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4386B - 机动车门锁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4386B
CN104204386B CN201380014920.2A CN201380014920A CN104204386B CN 104204386 B CN104204386 B CN 104204386B CN 201380014920 A CN201380014920 A CN 201380014920A CN 104204386 B CN104204386 B CN 104204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motor vehicle
vehicle door
door lock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49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4386A (zh
Inventor
T·班德尔
C·特普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ekert AG
Original Assignee
Kiekert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ekert AG filed Critical Kiekert AG
Publication of CN104204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4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4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4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0053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means providing a stable, i.e. indexed, position of lock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0053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means providing a stable, i.e. indexed, position of lock parts
    • E05B2015/0066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means providing a stable, i.e. indexed, position of lock parts axially operat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04Spring arrangements in locks
    • E05B2015/0468Spring arrangements in locks made of one piece with a lock part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操纵/闭锁杆机构(1、2)的机动车门锁,所述操纵/闭锁杆机构(1、2)具有第一杆(1)和第二杆(2),所述两个杆(1、2)能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相对位置处相互接合。至少所述第一杆(1)具有连接着的锁止弹簧(5),以与第二杆(2)上的至少一个锁止轮廓(6)相互作用。

Description

机动车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操纵/闭锁杆机构的机动车门锁,该操纵/闭锁杆机构具有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两个杆能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相对位置处相互接合/耦合。
背景技术
在DE 23 55 556 A中所公开的现有技术描述了具有锁定装置的机动门锁,该锁定装置具有钳式锁叉,该嵌式锁叉具有两个锁叉臂。两个锁叉臂分别安装在栓件上。此外设有由锁叉臂的两个栓件支撑的弹簧。
根据DE 89 16 180 U1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两个杆、即耦联杆和操纵杆(或者说致动杆)可相互接合,而且是在不同的相对位置上相互接合。一个相对位置对应于接合状态,而另一个相对位置对应于分离状态。原则上,这种布置被证明是成功的。然而,因为接合位置的变换由双冲程操作来实现,该已知方案需要运动学上复杂的设计并且几乎不适用于其他应用。
在装配有所谓的快速释放功能的较新结构形式的机动车门锁中,该快速释放功能确保了真正的由马达执行的解锁过程被缩短(例如在所谓的“无钥匙进入”功能期间)。为此,需要专门的致动操作,借助于此专门的致动操作,操纵杆链直接地转换至解锁状态或建立了之前中断的与分离杆/释放杆/触发杆的机械连接(参见DE 10 2005 043 227 B3)。原则上,这种布置被证明是成功的,然而,需要在所采用的在集成在快速释放单元中的杆之间的接合方面加以改进。实际上,存在着下述原理上的可能性或甚至危险,即:在这个过程中接合的两个杆在其相对位置处彼此没有精确地对准,从而观察到功能故障。在此,本发明想要总体上提供补救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这样改进这种机动车门锁,使得两个杆的接合符合功能要求,且特别是所占据的相对位置能可靠地和可复现地达到和维持。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门锁的突出之处在于,至少第一杆具有连接着的锁止弹簧,以与第二杆上的至少一个锁止轮廓协同工作。
锁止弹簧可形成在第一杆上。在此背景下,锁止弹簧和第一杆能够形成和限定一个一体的部件。然而原则上,锁止弹簧还可以通过任何可能的方式方法与第一杆连接。在此,所述锁止弹簧例如能够通过铆接、螺纹连接等与第一杆联接。
在所有这些情况中,第一杆连同连接着的锁止弹簧一起确保了,借助锁止弹簧对第二杆进行加载/施加作用。
出于这样的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一杆连同锁止弹簧一起设计成固定杆。与此相比,具有锁止轮廓的第二杆是可相对于固定杆处于不同锁止位置的锁止杆。即,固定杆固定地保持其位置而锁止杆设计成可相对于固定杆抵抗锁止弹簧的力移动至不同的锁止位置。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实现至少两个锁止位置。根据有利的实施例甚至可限定三个或更多个锁止位置。
为了具体地实现这一点,锁止弹簧和锁止杆可布置在相同的平面内。在此情况下,通过锁止弹簧施加的弹簧力亦即沿着由锁止弹簧加载的锁止杆的平面的方向起作用。
然而,锁止弹簧和锁止杆布置在不同的平面内也是可能的且可设想的。亦即在此情况下,锁止弹簧和锁止杆描述了不同的、彼此有规律地呈一角度布置的平面。在大多数情况下,锁止弹簧和锁止杆彼此垂直地布置的这一位置关系被证明是有利的。即,在这种情况下锁止弹簧施加一与锁止杆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的弹簧力。
一成本特别低的并且符合功能要求的技术方案的突出之处在于,锁止杆在转动轴中安装在固定杆上。锁止弹簧设置在转动轴的区域中。在此情况下,锁止弹簧在锁止弹簧和锁止杆布置在相同的平面内的情况下确保了,锁止弹簧向锁止杆加载一与转动轴的轴向方向相垂直的力。与此相比,“锁止弹簧和锁止杆布置在不同的平面内、尤其是彼此垂直”的这一布置结构则对应于,锁止弹簧向锁止杆加载一轴向力。在此情况下,由锁止弹簧施加的弹簧力沿着转动轴的轴向方向起作用。原则上,转动轴的轴向力和垂直于转动轴的轴向方向的力还可同时施加至锁止杆。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锁止弹簧为片弹簧。在此情况下第一杆或固定杆大多设计为具有L形的截面,锁止弹簧形成在一个L-腿部上。因此可以在同一个步骤中制造该第一杆或固定杆和锁止弹簧,这使得成本特别低。
锁止轮廓可以是至少部分地接纳片弹簧的锁止凹部。在此情况下,锁止凹部大多还同时也提供有止挡部。该止挡部标出了第一锁止位置。此外,可实现至少一个另外的第二止挡部,该第二止挡部对应于锁止杆相对于固定杆的另外的锁止位置。
在一另选的做法中,锁止弹簧还可以是弹簧圈/弹性环。在这方面还可设想一具有多个这样的弹簧圈的螺旋弹簧。在此情况下,锁止轮廓通常设计成与锁止杆上的突出部协同工作的止挡边缘。止挡边缘位于固定杆上,而锁止杆上的突出部与固定杆上的该止挡边缘协同工作。锁止杆上的突出部在固定杆的止挡边缘上的抵靠对应于第一锁止位置。在附加地还在固定杆上设置有另外的止挡边缘时,锁止杆可占据另外的第二锁止位置。如果固定杆是长形的板条状杆件,则该杆件的两个纵向边缘分别可用作第一锁止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的止挡边缘。
此外在本发明范围内的是,锁止杆设计成占据至少三个不同的锁止位置。在这方面,将锁止弹簧和锁止杆布置在相同的平面内的这一布置结构已证明是有利的。因此,由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形成在固定杆的一个L-腿部上的片弹簧或锁止弹簧与锁止杆端侧上的多边形轮廓协同工作。根据该多边形轮廓或多边形结构的棱边的数量,理论上可在锁止杆和固定杆之间设置任意数量的锁止位置。每个锁止位置对应于片弹簧与多边形结构的一个棱边的抵靠。原则上,该多边形结构当然还可与弹簧圈组合为锁止弹簧。在此情况下可设想的是,弹簧圈配备有横跨多边形结构的轴向肋板,并且每个锁止位置对应于:多边形结构犹如相对于指状地横跨该多边形结构的轴向肋板进一步转动。
当锁止杆占据相对于固定杆的两个或更多个锁止位置时被证明有利的是,能仅仅且唯一地利用锁止弹簧来固定锁止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即在此情况下该锁止位置仅仅由在锁止弹簧和锁止轮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限定而没有附加的止挡部。而另一方面,多个锁止位置中的至少一个锁止位置可借助于锁止弹簧以及附加地借助于止挡部来固定。在此情况下,锁止弹簧与止挡轮廓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止挡部和锁止杆总体上确保了锁止杆占据相关的锁止位置。原则上当然还可设想的是,锁止杆相对于固定杆的所有锁止位置都可仅仅借助于锁止弹簧来固定。同样,所有锁止位置均可由下述方式限定,即:锁止弹簧和各自的相关联的止挡部确保了锁止杆占据其所期望的相对于固定杆的锁止位置。
优选地,锁止杆是解锁杆并且特别是快速释放杆。在此情况下,锁止杆可以是解锁杆链的一部分。与此相比,固定杆通常属于操纵杆机构。为了实现快速释放功能,锁止杆相对于第一锁止位置或基本位置摆动至偏移位置或第二锁止位置。此操作可马达驱动地或手动地实现。作为快速释放杆或锁止杆占据偏移位置的结果,作用在锁定装置上的分离杆可例如直接地通过操纵杆链来偏移,以使得锁定装置几乎没有任何延迟地开启。因为通过与锁止弹簧的协同工作准确地且可复现地占据锁止杆或快速释放杆的基本位置或偏移位置,所以整个操作是很快捷的、运行可靠的并且是可复现的。这些是主要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仅示出一个实施例的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的机动车门锁的第一变型,
图2示出图1的物体被沿着线A-A剖开的剖视图,
图3示出图1的修改的实施例的放大视图,
图4示出本发明的机动车门锁的第二变型的纵剖视图,以及
图5示出按照图4的变型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机动车门锁,该机动车门锁具有操纵杆机构1和解锁杆机构2。示例仅示出操纵杆机构1的第一杆或者说固定杆1,而闭锁杆机构2也仅由第二杆2代表。在并未详细示出的实际的安装情形中,操纵杆机构1和闭锁杆机构2还包括其他未进一步辨识的杆,这些杆在当前情况下并不重要。
操纵杆机构1通常机械地连接至把手,例如内门把手和/或外门把手。对用于开启所示机动车门锁所属的机动车门的把手的加载导致了第一杆或固定杆1绕着相应的轴3在按照图1的图示中沿着逆时针方向摆动,如箭头所指示出的。在所述摆动运动期间,在转动轴3中安置在固定杆1上的锁止杆2并不会到达仅示意性示出的分离杆4。
在另一方面,如果锁止杆2与其以实线示出的相对于固定杆1的第一锁止位置或者说基本位置相比占据了其以虚线示出的偏移位置或者说第二锁止位置,则由把手引发的已经讨论过的固定杆1的摆动运动导致现在分离杆4被加载。因此,把手现在能够借助于分离杆4开启未详细示出的锁定装置。实际上分离杆4作用在未示出的锁定爪上并将该锁定爪从转动锁叉抬起/移走。转动锁叉借助于弹簧而开启并且释放之前捕获的锁销/挡块。因此,可直接地开启机动车门。
所描述的过程对应于快速释放,其手动地和/或马达驱动地通过使锁止杆2在本示例中从以实线示出的基本位置转移至其以虚线示出的偏移位置而实现。实际上,这两个杆1、2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相对位置(即如所描述的,基本位置和偏移位置)处彼此相互接合。因为第一杆或者说固定杆1装配有连接着的锁止弹簧5,所以这种接合为锁止接合。所述锁止弹簧5设置成与在第二杆或者说锁止杆2上的至少一个锁止轮廓6相互作用。在图1至3所示出的变型中,锁止弹簧5形成在第一杆或固定杆1上。锁止弹簧5和第一杆1实际上形成一个一件式的部件。
从图2的相应的剖视图中,还可清楚地看到的是,固定杆1连同一体形成的锁止弹簧5一起形成了在横截面中总体上呈L形的杆1、5。在此,固定杆1限定“L”的较长的腿部,而锁止弹簧5形成在“L”的较短的腿部上。以这种方式,固定杆1和锁止弹簧5可共同地在同一个步骤中制造。这会使得成本降至最低。此外,这种情况下的锁止弹簧5还可形成为片弹簧5。
可清楚地看到的是,锁止弹簧5和锁止杆2在图1至3所示出的示例中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上。即,由锁止弹簧5施加的弹簧力F沿着锁止杆2所在的平面的方向起作用。在图1中通过相应的力箭头F指示出由锁止弹簧5施加的弹簧力F。
前文提到的在锁止杆2上的锁止轮廓6对应于锁止弹簧或片弹簧5。在图1至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锁止弹簧5或片弹簧5在截面中设计成矩形的,从而锁止轮廓6同样具有矩形形状。因此,锁止轮廓6同样也形成用于片弹簧5的前端部的止挡部7。
借助于止挡部7,结合锁止弹簧5与锁止杆2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定了锁止杆2相对于固定杆1的第一锁止位置或在图1中以实线示出的基本位置。如果锁止杆2利用之前已经描述过的作用从这个位置摆动到由虚线所示出的偏移位置,则设有另外的止挡部8,该止挡部8重新又连同锁止弹簧5与锁止轮廓6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起确保了占据所限定的锁止杆2的偏移位置。止挡部8如锁止弹簧5那样(一体地)形成在固定杆1上。因此,制造变得特别简单和快捷。对于最终的工作方式,限定了固定杆1和倒角的锁止弹簧5以及倒角的且同样也连接着的止挡部8并且然后仅需将锁止杆2借助于转动轴3以可摆动的方式连接在固定杆1上就足够了。
由图3可看出,锁止杆2并非仅能设置成和适用于占据图1中所示的两个锁止位置,即基本位置和偏移位置。而是锁止杆2也可占据三个或更多个不同的锁止位置。为此在图3所示的变型方案中,锁止杆2在其转动轴侧的端部的区域中具有一个具有多个棱边10的多边形轮廓9。
根据多边形轮廓9的棱边10的数量,锁止杆2可相对于固定杆1显现出并且设置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不同的锁止位置。在本示例中,每个锁止位置对应于,锁止杆2仅借助于锁止弹簧5被固定。换言之,没有采用附加的止挡部,尽管这当然是可能的并且也包括在本发明中。在图1至3所描述的变型中,锁止弹簧5和锁止杆2如所述的那样布置在相同的平面上。在此该设计是这样的,即:锁止弹簧5把与转动轴3的轴向方向相垂直的力或弹簧力F作用在锁止杆2上,如图1所示。因此,锁止杆2可执行切换功能,即可以手动地或马达驱动地从图1中以实线示出的基本位置如所描述的那样运动到以虚线示出的偏移位置,以及运动返回。
原则上,图4和图5的变型以与结合图1至3所描述的相同的方式工作。与图1至3中所示的变型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在根据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锁止弹簧5和锁止杆2彼此设置成呈一角度。实际上在此情况下,设计成弹簧圈5的锁止弹簧5施加了一与锁止杆2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的弹簧力F。此外,在图4和5中所示出的变型中,锁止弹簧5也没有形成在固定杆1上,而是连接至固定杆1,即经由转动轴3连接至固定杆1。实际上该设计是这样的,即:在图4和5中所示出的变型中,转动轴3设计成被弹簧圈5加载的连接轴,用于将锁止杆2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固定杆1上。
锁止弹簧或者说弹簧圈5负责利用其施加的弹簧力F沿着转动轴3的轴向方向对锁止杆2加载。在此情况下,锁止弹簧5亦即产生了以图4中所示的方式方法作用在锁止杆2上的轴向力。锁止杆2相对于固定杆1的不同的锁止位置的变换的前提是:锁止杆2被切换力Fs加载,该切换力Fs在图4所示出的图示中作用在锁止杆的与突出部11相反的端部上。实际上,锁止杆2上的突出部11又与固定杆1上的止挡边缘6相互作用。从图5中可看到两个对置的止挡边缘6,所述对置的止挡边缘6形成在沿纵向延伸的固定杆1的相应的纵向边缘上。
为了使锁止杆2能从其在图5中所示出的实线位置或者说第一锁止位置转移至虚线位置或者说第二锁止位置,切换力Fs必须在与突出部11相反的端部上施加至锁止杆2,以便突出部11可犹如“升高”到固定杆1上方并且然后抵靠或可抵靠在另外的对置的止挡边缘6上。在这种情况下,可定义至少两个锁止位置(如图5中所示)。当然多于两个的锁止位置也是可设想的。
由图5可看出,处于由虚线示出的偏移位置上的锁止杆2再次能够对分离杆4加载。如果锁止杆2处于由实线示出的基本位置,则不能实现这一点。通过这种方式再次可以实现快速释放功能,如已经结合图1至3所示出的变型详细描述的。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这是因为不管两个杆1、2的功能如何,原则上重要的是这两个杆1、2之间的相互作用。

Claims (16)

1.一种机动车门锁,具有操纵/闭锁杆机构(1、2),所述操纵/闭锁杆机构(1、2)具有第一杆(1)和第二杆(2),这两个杆(1、2)能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相对位置处相互接合,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杆(1)具有连接着的锁止弹簧(5),以与所述第二杆(2)上的至少一个锁止轮廓(6)相互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弹簧(5)形成在所述第一杆(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具有锁止弹簧(5)的所述第一杆(1)形成固定杆(1),具有锁止轮廓(6)的所述第二杆(2)形成能相对于固定杆(1)处于不同锁止位置的锁止杆(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弹簧(5)和所述锁止杆(2)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弹簧(5)和所述锁止杆(2)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弹簧(5)和锁止杆(2)设置成彼此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2)在转动轴(3)中安装在固定杆(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弹簧(5)设置在转动轴(3)的区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弹簧(5)利用轴向力(F)和/或与转动轴(3)的轴线方向垂直的力(F)对锁止杆(2)进行加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弹簧(5)构造成片弹簧,而所述锁止轮廓(6)构造成至少部分地接纳所述片弹簧的锁止凹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弹簧(5)构造成弹簧圈,而所述锁止轮廓(6)构造成与锁止杆(2)上的突出部(11)相互配合的止挡边缘。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2)被设置成占据至少三个不同的锁止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2)在锁止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处能仅利用锁止弹簧(5)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2)在至少一个锁止位置处能利用锁止弹簧(5)以及附加地借助于止挡部(7、8)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2)被构造为解锁杆。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2)被构造为快速释放杆。
CN201380014920.2A 2012-03-20 2013-03-16 机动车门锁 Active CN1042043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2002853.7 2012-03-20
DE202012002853U DE202012002853U1 (de) 2012-03-20 2012-03-20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PCT/DE2013/000151 WO2013139324A1 (de) 2012-03-20 2013-03-16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4386A CN104204386A (zh) 2014-12-10
CN104204386B true CN104204386B (zh) 2017-11-14

Family

ID=48170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4920.2A Active CN104204386B (zh) 2012-03-20 2013-03-16 机动车门锁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EP (1) EP2828456B1 (zh)
JP (1) JP6221102B2 (zh)
KR (1) KR102017927B1 (zh)
CN (1) CN104204386B (zh)
CA (1) CA2865309A1 (zh)
DE (1) DE202012002853U1 (zh)
IN (1) IN2014DN07423A (zh)
MX (1) MX2014011176A (zh)
RU (1) RU2014136067A (zh)
WO (1) WO20131393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2002858U1 (de) * 2012-03-20 2013-06-24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CN104912408B (zh) * 2015-05-27 2017-07-28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止连杆总成、车门锁及汽车
DE102016116616A1 (de) * 2016-09-06 2018-03-08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schloss
DE102017111704A1 (de) * 2017-05-30 2018-12-06 Kiekert Ag Schließsystem mit drehbarem Stellelement und Federelement
DE102018109898A1 (de) * 2018-04-25 2019-10-31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schloss
DE102018114280A1 (de) 2018-06-14 2019-12-19 Kiekert Ag Schließ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7228872B2 (ja) * 2018-10-02 2023-02-27 亘陽テクノ株式会社 台車
DE102019131179A1 (de) * 2019-11-19 2021-05-20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Schlos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07941A1 (en) * 1996-08-19 1998-02-26 Atoma International Inc. Double locking vehicle door lat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52988A (en) * 1923-09-20 1925-09-08 Augustine Davis Jr Lock for folding-bracket joints
GB820352A (en) * 1957-09-27 1959-09-16 Otto Baier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operating handles for sliding roofs in vehicles
JPS5535385Y2 (zh) * 1974-09-21 1980-08-21
DE2553901C2 (de) * 1975-12-01 1982-12-30 Kiekert GmbH & Co KG, 5628 Heiligenhaus Zentrale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türen
DE8916180U1 (de) 1989-03-14 1994-08-18 Kiekert Gmbh Co K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ß
DE9002918U1 (zh) * 1990-03-15 1990-05-17 Bomoro Bocklenberg & Motte Gmbh & Co Kg, 5600 Wuppertal, De
NL9101756A (nl) * 1991-10-21 1993-05-17 Charmag Sa Raamuitzetter.
CN2140413Y (zh) * 1992-11-11 1993-08-18 刘纯禄 一种机动车门锁
DE4318557C2 (de) * 1993-06-04 1999-07-01 Daimler Chrysler Ag Türschloß,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977427B2 (ja) * 1993-11-24 1999-11-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ドアロック駆動装置
ES2226796T3 (es) * 1999-02-17 2005-04-01 HUF HULSBECK & FURST GMBH & CO. KG Cerradura para puerta, en particular para vehiculos automoviles.
US6584645B2 (en) * 2000-09-18 2003-07-01 Agostino Ferrari S.P.A. Breaking device for furniture doors with a horizontal pivotal mounting
KR100622727B1 (ko) * 2004-03-31 2006-09-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트렁크리드 래치어셈블리
DE102005043227B3 (de) 2005-09-09 2007-04-05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JP4795188B2 (ja) * 2006-10-02 2011-10-19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ドアロック装置
DE102008018500A1 (de) * 2007-09-21 2009-04-02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schloß
JP5090233B2 (ja) * 2008-03-31 2012-12-05 株式会社アンセイ 車両用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07941A1 (en) * 1996-08-19 1998-02-26 Atoma International Inc. Double locking vehicle door lat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4136067A (ru) 2016-05-10
MX2014011176A (es) 2014-11-14
DE202012002853U1 (de) 2013-06-21
WO2013139324A1 (de) 2013-09-26
CN104204386A (zh) 2014-12-10
EP2828456B1 (de) 2019-05-08
EP2828456A1 (de) 2015-01-28
KR20140139542A (ko) 2014-12-05
JP6221102B2 (ja) 2017-11-01
KR102017927B1 (ko) 2019-09-03
JP2015515560A (ja) 2015-05-28
CA2865309A1 (en) 2013-09-26
IN2014DN07423A (zh) 2015-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4386B (zh) 机动车门锁
CN104937198B (zh) 机动车门锁
CN105960497A (zh) 具有提高的运行安全性的电动的机动车门闭锁系统
CN201891324U (zh) 车锁
CN104847190B (zh) 用于车辆锁闩的致动器和带有致动器的车辆锁闩
CN105960499B (zh) 用于机动车舱盖的锁装置和方法
CN103608539B (zh) 机动车门锁
KR102087878B1 (ko) 차량 도어 록
CN104937197B (zh) 机动车门锁
CN103534429A (zh) 机动车门锁
CN109312578B (zh) 机动车门锁
CN102199959B (zh) 用于车辆的双锁定门锁装置
CN103597154B (zh) 致动设备
CN103502550A (zh) 机动车门锁
CN104040660B (zh) 具有电池和改进的操作状态的指示装置的电力断路器
CN104769201A (zh) 机动车门锁
CN205778034U (zh) 用于车门锁闩的联接系统和车门锁闩
CN101649701B (zh) 一种汽车门锁转换机构
CN104282461B (zh) 用于电气开关的锁止元件
CN105781281B (zh) 车辆门锁装置的开关组件
CN107257877B (zh) 机动车门锁
CN207377314U (zh) 一种电动机械双操纵锁止解锁机构
CN104395544B (zh) 机动车门锁
US8840154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CN113383142A (zh) 用于至少一个机动车锁的操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