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8350A - 液滴射出装置以及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滴射出装置以及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8350A
CN104228350A CN201410285988.0A CN201410285988A CN104228350A CN 104228350 A CN104228350 A CN 104228350A CN 201410285988 A CN201410285988 A CN 201410285988A CN 104228350 A CN104228350 A CN 104228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p
ink
nozzle
action
ink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59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8350B (zh
Inventor
小林谅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28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8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8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8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8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for paper-width or non-reciprocating prin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002/1657Cleaning of only nozzles or print head parts being selected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少的液滴的射出量高效地抑制墨水中的固形粒子的沉降,能够长时间进行稳定的液滴射出的液滴射出装置及其喷嘴恢复方法,具体而言,具有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上排列了供给墨水的多个墨水室(11),从与墨水室(11)对应地设置的喷嘴(12)射出液滴,在被记录材料的印刷区域中根据印刷数据进行印刷的头(1),墨水包含分散介质和比重比该分散介质大的固形粒子,具备进行冲刷动作的冲刷单元,该冲刷动作在头(1)存在于非印刷区域时,以使从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喷嘴(11b)射出的液滴量多于从位于排列方向的中央部的喷嘴(11a)射出的液滴量的方式,从喷嘴(12)连续地射出液滴。

Description

液滴射出装置以及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滴射出装置以及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详细而言涉及能够高效地抑制墨水中包含的固形粒子的沉降,能够长时间进行稳定的液滴射出的液滴射出装置以及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从头射出液滴来进行印刷的液滴射出装置一般作为喷墨打印机在各种产业用途中利用。该产业用喷墨的应用逐年增加,近年来,不仅在纸、织布、塑料板等上进行印刷,而且在陶瓷片的表面上印刷花样时也使用。相伴于此,液滴射出装置要求能够稳定地长时间射出各种各样的墨水的性能。
但是,在作为墨水,使用包含陶瓷的固形粒子的陶瓷墨水、作为颜料包含氧化钛等固形粒子的白墨水,从在X方向或者XY方向上排列了多个墨水室的头射出液滴而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存在即使以从各墨水室均等地射出液滴的方式驱动,在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墨水室的喷嘴中发生堵塞的问题。如果在该端部的墨水室的喷嘴中发生了墨水堵塞,则在与该墨水室邻接的内侧的墨水室的喷嘴中也不久发生墨水堵塞,进而呈现喷嘴堵塞向其内侧传递的现象。该现象在不挥发性的墨水中也发生,所以是与液体从喷嘴蒸发而干燥所致的喷嘴堵塞不同的现象。
本发明者通过精心研究,其理由大致如下所述。
如图1所示,在头1中沿着图中的X方向排列的各墨水室11中,通过液滴的射出所消耗的墨水从与各墨水室11连通的共用墨水室13分别供给。通过该墨水的供给,共用墨水室13内的墨水流动,但相比于位于排列方向的中央部的墨水室11a周边,在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墨水室11b、11b周边,墨水的流动性恶化。其原因为,中央部的墨水室11a在其两旁分别配置有墨水室11,所以中央部的墨水室11a周边的墨水流向该墨水室11a和其两旁的墨水室11,从而流动性高,相对于此,两端部的墨水室11b、11b仅在其内侧配置有墨水室,所以两端部的墨水室11b、11b周边的墨水相比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周边,流动性低。
陶瓷墨水、白墨水中包含的固形粒子相比于通常的着色颜料粒子,其比重更大,所以在墨水的流动性低的部位中,相比于流动性高的部位,成为墨水中的固形粒子易于沉降的状态。向两端部的墨水室11b、11b,供给该固形粒子处于易于沉降的状态的墨水,从而相比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固形粒子的沉降更快。其结果,如图15所示,在朝下配置喷嘴12的情况下,在墨水室11内,固形粒子S在喷嘴12附近沉降,固形粒子20的密度变高而发生喷嘴堵塞。
另外,在这样的墨水中,有通过在例如共用墨水室13中配置加热器(未图示),使墨水从常温加热至规定温度(例如35℃~50℃)而使用的例子。墨水通过加热其粘度降低,成为易于流动的状态。在该情况下,中央部的墨水室11a在其两旁也存在墨水室11,从而其附近充满加热状态的墨水,墨水温度稳定,但两端部的墨水室11b、11b在它们的外侧不存在墨水室,所以其附近处的墨水的温度降低而其粘度易于上升。其结果,在两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附近,墨水的流动性降低,墨水中的固形粒子仍然易于沉降。
另外,如果两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12堵塞,则无法向这些两端部的墨水室11b、11b内供给墨水,其结果,接下来,在其内侧邻接的墨水室11周边的墨水的流动性降低,不久引起墨水堵塞。由此,逐渐向内侧传递喷嘴堵塞。
另外,即使在按照横朝向配置有喷嘴12的情况下,通过固形粒子的沉降,从喷嘴12射出的液滴中的固形粒子未成为恰当浓度,存在引起射出速度的紊乱、图像的非均匀化的问题。
以往,为了降低墨水中的颜料等固形物的沉降,提出了在头与墨水罐之间利用压力差而使墨水循环的技术(专利文献1)。但是,据此所循环的头侧的墨水是专用共用墨水室内的墨水,无法在各墨水室内使已供给的墨水循环。因此,在印字休止时,无法抑制在墨水室内发生的固形粒子的沉降。
作为印字休止时的喷嘴堵塞对策,已知在刚要再次开始射出之前,向各个墨水室施加预备波形而使弯液面(meniscus)振动,使墨水室内的墨水流动的技术(专利文献2)。但是,该技术消除墨水中的挥发成分的蒸发所致的粘度上升所引起的喷嘴堵塞。通过这样的弯液面振动产生的墨水的流动极其微小,所以即使对蒸发所致的喷嘴堵塞的消除有效,仅通过使弯液面微振动,无法充分地消除在墨水室内发展到某种程度的固形粒子的沉降状态。
另外,还已知通过进行从喷嘴强制地吐出液滴的所谓冲刷动作来实现喷嘴恢复(专利文献3)。但是,其通过墨水的预备性的射出使由于墨水的蒸发产生的墨水的高浓度化正常化,未防止比重比墨水中包含的分散介质大的固形粒子的沉降所致的端部的墨水室的喷嘴堵塞。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5061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030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4-1280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连续地强制地射出液滴的冲刷动作中,能够排出包含沉降了的固形粒子的墨水,所以高效地防止在墨水室内由于固形粒子的沉降而引起喷嘴堵塞。但是,固形粒子的沉降如上所述在端部的墨水室中变得显著,所以在从所有墨水室统一地射出液滴时,浪费地消耗墨水。
另外,已知如果射出了包含固形粒子的墨水,则易于发生附属物(satellite)。如果在射出时发生了附属物,则存在因通过附属物飞散的墨水而将周围污染的问题。因此,通过冲刷动作射出的液滴期望成为必要最低限。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以少的液滴的射出量,高效地抑制墨水中包含的固形粒子的沉降,能够长时间进行稳定的液滴射出的液滴射出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以少的液滴的射出量,高效地抑制墨水中包含的固形粒子的沉降,能够长时间进行稳定的液滴射出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课题通过以下的记载将更加明确。
1.一种液滴射出装置,具有头,在该头中,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中的某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上排列了供给墨水的多个墨水室,从与所述墨水室对应地设置的喷嘴射出液滴,在被记录材料的印刷区域基于印刷数据进行印刷,该液滴射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墨水包含分散介质和比重比该分散介质大的固形粒子而成,
具备进行冲刷动作的冲刷单元,该冲刷动作是如下动作:在所述头存在于不进行所述印刷的非印刷区域时,以使从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多于从位于排列方向的中央部的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的方式,从所述喷嘴连续地射出液滴。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刷单元中,所述头使用的所述墨水中的所述固形粒子相对所述分散介质的比重越大,相比于该比重小的情况,使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以及、进行所述冲刷动作的频度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越多。
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由所述墨水的种类分别不同的多个头构成,
在所述冲刷单元中,对于所述多个头中的使用所述固形粒子相对所述分散介质的比重大的墨水的所述头,相比于使用该比重小的墨水的所述头,增加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以及、进行所述冲刷动作的频度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
4.根据技术方案1、2或者3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的速度的液滴速度检测单元,
在检测到所述液滴速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之后,所述冲刷单元开始所述冲刷动作。
5.根据技术方案1、2或者3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的速度的液滴速度检测单元,
所述冲刷单元根据所述液滴速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调整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
6.根据技术方案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刷单元通过增加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数、以及增大从所述喷嘴射出的1滴的液滴的体积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增加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喷嘴射出的所述液滴量。
7.根据技术方案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墨水罐,贮存向所述头供给的所述墨水;以及
循环单元,使所述墨水在所述墨水罐与所述头之间循环,
所述循环单元在至少进行所述冲刷动作的期间,使所述墨水循环。
8.根据技术方案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的所述分散介质和所述固形粒子的比重差是0.2以上。
9.根据技术方案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不会由于干燥而从所述喷嘴挥发。
10.一种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该液滴射出装置具有头,在该头中,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中的某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上排列了供给墨水的多个墨水室,从与所述墨水室对应地设置的喷嘴射出液滴,在被记录材料的印刷区域基于印刷数据进行印刷,所述喷嘴恢复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墨水包含分散介质和比重比该分散介质大的固形粒子而成,
具备进行冲刷动作的冲刷工序,该冲刷动作是如下动作:在所述头存在于不进行所述印刷的非印刷区域时,以使从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多于从位于排列方向的中央部的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的方式,从所述喷嘴连续射出液滴。
11.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刷工序中,所述头使用的所述墨水中的所述固形粒子相对所述分散介质的比重越大,相比于该比重小的情况,使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以及、进行所述冲刷动作的频度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越多。
12.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由所述墨水的种类分别不同的多个头构成,
在所述冲刷工序中,对于所述多个头中的使用所述固形粒子相对所述分散介质的比重大的墨水的所述头,相比于使用该比重小的墨水的所述头,增加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以及、进行所述冲刷动作的频度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
13.根据技术方案10、11或者12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的速度的液滴速度检测工序,
在检测到通过所述液滴速度检测工序得到的检测结果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之后,所述冲刷工序开始所述冲刷动作。
14.根据技术方案10、11或者12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的速度的液滴速度检测工序,
在所述冲刷工序中,根据所述液滴速度检测工序的检测结果,调整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
15.根据技术方案10~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冲刷工序中,通过增加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数、以及增大从所述喷嘴射出的1滴的液滴的体积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增加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喷嘴射出的所述液滴量。
16.根据技术方案10~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贮存向所述头供给的所述墨水的墨水罐,
在至少进行所述冲刷动作的期间,使所述墨水在所述墨水罐与所述头之间循环。
17.根据技术方案10~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的所述分散介质和所述固形粒子的比重差是0.2以上。
18.根据技术方案10~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不会由于干燥而从所述喷嘴挥发。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以少的液滴的射出量,高效地抑制墨水中包含的固形粒子的沉降,能够长时间进行稳定的液滴射出的液滴射出装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以少的液滴的射出量,高效地抑制墨水中包含的固形粒子的沉降,能够长时间进行稳定的液滴射出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液滴射出装置中的头的剖面图。
图2是从喷嘴面侧观察了图1所示的头的图。
图3是示出线型的液滴射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液滴射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5(a)是示出射出脉冲的一个例子的图,(b)是示出大液滴射出脉冲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冲刷动作时的端部的墨水室和中央部的墨水室的射出脉冲的施加定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冲刷动作时的端部的墨水室和中央部的墨水室的射出脉冲的施加定时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冲刷动作时的端部的墨水室和中央部的墨水室的射出脉冲的施加定时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9(a)~(c)是示出端部和中央部以外的墨水室的液滴量的图。
图10是说明检测固形粒子的沉降状态的检测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规定了液滴速度从设定速度的偏移的程度、和对端部以及中央部的墨水室施加的脉冲数的关系的表格。
图12是说明用于使墨水循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从喷嘴面侧观察了示出其他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头的图。
图14是示出扫描型的液滴射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外观图。
图15是说明在墨水室内固形粒子沉降的情况的图。
【符号说明】
1:头;11:墨水室;11a:位于中央部的墨水室;11b:位于端部的墨水室;12:喷嘴;13:共用墨水室;14:隔壁;2:搬送带;2a:搬送面;3:液滴速度检测装置;31:投光部;32:受光部;4:墨水罐;41:供给管;42:回送管;43:循环泵;100:液滴射出装置;101:CPU;102:印刷数据存储器;103:编码器;104:带搬送马达;105:头驱动器;106:冲刷控制部(冲刷单元);200:液滴射出装置;201:搬送棍对;202:搬送马达;203:搬送棍;204:滑架;205:导轨;206:墨水接受部;P1:射出脉冲;P2:大液滴射出脉冲;C:陶瓷片;S:固形粒子;L:检测光;W:记录介质;a:液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液滴射出装置中的头的剖面图,图2示出从喷嘴面侧观察了图1所示的头的图。
在头1中,沿着图中的X方向,排列有多个墨水室11。此处,例示了在X方向上20室的墨水室11排列成1列的例子,但墨水室11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在该头1中,所有墨水室11是通过供给共用墨水室13内的墨水,能够从与各墨水室11对应地设置的喷嘴12射出液滴的墨水室。还能够在共用墨水室13中,设置用于在使用时将内部的墨水从常温加热到规定温度(例如35℃~50℃)的加热器(未图示)。
在该头1中,将邻接的墨水室11、11之间隔开的隔壁14由作为射出能量赋予单元的压电元件形成。在面对墨水室11内的隔壁14的表面分别形成了驱动电极(未图示),向该各驱动电极,从后述头驱动器施加规定电压的射出脉冲,从而隔壁14变形而使墨水室11内的容积变化。由此,向墨水室11内的墨水赋予射出能量,从喷嘴12射出液滴。
此处,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墨水除了分散介质以外,还包含比重比该分散介质大的固形粒子。分散介质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固形粒子,可以举出氧化钛等颜料粒子、陶瓷粒子等。关于固形粒子,针对分散介质的比重差越大,沉降速度越快而在墨水室内越易于沉降,本发明的课题变得显著。为了显著地得到本发明的效果,优选该分散介质和固形粒子的比重差是0.2以上。
在本发明中,关于墨水,使用在常温、常压下不会由于干燥而挥发的墨水。此处,不挥发是指:常温中的蒸气压大于水的物质的含有量是10%以下、优选为是5%以下的墨水。关于这样的墨水,在使用时,在使用水系墨水等那样的挥发性的墨水的情况下呈现的挥发成分的蒸发所致的粘度上升不会成为问题。作为这样的墨水,可以举出例如UV墨水、油墨水等。
接下来,图3示出使用了这样的头1的液滴射出装置的一个例子。
此处,示出了在一个方向上旋转驱动的搬送带2的搬送面2a上,隔开间隔载置并搬送作为被记录材料的陶瓷片C的液滴射出装置100。以使喷嘴12的排列方向X沿着搬送带2的宽度方向的方式,以使喷嘴面与搬送面2a面对的方式,垂直朝下配置了头1。另外,构成为针对通过搬送带2以一定速度搬送的陶瓷片C的表面的印刷区域,根据印刷数据,从各喷嘴12射出作为固形粒子包含比重比分散介质大的陶瓷粒子的陶瓷墨水,从而形成规定的图像。
图4是示出液滴射出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101是进行液滴射出装置100的整体控制的CPU,102是储存在陶瓷片C的表面的印刷区域中形成的印刷数据的印刷数据存储器,103是检测搬送带2的移动量的编码器,104是使搬送带2旋转驱动的带搬送马达,105是对头1的驱动电极提供用于使隔壁14变形的射出脉冲的头驱动器,106是控制头1的冲刷动作的冲刷控制部,是本发明的冲刷单元。
在图3中,在搬送面2a上连续地载置的陶瓷片C、C之间,不进行基于印刷数据的印刷。在根据印刷数据从喷嘴12射出包含比重比分散介质大的固形粒子的墨水的情况下,存在即使这样仅经由稍微的印刷休止期间,也由于固形粒子的沉降而发生喷嘴堵塞等射出不良的危险。因此,在本发明中,在头1存在于该非印刷区域时,根据冲刷控制部106的控制,执行从各喷嘴12射出规定量的液滴的冲刷动作,将墨水室11内的包含沉降了的固形粒子的墨水强制地吐出,从而进行喷嘴12的恢复,实现射出的稳定化。
另外,在本发明中,非印刷区域是指:与根据印刷数据从喷嘴12射出液滴而对被记录材料进行印刷的印刷区域不同而从被记录材料上离开了的、无印刷数据且不进行基于印刷数据的印刷的区域。在从头1观察时,通常,印刷区域和非印刷区域交替到来。在该液滴射出装置100中,在搬送面2a上连续地载置的陶瓷片C、C之间成为不进行基于印刷数据的印刷的非印刷区域。通过由编码器103检测的搬送带2的移动量,检测出头1来到该非印刷区域。
在冲刷动作中,墨水室11如图1、图2所示,在位于沿着X方向的排列方向的端部的分别各一个的墨水室11b、11b、和位于该排列方向的中央部的墨水室11a中,使从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不同。即,以使从位于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多于从位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的方式,进行冲刷动作。
由此,处于相比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周边而墨水的流动性变低的倾向的端部的墨水室11b、11b周边的墨水的流动性提高,向墨水室11b、11b内的新的墨水的流入或者置换加快。因此,墨水中的固形粒子的沉降被抑制或者消除,能够防止喷嘴堵塞,从而能够长期进行稳定的射出。通过能够防止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堵塞,还能够防止喷嘴堵塞依次传递到内侧的墨水室11的现象。
另外,射出的液滴的量在中央部的墨水室11a中相对地变少,所以不会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射出必要以上的液滴。因此,通过冲刷动作消耗的墨水以必要最小限既可,能够以少的液滴量高效地抑制墨水室11内的固形粒子的沉降。
此处,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墨水室是指:构成为从共用墨水室13供给墨水而从喷嘴12进行液滴的射出的墨水室11中的、位于排列方向的最端部的墨水室。有在该端部的墨水室的外侧,配置不供给墨水,不射出液滴的虚拟的墨水室(未图示)的情况,但不包括这样的不射出液滴的虚拟的墨水室。另外,位于排列方向的中央部的墨水室也是指:构成为从共用墨水室13供给墨水而从喷嘴12进行液滴的射出的墨水室11中的、位于排列方向的中央部的墨水室,不包括不供给墨水,不射出液滴的虚拟的墨水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室11的数量是偶数,所以位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存在2室,但在墨水室11的数量是奇数的情况下,位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成为1室。
为了在冲刷动作时从各喷嘴12射出液滴而向头1提供的射出脉冲被预先储存到头驱动器105中,根据来自CPU101的指示,施加到头1的各隔壁14的驱动电极。此处,在作为冲刷动作时的射出脉冲,仅使用在图5(a)中例示的通常的印刷时使用的射出脉冲P1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相比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增加每1次冲刷动作的向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射出脉冲P1的总施加数(总施加时间)。由此,能够使在冲刷动作时从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数多于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数。关于射出脉冲P1,只用在印刷时使用的脉冲这1种既可,所以头驱动器105的结构也能够简化。
在图6中,通过将在1个非印刷区域内连续施加射出脉冲P1的一个区段的脉冲施加动作(斜线所示的区域)进行多次,构成了1次的冲刷动作。在该例子中,在端部和中央部中,分别通过各3次的脉冲施加动作,进行1次的冲刷动作。在该情况下,对端部的墨水室11b、11b施加的射出脉冲P1的总施加数更多,所以关于1次的冲刷动作中的总液滴数,端部的一方比中央部更多。因此,在冲刷动作时从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比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多。
1次的冲刷动作中的一个区段的脉冲施加动作的次数没有特别限定。在图6中,构成为在1次的冲刷动作时,将脉冲施加动作分成3次进行,在该各个脉冲施加动作中,向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射出脉冲P1的施加数多于向中央部的墨水室11a的施加数,但也可以如图7所示,构成为使每1次脉冲施加动作的射出脉冲P1的施加数(施加时间)在端部和中央部中成为相同,使1次的冲刷动作时的脉冲施加动作的次数,在端部的一方多于中央部。在图7中,示出设定为使1次的冲刷动作中的脉冲施加动作在端部成为4次、在中央部成为2次的例子。
另外,在1次的冲刷动作中,也可以使脉冲施加动作中的射出脉冲P1的施加数、和脉冲施加动作的次数这双方,相比于中央部在端部的一方更多。
进而,作为为了在冲刷动作时从各墨水室11的喷嘴12射出液滴而向头1提供的射出脉冲,还能够在端部的墨水室11b、11b、和中央部的墨水室11a中,使用不同的射出脉冲。
图5(b)示出了在冲刷动作时对端部的墨水室11b、11b施加的射出脉冲的一个例子。该射出脉冲P2是被设定为相比于图5(a)所示的通常的印刷时的射出脉冲P1,其电压值+V更大,相比于射出脉冲P1能够从喷嘴12射出更大的体积的液滴的大液滴射出脉冲。将该大液滴射出脉冲P2与射出脉冲P1一起储存到头驱动器105中,依照来自CPU101的冲刷控制部106的指示,施加到头1的端部的墨水室11b、11b。
图8示出了在1个非印刷区域内对端部的墨水室11b、11b施加大液滴射出脉冲P2,对中央部的墨水室11a施加通常的射出脉冲P1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在端部和中央部中,在1次的冲刷动作时,将一个区段的脉冲施加动作分别分成3次进行,使各脉冲施加动作中的脉冲施加数在端部和中央部中成为相同。但是,对端部的墨水室11b、11b施加的射出脉冲是大液滴射出脉冲P2,所以相比于对中央部的墨水室11a施加的射出脉冲P1,所射出的每1个液滴的体积更大。因此,在1次的冲刷动作时从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12射出的总液滴量多于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的喷嘴12射出的总液滴量。
这样,在冲刷动作时,通过对端部的墨水室11b、11b施加大液滴射出脉冲P2,即使在端部和中央部中使各脉冲施加动作的脉冲施加数相同,也能够使从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多于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因此,即使在限定的期间内进行冲刷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从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比中央部的墨水室11a更容易地增加。
即使在对端部的墨水室11b、11b施加大液滴射出脉冲P2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图6同样地,使各脉冲施加动作中的脉冲施加数在端部的一方多于中央部。由此,能够使从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更多。
另外,即使在使各脉冲施加动作中的脉冲施加数在端部和中央部中成为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图7同样地,使1次的冲刷动作时的脉冲施加动作的次数,在端部的一方多于中央部。由此,能够使从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更多。
进而,也可以使各脉冲施加动作中的向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大液滴射出脉冲P2的施加数多于向中央部的墨水室11a的射出脉冲P1的施加数,并且使1次的冲刷动作时的脉冲施加动作的次数,在端部的一方多于中央部。由此,能够使从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更多。
另外,冲刷动作时的从端部和中央部以外的墨水室11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能够成为例如如下所述。
图9(a)示出了在冲刷动作时,以从端部朝向中央部使液滴量阶段性地变少的方式,设定了从端部和中央部以外的墨水室11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的方式。由此,能够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墨水室11b、11b到中央部的墨水室11a,设定与共用墨水室13内的墨水的流动性的程度对应的极其细微的液滴量,所以能够更高效地抑制墨水室11内的浓度分布。
图9(b)示出了在冲刷动作时,将从端部和中央部以外的墨水室11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设定为与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相同的方式。由此,能够将冲刷动作所致的墨水的消耗量抑制为最小限。
图9(c)示出了在冲刷动作时,以成为端部的液滴量与中央部的液滴量之间的液滴量的方式,设定了从端部和中央部以外的墨水室11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的方式。由此,能够实现墨水中的浓度分布的高效的抑制、和墨水的消耗量的抑制的平衡。
关于冲刷动作,能够每当头1接近非印刷区域时进行,但根据例如印刷数据,有如从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多于中央部的墨水室11a的情况等那样、端部的墨水室11b、11b内的墨水中的固形粒子的沉降不怎么发展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每当头1接近非印刷区域时,如上所述进行冲刷动作,则存在墨水被浪费地消耗的担心。另外,在抑制附属物所致的周围的污染的方面上,也期望通过冲刷动作射出的液滴量成为必要最小限。
因此,冲刷控制部106优选根据墨水室11内的墨水中的固形粒子的沉降状态、即沉降的发展情形,选择是否进行冲刷动作。由此,能够防止进行浪费的冲刷动作,能够抑制墨水的浪费的消耗。
一般,从喷嘴射出的液滴的射出速度随着液滴中包含的固形粒子的量的增加而变慢。因此,能够根据液滴的射出速度,推测墨水室11内的喷嘴12附近处的墨水中的固形粒子的沉降的发展情形。
图10示出了作为检测液滴的射出速度的检测单元的一个例子的液滴速度检测装置3。该液滴速度检测装置3如图4所示,构成为依照来自CPU101的指示动作,将其结果发送到CPU101。
液滴速度检测装置3具有LED、激光器等出射检测光L的投光部31、和接收该检测光L的由光电传感器等构成的受光部32,以使检测光L的光轴沿着作为喷嘴12的排列方向的X方向并且与喷嘴面成为平行的方式,在喷嘴12的正下接近地配置。由此,从各喷嘴12射出的液滴a与检测光L交叉,该液滴a通过时的阴影被受光部32捕捉。另外,如果向某一个墨水室11施加例如射出脉冲P1,而从喷嘴12射出了液滴a,则液滴速度检测装置3根据从该射出脉冲P1的施加至受光部32取得液滴a的阴影花费的时间、和喷嘴12至检测光L的光轴的距离,求出液滴a的射出速度。
对CPU101、冲刷控制部106或者液滴速度检测装置3中的某一个,预先设定表示液滴a的优选的射出速度的下限的阈值。在头1存在于非印刷区域时检测出的液滴a的射出速度、优选从端部的墨水室11b、11b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a的射出速度低于该阈值的情况下,能够判别该墨水室11内的墨水中的固形粒子的沉降发展而处于应执行冲刷动作的状态。
其结果,冲刷控制部106在检测到液滴a的射出速度低于阈值而固形粒子的沉降发展之后,开始冲刷动作。另一方面,在液滴a的射出速度尚未低于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在墨水室11内固形粒子的沉降未发展到要冲刷的程度,不执行该非印刷区域内的冲刷动作。因此,能够抑制墨水的浪费的消耗。
另外,也可以代替根据液滴速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结果判别是否执行冲刷动作,而根据检测出的液滴的射出速度、即固形粒子的沉降的发展情形,调整在冲刷动作时射出的液滴量。
在该情况下,例如,在CPU101、冲刷控制部106或者液滴速度检测装置3中的某一个中,预先设定优选的液滴a的射出速度,比较检测出的液滴a的射出速度和设定值,求出检测出的射出速度相对设定值的偏移量。然后,例如,如图11所示,预先准备规定了该偏移的程度(%)、和对端部的墨水室11b、11b以及中央部的墨水室11a分别施加的脉冲施加动作中的脉冲数的关系的表格,在检测出的射出速度相对设定值的偏移的程度小的情况下,使脉冲数相对变少,在大的情况下,使脉冲数相对地变多。由此,能够执行与墨水室11内的墨水中的固形粒子的沉降的发展情形对应的极其细微的冲刷动作,能够实现更高效的固形粒子的沉降抑制和墨水的浪费的消耗抑制。
在这样的表格中,也可以除了代替脉冲施加动作中的脉冲数或者代替脉冲施加动作中的脉冲数,规定1次的冲刷动作时的脉冲施加动作的次数。
另外,一般,根据墨水中包含的固形粒子相对分散介质的比重的大小,固形粒子的沉降速度不同,比重大的一方更快地沉降。例如,即使是相同的头,所使用的墨水的种类不同,从而有固形粒子的比重的大小不同的情况。另外,在使用多个头1的情况下,因每个头的墨水的种类(颜色)的差异,墨水中包含的固形粒子的种类不同,有在不同的颜色的头之间产生固形粒子的比重的大小的差异的情况。
因此,越是使用固形粒子相对该分散介质的比重大的墨水的情况,相比于使用比重小的墨水的情况,优选在冲刷动作时增加从墨水室11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由此,能够实现与墨水中的固形粒子的比重对应的高效的沉降抑制,并且能够抑制在使用了包含比重小的固形粒子的墨水的头中进行过度的冲刷动作所致的墨水的浪费的消耗。
关于固形粒子相对分散介质的比重大的墨水和小的墨水的区分,也可以预先在例如液滴射出装置100中设置未图示的输入开关等,在将贮存墨水的墨水罐、墨水盒等设置于装置时,根据墨水的种类,通过操作人员的输入操作,手动进行,也可以在将墨水罐、墨水盒等设置于装置时,通过在液滴射出装置100中设置的未图示的认识单元,认识在该墨水罐、墨水盒等中设置的墨水的种类的识别信息,从而自动进行。这些输入结果、识别结果被发送到冲刷控制部106,冲刷控制部106根据该输入结果、识别结果,控制冲刷动作。
为了这样通过固形粒子相对分散介质的比重的大小使在冲刷动作时从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不同,可以举出:与图6所示的情况同样地在固形粒子的比重大的情况下,增加脉冲施加动作中的脉冲施加数,在比重小的情况下减少的方式;与图7所示的情况同样地在固形粒子的比重大的情况下,增加1次的冲刷动作时的脉冲施加动作的次数,在比重小的情况下减少的方式;在固形粒子的比重大的情况下,增加脉冲施加动作中的脉冲施加数和脉冲施加动作的次数这双方,在比重小的情况下,减少至少某一方的方式等。根据这些,能够根据固形粒子相对分散介质的比重的大小,容易地调整通过冲刷动作从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
另外,也可以通过所使用的墨水的固形粒子相对分散介质的比重的大小,调整进行冲刷动作的频度。作为调整进行冲刷动作的频度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以在使用固形粒子相对分散介质的比重大的墨水的情况下,针对每个非印刷区域进行冲刷动作,在使用比重小的墨水的情况下,针对非印刷区域每2次进行1次的冲刷动作的方式调整的例子。
进而,也可以根据固形粒子相对分散介质的比重的大小,并用如上所述通过冲刷动作从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的调整、和进行冲刷动作的频度的调整这双方。
它们与图11的情况同样地,预先准备规定了固形粒子相对分散介质的比重的大小的程度、和对端部的墨水室11b、11b以及中央部的墨水室11a分别施加的脉冲数、频度等的关系的表格,在冲刷动作时,参照该表格来执行既可。
头1的共用墨水室13内的墨水如图12所示,能够在与贮存墨水的墨水罐4之间循环。在头1的共用墨水室13与墨水罐4之间连接有供给管41和回送管42,在回送管42中设置有循环泵43,由这些供给管41、回送管42以及循环泵43构成循环单元。另外,构成为通过循环泵43的驱动,使墨水在墨水罐4与头1的共用墨水室13内之间循环。由此,能够使在共用墨水室13内贮存的墨水成为均匀浓度,所以能够向墨水室11供给均匀浓度的墨水,相应地能够抑制墨水室11内的墨水中的固形粒子的沉降。
关于利用该循环泵43的驱动的墨水的循环动作,期望与头1处于印刷区域内的情况和处于非印刷区域内的情况无关地始终进行,但为了能够将冲刷动作时的各墨水室11内的墨水与均匀浓度的墨水置换,优选在至少进行冲刷动作的期间进行。
关于以上说明的液滴射出装置100的头1,例示了沿着X方向这一个方向使墨水室11(喷嘴12)排列成1列的例子,但墨水室11(喷嘴12)的排列方向也可以沿着X方向、和与该X方向交叉的Y方向这2个方向排列,并且,也可以仅沿着Y方向排列。
图13示出了沿着X方向和Y方向这2个方向排列了墨水室11(喷嘴12)的头1的一个例子。此处,如图1、图2所示,由沿着X方向排列的20室构成的墨水室11的列在Y方向上排列成4列,从图示上形成A列、B列、C列、D列的墨水室11的列。这些所有墨水室11从一个共用墨水室(未图示)供给墨水。
该情况的墨水室的排列方向是指X方向和Y方向这2个方向。因此,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墨水室是指:在X方向上观察时,位于A列~D列的各列的端部的合计8室的墨水室11b。进而,在Y方向上观察时,A列和D列的所有墨水室分别位于Y方向的端部,这些A列和D列的所有墨水室是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墨水室11b。
即,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墨水室在从喷嘴面观察了头1的情况下,成为单点划线所包围的、与配置于喷嘴面的周围的喷嘴12对应的所有墨水室11。这些端部的墨水室11b都是相比于其他墨水室11,邻接的墨水室11的数量更少,所以相应地具有墨水室11b周边中的墨水的流动性相应地低于其他墨水室11的倾向,墨水室11b内的墨水中的固形粒子易于沉降。
另一方面,关于位于排列方向的中央部的墨水室,在X方向上观察时,是位于A列~D列的各列的中央的合计8室的墨水室,但在Y方向上观察时,这些8室的墨水室中的、A列和D列的墨水室分别位于端部,所以双点划线所包围的、位于B列和C列的中央部的墨水室成为位于排列方向的中央部的墨水室11a。
即使在这样在X方向和Y方向上排列了墨水室11的头1中,在端部的墨水室11b和中央部的墨水室11a中,如上所述,使在冲刷动作时从各个墨水室11a、11b的喷嘴12射出的液滴量不同,从而能够高效地实现端部的墨水室11b中的固形粒子的沉降抑制、和墨水的浪费的消耗抑制。
另外,关于以上说明了的液滴射出装置100,示出了针对作为被记录材料的陶瓷片C的表面通过1个通路进行印刷的线型的液滴射出装置。但是,液滴射出装置也可以是在任意的种类的被记录材料中进行印刷的装置。另外,液滴射出装置也可以是通过使头1沿着主扫描方向往返移动来进行印刷的扫描型的液滴射出装置。
图14示出这样的扫描型的液滴射出装置的一个例子。
在液滴射出装置200中,记录介质W被搬送棍对201夹持,进而,通过利用搬送马达202旋转驱动的搬送棍203,在箭头所示的方向(副扫描方向)上搬送。
在搬送棍203与搬送棍对201之间,以与记录介质W的表面对置的方式,设置有头1。在滑架204中,以使喷嘴面侧与记录介质W对置的方式配置并搭载有头1。沿着按照记录介质W的宽度方向架设的导轨205,通过未图示的驱动单元沿着与记录介质W的搬送方向(副扫描方向)大致正交的图示左右方向(主扫描方向)可往返移动地设置有滑架204。
头1伴随滑架204的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在记录介质W的表面上向左右扫描移动,在该扫描移动的过程中,从喷嘴12射出液滴,从而进行期望的印刷。
在该液滴射出装置200中,记录介质W的两侧方成为无印刷数据且不进行基于印刷数据的印刷的非印刷区域。在该非印刷区域中,在与头1的喷嘴面对置的位置,分别配置有墨水接受部206。因此,在头1来到该非印刷区域时,朝向该墨水接受部206进行冲刷动作来射出液滴。在设置图10所示的液滴速度检测装置3的情况下,配置于该记录介质W的两侧方的非印刷区域内的某一个位置既可。
关于以上说明了的头1,例示了作为射出能量赋予单元,通过压电元件形成邻接的墨水室11、11之间的隔壁14,通过该隔壁14的变形动作,将墨水室11内的墨水从喷嘴12作为液滴射出的例子,但不限定用于使墨水室内的墨水从喷嘴射出的射出能量赋予单元的具体的构造。例如,作为射出能量赋予单元也可以是在墨水室内设置加热器,通过向该加热器的通电,在墨水中生成气泡,通过该气泡的破裂作用,从喷嘴射出液滴的例子,作为射出能量赋予单元也可以是通过振动板形成墨水室的一个壁面,使该振动板通过压电元件的变形动作振动,向墨水室内的墨水赋予射出能量,从喷嘴射出液滴的例子。
另外,头1不限于垂直朝下配置喷嘴面的例子,也可以按照水平方向或者倾斜方向配置。
【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使用在记录介质的两侧方的非印刷区域中分别配置有墨水接受部的扫描型的液滴射出装置,从使用了分散介质、和作为固形粒子包含黄色、品红、青色、黑、白的颜料粒子的UV墨水的5色的各头,在记录介质的印刷区域内进行规定的印刷,头在主扫描方向的端部折返,所以在来到非印刷区域时,执行冲刷动作而向墨水接受部射出液滴。
各色的头的墨水室(喷嘴)是仅在X方向的一个方向上排列了的1列头。在冲刷动作时,设定为从位于各色的头的墨水室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的各2室的墨水室(合计10室)射出的液滴量成为从中央部的各墨水室射出的液滴量的6倍。
其结果,即使连续运转60小时以上也不会发生喷嘴堵塞,也能够稳定地运转。
(比较例1)
使在冲刷动作时从各墨水室射出的液滴量与实施例1中的从中央部的墨水室射出时的液滴量统一,除此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连续运转。
其结果,在从运转起5小时,在端部的墨水室中发生了喷嘴堵塞。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使用在通过搬送带搬送的陶瓷片的表面上,从头通过1个通路进行印刷的线型的液滴射出装置,从使用了分散介质、和作为固形粒子包含黄色、青色、棕色、浅棕色的颜料粒子的油墨水的4色的各头,在陶瓷片表面的印刷区域内,进行规定的印刷,在头来到陶瓷片间的非印刷区域时,执行冲刷动作而向非印刷区域的搬送带上射出液滴。
各色的头的墨水室(喷嘴)是仅在X方向的一个方向上排列了的1列头。在冲刷动作时,设定为从位于各色的头的墨水室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的各2室的墨水室(计8室)射出的液滴量成为从中央部的各墨水室射出的液滴量的3倍。
其结果,即使连续运转60小时以上也不会发生喷嘴堵塞,能够稳定地运转。
(比较例2)
使在冲刷动作时从各墨水室射出的液滴量与实施例2中的从中央部的墨水室射出时的液滴量统一,除此以外,在与实施例2相同的条件进行连续运转。
其结果,在从运转起5小时,在端部的墨水室中发生喷嘴堵塞。

Claims (18)

1.一种液滴射出装置,具有头,在该头中,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中的某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上排列了供给墨水的多个墨水室,从与所述墨水室对应地设置的喷嘴射出液滴,在被记录材料的印刷区域基于印刷数据进行印刷,该液滴射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墨水包含分散介质和比重比该分散介质大的固形粒子而成,
具备进行冲刷动作的冲刷单元,该冲刷动作是如下动作:在所述头存在于不进行所述印刷的非印刷区域时,以使从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多于从位于排列方向的中央部的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的方式,从所述喷嘴连续地射出液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刷单元中,所述头使用的所述墨水中的所述固形粒子相对所述分散介质的比重越大,相比于该比重小的情况,使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以及、进行所述冲刷动作的频度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越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由所述墨水的种类分别不同的多个头构成,
在所述冲刷单元中,对于所述多个头中的使用所述固形粒子相对所述分散介质的比重大的墨水的所述头,相比于使用该比重小的墨水的所述头,增加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以及、进行所述冲刷动作的频度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的速度的液滴速度检测单元,
在检测到所述液滴速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之后,所述冲刷单元开始所述冲刷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的速度的液滴速度检测单元,
所述冲刷单元根据所述液滴速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调整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刷单元通过增加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数、以及增大从所述喷嘴射出的1滴的液滴的体积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增加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喷嘴射出的所述液滴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墨水罐,贮存向所述头供给的所述墨水;以及
循环单元,使所述墨水在所述墨水罐与所述头之间循环,
所述循环单元在至少进行所述冲刷动作的期间,使所述墨水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的所述分散介质和所述固形粒子的比重差是0.2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不会由于干燥而从所述喷嘴挥发。
10.一种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该液滴射出装置具有头,在该头中,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中的某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上排列了供给墨水的多个墨水室,从与所述墨水室对应地设置的喷嘴射出液滴,在被记录材料的印刷区域基于印刷数据进行印刷,所述喷嘴恢复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墨水包含分散介质和比重比该分散介质大的固形粒子而成,
具备进行冲刷动作的冲刷工序,该冲刷动作是如下动作:在所述头存在于不进行所述印刷的非印刷区域时,以使从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多于从位于排列方向的中央部的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的方式,从所述喷嘴连续射出液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刷工序中,所述头使用的所述墨水中的所述固形粒子相对所述分散介质的比重越大,相比于该比重小的情况,使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以及、进行所述冲刷动作的频度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越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由所述墨水的种类分别不同的多个头构成,
在所述冲刷工序中,对于所述多个头中的使用所述固形粒子相对所述分散介质的比重大的墨水的所述头,相比于使用该比重小的墨水的所述头,增加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以及、进行所述冲刷动作的频度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者12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的速度的液滴速度检测工序,
在检测到通过所述液滴速度检测工序得到的检测结果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之后,所述冲刷工序开始所述冲刷动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者12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的速度的液滴速度检测工序,
在所述冲刷工序中,根据所述液滴速度检测工序的检测结果,调整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冲刷工序中,通过增加从所述喷嘴射出的液滴数、以及增大从所述喷嘴射出的1滴的液滴的体积中的某一方或者双方,增加通过所述冲刷动作从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喷嘴射出的所述液滴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贮存向所述头供给的所述墨水的墨水罐,
在至少进行所述冲刷动作的期间,使所述墨水在所述墨水罐与所述头之间循环。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的所述分散介质和所述固形粒子的比重差是0.2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0~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不会由于干燥而从所述喷嘴挥发。
CN201410285988.0A 2013-06-24 2014-06-24 液滴射出装置以及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 Active CN1042283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1602 2013-06-24
JP2013131602A JP6299091B2 (ja) 2013-06-24 2013-06-24 液滴射出装置及び液滴射出装置のノズル回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8350A true CN104228350A (zh) 2014-12-24
CN104228350B CN104228350B (zh) 2017-05-03

Family

ID=50976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5988.0A Active CN104228350B (zh) 2013-06-24 2014-06-24 液滴射出装置以及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87678B2 (zh)
EP (1) EP2837498B1 (zh)
JP (1) JP6299091B2 (zh)
CN (1) CN1042283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1996A (zh) * 2020-02-06 2021-08-06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片剂印刷装置及片剂印刷装置的维护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07130A (ja) * 2015-06-18 2017-01-1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6569577B2 (ja) * 2016-03-30 2019-09-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リフレッシュ方法
JP2017209848A (ja) * 2016-05-25 2017-11-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769198B2 (ja) * 2016-09-16 2020-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液体供給装置、液体供給方法
JP2019072909A (ja) * 2017-10-16 2019-05-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7318370B2 (ja) 2019-06-28 2023-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9809A (en) * 1994-08-26 2000-06-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cluding prevention of color mixing through selective predischarge of nozzles adjacent to differing color groups
EP1205307A2 (en) * 2000-11-13 2002-05-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eliminary ejecting method
US20080186341A1 (en) * 2007-02-06 2008-08-07 Katsuyuki Hirato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722727A (zh) * 2008-10-23 2010-06-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US20100277523A1 (en) * 2009-03-19 2010-11-04 Baku Nishikaw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Head Maintenance Method
US20110211018A1 (en) * 2010-02-26 2011-09-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t
US8430479B2 (en) * 2010-09-30 2013-04-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droplet jett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40416B2 (ja) 1990-09-19 1998-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962838B2 (ja) * 1991-01-18 1999-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4128049U (ja) 1991-05-10 1992-11-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定電流給電装置
US5659342A (en) * 1994-09-30 1997-08-1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On-page inkjet printhead spitting system
DE19726643C1 (de) * 1997-06-18 1998-07-23 Francotyp Postalia Gmbh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eines Tintendruckkopfes
JP3056191B1 (ja) 1999-01-12 2000-06-26 新潟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用ヘッドの駆動装置および方法
US6702572B2 (en) 2001-08-20 2004-03-09 John Zink Company, Llc Ultra-stable flare pilot and methods
JP4314039B2 (ja) * 2003-02-28 2009-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回復方法
JP2005028781A (ja) * 2003-07-07 2005-02-03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164519B2 (ja) * 2006-06-16 2008-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036930A (ja) * 2006-08-04 2008-02-21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7938502B2 (en) * 2007-09-19 2011-05-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lushing method for fluid ejecting device and fluid ejecting device
GB0724606D0 (en) 2007-12-18 2008-01-30 Xennia Technology Ltd Recirculating ink system for industrial inkjet printing
JP5621234B2 (ja) * 2008-11-07 2014-11-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5328630B2 (ja) * 2009-12-18 2013-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予備吐出発数の決定方法
JP5703679B2 (ja) * 2010-02-15 2015-04-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11202088A (ja) * 2010-03-26 2011-10-1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5644248B2 (ja) * 2010-08-11 2014-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EP2500173B1 (en) * 2011-03-15 2015-07-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2013001746A (ja) * 2011-06-14 2013-01-07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3035138A (ja) * 2011-08-03 2013-02-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948775B2 (ja) * 2011-09-27 2016-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
JP6051819B2 (ja) * 2012-11-30 2016-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6209044B2 (ja) * 2012-12-05 2017-10-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エージング方法
JP6079364B2 (ja) * 2013-03-27 2017-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9809A (en) * 1994-08-26 2000-06-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cluding prevention of color mixing through selective predischarge of nozzles adjacent to differing color groups
EP1205307A2 (en) * 2000-11-13 2002-05-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eliminary ejecting method
US20080186341A1 (en) * 2007-02-06 2008-08-07 Katsuyuki Hirato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722727A (zh) * 2008-10-23 2010-06-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US20100277523A1 (en) * 2009-03-19 2010-11-04 Baku Nishikaw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Head Maintenance Method
US20110211018A1 (en) * 2010-02-26 2011-09-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t
US8430479B2 (en) * 2010-09-30 2013-04-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droplet jetting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1996A (zh) * 2020-02-06 2021-08-06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片剂印刷装置及片剂印刷装置的维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37498A3 (en) 2015-05-27
US9387678B2 (en) 2016-07-12
CN104228350B (zh) 2017-05-03
JP2015003496A (ja) 2015-01-08
EP2837498B1 (en) 2020-12-30
US20150077466A1 (en) 2015-03-19
EP2837498A2 (en) 2015-02-18
JP6299091B2 (ja) 2018-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8350A (zh) 液滴射出装置以及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
CN104228349B (zh) 液滴射出装置以及液滴射出装置的喷嘴恢复方法
US9126412B2 (en)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device maintenance method
JP2020157778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及び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6747102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N109203693B (zh) 液体喷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84600A (zh) 打印系统和相关方法
CN10850153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打印机
US20140132653A1 (en)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device maintenance method
US9056512B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efective jetting nozzle of printing apparatus
EP3536507B1 (en) Independent reservoirs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a print fluid to a flow-through printhead
US9139010B2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2017047536A (ja) 液体吐出装置
US20030020782A1 (en) Method for increasing waste ink collection capacity in an ink jet printer by utilizing multiple ink spit areas along the carrier path
JP656957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リフレッシュ方法
JP7473750B2 (ja) 循環装置、印刷装置、循環方法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7137025A (ja)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攪拌方法
JP6048550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US20180029360A1 (en) Method and controller to stabilize an ink meniscus in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US9139009B2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521777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方法
JP200821337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231086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517808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59954A (ja) 液体吐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