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4979A - 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和层叠体以及显示体 - Google Patents
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和层叠体以及显示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14979A CN103214979A CN2013100192647A CN201310019264A CN103214979A CN 103214979 A CN103214979 A CN 103214979A CN 2013100192647 A CN2013100192647 A CN 2013100192647A CN 201310019264 A CN201310019264 A CN 201310019264A CN 103214979 A CN103214979 A CN 1032149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 resin sheet
- rigid planar
- planar plate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8—Refractive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树脂片将两片硬质平面板贴合而成的层叠体以及显示体和用于形成该层叠体的树脂片,其中,所述层叠体能够容易除去通过树脂片将所述两片硬质平面板贴合时产生的气泡,并且能够抑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气泡,视认性也良好,另外,剪切加工适应性良好。本发明提供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至少包括三层树脂层;与硬质平面板接触的两层树脂层A1和A2在23℃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均为0.04~0.17MPa,损耗角正切均不足0.6,以及厚度均为25~180μm;未与被粘物接触的树脂层B至少包括一层,且该B层具有多层层叠结构时,各层的折射率为1.42~1.58,B层整体在23℃下的断裂延伸率为0.5~120%,厚度为3~60μm。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使用了该树脂片的层叠体以及显示体。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高度差随动性(追従性)的同时,贴合两片硬质平面板后,不会再次产生气泡(以下,有时称作“耐气泡再生性”)的树脂片、和通过该树脂片将两片硬质平面板层叠而成的层叠体、以及将所述层叠体用作部件而成的移动信息终端设备、触摸面板装置、中型和大型显示体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提高显示器的图像质量,研究了用树脂来填补正面玻璃与显示器模块间的空隙。在专利文献1中,为将损耗角正切为0.6~1.5的粘着剂层用作芯材,且以膜厚为200~300μm进行使用的例子。另外,专利文献2中报告了使用特征为25℃的储能模量为1.0×105Pa以下、凝胶分数为40%以上的粘着片的例子。前者为使用高损耗角正切和高膜厚的粘着剂,从而实现高随动性的例子,为适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等小型显示体的技术,但是,在剪切力作用的固定型显示器中,经常会发生粘着剂层的凝集破坏而不能使用。另外,在后者的例子中,虽然由于25℃的储能模量低而实现高随动性,但高温时的弹性率低,在耐久条件下产生问题。
另外,以往的移动信息终端设备的信息显示部表面,为了掩蔽设备内部的电路等而用边框盖等来覆盖周边部,但是,近年来,从薄型化和遮断来自信息显示部端面的多余的光的观点考虑,在构成显示体的硬质平面板上施以框状的装饰印刷层等来代替边框盖。
所谓的装饰印刷,一般是为了赋予掩蔽性和设计性而进行的印刷,但是,通过进行装饰印刷而设置的3~50μm左右的微小高度差,会成为设置有装饰印刷层的硬质平面板与其它的硬质平面板贴合时混入气泡的原因。因此,通常,大多情况下不是将平面板之间贴合,而是将任意一个平面板作成可弯曲的薄膜等来进行贴合,以解决贴合时产生气泡的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移动信息终端设备,市面上多见的是搭载有电阻膜方式、静电容量方式、电磁感应方式、红外线方式等的触摸面板的设备,其中,静电容量方式触摸面板可以进行两点检测(多触点),因此,对于近年来的移动产品用途是有效的。由于静电容量方式触摸面板是检测表面的静电容量变化的方式,因此要求均匀的电场。通常,对于薄型化、轻量化、防止贴合时的气泡混入而言,薄膜方式是有效的;为了形成均匀的电场,玻璃等的平滑面是有效的。因此,在静电容量方式触摸面板中,要求具有刚性的平面板之间的贴合。
作为以往的将移动信息终端设备的内部部件之间贴合的方法,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在由聚氨酯薄膜形成的芯材的两面使用了粘着剂的双面粘着带。
但是,在专利文献3的双面粘着带中,虽然平面板与可变形的薄膜贴合时,即使有一定的高度差,也能够不残留气泡地进行粘贴;但粘贴平面板之间时,即,不可变形的面之间的贴合时,不能一边赶出气泡,一边进行贴合,因此,气泡混入粘贴面,进而难以完全随动于高度差。
针对于此,上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双面粘着片,该双面粘着片具有动态粘弹谱的损耗角正切为0.6~1.5、并且在80℃下的储能模量为1.0×105Pa以上的粘着剂层。
专利文献1的双面粘着片,能够通过压热处理来除去在将表面保护面板粘贴在图像显示面板上时混入的气泡,而且,即使随后进行加热促进,也不会导致所述气泡恢复,也不会产生新的气泡。
另外,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显示器用耐冲击薄膜,该薄膜由在25℃下的tanδ即损耗角正切为0.5以上的第一层、在25℃下的tanδ不足0.5的第二层以及在25℃下的tanδ为0.5以上的第三层构成。
在专利文献4的显示器用耐冲击薄膜中,也可以通过加热加压处理来消除贴合时产生的气泡,并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次产生气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2313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0-970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6-346032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9-3005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确认了,在将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双面粘着片或上述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显示器用耐冲击薄膜粘贴在具有高度差的面上,而不是玻璃面板的平坦面上时,压热处理后一度消失了气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再次产生。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树脂片将两片硬质平面板贴合而成的层叠体、用于形成该层叠体的树脂片以及所述层叠体的用途,其中,所述层叠体能够容易除去通过树脂片将所述两片硬质平面板贴合时产生的气泡,并且能够抑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气泡,而且由于能够抑制雾,因此视认性良好,另外,剪切加工适应性良好。
本发明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具有特定的性状和厚度的树脂片作为所述树脂片,能够容易得到具有上述特性的层叠体,并且,该层叠体作为移动信息终端设备、触摸面板装置、中型和大型显示体等的部件有用。
本发明基于该发现而完成。
即,本发明提供下述(1)~(10)。
(1)一种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该树脂片用于将两片硬质平面板分别贴合于所述树脂片的两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片至少包括三层树脂层;与硬质平面板接触的两层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在23℃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均为0.04~0.17MPa,损耗角正切均不足0.6,以及厚度均为25~180μm;未与被粘物接触的树脂层B至少包括一层,且该树脂层B具有多层层叠结构时,各层的折射率为1.42~1.58,树脂层B整体在23℃的温度下的断裂延伸率为0.5~120%,厚度为3~60μm。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所述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的总厚度为60~400μm。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构成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的树脂分别为丙烯酸系树脂。
(4)根据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树脂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120℃。
(5)根据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构成树脂层B的树脂为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系树脂。
(6)根据上述(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至少一片硬质平面板具有高度差,该高度差的高度为树脂片的总厚度的2~20%。
(7)根据上述(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所述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的全光线透过率为85%以上。
(8)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该层叠体通过上述(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将两片硬质平面板层叠而成。
(9)根据上述(8)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两片硬质平面板中的至少一片具有高度差,并且该高度差为由印刷层带来的高度差。
(10)一种显示体,其中,该显示体按照显示体模块、上述(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以及具有框状高度差的保护板的顺序层叠而成。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通过树脂片将两片硬质平面板贴合而成的层叠体、用于形成该层叠体的树脂片以及使用了所述层叠体的显示体,其中,所述层叠体能够容易除去通过树脂片将所述两片硬质平面板贴合时产生的气泡,并且能够抑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气泡,而且由于能够抑制雾,因此视认性良好,另外,剪切加工适应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表示设置有框状高度差的硬质平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的雾度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
2树脂层A1
3树脂层A2
4树脂层B
5硬质平面板
5a贴合面
6硬质平面板
6b贴合面
7框状高度差
8保护板
9显示体模块
10层叠体
20显示体
100入射光
200入射光的垂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进行说明。
[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
本发明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以下,有时只称作“树脂片”)用于将两片硬质平面板分别贴合于所述树脂片的两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片至少包括三层树脂层;与硬质平面板接触的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在23℃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均为0.04~0.17MPa,损耗角正切均不足0.6,以及厚度均为25~180μm;未与被粘物接触的树脂层B至少包括一层,且该B层具有多层层叠结构时,各层的折射率为1.42~1.58,B层整体在23℃的温度下的断裂延伸率为0.5~120%,厚度为3~60μm。
(硬质平面板)
作为通过本发明的树脂片而贴合的两片硬质平面板,至少一片硬质平面板具有高度差,该高度差的高度为树脂片的总厚度的2~20%,能够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对于2%以上的高度差高度,能够有效地表现出效果;但是,更困难的高度差高度为3%以上时,能够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而优选;进一步优选为4%以上。另外,高度差高度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
作为硬质平面板的材质,通常使用透明的玻璃板和树脂板。作为上述玻璃板,例如可以使用由钠钙玻璃、含钡锶玻璃、铝硅酸盐玻璃、铅玻璃、硼硅酸玻璃、钡硼硅酸玻璃、石英等形成的玻璃板。作为上述树脂板,例如可以使用由丙烯酸树脂板、聚碳酸酯板、TCA(三醋酸纤维素)薄膜等形成的层叠板等。
上述硬质平面板的厚度,因后述的层叠体的用途而异,通常为0.08~5mm左右,优选为0.2~4mm,进一步优选为0.4~3mm。
硬质平面板中的所述高度差,通常,对于硬质平面板,通过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等来设置框状的装饰印刷层而形成。
(与硬质平面板接触的树脂层)
本发明的树脂片至少包括三层树脂层,上述的两片硬质平面板贴合与该树脂片的两面。与硬质平面板接触的树脂层(以下,称作树脂层A,分别将两面的两个树脂层称作树脂层A1或A1层、树脂层A2或A2层。),A1层和A2层均要求在23℃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为0.04~0.17MPa,损耗角正切不足0.6,以及厚度为25~180μm。
在本发明的树脂片中,A1层和A2层在23℃下的储能模量为0.04MPa以上时,剪切加工适应性和冲压加工适应性良好;为0.17MPa以下时,随动性良好。从剪切加工适应性、冲压加工适应性和随动性的观点考虑,A1层和A2层在23℃下的储能模量更优选为0.05~0.14MPa,进一步优选为0.06~0.11MPa。另外,A1层和A2层在23℃下的损耗角正切不足0.6时,剪切加工适应性和冲压加工适应性良好。从剪切加工适应性、冲压加工适应性的观点考虑,A1层和A2层在23℃下的损耗角正切更优选为不足0.58,进一步优选为不足0.56。
而且,A1层和A2层的厚度为25μm以上时,随动性良好;为180μm以下时,剪切加工适应性和冲压加工适应性良好。从随动性、剪切加工适应性和冲压加工适应性的观点考虑,A1层和A2层的膜厚优选为25~120μm,更优选为30~70μm,进一步优选为40~60μm。
<丙烯酸系树脂>
所述的构成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的树脂分别优选为丙烯酸系树脂。
丙烯酸系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为(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
作为该(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可以优选列举出酯部分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根据需要使用的含交联性官能团的乙烯性单体或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作为酯部分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举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含交联性官能团的乙烯性单体》
根据需要使用的含交联性官能团的乙烯性单体,例如为分子内具有羟基、羧基、氨基、取代氨基、环氧基等官能团的乙烯性单体,优选使用含羟基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含羧基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含交联性官能团的乙烯性单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列举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衣康酸、柠康酸等含羧基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上述的含交联性官能团的乙烯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它单体》
作为根据需要使用的其它单体,可以列举出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类;乙烯、丙烯、异丁烯等烯烃类;氯乙烯、偏二氯乙烯等卤化烯烃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单体;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二烯系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腈系单体;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N,N-二烷基取代丙烯酰胺类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分别以规定的比例使用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含交联性官能团的乙烯性单体和其它单体,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进行共聚,制备重均分子量优选为30万~150万左右、更优选为35万~130万左右的(甲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
此外,上述重均分子量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值。
<交联剂>
作为根据需要使用的交联剂,可以从以往在丙烯酸系树脂中作为交联剂惯用的交联剂中,适当选择任意的交联剂使用。作为这样的交联剂,例如可以列举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二醛类、羟甲基聚合物、氮杂环丙烷系化合物、金属络合物、金属醇盐、金属盐等,所述(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具有作为交联性官能团的羟基时,优选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一个羧基时,优选为金属络合物或环氧化合物。
《聚异氰酸酯化合物》
作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列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脂环式聚异氰酸酯等;以及它们的双缩脲体、异氰脲酸酯体;以及作为与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蓖麻油等低分子含活性氢的化合物的反应物的加合物等。上述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金属络合物》
作为金属络合物的例子,有金属原子为铝、锆、钛、锌、铁、锡等的络合物,从性能这一点考虑,优选铝络合物。
作为铝络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单(乙酰乙酸油烯酯基)二异丙氧基铝酸酯、双(乙酰乙酸油烯酯基)单异丙氧基铝酸酯、单(乙酰乙酸乙酯基)单异丙氧基单油酸铝、单(乙酰乙酸月桂酯基)二异丙氧基铝酸酯、单(乙酰乙酸硬脂酸酯基)二异丙氧基铝酸酯、单(乙酰乙酸异硬脂酸酯基)二异丙氧基铝酸酯、单(乙酰乙酸月桂酯基)单异丙氧基单-N-月桂酰-β-氢铝酸铝、三乙酰丙酮铝、双(乙酰乙酸异丁酯基)单乙酰丙酮铝络合物、双(乙酰乙酸2-乙基己酯基)单乙酰丙酮铝络合物、双(乙酰乙酸十二烷基酯基)单乙酰丙酮铝络合物、双(乙酰乙酸油烯酯基)单乙酰丙酮铝络合物等。上述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环氧化合物》
作为环氧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列举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螺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基氨甲基环己烷(ジグリシジルアミノメチルシクロへキサン)、四缩水甘油基苯二甲胺、四缩水甘油基双氨基甲基环己烷(テトラグリシジルビスアミノメチルシクロヘキサン)、多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等。上述环氧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可以通过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的单体的选择和组合,或调节交联剂的种类和量,来调节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在23℃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和23℃下的损耗角正切。
所述的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可以具有相同的组成和性状,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组成和性状,但是,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相同的组成和性状。
另外,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中还可以含有其它的添加剂,例如粘着剂、颜料、染料、填料、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未与被粘物接触的树脂层B)
在本发明的树脂片中,在所述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之间设置有中间层(以下称作树脂层B或B层),该树脂层B至少包括一层。B层由一层构成时,要求该B层的折射率为1.42~1.58,B层具有多个层叠结构时,要求各层的折射率为1.42~1.58。另外,要求B层整体在23℃的温度下的断裂延伸率为0.5~120%、厚度为3~60μm。
该B层的折射率为上述范围时,本发明的树脂片的雾度可以为不足1.0%;另外,该B层的断裂延伸率为上述范围时,本发明的树脂片能够提高相对于剪切力的保持力,并且耐久性良好。
该B层的厚度为3μm以上时,剪切加工适应性、冲压加工适应性、贴合性良好;为60μm以下时,随动性良好。从剪切加工适应性、冲压加工适应性、贴合性的观点考虑,该膜厚优选为3~40μm,更优选为3~25μm,进一步优选为4~15μm。
进一步,从维持高温区域下的形状的观点考虑,该B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50~120℃的范围,更优选为70~12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80~100℃的范围。
作为构成该B层的树脂,优选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系树脂,尤其优选以芳香族聚酯为基本骨架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系树脂。
作为这样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系树脂,溶液型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系树脂由东洋纺(株)以“注册商标バイロンのURシリーズ”销售。该“バイロンURシリーズ”中,特别是“UR-1400”具有高硬度和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用作构成本发明的树脂片中的B层的树脂。
该B层可以为单层;B层具有上述性状时,也可以为具有不同的性状的层的层叠体。
另外,该B层中还可以含有其它的添加剂,例如粘着剂、颜料、染料、填料、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本发明的树脂片的总厚度优选为60~400μm,更优选为100~400μm,进一步优选为120~250μm。总厚度为60μm以上时,能够得到充分的随动性;为400μm以下时,剪切加工适应性和冲压加工适应性良好。
本发明的树脂片的全光线透过率通常为85%以上,优选为90%以上。
(树脂片的制备)
本发明的树脂片为由树脂层A1、作为一层中间层的树脂层B以及树脂层A2的三层结构形成的层叠片时,例如可以通过下述的方法来制备。
首先,通过在所述丙烯酸系树脂、与根据需要使用的所述交联剂和其它添加剂的混合物中加入适当的溶剂,制备成适于涂布的浓度,以分别制备用于形成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的树脂溶液(a1)、(a2)。
在重剥离片的剥离处理面上涂布上述制备的用于制备树脂层A1的树脂溶液(a1),使干燥后的厚度为规定厚度后,加热干燥,在重剥离片上形成树脂层A1。然后在该树脂层A1上层叠轻剥离片的剥离处理面,制备被两片剥离片夹持的树脂层A1。另外,与树脂溶液(a1)同样地,制备用于制备树脂层B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系树脂溶液(b),将其涂布在轻剥离片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干燥厚度为规定厚度后,加热干燥,在轻剥离片上形成树脂层B。
然后,将上述的被两片剥离片夹持的树脂层A1的轻剥离片剥离,将表露出的树脂层A1与所述树脂层B贴合,制备由两层树脂层形成的层叠片。
进一步,另外,在轻剥离片的剥离处理面上涂布所述树脂溶液(a2),使干燥后的厚度为规定厚度后,加热干燥,在轻剥离片上形成树脂层A2。然后,将上述的由两层树脂层形成的层叠片的轻剥离片剥离,将表露出的树脂层B与所述树脂层A2贴合,得到按照树脂层A1、树脂层B和树脂层A2的顺序形成的三层结构的该树脂片。
另外,除了上述的加工方法以外,例如还可以在轻剥离片上形成树脂层B后,依次贴合树脂层A1、树脂层A2,对形成各层的顺序没有特别的限定。
这样得到的本发明的树脂片,具有使硬质板之间贴合时的高随动性和气泡抑制能力,并且具有在高温下和随着时间推移的气泡再次产生抑制性、和相对于剪切力的高保持力,耐久性良好。另外,全光线透过率通常为85%以上,雾度通常不足1.0%,透明性良好。
具有这样的性状的本发明的树脂片,可以用于制备下述本发明的层叠体和显示体。
[层叠体]
本发明的层叠体的特征在于,通过上述的本发明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来层叠两片硬质平面板而形成。关于所述硬质平面板,如在上述的本发明的树脂片的说明中所示。
另外,本发明的层叠体还可以为两片硬质平面板中至少一片具有高度差、并且该高度差为由印刷层带来的高度差的层叠体。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1中的层叠体10具有通过按照树脂层A1、树脂层B、和树脂层A2的顺序层叠而成的本发明的树脂片1层叠具有由装饰印刷带来的框状高度差7的硬质平面板5和不具有高度差的硬质平面板6而成的结构。此外,在图1中,2表示树脂层A1、3表示树脂层A2、4表示树脂层B。
在此,所谓的“框状高度差”是指沿着硬质平面板的周边部设置的凸部与该硬质平面板的高度差,图2为表示设置有框状高度差7的硬质平面板5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此外,层叠两片硬质平面板时,以硬质平面板5的贴合面5a与树脂片1中的树脂层A1接触的方式、并且硬质平面板6的贴合面6b与树脂片1中的树脂层A2接触的方式进行层叠。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这样的层叠体用作部件,能够提供移动信息终端设备、静电容量方式触摸面板装置、各种平板显示器等。
[显示体]
本发明的显示体的特征在于,按照显示体模块、本发明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以及具有框状高度差的保护板的顺序层叠而成。
作为所述具有框状高度差的保护板,例如可以使用上述说明过的具有由印刷层引起的高度差的硬质平面板。
另外,作为所述显示体模块,可以使用具有图像显示面板的移动信息终端设备等的电子端末用图像显示模块、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有机或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ELD)、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SED)等各种平板显示器模块、静电容量方式触摸面板模块等。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3中的显示体20具有按照显示体模块9、本发明的树脂片1、和具有由装饰印刷带来的框状高度差7的保护板8的顺序层叠而成的结构。
此外,树脂片1的层叠结构如上述的图1和本文中所示,作为所述显示体模块9,可以使用例如上述的各种平板显示器模块、或静电容量方式触摸面板模块等。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此外,各例中的各特性,按照以下所示的方法求出。
(1)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在23℃下的储能模量(G’)、损耗角正切(tanδ)
在各例中,在剥离片上涂布用于形成树脂层A1的树脂溶液,在120℃下加热2分钟,形成树脂层A1。去掉该剥离片,层叠多片树脂层,制备厚度为2.0mm的片样品。将所形成的片样品切割成直径8.0mm×高度2.0mm的圆柱状,使用粘弹性测定装置(レオメトリック·サイエンティフィック·エフ·イー社制、产品名称为“RDAII”),利用扭转剪切法,在测定频率为1Hz下,测定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和损耗角正切,求出树脂层A1在23℃下的G’和tanδ。
另外,与上述同样地,求出树脂层A2在23℃下的G’和tanδ。
(2)各层的厚度
根据JIS K7130,利用定压厚度测定器(テクロック社制、产品名称为“PG-02”)测定各例中得到的树脂片的树脂层的厚度。
(3)树脂层B的折射率
根据日本工业规格JIS K 7142-2008“塑料-折射率的计算方法”,使用多波长阿贝折射率计(アタゴ社制、产品名称为“DR-M2”),测定波长为589nm时树脂层B的折射率。
(4)树脂层B在23℃下的断裂延伸率
将树脂层B剪切成宽度为15mm、长度为70mm,制备测定用样品。然后,使用万能牵引压缩试验机(インストロン社制、产品名称为“インストロン5581型”),固定测定用样品的两端部10mm,在温度为23℃、牵引速度为200mm/min的条件下拉伸宽度为15mm、长度为50mm的测定部位,测定断裂时的延伸率。
(5)树脂片的高度差随动性(贴合性)[刚压热处理后]
使用层压机将样品树脂片粘贴在具有黑色印刷高度差的玻璃上,然后,贴合玻璃板后,进行压热处理(60℃、0.6MPa、30分钟)。目视观察框印刷的内侧,气泡消失时,记作A;残留时,记作C。
(6)树脂片的高度差随动性(贴合性)[压热处理后,在80℃下放置100小时]
将上述(5)中得到的压热处理后气泡消失的样品放置在80℃的恒温槽中100小时,目视观察有无气泡再次产生。无气泡时,记作A;有很少的气泡的程度时,记作B;目视清楚地确认有气泡时,记作C。
(7)树脂片的剪切加工适应性
使用美工刀制备宽度为1mm、长度为50mm的树脂片样品时,使用千分计(micro gauge)确认是否能够以准确的样品宽度进行剪切加工。样品宽度为1mm±0.2mm以内时,记作A;否则,记作C。
(8)树脂片的雾度
去掉各例中得到的树脂片的剥离片,使用雾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制、产品名称为“NDH2000”),根据日本工业规格JIS K7361-1-1997“塑料-透明材料的全光线透过率的试验方法”,测定树脂片的雾度(%)。
雾度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图4中,在树脂片1的角度相对于入射光100的垂线200为50°的条件下,从斜向进行测定。雾度不足1.0%时,记作A;雾度为1.0%以上时,记作C。
(9)树脂片的全光线透过率
去掉各例中得到的树脂片的剥离片,使用雾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制、产品名称为“NDH2000”),根据JIS K 7361,测定全光线透过率。全光线透过率为85%以上时,记作A;全光线透过率不足85%时,记作C。
制备例1树脂溶液(A-1)的制备
在100质量份的由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环己酯(CH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2EHA/CHA/HEA=质量比59.7:40:0.3、重均分子量为80万、浓度为40质量%)中混合0.05质量份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ポリウレタン工业(株)制、产品名称为“コロネートL”、浓度为75质量%),利用甲基乙基酮进行稀释,制备不挥发成分浓度为30质量%的树脂溶液(A-1)。
制备例2树脂溶液(A-2)的制备
在100质量份的由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环己酯(CH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2EHA/CHA/HEA=质量比59.7:40:0.3、重均分子量为80万、浓度为40质量%)中混合0.25质量份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ポリウレタン工业(株)制、产品名称为“コロネートL”、浓度为75质量%),利用甲基乙基酮进行稀释,制备不挥发成分浓度为30质量%的树脂溶液(A-2)。
制备例3树脂溶液(A-3)的制备
在100质量份的由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BA/AAc=质量比90:10、重均分子量为40万、浓度为44质量%)中混合0.025质量份的环氧系交联剂(三菱瓦斯化学(株)制、产品名称为“テトラッドC”、浓度为100质量%),利用甲基乙基酮进行稀释,制备不挥发成分浓度为30质量%的树脂溶液(A-3)。
制备例4树脂溶液(A’-1)的制备
在100质量份的由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BA/EA/AAc=质量比77:20:3、重均分子量为90万、浓度为29质量%)中混合4质量份的铝络合物系交联剂(综研化学(株)制、产品名称为“M-5A”、浓度为4.95%),利用甲基乙基酮进行稀释,制备不挥发成分浓度为30%的树脂溶液(A’-1)。
制备例5树脂溶液(A’-2)的制备
在100质量份的由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BA/AAc=质量比98:2、重均分子量为100万、浓度为40质量%)中混合50质量份的松香系具有粘着的树脂(ハリマ化成(株)制、产品名称为“ハリエスターTF”」),混合0.75质量份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ポリウレタン(株)制、产品名称为“コロネートL”、浓度为75%),利用甲基乙基酮进行稀释,制备不挥发成分浓度为30%的树脂溶液(A’-2)。
制备例6树脂溶液(A’-3)的制备
在100质量份的由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BA/MA/AAc=质量比77:20:3、重均分子量为90万、浓度为28质量%)中混合0.875质量份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ポリウレタン工业(株)制、产品名称为“コロネートL”、浓度为75%),混合1.75质量份的铝络合物系交联剂(综研化学社制、产品名称为“M-5A”、浓度为4.95%),利用甲基乙基酮进行稀释,制备不挥发成分浓度为32%的树脂溶液(A’-3)。
制备例7树脂溶液(B-1)的制备
利用甲基乙基酮稀释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系树脂(东洋纺绩(株)制、产品名称为“バイロンUR-1400”、浓度为30质量%),制备不挥发成分浓度为25质量%的树脂溶液(B-1)。
制备例8树脂溶液(B’-1)的制备
在100质量份的由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BA/EA/AAc=质量比77:20:3、重均分子量为90万、浓度为29质量%)中混合4质量份的铝络合物系交联剂(综研化学(株)制、产品名称为“M-5A”、浓度为4.95质量%),利用甲基乙基酮进行稀释,制备不挥发成分浓度为30质量%的树脂溶液(B’-1)。
制备例9树脂溶液(B’-2)的制备
利用甲基乙基酮稀释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系树脂溶液(东洋纺绩(株)制、产品名称为“バイロンUR-3200”、浓度为30质量%),制备不挥发成分浓度为25质量%的树脂溶液(B’-2)。
实施例1
将树脂溶液(A-1)涂布在重剥离片(リンテック(株)制、产品名称为“SP-PET752150”)上,在120℃下加热2分钟,在重剥离片上形成厚度为50μm的树脂层A1。再在树脂层A1上层叠轻剥离片(リンテック(株)制、产品名称为“SP-PET382120”)的剥离面,制备被两片剥离片夹持的树脂层A1。另外,将树脂溶液(B-1)涂布在轻剥离片(リンテック(株)制、产品名称为“SP-PET382120”上,在120℃下加热2分钟,在轻剥离片上形成厚度为10μm的树脂层B。然后,剥离被上述两片剥离片夹持的树脂层A1的轻剥离片,将表露出的树脂层A1和树脂层B贴合,得到由两层树脂层形成的树脂层叠体。
进一步,另外将树脂溶液(A-1)涂布在轻剥离片(リンテック(株)制、产品名称为“SP-PET382120”)上,在120℃下加热2分钟,在轻剥离片上形成厚度为50μm的树脂层A2。接着,剥离上述由两层树脂层形成的树脂层叠体的树脂层B侧的重剥离片,将表露出的树脂层B和树脂层A2贴合,得到由三层树脂层形成的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1)。
实施例2
除了树脂层B的厚度为20μm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2)。
实施例3
除了将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中使用的树脂溶液(A-1)为树脂溶液(A-2),使厚度为75μm,树脂层B的厚度为25μm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3)。
实施例4
除了使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的厚度为30μm、使树脂层B的厚度为5μm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4)。
实施例5
除了使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中使用的树脂溶液(A-1)为树脂溶液(A-3)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5)。
比较例1
除了使树脂层B中使用的树脂溶液(B-1)为树脂溶液(B’-1)、使树脂层B的厚度为20μm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树脂片(6)。
比较例2
将树脂溶液(A-1)涂布在重剥离片(リンテック(株)制、产品名称为“SP-PET752150”)上,在120℃下加热2分钟,在重剥离片上形成厚度为50μm的树脂层A1。再在树脂层A1上层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三菱化学(株)制、产品名称为“ダイアホイルT100-100”、厚度为100μm)来代替树脂层B,制备层叠树脂片。进一步,另外将树脂溶液(A-1)涂布在轻剥离片(リンテック(株)制、产品名称为“SP-PET382120”)上,在120℃下加热2分钟,在轻剥离片上形成厚度为50μm的树脂层A2。再将上述树脂层A2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面贴合,得到三层树脂片(7)。
比较例3
除了使树脂层B中使用的树脂溶液(B-1)为树脂溶液(B’-2)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树脂片(8)。
比较例4
除了使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中使用的树脂溶液(A-1)为树脂溶液(A-2),使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的厚度为20μm、树脂层B的厚度为25μm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树脂片(9)。
比较例5
除了使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的厚度为75μm、树脂层B的厚度为2μm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树脂片(10)。
比较例6
除了使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中使用的树脂溶液(A-1)为树脂溶液(A’-1)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树脂片(11)。
比较例7
除了使树脂层B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三菱树脂(株)制、产品名称为“PET12T-70A”、厚度为12μm)以外,利用与比较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树脂片(12)。
比较例8
除了使树脂层B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三菱树脂(株)制、产品名称为“K200-6E”、厚度为6μm)以外,利用与比较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树脂片(13)。
比较例9
除了使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中使用的树脂溶液(A-1)为树脂溶液(A’-2),使树脂层B的厚度为25μm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树脂片(14)。
比较例10
除了使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中使用的树脂溶液(A-1)为树脂溶液(A’-3)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树脂片(15)。
以上,实施例1~5和比较例1~10中得到的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的各层的特性值和性能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A/C:压热处理
比较例1中,压热处理后在80℃下放置100小时后的随动性为“C”。另外,B层的断裂延伸率为1000%,大幅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剪切加工性为“C”。
比较例2中,B层的折射率和断裂延伸率分别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刚压热处理后的随动性和雾度分别为“C”。
比较例3中,B层的断裂延伸率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并且Tg为-3℃,较低,压热处理后在80℃下放置100小时后的随动性为“C”。
比较例4中,A1层和A2层的厚度分别为20μm,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刚压热处理后的随动性为“C”。
比较例5中,B层的厚度为2μm,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剪切加工适应性为“C”。
比较例6中,A1层和A2层的G’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刚压热处理后的随动性为“C”。
比较例7中,B层的折射率超出本发明的范围,雾度为“C”。另外,B层的断裂延伸率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压热处理后在80℃下放置100小时后的随动性为“B”。
比较例8中,B层的折射率超出本发明的范围,雾度为“C”。
比较例9中,A1层和A2层的tanδ分别为1.04,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压热处理后在80℃下放置100小时后的随动性为“C”。
比较例10中,A1层和A2层的G’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刚压热处理后的随动性为“C”。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具有将硬质平面板之间贴合时的高随动性和气泡抑制能力,并且具有在高温下和随着时间推移的气泡再次产生抑制性、和相对于剪切力的高保持力,由于能够抑制雾,因此视认性良好,另外,剪切加工适应性和耐久性也良好,能够用于各种显示体的制备。
Claims (17)
1.一种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该树脂片用于将两片硬质平面板分别贴合于所述树脂片的两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片至少包括三层树脂层;与硬质平面板接触的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在23℃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均为0.04~0.17MPa,损耗角正切均不足0.6,以及厚度均为25~180μm;未与被粘物接触的树脂层B至少包括一层,且该树脂层B具有多层层叠结构时,各层的折射率为1.42~1.58,树脂层B整体在23℃的温度下的断裂延伸率为0.5~120%,厚度为3~6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所述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的总厚度为60~4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构成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的树脂分别为丙烯酸系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构成树脂层A1和树脂层A2的树脂分别为丙烯酸系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树脂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构成树脂层B的树脂为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系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至少一片硬质平面板具有高度差,该高度差的高度为树脂片的总厚度的2~20%。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所述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的全光线透过率为85%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构成树脂层B的树脂为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系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至少一片硬质平面板具有高度差,该高度差的高度为树脂片的总厚度的2~20%。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至少一片硬质平面板具有高度差,该高度差的高度为树脂片的总厚度的2~20%。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所述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的全光线透过率为85%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所述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的全光线透过率为85%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其中,所述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的全光线透过率为85%以上。
15.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该层叠体通过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将两片硬质平面板层叠而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两片硬质平面板中的至少一片具有高度差,并且该高度差为由印刷层带来的高度差。
17.一种显示体,其中,该显示体按照显示体模块、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以及具有框状高度差的保护板的顺序层叠而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10045A JP5898505B2 (ja) | 2012-01-20 | 2012-01-20 | 硬質平面板貼合用樹脂シート、積層体及び表示体 |
JP2012-010045 | 2012-04-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14979A true CN103214979A (zh) | 2013-07-24 |
CN103214979B CN103214979B (zh) | 2016-03-16 |
Family
ID=48813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19264.7A Active CN103214979B (zh) | 2012-01-20 | 2013-01-18 | 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和层叠体以及显示体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98505B2 (zh) |
KR (1) | KR102018387B1 (zh) |
CN (1) | CN103214979B (zh) |
TW (1) | TWI5587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55844A1 (ja) * | 2014-04-08 | 2015-10-15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
TWI547367B (zh) * | 2015-04-28 | 2016-09-01 | 新日鐵住金股份有限公司 | 預塗覆金屬板 |
CN105647414B (zh) * | 2015-12-29 | 2018-07-24 | 昆山上艺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手机触摸屏密封粘合件的方法 |
JP2021178926A (ja) * | 2020-05-14 | 2021-11-18 | 共同技研化学株式会社 | 両面粘着フィルム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7068A (zh) * | 2004-03-12 | 2005-09-14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透明两面粘合带或片及接触面板 |
WO2007099851A1 (ja) * | 2006-02-28 | 2007-09-07 | Lintec Corporation | 塗膜の保護シート |
CN101857777A (zh) * | 2009-04-01 | 2010-10-13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双面压敏胶粘片、双面压敏胶粘片制造方法、压敏胶粘型光学功能膜和压敏胶粘型硬涂层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46032A (ja) | 1993-06-11 | 1994-12-20 | Sekisui Chem Co Ltd | 両面粘着テープ |
JP3878386B2 (ja) * | 2000-02-23 | 2007-02-07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中間膜用粘着シート及び合わせガラス積層体 |
JP5277553B2 (ja) | 2007-03-23 | 2013-08-28 | Dic株式会社 | 電子端末用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全面貼り用粘着シート |
JP2009057550A (ja) * | 2007-08-06 | 2009-03-19 | Hitachi Chem Co Ltd | 粘着材 |
JP5299666B2 (ja) | 2008-06-10 | 2013-09-25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ディスプレイ用耐衝撃フィルム |
JP4806730B2 (ja) * | 2008-10-15 | 2011-11-02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透明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2010097070A (ja) | 2008-10-17 | 2010-04-30 | Nitto Denko Corp |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透明粘着シート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
JP5530743B2 (ja) * | 2009-04-14 | 2014-06-25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凹凸追従性積層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
JP4919137B2 (ja) * | 2010-03-05 | 2012-04-18 | Dic株式会社 | 賦型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572431B2 (ja) * | 2010-03-23 | 2014-08-13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平面板貼合用樹脂積層体及び積層平面板 |
-
2012
- 2012-01-20 JP JP2012010045A patent/JP5898505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1-18 KR KR1020130005728A patent/KR10201838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1-18 TW TW102101934A patent/TWI558786B/zh active
- 2013-01-18 CN CN201310019264.7A patent/CN1032149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7068A (zh) * | 2004-03-12 | 2005-09-14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透明两面粘合带或片及接触面板 |
WO2007099851A1 (ja) * | 2006-02-28 | 2007-09-07 | Lintec Corporation | 塗膜の保護シート |
CN101857777A (zh) * | 2009-04-01 | 2010-10-13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双面压敏胶粘片、双面压敏胶粘片制造方法、压敏胶粘型光学功能膜和压敏胶粘型硬涂层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39274A (zh) | 2013-10-01 |
KR102018387B1 (ko) | 2019-09-04 |
KR20130085985A (ko) | 2013-07-30 |
JP2013146945A (ja) | 2013-08-01 |
TWI558786B (zh) | 2016-11-21 |
CN103214979B (zh) | 2016-03-16 |
JP5898505B2 (ja) | 2016-04-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952013B2 (ja) | 画像表示装置用透明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CN102643618B (zh) | 光学压敏胶粘片 | |
TWI595066B (zh) | 光學壓感黏著片、光學膜及顯示裝置 | |
TWI516559B (zh) | 光學用壓感黏著片 | |
CN108530664B (zh) | 防粘连性硬涂层膜的制造方法 | |
JP5936537B2 (ja) |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 |
EP2540787A1 (en) | Optical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and separating method for separating members laminated with the sheet | |
TWI509046B (zh) | 光學壓感黏著片材 | |
EP2537903A2 (en) | Optical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 |
CN101805566A (zh) | 双面压敏胶粘片和压敏胶粘型光学元件 | |
CN103173142A (zh) | 光学压敏胶粘片 | |
CN103666305A (zh) | 双面压敏胶粘片、层压体和剥离板的方法 | |
CN103102820A (zh) | 压敏胶粘片 | |
TWI612119B (zh) | 透明黏著薄片用光硬化性組成物,使用該組成物之黏著薄片及其用途 | |
CN102199403A (zh) | 平面板贴合用树脂叠层体及叠层平面板 | |
CN102051133A (zh) | 光学用粘合片 | |
KR20110009736A (ko) | 광학용 이접착성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 |
CN103242748A (zh) | 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带 | |
JP5856463B2 (ja) | 携帯電子機器部材固定用両面粘着シート | |
CN103214979B (zh) | 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和层叠体以及显示体 | |
CN103102847A (zh) | 粘合剂组合物和粘合片 | |
CN102863912B (zh) | 硬质平面板贴合用树脂片、使用它的层叠体及其用途 | |
CN103992754B (zh) | 光学用粘合剂层、粘合片、光学构件以及触控面板 | |
KR20150052074A (ko) | 적층판 및 표면보호판 | |
JP2018070788A (ja) |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タッチパネル、画像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