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9701A - 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9701A
CN103569701A CN201310342188.3A CN201310342188A CN103569701A CN 103569701 A CN103569701 A CN 103569701A CN 201310342188 A CN201310342188 A CN 201310342188A CN 103569701 A CN103569701 A CN 103569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transporting
paper
interval
lo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21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9701B (zh
Inventor
松本康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69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9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9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97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06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 B65H2404/6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 B65H2404/61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and shaped for curvilinear transport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2D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3Parts concerned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701/131Edges
    • B65H2701/1311Edges leading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3Parts concerned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701/131Edges
    • B65H2701/1313Edges trailing ed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其具备运送路径、运送部、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介质间隔算出部、控制部、差异算出部。差异算出部将基于作为基准传感器的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的纸间隔作为基准值,在预先确定的期间算出该基准值减去通过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基于其他的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算出的介质间隔所得的差异。控制部在记录介质的连续运送过程中,基于所述基准传感器的输出的介质间隔减去通过所述差异算出部算出的所述差异所得的值在零以下的情况下,使运送部扩大各记录介质的介质间隔。由此,在不降低检测连续运送的各记录纸间的纸间隔的精度的情况下,消除无益控制,可更高速地连续运送记录纸的速度。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连续印刷时连续运送多张记录介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连续向图像形成部运送多张记录纸而进行连续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进行使记录纸的运送方向上的各记录纸之间的间隔(以下称纸间隔)保持固定的运送控制,在运送记录纸的运送路径上,具有配置在该运送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的多个记录纸检测传感器。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输出表示在各自的配置位置上有无记录纸的检测信号。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基于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算出在运送路径上运送的各记录纸之间的纸间隔,以使该纸间隔变成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驱动控制记录纸的运送部运送记录纸。作为这种具备记录纸检测传感器的图像形成装置,已知防止一种以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进行的检测误差等为主要因素的卡纸误检测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基于表示先前运送的记录纸的后端的检测信号,将其与表示其后运送的下一张记录纸的顶端的检测信号的间隔设为各记录纸的纸间隔,但由于以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的形状等为主要因素的性能偏差等,存在从检测到先前的记录纸的后端到可检测下一张记录纸的顶端的状态所需的检测所需时间因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而不同的情况。鉴于此,为了防止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输出误检测信号,将上述规定的间隔设定为超出所有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进行的上述检测所需时间的间隔。这种情况下,尽管实际上可以在从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获取正确检测信号后在更短的纸间隔内运送记录纸,但若纸间隔变成上述规定的间隔以下时,则控制部进行驱动控制,使运送部上的纸间隔扩大为规定的间隔,不但形成无益的控制,而且变成为了设定大的纸间隔而使连续印刷时等的记录纸运送速度降低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记录介质运送装置是运送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其具备:
运送记录介质的运送路径;
运送部,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连续运送多个所述记录介质;
多个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运送路径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在各配置位置检测所述记录介质;
介质间隔算出部,基于所述多个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在所述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内分别算出通过所述运送部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连续运送的各记录介质之间的所述运送方向上的介质间隔;
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在所述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内分别算出的介质间隔,控制所述运送部进行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运送;
差异算出部,将通过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基于所述多个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中作为基准传感器的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算出的介质间隔作为基准值,在预先确定的期间算出该基准值减去通过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基于其他的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算出的介质间隔所得的差异;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运送部进行的所述各记录介质的连续运送过程中,基于所述基准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算出的所述各记录介质之间的介质间隔减去通过所述差异算出部算出的所述差异所得的值在零以下的情况下,以使所述运送部将介质间隔扩大为预先确定的值的方式运送该各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在不降低检测连续运送的各记录纸之间的纸间隔的精度的情况下,消除无益控制,可更高速地连续运送记录纸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是显示运送路径上的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的配置位置及该配置位置周围的构成的图。
图3是显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4是显示图像形成装置中连续印刷时运送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A)~图5(D)是显示各纸张检测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波形的图。
图6是图像形成装置中连续印刷时第二张以后的记录纸运送控制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的图。图2是显示运送路径上的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的配置位置及该配置位置周围的构成的图。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形成部2、运送部3、供纸机构4、定影部5、排出托盘6。本实施形态中,以图像形成装置1是打印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部2在通过运送部3从供纸机构4运送来的记录纸P(记录介质的一个举例)上进行形成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动作。图像形成部2具备感光体鼓21、带电部22、曝光部23、显影部24、转印辊25。
感光体鼓21的表面上设置有感光层,在带电部22进行的带电的作用下,其表面电位成为预先确定的值。
带电部22设置在面向感光体鼓21的表面的位置。带电部22以预先确定的带电能力使朝图1所示箭头方向旋转的感光体鼓21的周面基本相同地带电。
曝光部23设置在面向感光体鼓21的表面的位置,且设置在感光体鼓21周面的上述旋转方向上的带电部22的下游侧。曝光部23在带电后的感光体鼓21的周面上照射与该图像形成装置1网络连接的计算机(未图示)等输入的图像数据等对应的图1箭头图示的激光,将该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形成在感光体鼓21的周面上。曝光部23是激光曝光部,具备:输出激光束的激光源(未图示)、向感光体鼓21表面反射该激光束的多棱镜(未图示)、将被多棱镜反射的激光导向感光体鼓21的透镜(未图示)、镜(未图示)等光学零部件。此外,曝光部23可以采用通过LED(Light Emitting Diode)照射感光体鼓21的表面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
显影部24向在感光体鼓21表面上通过曝光部23形成的静电潜影供应调色剂(未图示)。通过显影部24进行的该调色剂的供应,使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鼓21的表面上的通过曝光部23曝光的部分上,在感光体鼓21的表面上形成与该静电潜影相应的调色剂像。从省略图示的调色剂容器向显影部24供应调色剂。
转印辊25设置在面向感光体鼓21的位置,且设置在感光体鼓21的旋转方向上的显影部24的下游侧。通过省略图示的转印偏压施加机构,转印辊25上施加有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由此,转印辊25在感光体鼓21与转印辊25的夹缝部(以下称调色剂像的转印位置N),将形成于感光体鼓21的表面的上述调色剂像转印在运送至转印位置N的记录纸P上。
定影部5配置在图像形成部2进行的记录纸P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位置N的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上的下游侧,通过热辊51与压力辊52热压接,将转印在通过图像形成部2的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该记录纸P上。此外,热辊51及压力辊52在后述的驱动部9(参照图3)供应的旋转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驱动。
纸张运送机构(运送部)3具备:运送路径31,运送辊对32,阻却辊对33,转回辊对341、342。此外,运送辊对32、阻却辊对33、及转回辊对341、342在上述驱动部9供应的旋转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驱动。
运送路径31是从供纸机构4经图像形成部2及定影部5到排出托盘6运送记录纸P的运送路径。在运送路径31的各个位置设置有运送辊对32,在作为该运送辊对32的辊对的旋转的作用下,通过该辊对形成的夹缝在运送路径31上将记录纸P从供纸机构4向图像形成部2、定影部5、排出托盘6运送。
另外,运送路径31具有主运送路径311、返回运送路径312。主运送路径311是将供纸机构4、图像形成部2、定影部5、排出托盘6联系起来的运送路径。返回运送路径312是为了进行双面印刷而将在图像形成部2在记录纸P的单面上完成图像形成的记录纸P再次运送至图像形成部2的的运送路径。返回运送路径312在主运送路径311上的定影部5的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从该主运送路径311分出,在记录纸P的纸张运送方向上供纸机构4的下游侧、图像形成部2的上游侧位置与主运送路径311汇合。
转回辊对341、342配置在主运送路径311上定影部5与排出托盘6之间。转回辊对341、342在后述的控制部100(图3)进行的控制下,在定影部5与排出托盘6之间运送记录纸P。在将通过图像形成部2及定影部5的记录纸P排出至排出托盘6的情况下,通过转回辊对341、342向排出托盘6运送记录纸P,直到记录纸P的后端离开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下游侧的转回辊对342。
另一方面,转回辊对341、342在为了进行双面印刷而将通过图像形成部2及定影部5的记录纸P再次运送至图像形成部2的情况下,首先通过转回辊对341、342向排出托盘6运送将通过定影部5的记录纸P。然后,在运送方向上的记录纸P的后端脱离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转回辊对341,且记录纸P被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转回辊对342夹持时,转回辊对341、342在控制部100进行的控制下逆转。此时,通过设置在主运送路径311及返回运送路径312的分出点的省略图示的运送路径切换机构,将记录纸P引导至返回运送路径312。
这样,将通过转回辊对341、342在主运送路径311上逆向运送的记录纸P,引导至返回运送路径312,并运送至图像形成部2的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主运送路径311的部分,自此处再次运送至图像形成部2。
该再次运送时,通过该转回辊对341、342进行的反转动作、返回运送路径312上的记录纸P的运送动作,在该记录纸P的之前已进行图像形成的面的反对侧的面朝向感光体鼓21的情况下,通过图像形成部2对不同于已经完成图像形成的面的另一面进行图像形成。
阻却辊对33设置在主运送路径311上的图像形成部2的运送方向上游侧,其调整将主运送路径311上运送的记录纸P运送至感光体鼓21与转印辊25相向的位置即图像形成部2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位置N的时间。
另外,在运送路径31的各个位置设置有纸张检测传感器71、72、73、74、75、76、77。该纸张检测传感器71~77、阻却传感器78例如是执行器传感器。此外,纸张检测传感器71、72、75是权利要求书中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的一个举例。
对纸张检测传感器71~77、阻却传感器78的构成进行说明。由于该各传感器的构成相同,所以以纸张检测传感器71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纸张检测传感器71具有:执行器711,在记录纸P的推压下转动;光传感器712,具有在垂直于记录纸运送方向的方向上夹持该执行器711的后端部711b部分且设置在相向位置上的发光部及受光部。
执行器711构成为绕旋转轴713转动,通过拉伸弹簧714朝图2所示箭头方向牵拉后端部711b,使其顶端部711a成为向运送路径31内突出至接触运送于运送路径31的记录纸P的位置的状态,如图2虚线所示。另外,该状态下,后端部711b的姿势设定成位于遮盖光传感器712的受光部接收的发光部发出的光的位置。此时,在记录纸P不在运送路径31上,执行器711的顶端部711a没有受到记录纸P的推压的状态下,光传感器712的受光部没有接收到发光部发出的光,向控制部100输出在该纸张检测传感器71的配置位置没有记录纸P的无纸张信号(断开信号)。
另外,运送路径31上的纸张检测传感器71的配置位置有记录纸P,记录纸P推压执行器711的顶端部711a,执行器711以旋转轴713为转动中心转动,如图2实线所示,后端部711b移动至没有遮盖光传感器712的受光部接收的发光部发出的光的位置。此时,在记录纸P在运送路径31上,执行器711的顶端部711a被记录纸P推压的状态下,光传感器712的受光部接收发光部发出的光,向控制部100输出表示该纸张检测传感器71的配置位置有记录纸P的有纸张信号(接通信号)。
此外,将纸张检测传感器71~77、阻却传感器78设为具有该执行器的传感器构成仅仅为一个举例,可以将该各传感器设为其他方式的传感器构成。
对各纸张检测传感器的配置进行说明。例如,纸张检测传感器71设置在主运送路径311上供纸辊41(后述)与在图1中从供纸辊41观察处于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上的最上游侧的运送辊对32之间的位置。
纸张检测传感器72设置在该最上游侧的运送辊对32与从供纸辊41观察配置在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上的第二上游侧的位置的运送辊对32之间的位置。
纸张检测传感器75设置在该第二上游侧的运送辊对32与阻却辊对33之间的主运送路径311上。
而且,纸张检测传感器73设置在上述纸张检测传感器72的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主运送路径311的后端部,即主运送路径311与排出托盘6的连接部分。另外,纸张检测传感器74设置在返回运送路径312上。而且,纸张检测传感器76设置在主运送路径311上的上述调色剂图像转印位置N与定影部5之间。纸张检测传感器77设置在主运送路径311上的上述定影部5与转回辊对341之间。
另外,阻却传感器78设置在主运送路径311上阻却辊对33的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纸张检测传感器72的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
控制部100利用通过纸张检测传感器71检测的记录纸P的顶端部的到达的时间(timing),以在自该时间起经过预先确定的规定时间(基于阻却辊对33的纸张运送速度、阻却传感器78与上述调色剂图像转印位置N之间的距离确定)之后该记录纸P被运送至上述图像形成部2进行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位置N运送的方式,调整记录纸P抵达图像形成部2的该转印位置N的时间等,调整成使得图像形成部2进行的该记录纸P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时间与该记录纸P抵达该转印位置N的时间一致。
控制部100基于从各纸张检测传感器71~77获取的上述有纸张信号及无纸张信号判断运送路径31上的纸张卡纸(记录纸P的卡纸)。例如,控制部100基于来自纸张检测传感器71的有纸张信号及无纸张信号,在检测到记录纸P的顶端部之后,经过规定时间(基于运送辊对32的记录纸P的运送速度、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上的记录纸P的长度确定)没有检测到该记录纸P的后端部的情况下,判定发生纸张卡纸。纸张检测传感器72~77与之相同。
另外,控制部100依据通过纸张检测传感器73检测的记录纸P的后端部通过的时间,进行记录纸P的后端脱离上述的转回辊对342的检测。
供纸机构4是将记录纸P传送至纸张运送路径31的机构,具备供纸盒40和供纸辊41。供纸盒40容纳层叠状态的多张记录纸P。供纸辊41与容纳在供纸盒40内的记录纸P中最上部的记录纸P接触,通过该供纸辊41的旋转,从该供纸盒40一张一张地拾取记录纸P,并将其传送至运送路径31(主运送路径311)。
图3是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气构成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由CPU、ROM及RAM等构成的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具备控制部100、纸间隔算出部101及差异算出部102。
控制部100负责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控制,主要驱动控制图像形成部2、鼓马达8、驱动部9及定影加热器12。
纸间隔算出部(介质间隔算出部)101基于由纸张检测传感器71、72、75输出的上述有纸张信号及无纸张信号构成的检测信号,算出通过运送部3连续运送于运送路径31上的各记录纸P之间的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上的纸间隔。亦即,纸间隔算出部101将从纸张检测传感器71、72、75接收的检测信号从有纸张信号转变为无纸张信号的时间点到从无纸张信号转变为有纸张信号的时间点,作为在各纸张检测传感器的配置位置从先前运送的记录纸P的后端到紧接着运送来的记录纸P的顶端的纸间隔(介质间隔,单位(ms))算出。纸间隔算出部101基于检测传感器71、72、75分别输出的检测信号算出纸间隔。控制部100基于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的该纸间隔,控制运送部3进行的记录纸P的运送。
差异算出部102将纸张检测传感器71设为基准传感器,将基于该基准传感器71输出的检测信号通过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的纸间隔作为基准值,在预先确定的期间算出该基于纸张检测传感器72、75输出的检测信号通过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的纸间隔相对于基准值的差异。本实施形态中,差异算出部102将该基准值减去通过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的该纸间隔得到的差作为该差异。该预先确定的期间例如为基于印刷作业的连续印刷时的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运送时期。此外,本实施形态中,将预先确定的期间设为该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运送时期进行说明,但预先确定的期间不限于该时期。
控制部100在运送部3进行的各记录纸P的连续运送过程中,基于基准传感器71的输出通过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的各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在通过差异算出部102算出的差异以下的情况下,即该纸间隔减去该差异所得的值在零以下的情况下,对运送部3进行控制,以将介质间隔扩大至预先确定的值的方式运送各记录纸P。
此外,基准传感器不限于纸张检测传感器71,可以是纸张检测传感器72、75。
在将基准传感器设定为配置在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上的最上游位置的纸张检测传感器71的情况下,可利用基准传感器进行的纸间隔的检测结果,对配置在其下游侧的其他的纸张检测传感器72、75,进行基于上述差异的纸间隔扩大的控制。由此,可更加正确地进行连续运送的各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的调整。
驱动部9具备第一驱动马达91,第二驱动马达92。第一驱动马达91是给配置在纸张检测传感器71的记录纸P的运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运送辊对32及供纸辊41供应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源。第二驱动马达92是给转回辊对341、342、阻却辊对33供应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源。而且,第二驱动马达92给由定影部5的热辊51及压力辊52构成的定影辊对供应旋转驱动力。运送部3由该驱动部9、运送辊对32、供纸辊41、转回辊对341、342、阻却辊对33等构成。
鼓马达8是给感光体鼓21的旋转轴(未图示)供应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源。
控制部100控制对记录纸P进行图像形成时的记录纸运送、图像形成、定影动作及纸张卡纸判断(判断记录纸P在运送路径3上是否发生卡纸)。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时的动作控制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动作时,控制部100通过供纸辊41一张一张地拾取容纳在供纸盒40内的记录纸P,并将其向主运送路径311供应,通过设置在主运送路径311的各个位置的运送辊对32向图像形成部2运送该记录纸P。在对多张记录纸P连续进行图像形成的连续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00通过供纸辊41及运送辊对32向图像形成部2连续运送多张记录纸P。
控制部100利用通过供纸辊41向主运送路径311开始运送记录纸P的时间,自此时间起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基于供纸辊41、运送辊对32、及阻却辊对33进行的纸张运送速度、供纸机构4与上述调色剂图像转印位置N之间的距离确定)之后,开始在图像形成部2上形成用于转印在该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以便将感光体鼓21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该记录纸P上。此时,控制部100驱动包括鼓马达8的图像形成部2,通过图像形成部2的上述的各部开始带电、曝光、显影、及转印一系列程序。
另外,控制部100利用设置在阻却辊对33的配置位置旁边的阻却传感器78输出的纸张检测信号,通过阻却辊对33调整该记录纸P的顶端部到达图像形成部2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位置N的时间,使得通过图像形成部2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到达该转印位置N的时间与该记录纸P抵达该转印位置N的时间一致。
控制部100通过转印辊25将感光体鼓21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通过阻却辊对33运送至图像形成部2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位置N即感光体鼓21与转印辊25之间的记录纸P上。将依次形成在感光体鼓21上的调色剂图像,依次转印在连续运送至感光体鼓21与转印辊25之间的各记录纸P上。
在图像形成部2完成图像形成的记录纸P通过定影部5之后,控制部100通过转回辊对341、342将其排出至排出托盘6。另外,在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通过转回辊对341、342进行上述的反转动作,由返回运送路径312将该记录纸P再次运送至图像形成部2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位置N,在图像形成部2对记录纸P的另一面进行图像形成之后,通过运送辊对32等将该记录纸P排出至排出托盘6。
此外,控制部100在基于纸张检测传感器71~74输出的检测信号判定图像形成动作过程中发生纸张卡纸时,在该时间点使驱动部9停止工作,使上述的各辊或辊对进行的运送路径31上的动作停止。
另外,控制部100基于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的上述纸间隔,如上所述,控制运送部3进行的记录纸P的运送。
此外,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记录介质运送装置例如构成为具备运送路径31、运送部3、纸张检测传感器71、72、75、控制部100、纸间隔算出部101、差异算出部102。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1连续印刷时的记录纸运送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对连续印刷时运送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时的处理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连续印刷时运送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A)~(D)是表示纸张检测传感器71、72、75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波形的图。
例如在收到来自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等的指示连续印刷的印刷作业时(S1中为“是”),通过控制部100开始连续印刷。此时,控制部100开始在运送路径31上通过供纸辊41及运送辊对32向图像形成部2连续运送多张记录纸P、和从图像形成部2到排出托盘6通过阻却辊对33及转回辊对341、342等连续运送该多张记录纸P的控制(S2)。
上述记录纸P的连续运送时,纸张检测传感器71~77中,作为基准传感器的纸张检测传感器71的检测信号首先被输入控制部100及纸间隔算出部101。
这里,纸间隔算出部101基于从纸张检测传感器71获取关于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的检测信号算出纸间隔(S3)。纸间隔算出部101基于例如图5(A)所示纸张检测传感器71获取的检测信号中从表示有第一张记录纸P的有纸张信号(H信号(接通信号))到表示没有该记录纸P的无纸张信号(L信号(断开信号))的转变点p1和从该无纸张信号到表示有第二张记录纸P的有纸张信号的转变点p2,将从转变点p1到转变点p2的时间作为纸间隔算出。亦即,转变点p1表示第一张记录纸P的后端到达纸张检测传感器71,转变点p2表示第二张记录纸P的顶端到达纸张检测传感器71。
这里,在通过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的第一张与第二张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不是规定范围的值的情况下(S4中为“否”),控制部100判定纸张卡纸,使运送部3停止该印刷作业中的记录纸P的运送(S13)。
例如,控制部100在以下情况之一下,判定发生纸张卡纸,并停止该印刷作业中的记录纸P的运送,即:(1)从纸张检测传感器71获取表示第一张记录纸P的顶端部到达的有纸张信号之后,上述规定期间内没有获取表示该第一张记录纸P的后端部到达的无纸张信号的情况;(2)从纸张检测传感器71获取表示第一张记录纸P的后端部到达的无纸张信号之后,在预先确定的期间内没有获取表示第二张记录纸P的顶端部的有纸张信号的情况。
在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是规定范围的值的情况下(S4中为“是”),将该纸间隔的值作为上述的基准值d0存储在省略图示的存储器等存储部内(S5)。
然后,纸张检测传感器72的检测信号被输入控制部100及纸间隔算出部101时,纸间隔算出部101基于纸张检测传感器72获取的关于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的检测信号算出纸间隔t1(S6)。该纸间隔t1的算出与S3中相同,纸间隔算出部101将图5(B)所示纸张检测传感器72获取的检测信号中从表示第一张记录纸P的后端的转变点p3到表示第二张记录纸P的顶端的转变点p4的时间作为纸间隔t1算出。
此外,在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t1不是规定范围的值的情况下(S7中为“否”),控制部100判定纸张卡纸,使运送部3停止该印刷作业中的记录纸P的运送(S13)。
在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上述的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t1是规定范围的值的情况下(S7中为“是”),差异算出部102算出上述S6中算出的纸张检测传感器72的配置位置上的纸间隔t1与上述S5中存储的基准值d0的差异d1,将其存储在上述省略图示的存储部内(S8)。
例如,如图5(A)所示在S3中纸间隔算出部101基于作为基准传感器的纸张检测传感器71的检测信号算出的上述纸间隔100(ms)作为基准值存储,如图5(B)所示在S6中通过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的纸间隔t1为60(ms)的情况下,差异算出部102通过基准值100(ms)-纸间隔60(ms)算出的40(ms)为该差异d1。亦即,该差异d1是纸张检测传感器72与基准传感器71的检测精度差(性能差)。
同理,纸张检测传感器75的检测信号被输入控制部100及纸间隔算出部101时,纸间隔算出部101基于纸张检测传感器75获取的关于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的检测信号算出纸间隔t2(S9)。纸间隔算出部101例如将如图5(C)所示纸张检测传感器75获取的检测信号中从表示第一张记录纸P的后端的转变点p5到表示第二张记录纸P的顶端的转变点p6的时间作为纸间隔t2算出。
在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t2不是规定范围的值的情况下(S10中为“否”),控制部100判定纸张卡纸,使运送部3停止该印刷作业中的记录纸P的运送(S13)。
在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t2是规定范围的值的情况下(S10中为“是”),差异算出部102算出上述S9中算出的纸张检测传感器75的配置位置上的纸间隔t2与上述S5中存储的基准值d0的差异d2,将其存储在上述省略图示的存储部内(S11)。
例如,如图5(C)所示,在S9中通过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的纸间隔t2=120(ms)的情况下,差异算出部102通过基准值100(ms)-纸间隔120(ms)算出的-20(ms)为该差异d2。该差异d2是纸张检测传感器75与基准传感器71的检测精度差(性能差)。
在该S11中算出差异d2之后,进入后述的图6所示第二张以后的处理(S12)。
这样获取的差异d1及差异d2可用于后述的第二张以后的记录纸P的运送控制。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1连续印刷时第二张以后的记录纸运送控制进行说明。图6是图像形成装置1连续印刷时第二张以后的记录纸运送控制时的流程图。
控制部100依据上述的印刷作业,在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P的运送之后,通过记录纸运送部3运送第三张(S21)。
然后,作为基准传感器的纸张检测传感器71的检测信号被输入控制部100及纸间隔算出部101时,纸间隔算出部101基于从纸张检测传感器71获取的关于第二张及第三张记录纸的检测信号算出纸间隔t3(S22)。纸间隔算出部101进行的该纸间隔t3的算出与第一张及第二张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的算出同样地进行。
这里,在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第二张及第三张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t3不是规定范围的值的情况下(S23中为“否”),控制部100判定第三张记录纸P的纸张卡纸,使运送部3停止该印刷作业中的记录纸P的运送(S30)。纸间隔算出部101进行的第三张记录纸P的纸张卡纸判断与第一张或第二张记录纸P的纸张卡纸判断同样地进行。
在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第二张及第三张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t3是规定范围的值的情况下(S23中为“是”),控制部100判断该纸间隔t3是否是上述算出的差异d1及差异d2以下的值(S24)。亦即,控制部100判断是否满足纸间隔t3≦差异d1、纸间隔t3≦差异d2。
例如在与上述相同差异d1=40(ms)、差异d2=-20(ms)的情况下,若控制部100在S22中通过纸间隔算出部101算出的纸间隔t3(图5(D))为40(ms),则由于纸间隔t3(40(ms))等于差异d1(40(ms)),所以判断满足纸间隔t3≦差异d1。另外,由于纸间隔t3(40(ms))比差异d2(-20(ms))大,所以控制部100判断不满足纸间隔t3≦差异d2。
这里,在控制部100判断出满足纸间隔t3≦差异d1和纸间隔t3≦差异d2之一的情况下(S24中为“是”),对运送部3进行将该第二张记录纸P的后端与第三张记录纸P的顶端之间的纸间隔扩大成预先确定的值的控制(S31)。
例如控制部100在上述的纸间隔t3为40(ms),纸张检测传感器72的差异d1为40(ms)的情况下,纸张检测传感器71的配置位置上的第二张及第三张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与基准值100(ms)相比朝纸间隔减少的方向变化60(ms),该情况下,纸张检测传感器72向控制部100及纸间隔算出部101输出表示与纸张检测传感器71相比要少差异d1即40(ms)的纸间隔即纸间隔0(ms)的检测信号,不能够输出正确地表示纸间隔的检测信号。此时,控制部100基于该检测信号的纸张卡纸判断为对应上述(1)的纸张卡纸判断,使运送部3进行的记录纸P的运送停止。为此,控制部100通过进行上述纸间隔扩大处理(S31),避免基于纸张检测传感器72输出的检测信号判定纸张卡纸,防止记录纸P的运送被停止。此外,满足纸间隔t3>差异d1的情况下,纸张检测传感器72才可能输出正确表示纸间隔的检测信号。然后,这里描述的内容同样适用纸张检测传感器75。
换言之,根据该控制,通过控制部100继续进行运送部3的记录纸P的连续运送,直到变成满足纸间隔t3≦差异d1或者纸间隔t3≦差异d2的状态。亦即,虽然记录纸P之间的纸间隔变窄,但只要在纸张检测传感器72、75的检测能力范围内可算出纸间隔,则控制部100使运送部3进行记录纸P的连续运送。
另外,控制部100例如将至少超出上述算出的差异d1及差异d2中较大者的值作为上述预先确定的值,进行S31的纸间隔扩大处理。或者,控制部100将至少超出上述算出的差异d1及差异d2中不足纸间隔t3的一者的差异的值作为该预先确定的值。由此,能够可靠地避免判断纸张卡纸的情形,能够顺利地进行记录纸P的连续运送。
在不满足纸间隔t3≦差异d1和纸间隔t3≦差异d2两者的情况下(S24中为“否”),与图4所示的记录纸P的运送控制的纸间隔算出相同,控制部100基于纸张检测传感器72输出的检测信号,算出该第二张记录纸P的后端与第三张记录纸P的顶端之间的纸间隔,进行上述卡纸判断(S25,S26)。控制部100在判定第三张记录纸P的纸张卡纸的情况下(S26中为“否”),停止通过运送部3进行基于该印刷作业的记录纸P的运送(S30)。
在基于上述纸张检测传感器72输出的检测信号的第二张记录纸P的后端与第三张记录纸P的顶端之间的纸间隔的算出及卡纸判断时,控制部100在判断没有第三张记录纸P的纸张卡纸的情况下(S26中为“是”),进一步基于纸张检测传感器75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该第二张记录纸P的后端与第三张记录纸P的顶端之间的纸间隔的算出和上述卡纸判断(S27,S28)。控制部100在判定第三张记录纸P的纸张卡纸的情况下(S28中为“否”),停止通过运送部3基于该印刷作业的记录纸P的运送(S30)。
在基于纸张检测传感器75输出的检测信号的该纸间隔算出及卡纸判断时,在控制部100判断没有第三张记录纸P的纸张卡纸的情况下(S28中为“是”),控制部100基于上述印刷作业判断之后是否运送记录纸P(S29),在之后运送记录纸P的情况下(S29中为“是”),回到处理S21,对于第三张记录纸P的后端与第四张记录纸P的顶端之间的纸间隔,重复进行S22之后的处理。
另外,控制部100在判断之后不运送记录纸P的情况下(S29中为“否”)结束处理。
由此,根据上述的连续印刷时的记录纸运送控制,为了防止如传统那样以各纸张检测传感器71、72、75的形状等为主要因素的性能偏差等造成的误检测,需要将用于是否扩大纸间隔的判断的阈值,设定为通过所有的纸张检测传感器71、72、75检测的纸间隔以上的值。而上述记录纸运送控制中,只需维持通过各纸张检测传感器71、72、75检测的纸间隔,即使在纸间隔缩小的状态下,也可进行各记录纸P的运送。由此,上述的连续印刷时记录纸运送控制中,没有传统的问题,即尽管实际上从各纸张检测传感器获取正确的检测信号并可在更短的纸间隔内进行记录纸P的运送,仍进行使运送部3扩大纸间隔的无益控制。
例如,一般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基于表示先前运送的记录纸的后端的检测信号,将其与表示其后运送的下一张记录纸的顶端的检测信号之间的间隔设为各记录纸的纸间隔。然而,因以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的形状等主要因素的性能偏差等,存在从检测出先前的记录纸的后端变成可检测到下一张记录纸的顶端的状态所需的检测所需时间依据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而不同的情况。鉴于此,一般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为了防止输出误检测信号输出,将上述规定的间隔设定为超出该所有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进行的上述检测所需时间。该情况下,尽管实际上从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获取正确的检测信号后可在更短的纸间隔内运送记录纸,但仍在纸间隔在上述规定的间隔以下时,控制部进行使运送部将纸间隔扩大为规定的间隔的驱动控制。由此,不但形成无益控制,而且变成为了设定大的纸间隔而降低连续印刷时等的单位时间内印刷张数减少的主要因素。
在该方面,根据本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记录纸运送机构,在不降低检测连续运送的各记录纸间的纸间隔的精度的情况下,消除无益控制,可更高速地连续运送记录纸P的速度。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的形态的构成,包括各种变形。例如,上述各实施形态中,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形态,采用打印机进行说明,但其仅为一个举例,可以采用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合机、复印机、传真装置等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中,利用图1至图6通过上述实施形态显示的构成及处理仅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没有将本发明限定为该构成及处理的意思。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趣旨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清楚地知道本发明的各种修正形态和变更形态。另外,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记载的举例说明的实施形态。

Claims (7)

1.一种运送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运送路径,用于运送记录介质;
运送部,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连续运送多个所述记录介质;
多个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运送路径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在各配置位置检测所述记录介质;
介质间隔算出部,基于所述多个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在所述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内分别算出通过所述运送部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连续运送的各记录介质之间的所述运送方向上的介质间隔;
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在所述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内分别算出的介质间隔,控制所述运送部进行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运送;
差异算出部,将通过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基于所述多个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中作为基准传感器的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算出的介质间隔作为基准值,在预先确定的期间算出该基准值减去通过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基于其他的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算出的介质间隔所得的差异;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运送部进行的所述各记录介质的连续运送过程中,基于所述基准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算出的所述各记录介质之间的介质间隔减去通过所述差异算出部算出的所述差异所得的值在零以下的情况下,以使所述运送部将介质间隔扩大为预先确定的值的方式运送该各记录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在每次实行印刷作业时算出作为所述基准值的所述介质间隔,
所述差异算出部在每次实行印刷作业时利用针对实行中的印刷作业算出的所述基准值算出所述差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在算出所述介质间隔是规定范围的值的情况下,将该介质间隔的值作为所述基准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运送部进行的所述各记录介质的连续运送过程中,通过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算出所述介质间隔为规定范围的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差异与所述基准值的比较进行所述运送部的运送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运送部进行的所述各记录介质的连续运送过程中基于所述差异与所述基准值的比较进行所述运送部的运送控制时,将所述算出的差异中与不足通过所述介质间隔算出部算出的介质间隔的所述差异相比较大的值用作所述预先确定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异算出部将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上的最上游位置的所述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作为所述基准传感器,算出所述差异。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运送装置,
图像形成部,在通过所述运送部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运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形成。
CN201310342188.3A 2012-08-09 2013-08-08 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697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7606 2012-08-09
JP2012177606A JP5750413B2 (ja) 2012-08-09 2012-08-09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9701A true CN103569701A (zh) 2014-02-12
CN103569701B CN103569701B (zh) 2016-03-09

Family

ID=50042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218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69701B (zh) 2012-08-09 2013-08-08 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57618B2 (zh)
JP (1) JP5750413B2 (zh)
CN (1) CN10356970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7629A (zh) * 2014-06-19 2015-12-3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4772334A (zh) * 2021-01-22 2022-07-22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介质供给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60672B2 (en) * 2012-12-27 2015-02-24 Ricoh Company Sheet feeder control method,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102014016628A1 (de) * 2014-11-04 2016-05-04 Michael Weinig Ag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des Maschinenraumes einer Bearbeitungsmaschine, vorzugsweise einer Kehlmaschine, sowie Bearbeitungsmaschine, insbesondere Kehlmaschine, zur Durchführung eines solchen Verfahrens
JP6759551B2 (ja) * 2015-10-28 2020-09-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24040B2 (ja) * 2016-12-16 2019-12-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38584B2 (ja) * 2019-05-07 2023-03-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29628A (ja) * 2022-08-22 2024-03-06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 印刷媒体搬送のための搬送状態検知センサ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8732A (zh) * 2002-10-28 2005-12-14 Oce印刷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电刻打印机或复印机的方法和装置
US7068969B2 (en) * 2003-05-09 2006-06-27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capable of performing fast and stable sheet transfer operations
CN101468557A (zh) * 2007-12-26 2009-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中的介质进给方法及记录装置
US20110042882A1 (en) * 2006-09-14 2011-02-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take-out apparatus,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heet take-out method
CN102211723A (zh) * 2010-04-07 2011-10-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9488B2 (ja) * 1994-03-02 2005-10-26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葉類搬送制御装置
EP0916607B1 (en) * 1997-11-13 2002-10-02 Hitachi, Ltd. A paper sorting apparatus for sorting sheets of paper and articles
JP2000191230A (ja) * 1998-12-24 2000-07-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962624B2 (ja) * 2002-04-15 2007-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US6792332B1 (en) * 2003-06-27 2004-09-14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for dynamic acceleration in an article transport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8732A (zh) * 2002-10-28 2005-12-14 Oce印刷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电刻打印机或复印机的方法和装置
US7068969B2 (en) * 2003-05-09 2006-06-27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capable of performing fast and stable sheet transfer operations
US20110042882A1 (en) * 2006-09-14 2011-02-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take-out apparatus,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heet take-out method
CN101468557A (zh) * 2007-12-26 2009-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中的介质进给方法及记录装置
CN102211723A (zh) * 2010-04-07 2011-10-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7629A (zh) * 2014-06-19 2015-12-3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197629B (zh) * 2014-06-19 2017-04-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4772334A (zh) * 2021-01-22 2022-07-22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介质供给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42692A1 (en) 2014-02-13
JP5750413B2 (ja) 2015-07-22
US8757618B2 (en) 2014-06-24
JP2014034459A (ja) 2014-02-24
CN103569701B (zh)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9701A (zh) 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2172773A (ja) シートに多数の画像を印刷するデジタルプリンタ用位置合わせシステム
US20050174379A1 (en) Duplex printing system
US8328187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executing orientation correction
US670111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2007568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034860A (ja)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6560415B2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aper stop position
JP20081393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302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04781A (ja) 両面印刷ループを有する印刷装置のシートの搬送の制御方法
JP527437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527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35347A (ja) 用紙幅合わせ装置及び用紙搬送装置
JP20090032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9003377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9099377A (ja) 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8597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120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45488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0190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1479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002001B2 (ja) シート検知装置、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検知位置の調整方法
JP20121882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35869B2 (ja) 印刷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