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3171B - 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3171B
CN103383171B CN201310160709.3A CN201310160709A CN103383171B CN 103383171 B CN103383171 B CN 103383171B CN 201310160709 A CN201310160709 A CN 201310160709A CN 103383171 B CN103383171 B CN 103383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collector
producing medium
heat exchanger
fla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07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3171A (zh
Inventor
朴袋均
金世显
郑承模
李应烈
俞尚勋
朴来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83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3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3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3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28F9/020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91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combined with a particular flow pattern, e.g. multi-row multi-stag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65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by using guiding means or impingement means inside the header box
    • F28F9/0268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by using guiding means or impingement means inside the header box in the form of multiple deflectors for channeling the heat exchange med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78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stacked distribution plates or perforated plates arranged over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28F9/020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28F9/0207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the longitudinal or transversal partitions being separate elements attached to header box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制冷剂管,供制冷剂在其中流动;散热鳍片,所述多个制冷剂管插入该散热鳍片中,并且制冷剂和流体通过该散热鳍片相互进行热交换;集管,联接到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的至少一侧,以限定供制冷剂流动的空间;以及引导装置,设置在该集管中,用以将制冷剂分流到对应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的多个通道中。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热交换器是在热交换循环中使用的一种部件。热交换器可充当冷凝器或蒸发器,以使在其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外部流体进行热交换。
根据热交换器的形状,可将其主要分类为鳍片-管式热交换器以及微通道式热交换器。鳍片-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鳍片和管,该管为圆形或类似圆形并且穿过多个鳍片。微通道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供制冷剂在其中流动的扁平管,以及设置在这些扁平管之间的鳍片。在所有的鳍片-管式热交换器以及微通道式热交换器中,流入管或扁平管中的制冷剂与外部流体进行热交换。而且,这些鳍片可使流入到管或扁平管的制冷剂与外部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面积增加。
参照图16,根据现有技术的微通道式热交换器1包括联接到多个扁平管4的集管2和3。以下,将用作蒸发器的热交换器1作为示例进行描述。
集管2和3设置为多个。多个集管2和3中的第一集管2联接到多个扁平管4的一侧,而第二集管3联接到多个扁平管4的另一侧。而且,在多个扁平管4之间设置用于使制冷剂与外部空气容易地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鳍片5。
第一集管2包括:制冷剂流入部6,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流入部被引入到热交换器1;以及制冷剂排放部7,已在热交换器1中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排放部被排出。而且,在第一集管2和第二集管3中设置用于引导制冷剂流动的挡板8。第一集管2或第二集管3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可借助挡板8被引导到扁平管4中。
引入到热交换器1中的制冷剂可呈两相的状态。另一方面,刚好处于从热交换器1排放之前的制冷剂可以是气态制冷剂或者干燥度非常高的制冷剂。因此,从热交换器1排放的制冷剂的流速比引入到热交换器1中的制冷剂的流速相对更大。
因此,制冷剂可被集中到热交换器的出口侧,该处制冷剂的流速相对较高。特别是,当联接到扁平管4的至少一侧的集管被沿竖向设置时,集管中的制冷剂的重力可产生作用,以将制冷剂集中到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出口侧的下部处的扁平管中。
而且,如图17中所示,流入到集管3中的液态和气态制冷剂被分隔为单独的层。也就是,集管3中的液态层3a和气态层3b可被竖直地或者水平地分隔。
而且,由于液态层3a可沿着集管3的内表面形成为具有较厚的厚度,制冷剂可能不会均匀地分配到这些扁平管4中。另外,液态制冷剂可被引入到多个扁平管中的一个扁平管,并且气态制冷剂可被引入到另一个扁平管中。
因此,流入到多个扁平管中的一个扁平管中的制冷剂的量可能不同于流入到其他扁平管中的制冷剂的量,从而使热交换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能够将制冷剂均匀地分配到多个扁平管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制冷剂管,制冷剂在其中流动;散热鳍片,多个制冷剂管插入在其中并且制冷剂和流体通过其彼此热交换;集管,联接到多个制冷剂管的至少一侧以限定制冷剂流动空间;以及引导装置,设置在该集管中,用以将制冷剂分流到对应于多个制冷剂管的多个通道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制冷剂管,供制冷剂在其中流动;散热鳍片,所述多个制冷剂管插入到该散热鳍片中,并且制冷剂和流体通过该散热鳍片相互进行热交换;集管,联接到多个制冷剂管的至少一侧,以限定供制冷剂流动的空间;以及至少一个引导装置,设置在该集管中并具有多个流动空间,用以将制冷剂通过流动空间分流到对应的制冷剂管。优选地,在该热交换器中,分隔部具有多个连通孔,由多个引导部分流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多个连通孔沿该分隔部的另一侧的方向流动,所述多个连通孔分别被限定在多个流动空间的一侧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扁平管,供制冷剂在其中流动,所述多个扁平管沿竖直方向布置;集管,联接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以将制冷剂引导到多个扁平管中;以及引导装置,设置在该集管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其中该引导装置包括:多个引导部,将制冷剂分配到多个流动空间中;以及分隔部,联接到所述多个引导部的一侧,该分隔部具有连通孔,流入到多个流动空间中的制冷剂通过该连通孔流入到所述扁平管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扁平管,供制冷剂在其中流动,所述多个扁平管沿竖直方向布置;集管,联接到所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用以将制冷剂引导到所述多个扁平管中;以及引导装置,设置在该集管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并具有多个流动空间,其中该引导装置包括:多个引导部,将制冷剂分配到对应的流动空间中;以及分隔部,联接到所述多个引导部的一侧,该分隔部具有连通孔,流入到所述多个流动空间中的制冷剂通过该连通孔流入到扁平管中。
在附图和下文的描述中提出了一个或更多的实施例的细节。其他多个特征将从下文的描述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线II-II’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管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6和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管的一部分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状态的视图;
图8是沿图7的线I-I’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通过模拟根据图8的集管的制冷剂流动获得的结果的视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集管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通过模拟根据图10的集管的制冷剂流动获得的结果的视图;
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前视图;
图14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侧视图;
图15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流入集管的立体图;
图16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热交换器的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这些实施例的示例。然而,本发明可具体化为多个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解释为限制于这里所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包括在其他后退的发明中或者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替代性实施例也将能够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概念。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线I-I’的剖视图,而图3是沿图1的线II-II’的剖视图。
参照图1到图3,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包括:集管50和100,其竖直地延伸预定的长度;扁平管20,联接到集管50和100并水平地延伸,从而充当制冷剂管;以及多个散热鳍片30,以预定的距离布置在集管50与100之间,并且扁平管20穿过这些散热鳍片。集管50和100可称为“竖直型集管”,其中集管50和100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详细而言,集管50和100包括第一集管50,该第一集管包括:制冷剂流入部51,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流入部被引入到热交换器10中,以及制冷剂排放部55,热交换器10中热交换的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排放部被排放;以及第二集管100,与第一集管50间隔开。多个扁平管20的每一个的一侧的端部可联接到第一集管50,并且多个扁平管20的每一个的另一侧的端部可联接到第二集管100。
在第一集管50和第二集管100中各自限定了制冷剂的流动空间。第一集管50或第二集管100中的制冷剂可被引入到扁平管20中,并且在第一集管50或第二集管100中流入到扁平管2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可被切换。
例如,在第一集管50中沿向左方向流动通过扁平管20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可被切换成沿向右的方向流动。此外,在第二集管100中沿向右方向流动通过扁平管20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可被切换成沿向左的方向流动(见图3)。因此,第一集管50或第二集管100可被称为“返回集管”。
制冷剂流入部51可被设置在第一集管50的下部,而制冷剂排放部55可被设置在第一集管50的上部。通过制冷剂流入部51引入的制冷剂被循环到扁平管20中,以沿与重力相反的方向流动。之后,制冷剂可通过制冷剂排放部55被排放。亦即,制冷剂可从制冷剂流入部51向制冷剂排放部55流动。
例如,当热交换器10充当蒸发器时,引入到制冷剂流入部51的制冷剂可以是具有较低干燥度的液态制冷剂或两相制冷剂。而且,通过制冷剂排放部55排放的制冷剂可以是具有较高干燥度的气态制冷剂或两相制冷剂。因此,制冷剂当经过热交换器10时,其密度和比容积会增大,因此制冷剂可容易地向上流动。
扁平管20可在第一集管50与第二集管100之间被设置为多个。多个扁平管20可沿竖直方向彼此间隔开。
每个扁平管20包括:管本体21,限定扁平管的外观;以及分隔肋22,用于在管本体21中限定多个微通道25。引入到扁平管20中的制冷剂可被均匀地分配到多个微通道25中而流动。而且,散热鳍片30具有通孔32,多个扁平管20穿过这些通孔。
在第一集管50或第二集管100中设置挡板58,用于以Z字形引导制冷剂以流入第一集管50、扁平管20以及第二集管100。挡板58可设置为将第一集管50或第二集管10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借助挡板58,可将沿着扁平管20流动的制冷剂的通道设置为呈S形的曲折线。由于沿扁平管20流动的制冷剂的通道被设置为曲折线,可以增加制冷剂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时间,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总之,可借助挡板58将第一集管50或第二集管100的内部空间划分为多个空间。这里,可将每个分隔的空间理解为使制冷剂能够流入扁平管20的空间部。
在第二集管100中设置引导装置150,用以将流入第二集管100的制冷剂引导向扁平管20。
引导装置150包括分隔部151,用以分隔第二集管100的内部空间。例如,分隔部151竖直地延伸以水平地分隔第二集管100的内部空间。
引导装置150还包括:引导部155,设置在分隔部151的一侧上,用以将制冷剂分配到多个流动通道中;以及多个分隔壁157,设置在分隔部151的另一侧上以引导制冷剂,使得制冷剂流入至少一个扁平管20。
每个分隔壁157沿扁平管20的方向从分隔部151延伸,而引导部155沿与扁平管20相反的方向从分隔部151延伸。分隔壁157和引导部155均可被设置为多个。
在分隔部151中限定一连通孔152,沿着引导部155流动的制冷剂经由该连通孔穿过分隔部151。连通孔152可被设置为多个,以与扁平管20的位置或高度对应。当制冷剂沿引导部155向上流动时,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连通孔152被引入到扁平管20中。
上述多个连通孔152可被限定在多个分隔壁157的一个分隔壁与邻近这个分隔壁的另一分隔壁之间。
引导装置150可设置在被挡板58分隔的多个空间的最上方的空间中。例如,引导装置150可设置在与制冷剂排放部55对应的位置处。
另一方面,可理解的是,在从制冷剂流入部51到制冷剂排放部55的流入到热交换器10中的制冷剂的全部通道中,引导装置150被设置在更靠近制冷剂排放部55而不是制冷剂流入部51的通道上。因此,可借助引导装置150将具有较高流速的气态制冷剂或者具有较高干燥度的两相制冷剂引导并且均匀地分配到多个扁平管20中。
或者,可在第二集管100中沿竖向设置多个引导装置150。例如,引导装置150还可被设置在第二集管100的下部或中间部。
现将参照图3描述根据当前实施例的制冷剂的流动。
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入部51被引入而流到多个扁平管20中(图3中的向右方向)。处于预定高度之上的制冷剂的上游的流动可被设置在制冷剂流入部51上方的挡板58限制。经过扁平管20的制冷剂在第二集管100中向上流动。之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可被切换为沿向左的方向流动。制冷剂的在预定的高度之上的上游流动可被设置在第二集管100中的挡板58所限制。
而且,经过扁平管20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可在第一集管50中再次被切换而流入到扁平管20中。上述循环过程(沿向左或向右方向的流动)可被重复地执行。此外,如以上所述,制冷剂的循环过程可借助挡板58而被容易地执行。而且,制冷剂可通过制冷剂流入部51引入而循环到扁平管20中。之后,制冷剂可朝向制冷剂排放部55,即沿的重力的反方向向上流动。
在上述的制冷剂循环过程中,当制冷剂达到第二集管100的上部时,制冷剂沿引导装置150向上流动。而且,制冷剂可被引导部155分流到多个通道中流动。
之后,制冷剂可从分隔部151的一侧经由连通孔152流动到另一侧而流入到扁平管20中。当制冷剂流经扁平管20时,制冷剂被引入到第一集管50,并且之后通过制冷剂排放部55而排放到热交换器10之外。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集管。以下,将第二集管称为“集管”。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管的立体图,而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管的立体分解图。
参照图4和图5,根据本实施例的集管100包括:集管本体110,联接到扁平管20;集管盖,联接到集管本体110的一侧;以及引导装置150,联接到集管本体110和集管盖120的内侧。集管本体110和集管盖120可彼此成为一体。或者,集管本体110和集管盖120可被设置为分开的部件,然后彼此联接。
详细而言,集管本体110、集管盖120以及引导装置150可通过钎焊彼此一体化。亦即,可将焊药(例如,金属覆层)设置在集管本体110、集管盖120和引导装置150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将集管本体110、集管盖120和引导装置150彼此联接或组装。在此情况下,彼此联接或组装的集管本体110、集管本体110和引导装置150可在标准的燃烧炉中加热并且被焊接。
如以上所述,由于集管本体110、集管盖120和引导装置150通过钎焊彼此一体化,集管100可被牢固地保持。因此,由于不需要单独的联接构件,可简化制造集管100的过程,并且可减少制造成本。
在集管本体110中设置有管联接部112,以供多个扁平管20联接到该管联接部。管联接部112可通过切割集管本体110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而且,管联接部112可被设置为多个以与多个扁平管20的位置对应。
引导装置150包括:分隔部151,沿引导装置150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分隔壁157,联接到分隔部151的一侧并且彼此间隔开;以及引导部155,联接到分隔部151的另一侧,以沿着分隔部151的长度方向延伸。
上述多个分隔壁157联接到集管本体110的内侧。此外,多个分隔壁157彼此隔开大体相同的距离。具有预定数量的管联接部112可被设置在一个分隔壁与邻近该分隔壁的另一分隔壁之间。例如,如图4中所示,该预定的数量可以是两个。
在上述一个分隔壁与另一分隔壁之间流动的制冷剂被引导流入具有预定数量的管联接部112。因此,可限制经过一个分隔壁或另一分隔壁而沿集管100的长度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
引导部155可被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引导部155可彼此间隔开。此外,引导部155可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即平行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延伸。亦即,在集管100联接到热交换器10的状态中,引导部155可沿竖直方向延伸。因此,引导部155可相对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而沿水平方向分配制冷剂。
引导部155可从分隔部151延伸并且联接到集管盖120或集管本体110的内表面。而且,为了有效地分配制冷剂,多个引导部155彼此可平行地延伸(见图8)。
图6和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管的一部分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状态的视图,图8是图7沿线I-I’的剖视图,而图9是示出通过模拟根据图8的集管的制冷剂流动获得的结果的视图。
参照图6,制冷剂流入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管100。制冷剂可从集管100流入到多个扁平管20中。
当制冷剂在流入集管100的同时到达引导装置150时,制冷剂被分流到引导流入部155a中的多个通道中。例如,制冷剂可借助引导流入部155a而相对于它的流动方向水平地散布而流入引导部155。因此,当制冷剂分流到多个通道中时,制冷剂可以不集中到空间的某一部分中,而是均匀地分配到整个空间中。
参照图8,每个引导部155从分隔部151延伸并且联接到集管盖120的内侧。因此,在集管100内侧可限定由引导部155分隔的多个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
多个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可相对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被水平地分隔。
而且,连通孔152被限定在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的每一个的下部(图8中),制冷剂从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通过该连通孔朝向分隔壁157流动。连通孔152被限定在分隔部151中。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中的制冷剂穿过分隔部151流入分隔部151的侧部空间。这里,该侧部空间表示在分隔部151的与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相反的侧部所限定的空间。
分隔壁157包括对分隔部151的侧部空间进行分隔的多个分隔壁。所述多个分隔壁包括第一分隔壁157a、第二分隔壁157b以及第三分隔壁157c。
如以上所述,多个分隔壁彼此间隔大体相同的距离。在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之间可设置相同数量的管联接部112。而且,连通孔152被限定为与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之间的空间相对应。
因此,沿每个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流动的制冷剂当流经连通孔152时被相邻的两个分隔壁引导。之后,制冷剂可经由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之间的空间而被引入到扁平管中。
例如,如图7和图8中所示,沿每个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流动的制冷剂的在第五流动空间156e中的制冷剂首先经过分隔部151。之后,制冷剂相继地流入第一流动空间156a、第二流动空间156b、第四流动空间156d以及第三流动空间156c。
亦即,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中限定的连通孔152与引导流入部155a之间距离可以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冷剂被分流到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的每一个中的状态下,制冷剂可在不同的时间点流过连通孔152。因此,处于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中的制冷剂可分别被引入到不同的扁平管20中。
例如,如图7中所示,流入第三流动空间156c的制冷剂可被引入到热交换器10的扁平管20的最上部(见图3)。
由于借助上述制冷剂流动而将制冷剂顺利地分配到集管100中的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中,因此可将制冷剂有效地分配到多个扁平管20中。
特别地,如图9中所示,当制冷剂被引入到引导装置150中时,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可被均匀地分配到由多个引导部155隔开的流动空间156a、156b、156c、156d和156e的每一个中。详细而言,在集管100中限定了供气态制冷剂在其中流动的气体流动空间171和供液态制冷剂在其中流动的液体流动空间172。
液体流动空间172可围绕气体流动空间171而被限定。因此,制冷剂可沿着相对较薄的层流动,使得制冷剂靠近集管100的内表面。
当与未设置引导部的情况下的制冷剂流动,即液态制冷剂沿集管的内表面形成较厚流动层的情况下的制冷剂流动(见图17)相比时,上述的制冷剂流动可提高制冷剂分配效率,并且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被分隔为上层和下层。
下面将描述第二实施例。除了引导装置之外,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主要描述两者的不同点,并且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相同部分将以相同的描述和附图标记来标示。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集管的剖视图,而图11是示出通过模拟根据图10的集管的制冷剂流动获得的结果的视图。
参照图10,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引导装置150包括从分隔部151向集管盖120径向延伸的多个引导部255。所述多个引导部255联接到集管盖120的内表面。因此,集管100的内部空间被分隔为多个流动空间。由于这与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相似,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上述多个引导部255可相对于分隔部151的虚拟中心线l1向外倾斜。此时,虚拟中心线l1可代表从分隔部151的中心部C1向集管盖120的外表面的中心部C2直线地延伸的路线。也就是,虚拟中心线l1可称为集管100的竖直中心线。
多个引导部255包括设置在虚拟中心线l1的一侧的第一引导部255a和第二引导部255b以及设置在虚拟中心线l1的另一侧的第三引导部255c和第四引导部255d。上述多个引导部255的两侧可相对于虚拟中心线l1彼此对称。
第二引导部255b设置在第一引导部255a与虚拟中心线l1之间,而第三引导部255c设置在虚拟中心线l1与第四引导部255d之间。
远离多个引导部255的虚拟中心线l1的一个引导部可比靠近虚拟中心线l1的另一引导部更为向外倾斜。也就是,远离多个引导部255的虚拟中心线l1的引导部可比靠近虚拟中心线l1的引导部更为向外倾斜。
例如,第一引导部255a与虚拟中心线l1之间的角度α2大于第二引导部255b与虚拟中心线l1之间的角度α1
相似地,第四引导部255d与虚拟中心线l1之间的角度大于第三引导部255c与虚拟中心线l1之间的角度。亦即,随着多个引导部255远离虚拟中心线l1,倾斜度会增大。
如以上所述,由于多个引导部255从集管100的中心线向外倾斜,而远离中心线的引导部的倾斜角大于靠近中心线的引导部的倾斜角,因此被引入到引导装置250中的制冷剂可在集管100的整个流动空间上均匀地分布。
特别地,如图11中所示,当制冷剂被引入到引导装置250中时,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可被均匀地分配到由多个引导部分隔的流动空间中。详细而言,在集管100中限定了供气态制冷剂在其中流动的气体流动空间271、供液态制冷剂在其中流动的液体流动空间272以及供气态和液态制冷剂的混合物在其中流动的混合流动空间273。
混合流动空间273围绕气体流动空间271而被限定,并且液体流动空间272围绕混合流动空间273而被限定。而且,由于液体流动空间272中的制冷剂被倾斜引导部引导到集管100的边缘部(角部)中,因此制冷剂可形成较薄的层,使得制冷剂靠近集管100的内表面流动。
当与未设置引导部的情况下的制冷剂流动、即液态制冷剂沿集管的内表面形成较厚流动层的情况下的制冷剂流动(见图17)相比时,上述的制冷剂流动可提高制冷剂分配效率,并且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被分隔到上层和下层中。
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参照图12,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的集管100包括沿集管100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引导装置150。
上述多个引导装置150可被设置为从集管100的下端到集管100的上端彼此间隔开。详细而言,上述多个引导装置150可相对于挡板58垂直地分隔。关于引导装置150的描述将借助第一实施例的描述来表示。
如图12所示,由于多个引导装置150被设置在集管100中,因此引导装置150可防止制冷剂被集中到集管100的整个长度或区域上的集管100中的某一个空间中。而且,由于制冷剂被分配到每一个流动空间,使得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充分地彼此混合,因此可容易地将两相的制冷剂引入到连接到集管100的每一个扁平管中。
在竖直式集管中,引导装置150被设置在图3中的集管100的最上部,并且多个引导装置150被设置在图12中的集管100的整个区域上。
然而,另一方面,引导装置150可设置在集管100的中间或下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之前的实施例将会容易地理解这一点。
现在将描述另一实施例。
虽然在图12中,多个引导装置150沿集管100的整个长度被设置,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可沿集管100的整个长度设置一个引导装置150。亦即,一个引导装置150可从集管100的下端向上延伸到集管100的上端。
图13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前视图,图14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侧视图,而图15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流入集管的立体图。
参照图13,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包括:集管80和300,以预定的长度竖直地或水平地延伸;多个扁平管20,联接到集管80和300而以竖直或水平方式延伸,从而充当制冷剂管;以及多个散热鳍片30,以预定的距离布置在集管80与300之间,并且扁平管20穿过这些散热鳍片。集管80和300可被称为“竖直式集管”,其中集管80和300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详细而言,集管80和300包括:进入集管300,该进入集管包括:制冷剂流入部51,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流入部而被引入到热交换器10,以及制冷剂排放部55,在热交换器10中热交换的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排放部而被排放;以及返回集管80,与进入集管300向上或向下间隔开。多个扁平管20的一个侧端联接到进入集管300,而另一侧端联接到返回集管80。
进入集管300包括:流入集管310,其包括制冷剂流入部51;排放集管320,设置在流入集管310的侧部并且包括制冷剂排放部55;以及集管分隔部330,设置在流入集管310与排放集管320之间,以分隔这些集管。
返回集管80包括:流入集管81,制冷剂从扁平管20经过该流入集管而被引入;排放集管82,设置在流入集管81的侧部上;以及集管分隔部85,将流入集管81与排放集管82分隔。在集管分隔部85中限定供制冷剂流过的通孔86。
引入到返回集管80中的制冷剂通过通孔86流入排放集管82,而排放集管82中的制冷剂流入扁平管20。
扁平管20被布置为两排。通过制冷剂流入部51引入到流入集管310中的制冷剂被引入到被布置为两排的扁平管20的第一(排)扁平管中。此时,制冷剂可被分流并引入到多个第一扁平管中。
流入第一扁平管中的制冷剂被引入到进入集管80中。而且,制冷剂经由流入集管81和排放集管82流入被布置为两排的扁平管20的多个第二扁平管中。流入多个第二扁平管的制冷剂可在进入集管300中彼此混合,然后通过制冷剂排放部55排放到外部。
在进入集管300中设置用于分配制冷剂的引导装置。详细而言,该引导装置可设置在流入集管310的内部,用以引导被引入到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详细而言,流入集管310包括:集管本体311,包括联接到扁平管20的管联接部312;集管盖318,联接到集管本体311的侧部;以及引导装置,设置在集管本体311与集管盖318之间的合适位置。
该引导装置包括:分隔部314,将流入集管310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多个引导部315,从分隔部314沿一个方向延伸以分流制冷剂;以及多个分隔壁313,从分隔部314沿另一方向延伸,以引导制冷剂从引导装置进入到扁平管20中。这里,该一个方向与该另一方向相反。而且,在分隔部314中限定多个连通孔316。
由于分隔部314、引导部315、分隔壁313和引导部315的设置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那些相似,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当通过制冷剂流入部51被引入到流入集管310中的制冷剂到达该引导装置的入口侧时,制冷剂被引导部315分流到多个通道中,以经由连通孔316沿分隔壁313的方向流动。之后,制冷剂可通过管联接部312被引入到多个第一扁平管中。
如以上所述,在包括水平式集管的热交换器中,由于引导装置设置在进入集管中,并且制冷剂被多个引导部分流而流入扁平管中,因此制冷剂可在制冷剂被均匀地分配的状态下进行热交换。
特别是,当热交换器10充当蒸发器时,引入到热交换器10中的初始制冷剂可以是具有较低干燥度的两相制冷剂或液态制冷剂。而且,在制冷剂在热交换器10中进行热交换之后,刚好通过热交换器10排放的制冷剂可以是具有较高干燥度的两相制冷剂或气态制冷剂。
因此,根据当前的实施例,当引导装置被设置在热交换器的流入集管中时,由于液态制冷剂或具有较低干燥度的两相制冷剂被有效地排放而流入扁平管,因此可提高扁平管中的热交换性能。
根据所提出的这些实施例,可在集管中设置该引导装置以将集管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流动空间。因此,由于当制冷剂沿引导装置流动时被分配到多个流动空间中,因此引导装置可防止制冷剂集中到集管中的某一个空间中。
而且,由于制冷剂被分配到每一个流动空间中,使得流体和气态制冷剂充分地彼此混合,因此可将两相制冷剂容易地引入到连接到集管100的每一个扁平管中。
而且,由于引导装置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延伸,因此可以不阻碍制冷剂的流动。
此外,由于引导装置从集管的中心线向外逐渐倾斜,制冷剂(尤其是液态制冷剂)可以均匀地分布到集管中的流动空间中而流入集管内。
而且,由于在引导装置的分隔部中限定多个连通孔,并且这些连通孔相对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彼此水平地间隔开,因此每一个流动空间中的制冷剂可通过这些连通孔被有效地引入到扁平管中。
而且,由于分隔壁被设置在引导装置中用以防止流过连通孔的制冷剂沿集管连续地流动,因此制冷剂可被容易地引导到扁平管中。
因此,由于制冷剂被均匀地分配到多个扁平管中,因此可以提高制冷剂与周围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虽然参照多个阐释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应理解的是,能够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出的多种其他的修改和实施例也将落入本发明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更具体而言,在本发明、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对组成部件和/或主题的组合安排的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修改。除了零部件和/或布置中的变型和修改之外,替代性的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8)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
多个制冷剂管,供制冷剂在其中流动;
散热鳍片,所述多个制冷剂管插入该散热鳍片中,并且制冷剂和流体通过该散热鳍片相互进行热交换;
集管,联接到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的至少一侧,以限定供制冷剂流动的内部空间;以及
至少一个引导装置,设置在该集管中并具有多个流动空间,用以将制冷剂分流到对应的制冷剂管,
其中该引导装置包括:
分隔部,其分隔该集管的内部空间,并具有多个连通孔;以及
多个引导部,设置在该分隔部的一侧并沿该集管或该分隔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其中在所述多个引导部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流入部,制冷剂通过该引导流入部被引入到所述多个引导部,并且在所述多个流动空间的一个流动空间中限定的连通孔与该引导流入部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在所述多个流动空间的另一个流动空间中限定的连通孔与该引导流入部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集管包括:集管本体,该集管本体具有联接到所述制冷剂管的管联接部;以及联接到该集管本体的集管盖,并且
至少一个所述引导部从该分隔部延伸,并且被联接到该集管盖或该集管本体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集管本体、该集管盖以及该引导装置通过钎焊而彼此成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在该分隔部的所述另一侧上设置有彼此间隔的多个分隔壁,并且
流经所述多个连通孔的制冷剂被所述多个分隔壁引导流入所述制冷剂管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引导装置在该集管的整个区域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引导装置沿该集管的延伸方向被设置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集管包括:
制冷剂流入部,设置在该集管的下部中,用以允许制冷剂流入该热交换器;以及
制冷剂排放部,与该制冷剂流入部向上间隔开地设置,用以排放流经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引导装置设置在更靠近该制冷剂排放部而不是该制冷剂流入部的制冷剂通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集管包括:
进入集管,包括用于引入制冷剂的流入集管和用于排放制冷剂的排放集管;以及
返回集管,与该进入集管向上或向下间隔开地设置,用以切换引入到所述制冷剂管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其中该引导部设置在该流入集管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多个引导部中的至少一个引导部沿该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平行地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多个引导部彼此平行地从该分隔部延伸,或者从该集管或该分隔部的中心线向外倾斜地延伸。
12.一种热交换器,包括:
多个扁平管,供制冷剂在其中流动,所述多个扁平管沿竖直方向布置;
集管,联接到所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用以将制冷剂引导到所述多个扁平管中;以及
引导装置,设置在该集管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并具有多个流动空间,
其中该引导装置包括:
多个引导部,将制冷剂分配到对应的流动空间中;以及
分隔部,联接到所述多个引导部的一侧,该分隔部具有连通孔,流入到所述多个流动空间中的制冷剂通过该连通孔流入到所述扁平管中,
其中所述多个引导部相对于该分隔部的中心线向外倾斜,以沿该集管的边缘方向引导制冷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多个流动空间被相对于该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水平地隔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引导装置包括多个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从该分隔部向所述扁平管延伸,用以引导流过该连通孔的制冷剂进入到所述扁平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在所述多个分隔壁中的一个分隔壁与邻近所述一个分隔壁的另一分隔壁之间限定有多个连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集管包括管联接部,所述扁平管被联接到所述管联接部;并且
在所述多个分隔壁之间设置有相同数量的管联接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连通孔被设置为多个以与所述多个流动空间相对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多个引导部彼此平行地延伸以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对应。
CN201310160709.3A 2012-05-04 2013-05-03 热交换器 Active CN1033831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47565 2012-05-04
KR1020120047565A KR101826365B1 (ko) 2012-05-04 2012-05-04 열교환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3171A CN103383171A (zh) 2013-11-06
CN103383171B true CN103383171B (zh) 2015-12-02

Family

ID=48190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0709.3A Active CN103383171B (zh) 2012-05-04 2013-05-03 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57121B2 (zh)
EP (1) EP2660549B1 (zh)
JP (1) JP5869517B2 (zh)
KR (1) KR101826365B1 (zh)
CN (1) CN1033831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60956A1 (ja) * 2012-04-26 2013-10-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用ヘッダ及びこの熱交換器用ヘッダを備えた熱交換器
US9392907B2 (en) 2012-05-01 2016-07-19 Michael Allora Bulk cooking oil distribution system
EP3033579B1 (en) * 2013-08-12 2017-08-02 Carrier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and flow distributor
JP5741658B2 (ja) * 2013-09-11 2015-07-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JP5975971B2 (ja) * 2013-12-03 2016-08-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741680B1 (ja) * 2013-12-27 2015-07-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KR20150087515A (ko) * 2014-01-22 2015-07-3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의 열교환부재
KR102170312B1 (ko) * 2014-02-07 2020-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JP6213362B2 (ja) * 2014-04-17 2017-10-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KR20150133035A (ko) * 2014-05-19 2015-11-27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실외열교환기
EP2960609B1 (en) * 2014-06-26 2022-10-05 Valeo Autosystemy SP. Z.O.O. Manifold, in particular for use in a cooler of a cooling system
WO2016038652A1 (ja) * 2014-09-08 2016-03-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器の板状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JP5850118B1 (ja) * 2014-09-30 2016-02-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6361452B2 (ja) * 2014-10-16 2018-07-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蒸発器
CN104654668B (zh) * 2014-12-31 2017-06-30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
JP6107842B2 (ja) * 2015-01-19 2017-04-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6020610B2 (ja) * 2015-01-19 2016-11-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ES2858552T3 (es) * 2015-06-29 2021-09-30 Carrier Corp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de microtubos
KR20170029317A (ko) 2015-09-07 2017-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 채널 타입 열교환기
KR20170031556A (ko) 2015-09-11 2017-03-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 채널 타입 열교환기
KR102622732B1 (ko) * 2016-09-13 2024-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열교환기용 헤더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347003B1 (ja) * 2017-01-25 2018-06-20 デウ シップビルディング アンド マリン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Lng船の蒸発ガス再液化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FR3068774B1 (fr) * 2017-07-06 2019-12-2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regulation thermique d'au moins un element de stockage d'energie electrique
JP2019109013A (ja) * 2017-12-18 2019-07-04 協立エアテック株式会社 放熱器
US10443959B2 (en) 2018-03-16 2019-10-15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Integral heat exchanger manifold guide vanes and supports
CN112752944B (zh) * 2018-09-28 2022-04-0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WO2020089966A1 (ja) * 2018-10-29 2020-05-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9682124A (zh) * 2018-12-24 2019-04-26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换热器及热泵空调系统
JP2020115069A (ja) * 2019-01-18 2020-07-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WO2020161761A1 (ja) * 2019-02-04 2020-08-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JP2020165578A (ja) * 2019-03-29 2020-10-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分流器
JP2020165579A (ja) * 2019-03-29 2020-10-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分流器
CN111750699B (zh) * 2019-03-29 2022-04-05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组件
JP6806187B2 (ja) * 2019-06-13 2021-01-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CN112880465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件及换热器
US11519670B2 (en) 2020-02-11 2022-12-06 Airborne ECS, LLC Microtube heat exchanger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21167359A2 (ko) * 2020-02-18 2021-08-26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KR102286228B1 (ko) * 2020-04-08 2021-08-04 박천수 쉘앤튜브타입 오일냉각기
USD967361S1 (en) * 2020-08-17 2022-10-18 Mercracing, Llc Heat exchanger
JP2022099870A (ja) * 2020-12-23 2022-07-05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冷媒分配器及びこの冷媒分配器を備える熱交換器
CN114216165B (zh) * 2021-11-25 2023-06-2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1009A (zh) * 2003-04-28 2006-05-31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
EP1857763A2 (en) * 2006-05-18 2007-11-21 Doowon Climate Control Co., Ltd Header for high pressure heat exchanger
US20090120627A1 (en) * 2006-07-25 2009-05-1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CN101558277A (zh) * 2006-10-13 2009-10-14 开利公司 具有带分配插件的返回歧管的多通路热交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44900B2 (ja) 1989-12-26 1997-08-25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3627295B2 (ja) 1995-06-28 2005-03-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3705859B2 (ja) 1996-03-29 2005-10-12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分配装置を備えた熱交換器
JPH10185463A (ja) * 1996-12-19 1998-07-14 Sanden Corp 熱交換器
DE19719254B4 (de) * 1997-05-07 2005-08-18 Valeo Klimatechnik Gmbh & Co. Kg Sammler eines Wärmetauschers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Kammerunterteilung aus sich kreuzenden Flachstegen
JPH11201685A (ja) 1998-01-08 1999-07-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装置
JP3829452B2 (ja) * 1998-01-12 2006-10-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ITTO980427A1 (it) 1998-05-20 1999-11-20 Magneti Marelli Climat Srl Condensatore per veicoli con un distributore includente una vasca coll ettrice ed una piastra di fondo.
JP2005090946A (ja) * 2003-08-08 2005-04-07 Showa Denko Kk 熱交換器およびエバポレータ
JP2007101158A (ja) 2005-10-07 2007-04-19 Denso Corp 熱交換器
KR101172696B1 (ko) * 2006-04-14 2012-08-09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WO2009048451A1 (en) * 2007-10-12 2009-04-16 Carrier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s having baffled manifolds
JP4881276B2 (ja) 2007-10-19 2012-02-22 株式会社ティラド 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交換器
JP5486782B2 (ja) * 2008-08-05 2014-05-07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
JP2010197008A (ja) * 2009-02-26 2010-09-0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熱交換器
JP5508818B2 (ja) 2009-11-09 2014-06-04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
US20110139421A1 (en) * 2009-12-15 2011-06-1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low distributor for a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US8434324B2 (en) * 2010-04-05 2013-05-07 Denso Corporation Evaporator unit
US10047984B2 (en) * 2010-06-11 2018-08-14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vaporator
JP5740134B2 (ja) * 2010-10-25 2015-06-24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1009A (zh) * 2003-04-28 2006-05-31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
EP1857763A2 (en) * 2006-05-18 2007-11-21 Doowon Climate Control Co., Ltd Header for high pressure heat exchanger
US20090120627A1 (en) * 2006-07-25 2009-05-1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CN101558277A (zh) * 2006-10-13 2009-10-14 开利公司 具有带分配插件的返回歧管的多通路热交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60549B1 (en) 2022-11-09
JP2013234839A (ja) 2013-11-21
CN103383171A (zh) 2013-11-06
KR101826365B1 (ko) 2018-03-22
US9557121B2 (en) 2017-01-31
JP5869517B2 (ja) 2016-02-24
EP2660549A3 (en) 2018-01-24
KR20130123995A (ko) 2013-11-13
US20130292104A1 (en) 2013-11-07
EP2660549A2 (en)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3171B (zh) 热交换器
EP2597413B1 (en) Heat exchanger
CN101796367B (zh) 蒸发器
EP2784428B1 (en) Heat exchanger
JP3958400B2 (ja) 分配ヘッダー
CN102272546B (zh) 换热器、热泵系统和空调系统
CN104879954A (zh) 热交换系统及其换热器
JP4213504B2 (ja) 蒸発器
JP2008016872A (ja) 半導体素子の冷却装置
CN105783347A (zh) 降膜式蒸发器用制冷剂分配器
JP2006132913A (ja) 熱交換式冷却器
JP4517333B2 (ja) 熱交換器
JP2015092120A (ja) 凝縮器
JP6075631B2 (ja) 蓄電池の冷却装置
CN112682981A (zh) 换热器
JP2016176615A (ja) パラレルフロー型熱交換器
JP6919511B2 (ja) 蒸発器
JP2017203609A (ja) エバポレータ
CN110168304A (zh) 在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热交换器的收集箱内分配制冷剂的装置
CN218545333U (zh) 冷凝器
WO2022121768A1 (zh) 换热器
JP2017219279A (ja) 熱交換器
CN101655297B (zh) 一种蒸发器
JP2011099649A (ja) エバポレータ
JP2016223642A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