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2846A -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2846A
CN102532846A CN2011104123897A CN201110412389A CN102532846A CN 102532846 A CN102532846 A CN 102532846A CN 2011104123897 A CN2011104123897 A CN 2011104123897A CN 201110412389 A CN201110412389 A CN 201110412389A CN 102532846 A CN102532846 A CN 102532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plastic resin
monomer
graft copolymer
shell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23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32846B (zh
Inventor
晋卿植
申承湜
南润球
朴桓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Lotte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il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100887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2266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il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Cheil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32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2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32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2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0Fireproofing materials
    • C09K21/06Organic materials
    • C09K21/12Organic material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1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 C08K5/523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with hydroxyary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6Poly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08L55/02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具有预定分子量的聚苯乙烯树脂被应用于聚碳酸酯树脂/抗冲改性剂体系,使用具有特定的橡胶粒径并且由特定种类的橡胶形成的抗冲改性剂,并包含含磷阻燃剂,从而改善了阻燃性、抗冲击性、流动性、以及外观。该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基于100重量份包括(a)、(b)和(c)的基体树脂,包含50至95重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1至30重量份的聚苯乙烯树脂(b)、1至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c)、和1至20重量份的含磷阻燃剂(d),其中抗冲改性剂(c)包含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c1)和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

Description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具有预定分子量的聚苯乙烯树脂被应用于聚碳酸酯树脂/抗冲改性剂体系,使用具有特定的橡胶粒径并且由特定种类(的橡胶)形成的抗冲改性剂,并包括磷阻燃剂,从而改善了阻燃性、抗冲击性、流动性、以及外观。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冲击强度的聚碳酸酯(PC)与具有可加工性和耐化学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的组合,PC/ABS合金树脂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而且,PC/ABS合金树脂具有优于ABS的物理性质,并且与PC相比能够降低成本,因此其可以被用于多种目的。尤其是,不包含卤素的无卤(NH)PC/ABS树脂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被广泛用于多种电子产品和汽车部件,如监视器外壳、硬盘、打印机、笔记本电脑电池、门把手、减震器、仪表面板等。
HN-PC/ABS通常包括聚碳酸酯、ABS和磷阻燃剂,并且一般用于要求高光泽度、高流动性和高抗冲击性的电子产品的外壳材料。用作抗冲改性剂的橡胶的含量通常由其粒径决定,而决定树脂的抗冲击性、外观以及光泽度则取决于橡胶的合理选择和分散方法。然而,PC与ABS(抗冲改性剂)和ABS内聚性聚结物(cohesively agglomerates)具有的亲和力较弱,并在PC树脂基质中表现出低的分散效率,由此使得其难以获得期望的冲击强度。
而且,用于电视的外壳材料的外观较好的树脂主要使用PC/ABS掺混物,但是该掺混物由于SAN的有限着色能力而不能满足对高质量外观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具有预定分子量的聚苯乙烯树脂被应用于聚碳酸酯树脂/抗冲改性剂体系,使用具有特定的橡胶粒径并且由特定种类(的橡胶)形成的抗冲改性剂,并包含磷阻燃剂,从而改善了阻燃性、抗冲击性、流动性、和外观。
基于100重量份包括(a)、(b)和(c)的基体树脂,该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括50至95重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1至30重量份的聚苯乙烯树脂(b)、1至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c)、和1至20重量份的含磷阻燃剂(d),其中聚苯乙烯树脂(b)具有200,000至4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抗冲改性剂(c)包括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c1)和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其中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c1)含有平均粒径为0.05至0.5μm的橡胶聚合物,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含有平均粒径为0.05至0.5μm的橡胶聚合物。该橡胶聚合物的粒径是基于容积的。
所包括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c1)和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的混合比可以为1∶1至1∶3。
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c1)可以通过使包括橡胶聚合物、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氰化物的单体混合物发生接枝聚合来制备。
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可以通过接枝橡胶聚合物来制备,其中该橡胶聚合物由二烯烃单体、丙烯酸单体、硅单体、或它们的组合聚合与丙烯酸单体、杂环单体、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不饱和腈单体、或它们的组合的不饱和化合物聚合,该不饱和化合物可包括至少一种丙烯酸单体。
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具有5至100g/10min的熔融指数(1.2kg,300℃,ISO 1133)。
改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具有45至55kgf·cm/cm的冲击强度(1/8″,ASTM D256)、100至115g/10min的熔融指数(1.0kg,220℃,ISO 1133)、以及V-0的燃性等级(2mm,UL94)。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提供了一种由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模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100重量份包括(a)、(b)和(c)的基体树脂,根据本发明的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括50至95重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1至30重量份的聚苯乙烯树脂(b)、1至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c)、和1至20重量份的含磷阻燃剂(d),其中,聚苯乙烯树脂(b)具有200,000至4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抗冲改性剂(c)包括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c1)和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其中该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c1)含有平均粒径为0.05至0.5μm的橡胶聚合物,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含有平均粒径为0.05至0.5μm的橡胶聚合物。该橡胶聚合物的粒径是基于容积的。
根据本发明的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每种组分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a)聚碳酸酯树脂
聚碳酸酯树脂可以通过使由式1表示的二酚与光气、卤代甲酸酯、或碳酸二酯的反应来制备。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0118764850000041
其中,A具有单键,以及是C1至C5亚烷基、C1至C5的烷叉基,C5至C6亚环烷基、-S-、或-SO2-。
由式1表示的二酚的实例包括氢醌、间苯二酚、4,4′-二羟基联苯、2,2-双(4-羟苯基)丙烷、2,4-双(4-羟苯基)-2-甲基丁烷、1,1-双(4-羟苯基)环己烷、2,2-双(3-氯-4-羟苯基)丙烷、2,2-双(3,5-二氯-4-羟苯基)丙烷等。
本文中,可以使用2,2-双(4-羟苯基)丙烷、2,2-双(3,5-二氯-4-羟苯基)丙烷、和1,1-双(4-羟苯基)环己烷;并且优选使用也被称为双酚A的2,2-双(4-羟苯基)丙烷。
聚碳酸酯树脂可以是支链的聚碳酸酯树脂,其可以通过加入基于在聚合作用中使用的二酚总量的0.05至2mol%的三官能团或多官能团芳香族化合物来制备,例如,具有三酚基或更多个酚基的化合物。
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具有10,000至200,000g/mol,优选15,000至8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Mw)。
而且,聚碳酸酯树脂根据ISO 1133在1.2kg和300℃可以具有5至100g/10min的熔融指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包括具有不同熔融指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混合物,例如,包括80至99wt%的熔融指数为31至100g/10min的聚碳酸酯树脂和1至20wt%的熔融指数为5至30g/10min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混合物。当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指数在这个范围内时,可以改善模制品的注射成型性能和外观。
用于制备树脂组合物的聚碳酸酯可以包括均聚碳酸酯、共聚碳酸酯或它们的掺混物。而且,聚碳酸酯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被芳香族聚酯-碳酸酯树脂替换,其通过在酯前体(例如,双官能羧酸)的存在下进行聚合而获得。
基于100重量份的全部组合物,聚碳酸酯树脂的存在量可以为50至95重量份,优选65至95重量份,更优选70至90重量份。在这个范围内,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具有适当的冲击强度和耐热性。
(b)聚苯乙烯树脂
聚苯乙烯树脂可以通过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的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以及连续聚合获得。
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的实例可包括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和4-N-丙基苯乙烯,优选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
聚苯乙烯树脂可具有200,000至400,000g/mol,优选250,000至35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
具有上述范围内的重均分子量的聚苯乙烯树脂起到优化加入到聚碳酸酯树脂中抗冲改性剂的形式和位置(position)的乳化剂的作用,以改善聚碳酸酯和抗冲改性剂之间的亲和力,从而增加抗冲改性剂的分散性。通常,聚碳酸酯与抗冲改性剂以及抗冲改性剂内聚性结聚物之间几乎没有亲和力,并且不是均匀分散的,从而使得难以获得适当的冲击强度。而且,如果抗冲改性剂的量太多或抗冲改性剂的粒径增加,就会出现外观缺陷,如变黄、焊接二色性以及浇口残痕(gate mark)。聚苯乙烯树脂赋予热塑性树脂适当的流动性,并允许抗冲改性剂位于聚碳酸酯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之间的界面上,以使得抗冲改性剂均匀地分散在热塑性树脂基质中。因此,利用少量的抗冲改性剂,热塑性树脂就能够获得足够的冲击强度,并且具有改善的着色性能和注射成型性能,从而确保优异的外观。
聚苯乙烯的晶畴尺寸(畴尺寸,domain size)主要可由物理混合物和热力学因素决定。物理因素可包括由PC与PS之间的粘度差异和螺杆RPM/处理温度决定的能耗率(SEC)。然而,物理混合并不能改善聚碳酸酯/聚苯乙烯掺混物的基础相容性,因此是热力学不稳定的。本文中,一起使用了在聚碳酸酯和聚苯乙烯之间表现出介质亲和力的包含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丙烯酸域位于聚碳酸酯和聚苯乙烯之间的界面上。在本发明中,包含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作为用于聚碳酸酯/聚苯乙烯掺混物的增容剂,以控制将聚苯乙烯的晶畴尺寸最小化,从而使橡胶分散最大化。当橡胶分散性被最大化时,能够获得优异的外观。基于100重量份的全部组合物,聚苯乙烯树脂的存在量可以为1至30重量份,优选2至20重量份,更优选5至15重量份。在这个范围之内,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使抗冲改性剂的分散性最大化,确保适当的流动性以改善抗冲击性和注射成型性能,并且获得适当的阻燃性。
(c)抗冲改性剂
(c1)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
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可通过使包括橡胶聚合物、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腈化物的单体混合物发生接枝聚合来制备。该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可包括40至70wt%的橡胶聚合物和30至60wt%的乙烯基单体,其中100wt%的乙烯基单体可包括60至90wt%的芳香族乙烯化合物和10至40wt%的乙烯基腈化物。
橡胶聚合物可选自由聚丁二烯橡胶、丙烯酸橡胶、乙烯/丙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乙烯-丙烯-二烯三聚物(EPDM)、以及聚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橡胶复合物组成的组,其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尤其是,可使用聚丁二烯橡胶。
橡胶聚合物可具有0.05至0.5μm,优选0.2至0.35μm的平均粒径。在这个范围之内,可获得优异的外观,同时保持适当的冲击强度。
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可使用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和卤素或烷基取代的苯乙烯,优选使用苯乙烯。
作为乙烯基氰化物,可使用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优选使用丙烯腈。
此外,单体,例如C1至C8甲基丙烯酸烷基酯、C1至C8的丙烯酸烷基酯、和马来酸酐,可进一步地被加入以进行接枝聚合。C1至C8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C1至C8丙烯酸烷基酯分别是由C1至C8单羟基醇获得的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的烷基酯。C1至C8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C1至C8丙烯酸烷基酯的实例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甲酯。
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的实例可包括通过聚丁二烯橡胶、丙烯酸橡胶、或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与苯乙烯、丙烯腈和选择性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的混合物的接枝聚合获得的化合物。
尤其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接枝共聚物可用作橡胶改性的接枝共聚物。
(c2)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
核壳接枝共聚物通过将不饱和单体接枝到橡胶的核结构上以形成硬壳而具有核-壳结构。核-壳接枝共聚物通过将由二烯烃单体、丙烯酸单体、硅单体或它们的组合聚合的橡胶聚合物与丙烯酸单体、杂环单体、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不饱和腈单体或它们的组合的不饱和化合物接枝获得,其中该不饱和化合物包括至少一种丙烯酸单体。
二烯烃单体可以是C4至C6丁二烯、异戊二烯等,特别是丁二烯。由二烯烃单体聚合获得的橡胶聚合物的实例可包括丁二烯橡胶、丙烯酸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乙烯-丙烯-二烯三聚物(EPDM)等。
丙烯酸单体的例子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基酯、(甲)丙烯酸正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己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等。这里,可使用固化剂,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丙二醇酯、1,3-丁二醇二(甲)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以及三烯丙基氰尿酸酯。
硅单体的实例可包括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戊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三甲基三苯基环三硅氧烷、四甲基四苯基环四硅氧烷、八苯基环四硅氧烷、以及它们的组合。这里,可以使用固化剂,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和四乙氧基硅烷。
橡胶聚合物可具有0.05至0.5μm,优选0.07至0.15μm的平均粒径。在这个范围之内,可获得优异的外观,同时保持适当的冲击强度。
在不饱和化合物中的丙烯酸单体可以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它们的组合。本文中,烷基是指C1至C10烷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实例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
杂环单体可包括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2至C20的杂环烷基化合物、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2至C20杂环烯基化合物、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2至C20的杂环炔基化合物。杂环单体的实例可包括马来酸酐、烷基或苯基N-取代的马来酰亚胺等。
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可以是苯乙烯、C1至C10烷基取代的苯乙烯、卤素取代的苯乙烯、或它们的组合。烷基取代的苯乙烯的实例可包括邻-乙基苯乙烯、间-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
不饱和腈单体可以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基丙烯腈、或它们的组合。由这些不饱和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单体形成的聚合物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核-壳结构的共聚物在聚碳酸酯和聚苯乙烯树脂基质中聚结成中空球状形式,并且位于聚碳酸酯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之间的界面上,以使得分散性最大化,从而利用少量的抗冲改性剂提供足够的抗冲击性。
核-壳结构的共聚物可包括30至80wt%的橡胶聚合物和20至70wt%的与该橡胶聚合物接枝的不饱和化合物。在这个范围之内,核-壳结构的共聚物能够容易地聚结成中空球状形式。因此,由于重量轻,该共聚物可被俘获在热塑性树脂基质的表面,由于聚苯乙烯而保证了流动性,从而改善分散性,使得针对外部冲击的冲击强度增加。
而且,核-壳结构的共聚物可具有0.07至1μm的平均粒径。在该范围内,共聚物可在聚碳酸酯和聚苯乙烯树脂基质中适当地分散以易于(ease)外部冲击的吸收,从而改善冲击改性效果。
尤其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共聚物可用作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
抗冲改性剂可以是以1∶1至1∶3的混合比混合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c1)和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在该范围内,可获得适当的表面陷阱效应(surface trapping effect)以改善分散效率。
基于100重量份的全部组合物,抗冲改性剂的存在量可以为1至30重量份,优选3至20重量份,更优选6至15重量份。在该范围内,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确保适当的外观、流动性和冲击强度。
(d)含磷阻燃剂
含磷阻燃剂的实例可包括磷酸酯、膦酸酯、亚膦酸酯、氧化膦(phosphine oxide)、磷腈(phosphazene)、以及它们的金属盐,优选磷酸酯化合物,并更优选芳香族磷酸酯化合物。
芳香族磷酸酯化合物可具有由式2代表的结构:
Figure BDA0000118764850000101
其中,R1、R2、R4和R5各自独立地是C6至C20芳基或C1至C10烷基取代的芳基,R3是来自间苯二酚、对苯二酚、双酚A、或二酚二醇类(bisphenol dialcohols)中的取代基,且n为0至5。
当n为0时,芳香族磷酸酯化合物可以包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甲苯二苯酯、磷酸三(二甲苯基酯)、三(2,4,6-三甲基苯基)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三(2,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等。当n为1时,芳香族磷酸酯化合物可包括间苯二酚双(磷酸二苯酯)、对苯二酚双(磷酸二苯酯)、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间苯二酚双(2,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对苯二酚双(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等。当n为2或更大时,芳香族族磷酸酯化合物可以低聚物形式的混合物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地或者组合使用。尤其是,可以使用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BDP)。
芳香族磷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与其他含磷阻燃剂的混合物使用。
基于100重量份包括(a)、(b)和(c)的基体树脂,含磷阻燃剂(d)可以1至20重量份,优选5至20重量份,并且更优选10至16重量份的量存在。在该范围内,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并确保适当的冲击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可具有45至55kgf·cm/cm的冲击强度(1/8″,ASTM D256)、100至115g/10min(10kg,220℃,ISO 1133)的熔融指数、以及V-0的燃性等级(2mm,UL94)。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根据需要时进一步包括添加剂。添加剂可包括,但不限于,抗氧化剂、成核剂、表面活性剂、偶合剂、填料、增塑剂、润滑剂、抗微生物剂、脱模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增容剂、无机添加剂、着色剂、稳定剂、抗静电剂、颜料、染料、以及防燃剂,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通过任何已知的制备树脂的方法形成模制品。例如,将组分和其他添加剂立刻混合,并且将混合物熔融挤出并通过挤出机形成粒料。然后,粒料经由注塑(plastic injection)或压制被制成模制产品。可使用任何的模制方法,例如,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压延成型(calendaring molding)、以及真空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可模制成形性、冲击强度、以及光泽度,因此该组合物可用于制造汽车部件或外部材料以及电气和电子产品的外壳,例如,用于要求以上性质的电视机、洗衣机、盒式播放器、MP3播放器、DMB、导航系统、移动电话、电话、游戏控制台、音频播放器、监视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的外壳。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进行多种变形和改变。
实施例
接下来,参考以下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结构和功能。提供这些实施例仅仅意在举例说明,而不应理解为以任何方式的限制本发明。省略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至4和比较例1至3:热塑性树脂的制备
根据实施例1至4和比较例1至3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根据在表1中列出的组成来制备。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组分的详细情况描述如下,并且通过根据在表1中列出的组成的组分混合进行制备,利用常用的双轴挤出机挤出该混合物,并将挤出的产品形成粒料。
(a)聚碳酸酯树脂(Cheil Industries Inc.)
①PC-1:熔融指数为62g/10min(1.2kg,300℃,ISO 1133)
②PC-2:熔融指数为8g/10min(1.2kg,300℃,ISO 1133)
(b)聚苯乙烯树脂(Tairirex)
①PS-1:w/o硬脂酸锌,分子量为310,000g/mol
②PS-2:w/o硬脂酸锌,分子量为260,000g/mol
(c)抗冲改性剂
①g-ABS(Cheil Industries Inc.):通过60重量份平均粒径为0.31的丁二烯橡胶与40重量份包括75wt%苯乙烯和25wt%丙烯腈的乙烯基聚合物的一般乳液接枝聚合来制造。
②MBS(R&H):包含平均粒径为100nm的橡胶聚合物的BTA-731。
(d)含磷阻燃剂: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BDP),由Daihachi制造。
*其他添加剂
基于100重量份的每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加入0.3重量份的特氟隆(Teflon)、0.3重量份的IRGANOX 245,CIBA作为抗氧化剂、以及0.2重量份的LEBAX-140B,LION CHEMTECH作为硬脂酸盐润滑剂。
*挤出条件
Figure BDA0000118764850000131
实验例:热塑性树脂的物理性能的评价
在实施例1至4和比较例1至3中制备的树脂样品的物理性能评价如下,结果在表2中示出。
1.IZOD冲击强度
IZOD冲击强度利用1/8″-厚的样品基于ASTM D256测量。
2.熔融指数(MI)
MI(单位:g/10min)根据ISO 1133在220℃和10kg测量。
3.维卡软化点(VSP)
维卡软化点(℃)根据ISO R306,在5kg测量。
4.燃性等级
燃性等级利用2mm厚的样品基于UL94标准测量。
5.螺旋流(S/F)
利用在250℃测量2mm厚样品的螺旋流长度。
6.外观
通过乳白标记评价(milky mark evaluation)来测量外观。注入每个样品并对在表面上呈现的乳白标记进行计数。用肉眼在荧光灯(20Wx 4)下并且用光学显微镜以最大类似于SAMEX测定条件观察样品,以确定乳白标记。在用光学显微镜的观察中,在表面上伴有孔的云状物被确定为乳白标记。考虑标记的强度和区域,以点的方式表示外观:没有出现乳白标记的定义为0点,标记具有最大强度的定义为5点。评价了注塑模制产品的三个不同的部分以确定乳白标记,并且每个样品得到15点的最大值。汇总三个样品的点以进行评价。最大值是45点:0(适当)至45(有缺陷)。
表2
Figure BDA0000118764850000141
如表2中所示,与比较例1的树脂相比,包括作为基体材料的PC/PS掺混物并使用g-ABS和MBS一起作为抗冲改性剂的根据实施例1至4的树脂具有显著改善的冲击强度。根据比较例2和3的树脂具有高的冲击强度,但是外观显著变差。也就是说,在单独地使用g-ABS时,冲击强度随g-ABS含量的增加而上升,而外观缺陷也(乳白标记)大幅度地增加。认为这种外观缺点的增加是由橡胶的分散性下降引起的。在单独使用g-ABS时,分散性是不适当的。然而,当应用MBS时,由于PC/PS界面的陷阱效应(interfacial trapping effect)导致分散性增强。因此,实施例1至4的树脂具有稳定的乳白标记点,但与比较例2和3的树脂相比具有相对高的橡胶含量。尤其是,至于流动性,与根据比较例3的具有高流动性的树脂相比,实施例1至4的树脂具有优异的外观。由于低粘性的PC的含量相对较高,比较例3的树脂表现出优异的流动性,但是外观显著变差。
虽然在本文中已公开了一些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以举例说明的方式提供,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改变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代所限定。

Claims (8)

1.一种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基于100重量份包括(a)、(b)和(c)的基体树脂,包含50至95重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1至30重量份的聚苯乙烯树脂(b)、1至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c)、和1至20重量份的含磷阻燃剂(d),
其中,所述聚苯乙烯树脂(b)具有200,000至4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所述抗冲改性剂(c)包含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c1)和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其中所述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c1)含有平均粒径为0.05至0.5μm的橡胶聚合物,所述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含有平均粒径为0.05至0.5μm的橡胶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包括的所述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c1)和所述含有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的混合比为1∶1至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c1)通过包含橡胶聚合物、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氰化物的单体混合物的接枝聚合来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包含丙烯酸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c2)通过将由二烯烃单体、丙烯酸单体、硅单体、或它们的组合聚合的橡胶聚合物与丙烯酸单体、杂环单体、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不饱和腈单体或它们的组合的不饱和化合物接枝来制备,所述不饱和化合物包含至少一种丙烯酸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具有5至100g/10min的熔融指数,1.2kg,300℃,ISO 11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具有45至55kgf·cm/cm的冲击强度,1/8″,ASTM D256,100至115g/10min的熔融指数,10kg,220℃,ISO 1133,以及V-0的燃性等级,2mm,UL9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选自由抗氧化剂、成核剂、表面活性剂、偶联剂、填料、增塑剂、润滑剂、抗微生物剂、脱模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增容剂、无机添加剂、着色剂、稳定剂、抗静电剂、颜料、染料、和防燃剂组成的组中至少一种类型的添加剂。
8.一种由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模制品。
CN201110412389.7A 2010-12-31 2011-12-12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Active CN1025328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140735 2010-12-31
KR20100140735 2010-12-31
KR1020110088704A KR101422661B1 (ko) 2010-12-31 2011-09-01 난연성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KR10-2011-0088704 2011-09-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2846A true CN102532846A (zh) 2012-07-04
CN102532846B CN102532846B (zh) 2015-09-23

Family

ID=46340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2389.7A Active CN102532846B (zh) 2010-12-31 2011-12-12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72504A1 (zh)
CN (1) CN102532846B (zh)
DE (1) DE102011090134B4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2836A (zh) * 2013-12-26 2014-05-07 苏州市涵信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复合改性塑料
CN103881347A (zh) * 2012-12-22 2014-06-25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聚碳酸酯组成物及其应用
CN103910984A (zh) * 2012-12-28 2014-07-09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生产的模制品
CN104086971A (zh) * 2014-07-15 2014-10-08 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流动性阻燃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8158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北海威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塑壳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07743538A (zh) * 2015-05-28 2018-02-27 Fca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门把手装置及用于生产具有金属性饰面的部件的双射注射成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3789B1 (ko) 2010-12-28 2013-08-06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난연성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KR101716929B1 (ko) 2013-12-06 2017-03-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EP3632938B1 (en) * 2018-10-05 2023-05-03 Trinseo Europe GmbH Vinylidene substituted aromatic monomer and cyclic (meth)acrylate ester polymer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3831A1 (en) * 2005-10-25 2009-08-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lame retardant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CN101519528A (zh) * 2008-02-26 2009-09-02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外观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WO2010100865A1 (ja) * 2009-03-03 2010-09-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34659A1 (de) * 1997-08-11 1999-02-18 Bayer Ag Flammwidrige Polycarbonat-ABS-Formmassen
JP4971590B2 (ja) 2004-12-21 2012-07-11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3831A1 (en) * 2005-10-25 2009-08-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lame retardant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CN101519528A (zh) * 2008-02-26 2009-09-02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外观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WO2010100865A1 (ja) * 2009-03-03 2010-09-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1347A (zh) * 2012-12-22 2014-06-25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聚碳酸酯组成物及其应用
CN103881347B (zh) * 2012-12-22 2015-12-02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聚碳酸酯组成物及其应用
CN103910984A (zh) * 2012-12-28 2014-07-09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生产的模制品
CN103910984B (zh) * 2012-12-28 2016-03-23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生产的模制品
CN103772836A (zh) * 2013-12-26 2014-05-07 苏州市涵信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复合改性塑料
CN103772836B (zh) * 2013-12-26 2016-03-02 苏州市相城区明达复合材料厂 一种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复合改性塑料
CN104086971A (zh) * 2014-07-15 2014-10-08 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流动性阻燃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43538A (zh) * 2015-05-28 2018-02-27 Fca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门把手装置及用于生产具有金属性饰面的部件的双射注射成型方法
CN106398158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北海威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塑壳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72504A1 (en) 2012-07-05
DE102011090134B4 (de) 2019-01-17
DE102011090134A1 (de) 2012-07-05
CN102532846B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2846B (zh)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01338070B (zh)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00408629C (zh) 阻燃的聚碳酸酯模塑组合物
JP3784660B2 (ja) 難燃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CN102007183A (zh) 具有改善的相容性的阻燃耐擦伤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JP2015537096A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成形組成物vi
JP5671605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
JP2002540276A (ja) グラフトポリマー変性された熱可塑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成形用組成物
TWI766862B (zh) 抗靜電及光穩定之熱塑性聚碳酸酯模塑組成物
JP7324582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から成形された成形品
CN111615538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模制品
CN101855298B (zh) 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JPH10101920A (ja) ポリカ−ボネ−ト系樹脂組成物
CN103261323B (zh)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KR100373384B1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수지조성물
JP2003509523A (ja) 耐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ブレンド
KR101670550B1 (ko) 고유동 및 고충격강도를 갖는 난연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CN103897374A (zh) 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包含其的模塑制品
JPH05239338A (ja) 難燃加工した塩素および臭素不含の成形材料
KR101422661B1 (ko) 난연성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JP3775695B2 (ja) 多環燐酸エステル類
KR101251330B1 (ko) 난연성이 우수한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JP2007169616A (ja)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CN101497627B (zh) 空间位阻酚类膦酸酯以及使用其的耐火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JPH04285655A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9

Address after: Jeonnam,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LOTTE ADVANCED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SDI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9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SDI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buk,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Cheil Industrie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