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7942B - 制造吸收体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造吸收体的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27942B CN103327942B CN201280005675.4A CN201280005675A CN103327942B CN 103327942 B CN103327942 B CN 103327942B CN 201280005675 A CN201280005675 A CN 201280005675A CN 103327942 B CN103327942 B CN 1033279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liquid absorbent
- travel path
- downstream
- supply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6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29920000247 superabsorbe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2700 ur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31 Pulp (pap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09 synthet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608 fe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0098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non-adhesive dressings or bandages
- A61F13/00991—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non-adhesive dressings or bandages for treating webs, e.g. for moisturising, coating, impregnating or applying powd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17—Making absorbent pads from fibres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of the fibr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0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permanent bending or reshaping or surface deformation of self sustaining lamin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0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permanent bending or reshaping or surface deformation of self sustaining lamina
- Y10T156/1007—Running or continuous length work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0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permanent bending or reshaping or surface deformation of self sustaining lamina
- Y10T156/1007—Running or continuous length work
- Y10T156/1023—Surface deformation only [e.g., emboss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通过将已落下的液体吸收性颗粒抽吸到抽吸部且将液体吸收性颗粒层叠到抽吸部来制造吸收体,其特征在于,该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包括:抽吸构件,其在表面上具有抽吸部,抽吸构件使抽吸部沿着预定的行进路径移动;覆盖构件,其包围行进路径的预定的范围;以及供应口,液体吸收性颗粒通过其落下且朝向所述表面供应,供应口设置在覆盖构件内的空间中的行进路径的上方;覆盖构件内的空间中的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位于供应口的位置的下游侧的空间被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中液体吸收性颗粒被抽吸到抽吸部,在第二区域中液体吸收性颗粒被抽吸到抽吸部,第二区域邻近第一区域的下游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吸收性物品诸如一次性尿布的吸收体的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吸收液体诸如液体排泄物的吸收性物品的实例,已知有一次性尿布、卫生巾等。这些吸收性物品通常包括通过将纸浆纤维制成预定形状而形成的吸收体,但最近存在仅仅使用颗粒状超吸收性聚合物(此后称为“SAP”)来形成吸收体而不使用液体吸收性纤维诸如纸浆纤维的情况。
用于制造这种吸收体103的设备110的实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图1A是示出部分设备110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B至图1D是示出设备110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放大视图。如图1B和图1C中所示,SAP通过该设备110间歇性地落下、供应和层叠到以输送方向输送的连续片材105上以便形成吸收体103。
引用清单
专利文献
PTL1:专利申请公开出版物第63-283777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此,已经落下和供应的SAP通常不能在图1B中连续片材105上的降落位置PO立即停止,而是如图1D所示那样在连续片材105上进行弹跳等,且试图在传输方向上向前分散到宽范围内。
在此期间,从控制层叠分布的观点出发,应该尽可能地防止产生非预期的供应位置,与在传输方向上的宽范围相比,在窄范围内集中进行SAP供应的情况下,层叠分布的控制将是令人满意的。
然而,在上述设备110的情况下,如图1D所示,其如此配置以至于固定供应位置PO的前方成为开放的空间SP110,以及在连续片材105上弹跳的SAP可以任何数量在传输方向上向前分散。因此,SAP基本上还被供应到开放的空间SP110内。换言之,在开放的空间SP110内已形成非预期的多个供应位置Pa,以及在传输方向上在宽的范围内进行SAP的供应,因此层叠分布的控制不令人满意,并且推测难以进行均匀的层叠分布。
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所述设备通过层叠诸如SAP的液体吸收性颗粒来制造吸收体,且可使得层叠分布均匀。
问题的解决方案
用于获得上述优势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通过将已落下的液体吸收性颗粒抽吸到抽吸部且将液体吸收性颗粒层叠到抽吸部来制造吸收体,其特征在于,该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包括:
抽吸构件,其在表面上具有抽吸部,抽吸构件使抽吸部沿着预定的行进路径移动;
覆盖构件,其包围行进路径的预定的范围;以及
供应口,液体吸收性颗粒通过其落下且朝向所述表面供应,供应口设置在覆盖构件内的空间中的行进路径的上方;
覆盖构件内的空间中的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位于供应口的位置的下游侧的空间被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中液体吸收性颗粒被抽吸到抽吸部,在第二区域中液体吸收性颗粒被抽吸到抽吸部,第二区域邻近第一区域的下游侧。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从本说明书和附图的描述将变得清楚。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所述设备通过层叠诸如SAP的液体吸收性颗粒来制造吸收体,并且可使得层叠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已被剖切的吸收体103的现有制造设备110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以及图1B至图1D是示出放大该设备110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2A是尿液吸收垫的吸收性主体1的俯视图;以及图2B是沿着图2A的线B-B所取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收体3的制造设备10的示意性侧剖视图。
图4是转鼓20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A是SAP供应设备30的放大视图;以及图5B是沿着图5A的线B-B所取的剖视图。
图6是SAP供应设备30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至少以下事项从本说明书和附图的描述将变得清楚。
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通过将已落下的液体吸收性颗粒抽吸到抽吸部且将液体吸收性颗粒层叠到抽吸部来制造吸收体,其特征在于,该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包括:
抽吸构件,其在表面上具有抽吸部,抽吸构件使抽吸部沿着预定的行进路径移动;
覆盖构件,其包围行进路径的预定的范围;以及
供应口,液体吸收性颗粒通过其落下且朝向所述表面供应,供应口设置在覆盖构件内的空间中的行进路径的上方;
覆盖构件内的空间中的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位于供应口的位置的下游侧的空间被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中液体吸收性颗粒被抽吸到抽吸部,在第二区域中液体吸收性颗粒被抽吸到抽吸部,第二区域邻近第一区域的下游侧。
通过吸收体的这种制造设备,将供应口的位置的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空间被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这样从供应口排出的液体吸收性颗粒在第一区域内集中地基本供应到抽吸部。即,与空间未被划分的情况相比,液体吸收性颗粒到抽吸部的供应在沿着行进路径方向上的小范围内进行。因此可实现层叠分布控制的改善,以及可容易地使得层叠分布均匀。
此外,由于如上所述的空间被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有效地抑制已落下到第一区域的液体吸收性颗粒在抽吸部上的弹跳等以及可有效地抑制分散到第一区域的外部。因此,不会形成非预期的供应位置,从而可实现层叠分布控制的改善,以及可容易地使得层叠分布均匀。
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中优选地:
通过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配置分隔构件,覆盖构件内的空间中的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位于供应口的位置的下游侧的空间被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由分隔构件限制液体吸收性颗粒从第一区域分散到第二区域。
通过吸收体的这种制造设备,由分隔构件抑制液体吸收性颗粒从第一区域分散到第二区域。因此在第一区域中可以可靠地实现将液体吸收性颗粒供应到抽吸部,可以可靠地防止形成非预期的供应位置,且可容易地使得层叠分布均匀。
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中优选地:
第二分隔构件配置在第二区域中;
第二区域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由第二分隔构件分成上游侧区域和下游侧区域。
根据吸收体的这种制造设备,由第二分隔构件抑制液体吸收性颗粒分散到第二区域内。
此外,也可以抑制液体吸收性颗粒泄漏到覆盖构件以外。
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中优选地:
供应口设置在供应管的下端部;
放入到供应管内的液体吸收性颗粒沿着供应管的管道落下,且经由管道部分从在所述下端部的供应口排出,管道部分设置在管道内并使液体吸收性颗粒的落下速度减小。
根据吸收体的这种制造设备,在供应管内落下的液体吸收性颗粒的落下速度在通过管道部分时减小。因此,在落下速度减小之后,液体吸收性颗粒才从供应管的供应口排出,然后落下到抽吸部上。因此,抑制液体吸收性颗粒降落到抽吸部上时的弹跳,且抑制颗粒分散和固定到抽吸部以外的部分上。
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中优选地:
供应管的下端部包括碰撞板,已沿着供应管的管道落下的液体吸收性颗粒碰撞到碰撞板上;
液体吸收性颗粒通过碰撞到碰撞板上,而使液体吸收性颗粒的行进方向朝向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的下游侧,并且液体吸收性颗粒从供应口排出。
根据吸收体的这种制造设备,将从供应口排出的液体吸收性颗粒的行进方向被定向到在沿着行进路径方向上的下游侧。因此可防止液体吸收性颗粒在该方向上分散到上游侧。因此在第一区域中可以可靠地将液体吸收性颗粒供应到抽吸部,且可容易地使得层叠分布均匀。
此外,通过碰撞到碰撞板上,液体吸收性颗粒的落下速度可减小,之后才降落到抽吸部上。因此,抑制液体吸收性颗粒降落到吸收部分上时的向上弹跳,从而可以抑制颗粒的分散。
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中优选地:
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以预定的间距设置抽吸部;
抽吸部具有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间歇性地形成的多个抽吸区域;
通过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配置分隔构件,覆盖构件内的空间的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位于供应口的位置的下游侧的空间被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
在碰撞板内的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边缘和分隔构件的下端部边缘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每个抽吸区域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的长度。
根据吸收体的这种制造设备,液体吸收性颗粒可对每个抽吸区域稳固地供应,且可以使得其层叠分布均匀。
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中优选地:
抽吸部具有多个进气孔,其在吸入空气的同时限制液体吸收性颗粒通过;以及
随着从进气孔吸入空气,液体吸收性颗粒被抽吸到抽吸部上。
通过吸收体的这种制造设备,通过利用进气孔的简单结构,液体吸收性颗粒层叠到抽吸部上而形成吸收体,因此,使得设备结构变得简单。
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中优选地:
在覆盖构件所包括的壁部中的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位于上游侧的壁部形成有将空气吸入到覆盖构件内的进气口;
在进气口和供应口之间的位置设置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将从进气口吸入的空气流引导到供应口;以及
通过导向板,空气流作为朝向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的下游侧的气流而被引导到供应口。
通过吸收体的这种制造设备,已经从进气口吸入的空气保持通过导向板朝向沿着行进路径方向上的下游侧流动以便到达供应口。因此,从供应口排出的液体吸收性颗粒被吹到下游侧,并且因为该原因从供应口排出的液体吸收性颗粒可以可靠地被引导到沿着行进路径方向上的下游侧。
===本发明实施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收体3的制造设备10中例如制造适于一次性尿布的尿液吸收垫的吸收性主体1。
尿液吸收垫通过被安装到已完成的一次性尿布上来使用,且主要吸收诸如尿液的液体排泄物。然后,在吸收预定量之后,仅将该使用过的尿吸收垫从一次性尿布上拆卸下来,以及尿布可由未使用过的尿液吸收垫替换。
尿液吸收垫具有大致片状的吸收性主体1和液体不可透过的防漏片材,所述吸收性主体1吸收液体排泄物且其配置在人体身体侧,所述防漏片材从身体侧相反侧处的表面覆盖吸收性主体1且可粘接到该表面。
图2A和图2B是吸收性主体1的说明性视图。图2A是俯视图,以及图2B是沿着图2A中的线B-B所取的剖视图。应当指出在图2A中,对应于尿液吸收垫产品的一个吸收性主体1单元由围绕其的双点划线示出。
如图2A和2B中所示,俯视的吸收性主体1的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其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此外,吸收性主体在厚度方向上为大致三层结构。更具体地,吸收液体的吸收体3由表面片材5从为人体身体侧的表面侧覆盖,以及还由背面片材7从为相反侧的背部表面侧覆盖。在吸收体3夹在表面片材5和背面片材7之间的状态下,表面片材5和背面片材7以在截面上向外延伸超过吸收体3的四边的框架状的方式安装到彼此以便形成吸收性主体1。
表面片材5和背面片材7是具有透气性的透液性片材,例如,其是由合成纤维等制成的具有10至5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无纺布。作为合成纤维,可以提供具有包芯结构的诸如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单纤维或复合纤维。应当指出的是,背面片材7可以是不透液性片材。
吸收体3例如由具有100至800微米粒径的颗粒状超吸收性聚合物(相当于液体吸收性颗粒,此后称为SAP)制成,并且通过以100至50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层叠SAP来形成。吸收体3由多个岛状的层叠部分3a,3b……构成,吸收体3以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预定的层叠图案来划分成上述部分。在附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吸收体3在每一个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被划分成三个部分。吸收体3包括总共九个层叠部分3a,3b……。作为SAP的具体实例,提供UG-840D(商品名,由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Ltd.制造)等。
图3示出吸收性主体1的制造设备10的示意性侧剖视图。在制造过程中的这一点上,以与图2A中相同的方式,吸收性主体1是在长度方向上尚未被分成产品单元的连续体。此外,吸收性主体1的宽度方向与制造设备10宽度方向(垂直于图3中纸表面的方向)对准。此后该宽度方向被称为“CD方向”。在这方面,CD方向是水平的。
制造设备10具有作为抽吸构件的转鼓20。转鼓20连续旋转,使得其外周表面20a(相当于一个表面)沿着预定的圆周路径Tr20(相当于行进路径)移动。此外,表面片材5的连续体(此后仅称为“表面片材5”)以预定的卷绕角度卷绕连续旋转的转鼓20的外周表面20a,且以这种方式,表面片材5以基本与外周表面20a一体地方式传输。然后,SAP从SAP供应设备30朝向处于由该表面片材5包绕状态的转鼓20的外周表面20a落下和供应。作为这样做的结果,SAP越过表面片材5附着到外周表面20a的抽吸部21(图3中未示出)上,以及层叠吸收体3。然后,最终将背面片材7供应到转鼓20的外周表面20a上,从而背面片材7叠置在表面片材5上,表面片材5与吸收体3层叠并一体式结合,从而制造出吸收性主体1的上述连续体。
应该注意在该实例中,背面片材7在叠置到表面片材5上之前,由粘合剂涂敷设备50预先涂敷粘合剂诸如热熔粘合剂,用该粘合剂执行上述的一体式结合,但该一体式结合的方法并不限于此。
图4示出了转鼓20的示意性透视图。转鼓20的主体是圆柱形构件,其围绕CD方向的水平轴线C20受到驱动和旋转。转鼓20的外周面20a关于CD方向是水平的。作为抽吸部21,吸收体3的模具(mold)21在外周面20a上以转鼓20的周方向Dc(相当于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的预定间距设置。每一个模具21基于前述层叠图案形成有作为抽吸区域的多个凹部21a,21b……;在该实例中,每一个模具21例如包括九个凹部21a,21b……。每一个凹部21a,21b……的底部关于CD方向大致水平地形成,此外大量的进气孔(未示出)形成在底部上。这些进气孔构成为当经过上述圆周路径Tr20中配置了SAP供应设备30的旋转角度范围θ时吸入空气(图3)。此时,每个进气孔在吸入空气的同时限制SAP通过。由此,当模具21经过图3中的旋转角度范围θ时,SAP越过表面片材5被吸附并层叠到模具21的每一凹部21a,21b……内。
使进气孔在旋转角度范围θ内吸入空气的进气机构的配置例如如下所述。首先,示出该结构,其中进气孔配置成通孔,其与转鼓20的内部圆周空间连通,设置将对应于内部圆周空间的旋转角度范围θ的空间从其它空间隔开的分隔壁,此外诸如送风机的负压源连接到所述空间,以便从对应于旋转角度范围θ的该空间吸入空气。
图5A是SAP供应设备30的放大视图,以及图5B是沿着图5A中的线B-B所取的剖视图。SAP供应设备30围绕转鼓20外周面20a的大致顶部20t的上方放置。SAP供应设备30包括:包围构件31(相当于覆盖构件),其与该外周面20a一起形成位于外周面20a的上方的空间SP31;SAP供应管34(相当于供应管),其大致容纳于包围构件31内且供应SAP;以及分隔板37(相当于分隔构件),其将在包围构件31内的空间SP31中的空间SP31d分成第一区域Z1和第二区域Z2,所述空间SP31d在SAP供应管34的供应口34k的位置的周方向Dc上的下游侧。
包围构件31例如是具有大致矩形截面的圆筒体(框架体),其不具有上侧壁部和下侧壁部,并具有对应其它四个表面的四个壁部31f,31e,31s,31s。包围构件31配置成使其下表面侧与转鼓20的外周面20a的顶部20t相对。因此,通过由包围构件31包围,防止SAP向周围分散到外部。
此外,在包围构件31的四个壁部31f,31e,31s,31s中的在周方向Dc上的上游侧的壁部31e上形成贯通该壁部的进气口31k。因此,除了从包围构件31的上端开口部分吸入空气之外,从上述模具21的进气孔吸入的空气从进气口31k被吸入到包围构件31内。将在后面描述该进气口31k。
SAP供应管34是一种管构件,其管轴方向C34作为整体基本上在上下方向面对,且在此使用具有矩形横截面的方管。在其上端部分,设置与SAP供应管34的管道连通的漏斗部分34a,以及在其下端部内,供应口34k形成开口并与管道连通。漏斗部分34a在包围构件31的上方突出。然后,在漏斗部分34a的上方设置螺旋供料器32,其以固定量的方式供给SAP,SAP以在CD方向上大致均匀分布的方式从螺旋供料器32落下并供应到漏斗部分34a。然后,SAP沿着SAP供应管34的管道落下并从下端部的供应口34k排出,从而SAP供应到转鼓20外周表面20a的大致顶部20t或供应到其周边区域内。应当注意通过SAP供应管34,已经实践了一些构思,诸如管道的一部分以锯齿形状态形成,将在后面描述这种构思。
分隔板37配置在空间SP31d中,以便使SAP的层叠分布均匀,该空间SP31d在包围构件31内的空间SP31中的、SAP供应管34的供应口34k的位置的周方向Dc上的下游侧。
即,如上所述,当从SAP供应管34的供应口34k排出到其内的空间(在周方向Dc上直接邻近供应口34k的下游侧空间)过大时,已经落下并被供应的SAP不会立即在转鼓20上的表面片材5的降落位置停止,而是会在表面片材5上弹跳等,且会朝向周方向Dc上的下游侧在宽范围内分散。然后,由于该分散,朝向表面片材5供应SAP的供应位置实际上会从固定位置PO的一个位置增加到非预期的多个位置。因此,变得难以形成具有均匀层叠分布的吸收体3。此外,在以在周方向Dc上的小范围内而不是在宽范围内集中且稳固地进行SAP供应的情况下,层叠分布的控制将变得令人满意,且可容易地使得层叠分布均匀。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分隔板37,在供应口34k的周方向Dc的下游侧的空间SP31d被分成第一区域Z1和邻近第一区域Z1的下游侧的第二区域Z2。因此可以抑制已经落下到第一区域Z1内的SAP在转鼓20上的表面片材5上弹跳而分散到第一区域Z1以外,从而抑制产生非预期的供应位置。此外,通过该分隔使供应口34k的邻接空间(指代第一区域Z1)的尺寸窄,这样SAP可以在窄范围内稳固地供应到转鼓20上的表面片材5上。然后,如上所述,上述层叠分布的控制可得到改善,且可以容易地使分布均匀。
分隔板37配置在使其上端部边缘37a处于比供应口34k的上端部边缘34ka高的位置,且下端部边缘37b配置成与表面片材5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然后,下端部边缘37b和表面片材5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例如设置成3mm到5mm。以这种方式,在避免表面片材5干扰下端部边缘37b、抑制分隔板37的前后(上游和下游)的巨大的压力差的同时,可有效地抑制通过间隙且分散到第二区域Z2的SAP的量。
该分隔板37例如为矩形板,以及如图5B所示,包围构件31固定地支撑到在CD方向上的包围构件31的两端所具有的一对侧壁部31s,31s上。即,分隔板37在CD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边缘37s,37s固定到包围构件的一对侧壁部31s,31s上,从而形成无间隙的接触。此外,以这种方式,可以抑制SAP分散到第二区域Z2内。
优选地,如图5A中所示,类似的分隔板38(相当于第二分隔构件)也相对于所述第二区域Z2分开设置,因此第二区域Z2可被分成在周方向Dc上游侧的区域Z2a和在下游侧的区域Z2b。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可由分隔板38抑制SAP分散到第二区域Z2内。此外,可以抑制SAP泄漏到包围构件31以外。应当注意的是,该分隔板38也是类似于上述分隔板37的矩形平板,此外下端部边缘38b和表面片材5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例如设定成3mm至5mm,此外分隔板38的在CD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边缘38s,38s与包围构件31的一对侧壁部31s,31s没有间隙地相接触地被固定支撑(图5B)。应当注意的是,通过提供两个或多个分隔板38,第二区域Z2可被分为三个或更多个区域。
顺便提及,在该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分隔板37之外,一些构思已被实践而使SAP的层叠分布均匀,且将其描述如下。
首先,作为一种构思,如图5A中所示,将SAP供应管34的一部分管道制成锯齿形。这样,经由漏斗部分34a放置到SAP供应管34内的SAP碰撞到为锯齿形管道部分的内壁表面上或以类似的方式接触到锯齿形管道部分的内壁表面,从而减小落下速度,此后SAP从供应管34的下端部的供应口34k排出,且落下到转鼓20上的表面片材5上。即,为锯齿形的该管道部分具有减小SAP落下速度的功能。因此,基于该速度的减小,抑制当降落到表面片材5上时的SAP弹跳,从而抑制SAP的分散。
通过下述来实现将该管道部分形成锯齿形状,例如通过将具有线性管轴方向C34的直管用作SAP供应管34的主体,且以交错的方式将突出部分34p1,34p2……形成在直管内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内壁表面34w1,34w2上。
例如,在图5A中的实例中,在直管的周方向Dc上的上游侧的内壁表面34w1上以在管轴方向C34上具有预定间距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突出部分34p1,34p1,以及下游侧的内壁表面34w2上在管轴方向C34上形成有多个突出部分34p2,34p2,此外突出部分34p1形成在上游侧的内壁表面34w1上的位置和突出部分34p2形成在下游侧的内壁表面34w2上的位置在管轴方向C34上偏移预定间距的一半。因此,SAP供应管34的一部分管道以锯齿形状态形成。
在此优选地,可使在上游侧的内壁表面34w1上的突出部分34p1的顶部34p1t的位置和在下游侧的内壁表面34w2上的突出部分34p2的顶部34p2t的位置在周方向Dc上相互一致或可使得它们在周方向Dc上彼此叠置。以这种方式,沿着管道落下的SAP碰撞到突出部分34p1,34p2的碰撞率增加,因此可以可靠地减小SAP的落下速度。顺便而言,在图5A中的实例中,使在上游侧的内壁表面34w1上的突出部分34p1的顶部34p1t的位置和在下游侧的内壁表面34w2上的突出部分34p2的顶部34p2t的位置在周方向Dc上相互一致。
此外,在所示的附图中,使突出部分34p1,34p2的纵剖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所述纵剖截面形状可为多边形,诸如矩形或梯形,此外甚至可为圆形。顺便而言,该纵剖截面形状在CD方向上的整个宽度上维持为相同的形状,且以这种方式,可使SAP在CD方向上的层叠分布均匀。
作为第二种构思,与沿着管道落下的SAP碰撞的碰撞板39设置在SAP供应管34的下端部上,此外通过SAP碰撞到该碰撞板39上来调整碰撞板39的方向,这样SAP的行进方向定向到周方向Dc上的下游侧并且SAP从供应口34k排出。因此,首先,SAP的落下速度通过碰撞到碰撞板39上而进一步减小,因此当SAP降落到表面片材5上时,抑制SAP的弹跳。此外,从供应口34k排出的SAP的行进方向被定向到周方向Dc上的下游侧,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SAP分散到周方向Dc上的上游侧。因此,几乎只在第一区域Z1内进行SAP到表面片材5的供应,因此可更容易地使层叠分布更均匀。
顺便而言,碰撞板39的方向设置在下述方向上,以便使得碰撞板39起到如上所述的功能。也就是说,如图6中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所示,碰撞板39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例如35度至45度的倾斜角度θ39,其中碰撞板39的在周方向Dc上的下游侧的端部边缘39d低于上游侧的端部边缘39u。
此外,为碰撞板39的下端部边缘的在周方向Dc上的下游侧的端部边缘39d和表面片材5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例如设定成1mm至5mm。以这种方式,可有效地避免碰撞板39和表面片材5之间的干扰。在该实例中,应该注意的是,可以说碰撞板39下游侧的端部边缘39d构成供应口34k的下端部边缘。
此外,优选地,如图6中所示,第一区域Z1的大致下端部的周方向Dc上的长度L1,即,碰撞板39的在周方向Dc上的下游侧的下边缘部39d和分隔板37的下端部边缘37b之间的距离L1设定成等于或小于模具21的凹部21a,21b……在周方向Dc上的长度。在此,在图4中的凹部21a,21b……在周方向Dc上的长度具有多个尺寸的情况下,上述距离L1设定成等于或小于多个尺寸中的最小值。以这种方式,可对每一个凹部21a,21b……稳固地供应SAP,以及可使层叠分布均匀。
作为第三种构思,如图5A中所示,用于将空气吸入到包围构件31内的进气口31k贯通包围构件31的壁部31f,31e,31s,31s中的周方向Dc上的上游侧的壁部31e而形成,此外在进气口31k和SAP供应管34的供应口34k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从进气口31k吸入的空气流引导到供应口34k的导向板40。以这种方式,在从进气口31k吸入的空气到达供应口34k的同时维持流动定向到周方向Dc上的下游侧,以及从供应口34k排出的SAP分散到下游侧。因此,从供应口34k排出的SAP可以可靠地引导到周方向Dc上的下游侧。
该导向板40例如是平板,且在CD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边缘40s,40s与包围构件31的一对侧壁部31s,31s没有间隙地相接触地被固定并支撑(图5B)。
此外,导向板40的方向设置成如下方向。即,如图6中所示,导向板40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例如5度至15度的倾斜角度θ40,这样导向板40的在周方向Dc上的下游侧的端部边缘40d低于上游侧的端部边缘40u。此时,导向板40上游侧的端部边缘40u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配置成低于进气口31k的上端部边缘31ka,导向板40的下游侧的端部边缘40d配置成介于碰撞板39和转鼓20上的表面片材5之间的位置,以及端部边缘40d配置在碰撞板39和表面片材5之间,将间隔G39,G5分隔开(图6)。因此,从进气口31k吸入的空气被引导到导向板40的上表面,并流向周方向Dc上的下游侧,然后通过在碰撞板39和导向板40之间的间隔G39而迅速地到达供应口34k。
===其它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且以下的变化也是可能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转鼓20为抽吸构件。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其可使用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作为抽吸构件,以便形成作为在皮带上具有多个凹部的抽吸部的模具21,以及使皮带沿着作为行进路径的预定的轨道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模具21具有作为抽吸部的多个凹部21a,21b……,但抽吸部不一定形成为凹部。例如,可仅通过在转鼓20的外周面20a上的预定平面区域内形成多个进气孔来形成抽吸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作为液体吸收性颗粒的超吸收性聚合物(SAP),但其并不限定于超吸收性聚合物,只要它们是具有不会通过膨胀等来释放吸收了的液体特性的颗粒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表面片材5卷绕转鼓20的外周表面20a,以及通过SAP越过表面片材5被抽吸和层叠到外周表面20a上的模具21内来形成吸收体3,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通过将SAP直接抽吸到外周表面20a上的模具21内来形成吸收体3,而不由表面片材5卷绕转鼓20的外周表面20a。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设置使SAP的落下速度在SAP供应管31的管道内减小的管道部分,在SAP供应管31的内壁表面上设置多个突起部分34p1,34p2,但是突起部分34p1,34p2的数量并不限于几个,也可以为一个。
附图标记
1 吸收性主体
3 吸收体
3a 层叠部分
3b 层叠部分
5 表面片材
7 背面片材
10 制造设备
20 转鼓(抽吸构件)
20a 外周面(表面)
20t 大致顶部
21 模具(抽吸部)
21a 凹部(抽吸区域)
21b 凹部(抽吸区域)
30 SAP供应设备
31 包围构件(覆盖构件)
31e 壁部
31f 壁部
31s 侧壁部
31k 进气口
31ka 上端部边缘
32 螺旋送料机
34 SAP供应管(供应管)
34a 漏斗部分
34k 供应口
34ka 上端部边缘
34p1 突出部分
34p1t 顶部
34P2 突出部分
34p2t 顶部
34w1 内壁表面
34w2 内壁表面
37 分隔板(分隔构件)
37a 上端部边缘
37b 下端部编缘
37s 端部边缘
38 分隔板(第二分隔构件)
38b 下端部边缘
38s 端部边缘
39 碰撞板
39d 端部边缘
39u 端部边缘
40 导向板
40d 端部边缘
40s 端部边缘
40u 端部边缘
50 粘合剂涂敷设备
SP31 包围构件的空间(覆盖构件的空间)
SP31d 下游侧的空间
Tr20 圆周路径(行进路径)
Dc 周方向(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
Z1 第一区域
Z2 第二区域
Z2a 上游侧区域
Z2b 下游侧区域
C20 水平轴线
G5 间隔
G39 间隔
Claims (6)
1.一种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通过将已落下的液体吸收性颗粒抽吸到抽吸部且将液体吸收性颗粒层叠到抽吸部来制造吸收体,其特征在于,该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包括:
抽吸构件,其在表面上具有抽吸部,抽吸构件使抽吸部沿着预定的行进路径移动;
覆盖构件,其包围行进路径的预定的范围;以及
供应口,液体吸收性颗粒通过其落下且朝向所述表面供应,供应口设置在覆盖构件内的空间中的行进路径的上方;
覆盖构件内的空间中的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位于供应口的位置的下游侧的空间被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中液体吸收性颗粒被抽吸到抽吸部,在第二区域中液体吸收性颗粒被抽吸到抽吸部,第二区域邻近第一区域的下游侧,
抽吸部具有多个进气孔,所述多个进气孔在吸入空气的同时限制液体吸收性颗粒通过;以及
随着从进气孔吸入空气,液体吸收性颗粒被抽吸到抽吸部上,
在覆盖构件所包括的壁部中的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位于上游侧的壁部形成有将空气吸入到覆盖构件内的进气口;
在进气口和供应口之间的位置设置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将从进气口吸入的空气流引导到供应口;以及
通过导向板,空气流作为朝向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的下游侧的气流而被引导到供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配置分隔构件,覆盖构件内的空间中的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位于供应口的位置的下游侧的空间被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由分隔构件限制液体吸收性颗粒从第一区域分散到第二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二分隔构件配置在第二区域中;
第二区域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由第二分隔构件分成上游侧区域和下游侧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供应口设置在供应管的下端部;
放入到供应管内的液体吸收性颗粒沿着供应管的管道落下,且经由管道部分从在所述下端部的供应口排出,管道部分设置在管道内并使液体吸收性颗粒的落下速度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供应管的下端部包括碰撞板,已沿着供应管的管道落下的液体吸收性颗粒碰撞到碰撞板上;
液体吸收性颗粒通过碰撞到碰撞板上,而使液体吸收性颗粒的行进方向朝向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的下游侧,并且液体吸收性颗粒从供应口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吸收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以预定的间距设置抽吸部;
抽吸部具有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间歇性地形成的多个抽吸区域;
通过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配置分隔构件,覆盖构件内的空间的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位于供应口的位置的下游侧的空间被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
在碰撞板内的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边缘和分隔构件的下端部边缘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每个抽吸区域在沿着行进路径的方向上的长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09077 | 2011-01-19 | ||
JP2011009077A JP5750270B2 (ja) | 2011-01-19 | 2011-01-19 |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
PCT/JP2012/050588 WO2012099014A1 (ja) | 2011-01-19 | 2012-01-13 |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27942A CN103327942A (zh) | 2013-09-25 |
CN103327942B true CN103327942B (zh) | 2015-04-15 |
Family
ID=46515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0567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7942B (zh) | 2011-01-19 | 2012-01-13 | 制造吸收体的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33018B2 (zh) |
EP (1) | EP2666448B1 (zh) |
JP (1) | JP5750270B2 (zh) |
CN (1) | CN103327942B (zh) |
WO (1) | WO20120990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15604B2 (ja) * | 2013-07-16 | 2017-10-18 |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吸収性物品用シート部材製造装置 |
JP5953296B2 (ja) * | 2013-12-13 | 2016-07-20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
JP5965983B2 (ja) * | 2014-12-25 | 2016-08-10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
EP3335681B1 (en) * | 2015-08-12 | 2021-08-04 |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body |
JP6219435B2 (ja) | 2016-03-30 | 2017-10-25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
JP6219434B2 (ja) | 2016-03-30 | 2017-10-25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粉粒体供給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RU2712200C1 (ru) | 2016-03-31 | 2020-01-24 | Кимберли-Кларк Ворлдвайд, Инк. | Впитывающие сердцевины и способы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впитывающих сердцевин |
US20190105203A1 (en) * | 2016-03-31 | 2019-04-11 |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 Absorbent cor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bsorbent cores |
CN108712896B (zh) | 2016-03-31 | 2019-12-06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吸收芯和形成吸收芯的方法 |
BR112018068345B1 (pt) | 2016-03-31 | 2023-02-14 |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 Métodos de formação de um núcleo absorvente |
CN108779594A (zh) | 2016-03-31 | 2018-11-09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吸收芯和形成吸收芯的方法 |
JP6812153B2 (ja) * | 2016-07-19 | 2021-01-13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
JP2019042424A (ja) * | 2017-09-07 | 2019-03-22 |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供給部材およ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
WO2024119013A1 (en) * | 2022-12-02 | 2024-06-06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Apparatus for making unit dose products |
CN117064644B (zh) * | 2023-10-12 | 2024-01-30 | 露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3d构造吸收芯片加工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10678A (en) * | 1983-06-24 | 1986-09-09 | Weisman Paul T | High-density absorbent structures |
JPH07100067B2 (ja) | 1987-05-13 | 1995-11-01 | 花王株式会社 | 粉粒体の間欠的散布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US5429788A (en) * | 1994-03-28 | 1995-07-04 |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posit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in a composite substrate |
JP3408086B2 (ja) * | 1996-11-15 | 2003-05-19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
JPH11222208A (ja) * | 1998-02-06 | 1999-08-17 | Nisshin Flour Milling Co Ltd | 粉粒体の投入装置 |
JP3995392B2 (ja) * | 2000-06-21 | 2007-10-24 | 花王株式会社 | 粉粒体堆積体の製造方法 |
JP3952151B2 (ja) * | 2002-02-07 | 2007-08-01 | 武州製薬株式会社 | 小物品用落下シュート |
JP4537174B2 (ja) | 2004-10-20 | 2010-09-01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
JP4901455B2 (ja) * | 2006-12-20 | 2012-03-21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
JP5102582B2 (ja) * | 2007-11-01 | 2012-12-19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JP5386123B2 (ja) * | 2008-07-31 | 2014-01-15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
JP5264583B2 (ja) * | 2009-03-23 | 2013-08-14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
2011
- 2011-01-19 JP JP2011009077A patent/JP5750270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1-13 WO PCT/JP2012/050588 patent/WO201209901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1-13 EP EP12737181.3A patent/EP2666448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01-13 US US13/980,382 patent/US9033018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1-13 CN CN201280005675.4A patent/CN10332794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099014A1 (ja) | 2012-07-26 |
US20140008024A1 (en) | 2014-01-09 |
EP2666448A4 (en) | 2015-09-30 |
CN103327942A (zh) | 2013-09-25 |
EP2666448B1 (en) | 2016-11-09 |
EP2666448A1 (en) | 2013-11-27 |
JP2012147957A (ja) | 2012-08-09 |
US9033018B2 (en) | 2015-05-19 |
JP5750270B2 (ja) | 2015-07-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27942B (zh) | 制造吸收体的设备 | |
JP5264583B2 (ja) |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
US11141320B2 (en) | Absorbent cor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bsorbent cores | |
US903413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ranging granular material | |
US903413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ranging granular material | |
US11311424B2 (en) | Absorbent cor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bsorbent cores | |
EP2939641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powder-storing sheet | |
JP7027103B2 (ja) |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 |
US11607349B2 (en) | Absorbent cor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bsorbent cores | |
JP6386350B2 (ja) |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 |
JP6952560B2 (ja) |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 |
US20200289342A1 (en) | Absorbent cor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bsorbent cores | |
JP6699980B2 (ja) |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 |
AU2016401202B2 (en) | Absorbent cor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bsorbent cores | |
JPWO2019069385A1 (ja) |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 |
TW202019361A (zh) | 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 |
JP5793406B2 (ja) |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
JP2013027588A (ja) |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