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1435A - 冷却水控制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却水控制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1435A
CN103291435A CN2013100611176A CN201310061117A CN103291435A CN 103291435 A CN103291435 A CN 103291435A CN 2013100611176 A CN2013100611176 A CN 2013100611176A CN 201310061117 A CN201310061117 A CN 201310061117A CN 103291435 A CN103291435 A CN 103291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mentioned
path
control valv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11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1435B (zh
Inventor
土屋通
及川匠
大工原雅之
小川浩正
勅使正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kuni Corp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kuni Corp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kuni Corp,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ikun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91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1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1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1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01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23/13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G05D23/1306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 G05D23/132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 G05D23/134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f mixed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4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01P11/16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coolant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4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01P11/18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coolant pressure, coolant flow, or liquid-coolant lev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01P2003/027Cooling cylinders and cylinder heads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04Lubricant cooler
    • F01P2060/045Lubricant cooler for transmiss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18He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其在控制冷却水时,能够用一个装置分别独立地控制两个系统的冷却水的流量,且能降低成本。调整用于冷却要冷却的对象物的冷却水的流量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具有:导入冷却水的两个流入口(22、22a);设置于与一方的上述流入口连通的第一通路(23)上,并通过电子控制而调整流动于上述第一通路(23)的冷却水的流量的电子控制阀(11);以及设置于与另一方的上述流入口连通的第二通路(25)上,并利用温度检测介质(42)的由温度引起的变位而调整流动于上述第二通路(25)的冷却水的流量的感热式阀(40)。

Description

冷却水控制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水控制阀装置,该装置控制在对汽车的发动机等进行水冷时的冷却水。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的发动机中正研究如下内容,即,以发动机的预热性能的提高和通过使发动机在最佳的温度下动作而引起的燃料消耗费的提高等作为目的,与使冷却水在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循环的主通路分开,另外设置绕过散热器直接返回发动机的旁通路,并且在主通路上设置冷却水控制阀,通过根据冷却水温度和其他的值来调节该冷却水控制阀的开度,控制利用散热器冷却的冷却水的量。例如,在冷却水温度低的发动机起动时等,切断主通路而使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而是从旁通路直接返回到发动机,促进发动机的预热。另外,例如,为了以在预热后使发动机中的燃料的燃烧最佳化的方式控制冷却水的温度,调整冷却水控制阀的开闭(开度)。
在这种冷却水控制阀中,正研究例如用步进马达等驱动的旋转式阀或以温度动作的恒温式阀等。此外,所谓恒温式(感热式)阀,是指使用以温度变位的恒温器或热蜡等,以由这些温度引起的变位使阀进行开闭工作。
在此,若万一冷却水控制阀在关闭状态下不动作,则冷却水不被散热器冷却,而是利用旁通路循环于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上升。若使发动机直接工作,则存在过热的危险。于是,提出了如下方案,在由于冷却水控制阀在关闭状态下不工作等而冷却水的温度上升了时,利用设有与冷却水控制阀分开而工作的热保护器件的阀,使冷却水向散热器侧循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即,设有热保护器件的阀成为失效保险机构。此外,设有热保护器件的阀是使用例如恒温器、热蜡、形状记忆合金、在预定温度下熔化的合金与弹簧的组合等根据温度而变位的器件的阀,若冷却水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以上,则器件由于温度而变位,阀成为开放状态。
另外,在发动机内部,为了冷却发动机,在发动机的外表面侧设有使冷却水循环的水套。水套例如设置于发动机的汽缸体上,并且设置于固定在该汽缸体上的汽缸盖上。从而,在冷却发动机时,需要使冷却水流入到汽缸体侧的水套及汽缸盖侧的水套,并且使冷却水从这些水套流出,使冷却水在与散热器之间循环。
在此,在发动机的工作中,通过将汽缸盖侧的水套的冷却水及汽缸体侧的水套的冷却水的温度以不同的温度控制,能够期待车辆的燃料消耗费的提高。从而,以燃料消耗费的提高作为目的,在考虑有效地冷却汽缸盖和汽缸体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分别控制冷却水的循环。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在汽缸盖侧的水套和汽缸体侧的水套上分别设置冷却水控制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0-528229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汽缸盖的水套和汽缸体的水套上分别设置冷却水控制阀的情况下,成本提高。尤其,在各个上分别设置如上所述的失效保险机构的情况下,对成本的影响变大。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若主控制阀成为闭阀状态,则从发动机至冷却水控制阀的通路的冷却水的流动成为停止状态,从该通路分支的热保护器件的通路的流动也同样地成为停止状态。因此,相对于在发动机循环的冷却水的温度,在以热保护器件检测的温度上产生温度差。即,从在发动机中的冷却水温度上升直至关闭状态的冷却水控制阀部分的冷却水的温度上升,产生很大的时间差。由此,在热保护器件中还存在不能立即检测发动机的冷却水的温度的问题。因此,在发生了如冷却水控制阀在关闭状态下不动作的不良情况的情况下,热保护器件的动作延迟,存在发动机过热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水控制阀装置,该冷却水控制阀装置能够用一个装置分别独立地控制两个系统的冷却水的流量,且适当地进行两个系统的冷却水的流量控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其调整用于冷却要冷却的对象物的冷却水的流量。
该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具有:导入冷却水的两个流入口;设置于与一方的上述流入口连通的第一通路上,并通过电子控制而调整流动于上述第一通路的冷却水的流量的电子控制阀;以及设置于与另一方的上述流入口连通的第二通路上,并利用温度检测介质的由温度引起的变位而调整流动于上述第二通路的冷却水的流量的感热式阀。
在上述结构中,对存在两个的流入口的每个流入口可控制冷却水的流量,能够用一个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分别控制在邻接或靠近的两个部位中的冷却水的流量。在该情况下,比使用两个冷却水控制阀装置,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并且例如能够提高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向对象物安装时的操作性。
另外,由于在一方的流入口侧具有电子控制阀,因此能够精细地设定流量的调整,并且相对于对象物的温度变化可迅速地调整冷却水流量。相对于此,由于在另一方的流入口侧具有感热式阀,因此能够进行利用温度检测介质的由温度引起的变位的比较粗略的控制。
即,能够根据两个部位的使用用途和特性而采用不同方式的控制,并且能够进行符合两个部位的使用用途和特性的冷却水的流量控制。
另外,与将全部设为电子控制阀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例如,在感热式阀中,由于不进行电子控制,因此不需要用于此的电子设备,并且不需要用在电子设备中的控制程序,与将所有阀做成电子控制阀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另外,通过使用两个不同驱动方式的阀,能够抑制多个阀同时停止功能。例如,即使发生电的问题,感热式阀也不受影响,不会与电子控制阀一起停止功能。在该情况下,例如,与用两个阀同时使冷却水不能流动的状态相比,能够抑制对象物整体的温度上升,产生用于对应障碍的时间上的富余。
在本发明中,冷却水控制阀装置还可以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该发动机冷却系统具有使冷却水在发动机的汽缸盖侧的水套及汽缸体侧的水套与散热器之间循环的循环流路。在该情况下,一方的上述流入口与上述汽缸盖侧的上述水套连接,另一方的上述流入口与上述汽缸体侧的上述水套连接,经由上述第一通路及/或上述第二通路与这些流入口连通的流出口与上述循环流路的向上述散热器输送冷却水的一侧连接。
一般而言,在发动机内部的汽缸体侧设置油盘,积蓄向发动机各部分输送的润滑油。汽缸体侧的水套的冷却水通过设定为比汽缸盖侧的水套的冷却水高的温度,能够保持润滑油的低粘度。通过保持向未图示的发动机内部的活塞、汽缸套供给的润滑油的低粘度,能够提高燃料消耗费。从而,由于汽缸体侧的水套的冷却水不需要循环至成为高温,不需要阀的应答性,因此能够用感热式阀控制冷却水的流量。例如,在发动机的除起动时以外的工作中,汽缸体侧的水套的冷却水成为打开感热式阀的温度以上,感热式阀基本上打开。从而,在感热式阀与电子控制式阀相比较的情况下,即使开闭动作相对于冷却水的温度变化延迟,也没有特别的问题。
另一方面,汽缸盖侧的水套的冷却水若与汽缸体侧相比较,则优选设定为低温。在发动机内部的汽缸盖侧设有燃烧室,为了使燃烧室的温度保持为适当温度,需要使其循环成汽缸盖侧的水套的冷却水成为低温(合适的温度)。通过使汽缸盖侧的水套的冷却水保持为合适的温度,并且有效地实现燃烧室的冷却,能够抑制发动机的异常燃烧,并且防止燃料消耗费的恶化。在考虑发动机的燃烧效率等的情况下,即使是发动机的除起动时以外的工作中,为了使发动机的燃烧室温度保持为合适的温度,需要比较精细地调整冷却水的流量。在该情况下,比感热式阀更适用相对于冷却水的温度应答性优越的电子控制阀这一方。即,通过在汽缸盖侧配置电子控制阀,并且在汽缸体侧配置感热式阀,能够有效地控制冷却水的流量,并且通过在汽缸体侧使用感热式阀,实现成本的降低,并且能够恰当地进行流量控制。
在本发明中,冷却水控制阀装置还可以用于具有旁通流路的上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上述旁通流路使从上述发动机的上述汽缸盖侧的上述水套流出的上述冷却水绕过上述散热器返回到上述汽缸盖侧的上述水套及/或上述汽缸体侧的上述水套。在该情况下,在上述第一通路上不经由上述电子控制阀而连接上述旁通流路,而且在上述第一通路与上述第二通路之间设置使上述第一通路与上述第二通路始终连通的回流路。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旁通流路,在电子控制阀及感热式阀关闭的情况下,冷却水不循环于循环流路,冷却水循环于旁通流路。由于旁通流路不经过散热器,因此在旁通流路中循环的冷却水不被散热器冷却而以从发动机的汽缸盖侧的水套再次返回到发动机的水套的方式循环而成为高温,使发动机的温度上升。由此,在冷却水温度低的情况下,提高冷却水温度,例如能够使发动机的温度接近燃料的燃料消耗费效率高的温度。另外,通过旁通流路与设置于冷却水流路上的水泵的上游侧连接,能够用水泵始终进行旁通流路的循环。
在上述结构中,在连接旁通流路的第一通路与设有感热式阀的第二通路之间,设置使这些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始终连通的回流路。从而,流动于旁通路的冷却水的一部分是从汽缸体侧的水套流入到另一方的流入口并经过具有感热式阀的第二通路并流到回流路的冷却水。
即,从汽缸体侧的水套流入的冷却水经过设有感热式阀的第二通路、回流路,经由第一通路流到旁通路。由此,即使感热式阀关闭,从汽缸体侧的水套流出的冷却水也始终流动在感热式阀部的周围,感热式阀与从水套流出的冷却水的温度相对应地工作。即,由于即使在感热式阀关闭的状态下,也通过使感热式阀部周围的冷却水循环,能够始终发生流动,因此相对于水套的冷却水温度的变化,能够恰当地进行感热式阀的开闭动作。
在此,在不具有回流路而感热式阀关闭的情况下,冷却水不流动于具有感热式阀且从一方的流入口配置至流出口的第二通路。在该情况下,在汽缸体侧的水套内的冷却水与第二通路的冷却水之间由于冷却水不发生流动而无法快速进行温度的传递,不能用感热式阀准确地检测汽缸体侧的水套内的冷却水温度,感热式阀的开闭动作相对于汽缸体侧的水套内的冷却水温度的变化延迟得大。
在本发明中,冷却水控制阀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上述第一通路的比上述电子控制阀靠近上游的一方的上述流入口侧与上述第二通路的比上述感热式阀靠近上游的另一方的上述流入口侧经由单向阀连通,而且,上述单向阀允许冷却水从第一通路向第二通路流动。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用单向阀使冷却水从第一通路向第二通路流动。
但是,在第一通路的压力比第二通路的压力小的情况下,单向阀不打开,冷却水不会经由单向阀从第一通路向第二通路流动。
使单向阀打开的压力差基本上产生于如下情况,即,不论第二通路的感热式阀处于打开的状态,第一通路的电子控制阀也关闭的情况。例如,通过第一通路的电子控制阀固定等,不论汽缸盖侧的水套的冷却水的温度超过使电子控制阀打开的温度,在电子控制阀关闭的情况下,第一通路的压力变高,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的压力差变大而单向阀打开,冷却水从第一通路向第二通路流动,该冷却水经过打开的感热式阀,并朝向散热器。
根据这种结构,在电子控制阀不工作的情况下,电子控制阀侧的冷却水例如不输送到散热器,能够防止发动机(汽缸盖)温度上升。即,冷却水控制阀装置使其电子控制阀具有失效保险功能。此外,单向阀能够使用其开阀压力适用于上述失效保险功能的阀。另外,根据单向阀的设定,还能够使感热式阀具有失效保险功能。例如,通过设置容许冷却水由于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的压力差而从第二通路向第一通路流动的单向阀,即使感热式阀发生故障,也能够使汽缸体侧的冷却水可靠地循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一个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将两个系统的冷却水流路中的冷却水的流量分别独立地控制。例如,为了将冷却水温度设定为高温,将以比较稳定的流量控制冷却水的一侧的流量利用感热式阀控制,将冷却水温度按照发动机的燃烧状态比较频繁地进行调整,用电子控制阀控制将冷却水温度设定为低温(合适的温度)的一侧的流量。由此,比使用两个电子控制阀,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并且能够恰当地进行两个系统的冷却水的流量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概略的冷却回路图。
图2是表示上述冷却水控制阀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冷却水控制阀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立体图。
图5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中:
1-发动机,1a-汽缸盖侧的水套,1b-汽缸体侧的水套,3-散热器,4-循环流路,5-旁通流路,10-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1-电子控制阀,22-第一流入口(一方的流入口),22a-第二流入口(另一方的流入口),23-第一通路部(第一通路),25-第二通路部(第二通路),27-旁通流出部,27a-回流路,40-感热式阀,82-单向阀,86-隔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使用该实施方式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具备:与发动机1的汽缸盖侧的水套1a连通,并与发动机1的汽缸体侧的水套1b连通而设置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与水套1a、1b连通而设置,并用于使冷却水循环的水泵2;用于冷却冷却水的散热器3;以及用于以从上述水套1a、1b经过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散热器3及水泵2再次返回到水套1a、1b的方式使冷却水循环的循环流路4。此外,如下所述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能够将从汽缸盖侧的水套1a向循环流路4的朝向散热器3侧的部分流出的流量、和从汽缸体侧的水套1b向循环流路4的朝向散热器3侧的部分流出的流量独立地控制。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旁通流路5在绕过散热器3的状态下、即不经过散热器3而与水泵2的上游侧连接。具体而言,旁通流路5为水泵2的吸入口的上游侧,并与水泵2的吸入口附近连接,即使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关闭循环流路4,冷却水也经过旁通流路5,并经由水泵2返回到发动机1的水套1a、1b。从而,旁通流路的水利用水泵2而循环。此外,水泵2用发动机1的驱动力驱动,在发动机1处于工作中的情况下,水泵2也处于工作中。
由此,例如在发动机起动时等的冷却水温度处于低的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用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关闭循环流路4,冷却水通过发动机1的发热被加热,而不被散热器3冷却。
另外,在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与水泵2之间,除了循环流路4及旁通流路5之外,还具有经过加热器6的辅助流路6a以及经过节流阀7(节流阀用水套)的辅助流路7a。另外,各流路例如由管道形成。
另外,设有进行ATF(自动变速器油)的冷却的ATF冷却装置8,在该ATF冷却装置8循环的流路9合流于从循环流路4的散热器3朝向水泵2的一侧。此外,流路9既可以经过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的下述的电子控制阀11,也可以不经由阀而是从水套1a朝向水泵2,并且在发动机动作时,冷却水始终在流路9循环。
该实施方式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以横跨发动机1的汽缸盖侧的水套1a与汽缸体侧的水套1b的边界部分的方式安装。
在成为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的安装位置的水套1a和水套1b上,分别形成使冷却水流出的开口部。
如图2至图5所示,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具有安装于上述水套1a、1b的上述开口部的部分上的壳体20,在壳体20上设置凸缘部21,该凸缘部21具有与水套1a的开口部连通的第一流入口22以及与水套1b的开口部连通的第二流入口22a。
另外,壳体20具有:具有与凸缘部21的第一流入口22连通的内部空间,并配置具有转子12的电子控制阀(旋转式阀)11的第一通路部23;在内部配置旋转驱动转子12的作为驱动机构的马达81的驱动室部24;与凸缘部21的第二流入口22a连通并且配置感热式阀40的第二通路部25;与第一通路部23及第二通路部25连通并且与循环流路4连接的主流出部26;在从第一通路部23分支的状态下,与上述旁通流路5连接的旁通流出部27;以及与辅助流路6a、7a连接的辅助流出部28、28a。
在该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中,在第一流入口22及第二流入口22a的周围形成有配置密封部件的槽。另外,经由第一流入口22与汽缸盖侧的水套1a连通的第一通路部23与主流出部26、辅助流出部28、28a连接,以使从水套1a流出的冷却水经过上述电子控制阀11到达至主流出部26、辅助流出部28、28a。另外,在第一通路部23的比电子控制阀11靠第一流入口22侧的部分设置旁通流出部27,不管电子控制阀11的开闭,通过水泵2的工作,汽缸盖侧的水套1a的冷却水都从旁通流出部27向旁通流路5流出。
电子控制阀11根据其转子12的旋转角度,能够变更(能够开闭)从汽缸盖侧的水套1a经过循环流路4和两个辅助流路6a、7a的冷却水的流量。转子12根据其旋转角度,在关闭循环流路4的状态下,可进行加热器6用的辅助流路6a的开闭和节流阀7用的辅助流路7a的开闭,在调整循环流路4的冷却水流量的同时能够变更辅助流路6a、7a等的冷却水流量。该实施方式的转子12,在能够将循环流路4维持为关闭状态的转子12的旋转角度的范围内,包含能够将辅助流路6a、7a的开度从关闭变更至打开的旋转角度。
例如,也可以在转子12上设有与循环流路4连通且在周向上长的开口部,在冷却水可通过该开口部的状态下,转子12可从辅助流路6a、7a用的开口部与辅助流路6a、7a连通的状态旋转至不连通的状态。此外,还可以将多个循环流路4用的开口部沿周向排列设置于转子12上。
根据上述结构,可存在循环流路4打开、且辅助流路6a、7a打开的情况和关闭的情况。
另外,使转子12旋转的机构例如具有齿轮系,该齿轮系包括:中间齿轮部84,其在同轴上具有与设置于作为步进马达的马达81上的驱动齿轮(图示略)啮合的齿轮、及与和转子12的旋转轴62一体旋转的齿轮63啮合的齿轮;以及上述的齿轮63。利用该齿轮系(动力传递机构)从马达81向转子12传递驱动力。
另外,第一通路部23和第二通路部25基本上用隔壁86隔开,从第一流入口22流入的冷却水经过电子控制阀11,从第二流入口22a流入的冷却水经过感热式阀40。
感热式阀40具有:开闭第二通路部25的第二流入口22a与主流出部26之间的阀主体部41;具有该阀主体部41,并且根据温度变化而开闭驱动的温度检测介质42;以及将阀主体部41向关闭侧施力的复位弹簧43。
若温度检测介质42例如为热蜡,但通过以温度变位而能够以设定温度进行阀的开闭,则还能够使用恒温器、形状记忆合金等。温度检测介质42在比设定温度(范围)高的情况下,打开阀主体部41而使第二流入口22a与主流出部26连通,在比设定温度(范围)低的情况下,关闭阀主体部41而断开第二流入口22a与主流出部26之间。此外,温度检测介质42在壳内部容纳热蜡,并且内装有与热蜡的膨胀及收缩相对应而驱动阀主体部41的公知的机构。
复位弹簧43将阀主体部41向关闭侧施力,在温度检测介质42例如损坏等而阀主体部41成为开闭自如的状态时,关闭阀主体部41。
若冷却水温度成为预定的温度以上,则容纳于温度检测介质42的壳内部的热蜡膨胀,对抗复位弹簧43的作用力而驱动阀主体部41。
另外,在壳体20上以从第一通路部23分支的方式形成有旁通流出部27,并且,在隔开第一通路部23和第二通路部25的隔壁86上形成有回流路27a。由此,从水套1b流向第二通路部25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回流路27a、第一通路部23流到旁通流出部27。由此,在至少感热式阀40关闭的状态下,流动于旁通流路5的冷却水的一部分是从具有感热式阀40的第二通路部25流出的冷却水,经过感热式阀40的温度检测介质42的周围的冷却水流动于旁通流路5。
尤其,回流路27a在第二通路部25中,在容纳感热式阀40的温度检测介质42的部分进行开口,来自水套1b的冷却水流入到第二通路部25的温度检测介质42。
此外,在发动机1起动而水泵2工作时,在感热式阀40关闭且电子控制阀11也关闭的状态下,第一通路部23的比电子控制阀11靠近上游的第一流入口22侧的冷却水经由旁通流路5及旁通流出部27吸引到水泵2。由此,与第二通路部25侧相比第一通路部23侧的一方成为低压,冷却水从第二通路部25的容纳温度检测介质42的部分经过回流路27a流向第一通路部23侧。
即,在电子控制阀11及感热式阀40关闭的状态下,冷却水经过回流路27a从第二通路部25侧流向第一通路部23侧。此时,水套1b内的冷却水从第二流入口22a流入到第二通路部25。另外,在感热式阀40关闭的状态下,即使在电子控制阀11打开的状态下,与第二通路部25侧相比第一通路部23侧的一方也成为低压,冷却水从第二通路部25的容纳温度检测介质42的部分经过回流路27a流向第一通路部23侧。
从而,在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中,即使在感热式阀40关闭的状态下,水套1b内的冷却水的温度利用流动于旁通流路5的冷却水而迅速传递到感热式阀40的温度检测介质42,能够与水套1b内的冷却水的温度上升相对应地使感热式阀40向开闭侧动作。
另外,在第一通路部23与第二通路部25之间的隔壁86上设置单向阀(止回阀)82。
该单向阀82在电子控制阀11由于不良情况而保持关闭状态的情况下,若感热式阀40打开,则单向阀82通过超过预定的开阀压力,使冷却水从第一通路部23侧流向第二通路部25侧。在该情况下,若产生例如电子控制阀11由于某些理由而即使汽缸盖侧的水套1a的冷却水温度上升也不打开等不工作的状况,则通过水套1a侧的温度进一步上升,第一通路部23侧的压力变得比第二通路部25侧高,单向阀82打开。
另外,在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中,辅助流出部28、28a分成两个而设置,并且分别设置流出管71(辅助流出部28a的流出管未图示)。
在这种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中,在利用水泵2使用设置于汽缸盖侧的水套1a及汽缸体侧的水套1b与散热器3之间的循环流路4使冷却水循环的情况下,利用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来控制水套1a、1b的冷却水的流出侧的流量。由此,基本上,在限制水套1a、1b的冷却水的流出侧的流量的情况下,旁通流路5侧的流量增加,用散热器3冷却的冷却水的量减少,水套1a、1b的冷却水的温度上升。
如上所述,在该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上设有经由第一流入口22与汽缸盖侧的水套1a连通的第一通路部23、以及经由第二流入口22a与汽缸体侧的水套1b连通的第二通路部25。另外,在第一通路部23配置电子控制阀11,在第二通路部25配置感热式阀40。
由此,能够将汽缸盖侧的水套1a的朝向散热器3侧的冷却水的流出量、和汽缸体侧的水套1b的朝向散热器3侧的冷却水的流出量分别独立地控制。即,能够利用一个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分别控制两个冷却水路径中的冷却水的流量。
另外,一般而言,在发动机的工作中,通过利用汽缸盖侧的水套1a内的冷却水提高汽缸体侧的水套1b内的冷却水温度,保持润滑油的低粘度,通过减少发动机各部分的滑动摩擦,能够实现燃料消耗费的提高。另外,为了将燃烧室的温度保持为适当温度,实现燃料消耗费的促进,需要将汽缸盖侧的水套1a的冷却水设为低温(合适的温度)。在温度低的水套1a中,即使在发动机的工作中,为了使冷却水温度上升,也有停止冷却水的流出的可能性,需要精度比较高的温度管理。在该情况下,在用电子控制阀11控制冷却水的流出量的情况下,根据控制程序或控制的设定,决定电子控制阀11的开闭或开度,能够控制冷却水的流量。也能够使此时的相对于冷却水温度的应答性比感热式阀还快。
另一方面,汽缸体侧的水套1b内的冷却水温度与汽缸盖侧相比设定为高温。在此,在发动机工作而水套1b内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阀继续打开的可能性高,能够用感热式阀40充分地控制冷却水温度。在该情况下,用汽缸盖侧的水套1a和汽缸体侧的水套1b这两者都比使用电子控制阀更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另外,在该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中,通过旁通流路5不是使汽缸体侧的水套1b而是使汽缸盖侧的水套1a侧的冷却水循环,使需要设定为比汽缸体侧低温的汽缸盖侧的水套1a侧的冷却水循环。
并且,将旁通流路5的作为冷却水从水套1a流出的一侧的端部的旁通流出部27设置于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的第一通路部23的第一流入口22与电子控制阀11之间。并且,通过在第一通路部23与第二通路部25之间的隔壁86上设置连通第一通路部23与第二通路部25的细的回流路27a,如上所述,即使在第二通路部25感热式阀40关闭,冷却水也能流动。
由此,能够如此通过冷却水的流动,在感热式阀40检测水套1b的冷却水温度。从而,感热式阀40不延迟于水套1b的冷却水温度的变化而能开闭。此外,回流路27a的内径比旁通流出部27的内径还细。
另外,通过在第一通路部23与第二通路部25之间的隔壁86上设有允许冷却水从第一通路部23向第二通路部25流动并阻止其回流的上述单向阀82,在第一通路部23在电子控制阀11发生某些障碍(例如,转子12的固定),从而电子控制阀11不打开而成为关闭的状态的情况下,单向阀82打开而冷却水从第一通路部23向第二通路部25流动。由此,在万一电子控制阀11不打开而汽缸盖侧的水套1a内的冷却水温度上升的情况下,能够将水套1a内的冷却水经由感热式阀40送到散热器3进行冷却。
另外,通过在一方使用旋转式电子控制阀11,还能够控制循环流路4以外的辅助流路6a、7a,利用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能够控制更多系统的冷却水的流量。
此外,虽然在该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中,使第一流入口22与汽缸盖侧的水套1a连接,使第二流入口22a与汽缸体侧的水套1b连接,但在例如发动机的水套还另外分割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第一流入口22或第二流入口22a与该分割的水套连接。另外,该冷却水控制阀装置10基于适用于图1所示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以外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上。

Claims (4)

1.一种冷却水控制阀装置,调整用于冷却要冷却的对象物的冷却水的流量,其特征在于,具有:
导入冷却水的两个流入口;
设置于与一方的上述流入口连通的第一通路上,并通过电子控制而调整流动于上述第一通路的冷却水的流量的电子控制阀;以及
设置于与另一方的上述流入口连通的第二通路上,并利用温度检测介质的由温度引起的变位而调整流动于上述第二通路的冷却水的流量的感热式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该发动机冷却系统具有使冷却水在发动机的汽缸盖侧的水套及汽缸体侧的水套与散热器之间循环的循环流路,
一方的上述流入口与上述汽缸盖侧的上述水套连接,另一方的上述流入口与上述汽缸体侧的上述水套连接,
经由上述第一通路及/或上述第二通路与这些流入口连通的流出口与上述循环流路的向上述散热器输送冷却水的一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具有旁通流路的上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中,该旁通流路使从上述发动机的上述汽缸盖侧的上述水套流出的上述冷却水绕过上述散热器返回到上述汽缸盖侧的上述水套及/或上述汽缸体侧的上述水套,
在上述第一通路上不经由上述电子控制阀而连接上述旁通流路,而且在上述第一通路与上述第二通路之间设有使上述第一通路与上述第二通路始终连通的回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通路的比上述电子控制阀靠近一方的上述流入口的一侧与上述第二通路的比上述感热式阀靠近另一方的上述流入口的一侧经由单向阀连通,
而且,上述单向阀允许冷却水从上述第一通路向上述第二通路流动。
CN201310061117.6A 2012-02-28 2013-02-27 冷却水控制阀装置 Active CN1032914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1525A JP5919031B2 (ja) 2012-02-28 2012-02-28 冷却水制御バルブ装置
JP2012-041525 2012-0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1435A true CN103291435A (zh) 2013-09-11
CN103291435B CN103291435B (zh) 2018-03-23

Family

ID=47715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1117.6A Active CN103291435B (zh) 2012-02-28 2013-02-27 冷却水控制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18503B2 (zh)
EP (1) EP2634388B1 (zh)
JP (1) JP5919031B2 (zh)
CN (1) CN103291435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3593A (zh) * 2014-11-04 2015-04-22 江苏康沃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冷却循环系统及方法
CN105275580A (zh) * 2014-07-02 2016-01-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冷却剂控制阀
CN105422247A (zh) * 2015-12-21 2016-03-2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分体冷却及反向冷却的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110000A (zh) * 2014-12-12 2017-08-2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制冷剂控制阀装置
CN107178414A (zh) * 2016-03-10 2017-09-19 铃木株式会社 引擎
CN111094799A (zh) * 2017-08-30 2020-05-01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热力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冷却回路的总成
CN111479990A (zh) * 2017-12-12 2020-07-31 株式会社电装 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及使用它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13062793A (zh) * 2021-03-31 2021-07-02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0952B2 (ja) * 2012-05-15 2016-12-21 株式会社ミクニ 冷却水制御バルブ装置
KR101500391B1 (ko) * 2013-12-20 2015-03-09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멀티 유량 제어밸브를 갖는 엔진
DE102015200052B4 (de) * 2014-01-16 2018-06-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üssigkeitsgekühlt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Schaltkulisse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Schaltkulisse einer derartigen Brennkraftmaschine
JP6272094B2 (ja) * 2014-03-12 2018-01-3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6266393B2 (ja) * 2014-03-19 2018-01-2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DE102014206480A1 (de) * 2014-04-04 2015-10-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Wärmemanagementmodul kombiniert mit einer thermostatischen Regelung
JP6254686B2 (ja) * 2014-04-25 2017-12-2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冷却制御装置、流量制御弁及び冷却制御方法
KR101558377B1 (ko) 2014-06-05 2015-10-19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냉각수 제어 밸브를 갖는 엔진
KR101575338B1 (ko) * 2014-07-08 2015-12-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엔진의 냉각수 제어밸브
JP6319018B2 (ja) * 2014-09-25 2018-05-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システム
KR101619278B1 (ko) 2014-10-29 2016-05-10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냉각수 제어밸브를 갖는 엔진시스템
JP6380073B2 (ja) * 2014-12-12 2018-08-2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冷媒制御バルブ装置
DE102015201366A1 (de) * 2015-01-27 2016-07-28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Ventil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zum Einstellen eines Kühlmittelstroms in einem Kühlsystem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eines Kraftfahrzeugs
JP6386411B2 (ja) * 2015-04-03 2018-09-05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330768B2 (ja) * 2015-09-16 2018-05-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KR101683530B1 (ko) 2015-11-18 2016-12-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냉각수 제어밸브를 갖는 엔진시스템
JP2017096152A (ja) * 2015-11-24 2017-06-0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システム
KR101720568B1 (ko) * 2016-05-04 2017-03-29 엔브이에이치코리아(주) 통합 유량 제어밸브
JP6446420B2 (ja) * 2016-09-29 2018-1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水冷エンジン搭載鞍乗り型車両
WO2018104106A1 (en) * 2016-12-09 2018-06-14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A cooling system valve
JP6911363B2 (ja) 2017-02-13 2021-07-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DE102017119921A1 (de) * 2017-02-17 2018-08-23 Borgwarner Ludwigsburg Gmbh 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 Fluid
US11285778B2 (en) * 2017-06-14 2022-03-29 Denso Corporation Valve device
JP7114890B2 (ja) * 2017-12-12 2022-08-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却水制御弁装置
CN110741192B (zh) 2017-06-14 2022-03-22 株式会社电装 阀装置
US10132228B1 (en) * 2017-08-25 2018-11-20 Hyundai Motor Company Cooling system for an engine
KR102359941B1 (ko) 2017-09-21 2022-02-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엔진 냉각 시스템
KR102371256B1 (ko) * 2017-10-24 2022-03-04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냉각수 제어 밸브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각시스템
KR102463203B1 (ko) * 2017-11-29 2022-11-03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냉각수 제어 밸브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엔진 냉각 시스템
KR102496255B1 (ko) * 2017-12-11 2023-0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유량제어밸브
CN109944675B (zh) * 2017-12-20 2020-05-1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KR102496807B1 (ko) * 2018-08-03 2023-02-06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냉각수 유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200059956A (ko) * 2018-11-22 2020-05-2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의 워터자켓 및 이를 포함한 엔진 냉각시스템
US11098638B2 (en) 2018-11-30 2021-08-24 Progress Rail Locomotive Inc. Engine jacket cooling system for locomotive
KR20200112150A (ko) * 2019-03-21 2020-10-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통합유량제어밸브 및 통합유량제어밸브를 갖는 엔진 냉각 시스템
AT522272B1 (de) * 2019-03-27 2021-03-15 Avl List Gmbh Brennkraftmaschine
KR20210099333A (ko) * 2020-02-04 2021-08-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22175443A (ja) * 2021-05-13 2022-11-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7648A (ja) * 2001-01-30 2002-08-14 Aisin Seiki Co Ltd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N1414224A (zh) * 2001-10-26 2003-04-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两个调温器的发动机冷却装置
WO2008029029A1 (fr) * 2006-09-06 2008-03-13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liquide de refroidissement dans un mo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1680352A (zh) * 2007-05-25 2010-03-24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用于汽车中的发动机的冷却回路的模块
DE102009009854A1 (de) * 2009-02-20 2010-09-02 Audi Ag Kühlmittelkreislauf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6457A (en) * 1971-10-01 1973-12-04 P Cardi Fail-safe device for thermostatic valves
US4186872A (en) * 1976-04-22 1980-02-05 Bland William M Jr Alternate path cooling system for liquid cooled devices such as engines
JPS5793620A (en) * 1980-12-02 1982-06-10 Toyota Motor Corp Cooler for engine
KR870006956U (ko) * 1985-10-09 1987-05-11 마쯔다 가부시기가이샤 엔진의 냉각구조
JPH0768897B2 (ja) * 1988-04-04 1995-07-26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US5279265A (en) * 1991-07-26 1994-01-18 Nissan Motor Co., Ltd. V-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improved water pump arrangement
DE19932313A1 (de) * 1999-07-10 2001-01-18 Daimler Chrysler Ag Steuervorrichtung für den Kühl- und Heizungskreislauf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S6343573B1 (en) * 2000-08-22 2002-02-05 Nippon Thermostat Co., Ltd. Thermostat device
US6539899B1 (en) * 2002-02-11 2003-04-0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Rotary valve for single-point coolant diversion in engine cooling system
JP4239623B2 (ja) * 2003-03-12 2009-03-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FR2893113B1 (fr) * 2005-11-04 2009-03-06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Vanne de commande a etancheite amelioree pour circuit de circulation de fluide
JP4432898B2 (ja) * 2005-12-20 2010-03-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FR2901572A1 (fr) * 2006-05-26 2007-11-30 Mark Iv Systemes Moteurs Soc P Circuit de refroidissement d'un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DE502007001624D1 (de) * 2007-01-17 2009-11-12 Ford Global Tech Llc Integriertes Motorkühlsystem
JP2009293575A (ja) * 2008-06-09 2009-12-17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通路構造およびシリンダヘッド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7648A (ja) * 2001-01-30 2002-08-14 Aisin Seiki Co Ltd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N1414224A (zh) * 2001-10-26 2003-04-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两个调温器的发动机冷却装置
WO2008029029A1 (fr) * 2006-09-06 2008-03-13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liquide de refroidissement dans un mo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1680352A (zh) * 2007-05-25 2010-03-24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用于汽车中的发动机的冷却回路的模块
DE102009009854A1 (de) * 2009-02-20 2010-09-02 Audi Ag Kühlmittelkreislauf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5580A (zh) * 2014-07-02 2016-01-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冷却剂控制阀
CN105275580B (zh) * 2014-07-02 2019-04-0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冷却剂控制阀
CN104533593A (zh) * 2014-11-04 2015-04-22 江苏康沃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冷却循环系统及方法
CN107110000A (zh) * 2014-12-12 2017-08-2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制冷剂控制阀装置
CN105422247B (zh) * 2015-12-21 2017-11-1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分体冷却及反向冷却的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422247A (zh) * 2015-12-21 2016-03-2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分体冷却及反向冷却的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178414A (zh) * 2016-03-10 2017-09-19 铃木株式会社 引擎
CN107178414B (zh) * 2016-03-10 2019-06-04 铃木株式会社 引擎
CN111094799A (zh) * 2017-08-30 2020-05-01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热力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冷却回路的总成
CN111094799B (zh) * 2017-08-30 2022-10-28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热力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冷却回路的总成
CN111479990A (zh) * 2017-12-12 2020-07-31 株式会社电装 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及使用它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11479990B (zh) * 2017-12-12 2021-09-14 株式会社电装 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及使用它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13062793A (zh) * 2021-03-31 2021-07-02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结构
CN113062793B (zh) * 2021-03-31 2022-06-03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21116A1 (en) 2013-08-29
EP2634388B1 (en) 2015-01-28
JP2013177843A (ja) 2013-09-09
US9518503B2 (en) 2016-12-13
JP5919031B2 (ja) 2016-05-18
CN103291435B (zh) 2018-03-23
EP2634388A1 (en) 2013-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1435A (zh) 冷却水控制阀装置
RU2599882C2 (ru) Автомобиль с циркуляционным контуром охлаждени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с жидкост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RU2647349C1 (ru) Контур охлаждения для двигателей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KR101713742B1 (ko) 냉각수 제어밸브유닛을 갖는 엔진시스템
CN109899145B (zh) 流量控制阀
CN103814198A (zh) 冷却水控制阀装置
JP6266393B2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US9228483B2 (en) Fluid control system
CN108979785B (zh) 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
CN102812219A (zh)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US5503118A (en) Integral water pump/engine block bypass cooling system
JP2007107522A (ja) 燃焼機関の冷却システム
GB2540401A (en) A cooling assembly
JP4098765B2 (ja) 内燃機関の温度調節方法と内燃機関のための冷却システム
CA2516890A1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water pump
JP5267159B2 (ja) 潤滑油の温度制御システム
JP2014145326A (ja) 内燃機関
US20180355784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0169010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105715354A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运转方法
JP7488134B2 (ja) 冷却システム
JPH06193443A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2003027942A (ja) エンジンの早期暖機装置
JP4352882B2 (ja)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JP2014070501A (ja) オイル冷却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