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4099A - 具有代谢综合症改善效果的乳酸菌 - Google Patents

具有代谢综合症改善效果的乳酸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4099A
CN103314099A CN2011800373548A CN201180037354A CN103314099A CN 103314099 A CN103314099 A CN 103314099A CN 2011800373548 A CN2011800373548 A CN 2011800373548A CN 201180037354 A CN201180037354 A CN 201180037354A CN 103314099 A CN103314099 A CN 103314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milk
cell
bacterial strain
adiponect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73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4099B (zh
Inventor
利光孝之
池上秀二
伊藤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j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j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j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j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14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4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4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4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35Bacteria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rob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4Anorexiants; Antiobesity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6Antihyperlipidem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5Bacterial isol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69Plantar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2035/1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mprising living procariotic cells
    • A61K2035/115Probio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12R2001/225Lactobacillus
    • C12R2001/2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Diabet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besit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新的筛选方法改善代谢综合症的新型乳酸菌。本发明涉及对于3T3-L1细胞增加脂联素的产生,并且对于来自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和/或巨噬细胞增加抗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的乳酸杆菌属菌、该菌的培养物和其加工物,以及含有它们的医药用或食品用组合物。

Description

具有代谢综合症改善效果的乳酸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代谢综合症有改善效果的乳酸菌以及含有该乳酸菌的医药组合物和食品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改善包括肥胖症和糖尿病在内的代谢综合症,人们摸索了各种解决方法,作为其中之一的脂联素(adiponectin)受到关注。脂联素特异性地表达于脂肪细胞中,来自脂肪细胞的脂联素分泌在肥胖症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体内受到显著抑制(非专利文献1~3)。经发现,从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联素在肌肉细胞中运作且通过IRS-1、PI3-激酶的活性化从而促进糖运输,通过提高脂肪酸运输蛋白1型(FATP-1)的表达和AMP-激酶对脂肪酸的氧化和排出,从而提高胰岛素感受性(非专利文献4)。另外,认为脂联素具有对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状态具有抗炎症作用,已经知道通过抑制TNFα的产生来改善胰岛素抗性(非专利文献5)。从而,认为增加来自脂肪细胞的脂联素分泌,对于改善包括肥胖症、糖尿病的代谢综合症十分重要,近年来,以脂肪细胞的功能控制为目标的研究受到关注,食品因子的功能的目标也随之受到关注。
另一方面,对细胞因子和代谢综合症之间的关系也正进行研究,例如提出了在代谢综合症的动物模型中,脂肪组织中的IFNγ增加使代谢综合症恶化,但IL-10增加使代谢综合症改善(非专利文献7~11)。另外,关于脂联素与IL-10之间的关系,指出的见解是在人类初代培养巨噬细胞中添加脂联素,则IFNγ的分泌量减少,IL-10的分泌量增加(非专利文献12)。
对于影响脂联素产生的食品来源成分或食品材料等也正进行研究,例如提出了来自番茄提取物的柚皮素查尔酮(专利文献1)、来自葡萄提取物的原花青素(专利文献2)、来自苹果提取物的多酚(专利文献3)等会影响使脂联素的产生增加的倾向。
进一步,关于乳酸菌对脂联素产生的影响也正进行研究,例如报道了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或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的菌株促进血中脂联素浓度的增加或抑制血中脂联素浓度的减少(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然而,这些报道仅显示出有的菌株在体内对脂联素产生的影响,仅仅片面地评价了对于代谢综合症的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51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82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19350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6328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10795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Maeda,N.等,“Diet-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in mice lackingadiponectin/ACRP30”,Nature Medicine8(7):pp.731-737,2002
非专利文献2:Kubota,N.等,“Disruption of adiponectin causes insulinresistance and neointimal formation”,J BiolChem277(29):pp.25863-25866,2002
非专利文献3:Yamauchi,T.等,“The fat-derived hormome adiponectin reversesinsulin resistance associated with both lipoatrophy and obesity”,Nature Medicine7(8):pp.941-946,2001
非专利文献4:Yamauchi,T.等,“Adiponectinstimulates glucose utilization andfatty-acid oxidation by activating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Nature Medicine8(11)1288-1295,2002
非专利文献5:Zhou,Q.等,“Evidence for adipose-muscle cross talk:opposingregulation of muscle proteolysis byadiponectin and fatty acids”,Endocrinology148:5696-5705,2007
非专利文献6:Higurashi,S.等,“Effect of cheese consumption on theaccumulation of abdominal adipose and decrease in serumadiponectin levels in ratsfed a calorie dense diet”,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17:1224-1231,2007
非专利文献7:Nishimura,S.等,“CD8+effector T cells contribute tomacrophage recruitment and adipose tissue inflammation in obesity”,NatureMedicine15:914-920,2009
非专利文献8:Winer,S.等,“Normalization of obesity-associated insulinresistance through immunotherapy”,Nature Medicine15:921-929,2009
非专利文献9:Feuerer,M.等,“Lean,but not obese,fat is enriched for a uniquepopula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that affect metabolic parameters”,Nature Medicine15:930-939,2009
非专利文献10:Exel,E.等,“Low productioncapacity of interleukin-10associates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ype2diabetes”,Diabetes51:1088-1092,2002
非专利文献11:Esposito,K.等,“Association of low interleukin-10levels with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obese women”,JClin Endocrinol Metab88:1055-1059,2003
非专利文献12:Wolf,A.M.等,“Adiponectin induces the anti-inflammatorycytokines IL-10and IL-1RA in human leukocytes”,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323:630-635,2004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在探索改善代谢综合症的乳酸菌时,认为不仅要将脂联素作为指标,而且还增加了显示对由代谢综合症所诱导的炎症抑制的指标,能够期待更强的改善效果。因而,发现需要确立用于探索目标乳酸菌的新试验体系。并且本发明人在脂肪细胞的脂联素产生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在体外试验体系中评价由免疫系统细胞分泌的IL-10等抗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能力,从而发现了可通过脂肪细胞的功能控制探索以胰岛素抗性开始的改善代谢综合症的益生菌,经过进一步潜心研究,直至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乳酸杆菌属菌,所述乳酸杆菌属菌对于脂肪细胞增加脂联素的产生,并且对于来自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和/或巨噬细胞增加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
另外,本发明涉及所述乳酸杆菌属菌,其中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为IL-10。
进一步,本发明涉及所述乳酸杆菌属菌,其中所述乳酸杆菌属菌为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另外,本发明涉及植物乳酸杆菌OLL2712菌株(保藏编号:FERMBP-11262)。
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一种所述菌的培养物或其加工物。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组合物,其含有选自由所述菌、所述培养物及其加工物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本发明涉及所述医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医药组合物用于抑制内脏脂肪积累。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组合物,其含有选自由所述菌、所述培养物及其加工物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本发明涉及所述食品组合物,其中所述食品组合物用于抑制内脏脂肪积累。
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对于脂肪细胞增加脂联素的产生,并且对于来自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和/或巨噬细胞增加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即,在使脂联素的产生增加以外,还可使不依赖于脂联素的抗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以可靠性极高的复合方法达到对代谢综合症的改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示出了在对3T3-L1细胞添加皮格列酮(Pio)和/或TNFα(TNF)的情况下的脂联素的mRNA表达量结果的图;
图1b为示出了在对3T3-L1细胞添加皮格列酮(Pio)和/或TNFα(TNF)的情况下的Cu,Zn-SOD的mRNA表达量结果的图;
图2a为示出了在通过添加TNFα来进行胰岛素抗性诱导的情况下的3T3-L1细胞的脂联素的mRNA表达量结果的图;
图2b为示出了在通过添加TNFα来进行胰岛素抗性诱导的情况下的3T3-L1细胞的Cu,Zn-SOD的mRNA表达量结果的图;
图2c为示出了在通过添加TNFα来进行胰岛素抗性诱导的情况下的3T3-L1细胞的IL-6的mRNA表达量结果的图;
图2d为示出了在通过添加TNFα来进行胰岛素抗性诱导的情况下的3T3-L1细胞的MCP-1的mRNA表达量结果的图;
图3a为示出了在不通过添加TNFα来进行胰岛素抗性诱导的情况下的3T3-L1细胞的脂联素的mRNA表达量结果的图;
图3b为示出了在不通过添加TNFα来进行胰岛素抗性诱导的情况下的3T3-L1细胞的Cu,Zn-SOD的mRNA表达量结果的图;
图3c为示出了在不通过添加TNFα来进行胰岛素抗性诱导的情况下的3T3-L1细胞的IL-6的mRNA表达量结果的图;
图4a为示出了乳酸菌死菌体对来自小鼠骨髓的树突状细胞(BMDC)产生IL-10的影响结果的图;
图4b为示出了乳酸菌死菌体对来自小鼠骨髓的树突状细胞(BMDC)产生IL-12(p70)的影响结果的图;
图5a为示出了乳酸菌死菌体对小鼠巨噬细胞J774.1产生IL-6的影响结果的图;
图5b为示出了乳酸菌死菌体对小鼠巨噬细胞J774.1产生IL-10的影响结果的图;
图5c为示出了乳酸菌死菌体对小鼠巨噬细胞J774.1产生IL-12(p40)的影响结果的图;
图6为示出了乳酸菌的脱脂奶粉培养物对糖尿病、肥胖症模型小鼠(KKAy小鼠)的血中脂联素浓度的影响结果的图;平均值示为±SE;
图7为示出了乳酸菌的脱脂奶粉培养物对糖尿病、肥胖症模型小鼠(KKAy小鼠)的来自内脏脂肪组织的脂联素mRAN量的影响结果的图;平均值示为±SE;
图8为示出了乳酸菌的脱脂奶粉培养物对糖尿病、肥胖症模型小鼠(KKAy小鼠)的内脏脂肪重量的影响结果的图;平均值示为±SE;
图9为示出了乳酸菌的脱脂奶粉培养物对糖尿病、肥胖症模型小鼠(KKAy小鼠)的血中中性脂肪值的影响结果的图;平均值示为±SE;
图10为示出了乳酸菌的脱脂奶粉培养物对糖尿病、肥胖症模型小鼠(KKAy小鼠)的血中HbA1c值的影响结果的图;平均值示为±SE。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对于脂肪细胞增加脂联素的产生。这里,若脂肪细胞为体外培养确立的脂肪细胞则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作为脂肪细胞典型已知的来自小鼠纤维芽细胞的3T3-L1细胞等。
另外,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对于通常不产生脂联素的细胞例如来自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增加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优选地,对于来自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和/或巨噬细胞增加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
分别在体外确认了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对脂肪细胞增加脂联素的产生,和/或对不产生脂联素的细胞增加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
这里,所谓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包括了炎症反应相关的所有细胞因子。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可大致划分为具有促进炎症反应性质的细胞因子和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性质的细胞因子。作为具有促进炎症反应性质的细胞因子可以举出但不限于IL-1α、IL-1β、IL-6、IL-7、IL-8、IL-12、IL-13、IL-17、IL-18、IFNγ、MCP-1、TNFα、LIF等炎性细胞因子等。作为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性质的细胞因子可以举出但不限于IL-4、IL-10、TGF-β等抗炎性细胞因子,IFNα、IFNβ等抗病毒性细胞因子等。
优选的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被认为与代谢综合症具有关联性,例如可以举出IL-10或IL-6,特别优选地为IL-10。
本发明中“产生增加”意思是由于对供试菌体(活菌或死菌)或其培养物和培养上清液等试验材料进行刺激,作为对象细胞表达的脂联素(蛋白质,mRNA)的表达量和衍生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等指标的值增加超出统计误差的范围。统计分析可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所有统计分析方法,可以举出但不限于学生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等。
本发明包含的乳酸杆菌属菌可以举出但不限于例如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rgaricus)、德氏乳酸杆菌乳酸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lactis)、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瑞士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卷曲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食淀粉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鸡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llinarum)、加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口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oris)、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约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发酵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等,优选食淀粉乳酸杆菌、植物乳酸杆菌等,特别优选地举出植物乳酸杆菌。
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优选地具有胃酸和胆汁酸耐性。通过这样的耐性,可以不使用肠溶性被覆材料,例如作为含有乳酸菌的食品组合物,以活菌的状态到达肠内,在改善肠内环境的同时,持续实现代谢综合症的改善和/或预防效果。
本发明的植物乳酸杆菌OLL2712(本说明书中称为菌株23)是保藏于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保藏编号为FERM BP-11262且具有以下特征的植物乳酸杆菌。
(a)形态性质
杆菌
(b)培养性质
培养基名称:Lactobacilli MRS Broth(Difco,Ref.No.288130)
pH:无调节
培养温度:37℃
培养时间:18小时
(1)形状:圆形
(2)直径:1~2mm
(3)颜色:白色
(4)隆起状态:半球状
(5)边缘:全边缘
(6)表面形状:光滑
(7)透明度:不透明
(8)粘稠度:黄油状
(c)生理学性质
(1)革兰氏染色性:阳性
(2)乳酸发酵形式:同质乳酸发酵
(3)氧需求性:通性厌气性
(4)发育温度:15℃+,45℃-
本发明中,作为预防和/或改善代谢综合症的对象患有包括肥胖症或糖尿病的代谢综合症相关疾病,另外还包括有此危险的动物(例如人类、家畜动物、野生动物、宠物等)。
另外,作为本发明中改善和/或预防对象的代谢综合症,包括例如糖尿病、肥胖症(特别是内脏脂肪型肥胖症)、高血压、高血糖、脂质异常症、动脉硬化等与代谢综合症相关的病症。
对于代谢综合症的改善和/或预防,在将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用作医药用途或食品用途的情况下,可使用活菌、死菌、培养物及其加工物。所述培养物是指将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的培养完成后的培养上清液和培养成分直接使用,所述加工物是指只要来自于培养物则不作特别限定,可以举出通过例如培养物的浓缩、糊化、喷雾干燥、冻结干燥、真空干燥、滚筒干燥、液化、稀释、粉碎等加工而得到。在这些加工中,可以适当使用公知的方法。所述培养物中或所述加工物中,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可以是活菌,也可以是死菌。
另外,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其培养物或其加工物中,可以添加适宜的下列中的任意成分,例如培养基成分、适于经口经管摄取的添加物和水等溶剂、糖质、蛋白质、脂质、维生素、生物体必需的微量金属、香料、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食品添加物等,从而可成为医药组合物或食品组合物等。
本发明的医药组合物典型地包括选自对于脂肪细胞增加脂联素的产生并且对于来自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和/或巨噬细胞增加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的乳酸杆菌属菌、其培养物及其加工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涉及的医药组合物改善摄取个体的肠内环境,对代谢综合症起到改善效果。进一步,本发明的医药组合物能够用于有效抑制内脏脂肪积累。
另外,涉及的医药组合物的施用路径不作特别限定,包括经口或非经口施用,可以举出例如经口施用、经管施用、经肠施用。从简便和安全的观点出发,优选经口施用。另外,对剂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对应于施用路径适当选择,例如气雾剂、液剂、提取剂、酏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眼软膏剂、经皮吸收型制剂、悬浮剂、乳剂、栓剂、散剂、酒精剂、锭剂、糖浆剂、浸剂、煎剂、注射剂、粘贴剂、酊剂、滴眼剂、含片剂、软膏剂、泥敷剂、芳香水剂、搽剂、柠檬剂、液体提取剂、洗剂。
作为经口施用的制剂,可以是周知的各种剂型,例如颗粒剂、散剂、锭剂、丸剂、胶囊剂、液剂、糖浆剂、乳剂、悬浮剂、含片剂等剂型。另外,通过使用肠溶性制剂,不会受到胃酸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运输到肠内。
作为非经口施用,可以举出注射剂等形式的施用。另外,可以将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其培养物及其加工物局部施用于待处理的区域。例如,还可通过在手术中局部注入、使用导管进行施用。
作为本发明的医药组合物可使用的载体可以举出表面活性剂、赋形剂、着色剂、着香料(着香料)、保存剂、稳定剂、缓冲剂、悬浮剂、等张化剂、结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流动性促进剂、矫味剂等医药上可接受的载体,但也可适当使用其他常用的载体。具体地,可以举出轻质无水硅酸、乳糖、结晶纤维素、甘露醇、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钙、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乙酸酯、二乙氨基乙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凝胶、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60、白砂糖、羧甲基纤维素、玉米淀粉、无机盐类等。
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用于医药组合物的情况下,对其菌体浓度不作特别限定,在作为浓缩液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2×1010个/g以上,在作为干燥物质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3×1011个/g以上。
本发明的医药组合物中,乳酸杆菌属菌、其培养物及其加工物的配合量不做特别限定,可对应于剂型、症状、体重、用途等适当调整。
本发明的医药组合物的每天摄取量不作特别限定,可对应于年龄、症状、体重、用途进行适当调整。典型地,可以摄取0.1~10000mg/kg体重,优选地摄取0.1~1000mg/kg体重,更优选地摄取0.1~300mg/kg体重。
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典型地包括对于脂肪细胞增加脂联素的产生并且对于来自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和/或巨噬细胞增加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的乳酸杆菌属菌、其培养物及其加工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涉及的食品组合物改善个体的肠内环境,起到对代谢综合症的改善效果。进一步,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可用于抑制内脏脂肪积累。
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进一步可含有糖质、蛋白质、脂质、维生素类、生物体必需的微量金属(硫酸锰、硫酸锌、氯化镁、碳酸钙等)、香料或其他配合物。
作为糖质,可以举出糖类、加工淀粉(除了糊精以外的可溶性淀粉、英国淀粉(ブリテイツシユスタ一チ)、氧化淀粉、淀粉酯、淀粉醚等)、食物纤维等。
作为蛋白质,可以举出例如全脂奶粉、脱脂奶粉、部分脱脂奶粉、酪素、乳清粉(ホエイ粉)、乳清蛋白质、乳清蛋白质浓缩物、乳清蛋白质分离物、α-酪素、β-酪素、κ-酪素、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大豆蛋白质、鸡蛋蛋白质、肉蛋白质等动植物性蛋白质、其水解物;黄油、乳性无机物(乳性ミネラル)、奶油、乳清、非蛋白质态氮、唾液酸、磷脂质、乳糖等各种来自乳汁的成分等。
作为脂质,可以举出例如猪油、鱼油等、它们的分级油、氢化油、酯交换油等动物性油脂,棕榈油、红花油、玉米油、菜仔油、椰子油、它们的分级油、氢添加油、酯交换油等植物性油脂。
作为维生素类,可以举出例如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族、维生素E、维生素K族、维生素P、维生素Q、烟酸、烟碱酸、泛酸、生物素、肌醇、胆碱、叶酸等,作为无机物类,可以举出例如钙、钾、镁、钠、铜、铁、锰、锌、硒等。
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的类型和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功能性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特定用途食品、营养功能食品、健康食品、护理用食品,另外,也可以是点心、乳酸菌饮料、奶酪或酸奶等乳制品、调味料等。饮食品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用固体、液体、流食状、冻状、片状、颗粒状、胶囊状等通常流通得到的所有饮食品形状,也可以添加于各种食品(牛奶、清凉饮料、发酵乳、酸奶、奶酪、面包、饼干、硬饼干、披萨饼皮、调制奶粉、流食、患者用食品、营养食品、冷冻食品、加工食品和其他市售食品等)中。上述饮食品的制造可以使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的常用方法进行。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其培养物或其加工物可以加工为含有乳制品、发酵乳的一般饮食品,也可以用作酸奶或奶酪等乳制品、发酵乳制造用的发酵剂。在用作发酵剂的情况下,只要不阻碍本发明乳酸杆菌属菌的存活和增殖,并且不阻碍乳制品的制造,则也可以与其他微生物混合。例如,可以与作为酸奶用乳酸菌的主要菌种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种(Lactobacillus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等混合,另外,也可与用于酸奶或奶酪的菌种混合作为发酵剂。通过上述发酵剂制造乳制品、发酵乳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例如,在加温、混合、均质化、杀菌处理后冷却的乳或乳制品中混合上述发酵剂,通过发酵、冷却从而制造原酸奶(プレ一ンヨ一グルト)。
作为上述发酵剂,可以对应制造的乳制品、发酵乳适当选择,具体地,例如可以使用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酸杆菌属、乳球菌属(Lact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及片球菌(Pediococcus)属等属的乳酸菌或比菲德氏(ビフイズス)菌。
更具体地,可以使用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乳脂链球菌(Streptococcus cremoris)、双乙酰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diacetylacti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瑞士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种(Lactobacillus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德氏乳酸杆菌乳酸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subsp.lactis)、加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粘膜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mucosae)、鼠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murinus)、植物乳酸杆菌、口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oris)、罗伊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及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等乳酸菌,或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及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reve)等比菲德氏(ビフイズス)菌这样的微生物作为发酵剂。更优选地,将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及德氏乳酸杆菌乳酸亚种(Lactobacillusdelbrueckii subsp.lactis)用作发酵剂。在将这些微生物用作发酵剂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可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将这些微生物从自然界或发酵乳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公知的。或者可以从细胞库等分别买入来得到已经离析的微生物。进一步,乳酸菌发酵剂为市售的。根据生成的发酵乳的pH和物理性质的不同,有多种制品被售卖。然而,发酵乳的物理性质是指固化度和口感(平滑)。
本发明中,可以从保藏于细胞库中的微生物中选择加入原料乳的微生物作为混合发酵剂。可用于混合发酵剂的优选菌株的例子可以举出由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JCM1002T及嗜热链球菌ATCC19258的混合培养物制成的乳酸菌发酵剂、由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OLS3059(FERM BP-10740)、嗜热链球菌OLS3294(NITE P-77)、嗜热链球菌OLS3059(FERMP-15487)、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subspecies bulgaricus)OLL1073R-1(FERM BP-10741)、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种OLL1255(NITE BP-76)及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种OLL1073R-1(FERMP-17227)的混合培养物制成的乳酸菌发酵剂。
在一般的发酵乳制造中,原料乳(基于酸奶混合)中可添加选自这些乳酸菌以外的乳酸菌或酵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发明中,作为国际食品标准委员会(コ一デツクス)标准的酸奶发酵剂,优选利用标准化的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的混合发酵剂。在进一步添加另外的微生物时,可考虑到目标发酵乳的发酵温度和发酵条件,在该混合发酵剂中混入另外的微生物。向混合发酵剂中混合的另外的微生物可以是加氏乳酸杆菌(L.gasseri)、植物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其他乳酸菌。
在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用于食品组合物的情况下,对其菌体浓度没有特别限定,而在用作浓缩液的情况下,优选2×1010个/g以上,在用作干燥物质的情况下,优选为3×1011个/g以上。另外,食品组合物中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的菌体含量(菌体的干燥物质量)可以为食品组合物的固含量的0.01~100w/w%,更优选为1~80w/w%,进一步优选为10~40w/w%。
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中,乳酸杆菌属菌、其培养物或其加工物的混合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对应于剂型、症状、体重、用途等适当调整。
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的每天摄取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对应于年龄、症状、体重、用途等适当调整。典型地,可以摄取0.1~10000mg/kg体重,优选摄取0.1~1000mg/kg体重、进一步优选0.1~300mg/kg体重。另外,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的菌体的干燥物质量例如可以为0.1~100mg/kg体重和0.5~10mg/kg体重,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的菌体数量例如可以为106~1012个、107~1011个、以及108~1010个。
以下,基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提及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示例,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例1:使用来自小鼠纤维芽细胞的3T3-L1细胞的筛选体系的构建
建立使用作为脂肪细胞模型的、来自小鼠纤维芽细胞的3T3-L1细胞株的具有抗肥胖症、抗糖尿病活性的乳酸菌的筛选体系。
(1)供试菌株
在从健康人类粪便中离析的270个菌株中,选择胃酸或胆汁酸的耐性优异的20个菌株(菌株编号1~19、23)并使用。除此之外,加上在从各种发酵乳中离析的多个菌株中选出的免疫调节活性较高的3个菌株,共使用下表1中所示的23个菌株。
[表1]
编号 菌种 菌株
1 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EP222801
2 加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MEP222802
3 加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MEP222803
4 加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MEP222804
5 卷曲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 MEP222805
6 加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MEP222806
7 加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MEP222807
8 加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MEP222808
9 加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MEP222809
10 卷曲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 MEP222810
11 食淀粉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 MEP222811
12 食淀粉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 MEP222812
13 加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MEP222813
14 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EP222814
15 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MEP222815
16 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EP222816
17 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EP222817
18 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EP222818
19 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MEP222819
20 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rgaricus) MEP222820
21 德氏乳酸杆菌乳酸亚种(Lactobacillus lactis subsp.lactis) MEP222821
22 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rgaaricus) MEP222822
23 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OLL2712
(2)乳酸菌的培养和培养上清液的调制
乳酸菌使用脱脂奶粉培养基(表2)和MRS培养基(乳酸菌MRS培养基流体(Lactobacilli MRS Broth))(Difco,Ref.No.288130)在37℃下培养。
对于培养上清液的调制,首先,将乳酸菌用脱脂奶粉培养基和MRS培养基在37℃下培养18小时后,回收上清液,接着,将回收的上清液通过0.22μm过滤器。将培养上清液在-20℃下保存。
[表2]
透明的脱脂奶粉培养基(デナチ一ム处理培养基)的组成
Figure BDA00002792037400131
Figure BDA00002792037400141
(3)使用3T3-L1细胞的分析
将3T3-L1细胞株(购自DSフア一マバイオメデイカル公司)以2×105细胞/盘播种于24孔板,在加入10%小牛血清(Calf Serum,CS)的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中培养2天,换成加入10%胎牛血清(fetal calf serum,FCS)的DMEM,再过2天以后,换成分化培养基(在含有10%FCS的DMEM中,胰岛素10μg/ml、地塞松2.5μM、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0.5mM)。用分化培养基培养48小时后,在维持培养基(含有10%FCS的DMEM中,胰岛素10μg/ml)上进一步培养48小时,然后在加入了10%FCS的DMEM中培养。使用在换成维持培养基后第7天的细胞用于分析。然而,脂肪细胞分化/维持药剂(AdipoInducer Reagent(用于动物细胞))从タカラバイオ(株)购入。用于分化培养基的添加药剂的组成为胰岛素溶液(10μg/ml)、地塞松溶液(2.5μM)、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溶液(0.5mM)。用于维持培养基的添加药剂的组成为胰岛素溶液(10μg/ml)。
在回收细胞22小时前,换成添加了乳酸菌培养上清液的培养基,2小时后进一步添加TNFα(购自Sigma-Aldrich公司)10ng/ml。另外,添加10μM浓度的皮格列酮(pioglitazone,销售商:和光纯药工业,制造商:Alexis)作为糖尿病治疗药来代替乳酸菌培养上清液,作为正对照。然后,利用TRIzol试剂(Invitrogen,从Life Technologies公司购入)回收细胞溶解物,通过实时PCR系统(Applied Biosystems,Life Technologies公司)测定基因表达量。
(4)结果
在3T3-L1细胞中,通过皮格列酮明显增加脂联素和Cu,Zn-SOD(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各mRNA的量。然而,Cu-Zn-SOD的mRNA量在代谢综合症的动物中,该测定值表现为低下,与脂联素的表达上升显著相关。
另外,添加10ng/ml TNFα则显著抑制,共同添加皮格列酮10μM和TNFα10ng/ml则显著恢复(图1a~1b)。然而,在图1a~图1b中,“对照”为不添加任何物质的3T3-L1细胞的情况,“TNF10ng/ml”为添加10ng/ml TNFα的3T3-L1细胞的情况,“Pio10μM”为添加10μM皮格列酮的3T3-L1细胞的情况,“Pio+TNF”为共同添加10μM皮格列酮、10ng/ml TNFα的3T3-L1细胞的情况。
关于另外的代表抗氧化因子过氧化氢酶(catalase)也确认了同样的显著效果(数据省略)。
例2:各种乳酸菌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的抗肥胖症、抗糖尿病活性
评价了表1的编号1~21及23的共计22个菌株的乳酸菌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及MRS培养上清液对3T3-L1细胞的脂联素表达量的影响。
一次筛选的结果,显示编号12的食淀粉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amylovorus)MEP222812(以下称为菌株12)、编号17的植物乳酸杆菌MEP222817(以下称为菌株17)、编号23的植物乳酸杆菌OLL2712(以下称为菌株23)的培养上清液对3T3-L1细胞的脂联素表达量的显著的增进作用。进一步,对这3个菌株的再现性进行确认,发现菌株17和菌株23这两株表现出稳定的效果。
另外,同时评价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MEP222822(以下称为菌株22)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对死菌体确认的对来自小鼠骨髓的BMDC细胞的IL-10产生进行显著诱导等的抗炎性作用。
图2a~图2d示出了对通过TNFα(10ng/ml)诱导胰岛素抗性的体系进行评价的结果。此外,在图2a~图2d中,“对照”为不添加任何物质的3T3-L1细胞的情况,“脱脂奶粉+TNF”为添加脱脂奶粉培养基和10ng/mlTNFα的3T3-L1细胞的情况,“菌株22+TNF”为添加培养菌株22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和10ng/mg TNFα的3T3-L1细胞的情况,“菌株17+TNF”为添加培养菌株17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和10ng/ml TNFα的3T3-L1细胞的情况,“菌株23+TNF”为添加培养菌株23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和10ng/ml TNFα的3T3-L1细胞的情况,“pio+TNF”为共同添加10μM皮格列酮、10ng/ml TNFα的3T3-L1细胞的情况。
菌株17和菌株23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同时显著增加3T3-L1细胞的脂联素表达量。进一步,菌株23显著抑制IL-6表达量,显著增加Cu,Zn-SOD表达量。另一方面,菌株22增加IL-6表达量,但对其他基因表达量没有影响。
皮格列酮不抑制IL-6,但是显著抑制MCP-1。另一方面,菌株23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抑制IL-6,但不影响MCP-1。另外,菌株22的培养上清液显著增进IL-6。
根据以上的结果,显示了菌株23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与皮格列酮通过不同的机制增加脂联素表达量。皮格列酮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作为核内受体型转录因子PPARγ的配体的脂联素等PPARγ而改变受到转录调节的基因表达。由于PPARγ特别在脂肪细胞中表达较多,因此认为脂肪细胞是皮格列酮的主要目标细胞。皮格列酮对脂肪细胞进行作用,结果一方面抑制TNFα或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等的产生,另一方面增加脂联素的分泌,结果改善脂肪细胞或骨骼肌等胰岛素抗性。
在不通过添加TNFα诱导胰岛素抗性的体系中进行相同研究的结果示于图3a~图3c。然而,在图3a~图3c中,“对照”为不添加任何物质的3T3-L1细胞的情况,“脱脂奶粉”为添加脱脂奶粉培养基的3T3-L1细胞的情况,“菌株17”为添加培养菌株17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的3T3-L1细胞的情况,“菌株23”为添加培养菌株23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的3T3-L1细胞的情况。
菌株23培养上清液在不添加TNFα的体系中也显著增加3T3-L1细胞的脂联素和Cu,Zn-SOD表达量。另外,IL-6表达量不显著,但抑制了平均值20%左右。另一方面,菌株17对任一种基因表达量都没有显著影响。
结果,菌株23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增进脂联素表达量、抑制IL-6表达量,从而显示出表现抗肥胖症、抗糖尿病效果的可能性。菌株22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没有这样的活性,在利用脱脂奶粉培养物作为抗肥胖症、抗糖尿病材料这一点上,显示出菌株23具有优异特性。
例3:使用来自小鼠骨髓的树突状细胞BMDC的分析
BMDC从7周龄雄性ICR的大腿骨抽出。将骨髓液通过70μm细胞过滤器后,溶血,为了防止非特异性吸附而添加兔IgG。进一步,添加生物素标签抗CD4抗体、抗CD8抗体、I-Ad(MHC II标记物)抗体,在冰上静置30分钟。进一步,添加链亲核素(streptoavidin)磁珠和抗220抗体磁珠。再次通过40μm的细胞过滤器后,使用自动MACS DEPLETE回收阴性部分。通过该操作从骨髓液中除去T细胞、B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仅分离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将它们用加入了10%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RPMI(洛斯维公园纪念研究所(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培养基164010ml进行培养,3天后再增加5ml加入了GM-CSF的RPMI-培养基1640。进一步,在5天后回收认为是BMDC的漂浮细胞,以1×105细胞/孔播种于96孔板中,同时添加各浓度的乳酸菌死菌体。24小时后,回收培养上清液,使用小鼠ELISA试剂盒对IL-10和IL-12(p70)浓度进行定量。此外,抗体型和ELISA试剂盒购自美国BD公司(Becton,Dickinson and Company)。
关于乳酸菌体对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
在3T3-L1细胞的脱脂奶粉培养上清液对3T3-L1细胞表现出稳定的显著活性的菌株17和菌株23的基础上,对于在3T3-L1细胞的研究中屡次表现出显著活性的菌株12的3个菌株的冷冻干燥死菌体,调查对BMDC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能力的影响。作为比较对象,使用活性已知的菌株22和加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MEP222804(以下称为菌株4)的死菌体。将各乳酸菌的死菌体(0.5、1、5、10μg/ml)添加到BMDC中,48小时之后使用ELISA法测定IL-10和IL-12(p70)产生量,结果示于图4a~图4b。此外,图4a~图4b中,“菌株12”为添加菌株12的死菌体的BMDC细胞的情况,“菌株17”为添加菌株17的死菌体的BMDC细胞的情况,“菌株23”为添加菌株23的死菌体的BMDC细胞的情况,“菌株22”为添加菌株22的死菌体的BMDC细胞的情况,“菌株4”为添加菌株4的死菌体的BMDC细胞的情况。
菌株23的死菌体显示出与菌株22同等程度的IL-10和IL-12的产生诱导活性。菌株17的死菌体与这些相比,IL-10、IL-12(p70)产生诱导活性非常低,菌株12的死菌体几乎不表现出活性。
例4:使用小鼠巨噬细胞J774.1细胞株的分析
将小鼠巨噬细胞J774.1细胞(购自理研细胞库(理研セルバンク,RCB))用加入10%FCS的RPMI培养基培养,每隔3天继代一次。将调制为1×106细胞/ml的细胞悬浮液以250μl/孔依次播种于48孔板中,同时添加各种乳酸菌的冷冻干燥死菌体和LPS(Wako),48小时后回收培养上清液。冷冻干燥死菌体用PBS调制为10mg/ml,在RPMI培养基上稀释成各浓度后以125μl/孔依次添加到细胞中。将LPS使用蒸馏水调制为1mg/ml后,在RPMI培养基上调制为4μg/mg,以125μl/孔依次添加到细胞中,使最后总浓度为1μg/ml。
使用小鼠ELISA试剂盒(Becton,Dickinson and Company)对回收的上清液中的IL-6、IL-10和IL-12(p40)浓度进行定量。然而,活性型IL-12(p70)在J774.1细胞中没有表达,因此替代地测定了IL-12(p40)。
在菌株17和菌株23的基础上,调查了菌株12的3个菌株的冷冻干燥死菌体对J774.1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能力的影响。另外,菌株4的死菌体显著增进J774.1细胞的IL-12p40产生能力。从BMDC的结果预测出,菌株22具有增进IL-10产生等抗炎性作用。因而,上述5个菌株的死菌体(1、10μg/ml)添加于J774.1细胞,48小时后使用ELISA法测定IL-6、IL-10、IL-12(p40)的产生量,结果示于图5a~图5c。此外,图5a~图5c中,“对照”为不添加任何物质的J774.1细胞的情况,“菌株12”为添加菌株12的死菌体的J774.1细胞的情况,“菌株17”为添加菌株17的死菌体的J774.1细胞的情况,“菌株23”为添加菌株23的死菌体的J774.1细胞的情况,“菌株22”为添加菌株22的死菌体的J774.1细胞的情况,“菌株4”为添加菌株4的死菌体的J774.1细胞的情况。
菌株4对于任一种细胞因子的产生诱导能力都最高。显然,菌株23具有与菌株22同等程度的IL-10和IL-12(p40)产生诱导能力。
显然,对于BMDC,菌株23的死菌体表现出与免疫活性高的抗炎性乳酸菌即菌株22同等程度的IL-10产生诱导活性。另外,显然,菌株23的死菌体对于J774.1细胞也表现出与菌株22同等程度的IL-10产生诱导活性。也就是说,菌株23认为是与菌株22相比也不逊色的免疫活性高的抗炎性乳酸菌。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菌株23对于3T3-L1细胞与其他菌株相比显著增加脂联素的产生,并且在来自小鼠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和小鼠巨噬细胞J774.1细胞中,与其他菌株相比都显著增加IL-10等抗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由该结果表明,菌株23不仅具有提高脂肪细胞的脂联素产生能力从而改善代谢综合症的效果,还具有提高免疫系统细胞分泌的IL-10等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能力从而改善代谢综合症的效果。表明这对使用菌株23的发酵生成物具有抗代谢综合症的效果。
例5.使用糖尿病、肥胖症模型小鼠的有效性试验
作为糖尿病、肥胖症模型小鼠,使用在KK小鼠中导入肥胖症发病基因AY的KKAy小鼠。已知KKAy小鼠从幼龄期开始就出现肥胖症、胰岛素抗性和高血脂症。
(被测物)
乳酸菌培养物:直接施用菌株23(植物乳酸杆菌OLL2712(保藏编号:FERMBP-11262)在表2记载的脱脂奶粉培养基培养的活菌。乳酸菌培养物中含有的菌株23的菌数为2×108cfu/ml。本实验中菌株23培养物的施用用量为1×108cfu/个体/天(3.7×109cfu/kg/天)。
阳性对照试剂:将皮格列酮盐酸盐(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フナコシ株式会社)在羧甲基纤维素钠(Wako)中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调制为1mg/ml用于施用。皮格列酮盐酸盐是确认抑制脂肪组织的TNFα表达并改善胰岛素抗性,促进糖的摄取和利用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皮格列酮盐酸盐的分类号为112529-15-4,化学名称为(5RS)-5-{4-[2-(5-乙基吡啶-2-基)乙氧基]苄基}噻唑-2,4-单盐酸二酮{(5RS)-5-{4-[2-(5-Ethylpyridin-2-yl)ethoxy]benzyl}thiazolidine-2,4-dione monohydrochloride}。本实验中皮格列酮盐酸盐的施用用量为0.5mg/个体/天。该用量参考Mohapatra的论文进行设定(Mohapatra J,etal.,Pharmacology.84-4:203,2009)。
(动物试验)
将5周龄的雄性KKAy小鼠(日本クレア公司)用Microvent(マイクロベント)饲养装置(アレンタウン公司制造)进行个体饲养,进行1周的驯化饲养。驯化饲养后,基于小鼠的血糖值、HbA1c值和体重将小鼠分成3组(对照组、乳酸菌施用组、阳性对照组,各n=4)(第0天)。此时,各组的体重平均值约为27g。进一步,从第1天到第21天的3周中,每日一次、0.5ml/个体地对对照组经口施用表2记载的脱脂奶粉培养基,对乳酸菌施用组经口施用乳酸菌培养物,对阳性对照组经口施用阳性对照试剂。被测物施用期间,自由摄取水分,自由摄取饲料CRF-1。
在被测物施用期间,每周一次(第0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绝食3个半小时后在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值和血红蛋白A1c值。采血后,自由摄取CRF-1。另外,在3周的施用期间,每周2次(第0天、第4天、第7天、第11天、第14天、第18天和第21天)测定体重和饲料摄取量。
施用结束后,通过颈椎脱臼安乐死后解剖,采取肾周围脂肪组织、精巢上体周围脂肪组织,测定鲜重(g),合计作为内脏脂肪重量(g)。进一步,对脂肪组织通过离心分离来分离为成熟脂肪细胞组分(MAF组分)和间质血管组分(SVF组分),对MAF组分进行脂联素mRNA表达量分析。
(测定方法)
血糖值:在血糖测定机器(Breeze2,バイエル薬品公司)中测定。
血中血红蛋白A1c(HbA1c):使用血红蛋白A1c测试分析仪(HemoglobinA1c Testing Analyzer)(DCA2000system,バイエルメデイカル公司)测定血中的血红蛋白A1c浓度。
血中脂联素:使用小鼠脂联素ELISA试剂盒(大冢制药)测定血中的脂联素浓度
血中甘油三酯:使用富士DryKem系统(富士ドライケムシステム)和富士DryKem载片(富士ドライケムスライド)TG-PIII测定血中甘油三酯的浓度。
MAF组分的脂联素mRNA表达:使用TRizol试剂(invitrogen)从MAF组分中抽取总RNA,使用PrimeScript RT试剂盒(Takara)合成cDNA,使用ABI7300实时PCR系统(ABI)测定MAF组分的脂联素mRNA表达量。
(结果)
试验期间,饲料摄取量和体重变化没有组间差别。
在乳酸菌施用组(菌株23)和阳性对照组(pio)中所有个体在试验期间的血中脂联素浓度增加,但在对照组(脱脂奶粉)中减少一半(图6,第21天的血中脂联素浓度减去第0天的血中脂联素浓度,算出血中脂联素浓度的变化量。)
来自内脏脂肪组织的脂肪细胞的脂联素基因表达量,在乳酸菌施用组中有增加的倾向(图7)。(P=0.08相对于对照组,曼惠特尼U检测)。认为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细胞中脂联素mRNA量增加的话,脂联素产生量增加,则促进全身的组织中糖的摄取。另外,认为脂联素促进脂肪的燃烧,因此抑制脂肪的积累。
内脏脂肪重量在乳酸菌施用组中显著低值(图8)。(P=0.01相对于对照组,曼惠特尼U检测)
血中甘油三酯在乳酸菌施用组中有抑制增加的倾向(图9)。(P=0.08(第21天)相对于对照组,曼惠特尼U检测,学生t检验)
血中HbA1c值在乳酸菌施用组和阳性对照组中抑制增加的个体较多(图10、第21天血中HBAc值减去第0天血中HBAc值,算出血中HbA1c的变化量。
例6:酸奶的制造
酸奶基混合物使用常规方法进行调制,分别对仅接种混合发酵剂(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以及在混合发酵剂之外还接种菌株23(植物乳酸杆菌OLL2712(保藏编号:FERM BP-11262))进行发酵,制造酸奶。
结果显示,加入接种菌种23得到的酸奶与未增加而得到的酸奶相比,具有同等以上的更好的口味和物性。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乳酸杆菌属菌增加脂联素的产生,还增加不依赖于脂联素的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可靠性极高的复合方法达到改善代谢综合症的效果,通过使其包含于医药组合物或食品组合物中,能够简便且有效地摄取,从而可改善代谢综合症。
Figure BDA00002792037400211

Claims (9)

1.一种乳酸杆菌属菌,所述乳酸杆菌属菌对于脂肪细胞增加脂联素的产生,并且对于来自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和/或巨噬细胞增加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杆菌属菌,其中,炎性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为1L-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乳酸杆菌属菌,其中,所述乳酸杆菌属菌为植物乳酸杆菌。
4.植物乳酸杆菌OLL2712菌株(保藏编号:FERM BP-11262)。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菌的培养物或其加工物。
6.一种医药组合物,含有选自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菌、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物及其加工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药组合物,所述医药组合物用于抑制内脏脂肪积累。
8.一种食品组合物,含有选自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菌、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物及其加工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组合物,所述食品组合物用于抑制内脏脂肪积累。
CN201180037354.8A 2010-07-30 2011-07-28 具有代谢综合症改善效果的乳酸菌 Active CN1033140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2256 2010-07-30
JP2010-172256 2010-07-30
PCT/JP2011/067239 WO2012014971A1 (ja) 2010-07-30 2011-07-28 メタボリックシンドローム改善効果を有する乳酸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4099A true CN103314099A (zh) 2013-09-18
CN103314099B CN103314099B (zh) 2014-12-03

Family

ID=45530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7354.8A Active CN103314099B (zh) 2010-07-30 2011-07-28 具有代谢综合症改善效果的乳酸菌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076029B2 (zh)
CN (1) CN103314099B (zh)
HK (1) HK1184187A1 (zh)
WO (1) WO201201497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8985A (zh) * 2016-02-04 2017-08-11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厚壁菌类益生菌在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CN109153967A (zh) * 2016-08-22 2019-01-04 株式会社明治 植物乳杆菌的培养物的制造方法
CN114395514A (zh) * 2022-02-28 2022-04-26 鲁东大学 一株嗜酸乳杆菌、菌剂及其应用
CN114828867A (zh) * 2019-12-13 2022-07-29 株式会社明治 降低心率用组合物
WO2022200851A1 (en) * 2021-03-22 2022-09-29 Synbio Tech Inc.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lactis ldl557 isolate, and composition including the same and use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9227B (zh) * 2011-12-06 2017-07-01 雪印惠乳業股份有限公司 加氏乳酸桿菌的存活性高的飲食品及其製造方法
JP5995593B2 (ja) * 2012-08-02 2016-09-21 丸善製薬株式会社 抗炎症剤
JP2014172902A (ja) * 2013-03-05 2014-09-22 Shon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 Preventive Science Lactobacillusplantarumを用いたアカモク発酵物の糖尿病態改善剤
JP6788966B2 (ja) * 2015-12-24 2020-11-25 丸善製薬株式会社 化粧料
KR102250597B1 (ko) * 2017-11-20 2021-05-11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신규 유산균 및 이의 용도
JP7013419B2 (ja) * 2019-08-07 2022-02-15 日清食品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炎症性サイトカインの産生誘導活性は低いが抗炎症性サイトカインの産生誘導活性が高いビフィズス菌
JP7364390B2 (ja) * 2019-08-19 2023-10-18 株式会社明治 糖代謝改善用組成物
JPWO2021261423A1 (zh) * 2020-06-22 2021-12-30
JP7082827B2 (ja) * 2020-09-09 2022-06-09 丸善製薬株式会社 化粧料
CN112190600B (zh) * 2020-09-11 2022-04-26 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植物乳杆菌在制备缓解机体慢性炎症的组合物中的应用
US20240058398A1 (en) * 2020-12-16 2024-02-22 Meiji Co., Ltd. Composition for improving inflammation of brain tissue
EP4372077A1 (en) 2021-07-12 2024-05-22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Autophagy-activating composition
CN113637609A (zh) * 2021-08-17 2021-11-12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降低乳蛋白抗原性的植物乳杆菌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039A (zh) * 1998-10-01 2001-10-31 普罗比公司 氧化性应激因子的水平降低
CN101044234A (zh) * 2004-09-02 2007-09-26 Pl生物株式会社 具有减少身体脂肪活性的植物乳杆菌以及包含它们的食品
JP2008214253A (ja) * 2007-03-02 2008-09-18 Snow Brand Milk Prod Co Ltd 内臓脂肪減少剤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039A (zh) * 1998-10-01 2001-10-31 普罗比公司 氧化性应激因子的水平降低
CN101044234A (zh) * 2004-09-02 2007-09-26 Pl生物株式会社 具有减少身体脂肪活性的植物乳杆菌以及包含它们的食品
JP2008214253A (ja) * 2007-03-02 2008-09-18 Snow Brand Milk Prod Co Ltd 内臓脂肪減少剤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N WANG ET AL.: "Isolation of adhesive strains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lonization and immune response by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2 in the rat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vol. 132, 31 December 2009 (2009-12-31), pages 59 - 66, XP026094586, DOI: doi:10.1016/j.ijfoodmicro.2009.03.016 *
DIAZ-ROPERP,MP ET AL.: "Two Lactobacillus strains, isolated from breast milk, differently modulate the immune response", 《J APPL MICROBIOL》, vol. 102, no. 2, 28 February 2007 (2007-02-28), pages 337 - 343 *
VO MINH SON ET AL.: "Dietary administration of the probiotic,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enhanced the growth,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the grouper Epinephelus coioides",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vol. 26, 31 December 2009 (2009-12-31), pages 691 - 698, XP026097888, DOI: doi:10.1016/j.fsi.2009.02.018 *
储昭新 等: "植物乳杆菌对IL-10基因敲除结肠炎小鼠黏附分子的影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vol. 17, no. 12, 28 April 2009 (2009-04-28), pages 1190 - 1196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8985A (zh) * 2016-02-04 2017-08-11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厚壁菌类益生菌在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CN109153967A (zh) * 2016-08-22 2019-01-04 株式会社明治 植物乳杆菌的培养物的制造方法
CN109153967B (zh) * 2016-08-22 2023-06-20 株式会社明治 植物乳杆菌的培养物的制造方法
CN114828867A (zh) * 2019-12-13 2022-07-29 株式会社明治 降低心率用组合物
WO2022200851A1 (en) * 2021-03-22 2022-09-29 Synbio Tech Inc.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lactis ldl557 isolate, and composition including the same and use thereof
CN114395514A (zh) * 2022-02-28 2022-04-26 鲁东大学 一株嗜酸乳杆菌、菌剂及其应用
CN114395514B (zh) * 2022-02-28 2023-09-01 鲁东大学 一株嗜酸乳杆菌、菌剂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014971A1 (ja) 2013-09-12
WO2012014971A1 (ja) 2012-02-02
CN103314099B (zh) 2014-12-03
HK1184187A1 (zh) 2014-01-17
JP5076029B2 (ja)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4099B (zh) 具有代谢综合症改善效果的乳酸菌
US9314041B2 (en) Immune function modulating agents
US8021656B2 (en) Probiotics for gut neuromuscular functions
RU2490324C2 (ru) ДРОЖЖИ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ИСПОЛЬЗУЕМЫЕ В КАЧЕСТВЕ ПРОБИОТИКА, И КОМПОЗИЦИЯ НА ИХ ОСНОВЕ
CN105025909B (zh) 应激减轻剂
JP5919193B2 (ja) 炎症を抑制する組成物
KR101467306B1 (ko) Fe, Zn, Ca 및 이의 이온으로부터 선택된 금속의흡수를 증가시키기 위한 락토바실러스의 용도
RU2767967C2 (ru) Применение пробиотиков для лечения и/или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псориаза
ES2708450T3 (es) Bacterias ácido lácticas y bifidobacterias para tratar endotoxemia
JP5554994B2 (ja) 乳酸菌含有製剤
WO2011114645A1 (ja) 抗アレルギー用組成物
CN107849519A (zh) 作为肠道菌群的益生基础菌种的双歧杆菌
JPWO2009066537A1 (ja) 免疫調節性機能誘導剤及び食品組成物
TW201705969A (zh) 新穎馬利乳酸桿菌aps1及其用途
JP5945092B2 (ja) 中性脂肪低減剤
CN107208029A (zh) 具有嘌呤摄取能力的乳酸菌及其用途
CN104771416A (zh) 用于控制体重的罗伊氏乳杆菌gmnl-263组合物及其用途
US11202812B2 (en) Reducing body fat probiotic strain, composi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CN116004472A (zh) 一株缓解肥胖的丁酸梭菌及其应用
JP6178088B2 (ja) M2マクロファージ分化誘導剤
US20240335488A1 (en) Novel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ua881 strain and probiotic composition for improving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JP5851242B2 (ja) チオレドキシン誘導活性を有する乳酸菌ならびにチオレドキシンを介する生体傷害の予防および/または改善用の飲食品および医薬品
TW202335676A (zh) 腸管免疫賦活劑及IgA產生促進劑
TW202335675A (zh) 腸管免疫賦活劑、IgA産生促進劑及基因表現促進劑
CN118203603A (zh) 一种后生元及其在调节脂代谢方向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41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41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