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2220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2220A
CN103832220A CN201310424338.5A CN201310424338A CN103832220A CN 103832220 A CN103832220 A CN 103832220A CN 201310424338 A CN201310424338 A CN 201310424338A CN 103832220 A CN103832220 A CN 103832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tap drain
recess
center rib
cent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43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2220B (zh
Inventor
西胁隆志
松田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32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2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2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2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60C11/0309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fur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4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6Circumferential grooves with zigzag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60C2011/0383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at the centre of th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88Continuous ribs provided at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inusoidal or zigzag at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0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 B60C2011/13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comprising re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均衡地提高了冰路性能、耐不均匀磨损性能以及排水性能的充气轮胎。充气轮胎因设置有一对中央主沟(3A)而设置出中央肋部(5)。在中央肋部隔开设置有刀槽宽度为1.5mm以下的刀槽花纹(17)、和深度小于中央主沟的沟深的凹部(15)。中央肋部的最大宽度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15%~19%。凹部的深度为中央主沟的沟深的60%~80%。在中央肋部的踏面的平面展开图中,增加了使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内侧的沟缘沿着中央主沟的沟底中心线(10)延长的延长线(10e),由此设定出假想中央肋部踏面(5v),此时,各凹部的面积(Ma)的合计值(Ms)为将刀槽花纹忽略后的假想中央肋部踏面的面积(M)的5%~9%。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均衡地提高冰路性能、雪路性能以及排水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冬季用的充气轮胎而言,除了行驶于冰路、雪路等的机会增加以外,行驶于湿路等的机会也有所增加。因此,对于这样的冬季用的充气轮胎而言,不仅包括冰路、雪路性能,还包括排水性能在内,要求以高水平均衡地提高上述这些性能。
例如,为了提高冰路性能而提出有下述方案等,即,以增大陆地部的踏面的摩擦力、花纹刚性为目的而增大陆地部的接地面积等方案。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充气轮胎中,由于主沟、横沟的沟宽、沟容积减小,因此存在雪柱剪切力、排雪阻力以及排水阻力降低,使得雪路性能以及排水性能变差的问题。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与此相关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47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规定了中央肋部的轮胎轴向上的最大宽度,并且,当在中央肋部且在轮胎周向上隔开设置有刀槽宽度为1.5mm以下的刀槽花纹、以及深度小于中央主沟的深度的凹部、进而还设定了各凹部的中央主沟侧被封闭而得到的假想中央肋部踏面时,规定了各凹部的总面积与将刀槽花纹忽略后的假想中央肋部踏面的面积之比,以此为基本,均衡地提高了冰路性能、雪路性能以及排水性能。
本发明中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在轮胎赤道的轮胎轴向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中央主沟,由此在上述一对中央主沟之间形成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个中央肋部,并且,在上述中央肋部沿轮胎周向隔开设置有多条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沿轮胎轴向延伸、且刀槽宽度为1.5mm以下,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上述中央肋部的轮胎轴向上的最大宽度为胎面接地宽度的15%~19%,在上述中央肋部沿轮胎周向隔开设置有凹部,该凹部从至少一方的中央主沟向轮胎赤道侧延伸、且深度小于上述中央主沟的深度,上述凹部的深度为上述中央主沟的沟深的60%~80%,在上述中央肋部的踏面的平面展开图中,增加了使上述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内侧的沟缘沿着该中央主沟的沟底中心线延长的延长线,由此设定出上述各凹部的中央主沟侧被封闭而得到的假想中央肋部踏面,此时,由上述延长线封闭的各凹部的总面积为将上述刀槽花纹忽略后的上述假想中央肋部踏面的面积的5%~9%。
另外,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对于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而言,上述中央主沟形成为通过长边部和短边部交替地配置而成的锯齿状,其中,上述长边部相对于轮胎周向而朝一侧倾斜,短边部朝与该长边部的朝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且轮胎周向上的长度小于上述长边部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
另外,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对于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而言,上述凹部以具有与上述短边部的沟壁面平滑地连续的壁面的方式而设置在上述长边部的一端侧。
另外,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方案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对于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而言,上述凹部从上述一对中央主沟分别朝轮胎赤道侧延伸。
另外,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意方案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对于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而言,在上述假想中央肋部踏面中,上述凹部为梯形状。
另外,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对于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而言,在上述假想中央肋部踏面中,上述凹部形成为与上述延长线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朝向轮胎赤道侧逐渐减小的梯形状。
另外,在技术方案1至6中任意方案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对于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而言,上述刀槽花纹在上述凹部的隔开设置的间距内至少设置有4条、且刀槽宽度为0.2mm~1.0mm。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在胎面部设置有在轮胎赤道的轮胎轴向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中央主沟,由此而在一对中央主沟之间形成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个中央肋部,并且,在中央肋部沿轮胎周向而隔开设置有多条刀槽宽度为1.5mm以下、且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刀槽花纹。这样的刀槽花纹具有轮胎轴向上的边缘成分,从而通过发挥驱动力、制动力而提高了冰路性能、尤其是提高了直行稳定性能。
中央肋部的轮胎轴向上的最大宽度为胎面接地宽度的15%~19%。由于这样的中央肋部确保了摩擦力、轮胎轴向上的刚性,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冰路性能。
中央肋部在轮胎周向上隔开设置有凹部,该凹部从至少一方的中央主沟朝轮胎赤道侧延伸、且深度小于中央主沟的沟深。凹部的深度为中央主沟的沟深的60%~80%。由于这样的凹部具有轮胎轴向和轮胎周向上的边缘成分,因此提高了相对于路面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冰路性能。通过凹部而能够将中央肋部与路面之间的水膜顺畅地向中央主沟排出。另外,通过凹部而发挥了雪柱剪切力。因此,提高了冰路性能、雪路性能以及排水性能。
在中央肋部的踏面的平面展开图中,增加了使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内侧的沟缘沿着该中央主沟的沟底中心线延长的延长线,由此而设定出各凹部的中央主沟侧被封闭而得到的假想中央肋部踏面,此时,由延长线封闭的各凹部的总面积为将刀槽花纹忽略后的假想中央肋部踏面的面积的5%~9%。由此,均衡地确保了凹部的容积和中央肋部的刚性。因此,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均衡地提高了冰路性能、雪路性能以及排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胎面部的左侧的中央肋部以及中间花纹块列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X-X部的剖视图。
图4是中央肋部附近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2…胎面部;3A…中央主沟;5…中央肋部;5v…假想中央肋部踏面;10…中央主沟的沟底中心线;10e…延长线;15…凹部;17…刀槽花纹;TW…胎面接地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简称为“轮胎”)例如优选用作冬季用轮胎,在其胎面部2设置有:在轮胎赤道C的轮胎轴向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中央主沟3A;和在该中央主沟3A的轮胎轴向外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胎肩主沟3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胎面部2设置有:将中央主沟3A与胎肩主沟3B之间连接的多条中间横沟4A;和将胎肩主沟3B与接地端Te之间连接的多条胎肩横沟4B。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形成有:在一对中央主沟3A、3A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一个中央肋部5;一对中间花纹块列6R,该一对中间花纹块列6R通过由中央主沟3A、胎肩主沟3B以及中间横沟4A划分成的多个中间花纹块6在轮胎周向上隔开设置而成;以及一对胎肩花纹块列7R,该一对胎肩花纹块列7R通过由胎肩主沟3B、接地端Te以及胎肩横沟4B划分成的多个胎肩花纹块7在轮胎周向上隔开设置而成。
除了可变间距以外,本实施方式的胎面花纹实质上形成为以轮胎赤道C上的任意点为中心的点对称花纹。
上述“接地端”Te设定为对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未图示)且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正规状态下的轮胎加载正规载荷、并使该轮胎以0°的外倾角与平面地面接触时的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位置。并且,该接地端Te、Te之间的轮胎轴向上的距离被规定为胎面接地宽度TW。在未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将轮胎各部的尺寸等设为在上述正规状态下测量所得的值。
上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来规定各规格的轮辋,若为JATMA则表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表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表示“Measuring Rim”。另外,上述“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来规定各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A则表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表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PRESSURES”中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表示“INFLATION PRESSURE”,在轮胎为轿车用轮胎的情况下,将其设为180kPa。
另外,“正规载荷”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来规定各规格的载荷,若为JATMA则表示“最大负载能力”,若为TRA则表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ON PRESSURES”中所记载的最大值,如为ETRTO则表示“LOAD CAPACITY”,在轮胎为轿车用轮胎的情况下,将其设为相当于上述载荷的88%的载荷。
本实施方式的中央主沟3A形成为多个长边部8a和短边部8b交替地配置而成的锯齿状,其中,多个长边部8a相对于轮胎周向而朝一侧倾斜(图1中为朝左上方倾斜),短边部8b朝与长边部8a相反的方向倾斜、且轮胎周向上的长度小于长边部8a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由于这样的中央主沟3A包括轮胎轴向上的边缘成分,因此增大了驱动力以及制动力。另外,通过中央主沟3A发挥了较大的雪柱剪切力。因此,提高了冰路性能以及雪路性能。
将中央主沟3A的角度设为其沟底中心线10的角度。本实施方式的长边部8a延伸成直线状,且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而朝一侧倾斜(图1中为朝左上方倾斜)的沟底中心线10a。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短边部8b延伸成直线状,且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而朝另一侧倾斜(图1中为朝右上方倾斜)的沟底中心线10b。图1中示出了用以辅助区分长边部8a与短边部8b的假想线8e。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沟底中心线定义为在沟的轮胎径向最内侧所形成的沟底的中心线。
图2中示出了图1的胎面部2的左侧的中央肋部5以及中间花纹块列6R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中央主沟3A的轮胎轴向内侧的沟缘10x是中央主沟3A与中央肋部5的边界,深度小于中央主沟3的沟深D1的例如切口部等与中央肋部5的边界并不包含在沟缘10x内。同样,中央主沟3A的轮胎轴向外侧的沟缘10y也定义成中央主沟3A与中间花纹块6的边界,深度小于中央主沟3的沟深D1的切口部等与中间花纹块6的边界也不包含在沟缘10y内。本实施方式的内侧的沟缘10x通过内侧长缘11A与内侧短缘11B在轮胎周向上隔开设置而成,其中,内侧长缘11A相对于轮胎周向而朝一侧倾斜(图2中为朝左上方倾斜),内侧短缘11B与该内侧长缘11A的一侧的端部连接、轮胎周向上的长度小于内侧长缘11A的轮胎轴向上的长度、且相对于轮胎周向而朝另一侧倾斜(图2中为朝右上方倾斜)。
在长边部8a的角度α1较小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轮胎轴向上的边缘成分减少。在长边部8a的角度α1较大的情况下,中央主沟3A的排水阻力、排雪阻力增大,从而有可能使排水性能以及雪路性能变差。因此,长边部8a的角度α1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7°以上,另外,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8°以下。
虽未特殊限定,但短边部8b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α2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35°以上,另外,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55°以下。在短边部8b的角度α2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使中央主沟3A的排水阻力增大。在短边部8b的角度α2较小的情况下,有可能使雪柱剪切力减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胎肩主沟3B形成为沿着轮胎周向的直线状。通过这样的主沟3B将沟内的水、雪顺畅地朝轮胎旋转方向的后方排出,并且确保了中间花纹块6以及胎肩花纹块7的轮胎周向上的较高的刚性,因此提高了冰路性能。
能够根据惯例而对各主沟3A、3B的沟宽(在与沟底中心线成直角的方向上测量所得的沟宽,以下对其他沟也进行同样定义)W1、W2以及沟深D1、D2(图3所示)进行各种设定。然而,若上述沟宽或沟深减小,则有可能使排水性能、雪路性能变差。相反,若上述沟宽或沟深增大,则中央肋部5以及各花纹块6、7的刚性减小,从而有可能使冰路性能变差。因此,各主沟3A、3B的沟宽W1、W2例如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2%~6%。各主沟3A、3B的沟深D1、D2例如优选为10mm~15mm。
为了均衡地确保中央肋部5以及各花纹块6、7的轮胎轴向上的刚性,中央主沟3A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L1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5%~13%。胎肩主沟3B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L2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24%~32%。另外,虽然各主沟3A、3B的各位置通过它们的沟底中心线(胎肩主沟3B的沟底中心线12)来确定,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中央主沟3A为锯齿状的非直线的情况下,采用沟底中心线10的振幅的中心线G1来确定各主沟3A、3B的各位置。
中间横沟4A以直线状而朝固定的方向倾斜(图1中为朝左上方倾斜)。这样的中间横沟4A能够将沟内的水从中央主沟3A朝胎肩主沟3B侧顺畅地排出。
在中间横沟4A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α3较大的情况下,雪柱剪切力减小,从而有可能使雪路性能变差。在上述角度α3较小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有效地增大轮胎周向上的边缘成分。因此,中间横沟4A的角度α3优选为3°以上,更优选为5°以上,另外,优选为14°以下,更优选为12°以下。
在中间横沟4A的沟宽W3以及沟深D3(图3所示)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使中间花纹块6的刚性降低。在中间横沟4A的沟宽W3以及沟深D3较小的情况下,有可能使排水性能、雪路性能变差。因此,中间横沟4A的沟宽W3优选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2.0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9.0mm以下。中间横沟4A的沟深D3优选为6.5mm以上,更优选为7.0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9.5m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横沟4B包括:从胎肩主沟3B朝向接地端Te侧、且朝一侧倾斜(图1中为朝右上方倾斜)的倾斜部13a;和在上述倾斜部13a与接地端Te之间沿着轮胎轴向延伸的轴向部13b。本实施方式的倾斜部13a以及轴向部13b以直线状延伸。由此,减小了胎肩横沟4B的排水阻力。并且,通过轴向部13b而提高了雪柱剪切力。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着”例如当然包括轴向部13b与轮胎轴向完全平行的状态,但也包括上述长度方向上的角度之差为10°以下的情况。
虽未特殊限定,但倾斜部13a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α4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另外,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8°以下。
倾斜部13a的沟宽W4优选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2.0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9.0mm以下。在倾斜部13a的沟宽W4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胎肩花纹块7的刚性降低。在倾斜部13a的沟宽W4较小的情况下,有可能使排水性能变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部13b的沟宽W5形成为大于倾斜部13a的沟宽W4。由此,将来自倾斜部13a的水顺畅地朝接地端Te侧排出。为了发挥上述作用并且确保胎肩花纹块7的刚性,轴向部13b的沟宽W5优选为倾斜部13a的沟宽W4的1.2倍以上,更优选为1.3倍以上,另外,优选为2.4倍以下,更优选为2.3倍以下。
如图3所示,倾斜部13a的沟深D4优选为5.0mm以上,更优选为5.5mm以上,另外,优选为8.0mm以下,更优选为7.5m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轴向部13b的沟深D5设为大于倾斜部13a的沟深D4,从而能够将胎肩横沟4B内的水顺畅地朝接地端Te排出。另外,通过这样的轴向部13b而提高了雪路性能。因此,轴向部13b的沟深D5优选为倾斜部13a的沟深D4的1.2倍以上,更优选为1.3倍以上,另外,优选为1.8倍以下,更优选为1.7倍以下。
如图2所示,中央肋部5的轮胎轴向上的最大宽度Wc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15%~19%。即,在中央肋部5的最大宽度Wc超过胎面接地宽度TW的19%的情况下,中间花纹块6或胎肩花纹块7的轮胎轴向上的宽度减小,从而使得冰路上的转弯性能变差。另外,中央主沟3A或胎肩主沟3B的沟宽W1、W2减小而使得排水性能变差。在中央肋部5的最大宽度Wc不足胎面接地宽度TW的15%的情况下,中央肋部5的轮胎轴向上的刚性减小,从而使得冰路上的驱动力、制动力变差。因此,中央肋部5的最大宽度Wc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16%以上,另外,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18%以下。
在中央肋部5且在轮胎周向上隔开设置有多条刀槽花纹17,该刀槽花纹17沿轮胎轴向延伸、且刀槽宽度W6(图4所示)为1.5mm以下。这样的刀槽花纹17具有轮胎轴向上的边缘成分,从而能够发挥驱动力、制动力而提高冰路性能,尤其是提高直行稳定性能。
中央肋部5设置有凹部15,该凹部15至少从一方的中央主沟3A朝轮胎赤道C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从两方的中央主沟3A分别朝轮胎赤道C侧延伸)、且深度D6(图3所示)小于中央主沟3A的沟深D1。由于这样的凹部15具有轮胎轴向以及轮胎周向上的边缘成分,因此提高了相对于路面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冰路性能。通过凹部15将中央肋部5与路面之间的水膜顺畅地向中央主沟3A排出。另外,凹部15发挥了雪柱剪切力。因此,提高了冰路性能、雪路性能以及排水性能。本实施方式的凹部15在中央肋部5内形成终端。因此,中央肋部5的较高的刚性得以保持。
凹部15的深度D6为中央主沟3A的沟深D1的60%~80%。在凹部15的深度D6超过中央主沟3A的沟深D1的80%的情况下,中央肋部5的刚性降低。在凹部15的深度D6不足中央主沟3A的沟深D1的60%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地提高排水性能、雪柱剪切力。因此,凹部15的深度D6优选为中央主沟3A的沟深D1的62%以上,另外,优选为沟深D1的78%以下。
在中央肋部5的踏面的平面展开图中,增加了使中央主沟3A的轮胎轴向内侧的沟缘10x沿着该中央主沟3A的沟底中心线10延长(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内侧长缘11A延长到内侧短缘11B的端部)的延长线10e,由此设定了各凹部15的中央主沟3A侧被封闭而得到的假想中央肋部踏面5v。并且,由延长线10e封闭的各凹部15的面积Ma的合计值Ms为将刀槽花纹17忽略后的假想中央肋部踏面5v的面积M的5%~9%。
在由延长线10e封闭的各凹部15的面积Ma的合计值Ms不足假想中央肋部踏面5v的面积M的5%的情况下,凹部15的容积减小,从而使得排水性能以及雪路性能变差。在各凹部15的面积Ma的合计值Ms超过假想中央肋部踏面5v的面积M的9%的情况下,中央肋部5的刚性减小,因而使得冰路性能变差。因此,各凹部15的面积Ma的合计值Ms优选为假想中央肋部踏面5v的面积M的6%以上,另外,优选为面积M的8%以下。
图4中示出了中央肋部5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凹部15在长边部8a的一端侧(图2中为长边部8a的轮胎赤道C侧)设置成具有与短边部8b的轮胎轴向内侧的沟壁面8x平滑地连续的壁面16a。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5的壁面16a与短边部8b的沟壁面8x由同一面形成。由此,中央肋部5的较高的刚性得以保持。另外,将水、雪从凹部15向中央主沟3A顺畅地排出。
如图2所示,凹部15在假想中央肋部踏面5v中为梯形状。由于这样的凹部15具有多个方向上的边缘成分,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冰路上的转弯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5形成为包括延长线10e的形状。另外,梯形状当然包括形成凹部15的外缘的对置的一对端缘完全平行的形状,但还包括一对端缘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之差为15°以下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凹部15形成为延长线10e和与延长线10e对置的端缘15f的上述角度之差为10°的梯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凹部15的与延长线10e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L3朝向轮胎赤道C侧逐渐减小。在直行行驶时,通过这样的凹部15而保持了作用有较大的接地压力的轮胎赤道C侧的中央肋部5的较高的刚性,尤其是提高了冰路上的直行稳定性能。
在轮胎赤道C的两侧,本实施方式的凹部15配置为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错开。由此,使得中央肋部5的轮胎轴向上的刚性在轮胎周向上实现了均匀化。
在凹部15的最靠轮胎赤道侧的点15k与延长线10e之间的轮胎轴向上的长度L4较小的情况下,无法提高排水性能。在凹部15的轮胎轴向上的长度L4较大的情况下,中央肋部5的踏面的表面积减小,从而使得中央肋部5的刚性变差。因此,凹部15的轮胎轴向上的长度L4优选为中央肋部5的轮胎轴向上的最大宽度Wc的13%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另外,优选为21%以下,更优选为19%以下。
凹部15的与壁面16a对置的壁面16b沿着轮胎轴向延伸。通过这样的壁面16b而提高了冰路上的制动力、驱动力。
优选地,在凹部15的隔开设置的间距P1内至少设置4条刀槽花纹17。由此,提高了基于刀槽花纹17的驱动力、制动力的提高效果。然而,在刀槽花纹17的条数增加的情况下,中央肋部5的刚性减小,反而有可能使冰路性能变差。因此,在凹部15的隔开设置的间距P1内,刀槽花纹17更优选为5条以上,另外,优选为8条以下,更优选为7条以下。另外,在凹部15的隔开设置的间距P1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提高排水性能、雪路性能。在隔开设置的间距P1较小的情况下,中央肋部5的刚性减小,从而有可能无法提高冰路性能。因此,隔开设置的间距P1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10%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另外,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下。
在刀槽花纹17的刀槽宽度W6(图4所示)较大的情况下,因轮胎的旋转而使得刀槽花纹17的张开幅度增大,从而有可能使得边缘效果降低。在刀槽宽度W6较小的情况下,相反,刀槽花纹17的张开幅度变得过小,从而有可能无法充分地获得冰路上的边缘效果。因此,刀槽宽度W6优选为0.2mm以上,更优选为0.4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0.8mm以下。根据同样的观点,刀槽花纹17的深度D10优选为3.0mm~12.0mm。
本实施方式的刀槽花纹17构成为包括:一端在主沟3A开口、且另一端在中央肋部5内形成终端的准开放型的刀槽花纹17a;以及两端在两侧的中央主沟3A、3A开口的开放型的刀槽花纹17b。在直行行驶时,通过这样的开放型的刀槽花纹17b而提高了作用有较大的接地压力的中央肋部5的驱动力、制动力,尤其是提高了冰路上的直行稳定性能。另外,若开放型的刀槽花纹17b的条数大于准开放型的刀槽花纹17a的条数,则有可能使中央肋部5的刚性降低。因此,在开放型刀槽花纹17b的一个间距P2内,优选形成有4条~8条准开放型的刀槽花纹17a。
本实施方式的刀槽花纹17形成为锯齿状。由于这样的刀槽花纹17包括轮胎周向上的边缘成分,因此提高了冰路上的转弯性能。刀槽花纹17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形成为直线状或波状。
为了确保冰路上的直行稳定性能,刀槽花纹17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7°以下。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锯齿状的刀槽花纹17的情况下,以锯齿的振幅的中心线17c的角度作为上述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中央肋部5的刀槽花纹17不与凹部15连接。由此,确保了凹部15的较高的刚性,从而保持了冰路性能。
中间花纹块6具有:中间切口部18,该中间切口部18从中央主沟3A朝轮胎轴向外侧延伸而在中间花纹块6内形成终端,并且其深度D7(图3所示)小于中央主沟3A的沟深D1;以及中间横纹沟20,该中间横纹沟20从胎肩主沟3B朝轮胎轴向内侧延伸、且在中间花纹块6内形成终端。由于这样的中间切口部18以及中间横纹沟20具有轮胎轴向以及轮胎周向上的边缘成分,因此提高了相对于路面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冰路性能。通过中间切口部18而确保了中间花纹块6的轮胎轴向上的较高的刚性。通过中间切口部18以及中间横纹沟20而将中间花纹块6与路面之间的水膜顺畅地向中央主沟3A或胎肩主沟3B排出。
中间切口部18设置于短边部8b。这样,由于在排水阻力较大的短边部8b设置有中间切口部18,因此减少了中央主沟3A以及胎肩主沟3B的排水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排水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切口部18的开口边缘18c形成为遍布短边部8b的整个长度。由此,能够将中间切口部18内的水顺畅地向长边部8a排出。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排水性能。中间切口部18的开口边缘18c面对中央主沟3A、且与中央主沟3A构成了台阶部。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切口部18具有与长边部8a的轮胎轴向外侧的沟壁面8y平滑地连续的壁面18a。由此,能够将中间切口部18内的水顺畅地向中央主沟3A引导。在本实施方式中,沟壁面8y与壁面18a由同一面形成。
如图2所示,中间横纹沟20具有:从胎肩主沟3B沿着轮胎轴向而朝轮胎轴向的内侧延伸的轴向边缘20a;和从胎肩主沟3B朝向轮胎轴向内侧倾斜的倾斜边缘20b。通过这样的中间横纹沟20而确保了轮胎轴向上的较大的边缘成分,并且还确保了轮胎周向上的边缘成分。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冰路性能。
如图3所示,中间切口部18的深度D7优选为中央主沟3A的沟深D1的55%以上,更优选为57%以上,另外,优选为65%以下,更优选为63%以下。即,在中间切口部18的深度D7较大的情况下,中间花纹块6的刚性减小,从而有可能使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变差。在中间切口部18的深度D7较小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提高排水性能。根据同样的观点,中间横纹沟20的深度D8优选为胎肩主沟3B的沟深D2的55%以上,更优选为57%以上,另外,优选为65%以下,更优选为63%以下。
如图1所示,胎肩花纹块7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成直线状的胎肩细沟22。这样的胎肩细沟22沿轮胎周向发挥了较大的边缘效果,从而提高了转弯性能。
在胎肩细沟22的沟深D9(图3所示)较大的情况下,胎肩花纹块7的轮胎轴向上的刚性减小,有可能使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变差。在胎肩细沟22的沟深D9较小的情况下,有可能使排水性能降低。因此,胎肩细沟22的沟深D9优选为5.0mm以上,更优选为5.5mm以上,另外,优选为8.0mm以下,更优选为7.5mm以下。
在中间花纹块6以及胎肩花纹块7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刀槽花纹24。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冰路性能。本实施方式的刀槽花纹24为准开放型的刀槽花纹。由此,确保了中间花纹块6以及胎肩花纹块7的刚性。
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刀槽花纹24的刀槽宽度(未图示)优选为0.2mm~1.0mm。同样,刀槽花纹24的深度(未图示)优选为3.0mm~12.0mm。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能够变更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基于表1的规格而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花纹的尺寸为195/80R15的充气轮胎,并对各供试轮胎的排水性能、冰路性能以及雪路性能进行了测试。各轮胎的共通规格如下。除了表1中记载的沟以外,各沟的沟宽以及角度如图1所示。另外,现有例中并未设置凹部。
胎面接地宽度TW:155mm
<各主沟>
沟深D1、D2:12.0mm
<横沟>
中间横沟的沟深D3:8.5mm
倾斜部的沟深D4:6.5mm
轴向部的沟深D5:10.0mm
中间切口部的深度D7:8.5mm
中间横纹沟的深度D8:6.5mm
胎肩细沟的沟深D9:6.5mm
<其他>
各刀槽花纹的深度:8.0mm
各刀槽花纹的刀槽宽度:0.4mm
测试方法如下。
<排水性能>
在下述条件下,将各供试轮胎安装于排气量为2700cc的4轮驱动车的全部车轮,由一名驾驶员驾车在水深为2mm~5mm的柏油路面的测试路线上(一圈约为300m)行驶了3圈。并且,测量了该情况下的行驶时间。以将现有例的行驶时间的倒数设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测试结果。数值越大越好。另外,95以下设为不合格。
轮辋:15×6.0J
内压:350kPa(前轮)
内压:425kPa(后轮)
载荷:4.9kN(半装载条件)
<冰路性能(制动以及转弯)>
利用上述测试车辆,由一名驾驶员驾车在冰路(结冰)的测试路线(一圈约为400m)上行驶了3圈,并测量了该情况下的行驶时间。另外,利用同一测试路线中的直线部分,测量了使上述测试车辆自30km/h的速度起进行全制动时的制动距离。以将现有例的行驶时间的倒数设为50的指数、以及将现有例的制动距离的倒数设为50的指数的合计值(现有例中为100)来表示测试结果。数值越大越好。另外,95以下设为不合格。
<雪路性能>
利用上述测试车辆,由一名驾驶员驾车在压雪路的测试路线上行驶,并根据驾驶员的感官感受而对与方向盘响应性、制动、驱动等相关的特性进行了评价。以将现有例评为100的评分来表示测试结果。数值越大越好。另外,95以下设为不合格。
测试的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0383182420000161
根据测试结果能够确认,与比较例相比,实施例的轮胎有益于提高排水性能、冰路性能以及雪路性能。

Claims (7)

1.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在轮胎赤道的轮胎轴向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中央主沟,由此在所述一对中央主沟之间形成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个中央肋部,
并且,在所述中央肋部沿轮胎周向隔开设置有多条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沿轮胎轴向延伸、且刀槽宽度为1.5mm以下,
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肋部的轮胎轴向上的最大宽度为胎面接地宽度的15%~19%,
在所述中央肋部沿轮胎周向隔开设置有凹部,该凹部从至少一方的中央主沟向轮胎赤道侧延伸、且深度小于所述中央主沟的深度,
所述凹部的深度为所述中央主沟的沟深的60%~80%,
在所述中央肋部的踏面的平面展开图中,增加了使所述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内侧的沟缘沿着该中央主沟的沟底中心线延长的延长线,由此设定出所述各凹部的中央主沟侧被封闭后所得的假想中央肋部踏面,此时,由所述延长线封闭的各凹部的总面积为将所述刀槽花纹忽略后的所述假想中央肋部踏面的面积的5%~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主沟形成为通过长边部和短边部交替地配置而成的锯齿状,其中,所述长边部相对于轮胎周向而朝一侧倾斜,短边部朝与该长边部的朝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且轮胎周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长边部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以具有与所述短边部的沟壁面平滑地连续的壁面的方式而设置在所述长边部的一端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从所述一对中央主沟分别朝轮胎赤道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在所述假想中央肋部踏面形成为梯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假想中央肋部踏面中,所述凹部形成为与所述延长线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朝向轮胎赤道侧逐渐减小的梯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槽花纹在所述凹部的隔开设置的间距内至少设置有4条、且刀槽宽度为0.2mm~1.0mm。
CN201310424338.5A 2012-11-20 2013-09-17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38322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4518 2012-11-20
JP2012254518A JP5932618B2 (ja) 2012-11-20 2012-11-20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2220A true CN103832220A (zh) 2014-06-04
CN103832220B CN103832220B (zh) 2017-03-01

Family

ID=49118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4338.5A Active CN103832220B (zh) 2012-11-20 2013-09-17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22573B2 (zh)
EP (1) EP2732985B1 (zh)
JP (1) JP5932618B2 (zh)
CN (1) CN10383222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570A (zh) * 2013-01-28 2014-08-0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4325844A (zh) * 2013-07-22 2015-02-0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9421436A (zh) * 2017-08-28 2019-03-0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0053428A (zh) * 2014-09-24 2019-07-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0709260A (zh) * 2017-06-01 2020-01-1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13442660A (zh) * 2020-03-26 2021-09-28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4000628B4 (de) * 2013-01-31 2018-11-15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Luftreifen
JP5898646B2 (ja) * 2013-02-15 2016-04-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757991B2 (en) * 2013-02-19 2017-09-1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JP6184233B2 (ja) * 2013-08-02 2017-08-2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航空機用タイヤ
JP5971280B2 (ja) * 2014-06-02 2016-08-1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10825B2 (ja) * 2014-09-25 2017-04-0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62309B2 (ja) * 2014-10-23 2019-01-3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D777654S1 (en) 2015-09-08 2017-01-31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tread
USD810007S1 (en) 2016-03-03 2018-02-13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tread
JP6558297B2 (ja) * 2016-04-26 2019-08-1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11171B2 (ja) * 2016-06-27 2020-06-1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6682386B2 (ja) * 2016-06-30 2020-04-15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D818943S1 (en) 2017-06-01 2018-05-29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USD830290S1 (en) 2017-06-01 2018-10-09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JP6993815B2 (ja) * 2017-08-31 2022-01-14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92573B2 (ja) * 2018-02-14 2022-01-1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95371B2 (ja) * 2018-04-06 2022-07-0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US11945263B2 (en) * 2018-07-03 2024-04-02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7268430B2 (ja) * 2019-03-20 2023-05-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099498B2 (ja) * 2020-08-05 2022-07-1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22097867A (ja) * 2020-12-21 2022-07-01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561022B2 (ja) * 2020-12-21 2024-10-03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2126526A (ja) * 2021-02-18 2022-08-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4312A (ja) * 1986-11-26 1988-06-06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2240513A (ja) * 2001-02-20 2002-08-2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1498290A1 (en) * 2003-06-23 2005-01-1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tread
JP2010126046A (ja) * 2008-11-28 2010-06-10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758749A (zh) * 2008-12-24 2010-06-3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以及带防滑钉轮胎
US20100186861A1 (en) * 2009-01-26 2010-07-29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01920636A (zh) * 2009-06-10 2010-12-2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3608A (ja) * 1988-08-12 1990-02-2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4107393B1 (ja) * 2007-10-12 2008-06-2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582153B2 (ja) * 2008-01-28 2010-11-1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469399B2 (ja) 2008-03-12 2010-05-2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4471031B1 (ja) * 2009-02-16 2010-06-0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21073B2 (ja) * 2011-03-14 2016-05-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85739B2 (ja) * 2011-04-28 2013-09-1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98646B2 (ja) * 2013-02-15 2016-04-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4312A (ja) * 1986-11-26 1988-06-06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2240513A (ja) * 2001-02-20 2002-08-2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1498290A1 (en) * 2003-06-23 2005-01-1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tread
JP2010126046A (ja) * 2008-11-28 2010-06-10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758749A (zh) * 2008-12-24 2010-06-3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以及带防滑钉轮胎
US20100186861A1 (en) * 2009-01-26 2010-07-29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01920636A (zh) * 2009-06-10 2010-12-2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570A (zh) * 2013-01-28 2014-08-0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3963570B (zh) * 2013-01-28 2017-04-1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4325844A (zh) * 2013-07-22 2015-02-0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0053428A (zh) * 2014-09-24 2019-07-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0053428B (zh) * 2014-09-24 2021-04-2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0709260A (zh) * 2017-06-01 2020-01-1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9421436A (zh) * 2017-08-28 2019-03-0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3442660A (zh) * 2020-03-26 2021-09-28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3442660B (zh) * 2020-03-26 2022-11-08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22573B2 (en) 2016-12-20
US20140137999A1 (en) 2014-05-22
CN103832220B (zh) 2017-03-01
EP2732985B1 (en) 2015-01-28
JP2014101039A (ja) 2014-06-05
EP2732985A1 (en) 2014-05-21
JP5932618B2 (ja)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2220A (zh) 充气轮胎
CN101992660B (zh) 充气轮胎
CN103085609B (zh) 充气轮胎
CN105034707B (zh) 充气轮胎
CN103909787B (zh) 充气轮胎
CN105599542B (zh)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CN103991336B (zh) 充气轮胎
CN102774242B (zh) 充气轮胎
CN100471699C (zh) 充气轮胎
CN102745022B (zh) 充气轮胎
CN102649389B (zh) 充气轮胎
CN103182905A (zh) 充气轮胎
CN106080046B (zh) 充气轮胎
CN103963570B (zh) 充气轮胎
CN105270101A (zh) 充气轮胎
CN105437872A (zh) 充气轮胎
CN103568734B (zh) 充气轮胎
CN104044407B (zh) 充气轮胎
CN103568735A (zh) 充气轮胎
CN104325844A (zh) 充气轮胎
CN105339190A (zh) 充气轮胎
CN103802608A (zh) 充气轮胎
CN103419569A (zh) 充气轮胎
CN103991339A (zh)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CN105324253A (zh) 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