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7328B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87328B CN104487328B CN201380038939.0A CN201380038939A CN104487328B CN 104487328 B CN104487328 B CN 104487328B CN 201380038939 A CN201380038939 A CN 201380038939A CN 104487328 B CN104487328 B CN 1044873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vehicle
- rotation
- central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01—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the wheel being mounted for sliding movement, e.g. in or on a vertical gui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8—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4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wheels in the suspensions
- B60G2200/44—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wheels in the suspensions steer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60G2204/422—Links for mounting suspension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80—Interactive suspensions; arrangement affecting more than one suspension unit
- B60G2204/83—Type of interconnection
- B60G2204/8302—Mechanic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12—Cycles; Motorcycles
- B60G2300/122—Trik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45—Rolling frame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2005/001—Suspension details for cycles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较大的转向角度且能够抑制车辆前部的大型化的车辆。具备中央传递板(1061)、能够以上下方向的第一中央旋转轴(1644)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能够以前后方向的第二中央旋转轴(1649)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左传递板(1062)、能够以上下方向的第一左旋转轴(1654)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一左旋转部(1651)、能够以前后方向的第二左旋转轴(1659)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二左旋转部1655、右传递板(1063)、能够以上下方向的第一右旋转轴(1664)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一右旋转部(1661)、能够以前后方向的第二右旋转轴(1669)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二右旋转部(1665),在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第二左旋转部(1655)及第二右旋转部(1665)上支承有横拉杆(1067)。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车辆,其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两个前轮以及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用于将为了使转向轴旋转而输入的转向力向第一前轮及第二前轮传递(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07819号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中,用于向两个前轮传递转向力的旋转动作和用于使两个前轮上下移动的旋转动作通过在两个轴向上能够旋转的接头部件来实现。然而,在该结构中,接头部件的旋转范围存在极限,因此难以增大转向角度。
因此,考虑到取代接头部件而分别设置具有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的旋转轴部件和具有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的旋转轴部件的方案。然而,在分别设置旋转轴部件的结构中,用于配置各旋转轴部件的空间或与各旋转部件连接的部件的可动范围容易变大。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较大的转向角度且能够抑制传递转向力的部件的可动范围的扩大的车辆。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车辆包括:
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具有头管;
转向部件,所述转向机构具有被支承于所述头管的旋转轴,且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
第一前轮,所述第一前轮被配置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靠左方的位置;
第二前轮,所述第二前轮被配置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靠右方的位置;
第一支承装置,所述第一支承装置被配置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靠左方的位置,并将所述第一前轮支承为能够伴随着所述转向部件的旋转而旋转;
第二支承装置,所述第二支承装置被配置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靠右方的位置,并将所述第二前轮支承为能够伴随着所述转向部件的旋转而旋转;以及
转向力传递机构,所述转向力传递机构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拉杆,用于将输入给所述转向部件的转向力向所述第一前轮及所述第二前轮传递,
所述转向力传递机构具有:
中央传递部,所述中央传递部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转向部件;
第一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被支承于所述中央传递部,且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上下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中央传递部进行旋转;
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连接,将所述横拉杆的中央部支承为能够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前后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部进行旋转;
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二支承部按照能够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前后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横拉杆的左部;
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二支承部连接;
左传递部,所述左传递部按照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上下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且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装置不能进行相对旋转;
第三支承部,所述第三支承部按照能够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前后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横拉杆的右部;
第三旋转部,所述第三旋转部与所述第三支承部连接;以及
右传递部,所述右传递部按照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上下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第三旋转部连接,且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装置不能进行相对旋转。
在上述的车辆中,当转向部件旋转时,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及第三支承部维持各自的前后旋转轴朝向前后方向的姿态不变,且从车辆的正面来看沿左右方向移动。因此,在分别具备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的旋转轴部件和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的旋转轴部件的转向力传递机构中,支承横拉杆的支承部被支承为能够以前后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时,与支承横拉杆的支承部被支承为能够以上下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从车辆上方来看时横拉杆在转向时的可动范围。这样,根据上述的车辆的结构,通过分别设置具由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的旋转轴部件和具有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的旋转轴部件,能够较大地确保转向角度,且能够抑制从上方观察车辆时横拉杆在转向时的可动范围的扩大。通过以上所述,能够提供一种可确保较大的转向角度且可对传递转向力的部件的可动范围的扩大进行抑制的车辆。
在本发明的车辆中,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旋转部的前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部,在所述第二旋转部的前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承部,在所述第三旋转部的前部连接所述第三支承部。在该结构中,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横拉杆与第一上下旋转轴、第二上下旋转轴及第三上下旋转轴的距离变大。然而,能够减小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及第三支承部的左右方向的移动量。因此,能够抑制横拉杆的可动范围的扩大。
在本发明的车辆中,还可以是:所述横拉杆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其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横拉杆的刚性,减小转向时横拉杆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量,从而能够减小横拉杆的可动范围。
在本发明的车辆中,还可以是:所述车辆具备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包含旋转部件,且通过与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动作连动地进行倾斜动作而使得所述第一前轮及所述第二前轮分别倾斜,该旋转部件按照能够以配置 在与所述第一前轮及所述第二前轮相比靠上方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在上述的车辆中,构成连杆机构的旋转部件的旋转轴被配置在与第一前轮及第二前轮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为了配置连杆机构而导致第一前轮及第二前轮之间的距离(轮距)变大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用于将输入给转向部件的转向力向所述第一前轮及所述第二前轮传递的横拉杆的左右方向的长度。通过以上所述,能够确保较大的转向角度,并进一步抑制传递转向力的部件的可动范围的扩大。
在本发明的车辆中,还可以是:所述第二上下旋转轴与所述第三上下旋转轴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支承装置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承装置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在上述的车辆中,在转向时,能够将第一前轮及第二前轮形成为阿克曼几何学容易成立的姿态。因此,即使在较大地转向时,也能够使第一前轮及第二前轮的转弯半径接近。由此,能够使第一前轮及第二前轮顺畅地以各车轮轴为中心旋转。因此,能够提高车辆的乘坐感。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确保较大的转向角度且抑制传递转向力的部件的可动范围的扩大的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将车身罩拆除的状态下的车辆的整体主视图;
图3是第二前轮及第二旋转防止机构的局部简要侧视图;
图4是车辆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表示使车辆倾斜的状态的整体主视图;
图6是表示操作力传递机构的主视局部放大图;
图7是表示操作力传递机构的一部分的简要结构图;
图8是表示第二托架及前轮的主视局部放大图;
图9是表示抑制机构的周边的局部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抑制机构的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整体侧视图;
图12是图11的车辆的前部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1的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1的车辆的转向力传递机构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图11的车辆的转向力传递机构部分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16是使图11的车辆转向后的状态的车辆前部的俯视图;
图17是使图11的车辆倾斜后的状态的车辆前部的主视图;
图18是使图11的车辆转向且倾斜后的状态的车辆前部的主视图;
图19是说明图11的车辆的转向力传递机构、第一前轮及第二前轮的动作的图,(a)是直行时的示意图,(b)是左转弯时的示意图;
图20是说明图11的车辆的转向力传递机构部分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单轴结构的转向力传递机构的结构及动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之一的三轮车辆1。对于图中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符号而不重复关于此部件的说明。以下,图中的箭头F表示三轮车辆1的前方。图中的箭头R表示三轮车辆1的右方。图中的箭头L表示三轮车辆1的左方。箭头U表示上方。车宽方向外方表示从车宽方向中央朝向外方的方向。即,车宽方向外方表示从车宽方向中央朝向左方或右方的方向。另外,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未必仅表示与前后方向平行的情况。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是指相对于前后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线。同样,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是指相对于上下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是指相对于左右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线。需要说明的是,配置在车辆的右方的附带有“第一”的结构相当于在权利要求书及第二实施方式中配置在车辆的右方的附带有“第二”的结构,配置在车辆的左方的附带有“第二”的结构在权利要求书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相当于配置在车辆的左方的附 带有“第一”的结构。
<整体结构>
图1是三轮车辆1的整体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表示前后左右的方向时,是指从驾驶三轮车辆1的驾驶员观察到的前后左右的方向。
三轮车辆1具备车身主体2、前轮3及后轮4。车身主体2主要包括车身框架21、车身罩22、车把23、座椅24及动力单元25。
车身框架21对动力单元25、座椅24等进行支承。动力单元25包含发动机及传动装置等。在图1中,车身框架21由虚线表示。
车身框架21包含头管211、向下框架212、后框架213。头管211被配置在车辆的前部。在头管211的周围配置有连杆机构5。转向轴60旋转自如地被插入到头管211中。转向轴60沿上下方向延伸。在转向轴60的上端安装有车把23。向下框架212从前端朝后方而向下方倾斜。后框架213对座椅24及尾灯等进行支承。在车把23上安装有开关23a。
车身框架21由车身罩22覆盖。车身罩22包含前罩221、前挡泥板223及后挡泥板224。
前罩221位于座椅24的前方。前罩221将头管211及连杆机构5覆盖。
在左右一对前轮3的上方分别配置有前挡泥板223。前挡泥板223被配置在前罩221的下方。后挡泥板224被配置在后轮4的上方。
前轮3位于与头管211及连杆机构5相比靠下方的位置。前轮3被配置在前罩221的下方。后轮4被配置在车身罩22的下方。
<三轮车辆的前部的结构>
图2是在将车身罩22拆除的状态下表示三轮车辆1的整体主视图。在图2中,省略了向下框架212等。
三轮车辆1具备车把23、转向轴60、头管211、左右一对前轮3、第一缓冲器33、第一旋转防止机构34、第二缓冲器35、第二旋转防止机构36、连杆机构5、操作力传递机构6及变形抑制机构75。
前轮3包含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第一前轮31相对于车宽方向 中央而配置在右方。在第一前轮31的上方配置第一前挡泥板223a。第二前轮32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央而配置在左方。在第二前轮32的上方配置第二前挡泥板223b。第二前轮32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央而与第一前轮31对称地配置。
第一支承装置对第一前轮31进行支承。第一支承装置具有第一托架335。第一支承装置具有第一托架335、第一缓冲器33及第一旋转防止机构34。第一支承装置借助转向力传递机构能够以第一中心轴X为中心进行旋转。
第一前轮31被支承于第一支承部件331。第一前轮31与第一支承部件331的下部连接。第一支承部件331包含第一外筒332及第一引导件333。第一外筒332在下端具有第一支承轴334。第一支承轴334对第一前轮31进行支承。第一外筒332沿上下方向延伸。在第一外筒332的上端配置第一引导件333。第一引导件333被固定在第一外筒332的上部。第一引导件333包含第一板333a。第一板333a延伸至第一前挡泥板223a的上方。第一前轮31能够以第一中心轴X为中心进行旋转。第一前轮31能够以第一中心轴X为中心旋转而改变朝向。第一中心轴X与第一板333a在第一连接点333c处相交。
图3是第二前轮32、第二缓冲器35及第二旋转防止机构36的左侧视简图。
第二支承装置对第二前轮32进行支承。第二支承装置具有第二托架327。第二支承装置具有第二托架327、第二缓冲器35及第二旋转防止机构36。第二支承装置借助转向力传递机构能够以第二中心轴Y为中心进行旋转。
第二缓冲器35包含第二外筒322及第二内筒326。第二内筒326的一部分被插入到第二外筒322的内周。第二内筒326被配置在第二外筒322的上方。在第二外筒322的延伸方向上,第二内筒326能够相对于第二外筒322进行相对移动。在第二内筒326的上端配置有第二托架327。第二内筒326的上端被固定于第二托架327。第二缓冲器35是所谓伸缩式的缓冲器。
第二旋转防止机构36防止第二外筒322相对于第二内筒326的旋转。第二旋转防止机构36包含第二引导件325、第二旋转防止杆361及第二托架327。第二引导件325对第二旋转防止杆361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第二引导件325包含第二引导筒325b。第二旋转防止杆361被插入到第二引导筒325b的内周。第二旋转防止杆361能够相对于第二引导筒325b进行相对移动。第二旋转防止杆361防止第二前轮32相对于第二内筒326的相对旋转。第二旋转防止杆361与第二缓冲器35平行地配置。第二旋转防止杆361的上端被固定于第二托架327。第二旋转防止杆361不能相对于第二内筒326进行相对移动。第二托架327将第二内筒326和第二旋转防止杆361固定。
返回图2,进行三轮车辆1的说明。第一缓冲器33包含第一外筒332及第一内筒336。第一缓冲器33是与第二缓冲器35同样的结构。第一内筒336的一部分被插入到第一外筒332的内周。第一内筒336被配置在第一外筒332的上方。在第一外筒332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内筒336能够相对于第一外筒332进行相对移动。在第一内筒336的上端配置有第一托架335。第一内筒336的上端被固定于第一托架335。第一缓冲器33是所谓伸缩式的缓冲器。
第一旋转防止机构34防止第一外筒332相对于第一内筒336的旋转。第一旋转防止机构34是与第二旋转防止机构36同样的结构。第一旋转防止机构34包含第一引导件333、第一旋转防止杆341及第一托架335。第一引导件333对第一旋转防止杆341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第一引导件333包含第一引导筒333b。第一旋转防止杆341被插入到第一引导筒333b的内周。第一旋转防止杆341能够相对于第一引导筒333b进行相对移动。第一旋转防止杆341防止第一前轮31相对于第一内筒336的相对旋转。第一旋转防止杆341与第一缓冲器33平行地配置。第一旋转防止杆341的上端被固定于第一托架335。第一旋转防止杆341不能相对于第一内筒336进行相对移动。第一托架335将第一内筒336和第一旋转防止杆341固定。
第二前轮32被支承于第二支承部件321。第二前轮32与第二支承部 件321的下部连接。第二支承部件321包含第二外筒322及第二引导件325。第二外筒322在下端具有第二支承轴323。第二支承轴323对第二前轮32进行支承。第二外筒322沿上下方向延伸。在第二外筒322的上端配置第二引导件325。第二引导件325固定在第二外筒322的上部。第二引导件325包含第二板325a。第二板325a延伸至第二前挡泥板223b的上方。第二前轮32以第二中心轴Y为中心旋转。第二前轮32能够以第二中心轴Y为中心旋转而改变朝向。第二中心轴Y与第二板325a在第二连接点325c处相交。
连杆机构5配置在车把23的下方。连杆机构5被配置在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的上方。连杆机构5与头管211连接。连杆机构5包含第一横向部件51、第二横向部件52、第一侧向部件53及第二侧向部件54。
第一横向部件51通过支承部A而被支承于车身框架21(头管211)。第一横向部件51能够以旋转轴线(支承部A)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车身框架21。第一横向部件51以能够在包含第一横向部件51和第二横向部件52的平面内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头管211。第一横向部件51可相对于转向轴60向左右方向自由地相对旋转。即使在伴随着车把23的旋转而转向轴60发生了旋转的情况下,第一横向部件51也不相对于转向轴60进行旋转。第一横向部件51包含一对板状的部件512。第一横向部件51沿车宽方向延伸。一对板状的部件512在前后方向上夹持头管211。第一横向部件51的右端通过连接部B而与第一侧向部件53连接。第一横向部件51按照能够以旋转轴线B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第一侧向部件53连接。第一横向部件51的左端通过连接部C而与第二侧向部件54连接。第一横向部件51按照能够以旋转轴线C为中心自由地相对旋转的方式被安装于第二侧向部件52。第一横向部件51可在包含第一横向部件51和第二横向部件52的平面内相对于第一侧向部件53及第二侧向部件54自由旋转。
第二横向部件52通过支承部D而被支承于车身框架21(头管211)。第二横向部件52按照能够以旋转轴线(支承部D)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车身框架21。第二横向部件52按照能够在包含第一横 向部件51和第二横向部件52的平面内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头管211。第二横向部件52被配置在第一横向部件51的下方。第二横向部件52与第一横向部件51平行。第二横向部件52为与第一横向部件51相同的长度。第二横向部件52相对于转向轴60向左右方相对旋转自如。即使在伴随着车把23的旋转而转向轴60发生了旋转的情况下,第二横向部件52也不相对于转向轴60进行旋转。第二横向部件52包含一对板状的部件522。第二横向部件52沿车宽方向延伸。一对板状的部件522在前后方向上夹持头管211。第二横向部件52的右端通过连接部E而与第一侧向部件53连接。第二横向部件52按照能够以旋转轴线(连接部E)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第一侧向部件53连接。第二横向部件52的左端通过连接部F而与第二侧向部件54连接。第二横向部件52按照能够以旋转轴线(连接部F)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第二侧向部件54连接。第二横向部件52能够在包含第一横向部件51和第二横向部件52的平面内相对于第一侧向部件53及第二侧向部件54进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横向部件51及第二横向部件52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后一对板状部件,但第一横向部件51及第二横向部件52的结构也可以包含分别从头管211向右方延伸的部件和从头管211向左方延伸的部件。
第一侧向部件53被配置在头管211的右方。第一侧向部件53沿头管211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侧向部件53沿转向轴60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侧向部件53被配置在第一前轮31的上方。第一侧向部件53在下端与第一托架335连接。第一侧向部件53按照能够以第一中心轴X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安装于第一托架335。通过使车把23旋转而第一托架335以与第一侧向部件53连接的连接部为中心旋转。在第一托架335旋转时,第一侧向部件53不相对于车身框架21进行旋转。第一侧向部件53被配置在与第一缓冲器33相比靠右方的位置。第一侧向部件53被配置在与第一缓冲器33相比靠上方的位置。
第二侧向部件54被配置在头管211的左方。第二侧向部件54沿头管211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侧向部件54沿转向轴60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侧向部件54被配置在第二前轮32的上方。第二侧向部件54在下端与第 二托架327连接。第二侧向部件54按照能够以第二中心轴Y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安装于第二托架327。通过使车把23旋转而第二托架327以与第二侧向部件54连接的连接部为中心旋转。在第二托架327旋转时,第二侧向部件54不相对于车身框架21进行旋转。第二侧向部件54被配置在与第二缓冲器35相比靠左方的位置。第二侧向部件54被配置在第二缓冲器35的上方。
操作力传递机构6伴随着驾驶员进行的车把操作而将车把23的操作力向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传递。操作力传递机构6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第二横向部件52的下方。操作力传递机构6被配置在与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相比靠上方的位置。
变形抑制机构75抑制连杆机构5的变形。变形抑制机构75具备第一连接部件11、第二连接部件12及抑制机构7。
第一连接部件11被安装于第一板333a。第一连接部件11安装在第一板333a与第一中心轴X相交的第一连接点333c。在此,第一连接部件11可以不必配置在与第一连接点333c严格一致的位置。即,第一连接部件11可以配置在从第一连接点333c稍偏离的位置。第一连接部件11被安装在第一板333a的上表面。第一连接部件11从第一板333a朝向头管211延伸。第一连接部件11包含棒状的部分。第一连接部件11被配置在连杆机构5的下方。
第二连接部件12被安装于第二板325a。第二连接部件12被安装在第二板325a与第二中心轴Y相交的第二连接点325c处。在此,第二连接部件12可以不必配置在与第二连接点325c严格一致的位置。即,第二连接部件12可以配置在从第二连接点325c稍偏离的位置。第二连接部件12被安装在第二板325a的上表面。第二连接部件12从第二板325a朝向头管211延伸。第二连接部件12包含棒状的部分。第二连接部件12被配置在连杆机构5的下方。
抑制机构7抑制第一连接部件11相对于头管211的移动。抑制机构7抑制第二连接部件12相对于头管211的移动。抑制机构7被配置在连杆机构5的下方。
图4是连杆机构5及第二前轮32的周围的左侧视图。在图4中,省略了位于连杆机构5的后方的向下框架212及车把23等。在前后方向上,头管211的上部由一对板状部件512夹持。在前后方向上,头管211的下部由一对板状部件522夹持。从侧面来看,旋转轴线(支承部A)以与转向轴60交叉的方式延伸。从侧面来看,旋转轴线(支承部D)以与转向轴60交叉的方式延伸。从侧面来看,第二缓冲器35的上端被配置在与连杆机构5的下端相比靠下方的位置。虽然在图4中未示出,但是从侧面来看,第一缓冲器33的上端被配置在与连杆机构5的下端相比靠下方的位置。
图5是使三轮车辆1向左方倾斜了角度T的状态的整体主视图。当三轮车辆1的车身向左右方倾斜时,连杆机构5变形。当驾驶员使三轮车辆1的车身向左方倾斜角度T时,头管211相对于垂直方向而向左方倾斜。当头管211倾斜时,第一横向部件51及第二横向部件52相对于头管211旋转。伴随着头管211向左方的倾斜而第一横向部件51的左端与第二横向部件52的左端相比向左方移动。由于第一横向部件51与第二横向部件52相比向左方移动,第二侧向部件54倾斜。此时,第二侧向部件54与头管211平行。与第二侧向部件54同样,第一侧向部件53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第一侧向部件53与头管211平行。在第一侧向部件53及第二侧向部件54倾斜时,第一侧向部件53相对于第一横向部件51及第二横向部件52旋转。在第一侧向部件53及第二侧向部件54倾斜时,第二侧向部件54相对于第一横向部件51及第二横向部件52旋转。
这样,当使三轮车辆1倾斜时,在从前方观察车辆的情况下,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分别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在车辆倾斜时,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维持与头管211平行的姿态。
<操作力传递机构>
图6是表示操作力传递机构6的主视局部放大图。操作力传递机构6包含转向轴60、第一传递板61(中央传递部的一例)、第二传递板62(右传递部的一例)、第三传递板63(左传递部的一例)、第一传递部件67(横拉杆的一例)、第一托架335及第二托架327。
第一传递板61与转向轴60连接。第一传递板61不能与转向轴60进行相对旋转。当使车把23相对于头管211旋转时,转向轴60相对于头管211旋转。伴随着转向轴60的旋转而第一传递板61旋转。
第二传递板62与第一侧向部件53连接。第二传递板62能够旋转地与第一侧向部件53连接。第二传递板62被固定于第一托架335。第二传递板62位于第一托架335的下方。
第三传递板63与第二侧向部件54连接。第三传递板63能够旋转地与第二侧向部件54连接。从正面来看,第三传递板63以第一传递板61为中心而与第二传递板62对称地配置。第三传递板63被固定于第二托架327。第三传递板63位于第二托架327的下方。
第一传递部件67将从转向轴60传递的操作力向第一托架335及第二托架327传递。第一传递部件67沿车宽方向延伸。关于将操作力从转向轴60向第一托架335及第二托架327传递的详细结构将在后文叙述。
图7是表示操作力传递机构6的结构的简要俯视图。图7是从上方观察操作力传递机构6的图,将连杆机构5、托架等的结构全部省略了。在图7中,双点划线表示使转向轴60向箭头A的方向旋转的状态。
操作力传递机构6包含第一传递板61、第二传递板62、第三传递板63、第一接头64、第二接头65、第三接头66及第一传递部件67。
第一传递板61前部的宽度比第一传递板61的后部的宽度窄。在第一传递板61的前部配置有第一接头64。
第二传递板62前部的宽度比第二传递板62的后部的宽度窄。在第二传递板62的前部配置有第二接头65。第二传递板62被配置在第一传递板61的右方。
第三传递板63前部的宽度比第三传递板63后部的宽度窄。在第三传递板63的前部配置有第三接头66。第三传递板63被配置在第一传递板61的左方。
第一接头64包含第一轴承641(第一旋转部的一例)、第一轴642(第一上下旋转轴的一例)及第一前杆643(第一支承部的一例)。第一轴642能够相对于第一轴承641进行相对旋转。第一轴承641对第一轴 642进行支承。第一轴承641被支承于第一传递板61。第一传递板61包含对第一轴641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孔641b。第一轴642插入并穿过第一支承孔641b。第一轴承641被固定于第一轴642。第一轴642被配置在第一传递板61的前端。
第一前杆643从第一轴承641向前方延伸。第一轴承641相对于第一传递板61旋转,由此第一前杆643能够以第一轴642为中心向左右方进行相对旋转。第一前杆643被固定于第一轴承641。
第二接头65包含第二轴承651(第三旋转部的一例)、第二轴652(第三上下旋转轴的一例)及第二前杆653(第三支承部的一例)。第二轴承651具有与第一轴承641同样的结构。第二轴652具有与第一轴642同样的结构。第二前杆653具有与第一前杆643同样的结构。
第三接头66包含第三轴承661(第二旋转部的一例)、第三轴662(第二上下旋转轴的一例)及第三前杆663(第二支承部的一例)。第三轴承661具有与第一轴承641同样的结构。第三轴662具有与第一轴642同样的结构。第三前杆663具有与第一前杆643同样的结构。
第一传递部件67包含第一环671、第二环672、第三环673。第一前杆643被插入到第一环671中。第一环671被设置在第一传递部件67的左右方向中央。第二环672被配置在第一环671的右方侧。第二前杆653被插入到第二环672中。第三环673被配置在第一环671的左方。第三前杆663被插入到第三环673中。
图8是第二前轮32及第二托架327的俯视图。图8的双点划线表示第二前轮32转弯的状态。其中,省略了第二前挡泥板223b。
如上所述,第二托架327对第二侧向部件54进行支承。在第二托架327上安装有第三传递板63。
当转向轴60旋转时,伴随着转向轴60的旋转而第一传递板61旋转。在此,例如,当转向轴60向图7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时,伴随着第一传递板61的旋转而第一球窝关节64向右后方移动。此时,第一球642相对于第一轴承641旋转,维持第一传递部件67的姿态并使第一传递部件67向右后方移动。伴随着第一传递部件67向右方向的移动而第二前杆653 及第三前杆663向右后方移动。当第二前杆653及第三前杆663向右后方移动时,第二轴承651及第三轴承661向右后方移动。伴随着第二轴承651及第三轴承661向右后方的移动而第二传递板62及第三传递板63分别以第一侧向部件53及第二侧向部件54为中心向箭头A的方向旋转。此时,成为图7中的双点划线的状态。
当第三传递板63以第三侧向部件54为中心旋转时,经由第三传递部件69而使第二托架327向图8的箭头B的方向旋转。当第二托架327向箭头B的方向旋转时,经由第二缓冲器35而使第二前轮32向图8的箭头C的方向旋转。前轮32以第二中心轴Y为中心进行旋转。此时,前轮32成为图8的由双点划线表示的状态。第一前轮31与第二前轮32同样地以第一中心轴X为中心进行旋转。这样,通过对车把23进行操作而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旋转。
图9是从车宽方向外方观察抑制机构7的一部分而得到的左侧视图。抑制机构7包含第一连接部件11、第二连接部件12、操作杆73、连接机构74、制动钳72。制动钳72被分别配置在头管211的右方及左方。然而,在图9中,仅示出了左方的制动钳72。第一连接部件11是与第二连接部件12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在图9中仅示出了左方的第二连接部件12。
第二连接部件12包含旋转支承部12a及柱12b。旋转支承部12a对柱12b的一端进行支承。旋转支承部12a将柱12b支承为能够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支承部12a将柱12b支承为能够向箭头D的方向旋转。柱12b从第二板325a朝后方而向上方延伸。柱12b的后端为自由端。
操作杆73在操作制动钳72时使用。操作杆73与连接机构74连接。操作杆73被安装于车身罩22。
连接机构74将操作杆73和制动钳72连接。在操作杆73被操作时,连接机构74将操作杆73的操作力向制动钳72传递。
制动钳72抑制第二连接部件12的移动。当操作杆73被操作时,制动钳72经由连接机构74被传递操作力,从而对第二连接部件12相对于头管 211的移动进行抑制。
图10是表示抑制机构7的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旋转支承部12a不仅将柱12b支承能够为向箭头D的方向旋转,而且支承为能够向箭头V的方向旋转。箭头V表示以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向。制动钳72被配置在与向下框架212相比靠车宽方向外方的位置。制动钳72与连接于车身框架21的支承部件72a连接。支承部件72a从车身框架21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操作杆73被配置在向下框架212的后方。
<动作>
在操作杆73未被操作的状态下,制动钳72不限制第一连接部件11及第二连接部件12相对于头管211的移动。在进行直行行驶时,驾驶员以图2所示的状态驾驶三轮车辆1。在转弯时,驾驶员将三轮车辆1的车把23向行进方向转动,且如图5所示使三轮车辆1倾斜。在三轮车辆1中,将车把23的旋转经由转向轴60、第一传递板61、第二传递板62及第三传递板63向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传递。此时,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变更行进方向。
在对三轮车辆1进行泊车时等使三轮车辆1自行站立时,驾驶员对操作杆73进行操作。当操作杆73被操作时,制动钳72抑制第一连接部件11及第二连接部件12相对于头管211的移动。在此状态下,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相对于头管211的移动受到抑制。因此,连杆机构5能抑制变形。由于连杆机构5的变形受到抑制,因此三轮车辆1比当前的状态进一步倾斜的情况受到抑制,从而自行站立。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
以下,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操作杆73的操作能够使三轮车辆1自行站立,因此容易泊车。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使三轮车辆1停车时,限制第一前轮31与第二前轮32的相对移动,由此驾驶员不必使脚触碰地面就能够使三轮车辆1停车。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前轮31的高度位置与第二前轮32的高度位置不同的状态下,能够抑制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相对于头管211 的移动,因此能够使三轮车辆1在倾斜的状态或一个前轮3上行至台阶之上的状态下泊车。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三轮车辆1中,变形抑制机构75的一部分被配置在连杆机构5的下方。具体而言,在三轮车辆1中,第一连接部件11、第二连接部件12及抑制机构7位于连杆机构5的下方。因此,相比较于变形抑制机构75全部配置在与连杆机构5相比靠上方的位置的结构,三轮车辆1的重心降低。因此,三轮车辆1难以变得不稳定。
在三轮车辆1中,第一连接部件11被配置于第一连接点333c处。在三轮车辆1中,第二连接部件12被配置于第二连接点325c处。因此,即使第一前轮31以第一中心轴X为中心旋转且第二前轮32以第二中心轴Y为中心旋转,第一连接点333c及第二连接点325c相对于头管211的位置也不改变。因此,第一连接部件11及第二连接部件12不会妨碍第一前轮31和第二前轮32的旋转。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具有转向轴60的转向部件旋转时,第一前杆643、第二前杆653及第三前杆663维持朝向前后方向的姿态且在从正面观察车辆时沿左右方向移动。因此,通过分别设置具有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的旋转轴部件和具有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的旋转轴部件,由此能够较大地确保转向角度,且能够减少转向时的第一传递部件67的左右方向的移动量。通过以上所述,能够提供一种可确保较大的转向角度且可对传递转向力的部件的可动范围的扩大进行抑制的车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连杆机构5的作为旋转部件的第一横向部件51及第二横向部件52的旋转轴被配置在与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因连杆机构5而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之间的距离(轮距)变大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用于将经由车把23输入给转向轴60的转向力向第一前轮31及第二前轮32传递的第一传递部件67的左右方向的长度。通过以上所述,能够提供一种可确保较大的转向角度且可对传递转向力的部件的可动范围的扩大进行抑制的车辆。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至图21,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的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的一例,例示具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的跨骑型的三轮车辆(以下,称为车辆)。
<整体结构>
图11示出车辆的从车辆的左侧面观察到的整体侧视图。以下,图中的箭头F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B表示车辆的后方。箭头U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D表示车辆的下方。在说明中表示前后左右的方向时,是指从驾驶车辆的驾驶员观察到的前后左右的方向。车宽方向中央表示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位置。车宽方向侧方表示从车宽方向中央朝向左方或右方的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未必仅表示与前后方向平行的情况。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是相对于前后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线。同样,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是相对于上下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是相对于左右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线。而且,车辆的无负载状态表示驾驶员未乘车、车辆未搭载燃料的状态下的前轮既未转向也未倾斜的直立状态。
如图11所示,车辆1001具备车辆主体部1002、左右一对前轮1003(参照图12)、后轮1004、转向机构1007、连杆机构1005。车辆主体部1002具备车身框架1021、车身罩1022、座椅1024、动力单元1025。
车身框架1021具有头管1211、向下框架1212、底框架1214、后框架1213。在图11中,车身框架1021中的被车身罩1022遮挡的部分由虚线表示。车身框架1021对动力单元1025或座椅1024等进行支承。动力单元1025具有发动机或电动机等驱动源、传动装置等。
头管1211被配置在车辆1001的前部。从车辆的侧面来看,头管1211被配置成相对于垂直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使其上部位于与下部相比靠后方的位置。在头管1211的周围配置有转向机构1007及连杆机构1005。转向机构1007的转向轴1060能够旋转地被插入到头管1211中。头管1211对连杆机构1005进行支承。
向下框架1212与头管1211连接。向下框架1212从头管1211起向后方配置,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向下框架1212的下部连接底框架1214。底框架1214从向下框架1212的下部朝向后方延伸。在底框架1214的后 方,后框架1213朝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后框架1213对座椅1024、动力单元1025及尾灯等进行支承。
车身框架1021由车身罩1022覆盖。车身罩1022具有前罩1221、左右一对前挡泥板1223、腿部挡板1225、中心罩1226及后挡泥板1224。
前罩1221位于座椅1024的前方。前罩1221覆盖转向机构1007及连杆机构1005的至少一部分。前罩1221具有配置在与连杆机构1005相比靠前方的位置的前部1221a。在车辆1001的无负载状态下,从车辆侧面来看,前罩1221的前部1221a被设置在与前轮1003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在车辆1001的无负载状态下,从车辆的侧面来看,前罩1221的前部1221a被配置在与前轮1003的前端相比靠后方的位置。腿防护板1225被配置在前罩1221的下方且位于座椅1024的前方。中心罩1226被配置成覆盖后框架1213的周围。
左右一对前挡泥板1223(参照图12)被分别配置在前罩1221的下方且位于左右一对前轮1003的上方。后挡泥板1224被配置在后轮1004的后部上方。
左右一对前轮1003被配置于在无负载状态下位于头管1211的下方且位于前罩1221的下方的位置。后轮1004被配置在中心罩1226和后挡泥板1224的下方。
<转向机构>
图12是从正面观察图11的车辆1001的前部所得到的主视图。图13是从上方观察图11的车辆1001的前部所得到的俯视图。在图12及图13中,以透过车身罩1022的状态进行了图示。
如图12及图13所示,转向机构1007具有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第一缓冲器1033、第二缓冲器1034及左右一对前轮1003。
左右一对前轮1003包含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第一前轮1031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央而配置在左方。第二前轮1032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央而配置在右方。第一前轮1031和第二前轮1032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央而左右对称地配置。而且,在第一前轮1031的上方配置左右一对前挡泥板1223中的第一前挡泥板1227。在第二前轮1032的上方配置左右一对前挡泥板1223中的第二前挡泥板1228。第一支承装置对第一前轮1031进行支承。第一支承装置具有第一托架1317。第一支承装置具有第一托架1317及第一缓冲器1033。第一支承装置借助转向力传递机构能够以第一中心轴Y1为中心进行旋转。第二支承装置对第二前轮1032进行支承。第二支承装置具有第二托架1327。第二支承装置具有第二托架1327及第二缓冲器1034。第二支承装置借助转向力传递机构能够以第二中心轴Y2为中心进行旋转。第一前轮1031被支承于第一缓冲器1033。第二前轮1032被支承于第二缓冲器1034。
第一缓冲器1033是所谓伸缩式的缓冲器,使来自路面的振动衰减。第一缓冲器1033具有第一下部1033a及第一上部1033b。第一前轮1031被支承于第一下部1033a。第一下部1033a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其下部支承第一车轮轴1314。第一车轮轴1314对第一前轮1031进行支承。第一上部1033b以其一部分被插入到第一下部1033a的状态而被配置在第一下部1033a的上方。第一上部1033b能够在第一下部1033a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下部1033a进行相对移动。第一上部1033b的上部被固定于第一托架1317。第一托架1317具有:向车辆1001的中央方向伸出的第一缓冲支承部1317a;位于与第一缓冲支承部1317a相比靠车辆1001的外方的位置的第一侧向部件支承部1317b。第一缓冲器1033的第一上部1033b被固定支承于第一托架1317的第一缓冲支承部1317a。后述的第一侧向部件1053的下部与第一托架1317的第一侧向部件支承部1317b连结。在第一托架1317中,第一缓冲支承部1317a位于通过第一侧向部件支承部1317b且与第一侧向部件105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假想平面上。
第一下部1033a及第一上部1033b构成前后并列连结的两个伸缩部件。由此,能抑制第一上部1033b相对于第一下部1033a的相对旋转。
第二缓冲器1034是所谓伸缩式的缓冲器,使来自路面的振动衰减。第二缓冲器1034具有第二下部1034a及第二上部1034b。第二前轮1032被支承于第二下部1034a。第二下部1034a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其下部支承第二车轮轴1324。第二车轮轴1324对第二前轮1032进行支承。第二上部1034b以其一部分被插入到第二下部1034a的状态而被配置在第二下 部1034a的上方。第二上部1034b能够在第二下部1034a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下部1034a进行相对移动。第二上部1034b的上部被固定于第二托架1327。第二托架1327具有:向车辆1001的中央伸出的第二缓冲支承部1327a;位于与第二缓冲支承部1327a相比靠车辆1001的外方的位置的第二侧向部件支承部1327b。第二缓冲器1034的第二上部1034b被固定支承在第二托架1327的第二缓冲支承部1327a。后述的第二侧向部件1054的下部与第二托架1327的第二侧向部件支承部1327b连结。在第二托架1327中,第二缓冲支承部1327a位于通过第二侧向部件支承部1327b且与第二侧向部件1054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假想平面上。
第二下部1034a及第二上部1034b构成前后并列连结的两个伸缩构件。由此,能抑制第二上部1034b相对于第二下部1034a的相对旋转。
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被配置在与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相比靠上方的位置。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具备转向部件1028,该部件用于输入驾驶员的转向力。转向部件1028具有转向轴1060和与转向轴1060的上部连结的把手1023。转向轴1060以其一部分被插入到头管1211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进行配置,且能够相对于头管1211以转向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转向轴1060伴随着驾驶员对把手1023的操作而旋转。
图14是表示图11的车辆1001的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的一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14所示,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除了转向部件1028之外,还具有中央传递板1061(中央传递部的一例)、左传递板1062(左传递部的一例)、右传递板1063(右传递部的一例)、中央接头1064、左接头1065、右接头1066、横拉杆1067、第一托架1317及第二托架1327。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将驾驶员对把手1023进行操作的转向力经由这些部件向第一托架1317及第二托架1327传递。
中央传递板1061被配置在车宽方向中央,且以不能相对于转向轴1060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连结至该转向轴1060。中央传递板1061伴随着转向轴1060的旋转而旋转。
左传递板1062以能够相对于后述的连杆机构1005的第一侧向部件 1053进行旋转的方式被连结至该第一侧向部件1053。左传递板1062被固定于第一托架1317。左传递板1062位于第一托架1317的下方。左传递板1062被配置在中央传递板1061的左方。
右传递板1063以能够相对于后述的连杆机构1005的第二侧向部件1054进行旋转的方式被连结至该第二侧向部件1054。右传递板1063以中央传递板1061为中心而与左传递板1062左右对称地配置。右传递板1063被固定于第二托架1327。右传递板1063位于第二托架1327的下方。
横拉杆1067是在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具有第一连结部1671、第二连结部1672及第三连结部1673。横拉杆1067具有如下形状:从与横拉杆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来看,上下方向的长度M2比前后方向的长度M1大(参照图15)。横拉杆1067的第一连结部1671与第一托架1317连结。第一连结部1671经由左接头1065和左传递板1062而与第一托架1317连结。横拉杆1067的第二连结部1672与第二托架1327连结。第二连结部1672经由右接头1066和右传递板1063而与第二托架1327连结。横拉杆1067的第三连结部1673与构成转向部件1028的转向轴1060的下部连结。第三连结部1673经由中央接头1064而与中央传递板1061连结,该中央传递板1061被固定在构成转向部件1028的转向轴1060的下端部。
构成横拉杆1067的面中的、第一连结部1671与第三连结部1673之间的后方的面为第一对置面1674。在俯视观察车辆时,第一对置面1674与第一缓冲器1033的上端部对置。第一对置面1674以如下方式弯曲:与接近第一连结部1671或第三连结部1673的部位相比、远离第一连结部1671或第三连结部1673的部位向前方鼓出。第一对置面1674以从第一缓冲器1033离开的方式形成。构成横拉杆1067的面中的、第二连结部1672与第三连结部1673之间的后方的面为第二对置面1675。在俯视观察车辆时,第二对置面1675与第二缓冲器1034的上端部对置。第二对置面1675以如下方式弯曲:与接近第二连结部1672或第三连结部1673的部位相比、远离第二连结部1672或第三连结部1673的部位向前方鼓出。第二对置面1675以从第二缓冲器1034离开的方式形成。
图15是表示图11的车辆1001的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的一部分结构的截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5中,仅图示了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的中央部的结构,对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的左方及右方的结构仅标注符号而省略了图示。
如图15所示,在中央传递板1061的前部配置有中央接头1064。中央接头1064具备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第一旋转部的一例)和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第一支承部的一例)。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被支承在中央传递板1061的前端。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形成为从侧面看呈U字形。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具有支承板部1641a。在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的支承板部1641a上形成有插通孔1641b。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具有从支承板部1641a的上端向后方延伸的上固定板部1641c。在上固定板部1641c上形成有插通孔1641d。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具有从支承板部1641a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固定板部1641e。在下固定板部1641e上形成有插通孔1641f。形成为圆筒状的中央传递筒部1611以轴线朝上下方向的方式被固定于中央传递板1061。第一中央螺栓1642插入并穿过中央传递筒部1611。第一中央螺栓1642从上方插入并穿过被设置于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的上固定板部1641c及下固定板部1641e的插通孔1641d、1641f。第一中央螺母1643从下方与第一中央螺栓1642螺合。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通过第一中央螺栓1642及第一中央螺母1643而与中央传递板1061的中央传递筒部1611连结。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能够以第一中央旋转轴1644(第一上下旋转轴的一例)为中心相对于中央传递板1061进行相对旋转,该第一中央旋转轴1644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中央螺栓1642的中心轴构成。第一中央旋转轴1644被配置成与转向轴1060的旋转轴线平行。
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被支承于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第二中央旋转筒部1646。第二中央旋转筒部1646以轴线朝前后方向的方式与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的前方连接。第二中央螺栓1647插入并穿过第二中央旋转筒部1646。第二中央螺栓1647从后方插入并穿过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的支承板部1641a的插通孔1641b。第二中央螺母1648从第二中央旋转筒部1646的前端与第一中央螺栓1647 螺合。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通过第二中央螺栓1647及第二中央螺母1648而与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连结。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按照能够以第二中央旋转轴1649(第一前后旋转轴的一例)为中心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与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连接,该第二中央旋转轴1649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中央螺栓1647的中心轴构成。第二中央旋转轴1649与前后方向的旋转轴平行地配置,该前后方向的旋转轴将构成后述连杆机构1005的部件即第一横向部件1051和第二横向部件1052以能够相互旋转的方式连结在一起。
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的第二中央旋转筒部1646被固定于横拉杆1067。横拉杆1067的中央部的第三连结部1673被支承于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横拉杆1067能够以第二中央旋转轴1649为中心进行相对旋转。这样,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将横拉杆1067的中央部的第三连结部1673支承于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使其能够以第二中央旋转轴1649为中心进行旋转。
在左传递板1062的前部配置有左接头1065。左接头1065具备第一左旋转部1651(第二旋转部的一例)和第二左旋转部1655(第二支承部的一例)。第一左旋转部1651被支承于左传递板1062的前端。第一左旋转部1651形成为从侧面看呈U字形。第一左旋转部1651具有支承板部1651a。在第一左旋转部1651的支承板部1651a上形成有插通孔1651b。第一左旋转部1651具有从支承板部1651a的上端向后方延伸的上固定板部1651c。在上固定板部1651c上形成有插通孔1651d。第一左旋转部1651具有从支承板部1651a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固定板部1651e。在下固定板部1651e上形成有插通孔1651f。形成为圆筒状的左传递筒部1621以轴线朝上下方向的方式被固定于左传递板1062。第一左螺栓1652插入并穿过左传递筒部1621。第一左螺栓1652从上方插入并穿过被设置于第一左旋转部1651的上固定板部1651c及下固定板部1651e的插通孔1651d、1651f。第一左螺母1653从下方与第一左螺栓1652螺合。第一左旋转部1651通过第一左螺栓1652及第一左螺母1653而与左传递板1062的左传递筒部1621连结。第一左旋转部1651按照能够以第一左旋转轴1654(第 二上下旋转轴线的一例)为中心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与左传递板1062连接,该第一左旋转轴1654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左螺栓1652的中心轴构成。第一左旋转轴1654与转向轴1060的旋转轴线平行地配置。
第二左旋转部1655被支承于第一左旋转部1651。第二左旋转部1655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第二左旋转筒部1656。第二左旋转筒部1656以轴线朝前后方向的方式与第一左旋转部1651的前方连接。第二左螺栓1657插入并穿过第二左旋转筒部1656。第二左螺栓1657从后方插入并穿过第一左旋转部1651的支承板部1651a的插通孔1651b。第二左螺母1658从第二左旋转筒部1656的前端与第一左螺栓1657螺合。第二左旋转部1655通过第二左螺栓1657及第二左螺母1658而与第一左旋转部1651连结。第二左旋转部1655能够以第二左旋转轴1659(第二前后旋转轴线的一例)为中心相对于第一左旋转部1651进行相对旋转,该第二左旋转轴1659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左螺栓1657的中心轴构成。第二左旋转轴1659与前后方向的旋转轴平行地配置,该前后方向的旋转轴将构成后述连杆机构1005的部件即第一横向部件1051和第二横向部件1052以能够相互旋转的方式连结在一起。
第二左旋转部1655的第二左旋转筒部1656被固定于横拉杆1067。横拉杆1067的左方的第一连结部1671被支承于第二左旋转部1655。横拉杆1067能够以第二左旋转轴1659为中心进行相对旋转。这样,第二左旋转部1655将横拉杆1067的左部的第一连结部1671按照能够以第二左旋转轴1659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一左旋转部1651。
在右传递板1063的前部配置有右接头1066。右接头1066具备第一右旋转部1661(第三旋转部的一例)和第二右旋转部1665(第三支承部的一例)。第一右旋转部1661被支承于右传递板1063的前端。第一右旋转部1661形成为从侧面看呈U字形。第一右旋转部1661具有支承板部1661a。在第一右旋转部1661的支承板部1661a上形成有插通孔1661b。第一右旋转部1661具有从支承板部1661a的上端向后方延伸的上固定板部1661c。在上固定板部1661c上形成有插通孔1661d。第一右旋转部1661具有从支承板部1661a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固定板部1661e。在下固定 板部1661e上形成有插通孔1661f。形成为圆筒状的右传递筒部1631以轴线朝上下方向的方式被固定于右传递板1063。第一右螺栓1662插入并穿过右传递筒部1631。第一右螺栓1662从上方插入并穿过被设置于第一右旋转部1661的上固定板部1661c及下固定板部1661e的插通孔1661d、1661f。第一右螺母1663从下方与第一右螺栓1662螺合。第一右旋转部1661通过第一右螺栓1662及第一右螺母1663而与右传递板1063的右传递筒部1631连结。第一右旋转部1661能够以第一右旋转轴1664(第三上下旋转轴的一例)为中心相对于右传递板1063进行相对旋转,该第一右旋转轴1664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右螺栓1662的中心轴构成。第一右旋转轴1664被配置成与转向轴1060的旋转轴平行。
第二右旋转部1665被支承于第一右旋转部1661。第二右旋转部1665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第二右旋转筒部1666。第二右旋转筒部1666以轴线朝前后方向的方式与第一右旋转部1661的前方连接。第二右螺栓1667插入并穿过第二右旋转筒部1666。第二右螺栓1667从后方插入并穿过第一右旋转部1661的支承板部1661a的插通孔1661b。第二右螺母1668从第二右旋转筒部1666的前端与第二右螺栓1667螺合。第二右旋转部1665通过第二右螺栓1667及第二右螺母1668而与第一右旋转部1661连结。第二右旋转部1665能够以第二右旋转轴1669(第三前后旋转轴线的一例)为中心相对于第一右旋转部1661进行相对旋转,该第二右旋转轴1669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右螺栓1667的中心轴构成。第二右旋转轴1669与前后方向的旋转轴平行地配置,该前后方向的旋转轴将构成后述的连杆机构1005的部件即第一横向部件1051和第二横向部件1052以能够相互旋转的方式连结在一起。
第二右旋转部1665的第二右旋转筒部1666被固定于横拉杆1067。横拉杆1067的右方的第二连结部1672被支承于第二右旋转部1665。横拉杆1067能够以第二右旋转轴1669为中心进行相对旋转。这样,第二右旋转部1665将横拉杆1067的右部的第二连结部1672按照能够以第二右旋转轴1669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一右旋转部1661。
这样构成的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将从转向部件1028传递的转向力经 由中央传递板1061和中央接头1064向横拉杆1067传递。由此,横拉杆1067向左右方向的任一方位移。传递给横拉杆1067的转向力从横拉杆1067经由左接头1065和左传递板1062向第一托架1317传递,并从横拉杆1067经由右接头1066和右传递板1063向第二托架1327传递。由此,第一托架1317及第二托架1327向横拉杆1067位移的方向旋转。
<连杆机构>
在本例中,采用了平行四节连杆(也称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方式的连杆机构1005。
连杆机构1005被配置在与把手1023相比靠下方的位置。连杆机构1005与车身框架1021的头管1211连结。连杆机构1005具备第一横向部件1051、第二横向部件1052、第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这些部件用作进行车辆1001的倾斜动作的结构。而且,连杆机构1005与第一侧向部件1053的下方连接而与第一侧向部件1053一起倾斜,且具备第一托架1317和第一缓冲器1033。而且,连杆机构1005与第二侧向部件1054的下方连接而与第二侧向部件1054一起倾斜,且具备第二托架1327和第二缓冲器1034。
第一横向部件1051包含被配置在头管1211的前方而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1512。板状的部件1512通过支承部C而被支承于头管1211,能够以支承部C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头管1211进行旋转。
第一横向部件1051的左端通过连结部D而与第一侧向部件1053连结。第一横向部件1051能够以连结部D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第一侧向部件1053进行旋转。第一横向部件1051的右端通过连结部E而与第二侧向部件1054连结。第一横向部件1051能够以连结部E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第二侧向部件1054进行旋转。
第二横向部件1052通过支承部F而被支承于头管1211,能够以支承部F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第二横向部件1052被配置在与第一横向部件1051相比靠下方的位置。第二横向部件1052具 有与第一横向部件1051大致相同的车宽方向的长度,且与第一横向部件1051平行地配置。
第二横向部件1052包含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一对板状的部件1522、1522。一对板状的部件1522、1522在前后方向上以夹持头管1211的方式进行配置。一对板状的部件1522、1522彼此由中间部1523连结成一体。需要说明的是,中间部1523与一对板状的部件1522、1522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的。第二横向部件1052的左端通过连结部G而与第一侧向部件1053连结。第二横向部件1052能够以连结部G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第一侧向部件1053进行旋转。第二横向部件1052的右端通过连结部H而与第二侧向部件1054连结。第二横向部件1052能够以连结部H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第二侧向部件1054进行旋转。
第一侧向部件1053被配置在头管1211的左方,且与头管1211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一侧向部件1053被配置在第一前轮1031的上方,且位于与第一缓冲器1033相比靠上方的位置。第一侧向部件1053被支承于第一托架1317的第一侧向部件支承部1317b,且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第一托架1317以第一中心轴Y1为中心进行旋转。
第二侧向部件1054被配置在头管1211的右方,且与头管1211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二侧向部件1054被配置在第二前轮1032的上方,且位于与第二缓冲器1034相比靠上方的位置。第二侧向部件1054被支承于第二托架1327的第二侧向部件支承部1327b,且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第二托架1327以第二中心轴Y2为中心进行旋转。
这样,第一横向部件1051、第二横向部件1052、第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以如下方式被连结在一起:第一横向部件1051与第二横向部件1052保持相互平行的姿态、且第一侧向部件1053与第二侧向部件1054保持相互平行的姿态。
<转向动作>
图16是用于说明车辆1001的转向动作的图,是使车辆1001转向了的状态下车辆前部的俯视图。
如图16所示,当将把手1023向左右方向转动时,转向机构1007的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动作,从而进行转向动作。当因把手1023被旋转而使转向轴1060旋转时,伴随着转向轴1060的旋转而中央传递板1061旋转。
例如,当转向轴1060向图16的箭头T的方向旋转时,伴随着中央传递板1061的旋转,横拉杆1067向左后方移动。此时,中央传递板1061通过中央接头1064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而相对于中央接头1064旋转,横拉杆1067维持姿态并向左后方移动。伴随着横拉杆1067向左后方的移动,左传递板1062及右传递板1063分别以第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为中心向箭头T的方向旋转。此时,左传递板1062以左接头1065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左接头1065旋转,右传递板1063以右接头1066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右接头1066旋转。
当左传递板1062及右传递板1063向箭头T的方向旋转时,第一托架1317及第二托架1327向箭头T的方向旋转。第一支承部件对第一前轮1031进行支承。当第一托架1317及第二托架1327向箭头T的方向旋转时,第一前轮1031经由第一缓冲器1033以第一中心轴Y1(参照图12)为中心旋转,第二前轮1032经由第二缓冲器1034以第二中心轴Y2(参照图12)为中心旋转。
<倾斜动作>
图17是用于说明车辆1001的倾斜动作的图,是使车辆1001倾斜了的状态下车辆前部的主视图。
如图17所示,伴随着连杆机构1005的工作而车辆1001向左右方向倾斜。连杆机构1005的工作是指连杆机构1005中的用于进行倾斜动作的各部件(第一横向部件1051、第二横向部件1052、第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以各自的连结点为轴进行相对旋转、从而连杆机构1005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情况。
在本例的连杆机构1005中,例如,在直立状态下从正面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形状配置的第一横向部件1051、第二横向部件1052、第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在车辆1001倾斜的状态下变形为大致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005与第一横向部件1051、第二横向部件1052、第 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的相对的旋转动作连动地进行倾斜动作,由此使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分别倾斜。
例如,当驾驶员使车辆1001向左方倾斜时,头管1211相对于垂直方向而向左方倾斜。当头管1211倾斜时,第一横向部件1051以支承部C为中心相对于头管1211旋转,第二横向部件1052以支承部F为中心相对于头管1211旋转。于是,第一横向部件1051与第二横向部件1052相比向左方移动,第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在保持与头管1211平行的状态下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在第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倾斜时,第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相对于第一横向部件1051及第二横向部件1052旋转进行。因此,当使车辆1001倾斜时,伴随着第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的倾斜,支承于第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的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在保持与头管1211平行的状态下分别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
而且,在倾斜动作时,横拉杆1067以中央接头1064、左接头1065及右接头1066的前后方向的第二中央旋转轴1649、第二左旋转轴1659及第二右旋转轴1669为中心旋转(参照图14及图15)。由此,即使在车辆1001倾斜的情况下,横拉杆1067也相对于第一横向部件1051和第二横向部件1052保持平行的姿态。
这样,因进行倾斜动作而使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分别倾斜的连杆机构1005被配置在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的上方。即,构成连杆机构1005的作为旋转部件的第一横向部件1051、第二横向部件1052、第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的旋转轴被配置在与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另外,车辆向左右方向倾斜的状态下的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与竖直方向不同,其是指向左右方向倾斜的头管1211的上下方向。例如,图17或图18中所示的符号Uf表示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上方,符号Df表示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下方。
<转向动作+倾斜动作>
图18是使车辆1001转向且倾斜的状态的车辆前部的主视图。
在图18中,示出了向左方转向且向左方倾斜的状态。在图18所示的 转弯动作时,通过转向动作来变更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的朝向,通过倾斜动作而使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与车身框架1021一起倾斜。在此状态下,连杆机构1005的第一横向部件1051、第二横向部件1052、第一侧向部件1053及第二侧向部件1054变形为大致平行四边形,横拉杆1067向左右任一转向方向(在图18中为左方)且向后方移动。
<横拉杆的动作>
在从作为第一横向部件1051的旋转轴的支承部C、连结部D、E的轴线方向、或作为第二横向部件1052的旋转轴的支承部F、连结部G、H的轴线方向观察下,横拉杆1067能够与第一横向部件1051及第二横向部件1052平行地移动。具体而言,横拉杆1067能够以如下方式移动,即:使得从中央接头1064的支承部位的旋转轴1649、左接头1065的支承部位的旋转轴1659及右接头1066的支承部位的旋转轴1669通过的线,平行于从第一横向部件1051的支承部位C、D、E通过的线及从第二横向部件1052的支承部位F、G、H通过的线(参照图12、图16~图18)。
<横拉杆周边的布局>
横拉杆1067被配置在与第一横向部件1051及第二横向部件1052相比靠下方的位置(参照图12)。在作为连杆机构1005朝左方倾斜最大的状态的至少最大倾斜状态下,横拉杆1067被配置在从车辆前方观察下与第一托架1317的第一缓冲支承部1317a或第一缓冲器1033中的至少一者重叠的位置(参照图17)。在作为连杆机构1005朝右方倾斜最大的状态的至少最大倾斜状态下,横拉杆1067被配置在从车辆前方观察下与第二托架1327的第二缓冲支承部1327a或第二缓冲器1034中的至少一者重叠的位置。
横拉杆1067被配置在如下位置:在车辆1001的无负载状态下,从车辆的前方来看,横拉杆1067的一部分与第一托架1317的第一缓冲支承部1317a及第二托架1327的第二缓冲支承部1327a重叠(参照图12)。
在车辆1001的无负载状态下,第一托架1317的第一侧向部件支承部1317b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从第一缓冲支承部1317a通过且与第一侧向部件 105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假想平面上。在车辆1001的无负载状态下,第二托架1327的第二侧向部件支承部1327b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从第二缓冲支承部1327a通过且与第二侧向部件1054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假想平面上。
<阿克曼几何学结构>
图19是说明图11的车辆1001的转向力传递机构、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的动作的图,(a)是直行时的示意图,(b)是左转弯时的示意图。
如图19的(a)所示,在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中,左右方向上的第一左旋转轴1654与第一右旋转轴1664的距离La,大于左右方向上的第一中心轴Y1与第二中心轴Y2之间的距离Lb,其中,所述第一中心轴Y1是第一托架1317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所述第二中心轴Y2是第二托架1327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
如图19的(b)所示,在车辆1001中,在向左方转向而向左转弯时,接近转弯中心的第一前轮1031成为内轮,远离转弯中心的第二前轮1032成为外轮,从而向左转弯。在这样向左转弯时,接近转弯中心的第一前轮1031成为内轮而相对于车辆1001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辆中心轴F1以内轮转向角θα倾斜,远离转弯中心的第二前轮1032成为外轮而相对于车辆1001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辆中心轴F1以外轮转向角θβ倾斜。此时,在车辆1001中,成为内轮的第一前轮1031的内轮转向角θα大于成为外轮的第二前轮1032的外轮转向角θβ。同样,在车辆1001中,在向右方转向而向右转弯时,接近转弯中心的第二前轮1032成为内轮,远离转弯中心的第一前轮1031成为外轮,从而向右转弯。在这样向右转弯时,接近转弯中心的第二前轮1032成为内轮而相对于车辆1001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辆中心轴F1以内轮转向角θα倾斜,远离转弯中心的第一前轮1031成为外轮而相对于车辆1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辆中心轴F1以外轮转向角θβ倾斜。此时,在车辆1001中,成为内轮的第二前轮1032的内轮转向角θα大于成为外轮的第一前轮1031的外轮转向角θβ。
这样,在车辆1001中,相对于车辆1001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辆中心轴F1,第一前轮1031和第二前轮1032中的在转向时被配置于内方的前 轮的内轮转向角θα,大于第一前轮1031和第二前轮1032中的在转向时被配置于外方的前轮的外轮转向角θβ。
<转向力传递机构的动作>
图20是说明图11的车辆1的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的一部分的动作的示意图。在图20中,直行时的状态由实线表示,转弯时的状态由双点划线表示。
如图20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转向部件1028旋转时,在构成转向部件1028的转向轴1060上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的中央传递板1061与转向部件1028的旋转连动而以转向部件1028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此时,支承于中央传递板1061的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以第一中央旋转轴1644为中心相对于中央传递板1061相对旋转,并且与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的前方连接的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在维持朝向前后方向的姿态的情况下向从车辆的正面观察时的左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移动。支承于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的横拉杆1067与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的左右方向的移动连动,而向左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移动。伴随着横拉杆1067的左右方向的移动,第二左旋转部1655及第二右旋转部1665在维持相对于车辆1001的前后方向的姿态不变的情况下向左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移动。伴随着第二左旋转部1655的左右方向的移动,第一左旋转部1651相对于左传递板1062以第一左旋转轴1654为中心相对旋转且向左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移动。由此,经由左传递板1062将转向力传递至第一托架1317,第一托架1317以作为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的第一中心轴Y1为中心旋转。而且同样,伴随着第二右旋转部1665的左右方向的移动,第一右旋转部1661相对于右传递板1063以第一右旋转轴1664为中心相对旋转且向左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移动。由此,经由右传递板1063将转向力传递至第二托架1327,第二托架1327以作为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的第二中心轴Y2为中心旋转。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转向部件1028旋转时,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第二左旋转部1655及第二右旋转部1665维持朝向前后方向的姿态且从车辆的正面来看沿左右方向移动。因此,通过分别设置具有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的旋转轴部件和具有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的旋转轴 部件,由此能够确保较大的转向角度,且能够减少转向时的横拉杆1067的左右方向的移动量,因此能够减小从上方观察车辆的情况下横拉杆1067在转向时的可动范围。通过以上所述,能够提供一种可确保较大的转向角度且抑制车辆1001的前部大型化的车辆。
图21是表示比较例的转向力传递机构的结构及动作的示意图。在图21中,直行时的状态由实线表示,转弯时的状态由双点划线表示。
如图21所示,在单轴结构的转向力传递机构中,在中央传递板1061、左传递板1062及右传递板1063上分别设有能够以水平方向的轴线为中心转动的第一中央旋转部1701、第一左旋转部1711及第一右旋转部1721。在这些第一中央旋转部1701,第一左旋转部1711及第一右旋转部1721的前端设有能够以上下方向的轴线为中心转动的第二中央旋转部1702、第二左旋转部1712及第二右旋转部1722。这些第二中央旋转部1702、第二左旋转部1712及第二右旋转部1722能够相对旋转地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拉杆1067连结。与图20相比,在图21的转向力传递机构中,在转向时,伴随着第一中央旋转部1701、第一左旋转部1711及第一右旋转部1721的摆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拉杆1067向左右方向的移动较大。因此,在具备该结构的转向力传递机构的车辆中,从上方观察车辆的情况下横拉杆1067转向时的可动范围变大。
相对于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分别设置具有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的旋转轴部件和具有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的旋转轴部件,能确保较大的转向角度,且减少了转向时横拉杆1067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量,从而能够抑制横拉杆1067的可动范围的扩大。这样,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在较大地确保转向角度的情况下抑制横拉杆1067的可动范围的扩大。而且,能够抑制车辆1001的前部的大型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连杆机构1005的旋转部件即第一横向部件1051及第二横向部件1052的旋转轴被配置在与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因连杆机构1005而导致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之间的距离(轮距)变大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横拉杆1067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变大,该横拉杆1067用于将输入给转向轴1060的转向力向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传递。通过以上所述,能够提供一种可确保较大的转向角度且抑制传递转向力的部件的可动范围扩大的车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上的第一左旋转轴1654与第一右旋转轴1664之间的距离La,大于第一中心轴Y1与第二中心轴Y2之间的距离Lb,其中,所述第一中心轴Y1是左右方向上的第一托架1317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所述第二中心轴Y2是第二托架1327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由此,在转向时,能够将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形成为阿克曼几何学容易成立的姿态。因此,即使在较大地转向时,也能够使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的转弯半径接近。由此,能够使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顺畅地以第一车轮轴1314及第二车轮轴1324为中心旋转。因此,能够提高车辆1001的乘坐感。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在中央传递板1061、左传递板1062及右传递板1063的前方经由中央接头1064、左接头1065及右接头1066支承有横拉杆1067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该例。例如作为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也可以是在中央传递板1061、左传递板1062及右传递板1063的后方经由中央接头1064、左接头1065及右接头1066支承有横拉杆1067的结构。
另外,如图20或图21所示,在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与第二中央旋转部相互前后配置的结构中,对横拉杆1067进行支承的结构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变大。然而,在本例中,如图20所示,在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的前部连接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在第一左旋转部1651的前部连接第二左旋转部1655,在第一右旋转部1661的前部连接第二右旋转部1665。在该结构中,当转向部件1028旋转时,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第二左旋转部1655及第二右旋转部1665维持朝向前后方向的姿态且从车辆的正面来看沿左右方向移动。因此,横拉杆1067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与转向轴1060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托架1317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即第一中心轴Y1之间的距离、以及与第二托架1327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即第二中心轴Y2之间的距离变大。然而,如上所述,能够减少横拉杆1067的左右方向的移动量,并能够抑制其可动范围的扩大。而且,在本例的结构中,在连杆机构1005或两个前轮(1031、1032)与横拉杆1067之间能够确保规定的距离(间隙)。因此,能够确保与连杆机构1005或两个前轮(1031、1032)的间隙,且能够减小横拉杆1067的可动范围。而且,在本例中,从车辆的正面来看,能够将横拉杆1067配置在较低位置,因此能够利用与横拉杆1067相比靠上方的空间作为配置辅机类等车辆搭载部件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例中,说明了在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的前部连接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在第一左旋转部1651的前部连接第二左旋转部1655、在第一右旋转部1661的前部连接第二右旋转部1665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该例示的结构。例如,可以在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的上部连接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在第一左旋转部1651的上部连接第二左旋转部1655,在第一右旋转部1661的上部连接第二右旋转部1665。而且,也可以在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的下部连接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在第一左旋转部1651的下部连接第二左旋转部1655,在第一右旋转部1661的下部连接第二右旋转部1665。
另外,在本例中,横拉杆1067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上下方向的长度M2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M1。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横拉杆1067的刚性确保为传递转向力所需的程度,且与前后方向的长度M1更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转向时的横拉杆1067的前后方向的移动量,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横拉杆1067的可动范围。
然而,由于在转向部件1028的后方配置车身框架1021,因此通过将横拉杆1067配置在转向旋转轴的前方,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车辆1001的前部大型化。然而,在将横拉杆1067配置在转向旋转轴的前方的情况下,为了使阿克曼几何学成立,必须使对横拉杆1067的两端进行支承的各支承部之间的距离长于对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进行支承的第一托架1317及第二托架1327之间的距离,由于横拉杆1067的两端部位于左右方向的更侧方,因此车辆大型化。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形成的是在作为上下轴的第一中央旋转轴1644、第一左旋转轴1654及第一 右旋转轴1664的前方设置作为前后轴的第二中央旋转轴1649、第二左旋转轴1659及第二右旋转轴1669、且在这些第二中央旋转轴1649、第二左旋转轴1659及第二右旋转轴1669上支承横拉杆1067的双轴结构。由此,能够减少转向时横拉杆1067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量,因此容易实现考虑了阿克曼几何学的结构。
另外,在不是双轴结构而使用万向接头对横拉杆进行支承的结构的转向力传递机构中,无法较大地取得车把的转向角,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形成为双轴结构,因此能够较大地取得车把的转向角。当较大地取得车把的转向角时,能够提高转弯性,但是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的内外轮差的影响变大,可能会妨碍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顺畅的旋转。这种情况下,车辆1001的乘坐感降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的结构的一例,转向力传递机构1006将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支承为在转向时阿克曼几何学容易成立的姿态。因此,即使在较大地转向时,也能够使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的转弯半径接近。由此,能够使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顺畅地以第一车轮轴1314及第二车轮轴1324为中心旋转。因此,能够提高车辆1001的乘坐感。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备通过倾斜动作而形成倾斜姿态的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的车辆1001中,在倾斜动作时,第一前轮1031及第二前轮1032与地面的接触面发生变化。在其影响下,能吸收一定程度的内外轮差。因此,在车辆1001中,可以不必形成为阿克曼几何学完全成立的结构,但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够实现转弯时的乘坐感的提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支承前轮的结构,说明了由前后排列而连结的两个伸缩构件构成的缓冲器,但并不局限于该例。例如,可以是由一个伸缩构件构成的缓冲器,也可以通过导向杆式底连杆悬架(bottom link suspension)来支承前轮。
本发明的车辆是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后轮的数目并不局限于一个,也可以为两个。而且,也可以不具备将车身框架覆盖的车身罩。关于动力源,并不局限于发动机,也可以是电动机。
在本发明中,伴随着转向部件的旋转而与第一支承装置一体旋转的部件包含于第一支承装置。伴随着转向部件的旋转而与第二支承装置一体旋转的部件包含于第二支承装置。
在本发明及本实施方式中,“平行”不仅包括无限地不相交的状态,也包括相对于无限地不相交的状态在±30°的范围内倾斜的状态。在此使用的用语及表达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而不是为了用于进行限定性的解释。必须认识到的是,在此所示且叙述的特征事项的任意的等同物也没有被排除在外,且容许本发明主张权利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
本发明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具体化而得到的发明。其公开应看作是提供本发明的原理的实施方式的公开。这些实施方式没有将本发明限定于在此记载和/或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了解了这样情况的基础上,将多种图示实施方式记载于此。
将本发明的图示实施方式在此记载了几个。本发明没有限定为在此记载的各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也包括基于其公开而包含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识别的等同的要素、修正、删除、组合(例如,跨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组合)、改良和/或变更的所有实施方式。权利要求的限定事项应基于该权利要求所使用的用语而作宽泛性的解释,不应限定为本说明书或本申请的执行中记载的实施方式。这样的实施方式应解释为不是排他性的。例如,在本公开中,“优选”这样的用语不是排他性的,是表示“虽然优选,但没有限定于此”的意思。
本申请基于2012年9月2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209873)、2013年7月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申请号:2013-138479),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而援引于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日本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以后,称为基础说明书)所记载的“第一上侧部”相当于本说明书的“第一上部”,基础说明书所记载的“第一下侧部”相当于本说明书的“第一下部”,基础说明书所记载的“第二上侧部”相当于本说明书的“第二上部”,基础说明书所记载的“第二下侧部”相当于本说明书的“第二下部”。
符号说明
1001:车辆(车辆),1005:连杆机构,1006:转向力传递机构,1021:车身框架,1028:转向部件,1031:第一前轮,1032:第二前轮,1033:第一缓冲器,1034:第二缓冲器,1051:第一横向部件(旋转部件),1052:第二横向部件(旋转部件),1053:第一侧向部件,1054:第二侧向部件,1061:中央传递板(中央传递部),1062:左传递板(左传递部),1063:右传递板(右传递部),1067:横拉杆,1211:头管,1317:第一托架,1327:第二托架,1641:第一中央旋转部(第一旋转部),1651:第一左旋转部(第二旋转部),1661:第一右旋转部(第三旋转部),1644:第一中央旋转轴(第一上下旋转轴),1654:第一左旋转轴(第二上下旋转轴),1664:第一右旋转轴(第三上下旋转轴),1645:第二中央旋转部(第一支承部),1655:第二左旋转部(第二旋转部),1665:第二右旋转部(第三支承部),1649:第二中央旋转轴(第一前后旋转轴),1659:第二左旋转轴(第二前后旋转轴),1669:第二右旋转轴(第三前后旋转轴),La、Lb:距离。
Claims (5)
1.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具有头管;
转向部件,所述转向部件具有被支承于所述头管的旋转轴,且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
第一前轮,所述第一前轮被配置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靠左方的位置;
第二前轮,所述第二前轮被配置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靠右方的位置;
第一支承装置,所述第一支承装置被配置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靠左方的位置,并将所述第一前轮支承为能够伴随着所述转向部件的旋转而旋转;
第二支承装置,所述第二支承装置被配置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靠右方的位置,并将所述第二前轮支承为能够伴随着所述转向部件的旋转而旋转;
转向力传递机构,所述转向力传递机构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拉杆,用于将输入给所述转向部件的转向力向所述第一前轮及所述第二前轮传递;以及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含旋转部件,且通过与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动作连动地进行倾斜动作而使得所述第一前轮及所述第二前轮分别倾斜,所述旋转部件按照能够以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前轮及所述第二前轮相比靠上方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转向力传递机构具有:
中央传递部,所述中央传递部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转向部件;
第一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被支承于所述中央传递部,且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上下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中央传递部进行旋转;
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经由所述第一旋转部连接到所述中央传递部,将所述横拉杆的中央部支承为能够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前后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部进行旋转;
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二支承部按照能够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前后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横拉杆的左部;
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二支承部连接;
左传递部,所述左传递部按照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上下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经由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承部,且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装置不能进行相对旋转;
第三支承部,所述第三支承部按照能够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前后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横拉杆的右部;
第三旋转部,所述第三旋转部与所述第三支承部连接;以及
右传递部,所述右传递部按照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上下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经由所述第三旋转部连接到所述第三支承部,且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装置不能进行相对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在所述第一旋转部的前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部,
在所述第二旋转部的前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承部,
在所述第三旋转部的前部连接所述第三支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横拉杆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其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横拉杆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其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第二上下旋转轴与所述第三上下旋转轴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支承装置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承装置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09873 | 2012-09-24 | ||
JP2012209873 | 2012-09-24 | ||
JP2013-138479 | 2013-07-01 | ||
JP2013138479 | 2013-07-01 | ||
PCT/JP2013/075715 WO2014046285A1 (ja) | 2012-09-24 | 2013-09-24 | 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87328A CN104487328A (zh) | 2015-04-01 |
CN104487328B true CN104487328B (zh) | 2019-08-13 |
Family
ID=50341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38939.0A Active CN104487328B (zh) | 2012-09-24 | 2013-09-24 | 车辆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75535B2 (zh) |
EP (1) | EP2905209B1 (zh) |
JP (1) | JP5536968B1 (zh) |
CN (1) | CN104487328B (zh) |
AP (1) | AP2015008375A0 (zh) |
BR (1) | BR112015006407A2 (zh) |
ES (1) | ES2677112T3 (zh) |
MX (1) | MX339385B (zh) |
TW (1) | TWI522268B (zh) |
WO (1) | WO201404628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P2015008374A0 (en) | 2012-09-24 | 2015-04-30 | Yamaha Motor Co Ltd | Vehicle |
JP6170086B2 (ja) * | 2015-02-10 | 2017-07-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揺動型車両 |
CN104743021B (zh) * | 2015-04-11 | 2017-03-08 | 重庆汉雪科技有限公司 | 侧倾倒三轮机动车 |
JP6471055B2 (ja) * | 2015-06-25 | 2019-02-13 |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 前二輪型三輪車の前二輪固定機構 |
CN106697139B (zh) * | 2015-07-16 | 2019-09-10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具有两前轮车辆的转向拉杆 |
US10286970B2 (en) | 2015-09-30 | 2019-05-14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
ITUB20159478A1 (it) * | 2015-12-28 | 2017-06-28 | Piaggio & C Spa |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tiltante e relativo motoveicolo tiltante |
IT201600097100A1 (it) * | 2016-09-28 | 2018-03-28 | Piaggio & C Spa | Assieme di sospensione per un veicolo basculante, avantreno e veicolo basculante |
JP2018095147A (ja) * | 2016-12-15 | 2018-06-21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IT201600129489A1 (it) * | 2016-12-21 | 2018-06-21 | Piaggio & C Spa |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blocco di rollio |
US11017679B2 (en) * | 2017-01-13 | 2021-05-25 | Skydio, Inc. |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visual point cloud navigation |
JP2018144697A (ja) * | 2017-03-07 | 2018-09-20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JP2018144698A (ja) * | 2017-03-07 | 2018-09-20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US11358634B2 (en) * | 2017-11-06 | 2022-06-14 | Michael J Mainville | Roll induced four wheel steering vehicle |
CN112118974B (zh) | 2017-11-15 | 2023-04-28 | 斯威汽车运动有限公司 | 可倾斜车辆的控制系统 |
ES2965651T3 (es) * | 2018-10-18 | 2024-04-16 | Piaggio & C Spa | Vehículo a motor con sillín para montar de dos ruedas traseras |
US20200262263A1 (en) * | 2019-02-19 | 2020-08-20 | Sway Motorsports Llc | Autonomous tilting delivery vehicle |
WO2020172685A1 (en) | 2019-02-22 | 2020-08-27 | Sway Motorsports Llc | Three-wheeled tilting vehicle |
US11072389B2 (en) | 2019-02-22 | 2021-07-27 | Sway Motorsports Llc | Three-wheeled tilting vehicle |
JP7516020B2 (ja) * | 2019-07-30 | 2024-07-16 |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 走行車両 |
EP4012206A4 (en) | 2019-09-02 | 2022-10-05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TILTING VEHICL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72644A (zh) * | 2003-06-03 | 2005-02-02 | 皮亚乔公司 | 带有前部两轮转向机构的三轮轮式车辆 |
CN101161536A (zh) * | 2007-10-06 | 2008-04-16 | 王业慈 | 前双轮可倾斜自行车 |
CN201151444Y (zh) * | 2007-11-13 | 2008-11-19 | 浙江飞迪电动车有限公司 | 前三轮电动自行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91011300A (en) * | 1910-05-07 | 1911-04-06 | William Bridgewater | A New and Improved Construction of Tricycles. |
GB191111300A (en) | 1910-05-11 | 1912-05-10 | Henri Victor Jules Jouffret | Improvements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having Rotary Valves. |
US4088199A (en) * | 1976-02-23 | 1978-05-09 | Wolfgang Trautwein | Stabilized three-wheeled vehicle |
US4020914A (en) * | 1976-02-23 | 1977-05-03 | Wolfgang Trautwein | Stabilized three-wheeled vehicle |
US4740004A (en) * | 1986-06-09 | 1988-04-26 | Mcmullen Wayne W | Three wheeled cycle with load carrying basket |
JP2002337779A (ja) * | 2001-05-21 | 2002-11-27 | Abanteku:Kk | 三輪車 |
US6505845B1 (en) | 2002-04-17 | 2003-01-14 | Chin-Long Fong | Jogging scooter |
NO20033026L (no) * | 2003-07-01 | 2005-01-03 | Friend Internat As | Trehjuls kjoretoy |
ITMI20040171A1 (it) | 2004-02-04 | 2004-05-04 | Piaggio & C Spa | Dispositivo anti-rollio per veicoli |
US7487985B1 (en) * | 2005-08-25 | 2009-02-10 | Robert Mighell | Tilting wheeled vehicle |
ITMI20062084A1 (it) | 2006-10-30 | 2008-04-30 | Piaggio & C Spa | Veicolo rollante a tre ruote con due ruote anteriori sterzanti ed una ruota posteriore motrice |
US7909340B2 (en) * | 2009-02-03 | 2011-03-22 | Laddie Gene Henderson | Vehicle with improved integrated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 |
US7708291B1 (en) * | 2009-02-03 | 2010-05-04 | Laddie Gene Henderson | Vehicle with improved steering system |
TWI380922B (zh) | 2010-01-20 | 2013-01-01 |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 三輪機動車 |
US8070172B1 (en) * | 2010-02-12 | 2011-12-06 | TreMoto, LLC | Leaning vehicle suspension |
JP5528870B2 (ja) * | 2010-03-23 | 2014-06-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フロント2輪式鞍乗型車両 |
TWI392611B (zh) * | 2010-06-24 | 2013-04-11 | Kwang Yang Motor Co | Steering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s |
TWI399310B (zh) | 2010-07-06 | 2013-06-21 | Kwang Yang Motor Co | A steering device for two front wheel vehicles |
IT1401130B1 (it) * | 2010-07-16 | 2013-07-12 | Piaggio & C Spa | Sistema di sospensione per motoveicoli |
TWM422524U (en) | 2011-06-09 | 2012-02-11 | Shiaw-Harng Chang | Dual front wheel tricycle structure |
US8641064B2 (en) * | 2011-12-29 | 2014-02-04 | Garbis Krajekian | Tilting vehicle with a non-tilting automobile-like body |
-
2013
- 2013-09-24 AP AP2015008375A patent/AP2015008375A0/xx unknown
- 2013-09-24 US US14/430,371 patent/US9475535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9-24 WO PCT/JP2013/075715 patent/WO201404628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9-24 MX MX2015003707A patent/MX339385B/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9-24 BR BR112015006407A patent/BR112015006407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9-24 EP EP13838215.5A patent/EP2905209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9-24 JP JP2014510331A patent/JP5536968B1/ja active Active
- 2013-09-24 TW TW102134441A patent/TWI522268B/zh active
- 2013-09-24 ES ES13838215.5T patent/ES2677112T3/es active Active
- 2013-09-24 CN CN201380038939.0A patent/CN10448732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72644A (zh) * | 2003-06-03 | 2005-02-02 | 皮亚乔公司 | 带有前部两轮转向机构的三轮轮式车辆 |
CN101161536A (zh) * | 2007-10-06 | 2008-04-16 | 王业慈 | 前双轮可倾斜自行车 |
CN201151444Y (zh) * | 2007-11-13 | 2008-11-19 | 浙江飞迪电动车有限公司 | 前三轮电动自行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S2677112T3 (es) | 2018-07-30 |
US9475535B2 (en) | 2016-10-25 |
TW201420408A (zh) | 2014-06-01 |
MX339385B (es) | 2016-05-24 |
JP5536968B1 (ja) | 2014-07-02 |
JPWO2014046285A1 (ja) | 2016-08-18 |
EP2905209A1 (en) | 2015-08-12 |
CN104487328A (zh) | 2015-04-01 |
US20150210338A1 (en) | 2015-07-30 |
WO2014046285A1 (ja) | 2014-03-27 |
EP2905209B1 (en) | 2018-04-11 |
MX2015003707A (es) | 2015-06-24 |
TWI522268B (zh) | 2016-02-21 |
AP2015008375A0 (en) | 2015-04-30 |
EP2905209A4 (en) | 2015-12-02 |
BR112015006407A2 (pt) | 2017-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87328B (zh) | 车辆 | |
CN104487326B (zh) | 车辆 | |
JP5536967B1 (ja) | 車両 | |
CN104487327B (zh) | 车辆 | |
JP6547194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揺動ロック操作部構造 | |
CN108473175A (zh) | 滚动机动车辆的前转向架 | |
JP6121230B2 (ja) | 車両 | |
JP2008534370A (ja) | モータサイクル | |
TWI650264B (zh) | 傾斜車輛 | |
JP5279922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懸架装置 | |
CN104507791B (zh) | 车辆 | |
US9561782B2 (en) | Vehicle seating section for improving posture | |
EP3753830A1 (en) | Leaning vehicle and vehicle leaning unit | |
US9205856B2 (en) | Vehicle | |
JP5890722B2 (ja) | 懸架装置 | |
JP2014040130A (ja) | 鞍乗り型揺動車両の前二輪懸架装置 | |
CN109747761B (zh) | 车辆的转向拉杆 | |
JP6723036B2 (ja) | 車両 | |
JP2023059573A (ja) | 小型車両 | |
JP3199341U (ja) | 前輪2輪の3輪自転車 | |
JP2023004488A (ja) | 前2輪型車両及び車両 | |
CN102442335B (zh) | 儿童推车 | |
JP2006123830A (ja) | 支持台の取付け構造 | |
KR20070054548A (ko) | 링크 캠버링 스쿠터 | |
JP2010000911A (ja) | 操向伝動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