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8291A - 数据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8291A
CN103258291A CN2013101403912A CN201310140391A CN103258291A CN 103258291 A CN103258291 A CN 103258291A CN 2013101403912 A CN2013101403912 A CN 2013101403912A CN 201310140391 A CN201310140391 A CN 201310140391A CN 103258291 A CN103258291 A CN 103258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ntioned
record
handling procedure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03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田光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
Original Assignee
NISS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 filed Critical NISS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
Publication of CN103258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82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9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involving significant data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在管理所处理的数据项目有差异的商品数据的情况下,对包含各商品数据的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并提高系统和程序的维护性的数据管理装置(i-Win(商标))。数据记录部(13)记录包含种类ID(逻辑关键字)和数据内容ID(变量)的事务数据(合同数据)。数据定义部(17)按照每个种类ID记录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条款数据)。数据处理单元(15)根据记录在数据记录部(13)内的种类ID,从数据定义部(17)(定义体)取得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数据,执行与预定的数据项目(合同条件)的数据内容相关的处理。由此,可根据条款和计划书等对属性不同的多个商品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

Description

数据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10月12日、申请号为200580035135.0、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5/018808、发明名称为“数据管理装置及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关联申请的参照
通过引用的方式将包含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04-299055号(平成16年10月13日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公开内容并入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作为管理对象的数据项目各不相同的多个数据进行管理的数据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在数据管理领域中,当要处理的数据的种类多样化时,有时在按照每个数据种类进行管理的数据项目中产生差异。例如,在管理商品数据的情况下,当商品种类多样化时,伴随于此要管理的商品的数据项目多样化,因而有必要针对每个商品种类来管理各种数据项目。
存在以下的管理方法,即在利用计算机装置来处理这样管理的数据项目中有差异且具有多种多样的商品特性的多种商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1种记录格式来管理在事务中产生的所有种类的商品数据。在该情况下,由于预先设定了所有商品所需要的数据项目,因而处理商品数据的业务程序仅参照1个数据库即可。
然而,当使用1种记录格式来管理所有种类的商品数据时,每当商品种类或数据项目发生变更,都必须变更对数据项目进行定义的记录格式,产生变更作业变繁杂的问题。并且,即使是仅对特定商品使用的数据项目,也必须作为其他所有商品的数据项目而确保区域,从整体上来说,存在不能有效地使用存储区域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存在以下的现有技术(1)和(2)。另外,作为对具有多样的商品特性的多种商品进行处理的技术,存在下述现有技术(3)。
(1)在事务数据(transaction data)中预先记录有用于确定商品种类的商品种类代码和用于确定商品内容的商品内容代码,对于每个商品种类生成把与商品内容代码相对应的商品内容分开记录在多个数据项目内的商品管理表。处理事务数据的业务程序根据商品种类代码确定商品管理表,进而根据商品内容代码取得作为商品内容的各数据项目。
因此,即使在商品种类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也仅变更商品管理表即可。并且,即使在商品管理表的数据项目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也仅变更商品管理表即可。由此,没有必要变更事务数据的记录格式。
图18示出上述现有技术(1)的例子。A是管理保险合同的事务数据,管理单据编号1801、保费1802、保险期限1803、条款代码1804、类型1805等的数据。在该情况下,条款代码1804确定关于保险商品的商品种类。B是管理与条款代码1804是“0001”的保险商品相对应的商品内容、即“终身保险”的数据项目的表(终身保险表),针对每个类型1806管理分期缴纳年数1807和分期缴纳倍率1808的数据。C是管理与条款代码1804是“0002”的保险商品相对应的商品内容、即“年金保险”的数据项目的表(年金保险表),针对每个类型1809管理年金种类1811和年金支付期限1812的数据。
这样,构成为针对每个作为商品种类的各条款代码1804设置独立的管理表,可根据类型1805确定管理表的商品内容,由此,即使在追加了新的保险商品的情况下,也能追加生成与其相对应的商品管理表,从而可以避免变更事务数据的记录格式。
另外,作为保险商品管理系统,还具有以下系统,即:在商品信息表内预先记录有对于每个商品公共的基本关键字和对于每个商品意义不同的次要关键字,通过在处理商品的程序中根据次要关键字检索商品信息表,来取得所期望的商品信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2)在事务数据中预先设置有自定义项目,对于每个商品种类对自定义项目内的格式进行再定义,从而可取得与所期望的商品种类相对应的数据项目的相关数据。
因此,即使在商品种类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也能仅通过变更自定义项目的再定义方法来应对系统变更。由此,无需变更事务数据的记录格式。
图19示出上述现有技术(2)的例子。A是管理保险合同的事务数据,管理单据编号1901、保费1902、保险期限1903、条款代码1904、自定义项目1905等的数据。在该情况下,自定义项目1905通过对条款代码1904所确定的保险商品的相关商品内容进行再定义而使用。B是对自定义项目1905进行再定义而使用的COBOL(CommonBusiness Oriented Language:面向商业的通用语言)程序的一部分。即,把自定义项目1905定义为X(100)的FILLER项目,通过对每个商品种类使用REDEFINES语句来对该FILLER项目进行再定义,可处理与所期望的条款代码的对应商品种类相对应的数据(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另外,再定义记述1911对商品种类是“终身保险”的数据进行再定义,同样,再定义记述1912对商品种类是“年金保险”的数据进行再定义。
这样,通过构成为针对作为商品种类的每个条款代码1904对自定义项目进行再定义,从而即使在追加了新的保险商品的情况下,也能追加与此对应的再定义记述,避免事务数据的记录格式的变更。
(3)公知有以下系统,即:对于每个商品种类生成把待处理的数据项目作为构成要素而分别加以规定的商品数据库,通过对在处理商品数据的业务程序中使用的商品数据库和记录与构成要素相关的数据的数据库进行切换等,取得所期望的商品种类中的所期望的数据项目的数据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341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8-32914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西村恕彦/植村俊亮共著、「入門COBOL」、オーム社、平成5年4月1日、p143-145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1)中,在追加商品种类的情况下,必须新设管理表,在变更商品种类的数据项目的情况下,必须变更管理表的格式。在该情况下,作业者必须在针对每个商品种类实现管理表中管理的各数据项目之间的关于各数据内容的匹配性的同时,设定各类型。
例如,图18所示的D是管理与条款代码1804是“0003”的保险商品相对应的商品内容、即“预定利率变动型年金保险”的数据项目的表(预定利率变动型年金保险表),按照每个类型1813管理年金种类1814、年金支付期限1815以及利率重新评价期限1816的数据。在追加预定利率变动型年金保险表的情况下,作业者根据具有类似的数据项目的C的年金保险表进行作业。具体地说,通过对复制的C的年金保险表追加利率重新评价期限1816的列,可得到D的预定利率变动型年金保险表。
作为利率重新评价期限1816的数据内容,假定存在“每5年重新评价”和“每10年重新评价”的2种数据。在该情况下,可针对C的年金保险表的各行记录设定上述利率重新评价期限1816。因此,作业者有必要在实现关于年金种类1814、年金支付期限1815以及利率重新评价期限1816的各组合的匹配性的同时,设定与各行记录相对应的类型1813。由于这种管理表的追加作业要求作业者花费很大的注意力和劳力,因而作业繁杂。
此外,在上述现有技术(2)中,在处理事务数据的业务程序中,由商品种类的差异导致的业务程序变更作业很大,存在追加变更商品种类时的业务程序的维护性低下的问题。
例如,如图19所示,需要追加与预定利率变动型年金保险相关的再定义记述1913,并追加条款代码1904表示预定利率变动型年金保险时的判断逻辑。并且,需要追加与处理预定利率变动型年金保险时的商品特性相关的处理逻辑。而且,需要重新编译这些作业后的COBOL程序来进行系统测试。由于要求这种业务程序的变更作业,因而业务程序的维护性低下。
而且,在上述现有技术(3)的情况下,由于每个商品种类所使用的构成要素的组合不同,因而必须对于每个商品种类变更事务中的格式。因此,事务数据的一元化变得困难,存在系统结构复杂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要处理的商品或服务的种类发生了追加或变更的情况下,也能(1)在不给作业者带来很大负担的情况下进行系统变更,(2)防止业务程序的维护性的下降,以及(3)使包含具有多个数据项目的数据的事务数据一元化来使系统结构变得简单的数据管理装置。
(1)(2)(57)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是用于对作为管理对象的数据项目各不相同的数据进行管理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
数据记录部,其至少包含数据ID、种类ID以及数据内容ID;
数据定义部,其按照每个数据项目记录有与数据内容ID相对应的数据内容;以及
数据处理单元,其根据与记录在上述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内容ID一致的、记录在上述数据定义部内的数据内容ID,来进行决定与预定的数据项目相对应的数据内容的处理,该预定的数据项目是表示由上述数据ID所确定的数据种类的种类ID的数据项目。
因此,可根据数据内容ID来记录作为管理对象的数据项目中的数据内容。因此,即使是数据项目不同的数据,也能使用同一格式来进行一元管理,可使系统结构简单。
(3)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定义部按照每个种类ID记录有作为管理对象的数据项目,数据处理单元确定与上述种类ID相对应的数据项目。
因此,可容易地确定与所记录的数据的数据内容ID相对应的数据项目。
(4)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记录部按照数据ID和种类ID的每个组合,将多个数据内容ID与对各组合公共的多个数据项目编号分别对应地进行记录;
数据定义部按照每个上述种类ID记录有与多个数据项目编号分别对应的数据项目。
因此,可管理与多个数据项目相关的数据内容。
(5)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定义部对于与按照每个种类ID所记录的数据项目编号相对应的每个数据项目,记录有至少2个以上的与上述数据内容ID相对应的数据内容。
因此,可针对1个数据项目管理从多个数据内容中所选择的数据内容。
(6)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处理单元取得由上述数据定义部针对与数据项目编号对应的数据项目而记录的所有的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所取得的上述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决定与预定的数据内容ID相对应的数据内容或者与预定的数据内容相对应的数据内容ID。
因此,可将与数据项目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处理相分离。由此,在数据处理单元中无需考虑与数据项目相关的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
(7)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定义部按照每个数据项目记述有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以及用于进行操作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的处理的处理代码;
数据处理单元从上述数据定义部取得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以及上述处理代码;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所取得的上述处理代码以及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决定与预定的数据内容ID相对应的数据内容或者与预定的数据内容相对应的数据内容ID。
因此,可根据按照每个种类ID所设定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选择性地决定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并且,可以将与数据项目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处理相分离。
(8)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定义部记述有用于对与2种以上的数据项目分别对应的数据内容的组合进行检查的处理代码;
数据处理单元从数据定义部取得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以及上述处理代码;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所取得的上述处理代码以及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判断与2种以上的数据项目分别对应的数据内容的组合是否正确。
因此,可在记录到数据记录部内的前一阶段中,根据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对2种以上的数据内容ID的组合进行检查。
(9)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处理单元构成为包含:主处理部;向数据定义部请求处理程序来执行该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以及根据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生成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部,
数据定义部构成为包含:记录有用于进行操作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处理的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记录部,以及记录有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的组合数据记录部。
因此,在数据处理单元中,可将决定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的处理进行集成,在数据定义部中,可将根据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生成处理程序的处理进行集成。
(1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处理单元的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由向处理程序生成部请求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请求部以及执行从上述处理程序生成部接受的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执行部构成;
上述处理程序请求部构成为包装程序(wrapper program)。
因此,在数据处理单元中,可将请求处理程序的处理集成到1个程序内。由此,可使进行数据管理所需的程序处理一元化。
(1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处理单元取得由数据定义部针对预定的种类ID所记录的所有数据项目中的所有的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
根据所取得的上述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输出针对与上述预定的种类ID相关的各数据项目可选择的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
因此,可自动生成与每个合同的商品特性/约定内容对应的画面。由此,无需按照每个商品生成画面,可抑制软件的开发成本。并且,在软件包(package soft)领域中,可抑制导入时的定制成本和变更时的维护成本。
(12)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定义部记录有对于每个数据项目可选择的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并记述有用于进行如下处理的处理代码:取得针对与种类ID相关的所有数据项目可选择的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
数据处理单元从上述数据定义部取得针对与预定的种类ID相关的所有数据项目记录的所有可选择的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以及与该预定的种类ID相关的上述处理代码,根据所取得的上述可选择的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以及上述处理代码,输出对于与上述预定的种类ID相关的各数据项目可选择的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
因此,可自动生成与每个合同的商品特性/约定内容对应的画面。由此,无需按照每个商品生成画面,可抑制软件的开发成本。并且,在软件包领域中,可抑制导入时的定制成本和变更时的维护成本。
(13)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该装置还具有按照每个数据项目记录关于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的显示形式的显示形式定义部;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从上述显示形式定义部所取得的显示形式,输出可选择的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
因此,可按任意条件指定数据的显示形式。由此,可实现能根据企业和用户的使用环境和方案进行变更的灵活性高的画面设计。
(14)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预定的数据ID中的种类ID和数据内容ID,取得与该数据ID中的种类ID相关的所有数据项目对应的数据内容,把所取得的数据内容作为初始值来输出上述可选择的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
因此,在事务数据的个别修改时,可自动生成与各合同的商品特性/约定内容对应的画面。
(15)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定义部把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或者用于进行操作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处理的处理代码分开记录在基于种类ID的层级内。
因此,可按照每个层级进行组合数据和处理代码的管理。由此,提高了与处理代码、数据内容ID以及数据内容相关的维护性。
(16)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记录部记录包含商品数据的事务数据;
数据定义部把表示商品特征的数据作为数据内容进行记录;
数据处理单元接受对上述事务数据的处理命令,决定与商品数据相关的商品的数据内容。
因此,可使用同一格式对包含具有不同数据项目的商品数据的事务数据进行一元管理。
(17)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商品数据是与根据条款确定的商品相关的数据;
上述表示商品特征的数据表示上述条款所预定的内容。
因此,即使是与根据条款决定内容的、数据项目的结构很复杂的商品相关的数据,也能使用同一格式对事务数据进行一元管理。
(18)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定义部把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数据、或者用于进行操作上述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处理的处理代码分开记录在由基于条款所确定的商品所属的商品类别、条款种类以及条款版本所分别确定的层级内。
因此,可按照商品类别、条款种类以及条款版本的每个层级进行组合数据和处理代码的管理。由此,例如,即使是由复杂的合同条件构成的人寿保险合同数据,也能容易且效率良好地进行管理。
(19)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定义部中的上述条款种类由表示企业种类的企业代码以及表示该企业中的条款种类的条款代码构成。
因此,可使用1个数据管理装置来对多个企业的商品数据进行一元管理。由此,可把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应用于外包业务和ASP业务。
(2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具有按照多个种类ID组合而成的每个组记录预定数据的设定条件的组定义部。
因此,能以由多个记录的组合构成的每个预定组为单位,设定要记录在该记录内的数据的设定条件。由此,即使是在组合了多个记录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记录间的数据匹配性。
(2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数据ID确定多个种类ID组合而成的组,根据记录在组定义部内的预定数据的设定条件,进行判断待记录到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内容ID是否可记录的处理。
因此,可根据数据内容ID检查记录间的数据匹配性。
(22)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预定数据的设定条件包含:
可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内容ID;以及
用于检查预定的数据内容ID是否是可记录在上述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内容ID的处理代码。
因此,可根据数据内容ID和处理代码检查记录间的数据匹配性。
(23)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预定数据的设定条件包含:
与可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内容ID相对应的数据内容;以及
用于检查预定的数据内容是否是与可记录在上述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内容ID相对应的数据内容的处理代码。
因此,可根据与数据内容ID相对应的数据内容和处理代码,检查记录间的数据组合的匹配性。
(24)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预定的数据内容是根据要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内容ID而从上述数据定义部取得的。
因此,可有效利用在数据定义部中进行一元管理的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的关系。由此,可采用排除了数据冗余性的高效的数据结构。
(25)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数据ID确定多个种类ID组合而成的组,根据记录在组定义部内的预定数据的设定条件,进行判断要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值是否可记录的处理。
因此,可根据数据值检查记录间的数据匹配性。
(26)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预定数据的设定条件包含:
可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值的条件;以及
用于检查预定的数据值是否符合可记录在上述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值的条件的处理代码。
因此,可根据数据值和处理代码检查记录间的数据匹配性。
(27)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数据ID确定多个种类ID组合而成的组,根据记录在组定义部内的预定数据的设定条件,取得上述组的名称。
因此,能以由多个记录的组合构成的各预定组为单位,定义用于输出的组名称。例如,在保险商品领域中,在假定了多个保险合同的情况下,能以各合同为单位来定义保险名称。
(28)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记录部构成为可记录基于数据ID的固有数据值;
数据定义部按照每个种类ID记录有记述了上述固有数据值的设定方法的处理代码;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将要记录在上述数据记录部内的第1种类ID,确定与该第1种类ID相关联的第2种类ID,从上述数据定义部取得与所确定的该第2种类ID相关的处理代码;
上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所取得的上述处理代码,设定与上述第1种类ID相关的固有数据值。
因此,当设定日期数据等的固有值时,可参照与相关联的另一种类ID相关的定义信息。
(29)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记录部记录包含根据条款所确定的保险商品数据的事务数据;
数据定义部记录了如下的处理代码,该处理代码记述了在设定与表示特别约定的种类ID的事务数据相关的日期数据时,与表示相对于该特别约定的主合同的种类ID的事务数据相关的日期数据的设定方法;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从上述数据定义部所取得的上述处理代码,设定与上述表示特别约定的种类ID的事务数据相关的日期数据。
因此,可利用保险商品中的主合同和特别约定的关系来设定日期数据等的固有值。由此,针对特别约定中没有规定的事项,可应用主合同来进行处理。并且,即使在把同一特别约定附加给不同的主条款(主合同的条款)的情况下,也能根据主合同的设定方法设定特别约定。
(3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记录部记录有与数据项目相对应的数据项目ID;
数据定义部将数据项目ID和数据内容ID的组合与数据项目和数据内容相对应地进行记录;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与记录在上述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项目ID和数据内容ID的组合一致的、记录在上述数据定义部内的数据项目ID和数据内容ID的组合,进行决定数据项目和与该数据项目对应的数据内容的处理。
因此,可将数据项目ID、数据项目、数据内容ID以及数据内容分别对应起来记录到数据定义部内,可提高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的通用性。由此,可扩大在数据管理装置中进行管理的对象数据的应用范围,并可高效地使用数据区域。
(3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记录部记录有数据项目ID和数据内容ID的多个组合。
因此,可多样化地定义作为管理对象的数据项目。
(32)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项目表示关于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的处理状态。
因此,即使没有在事务数据上预先定义关于对于每个利用者或者每个对象数据而不同的处理状态的数据定义,也能进行应对。由此,可扩大数据管理装置的应用范围。
(33)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记录部记录有表示根据数据ID所确定的数据的属性的属性ID;
数据定义部按照每个属性ID记录有数据项目ID和数据内容ID的组合;
数据处理单元按照每个属性ID进行决定数据项目和与该数据项目对应的数据内容的处理。
因此,可在同一数据库上管理具有不同属性ID的数据记录。例如,在根据属性ID识别企业的情况下,可在1个数据管理装置中管理多个企业的数据记录。
(34)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记录部记录有与数据项目对应的数据项目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
数据定义部记录有数据项目ID和数据项目的组合;
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根据与记录在上述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项目ID一致的、记录在上述数据定义部内的数据项目ID,决定与记录在上述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内容相对应的数据项目的处理。
因此,可通过数据定义部指定与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内容相对应的数据项目,可提高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的通用性。
(35)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记录部记录有多个数据项目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
因此,可多样化地定义作为管理对象的数据项目。
(36)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定义部按照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内容中的每个数据类型记录有数据项目ID和数据项目的组合。
因此,可在数据库上效率良好地管理预先对数据库指定的数据类型相同而数据项目不同的数据。
(37)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类型包含日期型、数值型、文字型或者二进制型中的任意一种。
因此,可以与数据类型无关地管理数据项目不同的数据。
(38)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记录部记录有表示由数据ID所确定的数据的属性的属性ID;
数据定义部按照每个属性ID记录有数据项目ID和数据项目的组合;
数据处理单元按照每个属性ID进行决定数据项目的处理。
因此,可在同一数据库上管理具有不同属性ID的数据记录。例如,在根据属性ID识别企业的情况下,可在1个数据管理装置中管理多个企业的数据记录。
(39)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处理单元构成为包含:用于设定在后述计算处理部中使用的计算条件的条件设定部;以及用于根据上述计算条件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的计算处理部。仅在上述条件设定部中进行对数据定义部或组定义部的访问。
因此,在计算处理部内记述有使用公共的输入输出项目的普遍的计算处理,通过在条件设定部中适当地处理上述输入输出项目,可吸收操作数据间的计算条件差异。并且,通过分离进行条件设定和进行计算处理的程序,可提高各程序的维护性。
(4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数据处理单元针对每个计算处理单位具有条件设定部和计算处理部的组合。
因此,可迅速地应对各计算处理的内容变更,可提高维护性。
(4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该装置还具有包含所有具有操作可能性的数据的处理数据存储部;
数据处理单元中的条件设定部对上述处理数据存储部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因此,可对每个程序使用公共的接口。由此,可削减接口的设计工时数,抑制系统的开发成本。
(42)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中,
处理数据存储部由事务数据、画面输入数据以及计算结果数据构成。
因此,在各程序中,可在使接口统一的同时,把握数据处理中的处理状态。
(43)(44)(58)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是用于对作为管理对象的合同条件根据条款而各不相同的保险合同数据进行管理的保险合同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
数据记录部,其至少包含用于确定保险合同的单据ID、用于确定上述保险合同中的条款的条款ID以及用于确定上述条款中的合同内容的合同内容ID;
数据定义部,其按照每个合同条件记录有与合同内容ID对应的合同内容;以及
数据处理单元,其根据与记录在上述数据记录部内的合同内容ID一致的、记录在上述数据定义部内的合同内容ID,进行决定由上述单据ID所确定的保险合同数据中的与预定的合同条件相对应的合同内容的处理。
因此,可根据合同内容ID记录作为管理对象的合同条件中的合同内容。因此,即使是合同条件不同的数据,也能使用同一格式来进行一元管理,可简化系统结构。
(45)本发明的数据结构是用于对作为管理对象的数据项目各不相同的数据进行管理的数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数据结构具有:
数据记录部,其至少包含用于识别数据的数据ID、表示根据上述数据ID所确定的数据内容的种类的种类ID以及与上述种类ID的相关数据项目的数据内容对应的数据内容ID;以及
数据定义部,其按照每个数据项目记录有与数据内容ID对应的数据内容。
因此,可根据数据内容ID记录成为管理对象的数据项目中的数据内容。因此,即使是数据项目不同的数据,也能使用同一格式来进行一元管理,可简化系统结构。
(46)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结构中,数据定义部按照每个种类ID记录有作为管理对象的数据项目。因此,可容易地确定与所记录的数据的数据内容ID相对应的数据项目。
(47)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结构中,数据记录部按照数据ID和种类ID的每个组合,将多个数据内容ID与对于各个组合公共的多个数据项目编号分别对应起来进行记录;数据定义部按照上述每个种类ID记录有与多个数据项目编号分别对应的数据项目。因此,可管理与多个数据项目相关的数据内容。
(48)本发明的数据结构是用于对作为管理对象的合同条件根据条款而各不相同的保险合同进行管理的数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数据结构具有:
数据记录部,其至少包含用于确定保险合同的单据ID、用于确定上述保险合同中的条款的条款ID以及用于确定上述条款中的合同内容的合同内容ID;以及
数据定义部,其按照每个条款ID和每个合同条件记录有与合同内容ID相对应的合同内容。
因此,可根据合同内容ID记录作为管理对象的合同条件中的合同内容。因此,即使是合同条件不同的数据,也能使用同一格式来进行一元管理,可简化系统结构。
(49)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数据结构中,数据记录部按照单据ID和条款ID的每个组合,将多个合同内容ID与对于各个组合公共的多个合同条件编号分别对应起来进行记录;数据定义部按照上述各条款ID记录有与多个合同条件编号分别对应的合同条件。因此,可管理与多个合同条件相关的合同内容。
(50)(51)(59)本发明的程序生成装置是生成进行针对指定数据的指定处理的程序的程序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
数据定义部,其按照每个数据项目记录有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对应表;
处理定义部,其记录有针对处理的处理代码;
对应表取得单元,其从上述数据定义部取得关于由指定数据内所包含的种类ID和指定处理的内容所确定的数据项目的对应表;
处理代码取得单元,其从上述处理定义部取得与上述指定处理相关的处理代码;以及
程序生成单元,其根据所取得的上述对应表和所取得的上述处理代码生成程序。
因此,可根据按照每个种类ID所设定的、针对处理的处理代码以及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对应表,生成用于选择性地决定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的程序。由此,可将与数据项目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处理相分离。
(52)(53)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程序生成装置中,
指定数据内所包含的种类ID是从数据记录部提取出的,该数据记录部管理根据种类ID不同而管理项目各不相同的数据,该数据记录部至少包含用于识别数据的数据ID、根据上述数据ID所确定的种类ID以及用于确定上述种类ID中的数据内容的数据内容ID。
因此,可提供根据数据内容ID记录作为管理对象的数据项目中的数据内容、并决定与该数据内容ID相关的数据内容的程序。因此,即使是数据项目不同的数据,也能使用同一格式来进行一元管理,可简化系统结构。
(54)(55)本发明的画面生成装置是生成用于进行与预定的种类ID相关的指定处理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
数据定义部,其按照每个数据项目记录有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对应表;
处理定义部,其记录有针对处理的处理代码;
对应表取得单元,其从上述数据定义部取得关于由指定数据内所包含的种类ID和指定处理内容所确定的数据项目的对应表;
处理代码取得单元,其从上述处理定义部取得与上述指定处理相关的处理代码;以及
程序生成单元,其根据所取得的上述对应表和所取得的上述处理代码生成程序;
上述数据处理单元取得由上述数据定义部对于预定的种类ID所记录的所有数据项目中的所有的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根据所取得的上述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输出对于与上述预定的种类ID相关的每个数据项目可选择的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从而生成显示画面。
因此,可自动生成与各合同的商品特性/约定内容相对应的画面。由此,无需按照每个商品生成画面,可抑制软件的开发成本。并且,在软件包领域中,可抑制导入时的定制成本和变更时的维护成本。
(56)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画面生成装置中,
该装置还具有按照每个数据项目记录有关于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的显示形式的显示形式定义部或者访问该显示形式定义部的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从上述显示形式定义部所取得的显示形式,输出可选择的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
因此,可按任意条件指定数据的显示形式。由此,可实现能根据企业和用户的使用环境和方案进行变更的灵活性高的画面设计。
[与实施方式的对应]:
“至少包含数据ID、种类ID以及数据内容ID的数据记录部”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记录有单据编号、条款ID、变量1、变量2、…等的事务数据库2093。“按照每个数据项目记录有与数据内容ID对应的数据内容的数据定义部”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按照每个合同条件记录有与合同内容ID对应的合同内容的处理代码记录部、组合数据记录部或者它们的组合。
“进行根据与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内容ID一致的、记录在数据定义部内的数据内容ID,决定表示由上述数据ID确定的数据的种类的种类ID的与预定的数据项目对应的数据内容的处理的数据处理单元”对应的是:第一和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713,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程序执行部931b或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931,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2131,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程序执行部3323,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程序生成/执行部3927,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程序生成/执行部4627,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5327,第九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6423等。
“作为管理对象的数据项目”或“与种类ID相对应的数据项目”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按照每个条款ID记录在定义体程序内的与变量1、变量2、…等对应的合同条件。“对于各个组合公共的多个数据项目编号”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变量1、2、…等中的“1”、“2”、…。
数据处理单元取得的“由数据定义部针对与数据项目编号对应的数据项目所记录的所有的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在组合数据记录部中针对合同条件所记录的所有的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在组合数据记录部中按照每个合同条件所记录的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的组合。
“用于进行操作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的处理的处理代码”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用于按照每个处理名进行与合同条件相关的处理的记录在处理代码记录部内的处理代码。“用于检查与2种以上的数据项目分别对应的数据内容的组合的处理代码”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相关检查的处理代码1705和检查数据1706。
“主处理部、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处理程序生成部”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7所示的业务程序2091的主处理部711、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713以及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处理程序生成部731。“针对与预定的种类ID相关的各数据项目可选择的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68所示的年金种类的下拉菜单的可选数据即“确定年金”或“保证期终身年金”等。
“用于进行取得针对与种类ID相关的所有数据项目可选择的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的处理的处理代码”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64所示的处理代码记录部中的与处理名“数据项目取得”相关的处理代码。“记录有关于数据内容ID或数据内容的显示形式的显示形式定义部”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64所示的记录有关于合同条件的显示形式的显示形式表。“把处理代码分开记录在基于种类ID的层级内”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11所示的分散记录在第1层级“商品类别”、第2层级“条款种类”以及第3层级“条款版本”内的处理代码记录部。
“按照多个种类ID组合而成的每个组记录有预定数据的设定条件的组定义部”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22所示的记录在合同再捆绑(rebundle)定义体程序2095内的处理代码记录部、检查数据记录部或者它们的组合。“记录在组定义部内的预定数据的设定条件”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22所示的处理代码“年金种类-支付期限的合同再捆绑检查”和检查数据“年金种类-支付期限的合同再捆绑检查数据”。
“判断要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值是否可记录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22a所示的与“最低保费检查”相关的处理。“与组相关的名称”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22b所示的与“保险名称(A年金)”相关的处理。“基于数据ID的固有数据值”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35所示的工作记录的合同年月日359。
“记述了固有数据值的设定方法的处理代码”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37所示的处理代码“合同年月日计算”。“将要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第1种类ID”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33所示的条款ID“55555”。“与第1种类ID相关联的第2种类ID”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33所示的条款ID“00005”。
“与预定的数据项目相对应的数据项目ID”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40所示的模式变量1_631、模式变量2_633、…等。“数据项目ID和数据内容ID的组合”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39所示的记录在模式变量记录部内的“模式变量”和“变量”的组合数据。“决定数据项目和与该数据项目对应的数据内容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39所示的基于记录在处理代码记录部内的处理代码“保全需要注意区分设定”3928a的处理。
“表示由数据ID确定的数据的属性的属性ID”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40所示的企业ID630。数据记录部记录的“与预定的数据项目对应的数据项目ID和数据内容的组合”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47所示的模式变量1_651“002”和变量1_652“2005/09/01”的组合。
数据定义部记录的“数据项目ID和数据项目的组合”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46所示的记录在模式变量数据记录部内的模式变量“002”和模式变量名“利率基准日”。“针对数据内容中的各数据类型进行记录”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如7-5所示按照每个数据形式设定模式变量的列指数。
“用于设定在计算处理部中使用的计算条件的条件设定部”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53所示的与业务程序5301相关的I/F编辑类5323。“用于根据计算条件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的计算处理部”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53所示的与业务程序5301相关的计算模型5325。“计算处理单位”中的“计算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53所示的“扣缴所得税额计算”或“日元转换计算”等。“包含具有处理可能性的所有数据的处理数据存储部”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53所示的工作区域5307。
“按照每个数据项目记录有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对应表的数据定义部”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7所示的按照每个合同条件记录有与合同内容ID相对应的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记录部735。“记录有针对处理的处理代码的处理定义部”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7所示的按照每个合同条件记录有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记录部733。
“从上述数据定义部取得关于由指定数据内所包含的种类ID和指定处理内容所确定的数据项目的对应表的对应表取得单元”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13所示的步骤S1323的功能。“从上述处理定义部取得与指定处理相关的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取得单元”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13所示的步骤S1321的功能。“根据所取得的对应表和所取得的处理代码生成程序的程序生成单元”在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是例如图13所示的步骤S1325的功能。
在本发明中,“~单元”是包含由程序实现的CPU的功能在内的概念。这里,“程序”是不仅包含可由CPU直接执行的程序,而且包含源代码形式的程序、进行了压缩处理的程序、进行了加密的程序等的概念。
本发明的特征可如上所述广泛示出,对附图加以考虑并通过以下揭示,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结构和内容以及它们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图的例子的图。
图2a是示出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图的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和商品定义体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年金种类设定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事务数据库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和商品定义体程序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7a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和商品定义体程序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以及商品定义体程序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9a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以及商品定义体程序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以及商品定义体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10a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以及商品定义体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商品定义体程序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12是本发明应用于其它行业的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和商品定义体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年金种类设定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事务数据库的例子的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17a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1)的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2)的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图的例子的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A、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包装程序B以及条款定义体程序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22a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A以及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22b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A以及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B以及条款定义体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23a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23b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24a是示出本发明的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24b是示出本发明的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合同内容取得处理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27a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事务数据库的例子的图。
图29a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29b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29c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30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31是示出本发明的保险金额变更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32是示出本发明的事务数据库的例子的图。
图33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34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A、条款定义体程序(特别约定条款)、包装程序B以及条款定义体程序(主合同条款)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35是示出本发明的工作记录的例子的图。
图36是示出本发明的保险合同变更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37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38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39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以及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40是示出本发明的工作记录的例子的图。
图41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41a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42是示出本发明的模式变量设定处理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42a是示出本发明的模式变量取得处理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43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43a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44是示出本发明的保全需要注意区分设定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44a是示出本发明的保险合同解约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45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45a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46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以及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47是示出本发明的工作记录的例子的图。
图48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49是示出本发明的模式变量名取得处理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50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51是示出本发明的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52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53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条款定义体程序以及工作区域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54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54a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54b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55是示出本发明的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56是示出本发明的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I/F编辑类)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56a是示出本发明的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I/F编辑类)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57是示出本发明的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计算模型)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58是示出本发明的工作区域的例子的图。
图58a是示出本发明的工作区域的例子的图。
图59是示出本发明的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59a是示出本发明的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60是示出本发明的外币年金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61是示出本发明的日元转换计算处理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62是示出本发明的日元转换计算处理(I/F编辑类)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63是示出本发明的日元转换计算处理(计算模型)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64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A和B、条款定义体程序以及显示形式表的功能框图的例子的图。
图65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包装程序A以及条款定义体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66是示出本发明的业务程序和包装程序B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67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图68是示出本发明的个别修改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68a是示出本发明的个别修改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69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69a是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的图。
图70是示出本发明的关系表的生成例的图。
图71是示出本发明的工作记录的例子的图。
图72是示出本发明的UI画面生成处理的流程图的例子的图。
标号说明
13:数据记录部;15:数据处理单元;17:数据定义部;18:组定义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管理与人寿保险的合同管理相关的事务数据和与人寿保险商品相关的商品定义数据的数据管理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
1-1.功能框图
图1示出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功能框图。在该图中,数据管理装置1具有:输入单元11、数据记录部13、数据处理单元15、数据定义部17以及显示单元19。数据记录部13记录事务数据。数据定义部17针对表示商品种类的每个种类ID记录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例如,在保险商品的情况下,针对表示保险商品的种类的每个条款ID记录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数据处理单元15根据记录在数据记录部13内的种类ID(条款ID),从数据定义部17取得数据内容ID(合同内容ID)和数据内容(合同内容)来执行与数据内容(合同内容)相关的处理。
另外,输入单元11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来起动业务程序的与数据内容(合同内容)相关的处理,显示单元19向用户提示通过业务程序进行了预定的数据处理后的结果。
1-2.硬件结构
图2示出使用CPU来实现图1所示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计算机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如图2所示,数据管理装置1具有:显示器201、CPU203、存储器205、键盘/鼠标207、硬盘209、CD-ROM驱动器211以及通信电路215。
硬盘209记录有业务应用程序(以下,称为业务程序)2091、事务数据库2093以及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业务程序2091是通过CD-ROM驱动器211读出记录在CD-ROM212内的数据来安装的。另外,上述安装可以使用利用通信电路215从网络0等下载的数据来进行。
数据记录部13由事务数据库2093来实现,数据处理单元15由通过CPU203使用存储器205来执行的业务程序2091来实现,数据定义部17由通过CPU203使用存储器205来执行的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来实现。另外,输入单元11主要由键盘/鼠标207来实现,显示单元19主要由显示器201来实现。
1-3.处理详细情况
使用图3~8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业务程序2091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图7示出业务程序2091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功能框图。业务程序2091由用于执行画面处理等的与用户界面和数据库相关的处理的主处理部711以及用于向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请求处理程序并执行该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713构成。
并且,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由用于接收来自业务程序2091的请求来生成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部731、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了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记录部733、以及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了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的组合数据记录部735构成(例如,条款ID是“11111”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用户进行把根据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事务数据中的年金种类从“确定年金”变更为“保证期终身年金”的指示的情况进行说明。图3是在上述情况下通过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2091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流程图的例子。
1-3-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5示出通过业务程序2091中的主处理部711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年金种类设定画面501的例子。在该画面上,显示有单据编号输入栏503以及年金种类设定用的单选按钮504和505,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可针对与预定的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数据,指示年金种类的变更。例如,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在单据编号输入栏503中输入“00001”,选择保证期终身年金的单选按钮505,按下设定按钮507,从而对数据管理装置1进行变更年金种类的指示。
执行主处理部711的CPU203接受设定按钮507的按下而取得画面数据(步骤S301)。例如,CPU203取得单据编号“00001”和年金种类“保证期终身年金”作为画面数据。
1-3-2.记录的取得
执行主处理部711的CPU203根据作为画面数据所输入的单据编号访问事务数据库2093进行检索,将根据该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事务记录取至存储器205内生成的工作区域中(步骤S303)。
图6示出事务数据库2093的例子。在该数据库内,作为与人寿保险合同管理相关的事务数据,记录有单据编号601、条款ID603、变量1_605、变量2_607、变量3_609…等。另外,上述工作区域的记录格式与事务数据库的记录格式相同。这里,单据编号601是用于确定事务记录的数据ID,条款ID603是用于确定保险商品的识别ID,变量1_605、变量2_607、变量3_609…是用于确定各个合同内容的合同内容ID。
例如,CPU203从事务数据库2093取得根据单据编号“00001”所确定的事务记录61。
1-3-3.处理程序的请求
执行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713的CPU203根据在主处理部711的执行中所取得的事务记录内所记录的条款ID,确定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把处理名传递给所访问的相应商品定义体程序(步骤S305)。
例如,在使用Java(商标)语言生成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按照与条款ID(11111)相同的名称所记录的类文件(11111.class)等来确定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另外,可以构成为使用条款ID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对应表来确定商品定义体程序。
并且,根据来自操作者的指示决定传递给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处理名。例如,在上述中,由于进行了在年金种类设定画面中设定年金种类的指示,因而CPU203传递通过主处理部711的执行而取得的处理名“年金种类设定”。
1-3-4.处理数据和组合数据的取得
以下,对把处理代码传递给条款ID是“11111”的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情况进行说明。CPU203接受传递,执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处理程序生成部731,检索处理代码记录部733来取得与所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321)。在处理代码记录部733内,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例如,CPU203通过搜索处理等取得处理名是“年金种类设定”的处理代码7331。
CPU203检索组合数据记录部来取得与所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合同内容和合同内容ID的组合数据(步骤S323)。在组合数据记录部735内,按照每个合同条件(数据项目)记录有组合数据。例如,CPU203取得合同条件是“年金种类”的组合数据7351。
另外,可以构成为,如图7a所示,把处理程序生成部731的功能的一部分设置在处理代码记录部733内,从处理代码记录部733检索组合数据记录部735,取得与处理名相对应的合同内容和合同内容ID的组合数据。
1-3-5.处理程序的生成
CPU203根据从处理代码记录部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从组合数据记录部所取得的组合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325)。图8示出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处理程序80由处理代码801和组合数据803构成。例如,在处理代码801内记述有用于处理“年金种类设定”的程序代码。另外,该程序代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源代码或目标代码的任意一方。
并且,在组合数据803内记述有由用于处理“年金种类设定”的程序代码使用的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另外,该组合数据的表现形式只要在上述程序代码的执行时能判断与合同内容ID相对应的合同内容即可。例如,与此对应的是数组形式或表形式等的表现形式。
1-3-6.处理程序的传递
执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CPU203把所生成的处理程序80传递给业务程序2091(步骤S327)。例如,CPU203进行使用重定向(redirect)功能或管道(pipe)功能等来传递处理程序80的处理。
1-3-7.处理程序的执行
在业务程序2091中,CPU203执行从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所接收到的处理程序80,取得与根据画面数据所取得的合同内容相对应的合同内容ID(步骤S307)。图4示出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80的流程图。在处理程序80的执行中,CPU203根据在业务程序2091的流程图步骤S301中所取得的画面数据输入合同内容(步骤S401)。例如,作为合同内容输入“保证期终身年金”。
CPU203从存储在处理程序80内的组合数据803读入1件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步骤S403)。例如,从图8所示的处理程序80的组合数据读入合同内容ID“01”和合同内容“确定年金”的组合数据8031。
CPU203判断所输入的合同内容与所读入的组合数据中的合同内容是否一致(步骤S405)。例如,判断所输入的合同内容“保证期终身年金”与最初读入的组合数据中的合同内容“确定年金”是否一致。
在步骤S405中,如果合同内容不一致,则返回步骤S403,读入下一组合数据,重新执行步骤S405(步骤S405,“否”)。如果一致,则进到步骤S407,取得与组合数据的合同内容相对应地记录的合同内容ID(步骤S407)。例如,由于合同内容“保证期终身年金”与第2个读入的组合数据8032(合同内容ID“02”和合同内容“保证期终身年金”)的合同内容一致,因而取得与此对应的合同内容ID“02”。
CPU203把所取得的合同内容ID记录在从事务记录所取得的工作区域的预定的变量位置(步骤S409)。例如,在表示年金种类的变量位置的工作区域的变量1处记录合同内容“02”。这里,成为记录合同内容的对象的变量位置的信息被预先设定在成为处理程序源的处理代码内。
另外,变量位置也可以设定在处理代码以外。例如,可以使用将变量位置设定在上述组合数据或独立的变量位置数据等中,在生成时装入到处理程序内的做法。
另外,在使用Java(商标)生成处理程序的情况下,构成为生成处理程序,将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设定成JavaAPI中的HashMap类(Class)的Key和Value,可以通过在处理程序内指定数据取得方法来处理合同内容等。
1-3-8.记录的更新
当结束处理程序的执行时,CPU203根据记录在工作区域内的数据更新事务数据库2093的记录(步骤S309)。例如,图6所示的事务记录61被更新而成为事务记录65。如图6所示,记录61的变量1“01”被更新为记录65的变量1“02”。
1-4.小结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可使用事务数据中的1个项目来管理涉及多个合同条件的合同内容。因此,即使在事务数据库中不针对每个与保险商品数据相关的合同条件来管理合同内容,也能取得所期望的合同条件中的合同内容,执行与此相关的处理。由此,即使是在处理包含具有多个数据项目的数据的事务数据的情况下,也能使格式一元化来简化系统结构。
并且,构建根据表示商品种类的种类ID(条款ID)来确定商品定义体程序,在所确定的商品定义体程序内采用使用预定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而生成的处理程序来进行数据处理的框架后,就无需把基于商品的特性记述在业务程序内。由此,可提高业务程序的维护性。
而且,即使是在有新的商品追加的情况下,也能追加与此对应的商品定义体程序,只需设定所需要的处理代码和所需要的组合数据就能应对。由此,不会把很大负担强加于系统开发者,可灵活地应对系统变更。
本发明通过将根据商品数据的内容确定的判断逻辑与调用该判断逻辑的业务程序分别独立构成,可构成提高了业务程序的通用性的软件。因此,在把本发明应用于针对导入各公司的业务体系进行定制的软件包的情况下,只需把商品定义体程序中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按照各公司的业务进行设计即可。由此,不需要业务程序的定制作业,可降低开发成本和导入成本。
2.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如图7所示的业务程序2091由主处理部711和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713构成,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由处理程序生成部731、处理代码记录部733以及组合数据记录部735构成的例子作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与业务程序独立的包装(Wrapper)程序来构成与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713中的处理程序的请求相关的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包装程序是根据来自外部的请求将预定处理进行集中执行的程序。
图9示出业务程序2091、包装程序2092以及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功能框图。业务程序2091由用于执行画面处理等的与用户界面和数据库相关的处理的主处理部911以及执行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执行部931b构成。包装程序2092由用于向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等请求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请求部931a构成。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由用于接收请求来生成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部933a、b、c、…等、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记录部951、以及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的组合数据记录部952构成(例如,条款ID是“11111”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对管理与人寿保险的合同管理相关的事务数据和与人寿保险商品相关的商品定义数据的数据管理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
2-1.功能框图
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功能框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框图相同。
2-2.硬件结构
使用CPU来实现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计算机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所示相同,然而不同点在于硬盘209内记录有包装程序。
2-3.处理详细情况
使用图10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业务程序2091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对用户进行把根据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事务数据中的年金种类从“确定年金”变更为“保证期终身年金”的指示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0是在上述情况下由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2091、包装程序2092以及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流程图的例子。
2-3-1.画面数据的取得
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对在图5所示的年金种类设定画面501中由操作者把“00001”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503中,选择保证期终身年金的单选按钮505,按下设定按钮507的情况进行说明。
接受设定按钮507的按下后,执行主处理部911的CPU203取得画面数据(步骤S1001)。例如,CPU203取得单据编号“00001”和年金种类“保证期终身年金”作为画面数据。
2-3-2.记录的取得
执行主处理部911的CPU203根据作为画面数据所输入的单据编号访问事务数据库2093进行检索,把根据该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事务记录取入到存储器205内生成的工作区域中(步骤S1003)。另外,事务数据库2093和工作区域的例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所示相同。例如,CPU203从事务数据库2093取得根据单据编号“00001”所确定的事务记录61。
执行业务程序2091的CPU203把记录在事务记录61内的条款ID以及根据操作者指示所确定的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2092(步骤S1005)。例如,由于在上述中进行了在年金种类设定画面中设定年金种类的指示,因而CPU203传递给通过主处理部911的执行而取得的处理名“年金种类设定”。
另外,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步骤S1005中把作为事务记录61的合同内容ID的变量1、2、3…同时传递给包装程序2092。由此,可在包装程序2092或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中进行基于合同内容ID的处理。
2-3-3.包装程序的执行
执行包装程序2092的CPU203在处理程序请求部931a中,根据从业务程序2091所接收到的条款ID确定商品定义体程序,访问所确定的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来传递处理名(步骤S1021)。
2-3-4.处理数据和组合数据的取得
CPU203接受传递,执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处理程序生成部933a,从处理代码记录部951取得与所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1041)。在处理代码记录部951内,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例如,CPU203取得处理名是“年金种类设定”的处理代码。
CPU203从组合数据记录部952取得与所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合同内容和合同内容ID的组合数据(步骤S1043)。在组合数据记录部952内,按照每个合同条件记录有组合数据。例如,CPU203取得合同条件是“年金种类”的组合数据。
2-3-5.处理程序的生成/执行
执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CPU203根据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1045)。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例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8所示相同。
执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CPU203把所生成的处理程序80传递给包装程序2092(步骤S1047)。执行包装程序2092的CPU203接受该程序,进而把处理程序传递给业务程序2091(步骤S1023)。
执行业务程序2091的CPU203执行所接收到的处理程序80,取得与根据画面数据所取得的合同内容相对应的合同内容ID(步骤S1007)。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80的流程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所示的流程图相同。
如图4所示,取得例如与合同内容“保证期终身年金”相对应的合同内容ID“02”,把所取得的合同内容ID记录在事务记录的工作区域中的变量1内。
2-3-6.记录的更新
当结束处理程序的执行时,CPU203根据记录在工作区域内的数据更新事务数据库2093的记录(步骤S1009)。例如,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所示,事务记录61被更新为事务记录65。如图6所示,记录61的变量1“01”被更新为记录65的变量1“02”。
2-4.小结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可决定与条款ID相对应的商品定义体程序,把用于请求所期望的处理程序的处理集中到1个程序内。即,可成为商品定义体的确定处理和待执行的处理程序的请求处理相对于业务程序独立的结构。因此,可对于所有的指示通用地使用包装程序。由此,在业务程序中,无需对于操作者的每个指示生成进行商品定义体的确定处理和处理程序的请求处理的程序,可简化系统结构,可提高业务程序的维护性。
另外,图9a示出在使用包装程序的情况下的另一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931和处理程序生成部933由包装程序构成。此外,图10a是在上述情况下由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2091、包装程序2092以及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流程图的例子。业务程序2091中的处理步骤S1001~S1003、S1009和包装程序2092中的处理步骤S1021与图10所示相同。
在图10a所示的步骤S1004中,执行业务程序2091的CPU203把记录在事务记录61内的条款ID、根据操作者指示所确定的处理名以及由画面数据所取得的合同内容传递给包装程序2092。
执行包装程序2092的CPU203在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931中,根据从业务程序2091所接收到的条款ID确定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把所确定的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名称和同时所接收到的处理名传递给处理程序生成部933。然后,处理程序生成部933把处理名传递给接收到了该名称的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步骤S1021)。
CPU203接受传递,执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从处理代码记录部951取得与所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来传递给包装程序2092(步骤S1051)。在处理代码记录部951内,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例如,CPU203取得处理名是“年金种类设定”的处理代码。
CPU203从组合数据记录部取得与所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合同内容和合同内容ID的组合数据并传递给包装程序2092(步骤S1053)。在组合数据记录部952内,按照每个合同条件记录有组合数据。例如,CPU203取得合同条件是“年金种类”的组合数据。
执行包装程序2092的CPU203根据从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接收到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1022)。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例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8所示相同。
执行包装程序2092的CPU203执行在处理程序生成部933中生成的处理程序80,取得与根据画面数据所取得的合同内容相对应的合同内容ID(步骤S1024)。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80的流程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所示相同。
如图4所示,取得例如与合同内容“保证期终身年金”相对应的合同内容ID“02”,把所取得的合同内容ID记录在事务记录的工作区域中的变量1内。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可把用于决定合同内容ID或合同内容的处理集成到1个程序内。即,可构建将执行接收到预定指示后应执行的处理程序的生成处理和执行处理的程序从业务程序中独立出来的结构。因此,可针对所有指示通用地使用包装程序。由此,无需对于操作者的每个指示生成进行处理程序的生成处理和执行处理的程序,可简化系统结构,可提高业务程序的维护性。
3.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取得与输入到画面数据中的1个合同内容(数据内容)相对应的合同内容ID(数据内容ID)之后,把该合同内容ID存储在事务内的例子作了说明,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取得与2个以上的合同内容(数据内容)相对应的合同内容ID并执行对这些合同内容ID的组合是否正确进行检查的处理之后,把该2个以上的合同内容ID存储在事务内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对管理与人寿保险的合同管理相关的事务数据和与人寿保险商品相关的商品定义数据的数据管理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
3-1.功能框图
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功能框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相同。
3-2.硬件结构
使用CPU来实现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计算机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所示相同。
3-3.处理详细情况
使用图13~17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另外,业务程序2091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功能框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7所示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用户分别进行把根据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事务数据中的年金种类从“确定年金”变更为“保证期终身年金”、以及把年金支付期限从“5年”变更为“终身”的指示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3是在上述情况下由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2091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流程图的例子。
3-3-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15示出通过业务程序2091中的主处理部711(图7)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年金种类设定画面1501的例子。在该画面上显示有单据编号输入栏1503、年金种类设定用的单选按钮1504和1505、年金支付期限设定用的单选按钮1506等,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可针对与预定的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数据,指示变更年金种类和年金支付期限。例如,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1”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1503中,选择用于把“保证期终身年金”设定为年金种类的单选按钮1505和用于把“终身”设定为年金支付期限的单选按钮1506,按下设定按钮1507,从而指示数据管理装置1变更年金种类和年金支付期限。
执行主处理部711的CPU203接受设定按钮1507的按下,取得画面数据(步骤S1301)。例如,CPU203取得单据编号“00001”、年金种类“保证期终身年金”以及年金支付期限“终身”作为画面数据。
3-3-2.记录的取得
执行主处理部711的CPU203根据作为画面数据而输入的单据编号访问事务数据库2093进行检索,将根据该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事务记录取入到存储器205内生成的工作区域中(步骤S1303)。
图16示出事务数据库2093的例子。在该数据库内,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一样,管理与人寿保险合同管理相关的事务数据。另外,上述工作区域的记录格式与事务数据库的记录格式相同。例如,CPU203从事务数据库2093取得由单据编号“00001”确定的事务记录161。
3-3-3.处理程序的请求
执行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713的CPU203根据在主处理部711的执行中所取得的事务记录内所记录的条款ID,确定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把处理名传递给所访问的相应商品定义体程序(步骤S1305)。
例如,使用采用Java(商标)语言生成的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类文件(11111.class)等来确定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并且,根据来自操作者的指示决定传递给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处理名。例如,由于在上述中进行了在年金种类设定画面中设定年金种类的指示,因而CPU203传递通过主处理部711的执行而取得的处理名“年金种类设定”、“支付期限设定”以及“相关检查”。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传递多个处理代码。
3-3-4.处理数据和组合数据的取得
以下,对把处理名传递给条款ID是“11111”的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情况进行说明。CPU203接受传递,执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处理程序生成部731,检索处理代码记录部733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1321)。在处理代码记录部733内,对于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例如,CPU203取得处理名是“年金种类设定”的处理代码7331、“支付期限设定”的处理代码7332以及“相关检查”的处理代码7333。
CPU203检索组合数据记录部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对应的合同内容和合同内容ID的组合数据(步骤S1323)。在组合数据记录部735内,按照每个合同条件记录有组合数据。例如,CPU203取得合同条件是“年金种类”的组合数据7351和合同条件是“支付期限”的组合数据7352。
3-3-5.处理程序的生成
CPU203根据从处理代码记录部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从组合数据记录部所取得的组合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1325)。图17示出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处理程序170由“年金种类设定”的处理代码1701和组合数据1702、“支付期限设定”的处理代码1703和组合数据1704、以及“相关检查”的处理代码1705和检查数据1706构成。
在该情况下,假定检查数据1706被记录在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中与处理代码1705相同的区域内。检查数据全部记录有可设定的年金种类和支付期限的组合,该数据的表现形式只要在处理代码的执行时能进行判断即可。例如,数组形式和表形式等的表现形式符合这种情况。记录在检查数据内的数据可以是合同内容ID或合同内容的任意一方。
另外,可以构成为,如图17a所示,按照每个处理代码生成处理程序。例如,可以分别生成:根据“年金种类设定”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所生成的“年金种类设定”处理程序171,根据“支付期限设定”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所生成的“支付期限设定”处理程序173,以及根据“相关检查”的处理代码和检查数据所生成的“相关检查”处理程序175。
3-3-6.处理程序的传递
执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CPU203把所生成的处理程序80传递给业务程序2091(步骤S1327)。例如,CPU203进行使用重定向功能或管道功能等来传递处理程序170的处理。
3-3-7.处理程序的执行
在业务程序2091中,CPU203执行从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接收到的处理程序170(步骤S1307)。图14示出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170的流程图。
在处理程序170的执行中,CPU203使用处理代码1701和组合数据1702来执行年金种类设定处理,更新工作区域的预定变量位置的合同内容ID(步骤S1401)。例如,把变量1从“01”更新为“02”。另外,年金种类设定处理的流程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所示相同。
与步骤S1401一样,CPU203使用处理代码1703和组合数据1704来执行支付期限设定处理,更新工作区域的预定变量位置的合同内容ID(步骤S1403)。例如,把变量2从“02”更新为“01”。
CPU203使用处理代码1705和检查数据1706来执行相关检查处理,以判定年金种类和支付期限的设定值是否正确(步骤S1405~)。CPU203从工作区域输入对年金种类和支付期限设定的合同内容ID(步骤S1405)。例如,根据在上述步骤S1401所设定的变量1输入表示“保证期终身年金”的合同内容ID“02”,以及根据变量2输入表示“终身”的合同内容ID“01”。
CPU203判断检查数据的读入(步骤S1407,“否”),从检查数据1706读入1件年金种类和支付期限的组合数据(步骤S1409)。例如,根据图17所示的处理程序170中的检查数据1706的组合数据读入年金种类“02(保证期终身年金)”和支付期限“01(终身)”的组合数据17061。
CPU203判断从工作区域所输入的合同内容ID的组合与从检查数据1706所读入的组合数据是否一致(步骤S1411)。例如,判断所输入的表示“保证期终身年金”的合同内容ID“02”和表示“终身”的合同内容ID“01”的组合与检查数据1706的第1件的年金种类“02(保证期终身年金)”和支付期限“01(终身)”的组合数据17061是否一致。
在步骤S1411中,如果合同内容ID的组合不一致,则回到步骤S1407,重复相同的处理(步骤S1411,“否”)。另一方面,如果合同内容ID的组合一致,则进到步骤S1413,设立可更新标志(步骤S1413)。由于例如上述所输入的表示“保证期终身年金”的合同内容ID“02”和表示“终身”的合同内容ID“01”的组合与第1个读入的组合数据17061一致,因而使可更新标志ON来结束该处理。
另外,在步骤S1407中,在判断为读入了所有检查数据1706的组合的情况下,CPU203使可更新标志为OFF(步骤S1415)。即,在该情况下判断为不存在与所输入的合同内容ID的组合一致的检查数据,在工作区域内所设定的年金种类和支付期限的合同内容ID的组合为不可设定。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采用针对各处理代码生成多个处理程序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在上述步骤S1307中依次执行各处理程序。在该情况下,“年金种类设定”处理程序171中的处理与步骤S1401(图14)相同,“支付期限设定”处理程序173中的处理与步骤S1403相同,“相关检查”处理程序175中的处理与步骤S1405~S1415相同。
3-3-8.记录的更新
当结束处理程序的执行时,CPU203根据可更新标志判断是否能根据记录在工作区域内的数据更新事务记录(步骤S1309)。CPU203在可更新标志为ON的情况下,判断为可更新,而对事务数据库2093的事务记录进行更新(步骤S1313)。例如,图16所示的事务记录161被更新为事务记录165。如图16所示,记录161的变量1“01”和变量2“02”被更新为记录165的变量1“02”和变量2“01”。
并且,CPU203在可更新标志是OFF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可更新,把表示不可更新的错误消息输出到显示器201,敦促操作者变更数据输入值(步骤S1311)。
3-4.小结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可取得与2个以上的合同内容(数据内容)相对应的合同内容ID,进行检查这些合同内容ID的组合是否正确的处理。因此,即使在事务数据库中不针对与保险商品数据相关的每个合同条件管理合同内容,也能取得所期望的合同条件中的合同内容的检查程序,执行与此相关的检查处理。
并且,使用“根据表示商品种类的种类ID(条款ID)确定商品定义体程序,在所确定的商品定义体程序内通过使用检查程序的处理代码和检查列表而生成的处理程序来进行检查处理”的构造后,就无需把基于商品的特性记述在业务程序内。由此,可提高业务程序的维护性。
4.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一~三实施方式中,对处理1个事务中的数据的情况作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处理互相关联的多个事务中的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人寿保险领域中,一般把对1个主合同附加了多个特别约定的商品作为一个保险商品进行销售。在同一数据库上管理主合同事务和特别约定事务的情况下,当把合同内容数据存储在某事务内时,需要实现与包含在同一保险商品内的其他事务中的合同内容数据之间的匹配性。
(1)例如,在主合同是“定额年金”的情况下,当附加“定期保险特别约定”时,主合同中可设定的年金种类会被限定为“确定年金”,同样主合同中可设定的年金支付期限的操作范围会被限定为“10年”。
(2)例如,在主合同是“定额年金”的情况下,当附加“3大疾病定期保险特别约定”时,有时把每月的合计保费是“3000日元”以上作为条件。
(3)例如,在主合同是“定额年金”的情况下,会有当附加“定期保险特别约定”时,把保险商品名当作“A年金”来处理,同样当附加“3大疾病定期保险特别约定”时,把保险商品名当作“B年金”来处理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三实施方式一样,对管理与人寿保险的合同管理相关的事务数据和与人寿保险商品相关的数据的数据管理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
另外,在第一~三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商品定义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替换为“条款定义数据”来进行说明。即,与此对应的是“条款定义体程序”。这是因为,关于人寿保险商品的商品特性是根据条款来决定的,定义条款与定义商品内容是同义的。并且,把用于定义对1个主合同附加了多个特别约定的保险商品的数据作为“合同再捆绑(rebundle)定义数据”进行说明。即,与此对应的是“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装置是管理“条款定义数据”和“合同再捆绑定义数据”的数据管理装置。
4-1.功能框图
图20示出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功能框图。该图是向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数据管理装置追加了组定义部18的图。组定义部18按照多个种类ID的每个组合,记录可记录在数据记录部内的数据内容ID的组合或数据内容的组合。例如,在保险商品的情况下,按照特别约定对于主合同的每个组合模式,记录可操作的合同内容ID的组合或合同内容的组合。
4-2.硬件结构
图21示出使用CPU来实现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计算机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该图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所示相同,然而不同点在于,硬盘209记录有业务程序2091、包装程序A2092a、包装程序B2092b、事务数据库2093、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以及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
4-3.处理详情(1)
使用图22~30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情(1)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业务程序2091同样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图22示出业务程序2091、包装程序A2092a、包装程序B2092b、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以及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的功能框图。
业务程序2091具有用于执行画面处理等的与用户界面和数据库相关的处理的主处理部2111。
包装程序A2092a具有用于向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请求处理程序并执行该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2131。
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具有:用于接受来自包装程序A2092a的请求而生成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部2151,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记录部2153,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预定的检查数据的检查数据记录部2155,以及用于通过包装程序B2092b取得记录在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内的数据的数据取得部2157(例如,主条款ID是“11111”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一样,对用户进行分别把由单据编号确定的事务数据中的年金种类从“确定年金”变更为“保证期终身年金”,把年金支付期限从“5年”变更为“终身”的指示的情况进行说明。图23是在上述情况下由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2091、包装程序B2092b以及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的流程图的例子。
4-3-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15示出通过业务程序2091中的主处理部2111(图22)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年金种类设定画面1501的例子。在该画面上显示有单据编号输入栏1503、年金种类设定用的单选按钮1504和1505、年金支付期限设定用的单选按钮1506等,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可针对与预定的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数据,指示变更年金种类和年金支付期限。例如,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1”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1503中,选择用于把“保证期终身年金”设定为年金种类的单选按钮1505和用于把“终身”设定为年金支付期限的单选按钮1506,按下设定按钮1507,从而对数据管理装置1指示年金种类和年金支付期限的变更。
执行主处理部2111的CPU203接受设定按钮1507的按下,取得画面数据(步骤S2201,图23)。例如,CPU203取得单据编号“00001”、年金种类“保证期终身年金”以及年金支付期限“终身”作为画面数据。
4-3-2.记录的取得
执行主处理部2111的CPU203根据作为画面数据所输入的单据编号访问事务数据库2093进行检索,把该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事务记录取入到存储器205内生成的工作区域中(步骤S2203)。
图28示出事务数据库2093的例子。在该数据库内,作为与人寿保险合同管理相关的事务数据,记录有单据编号601、分支号611、主特区分613、条款ID603、变量1_605、变量2_607、变量3_609、保费615…等。另外,上述工作区域的记录格式与事务数据库的记录格式相同。
这里,单据编号601是用于确定事务记录的数据ID,分支号611是用于唯一地确定通过同一单据编号管理的多个条款的数据ID,主特区分613是用于表示保险合同是“主合同”还是“特别约定”的区分数据。另外,这里,把“主合同”设定为“1”,把“特别约定”设定为“2”。并且,针对同一单据编号仅存在1个“主合同”,而可以存在多个“特别约定”。条款ID603是用于确定保险商品的识别ID,变量1_605、变量2_607、变量3_609…是用于确定各个合同内容的合同内容ID。
例如,CPU203从事务数据库2093将单据编号“00001”所确定的事务记录281取入到工作区域中。
4-3-3.处理程序的请求
执行业务程序2091的CPU203把记录在事务记录281内的条款ID以及根据操作者指示所确定的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B2092b(步骤S2205)。例如,由于在上述中进行了在年金种类设定画面上设定年金种类的指示,因而CPU203传递通过主处理部2111的执行而取得的处理名“年金种类设定”、“支付期限设定”以及“相关检查”。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传递多个处理代码。
4-3-4.包装程序的执行
执行包装程序B2092b的CPU203在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2131中,根据从业务程序2091接收到的条款ID来确定条款定义体程序,访问所确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并传递处理名(步骤S2221)。
4-3-5.处理数据和组合数据的取得
以下,对把处理代码传递给条款ID是“11111”的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的情况进行说明。CPU203接受传递,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的处理程序生成部2191,检索处理代码记录部2193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2241)。在处理代码记录部2193内,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例如,如图7所示,CPU203取得处理名是“年金种类设定”的处理代码7331、处理名是“支付期限设定”的处理代码7332以及处理名是“相关检查”的处理代码7333。
CPU203检索组合数据记录部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合同内容和合同内容ID的组合数据(步骤S2243)。在组合数据记录部2195中,按照每个合同条件记录有组合数据。例如,如图7所示,CPU203取得合同条件是“年金种类”的组合数据7351以及合同条件是“支付期限”的组合数据7352。
4-3-6.处理程序的生成
CPU203根据从处理代码记录部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从组合数据记录部所取得的组合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2245)。图17示出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处理程序170由“年金种类设定”的处理代码1701和组合数据1702、“支付期限设定”的处理代码1703和组合数据1704、以及“相关检查”的处理代码1705和检查数据1706构成。
在该情况下,假定检查数据1706被记录在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中与处理代码1705相同的区域内。检查数据是记录有可设定的年金种类和支付期限的所有组合的数据,该数据的表现形式只要在处理代码的执行时能进行判断即可。例如,数组形式和表形式等的表现形式与此对应。记录在检查数据内的数据可以是合同内容ID或合同内容的任意一方。
另外,可以构成为,如图17a所示,按照每个处理代码生成处理程序。例如,可以分别生成:根据“年金种类设定”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所生成的“年金种类设定”处理程序171,根据“支付期限设定”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所生成的“支付期限设定”处理程序173,以及根据“相关检查”的处理代码和检查数据所生成的“相关检查”处理程序175。
4-3-7.处理程序的传递
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的CPU203把所生成的处理程序170传递给包装程序B2092b(步骤S2247)。执行包装程序B2092b的CPU203接受该传递,进而把处理程序170传递给业务程序2091(步骤S2223)。
4-3-8.处理程序的执行
在业务程序2091中,CPU203执行从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接收到的处理程序170(步骤S2207)。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170的流程图与图14所示相同。
4-3-9.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
当结束处理程序的执行时,CPU203根据可更新标志判断是否可根据记录在工作区域内的数据更新事务记录(步骤S2209)。CPU203在可更新标志是ON的情况下,判断为可更新,执行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步骤S2211)。
并且,CPU203在可更新标志是OFF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可更新,把表示不可更新的错误消息输出到显示器201,敦促操作者变更数据输入值(步骤S2214)。
4-3-9-1.记录的取得和传递(业务程序)
使用图24对图23的步骤S2211所示的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进行说明。
在业务程序2091中,CPU203取得同一合同的所有事务记录(步骤S2401)。例如,在图28所示的事务数据库2093中分别提取出表示同一合同的单据编号是“00001”的记录281和记录283。这里,记录281和记录283是单据编号601相同而分支号611不同的记录。
当取得了所有记录时,CPU203把所取得的所有记录数据和预定的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A2092a(步骤S2403)。例如,由于在上述中进行了关于“年金种类设定”和“支付期限设定”的处理,而执行与这些处理相对应的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因而CPU203传递“年金种类-支付期限的合同再捆绑检查”作为处理名。
4-3-9-2.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的确定(包装程序A)
包装程序A2092a接受传递,根据所有记录的主特区分613确定主合同记录,把上述所有记录和处理名传递给根据与该主合同记录相关的条款ID而确定的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步骤S2421)。
例如,在图28所示的记录281中,主特区分613表示主合同(“1”),从而根据与该记录281相关的条款ID603“11111”确定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并且,CPU203传递上述“年金种类-支付期限的合同再捆绑检查”作为处理名。
4-3-9-3.处理程序的生成(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
执行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CPU203执行处理程序生成部2151,检索处理代码记录部2153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2441)。在处理代码记录部2153内,按照条款ID的每个组合组和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例如,执行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CPU203从条款ID的组合组是“11111”和“22222”的组合、即处理代码组中取得处理名是“年金种类-支付期限的合同再捆绑检查”的处理代码。
接着,CPU203检索检查数据记录部2155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检查数据(步骤S2443)。在检查数据记录部2155内,按照每个处理名和条款ID的各组合组记录有检查数据。例如,CPU203从条款ID的组合组是“11111”和“22222”的组合的检查数据组中取得“年金种类-支付期限的合同再捆绑检查数据”。
CPU203根据从处理代码记录部2153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从检查数据记录部2155所取得的检查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2445)。
图29a示出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处理程序291是用于在条款ID的组合组是“11111-22222”的情况下进行“年金种类-支付期限的合同再捆绑检查”的处理程序。并且,检查数据意味着只有年金种类是“保证期终身年金”且支付期限是“终身”的数据才能记录。即,在条款ID“11111”和条款ID“22222”的关系中表示,可记录在事务数据库2093内的年金种类和支付期限的组合被限制为“保证期终身年金”和“终身”的组合。由此,可考虑与作为同一保险商品所销售的其他合同(主合同或特别约定)之间的关系,适当地设定销售/保全处理条件。
4-3-9-4.检查对象的合同内容的取得(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
执行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CPU303通过执行数据取得部2157,在记录于工作区域内的数据中取得与被视为检查对象数据的合同内容ID相对应的合同内容(步骤S2447)。例如,由于在上述步骤S2207中进行了关于“年金种类”和“支付期限”的设定处理,因而“年金种类”和“支付期限”被识别为检查对象数据,进行根据它们所示的合同内容ID取得合同内容的处理。图25示出合同内容取得处理的流程图的例子。
执行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CPU203把包含有检查对象合同内容ID的记录内所记录的条款ID、处理名以及合同内容ID传递给包装程序B(步骤S2501)。例如,传递条款ID“11111”、处理名“年金种类取得”和“支付期限取得”、以及合同内容ID“02(年金种类)”和“01(支付期限)”。
执行包装程序B2092b的CPU203在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2171中,根据从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接收到的条款ID确定条款定义体程序,把处理名传递给所确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步骤S2521)。例如,根据条款ID“11111”确定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把处理名“年金种类取得”和“支付期限取得”传递给该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
4-3-9-5.检查对象的合同内容的取得(条款定义体程序)
CPU203接受传递,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的处理程序生成部2191,从处理代码记录部2193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2541)。在处理代码记录部2193内,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例如,CPU203取得处理名是“年金种类取得”的处理代码。
CPU203从组合数据记录部2195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合同内容和合同内容ID的组合数据(步骤S2543)。在组合数据记录部2195内,按照每个合同条件记录有组合数据。例如,CPU203取得合同条件是“年金种类”的组合数据。
4-3-9-6.处理程序的生成(条款定义体程序)
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的CPU203根据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2545)。图30示出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处理程序300由处理代码301和组合数据303构成。例如,在处理代码301内记述有用于处理“年金种类取得”的程序代码。另外,该程序代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源代码或目标代码的任意一方。
并且,在组合数据303内记述有用于处理“年金种类取得”的程序代码所使用的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另外,该组合数据的表现形式只要在上述程序代码的执行时能判断与合同内容ID对应的合同内容即可。例如,数组形式和表形式等的表现形式与此对应。
同样,CPU203也针对“支付期限取得”生成处理程序。
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的CPU203把所生成的处理程序300传递给包装程序B2092b(步骤S2547)。例如,CPU203进行使用重定向功能或管道功能等来传递处理程序300的处理。
4-3-9-7.处理程序的执行(包装程序B)
在包装程序B2092b中,CPU203执行从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接收到的处理程序300,取得与从工作区域所取得的合同内容ID相对应的合同内容(步骤S2523)。图26示出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300的流程图。在处理程序300的执行中,CPU203从工作区域输入合同内容ID(步骤S2601)。例如,输入“02”作为合同内容ID。
CPU203从存储在处理程序300内的组合数据303读入1件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步骤S2603)。例如,从图30所示的处理程序300的组合数据中读入合同内容ID“01”和合同内容“确定年金”的组合数据3031。
CPU203判断所输入的合同内容与所读入的组合数据中的合同内容是否一致(步骤S2605)。例如,判断所输入的合同内容ID“02”与最初读入的组合数据中的合同内容ID“01”是否一致。
在步骤S2605中,如果合同内容ID不一致,则回到步骤S2603,读入下一组合数据,重新执行步骤S2605(步骤S2605,“否”)。如果一致,则进到步骤S2607,取得与组合数据的合同内容ID相对应地记录的合同内容(步骤S2607)。例如,由于合同内容ID“02”与第2个读入的组合数据3032(合同内容ID“02”和合同内容“保证期终身年金”)的合同内容ID一致,因而取得与此对应的合同内容“保证期终身年金”。
在图25中,执行包装程序B的CPU203把所取得的合同内容传递给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步骤S2525)。例如,对于年金种类的合同内容ID“02”传递合同内容“保证期终身年金”,对于支付期限的合同内容ID“01”传递合同内容“终身”。
在图24中,执行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CPU203把上述合同内容作为处理程序的一部分来装入(步骤S2449)。例如,把与检查对象数据相关的合同内容装入到图29a所示的处理程序291内,成为图29b所示的处理程序293。由此,在处理程序293的执行时,CPU203可读入检查对象数据2931,进行判断是否与检查数据2933一致的处理。
执行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CPU203把所生成的处理程序293传递给包装程序A2092a(步骤S2451)。
4-3-9-8.处理程序的执行(包装程序A)
在包装程序A2092a中,CPU203执行从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接收到的处理程序293,判断与作为工作区域的检查对象数据的合同内容ID对应的合同内容是否与检查数据的合同内容一致(步骤S2423,图24)。图27示出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293的流程图的例子。
在处理程序293的执行中,CPU203读入装入到处理程序内的年金种类和支付期限的检查对象数据(步骤S2701)。例如,读入年金种类“保证期终身年金”和支付期限“终身”的组合数据2931(图29b)。
CPU203判断检查数据的读入(步骤S2703,“否”),从检查数据2933中读入1件年金种类和支付期限的组合数据(步骤S2705)。例如,从图29b所示的处理程序293中的检查数据2933中读入年金种类“保证期终身年金”和支付期限“终身”的组合数据2933。
CPU203判断从检查对象数据所读入的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与从检查数据2931所读入的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是否一致(步骤S2707)。例如,判断在步骤S2701所读入的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2931(年金种类“保证期终身年金”,支付期限“终身”)与检查数据的第1件的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2933(年金种类“保证期终身年金”,支付期限“终身”)是否一致。
在步骤S2707中,如果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不一致,则回到步骤S2703,重复相同处理(步骤S2707,“否”)。另一方面,如果合同内容ID的组合数据一致,则进到步骤S2709,设立可更新标志(步骤S2709)。例如,由于上述检查对象数据中的表示合同内容“保证期终身年金”和合同内容“终身”的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2931与第1个读入的组合数据2933一致,因而把可更新标志设为ON来结束该处理。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检查数据的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仅存在1件,然而也能有存在多个的情况。
另外,在步骤S2703中,在判断为读入了所有检查数据2933的组合数据的情况下,CPU203把可更新标志设为OFF(步骤S2711)。即,由于在该情况下,检查对象数据中的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不存在于检查数据中的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内,因而判断为在工作区域内所设定的年金种类和支付期限的合同内容ID的组合不可设定。
执行包装程序A2092a的CPU203把执行结果通知给业务程序2091(步骤S2425,图24)。例如,进行把可更新标志“1(ON)”作为返回值返回给业务程序2091的程序线程的处理。
4-3-9-9.记录的更新
在图23中,当结束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步骤S2211)的执行时,执行业务程序2091的CPU203根据可更新标志判断是否可根据记录在工作区域内的数据更新事务记录(步骤S2213)。CPU203在可更新标志是ON的情况下,判断为可更新,更新事务数据库2093的事务记录(步骤S2215)。
例如,图28所示的事务记录281被更新为事务记录285。如图28所示,记录281的变量1_605“01”和变量2_607“02”被更新为记录285的变量1_605“02”和变量2_607“01”。
并且,CPU203在可更新标志是OFF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可更新,把表示不可更新的错误消息输出到显示器201,敦促操作者变更数据输入值(步骤S2214)。
4-4.处理详情(2)
在上述处理详情(1)中,对通过同一保险商品与其他合同之间的关系来限定可设定的合同内容ID的例子作了说明,然而在处理详情(2)中,对通过同一保险商品与其他合同之间的关系来限定可设定的数据值的范围的例子进行说明。
使用图22a、图23a、图24a、图27a、图31以及图32等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情(2)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业务程序2091同样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图22a示出业务程序2091、包装程序A2092a以及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功能框图。
业务程序2091具有用于执行画面处理等的与用户界面和数据库相关的处理的主处理部2111。
包装程序A2092a具有用于向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请求处理程序并执行该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2131。
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具有:用于接受来自包装程序A2092a的请求生成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部2151;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记录部2153,以及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预定的检查数据的检查数据记录部2155(例如,主条款ID是“11111”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用户进行了减少保险商品的保险金额的指示的情况下,检查待记录到事务数据2093中的数据的保费数据是否在预定的数据范围内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3a是在上述情况下由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2091的流程图的例子。
4-4-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31示出通过业务程序2091中的主处理部2111(图22a)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保险金额变更画面310的例子。在该画面上显示有单据编号输入栏3101、保险名称显示栏3103、保险金额输入栏3105、月额保费显示栏3107以及合计保费显示栏3109等。
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可对于与预定的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数据,指示变更保险金额。例如,当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2”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3101中时,执行业务程序2091的CPU203访问事务数据库2093进行检索,把该保险合同涉及的保险名称、保险金额、保费以及合计保费等显示在保险金额变更画面310上。这里,合计保费是由CPU203通过将各保险合同的月额保费进行合计而计算出的。
然后,当操作者进行变更保险金额的操作时,执行业务程序2091的CPU203检测到该操作,自动重新显示月额保费显示栏3107的保费和合计保费显示栏3109的合计保费。操作者在确认了重新显示的保费时,按下设定按钮3111来指示对事务数据库2093的更新。
接收到设定按钮3111的按下时,执行主处理部2111的CPU203把画面数据取入到预定的工作区域内(步骤S2301,图23a)。例如,CPU203取得单据编号“00002”、合计保费“4500日元”等作为画面数据。
4-4-2.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
取得了画面数据的CPU203执行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步骤S2303)。使用图24a对图23a的步骤S2303所示的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进行说明。图24a是从上述所说明的图24中去除了步骤S2447后的图,进行基本上与图24相同的处理。以下,对图24与图24a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4-4-2-1.包装程序的起动(业务程序)
在业务程序2091中,CPU203取得同一合同的所有事务记录(步骤S2401)。例如,在图32所示的事务数据库2093中分别提取表示同一合同的单据编号是“00002”的记录321和记录323。这里,记录321和记录323是单据编号601相同而分支号611不同的记录。
当取得了所有记录时,CPU203把所取得的所有记录数据和预定的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A2092a(步骤S2403)。例如,在上述中进行变更保险金额的处理,与该处理联动而执行用于检查待设定的月额保费是否符合预定条件的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因此,CPU203把“保费的合同再捆绑检查”作为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A2092a。
4-4-2-2.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的确定(包装程序A)
包装程序A2092a接受传递,根据所有记录的主特区分613确定主合同记录,把上述所有记录和处理名传递给根据与该主合同记录相关的条款ID所确定的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步骤S2421)。
例如,在图32所示的记录321中,主特区分613表示主合同(“1”),从而根据与该记录321相关的条款ID603“11111”确定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并且,CPU203传递上述“保费的合同再捆绑检查”作为处理名。
4-4-2-3.处理程序的生成(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
执行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CPU203执行处理程序生成部2151,检索处理代码记录部2153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2441)。在处理代码记录部2153内,按照条款ID的每个组合组和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例如,执行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CPU203从条款ID的组合组是“11111”和“33333”的组合的处理代码组中取得处理名是“保费的合同再捆绑检查”的处理代码。
接着,CPU203检索检查数据记录部2155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检查数据(步骤S2443)。在检查数据记录部2155内,按照每个处理名和条款ID的每个组合组记录有检查数据。例如,CPU203从条款ID的组合组是“11111”和“33333”的组合的检查数据组中取得“保费的合同再捆绑检查数据”。
CPU203根据从处理代码记录部2153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从检查数据记录部2155所取得的检查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2445)。
图29c示出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处理程序295是用于在条款ID的组合组是“11111-33333”的情况下进行“保费的合同再捆绑检查”的处理程序。并且,检查数据意味着只有月额的合计保费是“4000日元”以上的保费数据才可记录。由此,可考虑与作为同一保险商品销售的其他合同(主合同或特别约定)之间的关系,适当地设定作为销售/保全处理条件的一部分的合计保费。
执行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CPU203把所生成的处理程序295传递给包装程序A2092a(步骤S2451)。
4-4-2-4.处理程序的执行(包装程序A)
在包装程序A2092a中,CPU203执行从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接收到的处理程序295,判断工作区域的保费中的月额的合计保费是否在预定范围内(步骤S2423,图24a)。图27a示出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295的流程图的例子。
在处理程序295的执行中,CPU203读入作为装入到处理程序中而设定的检查数据、表示“保费≧4000日元”的数据(步骤S2721)。然后,从工作区域读入作为检查对象的数据值的合计保费(步骤S2723)。例如,读入变更操作后的合计保费“4500日元”。
CPU203根据从检查数据中读入的数据范围条件,判断所读入的检查对象数据是否在数据范围内(步骤S2725)。例如,根据作为从检查数据中读入的数据范围条件的“保费≧4000日元”,判断上述合计保费“4500日元”是否在数据范围内。
在步骤S2725中,如果检查对象数据在预定的数据范围内,则进到步骤S2727,设立可更新标志(步骤S2727)。例如,由于上述检查对象数据中的合计保费“4500日元”符合所读入的检查数据2951所示的数据范围条件“保费≧4000日元”,因而把可更新标志设为ON而结束该处理。
另外,在步骤S2725中,如果检查对象数据不在预定的数据范围内,则进到步骤S2729,设立不可更新标志(步骤S2729)。例如,在合计保费不足“4000日元”的情况下,设立不可更新标志。
在图24a的步骤S2423中,执行包装程序A2092a的CPU203把步骤S2423的执行结果通知给业务程序2091(步骤S2425,图24a)。例如,进行把可更新标志“1(ON)”作为返回值返回给业务程序2091的程序线程的处理。
4-4-2-5.记录的更新
在图23a中,当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步骤S2303)的执行结束时,执行业务程序2091的CPU203根据可更新标志,判断能否根据记录在工作区域内的数据更新事务记录(步骤S2305)。CPU203在可更新标志为ON的情况下,判断为可更新,更新事务数据库2093的事务记录(步骤S2307)。
例如,图32所示的事务记录321被更新为事务记录325。如图32所示,记录321的保费615“4000日元”被更新为记录325的保费615“3000日元”。
并且,CPU203在可更新标志是OFF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可更新,把表示不可更新的错误消息输出给显示器201,敦促操作者变更数据输入值(步骤S2306)。
4-5.处理详情(3)
在上述处理详情(1)中,对通过同一保险商品与其他合同之间的关系来限定可设定的合同内容ID的例子作了说明,在上述处理详情(2)中,对通过同一保险商品与其他合同之间的关系来限定可设定的数据值的范围的例子作了说明,然而在处理详情(3)中,对通过同一保险商品与其他合同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保险商品名的例子进行说明。
使用图22b、图23b、图24b以及图31等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情(3)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业务程序2091同样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图22b示出业务程序2091、包装程序A2092a以及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功能框图。
业务程序2091具有用于执行画面处理等的与用户界面和数据库相关的处理的主处理部2111。
包装程序A2092a具有用于向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请求处理程序并执行该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2131。
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具有:用于接受来自包装程序A2092a的请求而生成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部2151,以及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预定的名称数据的名称数据记录部2157(例如,主条款ID是“11111”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进行保险商品的显示器显示的情况下,从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取得表示根据由所输入的单据编号关联起来的合同数据而确定的预定的保险商品名的名称数据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3b是在上述情况下由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2091的流程图的例子。
4-5-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31示出通过业务程序2091中的主处理部2111(图22b)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保险金额变更画面310的例子。在该画面上显示有单据编号输入栏3103、保险名称显示栏3103、保险金额输入栏3105、月额保费显示栏3107以及合计保费显示栏3109等。
在上述处理详情(2)中所说明的指示“保险金额的变更”的前面阶段,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把预定的单据编号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3101中,在显示器上显示与该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数据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取得此时同时显示在保险金额变更画面310的保险名称显示栏3103中的保险名称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当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2”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3101中时,执行业务程序2091的CPU203对此进行检测,从单据编号输入栏3101取得单据编号数据(步骤S2301)。例如,CPU203取得单据编号“00002”作为画面数据。
4-5-2.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
取得了画面数据的CPU203执行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步骤S2303)。使用图24b对图23b的步骤S2303中所示的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进行说明。
4-5-2-1.包装程序的起动(业务程序)
在业务程序2091中,CPU203取得同一合同的所有事务记录(步骤S2401)。例如,在图32所示的事务数据库2093中分别提取表示同一合同的单据编号是“00002”的记录321和记录323。这里,记录321和记录323是单据编号601相同而分支号611不同的记录。
当取得了所有记录时,CPU203把所取得的所有记录数据和预定的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A2092a(步骤S2403)。例如,在上述中进行了用于把基于单据编号的保险商品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的处理,与该处理联动而执行用于取得待显示的保险名称的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因此,CPU203把“保险名称”作为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A2092a。
4-5-2-2.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的确定(包装程序A)
包装程序A2092a接受传递,根据所有记录的主特区分613确定主合同记录,把上述所有记录和处理名传递给根据与该主合同记录相关的条款ID而确定的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步骤S2421)。
例如,在图32所示的记录321中,主特区分613表示主合同(“1”),从而根据与该记录321相关的条款ID603“11111”确定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并且,CPU203传递上述“保险名称”作为处理名。
4-5-2-3.名称数据的取得(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
执行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CPU203执行处理程序生成部2151,检索名称数据记录部2157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名称数据(步骤S2441)。在名称数据记录部2157内,按照条款ID的每个组合组和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名称数据。
例如,执行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CPU203从条款ID的组合组是“11111”和“33333”的组合、即名称数据组中取得处理名是“保险名称”的名称数据。另外,在“保险名称”内作为实际数据记录了“B年金”的保险商品名。
执行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的CPU203把从名称数据记录部2157所取得的名称数据传递给包装程序A2092a(步骤S2452)。然后,执行包装程序A2092a的CPU203把从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2095所取得的名称数据传递给业务程序2091(步骤S2426)。
4-5-2-4.名称数据的显示
在图23b中,当合同再捆绑检查处理(步骤S2303)的执行结束时,执行业务程序2091的CPU203把所取得的名称数据作为与在步骤S2301中取得的单据编号相对应的保险商品名显示在显示器201上(步骤S2309)。
例如,在图31的保险金额变更画面310的保险名称显示栏3103中作为保险商品名显示“B年金”。
4-6.小结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在处理互相关联的多个事务中的数据的情况下,可判断该数据是否符合预定的处理条件。并且,在处理互相关联的多个事务中的数据的情况下,可按照该数据的每个组合设定和利用保险名称等的预定数据。
因此,特别是在人寿保险领域中,即使是在对1个主合同附加了多个特别约定的情况下,也能在考虑主合同事务与特别约定事务的匹配性的同时,处理事务数据。
而且,使用“根据保险合同的主合同记录的条款ID确定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并在所确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内通过使用检查程序的处理代码和检查数据所生成的处理程序来进行检查对象数据的检查处理”的构造后,就无需在业务程序侧记述基于保险合同的商品性的检查逻辑。由此,可提高业务程序的维护性。
另外,在上述处理详情(1)中,采用了把与可设定的合同内容ID(数据内容ID)相对应的合同内容(数据内容)记录在合同再捆绑定义体程序内的结构。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记录可设定的合同内容ID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无需根据记录在工作区域内的合同内容ID从条款定义体程序取得合同内容,而通过对合同内容ID直接进行比较,可判断工作区域的事务数据的记录可否。
5.第五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在人寿保险领域中,一般把对1个主合同附加了多个特别约定的商品作为一个保险商品进行销售。当在同一数据库上管理主合同事务和特别约定事务的情况下,存在主合同事务并附加新的特别约定事务时,根据要记录到数据库中的数据项目,有时受到与主合同事务相关的商品数据的影响。
例如,在主合同是“终身保险”的情况下,当附加“定期保险特别约定”时,“定期保险特别约定”的合同年月日必须设定为“与责任开始年月日相同”。此外,在主合同是“个人年金”的情况下,当同样附加“定期保险特别约定”时,“定期保险特别约定”的合同年月日必须设定为“责任开始年月日的4日后”。这里,“合同年月日”是合同年龄或保险期限等的计算基准日。并且,“责任开始年月日”是所申请的合同保障开始之日。
在这种状况下,当对附加“定期保险特别约定”的处理加以考虑时,每当追加新商品的主合同时,有时通过把根据主合同设定合同年月日的判断逻辑装入到特别约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内可进行应对。然而,如新商品的销售时那样,在发生了主合同种类增加的情况时,由于可附加给新商品的主合同的特别约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全部发生变更,因而维护性显著下降。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即使在追加主合同的情况下,也提高了维护性而无需装入判断逻辑的数据管理装置进行说明。
另外,与第四实施方式一样,关于在第一~三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商品定义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替换为“条款定义数据”来进行说明。
5-1.功能框图
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功能框图与图1或图20所示相同。
5-2.硬件结构
使用CPU来实现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计算机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基本上与图2或图21所示相同。
5-3.处理详情
使用图33~38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情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业务程序3301同样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图33示出业务程序3301、包装程序A3303、特别约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包装程序B3307以及主合同的条款定义体程序3309或3311、…的功能框图。
业务程序3301具有用于执行画面处理等的与用户界面和数据库相关的处理的主处理部3321和执行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执行部3323。
包装程序A3303具有用于向特别约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请求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请求部3325。
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具有:用于接受来自包装程序A3303的请求而生成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部3326,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记录部3327,以及用于通过包装程序B3307从与其他条款ID相关的条款定义体程序3309或3311等取得处理程序的其他条款定义体参照部3329(例如,主条款ID是“55555”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用户进行把特别约定“定期保险特别约定”附加给根据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主合同“个人年金”的指示的情况进行说明。图34是在上述情况下由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3301、包装程序A3303、特别约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包装程序B3307以及主合同的条款定义体程序3311的流程图的例子。
5-3-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36示出通过业务程序3301中的主处理部3321(图33)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保险合同变更画面360的例子。在该画面上显示有单据编号输入栏361、日期显示栏368、签约人名显示栏362、主合同显示栏363、特别约定1显示栏364、特别约定2显示栏365、特别约定3显示栏366以及设定按钮367等,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可对于与预定的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数据,附加特别约定而指示变更保险合同。例如,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3”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361中,在主合同显示栏363中显示“个人年金”,在特别约定1显示栏364中显示“灾害住院特别约定”。即,在该阶段中,单据编号“00003”的保险合同表示对于主合同“个人年金”附加了特别约定“事故住院特别约定”。
之后,操作者从特别约定2显示栏365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输入“定期保险特别约定”,按下设定按钮367,从而指示执行对单据编号“00003”的主合同附加特别约定“定期保险特别约定”的处理。
执行主处理部3321的CPU203接受设定按钮367的按下,取得画面数据(步骤S3401,图34)。例如,CPU203作为画面数据取得单据编号“00003”和特别约定“定期保险特别约定”。
5-3-2.工作记录的生成
执行主处理部3321的CPU203根据作为画面数据所输入的单据编号和特别约定信息等,生成用于作为特别约定记录而记录到事务数据库2093内的工作记录(步骤S3403)。
图35示出工作记录的例子。该工作记录由与事务数据库2093相同的记录格式构成,记录有单据编号351、分支号352、条款ID353、变量1~3_355、主条款ID357、合同年月日359以及责任开始年月日311…等。
这里,单据编号351是用于确定事务记录的数据ID,分支号352是用于确定通过同一单据编号进行管理的同一保险合同的数据ID,变量1~3_355是用于确定各个合同内容的合同内容ID,主条款ID357是记录在通过单据编号进行管理的同一保险合同中的主合同内的条款ID,合同年月日359用于记录上述“合同年月日”,责任开始年月日311用于记录“责任开始年月日”。
例如,CPU203根据从画面程序等所取得的数据生成图35所示的工作记录3501,以便记录根据单据编号“00003”所确定的事务记录。在图35中,作为单据编号351记录有“00003”,作为其分支号352记录有“003”,作为与特别约定“定期保险特别约定”相对应的条款ID353记录有“55555”,作为表示数据内容ID的变量1~3_355分别记录有“01”、“01”、“05”,作为表示主合同“个人年金”的主条款ID记录有“00005”,作为责任开始年月日311,根据日期显示栏368记录有“2005年9月27日”。
这里,关于合同年月日359,由于其设定条件根据附加有该特别约定的主合同的条款而不同,因而参照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来设定数据。例如,参照条款ID“55555”的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
5-3-3.处理程序的请求
执行业务程序3301的CPU203把包含条款ID的工作记录3501和根据操作者指示所确定的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A3303(步骤S3405)。例如,如上所述,在保险合同变更画面360上指示了附加特别约定“定期保险特别约定”的处理的情况下,必须进行把所生成的工作记录3501写入到事务数据库2093内的处理。因此,CPU203进行取得要记录在合同年月日359内的数据的动作,以便设定工作记录3501所需的全部数据项目。
例如,CPU203传递工作记录3501和通过主处理部3321的执行所取得的处理名“合同年月日计算”。
5-3-4.包装程序A的执行
执行包装程序A3303的CPU203在处理程序请求部3325中,根据从业务程序3301接收到的工作记录3501的条款ID353确定条款定义体程序,把处理名传递给所确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步骤S3421)。
例如,根据条款ID353“55555”确定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传递处理名“合同年月日计算”。
5-3-5.条款定义程序(特别约定)的执行
以下,对把处理代码传递给条款ID是“55555”的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的情况进行说明。CPU203接受传递,检索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的处理代码记录部3327,判断是否有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3441)。
在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的处理代码记录部3327内不存在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而有表示参照主条款的记述的情况下(步骤S3441,“否”),CPU203执行其他条款定义体参照部3329,把工作记录的主条款ID和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B3307(步骤S3443)。例如,如图33所示,在处理代码记录部3327内有“遵照主条款的预定”记述的情况下,把主条款ID357“00005”和处理名“合同年月日计算”传递给包装程序B3307。
另外,如果有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3441,“是”),则在处理程序生成部3326中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3445)。
5-3-6.包装程序B的执行
在处理程序请求部3331中,执行包装程序B3307的CPU203根据从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接收到的主条款ID确定另一条款定义体程序,把处理名传递给所确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步骤S3461)。
例如,根据主条款ID357“00005”确定条款定义体程序3311,传递处理名“合同年月日计算”。
5-3-7.条款定义程序(主合同)的执行
CPU203接受传递,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部,检索处理代码记录部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3481)。例如,在条款定义体程序3311的处理代码记录部3335中,作为表示合同年月日的计算方法的处理代码记述了从“责任开始年月日的4日后”开始进行计算。
执行处理程序生成部3333的CPU203根据从处理代码记录部所取得的处理代码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3483)。
图37示出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例如,在处理代码373中记述有用于处理“合同年月日计算”的程序代码。另外,该程序代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源代码或目标代码的任意一方。
5-3-8.处理程序的传递
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的CPU203把所生成的处理程序传递给包装程序B3307(步骤S3485)。例如,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3311的CPU203进行使用重定向功能或管道功能等来传递处理程序370(图37)的处理。
执行包装程序B3307的CPU203接受传递,把接收到的处理程序传递给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步骤S3463)。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的CPU203接受传递,把接收到的处理程序传递给包装程序A3303(步骤S3447)。执行包装程序A3303的CPU203接受传递,把接收到的处理程序传递给业务程序3301(步骤S3423)。
5-3-9.处理程序的执行
在业务程序3301中,CPU203执行从包装程序A3303接收到的处理程序370,取得用于设定与从画面数据中取得的特别约定相关的事务数据的合同年月日(步骤S3407)。
图38示出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370的流程图。在处理程序370的执行中,CPU203从业务程序3301中所取得的画面数据读入责任开始年月日(步骤S3701)。
例如,读入图36的保险合同变更画面360中的日期显示栏368的当日日期数据“2005年9月27日”作为责任开始年月日。然后,CPU203使用预定的日历计算程序计算责任开始年月日的4日后的日期(步骤S3703)。例如,计算“2005年9月27日”的4日后,取得“2005年10月01日”。并且,CPU203输出计算出的责任开始年月日的4日后的日期(步骤S3705)。例如,把“2005年10月01日”输出到工作区域3501的合同年月日359,成为图35的工作记录3503。
5-3-10.记录的更新
当结束处理程序的执行时,CPU203根据记录在工作记录内的数据向事务数据库2093追加记录(步骤S3409)。例如,追加图35所示的工作记录3503。
5-3-11.小结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无需在表示特别约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中预先装入根据主合同的种类对设定数据进行判断的逻辑。因此,即使在追加了主合同的种类的情况下,也只需指定所要参照的主合同,就能适当地设定特别约定数据。由此,可提供提高了维护性的数据管理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33中,对使处理程序执行部3323位于业务程序3301内的结构作了说明,然而处理程序执行部3323可以位于包装程序A3303、条款定义体程序3305、包装程序B3307或条款定义体程序3311的任意一个程序内。即,只要能在业务程序3301中取得作为执行结果的合同年月日,就可以在任意一个程序内执行处理程序。
6.第六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按照每个商品预先定义记录在事务数据内的数据项目,并使用对所有商品通用的记录格式来管理与多个合同条件相关的合同内容的例子作了说明,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可进一步提高记录格式的通用性,并可按照记录对象的每个数据任意设定记录在事务数据内的数据项目的数据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例如,在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中,在对保险合同的解约处理的可否进行管理的情况下,在事务数据中预先设置管理解约处理状态的数据项目,业务程序通过直接参照该数据来判断解约的可否。
然而,在管理多个状态的情况下,当设定事务数据的数据项目时,必须设计成能包罗所有状态。因此,在以使用状态随企业而不同为前提的软件包的领域中,要求通用性高的数据管理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鉴于上述点,对排除了数据冗余度的通用性高的数据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6-1.功能框图
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功能框图与图1或图20所示相同。
6-2.硬件结构
使用CPU来实现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计算机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基本上与图2或图21所示相同。
6-3.处理详情(1)
使用图39~45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情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业务程序同样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
图39示出业务程序3901、包装程序3903以及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的功能框图。
业务程序3901具有用于执行画面处理等的与用户界面或数据库相关的处理的主处理部3921。
包装程序3903具有用于取得在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中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执行结果的处理程序执行结果取得部3925。
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具有:用于接受来自包装程序3903的请求而生成并执行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执行部3927;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记录部3928;以及记录有为了对处理代码进行设定而使用的模式变量数据的模式变量数据记录部3929(例如,企业ID是“01”的情况)。这里,模式变量数据是定义了可对事务数据设定的模式变量和变量的组合的数据。例如,示出:可与模式变量“002(保全需要注意区分)”组合的变量是“01(保全错误)”、“02(保全警告)”或者“99(需要注意解决)”。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为了由于保险单据丢失而在系统上唤起保险合同数据的处理注意,用户进行对数据项目“保全需要注意区分”设定数据内容“保全警告”的指示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41~43是在上述情况下由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3901、包装程序3903以及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的流程图的例子。
6-3-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44示出通过业务程序3901中的主处理部3921(图39)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保全需要注意区分设定画面440的例子。在该画面上显示有单据编号输入栏441、签约人名显示栏443、…、“保全错误”设定单选按钮444、“保全警告”设定单选按钮445、“需要注意解决”设定单选按钮446以及设定按钮447等。
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可针对与预定的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数据,指示由“保全错误”、“保全警告”或“需要注意解决”等所表示的保全需要注意区分的设定。例如,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1”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441中,显示签约人名和保全需要注意区分的设定状况。如果在事务数据内未设定任何保全需要注意区分,则“保全错误”设定单选按钮444、“保全警告”设定单选按钮445以及“需要注意解决”设定单选按钮446全都是未选择。
之后,操作者选择输入“保全警告”设定单选按钮445,按下设定按钮447,从而指示执行对单据编号“00001”的事务数据的保全需要区分设定“保全警告”的处理。
执行主处理部3921的CPU203接受设定按钮447的按下,取得画面数据(步骤S4101,图41)。例如,CPU203取得单据编号“00001”、处理名“保全需要注意区分设定”以及变量名“保全警告”作为画面数据。
6-3-2.模式变量设定处理
取得了画面数据的CPU203执行模式变量设定处理(步骤S4103)。使用图42对图41的步骤S4103所示的模式变量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6-3-2-1.包装程序的起动(业务程序)
在业务程序3901中,CPU203取得保险合同的事务记录,存储在预定的工作记录内(步骤S4201)。例如,从事务数据库2093中提取单据编号是“00001”的记录,取得作为图40所示的工作记录4001。
当取得了记录时,CPU203把所取得的工作记录、预定的处理名以及预定的变量名传递给包装程序3903(步骤S4203)。例如,在上述中进行设定“保全需要注意区分”的处理,与该处理联动而执行用于对事务数据设定与待设定的数据内容“保全警告”相对应的变量的模式变量设定处理。因此,CPU203把“保全需要注意区分设定”作为处理名、把“保全警告”作为变量名传递给包装程序3903。
6-3-2-2.处理状态定义体的确定(包装程序)
包装程序3903接受传递,把上述记录、处理名以及变量名传递给根据记录的企业ID所确定的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步骤S4221)。
例如,在图40所示的记录4001中,根据企业ID630“01”确定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并且,CPU203把上述“保全需要注意区分设定”作为处理名、把“保全警告”作为变量名来进行传递。
6-3-2-3.处理程序的生成(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
执行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的CPU203在处理程序生成/执行部3927中检索模式变量数据记录部3929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模式变量(步骤S4241)。例如,取得与基于处理名“保全需要注意区分设定”的模式变量名“保全需要注意区分”相对应的模式变量“002”3929a。
接着,CPU203检索模式变量数据记录部3929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变量名相对应的变量(步骤S4243)。例如,取得与模式变量名“保全需要注意区分”中的变量名“保全警告”相对应的变量“02”3929b。
然后,CPU203检索处理代码记录部3928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4244)。在处理代码记录部3928内,按照每个企业ID记录有处理代码。例如,执行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的CPU203取得处理名是“保全需要注意区分设定”的处理代码3928a。
执行处理程序生成/执行部3927的CPU203根据从处理代码记录部3928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从模式变量数据记录部3929所取得的模式变量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4245)。
图45示出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处理程序451是用于进行“保全需要注意区分设定”的处理程序。并且,模式变量数据453是此时待设定到事务数据内的模式变量和变量的组合数据。即,通过执行该处理程序,可在工作记录4001的预定位置设定与模式变量名“保全需要注意区分”和变量名“保全警告”相对应的模式变量“002”和变量“02”。
6-3-2-4.处理程序的执行(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
CPU203执行所生成的处理程序451(步骤S4247)。图43示出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451的流程图的例子。
在处理程序451的执行中,CPU203从装入到处理程序内而设定的模式变量数据中读入表示模式变量和变量的数据(步骤S4301)。而且,读入存储在存储器205内的工作记录(步骤S4303)。例如,读入模式变量“002”和变量“02”,读入工作记录4001(图40)。
CPU203判定从模式变量数据中读入的模式变量是否存在于工作记录内(步骤S4305)。例如,根据模式变量“002”依次检索工作记录的模式变量1、模式变量2、模式变量3…,判断是否记录有同一模式变量。
在步骤S4307中,如果在工作记录的任一模式变量内未记录有与所读入的模式变量相同的数据,则CPU203把上述所读入的模式变量设定到模式变量未设定、且具有最小的列指数的模式变量列中(步骤S4307)。这里,列指数是工作记录的数据项目,确定由“模式变量n”或“变量n”所表示的列n,“模式变量1”或“变量1”的列指数分别由“1”表示。
例如,在工作记录4001中未设定的模式变量由“000”表示,在该情况下的变量是“00”。因此,CPU203在工作记录4001中,在“模式变量1”631的位置设定所读入的模式变量“002”。
当设定了模式变量时,CPU203在具有与所设定的模式变量相同的列指数的变量列的位置上设定上述所读入的变量(步骤S4309)。
例如,由于对模式变量1_631设定了模式变量“002”,因而对具有同一列指数“1”的变量1_632设定变量“02”,成为工作记录4003。
另外,在上述步骤S4305中,如果在工作记录的任一模式变量内记录有与所读入的模式变量相同的数据,则CPU203在具有与该模式变量相同的列指数的变量列的位置上设定上述所读入的变量(步骤S4309)。
在图42的步骤S4249中,执行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的CPU203把上述步骤S4247的执行结果通知给包装程序3903(步骤S4249,图42)。在图42的步骤S4223中,执行包装程序3903的CPU203把接收到的上述步骤S4247的执行结果通知给业务程序3901(步骤S4223,图42)。例如,进行把可更新标志“1(ON)”作为返回值返回给业务程序3901的程序线程的处理。另外,在处理程序的执行中发生错误的情况下,返回作为可更新标志的返回值“0(OFF)”。
6-3-2-5.记录的更新
在图41中,当结束了模式变量设定处理(步骤S4103)的执行时,执行业务程序3901的CPU203根据可更新标志判断是否可根据记录在工作区域内的数据更新事务记录(步骤S4105)。CPU203在可更新标志是ON的情况下,判断为可更新,更新事务数据库2093的事务记录(步骤S4107)。
并且,CPU203在可更新标志是OFF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可更新,把表示不可更新的错误消息输出到显示器201(步骤S4106)。
6-4.处理详情(2)
在上述处理详情(1)中,对把模式变量和变量设定到事务数据中的例子作了说明,在处理详情(2)中,对处理预先设定有模式变量和变量的事务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
使用图41a、图42a、图43a、图44a、图45a、图39以及图40等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情(2)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业务程序同样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进行保险合同的解约处理业务时,参照保全需要注意区分来检查是否可进行该保险合同的解约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即,对根据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事务数据中设定的模式变量和变量取得模式变量名“保全需要注意区分”中的变量名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41a~43a是在上述情况下由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3901、包装程序3903以及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的的流程图的例子。
6-4-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44a示出通过业务程序3901中的主处理部3921(图39)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保险合同解约画面440a的例子。在该画面上显示有单据编号输入栏441a、签约人名显示栏443a、…、以及解约按钮447a等,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可对于与预定的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数据,指示解约处理。例如,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1”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441a中,显示签约人名等。
之后,操作者通过按下解约按钮447a,根据记录在单据编号“00001”的事务数据内的模式变量和变量取得作为保全需要注意区分而设定的数据。
执行主处理部3921的CPU203接受解约按钮447a的按下,取得画面数据(步骤S4121,图41a)。例如,CPU203取得单据编号“00001”作为画面数据。
6-4-2.模式变量取得处理
取得了画面数据的CPU203执行模式变量取得处理(步骤S4123)。使用图42a对图41a的步骤S4123所示的模式变量取得处理进行说明。
6-4-2-1.包装程序的起动(业务程序)
在业务程序3901中,CPU203取得保险合同的事务记录,存储到预定的工作记录中(步骤S4211)。例如,从事务数据库2093中提取单据编号是“00001”的记录,取得作为图40所示的工作记录4003。
当取得了记录时,CPU203把所取得的工作记录和预定的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3903(步骤S4213)。例如,在上述中执行用于根据记录在事务数据内的模式变量和变量取得“保全需要注意区分”的模式变量取得处理。因此,CPU203把“保全需要注意区分取得”作为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3903。
6-4-2-2.处理状态定义体的确定(包装程序)
包装程序3903接受传递,把上述记录传递给根据记录的企业ID所确定的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步骤S4231)。
例如,在图40所示的记录4003中,根据企业ID630“01”确定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并且,CPU203传递上述“保全需要注意区分取得”作为处理名。
6-4-2-3.处理程序的生成(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
执行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的CPU203在处理程序生成/执行部3927中检索模式变量数据记录部3929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模式变量的相关模式变量数据(步骤S4251)。例如,取得与基于处理名“保全需要注意区分取得”的模式变量名“保全需要注意区分”相对应的模式变量“002”3929a相关的模式变量数据。
接着,CPU203检索处理代码记录部3928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4254)。在处理代码记录部3928内,按照每个企业ID记录有处理代码。例如,执行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的CPU203取得处理名是“保全需要注意区分取得”的处理代码3928b。
执行处理程序生成/执行部3927的CPU203根据从处理代码记录部3928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从模式变量数据记录部3929所取得的模式变量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4255)。
图45a示出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处理程序451a是用于进行“保全需要注意区分取得”的处理程序。并且,模式变量数据453a是此时根据记录在事务数据内的模式变量和变量应取得的模式变量和变量的组合数据。即,通过执行该处理程序,在工作记录4003内是否记录有模式变量名“保全需要注意区分”,以及在记录有该模式变量名的情况下,可取得与该模式变量名相对应的变量名。
6-4-2-4.处理程序的执行(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
CPU203执行所生成的处理程序451a(步骤S4257)。图43a示出此时所执行的处理程序451a的流程图的例子。
在处理程序451a的执行中,CPU203从装入到处理程序中的模式变量数据读入表示模式变量的数据(步骤S4321)。然后,读入存储在存储器205内的工作记录(步骤S4323)。例如,读入模式变量“002”,读入工作记录4003(图40)。
CPU203从工作记录中找到与从模式变量数据所读入的模式变量相同的模式变量,从该工作记录取得具有与该模式变量的列指数相同的列指数的变量(步骤S4325)。
例如,根据模式变量“002”,依次检索工作记录的模式变量1、模式变量2、模式变量3…,判断是否记录有同一模式变量,在记录有同一模式变量的情况下,取得该模式变量的列指数。在工作记录4003中,模式变量1是“002”,从而取得具有列指数1的变量1“02”。
CPU203根据从工作记录所取得的变量,检索处理程序的模式变量数据453a,来取得与其对应的变量名(步骤S4327)。例如,在从工作记录取得了变量1“02”的情况下,从模式变量数据453a取得与变量“02”相对应的变量名“保全警告”455a。
在图42a的步骤S4259中,执行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3905的CPU203把上述步骤S4257的执行结果通知给包装程序3903(步骤S4259,图42a)。在图42a的步骤S4233中,执行包装程序3903的CPU203把接收到的上述步骤S4257的执行结果通知给业务程序3901(步骤S4233)。
例如,进行把上述步骤S4257中取得的变量名“保全警告”作为返回值返回给业务程序3901的程序线程的处理。另外,在处理程序的执行中判断为未在事务数据中设定保全需要注意区分事务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异常处理返回返回值“未设定”。
6-4-2-5.记录的更新
在图41a中,当结束了模式变量取得处理(步骤S4123)的执行时,执行业务程序3901的CPU203根据返回值判断是否可进行关于事务记录的解约处理(步骤S4125)。
例如,如果返回值是“未设定”或“需要注意解决”,则CPU203判断为可进行解约处理,而开始解约处理(步骤S4127)。
另一方面,如果返回值是“保全错误”或“保全警告”,则在显示器201上显示错误消息并结束处理(步骤S4126)。在上述情况下,返回值是“保全警告”,从而不能进行解约处理,因而CPU203把该意思提示给操作者。
6-5.小结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可按照记录对象的每个数据任意设定要记录到事务数据中的数据项目来进行数据管理。由此,可进一步提高事务数据中的记录格式的通用性,并可从业务程序中排除基于数据特性的业务逻辑而进一步提高维护性。特别是,在软件包领域中,不需要业务程序的定制作业,只需记录格式的定制作业就能把软件包应用于多个企业。因此,可大幅降低开发成本和导入成本。
另外,在上述中,对按照每个企业ID生成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的例子作了说明,但也可以根据其他要素生成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例如,可以以商品代码或企业组为单位生成处理状态定义体程序。
7.第七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对把数据项目ID和数据内容ID预先记录在事务数据内,而取得与其对应的数据项目或数据内容的例子作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取代数据内容ID而把数据内容预先记录在事务数据内,并可任意设定针对数据内容的数据项目的数据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例如,在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中,在管理多种预定数据(例如,金额数据、日期数据等)的情况下,有必要预先在构成事务数据库的模式(Schema)内全部定义各数据项目。然而,在模式(Schema)中定义认为需要的所有数据项目,这会形成通用性虽高但冗余的数据结构,成为使数据库的利用效率下降的原因。
因此,在以所使用的数据项目的种类随企业而不同为前提的软件包的领域中,要求通用性高且利用效率良好的数据管理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鉴于上述点,对排除了数据冗余性的通用性高的数据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7-1.功能框图
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功能框图与图1或图20所示相同。
7-2.硬件结构
使用CPU来实现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计算机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基本上与图2或图21所示相同。
7-3.处理详情(1)
使用图46~52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情进行说明。另外,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业务程序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
图46示出业务程序4601、包装程序4603以及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4605、…的功能框图。
业务程序4601具有用于执行画面处理等的与用户界面或数据库相关的处理的主处理部4621。
包装程序4603具有用于取得在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4605中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执行结果的处理程序执行结果取得部4625。
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4605具有:用于接受来自包装程序4603的请求而生成并执行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执行部4627;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记录部4628;以及记录有为了对处理代码进行设定而使用的模式变量数据的模式变量数据记录部4629(例如,企业ID是“01”的情况)。这里,模式变量数据是使用模式变量和与其对应的模式变量名来定义事务数据中的数据项目的数据。例如,与模式变量“002”对应的数据项目是根据模式变量名“利率基准日”来定义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用户进行计算保险合同的解约返还金的指示的情况进行说明。图48~50是在上述情况下由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4601、包装程序4603以及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4605的流程图的例子。
7-3-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51示出通过业务程序4601中的主处理部4621(图46)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510的例子。在该画面上显示有单据编号输入栏511、签约人名显示栏513、…、解约返还金显示栏515以及计算按钮517等。
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通过把作为解约返还金的计算对象的单据编号输入到输入栏511中并按下计算按钮517,可进行用于在解约返还金显示栏515中显示解约返还金的计算结果的指示。例如,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1”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511中,显示签约人名等。
之后,操作者通过按下计算按钮517,指示关于单据编号“00001”的解约返还金计算的执行。
执行主处理部4621的CPU203接受计算按钮517的按下,取得画面数据(步骤S4801,图48)。例如,CPU203取得单据编号“00001”作为画面数据。
7-3-2.模式变量名取得处理
取得了画面数据的CPU203执行模式变量名取得处理(步骤S4803)。使用图49对图48的步骤S4803所示的模式变量名取得处理进行说明。
7-3-2-1.包装程序的起动(业务程序)
在业务程序4601中,CPU203取得保险合同的事务记录,存储在预定的工作记录内(步骤S4901)。例如,从事务数据库2093中提取单据编号是“00001”的记录,取得作为图47所示的工作记录4701。
当取得了记录时,CPU203把所取得的工作记录和预定的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4603(步骤S4903)。例如,在上述中执行了用于根据记录在事务数据内的模式变量和数据确定作为在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中使用的数据的“利率基准日”和“累积金额”的模式变量名取得处理。因此,CPU203把“利率基准日取得”和“累积金额取得”作为处理名分别传递给包装程序4603。
7-3-2-2.数据项目定义体的确定(包装程序)
包装程序4603接受传递后,把上述记录传递给根据记录的企业ID所确定的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4605(步骤S4921)。
例如,在图47所示的记录4701中,根据企业ID630“01”确定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4605。并且,CPU203传递上述“利率基准日取得”和“累积金额取得”作为处理名。
7-3-2-3.处理程序的生成(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
在处理程序生成/执行部4627中,执行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4605的CPU203检索模式变量数据记录部4629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模式变量相关的模式变量数据(步骤S4941)。例如,取得与基于处理名“利率基准日取得”的模式变量名“利率基准日”相对应的模式变量“002”4629a以及与基于处理名“累积金额取得”的模式变量名“累积金额”相对应的模式变量“010”4629b。
然后,CPU203检索处理代码记录部4628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4943)。在处理代码记录部4628内,按照每个企业ID记录有处理代码。例如,执行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4605的CPU203取得处理名是“利率基准日取得”的处理代码4628b和处理名是“累积金额取得”的处理代码4628a。
执行处理程序生成/执行部4627的CPU203根据从处理代码记录部4628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从模式变量数据记录部4629所取得的模式变量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4945)。
图52示出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处理程序521由用于进行“利率基准日取得”处理和“累积金额取得”处理的处理程序构成。并且,模式变量数据523和525是此时根据记录在事务数据内的模式变量应取得的模式变量和模式变量名的组合数据。即,通过执行该处理程序,在工作记录4701内是否记录有模式变量名“利率基准日”和“累积金额”,在记录有这些模式变量名的情况下,可确定和取得与这些模式变量名相对应的数据本身。
7-3-2-4.处理程序的执行(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
CPU203执行所生成的处理程序521(步骤S4947)。图50示出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521的流程图的例子。
在处理程序521的执行中,CPU203从装入到处理程序中而设定的模式变量数据读入表示模式变量的数据(步骤S5021)。并且,读入存储在存储器205内的工作记录(步骤S5023)。例如,读入模式变量1“002”,读入工作记录4701(图47)。
CPU203从工作记录中找到与从模式变量数据所读入的模式变量相同的模式变量,取得该模式变量的列指数(步骤S5025)。例如,在执行与“利率基准日取得”相关的处理程序的情况下,根据模式变量“002”依次检索工作记录的模式变量1、模式变量2、模式变量3…,判断是否记录有同一模式变量,在记录有同一模式变量的情况下,取得该模式变量的列指数。在工作记录4701中,模式变量1是“002”,从而取得列指数“1”。
并且,CPU203从该工作记录中取得具有所取得的列指数的数据(步骤S5027)。例如,取得具有列指数1的数据1“2005/09/01”。
同样,在执行了与“累积金额取得”相关的处理程序的情况下,根据模式变量“010”依次检索工作记录的模式变量1、模式变量2、模式变量3…,判断是否记录有同一模式变量,在记录有同一模式变量的情况下,取得该模式变量的列指数。在工作记录4701中,模式变量2是“010”,从而取得列指数“2”。然后,CPU203取得具有列指数2的数据2“¥100,000”。
在图49的步骤S4949中,执行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4605的CPU203把上述步骤S4947的执行结果通知给包装程序4603(步骤S4949)。在图49的步骤S4923中,执行包装程序4603的CPU203把接收到的上述步骤S4947的执行结果通知给业务程序4601(步骤S4923)。
例如,进行把上述步骤S4947中取得的数据1“2005/09/01”作为“利率基准日”、并把数据2“¥100,000”作为“累积金额”返回给业务程序4601的程序线程的处理。另外,在处理程序的执行中判断为未在事务数据中设定模式变量的情况下,通过异常处理返回返回值“未设定”。
7-3-2-5.解约返还金的计算
在图48中,当结束了模式变量名取得处理(步骤S4803)的执行时,执行业务程序4601的CPU203根据返回值,判断是否已取得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所需的数据(步骤S4805),如果已取得,则根据该数据开始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步骤S4807)。
例如,只要作为返回值取得了与“利率基准日”和“累积金额”相关的数据,CPU203就根据上述数据1“2005/09/01”和数据2“¥100,000”计算与单据编号“00001”的保险合同相关的解约返还金,把该计算结果显示在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510(图51)的解约返还金显示栏515中。
另一方面,如果返回值是“未设定”,则CPU203判断为不能进行解约处理,把错误消息显示在显示器201上,并结束处理(步骤S4806)。在该情况下,由于不能进行计算解约返还金的处理,因而把该意思提示给操作者,结束该处理。
7-4.其他
在上述中,以记录在事务数据内的日期形式数据(利率基准日)或金额形式数据(累积金额)为例作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也能应用于其他数据形式的数据。例如,可以是文本形式数据和二进制形式数据。在图47中,记录有文本形式的数据3“大阪市中央区…”的数据,对于数据3,根据模式变量3“100”而把数据项目作为“地址”来处理。
7-5.小结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可按照记录对象的每个数据任意设定要记录在事务数据内的数据项目来进行数据管理。由此,可提供排除了事务数据中的记录格式的冗余性、通用性高且利用效率良好的数据管理系统。
并且,可从业务程序中排除基于数据特性的业务逻辑,进一步提高维护性。特别是,在软件包领域中,无需业务程序的定制作业,只需记录格式的定制作业就能把软件包应用于多个企业。因此,可大幅降低开发成本和导入成本。
另外,在上述中,对按照每个企业ID生成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的例子作了说明,然而可以根据其他要素生成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例如,可以以商品代码或企业组为单位生成数据项目定义体程序。
而且,可以按照每个数据形式设定模式变量的列指数。由此,可针对同一数据形式把数据项目群组化来进行模式(Schema)设计,进一步提高处理速度或处理效率。
8.第八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在事务数据中设定与预定数据项目的预定数据内容相对应的数据内容ID的例子作了说明,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根据记录在事务数据内的数据内容ID取得数据内容、并根据该数据内容进行预定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在现有技术(1)中所示的数据管理系统中,在计算保险商品的解约时的扣缴所得税额的情况下,至少需要判断事务数据表示的保险合同是否是“预定的年金保险”,当是“预定的年金保险”的情况下,年金种类是否是“确定年金”。
然而,在采用把上述的判断逻辑装入到各业务程序内的结构的情况下,当追加了作为计算对象的年金保险的种类时,产生修改判断逻辑的需要,在修改的同时还需要系统的工作确认作业。因此,产生很大的针对系统变更的维护成本。特别是,在以所使用的保险商品和功能要件随企业而不同为前提的业务用软件包行业中,要求采用不仅能抑制运用时的维护成本,而且也能抑制导入时的定制成本的通用性高的数据管理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鉴于上述点,对即使在处理商品特性不同的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在把对于判断逻辑修改的影响范围抑制到最小限度的同时,维持通用性和可用性的数据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8-1.功能框图
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功能框图与图1或图20所示相同。
8-2.硬件结构
使用CPU来实现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计算机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基本上与图2或图21所示相同。
8-3.处理详情(1)
使用图53~59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情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业务程序同样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
图53示出业务程序5301、包装程序5303、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以及工作区域5307的功能框图。
业务程序5301具有至少一组以下部分,即:用于执行画面处理等的与用户界面或数据库相关的处理的主处理部5321,作为用于设定每个预定计算处理的计算条件的条件设定部的I/F编辑类5323,以及作为用于根据上述计算条件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的计算处理部的计算模型5325。另外,每个处理生成1个I/F编辑类和计算模型的组合,例如,作为该处理,存在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日元转换计算处理、延迟利息计算处理或支付额计算处理等。
包装程序5303具有用于向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请求处理程序并执行该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5327。
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具有:用于接受来自包装程序5303的请求而生成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部5329;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记录部5331;以及记录有为了对处理代码进行设定而使用的组合数据的组合数据记录部5333(例如,条款ID是“55555”的情况)。
工作区域5307是包含了各程序能够处理的所有数据的数据存储对象,由以下构成:用于存储事务记录的工作记录5351;用于存储在用户界面画面中所输入或显示的数据的画面输入数据5353;以及用于存储在各程序中所输出的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与年金相关的保险商品的解约返还金额的计算处理时同时进行处理的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进行说明。
图54~57是在上述情况下由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5301、包装程序5303以及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的流程图的例子。
8-3-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59示出通过业务程序5301中的主处理部5321(图53)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570的例子。在该画面上显示有日期显示栏578、单据编号输入栏571、签约人名显示栏573、…、解约返还金额显示栏574、已缴保费显示栏575、扣缴所得税额显示栏576以及计算按钮577等。
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可对于与预定的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数据,指示计算解约返还金额、已缴保费以及扣缴所得税额。例如,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1”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571中,显示签约人名等。
之后,操作者通过按下计算按钮577,指示执行计算关于单据编号“00001”的事务数据的解约返还金、已缴保费以及扣缴所得税额的处理。
执行主处理部5321的CPU203接受计算按钮577的按下,取得画面输入数据5353(步骤S5401,图54)。如上所述,显示在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570上的数据全部被存储在工作区域5307的画面输入数据5353内。
图58示出工作区域5307的结构例。工作记录5351由单据编号5811、条款ID5813、变量1_5815、…等构成。画面输入数据5353由单据编号5821、解约年月日5823、…等构成。计算结果数据5355由解约返还金额5831、已缴保费5833、扣缴所得税额5839、…等构成。
例如,CPU203从图58所示的工作区域的记录5801取得单据编号5821“00001”和解约年月日5823“2005年10月1日”。另外,解约年月日5823“2005年10月1日”是从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570的日期显示栏578所取得的数据。
8-3-2.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和已缴保费计算处理
取得了画面输入数据的CPU203执行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和已缴保费计算处理(步骤S5403~5405)。CPU203把通过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所取得的解约返还金额存储在工作区域5307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内。例如,把“¥100,000”存储在图58的记录5801中的解约返还金额5831内。
并且,CPU203把通过已缴保费计算处理所取得的已缴保费存储在工作区域5307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内。例如,把“¥80,000”存储在图58的记录5801中的已缴保费5833内。
8-3-3.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
当结束了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和已缴保费计算处理时,执行业务程序的CPU203进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步骤S5407)。该处理是通过依次执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I/F编辑类)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计算模型)来进行的(图55,S5421~S5425)。
8-3-3-1.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I/F编辑类)
图56示出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I/F编辑类)的流程图。
8-3-3-1-1.对工作区域的设定
CPU203从工作区域5307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读入解约返还金额5831,设定到模型用工作区域5891中的输入数据的总所得金额5835中(步骤S5501,图56)。例如,如图58的记录5803所示,把解约返还金5831“¥100,000”设定到总所得金额5835“¥100,000”中。
CPU203从工作区域5307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读入已缴保费5833,设定到模型用工作区域5891中的输入数据的所需经费5837中(步骤S5503)。例如,如图58的记录5803所示,把已缴保费5833“¥80,000”设定到所需经费5837“¥80,000”中。
8-3-3-1-2.包装程序的起动(业务程序)
CPU203读入工作区域5307的工作记录5351来取得与该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记录,判断该保险合同是否满足“是趸缴”和“是签约后5年以内的解约”的条件(步骤S5505~5507)。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则执行I/F编辑类5323的CPU203把记录在工作区域5307内的条款ID和预定的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5303(步骤S5509)。例如,在上述中,为了计算伴随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的扣缴所得税额,CPU203把在I/F编辑类5323中所设定的处理名“年金种类取得”与工作区域5307的条款ID5813“55555”一起进行传递。
8-3-3-1-3.包装程序
执行包装程序5303的CPU203在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5327中,根据从业务程序5301接收到的条款ID确定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访问所确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来传递处理名(步骤S5521)。
8-3-3-1-4.条款定义体程序
CPU203接受传递,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的处理程序生成部5329,从处理代码记录部5331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并从组合数据记录部5333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合同内容和合同内容ID的组合数据。然后,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的CPU203根据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把所生成的处理程序传递给包装程序5303(步骤S5541)。另外,步骤S5541中的处理与图25所示的合同内容取得处理的流程图的步骤S2541~S2547的处理相同。
8-3-3-1-5.处理程序的执行(包装程序)
在包装程序5303中,CPU203执行从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接收到的处理程序(步骤S5523)。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与图26所示的相同。通过处理程序的执行,CPU203从工作区域5307取得与所输入的合同内容ID相对应的合同内容。例如,从图30所示的处理程序的组合数据取得与合同内容ID“01”相对应的合同内容“确定年金”。
执行包装程序5503的CPU203把执行结果通知给业务程序5301(步骤S5525,图55)。例如,进行把“年金种类=确定年金”作为返回值返回给与业务程序5301的I/F编辑类5323相关的程序线程的处理。由此,识别出与该保险合同相关的“年金种类”是“确定年金”。
8-3-3-1-6.所得税预扣对象标志的设定(I/F编辑类)
执行I/F编辑类5323的CPU203接受来自包装程序5303的通知,判断年金种类是否是确定年金(步骤S5511)。如上所述,在返回了“年金种类=确定年金”作为返回值的情况下,把模型用工作区域5891中的输入数据的所得税预扣对象标志5841设定为ON(步骤S5513)。
另外,在年金种类是“终身年金”那样为确定年金以外的情况下,所得税预扣对象标志5841为作为初始值设定成OFF的状态。
8-3-3-2.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计算模型)
当结束了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I/F编辑类)的执行时,执行业务程序的CPU203执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计算模型)(图55,S5423)。在图57中,CPU203从模型用工作区域5891读入所得税预扣对象对象标志5841,判断所得税预扣对象标志是否是ON,如果是ON,则从工作区域5307读入总所得金额和所需经费(步骤S5600~S5603)。例如,读入图58所示的记录5803的总所得金额5835“¥100,000”和所需经费5837“¥80,000”。
当读入了总所得金额和所需经费时,CPU203根据预定的计算式计算扣缴所得税额(步骤S5605)。例如,根据计算式“扣缴所得税额=(总所得金额-所需经费)×0.2”计算针对所得税预扣对象的解约返还金的税额。
CPU203把计算出的扣缴所得税额输出到模型用工作区域5891中的输出数据的扣缴所得税额5843(步骤S5607)。例如,如图58的记录5803所示,把计算出的扣缴所得税额“¥4,000”存储在扣缴所得税额5843内。
另外,在步骤S5601中,在所得税预扣对象标志5841被设定为OFF的情况下,跳过上述处理,结束该处理。
8-3-3-3.扣缴所得税额的输出
当依次执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I/F编辑类)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计算模型)时,CPU203把已输出到模型用工作区域5891的扣缴所得税额5843输出到工作区域5307中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的扣缴所得税额5839(步骤S5425)。例如,如图58的记录5801所示,把从记录5803所读入的扣缴所得税额5843“¥4,000”存储在扣缴所得税额5839内。
8-3-4.画面显示(业务程序)
执行业务程序5301的主处理部5321的CPU203把存储在工作区域5307内的解约返还金额、已缴保费以及扣缴所得税额显示在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570上(步骤S5411)。例如,把图58所示的记录5801的解约返还金额5831“¥100,000”、已缴保费5833“¥80,000”以及扣缴所得税额5839“¥4,000”分别显示在图59所示的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570的解约返还金额显示栏574、已缴保费显示栏575以及扣缴所得税额显示栏576上。
8-3-5.小结
这样,在I/F编辑类5323中访问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取得与所期望的条款ID相关的所期望的合同内容,从而没有必要在业务应用程序的主处理部侧判断保险商品。由此,可维持系统的可用性和通用性,而不受商品的合同条件差异的影响。即,即使在追加了保险商品的情况下,也能不进行判断逻辑的修改而继续利用系统,可抑制维护成本和定制成本。
8-4.处理详情(2)
在上述处理详情(1)中,构成为针对1个计算处理,使用进行条件设定的“I/F编辑类”和进行计算处理的“计算模型”来进行结构处理。由此,可仅使用通用的计算式构成“计算模型”。例如,在上述中,作为关于扣缴所得税额计算的“计算模型”,使用计算式“扣缴所得税额=(总所得金额-所需经费)×0.2”。这种计算式是根据法令等确定的计算式,是在任何企业中都普遍使用的计算式。
在处理详情(2)中,对在不同的业务应用间共用以上述扣缴所得税额计算为代表的I/F编辑类和计算模型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在保险行业中,存在通过在支付开始日前取出累积金的一部分而作为仅解约一部分进行处理的“减额”处理。在这种“减额”的情况下,由于产生针对减额部分的解约返还金额,因而进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以下,对执行与减额处理相关的业务应用的例子进行说明。
进一步使用图54a和图59a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情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业务程序同样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图54a是在上述减额情况下的业务程序5301的流程图的例子。
8-4-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59a示出通过业务程序5301中的主处理部5321(图53)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减额部分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590的例子。在该画面上显示有日期显示栏598、单据编号输入栏591、签约人名显示栏593、减额后累积金额显示栏598、…、减额部分解约返还金额显示栏594、减额部分已缴保费显示栏595、扣缴所得税额显示栏596以及计算按钮597等。
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可针对与预定的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数据,指示解约返还金额、已缴保费以及扣缴所得税额的计算。例如,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1”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591中,显示签约人名等。
之后,操作者通过按下计算按钮597,指示执行计算关于单据编号“00001”的事务数据的减额部分解约返还金、减额部分已缴保费以及扣缴所得税额的处理。
执行主处理部5321的CPU203接受计算按钮597的按下,取得画面输入数据5353(步骤S5401,图54a)。如上所述,显示在减额部分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590上的数据全部被存储在工作区域5307的画面输入数据5353内。
图58示出工作区域5307的结构例。工作记录5351由单据编号5811、条款ID5813、变量1_5815、…等构成。画面输入数据5353由单据编号5821、解约年月日5823、…等构成。计算结果数据5355由解约返还金额5831、已缴保费5833、扣缴所得税额5839…等构成。
例如,CPU203从图58所示的工作区域的记录5801取得单据编号5821“00001”和解约年月日5823“2005年10月1日”。另外,解约年月日5823“2005年10月1日”是从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590的日期显示栏598所取得的数据。
8-4-2.减额部分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和减额部分已缴保费计算处理
取得了画面输入数据的CPU203根据输入到减额后累积金额显示栏598中的减额后累积金额,执行减额部分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和减额部分已缴保费计算处理(步骤S5404~5406)。CPU203把通过减额部分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所取得的减额部分解约返还金额存储在工作区域5307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中。例如,把“¥100,000”存储在图58的记录5801中的解约返还金额5831中。
并且,CPU203把通过减额部分已缴保费计算处理所取得的减额部分已缴保费存储在工作区域5307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内。例如,把“¥80,000”存储在图58的记录5801中的已缴保费5833内。
8-4-3.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
当结束了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和已缴保费计算处理时,执行业务程序的CPU203进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步骤S5407,图54a)。该处理是通过依次执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I/F编辑类)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计算模型)来进行的(图55,S5421~S5425)。这里,包含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I/F编辑类)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计算模型)的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的流程图与处理详情(1)的图55~图57所示相同。
8-4-4.画面显示(业务程序)
执行业务程序5301的主处理部5321的CPU203把存储在工作区域5307内的解约返还金额、已缴保费以及扣缴所得税额显示在减额部分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590上(步骤S5411)。例如,把图58所示的记录5801的解约返还金额5831“¥100,000”、已缴保费5833“¥80,000”以及扣缴所得税额5839“¥4,000”分别显示在图59所示的减额部分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590的减额部分解约返还金额显示栏594、减额部分已缴保费显示栏595以及扣缴所得税额显示栏596中。
8-4-5.小结
这样,在通常的解约处理和上述减额处理中,处理内容不同,然而通过使用作为在各处理中共用的数据存储对象的工作区域的计算结果数据,可使解约处理和减额处理的计算处理公共化。即,可在不同业务应用间共用以上述扣缴所得税额计算为代表的I/F编辑类和计算模型。
由此,无需在业务应用的主处理部侧判断保险商品,并可实现处理功能部件的公共化。因此,即使在不仅针对商品特性的差异,而且针对业务应用的功能要件的差异进行了修改的情况下,也能把修改的影响范围抑制到最小限度,可提供能维持通用性和可用性的数据管理系统。
8-5.处理详情(3)
在上述处理详情(2)中,构成为针对1个计算处理,使用进行条件设定的“I/F编辑类”和进行计算处理的“计算模型”来进行结构处理,并且通过把I/F编辑类和计算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设定到作为数据存储对象的工作区域的同一区域内,吸收业务应用的功能要件的差异,维持可用性和通用性。
在处理详情(3)中,对于在I/F编辑类中也采用吸收业务应用的功能要件的差异的结构,来更加提高可用性和通用性的数据管理系统进一步进行说明。
进一步使用图54b、图56a、图58a以及图60~图63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情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业务程序同样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
图54b是在处理“外币年金保险”的情况下的业务程序5301的流程图的例子。另外,“外币年金保险”是将资金运用于美国国债等的以外币为基准的个人年金保险等。在该情况下的解约返还金额和已缴保费以外币为基准来计算,然而扣缴所得税额是根据日元转换后的解约返还金额和已缴保费以日元为基准来计算的。
8-5-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60示出通过业务程序5301中的主处理部5321(图53)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外币年金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600的例子。在该画面上显示有日期显示栏608、单据编号输入栏601、签约人名显示栏603、…、解约返还金额显示栏604、已缴保费显示栏605、扣缴所得税额显示栏606以及计算按钮607等。
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可针对与预定的单据编号所确定的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数据,指示计算以外币为基准的解约返还金额、以外币计价的已缴保费以及以日元为基准的扣缴所得税额。例如,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1”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601中,显示签约人名等。
之后,操作者通过按下计算按钮607,指示执行计算关于单据编号“00001”的事务数据的解约返还金、已缴保费以及扣缴所得税额的处理。
执行主处理部5321的CPU203接受计算按钮607的按下,取得画面输入数据5353(步骤S5401,图54b)。如上所述,显示在外币年金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600上的数据全部被存储在工作区域5307的画面输入数据5353内。
图58a示出工作区域5307的结构例。工作记录5351由单据编号5811、条款ID5813、变量1_5815、…等构成。画面输入数据5353由单据编号5821、解约年月日5823、…等构成。计算结果数据5355由解约返还金额5831、解约返还金额(日元相当额)5832、已缴保费5833、已缴保费(日元相当额)5834、扣缴所得税额5839…等构成。
例如,CPU203从图58a所示的工作区域的记录5805取得单据编号5821“00001”和解约年月日5823“2005年10月1日”。另外,解约年月日5823“2005年10月1日”是从外币年金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600的日期显示栏608所取得的数据。
8-5-2.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和已缴保费计算处理
取得了画面输入数据的CPU203执行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和已缴保费计算处理(步骤S5403~5405,图54b)。CPU203把通过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所取得的解约返还金额存储在工作区域5307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内。例如,把“$904”存储在图58a的记录5805中的解约返还金额5831内。
并且,CPU203把通过已缴保费计算处理所取得的已缴保费存储在工作区域5307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内。例如,把“$723”存储在图58a的记录5805中的已缴保费5833内。
这样,在以美元($)为基准进行运用的外币年金的情况下,解约返还金额和已缴保费以美元($)计算。
8-5-3.日元转换计算处理
当结束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和已缴保费计算处理时,执行业务程序的CPU203进行日元转换计算处理(步骤S5408,图54b)。该处理是通过依次执行日元转换计算处理(I/F编辑类)和日元转换计算处理(计算模型)来进行的(图61,S6101~S6105)。这些处理是用于把在上述中计算出的以外币为基准的解约返还金额和已缴保费转换成日本货币(日元)的计算处理。
8-5-3-1.日元转换计算处理(I/F编辑类)
图62示出日元转换计算处理(I/F编辑类)的流程图。
8-5-3-1-1.包装程序的起动(业务程序)
执行日元转换计算处理的CPU203读入工作区域5307的工作记录5351来取得与该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记录,把条款ID和预定的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5303(步骤S6201)。例如,在上述中,为了判断伴随日元转换计算处理的议定货币,CPU203把与日元转换计算处理相关的在I/F编辑类中设定的处理名“议定货币取得”与工作区域5307的条款ID5813“55555”一起进行传递。
8-5-3-1-2.包装程序
在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5327中,执行包装程序5303的CPU203根据从业务程序5301接收到的条款ID确定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访问所确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来传递处理名(步骤S6221)。
8-5-3-1-3.条款定义体程序
CPU203接受传递,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的处理程序生成部5329,从处理代码记录部5331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并从组合数据记录部5333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合同内容和合同内容ID的组合数据。然后,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5305的CPU203根据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把所生成的处理程序传递给包装程序5303(步骤S6241)。另外,步骤S6241中的处理与图25所示的合同内容取得处理的流程图的步骤S2541~S2547的处理基本相同,然而不同点是,在上述步骤S6241中,作为合同内容记录预定的议定货币。
8-5-3-1-4.处理程序的执行(包装程序)
在包装程序5303中,CPU203执行从条款定义体程序2096接收到的处理程序(步骤S6223)。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与图26所示基本相同。
通过处理程序的执行,CPU203从工作区域5307取得与所输入的合同内容ID相对应的合同内容。例如,从处理程序的组合数据取得与合同内容ID“02”对应的合同内容“美元(USD)”。
执行包装程序5303的CPU203把执行结果通知给业务程序5301(步骤S6225)。例如,进行把“议定货币=美元(USD)”作为返回值返回到业务程序5301的与I/F编辑类5323相关的程序线程的处理。由此,识别出该保险合同涉及的“议定货币”是“美元(USD)”。
8-5-3-1-5.对模型用工作区域的设定
CPU203把在上述中从包装程序所取得的议定货币设定到模型用工作区域2_5892中(步骤S6204,图62)。例如,如图58a的记录5807所示,把“美元(USD)”设定为议定货币5851。
CPU203从工作区域5307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读入解约返还金额5831,设定在模型用工作区域2_5892中的输入数据的外币金额1_5853中(步骤S6205)。例如,如图58a的记录5807所示,把解约返还金额5831“904”设定到外币金额1_5853“904”中。
CPU203从工作区域5307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读入已缴保费5833,设定在模型用工作区域2_5892中的输入数据的外币金额2_5855中(步骤S6207)。例如,如图58a的记录5807所示,把已缴保费5833“723”设定到外币金额2_5855“723”中。
CPU203把模型用工作区域2_5892中的输入数据的日元转换对象标志5857设定为ON(步骤S6209)。
另外,在议定货币如“日元”那样不是外币的情况下,日元转换对象标志5857处于设定了作为初始值的OFF的状态。
8-5-3-2.日元转换计算处理(计算模型)
当结束了日元转换计算处理(I/F编辑类)的执行时,执行业务程序的CPU203执行日元转换计算处理(计算模型)(图61,S6103)。图63示出日元转换计算处理(计算模型)的流程图。在该图中,CPU203从模型用工作区域2_5892读入日元转换对象标志,判断日元转换对象标志是否是ON,如果是ON,则从工作区域5307读入外币金额1和外币金额2、…(步骤S6301~S6305)。例如,读入图58a所示的记录5807的外币金额1_5853“904”和外币金额2_5855“723”、…。
当读入外币金额时,CPU203进一步从模型用工作区域2_5892读入议定货币5851,从预定的表取得日元换算率(步骤S6307)。例如,读入与“美元(USD)”对应的日元换算率。
接着,CPU203计算关于所读入的各外币金额的日元相当额,输出到模型用工作区域(步骤S6309~S6311)。例如,通过对外币金额1乘以在步骤S6307所取得的日元换算率,计算与外币金额1相对应的日元相当额1。这样,CPU203可计算针对解约返还金额(外币金额1)和已缴保费(外币金额2)的日元相当额(日元相当额1或日元相当额2)。
另外,在步骤S6303中,日元转换对象标志5857被设定为OFF的情况下,跳过上述处理,结束该处理。
8-5-4.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日元转换对应)
当结束日元转换计算处理时,执行业务程序的CPU203进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日元转换对应)(步骤S5409,图54b)。该处理与处理详情(1)的情况一样,是通过依次执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I/F编辑类)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计算模型)来进行的(图55,S5421~S5425)。
8-5-4-1.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I/F编辑类)
图56a示出处理详情(3)中的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I/F编辑类)的流程图。
8-5-4-1-1.议定货币的取得
CPU203读入工作区域5307的工作记录5351来取得与该保险合同相关的事务记录,把条款ID和预定的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5303,从而进行取得议定货币的处理(步骤S5701、S5721~S5725、S5741)。另外,这些处理与上述日元转换计算处理中的步骤S6201、S6221~S6225、S6241(图62)所示相同。
例如,执行日元转换计算处理(I/F编辑类)的CPU203通过把条款ID5813“55555”和处理名“议定货币取得”传递给包装程序5303,取得“议定货币=美元(USD)”作为返回值。
8-5-4-1-2.对工作区域的设定
CPU203根据从包装程序5303所取得的返回值,判定与该工作记录5351相关的保险合同的议定货币是否是外币(步骤S5703)。
在S5703中判定为议定货币是外币的情况下,读入工作区域5307中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的解约返还金额(日元相当额)5832,设定到模型用工作区域5891中的输入数据的总所得金额5835中(步骤S5705,图56a)。例如,如图58a的记录5803所示,把解约返还金(日元相当额)5832“¥100,000”设定到总所得金额5835“¥100,000”中。
CPU203从工作区域5307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读入已缴保费(日元相当额)5834,设定到模型用工作区域5891中的输入数据的所需经费5837中(步骤S5707)。例如,如图58a的记录5803所示,把已缴保费5833(日元相当额)“¥8,000”设定到所需经费5837“¥8,000”中。
另一方面,在S5703中判定为议定货币不是外币的情况下,与处理详情(1)一样,读入工作区域5307中的计算结果数据5355的解约返还金额5831,设定为模型用工作区域5891中的输入数据的总所得金额5835,读入已缴保费5833,设定到模型用工作区域5891中的输入数据的所需经费5837中(步骤S5706、S5708)。
8-5-4-1-3.步骤S5709~S5717(图56a)
步骤S5709~S5717的处理与在处理详情(1)中所说明的图56的S5505~S5513的处理相同。即,在该保险合同满足“是趸缴”和“是合同后5年以内的解约”的条件的情况下,CPU203进一步取得与条款ID相关的年金种类,如果年金种类是确定年金,则把模型用工作区域5891的所得税预扣对象标志5841设定为ON。
8-5-4-2.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计算模型)
当结束执行解约返还金计算处理(I/F编辑类)时,与处理详情(1)一样,执行业务程序的CPU203执行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计算模型)(图61,S6103)。
另外,扣缴所得税额计算处理(计算模型)与处理详情(1)的图57所示相同。因此,CPU203把计算出的扣缴所得税额输出到模型用工作区域5891中的输出数据的扣缴所得税额5843中(步骤S6105)。
8-5-5.画面显示(业务程序)
执行业务程序5301的主处理部5321的CPU203把存储在工作区域5307内的解约返还金额、已缴保费以及扣缴所得税额显示在外币年金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600上(步骤S5411,图54b)。例如,把图58a所示的记录5805的解约返还金额5831“$904”、已缴保费5833“$723”以及扣缴所得税额5839“¥4,000”分别显示在图60所示的解约返还金计算画面600的解约返还金额显示栏604、已缴保费显示栏605以及扣缴所得税额显示栏606中。
8-5-6.小结
这样,在业务应用中,通过使进行特定计算的处理功能独立于主处理部来构成为“I/F编辑类”和“计算模型”,可将商品特性差异的吸收和功能要件差异的吸收局部化。
由此,即使在追加了商品特性不同的商品的情况下,或者在追加了功能要件不同的功能的情况下,也能进行修改作业而不对业务应用整体带来影响。因此,可提供能提高可用性和通用性的数据管理系统。
并且,通过使用数据存储对象来统一各业务应用间的接口,可进一步层级地控制商品特性差异的吸收和功能要件差异的吸收。
9.第九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至八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操作数据项目包含互不相同的多个商品的事务数据进行管理的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处理这种事务数据的应用程序进行说明。
例如,考虑用于个别地修改各事务数据的修改画面应用。如上所述,由于记录在各事务数据内的保险商品的商品特性是由条款ID来决定的,因而当条款ID不同时,作为修改对象应进行画面显示的数据项目不同。因此,在创建修改画面应用的情况下,可考虑按照每个条款ID生成修改画面、或者生成能共同应对所有条款ID的修改画面的方案。
然而,在采用这种方案的情况下,当处理的保险商品或其数据项目变动时,必须同时进行修改画面的修改作业,很麻烦。因此,会成为相对于系统变更的维护成本大量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在所使用的保险商品或功能要件随企业而不同为前提的软件包的领域中,要求采用不仅能抑制运用时的维护成本、而且还能抑制导入时的定制成本的通用性高的数据管理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鉴于上述点,对具有能易于应对商品特性不同的多个保险商品或其数据项目的变动的应用程序的数据管理装置进行说明。
另外,与第四实施方式一样,关于在第一~三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商品定义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替换为“条款定义数据”来进行说明。
9-1.功能框图
图1a示出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功能框图。在该图中,数据管理装置1除了图1所示的输入单元11、数据记录部13、数据处理单元15、数据定义部17以及显示单元19以外,还具有显示形式定义部20。
显示形式定义部20记录关于作为数据处理单元15中的处理结果的数据内容或数据内容ID的显示形式。显示单元19根据记录在显示形式定义部20内的显示形式显示数据内容或数据内容ID。
9-2.硬件结构
图2a示出使用CPU来实现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计算机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在该图中,与图2一样,数据管理装置1具有显示器201、CPU203、存储器205、键盘/鼠标207、硬盘209、CD-ROM驱动器211以及通信电路215。
硬盘209除了图2所示的业务应用程序2091、事务数据库2093以及条款定义体程序2094之外,还记录有显示形式表2098。
9-3.处理详情(1)
使用图64~72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详情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业务程序是用于管理人寿保险的合同数据和商品数据的应用程序。
图64示出业务程序6401、包装程序A6403、包装程序B6404、条款定义体程序6405、…以及显示形式表6407的功能框图。
业务程序6401具有用于执行画面处理等的与用户界面和数据库相关的处理的主处理部6421。
包装程序A6403具有用于向条款定义体程序6405请求处理程序并执行该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请求/执行部6423。
条款定义体程序6405具有:用于接受来自包装程序A6403的请求而生成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部6427,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记录部6429,以及记录有为了对处理代码进行设定而使用的组合数据的组合数据记录部6430(例如,条款ID是“11111”的情况)。
包装程序B6404具有用于从显示形式表6407取得用于在画面上显示预定的合同条件的显示形式6423的显示形式取得部6425。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可直接修改针对预定保险合同的事务数据所记录的任意合同条件的个别修改应用的画面显示处理进行说明。
图65~图67和图72是在上述情况下由数据管理装置1执行的业务程序6401、包装程序A6403、包装程序B6404或条款定义体程序6405的流程图的例子。
9-3-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68示出通过业务程序6401中的主处理部6421(图64)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个别修改画面680的例子。在该画面上,在第1区域6801中显示有单据编号输入栏681,在第2区域6802中显示有合同年月日显示栏683、年金种类显示栏684、年金支付期限显示栏685以及告知年月日显示栏686、…等。另外,在个别修改画面680的初始画面上,仅在第1区域6801中显示数据,在第2区域中不显示任何数据。
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通过把作为个别修改对象的单据编号输入到输入栏681中并按下数据调用按钮682,可进行用于显示基于所输入的单据编号的事务数据的个别修改数据的指示。例如,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1”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681中,按下数据调用按钮682,从而指示执行用于调用关于单据编号“00001”的个别修改数据的处理。
执行主处理部6421的CPU203接受数据调用按钮682的按下,取得画面数据(步骤S6501,图65)。例如,CPU203取得单据编号“00001”作为画面数据。
9-3-2.包装程序A的起动(业务程序)
在业务程序6401中,CPU203取得保险合同的事务记录,存储在预定的工作记录内(步骤S6503)。例如,从事务数据库2093中提取单据编号是“00001”的记录,取得作为图71所示的工作记录7101。
当取得了记录时,CPU203把所取得的工作记录和预定的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A6403(步骤S6505)。例如,在上述中执行了关于单据编号所涉及的保险合同的事务数据中记录的数据项目(合同条件)的数据(合同内容)的个别修改处理。因此,CPU203把“数据项目取得”作为处理名传递给包装程序A6403。
9-3-3.条款定义体的确定(包装程序A)
包装程序A6403接受传递,把从业务程序6401取得的处理名传递给根据条款ID所确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步骤S6521)。
例如,在图71所示的记录7101中,根据条款ID713“11111”确定条款定义体程序6405。并且,CPU203传递上述“数据项目取得”作为处理名。
9-3-4.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的取得(条款定义体程序)
以下,对把处理代码传递给条款ID是“11111”的条款定义体程序6405的情况进行说明。CPU203接受传递,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6405的处理程序生成部6427,检索处理代码记录部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步骤S6541)。在处理代码记录部6429内,按照每个处理名记录有处理代码。例如,CPU203通过搜索处理等取得处理名是“数据项目取得”的处理代码6429a。
CPU203参照记录在处理代码6429内的“变量n和合同条件的关系表”691a(图69)来取得在该处理代码的执行时使用的所有合同条件,从组合数据记录部6430取得与所取得的各合同条件相关的合同内容和合同内容ID的组合数据(步骤S6543)。
在组合数据记录部6430内,按照每个合同条件(数据项目)记录有组合数据。例如,CPU203取得关于在该条款ID中可设定的所有合同条件(数据项目)的组合数据“年金种类”6430a、“支付期限”6430b、…。
9-3-5.处理程序的生成(条款定义体程序)
CPU203根据从处理代码记录部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从组合数据记录部所取得的组合数据生成处理程序(步骤S6545)。图69示出所生成的处理程序的结构例。处理程序690由处理代码691、组合数据692以及组合数据693、…构成。例如,在处理代码691内记述有用于取得针对所有合同条件(数据项目)可选择的所有合同内容的程序代码。另外,该程序代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源代码或目标代码的任意一方。
并且,在组合数据692和组合数据693、…内记述有用于取得针对所有合同条件(数据项目)可选择的所有合同内容的程序代码使用的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的组合数据。另外,该组合数据的表现形式只要在上述程序代码的执行时能判断与合同内容ID相对应的合同内容即可。例如,数组形式和表形式等的表现形式与此对应。
9-3-6.处理程序的传递
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6405的CPU203把所生成的处理程序690传递给包装程序A6403(步骤S6547)。例如,CPU203进行使用重定向功能或管道功能等来传递处理程序690的处理。
9-3-7.处理程序的执行
在包装程序A6403的执行中,CPU203执行从条款定义体程序6405接收到的处理程序690,取得可对根据从画面数据所取得的单据编号所确定的条款ID设定的所有合同条件以及在该合同条件中可选择的所有合同内容(步骤S6523)。
图67示出此时执行的处理程序690的流程图。在处理程序590的执行中,CPU203把1代入局部变量n(步骤S6701)。这里,局部变量n是用于确定“变量n”这个事务数据的数据项目的变量值。例如,在局部变量n是1的情况下,把“变量n”作为“变量1”来进行操作。
CPU203从存储在处理程序690内的“变量n和合同条件的关系表”691a读入与“变量n”相对应的“合同条件”(步骤S6703)。例如,读入与图69中的处理代码691的关系表691a的“变量1”相对应地记录的“年金种类”。
CPU203读入与在上述中所读入的合同条件相关的所有组合数据(步骤S6705)。例如,读入针对图69中的组合数据692的“年金种类”所记录的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的所有组合。
CPU203把所读入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输出到“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例如,如图67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所示,在合同条件是“年金种类”的情况下,输出“确定年金”和“保证期终身年金”作为合同内容。
为了设定个别修改画面680的初始值,CPU203判断与记录在工作记录中的变量n内的合同内容ID相对应的合同内容,在“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中检索与所判断的合同内容相同的合同内容,与该合同内容相对应地来记录选择标志。
例如,在图71所示的工作记录的记录7101中,记录“年金种类”的合同内容ID的变量1_719是“01”,在图69所示的“年金种类”的组合数据692中,合同内容ID是“01”的合同内容是“确定年金”,由此,CPU203在“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中,与合同内容“确定年金”相对应地记录选择标志。这样,可把个别修改画面680中的“年金种类”的初始值显示为“确定年金”。
CPU203把n+1代入局部变量n(步骤S6711)。例如,通过代入,把“变量1”变为“变量2”。
CPU203判断关于变量n的合同条件是否存在于“变量n和合同条件的关系表”691a内,如果存在,则回到步骤S6703重复上述处理(步骤S6713,“是”)。例如,由于“变量2”存在于“变量n和合同条件的关系表”691a内,因而针对与“变量2”相对应的合同条件“支付期限”,从步骤S6703开始进行处理。
通过针对合同条件“支付期限”执行步骤S6707,如图67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所示,“支付期限”被输出到合同条件,“终身”、“5年”、“10年”、“15年”以及“20年”被输出到合同内容。
通过针对合同条件“支付期限”执行步骤S6709,在图71所示的工作记录的记录7101中,记录“支付期限”的合同内容ID的变量2_721是“02”,在图69所示的“支付期限”的组合数据6923中,合同内容ID是“02”的合同内容是“5年”,由此,CPU203在“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中,与合同内容“5年”相对应地记录选择标志。
另外,如果不存在关于变量n的合同条件,则结束该处理(步骤S6713,“否”)。
9-3-8.执行结果的通知
执行包装程序A6403的CPU203把执行结果通知给业务程序6401(步骤S6525,图65)。例如,进行把上述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作为返回值返回到业务程序6401的程序线程的处理。
9-3-9.显示形式的取得
执行主处理部6421的CPU203接受“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把“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传递给包装程序B6404(步骤S6601,图66)。例如,传递图70所示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
执行包装程序B6404的CPU203根据接收到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中的各合同条件,参照显示形式表6407,取得与该合同条件相对应地记录的显示形式(步骤S6621)。这里,显示形式表6407是定义了如下显示形式的表,该显示形式用于在画面上显示关于预定合同条件的表示合同内容的数据。
例如,根据图70所示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中的合同条件“年金种类”701,参照该显示形式表6407,取得“下拉菜单”705作为显示表示合同条件“年金种类”的合同内容的数据的显示形式。
CPU203针对接收到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中的所有合同条件取得显示形式,把所取得的各显示形式作为数据串与“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中的各合同条件相对应地进行追加。例如,如图70的表700所示,追加“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670的各合同条件的显示形式。
执行包装程序B6404的CPU203把追加了显示形式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传递给业务程序6401的主处理部6421(步骤S6623)。例如,进行把图70所示的“追加了显示形式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700作为返回值返回给业务程序6401的程序线程的处理。
9-3-10.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画面的生成
CPU203接收“追加了显示形式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700,生成与事务数据相关的UI画面(步骤S6603)。例如,根据“追加了显示形式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700,生成个别修改画面的第2区域6802。
在UI画面的生成中,CPU203针对图71的事务数据所示的变量n(n=1,2,…)的数据项目,通过执行下述所示的UI画面生成处理,进行画面生成。另外,针对合同年月日715和告知年月日723等,根据基于事务数据的数据项目名从显示形式表6407所取得的显示形式,进行数据值的画面输出。例如,对于合同年月日715(图71)的数据值“2005/07/15”,根据合同年月日的显示形式“YYYY年MM月DD”进行编辑而输出为“2005年7月15日”。
图72示出步骤S6603中的UI画面生成处理的详细流程图。CPU203从“追加了显示形式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700中读入1件合同条件(步骤S7201)。例如,读入合同条件“年金种类”。
CPU203读入与从“追加了显示形式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700所读入的合同条件相对应地记录的显示形式(步骤S7203)。例如,读入与“年金种类”相关的显示形式“下拉菜单”。
CPU203读入与从“追加了显示形式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700所读入的合同条件相关的所有合同内容(步骤S7205)。例如,读入与“年金种类”相关的合同内容“确定年金”和“保证期终身年金”。
CPU203根据在上述步骤S7203所读入的显示形式编辑所读入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步骤S7207)。例如,根据显示形式“下拉菜单”编辑与合同条件“年金种类”相关的合同内容“确定年金”和“保证期终身年金”。即,把“确定年金”和“保证期终身年金”设定到用于选择“年金种类”的下拉菜单中作为选择项目。
CPU203读入与从“追加了显示形式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700所读入的合同内容相关的选择标志,把设定有选择标志的合同内容设定为根据显示形式所编辑的选择项目的初始值(步骤S7209)。例如,通过对与“年金种类”相关的合同内容“确定年金”设定选择标志,把用于选择“年金种类”的下拉菜单中的合同内容的初始值设定为“确定年金”。
CPU203把在上述中所编辑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数据输出到UI生成画面(步骤S7211)。例如,如图68的个别修改画面680的第2区域6802的年金种类显示栏684所示,把与年金种类相关的下拉菜单的初始值设为“确定年金”而输出。
CPU203针对记录在“追加了显示形式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700内的所有合同条件重复上述步骤S7201~S7211(步骤S7213)。由此,针对事务数据中的与变量n相关的所有数据项目生成UI画面。
当结束关于事务数据的所有数据项目的UI画面生成处理时,CPU203把所生成的UI画面作为个别修改画面输出到显示器201(图66,步骤S6605)。例如,如图68的个别修改画面680所示,显示合同年月日、年金种类、年金支付期限、告知年月日等。
9-4.处理详情(2)
在上述处理详情(1)中,对生成与记录在单据编号“00001”的事务数据内的条款ID“11111”相关的保险商品(例如,年金保险)的个别修改画面的例子作了说明。
在处理详情(2)中,对生成与记录在单据编号“00009”的事务数据内的条款ID“99999”相关的另一保险商品(例如,终身保险)的个别修改画面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在处理详情(2)中,由于基本上使用与处理详情(1)相同的程序来进行处理,因而以下旨在明确与处理详情(1)的不同点而进行说明。
9-4-1.画面数据的取得
图68a示出通过业务程序6401中的主处理部6421(图64)的执行而显示在显示器201上的个别修改画面680的例子。在该画面上,在第1区域6801中显示有单据编号输入栏681,在第2区域6802中显示有合同年月日显示栏683、生活需要特别约定显示栏687、长期住院特别约定显示栏688以及告知年月日显示栏686、…等。
数据管理装置1的操作者使用键盘/鼠标207,把“00009”输入到单据编号输入栏681中,按下数据调用按钮682,从而指示执行用于调用关于单据编号“00009”的个别修改数据的处理。
9-4-2.包装程序A的起动(业务程序)
在业务程序6401中,CPU203从事务数据库2093中提取单据编号是“00009”的记录,取得作为图71所示的工作记录7102,把所取得的工作记录7102和处理名“数据项目取得”传递给包装程序A6403。
9-4-3.条款定义体的确定(包装程序A)
包装程序A6403接受传递,根据记录7102的条款ID713“99999”确定条款定义体程序,把条款ID“99999”和处理名“数据项目取得”传递给所确定的条款定义体程序。
9-4-4.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的取得(条款定义体程序)
CPU203接受传递,执行与条款ID“99999”相关的条款定义体程序的处理程序生成部,检索处理代码记录部来取得与接收到的处理名“数据项目取得”相对应的处理代码。
CPU203参照记录在处理代码内的“变量n和合同条件的关系表”691b(图69a),取得在该处理代码的执行时使用的所有合同条件,从组合数据记录部取得与所取得的各合同条件相关的合同内容和合同内容ID的组合数据。例如,CPU203取得关于在该条款ID中可设定的所有合同条件(数据项目)的组合数据“生活需要特别约定”、“长期住院特别约定”、…。
9-4-5.处理程序的生成
CPU203根据从处理代码记录部所取得的处理代码和从组合数据记录部所取得的组合数据生成结构如图69a所示的处理程序。该处理程序由处理代码691与“生活需要特别约定”的组合数据694和“长期住院特别约定”的组合数据695、…构成。
9-4-6.处理程序的传递
执行条款定义体程序的CPU203把所生成的处理程序690传递给包装程序A6403。
9-4-7.处理程序的执行
在包装程序A6403的执行中,CPU203执行从条款定义体程序接收到的处理程序690,取得对于由从画面数据取得的单据编号“00009”确定的条款ID“99999”可设定的所有合同条件(“生活需要特别约定”、“长期住院特别约定”、…)以及在该各合同条件中可选择的所有合同内容(“有”、“无”或者“无”、“50日以上”、“100日以上”)。
9-4-8.执行结果的通知
执行包装程序A6403的CPU203进行把“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作为返回值返回给业务程序6401的程序线程的处理。
9-4-9.显示形式的取得
执行主处理部6421的CPU203接受“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把“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传递给包装程序B6404,根据各合同条件参照显示形式表6407,取得与该合同条件相对应地记录的显示形式。
例如,根据“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中的合同条件“生活需要特别约定”,参照显示形式表6407,取得“下拉菜单”作为用于显示表示合同条件“生活需要特别约定”的合同内容的数据的显示形式。
执行包装程序B6404的CPU203把追加了显示形式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传递给业务程序6401的主处理部6421。
9-4-10.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画面的生成
CPU203接受“追加了显示形式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的关系表”,生成图68a所示的个别修改画面680的第2区域6802。
在UI画面的生成中,CPU203针对图71的事务数据所示的变量n(n=1,2,…)的数据项目,通过执行在处理详情(1)中所示的UI画面生成处理,进行画面生成。
当结束关于事务数据的所有数据项目的UI画面生成处理时,CPU203把所生成的UI画面作为个别修改画面输出到显示器201,如图68a的个别修改画面680所示,显示合同年月日、生活需要特别约定、长期住院特别约定、告知年月日等。
这样,即使在单据编号所确定的条款ID不同的情况下,也能仅把条款定义体中所管理的各合同条件(数据项目)设定为个别修改画面的显示数据。
9-5.小结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可进行基于条款定义体程序的数据主导型的UI画面生成处理。由此,即使在处理的保险商品或其数据项目变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不对修改画面应用施加变更的情况下加以利用,可大幅抑制针对系统变更的维护成本。
并且,即使在以所使用的保险商品或功能要件随企业而不同为前提的软件包的领域中,也能提供不仅能抑制运用时的维护成本、而且还能抑制导入时的定制成本的通用性高的数据管理方法。
9-6.其他
在上述中,把与条款ID相关的所有合同条件显示在画面上。除此之外也可以在业务程序侧取舍选择待显示的合同条件。
在上述中,根据记录在事务数据内的变量数据设定关于与条款ID相关的合同条件的可选择的合同内容的初始值,然而在不存在事务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不显示合同内容而仅显示合同条件。例如,与此对应的是在数据的新登记时的输入画面。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在业务程序中所指定的预定的合同内容作为初始值。
在上述中,把关于与条款ID相关的合同条件的合同内容显示在画面上。除此之外也可以仅显示合同内容ID、或者同时显示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
在上述中,作为把关于与条款ID相关的合同条件的合同内容显示在画面上的例子,提示了下拉菜单和单选按钮,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输入显示形式。例如,可以使用文本框、复选框等。
在上述中,作为把关于与条款ID相关的合同条件的合同内容显示在画面上的例子,把下拉菜单或单选按钮等指定为显示形式,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显示形式中包含显示颜色、显示尺寸、显示位数或显示位置等。
在上述中,示出了系统整体使用1个显示形式表的结构,然而也可以按照每个企业ID生成显示形式表,根据记录在事务数据内的企业ID选择使用显示形式。此外,可以使用条款ID、用户ID或其他ID来取代企业ID。
10.其他实施方式
10-1.处理代码的公共化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根据按照每个数据项目所生成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生成处理程序,然而也可以使处理代码公共化来生成,把与种类ID相对应的数据项目和变量位置并入到处理代码内,生成与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处理代码。例如,在进行“年金种类设定”的情况下,根据处理名确定数据项目“年金种类”并确定变量位置“变量1”,把这些信息并入到设定用的处理代码内。
10-2.装置结构的分散化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安装在数据管理装置1内部的业务程序2091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来构成装置,然而也可以把各个程序安装在不同的计算机装置内来构成。在该情况下,接受来自执行业务程序2091的计算机装置的请求后,执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计算机装置生成处理程序。由此,可通过进行商品管理和处理程序生成的计算机装置来实现分散处理。可减少各计算机装置中的处理负荷。
另外,在构成执行商品定义体程序2094的计算机装置的情况下,记录有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的对应表的数据定义部可使用组合数据记录部735(图7)来实现,记录有处理代码的处理定义部可使用处理代码记录部733(图7)来实现。并且,通过指定处理所确定的对应表取得单元、取得处理代码的处理代码取得单元以及根据对应表和处理代码生成程序的程序生成单元可分别通过处理程序生成部731(图7)来实现。
10-3.商品定义的层级化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7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图9中,使用按照每个条款ID(种类ID)所生成的商品定义体程序来构成装置,然而也可以对所有条款ID(种类ID)使用公共的1个商品定义体程序。
图11示出在该情况下的商品定义体程序的功能框图的例子。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商品定义体程序由处理程序生成部110以及第1层级111、第2层级112和第3层级113构成。第1层级按照每个商品类别记录有处理代码记录部和组合数据记录部,第2层级按照每个条款种类记录有处理代码记录部和组合数据记录部,第3层级按照每个条款版本记录有处理代码记录部和组合数据记录部。
这里,商品类别、条款种类以及条款版本是根据条款ID来决定的。例如,在条款ID的第1位和第2位表示商品类别、前第3位和第4位表示条款种类、以及第5位和第6位表示条款版本的情况下,条款ID“010101”可分别确定商品类别“01”1111、条款种类“01”1121、条款版本“01”1131。
在上述构成中使用面向对象的语言来生成,以便第3层级能继承第2层级,第2层级能继承第1层级。即,第1层级是第2层级的父对象,第2层级是第3层级的父对象。因此,处理程序生成部110通过根据条款ID访问第3层级,可取得在第2层级和第1层级的对象中所定义的处理代码记录部和组合数据记录部。
由此,可在各种类ID间公共地记录在商品定义体程序中记录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可简化商品定义体的结构。并且,即使在追加新商品的情况下,也只需在预定层级中仅生成与现有商品的差异即可,因而可提高装置的维护性。
特别是,在人寿保险行业等中,即使是商品属性只有少许差异的商品,也必须分别作为另外的合同商品来对待,而且需要长期准确地管理这种合同商品。在这种状况下,通过把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应用于合同商品的管理,在条款改定时对第3层级追加条款版本,在新商品追加时追加第1层级的商品类别和第2层级的条款种类,从而可提高商品数据管理的维护性。并且,由于分别构成用于定义商品的商品定义体程序和用于执行业务应用的业务程序,因而无需伴随商品的追加变更而修改业务程序。
此外,在1个系统内处理关于多个企业(人寿保险公司)的保险商品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各企业生成预定层级中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例如,在第2层级中按照各企业设定条款种类的情况下,可以对条款种类追加表示企业识别的信息。具体地说,可以使用企业代码(2位)和条款代码(2位)构成条款种类(2位),在商品定义体内生成分别对应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
由此,即使是条款中的合同条件和合同内容各不相同的多个企业数据,也能在同一系统内进行数据管理。特别是,通过按上述来构成,适用于统一进行多个企业的数据管理处理的外包业务和ASP业务等。
另外,在本发明中,“企业”是不仅包含作为以营利为目的持续且有计划地进行同种经济行为的组织体的企业,而且还包含由多个企业构成且共同进行经济行为的企业集团以及在1个企业内由进行同种经济行为的预定集团形成的企业内群组的概念。
10-4.对其他行业的应用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要对把本发明应用于人寿保险行业中的保险商品的数据管理的情况作了说明,然而只要是对在数据管理项目中有差异的多个种类的数据进行管理的情况下,就也能应用于其他行业中的数据管理。图12示出把人寿保险行业中的管理数据、数据种类以及数据项目应用于其他行业的情况的对应表。
例如,在图12的121所示的人寿保险行业中,作为管理数据可管理“保险合同”相关的数据,作为数据种类可处理与“年金保险”和“终身保险”相关的数据项目,作为“年金保险”的数据项目可记录与“年金种类”和“年金支付期限”相关的数据内容,作为“终身保险”的数据项目可记录与“分期缴纳年数、分期缴纳倍率”相关的数据内容。
同样,在124所示的银行行业中,作为管理数据可管理与“衍生合同”相关的数据,作为数据种类可处理与“利息互换(swap)”和“期权(option)”相关的数据项目,作为“利息互换”的数据项目可记录与“适用利息种类”和“对象适用利息种类”相关的数据内容,作为“期权”的数据项目可记录与“履约利率(strike rate)”相关的数据内容。
与上述一样,图12的122、123、125~127示出在把本发明应用于其他行业和管理数据的情况下的数据种类和数据项目的例子。这样,本发明可应用在对数据管理项目有差异的多个种类的数据进行管理的所有行业或者数据管理业务中。
10-5.实施方式的组合
可以分别选择性地组合上述第一~九实施方式来构成数据管理装置1。并且,可以采用分别选择性地组合上述第一~九实施方式或者它们的组合与上述“10-1.处理代码的公共化”、“10-2.装置结构的分散化”以及“10-3.商品定义的层级化”的结构。
例如,可以构成为,当接收到来自应用程序的合同内容更新指示时,根据记录在保险合同数据内的条款ID,取得与指示相对应的预定合同条件的合同内容ID和合同内容的组合以及更新处理程序,进行合同内容的更新处理(第一实施方式),并取得用于进行关于2个以上合同内容的逻辑检查的检查列表和检查处理程序,进行检查处理(第三实施方式)。
并且,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根据来自业务应用的请求,将与上述更新处理和检查处理相关的程序的生成和程序的执行集中执行的包装程序来构成(第二实施方式)。
而且,可以使生成用于将与种类ID相对应的数据项目和变量位置并入到处理代码内来进行更新处理的程序的结构(10-1.处理代码的公共化)、分别选择性地组合执行商品定义体程序的计算机装置独立的结构(10-2.装置结构的分散化)或者在1个商品定义体程序中生成层级结构来继承商品定义的结构(10-3.商品定义的层级化)来构成。
10-6.其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商品定义体程序中设置处理代码记录部和组合数据记录部、并取得与处理名相对应的处理代码和组合数据来生成处理程序的结构作了说明,也可以在商品定义体程序中仅记录组合数据,从业务程序或其他外部程序取得处理代码,在这些程序中执行所期望的处理。即,商品定义体程序可以仅把数据内容ID和数据内容传递给执行处理的程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把在商品定义体程序或条款定义体程序中所生成的处理程序传递给外部程序,并在该外部程序的处理程序执行部中执行处理程序,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设置于商品定义体程序或条款定义体程序中的处理程序执行部中执行处理程序。在该情况下,商品定义体程序或条款定义体程序可构成为针对来自外部程序的请求,把处理程序的执行结果作为返回值返回。例如,在商品定义体程序或条款定义体程序中执行处理程序的结构在执行处理负荷较低的处理程序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图1所示的各功能,使用CPU并利用软件来实现各功能。然而,该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使用逻辑电路等的硬件来实现。另外,还可以使操作系统(OS)进行程序的一部分处理。
以上,对本发明的概要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说明,然而各用语是为了用于说明,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相关联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准许执行本发明的说明范围内的系统、装置和方法的其他变形。因此,这种变形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其具有:
数据记录部,其至少具有用于记录保险单据ID的保险单据ID记录区域、用于记录条款ID的条款ID记录区域、用于分别记录数据内容ID的多个变量记录区域,并且记录多个至少具有保险单据ID、条款ID、数据内容ID的同一格式的数据;
按照每个条款ID设置的定义体记录部,其具有记录多个由处理内容名确定的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记录部、和将关于在该处理程序中使用的数据项目的数据内容ID与数据内容的对应关系与各处理程序对应起来记录的组合数据记录部;
定义体记录部确定单元,其根据所赋予的保险单据ID,参照具有该保险单据ID的数据,取得该数据具有的条款ID,确定与该条款ID对应的定义体记录部;以及
数据处理单元,其对在上述数据记录部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
该数据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数据处理单元具有:
处理程序取得单元,其根据所赋予的处理内容名,从上述确定的定义体记录部的处理程序记录部取得与该处理内容名对应的处理程序;
对应关系取得单元,其取得与上述取得的处理程序对应地记录于上述定义体记录部的组合数据记录部中的数据内容ID与数据内容的对应关系;以及
处理程序执行单元,其参照上述取得的对应关系,对具有上述保险单据ID的数据执行上述取得的处理程序。
2.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其具有:
数据记录部,其至少具有用于记录数据识别符号的数据识别符号记录区域、用于记录数据种类符号的数据种类符号记录区域、用于分别记录数据内容符号的多个变量记录区域,记录多个至少具有数据识别符号、数据种类符号、数据内容符号的同一格式的数据;
按照每个数据种类符号设置的定义体记录部,其具有记录多个由处理内容名确定的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记录部、和将关于在该处理程序中使用的数据项目的数据内容符号与数据内容的对应关系与各处理程序对应起来记录的组合数据记录部;以及
数据处理单元,其对在上述数据记录部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
该数据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数据处理单元具有:
定义体记录部确定单元,其根据所赋予的数据识别符号,参照具有该数据识别符号的数据,取得该数据具有的数据种类符号,确定与该数据种类符号对应的定义体记录部;
处理程序取得单元,其根据所赋予的处理内容名,从上述确定的定义体记录部的处理程序记录部取得与该处理内容名对应的处理程序;
对应关系取得单元,其取得与上述取得的处理程序对应地记录于上述定义体记录部的组合数据记录部中的数据内容符号与数据内容的对应关系;以及
处理程序执行单元,其参照上述取得的对应关系,对具有上述数据识别符号的数据执行上述取得的处理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量名存储区域是由变量名确定的,
上述定义体记录部按照每个数据种类符号,记录与上述变量名分别对应的数据项目名,
该数据管理装置还具有取得单元,该取得单元根据所赋予的数据种类符号,取得上述数据记录部记录的数据中具有该数据种类符号的数据,
上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上述取得的数据的数据种类符号,参照定义体记录部,确定与上述变量名对应的数据项目名,并且根据上述确定的变量名的数据项目名,参照组合数据记录部,取得与作为上述处理对象的数据的数据内容符号对应的数据内容,进行确定作为上述处理对象的数据的数据项目名和数据内容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程序记录部记录了检查程序作为处理程序记录,该检查程序用于参照记录了2个以上的数据项目的数据内容的可能的组合的检查数据,检查数据内容的组合是否正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义体记录部记录处理代码作为处理程序,
上述处理程序执行单元具有:
完成单元,其对于从上述处理程序记录部取得的上述处理代码,组合与该处理代码对应地从组合数据记录部取得的数据内容符号和数据内容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处理程序;以及
执行单元,其执行完成后的处理程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针对每个上述数据种类符号设置上述处理程序取得单元、上述对应关系取得单元和上述处理程序执行单元的完成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机还具有按照每个数据项目记录关于数据内容符号或数据内容的显示形式的显示形式定义部,
上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从上述显示形式定义部取得的显示形式,输出可选择的数据内容符号或数据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义体记录部在记录上述处理代码时,将上述处理代码分为通用性高的部分和通用性低的部分,将通用性高的部分记录为上位层级,将通用性低的部分记录为下位层级。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记录部记录与商品有关的事务数据,
上述数据处理单元接受针对上述事务数据的处理命令,进行确定上述事务数据的数据项目名和数据内容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事务数据是与根据条款确定的商品有关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义体记录部在将上述处理代码与由根据上述条款确定的商品所属的商品类别、条款种类和条款版本的组合确定的数据种类符号对应起来记录时,将上述处理代码分为由根据上述条款确定的商品所属的商品类别、条款种类和条款版本分别确定的层级进行记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条款种类由表示企业种类的企业代码和表示该企业的条款种类的条款代码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机还具有组定义部,该组定义部按照由多个数据种类符号组合而成的每个组,在与具有该组内的其他数据种类符号的数据的既定数据项目的数据内容之间的关系中,记录了表示在具有作为对象的数据种类符号的数据的数据项目中能够记录的数据内容的设定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识别符号相同的多个数据进行分组化,根据该分组化后的多个数据的多个数据种类符号的组合,参照在上述数据定义部中记录的上述设定条件,进行判断欲记录于上述数据记录部的数据内容是否可进行记录的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条件包括:
表示可记录于数据记录部的数据内容符号的条件;以及
用于根据上述条件检查预定的数据内容符号是否为能够记录于上述数据项目的数据内容符号的处理代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条件包括:
表示与能够记录于数据记录部的数据内容符号对应的数据内容的条件;以及
用于根据上述条件检查预定的数据内容是否为与能够记录于上述数据项目的数据内容符号对应的数据内容的处理代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的数据内容是根据欲记录于上述数据记录部的数据内容符号从上述数据定义部取得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数据识别符号确定组合了多个数据种类符号的组,根据在上述组定义部中记录的设定条件,进行判断欲记录于上述数据记录部的数据值是否能够进行记录的处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条件包括:
能够记录于数据记录部的数据值的条件;以及
用于检查预定的数据值是否为能够记录于上述数据记录部的数据值的处理代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识别符号相同的多个数据进行分组化,根据该分组化后的多个数据的多个数据种类符号的组合,参照在上述数据定义部记录的数据种类符号的组合与名称的对应,取得上述组的名称。
21.根据权利要求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义体记录部按照在上述数据记录部中记录的数据内容的每个数据形式记录上述变量名与数据项目的组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数据记录部中记录的数据具有表示数据属性的数据属性符号,
上述数据定义部按照每个数据属性符号记录每个数据种类符号的定义体记录部以及每个数据种类符号和数据项目的数据定义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单元构成为包括用于设定在后述计算处理部中用于计算的数值的条件设定部、和根据上述所设定的数值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的计算处理部,上述条件设定部进行针对上述数据定义部或上述组定义部的访问而进行上述数值的设定,上述计算处理部不进行针对上述数据定义部或上述组定义部的访问。
24.一种处理程序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数据记录部,其至少具有用于记录保险单据ID的保险单据ID记录区域、用于记录条款ID的条款ID记录区域、用于分别记录数据内容ID的多个变量记录区域,记录多个至少具有保险单据ID、条款ID、数据内容ID的同一格式的数据;
按照每个条款ID设置的定义体记录部,其具有记录多个由处理内容名确定的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记录部和将关于在该处理程序中使用的数据项目的数据内容ID与数据内容的对应关系与各处理程序对应起来记录的组合数据记录部;
定义体记录部确定单元,其根据所赋予的保险单据ID,参照具有该保险单据ID的数据,取得该数据具有的条款ID,确定与该条款ID对应的定义体记录部;
处理程序取得单元,其根据所赋予的处理内容名,从上述确定的定义体记录部的处理程序记录部取得与该处理内容名对应的处理程序;
对应关系取得单元,其取得与上述取得的处理程序对应地记录于上述定义体记录部的组合数据记录部中的数据内容ID与数据内容的对应关系;以及
完成单元,其对于从上述处理程序记录部取得的上述处理程序,组合与该处理程序对应地从组合数据记录部取得的数据内容符号和数据内容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处理程序。
25.一种处理程序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数据记录部,其至少具有用于记录数据识别符号的数据识别符号记录区域、用于记录数据种类符号的数据种类符号记录区域、用于分别记录数据内容符号的多个变量记录区域,记录多个至少具有数据识别符号、数据种类符号、数据内容符号的同一格式的数据;
按照每个数据种类符号设置的定义体记录部,其具有记录多个由处理内容名确定的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记录部和将关于在该处理程序中使用的数据项目的数据内容符号与数据内容的对应关系与各处理程序对应起来记录的组合数据记录部;
定义体记录部确定单元,其根据所赋予的数据识别符号,参照具有该数据识别符号的数据,取得该数据具有的数据种类符号,确定与该数据种类符号对应的定义体记录部;
处理程序取得单元,其根据所赋予的处理内容名,从上述确定的定义体记录部的处理程序记录部取得与该处理内容名对应的处理程序;
对应关系取得单元,其取得与上述取得的处理程序对应地记录于上述定义体记录部的组合数据记录部中的数据内容符号与数据内容的对应关系;以及
完成单元,其对于从上述处理程序记录部取得的上述处理程序,组合与该处理程序对应地从组合数据记录部取得的数据内容符号和数据内容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处理程序。
CN2013101403912A 2004-10-13 2005-10-12 数据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32582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99055 2004-10-13
JP2004299055 2004-10-13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351350A Division CN101040292A (zh) 2004-10-13 2005-10-12 数据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8291A true CN103258291A (zh) 2013-08-21

Family

ID=361483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03912A Pending CN103258291A (zh) 2004-10-13 2005-10-12 数据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CNA2005800351350A Pending CN101040292A (zh) 2004-10-13 2005-10-12 数据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351350A Pending CN101040292A (zh) 2004-10-13 2005-10-12 数据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8554582B2 (zh)
JP (3) JP4516084B2 (zh)
CN (2) CN103258291A (zh)
WO (1) WO20060411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1704A (zh) * 2013-12-10 2016-04-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服务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1104A1 (ja) 2004-10-13 2006-04-20 Nissa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データ管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8036979B1 (en) 2006-10-05 2011-10-11 Experian Information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finance attribute from tradeline data
US8606666B1 (en) * 2007-01-31 2013-12-10 Experian Information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aggregation tool
US8606626B1 (en) 2007-01-31 2013-12-10 Experian Information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direct marketing campaign planning environment
US8316318B2 (en) * 2007-03-30 2012-11-2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Named calculations and configured columns
US8595103B1 (en) 2008-09-30 2013-11-26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Deployment and release component system
US8788295B1 (en) 2008-09-30 2014-07-22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Reusable product system
US8719119B1 (en) 2008-09-30 2014-05-06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Post deployment query system
US8175900B2 (en) * 2009-03-02 2012-05-08 The Trustee and Successor Trustees of RGD 2006 Trust Life insurance strategic value
US8554967B2 (en) * 2009-06-16 2013-10-0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Flow control mechanisms for avoidance of retries and/or deadlocks in an interconnect
US8832144B2 (en) 2011-07-11 2014-09-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arch optimization in a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9043866B2 (en) 2011-11-14 2015-05-26 Wave Systems Corp. Secur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digital content
US9015857B2 (en) * 2011-11-14 2015-04-21 Wave Systems Corp. Secur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digital content
US9047489B2 (en) * 2011-11-14 2015-06-02 Wave Systems Corp. Secur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ocial networking
US9122740B2 (en) * 2012-03-13 2015-09-01 Siemens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Software Inc. Bulk traversal of large data structures
US8990205B2 (en) * 2013-01-28 2015-03-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caveats for database tables
US8719063B1 (en) * 2013-05-07 2014-05-06 Marsh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aring information in a process for issuing insurance policies
JP5753217B2 (ja) * 2013-05-17 2015-07-22 株式会社アイディーズ 商品コード分析システム及び商品コード分析プログラム
CN104679443A (zh) * 2013-12-03 2015-06-03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数据自动写入装置及方法
US10262362B1 (en) 2014-02-14 2019-04-16 Experian Information Solutions, Inc.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code for attributes
US10445152B1 (en) 2014-12-19 2019-10-15 Experian Information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report generation based on automatic modeling of complex data structures
US10698671B2 (en) 2015-03-30 2020-06-30 Arxan Technologies, Inc. Processing, modification, distribution of custom software installation packages
JP6674092B2 (ja) * 2016-02-10 2020-04-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データ管理装置、及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CN107103539A (zh) * 2016-02-22 2017-08-29 易保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执行的计算保费的方法和系统
CN107861963B (zh) * 2017-02-20 2020-08-0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险种合约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JP7104520B2 (ja) * 2018-01-15 2022-07-21 株式会社オービック 源泉税関連業務支援装置、源泉税関連業務支援方法、および源泉税関連業務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9272226A (zh) * 2018-09-10 2019-01-25 上海嘉实(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智能化安装工程质量检查系统
US11120894B2 (en) * 2018-10-17 2021-09-14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Medical concierge
US20220027380A1 (en) * 2020-07-21 2022-01-27 Berkley Insurance Company Data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l ledger
CN117252716A (zh) * 2023-09-11 2023-12-19 广东源恒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税务数据储存管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9928A (en) 1987-07-24 1989-01-31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Knowledge base constituting method
JPS6464044A (en) 1987-09-04 1989-03-09 Fujitsu Ltd Logical file processing system
JP3144022B2 (ja) 1992-01-22 2001-03-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
JPH06236315A (ja) 1992-10-07 1994-08-23 Akifumi Makinouchi オブジェクト指向データベース管理システム
JPH06139130A (ja) * 1992-10-23 1994-05-20 Fujitsu Ltd オブジェクト指向データベースにおける問い合わせ処理方式
JPH08272804A (ja) 1995-03-29 1996-10-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項目データ照会方式
JPH08329142A (ja) 1995-05-30 1996-12-13 Fujitsu Ltd 保険商品管理システム
JPH1029928A (ja) 1995-07-13 1998-02-03 Shiseido Co Ltd 皮膚外用剤
JPH09185542A (ja) * 1995-12-28 1997-07-15 Hitachi Ltd オブジェクト管理方法
JP3489326B2 (ja) 1996-04-10 2004-01-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テーブル生成方法
JP3552003B2 (ja) 1996-08-19 2004-08-11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磁気記録媒体
EP0863469A3 (en) 1997-02-10 2002-01-09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Scheme for automatic data conversion definition generation according to data feature in visual multidimensional data analysis tool
JPH1173431A (ja) 1997-02-10 1999-03-1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データの特徴に基づく定義生成支援装置、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H10283248A (ja) 1997-04-09 1998-10-23 Meidensha Corp 設備情報の管理システム
JP3652834B2 (ja) 1997-04-30 2005-05-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クライアント主導のネットワーク・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H10334160A (ja) 1997-06-02 1998-12-18 N T T Data:Kk 金融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用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H11143749A (ja) 1997-11-06 1999-05-28 Nec Miyagi Ltd リレーショナルデータベース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JPH11249952A (ja) 1998-03-05 1999-09-1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データ入出力方法および装置とデータ入出力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H11265395A (ja) 1998-03-18 1999-09-28 Hitachi Ltd データベース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JP2000123038A (ja) 1998-10-15 2000-04-28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データベース装置、データベースアクセス方法及びデータベースアクセス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0137735A (ja) 1998-10-29 2000-05-16 Casio Comput Co Ltd アクセス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00215063A (ja) * 1999-01-22 2000-08-04 Pfu Ltd 単一継承によるサブクラスを含むオブジェクトデ―タ格納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0271826A (ja) 1999-03-24 2000-10-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製品の構成要素組合せ判定装置
JP4246850B2 (ja) * 1999-05-13 2009-04-02 株式会社図研 回路シンボル自動生成システム
US7467094B2 (en) * 1999-06-23 2008-12-16 Visicu,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ounting and billing patients in a hospital environment
JP2001195297A (ja) 2000-01-17 2001-07-19 Pfu Ltd オブジェクト管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2163134A (ja) 2000-11-28 2002-06-07 Nec Corp データ管理方法
JP3730156B2 (ja) 2001-11-09 2005-12-21 有限会社築城ソフト研究所 関係付け情報管理システム、関係付け情報管理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381800A (zh) 2001-01-12 2002-11-27 有限会社筑城软件研究所 联系信息管理系统、联系信息管理用程序和记录媒体
JP4150334B2 (ja) * 2001-05-29 2008-09-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保険システム
JP2003108429A (ja) 2001-09-28 2003-04-11 Nec System Technologies Ltd Web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マスタ参照方式
JP2003228686A (ja) 2002-02-04 2003-08-15 Seiko Epson Corp 表形式データファイルの参照処理システムと表形式データファイルの参照処理方法と表形式データファイルの参照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4185270A (ja) * 2002-12-03 2004-07-02 Fujitsu Ltd アンロードプログラム,ロード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移行方法
WO2006041104A1 (ja) 2004-10-13 2006-04-20 Nissa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データ管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1704A (zh) * 2013-12-10 2016-04-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12838A1 (en) 2014-01-09
US20080016099A1 (en) 2008-01-17
US20140012844A1 (en) 2014-01-09
US8554582B2 (en) 2013-10-08
JP4516084B2 (ja) 2010-08-04
JP2010015592A (ja) 2010-01-21
US8694344B2 (en) 2014-04-08
CN101040292A (zh) 2007-09-19
US20140012845A1 (en) 2014-01-09
JP2010015593A (ja) 2010-01-21
WO2006041104A1 (ja) 2006-04-20
JPWO2006041104A1 (ja) 2008-05-15
JP5039759B2 (ja) 2012-10-03
JP5039760B2 (ja)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8291A (zh) 数据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Bräutigam et al. Bartering globalization: China's commodity‐backed finance in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Thiem et al.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R: A user’s guide
CN102804221A (zh) 发行骨干
US20210182325A1 (en) Visual Presentation of Search Results
CN102567413A (zh) 数据过滤系统和方法
CN108256113A (zh) 数据血缘关系的挖掘方法及装置
WO2015166973A1 (ja) 企業財務データを集約する集約サー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40195391A1 (en) Accounting data gene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erver apparatus
CN102707938A (zh) 表形式软件规格制作支援方法及装置
CN101894317B (zh) 数据变化驱动业务逻辑的方法和系统
Yao et al. Building architectures for data‐intensive science using the ADAGE framework
CN102279886B (zh) 元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Akpan Thirty years of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direction
Bhagattjee Emergence and taxonomy of big data as a service
Ben Nasr et al. Matrixminer: a red pill to architect informal product descriptions in the matrix
JPWO2018167983A1 (ja) 経営情報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949274A (zh) 一种文档数据录入的方法及系统
Luttenberger et al.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From Spreadsheet to OWL-2 Ontology
Ullah et al. Government Accounting in Pakistan: transition from a Legacy system to the New Accounting Model
Sadula Integrating Big Data Analytics with US SEC Financial Statement Datasets and the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Altman Z’-Score Model
JP5441602B2 (ja) データ変換装置、データ変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bad et al. XMI2UC: An automatic tool to extract use cases from object oriented source code
AU2979500A (en) Automated financial scenario modeling and analysis tool having an intelligent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JP5865464B2 (ja) 仕訳データ作成装置、仕訳データ作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801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8801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