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41469B - 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 - Google Patents

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41469B
CN104041469B CN201410097594.2A CN201410097594A CN104041469B CN 104041469 B CN104041469 B CN 104041469B CN 201410097594 A CN201410097594 A CN 201410097594A CN 104041469 B CN104041469 B CN 104041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fishing
ratchet
installation portion
line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75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41469A (zh
Inventor
白哈骐·宾·萨布图
阿布·苏必亚·宾·阿罕默德
穆德·沙黑德·宾·索沃尼
赵俊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Components Malaysia Sdn Bh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Components Malaysia Sdn Bh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Components Malaysia Sdn Bhd filed Critical Shimano Components Malaysia Sdn Bhd
Publication of CN104041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1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41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1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55Antibacklash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642Directly cooperating gears
    • Y10T74/19679Spu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不需增加棘爪部件在轴向的尺寸,并且即使其与棘爪部件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也不会产生出现问题。棘轮部件(60),安装在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轴(8)上,并卡合在棘爪部件(62)上,该棘爪部件(62)设置在与卷线筒轴(8)能相对转动的卷线筒(4)上,且能摆动。棘轮部件(60)具有安装部(60a)和多个齿部(60b)。安装部(60a)可安装在卷线筒轴(8)上。多个齿部(60b)呈放射状配置在安装部(60a)的外周部上。多个齿部(60b)由外周部折曲且沿卷线筒轴(8)延伸。棘爪部件(62)卡合在多个齿部(60b)之间。

Description

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棘轮部件,尤其是安装在钓鱼用渔线轮的第1部件上,并与棘爪部件卡合的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该棘爪部件设置在能够与第1部件相对转动的第2部件上,且能够摆动。
背景技术
在作为钓鱼用渔线轮的双轴承渔线轮中,在用于禁止卷线筒逆转的防逆转机构及在卷线筒转动时发声的卷线筒发声机构上使用棘轮部件。另外,在作为钓鱼用渔线轮的纺车式渔线轮中,能用于使卷线筒转动时发声的发声机构上使用棘轮部件。在现有技术中,棘轮部件为板状的部件,其多个齿部在外周面上沿周向以间隔隔开设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087301号
现有技术中的棘轮部件,由于通过板状部件形成,因此在轴向的厚度较薄。在棘轮部件的厚度较薄的情况下,当棘轮部件和棘爪部件在轴向上发生位置偏离时,会导致使发声机构不能正常发声的问题。另外,在防逆转机构中,在棘轮部件脱离棘爪部件时会导致不能防逆转的问题。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棘爪部件在轴向的尺寸较大。例如,将棘爪部件的厚度增加,或使棘爪部件在轴向上有一折曲,从而将棘爪部件在轴向的尺寸增加。然而,在将棘爪部件沿轴向折曲时,会降低棘爪部件的强度,这种结构虽然能够使用在卷线筒发声机构上,但不能使用在防逆转机构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不需增加棘爪部件在轴向的尺寸,并且即使该棘轮部件与棘爪部件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也不会影响其卡合。
本发明的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安装在钓鱼用渔线轮的第1部件上。该棘轮部件与棘爪部件的爪部能够卡合,所述棘爪部件设置在与所述第1部件能相对转动的第2部件上,且能摆动。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具有安装部和多个齿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第1部件上。所述多个齿部呈放射状配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部及内周部的任意一方上。所述多个齿部呈折曲状,且沿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中的任意一个的转动轴延伸。所述棘爪部件的爪部与所述多个齿部之间形成卡合。
在该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中,棘爪部件的爪部卡合在多个齿部之间。该多个齿部,由于沿着转动轴延伸,即使棘轮部件和棘爪部件在转动轴方向的位置偏移,也能够将棘爪部件的爪部卡合在齿部之间。这里,由于棘轮部件的齿部由安装部沿转动轴的轴向延伸,使齿部在轴向的尺寸大于安装部的厚度。由此,不需增加棘爪部件在轴向的尺寸,并且即使棘轮部件和棘爪部件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也不会影响其卡合。
安装部及齿部为一体结构的板状部件,所述齿部通过压力加工折曲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圆形的安装部的部分及在形成安装部部分的外周部或者内周部上呈放射状的齿部的部分,进行冲切后,通过压力加工将放射状的齿部折曲,由此能够容易地形成棘轮部件。
所述多个齿部由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外周部折曲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安装部的外周部上形成齿部,形成齿部的部分在形状上以沿径向外侧齿间的间隔逐渐扩大的方式延伸。由此,齿部在轴向的长度不会受到限制,而且通过冲切加工就能够容易地形成安装部及齿部。
所述多个齿部由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内周部折曲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冲切加工形成齿部的部分,由于受到内周部空间的限制,使齿部在轴向的尺寸受到限制,但能够形成大径的棘轮部件。
所述棘轮部件用于在所述卷线筒转动时发声的卷线筒发声机构。第1部件为所述钓鱼用渔线轮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轴,第2部件为安装在所述卷线筒轴上且能够相对转动的卷线筒。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卷线筒轴上且不能相对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发声机构而言,即使将卷线筒的位置作前后调整,也不会对发声产生影响。
所述棘轮部件用于禁止所述转动部件朝反方向转动的防逆转机构。第1部件为所述钓鱼用渔线轮的双轴承渔线轮的随着手柄的转动而转动的转动部件,第2部件为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安装部安装在所述转动部件上且能够一体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双轴承渔线轮的防逆转机构而言,在制动较大时,即使需要增加棘爪部件的厚度也不会影响到防逆转功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棘轮部件的齿部由安装部沿着转动轴的轴向延伸形成,使齿部在轴向的尺寸大于安装部的厚度。由此,不需增加棘爪部件在轴向的尺寸,即使该棘轮部件与棘爪部件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纺车式渔线轮的侧视图;
图2为表示纺车式渔线轮的截面图;
图3为表示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部分的截面图;
图4为表示卷线筒周边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表示卷线筒发声机构的主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截面图;
图7为表示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侧的截面放大图;
图8为防逆转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9为表示由防逆转机构内侧所视的局部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4卷线筒(第2部件的一个例子);8卷线筒轴(第1部件的一个例子);20卷线筒发声机构;60,130棘轮部件;60a,130a安装部;60b,130b齿部;60d,160d外周部;101渔线轮主体(第2部件的一个例子);107防逆转机构;142卸力盘(第1部件及转动部件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纺车式渔线轮,为使渔线绕着沿钓竿的长度方向的轴芯X1转动卷线的前置式卸力机构型的渔线轮。纺车式渔线轮具有:渔线轮主体2,其具有手柄1;转子3,其被支承在渔线轮主体2的前部上,且能绕着轴芯X1转动;卷线筒4,其用于卷取配置在转子3的前部上的渔线。
渔线轮主体
渔线轮主体2例如为金属制件或合成树脂制件。如图1及图2所示,渔线轮主体2具有:安装部2c,其安装在钓竿上且前后较长;渔线轮轮体2a(参照图2),其与安装部2c间隔隔开设置;腿部2b,其连接安装部2c和渔线轮轮体2a。渔线轮轮体2a,在其内部具有机构安装空间,在其侧部具有开口。该开口部分通过盖部件2d覆盖。
在渔线轮轮体2a的内部设置有:转子驱动机构5,其用于使转子3转动;摆动机构6,其使卷线筒4随手柄1的转动而转动且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
转子的结构
转子3例如为合成树脂制件或金属制件,并被支承在渔线轮主体2上且能相对转动。转子3具有:圆筒部3a;第1导臂部3b及第2导臂部3c,其在圆筒部3a的侧方上相互对向设置。另外,在圆筒部3a的前壁3d的中间部上形成有凸缘部3f,该凸缘部3f具有通孔3e。在该通孔3e上贯通有卷线筒轴8及小齿轮12(后述)。在第1导臂部3b的顶端和第2导臂部3c的顶端部上设置有导环臂9,该导环臂9能在卷线状态和放线状态之间摆动。通过该导环臂9将渔线向卷线筒4引导。
导环臂9通过安装在第1导臂3b上的导环反转机构7随着转子的卷线方向的转动而转动,而从放线状态恢复至卷线状态。防逆转机构50的作用在于禁止转子3向放线方向转动。防逆转机构50具有:单向离合器51,其为滚子式,能在禁止逆转状态和允许逆转状态之间切换;切换杆52,其用于切换单向离合器51的状态。
转子驱动机构
转子驱动机构5具有:驱动齿轮11,其具有与驱动轴10一起转动的驱动齿轮轴11a,该驱动轴10用于固定手柄1;小齿轮12,其与该驱动齿轮11啮合。驱动齿轮轴11a被支承在渔线轮主体2上且能够相对转动。小齿轮12形成为筒状,其中心由卷线筒轴8贯通。小齿轮12的前部贯通转子3的通孔3e并向卷线筒4侧延伸。在小齿轮12的前部12a处,转子3通过螺母13固定在小齿轮12上且不能相对转动。小齿轮12,其前部和后部通过轴承14a、14b被支承在渔线轮主体2上,且能相对转动。螺母13通过止动护圈36防止其松动。止动护圈36通过螺合在形成于前壁3d上的螺纹孔内的螺钉固定。
卷线筒及卷线筒轴
如图2所示,卷线筒4例如为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并配置在转子3的第1转子臂部3b和第2转子臂部3c之间。卷线筒4介于卸力机构53安装在沿着轴芯X1前后配置的卷线筒轴8的顶端上,且能够相对转动。如图3及图4所示,卷线筒4具有:卷线主体部4a,其呈筒状,能够将渔线卷绕在其外周面上;裙部4b,其呈大径筒状,并一体形成在卷线主体部4a的后端部上;前法兰部4c,其呈大径状,并一体形成在卷线主体部4a的前端部上。另外,如图3所示,卷线筒4还具有:凸缘部4d,其内周部安装在卷线筒轴8上且能相对转动;圆板部4e,其连接凸缘部4d和卷线主体部4a。在卷线主体部4a的后面形成由卷线主体部4a的内周面4f、凸缘部4d的外周面4g和圆板部4e构成的筒状的空间。在卷线主体部4a的后面以180°的间隔隔开设置有,在卷线筒4转动时发声的卷线筒发声机构20和用于绕挂渔线的锁线部21。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卷线筒轴8的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位于顶端的外螺纹部8a和在该卷线筒轴8的周向通过切除而设置的呈相互平行平面的止转部8b。在卷线筒轴8的后端部上固定有摆动机构6的后述的滑块部18。止转部8b在轴向的尺寸大于外螺纹部8a。
卸力机构
如图3所示,卸力机构53具有:卸力旋钮54,其用于调整制动力;卸力板55,其通过卸力旋钮54被按压;卸力垫片56,其配置在卸力板55和卷线筒4的圆板部4e之间。卸力旋钮54具有:旋钮主体54a和接合在卷线筒轴8上且不能相对转动的按压部件54b。旋钮主体54a具有内周部螺合在卷线筒轴8的外螺纹部上的螺母部件54c。按压部件54b与卷线筒轴8的止转部8b卡合,并以相对于卷线筒轴8不能转动且能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按压部件54b和螺母部件54c之间配置有呈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54d。卸力板55卡合在止转部8b上且不能相对转动。另外,在卷线筒4的凸缘部4d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卷线筒4的轴向位置的多片(例如3片)的调整垫片57。调整垫片57与止转部8b卡合。在止转部8b的后端部上设置有构成卷线筒发声机构20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棘轮部件60。棘轮部件60由于卡合在止转部8b的后端部上,因此其向后方的移动被限制。棘轮部件60构成卷线筒发声机构20,而且还具有限制卷线筒4向后方的移动而使卸力机构53动作的功能。在图3中,将与止转部8b接合的部分用交叉的细实线表示。
卷线筒发声机构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卷线筒发声机构20具有:棘轮部件60,其安装在卷线筒轴8(第1部件的一个例子)上且不能相对转动;棘爪部件62,其安装在卷线筒4(第2部件的一个例子)上且可摆动,并与棘轮部件60冲撞而反复发声;加载部件64,其对棘爪部件62加载。棘轮部件60具有:安装部60a,其安装在卷线筒轴8的止转部8b的后端部上;齿部60b,其设置在安装部60a的外周部60d上。
安装部60a具有位于中心的非圆形孔60c,该安装部60a通过其非圆形孔60c卡合在卷线筒轴8的止转部8b上,且不能相对转动。在该实施方式中,非圆形孔60c形成为长圆形的狭缝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非圆形孔60c,在具有与止转部8b的平行面卡合的形状的情况下,可以为矩形等的任意的形状。
多个齿部60b在安装部60a的外周部60d上呈放射状配置。齿部60b由安装部60a的外周部60d折曲且沿卷线筒轴8的轴芯X1(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转动轴的一个例子)延伸。在多个齿部60b之间嵌合(卡合)有棘爪部件62的后述的爪部62a。棘轮部件60可由以下方式形成,即,例如使用将金属板通过冲压加工形成非圆形孔60c的部分及形成齿部60b的部分,对冲切后的坯料,将被冲切成放射状的齿部60b的部分,通过压力加工折曲而形成齿部60b。
棘爪部件62安装在卷线筒4的卷线主体部4a的后表面上,且能够相对摆动。棘爪部件62通过以螺纹连接的呈螺栓的形态的摆动支承轴66被支承在卷线主体部4a的后表面上。棘爪部件62具有:爪部62a,其配置在中间位置上;弹簧挂接部62b,其为一对,并由爪部62a向两侧延伸;支承孔62c,其通过与爪部62a并排设置的摆动支承轴66支承。
加载部件64将棘爪部件62向配置在爪部62a和棘轮部件60的齿部60b之间的中间位置加载。加载部件64例如为弹簧线材制的螺旋扭转弹簧的形态,并安装在摆动支承轴66上。加载部件64具有:螺旋部64a,其安装在摆动支承轴66上;卡止部64b,其为一对,并由螺旋部64a延伸。一对的卡止部64b分别挂接在一对的弹簧挂接部62b上,而且,当棘爪部件62摆动时,该卡止部64b挂接在卷线筒4的卷线主体部4a的内周面4f上且该螺旋部64a被压缩。由此,棘爪部件62在加载力的作用下位于中间位置。
在纺车式渔线轮中,例如,为了使卷绕在卷线主体部4a上的渔线的卷线形状为所期望的形状,可增减调整垫片57的片数。在进行上述调整时,使设置在卷线筒4上的棘爪部件62的轴向位置偏移。即使如上所述的棘爪部件62的轴向位置偏移,由于棘轮部件60的齿部60b在轴向的尺寸较长,即使对卷线筒4的位置进行调整,也不会对卷线筒发声机构造成影响。
摆动机构
如图2所示,摆动机构6是用来使固定在卷线筒4的中心部上的卷线筒轴8前后移动,进而使卷线筒4也在同方向上移动的机构。摆动机构6包括:驱动齿轮部15、中间齿轮部16、凸轮齿轮部17、滑块部18和引导部19。驱动齿轮15可以一体或相互独立的方式设置在驱动齿轮轴11a上。中间齿轮部16具有:大径齿轮部16a,其与驱动齿轮部15啮合;小径齿轮部16b,其与凸轮齿轮部17啮合。凸轮齿轮部17与小径齿轮部16b啮合,且随着驱动齿轮部15的转动而转动,并且,其相对于驱动齿轮部15以呈较大减速的形态转动。滑块部18固定在卷线筒轴8的后端上不能相对转动且不能相对移动,且与凸轮齿轮部17接合而能够前后移动。引导部19设置在渔线轮轮体2a上,且能引导滑块部18沿前后方向移动。引导部19具有呈上下间隔隔开设置的2根引导轴19a、19b。
驱动齿轮部15,例如为齿数为14的直齿轮或者斜齿齿轮等的圆形齿轮,并以与驱动齿轮11呈间隔隔开的方式一体设置在驱动齿轮轴11a上。中间齿轮部16为圆板状的部件,并安装在渔线轮轮体2a上,且以绕着与驱动齿轮轴11a平行的轴转动。小径齿轮部16b及凸轮齿轮部17,为非圆形齿轮。凸轮齿轮部17的齿数多于小径齿轮部16b的齿数。
渔线轮的操作及动作
在进行抛饵时,以通过食指勾住渔线的状态,将导环臂9倒向放线状态侧,进行抛饵。
在卷取渔线时,将导环臂9倒向卷线状态侧。在该状态下,鱼咬钩时,将手柄1向卷线方向转动。将手柄1旋转时,该转动力介于驱动轴10及驱动齿轮11向小齿轮12传递。该传递向小齿轮12的转动力介于小齿轮12的前部向转子3传递,从而将渔线卷绕在卷线筒4上。此时,卷线筒4通过摆动机构6,沿前后往复移动。
在鱼上钩且将渔线向卷线筒4卷绕时,当鱼以大于设定的制动力的力拉拽渔线时,渔线会由卷线筒4放出,而使卷线筒4朝放线方向转动。当卷线筒4转动时,卷线筒发声机构20的棘爪部件62与卷线筒4一起转动,并与棘轮部件60反复冲撞,从而使卷线筒发声机构20发出声音。此时,由于齿部60b能够弹性变形,而使齿部60b不容易磨损。另外,通过齿部60b的振动能够产生清脆的响声。
另外,在卷线筒发声机构20中,由于棘轮部件60的齿部60b为由安装部60a沿着卷线筒轴8的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齿部60b在轴向的尺寸大于安装部60a的厚度。由此,在没有增加棘爪部件62在轴向的尺寸的情况下,即使棘轮部件60和棘爪部件62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也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2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采用的双轴承渔线轮,为中型的杆式卸力机构渔线轮。杆式卸力机构渔线轮具有筒状的渔线轮主体101、卷线筒轴102、卷线筒103及手柄104。卷线筒轴102安装在渔线轮主体101的中心部上,并且不能相对转动且能够沿着轴线移动。手柄104配置在渔线轮主体101的侧方。另外,杆式卸力机构渔线轮,在其渔线轮主体101的内部具有转动传递机构106、防逆转机构107以及杆式卸力机构109。转动传递机构106将手柄104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103。防逆转机构107可使杆式卸力机构109动作,并禁止后述的卸力盘142向放线方向的转动。杆式卸力机构109对卷线筒103的向放线方向的转动进行制动(限制)。
渔线轮主体
渔线轮主体101具有金属制的左右1对的盘状的第1侧板110a及第2侧板110b,以及具有多个连接部111的金属制的框架105。在框架105的下侧的连接部111上一体形成有,用于将杆式卸力机构渔线轮安装在渔竿上的钓竿安装部111a。
另外,渔线轮主体101具有:第1罩部件112a及第2罩部件112b,其分别覆盖第1侧板110a及第2侧板110b的外方,并例如为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等的高刚度树脂制件;第3罩部件113a及第4罩部件113b,其分别覆盖第1罩部件112a及第2罩部件112b,用于装饰,并例如为铝合金等的轻金属制件;盖部件114,其为高刚度树脂制件,并覆盖第2罩部件112b的内侧。第1侧板110a及第2侧板110b具有可使卷线筒103通过的开口。在第1罩部件112a的内部,形成有由卷线筒轴102的左端支承的凸缘部112c,且该凸缘部112c在轴向能相对移动且在周向不能相对转动。在第1罩部件112a的内部设置有对应于卷线筒103的转动而发声的卷线筒发声机构108。
卷线筒发声机构108通过点触按钮108a的操作,可在发声状态和无声状态之间切换。卷线筒发声机构108具有:棘轮部件108b,其与卷线筒103一体转动;棘爪部件108d,其被支承在设置于点触按钮108a上的轴部件108c上,且能够摆动。通过沿着径向操作点触按钮108a,使棘爪部件108d能够在与棘轮部件108b卡合的发声位置和远离棘轮部件108b的无声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7所示,在手柄104侧的第2罩部件112b上形成有沿径向及轴向向外方突出的鼓出部112d。鼓出部112d稍稍向前方倾斜且沿径向突出。在鼓出部112d上设置有转动传递机构106。在鼓出部112d上嵌入有由黄铜等的滑动性良好的金属制的筒状的第1嵌入部件115a,该第1嵌入部件115a沿径向向外突出,并被支承在卷线筒轴102的右端,且能在轴向移动。另外,在第1嵌入部件115a的下方形成有用于支承手柄104的驱动轴120的支承筒部112e,该支承筒部112e沿轴向向外方突出。在支承筒部112e的内部嵌入有用于支承驱动轴120转动的第2嵌入部件115b,该第2嵌入部件115b为黄铜等的滑动性良好的金属制的筒状。另外,在第2罩部件112b的未形成鼓出部112d的后部上,嵌入有用于支承防逆转机构107的后述棘爪部件131摆动的第3嵌入部件115c,第3嵌入部件115c为黄铜等的滑动性良好的金属制的轴状。在图7中,虽然第3嵌入部件115c表示为配置在上部的状态,但实际上,如图8所示,第3嵌入部件115c被配置在第2罩部件112b的后部。
如图6所示,第3罩部件113a及第4罩部件113b以分别沿着第1罩部件112a及第2罩部件112b的外侧面的形状分别覆盖该第1罩部件112a及第2罩部件112b。在第1罩部件112a及第2罩部件112b的外周边缘部上,分别形成有与第3罩部件113a及第4罩部件113b的外周边缘部呈对接状的突起部112f、112g。仅该突起部112f、112g由合成树脂制的第1罩部件112a及第2罩部件112b向外部露出。通过设置上述的突起部112f、112g,第3罩部件113a及第4罩部件113b例如由铝合金制的薄板挤压成型制作时,即使其周边缘部分不一致,也很难察觉。
卷线筒轴
卷线筒轴102通过前述的第1罩部件112a的凸缘部112c和第2罩部件112b的第1嵌入部件115a支承,并能在轴向移动且不能相对转动。在卷线筒轴102的左端部上安装有沿径向贯通的止转销102a,在第1罩部件112a的凸缘部112c上形成有沿径向的止转狭缝112i,该止转狭缝112i与止转销102a卡合。
卷线筒轴102通过配置在其外周面上的2个的轴承116a、116b支承卷线筒103,且该卷线筒103能相对转动。轴承116a通过盘簧形态的第1弹簧部件117a向轴向内侧(图6中右侧)加载,轴承116b通过螺旋弹簧形态的第2弹簧部件117b向轴向内侧(图6中左侧)加载。另外,轴承116a、116b的轴向内侧面受到卷线筒103及卷线筒轴102的限制而不能向内侧移动。由此,卷线筒轴102和卷线筒103在轴向能够一体移动。卷线筒轴102通过杆式卸力机构109与卷线筒103一起沿轴向移动。在卷线筒轴102的右端上形成有外螺纹部102b,该外螺纹部102b与杆式卸力机构109的后述的移动机构143的构成部件螺纹连接。另外,在卷线筒轴102的外周上安装有转动传递机构106的后述的小径的第1小齿轮121。
卷线筒
如图6所示,卷线筒103具有卷线主体部103a和位于卷线主体部103a的两端且形成为一体的法兰部103b。在右侧的法兰部103b的端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构成杆式卸力机构109的摩擦盘141。
手柄
手柄104被固定在呈筒状的驱动轴120的突出端上,该驱动轴120配置在卷线筒轴102的下方,且与卷线筒轴102平行配置。驱动轴120通过前述的第2嵌入部件115b被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01上,且能够转动。如图7所示,驱动轴120,在其基端上形成有沿径向贯通的狭缝120a,在其顶端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手柄104的内螺纹(如图6所示)120b。
转动传递机构
转动传递机构106具有可在高速及低速的2种速度间切换的变速机构。如图7所示,转动传递机构106具有:第1驱动齿轮118,其被支承在手柄104的驱动轴120上且能转动,用于高速卷线用;第2驱动齿轮119,其被支承在手柄104的驱动轴120上且能转动,用于低速卷线用;第1小齿轮121及第2小齿轮122,其分别以与第1驱动齿轮118和第2驱动齿轮119的啮合状态安装在卷线筒轴102上且能转动;卡合片123,其与第1驱动齿轮118和第2驱动齿轮119中的任意一方以及驱动轴120卡合,而传递转动;压缩弹簧124a、124b,其为两个,并位于卡合片123的两侧,用于对卡合片123定位;操作轴125,其用于设定卡合片123的位置。
在第1驱动齿轮118和第2驱动齿轮119的中心部上形成有未图示的圆形的支承孔,而且分别形成有与卡合片123卡合的呈垂直状态的2个的狭缝118a、119a。第2驱动齿轮119为了避开防逆转机构107的棘轮部件130而形成为朝第1驱动齿轮118侧的弯曲状。
第1小齿轮121,例如为非磁性的不锈钢合金等的具有耐腐蚀性的金属制的筒状部件。第1小齿轮121,其右端被支承在轴承116c上,该轴承116c安装在位于卷线筒轴102的外侧的鼓出部112d上。另外,该第1小齿轮121的左端与杆式卸力机构109的卸力盘142卡合,且能一体转动。如图8所示,第1小齿轮121具有:第1齿轮齿121a,其与第1驱动齿轮118啮合;第1轴承支承部121b,其被支承在轴承116c上;第1卡合连接部121c,其以与第1轴承支承部121b夹持第1齿轮齿121a的形态配置在与该第1轴承支承部121b的相反一侧。在第1小齿轮121的内周部上形成有可使卷线筒轴102通过的第1通孔121d。第1通孔121d和卷线筒轴102之间形成有0.05mm~0.3mm左右的间隙。因此,第1小齿轮121相对于卷线筒轴102能够顺畅的相对转动。
第1小齿轮121,其由形成整个第1齿轮齿121a的坯料加工形成,在第1齿轮齿121a部分的两侧,对坯料进行切削加工,以形成用于定位的阶梯部而且余留出用于止转的凹凸部分。通过该切削加工,形成位于第1齿轮齿121a的两侧的第1轴承支承部121b和第1卡合连接部121c。因此,第1轴承支承部121b和第1卡合连接部121c的直径小于第1齿轮齿121a的直径,而且第1齿轮齿121a的一部分为残留的形状。第1小齿轮121以被夹持在卸力盘142和轴承116c之间的方式配置,并以不能沿轴向移动的状态安装。
第2小齿轮122为与第1小齿轮121同样的材质的筒状部件,如图7所示,其左端与卸力盘142卡合,且能一体转动。如图8所示,第2小齿轮122具有:第2齿轮齿122a,其与第2驱动齿轮119啮合;第2卡合连接部122b,其与第2齿轮齿122a邻接设置。在第2小齿轮122的内周部上形成有可使第1小齿轮121的第1卡合连接部121c通过的第2通孔122c。第2通孔122c和第1卡合连接部121c之间形成有0.01mm~0.05mm左右的间隙。因此,虽然第2小齿轮122与第1小齿轮121并未接触,但第2小齿轮122实质上由第1小齿轮121支承。
第2小齿轮122,其由形成整个第2齿轮齿122a的坯料加工形成,在第2齿轮齿122a部分的单侧,对坯料进行切削加工,以形成用于定位的阶梯部而且余留出用于止转的凹凸部分。通过该切削加工,形成位于第2齿轮齿122a的单侧的第2卡合连接部122b。因此,第2卡合连接部122b的直径小于第2齿轮齿122a的直径,而且为第2齿轮齿122a经切削加工后余下部分的形状。第2小齿轮122以被夹持在卸力盘142和第1小齿轮121之间的方式配置,并不能沿轴向移动。
卡合片123配置在驱动轴120的狭缝120a内且不能相对转动。在卡合片123的中心部上设置有突起部123a。突起部123a,在卡合片123配置在第2驱动齿轮119侧时,被配置在承接压缩弹簧124a的法兰状的弹簧承接部126的内周侧。弹簧承接部126被螺纹紧固在驱动轴120的基端(根端)上。
如图6所示,操作轴125在驱动轴120的内部贯通驱动轴120且向外部突出。操作轴125通过螺母127支承,且能在轴向移动,该螺母127螺合在驱动轴120的突出端,用于将手柄104固定在驱动轴上。在操作轴125的朝向外部的突出端上形成有环状槽125a。与该环状槽125a接合的滑动型的制动件128设置在手柄104上。另外,在操作轴125的相反一侧的端部上安装有用于承接压缩弹簧124b的弹簧承接部件129。该弹簧承接部件129与操作轴125的顶端嵌合。在弹簧承接部件129上,形成有与卡合片123卡合的狭缝129a,卡合片123通过狭缝129a被按压。
在上述结构的转动传递机构106中,将操作轴125向图7所示的操作轴芯Y的下侧按压时,卡合片123被配置在第2驱动齿轮119上,而使手柄104的转动通过第2驱动齿轮119向第2小齿轮122传递,从而使卷线筒103低速转动。另一方面,使滑动型的制动件128滑动而使操作轴125向图7所示的操作轴芯Y的上侧引出时,卡合片123被配置在第1驱动齿轮118上,而使手柄104的转动通过第1驱动齿轮118向第1小齿轮121传递,从而使卷线筒103高速转动。
防逆转机构的结构
如图8及图9所示,防逆转机构107为棘爪式的单向离合器,具有:棘轮部件130,其具有安装在卸力盘142上且能一体转动的安装部130a及设置在安装部130a的外周部上的多个齿部130b;棘爪部件131,其与齿轮130b卡合;加载部件132,其将棘爪部件131向齿部130b加载。
棘轮部件130配置在第2小齿轮122的外周侧。如图8所示,棘轮部件130由金属板的折曲形成。安装部130a通过螺栓部件147被固定在卸力盘142的后述的盘主体145的侧面145c上,该侧面145c为远离卷线筒103的面。安装部130a具有与在侧面145c上突出形成的圆形的对正用突起145f呈同芯嵌合的对正用孔130c。多个齿部130b呈放射状配置在安装部130a的外周部130d上。齿部130b由安装部130a的外周部130d折曲且沿卷线筒轴102的轴芯X2(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转动轴的一个例子)延伸。
棘爪部件131,例如为不锈钢制的薄板通过压力加工而形成的部件,在该实施方式中,由相同厚度的2片的部件构成。棘爪部件131被连接在渔线轮主体101上且能够在卡合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摆动,该卡合位置是指,与齿部130b卡合的禁止卸力盘142逆转的位置,该离开位置是指,远离齿部130b的位置。棘爪部件131具有:爪部131a,其形成在顶端上,可与齿部130b卡合;安装部131b,其以孔的形态安装在第3嵌入部件115c上,且能摆动;卡合突起部131c,其由安装部131b向与爪部131a的相反一侧沿径向延伸。卡合突起部131c,在如图9所示的卡合位置时,与第2罩部件112b的内侧卡合并保持卡合位置。棘爪部件131,例如通过E型止动垫片等的防脱落部件136防止由第3嵌入部件115c脱落。
加载部件132具有:螺旋弹簧134,其配置在固定于第2罩部件112b上的引导轴133的外周侧上;按压部件135,其为有底筒筒状,用于按压以覆盖螺旋弹簧134形态而配置的卡合突起部131c。按压部件135将卡合突起部131c向形成于第2罩部件112b的突出部112h按压。由此,棘爪部件131在通常状态下受到朝卡合位置的加载力作用,在卸力盘142与卷线筒103一起按图9中箭头所示的卷线方向转动时,该棘爪部件131向离开位置侧摆动。
在上述结构的防逆转机构107中,在第2小齿轮122和卸力盘142之间设置有棘轮部件130,由于棘爪部件131嵌合在棘轮部件130上,从而能够由棘轮部件130和棘爪部件131承接制动动作时的载荷。因此,在制动动作时并不对第2小齿轮122加载,从而能够防止第2小齿轮122的第2齿轮齿122a损坏。
杆式卸力机构的结构
如图6所示,杆式卸力机构109具有:摩擦盘141,其安装在卷线筒103的图6的右端;卸力盘142,其与摩擦盘141相向设置;移动机构143,其用于使卷线筒轴102在轴向往复移动。
摩擦盘141,例如为碳石墨或纤维增强树脂等的耐磨性材料制造的垫圈状的圆板部件。摩擦盘141通过在轴向间隔隔开设置的多根安装螺栓150,固定在卷线筒103的右侧的法兰部103b的外侧面上。
如图7及图8所示,卸力盘142具有盘主体145和制动盘146。卸力盘142为第1部件及转动部件的一个例子。盘主体145连接在第1小齿轮121、第2小齿轮122和棘轮部件130上且可一体转动。制动盘146例如为不锈钢制的部件,并通过多根安装螺栓151固定在盘主体145上,且与摩擦盘141相向配置。卸力盘142通过防逆转机构107禁止其向放线方向转动。
盘主体145,例如为高散热性的铝合金压铸制的圆板状的部件,并通过轴承152支承在卷线筒轴102上且能转动。在与盘主体145的面向卷线筒103的面上固定有制动盘146。制动盘146及其安装面为了避开摩擦盘141的安装螺栓150而形成为其中心侧的凹入状。
在盘主体145的远离卷线筒103的侧面145c上,形成有第1卡合安装部145a及第2卡合安装部145b,该第1卡合安装部145a及第2卡合安装部145b用于分别与第1小齿轮121及第2小齿轮122以能一体转动的方式卡合。
如图8所示,第1卡合安装部145a,在由卷线筒轴102穿过其中心的内周侧上形成凹入状,并与第1小齿轮121的第1卡合连接部121c卡合。
第1卡合安装部145a由相对于第1齿轮齿121a稍小径的凹凸部构成。第1卡合安装部145a的第1底面145d与第1小齿轮121的第1卡合连接部121c的端面接触。
第2卡合安装部145b呈朝第1卡合安装部145a的径向外方的凹入状,而与第2小齿轮122的第2卡合连接部122b卡合。第2卡合安装部145b由相对于第2齿轮齿122a稍小径的凹凸部构成.第2卡合安装部145b的第2底面145e与第2小齿轮122的第2卡合连接部122b的端面接触。
这里,第1小齿轮121由轴承116c的内圈和第1卡合安装部145a的第1底面145d夹持定位。第2小齿轮122由第1小齿轮121的第1齿轮齿121a与第1卡合连接部121c之间的阶梯部,和第2卡合安装部145b的第2底面145e的夹持定位。
如图7所示,卸力盘142的外侧通过卸力罩155覆盖。卸力罩155,例如为考虑散热性能的铝合金压铸制件,并通过螺栓部件被固定在卷线筒103的法兰部103b的端面上。卸力罩155的内周侧和卸力盘142之间,以及卸力罩155和卷线筒103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部件156、157。
如图7所示,移动机构143具有:卸力杆160,其设置在渔线轮主体101上,且能摆动;拉伸机构161,其根据卸力杆160的一方向的摆动拉伸卷线筒轴102而使该卷线筒轴102朝图7右方移动;第2弹簧部件117b,其将卷线筒轴102向图7左侧加载,用于根据卸力杆160的向另一方向的移动使卷线筒轴102向图7左侧移动。
杆式卸力机构渔线轮的动作
在上述结构的杆式卸力机构渔线轮中,在对杆式卸力机构109的制动力进行强弱调整的情况下,使卸力杆160摆动。在将卸力杆160配置在最近前侧的摆动位置的卸力释放位置时,在杆式卸力机构109中,摩擦盘141呈远离卸力盘142的卸力释放状态,可使卷线筒103转动。由此,能够进行抛饵钓鱼。由此,在将卸力杆160向里侧摆动操作时逐渐使卷线筒轴向外方(图6右侧)移动,从而使卷线筒轴102及卷线筒轴103逐渐向右侧移动。其结果,摩擦盘141的朝卸力盘142的按压接触力增强,而使制动力增强。
在进行钓鱼时,当作用在渔线上的力强于设定的制动力时,使卷线筒103朝放线方向转动。此时,摩擦盘141相对于卸力盘142做相对转动,从而使卸力盘142向放线方向转动。然后,防逆转机构107做动作,使棘爪部件131与棘轮部件130卡合而禁止卸力盘142的逆转。此时,棘爪部件131并不是卡合在第2小齿轮122上,而是卡合在棘轮部件130上,从而能够防止第2小齿轮122的破损。而且,在做卸力动作时,由于通过棘轮部件130阻止逆转,因此,并不会由第1小齿轮121或第2小齿轮122向第1驱动齿轮118或第2驱动齿轮119传递动力。因此,在进行卸力动作中,不会使第1小齿轮121和第2小齿轮122破损。
特征
上述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的特点。
(A)钓鱼用的棘轮部件60(130),安装在钓鱼用渔线轮的作为第1部件的卷线筒轴8(或卸力盘142)上。棘轮部件60(130)与棘爪部件62(131)的爪部62a(131a)能够卡合,该棘爪部件62(131)设置在与第1部件能相对转动的作为第2部件的卷线筒4(或渔线轮主体101)上,且能摆动。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60(130)具有安装部60a(130a)和多个齿部60b(130b)。安装部60a(130a)可安装在第1部件上。多个齿部60b(130b)呈放射状配置在安装部60a(130a)的外周部60d(130d)上。多个齿部60b(130b)成折曲状,沿第1部件及第2部件中的任意一个的作为转动轴的卷线筒轴8的轴芯X1(或卷线筒轴102的轴芯X2)延伸。棘爪部件62(131)的爪部62a(131a)与多个齿部60b(130b)之间形成卡合。
在该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60(130)中,棘爪部件62(131)的爪部62a(131a)卡合在多个齿部60b(130b)之间。该多个齿部60b(130b),由于沿着轴芯X1(X2)延伸,即使棘轮部件60(130)和棘爪部件62(131)在转动轴方向的位置偏移,也能够保持棘爪部件62(131)的爪部62a(131a)与多个齿部60b(130b)之间的卡合。这里,由于棘轮部件60(130)的齿部60b(130b)由安装部60a(130a)沿轴芯X1(X2)的轴向延伸,齿部60b(130b)在轴向的尺寸大于安装部60a(130a)的厚度。由此,不需增加棘爪部件62(131)在轴向的尺寸,并且即使棘轮部件60(130)和棘爪部件62(131)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也不会产生影响。
(B)安装部60a(130a)及齿部60b(130b)为形成为一体的板状部件,齿部60b(130b)可通过压力加工折曲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冲压加工,对形成圆形的安装部60a(130a)的部分及在形成安装部60a(130a)部分的外周部或者内周部上呈放射状的齿部60b(130b)的部分,进行冲切后,通过压力加工将放射状的齿部60b(130b)的部分折曲形成齿部60b(130b),由此能够容易地形成棘轮部件60(130)。
(C)齿部60b(130b)也可由安装部60a(130a)的外周部60d(130d)折曲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安装部60a(130a)的外周部60d(130d)上形成齿部60b(130),形成齿部60b(130b)的部分在形状上以沿径向外侧齿间的间隔逐渐扩大的方式延伸。由此,齿部60b(130b)在轴向的长度不会受到限制,而且通过冲切加工就能够容易地形成安装部60a(130a)及齿部60b(130b)。
(D)齿部也可由安装部60a(130a)的内周部折曲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冲切加工形成齿部的部分,由于受到内周部空间的限制,使齿部在轴向的尺寸受到限制,但能够形成大径的棘轮部件60(130)。
(E)棘轮部件60用于在卷线筒4转动时发声的卷线筒发声机构20。第1部件也可为作为钓鱼用渔线轮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轴8,第2部件也可为安装在卷线筒轴8上且可相对转动的卷线筒4。安装部60a安装在卷线筒轴8上且不能相对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在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发声机构20中,即使将卷线筒4的位置作前后调整,也不会产生影响。
(F)棘轮部件130用于禁止卸力盘142向一方向转动的防逆转机构107。第1部件也可以为作为钓鱼用渔线轮的双轴承渔线轮的随着手柄104的转动而转动的卸力盘142,第2部件也可以为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101。安装部130a安装在卸力盘142上且可一体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双轴承渔线轮的防逆转机构107而言,在制动较大时,即使需要增加棘爪部件131的厚度也不会影响到防逆转功能。
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只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尤其是本说明书中的多个实施方式以及改进的实施方式根据需要能够任意组合。
(a)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在棘轮部件60(130)中,由安装部60a(130a)的外周部60d(130d)呈放射状配置齿部60b(130),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齿部呈放射状配置在安装部60a(130a)的内周部。
(b)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将金属板进行压力加工而形成棘轮部件60(130),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通过烧结成型或者压铸成型等的成型加工形成棘轮部件。
(c)在第1实施方式中,本发明适用于前置式卸力机构型的渔线轮的卷线筒发声机构20的棘轮部件60,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也同样适应于杆式制动式的纺车式渔线轮或后卸力式的纺车式渔线轮或封闭式纺车式渔线轮等全部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发声机构的棘轮部件。
(d)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双轴承渔线轮中,本发明适用于防逆转机构107的棘轮部件108b,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也适用于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发声机构108的棘轮部件。

Claims (10)

1.一种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其安装在钓鱼用渔线轮的第1部件上,与棘爪部件的爪部能够卡合,所述棘爪部件设置在与所述第1部件能相对转动的第2部件上,且能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部件具有安装部和多个齿部,
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第1部件上,
所述多个齿部呈放射状配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部及内周部的任意一方上,呈折曲状,沿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中的任意一个的转动轴延伸,所述棘爪部件的爪部与所述多个齿部之间形成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齿部为形成为一体的板状部件,所述齿部通过压力加工折曲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齿部由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外周部折曲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齿部由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内周部折曲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为作为所述钓鱼用渔线轮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轴,所述第2部件为安装在所述卷线筒轴上且能够相对转动的卷线筒,
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卷线筒轴上且不能相对转动,
所述棘轮部件用于在所述卷线筒转动时发声的卷线筒发声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为作为所述钓鱼用渔线轮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轴,所述第2部件为安装在所述卷线筒轴上且能够相对转动的卷线筒,
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卷线筒轴上且不能相对转动,
所述棘轮部件用于在所述卷线筒转动时发声的卷线筒发声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为作为所述钓鱼用渔线轮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轴,所述第2部件为安装在所述卷线筒轴上且能够相对转动的卷线筒,
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卷线筒轴上且不能相对转动,
所述棘轮部件用于在所述卷线筒转动时发声的卷线筒发声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为作为所述钓鱼用渔线轮的双轴承渔线轮的随着手柄的转动而转动的转动部件,所述第2部件为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
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转动部件上且能够一体转动,
所述棘轮部件用于禁止所述转动部件朝一方向转动的防逆转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为作为所述钓鱼用渔线轮的双轴承渔线轮的随着手柄的转动而转动的转动部件,所述第2部件为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
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转动部件上且能够一体转动,
所述棘轮部件用于禁止所述转动部件朝一方向转动的防逆转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为作为所述钓鱼用渔线轮的双轴承渔线轮的随着手柄的转动而转动的转动部件,所述第2部件为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
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转动部件上且能够一体转动,
所述棘轮部件用于禁止所述转动部件朝一方向转动的防逆转机构。
CN201410097594.2A 2013-03-15 2014-03-14 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 Active CN1040414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3357 2013-03-15
JP2013053357A JP6198421B2 (ja) 2013-03-15 2013-03-15 釣り用リールの爪歯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1469A CN104041469A (zh) 2014-09-17
CN104041469B true CN104041469B (zh) 2018-03-02

Family

ID=50289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7594.2A Active CN104041469B (zh) 2013-03-15 2014-03-14 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295243B2 (zh)
EP (1) EP2777391B1 (zh)
JP (1) JP6198421B2 (zh)
KR (1) KR102231270B1 (zh)
CN (1) CN104041469B (zh)
MY (1) MY185441A (zh)
TW (1) TWI6194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5321B2 (ja) * 2013-02-28 2016-09-2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374643B2 (ja) * 2013-07-26 2018-08-1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6368515B2 (ja) * 2014-03-25 2018-08-01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KR102453699B1 (ko) * 2014-09-30 2022-10-14 글로브라이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낚시용 릴의 역회전 방지 기구
KR101697222B1 (ko) * 2014-10-22 2017-01-17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스플 잠금용 스냅버튼을 구비한 낚시릴
JP6534556B2 (ja) * 2015-04-15 2019-06-26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6518514B2 (ja) * 2015-05-28 2019-05-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US9480246B1 (en) * 2015-11-25 2016-11-01 Better Fishtrap, Inc. Detachable line cartridge system
JP6887217B2 (ja) * 2016-01-20 2021-06-16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装置
CN107873662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宁波海宝渔具有限公司 可变速的钓鱼用两轴式卷线器
JP6879844B2 (ja) * 2017-06-30 2021-06-02 帝人株式会社 釣り具用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釣り用リールのドラグ装置
CN107593644B (zh) * 2017-09-21 2023-08-01 宁波海宝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声响装置的横式渔线轮
JP6949661B2 (ja) * 2017-10-25 2021-10-13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用のハンドル組立体、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N108773275A (zh) * 2018-06-25 2018-11-09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摇轮自发电刹车系统
JP7227852B2 (ja) * 2019-05-29 2023-02-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
US11524372B1 (en) * 2021-07-25 2022-12-13 Han-Ching Huang Method for making a reel assembly of a tie-down
JP2023066664A (ja) * 2021-10-29 2023-05-16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9515Y (zh) * 1991-12-11 1993-04-14 贾云平 手竿配线器
CN2341398Y (zh) * 1998-11-05 1999-10-06 周经华 自动、手动两用渔轮
CN201345864Y (zh) * 2008-12-13 2009-11-18 王夕仁 渔线轮间断收线装置
CN202435987U (zh) * 2012-02-01 2012-09-19 张挺 渔线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28926A (en) * 1946-07-10 1950-11-07 Pein Edward J Von Fishing reel
US3171609A (en) * 1961-11-13 1965-03-02 Robert C Baenziger Reel for fishing
US3138343A (en) * 1962-04-25 1964-06-23 Penn Fishing Tackle Mfg Co Fishing reels
JPS5433906Y2 (zh) * 1975-04-24 1979-10-18
JPS6010381Y2 (ja) * 1980-05-30 1985-04-09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のドラグ調整装置
JPS615097Y2 (zh) * 1980-12-28 1986-02-17
JPS58146467U (ja) * 1982-03-26 1983-10-01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ル
JPS6019377U (ja) * 1983-07-19 1985-02-09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ルの発音装置
JPS6067075U (ja) * 1983-10-14 1985-05-13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の制動装置
JPH0624472U (ja) * 1992-09-01 1994-04-05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ルの逆転防止装置
JP4173244B2 (ja) * 1999-03-30 2008-10-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4402816B2 (ja) * 2000-07-26 2010-01-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装置
JP2002084936A (ja) * 2000-09-18 2002-03-26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
JP3087821U (ja) * 2002-02-07 2002-08-23 堯卿 洪 魚釣り用リールの逆転防止装置
JP3874684B2 (ja) * 2002-03-22 2007-01-31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のドラグ装置
JP2003284472A (ja) * 2002-03-29 2003-10-07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2004105097A (ja) * 2002-09-19 2004-04-08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ル
TWI345954B (en) * 2004-08-27 2011-08-01 Shimano Kk One way clutch for spinning reel
JP4500629B2 (ja) 2004-08-27 2010-07-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発音機構
US7108214B2 (en) * 2004-12-27 2006-09-19 Shimano Inc. Drag control member attachment structure
JP4473794B2 (ja) * 2005-07-29 2010-06-02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US7222810B1 (en) * 2006-04-18 2007-05-29 W.C. Bradley/Zebco Holdings, Inc. Magnetic fishing reel clicker
JP4963227B2 (ja) * 2006-12-19 2012-06-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4943401B2 (ja) * 2007-12-18 2012-05-3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機構
JP5324819B2 (ja) * 2008-05-12 2013-10-23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レバードラグリールの逆転防止機構
ATE538647T1 (de) * 2008-07-08 2012-01-15 Shimano Kk Bremsmechanismus für doppelt gelagerte angelrolle
JP5258688B2 (ja) * 2009-07-14 2013-08-0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発音装置
JP5349349B2 (ja) * 2010-01-25 2013-11-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発音装置
JP5777873B2 (ja) * 2010-11-18 2015-09-09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ギア装着構造
US8777146B2 (en) * 2012-01-27 2014-07-15 Shimano Inc. Dual-bearing ree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9515Y (zh) * 1991-12-11 1993-04-14 贾云平 手竿配线器
CN2341398Y (zh) * 1998-11-05 1999-10-06 周经华 自动、手动两用渔轮
CN201345864Y (zh) * 2008-12-13 2009-11-18 王夕仁 渔线轮间断收线装置
CN202435987U (zh) * 2012-02-01 2012-09-19 张挺 渔线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95243B2 (en) 2016-03-29
KR102231270B1 (ko) 2021-03-24
EP2777391A1 (en) 2014-09-17
KR20140113475A (ko) 2014-09-24
JP6198421B2 (ja) 2017-09-20
JP2014176359A (ja) 2014-09-25
MY185441A (en) 2021-05-19
EP2777391B1 (en) 2017-12-13
US20140263791A1 (en) 2014-09-18
CN104041469A (zh) 2014-09-17
TWI619434B (zh) 2018-04-01
TW201507610A (zh) 2015-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1469B (zh) 钓鱼用渔线轮的棘轮部件
CN101578969B (zh) 用于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反转防止机构
US9615558B2 (en) Dual-bearing reel
TWI556728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及雙軸承捲線器
CN102396435B (zh) 双轴承绕线轮的曳力发音装置
CN101243784B (zh) 纺车式渔线轮的手柄组件
TWI638604B (zh) 雙軸承捲線器及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機構
JP2014176359A5 (zh)
TWI634837B (zh) 雙軸承捲線器
KR20110087213A (ko) 듀얼 베어링 릴의 드래그 사운드 발생 장치
CN100459858C (zh) 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声音产生装置
US9700032B2 (en) Clutch return mechanism for a dual-bearing reel
JP6560551B2 (ja) 魚釣用リールの逆転防止機構
CN101904324B (zh) 纺车式渔线轮的卸力旋钮
TWI311042B (zh)
US9591839B2 (en) Spinning reel for fishing and a braking operation lever for the rotor braking device
CN104509505A (zh) 垂钓用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
JP2011244752A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US9560841B2 (en) Spinning reel for fishing and a braking operation lever for the rotor braking device
JP3983018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10148477A (ja) 魚釣用リ−ル
JP6450274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560553B2 (ja) 魚釣用リールの逆転防止機構
JP2007006705A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JP2010029157A (ja) 魚釣用リ−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