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26780A - 抖动校正装置和具有该抖动校正装置的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抖动校正装置和具有该抖动校正装置的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26780A
CN103926780A CN201410018361.9A CN201410018361A CN103926780A CN 103926780 A CN103926780 A CN 103926780A CN 201410018361 A CN201410018361 A CN 201410018361A CN 103926780 A CN103926780 A CN 103926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rotor
permanent magnetism
magnet
housing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183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26780B (zh
Inventor
冈村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26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6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26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67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型的抖动校正装置和具有该抖动校正装置的拍摄装置。抖动校正装置(1)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基台部(11);可动部(15),其能够相对于基台部(11)移动;磁铁部(12),其设置在基台部(11)或可动部(15)的一方上;线圈(16),其设置在基台部(11)或可动部(15)的另一方的与磁铁部(12)对置的位置;以及转动体(14),其设置在比线圈(16)的卷线靠内侧的芯部,位于基台部(11)与可动部(15)之间。

Description

抖动校正装置和具有该抖动校正装置的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可动部相对于基台部移位来进行抖动校正的抖动校正装置和具有该抖动校正装置的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照相机的抖动校正装置的现有技术,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该抖动校正装置具有:保持架(Retainer),其设置在固定支承基板上,支承能够与台部件的与固定支承基板对置的面旋转接触的至少3个滚珠;磁力产生装置,其设置在固定支承基板的与台部件对置的面上;以及磁性部件,其构成台部件的与磁力产生装置对置的对置部,被在该磁力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磁力吸引到固定支承基板侧。
在该抖动校正装置中,当在照相机产生抖动时在驱动用线圈中流过电流时,流过电流的驱动用线圈产生使台板和摄像元件滑动的驱动力。于是,摄像元件向抵消抖动的方向滑动,从而校正像抖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60947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固定支承基板上需要设置3个滚珠的空间和设置磁铁的空间双方,妨碍小型化。并且,由于设置3个滚珠的位置和设置磁铁的位置错开,所以,无法可靠地将台板吸引到固定支承基板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型的抖动校正装置和具有该抖动校正装置的拍摄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抖动校正装置具有:基台部;可动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台部移动;磁铁部,其设置在所述基台部或所述可动部的一方上;线圈部,其设置在所述基台部或所述可动部的另一方的与所述磁铁部对置的位置;以及转动体,其设置在比所述线圈部的卷线靠内侧的芯部,位于所述基台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
根据该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能够提供小型的抖动校正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10的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抖动校正装置10中的与图1的II-II剖面对应的剖面的图。
图3是示出配置了虚拟的可动部15的基台部11的图。
图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20的图。
图5是示出从图4的相反侧观察的第2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20的图。
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抖动校正装置20中的与图4的VI-VI剖面对应的剖面的图。
图7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30的图。
图8是示出从图7的相反侧观察的第3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30的图。
图9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抖动校正装置30中的与图7和图8的IX-IX剖面对应的剖面的图。
图10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40的图。
图11是示出从图10的相反侧观察的第4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40的图。
图12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抖动校正装置40中的与图10和图11的XII-XII剖面对应的剖面的图。
图13是示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的拍摄装置的图。
图14是示出拍摄装置内的抖动校正装置等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标号说明
10、20、30、40:抖动校正装置;11、21、31、41:基台部;12、22、32、42:磁铁部;13、23、33、43:滑动部件;14、24、34、44:转动体部;15、25、35、45:可动部;16、26、36、46:线圈部;17、27、37、47:施力部;18、28:位置检测部;19:固定部;80:数字照相机(拍摄装置);81:照相机机身;82:镜头单元;83:外装体;84:安装部;85:面板显示窗;86:液晶面板;87:热靴;88:焦平面快门;89:摄像单元;90:三脚架螺旋部;91:电池;92:电池收纳室;112:操作部;113:控制部;114、115:总线;116:摄像驱动电路;117:临时存储器;118:图像处理部;119:存储介质部;120:显示部;121:设定信息存储器部;122:总线;124:CDS/ADC部;141:摄影光学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10的图。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抖动校正装置10中的与图1的II-II剖面对应的剖面的图。图3是示出配置了虚拟的可动部15的基台部11的图。
第1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10具有基台部11、磁铁部12、滑动部件13、转动体部14、可动部15、线圈部16、施力部17、位置检测部18、固定部19。
基台部11具有基台主体111、第1支承部件11a、第2支承部件11b、第3支承部件11c、第4支承部件11d。
基台主体111由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的部件构成,并设置有磁铁部12,该部件例如是由铁或铁的化合物等磁性体构成的。第1支承部件11a、第2支承部件11b、第3支承部件11c和第4支承部件11d用于在通过基台主体111和固定部19以可动部15能够移动的方式夹持可动部15的状态下,在基台主体111上支承固定部19,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构造:在各支承部件11a~11d上设置供螺钉贯穿的孔,将贯穿了固定部19的螺钉紧固在各孔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设置4个支承部件11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在基台主体111上支承固定部19即可,也可以设置小于4个或5个以上的支承部件。
这里,如图1所示,定义作为第1方向的X方向和与X方向正交的作为第2方向的Y方向。
磁铁部12具有第1永磁12a、第2永磁12b、第3永磁12c、第4永磁12d。
第1永磁12a由将可动部侧着磁为S极的第1磁铁12a1和将可动部侧着磁为N极的第2磁铁12a2构成。第1永磁12a设置成,第1磁铁12a1和第2磁铁12a2在X方向上并列。
第2永磁12b由将可动部侧着磁为S极的第3磁铁12b1和将可动部侧着磁为N极的第4磁铁12b2构成。第2永磁12b设置成,第3磁铁12b1和第4磁铁12b2与第1永磁12a同样在X方向上并列。
第3永磁12c由将可动部侧着磁为S极的第5磁铁12c1和将可动部侧着磁为N极的第6磁铁12c2构成。第3永磁12c设置成,第5磁铁12c1和第6磁铁12c2在Y方向上并列。
第4永磁12d由将可动部侧着磁为S极的第7磁铁12d1和将可动部侧着磁为N极的第8磁铁12d2构成。第4永磁12d设置成,第7磁铁12d1和第8磁铁12d2与第1永磁12a同样在X方向上并列。
另外,第1永磁12a、第2永磁12b和第4永磁12d可以一并使S极和N极相反。第3永磁12c也可以使S极和N极相反。第1永磁12a、第2永磁12b、第3永磁12c和第4永磁12d各自的磁铁可以分别独立构成或者一部分独立构成。通过独立构成,加工变得简单,能够简单地以低成本制作。
并且,将各磁铁固定在基台部11上的方法可采用粘接剂、螺钉紧固或铆接等,没有特别的限定。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基台部11上。
转动体部14是例如由陶瓷等非磁性体构成的陶瓷球,这对于其他实施方式也是相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体部14包括第1转动体14a、第2转动体14b和第3转动体14c。
可动部15具有可动主体151、第1线圈收纳部15a、第2线圈收纳部15b、第3线圈收纳部15c。线圈部16具有第1线圈16a、第2线圈16b、第3线圈16c、第4线圈16d。
可动主体151例如由铝合金或合成树脂等非磁性体构成,具有对接收到的光进行光电转换的摄像元件152等。除此之外,可动主体151还搭载有未图示的由超声波滤波器和红外线截止滤波器等构成的滤波器组以及对基于摄像元件检测到的受光量的影像信号等进行处理的电气元件等。与各线圈收纳部15a~15c相比,可动主体151在与X方向和Y方向正交的Z方向上的长度较长。
第1线圈收纳部15a从可动主体151的周围突出且设置在与第1永磁12a对应的位置。第1线圈收纳部15a形成有与第1线圈16a对应地使第1线圈收纳部15a的第1永磁12a侧开口的第1线圈收纳凹部15a1,在第1线圈收纳凹部15a1中收纳第1线圈16a。并且,在第1线圈收纳凹部15a1的内侧形成有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15a2
第2线圈收纳部15b从可动主体151的周围突出且设置在与第2永磁12b对应的位置。第2线圈收纳部15b形成有与第2线圈16b对应地使第2线圈收纳部15b的第2永磁12b侧开口的第2线圈收纳凹部15b1,在第2线圈收纳凹部15b1中收纳第2线圈16b。并且,在第2线圈收纳凹部15b1的内侧形成有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15b2
第3线圈收纳部15c从可动主体151的周围突出且设置在与第3永磁12c和第4永磁12d对应的位置。第3线圈收纳部15c形成有与第3线圈16c和第4线圈16d对应地使第3线圈收纳部15c的第3永磁12c和第4永磁12d侧开口的第3线圈收纳凹部15c1和第4线圈收纳凹部15d1,在第3线圈收纳凹部15c1中收纳第3线圈16c,在第4线圈收纳凹部15d1中收纳第4线圈16d。并且,在第3线圈收纳凹部15c1的内侧形成有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15c2。并且,在第4线圈收纳凹部15d1的内侧形成有位置检测收纳凹部15d2
第1线圈16a由作为电导体的卷线构成,在卷线的内侧具有由空气等芯形成的第1芯部16a1,与第1永磁12a对置设置。第2线圈16b由作为电导体的卷线构成,在卷线的内侧具有由空气等芯形成的第2芯部16b1,与第2永磁12b对置设置。第3线圈16c由作为电导体的卷线构成,在卷线的内侧具有由空气等芯形成的第3芯部16c1,与第3永磁12c对置设置。第4线圈16d由电导体的卷线构成,在卷线的内侧具有由空气等芯形成的第4芯部16d1,与第4永磁12d对置设置。
另外,如图所示,各线圈16a、16b、16c的开口面形成在X-Y平面上,即形成在与摄像元件152的受光面(摄像面)平行的面上。并且,各线圈16a、16b、16c的开口轴形成在与X-Y平面正交的方向上,即形成在与摄像元件152的受光面(摄像面)正交的方向上。
在第1永磁12a的第1线圈16a侧的表面设置有磁铁侧第1滑动部件13a1。在第2永磁12b的第2线圈16b侧的表面设置有磁铁侧第2滑动部件13b1。在第3永磁12c的第3线圈16c侧的表面设置有磁铁侧第3滑动部件13c1
在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15a2的底面设置有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13a2。在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15b2的底面设置有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13b2。在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15c2的底面设置有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13c2
滑动部件13是由非磁性体构成的薄板状的部件(例如非磁性体SUS(不锈钢)),滑动部件13用于防止转动体部14由于摩擦而损坏,因此,优选在全部的芯部和配置了磁铁的部件(可动部或基台部的一方)上配置有滑动部件,即优选在与转动体部接触的全部部位上配置有滑动部件13,这对于其他实施方式也是相同的。
第1转动体14a、第2转动体14b和第3转动体14c分别以大部分嵌入到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15a2、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15b2和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15c2的内部,而一部分比可动部15的表面更向磁铁侧突出的方式被收纳。因此,第1转动体14a、第2转动体14b和第3转动体14c分别配置在第1线圈16a、第2线圈16b和第3线圈16c的卷线的内侧的第1芯部16a1、第2芯部16b1和第3芯部16c1中。
这样,由于第1转动体14a、第2转动体14b和第3转动体14c分别配置在第1线圈16a、第2线圈16b和第3线圈16c的卷线的内侧的第1芯部16a1、第2芯部16b1和第3芯部16c1中,所以,与将第1转动体14a、第2转动体14b和第3转动体14c的设置位置分别配置在第1线圈16a、第2线圈16b和第3线圈16c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利用空间,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在磁铁侧第1滑动部件13a1与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13a2之间以使第1转动体14a能够旋转移动的方式夹持第1转动体14a。在磁铁侧第2滑动部件13b1与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13b2之间以使第2转动体14b能够旋转移动的方式夹持第2转动体14b。在磁铁侧第3滑动部件13c1与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13c2之间以使第3转动体14c能够旋转移动的方式夹持第3转动体14c。
由于第1转动体14a、第2转动体14b和第3转动体14c分别被夹持在磁铁侧第1滑动部件13a1与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13a2之间、磁铁侧第2滑动部件13b1与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13b2之间以及磁铁侧第3滑动部件13c1与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13c2之间,所以,第1转动体14a、第2转动体14b和第3转动体14c不会分别直接与第1永磁12a、第2永磁12b和第3永磁12c、以及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15a2、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15b2和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15c2抵接。
因此,能够降低第1线圈收纳部15a、第2线圈收纳部15b和第3线圈收纳部15c、以及第1永磁12a、第2永磁12b和第3永磁12c由于摩擦而受到的损伤、熔融等影响。
并且,能够降低第1转动体14a、第2转动体14b和第3转动体14c自身由于摩擦而受到的损伤、熔融等影响。
在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13a2的固定部19侧的第1线圈收纳部15a的内部嵌入有作为施力部17的第1磁性体17a。并且,在第1磁性体17a的固定部19侧嵌入有作为位置检测部18的第1霍尔元件18a。
在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13b2的固定部19侧的第2线圈收纳部15b的内部嵌入有作为施力部17的第2磁性体17b。
在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13c2的固定部19侧的第3线圈收纳部15c的内部嵌入有作为施力部17的第3磁性体17c。并且,在第3磁性体17c的固定部19侧嵌入有作为位置检测部18的第2霍尔元件18b。进而,在位置检测收纳凹部15d2中嵌入有作为位置检测部18的第3霍尔元件18c。
这样,由于第1磁性体17a、第2磁性体17b和第3磁性体17c分别收纳在环状的第1线圈16a、第2线圈16b和第3线圈16c的内侧,所以,与将第1磁性体17a、第2磁性体17b和第3磁性体17c分别配置在环状的第1线圈16a、第2线圈16b和第3线圈16c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利用空间,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第1磁性体17a、第2磁性体17b和第3磁性体17c始终以分别被第1永磁12a、第2永磁12b和第3永磁12c吸引的方式被施力。由于第1磁性体17a、第2磁性体17b和第3磁性体17c分别被第1永磁12a、第2永磁12b和第3永磁12c吸引,可动部15始终被加压而被按压在基台部11侧。
其结果,第1转动体14a与磁铁侧第1滑动部件13a1和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13a2抵接,第2转动体14b与磁铁侧第2滑动部件13b1和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13b2抵接,第3转动体14c与磁铁侧第3滑动部件13c1和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13c2抵接,能够可靠地相对于基台部11保持可动部15的位置。
并且,通过利用第1霍尔元件18a、第2霍尔元件18b和第3霍尔元件18c进行位置检测,能够可靠地使可动部15相对于基台部11移动。
固定部19由板状的铁等磁性体形成,在以使可动部15能够移动的方式夹持可动部15的状态下被支承在基台主体111上。固定部19设置在至少与第1永磁12a、第2永磁12b、第3永磁12c和第4永磁12d对置的位置即可。
另外,可动部15也可以通过弹簧等施力部件而与固定部19连结并被支承在该固定部19上。通过由施力部件进行连结,不用对线圈通电,也能够恢复到预定位置。
对第1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永磁12a和第1线圈16a形成使可动部15在作为第1方向的X方向上移动的作为第1线性致动器的第1X方向线性致动器LA1。并且,第2永磁12b和第2线圈16b形成使可动部15在作为第1方向的X方向上移动的作为第1线性致动器的第2X方向线性致动器LA2。并且,第3永磁12c和第3线圈16c形成使可动部15在作为第2方向的Y方向上移动的作为第2线性致动器的Y方向线性致动器LA3。进而,第4永磁12d和第4线圈16d形成使可动部15在以可动部15的重心为中心旋转的方向上移动的作为第3线性致动器的旋转方向线性致动器LA4。
第1线圈16a、第2线圈16b、第3线圈16c和第4线圈16d分别与未图示的电源连接,通过使电源接通/断开的开关而在第1线圈16a、第2线圈16b、第3线圈16c和第4线圈16d中流过电流。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第1线圈16a和第2线圈16b中同时流过电流的情况下,可动部15通过X方向的驱动力而移动。但是,第1X方向线性致动器LA1和第2X方向线性致动器LA2相对于重心G向上方向、即Y方向偏移。因此,产生力矩,可动部15呈以重心G为中心旋转的方式移动。
因此,在第4线圈16d中流过电流,通过旋转方向线性致动器LA4产生如下的驱动力:该驱动力使可动部15以重心G为中心,向与基于第1X方向线性致动器LA1和第2X方向线性致动器LA2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移动。
因此,基于第1X方向线性致动器LA1、第2X方向线性致动器LA2的驱动力和基于旋转方向线性致动器LA4的驱动力抵消以重心G为中心旋转的力,能够降低各自的Y方向的驱动力的影响。
另外,在第3线圈16c中流过电流的情况下,由于Y方向线性致动器LA3的驱动力位于穿过重心G的直线上,所以,可动部15在Y方向上移动。
可动部15始终以通过第1磁性体17a、第2磁性体17b和第3磁性体17c分别被第1永磁12a、第2永磁12b和第3永磁12c吸引的方式被施力,所以,对于第1转动体14a、第2转动体14b和第3转动体14c的转动,能够一边分别持续与第1转动体14a、第2转动体14b和第3转动体14c抵接一边移动,能够相对于基台部11保持一定距离并顺畅地进行移动。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校正抖动。
并且,由于第1转动体14a被磁铁侧第1滑动部件13a1和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13a2夹持,第2转动体14b被磁铁侧第2滑动部件13b1和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13b2夹持,第3转动体14c被磁铁侧第3滑动部件13c1和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13c2夹持,所以,第1转动体14a、第2转动体14b、第3转动体14c不会分别直接与第1永磁12a、第2永磁12b和第3永磁12c、以及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15a2、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15b2和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15c2抵接,所以,能够降低由于各个部件间摩擦而受到的影响。因此,能够实现部件和装置的长寿命化。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20的图。图5是从背侧示出图4的第2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20的图。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抖动校正装置20中的与图4的VI-VI剖面对应的剖面的图。
第2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20具有基台部21、磁铁部22、滑动部件23、转动体部24、可动部25、线圈部26、施力部27、位置检测部28。第2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20是将磁铁部22设置在可动部25上、将线圈部26设置在基台部21上、且不使用固定部的构造,对与其相伴的部分进行了变更。省略其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基台部21的第1支承部件21a、第2支承部件21b、第3支承部件21c和第4支承部件21d用于在通过基台主体211和例如照相机外壳等未图示的其他固定部件以使可动部25能够移动的方式夹持可动部25的状态下,在基台主体211上支承其他固定部件。
在基台部21上设置有包括第1线圈收纳部21’a、第2线圈收纳部21’b和第3线圈收纳部21’c在内的线圈收纳部21’。
第1线圈收纳部21’a设置在基台主体211上的与第1永磁22a对应的位置处。在第1线圈收纳部21’a中,形成有与第1永磁22a对应地使第1线圈收纳部21’a的第1永磁22a侧开口的第1线圈收纳凹部21’a1,在第1线圈收纳凹部21’a1中收纳第1线圈26a。并且,在第1线圈收纳凹部21’a1的内侧形成有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21’a2
第2线圈收纳部21’b设置在基台主体211上的与第2永磁22b对应的位置处。在第2线圈收纳部21’b中,形成有与第2永磁22b对应地使第2线圈收纳部21’b的第2永磁22b侧开口的第2线圈收纳凹部21’b1,在第2线圈收纳凹部21’b1中收纳第2线圈26b。并且,在第2线圈收纳凹部21’b1的内侧形成有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21’b2
第3线圈收纳部21’c设置在基台主体211上的与第3永磁22c和第4永磁22d对应的位置处。在第3线圈收纳部21’c中,形成有与第3永磁22c对应地使第3线圈收纳部21’c的第3永磁22c侧开口的第3线圈收纳凹部21’c1,在第3线圈收纳凹部21’c1中收纳第3线圈26c。并且,在第3线圈收纳部21’c中,形成有与第4永磁22d对应地使第3线圈收纳部21’c的第4永磁22d侧开口的第4线圈收纳凹部21’d1,在第4线圈收纳凹部21’d1中收纳第4线圈26d。进而,在第3线圈收纳凹部21’c1的内侧形成有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21’c2。并且,在第4线圈收纳凹部21’d1的内侧形成有位置检测收纳凹部21’d2
第1线圈26a设置于与第1永磁22a对置地在第1线圈收纳部21’a中形成的第1线圈收纳凹部21’a1中。第2线圈26b设置于与第2永磁22b对置地在第2线圈收纳部21’b中形成的第2线圈收纳凹部21’b1中。第3线圈26c设置于与第3永磁22c对置地在第3线圈收纳部21’c中形成的第3线圈收纳凹部21’c1中。第4线圈26d设置于与第4永磁22d对置地在第3线圈收纳部21’c中形成的第4线圈收纳凹部21’d1中。
这里,如图4所示,定义作为第1方向的X方向和与X方向正交的作为第2方向的Y方向。
可动部25具有可动主体251、第1磁铁收纳部25a、第2磁铁收纳部25b、第3磁铁收纳部25c。磁铁部22具有第1永磁22a、第2永磁22b、第3永磁22c、第4永磁22d。
第1磁铁收纳部25a从可动主体251突出且设置在与第1线圈26a对应的位置。使第1磁铁收纳部25a的与第1线圈26a对置的一侧开口而形成为箱状,收纳第1永磁22a。
第2磁铁收纳部25b从可动主体251突出且设置在与第2线圈26b对应的位置。使第2磁铁收纳部25b的与第2线圈26b对置的一侧开口而形成为箱状,收纳第2永磁22b。
第3磁铁收纳部25c从可动主体251突出且设置在与第3线圈26c和第4线圈26d对应的位置。第3磁铁收纳部25c使与第3线圈26c对置的一侧开口而形成为箱状,收纳第3永磁22c和第4永磁22d。
另外,以下的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第1转动体24a、第2转动体24b和第3转动体24c分别配置在第1线圈26a、第2线圈26b和第3线圈26c的卷线的内侧的第1芯部26a1、第2芯部26b1和第3芯部26c1中,以及第1转动体24a被磁铁侧第1滑动部件23a1和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23a2夹持、第2转动体24b被磁铁侧第2滑动部件23b1和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23b2夹持、第3转动体24c被磁铁侧第3滑动部件23c1和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23c2夹持。
在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23a2的基台部21侧的第1线圈收纳部21’a的内部嵌入有作为施力部27的第1磁性体27a。并且,在第1磁性体27a的基台部21侧嵌入有作为位置检测部28的第1霍尔元件28a。
在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23b2的基台部21侧的第2线圈收纳部21’b的内部嵌入有作为施力部27的第2磁性体27b。
在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23c2的基台部21侧的第3线圈收纳部21’c的内部嵌入有作为施力部27的第3磁性体27c。并且,在第3磁性体27c的基台部21侧嵌入有作为位置检测部28的第2霍尔元件28b。并且,在第4线圈收纳凹部21’d1的内侧形成有位置检测收纳凹部21’d2,嵌入有作为位置检测部28的第3霍尔元件28c。
第2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20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这样的第2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20,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以外,通过不使用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固定部,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并且,能够使装置轻量化。
接着,对第3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30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30的图。图8是从背侧示出图7的第3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30的图。图9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抖动校正装置30中的与图7和图8的IX-IX剖面对应的剖面的图。
第3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30具有基台部31、磁铁部32、滑动部件33、转动体部34、可动部35、线圈部36、施力部37、位置检测部38。第3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30例如支承镜头L等,在照相机主体或镜筒等中使用。
基台部31具有基台主体311,支承在照相机主体或镜筒等上。
基台主体311由大致环状的平板状的部件构成,并设置有磁铁部32,该平板状的部件例如是由铁或铁的化合物等磁性体构成的。在基台主体311上形成有用于设置磁铁部32的第1凹部31a1、第2凹部31b1和第3凹部31c1
磁铁部32具有第1永磁32a、第2永磁32b、第3永磁32c。第1永磁32a设置在基台主体311的第1凹部31a1中。第2永磁32b设置在基台主体311的第2凹部31b1中。第3永磁32c设置在基台主体311的第3凹部31c1中。
第1永磁32a由将可动部侧着磁为S极的第1磁铁32a1和将可动部侧着磁为N极的第2磁铁32a2构成。第1永磁32a设置成,第1磁铁32a1和第2磁铁32a2并列。将第1磁铁32a1和第2磁铁32a2并列的方向设为作为第1方向的A方向。
第2永磁32b由将可动部侧着磁为S极的第3磁铁32b1和将可动部侧着磁为N极的第4磁铁32b2构成。第2永磁32b设置成,第3磁铁32b1和第4磁铁32b2并列。将第3磁铁32b1和第4磁铁32b2并列的方向设为作为第2方向的B方向。
第3永磁32c由将可动部侧着磁为S极的第5磁铁32c1和将可动部侧着磁为N极的第6磁铁32c2构成。第3永磁32c设置成,第5磁铁32c1和第6磁铁32c2并列。将第5磁铁32c1和第6磁铁32c2并列的方向设为作为第3方向的C方向。
另外,第1永磁32a、第2永磁32b和第3永磁32c可以一并使S极和N极相反。第1永磁32a、第2永磁32b和第3永磁32c各自的磁铁可以分别独立构成或者一部分独立构成。通过独立构成,加工变得简单,能够简单地以低成本制作。
并且,将各磁铁32固定在基台部31上的方法可采用粘接剂、螺钉紧固或铆接等,没有特别的限定。在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基台部31上。
可动部35具有可动主体351、第1线圈收纳部35a、第2线圈收纳部35b、第3线圈收纳部35c。线圈部36具有第1线圈36a、第2线圈36b、第3线圈36c。
可动主体351例如由铝合金或合成树脂等非磁性体构成,是支承光所透射的镜头L等的圆环状的板状部件。
第1线圈收纳部35a从可动主体351的周围突出且设置在与第1永磁32a对应的位置。第1线圈收纳部35a形成有与第1线圈36a对应地使第1线圈收纳部35a的第1永磁32a侧开口的第1线圈收纳凹部35a1,在第1线圈收纳凹部35a1中收纳第1线圈36a。并且,在第1线圈收纳凹部35a1的内侧形成有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35a2
第2线圈收纳部35b从可动主体351的周围突出且设置在与第2永磁32b对应的位置。第2线圈收纳部35b形成有与第2线圈36b对应地使第2线圈收纳部35b的第2永磁32b侧开口的第2线圈收纳凹部35b1,在第2线圈收纳凹部35b1中收纳第2线圈36b。并且,在第2线圈收纳凹部35b1的内侧形成有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35b2
第3线圈收纳部35c从可动主体351的周围突出且设置在与第3永磁32c对应的位置。第3线圈收纳部35c形成有与第3线圈36c对应地使第3线圈收纳部35c的第3永磁32c侧开口的第3线圈收纳凹部35c1,在第3线圈收纳凹部35c1中收纳第3线圈36c。并且,在第3线圈收纳凹部35c1的内侧形成有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35c2
第1线圈36a与第1永磁32a对置设置。第2线圈36b与第2永磁32b对置设置。第3线圈36c与第3永磁32c对置设置。
在第1永磁32a的第1线圈36a侧的表面设置有磁铁侧第1滑动部件33a1。在第2永磁32b的第2线圈36b侧的表面设置有磁铁侧第2滑动部件33b1。在第3永磁32c的第3线圈36c侧的表面设置有磁铁侧第3滑动部件33c1
在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35a2的底面设置有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33a2。在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35b2的底面设置有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33b2。在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35c2的底面设置有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33c2
第1转动体34a、第2转动体34b和第3转动体34c分别以大部分嵌入到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35a2、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35b2和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35c2的内部,而一部分比可动部35的表面更向磁铁侧突出的方式被收纳。因此,第1转动体34a、第2转动体34b和第3转动体34c分别配置在第1线圈36a、第2线圈36b和第3线圈36c的卷线的内侧的第1芯部36a1、第2芯部36b1和第3芯部36c1中。
这样,由于第1转动体34a、第2转动体34b和第3转动体34c分别配置在环状的第1线圈36a、第2线圈36b和第3线圈36c的卷线的内侧,所以,与将第1转动体34a、第2转动体34b和第3转动体34c的设置位置分别配置在环状的第1线圈36a、第2线圈36b和第3线圈36c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利用空间,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在磁铁侧第1滑动部件33a1与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33a2之间以能够使第1转动体34a旋转移动的方式夹持第1转动体34a。在磁铁侧第2滑动部件33b1与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33b2之间以能够使第2转动体34b旋转移动的方式夹持第2转动体34b。在磁铁侧第3滑动部件33c1与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33c2之间以能够使第3转动体34c旋转移动的方式夹持第3转动体34c。
由于第1转动体34a、第2转动体34b和第3转动体34c分别被夹持在磁铁侧第1滑动部件33a1与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33a2之间、磁铁侧第2滑动部件33b1与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33b2之间以及磁铁侧第3滑动部件33c1与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33c2之间,所以,第1转动体34a、第2转动体34b和第3转动体34c不会分别直接与第1永磁32a、第2永磁32b和第3永磁32c、以及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35a2、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35b2和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35c2抵接。
因此,能够降低第1线圈收纳部35a、第2线圈收纳部35b和第3线圈收纳部35c、以及第1永磁32a、第2永磁32b和第3永磁32c由于摩擦而受到的损伤、熔融等影响。
并且,能够降低第1转动体34a、第2转动体34b和第3转动体34c自身由于摩擦而受到的损伤、熔融等影响。
在第1线圈收纳部35a的与第1永磁32a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作为施力部37的第1磁性体37a。另外,如果是与第1永磁32a对置的位置,则第1磁性体37a也可以嵌入第1线圈收纳部35a内。
在第2线圈收纳部35b的与第2永磁32b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作为施力部37的第2磁性体37b。另外,如果是与第2永磁32b对置的位置,则第2磁性体37b也可以嵌入第2线圈收纳部35b内。
在第3线圈收纳部35c的与第3永磁32c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作为施力部37的第3磁性体37c。另外,如果是与第3永磁32c对置的位置,则第3磁性体37c也可以嵌入第3线圈收纳部35c内。
这样,由于第1磁性体37a、第2磁性体37b和第3磁性体37c分别收纳在环状的第1线圈36a、第2线圈36b和第3线圈36c的内侧,所以,与将第1磁性体37a、第2磁性体37b和第3磁性体37c分别配置在环状的第1线圈36a、第2线圈36b和第3线圈36c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利用空间,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第1磁性体37a、第2磁性体37b和第3磁性体37c始终以分别被第1永磁32a、第2永磁32b和第3永磁32c吸引的方式被施力。由于第1磁性体37a、第2磁性体37b和第3磁性体37c分别被第1永磁32a、第2永磁32b和第3永磁32c吸引,可动部35始终被加压而被按压在基台部31侧。
其结果,第1转动体34a与磁铁侧第1滑动部件33a1和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33a2抵接,第2转动体34b与磁铁侧第2滑动部件33b1和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33b2抵接,第3转动体34c与磁铁侧第3滑动部件33c1和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33c2抵接,能够相对于基台部31可靠地保持可动部35的位置。
并且,通过利用未图示的位置检测部进行位置检测,能够可靠地使可动部35相对于基台部31移动。
另外,优选在周向上分别以120度隔开间隔而均等地配置第1转动体34a、第2转动体34b和第3转动体34c。通过均等地配置,能够更加可靠地使可动部35相对于基台部31移动。
对第3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3实施方式中,第1永磁32a和第1线圈36a形成使可动部35在作为第1方向的A方向上移动的第1线性致动器LA1。并且,第2永磁32b和第2线圈36b形成使可动部35在作为第3方向的B方向上移动的第2线性致动器LA2。并且,第3永磁32c和第3线圈36c形成使可动部35在作为第3方向的C方向上移动的第3线性致动器LA3。
第1线圈36a、第2线圈36b和第3线圈36c分别与未图示的电源连接,通过使电源接通/断开的开关而在第1线圈36a、第2线圈36b和第3线圈36c中流过电流。
在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第1线圈36a中流过电流的情况下,可动部35在A方向上移动。在第2线圈36b中流过电流的情况下,可动部35在B方向上移动。并且,在第3线圈36c中流过电流的情况下,可动部35在C方向上移动。
可动部35始终以通过第1磁性体37a、第2磁性体37b和第3磁性体37c被第1永磁32a、第2永磁32b和第3永磁32c吸引的方式被施力,所以,对于第1转动体34a、第2转动体34b和第3转动体34c的转动,能够分别一边持续与第1转动体34a、第2转动体34b和第3转动体34c抵接一边移动,能够相对于基台部31保持一定距离并顺畅地进行移动。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校正抖动。
并且,由于第1转动体34a被磁铁侧第1滑动部件33a1和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33a2夹持,第2转动体34b被磁铁侧第2滑动部件33b1和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33b2夹持,第3转动体34c被磁铁侧第3滑动部件33c1和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33c2夹持,所以,不会分别直接与第1永磁32a、第2永磁32b和第3永磁32c、以及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35a2、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35b2和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35c2抵接,所以,能够降低由于各个部件间摩擦而受到的影响。因此,能够实现部件和装置的长寿命化。
接着,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0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40的图。图11是从背侧示出图10的第4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抖动校正装置40的图。图12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抖动校正装置40中的与图10的XII-XII剖面对应的剖面的图。
第4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40具有基台部41、磁铁部42、滑动部件43、转动体部44、可动部45、线圈部46、施力部47。第4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40是将磁铁部42设置在可动部45上、将线圈部46设置在基台部41上的构造,对与其相伴的部分进行了变更。省略其他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基台部41具有基台主体411,支承在照相机主体或镜筒等上。在基台部41上设置有包括第1线圈收纳部41a、第2线圈收纳部41b和第3线圈收纳部41c在内的线圈收纳部。
基台主体411由大致环状的平板状的部件构成,并设置有线圈部46,该平板状的部件例如是由铁或铁的化合物等磁性体构成的。在基台主体411上分别形成有第1线圈收纳凹部41a1、第2线圈收纳凹部41b1和第3线圈收纳凹部41c1
第1线圈收纳凹部41a1是与设置在可动部45上的第1永磁42a对应地使第1永磁42a侧开口而形成的。第1线圈46a收纳在第1线圈收纳凹部41a1中。并且,在第1线圈收纳凹部41a1的内侧形成有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41a2
第2线圈收纳凹部41b1是与设置在可动部45上的第2永磁42b对应地使第1永磁42b侧开口而形成的。第2线圈46b收纳在第2线圈收纳凹部41b1中。并且,在第2线圈收纳凹部41b1的内侧形成有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41b2
第3线圈收纳凹部41c1是与设置在可动部45上的第3永磁42c对应地使第3永磁42c侧开口而形成的。第3线圈46c收纳在第3线圈收纳凹部41c1中。并且,在第3线圈收纳凹部41c1的内侧形成有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41c2
第1线圈46a与第1永磁42a对置地设置在第1线圈收纳凹部41a1中。第2线圈46b与第2永磁42b对置地设置在第2线圈收纳凹部41b1中。第3线圈46c与第3永磁42c对置地设置在第3线圈收纳凹部41c1中。
在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41a2的底面设置有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43a2。在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41b2的底面设置有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43b2。在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41c2的底面设置有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43c2
第1转动体44a、第2转动体44b和第3转动体44c分别以大部分嵌入到第1转动体收纳凹部41a2、第2转动体收纳凹部41b2和第3转动体收纳凹部41c2的内部,而一部分比可动部45的表面更向磁铁侧突出的方式被收纳。因此,第1转动体44a、第2转动体44b和第3转动体44c分别配置在第1线圈46a、第2线圈46b和第3线圈46c的卷线的内侧的第1芯部46a1、第2芯部46b1和第3芯部46c1中。
另外,以下的构造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第1转动体44a、第2转动体44b和第3转动体44c分别配置在第1线圈46a、第2线圈46b和第3线圈46c的卷线的内侧的第1芯部46a1、第2芯部46b1和第3芯部46c1上,以及第1转动体44a被磁铁侧第1滑动部件43a1和线圈侧第1滑动部件43a2夹持、第2转动体44b被磁铁侧第2滑动部件43b1和线圈侧第2滑动部件43b2夹持、第3转动体44c被磁铁侧第3滑动部件43c1和线圈侧第3滑动部件43c2夹持。
这样,由于第1转动体44a、第2转动体44b和第3转动体44c分别收纳在环状的第1线圈46a、第2线圈46b和第3线圈46c的内侧,所以,与将第1转动体44a、第2转动体44b和第3转动体44c的设置位置分别配置在环状的第1线圈46a、第2线圈46b和第3线圈46c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利用空间,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可动部45具有可动主体451、第1磁铁收纳部45a、第2磁铁收纳部45b、第3磁铁收纳部45c。
可动主体451例如由铝合金或合成树脂等非磁性体构成,是支承光所透射的镜头L等的圆环状的板状部件。
第1磁铁收纳部45a从可动主体451的周围突出且设置在与第1线圈46a对应的位置。第1磁铁收纳部45a形成有与第1磁铁42a对应地使第1磁铁收纳部45a的第1线圈46a侧开口的第1磁铁收纳凹部45a1,在第1磁铁收纳凹部45a1中收纳第1磁铁42a。
第2磁铁收纳部45b从可动主体451的周围突出且设置在与第2线圈46b对应的位置。第2磁铁收纳部45b形成有与第2磁铁42b对应地使第2磁铁收纳部45b的第2线圈46b侧开口的第2磁铁收纳凹部45b1,在第2磁铁收纳凹部45b1中收纳第2磁铁42b。
第3磁铁收纳部45c从可动主体451的周围突出且设置在与第3线圈46c对应的位置。第3磁铁收纳部45c形成有与第3磁铁46c对应地使第3磁铁收纳部45c的第3线圈46c侧开口的第3磁铁收纳凹部45c1,在第3磁铁收纳凹部45c1中收纳第3磁铁42c。
在基台部41的第1线圈收纳凹部41a1的与第1线圈46a相反的一侧嵌入有作为施力部47的第1磁性体47a。另外,如果是与第1永磁42a对置的位置,则第1磁性体47a也可以设置在基台部41的第1线圈收纳凹部41a1的相反侧的面上。
在基台部41的第2线圈收纳凹部41b1的与第2线圈46b相反的一侧嵌入有作为施力部47的第2磁性体47b。另外,如果是与第2永磁42b对置的位置,则第2磁性体47b也可以设置在基台部41的第2线圈收纳凹部41b1的相反侧的面上。
在基台部41的第3线圈收纳凹部41c1的与第3线圈46c相反的一侧嵌入有作为施力部47的第3磁性体47c。另外,如果是与第3永磁42c对置的位置,则第3磁性体47c也可以设置在基台部41的第3线圈收纳凹部41c1的相反侧的面上。
第4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40的动作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能够应用于电子拍摄装置、尤其是数字照相机或摄像机等。下面例示该实施方式。
图13是示出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的拍摄装置的图,图14是示出拍摄装置内的抖动校正装置等的图。
如图13和图14所示,作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抖动校正装置1的拍摄装置的数字照相机80由照相机机身81和镜头单元82构成,该镜头单元82具有摄影镜头L,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安装在照相机机身81上。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从摄影镜头L入射到照相机机身81的入射光轴用“O”表示,相对于入射光轴O方向将被摄体侧设为前方(前面侧),将成像侧设为后方(背面侧)。并且,将与光轴O正交的方向中的、在通常的拍摄状态下从前方观察的左右方向设为作为第1方向的X方向,将上下方向设为作为第2方向的Y方向。作为第1方向的X方向和作为第2方向的Y方向与抖动校正装置10中的作为第1方向的X方向和作为第2方向的Y方向对应。
照相机机身81具有兼作为照相机主体的外装体83,该外装体83收纳构成数字照相机80的部件,在入射光轴O上的前侧位置处具有用于更换自如地安装镜头单元82的环状的安装部84。并且,在外装体83上,在从前方观察的左侧设有在拍摄时由操作者的右手保持的未图示的握持部。在该握持部的顶部配置有释放按钮等未图示的各种开关、按钮类。
进而,照相机机身81具有在外装体83的内部收纳电池91的电池收纳室92。并且,在电池收纳室92的后方配设有电路基板等(未图示),该电路基板搭载了用于进行照相机整体控制和图像处理、压缩处理、数据存储处理等的控制电路、SDRAM等存储器、电源电路等。并且,在照相机机身81中内置有例如基于陀螺仪传感器等的该照相机机身81的抖动状态检测装置(未图示)。
进而,如图13和图14所示,照相机机身81在外装体83的背面侧具有液晶面板86,该液晶面板86具有面板显示窗85。该液晶面板86是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类型的矩形状显示面板,除了显示所拍摄的图像以外,还显示各种设定/调整事项等的各种信息作为图像。并且,在外装体83的顶部配置有用于安装光学取景器、电子取景器、外置闪光灯、或者麦克风等的热靴87。
如图13所示,在照相机机身81的外装体83内配设有焦平面快门88和摄像单元89。摄像单元89具有抖动校正装置10,该抖动校正装置10以使作为CCD或CMOS传感器等的摄像元件152能够在XY平面上移位的方式支承摄像元件152,并且使用线性致动器。该抖动校正装置10根据来自上述抖动检测装置的抖动信号进行动作,以抵消检测到的抖动方向的力。摄像元件152具有矩形的受光面,配设成受光面的长边沿着X方向。并且,在外装体83的底面部设有三脚架螺旋部90。
图1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80的主要部分的内部电路的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处理单元例如由CDS/ADC部124、临时存储器117、图像处理部118等构成,存储单元由存储介质部等构成。
如图15所示,数字照相机80具有操作部112、与该操作部112连接的控制部113、经由总线114和115而与该控制部113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的摄像驱动电路116、临时存储器117、图像处理部118、存储介质部119、显示部120和设定信息存储器部121。
上述临时存储器117、图像处理部118、存储介质部119、显示部120和设定信息存储器部121能够经由总线122而相互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并且,在摄像驱动电路116上连接有摄像元件152和CDS/ADC部124。
操作部112具有各种输入按钮和开关,经由这些输入按钮和开关将从外部(照相机使用者)输入的事件信息通知给控制部113。控制部113例如是由CPU等构成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内置有未图示的程序存储器,根据程序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对数字照相机80整体进行控制。
CCD等摄像元件152是如下的摄像元件:该摄像元件被摄像驱动电路116驱动控制,将经由摄影光学系统141形成的物体像的每个像素的光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到CDS/ADC部124。
CDS/ADC部124是如下的电路:该电路对从摄像元件36输入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并且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将仅进行了该放大和数字转换后的影像原始数据(拜尔数据、以下称为RAW数据。)输出到临时存储器117。
临时存储器117例如是由SDRAM等构成的缓存,是临时存储从CDS/ADC部124输出的RAW数据的存储装置。图像处理部118是如下的电路:该电路读出临时存储器117中存储的RAW数据或存储介质部119中存储的RAW数据,根据由控制部113指定的画质参数,以电气的方式进行包括畸变校正在内的各种图像处理。
存储介质部119例如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由闪存等构成的卡型或棒(stick)型存储介质,在这些闪存中记录并保持从临时存储器117转送的RAW数据、在图像处理部118中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显示部120由液晶显示监视器等构成,显示所拍摄的RAW数据、图像数据和操作菜单等。在设定信息存储器部121中具有预先存储有各种画质参数的ROM部、以及存储通过操作部112的输入操作而从ROM部中读出的画质参数的RAM部。
这样构成的数字照相机80通过采用本发明的镜头系统作为摄影光学系统141,能够成为小型且适合于动态图像拍摄的拍摄装置。
另外,本发明不由该实施方式限定。即,虽然在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为了例示而包含大量特定的详细内容,但是,如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则能够理解到,即使对这些详细内容追加各种变化和变更,也不会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以对于请求授权的发明不会丧失一般性且不进行任何限定的方式,叙述了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抖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抖动校正装置具有:
基台部;
可动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台部移动;
磁铁部,其设置在所述基台部或所述可动部的一方上;
线圈部,其设置在所述基台部或所述可动部的另一方的与所述磁铁部对置的位置;以及
转动体,其设置在比所述线圈部的卷线靠内侧的芯部,位于所述基台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抖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抖动校正装置具有施力部,该施力部相对于所述转动体被设置在与所述磁铁的相反侧,向所述磁铁侧被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抖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包括磁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抖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体是非磁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抖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台部和所述可动部的与所述转动体接触的部位上配置有由非磁性体构成的薄板状的滑动部件。
6.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拍摄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所述抖动校正装置;以及
具有所述抖动校正装置的机身。
CN201410018361.9A 2013-01-15 2014-01-15 抖动校正装置和具有该抖动校正装置的拍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26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4223 2013-01-15
JP2013004223A JP6099404B2 (ja) 2013-01-15 2013-01-15 ぶれ補正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6780A true CN103926780A (zh) 2014-07-16
CN103926780B CN103926780B (zh) 2016-10-05

Family

ID=51145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1836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26780B (zh) 2013-01-15 2014-01-15 抖动校正装置和具有该抖动校正装置的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99404B2 (zh)
CN (1) CN10392678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240A (zh) * 2014-09-04 2014-12-10 成都凯裕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于移动终端的防抖动光学模块
CN107111098A (zh) * 2014-12-25 2017-08-29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09254472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0998430A (zh) * 2017-08-10 2020-04-10 索尼公司 相机抖动校正装置
CN112703449A (zh) * 2018-09-27 2021-04-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单元
CN114430899A (zh) * 2019-07-23 2022-05-0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致动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8908B2 (ja) * 2017-11-21 2021-12-08 Omデジタ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ブレ補正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5163A (ja) * 2006-09-08 2008-03-21 Canon Inc 振れ補正装置
JP2008122530A (ja) * 2006-11-09 2008-05-29 Sony Corp 像ぶれ補正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08122531A (ja) * 2006-11-09 2008-05-29 Sony Corp 像ぶれ補正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US20080231955A1 (en) * 2007-03-20 2008-09-25 Hiroshi Otsuka Image stabilizing actuator and camera furnished therewith
CN101918891A (zh) * 2008-01-21 2010-12-15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和设置有该光学装置的摄像设备
JP2011004075A (ja) * 2009-06-17 2011-01-06 Olympus Imaging Corp ブレ補正装置
US20110050921A1 (en) * 2009-08-31 2011-03-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tabiliz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02346348A (zh) * 2010-07-29 2012-02-0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像抖动校正装置以及照相机
JP2012032526A (ja) * 2010-07-29 2012-02-16 Olympus Imaging Corp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02749697A (zh) * 2011-04-21 2012-10-24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和使用该驱动装置的摄影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75077A (ja) * 1992-12-11 1994-06-24 Canon Inc 光偏向装置
JP4747520B2 (ja) * 2004-06-15 2011-08-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機構及び撮像装置
JP4133990B2 (ja) * 2004-10-01 2008-08-13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
JP3952205B2 (ja) * 2004-11-19 2007-08-01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
JP2008020716A (ja) * 2006-07-13 2008-01-31 Pentax Corp 像ぶれ補正装置
JP4503008B2 (ja) * 2006-12-18 2010-07-14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
JP2008160947A (ja) * 2006-12-22 2008-07-10 Hoya Corp ステージ装置及びカメラの手振れ補正装置
JP5639161B2 (ja) * 2010-05-14 2014-12-10 株式会社ケンコー・トキナー 手振れ補正ユニット
JP2013125228A (ja) * 2011-12-16 2013-06-24 Canon Inc 像ブレ補正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光学機器、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5163A (ja) * 2006-09-08 2008-03-21 Canon Inc 振れ補正装置
JP2008122530A (ja) * 2006-11-09 2008-05-29 Sony Corp 像ぶれ補正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08122531A (ja) * 2006-11-09 2008-05-29 Sony Corp 像ぶれ補正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US20080231955A1 (en) * 2007-03-20 2008-09-25 Hiroshi Otsuka Image stabilizing actuator and camera furnished therewith
CN101918891A (zh) * 2008-01-21 2010-12-15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和设置有该光学装置的摄像设备
JP2011004075A (ja) * 2009-06-17 2011-01-06 Olympus Imaging Corp ブレ補正装置
US20110050921A1 (en) * 2009-08-31 2011-03-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tabiliz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02346348A (zh) * 2010-07-29 2012-02-0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像抖动校正装置以及照相机
JP2012032526A (ja) * 2010-07-29 2012-02-16 Olympus Imaging Corp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02749697A (zh) * 2011-04-21 2012-10-24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和使用该驱动装置的摄影设备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240A (zh) * 2014-09-04 2014-12-10 成都凯裕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于移动终端的防抖动光学模块
CN107111098A (zh) * 2014-12-25 2017-08-29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09254472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US10948737B2 (en) 2017-07-12 2021-03-16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having swing supporting mechanism permitting a tilting posture
CN109254472B (zh) * 2017-07-12 2021-06-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0998430A (zh) * 2017-08-10 2020-04-10 索尼公司 相机抖动校正装置
US11212445B2 (en) 2017-08-10 2021-12-28 Sony Corporation Camera shake correction device
CN112703449A (zh) * 2018-09-27 2021-04-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单元
US11982865B2 (en) 2018-09-27 2024-05-14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CN114430899A (zh) * 2019-07-23 2022-05-0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致动器
CN114430899B (zh) * 2019-07-23 2024-05-2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致动器
US12003835B2 (en) 2019-07-23 2024-06-04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actu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99404B2 (ja) 2017-03-22
JP2014137379A (ja) 2014-07-28
CN103926780B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6780A (zh) 抖动校正装置和具有该抖动校正装置的拍摄装置
CN104185812B (zh) 位置检测装置和位置控制装置
US7619838B2 (en) Image stabilizer, lens device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5914716B1 (ja) 撮像装置
CN103842901B (zh) 像抖动校正装置及具有该像抖动校正装置的拍摄装置
CN109661613B (zh) 摄像元件驱动装置、摄像元件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摄像装置
CN110998430B (zh) 相机抖动校正装置
JP6846575B2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TW200952471A (en) Image blur correction unit, lens barrel device, and camera apparatus
JP7228609B2 (ja) 可動支援装置、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WO2019065825A1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4874720B2 (ja) 保持機構
KR20140027418A (ko) 촬상 장치
WO2019065893A1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4558608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における接続方法
WO2019065891A1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104204936B (zh) 可动部件控制装置和具有该可动部件控制装置的拍摄装置
US20180316840A1 (en)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yroscope alignment
JP6099405B2 (ja) ぶれ補正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WO2019065829A1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4565905B2 (ja) 撮像装置
JP2011164321A (ja) 撮像装置
JP2008170864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8224723A (ja) 手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機器
JP4565907B2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