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1347B - 聚碳酸酯组成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聚碳酸酯组成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1347B
CN103881347B CN201310159977.3A CN201310159977A CN103881347B CN 103881347 B CN103881347 B CN 103881347B CN 201310159977 A CN201310159977 A CN 201310159977A CN 103881347 B CN103881347 B CN 103881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sphate compound
weight parts
particle size
small particle
polycarbo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99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1347A (zh
Inventor
戴嘉宏
姜亨波
李书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Corp filed Critical Chi M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81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1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1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13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组成物及其应用。一种聚碳酸酯组成物,包含:聚碳酸酯(A)、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聚氟树脂(C)及粒径小于0.2μm的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通过适当用量的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及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使该聚碳酸酯组成物具有良好的低温耐冲击性及阻燃性,该聚碳酸酯组成物后续应用所制成的成型品特别适合用在寒冷地带。

Description

聚碳酸酯组成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碳酸酯组成物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粒径小于0.2μm的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的聚碳酸酯组成物,以及一种利用该聚碳酸酯组成物所制得的成型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聚碳酸酯树脂具有耐冲击性及单位体积质量轻、易加工、绝缘性强等优点,进而被广泛生产与应用于光电产业、生物科技产业或资信电子产业等领域。
由聚碳酸酯树脂所制得的产品(如电脑外壳、手机外壳等)搭配发热元件(如主机板、电路板)使用时,可能因发热元件操作不当或者毁损而导致瞬间温度过高,使得该聚碳酸酯树脂无法承受瞬间温度而容易燃烧,因此目前各国政府对于聚碳酸酯树脂的阻燃性要求更需加以限定,特别是对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电子、电器等都已订立出明确的阻燃性要求。
为了强化聚碳酸酯树脂的阻燃性,通常使用的方法为添加卤素系阻燃剂或磷系阻燃剂来提高各种制品的火灾安全性。然而,该卤素系阻燃剂虽能抑燃,但卤素系阻燃剂对于加工制程中的模具会有腐蚀性,并可能使聚碳酸酯树脂产生黄变及热稳定性不佳等问题;再者,卤素系阻燃剂经高温后会裂解产生如戴奥辛(dioxin)或苯并呋喃(benzofuran)等毒性物质,进而危害到人体健康并且污染环境。磷系阻燃剂虽不会产生毒烟,但经高温后会有游离现象,且会影响聚碳酸酯树脂的物性,使得聚碳酸酯树脂产生脆化、耐冲击性不佳及成型性不佳等缺点。因此,现有阻燃剂虽然能够提升聚碳酸酯树脂的阻燃性,但同时也会影响到聚碳酸酯树脂原先良好的物性。
此外,目前各种电子、电器用品的外观设计皆有轻薄短小化的趋势,当聚碳酸酯应用于薄形成型品时,更必须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使在注射成型的加工制程中能够成型。再者,薄形成型品因受到厚度条件的限制不只更易燃而有阻燃性不佳的问题,且易碎裂而存在有耐冲击性的问题。
由上述可知,发展能符合各项环保法规且有效地提升聚碳酸酯树脂的阻燃性质及加工流动性,并同时维持原有的机械特性(如耐冲击性等)是刻不容缓的课题,以符合业界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组成物,该组成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及低温耐冲击性。
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包含:聚碳酸酯(A)、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聚氟树脂(C)及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粒径小于0.2μm。
其中,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由式(1)所示:
式(1)中,R1、R2、R3及R4各自独立地表示为C6至C20的芳香基或经C1至C8烷基取代的C6至C20的芳香基,m表示为1至3的数目平均聚合度。
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由式(2)所示:
式(2)中,R5、R6、R7及R8各自独立地表示为C6至C20的芳香基或经C1至C8烷基取代的C6至C20的芳香基,n表示为1至3的数目平均聚合度。
以该聚碳酸酯(A)的总重为100重量份,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与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的用量总和范围为大于8重量份并小于15重量份,且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与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的用量比例范围(B1/B2)为大于0.4并小于1,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用量范围为大于4重量份并小于10重量份。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组成物,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用量范围为6至8重量份。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组成物,以该聚碳酸酯(A)的总重为100重量份,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的含量范围为3至6重量份。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组成物,以该聚碳酸酯(A)的总重为100重量份,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的含量范围为5至9重量份。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组成物,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粒径为大于0.05μm并小于0.2μm。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组成物,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包含核层聚合物及壳层聚合物。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组成物,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核层聚合物为橡胶聚合物,该壳层聚合物由含双键的化合物聚合而成,该壳层聚合物覆盖并接枝于该核层聚合物。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组成物,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为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组成物,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为间苯二酚双(二甲苯基磷酸酯)。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组成物,该聚氟树脂(C)的用量范围为0.1至2重量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良好阻燃性及低温耐冲击性的成型品。
本发明成型品是利用如上所述的聚碳酸酯组成物所制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添加能提升阻燃效果的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及能提升低温耐冲击性的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再配合调控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及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含量,使该聚碳酸酯组成物具有良好的低温耐冲击性及阻燃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包含聚碳酸酯(A)、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聚氟树脂(C)及小粒径核壳型(Core-shell)聚合物(D),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粒径小于0.2μm。
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由式(1)所示:
式(1)中,R1、R2、R3及R4各自独立地表示为C6至C20的芳香基或经C1至C8烷基取代的C6至C20的芳香基,m表示为1至3的数目平均聚合度。
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由式(2)所示:
式(2)中,R5、R6、R7及R8各自独立地表示为C6至C20的芳香基或经C1至C8烷基取代的C6至C20的芳香基,n表示为1至3的数目平均聚合度。
以该聚碳酸酯(A)的总重为100重量份,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与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的用量总和范围为大于8重量份并小于15重量份,且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与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的用量比例范围(B1/B2)为大于0.4并小于1,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用量范围为大于4重量份并小于10重量份。
以下将再逐一针对各个成分做进一步的说明。
[聚碳酸酯(A)]
聚碳酸酯(A)的合成方法并无特别的限制,一般的方法有光气法、酯交换法、开环聚合法及二氧化碳聚合法等。光气法为在一均质系统或非均质系统中将溶于碱液的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和溶于溶剂(如二氯甲烷)的光气(phosgene)以胺类为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酯交换法为使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与碳酸酯系化合物(如二苯基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在熔融状态进行酯交换反应。较佳地,该合成方法将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及碳酸酯系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进行酯交换反应。
该聚碳酸酯(A)的种类并无特别地限制,较佳地,该聚碳酸酯(A)可选择地利用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与碳酸酯系化合物进行酯交换反应而制得。
较佳地,该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bis(4-hydroxyphenyl)propane,简称双酚A(bisphenolA)]、卤化双酚(halogenatedbisphenol)、对苯二酚(hydroquinone)、双(4-羟基苯基)甲烷[bis(4-hydroxyphenyl)methane]、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bis(4-hydroxyphenyl)cyclohexane]、2,2-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2,2-bis(3,5-dimethyl-4-hydroxyphenyl)propane]、双(4-羟基苯基)硫[bis(4-hydroxyphenyl)sulfide]、双(4-羟基苯基)砜[bis(4-hydroxyphenyl)sulfone]、双(4-羟基苯基)亚砜[bis(4-hydroxyphenyl)sulfoxide]、双(4-羟基苯基)酮[bis(4-hydroxyphenyl)ketone]、双(4-羟基苯基)醚[bis(4-hydroxyphenyl)ether]、以及2,2-双(3,5-二溴-4-羟基苯基)丙烷[2,2-bis(3,5-dibromo-4-hydroxyphenyl)propane]或这些的一组合。更佳地,该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是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除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外,也能使用上述所列举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的均聚物、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的共聚物或这些的一组合。
较佳地,该碳酸酯系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二苯基碳酸酯(diphenylcarbonate)、二甲基碳酸酯(dimethylcarbonate)、二乙基碳酸酯(diethylcarbonate)或这些的一组合。
较佳地,该聚碳酸酯(A)的末端基团构造并没有特定的限制。该末端基团包含但不限于羟基、芳族烃基及烷基等。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中使用的聚碳酸酯(A)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羟基的末端基团。该聚碳酸酯(A)的末端基团的羟基来自于该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
较佳地,该聚碳酸酯(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范围为20,000至30,000。更佳地,该聚碳酸酯(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范围为24,000至28,000。当该聚碳酸酯(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未在上述较佳或更佳范围时,将会影响该聚碳酸酯(A)及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的熔融流动指数。
为了后续塑模成型时能制得成型品,该聚碳酸酯(A)的熔融流动指数需适当调整。较佳地,该聚碳酸酯(A)的熔融流动指数范围为6.5g/10min.至22g/10min.。更佳地,该聚碳酸酯(A)的熔融流动指数范围为10g/10min.至15g/10min.。该聚碳酸酯(A)的熔融流动指数大于22g/10min.时,虽能制得较薄的成型品,但成型品在后续加工时易因强度不足而有破碎等问题;该聚碳酸酯(A)的熔融流动指数小于6.5g/10min.时,会因为流动性不佳而不易填满整个模具,于一般加工条件下只能制得较厚的成型品。
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的具体例中,所使用的聚碳酸酯(A)由双酚A以及二苯基碳酸酯于熔融状态下进行酯交换反应所制得,且该聚碳酸酯(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约为27000,该聚碳酸酯(A)的熔融流动指数为10g/10min.。
[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及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
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及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遇高温时会呈现玻璃状熔体,能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以阻止氧气的接近及阻止可燃挥发性产物的释放;当添加于聚合物材料中时,除了能对聚合物材料进行保护外,更能防止易燃的聚合物材料继续燃烧。
较佳地,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包含但不限于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is-phenolAbis(diphenylphosphate),本文简称BDP]或这些的一组合。
较佳地,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包含但不限于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esorcinolbis(diphenylphosphate),本文简称RDP]、间苯二酚双(二甲苯基磷酸酯)[resorcinolbis(dixylenylphosphate),本文简称RDX]或这些的一组合。
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的具体例中,所使用的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为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为间苯二酚双(二甲苯基磷酸酯)[RDX]。BDP及RDX因具有磷,当遇到高热时会分解产生磷的含氧酸,此磷的含氧酸能与聚合物在高热下反应生成水及焦炭,从而达到阻燃的功能。
较佳地,以该聚碳酸酯(A)的总重为100重量份,该BDP的用量范围为3至6重量份。较佳地,以该聚碳酸酯(A)的总重为100重量份,该RDX的用量范围为5至9重量份。需注意的是,该第一磷酸酯(B1)与第二磷酸酯(B2)的用量总和范围需控制在大于8重量份并小于15重量份;较佳地,该用量总和范围为9至13重量份。
[聚氟树脂(C)]
该聚氟树脂(C)有较佳的耐候性、耐溶剂性及耐高温性等特性。且该聚氟树脂(C)遇到高温燃烧时具有能防止高分子材料因高温热熔产生液滴而引燃其他易燃材料的特性。
较佳地,该聚氟树脂(C)包含但不限于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称PTFE)、乙烯-丙烯氟化物树脂(由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所制得的共聚物,fluorinateethylenepropylene,简称FEP)、聚氟烷氧基树脂(由四氟乙烯与全氟烷基乙烯基醚所制得的共聚物,polyfluoroalkoxy,简称PFA)或这些的一组合。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的具体例中,所使用的聚氟树脂(C)为聚四氟乙烯。
较佳地,以该聚碳酸酯(A)的总重为100重量份,该聚氟树脂(C)的用量范围为0.1至2重量份。较更佳地,以该聚碳酸酯(A)的总重为100重量份,该聚氟树脂(C)的用量范围为0.5至1重量份。若该聚氟树脂(C)的用量低于0.1重量份,则该聚碳酸酯组成物的抗滴燃性会变差;若聚氟树脂(C)的用量超过2重量份,则该聚碳酸酯组成物的耐冲击性会下降。
[小粒径核壳型(Core-shell)聚合物(D)]
该小粒径核壳型(Core-shell)聚合物(D)为粒径小于0.2μm的聚合物。较佳地,该小粒径核壳型(Core-shell)聚合物(D)的粒径为大于0.05μm且小于0.2μm,例如是粒径范围为0.1μm至0.15μm的核壳型聚合物。较佳地,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包含核层聚合物及壳层聚合物,且该核层聚合物与该壳层聚合物的材料不同。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也能够包含一核层聚合物及多层壳层聚合物,且该核层聚合物与所述壳层聚合物的材料不同。更佳地,该壳层聚合物覆盖并接枝于该核层聚合物的表面;又更佳地,该核层聚合物为橡胶聚合物,该壳层聚合物由含双键的化合物聚合而成,且该核层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该壳层聚合物。
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制备方法可选用一般现有所采用的方式,例如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等,通过让该核层聚合物与该壳层聚合物进行聚合反应,以使该壳层聚合物接枝到该核层聚合物。
较佳地,该核层聚合物包含但不限于二烯类的橡胶聚合物,如丁二烯的橡胶聚合物、异戊二烯的橡胶聚合物或二烯和乙烯基芳香基单体的橡胶共聚物,如丁二烯-苯乙烯橡胶共聚物或异戊二烯-苯乙烯橡胶共聚物。
较佳地,用于聚合该壳层聚合物的单体包含但不限于(1).苯乙烯(styrene)类化合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α-methylstyrene)、卤素取代的苯乙烯、烃基取代的苯乙烯;(2).丙烯腈(acrylonitrile)类化合物:甲基丙烯腈(methacrylonitrile);(3).(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具有C1至C8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C1至C8烷基的丙烯酸酯;(4).其他化合物:顺丁烯二酸酐(maleicanhydride)、经苯基-氮-取代的顺丁烯二酰亚胺(phenylN-substitutedmaleimide);或上述二种以上化合物的组合。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可为由C1至C8的一元醇(monohydricalcohol)与(甲基)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类。较佳地,该(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及甲基丙烯酸丁酯等。更佳地,该(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本发明的具体例中,所使用的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为Kaneka公司的商品,商品名为M-732(粒径:0.1μm,该核层为丁二烯-苯乙烯橡胶共聚物,该壳层由(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聚合而成,本文简称为M-732)。
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因核层为橡胶类材质,在受到外力撞击时,橡胶类材质的核层能帮助分散外力冲击产生的能量,从而提升低温耐冲击性;但橡胶本身是易燃材料,添加后会影响阻燃性,所以,若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量多时会造成阻燃性不佳。
以该聚碳酸酯(A)的总重为100重量份,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用量范围为大于4重量份并小于10重量份。较佳地,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用量范围为6至8重量份。若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用量低于4重量份,则该聚碳酸酯组成物的低温耐冲击性会变差;若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用量超过10重量份,则该聚碳酸酯组成物的阻燃性会下降。
为了后续塑模成型时能制得成型品,该聚碳酸酯组成物的熔融流动指数需适当调整。较佳地,该聚碳酸酯组成物的熔融流动指数范围为9g/10min.至15g/10min.。该聚碳酸酯组成物的熔融流动指数大于15g/10min.时,虽能制得较薄的成型品,但成型品在后续加工时易因强度不足而有破碎等问题;当该聚碳酸酯组成物的熔融流动指数小于9g/10min.时,会因为流动性不佳而不易填满整个模具,于一般加工条件下只能制得较厚的成型品。
在不损及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的效果范围内,该聚碳酸酯组成物选择性地可进一步添加添加剂,该添加剂包含但不限于硅油、无机添加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阻燃剂、润滑剂、颜料和染料。该无机添加剂如玻璃纤维、碳纤维、滑石、二氧化硅、云母、氧化铝等,且上述无机添加剂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的制备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定。较佳地,该制备方法为利用高速混合机、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混合或其他现有混合器混合进行制备。
较佳地,该聚碳酸酯组成物的制备方法先将聚碳酸酯(A)、聚氟树脂(C)、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及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利用高速混合机进行混合均匀后,再由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入料口进料,而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则由侧边进料,使(A)至(D)成分进行混合以制得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
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通过添加能提升阻燃效果的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及能提升低温耐冲击性的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再配合调控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及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含量,使该聚碳酸酯组成物具有良好的低温耐冲击性及阻燃性。
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适用于制作汽车零件、光电产业、生物科技产业或资信电子产业的产品的成型品。该成型品能够为电子及电动工具零件、资信产业及通信器材的外壳以及其他产品的外壳(例如家电用品)等。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制得的成型品因具有良好的低温耐冲击性而特别适合用于寒冷地带。
本发明将就以下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该实施例只为例示说明之用,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发明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
[实施例1至8及比较例1至8]
分别依据表1的各成分种类及用量,将聚碳酸酯(A)(制造商:奇美Wonderlite,商品名:PC-110)、聚氟树脂(C)(制造商:MitsubishiRayon,商品名:A-3750)、RDX(B2)(制造商:大八化学,商品名:PX-200)及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制造商:Kaneka,商品名:M-732)以高速搅拌机均匀混合形成一混合物,将该混合物放入双轴挤出机(混炼温度为270℃)的主进料斗,再将BDP(B1)(制造商:ADEKA,商品名:FP-600)由侧边入料进入该双轴挤出机中,使该混合物与(B1)进行混炼并作成颗粒就可以制得一聚碳酸酯组成物。
接着将该聚碳酸酯组成物以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温度为260至280℃)作成测试样本并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检测项目】
1.熔融流动指数(Meltflowindex,简称MI)
依ASTMD1238标准方法对测试样本进行测试,测试温度300℃,荷重1.2千克。单位为克/10分钟(g/10min.)。
2.IZOD耐冲击性
依据ASTMD256标准方法测试,测量各测试样本的缺口(Notched)的耐冲击性(1/8")。一般低温(-40℃)耐冲击性需在35以上,以符合业界需求;室温耐冲击性需在48以上,以符合业界需求。
3.UL阻燃性
依据UL-94的标准方法进行测试,利用具有1.0mm厚度的测试样本测量阻燃性。每一测试样本共有五个试片,将每一试片进行二次燃烧测试,每次燃烧间隔10±0.5秒,第一次点燃至熄灭的时间为t1与第二次点燃至熄灭的时间为t2,将两次燃烧时间加总(t1+t2)就为总燃烧时间,而评价方式为:
V0:总燃烧时间≦30秒,且无滴燃问题产生,表示具有抗滴燃性。
表1的结果显示,在聚碳酸酯(A)及聚氟树脂(C)的种类及用量固定的情况下,将实施例1与比较例8相比,能看出使用粒径小于0.2μm的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能于用量较少的条件下让聚碳酸酯组成物维持符合业界需求的耐冲击性,更使聚碳酸酯组成物具备优异的阻燃性,推论是当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使用量相同时,粒径小的核壳型接枝聚合物(D)添加的数量会多于粒径大的,因此能于添加量少时就能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因此聚碳酸酯组成物的低温耐冲击性及阻燃性得以提升。
接着再比较实施例1至2及比较例1至3,能看出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用量为4重量份时,低温及室温耐冲击性是不符合需求的,而当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用量为10重量份时,阻燃性则不符合需求,因此为了要使低温及室温耐冲击性、阻燃性皆符合需求,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含量范围需大于4重量份并小于10重量份。较佳地,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用量范围为6至8重量份。
由实施例2至8及比较例4至7的结果能发现,通过使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与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的用量总和大于8重量份小于15重量份,且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与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的用量比例范围为大于0.4并小于1,同时调控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的用量在3至6重量份及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的用量在5至9重量份,能使聚碳酸酯组成物的耐冲击性及阻燃性皆符合需求。
综合表1结果得知,就达成阻燃性的功效而添加的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与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而言,当此两者的用量不足时,阻燃性不佳;过量时则会造成低温耐冲击性不佳。对于为了要提升低温耐冲击性所添加的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而言,当其用量不足时,低温耐冲击性不好;过量时,阻燃性表现不理想。所以,具备良好的阻燃性及低温耐冲击性的聚碳酸酯组成物并非单靠控制单一组分的种类及含量就能够获得,而是要通过各个成分在种类及含量上的互相配合来达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因粒径小于0.2μm的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且含有用量适当的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与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并配合适当性质与用量的聚碳酸酯(A)及聚氟树脂(C),使得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及低温耐冲击性。本发明聚碳酸酯组成物后续应用制得的成型品能符合阻燃性的法规要求,更具备良好的低温耐冲击性而特别适合用于寒冷地区。
只是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不能用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也就是说只要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聚碳酸酯组成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聚碳酸酯(A);
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如式(1)所示:
式(1)中,R1、R2、R3及R4各自独立地表示为C6至C20的芳香基或经C1至C8烷基取代的C6至C20的芳香基,m表示为1至3的数目平均聚合度;
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如式(2)所示
式(2)中,R5、R6、R7及R8各自独立地表示为C6至C20的芳香基或经C1至C8烷基取代的C6至C20的芳香基,n表示为1至3的数目平均聚合度;
聚氟树脂(C);及
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粒径小于0.2μm;
以该聚碳酸酯(A)的总重为100重量份,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与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的用量总和范围为大于8重量份并小于15重量份,且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与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的用量比例范围(B1/B2)为大于0.4并小于1,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用量范围为大于4重量份并小于1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用量范围为6至8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成物,其特征在于,以该聚碳酸酯(A)的总重为100重量份,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的含量范围为3至6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成物,其特征在于,以该聚碳酸酯(A)的总重为100重量份,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的含量范围为5至9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粒径为大于0.05μm并小于0.2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包含核层聚合物及壳层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小粒径核壳型聚合物(D)的核层聚合物为橡胶聚合物,该壳层聚合物由含双键的化合物聚合而成,该壳层聚合物覆盖并接枝于该核层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磷酸酯化合物(B1)为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磷酸酯化合物(B2)为间苯二酚双(二甲苯基磷酸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氟树脂(C)的用量范围为0.1至2重量份。
11.一种成型品,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成物所形成。
CN201310159977.3A 2012-12-22 2013-05-03 聚碳酸酯组成物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813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9347A TWI500677B (zh) 2012-12-22 2012-12-22 聚碳酸酯組成物及其應用
TW101149347 2012-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1347A CN103881347A (zh) 2014-06-25
CN103881347B true CN103881347B (zh) 2015-12-02

Family

ID=50950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99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81347B (zh) 2012-12-22 2013-05-03 聚碳酸酯组成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36083B2 (zh)
CN (1) CN103881347B (zh)
TW (1) TWI5006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05156B1 (ko) * 2016-12-30 2019-08-01 롯데첨단소재(주)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품
JP7025936B2 (ja) * 2018-01-17 2022-02-25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79840A2 (en) * 1998-08-13 2000-02-16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Flame-retardant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its injection moldings
EP1069154A1 (en) * 1999-07-12 2001-01-17 Cheil Industries Inc. Flame retardant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N101061179A (zh) * 2004-10-13 2007-10-24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02051036A (zh) * 2000-03-06 2011-05-11 拜尔公司 用于挤出应用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模塑组合物
CN102532846A (zh) * 2010-12-31 2012-07-04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3754A (ja) * 2000-08-10 2002-02-19 Toyobo Co Ltd 優れた燃焼抑制効果を発現する熱可塑性樹脂用添加剤、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繊維集合体
KR100422778B1 (ko) * 2001-09-03 2004-03-12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난연성 열가소성 수지조성물
KR101457729B1 (ko) * 2007-05-24 2014-11-03 테이진 카세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슬라이딩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성형품
JP5301855B2 (ja) * 2008-02-26 2013-09-25 帝人株式会社 難燃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DE102010039712A1 (de) * 2010-08-24 2012-03-01 Bayer Materialscience Aktiengesellschaft Schlagzähmodifizierte Polyester/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r Reißdehn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79840A2 (en) * 1998-08-13 2000-02-16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Flame-retardant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its injection moldings
EP1069154A1 (en) * 1999-07-12 2001-01-17 Cheil Industries Inc. Flame retardant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N102051036A (zh) * 2000-03-06 2011-05-11 拜尔公司 用于挤出应用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模塑组合物
CN101061179A (zh) * 2004-10-13 2007-10-24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02532846A (zh) * 2010-12-31 2012-07-04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36083B2 (ja) 2014-12-03
TWI500677B (zh) 2015-09-21
TW201425416A (zh) 2014-07-01
JP2014122327A (ja) 2014-07-03
CN103881347A (zh)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1669B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5793344B (zh) 具有改良的性质的阻燃热塑性组合物
CN102276970B (zh) 一种无卤阻燃薄膜级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7187B (zh) 一种高光泽无卤阻燃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10240039B2 (en) Reinforced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CN101942189B (zh) 无卤阻燃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4460A (zh) 流动性改进的阻燃碳酸酯聚合物组合物
CN102834459A (zh) 冲击改性的阻燃碳酸酯聚合物组合物
EP3321324B1 (en)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3467954A (zh)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应用
KR101440536B1 (ko) 난연성 폴리실록산-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성형품
JP5054259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2003049076A (ja) 酸化チタン含有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製法
CN103881347B (zh) 聚碳酸酯组成物及其应用
KR101256262B1 (ko) 난연성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품
CN104403293B (zh) 一种透明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1711A (zh)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368333A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包含其的模塑产品
JPH1121441A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成形してなるハウジング及び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109135235A (zh)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532841B (zh) 聚碳酸酯组成物及其应用
CN104744911A (zh) 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及成型品
TWI555796B (zh) 聚碳酸酯組成物及其應用
CN103183950A (zh) 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及由其所形成的成型品
CN104744912A (zh) 热可塑性树脂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