被缓冲装置2006R、2006L的伸缩构件2006Ra、2006La的下部支承,并相对于伸缩构件2006Ra、2006La的上部在伸缩构件2006Ra、2006La的伸缩方向TRD、TLD上位移。该伸缩构件2006Ra、2006La的上部被连杆机构2007支承,并与车身框架2002的倾斜连动而相对于车身框架2002发生位移。即,在基于连杆机构2007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的位移上追加基于伸缩构件2006Ra、2006La的位移。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通过对基于缓冲装置2006R、2006L的可动范围和基于连杆机构2007的可动范围进行规划设计,能够缩小从车辆2000整体而言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的可动范围。右缓冲装置2006R和左缓冲装置2006L被连杆机构2007支承,并且分别支承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为此,本申请的发明人注意到以下情况:当右缓冲装置2006R和左缓冲装置2006L动作时,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分别移动但连杆机构5不移动,与此相对,当连杆机构5动作时,右缓冲装置2006R和左缓冲装置2006L也与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一起移动。即,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与基于缓冲装置2006R、2006L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相比,基于连杆机构2007的可动范围对从车辆2000整体而言的右前轮2003R以及左前轮2003L的可动范围的影响更大。
因此,车身框架2002的直立状态下,使与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比锐角θTR、锐角θTL、锐角θSR以及锐角θSL小,所述锐角θTR是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所述锐角θTL是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所述锐角θSR是右侧向杆2008R的右轴线SR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所述锐角θSL是左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由此,能够利用基于连杆机构2007的可动范围来增大基于缓冲装置2006R、2006L的可动范围,并且能够尽量将基于缓冲装置2006R、2006L的可动范围与连杆机构2007的可动范围重合。因此,能够缩小连杆机构2007在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上的可动范围,并且能够缩小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上的可动范围。
因此,可以如下考虑:使得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以及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同与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相同。但是,在该情况下,不仅伸缩构件2006Ra、2006La的下部相对于上部向后方错开,而且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的后端也向后方错开。因此,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的可动范围彻底变大。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使锐角θTR及锐角θTL比锐角θL大、并且等于或者小于锐角θSR以及锐角θSL,其中,所述锐角θTR是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所述锐角θTL是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所述锐角θL是与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所述锐角θSR是右侧向杆2008R的右轴线SR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所述锐角θSL是左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和车身 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由此,即使采用行程量大的伸缩构件2006Ra、2006La,在连杆机构2007的位移上追加伸缩构件2006Ra、2006La的位移,也能够抑制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上的可动范围变大。通过在车辆2000的整体上把握基于连杆机构2007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的可动范围、以及基于包含伸缩构件2006Ra、2006La的缓冲装置2006R、2006L的可动范围,能够增大基于缓冲装置2006R、2006L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上下方向的行程量,并能够抑制作为车辆2000整体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的大型化。由于能够抑制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的大型化,因此车辆2000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也能够得到抑制。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提供可提高乘坐舒适感并抑制车辆2000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的、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002和两个前轮2003R、2003L的车辆2000。
图16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当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的说明图。图16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当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的说明图。在图16的(a)以及(b)中,通过假想线示出了由于连杆机构2007的动作而车身框架2002向右方最大限度倾斜且右缓冲装置2006R缩得最短的状态下的、处于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的最上位置的右前轮2003R。另外,还通过假想线示出了由于连杆机构2007的动作而车身框架2002向右方最大限度倾斜且左缓冲装置2006L伸得最长的状态下的、处于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的最下位置的左前轮2003L。此外,在图16的(a)以及(b)中,使处于最上位置的右前轮2003R在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的后端对齐。
在图16的(b)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2000中,右侧向杆2008R的右轴线SRA以及左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与下横向部件2009D的下轴线DA的交点DCP与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的后端WBE相比位于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的前方。由此,右侧向杆2008R 的右轴线SR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4以及左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4,比图16的(a)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锐角θSR3和θSL3小。另外,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4以及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4,也比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锐角θTR3和θTL3小。因此,能够确保右缓冲装置2006R和左缓冲装置2006L具有较大的行程量,并能够缩小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且使车辆2000整体的前后方向小型化。此外,与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4也比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θL3小。另外,相对于图16的(a)的车辆2000的车把2011来说,图16的(b)的车辆2000的车把2011在驾驶员所把持的抓握的位置上没有改变,但是其上下方向的长度被形成得稍短。
图17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当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的说明图。图17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当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的说明图。在图16的(a)和(b)中,通过假想线示出了由于连杆机构2007的动作而车身框架2002向右方最大限度倾斜且右缓冲装置2006R缩得最短的状态下的、处于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的最上位置的右前轮2003R。另外,还通过假想线示出了由于连杆机构2007的动作而车身框架2002向右方最大限度倾斜且左缓冲装置2006L伸得最长的状态下的、处于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的最下位置的左前轮2003L。此外,在图17的(a)和(b)中,使处于最上位置的右前轮2003R的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的后端对齐。
在图17的(b)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2000中,交点UCP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位于右前轮2003R及左前轮2003L的后端WBE的前方,这里,交点UCP是右侧向杆2008R的右轴线SRA和左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与上横向部件2009U的上轴线UA的交点。由此,锐角θSR5和锐角θSL5比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锐角θSR3和θSL3、以及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锐角θSR4和θSL4更小,其中,所述锐角θSR5是右侧向杆2008R的右轴线SR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所述锐角θSL5是左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另外,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5、以及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5,也比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锐角θTR3和θTL3、以及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锐角θTR4以及θTL4更小。因此,能够确保右缓冲装置2006R和左缓冲装置2006L具有较大的行程量,并能够缩小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的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能够进一步使车辆整体的前后方向小型化。此外,与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5,也比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θL3以及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θL4小。另外,相对于图17的(a)的车辆2000的车把2011来说,图17的(b)的车辆2000的车把2011在驾驶员所把持的抓握的位置上没有改变,但是其上下方向的长度被形成得稍短。
图18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当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的说明图。图18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当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的说明图。在图18的(a)以及(b)中,通过假想线示出了由于连杆机构2007的动作而车身框架2002向右方最大限度倾斜且右缓冲装置2006R缩得最短的状态下的、处于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的最上位置的右前轮2003R。另外,还通过假想线示出了由于连杆机构2007的动作而车身框架2002向右方最大限度倾斜且左缓冲装置2006L伸得最长的状态下的、处于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的最下位置的左前轮2003L。此外,在图18的(a)以及(b)中,使处于最上位置的右前轮2003R在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的后端对齐。
在图18的(b)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2000中,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使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6、以及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TLD和 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6,比与上轴线UA和下轴线DA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VP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6大。此外,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锐角θL6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锐角θL3相同。另外,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锐角θTR6及锐角θTL6比锐角θSR6及锐角θSL6小,其中,所述锐角θSR6是右侧向杆2008R的右轴线SR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所述锐角θSL6是左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此外,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锐角θSR6以及锐角θSL6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锐角θSR3以及θSL3相同。因此,能够确保右缓冲装置2006R和左缓冲装置2006L具有较大的行程量,并能够缩小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能够进一步使车辆整体的前后方向小型化。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可知,在确保右缓冲装置2006R和左缓冲装置2006L具有较大的行程量的状态下,当使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锐角θTR6以及锐角θTL6比锐角θSR6以及锐角θSL6大时,需要将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设置在更前方。其结果是,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变大。另外,由于将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设置在更前方,车辆整体的前后方向变大。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可知,在保持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的位置不变的状态下,当使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锐角θTR6以及锐角θTL6比锐角θSR6以及锐角θSL6大时,需要缩小右缓冲装置2006R和左缓冲装置2006L的行程量。于是,基于缓冲装置2006R、2006L的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在上下方向的可动范围变小,乘坐舒适感降低。
在本发明的第三、第四、第五以及第六实施方式中,在车身框架2002的直立状态下,右伸缩构件2006Ra的右伸缩方向TR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左伸缩构件2006La的左伸缩方向TLD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右侧向杆2008R的右轴线SR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左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和车身框架2002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同。另外,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的旋转轴线WA位于右侧向杆2008R的右轴线SRA以及左 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的前方。并且,在车身框架2002的前后方向上,右伸缩构件2006Ra的右伸缩轴线TRD和左伸缩构件2006La的左伸缩轴线TLD位于右侧向杆2008R的右轴线SRA和左侧向杆2008L的左轴线SLA的后方。因此,能够不使右前轮2003R和左前轮2003L向后方移动,而增大右伸缩构件2006Ra和左伸缩构件2006La的行程量。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并抑制车辆2000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此外,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轴线是经过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中心并存在于右伸缩构件2006Ra中的右伸缩构件2006Ra的伸缩方向的线段。同样地,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轴线是经过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中心并存在于左伸缩构件2006La中的左伸缩构件2006La的伸缩方向的线段。
本申请发明人考虑到希望扩大基于缓冲装置的左右前轮的行程量、和希望抑制从车辆整体而言左右前轮在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这样相互抵制的技术问题,对左右前轮的位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本申请发明人注意到: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中,可对基于连杆机构的左右前轮的位移追加基于缓冲装置的位移,故以此入手。本申请发明人发现:能够通过对基于缓冲装置的可动范围和基于连杆机构的可动范围进行规划设计,来缩小从车辆整体而言的右前轮和左前轮的可动范围。另外,本申请发明人发现:通常情况下,基于连杆机构的左右前轮的可动范围比基于缓冲装置的左右前轮的可动范围大,因此与基于缓冲装置的左右前轮在前后方向的可动范围比,基于连杆机构的可动范围对从车辆整体而言的左右前轮的可动范围的影响更大。由此,本申请发明人得出如下想法:利用基于连杆机构的可动范围来增大基于缓冲装置的可动范围、并尽量使基于缓冲装置的可动范围与连杆机构的可动范围重合。另外,作为其实现手段,对连杆机构的横向部件的旋转轴线、基于缓冲装置的左右前轮的位移方向、缓冲装置的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以及在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到的连杆机构的侧向杆的轴线位置关系(该连杆机构将左右前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进行了特殊设计。历经这样的过程,本申请发明人最终才完成本发明。
此外,本发明和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锐角设为包含0°的比90°小的角度。 本来,锐角不包含0°,但是在本发明和上述实施方式中,锐角设为包含0°。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与横向部件的上轴线以及下轴线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是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的平面。但是,并不限于此,与横向部件的上轴线以及下轴线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可以是向前方且上方延伸的平面。
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是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但后轮的数量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另外,可以具备覆盖车身框架的车身罩。也可以不具备覆盖车身框架的车身罩。关于动力源也不限于发动机,还可以是电动机。
这里使用的用语及表述是为说明性质的,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定性的。应认识到的是,在此所示且表述的特征事项的各种等同物没有被排除在外,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都是容许的。
本发明能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体现。本公开应看作提供本发明的原理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应认为不是将本发明限定为在此记载和/或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在此记载了较多的图示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图示实施方式在此记载了几个。本发明没有限定为在此记载的各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也包括基于该公开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认识到的等同的要素、修正、删除、组合(例如,跨越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组合)、改良和/或变更的所有实施方式。权利要求的限定事项应基于该权利要求所使用的用语作广泛的解释,不应限定为本说明书或本申请的执行中记载的实施方式。这样的实施方式应解释为不是排他性的。例如,在本公开中,“优选”这样的用语不是排他性的,是表示“虽然优选,但没有限定于此”的意思。
本申请是基于2012年9月2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2-209873)、2013年7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138483)的申请,其内容作为参考被纳入到这里。
符号说明
1、1001、2000车辆
5、1005、2007连杆机构
21、1021、2002车身框架
23、1023、2011车把
31、1032、2003R右前轮
32、1031、2003L左前轮
33、1038、2006Ra右伸缩构件
35、1036、2006La左伸缩构件
51、1051、2009U上横向部件
52、1052、2009D下横向部件
53、1054、2008R右侧向杆
54、1053、2008L左侧向杆
60、1060转向轴
330、1034、2006R右缓冲装置
350、1033、2006L左缓冲装置。

Claims (4)

1.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框架;
右前轮和左前轮,所述右前轮和所述左前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
右缓冲装置,所述右缓冲装置将所述右前轮支承于下部,并对所述右前轮相对于上部的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位移进行缓冲;
左缓冲装置,所述左缓冲装置将所述左前轮支承于下部,并对所述左前轮相对于上部的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位移进行缓冲;
连杆机构,包含:
右侧向杆,所述右侧向杆的下部与上部相比位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并支承所述右缓冲装置的上部以使得所述右缓冲装置能够绕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右轴线旋转;
左侧向杆,所述左侧向杆的下部与上部相比位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并支承所述左缓冲装置的上部以使得所述左缓冲装置能够绕与所述右轴线平行的左轴线旋转;
上横向部件,所述上横向部件的右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右侧向杆的上部,所述上横向部件的左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左侧向杆的上部,所述上横向部件的中间部以能够绕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以及
下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的右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右侧向杆的下部,所述下横向部件的左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左侧向杆的下部,所述下横向部件的中间部以能够绕与所述上轴线平行的下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
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在所述右侧向杆和所述左侧向杆之间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部与作为所述下横向部件的旋转轴线的所述下轴线相比被设置于上方,所述转向轴的下端部与所述上端部相比位于车身框架 的前后方向的前方,所述转向轴能够绕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间轴线旋转;
所述右缓冲装置包含右伸缩构件,并使所述右前轮在所述右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上位移,所述右伸缩构件的下部与上部相比位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并能够在沿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伸缩方向上伸缩,
所述左缓冲装置包含左伸缩构件,并使所述左前轮在所述左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上位移,所述左伸缩构件的下部与上部相比位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并能够在沿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伸缩方向上伸缩,
在所述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与所述上轴线以及所述下轴线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比所述右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所述左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小,
在所述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所述右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以及所述左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比与所述上轴线以及所述下轴线垂直相交的假想平面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L大,并且与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同,或者比它们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在所述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与所述下横向部件的所述下轴线的交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右前轮的后端的前方,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与所述下横向部件的所述下轴线的交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左前轮的后端的前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中,
在所述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从侧面观看时,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与所述上横向部件的所述上轴线的交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右前轮的后端的前方,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与所述上横向部件的所述上轴线的交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左前轮的后端的前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中,
在所述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所述右伸缩构件的右伸缩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R,与所述左伸缩构件的左伸缩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TL、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R、以及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和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构成的锐角θSL相同,所述右前轮的旋转轴线位于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的前方,所述左前轮的旋转轴线位于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的前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所述右伸缩构件的右伸缩轴线位于所述右侧向杆的所述右轴线的后方,所述左伸缩构件的左伸缩轴线位于所述左侧向杆的所述左轴线的后方。
CN201380039131.4A 2012-09-24 2013-09-24 车辆 Active CN1044873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9873 2012-09-24
JP2012209873 2012-09-24
JP2013138483 2013-07-01
JP2013-138483 2013-07-01
PCT/JP2013/075619 WO2014046275A1 (ja) 2012-09-24 2013-09-24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7329A CN104487329A (zh) 2015-04-01
CN104487329B true CN104487329B (zh) 2017-05-31

Family

ID=50341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9131.4A Active CN104487329B (zh) 2012-09-24 2013-09-24 车辆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517807B2 (zh)
EP (1) EP2899106B1 (zh)
CN (1) CN104487329B (zh)
AP (1) AP2015008374A0 (zh)
BR (1) BR112015006422A2 (zh)
CO (1) CO7350636A2 (zh)
ES (1) ES2712147T3 (zh)
MX (1) MX2015003686A (zh)
TW (1) TWI600573B (zh)
WO (1) WO20140462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6965B1 (ja) * 2012-09-24 2014-07-0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7065532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US10286970B2 (en) 2015-09-30 2019-05-1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ITUB20159478A1 (it) * 2015-12-28 2017-06-28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tiltante e relativo motoveicolo tiltante
US10106005B2 (en) * 2016-05-20 2018-10-23 Tai-Her Yang Carrier device capable of varying contact damping with pressured displacement
JP6493341B2 (ja) * 2016-09-07 2019-04-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走行装置
JP2018144698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7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6568895B2 (ja) * 2017-05-31 2019-08-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の小型車両、及び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の剛性調整装置
JP6554739B2 (ja) * 2017-07-19 2019-08-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2644A (zh) * 2003-06-03 2005-02-02 皮亚乔公司 带有前部两轮转向机构的三轮轮式车辆
CN201151444Y (zh) * 2007-11-13 2008-11-19 浙江飞迪电动车有限公司 前三轮电动自行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40389A (en) 1965-07-13 1966-08-24 Kapitalverwaltungsgesellschaf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xle arrangements for cross country vehicles
US4740004A (en) 1986-06-09 1988-04-26 Mcmullen Wayne W Three wheeled cycle with load carrying basket
AU7453698A (en) 1998-05-28 1999-12-13 Avantec Corporation Tricycle
JP4242007B2 (ja) 1999-06-25 2009-03-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前2輪式3輪自転車
ES2223443T3 (es) 2000-08-10 2005-03-01 Marco Doveri Un vehiculo de tres ruedas que puede inclinarse lateralmente.
JP2002337779A (ja) 2001-05-21 2002-11-27 Abanteku:Kk 三輪車
DE10224289B4 (de) 2002-05-31 2006-09-14 Isdera Gmbh Fahrzeug, angetrieben mit Brennkraftmaschine oder Elektromotor
US20060180372A1 (en) 2003-08-22 2006-08-17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Electronic stability system on a three-wheeled vehicle
US6953203B2 (en) 2003-11-03 2005-10-11 Bw Designs, Llc Human powered vehicle
ITMI20040171A1 (it) 2004-02-04 2004-05-04 Piaggio & C Spa Dispositivo anti-rollio per veicoli
FR2872773B1 (fr) 2004-07-07 2006-09-29 Moulene Sarl Vehicule motorise de faible largeur
DE102006022134A1 (de) 2005-05-13 2006-11-30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Milwaukee Selbstzentrierender Rückführmechanismus
US7543829B1 (en) 2005-06-24 2009-06-09 Danny Barnes Three wheel coaster cycle
US8780119B2 (en) 2005-08-26 2014-07-15 Sony Corporation Reconstruction render farm used in motion capture
US7543673B2 (en) 2006-07-14 2009-06-09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Wheeled vehicle with water deflectors
WO2009059099A2 (en) 2007-10-31 2009-05-07 Vectrix Corporation Lockable tilt system for a three-wheeled vehicle
FR2926776A1 (fr) 2008-01-28 2009-07-31 Olivier Fery Systeme permettant a un vehicule de type quadricycle, de prendre de l'angle dans les virages
FR2928130B1 (fr) 2008-02-29 2010-05-28 Moulene Vehicule motorise a inclinaison commandee.
ES2440280T3 (es) 2008-08-01 2014-01-2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ículo tipo scooter
DE602009001167D1 (de) 2008-08-01 2011-06-09 Yamaha Motor Co Ltd Rollerartiges fahrzeug
US8020878B2 (en) 2008-08-08 2011-09-2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Body leaning control system, and a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JP4297967B1 (ja) * 2008-08-11 2009-07-15 株式会社アズマ技研 前二輪自転車
US7909340B2 (en) 2009-02-03 2011-03-22 Laddie Gene Henderson Vehicle with improved integrated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
JP2010228551A (ja) * 2009-03-26 2010-10-14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US8123240B2 (en) 2009-07-10 2012-02-28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leaning vehicle
JP5222249B2 (ja) 2009-08-20 2013-06-26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三輪車
TW201118003A (en) 2009-11-27 2011-06-01 Kwang Yang Motor Co Inclinable device of vehicle having two front whees
TWI380922B (zh) 2010-01-20 2013-01-01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三輪機動車
JP5478311B2 (ja) 2010-03-23 2014-04-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揺動四輪車両
JP5528870B2 (ja) 2010-03-23 2014-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2輪式鞍乗型車両
TWI392611B (zh) 2010-06-24 2013-04-11 Kwang Yang Motor Co Steering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s
TWI399310B (zh) 2010-07-06 2013-06-21 Kwang Yang Motor Co A steering device for two front wheel vehicles
IT1401130B1 (it) 2010-07-16 2013-07-12 Piaggio & C Spa Sistema di sospensione per motoveicoli
JP5293770B2 (ja) 2011-05-16 2013-09-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サスペンションリンク配置方法
US8915323B2 (en) 2011-10-06 2014-12-2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Two-rear-wheel electric vehicle
US8641064B2 (en) 2011-12-29 2014-02-04 Garbis Krajekian Tilting vehicle with a non-tilting automobile-like body
CN202414056U (zh) 2012-01-14 2012-09-05 于金君 一种能够倾斜车体的倒三轮摩托车
AP2015008375A0 (en) 2012-09-24 2015-04-30 Yamaha Motor Co Ltd Vehicle
JP6169886B2 (ja) 2013-05-09 2017-07-26 Kyb株式会社 懸架装置
JPWO2015002170A1 (ja) 2013-07-01 2017-02-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WO2015002173A1 (ja) 2013-07-01 2015-01-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2644A (zh) * 2003-06-03 2005-02-02 皮亚乔公司 带有前部两轮转向机构的三轮轮式车辆
CN201151444Y (zh) * 2007-11-13 2008-11-19 浙江飞迪电动车有限公司 前三轮电动自行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0412A (zh) 2014-06-01
BR112015006422A2 (pt) 2017-07-04
US9517807B2 (en) 2016-12-13
EP2899106B1 (en) 2018-11-21
WO2014046275A1 (ja) 2014-03-27
MX2015003686A (es) 2015-06-15
EP2899106A1 (en) 2015-07-29
CN104487329A (zh) 2015-04-01
AP2015008374A0 (en) 2015-04-30
EP2899106A4 (en) 2015-12-09
ES2712147T3 (es) 2019-05-09
CO7350636A2 (es) 2015-08-10
TWI600573B (zh) 2017-10-01
US20150251719A1 (en) 2015-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7329B (zh) 车辆
CN104487327B (zh) 车辆
CN104487328B (zh) 车辆
CN104487326B (zh) 车辆
CN104507790B (zh) 车辆
CN104507789B (zh) 车辆
US8894084B1 (en) Compact folding bicycle
CN106715253B (zh) 折叠式车辆
CN107531267B (zh) 转向装置
US20180257728A1 (en) Leaning vehicle
DE102016119830B4 (de) Antriebssteuer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ein Fahrzeug mit Front- und Heckantrieb
CN102712232A (zh) 具有倾斜前轮和用于该倾斜前轮的悬架的倾斜车辆
CN107208744A (zh) 连结链节、直动伸缩机构及机械臂机构
CN102700663B (zh) 一步到位的折叠自行车
CN100376452C (zh) 自行车的踏板曲柄机构
CN2820689Y (zh) 折叠式自行车
CN104487321B (zh) 车辆
CN102325689A (zh) 摩托车和摩托车车身框架
CN105377679A (zh) 车辆
DE102016104123A1 (de) Fahrzeug vom Fahrsattel-Typ
CN201951638U (zh) 儿童三轮车
JP7365706B2 (ja) 形状変化が可能な二輪自転車
CN201980369U (zh) 前驱后舵式脚踏车
CN103754306B (zh)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折叠自行车
AU2013214967B2 (en) Tandem bicy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