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9667A -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酰亚胺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酰亚胺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9667A
CN103529667A CN201310270176.4A CN201310270176A CN103529667A CN 103529667 A CN103529667 A CN 103529667A CN 201310270176 A CN201310270176 A CN 201310270176A CN 103529667 A CN103529667 A CN 103529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alkyl
compound
represe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701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29667B (zh
Inventor
关户邦彦
友野宽之
关谷道代
奥田笃
石塚由香
中村延博
伊藤阳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930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21547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121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2621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29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9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29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9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0Bases for charge-receiving or other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5Coat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9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block polymers, reticulated polymers, molecular weight, acid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05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07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on-six-membered 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 G03G5/064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in the same ring system
    • G03G5/064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in the same ring system containing two relevant r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 G03G5/064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in the same ring system
    • G03G5/06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in the same ring system containing three relevant r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 G03G5/064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in the same ring system
    • G03G5/0651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in the same ring system containing four relevant r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7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 G03G5/075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7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 G03G5/075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5/076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a photoconductive moiety in the polymer backbone
    • G03G5/0763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a photoconductive moiety in the polymer backbone comprising arylamine moiety
    • G03G5/0764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a photoconductive moiety in the polymer backbone comprising arylamine moiety triarylami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7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 G03G5/075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5/076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a photoconductive moiety in the polymer backbone
    • G03G5/0763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a photoconductive moiety in the polymer backbone comprising arylamine moiety
    • G03G5/0766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a photoconductive moiety in the polymer backbone comprising arylamine moiety benzidi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2Inert intermediate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酰亚胺化合物。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底涂层包含一种组合物的聚合产物,所述组合物包含具有特定结构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特定结构的树脂和具有特定结构的电子输送物质。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酰亚胺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生产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以及酰亚胺化合物。
背景技术
当前,安装在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上的主流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是包含有机光导电性物质的那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此类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可通过涂布方法来生产,因而具有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一般说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支承体和在所述支承体上的感光层。在很多情况下,在支承体和感光层之间插入底涂层以抑制从支承体到感光层侧的电荷注入和图象缺陷如黑点的出现。
包含于近来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的电荷产生物质具有日益高的感光度。
然而,随着电荷产生物质感光度的增加,产生电荷的量增加和电荷倾向于滞留在感光层中,导致称为重影的问题。特别是,容易出现其中在输出图像中仅在前次旋转中用光照射的部分的浓度增加的称为正重影的现象。
日本专利特开2001-83726号和2003-345044号公开了通过将电子输送物质如酰亚胺化合物加入至底涂层来抑制(降低)此类重影现象的技术。
近年来,对电子照相图像的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对正重影的允许范围也变窄了。
本发明人已进行研究并发现,日本专利特开2001-83726号和2003-345044号中公开的技术未充分抑制正重影,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正重影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生产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还提供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还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正重影的新型酰亚胺化合物。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支承体、形成在支承体上的底涂层和形成在底涂层上的感光层。底涂层包括如下组合物的聚合产物,组合物包含下述组分:(i)具有选自-NCO基和-NHCOX1基中的3-6个基团且分子量为200-1300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当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NHCOX1基时,分子量是在不考虑X1的情况下计算的,X1是由下式(1)至(7)中任一个表示的基团: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021
(ii)具有由下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树脂
其中R11表示氢原子或烷基,Y表示单键或亚苯基,和W1表示羟基、巯基、氨基或羧基;和(iii)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种电子输送物质:由下式(A1)表示的化合物、由下式(A2)表示的化合物、由下式(A3)表示的化合物、由下式(A4)表示的化合物、由下式(A5)表示的化合物、由下式(A6)表示的化合物、由下式(A7)表示的化合物和由下式(A8)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03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032
其中,R101至R106、R201至R210、R301至R308、R401至R408、R501至R510、R601至R606、R701至R708和R801至R810各自独立地表示由下式(A)表示的一价基团、氢原子、氰基、硝基、卤素原子、烷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团;R101至R106中至少一个、R201至R210中至少一个、R301至R308中至少一个、R401至R408中至少一个、R501至R510中至少一个、R601至R606中至少一个、R701至R708中至少一个和R801至R810中至少一个各自是由下式(A)表示的一价基团;烷基中的碳原子之一可被O、S、NH或NR901取代,R901表示烷基;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是选自烷基、芳基、烷氧基羰基和卤素原子中的基团;取代的芳基的取代基是选自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烷基和卤素取代的烷基中的基团;Z201、Z301、Z401和Z501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氮原子或氧原子;当Z201是氧原子时,R209和R210不存在;当Z201是氮原子时,R210不存在;当Z301是氧原子时,R307和R308不存在;当Z301是氮原子时,R308不存在;当Z401是氧原子时,R407和R408不存在;当Z401是氮原子时,R408不存在;当Z501是氧原子时,R509和R510不存在;和当Z501是氮原子时,R510不存在,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041
其中,α、β和γ中至少一个是具有取代基的基团,取代基是选自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l和m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l和m之和为0-2;α表示具有1-6个主链原子的亚烷基、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亚烷基、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苄基取代的亚烷基、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烷氧基羰基取代的亚烷基、或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苯基取代的亚烷基,并且α可具有选自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亚烷基主链中的碳原子之一可被O、S、NH或NR19取代,R19表示烷基;β表示亚苯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亚苯基、硝基取代的亚苯基、卤素原子取代的亚苯基或烷氧基取代的亚苯基,并且β可具有选自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和γ表示氢原子、具有1-6个主链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烷基,并且γ可具有选自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烷基主链中的碳原子之一可被NR902取代(其中R902表示烷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通过使用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形成涂膜,所述涂布液包含组合物;和加热干燥涂膜以形成底涂层。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选自充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装置,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所述至少一种装置被一体化支承。
本发明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由下式(21)至(24)表示的酰亚胺化合物: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051
参考附图,从下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具有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说明用于评价重影图像的打印图案的图。
图3是说明单点桂马(Keima)图案的图。
图4A和4B示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层构成的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对具有本发明底涂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实现高度抑制正重影的优异效果的原因作了下述推测。
在本发明中,作为具有200-1300的分子量和选自-NCO基(在下文中也可称为异氰酸酯基)和-NHCOX1基(在下文中也可称为封端异氰酸酯基)中的3-6个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由式(A1)至(A8)中任一个表示的化合物(也称为电子输送物质)的取代基和具有由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树脂的取代基W1之间的键合的结果,形成聚合产物(固化材料)。包含该聚合产物的底涂层能够输送电子,并变得难溶于溶剂。
然而,包含通过聚合由几种材料(异氰酸酯化合物、电子输送物质和树脂)组成的组合物制备的聚合产物的底涂层倾向于不均匀,这是因为具有相同结构的材料倾向于聚集。结果,电子倾向于滞留在底涂层中或在底涂层与感光层之间的界面处,并容易出现重影。因为本发明异氰酸酯化合物包含3-6个异氰酸酯基和封端异氰酸酯基并且异氰酸酯基不彼此邻接,因而异氰酸酯化合物是适当松散的并具有大体积。因此,当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和封端异氰酸酯基与树脂聚合时,异氰酸酯化合物可能推开树脂的分子链并抑制树脂的分子链的聚集(不均匀存在)。由于电子输送物质键合至键合于不均匀存在被抑制的树脂的分子链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因而电子输送物质也均匀地分布在底涂层中而没有不均匀存在。结果,能够得到源自异氰酸酯化合物、电子输送物质和树脂的结构均匀分布在其中的聚合产物,显著降低电子的滞留,并实现较高的重影抑制效果。
在通过聚合具有悬挂有异氰酸酯基的聚合物链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或通过聚合其中具有电子输送能力的部位直接键合至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化合物而得到的聚合产物中,容易出现源自此类化合物的结构的聚集,未获得足够高的抑制正重影的效果。在聚合具有两个以下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情况下,有助于聚合的异氰酸酯基的数量少。因此,与树脂聚合的异氰酸酯基具有小的推开树脂链的效果。因此,降低了抑制电子输送物质不均匀存在的效果,不能获得足够高的抑制重影的效果。
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支承体、支承体上的底涂层和底涂层上的感光层。感光层可以是由包含电荷产生物质的电荷产生层和包含电荷输送物质的电荷输送层组成的层状(功能分离型)感光层。从电子照相性能的观点,层状感光层可以是包括从支承体侧依次层叠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顺层型(normal-order)层状感光层。
图4A和4B显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层构成的实例。图4A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支承体101、底涂层102和感光层103。图4B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支承体101、底涂层102、电荷产生层104和电荷输送层105。
包括圆筒状支承体和设置在支承体上的感光层(电子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圆筒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广泛地用作普通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如带状和片状。
支承体
支承体可具有导电性(导电性支承体)。例如,支承体可由金属如铝、镍、铜、金或铁或合金组成。支承体的其它实例包括通过在绝缘性支承体上形成金属如铝、银或金的薄膜或导电性材料如氧化铟或氧化锡的薄膜而制备的那些,所述绝缘性支承体例如由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或玻璃组成的支承体。
支承体的表面可进行如阳极氧化的电化学处理、湿式珩磨处理、喷砂处理或切削处理以改进电性质和抑制干涉条纹。
导电层可设置在支承体和如下所述的底涂层之间。通过使用包含树脂和分散在树脂中的导电性颗粒的涂布液在支承体上形成涂膜,并干燥涂膜,得到导电层。导电性颗粒的实例包括炭黑,乙炔黑,金属粉如铝、镍、铁、镍铬合金、铜、锌和银粉,以及金属氧化物粉末如导电性氧化锡和氧化铟锡(ITO)。
树脂的实例包括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丙烯酸类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和醇酸树脂。
用于制备导电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的实例包括醚类溶剂、醇类溶剂、酮类溶剂和芳香烃溶剂。导电层的厚度优选0.2μm以上且40μm以下,更优选1μm以上且35μm以下,和最优选5μm以上且30μm以下。
底涂层
底涂层设置在支承体和感光层之间或导电层和感光层之间。
底涂层包含含有(i)如上所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ii)如上所述的树脂和(iii)如上所述的电子输送物质的组合物的聚合产物。
通过使用包含包括如上所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由下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树脂和电子输送物质的组合物的涂布液形成涂膜,和通过加热干燥涂膜,来形成底涂层。涂膜形成后,通过化学反应使化合物聚合(硬化)。在该方法中,进行加热以加速化学反应和聚合。
用于制备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的实例包括醇类溶剂、亚砜类溶剂、酮类溶剂、醚类溶剂、酯类溶剂和芳香烃溶剂。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09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092
在式(B)中,R11表示氢原子或烷基,Y表示单键或亚苯基,和W1表示羟基、巯基、氨基或羧基。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01
在式(A1)至(A8)中,R101至R106、R201至R210、R301至R308、R401至R408、R501至R510、R601至R606、R701至R708和R801至R810各自独立地表示由下式(A)表示的一价基团、氢原子、氰基、硝基、卤素原子、烷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团;R101至R106中至少一个、R201至R210中至少一个、R301至R308中至少一个、R401至R408中至少一个、R501至R510中至少一个、R601至R606中至少一个、R701至R708中至少一个和R801至R810中至少一个是由下式(A)表示的一价基团;所述烷基中的碳原子之一可被O、S、NH或NR901取代(R901表示烷基);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是选自烷基、芳基、烷氧基羰基和卤素原子中的基团;取代的芳基的取代基是选自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烷基和卤素取代的烷基中的基团;Z201、Z301、Z401和Z501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氮原子或氧原子;当Z201是氧原子时,R209和R210不存在;当Z201是氮原子时,R210不存在;当Z301是氧原子时,R307和R308不存在;当Z301是氮原子时,R308不存在;当Z401是氧原子时,R407和R408不存在;当Z401是氮原子时,R408不存在;当Z501是氧原子时,R509和R510不存在;和当Z501是氮原子时,R510不存在,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11
在式(A)中,α、β和γ中至少一个是具有取代基的基团,所述取代基是选自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l和m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l和m之和为0-2。
在式(A)中,α表示具有1-6个主链原子的亚烷基、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亚烷基、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苄基取代的亚烷基、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烷氧基羰基取代的亚烷基、或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苯基取代的亚烷基,并且α可具有选自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亚烷基主链中的碳原子之一可被O、S、NH或NR19取代,R19表示烷基。
在式(A)中,β表示亚苯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亚苯基、硝基取代的亚苯基、卤素原子取代的亚苯基或烷氧基取代的亚苯基。这些基团可各自具有选自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
在式(A)中,γ表示氢原子、具有1-6个主链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烷基,并且γ可具有选自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烷基主链中的碳原子之一可被NR902取代(其中R902表示烷基)。
从抑制重影的观点,相对于底涂层的总质量,聚合产物的含量优选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和更优选8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除上面描述的聚合产物外,底涂层可包含其它树脂、不同于上面描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交联剂、有机颗粒、无机颗粒和流平剂,以提高底涂层的成膜性能和电性质。然而,底涂层中这些试剂的含量优选小于50质量%,和更优选小于20质量%,相对于底涂层的总质量。
电子输送物质
由式(A1)至(A8)中任一个表示的化合物可具有150以上且1000以下的分子量。在该分子量下,源自电子输送物质的结构更均匀地分布在底涂层中。
从源自电子输送物质的结构的均匀性的观点,由式(A1)至(A8)中任一个表示的化合物的分子量与如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之比优选3/20至50/20,和更优选12/20至28/20。
电子输送物质的具体实例显示如下。在表1-1、1-2、1-3、1-4、1-5和1-6中,给出了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在表中,当“-”出现在γ列时,γ表示氢原子,并且该氢原子出现在α列或β列中。
表1-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2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31
表1-2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32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41
表1-3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51
表1-4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52
表1-5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61
表1-6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62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71
在表2-1和2-2中,给出了由式(A-2)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在表中,当“-”出现在γ列时,γ表示氢原子,并且该氢原子出现在α列或β列中。
表2-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72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81
表2-2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191
在表3-1和3-2中,给出了由式(A-3)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在表中,当“-”出现在γ列时,γ表示氢原子,并且该氢原子出现在α列或β列中。
表3-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201
表3-2
在表4-1和4-2中,给出了由式(A-4)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在表中,当“-”出现在γ列时,γ表示氢原子,并且该氢原子出现在α列或β列中。
表4-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221
表4-2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231
在表5-1和5-2中,给出了由式(A-5)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在表中,当“-”出现在γ列时,γ表示氢原子,并且该氢原子出现在α列或β列中。
表5-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241
表5-2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251
在表6中,给出了由式(A-6)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在表中,当“-”出现在γ列时,γ表示氢原子,并且该氢原子出现在α列或β列中。
表6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261
在表7-1和7-2中,给出了由式(A-7)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在表中,当“-”出现在γ列时,γ表示氢原子,并且该氢原子出现在α列或β列中。
表7-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271
表7-2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281
在表8-1和8-2中,给出了由式(A-8)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在表中,当“-”出现在γ列时,γ表示氢原子,并且该氢原子出现在α列或β列中。
表8-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29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301
表8-2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302
在这些示例化合物中,化合物A124(由下式(21)表示的酰亚胺化合物)、化合物A135(由下式(22)表示的酰亚胺化合物)、化合物A153(由下式(23)表示的酰亚胺化合物)和化合物A173(由下式(24)表示的酰亚胺化合物)是具有优异抑制正重影效果的新型酰亚胺化合物。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312
具有由(A1)表示的结构的衍生物(电子输送物质的衍生物)可通过例如美国专利4442193号、4992349号和5468583号以及Chemistry of materials,Vol.19,No.112703-2705(2007)中描述的任何已知合成方法来合成。其也可以通过萘四羧酸二酐与一元胺衍生物之间的反应来合成,所述萘四羧酸二酐和一元胺衍生物可从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和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orporated获得。
由(A1)表示的化合物具有可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聚合的可聚合官能团(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将这些基团引入具有结构(A1)的衍生物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将可聚合官能团直接引入至具有结构(A1)的衍生物的方法;和将具有可聚合官能团或可作为可聚合官能团的前驱体的官能团的结构引入至所述衍生物的方法。后一种方法的实例包括:在钯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萘酰亚胺(naphthylimide)衍生物的卤化物与碱的交叉偶联反应引入含官能团的芳基的方法,在FeCl3催化剂存在下通过所述卤化物与碱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引入含官能团的烷基的方法,和通过使环氧化合物或CO2等作用于锂化卤化物(lithiated halide)引入羟烷基或羧基的方法。具有如上所述的可聚合官能团或可作为可聚合官能团的前驱体的官能团的萘四羧酸二酐衍生物或一元胺衍生物可用作合成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原料。
具有结构(A2)的衍生物可作为试剂例如从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和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orporated获得。具有结构(A2)的衍生物也可以通过Chem.Educator No.6,227-234(2001)、Journalof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Japan,vol.15,29-32(1957)和Journal of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Japan,vol.15,32-34(1957)中公开的合成方法基于菲衍生物或菲咯啉衍生物来合成。可通过与丙二腈的反应引入二氰基亚甲基。
由(A2)表示的化合物具有可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聚合的可聚合官能团(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将这些可聚合官能团引入具有结构(A2)的衍生物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在合成衍生物后,将可聚合官能团直接引入至具有结构(A2)的衍生物的方法;和在合成后,将具有可聚合官能团或作为可聚合官能团的前驱体的官能团的结构引入至所述衍生物的方法。后一种方法的实例包括:在钯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菲醌的卤化物与碱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引入含官能团的芳基的方法,在FeCl3催化剂存在下通过所述卤化物与碱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引入含官能团的烷基的方法,和通过使环氧化合物或CO2等作用于锂化卤化物来引入羟烷基或羧基的方法。
具有结构(A3)的衍生物可作为试剂例如从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和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orporated获得。具有结构(A3)的衍生物也可以通过Bull.Chem.Soc.Jpn.,Vol.65,1006-1011(1992)中公开的合成方法基于菲衍生物或菲咯啉衍生物来合成。可通过与丙二腈的反应引入二氰基亚甲基。
由(A3)表示的化合物具有可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聚合的可聚合官能团(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将这些可聚合官能团引入具有结构(A3)的衍生物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在合成衍生物后,将可聚合官能团直接引入至具有结构(A3)的衍生物的方法;和在合成后,将具有可聚合官能团或作为可聚合官能团的前驱体的官能团的结构引入至所述衍生物的方法。后一种方法的实例包括:在钯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菲咯啉醌的卤化物与碱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引入含官能团的芳基的方法,在FeCl3催化剂存在下通过卤化物与碱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引入含官能团的烷基的方法,和通过使环氧化合物或CO2等作用于锂化卤化物来引入羟烷基或羧基的方法。
具有结构(A4)的衍生物可作为试剂例如从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和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orporated获得。具有结构(A4)的衍生物也可以通过Tetrahedron Letters,43(16),2991-2994(2002)和Tetrahedron Letters,44(10),2087-2091(2003)中公开的合成方法基于苊醌衍生物来合成。可通过与丙二腈的反应引入二氰基亚甲基。
由(A4)表示的化合物具有可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聚合的可聚合官能团(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将这些可聚合官能团引入具有结构(A4)的衍生物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在合成衍生物后,将可聚合官能团直接引入至具有结构(A4)的衍生物的方法;和在合成后,将具有可聚合官能团或作为可聚合官能团的前驱体的官能团的结构引入至所述衍生物的方法。后一种方法的实例包括:在钯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苊醌的卤化物与碱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引入含官能团的芳基的方法,在FeCl3催化剂存在下通过所述卤化物与碱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引入含官能团的烷基的方法,和通过使环氧化合物或CO2等作用于锂化卤化物来引入羟烷基或羧基的方法。
具有结构(A5)的衍生物可作为试剂例如从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和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orporated获得。具有结构(A5)的衍生物也可以通过美国专利4562132号中公开的合成方法通过使用芴酮衍生物和丙二腈来合成。可选择地,所述衍生物可通过日本专利特开5-279582号和7-70038号中公开的合成方法通过使用芴酮衍生物和苯胺衍生物来合成。
由(A5)表示的化合物具有可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聚合的可聚合官能团(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将这些可聚合官能团引入具有结构(A5)的衍生物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将可聚合官能团直接引入至具有结构(A5)的衍生物的方法,和将具有可聚合官能团或作为可聚合官能团的前驱体的官能团的结构引入至所述衍生物的方法。后一种方法的实例包括:在钯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芴酮的卤化物与碱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引入含官能团的芳基的方法,在FeCl3催化剂存在下通过所述卤化物与碱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引入含官能团的烷基的方法,和通过使环氧化合物或CO2等作用于锂化卤化物来引入羟烷基或羧基的方法。
具有结构(A6)的衍生物可通过例如Chemistry Letters,37(3),360-361(2008)和日本专利特开9-151157号中公开的合成方法来合成。具有结构(A6)的衍生物也可作为试剂例如从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和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orporated获得。
由(A6)表示的化合物具有可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聚合的可聚合官能团(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将这些可聚合官能团引入具有结构(A6)的衍生物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将具有可聚合官能团或作为可聚合官能团的前驱体的官能团的结构引入具有结构(A6)的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的实例包括:在钯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萘醌的卤化物与碱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引入含官能团的芳基的方法,在FeCl3催化剂存在下通过所述卤化物与碱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引入含官能团的烷基的方法,和通过使环氧化合物或CO2等作用于锂化卤化物来引入羟烷基或羧基的方法。
具有结构(A7)的衍生物可通过例如日本专利特开1-206349号和PPCI/Japan Hard Copy′98Proceedings,p.207(1998)中公开的合成方法来合成。例如,合成可通过使用可作为试剂从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或Sigma-Aldrich Japan K.K获得的酚衍生物作为原料来进行。
由(A7)表示的化合物具有可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聚合的可聚合官能团(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将这些可聚合官能团引入具有结构(A7)的衍生物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将具有可聚合官能团或作为可聚合官能团的前驱体的官能团的结构引入所述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的实例包括:在钯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联苯醌的卤化物与碱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引入含官能团的芳基的方法,在FeCl3催化剂存在下通过卤化物与碱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引入含官能团的烷基的方法,和通过使环氧化合物或CO2等作用于锂化卤化物来引入羟烷基或羧基的方法。
具有结构(A8)的衍生物可通过例如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Vol.129,No.49,15259-78(2007)中公开的已知合成方法来合成。所述衍生物也可以通过苝四羧酸二酐与一元胺衍生物之间的反应来合成,所述苝四羧酸二酐和一元胺衍生物可作为试剂从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和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orporated获得。
由(A8)表示的化合物具有可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聚合的可聚合官能团(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将这些可聚合官能团引入具有结构(A8)的衍生物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将可聚合官能团直接引入至具有结构(A8)的衍生物的方法,和将具有可聚合官能团或作为可聚合官能团的前驱体的官能团的结构引入至所述衍生物的方法。后一种方法的实例包括:包括在钯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卤化物与碱的交叉偶联反应的方法,和包括在FeCl3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卤化物与碱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的方法。具有可聚合官能团或可作为可聚合官能团的前驱体的官能团的苝四羧酸二酐衍生物或一元胺衍生物可用作合成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原料。
异氰酸酯化合物
用于本发明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是具有选自异氰酸酯基(NCO基)和封端异氰酸酯基(NHCOX1基)中的3-6个基团并具有200以上且1300以下的分子量的任何化合物。用于本发明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二异氰酸酯的各种改性产物如异氰脲酸酯改性产物、缩二脲改性产物、脲基甲酸酯改性产物和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所述二异氰酸酯诸如三异氰酸酯基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赖氨酸三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6-二异氰酸酯基己酸甲酯和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
本发明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具有环状结构。环状结构进一步抑制树脂分子链的聚集和电子输送物质的不均匀存在,从而显示出更高的重影抑制效果。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具有如下所示的异氰脲酸酯结构:
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是用封端异氰酸酯基(-NHCOX1)中的封端基团(X1)封端的化合物。X1是由下式(1)至(7)中任一个表示的基团。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372
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如下。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38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39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401
也可将可从例如Sumika Bayer Urethane Co.,Ltd.获得的BL3175、BL3475和BL3575用作异氰酸酯化合物。
树脂
具有由式(B)表示的重复单元的树脂,通过例如聚合具有可聚合官能团(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的单体来获得,所述单体可作为试剂从Sigma AldrichJapan K.K.获得。
作为选择,树脂可商购。市售的树脂的实例包括聚醚多元醇树脂如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生产的AQD-457和AQD-473、和SanyoChemical Industries,Ltd.生产的SANNIX GP-400和GP-700;聚酯多元醇树脂如Hitachi Chemical Co.,Ltd.生产的PHTHALKYD W2343、DIC Corporation生产的WATERSOL S-118和CD-520和Harima Chemicals Group,Inc.生产的HARIDIP WH-1188;聚丙烯酸多元醇树脂如DIC Corporation生产的BURNOCK WE-300和WE-304;聚乙烯醇树脂如Kuraray Co.,Ltd.生产的Kuraray POVAL PVA-203;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如Sekisui Chemical Co.,Ltd.生产的KW-1和KW-3、BX-1、BM-1、KS-1和KS-5;聚酰胺树脂如Nagase ChemtexCorporation生产的TORESIN FS-350;含羧基的树脂如Nippon Shokubai Co.,Ltd.生产的AQUALIC和Namariichi Co.,Ltd.生产的FINLEX SG2000;多胺如DIC Corporation生产的LUCKAMIDE;和聚硫醇如Toray Industries Inc生产的QE-340M。
具有由上式(B)表示的重复单元的树脂的具体实例显示在表9中。
表9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411
本发明化合物等通过下述方法表征。
质谱(MS)
用质谱仪(MALDI-TOF MS,Bruker Daltonics K.K.生产的ultraflex)在20kV的加速电压以反射器模式使用富勒烯C60作为分子量标准物测量分子量。确认观察到的峰顶值。
核磁共振(NMR)分析
在120℃下在1,1,2,2-四氯乙烷(d2)或二甲亚砜(d6)中通过1H-NMR和13C-NMR分析(FT-NMR,JEOL Ltd.生产的JNM-EX400型)确认结构。
凝胶渗透色谱(GPC)
采用Tosoh Corporation生产的凝胶渗透色谱仪HLC-8120,使用聚苯乙烯标准物进行GPC。
通过使用包含异氰酸酯化合物、树脂和电子输送物质的底涂层涂布液形成涂膜,并通过加热干燥得到底涂层。将底涂层浸渍在环己酮中,并确定浸渍前后底涂层的重量。证实,未发生由浸渍引起的底涂层中组分的溶出,并且使底涂层固化(聚合)。
感光层
感光层形成在底涂层上。
电荷产生物质的实例包括偶氮颜料、苝颜料、蒽醌衍生物、蒽嵌蒽醌衍生物、二苯并芘醌衍生物、皮蒽酮衍生物、紫蒽酮衍生物、异紫蒽酮衍生物、靛蓝衍生物、硫靛蓝衍生物、酞菁颜料如金属酞菁和非金属酞菁,和二苯并咪唑衍生物。这些之中,偶氮颜料和酞菁颜料是优选的。酞菁颜料之中,氧钛酞菁、氯镓酞菁和羟基镓酞菁是优选的。
感光层可以是层状感光层。在这种情况下,用于电荷产生层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乙烯基化合物如苯乙烯、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偏二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的聚合物和共聚物,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砜树脂,聚苯醚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硅酮树脂和环氧树脂。这些之中,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是优选的,并且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是更优选的。
在电荷产生层中,电荷产生物质与粘结剂树脂之比(电荷产生物质/粘结剂树脂)优选10/1至1/10,和更优选5/1至1/5。电荷产生层的厚度可以是0.05μm以上且5μm以下。用于制备电荷产生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的实例包括醇类溶剂、亚砜类溶剂、酮类溶剂、醚类溶剂、酯类溶剂和芳香烃溶剂。
电荷输送物质(空穴输送物质)的实例包括多环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腙化合物、苯乙烯基化合物、联苯胺化合物、三芳胺化合物和三苯胺;和具有含有源自任一种这些化合物的基团的主链或侧链的聚合物。
在感光层是层状感光层的情况下,用于电荷输送层(空穴输送层)的粘结剂树脂可以是例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芳酯树脂、聚砜树脂或聚苯乙烯树脂。粘结剂树脂更优选聚碳酸酯树脂或聚芳酯树脂。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可以是10,000至300,000。
在电荷输送层中,电荷输送物质与粘结剂树脂之比(电荷输送物质/粘结剂树脂)优选10/5至5/10,和更优选10/8至6/10。电荷输送层的厚度可以是5μm以上且40μm以下。
在支承体和底涂层之间或底涂层与感光层之间可设置不包含本发明聚合产物的另一层如第二底涂层。
在电荷输送层形成用涂布液中使用的溶剂的实例包括醇类溶剂、亚砜类溶剂、酮类溶剂、醚类溶剂、酯类溶剂和芳香烃溶剂。
在感光层(电荷输送层)上可设置含有导电性颗粒或空穴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的保护层(表面保护层)。保护层可进一步包含添加剂如润滑剂。可赋予保护层的粘结剂树脂以导电性或空穴输送性。在这种情况下,除树脂之外,不需要添加导电性颗粒或空穴输送物质至保护层。保护层中的粘结剂树脂可以是热塑性树脂或可用热、光或放射线(如电子束)固化的可固化树脂。
构成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层如底涂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可通过将构成各层的材料溶解和/或分散在各个溶剂中以得到涂布液,施涂涂布液并干燥和/或固化所施涂的涂布液来形成。用于施涂涂布液的方法的实例包括浸渍涂布法、喷涂法、幕涂法和旋涂法。这些之中,从效率和生产率的观点,优选浸渍涂布法。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图1是包括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的实例的示意图,所述处理盒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参考图1,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具有圆筒状形状,并沿箭头方向以特定的圆周速度围绕轴2旋转。旋转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周面)通过充电装置3(一次充电装置如充电辊)均匀地充电至特定的正或负电位。然后,通过例如狭缝曝光或激光束扫描曝光,将表面暴露于来自曝光装置(未示出)的曝光光(图像曝光光)4。结果,对应于期望图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
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用包含于显影装置5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显影,并形成调色剂图像。由于来自转印装置(例如转印辊)6的转印偏压,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例如纸)P上。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旋转同步,从转印材料供给单元(在图中未示出)取出转印材料P,并供给至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和转印装置6之间的辊隙(接触部)。
将接收调色剂图像转印的转印材料P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分离,并引导至其中定影图像的定影单元8。从设备输出图像制品(打印件或复印件)。
用清洁装置(例如清洁刮板)7清洁调色剂图像转印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以除去转印后残留的显影剂(调色剂)。然后用来自预曝光装置(在图中未示出)的预曝光光(在图中未示出)清除电荷,以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能够重复地用于形成图像。当充电装置3是接触充电型例如图1所示的充电辊时,预曝光并不总是必需的。
可将选自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充电装置3、显影装置5、转印装置6、清洁装置7等的两个以上容纳于容器中以形成处理盒,处理盒可以构造为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如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的主要单元。在图1中,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充电装置3、显影装置5和清洁装置7被一体化地支承以形成处理盒9,处理盒9通过引导单元10如电子照相设备主体的轨道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的主要单元。
实施例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注意:实施例中使用的“份”是指“质量份”。首先,描述根据本发明电子输送物质的合成例。
合成例1
在氮气气氛中,将5.4份萘四羧酸二酐、4份2-甲基-6-乙基苯胺和3份2-氨基-1-丁醇加入至200份二甲基乙酰胺,并在室温下进行搅拌1小时,以制备溶液。回流所制备的溶液8小时。滤出析出物,并在乙酸乙酯中重结晶。结果,得到1.0份化合物A101。
合成例2
在氮气气氛中,将5.4份萘四羧酸二酐(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和5份2-氨基丁酸(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加入至200份二甲基乙酰胺,并在室温下进行搅拌1小时,以制备溶液。回流所制备的溶液8小时。滤出析出物,并在乙酸乙酯中重结晶。结果,得到4.6份化合物A128。
合成例3
在氮气气氛中,将5.4份萘四羧酸二酐(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4.5份2,6-二乙基苯胺(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和4份4-氨基苯硫酚加入至200份二甲基乙酰胺,并在室温下进行搅拌1小时,以制备溶液。回流所制备的溶液8小时。滤出析出物,并在乙酸乙酯中重结晶。结果,得到1.3份化合物A114。
合成例4
在氮气气氛中,在室温下,经2小时将2.5份2-氨基苄醇(Tokyo ChemicalIndustry Co.,Ltd.生产)和50份二甲基乙酰胺加入至200份二甲基乙酰胺和1.8份萘四羧酸二酐(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中。在40℃下进行搅拌1小时,然后在120℃下搅拌1小时。回流所得混合物8小时。通过真空蒸馏除去二甲基乙酰胺后,加入100份甲醇/水(1:1)溶液以使晶体析出。滤出晶体,溶于乙酸乙酯/THF混合溶液,通过硅胶色谱(洗脱液:乙酸乙酯)分级。然后浓缩包含目标物质的级分。在乙酸乙酯/THF混合溶液中使所得到的晶体重结晶。结果,得到1.6份化合物A124(由式(21)表示的酰亚胺化合物)。
合成例5
在氮气气氛中,将3.6份苯丙氨醇(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和50份二甲基乙酰胺加入至200份二甲基乙酰胺和2.7份萘四羧酸二酐(Tokyo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中。在120℃下进行搅拌3小时后,进行回流5小时。通过真空蒸馏除去二甲基乙酰胺后,加入100份水使晶体析出。滤出晶体,并在乙醇中重结晶。结果,得到3.1份化合物A135(由式(22)表示的酰亚胺化合物)。
合成例6
根据Chem.Educator No.6,227-234(2001)中描述的合成方法,在氮气气氛中,由2.8份4-(羟甲基)苯基硼酸(Aldrich生产)和菲醌(Sigma-Aldrich Japan生产)合成7.4份3,6-二溴-9,10-菲二酮。将7.4份3,6-二溴-9,10-菲二酮加入至包含100份甲苯和50份乙醇的混合溶剂,并将100份20%的碳酸钠水溶液滴加至所得混合物。然后,加入0.55份四(三苯基膦)钯(0),并进行回流2小时。反应完成后,用氯仿萃取有机相,用水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并用硅胶色谱纯化残留物。结果,得到3.2份化合物A216。
合成例7
通过与合成例6相同的方法,在氮气气氛中,由2.8份3-氨基苯基硼酸一水合物和菲咯啉醌(Sigma-Aldrich Japan生产)合成7.4份2,7-二溴-9,10-菲咯啉醌。将7.4份2,7-二溴-9,10-菲咯啉醌加入至包含100份甲苯和50份乙醇的混合溶剂,并将100份20%的碳酸钠水溶液滴加至所得混合物。然后加入0.55份四(三苯基膦)钯(0),并进行回流2小时。反应完成后,用氯仿萃取有机相,用水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并用硅胶色谱纯化残留物。结果,得到2.2份化合物A316。
合成例8
在氮气气氛中,将7.4份苝四羧酸二酐(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4份2,6-二乙基苯胺(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和4份2-氨基苯乙醇加入200份二甲基乙酰胺。在室温下进行搅拌1小时以制备溶液。回流所制备的溶液8小时。滤出析出物,并用乙酸乙酯重结晶。结果,得到5.0份化合物A803。
合成例9
在氮气气氛中,将5.4份萘四羧酸二酐、2.6份亮氨醇和2.7份2-(2-氨基乙巯基)乙醇加入至200份二甲基乙酰胺。在室温下搅拌所得混合物1小时,并回流7小时。通过真空蒸馏从所得黑褐色溶液中除去二甲基乙酰胺,并将产物溶于乙酸乙酯/甲苯混合溶液。
通过硅胶柱色谱(洗脱液:乙酸乙酯/甲苯)分级所得产物。浓缩包含目标物质的级分,并在甲苯/己烷混合溶液中重结晶所得晶体。结果,得到2.5份化合物A173(由式(23)表示的酰亚胺化合物)。
合成例10
在氮气气氛中,将5.4份萘四羧酸二酐和5.2份亮氨醇加入至200份二甲基乙酰胺。在室温下搅拌所得混合物1小时,并回流7小时。通过真空蒸馏除去二甲基乙酰胺,并用乙酸乙酯重结晶产物。结果,得到5.0份化合物A157(由式(24)表示的酰亚胺化合物)。
如下生产并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实施例1
使用长度为260.5mm和直径为30mm的铝圆筒(日本工业标准(JIS)A3003,铝合金)作为支承体(导电性支承体)。
将50份涂布有氧缺少型氧化锡的二氧化钛颗粒(粉末电阻率:120Ω·cm,氧化锡的覆盖率:40%)、40份酚醛树脂(DIC Corporation生产的PLYOPHENJ-325,树脂固含量:60%)和40份甲氧基丙醇投入含有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并分散所得混合物3小时,以制备导电层用涂布液(分散液)。通过浸渍涂布将涂布液施涂至支承体,在145℃下干燥并热固化所得涂膜30分钟。结果,得到厚度为16μm的导电层。
用粒径分析仪(商品名:CAPA700,Horiba Ltd.生产),使用四氢呋喃作为分散介质,通过在5000rpm的旋转速度下的离心沉降技术,测量导电层用涂布液中涂布有氧缺少型氧化锡的二氧化钛颗粒的平均粒径。观察到的平均粒径是0.33μm。
将8份化合物A101、10份用式(1)表示的基团封端的异氰酸酯化合物(I-1)、0.1份作为催化剂的辛酸锌(II)和2份树脂B1溶解在含有100份二甲基乙酰胺和100份甲基乙基酮的混合溶剂中,以制备底涂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渍涂布将底涂层用涂布液施涂至导电层。在160℃下加热所得涂膜30分钟以固化(聚合)。结果,得到厚度为0.5μm的底涂层。
将260份环己酮、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商品名:S-LEC BX-1,SekisuiChemical Co.,Ltd.生产)和10份羟基镓酞菁晶体(电荷产生物质)投入含有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中,并进行分散处理1.5小时,所述羟基镓酞菁晶体在使用CuKa射线的X射线衍射中在布拉格角(2θ±0.2°)为7.5°、9.9°、12.5°、16.3°、18.6°、25.1°和28.3°处具有强峰。将240份乙酸乙酯加入至所得混合物以制备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渍涂布将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施涂至底涂层,并在95℃下干燥所得涂膜10分钟以形成厚度为0.18μm的电荷产生层。
将7份下式(15)表示的胺化合物(空穴输送物质)和10份聚酯树脂D溶解在含有30份二甲氧基甲烷和70份氯苯的混合溶剂中,以制备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所述聚酯树脂D由下式(16-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下式(16-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以5/5的比例构成并具有100,000的重均分子量(Mw)。通过浸渍涂布将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施涂至电荷产生层,并在120℃下干燥所得涂膜60分钟。结果,得到厚度为15μm的电荷输送层。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491
结果,得到包括依次层叠在支承体上的导电层、底涂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将所得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15℃和10%RH的环境中安装至改造的激光束打印机(商品名:LBP-2510,Canon Kabushiki Kaisha生产)。测量表面电位并评价输出图像。细节描述如下。
如下测量表面电位。通过在显影位置处安装电位探针(TREK JAPAN KK生产的6000B-8型)改造如上所述的激光束打印机的青色处理盒。用表面电位计(TREK JAPAN KK生产的1344型)测量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央部的电位。设定图像曝光的量,以使鼓的表面电位为:初始暗区电位(Vd)为-500V和初始亮区电位(Vl)为-100V。
将制备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安装在如上所述的激光束打印机的青色处理盒中。处理盒安装在青色处理盒位置,并输出图像。首先,依次连续输出一张实心白色图像,五张重影评价用图像,一张实心黑色图像和五张重影评价用图像。在10,000张A4尺寸普通纸上输出全色图像(各色具有1%打印率的文字),然后依次连续输出一张实心白色图像,五张重影评价用图像,一张实心黑色图像和五张重影评价用图像。
图2显示重影评价用图像。如图2所示,打印输出包括在上部的打印四角实心图像的白色图像部分和在下部的打印如图3所示的由被白色行隔开的棋盘行构成的棋盘图案变化的半色调图像(在此此类图案称为单点桂马(Keima)图案)的单点桂马图案部分。在图2中,将可能出现源自实心图像的重影的部分标记为“重影”。
通过测量单点桂马图案的半色调图像的图像浓度与重影部分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差,进行正重影评价。使用分光浓度计(商品名:X-Rite504/508,X-Rite Inc.生产),在一张重影评价用图像中十个点处测量浓度差。在全部十张重影评价用图像上进行该操作,将总计100个点的结果平均以求得初始图像输出时的Macbeth浓度差(初始)。接着,输出10,000张纸后,测定输出后的Macbeth浓度差与初始图像输出时的Macbeth浓度差之间的差(变化),并将差假定为Macbeth浓度差的变化量。Macbeth浓度差的变化越小,越能抑制正重影。输出10,000张后的Macbeth浓度差与初始图像输出的Macbeth浓度差之间的差越小,由正重影引起的变化越小。结果显示在表10中。
实施例2至122
除如表10和11所示改变实施例1中使用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化合物I,封端基团X1)、具有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树脂(树脂B)和电子输送物质(化合物A)的类型和含量之外,按照实施例1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同样方式进行正重影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10和11中。
实施例123
除以下述方式改变实施例112中的导电层之外,按照实施例112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同样方式进行正重影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10和11中。
将207份涂布有磷(P)掺杂的氧化锡(SnO2)的二氧化钛(TiO2)(作为金属氧化物颗粒)、144份作为粘结剂树脂的酚醛树脂(商品名:PLYOPHEN J-325,DIC Corporation生产,树脂固含量:60质量%)和98份作为溶剂的1-甲氧基-2-丙醇投入含有450份直径为0.8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并在2000rpm的旋转速度、4.5小时的分散处理时间和18℃的冷却水设定温度下进行分散处理,从而得到分散液。使分散液通过筛(150μm孔径)以除去玻璃珠。
将作为表面粗糙度赋予剂的硅酮树脂颗粒(商品名:Tospearl120,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生产,平均粒径:2μm)加入至除去玻璃珠后的分散液,以使硅酮树脂颗粒的量相对于分散液中粘结剂树脂和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总质量为15质量%。将作为流平剂的硅油(商品名:SH28PA,DowCorning Toray Co.,Ltd.生产)加入至分散液,以使硅油的含量为0.01质量%,相对于分散液中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粘结剂树脂的总质量。搅拌所得混合物以制备导电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渍涂布将导电层用涂布液施涂至支承体,在150℃下干燥并热固化所得涂膜30分钟。结果,得到厚度为30μm的导电层。
实施例124
除如下改变实施例112中的导电层之外,按照实施例112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同样方式进行正重影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10和11中。
将214份涂布有氧缺少型氧化锡(SnO2)的二氧化钛(TiO2)(作为金属氧化物颗粒)、132份作为粘结剂树脂的酚醛树脂(商品名:PLYOPHEN J-325)和98份作为溶剂的1-甲氧基-2-丙醇投入含有450份直径为0.8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中,在2000rpm的旋转速度、4.5小时的分散处理时间和18℃的冷却水设定温度下进行分散处理,以获得分散液。使分散液通过筛(150μm孔径)以除去玻璃珠。
将作为表面粗糙度赋予剂的硅酮树脂颗粒(商品名:Tospearl120)加入至除去玻璃珠后的分散液,以使硅酮树脂颗粒的量相对于分散液中粘结剂树脂和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总质量为10质量%。将作为流平剂的硅油(商品名:SH28PA)加入至分散液,以使硅油的含量相对于分散液中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粘结剂树脂的总质量为0.01质量%。搅拌所得混合物以制备导电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渍涂布将导电层用涂布液施涂至支承体,在150℃下干燥并热固化所得涂膜30分钟。结果,得到厚度为30μm的导电层。
实施例125
如下改变实施例112中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的制备。通过将9份具有上式(8)表示的结构的电荷输送物质、1份具有下式(18)表示的结构的电荷输送物质、3份聚酯树脂E(重均分子量:90,000)和7份聚酯树脂D溶解在含有30份二甲氧基甲烷和50份邻二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来制备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所述聚酯树脂E除下式(24)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外,还包含比例为7:3的下式(26)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下式(25)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在聚酯树脂E中,下式(24)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0质量%,并且下式(25)和(26)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总含量为90质量%。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531
通过浸渍涂布将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施涂至电荷产生层,并在120℃下干燥60分钟,以形成厚度为15μm的电荷输送层。已证实形成的电荷输送层在包含电荷输送物质和聚酯树脂D的基体中包含含有聚酯树脂E的区域结构。
实施例126
如下改变实施例112中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通过将9份具有上式(8)表示的结构的电荷输送物质、1份具有上式(18)表示的结构的电荷输送物质、10份具有下式(29)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F(重均分子量:70,000)和0.3份具有下式(29)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下式(30)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以及至少一个末端上的式(31)表示的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G(重均分子量:40,000)溶解在包含30份二甲氧基甲烷和50份邻二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来制备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在聚碳酸酯树脂G中,下式(30)和式(31)表示的结构的总质量为30质量%。通过浸渍涂布将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施涂至电荷产生层,并在120℃下干燥60分钟。结果,得到厚度为15μm的电荷输送层。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541
实施例127
除在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使用10份聚酯树脂D代替10份聚碳酸酯树脂F之外,按照实施例126制备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和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表10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542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551
表1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56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571
表12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572
在表10至12中,“化合物A/交联剂”是指化合物A(电子输送材料)的分子量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通过排除封端基团X1计算的分子量)的比值。
比较例1
除将异氰酸酯化合物变为具有下式(C-1)表示的单元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日本专利特开2008-250082号中描述的共聚物(苯乙烯和占共聚物5mol%的下式(C-1)表示的单元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Mw:42,000))之外,按照实施例1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按照实施例1进行重影的评价。初始图像输出时的Macbeth浓度差为0.035,和10,000张输出后与初始图像输出时的Macbeth浓度差之间的差(变化)为0.042。
比较例2
除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下式(11)表示的化合物形成底涂层(日本专利特开2007-148293号的实施例1的结构)之外,按照实施例1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重影评价。初始图像输出时的Macbeth浓度差为0.034,和10,000张输出后与初始图像输出时的Macbeth浓度差之间的差(变化)为0.051。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582
比较例3
除使用封端异氰酸酯化合物、丁缩醛树脂和下式(12)表示的化合物形成底涂层(日本专利特开2008-65173号的实施例2的结构)之外,按照实施例1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重影评价。初始图像输出时的Macbeth浓度差为0.052,和10,000张输出后与初始图像输出时的Macbeth浓度差之间的差(变化)为0.055。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583
比较例4
除下述结构式表示的嵌段共聚物(PCT日本翻译专利公开2009-505156号中描述的共聚物)代替示例化合物A101之外,按照实施例1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初始图像输出时的Macbeth浓度差为0.040,和10,000张输出后与初始图像输出时的Macbeth浓度差之间的差(变化)为0.055。
Figure BDA00003432126700591
虽然参考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已描述了本发明,但将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将给予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最宽泛的解释,以包括所有此类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支承体;形成在所述支承体上的底涂层;和形成在所述底涂层上的感光层,其中所述底涂层包括如下组合物的聚合产物,所述组合物包括:
(i)具有选自由-NCO基和-NHCOX1基组成的组中的3-6个基团且分子量为200-1300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当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NHCOX1基时,所述分子量是在不考虑X1的情况下计算的,X1是由下式(1)至(7)中任一个表示的基团:
Figure FDA00003432126600011
(ii)具有由下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树脂
Figure FDA00003432126600012
其中R11表示氢原子或烷基,Y表示单键或亚苯基,和W1表示羟基、巯基、氨基或羧基;和
(iii)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电子输送物质:由下式(A1)表示的化合物、由下式(A2)表示的化合物、由下式(A3)表示的化合物、由下式(A4)表示的化合物、由下式(A5)表示的化合物、由下式(A6)表示的化合物、由下式(A7)表示的化合物和由下式(A8)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R101至R106、R201至R210、R301至R308、R401至R408、R501至R510、R601至R606、R701至R708和R801至R810各自独立地表示由下式(A)表示的一价基团、氢原子、氰基、硝基、卤素原子、烷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团,
R101至R106中至少一个、R201至R210中至少一个、R301至R308中至少一个、R401至R408中至少一个、R501至R510中至少一个、R601至R606中至少一个、R701至R708中至少一个和R801至R810中至少一个各自是由下式(A)表示的一价基团,
所述烷基中的碳原子之一可被O、S、NH或NR901取代,R901表示烷基,
所述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是选自由烷基、芳基、烷氧基羰基和卤素原子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所述取代的芳基的取代基是选自由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烷基和卤素取代的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Z201、Z301、Z401和Z501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氮原子或氧原子,
当Z201是氧原子时,R209和R210不存在,
当Z201是氮原子时,R210不存在,
当Z301是氧原子时,R307和R308不存在,
当Z301是氮原子时,R308不存在,
当Z401是氧原子时,R407和R408不存在,
当Z401是氮原子时,R408不存在,
当Z501是氧原子时,R509和R510不存在,和
当Z501是氮原子时,R510不存在,
Figure FDA00003432126600031
其中,α、β和γ中至少一个是具有取代基的基团,所述取代基是选自由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
l和m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
l和m之和为0-2,
α表示具有1-6个主链原子的亚烷基、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亚烷基、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苄基取代的亚烷基、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烷氧基羰基取代的亚烷基、或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苯基取代的亚烷基,并且α可具有选自由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组成的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
所述亚烷基主链中的碳原子之一可被O、S、NH或NR19取代,R19表示烷基,
β表示亚苯基、被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亚苯基、硝基取代的亚苯基、卤素原子取代的亚苯基或烷氧基取代的亚苯基,并且β可具有选自由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和
γ表示氢原子、具有1-6个主链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烷基,并且γ可具有选自由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其中,在式(A)中,
α表示具有1-6个主链原子的亚烷基、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亚烷基、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苄基取代的亚烷基、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烷氧基羰基取代的亚烷基、或具有1-6个主链原子且被苯基取代的亚烷基,
所述亚烷基主链中的碳原子之一可被O、NH或NR19取代,R19表示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环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其中所述环状结构是异氰脲酸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其中所述具有由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树脂是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其中所述电子输送物质的分子量为150-100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与所述电子输送物质的分子量之比是3/20至50/20。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通过使用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形成涂膜,所述涂布液包含所述组合物;和
加热干燥所述涂膜以形成所述底涂层。
9.一种处理盒,其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所述处理盒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
选自由充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清洁装置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装置,
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所述至少一种装置被一体化支承。
10.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充电装置;
曝光装置;
显影装置;和
转印装置。
11.一种酰亚胺化合物,其由下式(21)或(22)表示:
12.一种酰亚胺化合物,其由下式(23)或(24)表示:
Figure FDA00003432126600061
CN201310270176.4A 2012-06-29 2013-06-28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酰亚胺化合物 Active CN103529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7156 2012-06-29
JP2012-147156 2012-06-29
JP2013093091A JP2014215477A (ja) 2013-04-25 2013-04-25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3-093091 2013-04-25
JP2013-112111 2013-05-28
JP2013112111A JP5826212B2 (ja) 2012-06-29 2013-05-28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9667A true CN103529667A (zh) 2014-01-22
CN103529667B CN103529667B (zh) 2016-08-10

Family

ID=48692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0176.4A Active CN103529667B (zh) 2012-06-29 2013-06-28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酰亚胺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40465B2 (zh)
EP (1) EP2680078B1 (zh)
KR (1) KR101599580B1 (zh)
CN (1) CN10352966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7970A (zh) * 2017-05-25 2018-12-07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10209019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7696B2 (ja) * 2013-09-30 2018-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427026B2 (ja) 2014-03-26 2018-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6028268A (ja) * 2014-07-09 2016-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US9857704B2 (en) * 2014-08-25 2018-0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S9760030B2 (en) 2014-10-24 2017-09-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S9599917B2 (en) 2014-12-26 2017-03-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S9811011B2 (en) 2015-06-25 2017-1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S11261181B2 (en) * 2015-07-09 2022-03-01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Sensor compound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and devic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6332A1 (en) * 2005-07-28 2007-02-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Vinyl polymer photoconductive elements
CN101684202A (zh) * 2008-09-25 2010-03-31 佳能株式会社 偶氮颜料、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2053513A (zh) * 2009-11-02 201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2269945A (zh) * 2010-06-02 2011-12-07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2193A (en) 1983-02-22 1984-04-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conductive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s containing naphthalene bis-dicarboximide compounds
US4562132A (en) 1984-11-19 1985-12-31 Xerox Corporation Photoresponsive imaging members containing electron transport overcoatings
JP2718048B2 (ja) 1988-02-15 1998-02-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電子写真感光体用電荷輸送剤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
US4992349A (en) 1989-11-06 1991-02-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Cyclic bis-dicarboximide charge transport compound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JP2587748B2 (ja) 1992-02-07 1997-03-05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フルオレノン誘導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0770038A (ja) 1993-08-31 1995-03-14 Ricoh Co Ltd フルオレン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US5468583A (en) 1994-12-28 1995-11-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Cyclic bis-dicarboximide electron transport compound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JP3307206B2 (ja) 1995-08-15 2002-07-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3471163B2 (ja) 1995-09-25 2003-11-25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ナフトキノン誘導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JP3409540B2 (ja) 1995-10-31 2003-05-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5795690A (en) 1995-11-21 1998-08-18 Fuji Xerox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JP2001083726A (ja) 1999-09-13 2001-03-30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写真装置
JP3809396B2 (ja) 2002-05-10 2006-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3809398B2 (ja) 2002-05-28 2006-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3977207B2 (ja) 2002-08-30 2007-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US6835515B2 (en) 2003-02-21 2004-12-28 Xerox Corporation Long potlife, low temperature cure overcoat for low surface energy photoreceptors
EP1542082B1 (en) 2003-12-05 2009-07-29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undercoat layer coating liquid therefor,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photorecep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photoreceptor
KR100708140B1 (ko) 2005-06-13 2007-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수송물질로서 나프탈렌테트라카르복실산 디이미드유도체를 전하발생층에 포함하는 전자사진 감광체 및 이를채용한 전자사진 화상형성장치
US7541124B2 (en) 2005-08-19 2009-06-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ndensation polymer photoconductive elements
US7871747B2 (en) 2005-09-13 2011-01-18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having charge blocking and moire preventing layers
JP2007148293A (ja) 2005-11-30 2007-06-14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194606B2 (ja) 2006-03-24 2008-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867533B2 (ja) 2006-09-08 2012-02-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781132B2 (en) 2006-11-07 2010-08-24 Xerox Corporation Silanol containing charge transport overcoated photoconductors
JP4859239B2 (ja) 2007-03-30 201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US7670740B2 (en) * 2007-06-11 2010-03-02 Xerox Corporation Photoconductors containing fillers
JP5386884B2 (ja) 2007-09-10 2014-01-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ナフタレンテトラカルボン酸ジイミド誘導体、及び該ナフタレンテトラカルボン酸ジイミド誘導体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US7794906B2 (en) * 2008-03-31 2010-09-14 Xerox Corporation Carbazole hole blocking layer photoconductors
JP2008299344A (ja) 2008-07-25 2008-12-11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666051B2 (ja) 2008-10-24 2011-04-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帯電部材、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394560B2 (en) 2010-06-25 2013-03-12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members having an enhanced charge blocking layer
JP5659643B2 (ja) 2010-09-10 2015-01-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3529666B (zh) 2012-06-29 2017-04-12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6332A1 (en) * 2005-07-28 2007-02-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Vinyl polymer photoconductive elements
CN101684202A (zh) * 2008-09-25 2010-03-31 佳能株式会社 偶氮颜料、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2053513A (zh) * 2009-11-02 201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2269945A (zh) * 2010-06-02 2011-12-07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7970A (zh) * 2017-05-25 2018-12-07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8957970B (zh) * 2017-05-25 2022-05-03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10209019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80078B1 (en) 2016-10-05
CN103529667B (zh) 2016-08-10
US8940465B2 (en) 2015-01-27
US20140004455A1 (en) 2014-01-02
EP2680078A2 (en) 2014-01-01
EP2680078A3 (en) 2014-03-26
KR20140002553A (ko) 2014-01-08
KR101599580B1 (ko) 2016-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9667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酰亚胺化合物
JP642369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3529662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设备
JP645612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CN103529663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设备
JP5826212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CN104749909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酰亚胺化合物
JP201613893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3529666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597221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CN104749910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酰亚胺化合物
KR101690363B1 (ko) 전자사진 감광 부재, 전자사진 감광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전자사진 장치
CN103529664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3529665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5784074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5961142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583247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598188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5975942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ならびに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659765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5210446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27196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8120157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