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4391A - 一种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4391A
CN103964391A CN201310031109.7A CN201310031109A CN103964391A CN 103964391 A CN103964391 A CN 103964391A CN 201310031109 A CN201310031109 A CN 201310031109A CN 103964391 A CN103964391 A CN 103964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rries
ldh
solution
basic
specific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11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4391B (zh
Inventor
李殿卿
唐平贵
冯拥军
冯俊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0311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43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4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4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4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43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是采用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碱式碳酸盐和金属的可溶性盐及碱为原料,并通过控制碱溶液的加入速度,制备得到薄片状LDH,同时由于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碱式碳酸盐的空间限域效应,使生成的LDH片不容易团聚,最终能够获得大比表面的LDH,其BET比表面积为130-200m2/g,远大于普通LDH的比表面积。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简便,无需高温高压,不要求特殊设备,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该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可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催化、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及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是一类阴离子型层状粘土,其化学式为[M2+ 1-xM3+ x(OH)2]x+(An- x/n)·mH2O,其中M2+、M3+分别代表二价和三价金属阳离子,x代表金属元素的含量的变化,An-代表层间阴离子。LDH具有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和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性,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LDH独特的性质使其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离子交换和高分子添加剂(阻燃剂、热稳定剂等功能助剂)等领域。
材料的比表面积对其应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通常比表面积越大其应用性能越好。LDH多为片状结构,比表面积较小,其布朗诺尔-埃米特-泰勒(Brunauer-Emmett-Teller,简称BET)比表面积约为20-80m2/g,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传统制备方法,如单滴法、双滴法、成核/晶化隔离法、均匀沉淀法、水热法等通常仅能获得厚度约为20-100纳米的六边形或不规则片状LDH微晶,BET比表面积较小,通常小于120m2/g。文献Zhao Yun,Li Feng,Zhang Rui,Evans,David G.,Duan Xue,Chemistry of Materials,2002,14,4286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了粒径较小,厚度约为20纳米的LDH,BET比表面积约为80m2/g。Jing He,Bo Li,David G.Evans,XueDuan,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Eng.Aspects,2004,251,191采用模板法成功制备了BET比表面积达120m2/g以上的大比表面类纤维状LDH。该制备方法需采用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在制备后期需去除表面活性剂,后处理过程复杂,仅限于实验研究,不便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具有比表面大的特点,可用于吸附分离、催化、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本方法以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碱式碳酸盐和可溶性盐及碱为原料,制备出厚度为10~20nm、比表面积为130-200m2/g的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
本发明制备的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化学通式为:
M+ xM2+ 1-y-0.5x-2zM3+ yM4+ z(OH)2(An-)y/n·mH2O, (1)
其中0≤x≤0.4,0≤y≤0.7,0≤z≤0.5,0≤y+0.5x+2z≤1,y、z不能同时为0,m为层间结晶水分子数,0.4≤m≤1;
M+为一价金属离子Li+,M2+为二价金属离子Mg2+、Zn2+、Ni2+、Co2+、Ca2+、Fe2+、Mn2+、Cd2+、Pd2+、Pt2+、Be2+、Cu2+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Mg2+、Zn2+、Ni2+、Co2+、Fe2+、Cu2+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Mg2+、Zn2+、Ni2+、Co2+中的一种或多种;M3+为三价金属离子Al3+、Co3+、Ti3+、Fe3+、Cr3+、Ga3+、Ni3+、V3+、Mn3+、Rh3+、Ir3+、Ru3+、La3+、Sc3+、In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Al3+、Co3+、Fe3+、Cr3+、Ni3+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Al3+、Co3+、Fe3+中一种或多种;M4+为四价金属离子Sn4+、Ti4+、Zr4+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An-为F-、Cl-、Br-、I-、ClO4 -、NO3 -、ClO3 -、IO3 -、CO3 2-、SO4 2-、H2PO4 -、SO3 2-、S2O3 2-、WO2-、CrO4 2-、PO4 3-、Fe(CN)6 3-、Fe(CN)6 4-、Mo7O24 6-、V10O28 6-、PW12O40 2-、PMo12O40 3-、PW11CuO39 6-、SiW9V3O40 7-等无机阴离子或乙二酸根、丙二酸根、对苯二甲酸根、十二烷基磺酸根等有机阴离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CO3 2-或NO3 -
该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比表面积130-200m2/g,而普通的LDH平均比表面积约80m2/g,比普通LDH的比表面积要大60%。可用于吸附分离、催化、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大比表面片状结构LDH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所述。
A.用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碱式碳酸盐中的一种配制浓度为1~300g/L的浆液,简称A浆液,将浆液在球磨机或是胶体磨中研磨1~30min;
所述的金属氢氧化物为LiOH、Mg(OH)2、Zn(OH)2、Ni(OH)2、Ca(OH)2、Fe(OH)2、Be(OH)2、Cu(OH)2、Al(OH)3、Co(OH)3、Ti(OH)3、Fe(OH)3、Cr(OH)3、Ga(OH)3、Ni(OH)3、V(OH)3、Sn(OH)4、Ti(OH)4、Zr(OH)4等,优选为Mg(OH)2、Zn(OH)2、Ni(OH)2、Al(OH)3、Co(OH)3、Fe(OH)3、Ni(OH)3;更优选为Mg(OH)2、Ni(OH)2、Al(OH)3、Co(OH)3、Fe(OH)3;所述的氧化物为MgO、ZnO、NiO、CaO、FeO、BeO、CuO、Al2O3、Al2O3·H2O、Co2O3、Ti2O3、Fe2O3、Cr2O3、Ga2O3、Ni2O3、V2O3、Fe3O4、Co3O4、SnO2、TiO2、ZrO2等,优选MgO、ZnO、NiO、FeO、Al2O3、Al2O3·H2O、Co2O3、Fe2O3,更优选为MgO、Al2O3、Al2O3·H2O;所述的碱式碳酸盐为碱式碳酸镁、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镍、碱式碳酸钙、碱式碳酸铁、碱式碳酸锰、碱式碳酸钴、碱式碳酸铬、碱式碳酸锰等,优选碱式碳酸镁、碱式碳酸镍、碱式碳酸铁、碱式碳酸钴,更优选为碱式碳酸镁。
B:根据所要制备的目标LDH,选取与A浆液中的金属元素共同构成LDH层板所需的金属的可溶性盐,加入到A浆液中,得到含两种及以上金属元素且其含量符合构成LDH层板的金属元素混合液,简称B浆液,且使B浆液中一价、二价金属元素摩尔量之和与三价、四价金属元素摩尔量之和的比值为0.5~6:1;
所述的可溶性金属盐是LiCl、MgCl2、ZnCl2、NiCl2、CaCl2、FeCl2、BeCl2、CuCl2、AlCl3、CoCl3、TiCl3、FeCl3、CrCl3、GaCl3、NiCl3、VCl3、SnCl4、TiCl4、ZrCl4、LiNO3、Mg(NO3)2、Zn(NO3)2、Ni(NO3)2、Ca(NO3)2、Fe(NO3)2、Be(NO3)2、Cu(NO3)2、Al(NO3)3、Co(NO3)3、Ti(NO3)3、Fe(NO3)3、Cr(NO3)3、Ga(NO3)3、Ni(NO3)3、V(NO3)3、Sn(NO3)4、Ti(NO3)4、Zr(NO3)4、Li2SO4、MgSO4、ZnSO4、NiSO4、FeSO4、CuSO4、Al2(SO4)3、Co2(SO4)3、Ti2(SO4)3、Fe2(SO4)3、Cr2(SO4)3、Ga2(SO4)3、Ni2(SO4)3、V2(SO4)3、Sn(SO4)2、Ti(SO4)2、Zr(SO4)2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MgCl2、ZnCl2、NiCl2、CuCl2、AlCl3、CoCl3、FeCl3、LiNO3、Mg(NO3)2、Zn(NO3)2、Ni(NO3)2、Cu(NO3)2、Al(NO3)3、Co(NO3)3、Fe(NO3)3、MgSO4、ZnSO4、NiSO4、FeSO4、CuSO4、Al2(SO4)3、Co2(SO4)3、Ti(SO4)2中的一种或多种。
C:配制摩尔浓度为0.05~2mol/L的碱性溶液,简称C溶液,该碱性溶液是碱与An-钠盐的混合溶液,碱性溶液中碱的摩尔量为B浆液中所加金属离子摩尔量的1~12倍。
所述的碱为NaOH、KOH、氨水、碳酸铵、碳酸氢铵、六次甲基四胺、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An-与上述式(1)中的An-一致,An-与B浆液中三价和四价金属元素摩尔量之和的比值为1~6。
D:在氮气保护下于60~100℃和搅拌条件下,将C溶液加入到B浆液中,滴加完毕后在60~140℃下继续反应1~24小时,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大比表面片状结构LDH;
其中C溶液的加入速度根据C溶液的pH值确定,当其pH值小于11时,可将C溶液直接一次性加入;当C溶液的pH值大于11时,则C溶液的滴加速度应使B溶液的pH值控制在不大于10,以避免强碱使B溶液中的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碱式碳酸盐过快溶解,C溶液一般在4~12小时内滴加完毕。
步骤D中如果制备的是碳酸根型LDH则无需氮气保护。
本发明采用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碱式碳酸盐和可溶性盐及碱为原料,并通过控制步骤D的加入速度,使反应过程中能快速在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碱式碳酸盐表面生成大量LDH晶核,随后晶核同时生长,由于生成的晶核数量多,使LDH片的厚度较薄,同时由于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碱式碳酸盐的空间限域效应,使生成的LDH片不容易团聚,最终能够获得大比表面的LDH。
附图为实施例1制备的LDH的X射线衍射图、红外谱图和扫描电镜图。图1的X射线衍射图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具有LDH典型的特征衍射峰;图2的红外谱图表明LDH层间阴离子为碳酸根;图3的扫描电镜图显示所制备的LDH呈片状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便,无需高温高压,不要求特殊设备,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本发明采用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碱式碳酸盐和可溶性盐及碱为原料,反应过程中生成的LDH层板薄,且不容易团聚,制备的LDH的BET比表面积大于130m2/g,可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催化、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X射线衍射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红外谱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步骤A:称取0.78g Al(OH)3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在胶体磨中研磨15分钟,配制成15.6g/L的浆液。
步骤B:称取5.128g Mg(NO3)2·6H2O加入到步骤A所配制的浆液中,混合均匀,得到Mg(NO3)2和Al(OH)3的混合液。
步骤C:称取4.8g尿素和0.2gNaOH加入到4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
步骤D:在90℃和搅拌下,将步骤C制备的溶液加入到步骤B的混合液中,然后在100℃下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浆液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离心洗涤至pH值小于8,将样品在100℃烘箱中干燥12小时即得LDH产品。元素分析表明产品的化学组成式为:Mg0.66Al0.34(OH)2(CO3)0.17·0.74H2O,采用BET比表面积测试法测量样品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其比表面积为143.6m2/g。
实施例2:
步骤A:称取1.16g Mg(OH)2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将浆液在胶体磨中研磨10min,配制成11.6g/L的浆液。
步骤B:称取3.75g Al(NO3)3·9H2O加入到步骤A所配制的浆液中,混合均匀,得到Mg(OH)2和Al(NO3)3的混合液。
步骤C:称取0.8g NaOH和2.12g Na2CO3加入到4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
步骤D:在100℃和搅拌下,将步骤C制备的溶液在6小时内滴加到步骤B制备的混合物中,滴加完毕后在100℃下继续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浆液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离心、水洗至pH值小于8,过滤、干燥。元素分析表明产品的化学组成式为:Mg0.66Al0.34(OH)2(CO3)0.17·0.59H2O,BET分析表明其比表面积为148.3m2/g。
实施例3:
步骤A:称取1.2g拟薄水铝石(Al2O3·H2O)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将浆液在球磨机中研磨5min,配制成6g/L的浆液。
步骤B:称取0.6894g LiNO3加入到步骤A所配制的浆液中,混合均匀,得到LiNO3和Al2O3·H2O的混合液。
步骤C:称取4.8g尿素加入到2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
步骤D:在90℃和搅拌下,将步骤C制备的溶液加入到步骤B制备的混合物中,然后在100℃下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浆液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离心、水洗至pH值小于8,过滤、干燥得到LDH产品。元素分析表明产品的化学组成式为:Li0.34Al0.66(OH)2(CO3)0.17·0.57H2O,BET分析表明其比表面积为145.5m2/g。
实施例4:
步骤A:称取0.6g拟薄水铝石(Al2O3·H2O)加入到120ml去离子水中,将浆液在胶体磨中研磨10min,配制成5g/L的浆液。
步骤B:称取7.692g Mg(NO3)2·6H2O加入到步骤A所配制的浆液中,混合均匀,得到Mg(NO3)2和Al2O3·H2O的混合液。
步骤C:称取6.4g尿素加入到2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
步骤D:在95℃和搅拌下,将步骤C制备的溶液加入到步骤B制备的混合物中,然后在100℃下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浆液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离心、水洗至pH值小于8,过滤、干燥。元素分析表明产品的化学组成式为:Mg0.75Al0.25(OH)2(CO3)0.125·0.63H2O,BET分析表明其比表面积为147.2m2/g。
实施例5:
步骤A:称取0.9g拟薄水铝石(Al2O3·H2O)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将浆液在球磨机中研磨10min,配制成9g/L的浆液。
步骤B:称取7.692g Mg(NO3)2·6H2O加入到步骤A所配制的浆液中,混合均匀,得到Mg(NO3)2和Al2O3·H2O的混合液。
步骤C:称取2.4g NaOH和0.85g NaNO3加入到4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碱溶液。
步骤D:在氮气保护、100℃和搅拌下,将步骤C制备的溶液在6小时内逐滴滴加到步骤B制备的混合物中,滴加完毕后在100℃下继续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浆液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过滤、水洗至pH值小于8,过滤、干燥。元素分析表明产品的化学组成式为:Mg0.66Al0.34(OH)2(NO3)0.34·0.61H2O,BET分析表明其比表面积为146.6m2/g。
实施例6:
步骤A:称取1.58g Mn2O3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将浆液在球磨机中研磨30min,配制成15.8g/L的浆液。
步骤B:称取5.128g Mg(NO3)2·6H2O和5.816g Ni(NO3)2·6H2O加入到步骤A所配制的浆液中,混合均匀,得到Mg(NO3)2、Ni(NO3)2和Mn2O3的混合液。
步骤C:称取2.56g NaOH和4.24g Na2CO3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碱溶液。
步骤D:在95℃和搅拌下,将步骤C制备的溶液在8小时内滴加到步骤B制备的混合物中,滴加完毕后在100℃下继续搅拌反应1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浆液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过滤、水洗至pH值小于8,过滤、干燥。元素分析表明产品的化学组成式为:Mg0.33Ni0.33Mn0.33(OH)2(CO3)0.165·0.67H2O,BET分析表明其比表面积为144.7m2/g。
实施例7:
步骤A:称取1.87g4MgCO3·Mg(OH)2·4H2O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将浆液在球磨机中研磨20min,配制成18.7g/L的浆液。
步骤B:称取2.703g FeCl3·6H2O加入到步骤A所配制的浆液中,混合均匀,得到FeCl3和4MgCO3·Mg(OH)2·4H2O的混合液。
步骤C:称取0.8g NaOH加入到4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
步骤D:在90℃和搅拌下,将步骤C制备的溶液在8小时内滴加到步骤B制备的混合物中,滴加完毕后在100℃下继续搅拌反应16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浆液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离心、水洗至pH值小于8,过滤、干燥。元素分析表明产品的化学组成式为:Mg0.66Fe0.34(OH)2(CO3)0.17·0.64H2O,BET分析表明其比表面积为150.4m2/g。
实施例8:
步骤A:称取1.988g Zn(OH)2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将浆液在胶体磨中研磨12min,配制成19.88g/L的浆液。
步骤B:称取4.02g Ti(SO4)2·9H2O加入到步骤A所配制的浆液中,混合均匀,得到Zn(OH)2和Ti(SO4)2的混合液。
步骤C:称取1.2g NaOH和1.92g(NH4)2CO3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碱溶液。
步骤D:在90℃和搅拌下,将步骤C制备的溶液在12小时内滴加到步骤B制备的混合物中,滴加完毕后在100℃下继续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浆液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离心、水洗至pH值小于8,过滤、干燥。元素分析表明产品的化学组成式为:Zn0.66Ti0.34(OH)2(CO3)0.34·0.61H2O,BET分析表明其比表面积为141.8m2/g。
实施例9:
步骤A:称取2.928g Cd(OH)2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将浆液在球磨机中研磨16min,配制成29.28g/L的浆液。
步骤B:称取3.75g Al(NO3)3·9H2O加入到步骤A所配制的浆液中,混合均匀,得到Cd(OH)2和Al(NO3)3的混合液。
步骤C:称取1.2g NaOH和5.448g CH3(CH2)11SO3Na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碱溶液。
步骤D:在90℃和搅拌下,将步骤C制备的溶液在6小时内滴加到步骤B制备的混合物中,滴加完毕后在100℃下继续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浆液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过滤、水洗至pH值小于8,过滤、干燥。元素分析表明产品的化学组成式为:Cd0.66Al0.34(OH)2(C12H25SO3)0.34·0.64H2O,BET分析表明其比表面积为146.8m2/g。
实施例10:
步骤A:称取7.8g固含量为10%的Al(OH)3湿滤饼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将浆液在胶体磨中研磨5min,配制成7.8g/L的浆液。
步骤B:称取5.95g Zn(NO3)2·6H2O加入到步骤A所配制的浆液中,混合均匀,得到Al(OH)3和Zn(NO3)2的混合液。
步骤C:称取4.8g尿素加入到2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
步骤D:在80℃和搅拌下,将步骤C制备的溶液加入到步骤B制备的混合物中,然后在100℃下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浆液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离心、水洗至pH值小于8,过滤、干燥。元素分析表明产品的化学组成式为:Zn0.66Al0.34(OH)2(CO3)0.17·0.74H2O,BET分析表明其比表面积为143.6m2/g。

Claims (6)

1.一种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简称片状结构LDH,其化学通式为:
M+ xM2+ 1-y-0.5x-2zM3+ yM4+ z(OH)2 (An-)y/n·mH2O, (1)
其中0≤x≤0.4,0≤y≤0.7,0≤z≤0.5,0≤y+0.5x+2z≤1,y、z不能同时为0,m为层间结晶水分子数,0.4≤m≤1;
M+为一价金属离子Li+;M2+为二价金属离子Mg2+、Zn2+、Ni2+、Co2+、Ca2+、Fe2+、Mn2+、Cd2+、Pd2+、Pt2+、Be2+、Cu2+中的一种或多种;M3+为三价金属离子Al3+、Co3+、Ti3+、Fe3+、Cr3+、Ga3+、Ni3+、V3+、Mn3+、Rh3+、Ir3+、Ru3+、La3+、Sc3+、In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M4+为四价金属离子Sn4+、Ti4+、Zr4+中的一种或多种;An-为F-、Cl-、Br-、I-、ClO4 -、NO3 -、ClO3 -、IO3 -、CO3 2-、SO4 2-、H2PO4 -、SO3 2-、S2O3 2-、WO2-、CrO4 2-、PO4 3-、Fe(CN)6 3-、Fe(CN)6 4-、Mo7O24 6-、V10O28 6-、PW12O40 2-、PMo12O40 3-、PW11CuO39 6-、SiW9V3O40 7-、乙二酸根、丙二酸根、对苯二甲酸根、十二烷基磺酸根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为130 -200 m2/g,比普通LDH的比表面积要大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其特征是M2+为Mg2+、Zn2+、Ni2+、Co2+、Fe2+、Cu2+中的一种或多种,M3+为Al3+、Co3+、Fe3+、Cr3+、Ni3+中的一种或多种;An-为CO3 2-或NO3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其特征是M2+为Mg2+、Zn2+、Ni2+、Co2+中的一种或多种;M3+为Al3+、Co3+、Fe3+中一种或多种。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用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碱式碳酸盐中的一种配制浓度为1 ~300 g/L的浆液,简称A浆液,将浆液在球磨机或是胶体磨中研磨1~30 min;
所述的金属氢氧化物为LiOH、Mg(OH)2、Zn(OH)2、Ni(OH)2、Ca(OH)2、Fe(OH)2、Be(OH)2、Cu(OH)2、Al(OH)3、Co(OH)3、Ti(OH)3、Fe(OH)3、Cr(OH)3、Ga(OH)3、Ni(OH)3、V(OH)3、Sn(OH)4、Ti(OH)4、Zr(OH)4中的一种,;所述的氧化物为MgO、ZnO、NiO、CaO、FeO、BeO、CuO、Al2O3、Al2O3·H2O、Co2O3、Ti2O3、Fe2O3、Cr2O3、Ga2O3、Ni2O3、V2O3、Fe3O4、Co3O4、SnO2、TiO2、ZrO2中的一种;所述的碱式碳酸盐为碱式碳酸镁、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镍、碱式碳酸钙、碱式碳酸铁、碱式碳酸锰、碱式碳酸钴、碱式碳酸铬、碱式碳酸锰中的一种;
B.根据所要制备的目标LDH,选取与A浆液中的金属元素共同构成LDH层板所需的金属的可溶性盐,加入到A浆液中,得到含两种及以上金属离子且其含量符合构成LDH层板的金属元素混合液,简称B浆液,且使B浆液中一价、二价金属元素摩尔量之和与三价、四价金属元素摩尔量之和的比值为0.5~6:1;
所述的可溶性金属盐是LiCl、MgCl2、ZnCl2、NiCl2、CaCl2、FeCl2、BeCl2、CuCl2、AlCl3、CoCl3、TiCl3、FeCl3、CrCl3、GaCl3、NiCl3、VCl3、SnCl4、TiCl4、ZrCl4、LiNO3、Mg(NO3)2、Zn(NO3)2、Ni(NO3)2、Ca(NO3)2、Fe(NO3)2、Be(NO3)2、Cu(NO3)2、Al(NO3)3、Co(NO3)3、Ti(NO3)3、Fe(NO3)3、Cr(NO3)3、Ga(NO3)3、Ni(NO3)3、V(NO3)3、Sn(NO3)4、Ti(NO3)4、Zr(NO3)4、Li2SO4、MgSO4、ZnSO4、NiSO4、FeSO4、CuSO4、Al2(SO4)3、Co2(SO4)3、Ti2(SO4)3、Fe2(SO4)3、Cr2(SO4)3、Ga2(SO4)3、Ni2(SO4)3、V2(SO4)3、Sn(SO4)2、Ti(SO4)2、Zr(SO4)2中的一种或多种;
C.配制摩尔浓度为0.05~2 mol/L的碱性溶液,简称C溶液,该碱性溶液是碱与An-钠盐的混合溶液,碱性溶液中碱的摩尔量为B浆液中所加金属离子摩尔量的1~12倍;
所述的碱为NaOH、KOH、氨水、碳酸铵、碳酸氢铵、六次甲基四胺、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An-与权利要求1中An-一致,An-与B浆液中三价和四价金属元素摩尔量之和的比值为1~6;
D.在氮气保护下于60~100℃和搅拌条件下,将C溶液加入到B浆液中,滴加完毕后在60~140℃下继续反应1~24小时,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大比表面片状结构LDH;
其中C溶液的加入速度根据C溶液的pH值确定,当其pH值小于11时,可将C溶液直接一次性加入;当C溶液的pH值大于11时,则C溶液的滴加速度应使B浆液的pH值控制在不大于10,以避免强碱使B浆液中的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碱式碳酸盐过快溶解;
步骤D中如果制备的是碳酸根型LDH则无需氮气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所述的氢氧化物为Mg(OH)2、Zn(OH)2、Ni(OH)2、Al(OH)3、Co(OH)3、Fe(OH)3、Ni(OH)3;更优选为Mg(OH)2、Ni(OH)2、Al(OH)3、Co(OH)3、Fe(OH)3;所述的氧化物为MgO、ZnO、NiO、FeO、Al2O3、Al2O3·H2O、Co2O3、Fe2O3,更优选为MgO、Al2O3、Al2O3·H2O;所述的碱式碳酸盐为碱式碳酸镁、碱式碳酸镍、碱式碳酸铁、碱式碳酸钴,更优选为碱式碳酸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的可溶性金属盐为MgCl2、ZnCl2、NiCl2、CuCl2、AlCl3、CoCl3、FeCl3、LiNO3、Mg(NO3)2、Zn(NO3)2、Ni(NO3)2、Cu(NO3)2、Al(NO3)3、Co(NO3)3、Fe(NO3)3、MgSO4、ZnSO4、NiSO4、FeSO4、CuSO4、Al2(SO4)3、Co2(SO4)3、Ti(SO4)2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310031109.7A 2013-01-28 2013-01-28 一种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64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1109.7A CN103964391B (zh) 2013-01-28 2013-01-28 一种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1109.7A CN103964391B (zh) 2013-01-28 2013-01-28 一种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4391A true CN103964391A (zh) 2014-08-06
CN103964391B CN103964391B (zh) 2015-10-14

Family

ID=51234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110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64391B (zh) 2013-01-28 2013-01-28 一种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4391B (zh)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0449A (zh) * 2014-10-15 2015-01-28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CN105036204A (zh) * 2015-07-17 2015-11-11 上海交通大学 由纳米薄片组装的镍铝氢氧化物多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0900A (zh) * 2015-12-07 2016-04-06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清洁制备方法
CN105502445A (zh) * 2015-12-07 2016-04-2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5753022A (zh) * 2016-03-28 2016-07-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镁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17261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镁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17304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三维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17274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副产氢氧化镁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06745116A (zh) * 2016-11-11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一种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865622A (zh) * 2017-02-16 2017-06-20 吴晓红 一种Fe3O4@LDH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7497444A (zh) * 2017-07-25 2017-12-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镍钒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阵列水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619063A (zh) * 2017-09-13 2018-01-2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氯离子插层铜铝类水滑石的方法
CN108083319A (zh) * 2018-02-01 2018-05-2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制备铜铝水滑石的方法
CN108946773A (zh) * 2018-09-21 2018-12-07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碳酸根型水滑石类化合物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9314213A (zh) * 2016-06-24 2019-02-05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包含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功能层及复合材料
CN109314212A (zh) * 2016-06-24 2019-02-05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包含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功能层及复合材料
CN109529793A (zh) * 2018-11-14 2019-03-29 济南大学 一种磁性水滑石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41985A (zh) * 2019-05-21 2019-07-23 临沂大学 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复合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2304A (zh) * 2018-03-12 2019-09-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铁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42582A (zh) * 2019-05-30 2019-10-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羟基插层的Mg/Fe型阴离子黏土材料及其基于机械化学法的制备方法
CN112624184A (zh) * 2020-12-31 2021-04-09 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 一种氯氧钛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12707428A (zh) * 2021-01-27 2021-04-2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碳酸钙与拟薄水铝石或白炭黑的联合制备方法
CN114041233A (zh) * 2019-06-19 2022-02-11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氢氧化物离子传导隔板及锌二次电池
CN114471649A (zh) * 2018-10-26 2022-05-13 榆林学院 一种三维多孔磁性的可控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应用
CN115151512A (zh) * 2020-03-02 2022-10-04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层状双氢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了该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空气极及金属空气二次电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7291B (zh) * 2018-12-24 2021-01-26 中南民族大学 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4001A (zh) * 2010-04-08 2013-01-16 信元化学株式会社 具有层状结构的Mg-Ti-Al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4001A (zh) * 2010-04-08 2013-01-16 信元化学株式会社 具有层状结构的Mg-Ti-Al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M. JINESH ET AL.: "Isomerization of eugenol and alkenyl aromatics of perfumery interest over Ni-containing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as solid base catalysts", 《CATALYSIS TODAY》, vol. 141, 21 May 2008 (2008-05-21), pages 176 - 181, XP025942019, DOI: doi:10.1016/j.cattod.2008.03.023 *

Cited B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0449B (zh) * 2014-10-15 2016-07-06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CN104310449A (zh) * 2014-10-15 2015-01-28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CN105036204A (zh) * 2015-07-17 2015-11-11 上海交通大学 由纳米薄片组装的镍铝氢氧化物多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2445B (zh) * 2015-12-07 2017-04-0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5502445A (zh) * 2015-12-07 2016-04-2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5460900B (zh) * 2015-12-07 2017-05-2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清洁制备方法
CN105460900A (zh) * 2015-12-07 2016-04-06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清洁制备方法
CN105753022A (zh) * 2016-03-28 2016-07-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镁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9314215B (zh) * 2016-06-24 2021-12-03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包含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功能层及复合材料
US11850837B2 (en) 2016-06-24 2023-12-26 Ngk Insulators, Ltd. Functional layer including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and composite material
CN109314213B (zh) * 2016-06-24 2021-09-21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包含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功能层及复合材料
CN109314213A (zh) * 2016-06-24 2019-02-05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包含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功能层及复合材料
CN109314212A (zh) * 2016-06-24 2019-02-05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包含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功能层及复合材料
CN109314215A (zh) * 2016-06-24 2019-02-05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包含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功能层及复合材料
CN106517304B (zh) * 2016-11-11 2019-04-26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三维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17274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副产氢氧化镁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06517261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镁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17304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三维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745116B (zh) * 2016-11-11 2019-07-1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一种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745116A (zh) * 2016-11-11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一种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865622A (zh) * 2017-02-16 2017-06-20 吴晓红 一种Fe3O4@LDH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7497444A (zh) * 2017-07-25 2017-12-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镍钒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阵列水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619063A (zh) * 2017-09-13 2018-01-2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氯离子插层铜铝类水滑石的方法
CN108083319A (zh) * 2018-02-01 2018-05-2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制备铜铝水滑石的方法
CN110252304A (zh) * 2018-03-12 2019-09-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铁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2304B (zh) * 2018-03-12 2021-1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铁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6773A (zh) * 2018-09-21 2018-12-07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碳酸根型水滑石类化合物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4471649B (zh) * 2018-10-26 2024-04-12 榆林学院 一种三维多孔磁性γ-Fe2O3-Cd2+-Ni2+-Fe3+-LDHs异质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471649A (zh) * 2018-10-26 2022-05-13 榆林学院 一种三维多孔磁性的可控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应用
CN109529793A (zh) * 2018-11-14 2019-03-29 济南大学 一种磁性水滑石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29793B (zh) * 2018-11-14 2021-08-31 济南大学 一种磁性水滑石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41985B (zh) * 2019-05-21 2021-08-06 临沂大学 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复合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41985A (zh) * 2019-05-21 2019-07-23 临沂大学 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复合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42582B (zh) * 2019-05-30 2020-09-0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羟基插层的Mg/Fe型阴离子黏土材料及其基于机械化学法的制备方法
CN110342582A (zh) * 2019-05-30 2019-10-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羟基插层的Mg/Fe型阴离子黏土材料及其基于机械化学法的制备方法
CN114041233A (zh) * 2019-06-19 2022-02-11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氢氧化物离子传导隔板及锌二次电池
CN114041233B (zh) * 2019-06-19 2024-03-29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氢氧化物离子传导隔板及锌二次电池
CN115151512A (zh) * 2020-03-02 2022-10-04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层状双氢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了该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空气极及金属空气二次电池
CN115151512B (zh) * 2020-03-02 2024-02-06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层状双氢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了该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空气极及金属空气二次电池
CN112624184A (zh) * 2020-12-31 2021-04-09 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 一种氯氧钛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12707428A (zh) * 2021-01-27 2021-04-2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碳酸钙与拟薄水铝石或白炭黑的联合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4391B (zh) 2015-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4391B (zh) 一种片状结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9238B (zh) 一种纳米尺寸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分步沉淀制备方法
CN103332709B (zh) 一种纳米铝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3366B (zh)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基阻燃抑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其改性的阻燃抑烟复合材料
CN100542966C (zh) 棒状类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18918B1 (ko) 인산제2철 함수물 입자 분말 및 그의 제조법, 올리빈형 인산철리튬 입자 분말 및 그의 제조법 및 비수전해질 이차 전지
CN1994888B (zh) 一种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清洁制备方法
JP5686563B2 (ja) 水酸化マグネシウム微粒子及び酸化マグネシウム微粒子、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US9653732B2 (en) Metal phosphates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JP6097306B2 (ja) マンガン含有金属リン酸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619061A (zh) 鋰鎳錳鈷氧化物陰極材料之碳酸鹽前驅物及其製造方法
TW200936496A (en) Nanoparticulat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CN105753022A (zh) 一种镁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2211790A (zh) 一种水杨酸根插层层状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Solovov et al. Synthesis of Ni (II)-Ti (IV)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using coprecipitation at high supersaturation method
CN102671645A (zh) 多元复合金属氧化物纳米空心球及其制备方法
JP6099040B2 (ja) 複合化層状複水酸化物
CN103599787B (zh) 基于ZnCuAl类水滑石前驱体制备高效可见光催化剂的方法
CN115057484A (zh) 一种二维高熵水滑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7226B (zh) 一种铁基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KR20010086374A (ko) 복합 다염기성염,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용도
CN101172628A (zh) 纳米MgO/Mg(OH)2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5502445A (zh)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US20220059946A1 (en) Radio wave absorber
JP2012246194A (ja) 層状複水酸化物コロイド分散液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