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0617A - 光学膜、面发光体和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面发光体和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0617A
CN103890617A CN201280051924.3A CN201280051924A CN103890617A CN 103890617 A CN103890617 A CN 103890617A CN 201280051924 A CN201280051924 A CN 201280051924A CN 103890617 A CN103890617 A CN 103890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ming
region
methyl
beta
curabl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19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0617B (zh
Inventor
奥野大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90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0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90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06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003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24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1/26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by depositing flowable material on a rotating dr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24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1/32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355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a refractive index gradi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365Production of micro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4Production of other 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B29D11/00009- B29D11/0073
    • B29D11/00788Producing optical fil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02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using microoptical elements for redirecting or diffusing light
    • F21V5/0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using microoptical elements for redirecting or diffusing light using micro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43Inhomogeneous or irregular arrays, e.g. varying shape, size, he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56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arranged along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a plane, e.g. honeycomb arrangement of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5/00Use of polymers of vinyl-aromatic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5/04Polymers of styr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33/00Use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33/04Polymers of esters
    • B29K2033/08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e.g. PMA, i.e. polymethylacry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35/00Use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poly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83/00Use of polymers hav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in the main chain,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24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rosslinked or vulcanised
    • B29K2105/246Uncured, e.g. gre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11/00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prisms
    • B29L2011/0016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207/00Coding scheme for general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elements and systems of subclass G02B, but not including elements and systems which would be classified in G02B6/00 and subgroups
    • G02B2207/113Fluorescen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膜,其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10),所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11)和区域β(12),所述区域β位于所述微透镜的凸状外侧部分,并覆盖所述区域α的位置:所述区域α和所述区域β都含有树脂、所述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高于所述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的光学膜;所述区域β含有微粒、所述区域α根据需要而含有微粒、所述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低于所述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的光学膜;或者所述区域α含有微粒、所述区域β根据需要而含有微粒、所述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高于所述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的光学膜。

Description

光学膜、面发光体和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面发光体和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1年11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1-260296号、2012年4月1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2-089957号、2012年4月1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2-090491号、2012年5月16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2-112300号以及2012年7月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2-150405号的优先权,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面发光体中,对于有机EL(电致发光)发光设备,期待其被用于平板显示器或被用于作为代替荧光灯等的下一代照明中。
作为有机EL发光设备的结构,从作为发光层的有机薄膜仅夹在两个膜之间的简单结构至多层化结构,其结构多样化。作为后者的多层化结构,例如,可举出在设置于玻璃基板上的阳极上,层积了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的结构。夹在阳极与阴极的层,全部是由有机薄膜构成的,各有机薄膜的厚度为数十纳米,非常薄。
有机EL发光设备是一种薄膜层积体,根据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差来决定薄膜间光的全反射角。目前,对于在发光层中所产生的光,其约80%限制于有机EL发光设备内部,无法提取至外部。具体来说,玻璃基板的折射率为1.5、空气层的折射率为1.0时,临界角θC为41.8°,小于该临界角θC的入射角的光从玻璃基板射至空气层,大于该临界角θC的入射角的光进行全反射,而被限制于玻璃基板内部。因此,要求将限制于有机EL发光设备表面的玻璃基板内部中的光提取至玻璃基板外部,也就是说,要求提高光提取效率和法线亮度。
另外,关于进行各向同性发光的有机EL发光设备,在要求提高光提取效率和法线亮度的同时,还要求来自有机EL发光设备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小。也就是说,来自发光层的射出光通过玻璃基板并从玻璃基板射出光时,由波长而引起的射出角度差异小,换句话说,要求对来自玻璃基板的射出光分布的波长依赖性尽可能小。
进一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已知在有机EL发光设备的射出面上设置光学膜,由于光学膜设置在最外层,因此,要求难以被损伤。
专利文献1中,为了提高面发光体的亮度,提出了具有微透镜的光学膜,其中,该微透镜是以低折射率的蒸镀物质构成的外层进行覆盖的。专利文献2中,为了保持面发光体亮度的均匀性,提出了具有透镜部的光学膜,其中,该透镜部含有微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1232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257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光学膜限定于外层物质能进行蒸镀的光学膜,难以控制透镜形状和外层厚度,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差。
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光学膜,由于其含有微粒,虽然能改善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但难以将透镜部内的微粒局部限定于所期望的地方,以及难以兼顾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与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其在提高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方面优良、在抑制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方面优良或者耐损伤性优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发光体,其具有优良的光提取效率或优良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抑制。
另外,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光学膜在提高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方面优良、在抑制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方面优良或者耐损伤性优良。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中,作为达到上述任一项目的的发明,其提供一种如下的光学膜:
所述光学膜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
其中,所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和区域β,所述区域β位于所述微透镜的凸状外侧部分的位置,并覆盖所述区域α;
所述区域α和区域β都含有树脂;
所述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高于所述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达到上述任一项目的的发明,其提供一种如下的光学膜:
所述光学膜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
其中,所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和区域β,所述区域β位于所述微透镜的凸状外侧部分的位置,并覆盖所述区域α;
所述区域β含有微粒;
所述区域α根据需要而含有微粒;
所述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低于所述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达到上述任一项目的的发明,其提供一种如下的光学膜:
所述光学膜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
其中,所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和区域β,所述区域β位于所述微透镜的凸状外侧部分的位置,并覆盖所述区域α;
所述区域α含有微粒;
所述区域β根据需要而含有微粒;
所述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高于所述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达到上述任一项目的的发明,其提供一种含有上述任一项光学膜的面发光体。
进一步,本发明中,作为达到上述任一项目的的发明,提供一种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含有下述依次进行的工序A~D:
工序A:使具有外周面(该外周面排列有多个凹状的微透镜转印部)的辊型旋转,沿着所述辊型的外周面边使基材行走于所述辊型的旋转方向,边在所述辊型的外周面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以所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所述微透镜转印部的部分凹状部的工序;
工序B:在所述辊型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之间供应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工序;
工序C:在所述辊型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之间夹持所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状态下,向所述辊型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之间的区域照射活化能射线的工序;
工序D:从所述辊型上剥离所述工序C中得到的固化物的工序。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光学膜在提高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方面优良、在抑制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方面优良或者耐损伤性优良。
本发明的含有光学膜的面发光体,其具有优良的光提取效率或优良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抑制。
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中,能得到以下的一种光学膜:
该光学膜在提高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方面优良、在抑制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方面优良或者耐损伤性优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一例本发明光学膜中的凸状微透镜的示意图。
图2是从光学膜上方看到的一例本发明光学膜的示意图。
图3是从光学膜上方看到的本发明光学膜的微透镜排列例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一例本发明光学膜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显示一例本发明面发光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显示一例本发明光学膜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得到的光学膜截面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图像。
图8是实施例4中得到的光学膜截面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图像。
图9是实施例15中得到的光学膜截面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图像。
图10是比较例4中得到的光学膜截面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图像。
图11是实施例21中得到的光学膜截面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图像。
符号说明
10    微透镜
11    区域α
12    区域β
13    底面部
20    光学膜
21    缓冲层
22    基材
30    胶粘层
40    有机EL发光设备
41    玻璃基板
42    阳极
43    发光层
44    阴极
50    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51    辊型
52    喷嘴
52'   喷嘴
53    积聚液
53'   积聚液
54    刮刀
55    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
55'   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
56    夹辊
56'   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边用附图边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附图和实施方式。
(微透镜的凸状)
本发明的光学膜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
如图1所示,为一例凸状微透镜。图1中,(a)是截面示意图,(b)是示意立体图。微透镜10具有符号11所示的区域α和符号12所示的区域β。区域β(12)占据微透镜10的凸状的外侧部分。区域β(12)位于覆盖区域α(11)的位置。区域β(12)可完全覆盖区域α(11)或以一部分区域α(11)暴露于外部的方式进行覆盖。然而,从充分实现光学膜中的区域β的作用来看,优选区域β尽可能多的覆盖区域α。图1中,符号13表示微透镜10的底面部。
本说明书中,微透镜的底面部13是指由微透镜底部的外周边缘所包围的假设的面状部分。光学膜具有后述的缓冲层时,微透镜的底面部对应于微透镜与缓冲层的界面。
另外,本说明书中,微透镜的底面部13的最长直径L是指在微透镜的底面部中的最长部分的长度,微透镜的底面部的平均最长直径Lave是对光学膜的具有微透镜的表面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测定5处微透镜的底面部的最长直径L而求出的平均值。
另外,本说明书中,微透镜的高度H是指从微透镜的底面部至微透镜的最高部位的高度,微透镜的平均高度Have是对光学膜的截面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测定5处微透镜的高度H而求出的平均值。
进一步,本说明书中,区域α的高度h是指从微透镜的底面部至区域α的最高部位的高度,区域α的平均高度have是对光学膜的截面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测定5处区域α的高度h而求出的平均值。
作为微透镜的凸状,例如,可举出球缺状、球缺梯形状、椭圆体球缺状(以一个平面对旋转椭圆体进行切割而得到的形状)、椭圆体球缺梯形状(以互相平行的两个平面对旋转椭圆体进行切割而得到的形状)、角锥状、角锥梯形状、圆锥状、圆锥梯形状、与这些关联的屋顶形状(球缺状、球缺梯形状、椭圆体球缺状、椭圆体球缺梯形状、角锥状、角锥梯形状、圆锥状或圆锥梯形状沿着底面伸长的形状)等。对于多个微透镜,这些微透镜的凸状可单独采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微透镜的凸状中,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优选球缺状、球缺梯形状、椭圆体球缺状和椭圆体球缺梯形状,更优选球缺状和椭圆体球缺状。
微透镜的底面部的平均最长直径Lave优选为2~400μm,更优选为10~200μm,进一步优选为20~100μm。微透镜的底面部的平均最长直径Lave为2μm以上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另外,微透镜的底面部的平均最长直径Lave为400μm以下时,无法目测确认微透镜,光学膜外观优良。
微透镜的平均高度Have优选为1~200μm,更优选为5~1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50μm。微透镜的平均高度Have为1μm以上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另外,微透镜的平均高度Have为200μm以下时,光学膜的柔软性优良。
微透镜的纵横比优选为0.3~1.4,更优选为0.35~1.3,进一步优选为0.4~1.0。微透镜的纵横比为0.3以上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和法线亮度优良。另外,微透镜的纵横比为1.4以下时,易于形成辊型的转印部和光学膜的制造变容易。
此外,微透镜的纵横比是通过“微透镜的平均高度Have/微透镜的底面部的平均最长直径Lave”而计算出的。
(微透镜的底面部)
作为微透镜的底面部形状,例如,可举出圆形、椭圆形等。对于多个微透镜,这些凸状的微透镜的底面部形状可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微透镜的底面部形状中,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优选圆形和椭圆形,更优选圆形。
如图2所示,为一例从上方看到的光学膜。
相对于光学膜20的面积(图2中以实线所包围的面积),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面积(图2中以虚线所包围的面积)的总计比例优选为20~99%,更优选为30~95%,进一步优选为50~93%。相对于光学膜面积,微透镜的底面部面积的总计比例为20%以上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另外,相对于光学膜面积,微透镜的底面部面积的总计比例为99%以下时,易于形成辊型的转印部和光学膜的制造变容易。
另外,微透镜的底面部全部为同一大小的圆形时,相对于光学膜面积,微透镜的底面部的总计面积比例的最大值为91%左右。
(微透镜的排列)
如图3所示,为微透镜的排列例子。
作为微透镜的排列,例如,可举出六边形排列(图3(a))、矩形排列(图3(b))、菱形排列(图3(c))、直线状排列(图3(d))、圆状排列(图3(e))、随机排列(图3(f))等。这些微透镜的排列中,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优选六边形排列、矩形排列和菱形排列,更优选六边形排列和矩形排列。
(区域α和区域β)
区域α的平均高度have优选为0.8~160μm,更优选为4~80μm,进一步优选为8~40μm。区域α的平均高度have为0.8μm以上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和法线亮度优良。另外,区域α的平均高度have为160μm以下时,对于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优良。
相对于微透镜的平均高度Have,区域α的平均高度have的比率(have/Have)优选为0.04~0.96,更优选为0.1~0.92,进一步优选为0.2~0.88。相对于微透镜的平均高度Have,区域α的平均高度have的比率为0.04以上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和法线亮度优良。另外,相对于微透镜的平均高度Have,区域α的平均高度have的比率为0.96以下时,对于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优良。
相对于微透镜的体积,区域α的体积比率优选为0.01~0.90,更优选为0.02~0.80,进一步优选为0.03~0.70。相对于微透镜的体积,区域α的体积比率为0.01以上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另外,相对于微透镜的体积,区域α的体积比率为0.90以下时,对于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优良。
微透镜中,在区域α和区域β之间,还可存在其它区域。该“其它区域”可由一层构成或由多层构成。作为“其它区域”,例如,可举出具有介于区域α的树脂折射率和区域β的树脂折射率之间的折射率的中间区域。通过设置这样的中间区域,由于菲涅耳反射损失更小,能得到光提取效率更优良的面发光体。
(光学膜的第一方式)
本发明光学膜的第一方式是一种如下的光学膜:
区域α和区域β都含有树脂,并且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高于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
第一方式的光学膜,特别是,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
第一方式的光学膜中,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只要高于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即可,但优选为1.45~1.75,更优选为1.50~1.70,进一步优选为1.55~1.65。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为1.45以上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和法线亮度优良。另外,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为1.75以下时,树脂的选择自由度增加。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膜折射率是在20℃条件下,以He-Ne激光作为光源,采用棱镜耦合器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对于非膜状树脂等的折射率是在树脂等成形为膜状后,按照上述测定方法进行测定的折射率。
第一方式的光学膜中,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只要低于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即可,但优选为1.35~1.65,更优选为1.40~1.60,进一步优选为1.45~1.55。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为1.35以上时,树脂的选择自由度增加。另外,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为1.65以下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和法线亮度优良。
第一方式的光学膜中,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与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的差优选为0.02以上,更优选为0.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0以上。
第一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和区域β是以树脂作为主要成分构成的。
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在区域α总量中,第一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中的树脂含有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
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在区域β总量中,第一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β中的树脂含有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
根据需要,第一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和区域β还可含有微粒。
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在区域α总量中,第一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下。
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在区域β总量中,第一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下。
第一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和区域β中所含的微粒,其含有率、折射率、材料、颗粒直径、颗粒形状等在区域α和区域β中可相同或不同。
(光学膜的第二方式)
本发明的光学膜的第二方式是一种如下的光学膜:
区域β含有微粒,区域α根据需要而含有微粒,并且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低于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
第二方式的光学膜,特别是,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对于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优良。
第二方式的光学膜中,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只要低于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即可,但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在区域α总量中,其优选为1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下。
第二方式的光学膜中,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只要高于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即可,但在区域β总量中,其优选为5~50质量%,更优选为15~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2~40质量%。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为5质量%以上时,对于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优良。另外,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为50质量%以下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
第二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和区域β中所含的微粒,其折射率、材料、颗粒直径、颗粒形状等在区域α和区域β中可相同或不同。
第二方式的光学膜中,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与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的差优选为3~50质量%,更优选为5~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40质量%。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与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的差为3质量%以上时,对于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优良。另外,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与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的差为50质量%以下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
第二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和区域β是以树脂作为主要成分构成的。
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在区域α总量中,第二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中的树脂含有率优选为88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7质量%以上。
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在区域β总量中,第二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β中的树脂含有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以上。
第二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和区域β中的树脂,其折射率、材料等在区域α和区域β中可相同或不同。
第二方式的光学膜中,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与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优选存在差异。第二方式的光学膜中,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与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的差优选为0.02以上,更优选为0.05以上。
第二方式的光学膜中,从对于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优良来看,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与区域β中所含微粒的折射率nb的差优选为0.02以上,更优选为0.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8以上。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微粒折射率是按照以下方式测定的值。
在玻璃板上作成嘉吉标准折射液的膜,在膜内添加微粒,覆盖其它玻璃板。对于这样的以两个玻璃板中夹入微粒添加膜的方式进行固定而得到的样品,采用雾度计,测定全光线透过率。对于变更嘉吉标准折射液的折射率而得到的各种样品,如同上述,测定全光线透过率。将测定的全光线透过率中,得到最大全光线透过率的样品中的嘉吉标准折射液的折射率作为微粒的折射率。
(光学膜的第三方式)
本发明的光学膜的第三方式是一种如下的光学膜:
区域α含有微粒,区域β根据需要而含有微粒,并且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高于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
第三方式的光学膜,特别是,其耐损伤性优良、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
第三方式的光学膜中,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只要高于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即可,但在区域α总量中,优选为5~50质量%,更优选为15~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2~40质量%。
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为5质量%以上时,光学膜的耐损伤性优良。另外,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2为50质量%以下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
第三方式的光学膜中,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只要低于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即可,但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在区域β总量中,优选为1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下。
第三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和区域β中所含的微粒,其折射率、材料、颗粒直径、颗粒形状等在区域α和区域β中可相同或不同。
第三方式的光学膜中,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与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的差优选为3~50质量%,更优选为5~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40质量%。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与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的差为3质量%以上时,对于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优良。另外,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与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的差为50质量%以下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
第三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和区域β是以树脂作为主要成分构成的。
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在区域α总量中,第三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中的树脂含有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以上。
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在区域β总量中,第三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β中的树脂含有率优选为88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7质量%以上。
第三方式的光学膜的区域α和区域β中的树脂,其折射率、材料等在区域α和区域β中可相同或不同。
第三方式的光学膜中,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与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优选存在差异。第三方式的光学膜中,从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来看,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与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的差优选为0.02以上,更优选为0.05以上。
(光学膜的材料)
作为构成本发明光学膜的材料,在符合上述第一方式、上述第二方式、上述第三方式中的任一个范围内,可采用任意的树脂和/或任意的微粒。
(树脂)
作为树脂,例如,可举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等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等。这些树脂中,从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透过率高和耐热性、机械特性、成形加工性优良来看,优选丙烯酸树脂。
作为树脂的制造方法中,例如,可举出通过加热固化热固化性组合物的方法、通过照射活化能射线固化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方法等。这些树脂的制造方法中,从工序简便、固化速度快来看,优选通过照射活化能射线固化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方法。
作为活化能射线,例如,可举出紫外线、电子射线、X射线、红外线、可见光等。这些活化能射线中,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性优良和能抑制光学膜的老化来看,优选紫外线和电子射线,更优选紫外线。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只要是能通过活化能射线进行固化的话,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和固化性优良以及光学膜的柔软性、耐热性、耐损伤性、耐溶剂性、光透过性等各种物性优良来看,优选含有聚合性单体(A)、交联性单体(B)和活化能射线聚合引发剂(C)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
热固化性组合物,只要是能通过加热进行固化的话,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和固化性优异,光学膜的柔软性、耐热性、耐损伤性、耐溶剂性、光透过性等各种物性优良来看,优选含有聚合性单体(A)、交联性单体(B)和热聚合引发剂(D)的热固化性组合物。
作为聚合性单体(A),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四环十二烷基酯、单(甲基)丙烯酸环己烷二甲醇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丙二醇酯、2-(甲基)丙烯酰氧甲基-2-甲基双环庚烷、4-(甲基)丙烯酰氧甲基-2-甲基-2-乙基-1,3-二氧戊环、4-(甲基)丙烯酰氧甲基-2-甲基-2-异丁基-1,3-二氧戊环、(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酯、氧化乙烯改性磷酸(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磷酸(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酰胺、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吗啉、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酰胺类;使双酚型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进行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等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其中,双酚型环氧树脂是由双酚类(双酚A、双酚F、双酚S、四溴双酚A等)与表氯醇的缩合反应而得到的;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类;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2-羟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类;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等羧酸乙烯酯类;乙烯、丙烯、丁烯、异丁烯等烯烃类等。这些聚合性单体(A)可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聚合性单体(A)中,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和固化性优良以及光学膜的柔软性、耐热性、耐损伤性、耐溶剂性、光透过性等各种物性优良来看,优选(甲基)丙烯酸酯类、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芳香族乙烯基类和烯烃类,更优选(甲基)丙烯酸酯类和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
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在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总量中,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的聚合性单体(A)的含有率优选为0.5~60质量%,更优选为1~5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55质量%。聚合性单体(A)的含有率为0.5质量%以上时,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优良,光学膜的基材紧贴性优良。另外,聚合性单体(A)的含有率为60质量%以下时,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交联性和固化性优良,光学膜的耐溶剂性也优良。
作为交联性单体(B),例如,可举出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六(甲基)丙烯酸酯类;二季戊四醇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等五(甲基)丙烯酸酯类;四(甲基)丙烯酸二-三羟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改性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等四(甲基)丙烯酸酯类;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碳原子数为2~5的脂肪族烃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氧化乙烯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三(甲基)丙烯酸酯类;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5-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基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基)丙烷、1,2-双(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乙烷、1,4-双(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丁烷、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氧基化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氧基化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氢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氧基化氢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氧基化氢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双苯氧芴乙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的ε-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的γ-丁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二醇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氧化乙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氧化丙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氢化双酚A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F的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氧化乙烯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甲基)丙烯酸酯类;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对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间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二乙二醇二烯丙基碳酸酯等二烯丙基类;(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二乙烯基苯;亚甲基二丙烯酰胺;通过多元酸(邻苯二甲酸、琥珀酸、六氢邻苯二甲酸、四氢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壬二酸、己二酸等)与多元醇(乙二醇、己二醇、聚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以及(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的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等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类;使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等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等)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在醇类(烷烃二醇、聚醚二醇、聚酯二醇、螺环二醇化合物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羟基上加成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并使残留的异氰酸酯基团与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等聚氨酯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类;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等二乙烯基醚类;丁二烯、异戊二烯、二甲基丁二烯等二烯类等。这些交联性单体(B)可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交联性单体(B)中,从光学膜的柔软性、耐热性、耐损伤性、耐溶剂性、光透过性等各种物性优良来看,优选六(甲基)丙烯酸酯类、五(甲基)丙烯酸酯类、四(甲基)丙烯酸酯类、三(甲基)丙烯酸酯类、二(甲基)丙烯酸酯类、二烯丙基类、(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类,更优选六(甲基)丙烯酸酯类、五(甲基)丙烯酸酯类、四(甲基)丙烯酸酯类、三(甲基)丙烯酸酯类、二(甲基)丙烯酸酯类、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类。
在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总量中,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的交联性单体(B)的含有率优选为30~98质量%,更优选为35~9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96质量%。交联性单体(B)的含有率为30质量%以上时,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交联性和固化性优良,光学膜的耐溶剂性也优良。另外,交联性单体(B)的含有率为98质量%以下时,光学膜的柔软性优良。
作为活化能射线聚合引发剂(C),例如,可举出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异丁醚、乙偶姻、苯偶酰、二苯甲酮、对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甲基苯基乙醛酸酯、乙基苯基乙醛酸酯、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乙基蒽醌等羰基化合物;四甲基秋兰姆单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等硫化合物类;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膦氧化物、苯甲酰基二乙氧基膦氧化物等酰基膦氧化物类等。这些活化能射线聚合引发剂(C)可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活化能射线聚合引发剂(C)中,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和固化性以及光学膜的光透过性优良来看,优选羰基化合物和酰基膦氧化物类,更优选羰基化合物。
在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总量中,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的活化能射线聚合引发剂(C)的含有率优选为0.1~10质量%,更优选为0.5~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活化能射线聚合引发剂(C)的含有率为0.1质量%以上时,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和固化性优良。另外,活化能射线聚合引发剂(C)的含有率为10质量%以下时,光学膜的光透过性优良。
作为热聚合引发剂(D),例如,可举出异丁腈、2-甲基丁腈、2,4-二甲基戊腈、4-氰基戊酸、2-甲基丙酸等偶氮化合物;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氢过氧化物、异丙苯氢过氧化物、2-叔丁基过氧化物等过氧化物等。这些热聚合引发剂(D)可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热聚合引发剂(D)中,从热固化性组合物的处理性和固化性以及光学膜的光透过性优良来看,优选异丁腈和2-甲基丁腈,更优选异丁腈。
(微粒)
微粒,只要是具有可见光波长区域(大约400~700nm)的光扩散效果的微粒的话,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微粒。微粒可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并用。
作为微粒的材料,例如,可举出金、银、硅、铝、镁、锆、钛、锌、锗、铟、锡、锑、铈等金属;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锗、氧化铟、氧化锡、铟锡氧化物、氧化锑、氧化铈等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铝等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镁等金属碳酸化物;氮化硅等金属氮化物;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等的树脂等。这些微粒材料可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微粒材料中,从制造光学膜时的处理性优良来看,优选硅、铝、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镁、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环氧树脂,更优选氧化硅、氧化铝、氢氧化铝、碳酸镁、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环氧树脂。
微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优选为0.5~20μm,更优选为0.7~15μm,进一步优选为0.8~10μm。微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为0.5μm以上时,能使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有效地散射。另外,微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为20μm以下时,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或热固化性组合物混合时的流动性优良。
作为微粒的形状,例如,可举出球状、圆柱状、立方体状、长方体状、角锥状、圆锥状、星型状、环状、串状、粉末状、不定形状。这些微粒的形状可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并用。在这些微粒的形状中,从能使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有效散射来看,优选球状、立方体状、长方体状、角锥状和星型状,更优选球状。
(光学膜的构成)
本发明的光学膜,从凸状的微透镜形状的维持优良来看,如图4所示,优选凸状的微透镜10的底面部与基材22之间形成有缓冲层21的光学膜20。然而,本发明的光学膜并不限于此。
(缓冲层)
缓冲层21主要具有缓和伴随着固化时的聚合收缩等的应力和维持微透镜的凸状的作用。
作为缓冲层的材料,可使用公知的树脂和公知的微粒。然而,从工序简便和通过将缓冲层与凸状的微透镜作为一个连续膜状体而能提高与基材的紧贴性来看,优选缓冲层的材料与区域α的材料相同。
缓冲层的厚度优选为1~60μm,更优选为3~40μm,进一步优选为5~30μm。缓冲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时,光学膜的处理性优良。另外,缓冲层的厚度为60μm以下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
(基材)
在有机EL发光设备上层积含有基材22的光学膜时,基材22优选由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易于透过的材料构成。另外,制造光学膜时,辊型与基材22之间夹持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并照射活化能射线时,基材22优选由活化能射线易于透过的材料构成。
作为基材,例如,可举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等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二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酰亚胺、聚酰亚胺酰胺等酰亚胺树脂;玻璃;金属等。在这些基材的材料中,从柔软性优良、活化能射线的透过性优良来看,优选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苯乙烯树脂、纤维素树脂和酰亚胺树脂,更优选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和酰亚胺树脂。
基材的厚度优选为10~500μm,更优选为20~4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300μm。基材的厚度为10μm以上时,光学膜的处理性优良。另外,基材的厚度为500μm以下时,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优良。
为了提高缓冲层与基材的紧贴性,根据需要,可对基材表面进行易粘结处理。
作为易粘结处理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在基材表面形成由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构成的易粘结层的方法,对基材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的方法等。
对于基材,除了进行易粘结处理以外,还可根据需要,进行防静电、防反射、防基材之间的紧贴等表面处理。
为了使本发明的光学膜光学紧贴于面发光体,可在不具有光学膜的凸状微透镜侧的表面设置胶粘层。光学膜具有基材时,如后述图5所示,可在基材表面设置胶粘层。
胶粘层并没有特别限定,可通过涂布公知的胶粘剂而形成。
为了提高光学膜的处理性,可在胶粘层表面设置保护膜。对于保护膜,其只要是在有机EL发光设备表面粘贴光学膜时,能从胶粘层剥离的话,即可。
作为保护膜,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保护膜。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从工序简便、光学膜的成形性优良来看,优选含有依次进行下述工序的制造方法:
工序A:使具有外周面(该外周面排列有多个凹状的微透镜转印部)的辊型旋转,沿着所述辊型的外周面边使基材行走于所述辊型的旋转方向,边在所述辊型的外周面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以所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所述微透镜转印部的一部分凹状的工序;
工序B:在所述辊型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之间供应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工序;
工序C:在所述辊型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之间夹持所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状态下,在所述辊型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之间的区域照射活化能射线的工序;
工序D:从所述辊型上剥离所述工序C中得到的固化物的工序。
含有依次进行工序A~D的制造方法,例如,可通过使用图6所示的制造装置来实现。
以下,对于使用图6所示的制造装置制造本发明的光学膜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并不局限于使用图6所示的制造装置的方法。
(工序A)
工序A是一种以下的工序:
使具有外周面(该外周面排列有多个凹状的微透镜转印部)的辊型51旋转,沿着辊型51的外周面边使基材22行走于辊型51的旋转方向(图6的箭头方向),边在辊型51的外周面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以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微透镜转印部的一部分凹状。
作为辊型51,例如,可举出铝、黄铜、钢等金属型;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ABS树脂、氟树脂、聚甲基戊烯树脂等树脂型;对树脂进行了电镀的铸型;以在树脂中混合各种金属粉的材料制作的铸型等。这些辊型51中,从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优良、适宜连续生产来看,优选金属型。具体来说,在对于聚合发热耐久性高、难以变形、难以损伤、能温度控制、适宜精密成形等多方面上,是优选的。
为了形成光学膜20的凸状微透镜,辊型51具有与所述凸状相对应的凹状转印部。
作为转印部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举出通过金刚石刀具进行切削、按照国际公开2008/069324号手册记载的刻蚀等。这些转印部的制造方法中,形成具有球缺状等曲面的凹状时,从辊型51的生产性优良来看,优选按照国际公开2008/069324号手册记载的刻蚀;形成角锥状等不具有曲面的凹状时,从辊型51的生产性优良来看,优选通过金刚石刀具进行切削。
另外,作为转印部的制造方法,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根据具有与转印部的凹状相对应的凸状的母型,使用电铸法制作金属薄膜,该金属薄膜卷绕于辊芯构件,制造圆筒形的辊型。
从光学膜的成形性和生产性优良来看,辊型51的旋转速度优选为0.1~50m/分钟,更优选为0.3~40m/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5~30m/分钟。
从光学膜的成形性和生产性优良来看,基材22的行走速度优选为0.1~50m/分钟,更优选为0.3~40m/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5~30m/分钟。
从光学膜的成形性优良来看,辊型51的旋转速度与基材22的行走速度优选为相同程度的速度。
作为在辊型51的外周面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使用喷嘴52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滴落于辊型51后,使其与刮刀54接触,形成积聚液53,在辊型51的宽度方向上涂开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方法;使用喷嘴52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滴落于辊型51,通过夹辊或气帘的压力,在辊型51的宽度方向上涂开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方法;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滴落于刮刀54,使其沿着刮刀54到达辊型51的外周面,形成积聚液53,在辊型51的宽度方向上涂开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方法等。这些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方法中,从能抑制微透镜内的气泡产生和光学膜的生产性优良来看,优选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滴落于刮刀54,使其沿着刮刀54到达辊型51的外周面,形成积聚液53,在辊型51的宽度方向上涂开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方法。
喷嘴52可为单个(一个)或多个,但从能均匀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来看,优选单个(一个)。
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时,从能均匀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来看,优选在辊型51的外周面上形成积聚液53。
刮刀54有助于积聚液53的形成。
作为刮刀54的材料,例如,可举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等树脂;铝、不锈钢等金属等。这些刮刀54的材料中,从柔软性优良和对辊型51的损伤抑制来看,优选树脂,其中,优选聚酯树脂。
作为刮刀54的替代品,也可使用辊涂布机、棒涂布机等。
对于有机EL发光设备所发出的光,为了更多的通过区域β提取至外部,优选以尽可能多的区域β覆盖区域α的表面。因此,对于工序A中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涂布,优选跟随辊型51的外周面的凹状微透镜转印部表面进行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涂布时,令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跟随于微透镜转印部表面,换句话说,这意味着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边被按压于微透镜转印部表面边流动,由此使其具有了仿照微透镜转印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凸状表面。
作为跟随微透镜转印部表面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方法,例如,可举出以下方法等:边将具有锥状锐利尖端的刮刀54、辊涂布机或棒涂布机按压在旋转的辊型51的表面,边形成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积聚液53,通过凹状微透镜转印部周边边缘部与刮刀54、辊涂布机或棒涂布机对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作用剪切力,其结果是,使表面张力能作用于仿照凹状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表面。
因此,能抑制光学膜内的气泡产生并且以尽可能多的区域β覆盖区域α,充分实现光学膜中的区域β的作用。
从能控制缓冲层厚度来看,基材22优选通过夹辊56、压辊56'压向于辊型51。
作为夹辊56、压辊56'的材料,可举出铝、不锈钢、黄铜等金属;上述金属表面具有橡胶层的材料等。这些夹辊56、压辊56'的材料中,优选在金属表面具有橡胶层的材料。
作为橡胶层的橡胶材料,例如,可举出乙烯丙烯橡胶、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丁腈橡胶和硅酮橡胶。这些橡胶层的橡胶材料中,从对活化能射线的耐受性优良来看,优选乙烯丙烯橡胶和硅酮橡胶。
夹辊56、压辊56'表面的橡胶层,其在JIS-K-6253中规定的橡胶硬度优选为20~90度,更优选为40~85度,进一步优选为50~80度。橡胶层的橡胶硬度为20度以上时,对于光学膜内的气泡产生的抑制作用优良。另外,橡胶层的橡胶硬度为90度以下时,施加于基材22的形变变小,对基材22的破损抑制作用优良。
为了使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跟随于辊型51的外周面的凹状表面,除了上述方法,还优选对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或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涂布时的温度进行控制。这是由于通过控制上述粘度或上述温度,确定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接触辊型51的外周面的凹状时的接触角(润湿性),从而决定是否能跟随凹状表面进行覆盖。例如,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过小时,仅凹状内部中存在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难以充分跟随凹状表面;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过大时,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不能流动至凹状内部,具有难以充分跟随凹状表面的趋势。
关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如后所述。
从能跟随辊型51的外周面的凹状表面进行覆盖来看,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时的温度优选为10~90℃,更优选为20~80℃。
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时的温度,对于辊型51的内部或外部,根据需要可设置护套加热器和热水夹套等热源设备进行控制。
(工序X)
想要使光学膜20的微透镜的区域α与区域β的界面清楚时,优选在即将进行工序B之前,含有对所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照射活化能射线的工序(工序X)。
另外,无工序X时,微透镜中的区域α与区域β的界面附近梯度化,区域α与区域β的界面附近变为含有区域α成分和区域β成分这两种的区域。
作为照射活化能射线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使用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55的方法等。
通过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55进行的活化能射线照射,优选对辊型的宽度方向进行均匀照射,例如,通过将紫外线灯连接由光纤构成的线灯的光入射端,并以所述线灯的线状光射出端设在辊型附近、线方向与辊型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方式进行设置,能对辊型的宽度方向进行均匀地活化能射线照射。
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固化性优良和不妨碍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涂布来看,通过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55照射进行的活化能射线的累积光量优选为0.01~5J/cm2,更优选为0.1~3J/cm2
为了不令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55的活化能射线扩散以及在涂布前不令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固化,根据需要,还可在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55的周围设置遮光板。
(工序B)
工序B是在辊型51的外周面与基材22之间供应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工序。
作为在辊型51的外周面与基材22之间供应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使用喷嘴52’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滴落于涂布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辊型51后,夹带基材22使其与夹辊56接触,形成积聚液53’,在辊型51的宽度方向上涂开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涂布方法;预先在基材22表面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使涂布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辊型51与涂布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基材22进行汇集的涂布方法等。这些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方法中,从能抑制微透镜内的气泡产生和易于控制缓冲层厚度来看,优选使用喷嘴52’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滴落于涂布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辊型51后,夹带基材22使其与夹辊56接触,形成积聚液53’,在辊型51的宽度方向上涂开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涂布方法。
(工序C)
工序C是在辊型51的外周面与基材22之间夹持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状态下,在辊型51的外周面与基材22之间的区域照射活化能射线的工序。
作为照射活化能射线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使用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55'的方法等。
作为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55'的活化能射线的发光光源,例如,可举出化学灯、低压汞灯、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无电极紫外线灯、可见光卤素灯、氙气灯等。
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性优良和抑制光学膜的劣化来看,通过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55'照射的活化能射线的累积光量优选为0.1~10J/cm2,更优选为0.5~8J/cm2
(工序D)
工序D是从辊型51上剥离工序C中得到的固化物的工序。
为了从辊型51上容易剥离固化物,可事先对辊型51的外周面进行表面处理。
作为辊型51的表面处理方法,例如,可举出镀镍、镀铬、类金刚石碳涂布等电镀处理;涂布氟系脱模剂、硅酮系脱模剂、植物油脂等脱模剂的方法等。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和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通过照射活化能射线而固化,构成光学膜的区域α。
对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只要是适宜混合构成所期望的区域α的成分的话,即可,根据需要,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可含有微粒和其它成分。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通过照射活化能射线而固化,构成光学膜的区域β。
对于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只要是适宜混合构成所期望的区域α的成分的话,即可,根据需要,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可含有微粒和其它成分。
作为上述的“其它成分”,可举出脱模剂、抗静电剂、流平剂、防污性提高剂、分散稳定剂、粘度调整剂等各种添加剂。
从制造光学膜时的处理性优良来看,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粘度优选为10~3000mPa·s,更优选为20~2500mPa·s,进一步优选为30~2000mPa·s。
从能跟随辊型51的外周面的凹状表面和制造光学膜时的处理性优良来看,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优选为10~3000mPa·s,更优选为20~2500mPa·s,进一步优选为30~2000mPa·s。
另外,以上说明中,虽然说明了通过活化能射线使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制造本发明光学膜的方法,但在本发明中,还可以以热替换活化能射线,且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替换为热固化性组合物,通过加热使热固化性组合物进行固化,同样能得到本发明的光学膜。
(面发光体)
本发明的面发光体含有本发明的光学膜。
作为本发明的面发光体,例如,可举出如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
以下,对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面发光体并不局限于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
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其在有机EL发光设备40的玻璃基板41表面上,通过胶粘层30设置有光学膜20,其中,有机EL发光设备40是通过依次层积玻璃基板41、阳极42、发光层43和阴极44而形成的。
在有机EL发光设备40上设置了本发明的光学膜20的面发光体,其光提取效率优良并能抑制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另外,实施例中的“份”和“%”表示“质量份”和“质量%”。
(光学膜的截面观察)
通过微透镜的顶点并且垂直于微透镜底面部,使用剃刀刀刃,切断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光学膜。采用电子显微镜(机种名“S-4300-SE/N”,(株)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制造)观察所得到的截面。
(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的测定)
在实施例、比较例和参考例中得到的面发光体上,设置直径10mm孔洞的厚度0.1mm的遮光片,将其设置于积分球(ラブスフェア公司制造,大小为6英寸)的样品开口部。在这种状态下,采用分光测量仪(分光器:机种名“PMA-12”(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制造,软件:软件名“PMA用基本软件U6039-013.3.1版”),对有机EL发光设备通以10mA的电流进行点灯时的来自遮光片的直径10mm孔的射出光进行测量,并根据标准可见度曲线进行修正,算出面发光体的光子数。
将以参考例中得到的面发光体的光子数为基准时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面发光体的光子数比例(百分比)作为光提取效率[%]。
(面发光体的色度变化量测定)
在实施例、比较例和参考例中得到的面发光体上,设置具有直径10mm孔洞的厚度0.1mm的遮光片。在这种状态下,采用亮度计(机种名“BM-7”,(株)トプコン制造),对有机EL发光设备通以10mA的电流进行点灯时的来自遮光片的直径10mm孔的射出光,从面发光体的法线方向开始以每隔2.5度进行倾斜,测定各自的xy表色系的色度x、y。根据得到的0~80度之间的x、y测定值,按照CIE1960UCS色度图,使用以下公式:
U=4x/(-2x+12y+3);
V=6y/(-2x+12y+3);
算出U和V,并算出0~80度之间的U、V各自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Δu、Δv,以任意大的一方的值作为色度变化量。
另外,色度变化量越小,意味着面发光体的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越优良。
(实施例、比较例和参考例中所使用的材料)
树脂A:通过对后述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1)照射活化能射线而固化的树脂(折射率1.52)
树脂B:通过对后述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2)照射活化能射线而固化的树脂(折射率1.58)
微粒A:硅酮树脂球状微粒(商品名“トスパール2000B”,モメンティブ·パフォー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公司制造,折射率1.42,体积平均粒径6μm)
微粒B:苯乙烯树脂球状微粒(商品名“SBX-6”,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制造,折射率1.59,体积平均粒径6μm)
微粒C:硅酮树脂球状微粒(商品名“TSR9000”,モメンティブ·パフォー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制造,折射率1.42,体积平均粒径2μm)
有机EL发光设备:剥离有机EL照明面板套件“Symfos OLED-010K”(コニカミノルタ公司制造)的光射出面侧表面的光学膜的有机EL发光设备
【参考例】
将有机EL发光设备直接作为面发光体。
【实施例1】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1)的制造)
在玻璃烧瓶中,投入作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17.6g(0.7摩尔)和异氰脲酸酯型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151.2g(0.3摩尔)、作为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丙烯酸2-羟基丙酯128.7g(0.99摩尔)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693g(1.54摩尔)、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22.1g以及作为阻聚剂的氢醌单甲醚0.55g,升温至75℃,保持75℃并继续搅拌,使其反应至烧瓶内残留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浓度变为0.1摩尔/升以下,冷却至室温,得到聚氨酯多官能团丙烯酸酯。
混合得到的聚氨酯多官能团丙烯酸酯34.6份、聚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商品名“アクリエステルPBOM”,三菱レイヨン(株)制造)24.7份、氧化乙烯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商品名“ニューフロンティアBPEM-10”,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39.5份以及1-羟基环己基苯酮(商品名“イルガキュア184”,チバ·スペシャルティ·ケミカルズ(株)制造)1.2份,得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1)。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2)的制造)
将芴系丙烯酸酯(商品名“オグソールEA-5003”,大阪ガスケミカル(株)制造)直接作为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2)。
(辊型的制造)
在外径200mm、轴方向长度320mm的钢制辊的外周面上,施以厚度200μm、维氏硬度230Hv的镀铜。在镀铜层表面涂布感光剂,进行激光曝光,显影以及刻蚀,得到在镀铜层上形成了半球凹状以最小间隔3μm进行六边形阵列排列的转印部的铸型,其中,半球凹状直径50μm、深度25μm。为了赋予防锈性和耐久性,对得到的铸型表面进行镀铬,得到辊型。
另外,辊型中存在凹状转印部的区域的宽度为280mm,该区域设置于辊型轴方向长度320mm的中央,辊型轴方向的两端为镜面区域。
(光学膜的制造)
使用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2)作为用于构成区域α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使用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1)作为用于构成区域β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并通过图6所示的装置依次进行工序A(涂布包含使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跟随凹状微透镜转印部表面的情况)、工序X、工序B、工序C以及工序D,制造光学膜。得到的光学膜的截面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图像如图7所示。得到的光学膜的微透镜是一种区域α是由树脂B构成,区域β是由树脂A构成,微透镜的底面部的平均最长直径Lave为50μm,微透镜的平均高度Have为25μm,区域α的平均高度have为18μm的几乎与辊型的凹状大小相对应的球缺状的微透镜。另外,得到光学膜的缓冲层是由与区域α相同的成分构成的,其厚度为20μm。
另外,使用聚酯膜(商品名“ダイヤホイルT910E125”,三菱树脂(株)制造,宽340mm、厚125μm)作为基材22,使用上述辊型作为辊型51,使用塑料刮刀(商品名“マニベール”,(株)エコーブレード制造,厚0.35mm,刀尖形状为锥状)作为刮刀54,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机种名“SP-7”,ウシオ电机(株)制造)作为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55,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机种名“Light Hammer6”,フュージョンUVシステムズ公司制造)作为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55',使用橡胶辊(商品名“グランポールUV”,宫川ローラー(株)制造,表面橡胶硬度为60度)作为夹辊56和压辊56'。
另外,制造条件如下所述。
基材22的行走速度为3m/分钟,辊型51的旋转速度为3m/分钟,辊型51的表面温度为40℃,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和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温度为25℃,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和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为700mPa·s。
作为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方法,采用以下的涂布方法:使用喷嘴52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滴落于辊型51后,使其与刮刀54接触,形成积聚液53,在辊型51的宽度方向上涂开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该涂布方法中,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跟随于辊型51的外周面的凹状微透镜转印部表面。
作为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供应方法,采用以下的涂布方法:使用喷嘴52'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滴落于涂布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辊型51后,夹带基材22,使其与夹辊56接触,形成积聚液53',在辊型51的宽度方向上涂开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
照射来自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55的累积光量0.2J/cm2的紫外线,照射来自活化能射线照射装置55'的累积光量0.76J/cm2的紫外线。
(面发光体的制造)
在有机EL发光设备A的光射出面侧上涂布作为胶粘层的嘉吉标准折射液(折射率1.52,(株)モリテックス制造),使得到的具有基材的光学膜的基材面进行光学紧贴,得到面发光体。得到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和色度变化量如表1所示。
【比较例1~3】
除了将光学膜的区域α和区域β变更为由表1的树脂构成以外,其它如同实施例1进行操作,得到面发光体。得到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和色度变化量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494672930000301
由表1可知,含有本发明光学膜的实施例1中得到的面发光体与比较例1~3中得到的面发光体相比,其光提取效率优良。
【实施例2】
除了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1)100份作为用于构成区域α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1)90份和微粒A10份作为用于构成区域β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以外,其它如同实施例1进行操作,得到面发光体。得到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和色度变化量如表2所示。
【实施例3~18、比较例4~5】
除了将光学膜的区域α和区域β变更为由表2的树脂和微粒构成以外,其它如同实施例2进行操作,得到面发光体。实施例4、15和比较例4中得到的光学膜的截面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图像如图8~10所示。得到的面发光体的光提取效率和色度变化量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0494672930000321
Figure BDA0000494672930000331
表2所示的光提取效率的评价基准如下所示。
A:超过174.0
B:超过170.5并在174.0以下
C:170.5以下
表2所示的色度变化量的评价基准如下所示。
A:0.010以下
B:超过0.010并在0.012以下
C:超过0.012
由表2可知,含有本发明光学膜的实施例2~18中得到的面发光体,其光提取效率优良、对于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优良。实施例16~18中得到的面发光体,特别是,光提取效率和对于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这两方面都明显优良。
另一方面,比较例1、3中得到的面发光体中,由于区域β中不含微粒,光提取效率优良,但对于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差。另外,比较例4、5中得到的面发光体中,由于区域α的微粒含有率低于区域β的微粒含有率,对于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优良,但光提取效率差。
【实施例19~21】
除了将光学膜的区域α和区域β变更为由表3的树脂和微粒构成以外,其它如同实施例2进行操作,得到面发光体。实施例21中得到的光学膜的截面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图像如图11所示。对于得到的面发光体,通过学振型摩擦试验机(机种名“RT-200”,(株)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制造),在负荷2N、摩擦件曲面形状的条件下,以30往复/分钟的速度使布(ウエス)往复共计1000次100mm的距离,对面发光体的光学膜造成损伤。得到的面发光体的耐损伤性评价前后的光提取效率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0494672930000351
由表3可知,实施例19~21中得到的本发明光学膜,与比较例1、4中得到的光学膜相比,其面发光体的耐损伤性评价前后中的光提取效率差小,耐损伤性优良。
【实施例22】
除了将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方法从使用喷嘴52使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滴落于辊型51后,使其与刮刀54接触,形成积聚液53,在辊型51的宽度方向上涂开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方法变更为以下的涂布方法以外,其它如同实施例1进行操作,得到光学膜:
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滴落于刮刀54,使其沿着刮刀54到达辊型51的外周面,形成积聚液53,在辊型51的宽度方向上涂开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方法(包含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跟随于凹状的微透镜转印部表面的涂布)。
得到的光学膜,其在微透镜内没有气泡产生并转印有均匀的微透镜。
【实施例23】
除了将刮刀54变更为辊涂布机以外(涂布包含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跟随于凹状的微透镜转印部表面的涂布),其它如同实施例22进行操作,得到光学膜。得到的光学膜,其在微透镜内没有气泡产生并转印有均匀的微透镜。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通过本发明的光学膜,能得到光提取效率优良或对于射出光波长的射出角度依赖性的抑制优良的面发光体,该面发光体,例如,可适用于照明、显示器、屏幕等。

Claims (12)

1.一种光学膜,其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其中,所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和区域β,所述区域β位于占据所述微透镜的凸状外侧部分的位置,并覆盖所述区域α;
所述区域α和所述区域β都含有树脂;
所述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高于所述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与所述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的差为0.02以上。
3.一种光学膜,其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其中,所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和区域β,所述区域β位于占据所述微透镜的凸状外侧部分的位置,并覆盖所述区域α;
所述区域β含有微粒;
所述区域α根据需要而含有微粒;
所述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低于所述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
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为5~50质量%。
5.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区域β含有树脂,所述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与所述区域β中的微粒折射率nb的差为0.08以上。
6.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区域α和区域β都含有树脂,所述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与所述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的差为0.02以上。
7.一种光学膜,其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其中,所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和区域β,所述区域β位于占据所述微透镜的凸状外侧部分的位置,并覆盖所述区域α;
所述区域α含有微粒;
所述区域β根据需要而含有微粒;
所述区域α中的微粒含有率P1高于所述区域β中的微粒含有率P2
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区域α和区域β都含有树脂,所述区域α中的树脂折射率n1与所述区域β中的树脂折射率n2的差为0.02以上。
9.一种面发光体,其含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记载的光学膜。
10.一种排列有多个凸状微透镜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含有依次进行的下述工序A~D:
工序A:使具有排列有多个凹状微透镜转印部的外周面的辊型旋转,沿着所述辊型的外周面边使基材行走于所述辊型的旋转方向,边在所述辊型的外周面涂布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用所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所述微透镜转印部的部分凹状部的工序;
工序B:向所述辊型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之间供应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工序;
工序C:在所述辊型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之间夹持所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状态下,向所述辊型的外周面与所述基材之间的区域照射活化能射线的工序;
工序D:从所述辊型上剥离所述工序C中得到的固化物的工序。
11.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工序A中的所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是跟随所述辊型外周面的凹状微透镜转印部的表面进行所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记载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含有在所述工序A与所述工序B之间进行的下述工序X:
工序X:对所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B照射活化能射线的工序。
CN201280051924.3A 2011-11-29 2012-11-14 光学膜、面发光体和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90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0296 2011-11-29
JP2011-260296 2011-11-29
JP2012-090491 2012-04-11
JP2012-089957 2012-04-11
JP2012089957 2012-04-11
JP2012090491 2012-04-11
JP2012112300 2012-05-16
JP2012-112300 2012-05-16
JP2012-150405 2012-07-04
JP2012150405 2012-07-04
PCT/JP2012/079489 WO2013080794A1 (ja) 2011-11-29 2012-11-14 光学フィルム、面発光体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0617A true CN103890617A (zh) 2014-06-25
CN103890617B CN103890617B (zh) 2016-01-06

Family

ID=48535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192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90617B (zh) 2011-11-29 2012-11-14 光学膜、面发光体和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65941B2 (zh)
EP (1) EP2787374A4 (zh)
JP (1) JPWO2013080794A1 (zh)
KR (1) KR20140097125A (zh)
CN (1) CN103890617B (zh)
TW (1) TWI533033B (zh)
WO (1) WO201308079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047A (zh) * 2016-08-19 2017-08-15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印刷型电致发光器件的像素单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43555A (zh) * 2017-08-25 2018-01-30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多层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20936A (zh) * 2019-03-19 2019-06-2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4189035A1 (ja) * 2013-05-23 2017-02-23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面発光体
WO2014199921A1 (ja) * 2013-06-12 2014-12-18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El用光取り出しフィルム、el用光取り出し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面発光体
JP6012692B2 (ja) * 2014-01-27 2016-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の形成方法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5219422A (ja) 2014-05-19 2015-12-07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及び表示装置
JP2016018050A (ja) * 2014-07-08 2016-02-01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面発光体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556002B (zh) * 2014-08-05 2016-11-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抗反射結構及電子裝置
JP2016045386A (ja) * 2014-08-25 2016-04-04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面発光体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394309B2 (ja) * 2014-11-17 2018-09-26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及び面発光体
JP7057126B2 (ja) * 2017-12-26 2022-04-1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原盤、転写物及び原盤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39207B2 (ja) * 1996-08-16 1999-08-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シート、ディスプレイ用前面板及び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US20010048968A1 (en) * 2000-02-16 2001-12-06 Cox W. Royall Ink-jet printing of gradient-index microlenses
US7221512B2 (en) * 2002-01-24 2007-05-22 Nanoventions, Inc. Light control material for displaying color information, and images
US20050224997A1 (en) * 2004-04-08 2005-10-13 Tsung-Neng Liao Method of fabricating optical substrate
JP4684859B2 (ja) 2005-11-11 2011-05-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収束シート、面光源装置
JP2008058494A (ja) 2006-08-30 2008-03-13 Hitachi Maxell Ltd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08069324A1 (ja) 2006-12-08 2008-06-1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光拡散性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プリズムシート、並びに面光源装置
KR101096901B1 (ko) * 2007-02-02 2011-12-22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시트, 면 광원 장치, 투과형 표시 장치
JP4730339B2 (ja) 2007-06-05 2011-07-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透過型表示装置
JP5157294B2 (ja) 2007-07-24 2013-03-0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レンズシート、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09151171A1 (en) * 2008-06-13 2009-12-17 Miraenano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sheet
JP5363173B2 (ja) * 2009-04-10 2013-12-11 ミサワホーム株式会社 住宅仕様確定支援システム
JP2010250237A (ja) * 2009-04-20 2010-11-04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レンズシート製造方法
JP5805928B2 (ja) 2009-12-09 2015-11-10 チェイル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70273B2 (ja) 2011-03-22 2013-03-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と透過型表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047A (zh) * 2016-08-19 2017-08-15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印刷型电致发光器件的像素单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43555A (zh) * 2017-08-25 2018-01-30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多层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20936A (zh) * 2019-03-19 2019-06-2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0186898A1 (en) * 2019-03-19 2020-09-2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9920936B (zh) * 2019-03-19 2020-11-2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1387425B2 (en) 2019-03-19 2022-07-12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3033B (zh) 2016-05-11
US9765941B2 (en) 2017-09-19
EP2787374A1 (en) 2014-10-08
KR20140097125A (ko) 2014-08-06
EP2787374A4 (en) 2016-04-27
CN103890617B (zh) 2016-01-06
US20150085496A1 (en) 2015-03-26
JPWO2013080794A1 (ja) 2015-04-27
TW201331631A (zh) 2013-08-01
WO2013080794A1 (ja) 201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0617B (zh) 光学膜、面发光体和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CN104169747B (zh) El元件用光提取膜、面发光体及el元件用光提取膜的制造方法
JP5596240B2 (ja) 積層体
CN102791755B (zh)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物品
CN102821871B (zh) 用于形成多层膜的连续方法及通过这种方法制得的多层膜
JP6394389B2 (ja) 物品
CN105493624B (zh) El用光提取薄膜、el用光提取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JP2017054129A (ja) 光制御フィルム
JP5343492B2 (ja) 光学シート
CN1219261A (zh) 提示扰动的多层片材
CN105190370A (zh) 光学膜和面发光体
CN105209940A (zh) 光学膜、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面发光体
KR20170101881A (ko) 터치 패널을 갖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JP2009075266A (ja) 光学シート
CN102971350A (zh) 喷墨印刷法中使用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而得到的光学元件
KR20150144103A (ko) 고굴절 모노머, 그를 함유한 프리즘 시트성형용 레진 조성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프리즘 시트
WO2018155482A1 (ja) 導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05247390B (zh)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膜、面发光体以及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JP2016210150A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と、物品
JP2017128632A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利用
CN102073078B (zh) 光学薄片以及使用它的背光单元
KR20070074630A (ko) 광학용 수지 압출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9399340B2 (en) Member for ink recording, ink recording body, and laminated body for ink recor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Within Japan Tokyo Chiyoda pill 1 chome No. 1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Within Japan Tokyo Chiyoda pill 1 chome No. 1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Reiyo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