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0966A - 插秧机 - Google Patents

插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0966A
CN104320966A CN201380026770.7A CN201380026770A CN104320966A CN 104320966 A CN104320966 A CN 104320966A CN 201380026770 A CN201380026770 A CN 201380026770A CN 104320966 A CN104320966 A CN 104320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ation
mentioned
rice
box
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67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20966B (zh
Inventor
近藤忠司
加藤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199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24396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199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24396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20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0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20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09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03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aquatic plants; for planting underwater, e.g. ri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ing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秧机,考虑种植部的左右的重量平衡而配置了种植变速箱的配置与种植传动箱的配置。插秧机构成为,在左右方向配置有构成种植部(40)的种植框架(49)的种植支承箱(34),在该种植支承箱(34)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配置有种植变速箱(47),从上述种植支承箱(34)向后方配置有五个种植传动箱(46),在上述五个种植传动箱(46)配置有九个种植旋转箱(44),在上述九个种植旋转箱(44)分别设置有种植爪部(45),从而成为九垄插秧用的插秧机,其中,上述九个种植旋转箱(44)中的、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四个种植传动箱(46),仅配置一个种植旋转箱(44)。

Description

插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行驶部的后方能够升降地连结有种植部的插秧机,尤其涉及在种植部具备使种植垄之间变窄的多垄种植爪部的插秧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密植式插秧机,即,因抑制向田地施加的肥料的施肥量,而抑制了肥料,从而秧苗的生长落后,相应地,为了较多地种植秧苗,使种植垄之间变窄,由此得到一定的收获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密植式插秧机中,在种植部沿左右方向横向架设有支承框架,与种植垄数配合地从支承框架向后方配置种植传动箱,在种植传动箱的左右两侧配置种植旋转箱,并在种植旋转箱配置有一对种植爪箱。上述种植爪箱具有种植爪和推杆,由种植爪箱、种植爪、推杆构成种植爪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83419号公报
然而,若是按照各种植垄具备种植传动箱、种植旋转箱以及种植爪部的插秧机的结构,则在奇数垄插秧的插秧机的情况下,种植传动箱配置在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配置在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的种植传动箱与对来自PTO输入轴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种植传动箱传递的种植变速箱干涉,需要避免该种植传动箱对种植变速箱的干涉,并且由于上述种植变速箱配置于种植部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不构成为左右对称形状,从而有种植部的左右的重量平衡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如下插秧机,即,使种植变速箱的配置和种植传动箱的配置为考虑了种植部的重量平衡的配置,且具备能够以相同的部件构成九垄插秧和八垄插秧等奇数垄插秧和偶数垄插秧的种植部。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述,接下来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方法进行说明。
即,技术方案1中涉及一种插秧机,在左右方向配置有构成种植部的种植框架的种植支承箱,在上述种植支承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配置有种植变速箱,从上述种植支承箱向后方配置有多个种植传动箱,在上述种植传动箱以种植垄数成为奇数的方式配置有种植旋转箱,在以上述种植垄数成为奇数的方式配置的种植旋转箱分别设置有种植爪部,从而成为奇数垄插秧用的插秧机,在上述插秧机中,在以上述种植垄数成为奇数的方式配置的种植旋转箱中的、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右任一方的外侧开始数第二个种植传动箱,仅配置一个种植旋转箱。
技术方案2中涉及一种插秧机,在左右方向配置有构成种植部的种植框架的种植支承箱,在上述种植支承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配置有种植变速箱,从上述种植支承箱向后方配置有五个种植传动箱,在上述五个种植传动箱配置有九个种植旋转箱,在上述九个种植旋转箱分别设置有种植爪部,从而成为九垄插秧用的插秧机,在上述插秧机中,在上述九个种植旋转箱中的、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四个种植传动箱,仅配置一个种植旋转箱。
技术方案3中涉及一种插秧机,在左右方向配置有构成种植部的种植框架的种植支承箱,在上述种植支承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配置有种植变速箱,从上述种植支承箱向后方配置有四个种植传动箱,在上述四个种植传动箱配置有七个种植旋转箱,在上述七个种植旋转箱分别设置有种植爪部,从而成为七垄插秧用的插秧机,在上述插秧机中,在上述七个种植旋转箱中的、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二个种植传动箱,仅配置一个种植旋转箱。
技术方案4涉及一种插秧机,在行驶部的后部经由升降连杆机构安装有种植部,在上述种植部的种植框架配置有:种植变速箱;配置有与九垄插秧相应的种植爪部的五个种植传动箱;以及载置有与九垄插秧相应的秧苗垫的秧苗载置台,从而成为九垄插秧用的插秧机,在上述插秧机中,上述种植框架具备:种植支承箱,其在左右方向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安装有种植变速箱,并且以在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向后方突出安装有五个种植传动箱;种植框体,其安装于上述种植支承箱的上部;种植部侧挂钩托架,其安装于上述种植变速箱的上部;以及连结板,其连结上述种植框体,在上述连结板与种植部侧挂钩托架之间构成调节安装部。
技术方案5中,上述调节安装部具备:在左右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于连结板的多个安装孔;形成于种植部侧挂钩托架的安装孔;以及固定部件。
本发明如上所述那样构成,从而起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即,插秧机中,可构成种植变速箱与种植传动箱能够不干涉地被安装的种植部。另外,可构成具备不破坏种植部的左右的重量平衡的稳定的种植部的插秧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插秧机的侧视图。
图2是种植部的立体图。
图3是种植部的俯视图。
图4是种植变速箱的立体图。
图5是连结板的主视图。
图6是种植旋转箱和种植爪部的立体图。
图7是种植旋转箱和种植爪部的主视图。
图8是种植旋转箱和种植爪部的后视图。
图9是种植旋转箱和种植爪部的右视图。
图10是种植旋转箱和种植爪部的左视图。
图11是种植旋转箱和种植爪部的俯视图。
图12是种植旋转箱和种植爪部的仰视图。
图13是种植旋转箱和种植爪部的剖视图。
图14是种植旋转箱和种植爪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种植旋转箱的侧视图。
图16是种植爪部的剖视图。
图17是种植爪箱的箱主体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七垄插秧用的插秧机的种植部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九垄插秧用的插秧机的种植框架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20是表示八垄插秧用的插秧机的种植框架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21是九垄插秧用的标线器的立体图。
图22是八垄插秧用的标线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使用图1,对插秧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此外,以插秧机1的前进方向(行进方向)即图中的箭头前所示的方向为前方,以箭头上所示的方向为上方,以箭头左所示的方向为左方,作为以下说明的各部件的位置、方向等的基准。
插秧机1构成为:具有行驶部10和种植部40,能够一边利用行驶部10行驶一边利用种植部40在田地种植秧苗。种植部40配置于行驶部10的后方,并经由升降连杆机构30以能够升降的方式与该行驶部10的后部连结。
行驶部10中,前车轴箱16支承于车体框架11的前部,前车轮12安装于上述前车轴箱16的左右两侧。后车轴箱17支承于车体框架11的后部,后车轮13安装于上述后车轴箱17的左右两侧。发动机14设于车体框架11的前部,并由机罩15覆盖。而且,变速箱18支承于车体框架11的前部,并配置于发动机14的后方。
行驶部10中,在车体框架11的前后中途部上设置有运转操作部20。在运转操作部20的前部配置有仪表盘21,在仪表盘21的左右中央部配置有转向手柄24,在转向手柄24的后方配置有驾驶座22,在驾驶座22的下方配置有一部分作为上下车用的台阶的车体罩23。在上述运转操作部20,配置有包括主变速杆25、变速踏板26、制动踏板的多个操作件,构成为通过这些操作件,能够对行驶部10、种植部40进行适当操作。
上述升降连杆机构30构成为具备上连杆31、下连杆32、以及未图示的升降缸体,上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的前端连结于转动框架,在转动框架与车体框架11之间夹设有升降缸体,通过驱动升降缸体使之伸缩从而种植部40能够升降。在上述升降连杆机构30的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的后端,连结有种植部40侧的挂钩33。在挂钩33的下侧后部,经由轴承安装有从种植框架49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摆动支承轴29(图4)。上述摆动支承轴29成为种植部40的左右倾倒中心,从而种植部40构成为能够向左右倾倒。
接下来,根据图1至图4对种植部40进行说明。种植部40具备:左右平行地排列配置有与九垄插秧相应的秧苗垫载置部的秧苗载置台41;对来自发动机14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秧苗载置台41的横向进给驱动轴37、纵向进给驱动轴38以及种植驱动轴39传递动力的种植变速箱47;从种植驱动轴39向种植旋转箱44、44...传递动力的五个种植传动箱46、46...;支承上述部件的种植框架49;从上述五个种植传动箱46、46...向与九垄插秧相应的种植爪部45、45...传递动力的九个种植旋转箱44、44...;以及配置于各种植旋转箱44、44...的两个种植爪部45、45。这样成为九垄插秧的插秧机1。
上述种植部40的左右方向的距离中心位于摆动支承轴29,并以种植变速箱47的重心位于种植部40的左右方向的距离中心位置的左侧的方式配置有种植变速箱47。上述种植旋转箱44、44...和种植爪部45、45...需要与九垄插秧相应,从而由将种植旋转箱44、44...设置于种植传动箱46、46...的左右两侧的四个单元、和将种植旋转箱44仅设置于种植传动箱46的单侧的一个单元构成。仅设置于该种植传动箱46的单侧的种植旋转箱44配置在与种植变速箱47的重心所处的一侧左右相反的一侧。即,种植旋转箱44配置在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四个种植传动箱46的右侧。换言之,种植旋转箱44配置在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右开始数第二个种植传动箱46的右侧。通过这样配置,来使种植部40的左右的重量平衡均衡。此外,不在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三个种植传动箱46配置一个种植旋转箱44,不在从左开始数第四个种植传动箱46配置两个种植旋转箱44,是由于破坏种植部40的左右的重量平衡。
上述种植框架49具备支承箱34和种植框体55。上述支承箱34是四棱筒状的部件,在左右水平方向上配置。在上述支承箱34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安装有种植变速箱47,以从该种植变速箱47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种植输入轴36。该种植输入轴36经由传动轴、接头、箱体等而与从行驶部10的变速箱18向后方突出的PTO轴连结。通过像这样构成,来自发动机14的动力经由变速箱18、PTO轴等向种植部40的种植变速箱47传递。
从上述种植变速箱47的左侧面向后下方延伸配置有齿轮箱部47a。上述种植变速箱47的重心位于向左(齿轮箱部47a)侧偏心的位置。秧苗载置台41的横向进给驱动轴37从上述种植变速箱47的齿轮箱部47a的上部右侧突出,秧苗载置台41的纵向进给驱动轴38从种植变速箱47的齿轮箱部47a的上部左侧突出。种植驱动轴39从上述种植变速箱47的齿轮箱部47a的后下部的左右两侧面突出。在上述种植传动箱46的前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贯通孔,输入轴从该贯通孔向左右方向或者左右一个方向突出。该输入轴构成为经由连结凸起或键等而与上述种植驱动轴39、或者联动轴联动连结。
从上述支承箱34的后表面,分别沿左右方向隔开适当间隔地向后方平行地延伸配置有多个种植传动箱46、46...。在九垄插秧的插秧机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配置有五个种植传动箱46、46...,在上述种植变速箱47的左侧配置有两个种植传动箱,在右侧配置有三个种植传动箱46、46...。在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四个种植传动箱46的后部右侧,配置有一个种植旋转箱44,在其它四个种植传动箱46、46...的后部的左右两侧配置有种植旋转箱44、44...。
另外,在七垄插秧的插秧机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在种植支承箱34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配置有种植变速箱47,其重心位置为左侧(齿轮箱部47a侧),从种植支承箱34向后方平行地突出配置有四个种植传动箱46、46...,在四个种植传动箱46、46...的后部侧面配置有七个种植旋转箱44、44...,在七个种植旋转箱44、44...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种植爪部45、45...,在相对于上述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二个种植传动箱46、即在种植变速箱47的重心所处的一侧的种植传动箱46,在该种植传动箱46的右侧的后部侧面仅具备一个种植旋转箱44,在其它三个种植传动箱46、46、46的后部的两侧面具备种植旋转箱44、44。通过像这样构成,种植部40的左右的重量平衡均衡。
在上述各种植传动箱46、46...的前上部,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有秧苗台轨道支承轴50。从上述秧苗台轨道支承轴50向后上方隔开适当间隔地突出设置有多个支承板54、54...,在上述多个支承板54、54...的上顶端,沿左右水平方向支承有秧苗台轨道51。从上述秧苗台轨道支承轴50向前上方突出设置有秧苗获取量调节杆52。通过使该秧苗获取量调节杆52上下转动,使秧苗台轨道51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变更秧苗载置台41与种植爪部45的距离。因而,能够变更种植爪部45从秧苗载置台41获取的秧苗获取量。
在上述支承箱34的上表面,安装有种植框体55的下部。该种植框体55具备:配置于左右两侧的侧部框架55a、55a;架设在左右的侧部框架55a、55a的上部之间的上框架55b;架设在左右的侧部框架55a、55a的上下中途部之间的中框架55c;以及连结上框架55b和中框架55c的加强撑条55d、55d,通过将上述种植框体55和支承箱34合在一起成为框状,从而构成种植框架49。
在上述种植框体55的上框架55b的上部,隔开适当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上轨道53、53...,通过上述多个上轨道53、53...将秧苗载置台41的里面(前面)上部支承为能够左右自如滑动。上述秧苗载置台41的下部能够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地安装于秧苗台轨道51。上述秧苗载置台41构成为通过连接设置于秧苗载置台41的横向进给驱动轴37的横向进给机构的动作而能够左右往复横向进给。
上述种植变速箱47和种植框体55通过连结板56连结。在上述种植变速箱47的前上部设置有调节安装部57,在该调节安装部57安装有连结板56的下部。上述连结板56的上部通过焊接等固定于中框架55c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下部。
如图4、图5所示,上述连结板56在正面观察的情况下大致形成为V字状,多个安装孔56a、56a...在下部沿着左右方向被开口。上述多个安装孔56a、56a...由作为九垄插秧用的种植框体55而使用的安装孔56a、56a、以及作为八垄插秧用的种植框体55而使用的安装孔56a、56a构成,且能够安装于上述种植变速箱47的调节安装部57,因能够将种植框体55兼用于九垄插秧和八垄插秧,从而实现成本的减少。上述连结板56的上部固定于九垄插秧用的种植框体55(或者八垄插秧用的种植框体55)的中框架55c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下部。四个安装孔56a、56a...在上述连结板56的下部以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被开口。此外,兼用的结构除了九垄插秧和八垄插秧之外,还有八垄插秧和七垄插秧等以增加一个或者减少一个的种植垄数兼用的结构。
在上述种植变速箱47的上部,固定有种植部侧挂钩托架58。该种植部侧挂钩托架58也固定于种植支承箱34。在上述种植部侧挂钩托架58的上部形成有固定部58a,左右两个安装孔在该固定部58a被开口。构成为使上述连结板56的安装孔56a、56a与上述安装孔一致,并通过作为固定部件的螺栓59、59固定。这样,构成了调节安装部57。在作为九垄插秧的插秧机的种植框架49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那样构成为:使从连结板56的左边开始数第一个和第三个安装孔56a、56a与种植变速箱47的种植部侧挂钩托架58的安装孔一致并用螺栓59、59进行固定。在作为八垄插秧的插秧机的种植框架49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那样构成为:使从连结板56的左边开始数第二个和第四个安装孔56a、56a与种植变速箱47的种植部侧挂钩托架58的安装孔一致并用螺栓59、59进行固定。
如上所述,在九垄插秧的插秧机1中,在行驶部10的后部经由升降连杆机构30安装有种植部40,在种植部40的种植框架49配置有种植变速箱47、以及安装有与九垄插秧相应的种植爪部45、45...的五个种植传动箱46、46...,并具备载置有与九垄插秧相应的秧苗垫的秧苗载置台41,其中,上述种植框架49具备:种植支承箱34,其在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安装有种植变速箱47,并且在左右方向横向设置,以在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向后方突出安装有五个种植传动箱46、46...;种植框体55,其构成为框状且立起设置于种植支承箱34的上部;种植部侧挂钩托架58,其安装于上述种植变速箱47的前上部;以及连结板56,其连结上述种植框体55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在上述连结板56的下部与种植部侧挂钩托架58的上部之间构成调节安装部57,所以将支承与九垄插秧相应的秧苗载置台41的种植框架49作为支承与八垄插秧相应的秧苗载置台41的种植框架49,能够不破坏平衡地安装于种植部侧挂钩托架58,由此不需要增加部件的种类而能够减少制造成本。上述调节安装部57由在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于连结板56的下部的多个安装孔56a、56a...、形成于种植部侧挂钩托架58的安装孔、以及作为固定部件的螺栓59构成,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构成调节安装部57,也能够简单地进行安装。
上述秧苗载置台41在表面沿左右方向与秧苗垫的宽度配合地形成有前后方向的肋,具备与多垄相应(与九垄相应)的秧苗垫载置部。在上述秧苗垫载置部载置秧苗垫。在上述秧苗垫载置部的各垄分别设置有秧苗纵向进给带。每当秧苗载置台41到达左右往复横向进给的行程端时,上述秧苗纵向进给带通过未图示的纵向进给机构朝向下方纵向进给秧苗载置台41上的秧苗垫,在形成于秧苗台轨道51的切口部利用种植爪部45从秧苗载置台41上的秧苗垫割取一株秧苗种植在田地。在上述种植传动箱46的下表面,形成有船体安装部,在上述船体安装部,经由支承轴等以能够上下自如移动的方式支承有多个船体(float)42、42...。
在从上述支承箱34向后方突出设置的多个种植传动箱46中,在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四个以外的种植传动箱46、46...的后部左右两侧,能够自由转动地支承有种植旋转箱44、44...,在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四个种植传动箱46的右侧,能够自由转动地支承有种植旋转箱44。上述种植旋转箱44与种植垄数的数目相同,即,九垄插秧用的插秧机中,具备九个种植旋转箱44。在各个种植旋转箱44、44...,隔着转动支点(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在长边方向两端部分别支承有种植爪部45、45。这样,构成为:仅在相对于上述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四个种植传动箱46,在后部的右侧侧面具备种植旋转箱44,在其它的种植传动箱46的后部左右两侧面具备种植旋转箱44、44,从而即使作为九垄插秧种植垄之间变窄,也能够使种植变速箱47与种植传动箱46不相互干涉地进行安装。另外,能够不破坏种植部40的左右的重量平衡地成为稳定的种植部40。
上述九垄插秧用的插秧机的结构也能够用于七垄插秧用的插秧机。在为七垄插秧用的插秧机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在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二个以外的种植传动箱46、46、46的后部的左右两侧,能够自由转动地支承有种植旋转箱44、44...,仅在从左开始数第二个种植传动箱46的右侧能够自由转动地支承有种植旋转箱44。因而,与上述九垄插秧用的插秧机相同,能够避免种植变速箱47与种植传动箱46的干涉。另外,种植部40的左右的重量平衡均衡。
在上述种植传动箱46内收纳有锥齿轮、传动轴,从上述种植传动箱46内的种植驱动轴39上的锥齿轮,经由锥齿轮、传动轴、单元离合器等向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传递动力,该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在种植传动箱46的后部沿左右方向横向架设。在从上述种植传动箱46的后部侧面向侧方突出的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图13),支承有种植旋转箱44。
如图6至图15所示,上述种植旋转箱44在侧视情况下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由左右一分为二的箱体构成。在上述种植旋转箱44的中心位置,插入上述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的一端,在上述种植旋转箱44内的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的一端上嵌装有太阳齿轮61。上述太阳齿轮61经由爪体而以无法旋转的方式与外嵌于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的凸缘62连结。上述凸缘62固定于上述种植传动箱46。上述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和种植旋转箱44通过销63而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
在上述种植旋转箱44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在距离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相等的位置轴支承有种植爪轴64、64。上述种植爪轴64、64与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平行配置,并以无法相对于种植旋转箱44旋转的方式固定于种植旋转箱44。在上述种植爪轴64、64上,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承有筒轴65、65,在上述筒轴65、65上,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固定有行星齿轮66、66。
在上述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与种植爪轴64、64的中间位置,中间轴67、67能够自由旋转地轴支承于种植旋转箱44。上述中间轴67、67与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和种植爪轴64、64平行配置。在上述中间轴67、67上,嵌装固定有与太阳齿轮61和行星齿轮66双方啮合的中间齿轮68、68。上述太阳齿轮61、行星齿轮66、中间齿轮68是非圆形偏心齿轮,从而构成不等速齿轮系。上述筒轴65、65的一端从种植旋转箱44向外侧突出。在上述筒轴65、65的外侧部分,形成有圆板状的边缘部65a、65a。在上述边缘部65a、65a,安装有种植爪部45、45。
如图16、图17所示,上述种植爪部45具备:种植爪箱80;安装于种植爪箱80(箱主体70)且从秧苗载置台41上的秧苗垫割取一株秧苗的爪体71;向田面推出割取的秧苗的推杆72;向突出方向对推杆72进行施力的弹簧73;在种植爪箱80(箱主体70)内固定设置在种植爪轴64上的凸轮75(图13);支承于种植爪箱80(箱主体70)并通过与凸轮75抵接来摆动的推臂76;以及连结推臂76和推杆72的连结体77。
上述种植爪箱80具备箱主体70和收纳弹簧73的弹簧箱74,上述种植爪箱80、爪体71以及推杆72构成为左右对称形状。上述种植爪箱80构成为相对于种植旋转箱44在左右任一侧面均能够安装。上述种植爪部45构成为能够安装于在种植传动箱46的后部左右安装的左右的种植旋转箱44、44的左侧或者右侧。理所当然,在种植旋转箱44的左右一侧的两端部,安装相同的种植爪箱80(种植爪部45)。
如图17所示,上述箱主体70构成为:在上部形成有供爪体71固定的安装平面70a,与该安装平面70a正交地沿前后贯穿设置有安装孔70b、70b,通过螺纹件等安装爪体71。在上述安装平面70a的下方,推杆插入孔70c沿前后方向贯通开口。在上述推杆插入孔70c的后表面,通过螺纹件固定有弹簧箱74。在上述推杆插入孔70c的下方,供种植爪轴64插入的轴孔70d沿左右方向贯通开口。在上述轴孔70d的周围,供紧固于筒轴65的边缘部65a的螺栓插入的安装孔70f、70f沿左右方向贯通开口。
上述箱主体70的轴孔70d的开口部构成为能够被盖体81关闭。在上述轴孔70d的周围,使相位与安装孔70f、70f错开地贯穿设置有供调节秧苗获取量的调节螺纹件插入的螺纹孔70e、和成为推臂76的转动支点的轴孔70g。上述箱主体70从左右任一方向均能够将种植爪轴64插入,能够固定于边缘部65a,在未插入种植爪轴64的一侧的轴孔70d的开口部能够安装盖体81而将其堵住。此外,上述爪体71以及推杆72配置于箱主体7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
上述爪体71的前端构成为一分为二的叉状,基部通过螺纹件等固定于箱主体70的上表面的安装平面70a。上述推杆72能够前后自由滑动地支承于箱主体70的推杆插入孔70c,在前端形成有秧苗的保持部并配置于爪体71的下方的位置。上述推杆72的基端部插入于箱主体70内,并经由连结体77与推臂76的前端连结。上述推臂76的前端与弹簧73的前端卡合。
上述弹簧73收纳在固定于箱主体70的后表面的弹簧箱74内,向推杆72突出的方向施力。上述弹簧73的一端与推臂76的前端连结,另一端与弹簧箱74抵接。上述推臂76的中途部经由轴而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承于箱主体70,上述推臂76的一端与连结体77连结并且与弹簧73的前端卡合。上述推臂76的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种植爪轴64上的凸轮75抵接。
这样,通过由左右对称形状的种植爪箱80构成种植爪部45,而相对于种植旋转箱44在左右任一个侧面均能够安装种植爪部45,能够使上述种植爪箱80在各垄都为相同的部件,因而能够减少部件的种类,进而能够减少设计、制造、组装成本。另外,通过将种植爪箱80设为左右对称形状,且设为抑制左右侧面的突出的形状,而能够使种植垄之间成为宽度狭窄的构造,能够使种植垄之间尽可能狭窄。并且,提高种植爪部45的设计自由度。
这样的结构中,若来自发动机14的动力经由上述种植变速箱47、种植传动箱46、46...等向各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传递,则种植旋转箱44旋转。因该种植旋转箱44的旋转,中间齿轮68以种植旋转箱驱动轴60的轴心为中心公转移动,并且中间齿轮68因与太阳齿轮61啮合,而不等速地向与种植旋转箱44相同的方向自转。因该中间齿轮68的旋转,与中间齿轮68啮合的行星齿轮66不等速地反转。经由筒轴65而连结固定于行星齿轮66的种植爪部45不等速地向与种植旋转箱44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自转。
而且,若种植旋转箱44旋转一圈,则种植爪部45不等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一圈,种植爪部45的爪体71前端以在侧视观察下描绘大致纵向长的椭圆的旋转轨迹的方式转动。当从该旋转轨迹的最上部位置下降时,利用种植爪部45从秧苗载置台41上的秧苗垫割取秧苗,以保持有一株秧苗的状态下降,在最下端位置,与凸轮75抵接的推臂76转动而推压推杆72,从而将割取的秧苗推出并种植在田面。
如上所述,插秧机1构成为,在种植框架49上经由秧苗台轨道51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载置有秧苗载置台41,多个种植传动箱46从种植框架49平行地向后方突出,在种植传动箱46的后部左右两侧面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种植旋转箱44的长边方向中途部,在种植旋转箱44的长边方向两侧端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配置有种植爪部45,在该插秧机1中,上述种植爪部45具备:对秧苗进行割取的爪体71;在田面附近推出割取的秧苗的推杆72;从种植旋转箱44突出的种植爪轴64;固定设置于种植爪轴64的凸轮75;与凸轮75抵接而摆动的推臂76;向突出方向对上述推杆72进行施力的弹簧73;以及安装上述部件的种植爪箱80,由于种植爪箱80构成为左右对称形状,所以种植爪部45在外观上构成为左右对称形状,分别经由种植旋转箱44而安装于种植传动箱46的左右的种植爪部45能够在种植旋转箱44的两端部的左右一侧、或者种植旋转箱44的两端部的左右两侧使用相同部件,从而能够减少部件的种类,能够实现成本的减少。而且,种植爪箱80在各垄(九垄)都能够以相同的部件供给,从而制造、组装等变得容易,并能够实现成本的减少。
另外,由于设置于上述箱主体70的轴孔70d沿左右方向贯通开口,所以能够从右方向或者左方向插入种植爪轴64,而能够驱动推杆72。另外,由于设置于上述箱主体70的安装孔70f沿左右方向贯通,所以通过从右方向或者左方向将螺栓插入安装孔70f进行紧固,能够经由筒轴65将种植爪部45安装在种植旋转箱44。
在上述种植框架49的种植框体55的左右的侧部框架55a、55a的下部外侧,设有未图示的安装托架,在该安装托架经由支承轴等而以能够向左右两侧方转动的方式支承有标线器48、48。如图21所示,上述标线器48具备支承于安装托架的转动臂48a、一端固定于转动臂48a的杆48b、以及固定于杆48b的另一端的划线体48c。上述转动臂48a的基部与从升降齿轮突出的销卡合,升降齿轮与固定设置于马达的输出轴的小齿轮啮合。因而,当使种植部40上升了时,马达被驱而使转动臂48a向划线体48c侧被抬起的方向转动,在开始秧苗的种植作业时,通过对设置于运转操作部20的标线器操作机构进行操作,向与划线体48c侧被抬起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马达,而使划线体48c与田面接触,移动并且在田面划线。
如图22所示,将上述标线器48的杆48b的长度缩短与一垄间相应的量,而能够将上述上框架55b、中框架55c以及种植支承箱34的左右两侧缩短与一垄间相应的量。因而,能够从图21所示的九垄插秧(或者七垄插秧)变更为图22所示的八垄插秧(或者六垄插秧),能够在九垄插秧(或者七垄插秧)和八垄插秧(或者六垄插秧)中尽量共用种植框架49、标线器48的部件,从而减少变更部件实现成本的减少。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在行驶部的后方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连结有具有种植爪部的种植部的插秧机。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插秧机;10...行驶部;30...升降连杆机构;34...种植支承箱;40...种植部;41...秧苗载置台;44...种植旋转箱;45...种植爪部;46...种植传动箱;47...种植变速箱;49...种植框架;55...种植框体;56...连结板;56a...安装孔;57...调节安装部;58...种植部侧挂钩托架;80...种植爪箱;81...盖体。

Claims (5)

1.一种插秧机,
在左右方向配置有构成种植部的种植框架的种植支承箱,
在上述种植支承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配置有种植变速箱,
从上述种植支承箱向后方配置有多个种植传动箱,
在上述种植传动箱以种植垄数成为奇数的方式配置有种植旋转箱,
在以上述种植垄数成为奇数的方式配置的种植旋转箱分别设置有种植爪部,从而成为奇数垄插秧用的插秧机,
上述插秧机的特征在于,
在以上述种植垄数成为奇数的方式配置的种植旋转箱中的、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右任一方的外侧开始数第二个种植传动箱,仅配置一个种植旋转箱。
2.一种插秧机,
在左右方向配置有构成种植部的种植框架的种植支承箱,
在上述种植支承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配置有种植变速箱,
从上述种植支承箱向后方配置有五个种植传动箱,
在上述五个种植传动箱配置有九个种植旋转箱,
在上述九个种植旋转箱分别设置有种植爪部,从而成为九垄插秧用的插秧机,
上述插秧机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九个种植旋转箱中的、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四个种植传动箱,仅配置一个种植旋转箱。
3.一种插秧机,
在左右方向配置有构成种植部的种植框架的种植支承箱,
在上述种植支承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配置有种植变速箱,
从上述种植支承箱向后方配置有四个种植传动箱,
在上述四个种植传动箱配置有七个种植旋转箱,
在上述七个种植旋转箱分别设置有种植爪部,从而成为七垄插秧用的插秧机,
上述插秧机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七个种植旋转箱中的、相对于行进方向从左开始数第二个种植传动箱,仅配置一个种植旋转箱。
4.一种插秧机,
在行驶部的后部经由升降连杆机构安装有种植部,
在上述种植部的种植框架配置有:种植变速箱;配置有与九垄插秧相应的种植爪部的五个种植传动箱;以及载置有与九垄插秧相应的秧苗垫的秧苗载置台,从而成为九垄插秧用的插秧机,
上述插秧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种植框架具备:
种植支承箱,其在左右方向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安装有种植变速箱,并且以在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向后方突出安装有五个种植传动箱;
种植框体,其安装于上述种植支承箱的上部;
种植部侧挂钩托架,其安装于上述种植变速箱的上部;以及
连结板,其连结上述种植框体,
在上述连结板与种植部侧挂钩托架之间构成调节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节安装部具备:
在左右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于连结板的多个安装孔;
形成于种植部侧挂钩托架的安装孔;以及
固定部件。
CN201380026770.7A 2012-05-25 2013-05-23 插秧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20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9986 2012-05-25
JP2012119986A JP2013243966A (ja) 2012-05-25 2012-05-25 田植機
JP2012119987A JP2013243967A (ja) 2012-05-25 2012-05-25 田植機
JP2012-119987 2012-05-25
PCT/JP2013/064417 WO2013176235A1 (ja) 2012-05-25 2013-05-23 田植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0966A true CN104320966A (zh) 2015-01-28
CN104320966B CN104320966B (zh) 2016-08-24

Family

ID=49623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677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20966B (zh) 2012-05-25 2013-05-23 插秧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45398B1 (zh)
CN (1) CN104320966B (zh)
WO (1) WO20131762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62125A (ko) 2016-11-30 2018-06-08 (주) 우진공업 이식기 식부장치
CN109804759A (zh) * 2019-04-03 2019-05-28 杭州良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农田插秧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8386A (zh) * 1998-09-09 2000-03-29 株式会社久保田 密植型插秧装置
JP2001069823A (ja) * 1999-08-31 2001-03-21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田植機
JP2002027895A (ja) * 2000-07-11 2002-01-29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乗用田植機の薬剤散布装置
JP2002165507A (ja) * 2000-11-30 2002-06-11 Iseki & Co Ltd 奇数条植えの苗移植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31306A (en) * 1980-03-14 1981-10-14 Iseki Agricult Mach Riding type rice transplanter
JPH07115814A (ja) * 1993-10-25 1995-05-09 Iseki & Co Ltd 苗植機
JP3402517B2 (ja) * 1994-08-01 2003-05-06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苗載台の横送り変速レバー
JP3899735B2 (ja) * 1999-08-31 2007-03-28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植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8386A (zh) * 1998-09-09 2000-03-29 株式会社久保田 密植型插秧装置
JP2001069823A (ja) * 1999-08-31 2001-03-21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田植機
JP2002027895A (ja) * 2000-07-11 2002-01-29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乗用田植機の薬剤散布装置
JP2002165507A (ja) * 2000-11-30 2002-06-11 Iseki & Co Ltd 奇数条植えの苗移植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13869A (ko) 2015-02-05
KR101745398B1 (ko) 2017-06-09
WO2013176235A1 (ja) 2013-11-28
CN104320966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5811B (zh) 插秧机
CN205059078U (zh) 作业车
CN107539363A (zh) 车轴装置
CN104320966A (zh) 插秧机
JP4933874B2 (ja) 苗植付装置の施肥装置支持構造
CN101642012A (zh) 步行式插秧机
JP5385642B2 (ja) 田植機
CN104620739B (zh) 乘坐式插秧机或水田作业机
JP5179948B2 (ja) 植付作業装置
JP4233489B2 (ja) 3条植型式の乗用型田植機
JPS63112911A (ja) 水田用農作業機
JP3103350B2 (ja) 乗用田植機の植付部
CN205213379U (zh) 步行式插秧机
JP3106431B2 (ja) 乗用田植機の植付部
JPH0244674Y2 (zh)
JP2007259743A (ja) 苗植機のフロート
JP4360042B2 (ja) 奇数条植え苗移植機
CN205142853U (zh) 乘坐型插秧机和乘坐型直播机
JP5662691B2 (ja) 農作業車
CN204472567U (zh) 作业车辆
JPS64360Y2 (zh)
JP3803891B2 (ja) 小型乗用田植機の植付部
JP3860636B2 (ja) 小型乗用田植機の植付部
KR101604229B1 (ko) 디젤엔진 승용이앙기용 메인프레임
CN103109606B (zh) 适合高杆作物农机作业牵引动力底盘的行走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YANMAR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