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3825A - 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锂元素补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锂元素补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3825A
CN103943825A CN201410168130.6A CN201410168130A CN103943825A CN 103943825 A CN103943825 A CN 103943825A CN 201410168130 A CN201410168130 A CN 201410168130A CN 103943825 A CN103943825 A CN 103943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electrode slice
electrode
solution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81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兆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681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3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3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3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1Alkaline or alkaline earth metals elements
    • H01M4/382Lith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中锂元素补充方法,以液态溶液法实现对需要补充锂元素的电极进行补锂,同时具有较好的工艺可行性。所述方法包括:制备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溶解金属锂形成锂溶液;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使锂溶液浸润到电极中;将电极片中的溶剂去除,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由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将锂元素添加到电极片中,可以提高该电极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

Description

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锂元素补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是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有关锂离子电池中电极补充锂元素的方法,以及采用该电极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当今商业电池中能量最高的二次电池,目前对这种电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采用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来继续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在被研究的高能量密度材料中,有一些材料的初始状态是不含有锂元素的,其在电池反应过程中获得锂元素,例如负极材料Si,Si在充电过程中转变成LiSi化合物。这些材料制备的电极在使用时,往往需要与其配合使用的另一电极提供较多的锂元素。但是由于锂离子电池中存在的首次容量损失以及循环过程中锂元素损失等现象,因此在实际电池生产中使用上述不含有锂元素的活性物质及其电极,往往需要为该活性物质所制备的电极补充额外的锂元素,也称为“预充电”或“预锂化”。例如,采用硅负极或硅碳复合负极时,外加锂元素可以抵消电池首次容量损失所消耗的大量锂元素。这将有利于提高电池应用时的容量和能量。
目前这种外加锂元素的方法已经有一些报道,例如采用不同的方法将金属锂粉末复合到硅电极上,包括将金属锂粉末压合到硅电极上,或者通过悬液喷涂的方法,将金属锂粉末喷涂到硅电极上。也有文献提出可用电沉积的方法将锂元素补充到硅电极上。
但是从实际电池生产来看,以上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例如锂粉末制造成本非常高,使用要求苛刻,而电沉积方法控制较困难,不易大规模使用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中锂元素补充方法,以液态溶液法实现对需要补充锂元素的电极进行补锂,同时具有较好的工艺可行性。
一种对锂离子电池中电极的补锂方法,包括:制备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溶解金属锂形成锂溶液;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使锂溶液浸润到电极中;将电极片中的溶剂去除,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
进一步,所述的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包括醚类有机物、脂类有机物、液态烷类化合物、石蜡类碳氢化合物、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石油溶剂、液氨、乙腈、含有2~6个碳原子的烷基胺、氮原子数目小于10的多胺或者碳原子数目小于5的低分子量醇中的任意一种以及一种以上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的溶剂包括液态或者固态,大多数情况下为液态,但联苯用于“溶解”金属锂时,其为固态溶剂。
进一步,所述的醚类有机物包括四氢呋喃、四氢吡喃、2-甲基四氢呋喃、1,3-二氧戊环、4-甲基-1,3-二氧戊环、1,4-二氧六环、二甲醚、异丙醚、正丁基醚、二丁醚、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甲氧甲烷、二甲氧丙烷、二甘醇二甲醚;脂类有机物包括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γ-丁内酯,甲酸甲酯,醋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丁酸甲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液态烷类化合物包括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异辛烷、环己烷;石蜡类碳氢化合物包括石油醚;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联苯、苯酚;石油溶剂包括矿物油;烷基胺包括甲胺、乙胺、丙胺、异丙胺、丁胺、叔丁胺、戊胺、己胺;多胺类化合物包括乙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哌嗪、二氨基丙烷、二氨基丁烷、二甲基二氨基丁烷、三(氨基乙基)胺、叔苯甲基胺、叔磺基胺、N-苯甲基,N-甲基癸酸胺;低分子量醇包括乙醇、丙醇、丁醇。
进一步,所述的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包括四氢呋喃与正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环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吡喃与环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萘的混合溶液、乙二醇二甲醚与联苯的混合溶液,乙二醇二甲醚与甲苯的混合溶液,二甲醚与联苯的混合溶液、石油醚与甲苯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液氨的混合溶液、1,3-二氧戊环与液氨的混合溶液、乙二醇二甲醚与液氨的混合溶液、丙胺和乙二胺的混合溶液、丁胺和二氨基丙烷的混合溶液,或者乙醇混合溶液。
进一步,所述的金属锂可以是条状、丝状、片状、块状或者粉状。
进一步,所述的电极片为负极片或者正极片,包括但不限于硅负极电极片、氧化硅负极电极片、人造石墨负极电极片、天然石墨负极电极片、中间相碳微球负极电极片、硬炭负极电极片、软炭负极电极片、硅碳复合材料负极电极片、锡负极电极片、氧化锡负极电极片、锡合金负极电极片、锡碳复合材料负极电极片、钴酸锂电极片、锰酸锂电极片、Li-Ni-Mn-Co-O三元材料电极片、富锂材料电极片、高压Li-Ni-Mn-O材料电极片、磷酸铁锂电极片、磷酸锰锂电极片、磷酸钴锂电极片、钛酸锂电极片、氧化钒正极电极片、氧化钴正极电极片、氧化镍正极电极片或者氧化锰正极电极片,或者以上电极片材料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后制备的电极片。
进一步,所述的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是在惰性氛围中,将电极片浸渍于锂溶液中实现,例如将电极片连续的进入锂溶液,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根据电极片不同的孔隙率和压实密度参数,浸渍时间在1秒至60分钟范围内调节,以实现更好的浸渍效果。较优的浸渍时间为5秒至5分钟。
进一步,所述的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是在惰性氛围中,将锂溶液喷涂或涂布于电极片上实现。根据电极片不同的孔隙率和压实密度参数,调节溶剂与电极的接触时间1秒至60分钟范围内,以实现更好的浸渍效果。较优的浸渍时间为5秒至5分钟。
进一步,所述的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是将电极片制成电池电芯并装入电池包装后,在惰性氛围中,将锂溶液注入电池包装中实现。
进一步,通过加热电极片,或者通过对电极片施加真空或负压,或者通过惰性气体吹拂,或者自然挥发将电极片中溶剂去除。该去除溶剂步骤实施的温度范围是-40℃~300℃,保证溶剂成分的更好去除。在电极与锂溶液充分接触后,去除溶剂过程的时间一般在1分钟至5小时,较优的时间是1分钟至5分钟。同时,电极在上述去除溶剂步骤后,还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加热或负压,以去除溶剂。
进一步,将电极片中溶剂去除的方法包括:用低沸点溶剂洗涤电极片,洗去不易挥发的溶剂成分;通过加热电极片或者对电极片施加真空或负压或者通过惰性气体吹拂的方法去除残留的溶剂。
进一步,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电极补锂方法,留存于电极中的锂元素量,可通过电极自身孔隙度、锂溶液浓度、电极与锂溶液接触时间等因素调节。
采用本发明补锂方法所制备出的电极,进而可以组装成锂离子电池;或先将包含电极片的电芯装入包装,然后对电极补锂并除去残留溶剂,然后按锂离子电池工艺组装成电池。
由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将锂元素添加到电极片中,可以提高该电极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
相对于其它补锂方法,本发明方法更易于在工业生产中规模化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对锂离子电池中电极的补锂方法,包括:制备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溶解金属锂形成锂溶液;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使锂溶液浸润到电极中;将电极片中的溶剂去除,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
所述的用于溶解金属锂的溶剂包括醚类有机物(尤其是环醚类有机物)、脂类有机物、液态烷类化合物、石蜡类碳氢化合物、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石油溶剂、液氨、乙腈、低分子量烷基胺、多胺、低分子量醇等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混合。所述的低分子量烷基胺是指含有2~6个碳原子的烷基胺,其烷基包括了所有直链和带有支链的烷基;所述的多胺是指分子中包含2~4个氮原子,2~30个碳原子胺类化合物。
这些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混合后的混合溶剂,与金属锂之间会发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金属锂溶解进入溶剂之中,从而形成“锂溶液”。上述醚类有机物(尤其是环醚类有机物)包括四氢呋喃、四氢吡喃、2-甲基四氢呋喃、1,3-二氧戊环、4-甲基-1,3-二氧戊环、1,4-二氧六环、二甲醚、异丙醚、正丁基醚、二丁醚、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甲氧甲烷、二甲氧丙烷、二甘醇二甲醚;脂类有机物包括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γ-丁内酯,甲酸甲酯,醋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丁酸甲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液态烷类化合物包括戊烷、己烷、庚烷、异辛烷、环己烷;石蜡类碳氢化合物包括石油醚;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联苯、苯酚;石油溶剂包括矿物油;低分子量烷基胺包括甲胺、乙胺、丙胺、异丙胺、丁胺、叔丁胺、戊胺、己胺;多胺包括乙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哌嗪、二氨基丙烷、二氨基丁烷、二甲基二氨基丁烷、三(氨基乙基)胺、叔苯甲基胺、叔磺基胺、N-苯甲基,N-甲基癸酸胺;低分子量醇包括乙醇、丙醇、丁醇。
以上这些物质在单独溶解金属锂的时候,其溶解性往往较低,但是如果将以上物质中的两种或以上种类进行混合使用时,就会产生较高的金属锂溶解能力。例如典型的有四氢呋喃与正己烷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环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吡喃和环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萘的混合溶液、乙二醇二甲醚和联苯的混合溶液,乙二醇二甲醚和甲苯的混合溶液,二甲醚和联苯的混合溶液、石油醚和甲苯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和液氨混合溶液、1,3-二氧戊环与液氨的混合溶液、乙二醇二甲醚与液氨的混合溶液、丙胺和乙二胺混合溶液、丁胺和二氨基丙烷、乙醇混合溶液等。
上述的金属锂在特殊溶液中的溶解过程中,金属锂可以以条状、丝状、片状、块状、粉状等形式加入到溶液中,通过金属锂的加入量调节锂溶液中锂元素浓度。并且可以通过搅拌或加热促进金属锂的溶解过程。
在获得锂溶液之后,将锂溶液与需要补锂的电极片充分接触,锂溶液会浸润到电极片之中,在后续步骤中挥发掉锂溶液的溶剂,即可以实现金属锂元素在电极中的留存。同时,对于可以和锂发生反应的材料,如Si电极、Sn电极、石墨电极等,其与锂溶液接触的同时就有可能发生合金化或插锂过程,这也促进了锂元素在电极中的留存。
上述的被补锂的电极片包括锂离子电池中,可以和锂反应的材料所制备的电极片,其可以是负极片也可以是正极片,包括但不限于硅负极电极片、氧化硅负极电极片、人造石墨负极电极片、天然石墨负极电极片、中间相碳微球负极电极片、硬炭负极电极片、软炭负极电极片、硅碳复合材料负极电极片、锡负极电极片、氧化锡负极电极片、锡合金负极电极片、锡碳复合材料负极电极片、氧化钒正极电极片、氧化钴正极电极片、氧化镍正极电极片、氧化锰正极电极片,以及以上材料中两种或多种混合后制备的电极片。
同时,上述的电极片也包括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本身不与锂反应的电极片。可以通过将该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以及除去溶剂过程,使锂元素留存到该电极中。进而在后续的电池充电过程中将所获得的锂元素转移到需要补锂的电极中。这种电极片,包括但不限于钴酸锂电极片、锰酸锂电极片、Li-Ni-Mn-Co-O三元材料电极片、富锂材料电极片、高压Li-Ni-Mn-O材料电极片、磷酸铁锂电极片、磷酸锰锂电极片、磷酸钴锂电极片、钛酸锂电极片,以及以上材料中两种或多种混合后制备的电极片。
为了实现上述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可以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电极片浸渍于锂溶液中实现,例如连续的将电极片经过锂溶液的液槽,实现锂溶液对电极的浸润,该过程可以实现连续化;也可以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通过将锂溶液喷涂或涂布于需要补锂的电极片上,实现锂溶液浸润电极,该过程也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根据电极片不同的孔隙率和压实密度参数,调节电极片与锂溶液的接触时间,以实现更好的浸渍效果,可选的接触时间为1秒至60分钟范围内,例如在孔隙率较大或压实密度较低情况下,5秒即可完成浸润,在孔隙率较小或压实密度较大情况下,需要较长的时间,例如5分钟,较优的接触时间为5秒至5分钟。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接触更长时间,例如10分钟,18分钟,30分钟,45分钟,50分钟,甚至超过60分钟等,以实现更加完全彻底的浸润。
还可以将上述电极片制成电池电芯,并装入电池包装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锂溶液注入电池包装中实现锂溶液与电极片的浸润接触,使锂元素进入到电极中。电池包装包括铝塑膜包装、钢壳包装、铝壳包装、塑料壳包装、圆形包装、矩形包装、其它异性包装等。
在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后,需要将电极中残余的锂溶液溶剂去除,就可以获得补锂后的电极片。这一步骤通常可以通过加热电极片,以挥发去除电极中的残留溶剂,也可以通过对电极片施加真空或负压,去除电极中的残留溶剂;也可以通过惰性气体(如氩气)对电极片进行吹拂或者自然挥发,去除电极中的残留溶剂;当然也可以是以上方法的联合。该去除溶剂步骤实施的温度范围是-40℃~300℃,保证溶剂成分的更好去除。例如对电极片进行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0℃,-20℃,30℃,50℃,80℃,100℃,150℃,200℃,230℃,260℃等。例如液氨溶剂在-40℃下,施加负压就可以去除溶剂。
根据电极片不同的孔隙率和压实密度参数,以及与锂溶液的接触情况,在电极与锂溶液充分接触后,去除溶剂过程的时间一般在1分钟至5小时,较优的时间是1分钟至5分钟。同时,为了更好的去除电极内部的残留溶剂,电极在上述去除溶剂步骤后,还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加热或负压,以去除溶剂。
在实际使用本发明方法时,考虑到后续的溶剂去除方便性,锂溶液选用沸点低的溶剂或混合溶剂更加有利。例如选用四氢呋喃与正己烷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环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吡喃和环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和液氨混合溶液、1,3-二氧戊环与液氨的混合溶液、乙二醇二甲醚与液氨的混合溶液、等所形成的锂溶液。
如果选用的高熔点的溶剂成分,例如乙二醇二甲醚和联苯的混合溶液,乙二醇二甲醚和甲苯的混合溶液,二甲醚和联苯的混合溶液、等所形成的的锂溶液。这需要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将溶剂挥发。也可以采用先由低沸点溶剂洗涤电极,洗去不易挥发的溶剂成分,再通过加热或施加负压的方法去除残留的溶剂。
实际生产中,不同电极材料以及不同电极、电池设计会对电极提出不同的理论补锂量要求。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电极补锂方法,实际留存于电极中的锂元素量,可通过电极自身孔隙度、锂溶液浓度、电极与锂溶液接触时间等因素调节。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了将锂元素添加到电极中,留存于电极片中的锂元素,将会在电池组装后的电池电化学过程中,实现对电池中所需补锂电极的补锂过程。例如,Si电极中留存的锂元素,会在电池注入电解液后自发的与Si材料发生反应,实现补锂过程。又如,钴酸锂电极通过本发明方法实现锂的留存后,可以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将锂元素转移到电池负极,实现对负极的补锂目的。对电极的补锂,可以提高该电极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
采用本发明补锂方法所制备出的电极,进而可以组装成锂离子电池;或先将电芯装入包装,然后对电极补锂并除去残留溶剂,然后按锂离子电池工艺组装成电池。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四氢吡喃和环己烷混合溶液100ml为溶剂(其中是四氢吡喃占溶剂体积为25%),将30g金属锂丝投于该溶剂中,搅拌溶液24小时,取出剩余的锂丝,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硅电极浸渍于该锂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约5min~10min),将电极取出,然后在负压条件下80℃烘干约20min,将溶剂完全挥发,即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然后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应用该补锂的电极,并配合其它电池组成部分,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2
以四氢呋喃与萘的混合溶液100ml为溶剂(其中是四氢呋喃占溶剂体积为50%),将20g金属锂片投于该溶剂中保持24小时,取出剩余的锂片,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锡合金电极浸渍于该锂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约10min~20min),将电极取出,放入真空烘箱中100℃烘干约5小时,即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然后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应用该补锂的电极,并配合其它电池组成部分,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3
在-40℃环境中,以乙二醇二甲醚与液氨的混合溶液100ml为溶剂(其中是乙二醇二甲醚占溶剂体积为70%),将20g金属锂粉投于该溶剂中,并搅拌溶液24小时,取出剩余的锂粉,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硅碳复合电极浸渍于该锂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约10秒~30秒),将电极取出,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20℃烘干约1min,将溶剂完全挥发,即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然后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应用该补锂的电极,并配合其它电池组成部分,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4
在-40℃环境中,以液氨100ml为溶剂,将20g金属锂片投于该溶剂中,搅拌溶液24小时,取出剩余的锂片,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及-40℃环境中,将硅碳复合电极浸渍于该锂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约20min~300min),将电极取出。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及20℃下,以氩气吹拂电极约1min,将液氨完全挥发,即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然后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应用该补锂的电极,并配合其它电池组成部分,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5
以乙二醇二甲醚和联苯的混合溶液100ml为溶剂(其中是联苯占溶剂重量比为10%),将10g金属锂片投于该溶剂中,搅拌溶液5小时,取出剩余的锂片,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人造石墨电极浸渍于该锂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约5min~10min),将电极取出。然后以乙二醇二甲醚清洗电极片,洗去残留的锂溶液。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80℃烘干约20min,将乙二醇二甲醚溶剂完全挥发,即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然后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应用该补锂的电极,并配合其它电池组成部分,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6
在-35℃环境中,以四氢呋喃与液氨的混合溶液100ml为溶剂(其中是四氢呋喃占溶剂体积为70%),将30g金属锂丝投于该溶剂中,搅拌溶液24小时,取出剩余的锂丝,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该锂溶液喷涂于硅碳复合电极表面,一定时间后(约5min~10min),将电极在50℃下烘干约20min,将溶剂完全挥发,即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然后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应用该补锂的电极,并配合其它电池组成部分,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7
以二甲醚和联苯的混合溶液100ml为溶剂(其中是联苯占溶剂重量比为10%),将10g金属锂片投于该溶剂中,搅拌溶液5小时,取出剩余的锂片,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该锂溶液涂布与硬炭电极表面,一定时间后(约5min~10min),以二甲醚清洗电极片,洗去残留的锂溶液。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80℃烘干约20min,将乙二醇二甲醚溶剂完全挥发,即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然后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应用该补锂的电极,并配合其它电池组成部分,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8
在-40℃环境中,以液氨100ml为溶剂,将20g金属锂粉投于该溶剂中,并搅拌溶液24小时,取出剩余的锂粉,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该锂溶液涂布到钴酸锂电极表面,保持溶液与电极接触一定时间后(约30min~40min),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20℃自然挥发约2小时,将溶剂完全挥发,即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然后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应用该补锂的电极,并配合其它电池组成部分,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9
在-40℃环境中,以四氢呋喃与液氨的混合溶液100ml为溶剂(其中是四氢呋喃占溶剂体积为70%),将20g金属锂粉投于该溶剂中,并搅拌溶液24小时,取出剩余的锂粉,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40℃环境中惰性气体保护下,将锂溶液注入已经装入包装的锂离子电池电芯,该电芯是由硅碳复合材料电极,正极是钴酸锂材料电极。锂溶液注入电芯一定时间后(约5min~10min),将电池在惰性气体保护下20℃烘干约5小时,将溶剂完全挥发,即完成对电极片的补锂。
实施例10
以丙胺和乙二胺混合溶液100ml为溶剂(其中是乙二胺占溶剂体积为30%),将20g金属锂粉投于该溶剂中,并搅拌溶液24小时,取出剩余的锂粉,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中,将硅碳复合材料电极浸渍于该锂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约5min~10min),将电极取出。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及60℃下,以氩气吹拂电极,将溶剂完全挥发,即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然后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应用该补锂的电极,并配合其它电池组成部分,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1
以丁胺、二氨基丙烷、乙醇混合溶液100ml为溶剂(其中是二氨基丙烷占溶剂体积为20%,乙醇占体积比为10%),将20g金属锂片投于该溶剂中,并搅拌溶液24小时,取出剩余的锂片,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中,将硅碳复合材料电极浸渍于该锂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约5min~10min),将电极取出。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及80℃下,以氩气吹拂电极,将溶剂完全挥发,即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然后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应用该补锂的电极,并配合其它电池组成部分,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2
某一品种采用硅碳复合负极的锂离子电池,根据设计需要要求对硅碳复合电极补锂重量为0.1mg/cm2。在-35℃环境中,以四氢呋喃和液氨混合溶液100ml为溶剂(其中是四氢呋喃占溶剂体积为40%),将1g金属锂片投于该溶剂中,搅拌溶液24小时,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及-35℃环境中,将软炭电极浸渍于该锂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约1min~2min),将电极取出。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及20℃下,以氩气吹拂电极,将溶剂完全挥发,即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然后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应用该补锂的电极,并配合其它电池组成部分,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3
某一品种采用硅碳复合负极的锂离子电池,根据设计需要要求对硅碳复合电极补锂重量为0.2mg/cm2。在-35℃环境中,以四氢呋喃和液氨混合溶液100ml为溶剂(其中是四氢呋喃占溶剂体积为40%),将3g金属锂片投于该溶剂中,搅拌溶液24小时,即获得所需要的锂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及-35℃环境中,将软炭电极浸渍于该锂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约5min~10min),将电极取出。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及20℃下,以氩气吹拂电极,将溶剂完全挥发,即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然后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应用该补锂的电极,并配合其它电池组成部分,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Claims (14)

1.一种对锂离子电池中电极的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溶解金属锂形成锂溶液;
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使锂溶液浸润到电极中;
将电极片中的溶剂去除,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包括醚类有机物、脂类化合物、液态烷类化合物、石蜡类碳氢化合物、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石油溶剂、液氨、乙腈、含有2~6个碳原子的烷基胺、多胺或者碳原子数目小于5的低分子量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醚类有机物包括四氢呋喃、四氢吡喃、2-甲基四氢呋喃、1,3-二氧戊环、4-甲基-1,3-二氧戊环、1,4-二氧六环、二甲醚、异丙醚、正丁基醚、二丁醚、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甲氧甲烷、二甲氧丙烷、二甘醇二甲醚;脂类化合物包括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γ-丁内酯,甲酸甲酯,醋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丁酸甲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液态烷类化合物包括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异辛烷、环己烷;石蜡类碳氢化合物包括石油醚;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联苯、苯酚;石油溶剂包括矿物油;烷基胺包括甲胺、乙胺、丙胺、异丙胺、丁胺、异丁胺、戊胺、己胺;多胺类化合物包括乙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哌嗪、二氨基丙烷、二氨基丁烷、二甲基二氨基丁烷、三氨基乙基胺、叔苯甲基胺、叔磺基胺、N-苯甲基,N-甲基癸酸胺;低分子量醇包括乙醇、丙醇、丁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包括四氢呋喃与正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环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吡喃与环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萘的混合溶液、乙二醇二甲醚与联苯的混合溶液,乙二醇二甲醚与甲苯的混合溶液,二甲醚与联苯的混合溶液、石油醚与甲苯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液氨的混合溶液、1,3-二氧戊环与液氨的混合溶液、乙二醇二甲醚与液氨的混合溶液、丙胺与乙二胺的混合溶液、丁胺和二氨基丙烷和乙醇混合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锂可以是条状、丝状、片状、块状或者粉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片为负极片或者正极片,包括但不限于硅负极电极片、氧化硅负极电极片、人造石墨负极电极片、天然石墨负极电极片、中间相碳微球负极电极片、硬炭负极电极片、软炭负极电极片、硅碳复合材料负极电极片、锡负极电极片、氧化锡负极电极片、锡合金负极电极片、锡碳复合材料负极电极片、钴酸锂电极片、锰酸锂电极片、Li-Ni-Mn-Co-O三元材料电极片、富锂材料电极片、高压Li-Ni-Mn-O材料电极片、磷酸铁锂电极片、磷酸锰锂电极片、磷酸钴锂电极片、钛酸锂电极片、氧化钒正极电极片、氧化钴正极电极片、氧化镍正极电极片或者氧化锰正极电极片,或者以上电极片材料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后制备的电极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是在惰性氛围中,将电极片浸渍于锂溶液中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是在惰性氛围中,将锂溶液喷涂或涂布于电极片上实现。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极片与锂溶液的接触时间为1秒至6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极片与锂溶液的接触时间为5秒至5分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是将电极片制成电池电芯并装入电池包装后,在惰性氛围中,将锂溶液注入电池包装中实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加热电极片,或者通过对电极片施加真空或负压,或者通过惰性气体吹拂,或者自然挥发,将电极片中溶剂去除。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极片中溶剂去除的方法包括:用低沸点溶剂洗涤电极片,洗去不易挥发的溶剂成分;再通过加热电极片或者对电极片施加真空或负压或者通过惰性气体吹拂的方法去除残留的溶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极片中溶剂去除的温度范围是-40℃~300℃,时间为1分钟至5小时。
CN201410168130.6A 2014-04-24 2014-04-24 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锂元素补充方法 Pending CN103943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8130.6A CN103943825A (zh) 2014-04-24 2014-04-24 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锂元素补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8130.6A CN103943825A (zh) 2014-04-24 2014-04-24 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锂元素补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3825A true CN103943825A (zh) 2014-07-23

Family

ID=51191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8130.6A Pending CN103943825A (zh) 2014-04-24 2014-04-24 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锂元素补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3825A (zh)

Cited B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7463A (zh) * 2014-08-15 2014-11-19 万星光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超级电容器
CN105489841A (zh) * 2015-12-22 2016-04-13 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片预掺杂锂的方法
CN105914343A (zh) * 2016-07-11 2016-08-31 洛阳力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制备方法及应用、锂离子电池
CN105932224A (zh) * 2016-05-23 2016-09-07 深圳大学 改性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340675A (zh) * 2015-07-07 2017-01-1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储能电池用有机电解液的处理方法
CN106410114A (zh) * 2016-12-16 2017-02-15 武汉理工力强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大规模制备金属锂颗粒电极片的方法
CN107195867A (zh) * 2016-03-15 2017-09-22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二次电池
CN107785559A (zh) * 2017-11-02 2018-03-09 徐军红 一种石墨烯‑钛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补锂石墨烯‑钛酸锂薄膜、锂电池
WO2018045940A1 (zh) * 2016-09-08 2018-03-15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态活性锂补充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8417773A (zh) * 2018-02-05 2018-08-17 山东丰元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20978A (zh) * 2017-03-13 2018-09-11 万向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补锂工艺
CN109004182A (zh) * 2018-09-03 2018-12-14 北京乐华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极片预锂化的方法
CN109361022A (zh) * 2018-11-09 2019-0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46134A (zh) * 2018-12-11 2019-03-29 武汉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预钠化方法及得到的负极材料和钠离子电池
CN110165218A (zh) * 2019-04-04 2019-08-23 中南大学 一种正极补钠剂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0212152A (zh) * 2019-05-28 2019-09-06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对卷预锂化方法及装置
CN110875499A (zh) * 2018-08-31 2020-03-1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补锂的方法
CN111244563A (zh) * 2020-01-20 2020-06-05 黄杰 一种正极补锂离子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61838A (zh) * 2020-03-25 2020-06-09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亚硅负极极片预锂化的方法
CN111354901A (zh) * 2020-01-20 2020-06-3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隔膜锂化方法及锂化隔膜
CN111584853A (zh) * 2020-05-29 2020-08-25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预锂化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38583A (zh) * 2020-08-19 2020-12-04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氧化亚硅负极极片预锂化的制备方法
CN112151770A (zh) * 2020-09-16 2020-12-29 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预嵌锂的二硫化铁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二次电池
CN112271290A (zh) * 2020-10-14 2021-01-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制备含锂铌酸钛(ltno)材料或负极的方法及应用
CN112563457A (zh) * 2020-12-11 2021-03-26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硅基负极材料预锂化的方法
CN112652757A (zh) * 2020-12-23 2021-04-13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078372A (zh) * 2021-04-09 2021-07-06 江苏大学 锌离子固态电解质及其在准固态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CN113140694A (zh) * 2021-04-21 2021-07-2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
CN114243090A (zh) * 2021-12-17 2022-03-25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锂离子储能器件的预嵌锂装置及预嵌锂方法
CN114335414A (zh) * 2021-11-15 2022-04-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预锂化的方法及其产物与应用
CN114420915A (zh) * 2022-01-17 2022-04-29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补锂和制作方法
CN114784237A (zh) * 2022-04-02 2022-07-22 合肥工业大学 硅基负极、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692890A (zh) * 2022-11-25 2023-02-03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补锂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3040010A1 (zh) * 2021-09-15 2023-03-2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修复方法
JP2023085171A (ja) * 2021-12-08 2023-06-20 コリア・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オブ・サイエンス・アンド・テクノロジー 脱リチウム化溶液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陰極活物質または陰極の化成方法
CN117059804A (zh) * 2023-10-13 2023-11-14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预锂剂、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6164A (zh) * 2012-09-20 2013-02-06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向锂离子电池正极片补锂的方法
CN102916165A (zh) * 2012-09-20 2013-02-06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向锂离子电池负极片补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6164A (zh) * 2012-09-20 2013-02-06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向锂离子电池正极片补锂的方法
CN102916165A (zh) * 2012-09-20 2013-02-06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向锂离子电池负极片补锂的方法

Cited B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7463A (zh) * 2014-08-15 2014-11-19 万星光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超级电容器
CN106340675A (zh) * 2015-07-07 2017-01-1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储能电池用有机电解液的处理方法
CN105489841A (zh) * 2015-12-22 2016-04-13 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片预掺杂锂的方法
CN107195867A (zh) * 2016-03-15 2017-09-22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二次电池
US10826130B2 (en) 2016-03-15 2020-11-03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Negative activ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secondary battery
CN105932224A (zh) * 2016-05-23 2016-09-07 深圳大学 改性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914343A (zh) * 2016-07-11 2016-08-31 洛阳力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制备方法及应用、锂离子电池
CN105914343B (zh) * 2016-07-11 2018-11-30 洛阳力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制备方法及应用、锂离子电池
WO2018045940A1 (zh) * 2016-09-08 2018-03-15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态活性锂补充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7808978A (zh) * 2016-09-08 2018-03-16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态活性锂补充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6410114A (zh) * 2016-12-16 2017-02-15 武汉理工力强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大规模制备金属锂颗粒电极片的方法
CN108520978B (zh) * 2017-03-13 2020-07-31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补锂工艺
CN108520978A (zh) * 2017-03-13 2018-09-11 万向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补锂工艺
CN107785559B (zh) * 2017-11-02 2020-06-30 徐军红 一种石墨烯-钛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补锂石墨烯-钛酸锂薄膜、锂电池
CN107785559A (zh) * 2017-11-02 2018-03-09 徐军红 一种石墨烯‑钛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补锂石墨烯‑钛酸锂薄膜、锂电池
CN108417773A (zh) * 2018-02-05 2018-08-17 山东丰元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75499A (zh) * 2018-08-31 2020-03-1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补锂的方法
CN110875499B (zh) * 2018-08-31 2021-05-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补锂的方法
CN109004182A (zh) * 2018-09-03 2018-12-14 北京乐华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极片预锂化的方法
CN109361022A (zh) * 2018-11-09 2019-0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46134A (zh) * 2018-12-11 2019-03-29 武汉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预钠化方法及得到的负极材料和钠离子电池
CN110165218A (zh) * 2019-04-04 2019-08-23 中南大学 一种正极补钠剂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0165218B (zh) * 2019-04-04 2021-02-19 中南大学 一种正极补钠剂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0212152A (zh) * 2019-05-28 2019-09-06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对卷预锂化方法及装置
CN111244563A (zh) * 2020-01-20 2020-06-05 黄杰 一种正极补锂离子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54901A (zh) * 2020-01-20 2020-06-3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隔膜锂化方法及锂化隔膜
CN111354901B (zh) * 2020-01-20 2022-07-0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隔膜锂化方法及锂化隔膜
CN111261838A (zh) * 2020-03-25 2020-06-09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亚硅负极极片预锂化的方法
CN111584853A (zh) * 2020-05-29 2020-08-25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预锂化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38583A (zh) * 2020-08-19 2020-12-04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氧化亚硅负极极片预锂化的制备方法
CN112151770A (zh) * 2020-09-16 2020-12-29 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预嵌锂的二硫化铁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二次电池
CN112271290A (zh) * 2020-10-14 2021-01-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制备含锂铌酸钛(ltno)材料或负极的方法及应用
CN112563457A (zh) * 2020-12-11 2021-03-26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硅基负极材料预锂化的方法
CN112652757A (zh) * 2020-12-23 2021-04-13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652757B (zh) * 2020-12-23 2022-02-18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078372A (zh) * 2021-04-09 2021-07-06 江苏大学 锌离子固态电解质及其在准固态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CN113140694A (zh) * 2021-04-21 2021-07-2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
WO2023040010A1 (zh) * 2021-09-15 2023-03-2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修复方法
CN114335414A (zh) * 2021-11-15 2022-04-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预锂化的方法及其产物与应用
JP2023085171A (ja) * 2021-12-08 2023-06-20 コリア・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オブ・サイエンス・アンド・テクノロジー 脱リチウム化溶液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陰極活物質または陰極の化成方法
CN114243090A (zh) * 2021-12-17 2022-03-25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锂离子储能器件的预嵌锂装置及预嵌锂方法
CN114420915A (zh) * 2022-01-17 2022-04-29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补锂和制作方法
CN114784237A (zh) * 2022-04-02 2022-07-22 合肥工业大学 硅基负极、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692890A (zh) * 2022-11-25 2023-02-03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补锂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059804A (zh) * 2023-10-13 2023-11-14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预锂剂、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59804B (zh) * 2023-10-13 2024-03-19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预锂剂、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3825A (zh) 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锂元素补充方法
CN108780880B (zh) 一种锂硫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Jiang et al. Polymer‐templated formation of polydopamine‐coated SnO2 nanocrystals: anodes for cycl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
Park et al. Li3N as a cathode additive for high‐energy‐density lithium‐ion batteries
Cheng et al. Large‐Scale Fabrication of Core–Shell Structured C/SnO2 Hollow Spheres as Anode Materials with Improved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Wu et al. Solution-Based Processing of Graphene-Li 2 S Composite Cathodes for Lithium-Ion and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US20180315999A1 (en) Encapsulated lithium 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e thereof
US9680148B2 (en) Functionalized carbon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Nguyen et al. Nanosilicon‐Based Thick Negative Composite Electrodes for Lithium Batteries with Graphene as Conductive Additive
CN103390752B (zh)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08417820A (zh) 一种石墨烯-铝离子超级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44542A (zh) 一种锂硫电池用电解液及其应用
CN104795543B (zh) 一种凹凸棒基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储能应用
CN109671943B (zh) 一种高首效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99535B (zh) 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氟化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海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15186321A1 (ja)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部とホウ素含有部とを有する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373590A (zh) 全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
US20150280227A1 (en) Predoping method for an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in a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nergy storage devices
CN109659564A (zh) 一种降低锂离子电池阻抗的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46770B (zh) 一种电解液以及使用它的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86000A (zh) 预锂化硅氧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Bintang et al. Stabilization effect of solid-electrolyte interphase by electrolyte engineering for advanced Li-ion batteries
CN107258005B (zh) 包封的锂颗粒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其用途
CN11072946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碳纳米管复合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828095B (zh) 用金属钠被覆的电极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