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5266A - 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25266A CN103125266A CN201110395366XA CN201110395366A CN103125266A CN 103125266 A CN103125266 A CN 103125266A CN 201110395366X A CN201110395366X A CN 201110395366XA CN 201110395366 A CN201110395366 A CN 201110395366A CN 103125266 A CN103125266 A CN 1031252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frame
- log
- short section
- tremella
- steriliz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段木银耳栽培新方法,为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短段木准备;(2)打孔装袋;(3)灭菌熟化;(4)拌种接种;(5)室内层架培养及出耳管理;(6)采收加工。本发明的段木银耳栽培新方法采用短段木熟料室内层架栽培,缩短生产周期至50~60天,可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实行一年多季生产。由于降低了劳动强度,简化了生产环节,缩短了生产周期,用工集中且用工量少,劳动生产效率高,生产管理成本低,室内栽培质量可控性高,出耳整齐且采耳批次少,生物转化率提高一倍以上,段木银耳商品性好,适宜于工厂化集约化栽培,是一种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段木银耳栽培新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食用、药用真菌的栽培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段木银耳栽培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银耳栽培的方式多种多样。按培养料分,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按培养场所分,有室内栽培、室外栽培等。传统段木银耳栽培主要采取长段生料栽培法,采用生料耳棒、段长1米、棚(堂)内斜架式出耳方式。传统段木银耳生料栽培工艺流程如下:
段木采伐→截段架晒→打孔接种→堆码发菌→排堂出耳→采收加工。
上述工艺流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参数如下:
段木准备:段木选择7~8年生、树径在12~15㎝的阔叶树栎青杠树,在冬季叶黄及春季发芽前采集,砍后剔枝,截为长为1米的段木,移至架晒场,呈“井”字型或“△”型堆码架晒。
打孔接种: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接种,接种前用电钻或啄斧在架晒后的段木上打孔,行距6㎝,窝距8㎝,孔深1~1.5㎝。接种前对菌种进行拌种处理,将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拌合均匀。将拌匀的菌种屑填入接种孔内,稍压实,用泡木树加工成1cm见方的木块进行封孔。
堆码发菌:将接种后的耳棒堆码发菌,堆高0.8~1米,堆内温度控制在23℃~25℃,每隔一周翻堆一次,翻堆结合段木湿度情况喷施发菌水,前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后期控制在75%~80%,适时通风透气,发菌45天左右,耳棒现耳芽15%~20%时,可排堂。
出耳管理:将发菌结束的耳棒移入耳堂内进行出耳管理,排堂时将已出耳段木和未出耳段木进行分类排列,出耳管理包括温光水气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温度调节到银耳子实体分化和发育的适宜温度20℃~24℃,重点是做好降温,通过加厚遮荫棚或在棚顶喷洒冷水降温;湿度调节到85%~90%为宜,实行干湿交替管理;光照强度100~150Lx;银耳是好气性真菌,二氧化碳浓度不能高于0.5%;病虫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一般推行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为主,特别是出耳管理期间不向段木上直接喷洒农药,对杂菌感染较重的耳棒移出堂外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采收加工:当耳片已达八成熟且完全展开,边沿发亮,白色透明,手触摸有一定弹性时即可采收,将采收的银耳,立即剪去耳蒂,并在清洁的水里迅速淘洗干净,在烈日下晒干或用烘干机及时烘干,用塑料薄膜密闭保存,严防受潮霉变。
采用传统的长段生料栽培法方式一年栽培一季,整个生产周期长达半年,且由于是长段栽培,管理强度较大,技术难度也大,面对日益复杂的气候变化以及当前农村留守劳动力结构变化,其技术缺陷也不断呈现出来:
一是生产周期长。银耳长段生料栽培一般从接种到采耳结束长达半年,用工量大,主要表现在采耳环节,由于长段栽培上中下部位温度、湿度不一致,出耳不整齐,采耳批次多,一般一个生长周期需采耳10批左右,采耳用工量大,管理成本高;
二是劳动强度大。一根普通长段耳棒重量达10公斤以上,由于长段上下部湿度不均匀,在堆码发菌和出耳管理中需要翻棒调头,工作劳动强度大;
三是比较效益低。长段栽培管理受综合条件限制,孔出耳率低,病虫害较重,单产逐年下降,比较效益低,耳农生产积极性不高。
由于传统的长段木生料栽培法方式的上述不足,其已逐渐被熟料袋式银耳栽培方法所替代,但袋式银耳栽培方法的生产周期虽然缩短、单产提高,但其产品质量远不如段木银耳产品质量高。
如何能够提供一种银耳品质更高,而栽培生产周期较短的银耳栽培新方法,是广大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始终在探索和摸索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该方法熟料生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劳动强度,不添加任何辅料保证银耳段木产品质量,可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实行一年多季生产。
本发明的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工艺流程如下:
(1)短段木准备:将段木截为长短一致、锯口平整的短段,长度在8-12cm。
(2)打孔装袋:对短段木断面消毒,在短段木一端的断面中心打孔1~3个,将打孔后的短段木平放装入塑料袋(视段木直径大小选用相对合适的塑料袋),扎口。然后再装入灭菌筐或编织袋进行灭菌。
(3)灭菌熟化:采用高压灭菌法或常压灭菌法,高压灭菌上压0.05MPa后放冷气,然后上压0.15MPa、126℃保持30分钟灭菌;常压灭菌灶内温度升至100℃时稳火10小时后闭火。灭菌结束,趁热将塑料袋搬入消毒处理的出耳房冷却,当温度降到28℃以下室内再用3%~5%来苏尔液喷雾消毒。
(4)拌种接种:解开塑料袋的扎线口,在短段木的每个孔内接入菌种屑后,扎口,将塑料袋整齐排放在层架上进行保温培养。接种前先对菌种进行搅拌,使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混合均匀。
(5)培养出耳管理:重点是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管理;
接种后1~3天温度控制在26℃~27℃,空气相对湿度在60%~65%,不通风;
4天后温度保持23℃~25℃,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20分钟;
7天后解开塑料袋的扎线口增氧,解开扎线口时严格检查成活感染情况,将感染的搬出处理,温度21℃~24℃,每天通风3次,每次30分钟;
14天后剪口加湿管理,将塑料袋口剪开(高于短段木1~2cm),用棉沙布盖上袋口保湿,每天浇水3~5次,湿度控制在80%~85%,通风3次,每次30分钟,给予散射光,光照强度50~100Lx;
30天后把层架上层的塑料袋与层架下层面的塑料袋上下调换位置,温度控制在23℃~25℃之间,湿度控制在85%~90%,每天通风4次,每次50~60分钟,不让室内沉积废气,并给予散射光,光照强度100~150Lx。
(6)采收加工:一般接种后40~50天耳片成熟可进行采收,只采一潮耳,60天内全面结束。
采用本发明方法,其短段木的应用,以及根据短段木在栽培中的特性所采用的优化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栽培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缩短生产周期:本发明的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从接种到采耳全面结束,一般在50天左右,最多60天。而银耳传统长段木栽培一般从3月中下旬开始接种到10月采耳结束,整个生产周期约180天左右,生产周期是本发明技术的3倍以上。
2、减轻劳动强度:本发明的银耳短段木栽培,截段为机械操作,每段的总重量在0.5公斤左右,无论是装袋接种及检查杂菌等劳动强度较小。而传统段木银耳栽培采用的是长段木栽培单段重量在10公斤以上,在发菌翻堆、排堂及出耳管理等环节,工作劳动强度大,对于大部分农村青壮劳动力转移输出后农村留守劳动力的老弱劳动力结构来完成传统栽培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且长段打孔在段木侧面打孔,而本发明在断面打孔,方便电钻打孔操作。
3、减小用工总量:本发明由于生育期缩短,整个用工量明显减少。
4、生产工序简化:本发明技术在接种后直接将装有接种段木的塑料袋置于室内层架上培养和出耳,简化了生产环节,而银耳长段木栽培采用的发菌培养和排堂出耳相分离的两段式栽培方法,周转用工较大,相对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室内栽培培养出耳管理,温光水气可控性较好,可以极大地提高出耳率,保证出耳整齐,产品质量更能得到有效保障。
5、提高生物转化率: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每100公斤短段木可产干耳1公斤左右,其生物转化率为1%。而传统段木银耳栽培每100公斤段木只能产干耳0.5公斤左右,生物转化率为0.5%,只达到本发明技术的1/2。
6、提高比较效益:本发明由于用工总量减少、单产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及一年可多季生产等优势的体现,提高了段木银耳栽培的比较效益,为段木银耳实现工厂化集约化栽培提供了可能,而银耳长段木栽培由于生育期长,一年才能生产一季,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比较效益相对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发明的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短段木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7~8年生、树径8~10cm的栓皮青杠采伐,剔枝、截杆,用圆盘锯截为5~15cm(生产上一般采用8~10cm)长短一致、断口平整的短段木备用。
2、打孔装袋:打孔之前,用10%石灰水或者1%高锰酸钾水段面涂刷消毒后,在短段木一端断面中心部位用14~16mm电钻打孔1~3个,深0.5~1cm。将打孔后的短段木平放装入15cm×30cm×0.04mm聚丙烯塑料袋(视段木直径大小选用相对合适的塑料袋),用绑扎绳扎口(不要太紧)。然后再装入灭菌筐或编织袋进行灭菌。
3、灭菌熟化:采用高压灭菌法或常压灭菌法,高压灭菌上压0.05MPa后放冷气,然后上压0.15MPa、126℃保持30分钟灭菌;常压灭菌灶内温度升至100℃时稳火10小时后闭火。灭菌结束,趁热将塑料袋搬入消毒处理的出耳房冷却,当温度降到28℃以下室内再用3%~5%来苏尔液喷雾消毒后接种。
4、拌种接种:接种前先对菌种进行搅拌,使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混合均匀。接种时,将拌好的菌种瓶放在接种架上,用左手压住,右手拿接种勺,解开扎线口,在打好的每个孔内接入菌种屑,稍压实,立即扎好线口或接种后套上消毒套环,塞上灭菌棉塞封口,整齐排放在层架上进行保温培养(每瓶菌种可接80~100孔)。
5、培养出耳管理:重点是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管理。
(1)接种后1~3天温度控制在26℃~27℃,空气相对湿度在60%~65%,3天内尽量减少人员出入,不通风;
(2)4天后温度保持23℃~25℃,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20分钟;
(3)7天后解口增氧,解开扎线口时严格检查成活感染情况,将感染的搬出处理,温差可拉大一些(21℃~24℃),每天通风3次,每次30分钟;
(4)14天后剪口加湿管理,将塑料袋口剪开(高于短段木1~2cm),用棉沙布盖上袋口保湿,每天浇水3~5次,湿度控制在80%~85%,通风3次,每次30分钟,给予一定散射光,光照强度50~100LXx;
(5)30天后把层架上层的塑料袋与层架下层的塑料袋上下调换位置,温度控制在23℃~25℃之间,湿度控制在85%~90%,每天通风4次,每次50~60分钟,不让室内沉积废气,并给予散射光管理,光照强度100~150LXx;
(6)采收加工:一般接种后40~50天耳片成熟可进行采收,只采一潮耳,60天内全面结束。
采用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可实现缩短银耳生长周期、提高银耳的产量和质量及适应工厂化栽培的目的。可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实行一年多季生产。由于生产工序少,质量可控性高,生育期短,采耳批次少,用工集中且用工量少,劳动生产效率高,生产管理成本低,生物转化率相对较高,是一种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段木银耳栽培新方法。
Claims (4)
1.一种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短段木准备:将段木截为长短一致、断面平整的短段,长度在8-12cm;
(2)打孔装袋:对短段木断面消毒,在短段木一端的断面中心打孔1~3个,将打孔后的短段木平放装入塑料袋,扎口;然后再装入灭菌筐或编织袋进行灭菌;
(3)灭菌熟化;
(4)拌种接种:接种前先对菌种屑进行搅拌,使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混合均匀,解开塑料袋的扎线口,在短段木的每个孔内接入菌种屑后,扎口,将塑料袋整齐排放在室内层架上进行保温培养;
(5)培养出耳管理:重点是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管理;
接种后1~3天温度控制在26℃~27℃,空气相对湿度在60%~65%,不通风;
4天后温度保持23℃~25℃,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20分钟;
7天后解开塑料袋的扎线口增氧,严格检查成活感染情况,将感染的搬出处理,温度21℃~24℃,每天通风3次,每次30分钟;
14天后剪口加湿管理,将塑料袋口剪开(高于短段木1~2cm),用棉沙布盖上袋口保湿,每天浇水3~5次,湿度控制在80%~85%,通风3次,每次30分钟,给予散射光,光照强度50~100Lx;
30天后把层架上层的塑料袋与层架下层的塑料袋上下调换位置,温度控制在23℃~25℃之间,湿度控制在90%左右,每天通风4次,每次50~60分钟,不让室内沉积废气,并给予散射光,光照强度100~150Lx;
(6)采收加工:耳片成熟后进行采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所述断面消毒采用10%石灰水或者1%高锰酸钾水对断面涂刷消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采用高压灭菌法,高压灭菌上压0.05MPa后放冷气,然后上压0.15MPa、126℃保持30分钟灭菌;灭菌结束,趁热将塑料袋搬入消毒处理的出耳房冷却,当温度降到28℃以下室内再用3%~5%来苏尔液喷雾消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常压灭菌法,常压灭菌灶内温度升至100℃时稳火10小时后闭火;灭菌结束,趁热将搬入消毒处理的出耳房冷却,当温度降到28℃以下室内再用3%~5%来苏尔液喷雾消毒后接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95366XA CN103125266A (zh) | 2011-12-03 | 2011-12-03 | 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95366XA CN103125266A (zh) | 2011-12-03 | 2011-12-03 | 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25266A true CN103125266A (zh) | 2013-06-05 |
Family
ID=48486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95366XA Pending CN103125266A (zh) | 2011-12-03 | 2011-12-03 | 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25266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98057A (zh) * | 2014-02-19 | 2014-05-21 | 韦承梭 | 一种银耳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
CN107646522A (zh) * | 2017-10-25 | 2018-02-02 | 广西沙田仙人滩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栽培银耳的新方法 |
CN109699392A (zh) * | 2019-01-25 | 2019-05-03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一种使用熟料段木先后栽培银耳和灵芝的方法 |
CN112021067A (zh) * | 2020-09-10 | 2020-12-04 | 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金耳无性芽孢与毛韧革菌组合选育金耳新品种的方法 |
CN112772271A (zh) * | 2019-11-11 | 2021-05-11 | 苏州荣世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食用菌培育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70087514A (ko) * | 2006-02-23 | 2007-08-28 | 중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흰목이 버섯 재배용 배지 조성물 및 그 재배 방법 |
CN101117621A (zh) * | 2007-07-10 | 2008-02-06 | 钟冬季 | 银耳栽培新方法 |
CN102696401A (zh) * | 2012-07-03 | 2012-10-03 | 韶关学院 | 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方法 |
-
2011
- 2011-12-03 CN CN201110395366XA patent/CN10312526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70087514A (ko) * | 2006-02-23 | 2007-08-28 | 중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흰목이 버섯 재배용 배지 조성물 및 그 재배 방법 |
CN101117621A (zh) * | 2007-07-10 | 2008-02-06 | 钟冬季 | 银耳栽培新方法 |
CN102696401A (zh) * | 2012-07-03 | 2012-10-03 | 韶关学院 | 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菌子: "银耳袋料栽培新技术自编", 《百度文库》 * |
陈代科等: "优质银耳四季短段木熟料栽培技术", 《食用菌》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98057A (zh) * | 2014-02-19 | 2014-05-21 | 韦承梭 | 一种银耳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
CN103798057B (zh) * | 2014-02-19 | 2015-10-21 | 韦承梭 | 一种银耳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
CN107646522A (zh) * | 2017-10-25 | 2018-02-02 | 广西沙田仙人滩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栽培银耳的新方法 |
CN109699392A (zh) * | 2019-01-25 | 2019-05-03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一种使用熟料段木先后栽培银耳和灵芝的方法 |
CN112772271A (zh) * | 2019-11-11 | 2021-05-11 | 苏州荣世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食用菌培育方法 |
CN112021067A (zh) * | 2020-09-10 | 2020-12-04 | 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金耳无性芽孢与毛韧革菌组合选育金耳新品种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25023B (zh) | 一种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利用其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 |
CN103340095B (zh) | 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3650922B (zh) | 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 |
CN103392501B (zh) | 一种桑枝栽培秀珍菇及调控出菇时间的方法 | |
CN102972210B (zh) | 银耳栽培新方法 | |
CN101627698B (zh) | Ⅲ区制三次发酵双孢菇生产工艺 | |
CN104838884A (zh) | 一种优质花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2919054A (zh) | 袋料香菇生产方法 | |
CN103583225A (zh) |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 |
CN103416225A (zh) | 一种优质灵芝培养料的配制方法 | |
CN103583228A (zh) | 一种金福菇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6431652A (zh) | 一种利用玉米芯和阔叶杂木屑栽培香菇基质的制备方法 | |
CN101857488A (zh) | 一种栽培白灵菇的培养料配方 | |
CN103583226B (zh) | 一种茶薪菇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3125266A (zh) | 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 | |
CN110150026A (zh) | 一种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方法 | |
CN101091439A (zh) | 一种树叶袋栽黑木耳的方法 | |
CN105027986A (zh) | 一种平菇室内袋装栽培方法 | |
CN111887098A (zh) | 一种富硒钙dnj的桑枝黑木耳生产方法 | |
CN103125268A (zh) | 银耳生料短段木遮荫拱棚大田出耳新方法 | |
CN104067848A (zh) | 一种利用鸡粪高产栽培茶薪菇技术 | |
CN102379210A (zh) | 利用远志副产物栽培食用、药用真菌的方法 | |
CN101352129A (zh) | 利用棉杆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 |
KR20080109466A (ko) | 느타리버섯 재배용 침공 멀칭비닐백 및 이를 이용한버섯재배방법 | |
CN108293603A (zh) | 一种黑木耳的养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