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50922B - 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50922B
CN103650922B CN201310733418.9A CN201310733418A CN103650922B CN 103650922 B CN103650922 B CN 103650922B CN 201310733418 A CN201310733418 A CN 201310733418A CN 103650922 B CN103650922 B CN 1036509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ze straw
bacterium
fermentation
soil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334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50922A (zh
Inventor
朱国胜
龚光禄
桂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CROPS VARIETIES RESOURCE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CROPS VARIETIES RESOURCE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CROPS VARIETIES RESOURCE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CROPS VARIETIES RESOURCE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3107334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50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50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0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50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0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预处理;2)堆料发酵;3)菌棒培养;4)脱袋覆土栽培;5)出菇管理;6)采收。本发明实现了玉米秸秆发酵料培,使红托竹荪栽培由桦树生料栽培向玉米秸秆发酵料栽培的转变,解决了竹荪产业对资源的破坏和任意堆放和焚烧秸秆对环境带来污染;实现了菌棒脱袋覆土栽培,使红托竹荪由分散式种植向统一发菌,集中出菇的节约型转变;实现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使红托竹荪由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向工厂化、规范化、周年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为织金竹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Description

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M. Zang et al.),鬼笔科(Phallaceae)、竹荪属(Dictyophora)真菌。为贵州最具特色的食用菌之一,在全国都处于重要地位。自上世纪80年代驯化栽培成功以来,竹荪栽培模式,均以桦树原木为栽培材料,劈成宽6~10cm,厚3~4cm,长20~25cm的小木块,蒸煮后,在草木结构的大棚内,采用两层材两层菌种的种植模式,制成宽50~60cm宽,长度不限的菌床,利用腐殖土覆盖,松针沥水,自然条件控温控湿,种植分散、管理粗放、教条,常常因干旱或洪涝天气而减产或绝收。由于树木的砍伐,环境的破坏,生产效率的低下,管理上的粗放,使得竹荪产业发展模式的快速转型成为了唯一的出路。
那么,红托竹荪替代栽培料的寻找,栽培技术的革新,集约化管理模式的探究,已经成为了限制织金竹荪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关于相关技术的攻关已经迫在眉睫。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材料,利用微生物有氧发酵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技术。采用该技术,实现了玉米秸秆发酵料培,使红托竹荪栽培由桦树生料栽培向玉米秸秆发酵料栽培的转变,解决了竹荪产业对资源的破坏和任意堆放和焚烧秸秆对环境带来污染;实现了菌棒脱袋覆土栽培,使红托竹荪由分散式种植向统一发菌,集中出菇的节约型转变;实现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使红托竹荪分散、粗放、教条的管理模式向工厂化、规范化、周年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为织金竹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它解决了竹荪产业对资源的破坏以及秸秆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并提高了竹荪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材料预处理:收集无霉的玉米秸秆,在阳光下暴晒3-5天,使玉米秸秆含水量为12-18%;再将晒干的玉米秸秆粉碎至过13~18mm筛,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石灰水,按料水体积比为1:2的比例浸泡8-12h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至流出的水不浑浊为止,沥干水分,获得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备用;
2)堆料发酵: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将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80份与13份麦麸、5份发酵菌剂、0.5份石膏粉、加入尿素调节混合料的C/N比为30-40:1,充分混合后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将混合料堆制成发酵床进行保温透气发酵,当堆体温度达到60℃以上时,维持24h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并加入0.5份石膏粉和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继续建堆发酵;当堆体温度再次达到60℃以上,保持48h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并加入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再次建堆发酵;此后,每隔3-4天翻堆一次,翻堆3-5次,直到堆体温度降到40℃以下或常温时,将发酵料散开降温,发酵结束,获得玉米秸秆发酵料;获得的玉米秸秆发酵料颜色为棕褐色,具泥土香,无氨、臭、酸等异味,料内出现较多白色菌丝,质软;
3)菌棒培养:按重量份数计算,将步骤2)获得的玉米秸秆发酵料76份与20份杂木屑、2份黄豆粉、1份石膏粉、0.9份白糖、0.1份KH2PO4以及60-65份水充分混合后,装入折角菌袋中进行灭菌,再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接入菌种块,套上外袋移到发菌室中,在24~26℃下,避光培养发菌;发菌结束后获得红托竹荪菌棒;
4)脱袋覆土栽培:先采挖10cm以下的深层菜园土,过2cm筛,按每立方米混入5kg石灰和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1L,并覆盖塑料膜堆制3-5天后,再过1cm的筛,取过1cm筛的细土作为覆盖土,未过1cm筛的粗土作为基土,并向覆盖土和基土中加水,使其含水量为60-65%;同时,收集无霉变当年落干松针,按1L/m3的量均匀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密封3-5天;提前2-3天将出菇大棚整平消毒,菌棒脱袋后,首尾相接紧密平摆在平地上,覆盖一层厚4-5cm的覆盖土和一层厚1-2cm的松针,制作成出菇菌床;
5)出菇管理:在菌床发菌期间,控制温度为24-26℃,空气湿度自然,避光,每天早晚各通风30分钟;15-20天后菌丝长出土面,同时增加空气湿度至75-85%,并向床面喷洒水雾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控制夜间温度为15-20℃,白天温度为24-28℃,光照强度为100~200lux,早晚各通风1h,刺激原基的分化;7-10天后原基长大形成小菌蕾,此时应将室内空气湿度降至65-70%,温度保持在23-25℃,光照强度不变,菌床表面湿度仍然为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每天通风3-4次,每次时间为1h;25~30d后菌蕾成熟开始破壳形成子实体;
6)采收:商品菌蕾采集尖顶期菌蕾,采摘时间为上午10-12点,采摘时一手托住菌蕾,另一手用小刀将菌蕾从基部割下;子实体采集期为破壳后的撒裙过程中均可,但必需在自溶期前采收结束,采摘时间为上午,采摘时一手捏住菌托,另一手用小刀菌托的基部割下。菌蕾和子实体采收过程中,尽量不要破坏下面的菌丝和周围的菌蕾。
在步骤2)中,将混合料堆制成发酵床时,在料堆底部铺一层厚2-3cm预湿的秸秆或草苫。以利通气。
在步骤3)中,发菌过程中,每天中午通分30分钟,在菌种萌发和吃料过程中观察菌棒的污染情况,并及时清除污染的菌棒。一般整个过程需要进行三次清污,当各个接种点菌丝相连时进行最后一次清污。
步骤2)中的发酵菌剂在使用先前进行活化扩繁,具体是,将发酵菌剂与麦麸、白糖按体积比为1:1:0.02比例充分混匀,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然后将混合料堆制进行保温透气发酵,每12h观测一次堆体的温度,当温度上升至55℃以上,24h后,菌剂活化结束;再将活化菌剂与麦麸、预处理的玉米秸秆按体积比为1:3:8的比例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按上述发酵方式进行保温透气发酵;活化扩繁进行2-5次。
在步骤3)中所述的灭菌分为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高压的灭菌的温度为121℃,压力0.15Mpa,时间为2-3h;常压的灭菌的温度为95-105℃,时间8-12h。
所述的用尿素调节发酵料的C/N,具体是指:尿素的加入量根据公式                                                计算。其中,y为尿素加入百分比,C1为玉米秸秆含碳量39.2%,χ1为玉米秸秆加入量80%,C2为麦麸含碳量44.74%,χ2为麦麸加入量13%,N1为玉米秸秆含氮量0.684%,N2为麦麸含氮量2.2%,K为发酵料目标C/N,N为尿素含氮量46.2%。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玉米秸秆发酵料培,使红托竹荪栽培由桦树生料栽培向玉米秸秆发酵料栽培的转变,解决了竹荪产业对资源的破坏和任意堆放和焚烧秸秆对环境带来污染;实现了菌棒脱袋覆土栽培,使红托竹荪由分散式种植向统一发菌,集中出菇的节约型转变;实现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使红托竹荪由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向工厂化、规范化、周年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为织金竹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发明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材料预处理:收集无霉的玉米秸秆,在阳光下暴晒3-5天,使玉米秸秆含水量为15%;再将晒干的玉米秸秆用草粉机粉碎至过13mm筛,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石灰水,按料水体积比为1:2的比例浸泡12h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至流出的水不浑浊为止,沥干水分,获得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备用;
2)堆料发酵: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将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80份与13份麦麸、5份发酵菌剂、0.5份石膏粉、加入尿素调节混合料的C/N比为35:1,充分混合后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在水泥地上将混合料堆制成高1.5m,宽1.2m,长度6.0m的龟背形发酵床,并在料堆底部铺一层厚2-3cm预湿的草苫,以利通气;并用直径为3-4cm的木棒在堆体的横向和纵向间隔50cm打1个通气孔,覆盖遮阳网保温透气,并插入温度计,每12h观测一次堆体的温度,当堆体温度达到60℃以上时,维持24h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外层料往内翻,内层料往外翻,并加入0.5份石膏粉和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按照建堆的方法重新对发酵料建堆发酵;当堆体温度又一次达到60℃以上,保持48h后,进行第二次翻堆,翻堆时外层料往内翻,内层料往外翻,并加入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同样的方法再一次建堆发酵,由于第二次翻堆后堆体的温度趋于平稳并达到发酵高温期,此后每隔3d翻堆一次,发酵过程中,秸秆堆体最高温度达到了74.7℃,第三次翻堆前一直维持在55℃以上,之后温度逐渐下降,第四次翻堆后已经降至40℃以内;第三次翻堆时发现有轻微的虫害,此时喷洒了0.5的敌敌畏20L;发酵到第15天,发酵时堆体温度为35℃左右,将发酵料散开降温,发酵结束,获得颜色为棕褐色,具泥土香,无氨、臭、酸等异味,料内出现较多白色菌丝、质软的玉米秸秆发酵料;
发酵菌剂在使用前先进行活化扩繁,先将购买的发酵菌剂有機の力与麦麸、白糖按体积比为1:1:0.02比例充分混匀,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然后,在地面上铺一层塑料布,将混合料在塑料布上堆制成小山状,并盖上遮阳网保温透气,每12h观测一次堆体的温度,当温度上升至55℃以上,24h后,菌剂活化结束;再将活化菌剂与麦麸、预处理的玉米秸秆按体积比为1:3:8的比例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同样的方法,当温度上升至55℃以上,24h后,扩繁结束;根据菌剂需要进行多次扩繁,一般扩繁不超过5次;
3)菌棒培养:按重量份数计算,将步骤2)获得的玉米秸秆发酵料76份与20份杂木屑、2份黄豆粉、1份石膏粉、0.9份白糖、0.1份KH2PO4以及60-65份水充分混合后,装入17x55x0.007cm聚丙烯折角菌袋中,共900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为121℃,压力为0.15Mpa,时间为3h;冷却到30℃以下时,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即先在菌棒的一面均匀打3个孔,孔径为2-3cm,孔深为菌棒直径的一半,再在菌棒的另一面相互错开,打4个孔,然后接入与接种口大小相仿的菌种块,套上外袋移到发菌室中;在24-26℃下,避光培养发菌;发菌过程中,每天中午通分30分钟,2-3d后菌种萌发,观察菌棒的污染情况并清除了18个被污染的菌棒,10-15天后菌丝已经吃料,进行第二次排污,清除了污染菌棒52个,40-50天后各个接种点菌丝相连,此时进行最后一次清污,清除了污染菌棒10个,此时菌棒培养结束可以脱袋覆土,最终,共获得820个菌棒;
4)脱袋覆土栽培:先采挖10cm以下的深层菜园土,过2cm筛,按每立方米混入5kg石灰和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1L,并覆盖塑料膜堆制3-5天后,再过1cm的筛,取过1cm筛的细土作为覆盖土,未过1cm筛的粗土作为基土,并加水至土壤含水量为60-65%;同时,收集无霉变当年落干松针,按1L/m3的量均匀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密封3-5天;提前2-3天将出菇大棚整平消毒,菌棒脱袋后,首尾相接紧密平摆在平地上,覆盖一层厚4-5cm的覆盖土和一层厚1-2cm的松针,制作成出菇菌床;(或在宽40cm、长60cm、高20cm的塑料周转筐周转筐底部铺一层留有沥水透气孔的薄膜,或在底部留有沥水透气孔的宽40cm、长125cm、高20cm的塑料托盘,铺一层厚5-6cm的基土,菌棒脱袋后,首尾相接紧密平摆在平地上,覆盖一层厚4-5cm的覆盖土和一层厚1-2cm的松针,制作成移动式的出菇菌床,然后移入出菇室层架上)
5)出菇管理:出菇大棚为顶高3.5m,肩高2.0m,宽8-10m,长不限的钢架结构大棚,其中薄膜为12丝PEP黑白反光膜,前后开门,棚两侧距地面30-50cm处有能够自由收放的通风带内有防虫网,在距地面150cm处,有30cm的方形透光口,间距为2~3m可以自由开关,棚内有水雾喷管系统,出菇室,有温湿度、光照强度与通风换气的智能控制系统,出菇层架上有水雾自动喷灌系统;在菌床发菌期间,控制温度为24-26℃,空气湿度自然,避光,每天早晚各通风30分钟;15-20天后菌丝长出土面,同时增加空气湿度至75-85%,并向床面喷洒水雾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打开通风带,增大昼夜温差,控制夜间温度为18℃;白天注意防止高温,温度过高可以加大通风时间或喷洒5s左右的水雾降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4℃左右,光照强度为100~200lux(或使出菇棚内光线在距10cm左右的距离能看清报纸上的字时为宜),早晚各通风1h,刺激原基的分化;7天后原基开始形成,将室内空气湿度降至65%,温度保持在23-25℃,光照强度不变,菌床表面湿度仍然为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适当增加通风频率,每天通风3-4次,每次时间为1h,促进菌蕾的生长与破壳,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使菌蕾生长一致并出菇统一;25~30d后菌蕾成熟开始破壳形成子实体;
6)采收:商品菌蕾采集尖顶期菌蕾,采摘时间为上午10-12点,采摘时一手托住菌蕾,另一手用小刀将菌蕾从基部割下;子实体采集期为破壳后的撒裙过程中均可,但必需在自溶期前采收结束,采摘时间为上午,采摘时一手捏住菌托,另一手用小刀菌托的基部割下,菌蕾和子实体采收过程中,尽量不要破坏下面的菌丝和周围的菌蕾。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3月初开始建堆发酵,3月下旬接种培养菌棒,5月上旬脱袋覆土,7月上旬开始采摘,9月中旬第一茬采摘结束。共采鲜竹蛋45.3kg,干竹荪2.6kg。
本发明的实施例2: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材料预处理:收集无霉的玉米秸秆,在阳光下暴晒3-5天,使玉米秸秆含水量为15%;再将晒干的玉米秸秆用草粉机粉碎至过13mm筛,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石灰水,按料水体积比为1:2的比例浸泡12h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至流出的水不浑浊为止,沥干水分,获得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备用;
2)堆料发酵: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将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80份与13份麦麸、5份发酵菌剂、0.5份石膏粉、加入尿素调节混合料的C/N比为35:1,充分混合后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在水泥地上将混合料堆制成高1.5m,宽1.2m,长度6.0m的龟背形发酵床,并在料堆底部铺一层厚2-3cm预湿的草苫,以利通气;并用直径为3-4cm的木棒在堆体的横向和纵向间隔50cm打1个通气孔,覆盖遮阳网保温透气,并插入温度计,每12h观测一次堆体的温度,当堆体温度达到60℃以上时,维持24h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外层料往内翻,内层料往外翻,并加入0.5份石膏粉和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按照建堆的方法重新对发酵料建堆发酵;当堆体温度又一次达到60℃以上,保持48h后,进行第二次翻堆,翻堆时外层料往内翻,内层料往外翻,并加入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同样的方法再一次建堆发酵,由于第二次翻堆后堆体的温度趋于平稳并达到发酵高温期,此后每隔3d翻堆一次,发酵过程中,秸秆堆体最高温度达到了74.7℃,第三次翻堆前一直维持在55℃以上,之后温度逐渐下降,第四次翻堆后已经降至40℃以内;第三次翻堆时发现有轻微的虫害,此时喷洒了0.5的敌敌畏20L;发酵到第15天,发酵时堆体温度为35℃左右,将发酵料散开降温,发酵结束,获得颜色为棕褐色,具泥土香,无氨、臭、酸等异味,料内出现较多白色菌丝、质软的玉米秸秆发酵料;
发酵菌剂在使用前先进行活化扩繁,先将购买的发酵菌剂有機の力与麦麸、白糖按体积比为1:1:0.02比例充分混匀,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然后,在地面上铺一层塑料布,将混合料在塑料布上堆制成小山状,并盖上遮阳网保温透气,每12h观测一次堆体的温度,当温度上升至55℃以上,24h后,菌剂活化结束;再将活化菌剂与麦麸、预处理的玉米秸秆按体积比为1:3:8的比例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同样的方法,当温度上升至55℃以上,24h后,扩繁结束;根据菌剂需要进行多次扩繁,一般扩繁不超过5次;
3)菌棒培养:按重量份数计算,将步骤2)获得的玉米秸秆发酵料76份与20份杂木屑、2份黄豆粉、1份石膏粉、0.9份白糖、0.1份KH2PO4以及60-65份水充分混合后,装入17x55x0.007cm聚丙烯折角菌袋中,共900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为121℃,压力为0.15Mpa,时间为3h;冷却到30℃以下时,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即先在菌棒的一面均匀打3个孔,孔径为2-3cm,孔深为菌棒直径的一半,再在菌棒的另一面相互错开,打4个孔,然后接入与接种口大小相仿的菌种块,套上外袋移到发菌室中;在24-26℃下,避光培养发菌;发菌过程中,每天中午通分30分钟,2-3d后菌种萌发,观察菌棒的污染情况并清除了18个被污染的菌棒,10-15天后菌丝已经吃料,进行第二次排污,清除了污染菌棒52个,40-50天后各个接种点菌丝相连,此时进行最后一次清污,清除了污染菌棒10个,此时菌棒培养结束可以脱袋覆土,最终,共获得820个菌棒;
4)脱袋覆土栽培:先采挖10cm以下的深层菜园土,过2cm筛,按每立方米混入5kg石灰和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1L,并覆盖塑料膜堆制3-5天后,再过1cm的筛,取过1cm筛的细土作为覆盖土,未过1cm筛的粗土作为基土,并加水至土壤含水量为60%(即以手捏可成团,掉地上时可散开);同时,收集无霉变当年落干松针,按1L/m3的量均匀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密封3-5天;
5)出菇管理:将上述培养好的菌袋270个脱袋后,栽种在宽40cm、高20cm、长60cm的塑料周转筐中,底部铺一层留有沥水透气孔的薄膜,再铺一层厚5-6cm的基土,然后首尾相接紧密将脱袋菌棒平摆在平地上,每筐3个菌棒,覆盖一层厚4-5cm的覆盖土和一层厚1-2cm的松针,制作成移动式的塑料周转筐出菇菌床,并传送到出菇室层架上,层架两个并排成列,列间留80cm宽的操作道,搬入出菇室前,提前2天对出菇室进行消毒处理;在菌床发菌期间,控制温度为24-26℃,空气湿度自然,避光,每天早晚各通风30分钟;15-20天后菌丝长出土面,同时增加空气湿度至75-85%,并向床面喷洒水雾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打开通风带,增大昼夜温差,控制夜间温度为18℃;白天注意防止高温,温度过高可以加大通风时间或喷洒5s左右的水雾降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4℃左右,光照强度为100~200lux(或使出菇室内光线在距10cm左右的距离能看清报纸上的字时为宜),早晚各通风1h,刺激原基的分化;7天后原基开始形成,将室内空气湿度降至65%,温度保持在23-25℃,光照强度不变,菌床表面湿度仍然为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适当增加通风频率,每天通风3-4次,每次时间为1h,促进菌蕾的生长与破壳,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使菌蕾生长一致并出菇统一;25~30d后菌蕾成熟开始破壳形成子实体;
6)采收:商品菌蕾采集尖顶期菌蕾,采摘时间为上午10-12点,采摘时一手托住菌蕾,另一手用小刀将菌蕾从基部割下;子实体采集期为破壳后的撒裙过程中均可,但必需在自溶期前采收结束,采摘时间为上午,采摘时一手捏住菌托,另一手用小刀菌托的基部割下,菌蕾和子实体采收过程中,尽量不要破坏下面的菌丝和周围的菌蕾。
采用实施例2,3月初开始建堆发酵,3月下旬接种培养菌棒,5月上旬脱袋覆土,7月上旬开始采摘,9月中旬第一茬采摘结束。共采鲜竹蛋50.7kg,干竹荪2.5kg。
本发明的实施例3: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材料预处理:收集无霉的玉米秸秆,在阳光下暴晒3-5天,使玉米秸秆含水量为15%;再将晒干的玉米秸秆用草粉机粉碎至过13mm筛,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石灰水,按料水体积比为1:2的比例浸泡12h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至流出的水不浑浊为止,沥干水分,获得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备用;
2)堆料发酵: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将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80份与13份麦麸、5份发酵菌剂、0.5份石膏粉、加入尿素调节混合料的C/N比为35:1,充分混合后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在水泥地上将混合料堆制成高1.5m,宽1.2m,长度6.0m的龟背形发酵床,并在料堆底部铺一层厚2-3cm预湿的草苫,以利通气;并用直径为3-4cm的木棒在堆体的横向和纵向间隔50cm打1个通气孔,覆盖遮阳网保温透气,并插入温度计,每12h观测一次堆体的温度,当堆体温度达到60℃以上时,维持24h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外层料往内翻,内层料往外翻,并加入0.5份石膏粉和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按照建堆的方法重新对发酵料建堆发酵;当堆体温度又一次达到60℃以上,保持48h后,进行第二次翻堆,翻堆时外层料往内翻,内层料往外翻,并加入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同样的方法再一次建堆发酵,由于第二次翻堆后堆体的温度趋于平稳并达到发酵高温期,此后每隔3d翻堆一次,发酵过程中,秸秆堆体最高温度达到了74.7℃,第三次翻堆前一直维持在55℃以上,之后温度逐渐下降,第四次翻堆后已经降至40℃以内;第三次翻堆时发现有轻微的虫害,此时喷洒了0.5的敌敌畏20L;发酵到第15天,发酵时堆体温度为35℃左右,将发酵料散开降温,发酵结束,获得颜色为棕褐色,具泥土香,无氨、臭、酸等异味,料内出现较多白色菌丝、质软的玉米秸秆发酵料;
发酵菌剂在使用前先进行活化扩繁,先将购买的发酵菌剂有機の力与麦麸、白糖按体积比为1:1:0.02比例充分混匀,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然后,在地面上铺一层塑料布,将混合料在塑料布上堆制成小山状,并盖上遮阳网保温透气,每12h观测一次堆体的温度,当温度上升至55℃以上,24h后,菌剂活化结束;再将活化菌剂与麦麸、预处理的玉米秸秆按体积比为1:3:8的比例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同样的方法,当温度上升至55℃以上,24h后,扩繁结束;根据菌剂需要进行多次扩繁,一般扩繁不超过5次;
3)菌棒培养:按重量份数计算,将步骤2)获得的玉米秸秆发酵料76份与20份杂木屑、2份黄豆粉、1份石膏粉、0.9份白糖、0.1份KH2PO4以及60-65份水充分混合后,装入17x55x0.007cm聚丙烯折角菌袋中,共900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为121℃,压力为0.15Mpa,时间为3h;冷却到30℃以下时,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即先在菌棒的一面均匀打3个孔,孔径为2-3cm,孔深为菌棒直径的一半,再在菌棒的另一面相互错开,打4个孔,然后接入与接种口大小相仿的菌种块,套上外袋移到发菌室中;在24-26℃下,避光培养发菌;发菌过程中,每天中午通分30分钟,2-3d后菌种萌发,观察菌棒的污染情况并清除了18个被污染的菌棒,10-15天后菌丝已经吃料,进行第二次排污,清除了污染菌棒52个,40-50天后各个接种点菌丝相连,此时进行最后一次清污,清除了污染菌棒10个,此时菌棒培养结束可以脱袋覆土,最终,共获得820个菌棒;
4)脱袋覆土栽培:先采挖10cm以下的深层菜园土,过2cm筛,按每立方米混入5kg石灰和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1L,并覆盖塑料膜堆制3-5天后,再过1cm的筛,取过1cm筛的细土作为覆盖土,未过1cm筛的粗土作为基土,并加水至土壤含水量为60%(即以手捏可成团,掉地上时可散开);同时,收集无霉变当年落干松针,按1L/m3的量均匀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密封3-5天;
5)出菇管理:将上述培养好的菌袋270个脱袋后,栽种在宽40cm、高20cm、长125cm的塑料托盘中,底部留有沥水透气孔小孔,再铺一层厚5-6cm的基土,然后首尾相接紧密将脱袋菌棒平摆在平地上,每个托盘6个菌棒,覆盖一层厚4-5cm的覆盖土和一层厚1-2cm的松针,制作成移动式的塑料周转筐出菇菌床,并传送到出菇室层架上,层架两个并排成列,列间留80cm宽的操作道,搬入出菇室前,提前2天对出菇室进行消毒处理;在菌床发菌期间,控制温度为24-26℃,空气湿度自然,避光,每天早晚各通风30分钟;15-20天后菌丝长出土面,同时增加空气湿度至75-85%,并向床面喷洒水雾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打开通风带,增大昼夜温差,控制夜间温度为18℃;白天注意防止高温,温度过高可以加大通风时间或喷洒5s左右的水雾降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4℃左右,光照强度为100~200lux(或出菇室内光线在距10cm左右的距离能看清报纸上的字时为宜),早晚各通风1h,刺激原基的分化;7天后原基开始形成,将室内空气湿度降至65%,温度保持在23-25℃,光照强度不变,菌床表面湿度仍然为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适当增加通风频率,每天通风3-4次,每次时间为1h,促进菌蕾的生长与破壳,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使菌蕾生长一致并出菇统一;25~30d后菌蕾成熟开始破壳形成子实体;
6)采收:商品菌蕾采集尖顶期菌蕾,采摘时间为上午10-12点,采摘时一手托住菌蕾,另一手用小刀将菌蕾从基部割下;子实体采集期为破壳后的撒裙过程中均可,但必需在自溶期前采收结束,采摘时间为上午,采摘时一手捏住菌托,另一手用小刀菌托的基部割下,菌蕾和子实体采收过程中,尽量不要破坏下面的菌丝和周围的菌蕾。
采用实施例3,3月初开始建堆发酵,3月下旬接种培养菌棒,5月上旬脱袋覆土,7月上旬开始采摘,9月中旬第一茬采摘结束。共采鲜竹蛋51.0kg,干竹荪2.74kg。

Claims (5)

1.一种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材料预处理:收集无霉的玉米秸秆,在阳光下暴晒3-5天,使玉米秸秆含水量为12-18%;再将晒干的玉米秸秆粉碎至过13~18mm筛,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石灰水,按料水体积比为1:2的比例浸泡8-12h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至流出的水不浑浊为止,沥干水分,获得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备用;
2)堆料发酵: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将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80份与13份麦麸、5份发酵菌剂、0.5份石膏粉、加入尿素调节混合料的C/N比为30-40:1,充分混合后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将混合料堆制成发酵床进行保温透气发酵,当堆体温度达到60℃以上时,维持24h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并加入0.5份石膏粉和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继续建堆发酵;当堆体温度再次达到60℃以上,保持48h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并加入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再次建堆发酵;此后,每隔3-4天翻堆一次,总共翻堆3-5次,直到堆体温度降到40℃以下时,将发酵料散开降温,发酵结束,获得玉米秸秆发酵料;
3)菌棒培养:按重量份数计算,将步骤2)获得的玉米秸秆发酵料76份与20份杂木屑、2份黄豆粉、1份石膏粉、0.9份白糖、0.1份KH2PO4以及60-65份水充分混合后,装入折角菌袋中进行灭菌,再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接入菌种块,套上外袋移到发菌室中,在24~26℃下,避光培养发菌;发菌结束后获得红托竹荪菌棒;
4)脱袋覆土栽培:先采挖10cm以下的深层菜园土,过2cm筛,按每立方米混入5kg石灰和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1L,并覆盖塑料膜堆制3-5天后,再过1cm的筛,取过1cm筛的细土作为覆盖土,未过1cm筛的粗土作为基土,并向覆盖土和基土中加水,使其含水量为60-65%;同时,收集无霉变当年落干松针,按1L/m3的量均匀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密封3-5天;提前2-3天将出菇大棚整平消毒,菌棒脱袋后,首尾相接紧密平摆在平地上,覆盖一层厚4-5cm的覆盖土和一层厚1-2cm的松针,制作成出菇菌床;
5)出菇管理:在菌床发菌期间,控制温度为24-26℃,空气湿度自然,避光,每天早晚各通风30分钟;15-20天后菌丝长出土面,同时增加空气湿度至75-85%,并向床面喷洒水雾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控制夜间温度为15-20℃,白天温度为24-28℃,光照强度为100~200lux,早晚各通风1h,刺激原基的分化;7-10天后原基长大形成小菌蕾,将室内空气湿度降至65-70%,温度保持在23-25℃,光照强度不变,菌床表面湿度仍然为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每天通风3-4次,每次时间为1h;25~30d后菌蕾成熟开始破壳形成子实体;
6)采收:商品菌蕾采集尖顶期菌蕾,采摘时间为上午10-12点,采摘时一手托住菌蕾,另一手用小刀将菌蕾从基部割下;子实体采集期为破壳后的撒裙过程中均可,但必需在自溶期前采收结束,采摘时间为上午,采摘时一手捏住菌托,另一手用小刀菌托的基部割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将混合料堆制成发酵床时,在料堆底部铺一层厚2-3cm预湿的秸秆或草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发菌过程中,每天中午通风30分钟,在菌种萌发和吃料过程中观察菌棒的污染情况,并及时清除污染的菌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发酵菌剂在使用先前进行活化扩繁,具体是,将发酵菌剂与麦麸、白糖按体积比为1:1:0.02比例充分混匀,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然后将混合料堆制进行保温透气发酵,每12h观测一次堆体的温度,当温度上升至55℃以上,24h后,菌剂活化结束;再将活化菌剂与麦麸、预处理的玉米秸秆按体积比为1:3:8的比例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按上述发酵方式进行保温透气发酵;扩繁进行2-5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灭菌分为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高压的灭菌的温度为121℃,压力0.15Mpa,时间为2-3h;常压的灭菌的温度为95-105℃,时间8~12h。
CN201310733418.9A 2013-12-27 2013-12-27 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Active CN103650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3418.9A CN103650922B (zh) 2013-12-27 2013-12-27 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3418.9A CN103650922B (zh) 2013-12-27 2013-12-27 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0922A CN103650922A (zh) 2014-03-26
CN103650922B true CN103650922B (zh) 2015-06-03

Family

ID=50290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33418.9A Active CN103650922B (zh) 2013-12-27 2013-12-27 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509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3795A (zh) * 2015-11-27 2016-03-16 贵州省织金县高原食用菌研究中心 一种红托竹荪栽培种的制种方法
CN105340577A (zh) * 2015-11-28 2016-02-24 织金县欣珑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红托竹荪的立体框式栽培方法
CN105420114A (zh) * 2015-11-28 2016-03-23 织金县欣珑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红托竹荪固体母种的培养方法
CN105613036A (zh) * 2015-12-23 2016-06-01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鲜皇竹草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5613041A (zh) * 2016-01-26 2016-06-01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鲜巨菌草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杏鲍菇的方法
CN105900687A (zh) * 2016-05-12 2016-08-31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玉米秸秆发酵料菌床栽培竹荪的方法
CN105935027A (zh) * 2016-07-08 2016-09-14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CN106852253B (zh) * 2016-11-14 2019-11-26 枞阳县新农民农业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延缓竹荪产孢体自溶的方法
CN106866233A (zh) * 2017-02-07 2017-06-20 南阳福元生态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赤松茸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522135A (zh) * 2018-01-31 2018-09-14 贵州菌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9006169A (zh) * 2018-08-29 2018-12-18 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工厂化方包栽培红托竹荪的生产方法
CN109006170A (zh) * 2018-08-29 2018-12-18 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红托竹荪快速发菌的菌包制作方法
CN111771611A (zh) * 2020-06-28 2020-10-16 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层架式红托竹荪栽培大棚及栽培方法
CN114521469A (zh) * 2022-02-11 2022-05-24 浙江浦江泊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厨余果蔬垃圾发酵处理工艺
CN117016290A (zh) * 2023-09-01 2023-11-10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一种红托竹荪栽培用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1319A (ja) * 1991-04-05 1992-11-04 San B C:Kk ニオウシメジの栽培方法
CN101019491A (zh) * 2006-12-30 2007-08-22 张远富 高产棘托长裙竹荪栽培种制备及其栽培方法
CN101960962A (zh) * 2010-10-26 2011-02-02 镇江市京口区瑞京农业科技示范园 一种玉米秸秆栽培竹荪的方法
CN103355098A (zh) * 2013-07-27 2013-10-23 何寒 一种以玉米秸杆为主要原料栽培木耳的方法
CN103387471A (zh) * 2013-08-26 2013-11-13 李先强 玉米杆制作成蘑菇培养料的方法
CN103392503A (zh) * 2013-07-18 2013-11-20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红托竹荪的菌种制备和保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1319A (ja) * 1991-04-05 1992-11-04 San B C:Kk ニオウシメジの栽培方法
CN101019491A (zh) * 2006-12-30 2007-08-22 张远富 高产棘托长裙竹荪栽培种制备及其栽培方法
CN101960962A (zh) * 2010-10-26 2011-02-02 镇江市京口区瑞京农业科技示范园 一种玉米秸秆栽培竹荪的方法
CN103392503A (zh) * 2013-07-18 2013-11-20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红托竹荪的菌种制备和保藏方法
CN103355098A (zh) * 2013-07-27 2013-10-23 何寒 一种以玉米秸杆为主要原料栽培木耳的方法
CN103387471A (zh) * 2013-08-26 2013-11-13 李先强 玉米杆制作成蘑菇培养料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竹荪发酵料高产栽培技术;刘树青;《北京农业》;20090731(第21期);26-28 *
红托竹荪的研究进展;暴增海等;《北方园艺》;20111231(第11期);166-16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0922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0922B (zh) 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3704024B (zh) 杂木屑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3650921B (zh) 松杉锯末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5993590B (zh) 一种羊肚菌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CN107125023B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利用其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CN102613001B (zh) 利用修剪的芒果枝叶为主要原料在芒果树底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2972209A (zh) 葡萄园内套种球盖菇的方法
CN105165513B (zh) 一种果园套种香菇的生产方法
CN103733874A (zh) 一种灵芝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9588211A (zh) 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CN106069199B (zh) 一种芦苇菇Agaricus sp.不覆土栽培的方法
CN101785393A (zh) 一种茶园和食用菌复合生态生产体系的方法
CN103583228A (zh) 一种金福菇高效栽培方法
CN108990697A (zh) 一种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的设施化栽培技术
CN103503696B (zh) 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03583225A (zh)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CN103238468A (zh) 一种无公害草菇高产栽培方法
CN104303823A (zh) 一种橡胶林下栽培鹿角灵芝的方法
CN108990703A (zh) 一种大球盖菇设施化栽培技术
CN102783358A (zh) 一种露天大田栽培球盖菇的方法
CN111066573B (zh) 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3583226A (zh) 一种茶薪菇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07114120A (zh) 竹荪的有机环保种植方法
CN106718063A (zh) 一种利用猕猴桃修剪枝在猕猴桃树荫下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5613043A (zh) 一种食用菌仿生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