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5027A - 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5027A
CN105935027A CN201610535256.1A CN201610535256A CN105935027A CN 105935027 A CN105935027 A CN 105935027A CN 201610535256 A CN201610535256 A CN 201610535256A CN 105935027 A CN105935027 A CN 105935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um rod
bacterium
major ingredient
phallus impudicus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52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国胜
桂阳
龚光禄
卢颖颖
杨通静
黄万兵
陈娅娅
张丽娜
王沁
胡腾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CROPS VARIETIES RESOURCE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CROPS VARIETIES RESOURCE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CROPS VARIETIES RESOURCE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CROPS VARIETIES RESOURCE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105352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350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35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5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本发明采用作物秸秆与松杉锯末混合物作为栽培的主料,解决了白鬼笔培养产业对资源的破坏和任意堆放和焚烧秸秆对环境带来污染;实现了菌棒脱袋覆土栽培,实现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不但减少了人工数量、而且也减少了菌种使用量、并且还缩短栽培周期、同时降低病虫害、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生产效益。本发明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又称鬼笔菌、竹菌、无裙竹荪、冬荪等,属鬼笔科(Phallaceae),鬼笔属(Phallus)真菌。此菌具有重要的食药用菌价值,入药可治风湿症,有活眦祛痛作用,还具有抗癌活性。野生白鬼笔子实体群生于腐叶层较厚,土壤为酸性的杂木林内,子实体由菌盖、菌柄、菌托等部位组成,因此也叫无裙竹荪。
其中在贵州的大方县,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进行了白鬼笔的仿野生栽培,套用贵州红托竹荪栽培技术,分离获得白鬼笔菌种,并制作成栽培种,在海拔较高的林地中进行仿野生栽培并于第二年冬季出现子实体,人工栽培在贵州大方率先取得成功,为后续的人工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奠定了基础。因白鬼笔为冬季出菇,为了与贵州的红托竹荪有所对应与区别,后来种植户称其为冬荪。
2006年,李章对野生白鬼笔的菌蕾进行了无土和有土两种处理方式,研究了不同时期的菌蕾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及出菇特征。2010年,卢东升通过对豫南野外调查、菌种分离及室内试验观察,对白鬼笔生态、形态与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阐明了白鬼笔的发生环境,以及菌丝与子实体发育结构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它能实现农业废弃物的栽培,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缩短栽培周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益,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质料配方:按质量份数计算,包括主料70-80份,麦麸15~20份,石灰0.8~1.2份,石膏0.8~1.2份及发酵菌剂稀释液4~6份;主料包括主料A及主料B,其中,主料A为玉米秸秆、薏仁米秸秆、甘蔗渣或火麻秆杂木屑,主料B为松杉锯末;
2)前发酵:按照上述既基质料配方,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后,建成宽1.8~2.0m,高1.8~2m,长不限的垛形堆体;每天监测堆体温度,当温度达到55℃以上时进行第1次翻堆;并继续建堆,当温度达到60℃以上,开始下降时进行第2次翻堆;继续建堆,当温度又一次达到到60℃以上时,保持2~3天后,进行第3次翻堆;继续建堆,5~7天当温度降到45~55℃时,将基质料混匀摊开降温,发酵结束,获得发酵后的基质料;
3)菌棒制作:将发酵后的基质料分装到菌袋中,灭菌冷却后打孔接种,在24~26℃避光培养,50~60天后菌丝长满菌袋获得白鬼笔菌棒;
4)脱袋覆土:菌棒脱袋后,将菌棒首尾相接、间距10cm,平铺于菌床上,立即覆盖粒径为1~2cm粗土,厚度2~3cm,并喷洒基内水刺激菌丝向土生长;当菌丝爬出土面后,覆盖粒径≤0.5cm细土,厚度0.5~1cm,并喷洒表面水刺激形成原基;
5)出菇管理:原基分化阶段,出菇棚昼闭夜开增大温差达到15~20℃刺激原基分化,床面湿度60~65%,空气湿度75~85%,光照强度为100~200lux或散射光;原基长至直径2~3cm的球形时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棚昼开夜闭,保持温度为18~22℃,床面湿度为60~65%,空气湿度85~95%,直到菌蕾成熟形成子实体。
步骤1)中所述的主料中,主料B占20~50%,其余为主料A
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菌剂为乳酸菌和纤维降解菌剂,按1: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的混合液,有效活菌数≥106个/ml。
所述的打孔接种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即先在菌棒的一面均匀打3~4个孔,孔径为2~3cm,孔深为菌棒直径的一半,再在菌棒的另一面相互错开,打3~4个孔,然后,接入与接种口大小相仿的菌种块。
步骤4)中的覆土材料为深度≥10cm的菜园土,使用前添加1%的石灰粉用地膜捂3~5天。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作物秸秆与松杉锯末混合物作为栽培的主料,解决了白鬼笔培养产业对资源的破坏和任意堆放和焚烧秸秆对环境带来污染;实现了菌棒脱袋覆土栽培,实现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不但减少了人工数量、而且也减少了菌种使用量、并且还缩短栽培周期、同时降低病虫害、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生产效益。本发明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玉米秸秆、薏仁米秆为季节性材料,需要提前准备,其余材料可以随时购买。本实施例中基质料配方为主料(玉米秸秆50%、松杉锯末50%)75份,麦麸18份,石灰1份,石膏1份、发酵菌剂稀释液5份;制作的菌棒满足667㎡的栽种需求,采取就近原则,收集无霉变的干玉米秸秆,用切草机切成5~8cm的小段备用。
1)基质料配方:2014年7月初,将上述收集准备的原料,在宽敞平整的地面上混合均匀,然后将乳酸菌与纤维降解菌剂混合溶解在500kg水中,并均匀喷洒在基料中,最后调节水分至60%(手使劲捏料,指缝间有水溢出但不会掉下)。
2)前发酵:将配制好的基质料,即刻建堆发酵,建成宽约2.0m,高约1.8m,长不限的垛形堆体;每天监测堆体温度,5日后,堆体的平均温度达到55℃,此时进行第1次翻堆,继续建堆;6日后,堆体最高温度达到64℃,随后开始缓慢下降,此时进行第2次翻堆,继续建堆;5日后,堆体达到最高温度66℃,随后开始缓慢下降进行,并进行第3次翻堆;5日后,堆体温度下降到50℃左右,此时进行翻料降温,发酵结束,获得发酵后的基质料;
3)菌棒制作:7月25日,堆料后21天,将前发酵的基质料分装到15㎝×55㎝×0.004㎝聚乙烯菌袋中,95~105℃,常压,灭菌8~12h,冷却至30℃左右,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即先在菌棒的一面均匀打3~4个孔,孔径为2~3cm,孔深为菌棒直径的一半,再在菌棒的另一面相互错开,打3~4个孔,然后,接入与接种口大小相仿的菌种块;24~26℃避光培养,9月10日菌丝长满获得白鬼笔(冬荪)菌棒;
4)脱袋覆土:9月11日,菌棒脱袋首尾相接、间距10cm,平铺于菌床上,6棒/㎡,立即覆盖粒径为1~2cm粗土,厚度2~3cm,并喷洒基内水刺激菌丝向土生长;9月20日,菌丝爬出土面,此时覆盖粒径≤0.5cm细土,厚度0.5~1cm,并喷洒表面水刺激形成原基;
5)出菇管理:细土覆盖后,进行原基分化管理,大棚昼闭夜开增大温差刺激原基分化,使棚内温差达到15℃以上,并向空气中、地面上或菌床上喷雾状水,使床面湿度60~65%,空气湿度75~85%,两周后,10月2日左右,菌床表面开始出现原基,原基量如芝麻大小,平铺于菌床表面。原基发生后停止直接向床面喷水,此时开窗透光,使散射光进入棚内;1周后,大约40~50%的原基长大成直径2~3cm球形竹蛋,此时进行出菇管理,昼闭夜关,保持棚内温度为18~22℃,让菌蕾持续快速生长,床面湿度60~65%,空气湿度90%左右,大约35天左右,菌蕾逐渐成熟形成子实体。
自11月初旬开始采收鲜菇,陆陆续续采收到次年3月初第一茬结束,(后期出菇较第一批少,此处只统计第一茬出菇量),其中1~2月采菇达到高峰期,最高1天的鲜菇采集量为256kg,采摘时间一般为上午,采摘时一手捏住菌托,另一手用小刀从菌托的基部割下。共采集3个多月,共采集到鲜冬荪2085kg,烘干获得干冬荪206kg。
本发明的实施例2: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本实施例以甘蔗渣为主料进行了发酵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白鬼笔(冬荪),其工艺流程,试验时间季节安排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互相形成对照,现将存在的差异一一列出:
1)甘蔗渣的收集即加工:制糖厂直接收集使用,一般是收集后1周内使用,如果储备使用则需要晒干处理。
2)基质料配方:主料(甘蔗渣70%、松杉锯末30%);
3)菌棒生长时间为55天,即9月14日左右菌丝长满获得白鬼笔(冬荪)菌棒;
4)产量:共采集到鲜冬荪2158kg,烘干获得干冬荪203kg。
本发明的实施例3: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本实施例以火麻秆为主料进行了发酵料菌床栽培白鬼笔(冬荪),其工艺流程,试验时间季节安排与实施例1、2完全一致,互相形成对照,现将存在的差异一一列出:
(1)火麻秆收集与加工:采取就近原则,收集无霉变的干火麻秆,用木材粉碎机粉碎过3cm筛备用;
(2)基质料配方:主料(火麻秆70%、松杉锯末30%);
(3)菌棒生长时间为60天,即9月20日左右菌丝长满获得白鬼笔(冬荪)菌棒;
(4)产量:共采集到鲜冬荪2202kg,烘干获得干冬荪209kg。
本发明的实施例4: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本实施例以林业废弃物为主料进行了发酵料菌床栽培白鬼笔(冬荪),其工艺流程,试验时间季节安排与实施例1、2、3完全一致,互相形成对照,现将存在的差异一一列出:
(1)林业废弃物的收集与加工:采取就近原则,收集杂木边角料即枝丫,用木材粉碎机粉碎过3cm筛备用;
(2)基质料配方:主料(杂木屑80%、松杉锯末20%);
(3)菌棒生长时间为60天,即9月20日左右菌丝长满获得白鬼笔(冬荪)菌棒;
(4)产量:共采集到鲜冬荪2212kg,烘干获得干冬荪215kg。
本发明的效益评估:
(1)生产周期由传统的18个月缩短到8个月
传统种植,一般为开春2~3月播种,从播种日算起,直到11月初开始出菇,第2年3月中旬第一季出菇结束,第3年也有少量菇出,整个栽培周期历时18余个月;本发明方法从7月下旬堆料,至第2年3月下旬出菇结束,共历时8个月左右。
(2)菌棒统一发菌,减轻或避免了病虫害
传统种植常常因为管理不善而出现大量的螨虫、蛞蝓、蜗牛等虫的危害,且周期较长,待到出菇时往往有部分菌丝被虫害而损失,导致减产或绝收,本实施例中未发现相关病虫害。
(3)生物转化率较高,生产效益显著提高
本发明中,采用菌棒栽培,每667㎡需要菌棒4000棒左右,需要干料7吨左右,且因基质料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其生物转化率为30%左右,其中杂木屑转化率较高31.6%,秸秆类转化率较低为29.8%;传统种植采用的是阔叶树木材生料菌床栽培,每667㎡用料折干后约为15吨,采集鲜菇约为2400kg,生物转化率为16.0%。
传统种植由于采用木材,且栽培周期长,每667㎡需要投资总额约4.0万元,干冬荪约200kg左右;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农林废弃物,通过发酵缩短了栽培周期,平均667㎡投资总额约3万元,干冬荪为210kg左右。按照2015年的最低销售价格400元/kg计算,传统种植方法的产出投入比为2.0左右,新法的实施例中产出投入比为2.8左右,效益显著。

Claims (5)

1.一种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质料配方:按质量份数计算,包括主料70-80份,麦麸15~20份,石灰0.8~1.2份,石膏0.8~1.2份及发酵菌剂稀释液4~6份;主料包括主料A及主料B,其中,主料A为玉米秸秆、薏仁米秸秆、甘蔗渣或火麻秆杂木屑,主料B为松杉锯末;
2)前发酵:按照上述既基质料配方,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后,建成宽1.8~2.0m,高1.8~2m,长不限的垛形堆体;每天监测堆体温度,当温度达到55℃以上时进行第1次翻堆;并继续建堆,当温度达到60℃以上,开始下降时进行第2次翻堆;继续建堆,当温度又一次达到到60℃以上时,保持2~3天后,进行第3次翻堆;继续建堆,5~7天当温度降到45~55℃时,将基质料混匀摊开降温,发酵结束,获得发酵后的基质料;
3)菌棒制作:将发酵后的基质料分装到菌袋中,灭菌冷却后打孔接种,在24~26℃避光培养,50~60天后菌丝长满菌袋获得白鬼笔菌棒;
4)脱袋覆土:菌棒脱袋后,将菌棒首尾相接、间距10cm,平铺于菌床上,立即覆盖粒径为1~2cm粗土,厚度2~3cm,并喷洒基内水刺激菌丝向土生长;当菌丝爬出土面后,覆盖粒径≤0.5cm细土,厚度0.5~1cm,并喷洒表面水刺激形成原基;
5)出菇管理:原基分化阶段,出菇棚昼闭夜开增大温差达到15~20℃刺激原基分化,床面湿度60~65%,空气湿度75~85%,光照强度为100~200lux或散射光;原基长至直径2~3cm的球形时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棚昼开夜闭,保持温度为18~22℃,床面湿度为60~65%,空气湿度85~95%,直到菌蕾成熟形成子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主料中,主料B占20~50%,其余为主料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菌剂为乳酸菌和纤维降解菌剂,按1: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的混合液,有效活菌数≥106个/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孔接种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即先在菌棒的一面均匀打3~4个孔,孔径为2~3cm,孔深为菌棒直径的一半,再在菌棒的另一面相互错开,打3~4个孔,然后,接入与接种口大小相仿的菌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覆土材料为深度≥10cm的菜园土,使用前添加1%的石灰粉用地膜捂3~5天。
CN201610535256.1A 2016-07-08 2016-07-08 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59350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5256.1A CN105935027A (zh) 2016-07-08 2016-07-08 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5256.1A CN105935027A (zh) 2016-07-08 2016-07-08 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5027A true CN105935027A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73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5256.1A Pending CN105935027A (zh) 2016-07-08 2016-07-08 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35027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1265A (zh) * 2016-10-26 2017-04-19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白鬼笔集中出菇方法
CN108901731A (zh) * 2018-04-22 2018-11-30 贵阳中医学院 一种生态种植天麻、猪苓、冬荪的方法
CN109105159A (zh) * 2018-08-14 2019-01-01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冬荪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09105151A (zh) * 2018-08-29 2019-01-01 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红托竹荪免制包二次发酵层播栽培工艺
CN109479625A (zh) * 2018-12-27 2019-03-19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滑子菇栽培基质及滑子菇栽培方法
CN109618810A (zh) * 2018-12-26 2019-04-16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三株冬荪优良菌株的菌种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296178A (zh) * 2020-03-26 2020-06-19 贵州福瑞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薏仁米秸秆生产平菇的方法
CN112154857A (zh) * 2020-11-03 2021-01-01 毕节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冬荪氨基酸含量的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12840952A (zh) * 2021-03-19 2021-05-28 陈明军 一种白鬼笔菌种培养方法
CN114830966A (zh) * 2022-04-27 2022-08-02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杉树林下种植冬荪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0962A (zh) * 2010-10-26 2011-02-02 镇江市京口区瑞京农业科技示范园 一种玉米秸秆栽培竹荪的方法
CN103004475A (zh) * 2013-01-04 2013-04-03 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 白鬼笔高产栽培方法
CN103518533A (zh) * 2013-10-15 2014-01-22 织金县平远文化园林规划设计中心 织金竹荪物料发酵菌棒栽培方法
CN103650922A (zh) * 2013-12-27 2014-03-26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3650921A (zh) * 2013-12-27 2014-03-26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松杉锯末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4186206A (zh) * 2014-09-24 2014-12-10 织金县平远文化园林规划设计中心 一种竹荪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0962A (zh) * 2010-10-26 2011-02-02 镇江市京口区瑞京农业科技示范园 一种玉米秸秆栽培竹荪的方法
CN103004475A (zh) * 2013-01-04 2013-04-03 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 白鬼笔高产栽培方法
CN103518533A (zh) * 2013-10-15 2014-01-22 织金县平远文化园林规划设计中心 织金竹荪物料发酵菌棒栽培方法
CN103650922A (zh) * 2013-12-27 2014-03-26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3650921A (zh) * 2013-12-27 2014-03-26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松杉锯末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4186206A (zh) * 2014-09-24 2014-12-10 织金县平远文化园林规划设计中心 一种竹荪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燕等: "《经济植物开发指南》", 30 June 1990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1265A (zh) * 2016-10-26 2017-04-19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白鬼笔集中出菇方法
CN108901731A (zh) * 2018-04-22 2018-11-30 贵阳中医学院 一种生态种植天麻、猪苓、冬荪的方法
CN109105159A (zh) * 2018-08-14 2019-01-01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冬荪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09105159B (zh) * 2018-08-14 2021-02-19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冬荪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09105151A (zh) * 2018-08-29 2019-01-01 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红托竹荪免制包二次发酵层播栽培工艺
CN109105151B (zh) * 2018-08-29 2021-05-04 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红托竹荪免制包二次发酵层播栽培工艺
CN109618810A (zh) * 2018-12-26 2019-04-16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三株冬荪优良菌株的菌种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479625A (zh) * 2018-12-27 2019-03-19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滑子菇栽培基质及滑子菇栽培方法
CN111296178A (zh) * 2020-03-26 2020-06-19 贵州福瑞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薏仁米秸秆生产平菇的方法
CN112154857A (zh) * 2020-11-03 2021-01-01 毕节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冬荪氨基酸含量的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12840952A (zh) * 2021-03-19 2021-05-28 陈明军 一种白鬼笔菌种培养方法
CN114830966A (zh) * 2022-04-27 2022-08-02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杉树林下种植冬荪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5027A (zh) 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CN104920074B (zh) 一种利用菌类栽培改良土壤有机质的方法
CN103518523B (zh) 山坡果园种草养羊循环模式种植方法
CN106576918A (zh) 一种红托竹荪的栽培方法
CN103563644B (zh) 一种大朵红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03798018A (zh) 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
CN105165513B (zh) 一种果园套种香菇的生产方法
CN109588211A (zh) 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CN102613001A (zh) 利用修剪的芒果枝叶为主要原料在芒果树低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5900687A (zh) 玉米秸秆发酵料菌床栽培竹荪的方法
CN105454164A (zh) 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CN103583226A (zh) 一种茶薪菇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12715272A (zh) 一种大球盖菇的林下反季节栽培方法
Lim Sericulture training manual
CN105993585A (zh) 薏仁米秆发酵料菌床栽培竹荪的方法
CN107969308A (zh) 一种甘蔗种植方法
CN103598000A (zh) 竹荪生态高效栽培方法
CN106358657A (zh) 一种桑园周年间作套种种植方法
CN110419384A (zh) 一种仿生态松茸种植方法
CN105746176A (zh) 火麻秆发酵料菌床栽培竹荪的方法
CN104838860A (zh) 一种草莓模式化栽培技术
CN204217520U (zh) 甘薯的种植装置
CN106888789A (zh) 一种栝楼‑草菇的立体栽培方法
CN108689743A (zh) 工厂化双孢蘑菇生产工艺
CN105900688A (zh) 甘蔗渣发酵料菌床栽培竹荪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