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5722B - 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和移动终端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和移动终端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5722B
CN103765722B CN201280041239.2A CN201280041239A CN103765722B CN 103765722 B CN103765722 B CN 103765722B CN 201280041239 A CN201280041239 A CN 201280041239A CN 103765722 B CN103765722 B CN 103765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power
power supply
mobile terminal
charging operations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12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65722A (zh
Inventor
冈田广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65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5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65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57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包括:无线供电装置,被设置在车厢内并被配置为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操作;以及控制装置,控制无线供电装置,其中,当在无线供电装置正执行充电操作的情况下在车厢内的车载通信装置与电子密钥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控制装置暂时抑制无线供电装置执行的充电操作。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和移动终端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和移动终端充电方法,该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包括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操作的无线供电装置,该移动终端充电方法使用该无线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以非接触方式对移动终端充电的非接触式充电系统(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第2003-18758号(JP2003-18758A))。
另外,已知如下的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次级线圈,用于利用电磁感应执行至初级装置(无线供电装置)的初级线圈的电力传输或来自初级装置(无线供电装置)的初级线圈的电力传输(非接触式电力传输);以及无线通信天线,用于无线地执行信息通信(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第2008-206297号(JP2008-206297A))。移动终端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天线传送请求初级装置在开始与另一终端的信息通信之前停止接触式电力传输的信息。
然而,在无线供电装置安装在车厢内的情况下,当在对移动终端充电的同时在车厢内的车载通信装置与电子密钥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由于无线电波干扰而可能发生通信错误。即,从正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无线供电装置产生的无线电波可能干扰车厢内的车载通信装置与电子密钥之间的无线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和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其能够抑制由于无线供电装置的充电操作而导致的对车载通信装置与电子密钥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干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系统。该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包括:无线供电装置,被设置在车厢内并被配置为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操作;以及控制装置,控制无线供电装置,其中,当在无线供电装置正执行充电操作的情况下在车厢内的车载通信装置与电子密钥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控制装置暂时抑制无线供电装置执行的充电操作。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该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包括:控制设置在车厢内的无线供电装置,以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操作;以及当在无线供电装置正执行充电操作的情况下在车厢内的车载通信装置与电子密钥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暂时抑制无线供电装置执行的充电操作。
采用上述配置,可以抑制由于无线供电装置执行的充电操作而导致的对车载通信装置与电子密钥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干扰。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载移动终端充电系统1的主要部分以及相关联部件的配置图;
图2是示出无线供电装置70的结构示例的主要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车载移动终端充电系统1的核对(collating)ECU10实现的主要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4是对应于图3所示的主要处理的时序图;
图5是示出电源线75连接至无线供电装置70的模式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生成充电停止信号/充电恢复信号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与图6相关联的各种状态的波形图;
图8是示出生成充电停止信号/充电恢复信号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无线供电装置70的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执行的主要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10是对应于图9所示的处理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载移动终端充电系统1的主要部分以及相关联部件的配置图。
车载移动终端充电系统1包括作为主要部件的核对ECU10。核对ECU10控制智能密钥系统。核对ECU10被形成为微计算机,其由经由总线(未示出)彼此连接的CPU、ROM、RAM等构成。ROM存储CPU执行的各种程序。
车辆外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2连接至核对ECU10。车辆外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2形成用以检测车厢外的电子密钥40的检测区域。车辆外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2包括车辆外部密钥检测天线12a。车辆外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2经由车辆外部密钥检测天线12a将请求信号传送到车厢外的区域。通过这样做,车辆外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2形成用于检测车厢外的电子密钥40的检测区域。应注意,可以设置多个车辆外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2(以及车辆外部密钥检测天线12a),并且可以将其例如分别逐一地嵌入在车辆的门的门外把手内。
车辆内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4连接至核对ECU10。车辆内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4形成用以检测车厢内的电子密钥40的检测区域。车辆内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4包括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车辆内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4经由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将请求信号传送到车厢。通过这样做,车辆内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4形成用于检测车厢内的电子密钥40的检测区域。例如,请求信号的频率可以是125kHz或134kHz。应注意,可以设置多个车辆内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4(以及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并且可以例如与车辆的前座空间、后座空间和行李空间相对应地设置三个车辆内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4(以及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
接收器18连接至核对ECU10。接收器18从电子密钥40接收响应信号(传送无线电波)。接收器18被布置在接收器18能够接收从位于车辆外部密钥检测天线12a的检测区域中的电子密钥40传送的响应信号和从位于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检测区域中的电子密钥40传送的响应信号的位置,并且可以例如布置在车辆后座的侧面。附加接收器18可以另外布置在行李空间内。可以任意地选择接收器18的数量和每个接收器18的布置位置。当接收器18从电子密钥40接收到响应信号时,从电子密钥40接收的响应信号经受诸如放大和解码的预定处理,然后,解码后的响应信号输出至核对ECU10。核对ECU10将包括在所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中的核对码与存储在预定存储器(未示出)中的核对码进行比较,并且当这些核对码彼此一致时,输出电子密钥40是授权密钥的认证结果(表示电子密钥40被认证的认证结果)。
电子密钥40包括收发器(应答器)和收发器天线。应答器使用弱无线电波与车辆侧收发器(车辆外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2、车辆内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4、接收器18等)进行双向通信。存储给定的有效核对码(ID码)的存储器嵌入在电子密钥40中。应注意,电子密钥40可以包括用户能够手动地对车辆的门上锁和开锁的机械密钥。替选地,电子密钥40可以与机械密钥无关。
当电子密钥40接收到通过如上所述的车辆外部密钥检测天线12a传送的请求信号时,电子密钥40传送适合于该请求信号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可以包括表示对车辆外部密钥检测天线12a的响应的代码以及核对码。另外,当电子密钥40接收到通过如上所述的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传送的请求信号时,电子密钥40传送适合于该请求信号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的频率可以是例如314MHz。响应信号可以包括表示对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响应的代码以及核对码。
锁开关22和触摸传感器24连接至核对ECU10。锁开关22响应于用于对门进行上锁的上锁操作而接通或关断。触摸传感器24用于检测对门外把手的触摸操作。锁开关22和触摸传感器24被设置在门外把手附近。触摸传感器24可以被布置成检测对门外把手的内侧的触摸操作。
装置ECU32经由双向多路复用通信线30连接至核对ECU10。门锁致动器34连接至装置ECU32。门锁致动器34驱动门锁机构。门锁致动器34基于来自装置ECU32的控制信号在门上锁状态与门开锁状态之间切换门锁机构。另外,发动机ECU36经由双向多路复用通信线30连接至核对ECU10。
这里,将简单和大致概述在乘客进入车辆内时的智能通信。核对ECU10基于响应于来自车辆外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2的请求信号而从电子密钥40传送的响应信号对核对码进行核对,并且在核对成功时(即,在电子密钥40被认证时)允许对门开锁。在该开锁允许状态下,当已检测到对门外把手的内侧的触摸操作时,装置ECU32通过门锁致动器34对门进行开锁。随后,核对ECU10基于响应于来自车辆内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4的请求信号而从电子密钥40传送的响应信号对核对码进行核对,并且当核对成功时允许发动机启动。在该发动机启动允许状态下,当压下制动踏板并且操作发动机启动开关时,发动机ECU36启动发动机。应注意,此时,点火开关62接通。
无线供电装置70连接至核对ECU10。核对ECU10和无线供电装置70可以以任意模式彼此连接,除非另外规定,并且可以例如以无线或有线方式或者以其组合相连接,以及可以直接或间接连接。
无线供电装置70连接至电源线75和接地线。电压+B被施加到电源线75。无线供电装置70基于通过电源线75所施加的电压+B而进行操作。应注意,无线供电装置70可以经由核对ECU10或另一ECU连接至电源线75和接地线。
无线供电装置70通过利用线圈的电磁感应、以来自车载电池60的电力对移动终端充电。无线供电装置70包括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和供电单元74。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主要控制用于通过供电单元74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操作。供电单元74包括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线圈(初级线圈)。在无线供电装置70中所使用的电力传输频率可以例如是从100kHz到200kHz的范围。
应注意,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可由核对ECU10来实现。替选地,核对ECU10的部分功能可由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来实现。另外,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可由核对ECU10和另一ECU协作实现或者可由除了ECU10外的另一ECU实现。
图2是示出无线供电装置70的结构示例的横截面图。图2还示出位于无线供电装置70上的移动终端90。
无线供电装置70可以并入其上放置有移动终端的支架中。无线供电装置70包括将部件(供电单元74等)容纳在内部的壳体71。移动终端90放置(设置)在壳体71的表面71a上。包括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线圈的供电单元74设置在壳体71的表面71a的内侧。
当移动终端90放置在无线供电装置70上时,移动终端90的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线圈92布置在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线圈92面向供电单元74的位置处。然后,当具有预定频率的交流电流被供给至供电单元74时,通过电磁感应在移动终端90的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线圈92中生成交流电流,从而对移动终端90的电池(未示出)充电。以此方式,以不需要导线连接或接触连接的非接触式(无线)方式对移动终端90充电。
无线供电装置70被设置在车厢内。无线供电装置70可以例如设置在仪表盘处。应注意,可以任意地选择移动终端90,只要移动终端90被配置为由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充电即可,并且移动终端90可以是例如包括智能电话的蜂窝电话以及平板电脑。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载移动终端充电系统1的核对ECU10实现的主要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处理例程例如可以当点火开关62接通时以预定间隔执行。
在步骤300中,确定是否发生对于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通信事件。即,确定是否是执行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定时。可以选择用于执行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条件。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可以例如以预定时间间隔或者以预定行驶距离为间隔来执行。另外,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可以例如在点火开关62处于接通状态的同时检测到门打开/关闭操作时执行或者可以在车辆停止期间以预定时间间隔执行。替选地,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可以在检测到从车辆行驶状态到车辆停止状态的转变时执行,或者可以在车辆停止状态下检测到窗打开状态或窗打开操作时执行。另外,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可以在车辆低速行驶状态持续了预定时段以上时或者在车辆低速行驶状态的累积时段长于或等于预定时段时执行。当发生对于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通信事件时,处理进行到步骤302。
在步骤302中,确定在无线供电装置70中是否正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即,确定是否正向供电单元74供给电力。应注意,可以基于来自无线供电装置70的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的信息确定无线供电装置70的状态(是否正进行充电)。当在无线供电装置70中正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时,处理进行到步骤306。当在无线供电装置70中没有正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时,处理进行到步骤304。
在步骤304中,执行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具体地,核对ECU10通过车辆内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4和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传送请求信号。此时,当电子密钥40存在于车厢内时,电子密钥40响应于请求信号而传送响应信号,并且接收器18接收该响应信号。当接收器18从电子密钥40接收到响应信号时,对包括在响应信号中的核对码进行解码并将包括在响应信号中的核对码提供至核对ECU10。另一方面,当电子密钥40不存在于车厢内时,电子密钥40没有对请求信号作出响应,并且接收器18未接收到来自电子密钥40的响应信号。当核对ECU10接收到包括在响应信号中的核对码时,核对ECU10将包括在响应信号中的核对码与存储在预定存储器中的核对码进行比较。当这些核对码彼此一致时,确定核对成功(OK)(即,确定授权的电子密钥40存在于车厢内),然后,响应于当前通信事件的发生的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当接收器18未接收到来自电子密钥40的响应信号时或者当接收器18接收到来自电子密钥40的响应信号但核对码彼此不一致时,确定核对不成功(NG),并且可以在经过了预定时段(例如,三秒)之后再次传送请求信号(即,重试密钥核对处理)。在重试密钥核对处理之后,当核对成功时,响应于当前通信事件的发生的处理结束。应注意,甚至当在重试密钥核对处理预定次数之后核对仍不成功时,针对将电子密钥40携带到车辆外发出警告。
在步骤306中,执行停止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的充电停止处理。该处理可以例如通过将充电停止信号传送到无线供电装置70的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或者暂时中断将车载电池60连接至无线供电装置70的电源线75(例如,通过开关、继电器等)来实现。在前一种情况下,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响应于充电停止信号而停止有效充电操作。在后一种情况下,中断供给至无线供电装置70的电力,从而强制停止充电操作。当充电停止处理结束时,处理进行到步骤308。
在步骤308中,执行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具体地,如在步骤304的情况下,核对ECU10通过车辆内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4和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传送请求信号。当核对ECU10接收到包括在响应信号中的核对码时,核对ECU10将包括在响应信号中的核对码与存储在预定存储器中的核对码进行比较。当这些核对码彼此一致时,确定核对成功(OK)(即,确定授权的电子密钥40存在于车厢内)。然后,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结束,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310。另一方面,当接收器18未接收到来自电子密钥40的响应信号时或者当接收器18接收到来自电子密钥40的响应信号但这些核对码彼此不一致时,确定核对不成功(NG),并且可以在经过预定时段(例如,三秒)之后再次传送请求信号。在重试密钥核对处理之后,当核对成功时,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结束,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310。应注意,甚至当在重试密钥核对处理预定次数之后核对仍不成功时,处理可进行到步骤310并且可以针对将电子密钥40携带到车辆外而发布警告。
在步骤310中,执行用于恢复(允许)在步骤306中停止的、无线供电装置70执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的充电恢复处理。该处理可以例如通过将充电恢复信号传送到无线供电装置70的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或者允许导通从车载电池60到无线供电装置70的电源线75(从中断状态改变为导通状态)来实现。在前一种情况下,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响应于充电恢复信号而恢复所停止的充电操作。在后一种情况下,恢复供给至无线供电装置70的电力,从而恢复充电操作。当充电恢复处理结束时,响应于当前通信事件的发生的处理结束。
应注意,在图3所示的处理中,核对ECU10在步骤302中确定在无线供电装置70中是否正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然而,核对ECU10不必确定在无线供电装置70中是否正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当步骤300的确定是肯定的时,跳过步骤302的处理,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306。然后,无线供电装置70只需要仅在充电期间对在步骤306中所生成的充电停止信号作出响应。
图4是对应于图3所示的处理的时序图。图4从上面开始按时序示出了核对ECU10的状态(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执行状态)、充电停止信号/充电恢复信号的状态以及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的状态。
如图4所示,当发生通信事件时,生成充电停止信号,并且响应于此,将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设置为关断状态。然后,在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处于关断状态时,进行通信(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与完成通信同步地,生成充电恢复信号,并且响应于此,将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设置为接通状态。
在充电操作期间,从无线供电装置70产生无线电波(噪声),并且无线电波可能干扰对于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无线通信。例如,当在充电操作期间从无线供电装置70产生的无线电波的频率为150kHz时,无线电波可能主要干扰从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传送的请求信号。
与此相反,通过图3所示的处理,当在无线供电装置70正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的情况下在车厢内的车辆内部密钥检测传送器14和接收器18与电子密钥4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暂时停止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即,在执行对于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无线通信时,当无线供电装置70正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时,暂时停止充电操作。通过这样做,可以抑制由于在充电期间无线供电装置70产生的无线电波(噪声)而引起的通信失败(即,对于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无线通信中的无线电波干扰等)。
图5是示出电源线75连接至无线供电装置70的模式的示例的图。
如图5所示,开关(开关盒)76可设置在连接至无线供电装置70的电源线75中。开关76根据来自核对ECU10的充电停止信号进入打开状态。通过这样做,中断从车载电池60到无线供电装置70的电源线75(切断供给至无线供电装置70的电力),并且停止无线供电装置70执行的充电操作。另一方面,开关76根据来自核对ECU10的充电停止信号进入闭合状态。通过这样做,使得从车载电池60到无线供电装置70的电源线75导通,从而可以执行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充电操作。应注意,替代开关盒,开关76可以是诸如继电器的其它开关。
根据图5所示的配置,设置在无线供电装置70与电源之间的开关76使得可以在对于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无线通信时停止充电操作,而无需无线供电装置70上的用于停止和恢复充电操作的特殊功能。即,在不要求无线供电装置70用于特殊功能的情况下,停止生成噪声的源,该噪声干扰对于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无线通信。因此,可以建立更加可靠的通信。从而,例如,无线供电装置70可以是一般产品。
图6是示出生成充电停止信号/充电恢复信号的方法的示例的图。图7是示出与图6相关联的各种状态的波形图。图7从上面开始按时序示出对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驱动信号的状态、充电停止信号/充电恢复信号的状态、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操作的状态。
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提取在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期间(在无线通信期间)所生成的用于驱动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驱动信号以生成充电停止信号。充电停止信号是通过对用于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驱动信号进行转换而生成的。具体地,信号生成电路82通过线路83直接连接至驱动线80,该驱动线80驱动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信号生成电路82包括用于切断直流的电容器C1和检测器二极管D。另外,用作平滑电路的电容器C2和电阻器R在检测器二极管D的下游并联连接。通过这样做,通过对电容器C2充电和放电来对检测器二极管D提取的波形的正部分进行平滑,以使用于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驱动信号(交流信号)转换为充电停止信号。这里,可以选择电容器C1,以使得对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影响(对阻抗的影响)减小。另外,可以选择电容器C2和电阻器R以具有时间常数使得信号在关断时期(在图7中为时期P)期间不反转。应注意,在驱动信号中,存在幅度为零(零幅度时期)的时期以用于调制。关断时期可对应于驱动信号中的零幅度时期。
根据图6所示的示例,如图7所示,当通信事件发生时,生成对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驱动信号,相应地,充电停止信号进入接通状态(高)(生成充电停止信号)。响应于充电停止信号,将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设置为关断状态。然后,在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处于关断状态时,进行通信(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当通信完成时(在这种情况下,当来自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请求信号的传送完成时),随着对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驱动信号被停止,充电停止信号进入关断状态(低)(生成充电恢复信号),并且响应于此,将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设置为接通状态。
图8是示出生成充电停止信号/充电恢复信号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图。
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如在图6所示的示例的情况下,提取在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期间(在无线通信期间)所生成的对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驱动信号以生成充电停止信号。具体地,信号生成电路82经由LC谐振电路单元84直接连接至用于驱动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驱动线80。LC谐振电路单元84具有与驱动信号的频率对应的谐振频率,并且接近于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而布置。当驱动信号经过构成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线圈时,LC谐振电路单元84生成对应于驱动信号的交流信号。如在图6所示的示例的情况下,通过对电容器C2充电和放电来对检测器二极管D提取的波形的正部分进行平滑,以使交流信号转换为充电停止信号。
以此方式,通过图6和图8所示的生成充电停止信号/充电恢复信号的方法,不需要输出新的指令信号作为充电停止信号。即,通过检测并平滑化用于驱动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驱动信号(125kHz或134kHz),生成充电停止信号/充电恢复信号。通过这样做,可以控制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
应注意,在图6和图8所示的示例中,当电容器C2具有大电容时,切换信号的初始定时(生成充电停止信号的定时)可能相比于生成对车辆内部密钥检测天线14a的驱动信号的定时稍微延迟。然而,如果由于延迟而导致第一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结果是NG,则如上所述那样重试密钥核对处理,从而使得可以第二次建立通信。
图9是示出无线供电装置70的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执行的主要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当点火开关62接通时,可以以预定间隔例如执行图9所示的处理例程。
在步骤900中,执行检测移动终端的处理。具体地,确定在无线供电装置70上移动终端是否置于可充电状态(例如,处于可充电位置)。当放置了移动终端时,处理进行到步骤902,否则,在预定间隔之后再次执行步骤900的确定。
在步骤902中,执行对移动终端进行认证的处理。可以基于通过无线供电装置70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所获得的信息来执行认证处理。例如,认证处理可通过唯一代码信息(ID码)的通信和代码信息的核对来实现。当核对成功时(当移动终端被认证时),处理进行到步骤904。当核对不成功时,处理结束。应注意,当核对不成功时,可以向用户提供关于核对不成功的信息,以便向用户提示例如重置移动终端。
在步骤904中,开始充电操作。即,供电单元74开始对移动终端充电。
在步骤906中,确定是否从核对ECU10输入充电停止信号。应注意,可以在如上所述的各种模式下生成充电停止信号。另外,可以在各种模式下将充电停止信号输入至无线供电装置70。例如,充电停止信号可经由通信线(其可以是专用线或者可以是诸如CAN和LIN的通信线)从核对ECU10输入。充电停止信号可以是中断电源线75的信号。当从核对ECU10输入充电停止信号时,处理进行到步骤910。另一方面,当没有从核对ECU10输入充电停止信号时,处理进行到步骤908。
在步骤908中,确定是否完成了充电操作。例如,当移动终端的电池为完全充电状态时或者当移动终端与无线供电装置70间隔开时(即,当移动终端置于物理上不可充电的位置时),可以确定完成了充电操作。当完成充电操作时,处理结束。当未完成充电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906,并且继续充电操作。这样,除非充电停止信号输入至无线供电装置70,否则继续充电操作直到完成充电操作为止。
在步骤910中,停止充电操作。应注意,当充电停止信号是中断电源线75的信号时,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的操作也停止,因此无线供电控制单元72不执行步骤910的处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中断电源线75时,强制停止充电操作,因此基本上执行了步骤910的处理。
在步骤912中,确定是否接收到充电恢复信号。应注意,可以在如上所述的各种模式下生成充电恢复信号。另外,可以在各种模式下将充电恢复信号输入至无线供电装置70。例如,充电恢复信号可经由通信线(其可以是专用线或者可以是诸如CAN和LIN的通信线)从核对ECU10输入。充电恢复信号可以是允许电源线75导通的信号。当充电恢复信号从核对ECU10输入时,处理进行到步骤904。另一方面,当没有从核对ECU10输入充电恢复信号时,在预定间隔之后再次执行步骤912的确定。
这里,当输入充电恢复信号时,处理可以返回到步骤900,通过再次对移动终端进行检测并认证的处理,并接着开始(恢复)步骤904中的充电操作。然而,期望地,如图9所示,在步骤904中直接开始(恢复)充电操作。即,恢复充电操作而无需进行对移动终端进行检测并认证的处理。这考虑了不太可能在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所需的时段内(通常,在一秒内)移除正充电的移动终端。这抑制了每次执行对于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无线通信时对移动终端进行检测并认证的处理的执行,因此可以减少由于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而导致的移动终端的充电停止时间。然而,在也省略了对移动终端进行检测并认证的处理的配置中,当由于重试密钥核对处理等而使得从生成充电停止信号的时间到生成相应的充电恢复信号的时间的时期长时,在通过对移动终端进行检测并认证的处理之后,可以在步骤904中开始(恢复)充电操作。
应注意,在暂时停止充电操作时,在移动终端90中可以保持指示移动终端90正被充电的指示(例如,以预定颜色接通移动终端90的灯)。通过这样做,在暂时停止充电操作时,能够抑制用户对完成充电的误解(因此,尽管从无线供电装置70移除了移动终端90,但是没有完成充电)。
图10是对应于图9所示的处理的时序图。图10从上面开始按时序示出了核对ECU10的状态(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执行状态)、充电停止信号/充电恢复信号的状态、车辆电源状态、移动终端的认证状态以及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的状态。
如图10所示,最初,当车辆的IG或ACC接通时,执行对于移动终端的第一认证处理。此后,当发生通信事件时,生成充电停止信号,并且响应于此,将无线供电装置70执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设置为关断状态。然后,在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处于关断状态时,进行通信(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与完成通信同步地,生成充电恢复信号,并且响应于此,将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设置为接通状态。此时,如果响应于充电恢复信号的生成而再次执行对移动终端进行认证的处理,如图10中的T1所示,则以由执行认证处理引起的延迟将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设置为接通状态,如图10中的T2所示。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方面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各种变型和/或替换添加到上述实施例中。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无线供电装置70通过利用电磁感应来执行无线电力供给,替代地,无线供电装置可以是另一类型(例如,磁共振类型或电场类型)。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是监视将电子密钥40携带到车辆外的处理,替代地,可以选择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目的。例如,当在发动机在ACC状态下保持为未启动的状态下经过了预定时段时,以及当再次执行用于允许发动机启动的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时,可以暂时停止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充电操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从开始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时间到完成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时间,停止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然而,可在能够基本上抑制上述无线电波干扰的范围内选择性地设置停止或恢复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的定时。例如,期望地,可在传送请求信号之前停止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因此,例如,考虑到停止充电操作所需的时间段,暂时停止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的开始定时可以在开始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的定时之前。另外,当仅请求信号例如由于频率特性而尤其受来自无线供电装置70的噪声影响时(即,当响应信号基本上不受噪声影响时),可以在传送请求信号之后且在接收到响应信号之前开始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另外,当在开始充电时所执行的、对移动终端进行检测并认证的处理期间发生的无线电波造成影响并变为噪声时,可以考虑到这点来设置恢复无线供电装置70进行的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的定时。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抑制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受在充电操作期间从无线供电装置70发射的无线电波(噪声)的阻止(干扰),暂时完全停止无线供电装置70的充电操作。然而,不是暂时完全停止无线供电装置70的充电操作而是将为了进行充电而传输的无线电波(电力)的输出电平减小至使得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不受影响的电平也是适用的。即,仅需抑制无线供电装置70的充电操作。同样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与暂时完全停止无线供电装置70的充电操作的情况的有益效果类似的有益效果。具体地,仅需将图3的步骤306中所示的充电停止处理配置为减小电力传输无线电波的输出电平的处理。例如,可将用于进行充电的电力传输无线电波的输出电平减小至等于或低于在正常时间期间的输出电平的一半(50%)。通过这样做,用于对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性能降低,然而,步骤310的充电恢复处理可被实现作为恢复输出电平的处理(将输出电平返回到在正常时间期间的输出电平的处理)。降低充电性能的时间段是暂时的,因此没有显著影响对移动终端的充电。同时,能够抑制在车辆内部密钥核对处理期间的干扰。

Claims (7)

1.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包括:
无线供电装置(70),设置在车厢内,并且被配置为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以及
控制装置(10),控制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其中,
当在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正执行所述充电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车厢内的车载通信装置(12,14,18)与电子密钥(4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所述控制装置(10)暂时抑制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执行的充电操作,
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被配置为当移动终端(90)放置在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上时,在所述充电操作之前执行对所述移动终端(90)进行检测和认证的处理,以及
当在暂时抑制所述充电操作之后恢复所述充电操作时,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不执行对所述移动终端(90)进行检测和认证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10)暂时停止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执行的充电操作以暂时抑制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执行的充电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10)暂时减小为了进行充电而传送的电力的输出电平以暂时抑制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执行的充电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10)将所传送的电力的输出电平暂时减小至不影响所述车厢内的所述车载通信装置(14,18)与所述电子密钥(40)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10)通过将充电抑制信号传送到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或者暂时中断从车载电池到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的供电线(75)来暂时抑制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执行的充电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其中:
在从所述车载通信装置(12,14)向所述电子密钥(40)传送无线电波时,生成对所述车载通信装置(12,14)的天线(12a,14a)的驱动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10)通过将充电抑制信号传送至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来暂时抑制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执行的充电操作;以及
所述控制装置(10)提取所述驱动信号以生成所述充电抑制信号。
7.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包括:
控制设置在车厢内的无线供电装置(70),以执行用于对移动终端(90)充电的充电操作;以及
当在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正执行所述充电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车厢内的车载通信装置(12,14,18)与电子密钥(4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暂时抑制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执行的充电操作,
当移动终端(90)放置在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上时,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在所述充电操作之前执行对所述移动终端(90)进行检测和认证的处理,以及
当在暂时抑制所述充电操作之后恢复所述充电操作时,所述无线供电装置(70)不执行对所述移动终端(90)进行检测和认证的处理。
CN201280041239.2A 2011-08-29 2012-08-28 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和移动终端充电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657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5971 2011-08-29
JP2011185971A JP5720501B2 (ja) 2011-08-29 2011-08-29 車載携帯端末充電装置
PCT/IB2012/001646 WO2013030648A1 (en) 2011-08-29 2012-08-28 Mobile terminal charging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charging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5722A CN103765722A (zh) 2014-04-30
CN103765722B true CN103765722B (zh) 2016-06-01

Family

ID=4721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123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65722B (zh) 2011-08-29 2012-08-28 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和移动终端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17816A1 (zh)
EP (1) EP2751901A1 (zh)
JP (1) JP5720501B2 (zh)
CN (1) CN103765722B (zh)
BR (1) BR112014004265A2 (zh)
WO (1) WO20130306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72608B1 (en) 2011-02-04 2017-10-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less charging system, contro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ntactless charging device
JP6032562B2 (ja) * 2011-03-07 2016-11-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車載用充電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694901B2 (ja) * 2011-11-09 2015-04-0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非接触充電器
JP2013126301A (ja) * 2011-12-14 2013-06-24 Tokai Rika Co Ltd 非接触充電装置
JP2013146138A (ja) * 2012-01-13 2013-07-25 Tokai Rika Co Ltd 非接触充電装置
JP5513538B2 (ja) * 2012-02-17 2014-06-0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非接触充電装置
US9048681B2 (en) * 2012-02-22 2015-06-02 Nxp B.V. Wireless power and data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JP2013216147A (ja) * 2012-04-05 2013-10-24 Tokai Rika Co Ltd 車載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JP2013219863A (ja) * 2012-04-05 2013-10-24 Tokai Rika Co Ltd 車載非接触充電装置
JP5827168B2 (ja) * 2012-04-12 2015-12-0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非接触充電装置
US9389698B2 (en) 2013-02-06 2016-07-12 Analogix Semiconductor, Inc. Remote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mobile device
US9954987B2 (en) * 2013-02-06 2018-04-24 Analogix Semiconductor, Inc. Remote controller utilized with charging dock for controlling mobile device
JP5975525B2 (ja) * 2013-03-08 2016-08-23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車載システム、車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車両制御方法
JP2016103866A (ja) * 2013-03-11 2016-06-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装置の給電装置、給電方法、及び非接触充電装置
US9166286B2 (en) 2013-03-29 2015-10-2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6212280B2 (ja) 2013-04-26 2017-10-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16149B2 (ja) * 2013-04-26 2017-10-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L3022825T3 (pl) * 2013-07-17 2019-08-3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Bezprzewodowe indukcyjne przesyłanie energii
JP5958432B2 (ja) * 2013-07-23 2016-08-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CN104517366B (zh) * 2013-09-27 2019-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应的车载充电设备、设备管理器
US20150091508A1 (en) * 2013-10-01 2015-04-02 Blackberry Limited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with a device under charge
DE102013016887A1 (de) * 2013-10-11 2014-06-26 Daimler A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elektrischen Fahrzeugladeeinrichtung
US10286862B2 (en) 2013-11-22 2019-05-14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r.l. Charging integra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KR101558698B1 (ko) * 2013-12-18 2015-10-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스마트키의 위치에 따른 무선 충전 제어방법
EP3111530B1 (en) 2014-02-23 2022-04-13 Apple Inc. Impedance matching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JP6342005B2 (ja) 2014-02-23 2018-06-13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結合コイルシステム内の調整フィルタ
US9277385B2 (en) * 2014-03-13 2016-03-01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911 assist by wireless charger with NFC in the vehicle
DE102014206379A1 (de) * 2014-04-03 2015-10-0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Bereitstellung von Fahrzeugfunktionen in Kombination mit einem Induktivladesystem
US10032557B1 (en) 2014-05-29 2018-07-24 Apple Inc. Tun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sonant frequency for improved efficiency of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US9537353B1 (en) 2014-06-03 2017-01-03 Apple Inc. Methods for detecting mated coils
JP6212438B2 (ja) * 2014-06-11 2017-10-1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非接触充電装置
US9685814B1 (en) 2014-06-13 2017-06-20 Apple Inc. Detection of coil coupling in an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JP6162653B2 (ja) 2014-06-25 2017-07-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充電システム
US9813041B1 (en) 2014-07-31 2017-11-07 Apple Inc. Automatic boost control for resonant coupled coils
US9647482B2 (en) * 2014-08-22 2017-05-09 Nxp B.V. Smart wireless charger
US10014733B2 (en) 2014-08-28 2018-07-03 Apple Inc. Temperatur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system
US10193372B2 (en) 2014-09-02 2019-01-29 Apple Inc. Operating an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system
KR20160046260A (ko) * 2014-10-20 2016-04-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무선 충전장치 및 방법
KR20160063086A (ko) * 2014-11-26 2016-06-03 주식회사 서연전자 스마트 충전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방법
USD766218S1 (en) 2015-02-17 2016-09-13 Analogix Semiconductor, Inc. Remote control
USD775627S1 (en) 2015-02-17 2017-01-03 Analogix Semiconductor, Inc. Mobile device dock
KR102378373B1 (ko) 2015-05-26 2022-03-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충전 회로를 활용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10666084B2 (en) 2015-07-10 2020-05-26 Apple Inc. De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of an unpowered releasable charging device
DE102015214774A1 (de) * 2015-08-03 2017-02-09 Robert Bosch Gmbh Induktionsladegerät zur induktiven Energieübertragung auf eine Induktionsakku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induktiven Aufladen einer Induktionsakkuvorrichtung
JP2017139859A (ja) * 2016-02-02 2017-08-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10644531B1 (en) 2016-09-22 2020-05-05 Apple Inc. Adaptable power rectifier for wireless charger system
US10389274B2 (en) 2017-04-07 2019-08-20 Apple Inc. Boosted output invert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10523063B2 (en) 2017-04-07 2019-12-31 Apple Inc. Common mode noise compensation in wireless power systems
US20190280514A1 (en) * 2018-03-09 2019-09-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obile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CN109301888B (zh) * 2018-08-27 2022-03-25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免干扰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JP7230590B2 (ja) * 2019-03-05 2023-03-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携帯端末、及び車載装置
US11186244B2 (en) * 2019-03-22 2021-11-30 Stmicroelectronics S.R.L. Smart child safety equipment in vehicles
JP2021035257A (ja) * 2019-08-28 2021-03-01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装置及び方法
CN110838762B (zh) * 2019-11-26 2022-03-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can通讯的车载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06297A (ja) * 2007-02-20 2008-09-04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端末
JP2010093957A (ja) * 2008-10-08 2010-04-2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充電システム
CN103339826A (zh) * 2011-02-04 2013-10-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电系统、控制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和非接触充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8837A (ja) * 1997-10-01 1999-06-22 Casio Comput Co Ltd 携帯通信機器用充電装置
US7612528B2 (en) * 1999-06-21 2009-11-03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Vehicle interface
GB0104020D0 (en) * 2001-02-19 2001-04-04 Land Rover Group Ltd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JP3910807B2 (ja) 2001-06-29 2007-04-25 東光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JP2007104868A (ja) * 2005-10-07 2007-04-1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充電装置、電気機器及び車両用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US7868585B2 (en) * 2006-10-03 2011-01-1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JP2008131812A (ja) * 2006-11-22 2008-06-05 Kenwood Corp 携帯無線機用充電器
US7940024B2 (en) * 2007-07-18 2011-05-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dia portal for vehicle
JP2009148108A (ja) * 2007-12-17 2009-07-02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非接触式充電装置
CN103155340B (zh) * 2010-08-04 2016-01-20 约翰逊控制技术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通用无线充电系统
US9379780B2 (en) * 2010-12-16 2016-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and continuous radio station signal coexistence
KR101662513B1 (ko) * 2011-05-04 2016-10-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주파수 간섭을 방지하는 무선 전력 전송 방법
US8541976B2 (en) * 2011-05-23 2013-09-24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mounted personal device battery charging station and operating methods to avoid interferen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06297A (ja) * 2007-02-20 2008-09-04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端末
JP2010093957A (ja) * 2008-10-08 2010-04-2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充電システム
CN103339826A (zh) * 2011-02-04 2013-10-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电系统、控制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和非接触充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30648A1 (en) 2013-03-07
US20140217816A1 (en) 2014-08-07
JP2013048517A (ja) 2013-03-07
CN103765722A (zh) 2014-04-30
JP5720501B2 (ja) 2015-05-20
EP2751901A1 (en) 2014-07-09
BR112014004265A2 (pt) 2017-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5722B (zh) 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和移动终端充电方法
CN104106192B (zh) 无线充电装置和控制无线充电的方法
KR101972623B1 (ko) 무선 키 포브 및 상호작용 시스템을 위한 신호 구분
US11491953B2 (en) Mobile device and electronic key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vehicle device
CN101974991A (zh) 一种汽车智能锁、智能钥匙及采用的启动方法
JP2010093957A (ja) 車両の充電システム
US8600616B2 (en) In-vehicle instrument control device
JP2010104209A (ja) プラグイン車両用充電システム
JP5711075B2 (ja) 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
KR20190081118A (ko) 차량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6856488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106132760B (zh) 结合感应充电系统提供车辆功能的方法和相应的装置
JP6453587B2 (ja)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JP2006104664A (ja) スマートキーレス制御装置
JP5365845B2 (ja) 車両用ドア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用ドア制御方法
JP6036348B2 (ja) 車載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045110B2 (en) Portable identification transmitter for a passive access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the energy-saving operation of the identification transmitter
JP5755356B1 (ja) キーレスシステム及び携帯機
JP5779137B2 (ja) 統合受信機
CN105564370B (zh) 阻止功能失常的方法、感应充电站和进入权限系统
JP2010127036A (ja) 車両用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に使用する携帯機
JP2014151846A (ja) 車両用消費電力低減装置
JP2010132233A (ja) 電子キー置き忘れ抑制システム
JP201125938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462095B2 (ja) 充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