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9945A - 改善胶粘带在难以粘合的塑料和金属上的胶粘的底胶 - Google Patents

改善胶粘带在难以粘合的塑料和金属上的胶粘的底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9945A
CN103619945A CN201280029660.1A CN201280029660A CN103619945A CN 103619945 A CN103619945 A CN 103619945A CN 201280029660 A CN201280029660 A CN 201280029660A CN 103619945 A CN103619945 A CN 103619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er
quality
aforementioned
component
acry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96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19945B (zh
Inventor
U.舒曼
K.韦兰德
K.埃尔林曼
M.库普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sa SE
Original Assignee
Tesa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sa SE filed Critical Tesa SE
Publication of CN103619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9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19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9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D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26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28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by reaction with halogens or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
    • C08L23/283Halogenated homo- or copolymers of iso-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4/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D183/00 - C09D183/16
    • C09D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D159/00 - C09D18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09J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J159/00 - C09J18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5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a primer layer between the carrier and the adhesive

Abstract

所述方法涉及底胶,其包含溶解或者分散在一种或多种溶剂中的以下物质的混合物:I)压敏胶粘剂,其包含至少一种可由以下单体的自由基共聚得到的基础聚合物组分:a)至少一种直链伯醇的丙烯酸酯,所述直链伯醇在醇的烷基中具有2–10个碳原子,b)至少一种支链的非环状醇的丙烯酸酯,所述支链的非环状醇在醇的烷基中具有4–12个碳原子,c)8–15质量%丙烯酸,基于单体的总和,d)任选的至多10质量%的其它可共聚单体,基于单体的总和,II)至少一种基于金属乙酰丙酮化物、金属烷氧化物或者烷氧基金属乙酰丙酮化物的热交联剂,III)至少一种氯化聚烯烃,其特征在于基于压敏胶粘剂的基础聚合物组分的总和,热交联剂的总和的浓度为0.05质量%至5.0质量%。

Description

改善胶粘带在难以粘合的塑料和金属上的胶粘的底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胶粘带与难以粘合的基底(更具体地,与镀锌钢以及与基于烯烃的热塑性弹性体如PP/EPDM)的胶粘的底胶组合物。
背景技术
底胶也经常被称为胶粘促进剂,以商品的形式或者从技术文献是广为人知的。可用于底胶制剂中的化合物的配合和类别的综述可参见J.Bielemann,Lackadditive(1998),section4.3.,pp.114-129。
底胶组合物在大量专利说明书中披露,但是仅少数说明书描述了用于改善胶粘带胶粘的底胶。
涉及胶粘带应用的说明书WO2008/094721A1提出了基于马来酸酐改性的聚烯烃和有机二胺的底胶组合物,这种组合物的目的是改善与基于聚烯烃的物质的胶粘。
用于胶粘带应用的JP2008-156566A披露了基于酸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和含氟共聚物的底胶组合物。
为了改善胶粘带与涂有蜜胺树脂的基底的胶粘,WO02/100961A1提出了底胶组合物,其包含接枝有氨基烷基(含有末端伯氨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接枝共聚物,并且还包含在分子链中具有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和溶剂。
WO03/052021A1描述了底胶组合物,其包含具有富电子基团的聚二有机基硅氧烷-聚脲并且其可具有以下形式:底胶、胶粘剂、压敏胶粘剂,或者其它涂料。这种底胶组合物也被指定用于胶粘带应用。
说明书EP833865B1、EP833866B1、EP739383B1,和US5,602,202描述了底胶组合物,其基于苯乙烯/二烯嵌段共聚物或者苯乙烯/氢化的二烯嵌段共聚物和选择的聚丙烯酸酯的混合物,并且其预期用于改善双面压敏发泡胶粘带与低能和高能表面的胶粘。
对于用作胶粘带中的底胶层,WO03/035779A描述了基于马来酸化的热塑性弹性体、未卤化聚烯烃,和树脂的底胶组合物。
尽管所述的底胶组合物可用于改善胶粘带与某些基底的胶粘,但是不存在这样的已知底胶:其一方面改善胶粘带的胶粘至以下程度:在三天或者更多天的粘合时间后,只有在付出胶粘带损坏或者基底损坏的代价后才能将胶粘带从基底除去,并且另一方面,对于在应用后的某一短时间,例如对于至多三分钟的时间,仍然允许胶粘带的胶粘脱离和可能的重新定位,特别是关于以下胶粘带:其包含发泡的,或者泡沫状的弹性体层并且设计用于持久的强胶粘剂粘合。具体地,不存在已知底胶,在使用这种底胶的情况下,在胶粘带应用中的这种效果对于镀锌钢和基于烯烃的热塑性弹性体如PP/EPDM实现。
除了专利说明书中所述的底胶之外,存在商品如3M底胶或者4298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022
其非常有效地执行改善胶粘带与难以粘合的基底(更具体地,非极性基底如基于聚丙烯/乙烯-丙烯-二烯单体(PP/EPDM)的塑料和金属如镀锌钢)的胶粘的功能。然而,这里的缺点是,在将胶粘带刚刚施用至涂有底胶的基底后,形成的胶粘是如此的强,使得胶粘带(更具体地,包含发泡的或者泡沫状弹性体层并且设计用于持久的强胶粘剂粘合的胶粘带)如果被不正确胶粘,则经常不再能够非损坏地脱离和可能的重新定位。
尽管通常希望底胶在基底和胶粘带之间赋予最佳胶粘,使得重新分开胶粘带的尝试导致胶粘带内的裂开,换句话说,导致内聚破裂而非在压敏胶粘剂和底胶之间或者在底胶和基底之间的胶粘失败,不过,在刚刚胶粘带应用后胶粘的形成不应该在所有应用场景中均那么强,使得在此时胶粘带已经不再能够非破坏脱离。相反,经常希望胶粘的形成缓慢进行,使得如果不正确胶粘的话,仍留给胶粘带足够的时间,使其从基底胶粘地脱离。
存在商业底胶,其允许胶粘带的非破坏脱离,但是在这种情况中,甚至在将胶粘带胶粘至涂有这种底胶的基底某一相当长的时间后,胶粘仍很低,使得甚至在此时间后,胶粘带仍可胶粘地(换句话说,非破坏地)重新脱离,大量应用场景(尤其是在工业中)不希望这种可能性。
所有已知底胶的另一缺点是,它们不保证针对湿气破坏和针对侵蚀的最佳保护。在热和潮湿条件下或者在极端波动条件下(例如60℃-90℃的温度结合80%-90%的相对湿度)的相对长期贮存期的情况下(这种贮存期在机动车、电子,和太阳能工业中经常需要),通常发生湿气破坏。在这种情况中,湿气在基底和底胶之间或者在底胶和胶粘带的压敏胶粘剂之间迁移,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结果是,胶粘带的胶粘不再最佳,并且可不希望地胶粘地脱离。而且,可存在不希望的侵蚀,例如在镀锌钢基底的情况中在粘合区域下形成氧化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底胶,其用于改善胶粘带的胶粘,具体为与镀锌钢和与基于烯烃的热塑性弹性体的胶粘。一个特殊优点是适合于改善发泡的或者泡沫状弹性体胶粘带(更具体地,具有基于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的热交联共聚物的压敏胶粘剂的胶粘带)的胶粘,具体为与以下物质的胶粘:镀锌钢和基于烯烃的热塑性弹性体,例如PP/EPDM,以及其它基底,更具体为塑料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或者聚丙烯(PP)。优选地,在施用至底胶处理的基底后至多三分钟的时段内,胶粘带应能够胶粘地重新脱离和任选地重新定位,或者至少能够被新的胶粘带条替代。在胶粘带施用至底胶涂覆的基底后三天或者超过三天的时段后,基本上,胶粘带应该仅在被破坏的情况下才能脱离,换句话说,发生内部胶粘带破裂,原因为在胶粘带的层内的内聚破裂、胶粘带的一个层与另一个层的胶粘脱离,或者压敏胶粘剂破裂。在热和潮湿条件下或者在波动条件下(结合60℃-90℃的温度和影响与底胶涂覆的基底胶粘的胶粘带的大于或者等于80%的相对湿度)贮存很多周之后,基本上,胶粘带应该仅在以胶粘带破坏为代价的情况下才能脱离,并且不应存在湿气破坏的情况,或者与目前已知底胶的情况相比,至少较少的这种情况。
目的的实现
该目的依靠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底胶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提供底胶的有利发展、使用的可能性,和由底胶产生胶粘促进层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提供底胶,其包含在一种或者多种溶剂中的分散体或者溶液形式的以下物质的混合物:
I)压敏胶粘剂,其包含至少一种可通过下面的单体的自由基共聚得到的基础聚合物组分:
a)至少一种直链的伯醇的丙烯酸酯,所述直链的伯醇在醇烷基中具有2–10个碳原子,
b)至少一种支链的非环状醇的丙烯酸酯,所述支链的非环状醇在醇烷基中具有4–12个碳原子,
c)8–15质量%的丙烯酸,基于所述单体的总和,
d)任选的至多10质量%的其它可共聚单体,基于所述单体的总和,
II)至少一种基于金属乙酰丙酮化物、金属烷氧化物,或者烷氧基-金属乙酰丙酮化物的热交联剂,和
III)至少一种氯化聚烯烃,其任选地可用α,β-不饱和羧酸或者其酸酐,更具体地用马来酸酐和/或用丙烯酸酯改性,
其中基于压敏胶粘剂的基础聚合物组分的总和,热交联剂的总和的浓度为0.05质量%至5.0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说明书,与DIN EN ISO4618一致,底胶是用于产生底涂层的涂料。一般而言,将底胶或者涂料施用至基底的表面,然后,通过蒸发溶剂和/或通过其它化学或者物理固化或者膜形成方法形成膜,然后可将其它不同的物质(例如清漆、涂料、胶粘剂,或者胶粘带)施用至由此产生的膜。底胶的胶粘促进效果的前提条件首先是底胶层与基底的非常良好的胶粘,然后是所述其它不同物质与产生的底胶层(所述其它物质施用至该底胶层)的同样非常良好的胶粘。
在本说明书中,溶剂是适于溶解或者至少细微分散I)、II),和III)的混合物的任何已知液体。本发明的优选的溶剂为有机溶剂,例如,醇、酯、酮、脂族或者芳族烃,和卤代烃,这里仅列举了数个实例。水或者其它无机溶剂同样包括在本发明的概念中。
对于本说明书,分散的混合物是细碎的均匀混合物。细碎程度和均匀程度不严格定义,但是必须足够,使得在涂覆后形成粘着层(coherent layer),并使得在分子水平不溶的聚集体或者团块的尺寸足够低,以确保底胶层作为胶粘促进层的功能。
对于本说明书,压敏胶粘剂–PSA–(其在一般的语言用法中常见)是这样的物质,其具体在室温为永久粘性的并具有胶粘性。PSA的特征是,它可通过压力施用至基底并保持粘合至基底,不再更加详细地定义施加的压力或者暴露于所述压力的时间。在某些情况中,取决于PSA的精确性质、温度、大气湿度,和基底,为了得到胶粘效果,短时间的微小压力是足够的,其不超出短时间的温柔接触;在其它情况中,可能需要长时间地暴露于高压。
PSA具有特殊的特征粘弹性能,其产生持久粘性和胶粘性。
它们的一个特征是,当它们机械变形时,粘性流动过程和回弹性力的发展发生。根据它们各自的比例,两种过程彼此之间呈限定的比率,该比率不仅取决于精确组成、结构,和所讨论的PSA的交联度,而且取决于变形的速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温度。
为得到胶粘,比例粘性流是必需的。只有由具有相对高移动性的高分子产生的粘性组分才允许有效湿润和有效流动至待粘合的基底上。高粘性流动组分导致高压敏粘性(也称为表面粘性),并因此经常也导致高粘合强度。由于缺少可流动组分,高度交联系统、结晶聚合物,或者已经经历玻璃样固化的聚合物通常没有压敏胶粘性,或者至少地,具有小程度的压敏胶粘性。
为了实现内聚,比例回弹性力是必需的。它们例如通过具有高度缠结的非常长链的高分子,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交联高分子产生,以及它们允许从事胶粘粘合的力的传播。它们的结果是,胶粘粘合能够历经相对长的时间充分经受以例如长期剪切载荷形式作用于它的长期载荷。
为了更精确描述和定量弹性和粘性组分的程度以及所述组分与彼此的比率,可使用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的变量,其可通过动态力学分析(DMA)测定。G'为物质的弹性组分的量度,G"为物质的粘性组分的量度。两种变量取决于变形频率和温度。
所述变量可依靠流变仪测定。如果是那样的话,将分析的物质以板/板配置暴露于例如正弦振荡剪切应力。在仪器由剪切速率控制的情况下,将变形作为时间的函数测量,并相对于剪切应力的引入测量这种变形的时间偏移。将这种时间偏移称为相角δ。
储能模量G'如下定义:G'=(τ/γ)·cos(δ)(τ=剪切应力,γ=变形,δ=相角=在剪切应力向量和变形向量之间的相移)。损耗模量G"的定义为:G"=(τ/γ)·sin(δ)(τ=剪切应力,γ=变形,δ=相角=在剪切应力向量和变形向量之间的相移)。
如果在室温(这里定义为23℃),在100-101rad/sec的变形频率范围内,G'至少部分地在103-107Pa的范围内并且如果G"同样至少部分地在此范围内,则一般认为物质是压敏胶粘剂,并定义用于本说明书的作为压敏胶粘剂的用途。部分地意味着G'图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由100-101rad/sec(横坐标)的变形频率范围和由103-107Pa(纵坐标)的G'值范围形成的窗口内,以及如果G"图的至少一部分同样位于此窗口内。
存在于本发明的底胶中的PSA的基本特征是这种PSA包含至少一种可通过下面的单体的自由基共聚得到的基础聚合物组分:
I)a)至少一种直链的伯醇的丙烯酸酯,所述直链的伯醇在醇烷基中具有2–10个碳原子,
I)b)至少一种支链的非环状醇的丙烯酸酯,所述支链的非环状醇在醇烷基中具有4–12个碳原子,
I)c)8–15质量%的丙烯酸,基于所述单体的总和,
I)d)任选的至多10质量%的其它可共聚单体,基于所述单体的总和,
其中组分I)a)-I)d)的总和有利地–在两种或者更多种基础聚合物组分的情况中,在每种情况中–构成基础聚合物组分的100质量%。
所述至少一种基础聚合物组分,或者,在存在两种或者更多种基于(单体)组分I)a)-I)d)的基础聚合物组分的情况下,基础聚合物组分的总和应该构成PSA[组分I]的至少90质量%,优选至少95质量%,更优选至少98质量%,并且可构成PSA的至多100质量%;换句话说,有利的是,具有不超过10质量%,优选不超过5质量%,更优选不超过2质量%的不同于所述基础聚合物组分的PSA组分。
此外,PSA组分可为例如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PSA添加剂的那种树脂、增塑剂、稳定剂、流变添加剂、填料、引发剂、催化剂、促进剂等。
这里非常重要的是丙烯酸的含量,其高达8-15质量%。丙烯酸为"硬"共聚单体。丙烯酸的含量越高,共聚物的预期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将越高。
这对于作为存在于底胶中的PSA的基础聚合物的共聚物的稳定性具有很大影响。通过非常大量的丙烯酸的共聚,范围很容易进入高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得所述温度接近于应用温度(换句话说,具体地,室温)或者甚至超过该温度,所以作为基础聚合物用于底胶的PSA组分可能是不再是一种选择。尝试通过使用软单体(即,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单体)作为其它共聚单体来补偿这种影响,以迫使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再次下降。为了计算共聚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现有技术描述了适用的Fox方程(E1)(参见T.G.Fox,Bull.Am.Phys.Soc.1(1956)123):在方程(E1)中,n表示使用的单体的序列号,Wn表示相应的单体n的质量含量(质量百含量),以及Tg,n表示以K表示的每种单体n的均聚物的相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这意味着玻璃化转变温度直接随着每种使用的共聚单体的质量含量改变。
1 T g = Σ n W n T g , n - - - ( E 1 )
因此,于是,通过使相应的均聚物具有最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唯一类型的单体与丙烯酸共聚,技术人员预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并由此得到具有最佳适用性的作为预期用作底胶组分的PSA的基础聚合物组分的共聚物。
意料不到地发现,预测效果不是现实的理想描述符。已经确定的是,如果以大量的质量含量具有至少一种直链"软"丙烯酸酯和至少一种支链"软"丙烯酸酯作为其它共聚单体,则具有高丙烯酸含量的共聚物得到作为PSA的基础聚合物组分的最佳适用性,所述PSA用作实现所述目的的底胶组分。因此,存在于本发明底胶中的PSA的基本性质是,这种PSA包含至少一种可通过下面的单体的自由基共聚得到的基础聚合物组分:
a)至少一种直链的伯醇的丙烯酸酯,所述直链的伯醇在醇烷基中具有2–10个碳原子,
b)至少一种支链的非环状醇的丙烯酸酯,所述支链的非环状醇在醇烷基中具有4–12个碳原子,
c)8–15质量%的丙烯酸,基于所述单体的总和,
d)任选的至多10质量%的其它可共聚单体,基于所述单体的总和。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PSA仅包含一种基础聚合物组分,并且特别有利地,基础聚合物组分只限于组分a)-c),这意味着,基础聚合物组分只基于以下的可共聚单体:直链丙烯酸酯,其在醇烷基中具有2–10个碳原子;支链非环状丙烯酸酯,其在醇烷基中具有4–12(包括12)个碳原子;和8–15(包括15)质量%的丙烯酸,基于单体的总和。作为本发明底胶的组分的PSA的特征是,除了所指定的那些之外,不需要存在其它–更具体地,软化–共聚单体和组分。因此,例如,完全不需要具有环状烃单元的共聚单体。
在烷基中具有2-1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酸酯为丙烯酸乙基酯、丙烯酸正-丙基酯、丙烯酸正-丁基酯、丙烯酸正-戊基酯、丙烯酸正-己基酯、丙烯酸正-庚基酯、丙烯酸正-辛基酯、丙烯酸正-壬基酯、丙烯酸正-癸基酯。
在醇烷基中具有4–12(包括12)个碳原子的支链非环状丙烯酸酯优选选自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EHA)、丙烯酸2-丙基庚基酯、丙烯酸异辛基酯、丙烯酸异丁基酯、丙烯酸异戊基酯和/或丙烯酸异癸基酯。已经发现,特别有利的是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EHA)、丙烯酸2-丙基庚基酯和/或丙烯酸异辛基酯(更具体地:丙烯酸酯,其中醇组分衍生自伯异辛醇的混合物,换句话说,衍生自可通过氢甲酰化和随后的氢化从异庚烯混合物得到的那种醇)作为支链非环状丙烯酸酯。
非常优选的是这样的PSA,其基础聚合物仅基于一种类型a)单体、一种类型b)单体,和丙烯酸,所选的类型a)单体更优选为丙烯酸正-丁基酯并且所选的类型b)单体更优选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
在希望的应用范围内的适合性可经基础聚合物组分中的丙烯酸的含量显著地调节。随着丙烯酸含量增加,易于增加立即重新脱离性能(immediateredetachability),但是胶粘的持久发展的强度一定程度地降低。
作为任选使用的至多10质量%的其它可共聚单体,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所有自由基可聚合的含有C=C双键的单体或者单体混合物。作为实例提及的这种单体如下:丙烯酸甲基酯、丙烯酸乙基酯、丙烯酸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酯、甲基丙烯酸乙基酯、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丙烯酸仲-丁基酯、丙烯酸叔-丁基酯、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酸苯基酯、丙烯酸异冰片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酯、丙烯酸叔-丁基苯基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苯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月桂基酯、丙烯酸正-十一烷基酯、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十三烷基酯、丙烯酸山嵛基酯(benhenyl acrylate)、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环戊基酯、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丁氧基乙基酯、丙烯酸2-丁氧基乙基酯、丙烯酸3,3,5-三甲基环己基酯、丙烯酸3,5-二甲基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4-枯基苯基酯、丙烯酸氰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氰基乙基酯、丙烯酸4-联苯基酯、甲基丙烯酸4-联苯基酯、丙烯酸2-萘基酯、甲基丙烯酸2-萘基酯、丙烯酸四氢糠基酯、马来酸酐、丙烯酸羟基乙基酯、丙烯酸羟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基酯、烯丙醇、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丙烯酸2-丁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丁氧基乙基酯、3-甲氧基丙烯酸甲基酯、丙烯酸3-甲氧基丁基酯、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丁基二甘醇酯(butyl diglycol methacrylate)、丙烯酸乙二醇酯、单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350(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 methacrylate350)、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500(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methacrylate500)、单甲基丙烯酸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二乙二醇酯(butoxydiethylene glycol 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三乙二醇酯(ethoxytriethylene glycol methacrylate)、丙烯酸八氟戊基酯、甲基丙烯酸八氟戊基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基酯、丙烯酸1,1,1,3,3,3-六氟异丙基酯、甲基丙烯酸1,1,1,3,3,3-六氟异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2,3,3,3-五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2,3,4,4,4-六氟丁基酯、丙烯酸2,2,3,3,4,4,4-七氟丁基酯、甲基丙烯酸2,2,3,3,4,4,4-七氟丁基酯、甲基丙烯酸2,2,3,3,4,4,5,5,6,6,7,7,8,8,8-十五氟辛基酯、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1-甲基十一烷基)丙烯酰胺、N-(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正-十八烷基)丙烯酰胺和N,N-二烷基取代的酰胺,例如,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苄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叔-丁基丙烯酰胺、N-叔-辛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烯基醚如乙烯基甲基醚、乙基乙烯基醚、乙烯基异丁基醚、乙烯基酯如乙酸乙烯基酯、乙烯基氯化物、乙烯基卤化物、偏二氯乙烯、偏二卤乙烯、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乙烯基内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苯乙烯、α-和对-甲基苯乙烯、α-丁基苯乙烯、4-正-丁基苯乙烯、4-正-癸基苯乙烯、3,4-二甲氧基苯乙烯。大分子单体如甲基丙烯酸2-聚苯乙烯-乙基酯(分子量MW为4000-13000g/mol)、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基酯)乙基酯(MW为2000-8000g/mol)。
通过改变直链丙烯酸酯与支链的非环状丙烯酸酯的比率,已经发现,当直链伯醇的丙烯酸酯的总和与支链非环状醇的丙烯酸酯的总和的比率在10:90(包括端点)至90:10质量含量(包括端点),优选20:80(包括端点)至80:20质量含量(包括端点)的范围内时,最佳地呈现以下的希望的效果:胶粘带在施用至底胶处理的基底后至多三分钟的时段内的胶粘重新脱离性能,和在胶粘带施用至底胶涂覆的基底后三天或者超过三天的时间后胶粘的客观促进。取决于使用的具体胶粘带,直链丙烯酸酯组分和支链丙烯酸酯组分的不足含量在某些情况中导致底胶的降低的胶粘促进效果。
上面的观察结果(丙烯酸含量,各组分彼此之间的比率)原则上适用于所有所述的直链丙烯酸酯和支链非环状丙烯酸酯。
在PSA作为本发明底胶组分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基础聚合物组分构成PSA的至少90质量%,优选至少95质量%,更优选至少98质量%,或者当存在超过一种基础聚合物时,基础聚合物组分总共构成PSA的至少90质量%,优选至少95质量%,更优选至少98质量%。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中,PSA仅由一种或多种交联的基础聚合物组分组成。
还发现,当底胶不含聚苯乙烯/聚二烯或者聚苯乙烯/氢化的聚二烯类型的嵌段共聚物时,最佳地呈现胶粘在胶粘带施用至底胶涂覆的基底后三天或者超过三天的时间后的客观促进。对于本说明书,聚苯乙烯/聚二烯或者聚苯乙烯/氢化的聚二烯类型的嵌段共聚物是所有这样的聚合物:其分子由聚苯乙烯和聚二烯单元或者氢化的或者部分氢化的聚二烯单元的互连嵌段组成。聚二烯单元和氢化的或者部分氢化的聚二烯单元的典型实例为聚丁二烯嵌段、聚异戊二烯嵌段、乙烯/丁烯嵌段,或者乙烯/丙烯嵌段。
根据本发明,底胶包含至少一种基于金属乙酰丙酮化物、金属烷氧化物,或者烷氧基-金属乙酰丙酮化物的热交联剂,其中基于PSA的基础聚合物组分的总和,热交联剂的总和的浓度为0.05质量%至5.0质量%。较低浓度导致PSA的不充足交联,其表现为在相对长的粘合时间后胶粘带的胶粘重新脱离性能。较高浓度导致PSA的过度交联,其同样表现为在相对长的粘合时间后胶粘带的胶粘重新脱离性能。
术语"热交联剂"是指以下事实:交联剂进入或者引发化学交联反应,或者在适当的情况下,由温度暴露所导致而非由辐射暴露所导致的交联反应。因此,本发明中的交联反应不是通过光化辐射引发也不是通过离子辐射如UV射线、X-射线,或者电子束引发。化学交联反应开始或者引发的温度可为室温或者甚至更低。交联反应在溶剂蒸发后开始。为了防止混合物(更具体为聚丙烯酸酯PSA)交联,当它仍然在溶液中时,有利的是将醇,更具体为异丙醇添加至溶液。可选择地,也可添加少量的乙酰丙酮或者其它容易除去的络合剂,或者可将溶液非常高度地稀释。在一种溶剂或者两种或者更多种溶剂中混合物的优选浓度为0.1质量%至最多30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至20质量%,非常优选为1.0质量%和10质量%。
对于本发明,金属乙酰丙酮化物是具有乙酰丙酮的烯醇阴离子作为配体的金属螯合物。乙酰丙酮的IUPAC名称为戊烷-2,4-二酮。对于本发明,金属烷氧化物是金属醇盐,换句话说,包含金属阳离子和醇盐阴离子的化合物。工业上常用的醇盐的实例为甲醇盐、乙醇盐、异丙醇盐,叔-丁醇盐。烷氧基-金属乙酰丙酮化物表示络合化合物,其包含金属阳离子和至少两个不同的配体,一个配体是醇盐阴离子以及另一个配体是乙酰丙酮的烯醇阴离子。烷氧基-金属乙酰丙酮化物的同义词是金属烷氧化物乙酰丙酮化物(metalalkoxide acetylacetonate)或者金属乙酰丙酮烷氧化物(metal acetylacetonealkoxide)。所有所述金属化合物可携带额外的其它配体,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优选金属为钛、铝、锆、锌,和铁。特别优选的化合物为二异丙氧基化二(乙酰丙酮化)钛(titanium diisopropoxide bis(acetylacetonate))。
在本发明中将氯化聚烯烃理解为已经氯化的聚烯烃。聚烯烃可为例如聚丙烯或者聚乙烯,或者聚丙烯和聚乙烯的共聚物或者共混物。氯化可在溶剂或者分散体中或者通过直接暴露于气体氯来进行。可将氯化聚烯烃用α,β-不饱和羧酸或者其酸酐,更具体用马来酸酐,和/或用丙烯酸酯单体,在接枝反应中通过任选官能化来修饰,以及所述接枝反应可在氯化之前或者之后进行。无论是未改性形式,还是所述的改性形式,氯化聚烯烃均为现有技术,并以所有所述形式被称为胶粘促进剂。
在本发明底胶的一个有利实施方案中,底胶还包含一种或者多种已知环氧树脂。这里的环氧树脂是指所有的非交联低聚物,其在室温为固体或者液体,在适合的溶剂中可溶解,并且携带两个或者更多个环氧基团。适合的环氧树脂包括例如基于双酚A和/或双酚F的所有已知的这种树脂、环氧-可溶可熔酚醛树脂、环氧-甲酚可溶酚醛树脂、二环戊二烯-可溶可熔酚醛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和含有酯基或者氨基的环氧树脂。在混合物中的环氧树脂的总和的浓度不超过12质量%,优选不超过6质量%,更优选不超过3质量%。
在本发明底胶的另一有利实施方案中,底胶还包含一种或者多种已知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
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是指在室温为固体或者液体并在适合的溶剂中可溶并且至少包含苯乙烯和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的所有非交联树脂。优选的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含有羟基。
在本发明底胶的另一有利实施方案中,底胶还包含一种或者多种已知有机官能硅烷。在本说明书中将有机官能硅烷理解为涵盖通式(R1O)3Si-R2X或者(R1O)2(R3)Si-R2X的化合物。取代基(R1O)的典型实例为甲氧基、乙氧基、2-甲氧基乙氧基,或者乙酰氧基。取代基R3通常为甲基。典型的适合的取代基R2X为基团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乙烯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异辛基、十六烷基、环己基、或者苯基,这里仅给出数个实例。
在本发明底胶的另一有利实施方案中,底胶还包含一种或者多种已知荧光光学增亮剂。荧光光学增亮剂的功能是识别已经被涂底漆的基底。在没有光学识别的情况下,经常难以区别涂底漆的基底和未涂底漆的基底,这是因为底胶的施加厚度通常非常低并因此眼睛几乎看不见。一种已知的荧光光学增亮剂为2,5-噻吩二基二(5-叔-丁基-1,3-苯并噁唑),CAS No.7128-64-5,可在商品名Tinopal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121
下商购。
产品性质
具有上述组成的底胶尤其与PP/EPDM,而且与许多其它塑料如ABS、PC、PVC,或者PP,以及同样地与镀锌钢具有优异的胶粘性。具有极性PSA,更具体地,具有基于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的热交联共聚物的PSA的胶粘带与底胶优异地胶粘。意料不到地,胶粘带与底胶的胶粘力仅相对缓慢地发展,所以胶粘带在施用至多约三分钟后仍可胶粘地脱离。在此期间中的胶粘脱离性能,连同在超过三天的粘合时间后的优异胶粘,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新颖性。根据以下事实,在超过三天的粘合时间后的优异胶粘是明显的:基本上,只有在损坏后胶粘带才脱离,换句话说,胶粘带内部破裂。在热和潮湿条件下或者在波动条件下(包括60°-90℃的温度,连同大于或者等于80%的相对湿度)贮存数周之后,对于与底胶涂覆的基底胶粘的胶粘带,基本上,只有在胶粘带损坏后该胶粘带才脱离。与目前已知的底胶相比或者与不含底胶相比,湿气破坏不存在或者至少不那么明显。
具有以下实例的本发明是为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不希望由此限制本发明。
下面的试验方法用于提供根据本发明制造的试样的简要表征。
用于测定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的动态力学分析(DMA)
PSA通过以下方法表征:依靠动态力学分析(DMA)测定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
测量使用来自Rheometric Scientific的DSR200N剪切应力受控流变仪,在具有正弦振荡剪切应力的震荡试验中,以板/板配置进行。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以10-1-102rad/sec的频率扫描在23℃测定。G'和G"如下定义:
G'=τ/γ·cos(δ)(τ=剪切应力,γ=变形,δ=相角=在剪切应力向量和变形向量之间的相移)。
G"=τ/γ·sin(δ)(τ=剪切应力,γ=变形,δ=相角=在剪切应力向量和变形向量之间的相移)。
角频率的定义如下:ω=2π·f(f=频率)。单位为rad/sec。
测量的PSA样品的厚度总是为0.9-1.1mm(1+/-0.1mm)。PSA样品通过以下方法制造:将后来在下面描述的PSA涂布在双面硅化的聚酯膜(剥离衬)上,在70°蒸发溶剂,并将所得的100μm涂层堆积起来,直到达到约1mm厚度。样品直径在每一情况中均为25mm。初张力以3N的载荷施加。对于所有测量,样品试样的应力为2500Pa。
粘合强度
粘合强度根据PSTC-101在室温测定。根据这种方法,首先将底胶薄薄地施用至基底。这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将底胶刷涂至基底。在蒸发溶剂后,将测量的胶粘试条(胶粘带)施用(胶粘)至现在带有层厚约为3μm-5μm的底胶的基底。为了进行这种施用,将限定宽度(标准:20mm)的胶粘带试条通过用5kg钢辊在它上面碾压十次与尺寸为50mm×125mm×1.1mm的底胶涂覆的基底粘合。
在胶粘带的最后碾压和剥离除去之间的时间如下:a)30分钟;b)3天。在每一情况中,剥离角为90°以及剥离速率为300mm/min。剥离除去所需要的力为粘合强度,其以单位N/cm报告并因此涉及1cm的标准化胶粘带宽度。与粘合强度一起,确定了胶粘粘合失败的性质。将测量的胶粘试条在背面上用23μm厚的聚酯膜加强并已经经历用三氯乙酸的在先蚀刻。所有测量在受控气候空间中在23℃和50%相对湿度进行。
重新脱离性能
重新脱离性能同样根据PSTC-101在室温测定。根据这种方法,首先将底胶薄薄地施用至基底。这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将底胶刷涂至基底。在蒸发溶剂后,将测量的胶粘试条(胶粘带)施用(胶粘)至现在带有层厚约为3μm-5μm的底胶的基底。这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通过用5kg钢辊碾压一次,将限定宽度(标准:20mm)的胶粘带试条粘合至尺寸为50mm×125mm×1.1mm的底胶涂覆的基底。
在每一情况中在胶粘带碾压和剥离除去之间的时间为一分钟。在每一情况中剥离角为90°,并且剥离速率为30mm/min。确定了胶粘粘合失败的性质。
剪切试验
剪切试验根据试验规格PSTC-107进行。根据这种方法,首先将底胶薄薄地施用至基底。这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将底胶刷涂至基底。在蒸发溶剂后,将测量的胶粘试条(胶粘带)施用(胶粘)至现在带有层厚约为3μm-5μm的底胶的基底,用2kg重物在上面压两次,然后,在限定的时间后,暴露于恒定剪切载荷。在胶粘带的第二次碾压和剥离除去之间的时间如下:a)30秒;b)30分钟。确定了胶粘带失败的性质和以分钟计的保持力。
在每一情况中粘合面积为13×20mm。在此粘合区域上的剪切载荷为1kg。测量在室温(23℃)进行。将测量的胶粘试条在背面上用聚酯膜加强,所述聚酯膜具有23μm的厚度并且已经用三氯乙酸在先蚀刻。
条件贮存
将包含涂有本发明底胶的基底和与所述基底胶粘的胶粘带的组件在选择的气候条件下贮存,以测定粘合的气候坚固性。
贮存a):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的两周贮存
贮存b):两周交替贮存,周期为4小时-40℃,4小时加热/冷却,4小时80℃/80%相对湿度。
在贮存期结束后,将样品在受控的气候空间中在23℃和50%相对湿度在每一情况中以90°的剥离角和以300mm/min的剥离速率进行粘合强度试验,所述样品在背面上用具有23μm厚的厚度并且已经用三氯乙酸在先蚀刻的聚酯膜加强。
静态玻璃化转变温度
静态玻璃化转变温度经动态扫描量热法根据DIN53765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数值是指根据DIN53765:1994-03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值Tg,除非在任何具体情况中另作说明。加热曲线以10K/min的加热速率运行。试样在具有打孔盖子的铝坩埚中在氮气气氛下测量。评估在第二加热曲线上进行。作为温度记录图上的转折点,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明显的。
分子量
平均分子量Mw和平均分子量Mn,以及多分散性D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使用的洗脱剂为含有0.1体积%三氟乙酸的THF。测量在25℃进行。使用的预备柱为PSS-SDV,5μm,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152
(10-7m),ID8.0mm×50mm。分离使用柱PSS-SDV,5μm,(10-7m),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154
(10-5m),和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155
(10-4m)进行,各自具有ID8.0mm×300mm。样品浓度为4g/l,流速为1.0ml/分钟。测量针对PMMA标准进行。
固体含量
固体含量是聚合物溶液中的不可蒸发组分的含量的量度。它以重量测定的方式测定,将溶液称重,然后将可蒸发部分在干燥箱中在120℃蒸发2小时,并将残留物再次称重。
K值(Fikentscher)
K值是高-聚合物化合物的平均分子大小的量度。为了测量,制备1%强度(1g/100ml)甲苯聚合物溶液,并通过Vogel-Ossag粘度计测定它们的运动粘度。甲苯粘度的标准化得到相对粘度,K值可由该相对粘度通过Fikentscher方法(Polymer8/1967,381ff.)计算。
使用的基底(首先,将底胶施用至基底,然后胶粘胶粘带)如下:
a)PP/EPDM,(名称:HX TRC135X/4Black),(来自Basell BayreuthChemie GmbH);PP/EPDM=聚丙烯和EPDM的共混物;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胶
b)热镀镀锌钢(来自DX51D+2275),(来自Rocholl GmbH)
c)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来自Rocholl GmbH)
d)PC(聚碳酸酯),(来自Rocholl GmbH)
e)PVC(聚氯乙烯),(来自Rocholl GmbH)
f)PP(聚丙烯),(来自Rocholl GmbH)
用来测试底胶的胶粘带(试验胶粘带)基于聚丙烯酸酯PSA。这些聚丙烯酸酯PSA使用以下原料制备: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151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161
微球的膨胀能力可通过测定TMA密度[kg/m3](Stare Thermal AnalysisSystem,来自Mettler Toledo;加热速率20℃/min)描述。这里的TMA密度是在限定的温度Tmax在大气压力下在微球坍塌之前的最小可达到密度。
树脂的软化点根据DIN ISO4625测定。
而且,使用以下溶剂制备试验胶粘带中所含的聚丙烯酸酯PSA: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162
试验胶粘带1
用于制造试验胶粘带1的实例聚丙烯酸酯PSA1如下制备:向用于自由基聚合的常规反应器添加54.4k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20.0kg丙烯酸甲基酯、5.6kg丙烯酸,和53.3kg丙酮/异丙醇(94:6)。在搅拌下,使氮气通过反应器45分钟,然后将反应器加热至58℃并添加40g Vazo67在400g丙酮中的溶液。然后,将外部加热浴加热至75℃并恒定地在此外温进行反应。在一个小时后,添加另外40g Vazo67在400g丙酮中的溶液,并在4个小时后用10kg丙酮/异丙醇混合物(94:6)稀释批料。
在5个小时后并再次在7个小时后,每次用120g过氧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重复引发,在每一情况中均为在400g丙酮中的溶液。在22小时的反应时间后,中止聚合并将批料冷却至室温。产品具有55.9%的固体含量,并在浓缩挤出机中在减压下(残留溶剂含量≤0.3质量%)除去溶剂。所得聚丙烯酸酯的K值为58.8,平均分子量为Mw=746000g/mol,多分散性为D(Mw/Mn)=8.9,以及静态玻璃化转变温度为Tg=-35.6℃。
将这种基础聚合物熔融在给料机-挤出机(单螺杆输送挤出机,来自TROESTER GmbH & Co.Kg,Germany)中,并以聚合物熔体的形式用所述挤出机经可加热管道输送至Entex(Bochum)的行星螺杆挤出机中。然后将熔融树脂Dertophene T110经计量口添加,给予熔体28.3质量%的树脂浓度。另外,添加交联剂Polypox R16。它在熔体中的浓度为0.14质量%。混合所有组分,得到均匀聚合物熔体。
通过使用熔体泵和可加热管道,将聚合物熔体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来自Berstorff)。在那里添加促进剂Epikure925。它在熔体中的浓度为0.14质量%。然后在真空圆顶(vacuum dome)中在175mbar的压力下除去整个聚合物混合物的所有气体。在真空区后,将微球计量并通过混合元件均匀结合至聚合物混合物中。它们在熔体中的浓度为0.7质量%。将所得熔融混合物转移至模头中。
在从模头离开后,换句话说,在压力下降后,掺入的微球发生膨胀,压力下降产生聚合物组合物的无剪切冷却。这得到发泡的聚丙烯酸酯PSA,其随后通过辊压延机成形为厚度为0.8mm的片形式,并用双面硅化的剥离膜(50μm,聚酯)加衬,同时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在卷起后,将膜在室温贮存4周,然后进一步用于底胶测试。卷绕膜为试验胶粘带1。
试验胶粘带2
用于制造试验胶粘带2的实例聚丙烯酸酯PSA2A如下制备:向用于自由基聚合的常规反应器添加30.0k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67.0kg丙烯酸丁基酯、3.0kg丙烯酸,和66.7kg丙酮/异丙醇(96:4)。在搅拌下,使氮气通过反应器45分钟,然后将反应器加热至58℃并添加50g Vazo67在500g丙酮中的溶液。然后,将外部加热浴加热至70℃并恒定地在此外温进行反应。在1小时后,添加另外50g Vazo67在500g丙酮中的溶液,并在2小时后,将批料用10kg丙酮/异丙醇混合物(96:4)稀释。在5.5小时后,添加150g过氧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在500g丙酮中的溶液;在6小时30分钟后,用10kg丙酮/异丙醇混合物(96:4)重复稀释。在7小时后,添加另外150g过氧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在500g丙酮中的溶液,并将加热浴设定为60℃的温度。
在22小时的反应时间后,中止聚合并将批料冷却至室温。产物具有50.2%的固体含量并被干燥。所得聚丙烯酸酯的K值为75.2,平均分子量为Mw=1370000g/mol,多分散性为D(Mw/Mn)=17.13,和静态玻璃化转变温度为Tg=-38.0℃。
将这种基础聚合物熔融在给料机-挤出机(单螺杆输送挤出机,来自TROESTER GmbH & Co.Kg,Germany)中,并以聚合物熔体的形式用所述挤出机经可加热管道输送至Entex(Bochum)的行星螺杆挤出机中。另外,经计量口添加交联剂Polypox R16。它在熔体中的浓度为0.22质量%。混合所有组分,得到均匀聚合物熔体。
通过使用熔体泵和可加热管道,将聚合物熔体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来自Berstorff)。在那里添加促进剂Epikure925。它在熔体中的浓度为0.14质量%。然后在真空圆顶(vacuum dome)中在175mbar的压力下除去整个聚合物混合物的所有气体。在真空区后,将微球计量并通过混合元件均匀结合至聚合物混合物中。它们在熔体中的浓度为2.0质量%。将所得熔融混合物转移至模头中。
在从模头离开后,换句话说,在压力下降后,掺入的微球发生膨胀,压力下降产生聚合物组合物的无剪切冷却。这得到发泡的聚丙烯酸酯PSA,其随后通过辊压延机成形为厚度为0.8mm的片形式,并用双面硅化的剥离膜(50μm,聚酯)加衬,同时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将卷起的膜在室温贮存一天,然后进一步加工(见下面)。
用于制造三层试验胶粘带2的两个外层的实例聚丙烯酸酯PSA2B如下制备:
向用于自由基聚合的100l常规玻璃反应器添加4.8kg丙烯酸、11.6kg丙烯酸丁基酯、23.6k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和26.7kg丙酮/特殊沸点酒精60/95(1:1)。在搅拌下,使氮气通过反应器45分钟,然后将反应器加热至58℃并添加30g AIBN。然后,将外部加热浴加热至75℃并恒定地在此外温进行反应。在1小时的反应时间后,添加另外30g AIBN。在4小时后和再次在8小时后,每次用10.0kg丙酮/特殊沸点酒精60/95(1:1)混合物进行稀释。为了减少残留的引发剂,在8小时后添加并在10小时后再次添加90g过氧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在24小时反应时间后,中止反应并将批料冷却至室温。随后将聚丙烯酸酯与0.2质量%交联剂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181
1500共混,然后用丙酮稀释至30%的固体含量,并随后从溶液涂布至双面硅化的剥离膜(50μm,聚酯)上。(涂布速度2.5m/min,烘道15m,温度区1:40℃,区2:70℃,区3:95℃,区4:105℃)。厚度为50μm。在卷起后,将膜在室温贮存2天,然后进一步用于制造试验胶粘带2。
将聚丙烯酸酯PSA2B的膜层合至聚丙烯酸酯PSA2A的发泡膜的两面上。在即将将聚丙烯酸酯PSA2B的膜层合至聚丙烯酸酯PSA2A的发泡膜上之前,将聚丙烯酸酯PSA2A的膜的待层合的各表面用35Wmin/m2的电晕剂量进行空气电晕预处理。在第二层合之前,将形成的聚丙烯酸酯PSA2A的双面硅化的剥离膜加衬。在第二层合后,也将两个发泡的聚丙烯酸酯PSA2B的双面硅化的剥离膜中的一个加衬。将包含聚丙烯酸酯PSA2B/聚丙烯酸酯PSA2A/聚丙烯酸酯PSA2B的3-层组件卷起并在室温贮存四周,然后进一步用于底胶测试。卷起的组件为试验胶粘带2。
以实例的方式描述的聚丙烯酸酯PSA的组成和制造方法全面地描述在DE102010062669中。将该说明书的披露内容清楚地并入本发明的披露内容中。
为制备存在于本发明底胶中的聚丙烯酸酯PSA,使用以下原料: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191
另外,使用以下溶剂制备存在于试验胶粘带中的聚丙烯酸酯PSA: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192
用作本发明底胶中的组分的实例聚丙烯酸酯PSA如下制备:
底胶PSA1
向用于自由基聚合的100l常规玻璃反应器添加4.8kg丙烯酸、11.6kg丙烯酸丁基酯、23.6k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和26.7kg丙酮/特殊沸点酒精60/95(1:1)。在搅拌下,在氮气通过反应器45分钟后,将反应器加热至58℃并添加30g AIBN。然后将外部加热浴加热至75℃,并恒定地在此外温进行反应。在1小时的反应时间后,添加另外30g AIBN。在4小时后并再次在8小时后,每次用10.0kg丙酮/特殊沸点酒精60/95(1:1)混合物进行稀释。为了减少残留的引发剂,在8小时后添加并在10小时后再次添加90g过氧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在24小时的反应时间后,中止反应,并将批料冷却至室温。将聚丙烯酸酯用丙酮稀释至30质量%的固体含量。
底胶PSA2
向用于自由基聚合的100l常规玻璃反应器添加3.2kg丙烯酸、13.6kg丙烯酸丁基酯、23.2k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和26.7kg丙酮/特殊沸点酒精60/95(1:1)。在搅拌下,在氮气通过反应器45分钟后,将反应器加热至58℃并添加30g AIBN。然后将外部加热浴加热至75℃,并恒定地在此外温进行反应。在1小时的反应时间后,添加另外30g AIBN。在4小时后并再次在8小时后,每次用10.0kg丙酮/特殊沸点酒精60/95(1:1)混合物进行稀释。为了减少残留的引发剂,在8小时后添加并在10小时后再次添加90g过氧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在24小时的反应时间后,中止反应,并将批料冷却至室温。将聚丙烯酸酯用丙酮稀释至30质量%的固体含量。
底胶PSA3
向用于自由基聚合的100l常规玻璃反应器添加6.0kg丙烯酸、9.2kg丙烯酸丁基酯、24.8k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和26.7kg丙酮/特殊沸点酒精60/95(1:1)。在搅拌下,在氮气通过反应器45分钟后,将反应器加热至58℃并添加30g AIBN。然后将外部加热浴加热至75℃,并恒定地在此外温进行反应。在1小时的反应时间后,添加另外30g AIBN。在4小时后并再次在8小时后,每次用10.0kg丙酮/特殊沸点酒精60/95(1:1)混合物进行稀释。为了减少残留的引发剂,在8小时后添加并在10小时后再次添加90g过氧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在24小时的反应时间后,中止反应,并将批料冷却至室温。将聚丙烯酸酯用丙酮稀释至30质量%的固体含量。
底胶PSA4
向用于自由基聚合的100l常规玻璃反应器添加4.8kg丙烯酸、10.0kg丙烯酸丁基酯、22.0k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3.2kg丙烯酸异冰片基酯,和26.7kg丙酮/特殊沸点酒精60/95(1:1)。在搅拌下,在氮气通过反应器45分钟后,将反应器加热至58℃并添加30g AIBN。然后将外部加热浴加热至75℃,并恒定地在此外温进行反应。在1小时的反应时间后,添加另外30gAIBN。在4小时后并再次在8小时后,每次用10.0kg丙酮/特殊沸点酒精60/95(1:1)混合物进行稀释。为了减少残留的引发剂,在8小时后添加并在10小时后再次添加90g过氧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在24小时的反应时间后,中止反应,并将批料冷却至室温。将聚丙烯酸酯用丙酮稀释至30质量%的固体含量。
用于对比例的底胶PSA5
向用于自由基聚合的100l常规玻璃反应器添加0.8kg丙烯酸、14.8kg丙烯酸丁基酯、24.4k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和26.7kg丙酮/特殊沸点酒精60/95(1:1)。在搅拌下,在氮气通过反应器45分钟后,将反应器加热至58℃并添加30g AIBN。然后将外部加热浴加热至75℃,并恒定地在此外温进行反应。在1小时的反应时间后,添加另外30g AIBN。在4小时后并再次在8小时后,每次用10.0kg丙酮/特殊沸点酒精60/95(1:1)混合物进行稀释。为了减少残留的引发剂,在8小时后添加并在10小时后再次添加90g过氧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在24小时的反应时间后,中止反应,并将批料冷却至室温。将聚丙烯酸酯用丙酮稀释至30质量%的固体含量。
底胶PSA1–5简要地通过DMA测量表征。在100-101rad/sec的变形频率范围内,在23℃,底胶PSA1–5的G'和G"曲线总是完全位于103-107Pa的范围内。
为制备本发明底胶,使用上面关于制备和组成所述的底胶PSA和以下原料: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11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21
而且,除了存在于底胶PSA和底胶原料中的溶剂,使用以下溶剂制备本发明的底胶:
名称 CAS No. 厂商或者供应商
环己烷 110-82-7 Brenntag
二甲苯 106-42-3 Biesterfeld
乙基苯 100-41-4 Alfa Aesar
乙酸乙酯 141-78-6 Biesterfeld
异丙醇 67-63-0 Shell
实施例
实施例1
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1(30wt%固体含量) 14.25
Tyzor AA 0.04
Hardlen F6P 1.50
环己烷 45.07
二甲苯 21.96
乙基苯 4.90
异丙醇 10.4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22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实施例2
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1(30wt%固体含量) 14.25
Tyzor AA 0.04
Hardlen15-LP 1.50
环己烷 45.07
二甲苯 21.96
乙基苯 4.90
异丙醇 10.4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31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实施例3
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1(30wt%固体含量) 13.50
Tyzor AA 0.03
Hardlen163-LR 1.50
Desmophen A365BA/X65% 2.5
Xiameter OFS-6040Silane 0.50
环己烷 43.07
二甲苯 21.72
乙基苯 4.90
异丙醇 10.4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32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实施例4
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1(30wt%固体含量) 13.50
Tyzor AA 0.03
Hardlen F6P 1.50
Epikote828 0.20
Desmophen A365BA/X65% 2.50
Xiameter OFS-6040Silane 0.50
环己烷 43.07
二甲苯 21.52
乙基苯 4.90
异丙醇 10.4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42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实施例5
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1(30wt%固体含量) 11.20
Tyzor AA 0.02
Hardlen F6P 1.50
Epikote828 0.20
Desmophen A365BA/X65% 2.60
Xiameter OFS-6040Silane 0.50
Tinopal OB 0.02
环己烷 45.07
二甲苯 21.96
乙基苯 4.65
异丙醇 10.4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51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实施例6
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2(30wt%固体含量) 11.20
乙酰丙酮铝 0.02
Hardlen F6P 1.50
Epikote828 0.20
Desmophen A365BA/X65% 2.60
Xiameter OFS-6040Silane 0.50
Tinopal OB 0.02
环己烷 45.07
二甲苯 21.96
乙基苯 4.65
异丙醇 10.4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61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实施例7
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3(30wt%固体含量) 11.20
乙酰丙酮铝 0.02
Hardlen F6P 1.50
Epikote828 0.20
Desmophen A365BA/X65% 2.60
Xiameter OFS-6040Silane 0.50
Tinopal OB 0.02
环己烷 45.07
二甲苯 21.96
乙基苯 4.65
异丙醇 10.4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62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71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实施例8
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4(30wt%固体含量) 11.20
Tyzor AA 0.02
Hardlen F6P 1.50
Epikote828 0.20
Desmophen A365BA/X65% 2.60
Xiameter OFS-6040Silane 0.50
环己烷 45.09
二甲苯 21.96
乙基苯 4.65
异丙醇 10.4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72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实施例9
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1(30wt%固体含量) 11.90
Tyzor AA 0.02
Hardlen F6P 1.50
Desmophen A365BA/X65% 2.60
环己烷 45.09
二甲苯 21.96
乙基苯 4.65
异丙醇 10.4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81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实施例10
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1(30wt%固体含量) 13.00
Tyzor AA 0.03
Hardlen F6P 1.50
Xiameter OFS-6040Silane 0.50
环己烷 45.08
二甲苯 22.96
乙基苯 4.65
异丙醇 10.4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91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实施例11
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1(30wt%固体含量) 13.00
Tyzor AA 0.03
Hardlen F6P 1.50
Epikote828 0.20
环己烷 45.08
二甲苯 22.96
乙基苯 4.65
异丙醇 10.7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292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对比例1
对比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1(30wt%固体含量) 13.00
Hardlen F6P 1.50
Epikote828 0.20
环己烷 45.11
二甲苯 22.96
乙基苯 4.65
异丙醇 10.7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对比例2
对比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1(30wt%固体含量) 13.00
Tyzor AA 1.00
Hardlen F6P 1.50
Epikote828 0.20
环己烷 45.01
二甲苯 22.96
乙基苯 4.65
异丙醇 10.7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对比例3
对比底胶的组成:
原料/组分 质量百含量
底胶PSA5(30wt%固体含量) 13.00
Tyzor AA 0.03
Hardlen F6P 1.50
Epikote828 0.20
环己烷 45.41
二甲苯 22.63
乙基苯 4.65
异丙醇 10.70
乙酸乙酯 1.88
以下列组合测试底胶,得到以下结果:
Figure BDA0000439022380000311
C=胶粘带的内聚破裂(百含量数值是指内聚含量)
A=胶粘带从底胶或者底胶从基底的胶粘脱离

Claims (16)

1.底胶,其包含在一种或者多种溶剂中的分散体或者溶液形式的以下物质的混合物:
I)压敏胶粘剂,其包含至少一种可通过下面的单体的自由基共聚得到的基础聚合物组分:
a)至少一种直链的伯醇的丙烯酸酯,所述直链的伯醇在醇烷基中具有2–10个碳原子,
b)至少一种支链的非环状醇的丙烯酸酯,所述支链的非环状醇在醇烷基中具有4–12个碳原子,
c)8–15质量%的丙烯酸,基于所述单体的总和,
d)任选的至多10质量%的其它可共聚单体,基于所述单体的总和,
II)至少一种基于金属乙酰丙酮化物、金属烷氧化物,或者烷氧基-金属乙酰丙酮化物的热交联剂,
III)至少一种氯化聚烯烃,
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压敏胶粘剂的基础聚合物组分的总和,所述热交联剂的总和的浓度为0.05质量%-5.0质量%。
2.权利要求1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氯化聚烯烃[组分III]已经用α,β-不饱和羧酸或者其酸酐,更具体地用马来酸酐和/或用丙烯酸酯改性。
3.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链伯醇的丙烯酸酯[组分I)a)]的总和与所述支链非环状醇的丙烯酸酯[组分I)b)]的总和的比率为10:90-90:10质量含量,优选为20:80-80:20质量含量。
4.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种基础聚合物组分构成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分I]的至少90质量%,优选至少95质量%,更优选至少98质量%,或者,如果存在两种或者更多种基于组分I)a)-I)d)的基础聚合物组分,则所述基础聚合物组分的总和构成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分I]的至少90质量%,优选至少95质量%,更优选至少98质量%。
5.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混合物中,所述压敏胶粘剂的基础聚合物组分[组分I]的总和与所述氯化聚烯烃[组分III]的总和的比率为30:70-95:5质量含量,优选为40:60-90:10质量含量,更优选为50:50-80:20质量含量。
6.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物不含聚苯乙烯/聚二烯或者聚苯乙烯/氢化的聚二烯类型的嵌段共聚物。
7.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联剂的金属为钛、铝、锆、锌或者铁。
8.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物还包含一种或者多种环氧树脂。
9.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物还包含一种或者多种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
10.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物还包含一种或者多种有机官能硅烷。
11.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物还包含一种或者多种荧光光学增亮剂。
12.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种或者多种溶剂中所述混合物的浓度为0.1质量%至最大30质量%,优选为0.5-20质量%,更优选为1.0-10质量%。
13.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或者所述两种或者更多种溶剂为有机溶剂。
14.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中的一种为异丙醇或者另一种醇。
15.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用于制造胶粘促进层的用途。
16.在基底上制造胶粘促进层的方法,其包括
将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底胶施用至基底,
并使或者允许所述一种或者多种溶剂的蒸发。
CN201280029660.1A 2011-06-14 2012-06-12 改善胶粘带在难以粘合的塑料和金属上的胶粘的底胶 Active CN1036199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77510A DE102011077510A1 (de) 2011-06-14 2011-06-14 Primer zur Verbesserung der Adhäsion von Klebebändern auf schwer verklebbaren Kunststoffen und Metallen
DE102011077510.2 2011-06-14
PCT/EP2012/061129 WO2012171924A1 (de) 2011-06-14 2012-06-12 Primer zur verbesserung der adhäsion von klebebändern auf schwer verklebbaren kunststoffen und metall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9945A true CN103619945A (zh) 2014-03-05
CN103619945B CN103619945B (zh) 2017-03-15

Family

ID=46246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9660.1A Active CN103619945B (zh) 2011-06-14 2012-06-12 改善胶粘带在难以粘合的塑料和金属上的胶粘的底胶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13070A1 (zh)
EP (1) EP2721105B1 (zh)
JP (1) JP5961256B2 (zh)
KR (1) KR20140041737A (zh)
CN (1) CN103619945B (zh)
DE (2) DE102011077510A1 (zh)
ES (1) ES2700550T3 (zh)
MX (1) MX2013013935A (zh)
WO (1) WO201217192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1409A (zh) * 2014-08-29 2017-05-10 德莎欧洲公司 用于胶带的底漆
CN108026425A (zh) * 2015-09-21 2018-05-11 洛德公司 粘合剂组合物和粘结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57135B1 (en) 2013-01-18 2017-11-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of bonding parts to a vehicle by an acrylic foam tape
DE102013206369A1 (de) 2013-04-11 2014-10-16 Tesa Se Silan-Primer zur Verbesserung der Adhäsion von Klebebändern auf hydrophilen Oberflächen, insbesondere Glasoberflächen
DE102013206376A1 (de) 2013-04-11 2014-10-16 Tesa Se Schwarzer Silan-Primer zur Verbesserung der Adhäsion von Klebebändern auf Glasoberflächen
DE102014208814A1 (de) 2014-05-09 2015-11-12 Tesa Se Primer zur Verbesserung der Adhäsion von Klebebändern auf hydrophilen Oberflächen
JP6169545B2 (ja) * 2014-09-09 2017-07-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KR20170058962A (ko) 2014-09-16 2017-05-29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캄파니 자유 라디칼 중합 방법 및 그에 의한 물품
DE102016210536A1 (de) 2016-04-13 2017-10-19 Tesa Se Einfärbbarer Primer
US20170298230A1 (en) * 2016-04-13 2017-10-19 Tesa Se Pigmentable Primer
CN109790432B (zh) * 2016-09-29 2021-09-14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uv可固化底漆的聚合物组合物
US11708470B2 (en) * 2016-12-21 2023-07-25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lastic substrate adhesion promoter with random copolymer
AU2018261179B2 (en) 2017-05-04 2023-02-09 Hollister Incorporated Lubricious hydrophilic coating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DE102017221039B4 (de) * 2017-11-24 2020-09-03 Tesa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aftklebemasse auf Basis von Acrylnitril-Butadien-Kautschuk
EP3877479A4 (en) * 2018-11-08 2022-06-08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YELLOWING RESISTANT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DE102019206004B4 (de) 2019-04-26 2023-08-24 Tesa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klebung auf einer lackierten Aluminium-Oberfläche
EP4107229A4 (en) 2020-02-21 2024-03-06 Swimc Llc STAIN BLOCKING POLYMERS, PRIMERS, KITS AND METHOD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05102A1 (en) * 1992-09-15 1994-03-16 Juergen Grabemann Pressure-sensitive contact adhesive and manually-tearable contact adhesive tapes produced therefrom for the embroidery and textile industries
CN101445712A (zh) * 2008-12-29 2009-06-03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改性氯化聚丙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胶粘方法
CN102086351A (zh) * 2009-10-02 2011-06-08 德莎欧洲公司 装配胶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3792A (en) * 1977-06-20 1978-09-12 National Starch And Chemical Corporation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s
JPS57198763A (en) * 1981-05-30 1982-12-06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Resin composition for coating compound
JPS5832661A (ja) * 1981-08-21 1983-02-25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塗料用樹脂組成物
US5068291A (en) * 1990-03-22 1991-11-26 National Starch And Chemical Investment Holding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eparing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 with accelerated cure rate
JP2652297B2 (ja) * 1992-02-26 1997-09-10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コーティング剤および接着剤
US5602202A (en) 1994-01-14 1997-02-1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s of using acrylate-containing polymer blends
JP3534253B2 (ja) 1994-01-14 2004-06-07 ミネソタ マイニング アンド マニュファクチュリング カンパニー アクリレート含有ポリマーブレンド
JPH0860028A (ja) * 1994-08-19 1996-03-05 Toshiba Silicone Co Ltd プライマー組成物
US5605964A (en) 1995-06-22 1997-02-2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Acrylate-containing polymer blends and methods of using
US5623010A (en) 1995-06-22 1997-04-2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Acrylate-containing polymer blends and methods of using
JP4856322B2 (ja) 2001-06-08 2012-01-18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塗装板用プライマー組成物
US20030152767A1 (en) 2001-10-22 2003-08-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olyolefin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 with an improved priming layer
US7090922B2 (en) 2001-12-18 2006-08-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ilicone priming compositions, articles, and methods
US8058355B2 (en) * 2004-10-06 2011-11-15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Modified chlorinated carboxylated polyolefins and their use as adhesion promoters
JP2008156566A (ja) 2006-12-26 2008-07-10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プライマー組成物及び該プライマー組成物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
JP2008184542A (ja) 2007-01-30 2008-08-14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プライマ組成物及び接着性基材
DE102007016950A1 (de) * 2007-04-05 2008-10-09 Tesa Ag Thermisch vernetzende Polyacrylat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JP5243990B2 (ja) * 2009-02-18 2013-07-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
DE102009011482A1 (de) * 2009-03-06 2010-09-09 Tesa Se Haftklebemassen zur Verklebung von Druckplatten
DE102010062669A1 (de) 2010-12-08 2012-06-14 Tesa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geschäumter Polymermassen, geschäumte Polymermassen und Klebeband dami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05102A1 (en) * 1992-09-15 1994-03-16 Juergen Grabemann Pressure-sensitive contact adhesive and manually-tearable contact adhesive tapes produced therefrom for the embroidery and textile industries
CN101445712A (zh) * 2008-12-29 2009-06-03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改性氯化聚丙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胶粘方法
CN102086351A (zh) * 2009-10-02 2011-06-08 德莎欧洲公司 装配胶带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爱清: "《压敏胶粘剂》", 30 September 2002, 化学工业出版社, article "压敏胶粘剂" *
张玉龙: "《实用胶黏剂配方与生产300例》", 30 April 2008, 中国纺织出版社, article "实用胶黏剂配方与生产300例", pages: 112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1409A (zh) * 2014-08-29 2017-05-10 德莎欧洲公司 用于胶带的底漆
CN106661409B (zh) * 2014-08-29 2019-04-12 德莎欧洲股份公司 用于胶带的底漆
TWI658105B (zh) * 2014-08-29 2019-05-01 德商特薩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膠帶的底漆、其用途及製作助黏層之方法
CN108026425A (zh) * 2015-09-21 2018-05-11 洛德公司 粘合剂组合物和粘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2002482A5 (de) 2014-03-13
US20140113070A1 (en) 2014-04-24
CN103619945B (zh) 2017-03-15
EP2721105A1 (de) 2014-04-23
WO2012171924A1 (de) 2012-12-20
JP2014518290A (ja) 2014-07-28
DE102011077510A1 (de) 2012-12-20
EP2721105B1 (de) 2018-10-24
KR20140041737A (ko) 2014-04-04
MX2013013935A (es) 2013-12-16
JP5961256B2 (ja) 2016-08-02
ES2700550T3 (es) 2019-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9945A (zh) 改善胶粘带在难以粘合的塑料和金属上的胶粘的底胶
JP5801514B1 (ja) 光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KR101650693B1 (ko) 압력 감응성 접착제를 위한 양이온성 uv­가교성 아크릴 중합체
CN104342056B (zh) 压敏粘合剂
CN104099047B (zh) 用于改进胶粘带对玻璃表面的粘合性的黑硅烷底胶
CN104099046B (zh) 用于改进胶粘带在亲水表面上、尤其是在玻璃表面上的粘合性的硅烷底胶
CA2777574A1 (en) Method for reversible covalent crosslinking of adhesives
JP2009040996A (ja) 粘着組成物、粘着剤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4078758B2 (ja) エマルジョン型粘着剤又は接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CN102453447B (zh) 可移除的胶粘贴
TWI658105B (zh) 用於膠帶的底漆、其用途及製作助黏層之方法
EP3666806A1 (en) Ultraviolet-curable acrylic polymer,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ltraviolet-curable hot-melt adhesive
JP2017519093A (ja) 親水性表面上での接着テープの接着を向上するためのプライマー
EP2716726B1 (en) Easily dismantled adhesive agent composition and easily dismantled adhesive tape
TWI815939B (zh) 膠黏劑組成物以及膠黏帶
TWI787274B (zh) 接著劑及結構體
JP2001040312A (ja) エマルジョン型粘着剤又は接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TWI641665B (zh) 可著色底層塗料及其用途
JP7159764B2 (ja) 発泡体粘着テープ
JP2000290622A (ja) 粘着テープ用フィルム基材
WO2021022073A1 (en) Long term removable films
WO2023196484A1 (en) Dual curabl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JPH0159311B2 (zh)
JPS6030352B2 (ja) 接着剤組成物
JPH0248592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rderstedt

Applicant after: Tesa Europe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hamburg

Applicant before: Tesa Europe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rderstedt

Patentee after: Tesa AG

Address before: Norderstedt

Patentee before: Tesa Europe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