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9096B - 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 Google Patents

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9096B
CN103119096B CN201180046024.5A CN201180046024A CN103119096B CN 103119096 B CN103119096 B CN 103119096B CN 201180046024 A CN201180046024 A CN 201180046024A CN 103119096 B CN103119096 B CN 103119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me
thermoplastic resin
resin combination
analog thermoplastic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60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9096A (zh
Inventor
白川信明
城谷幸助
松田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19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9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9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9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0Fireproofing materials
    • C09K21/06Organic materials
    • C09K21/12Organic material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2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bound to another nitrogen atom
    • C08K5/23Azo-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1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 C08K5/523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with hydroxyary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08L55/02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的阻燃性、机械特性、成型加工性优异,就所述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言,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类树脂(I),含有6~15重量份的磷酸酯类阻燃剂(II)及0.1~3重量份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所述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的粘均分子量[Mv]1,000为~10,000。

Description

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背景技术
由于以ABS树脂为代表的苯乙烯类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质、成型加工性及电绝缘性,所以可以用于以家用电器、OA设备及汽车等各种部件为首的广泛的领域中。然而,由于含有苯乙烯类树脂的大部分塑料为易燃性,所以在安全性问题上针对阻燃化已经公开了多种技术。
通常采用将阻燃化效率高的氯类阻燃剂及溴类阻燃剂和氧化锑配合在树脂中进行阻燃化的方法。但是,上述方法中,为了防止燃烧时火种下落(滴入)而含有较多的阻燃剂,所以存在树脂组合物的机械性质和耐热性恶化的缺点,进而存在成型时或燃烧时由于卤素化合物的分解而产生有毒气体的问题。考虑到近年来的环境问题,谋求不含有氯类阻燃剂及溴类阻燃剂的非卤素类树脂。
作为非卤素类阻燃剂,包括磷类阻燃剂,作为代表性的磷类阻燃剂,一直以来常用磷酸酯。例如已经公开了下述方法:在苯乙烯类树脂中添加聚磷酸酯的方法(专利文献1);在橡胶强化苯乙烯类树脂中添加具有特定结构的磷酸酯的方法(专利文献2);在苯乙烯类树脂中添加液态磷酸酯的方法(专利文献3)等。但是,由于苯乙烯类树脂为极其易燃的树脂,所以磷酸酯的阻燃化效果低,利用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方法得到的组合物中,为了对苯乙烯类树脂赋予阻燃性,必须配合大量磷酸酯,因此,存在不仅机械特性降低,磷酸酯也会渗出,或者成型时产生模污染之类的问题点和成型时产生气体之类的问题点。
另一方面,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点的方法,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使用含有羟基的磷酸酯的方法。但是,含有羟基的磷酸酯的阻燃化效果也低,难以解决上述问题点。进而,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下述方法:为了提高阻燃性,在含有羟基的磷酸酯中添加线型酚醛树脂、以及含有三嗪骨架的化合物作为碳化层形成聚合物。本技术仍然无法解决破坏苯乙烯类树脂原有的机械特性、耐冲击性及成型加工性之类的问题点。进而,由于酚醛树脂为耐光性极差的材料,所以还存在所得树脂组合物的耐光性降低之类的问题点。
另外,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使用阻燃化效果高的红磷作为非卤素阻燃剂,添加具有碳化层形成能力的酚醛树脂作为助阻燃剂的方法。虽然利用本技术可以赋予阻燃性,但是会破坏苯乙烯类树脂原有的机械特性、耐冲击性及成型加工性。进而,存在由红磷将成型品着色为红磷色之类的问题点。
另外,专利文献7公开了通过在苯乙烯类树脂中以特定比例配合作为阻燃剂的特定的磷酸酯类化合物和特定的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可以得到具有高度阻燃性、且机械强度、耐冲击性及成型加工性优异的阻燃性树脂组合物,但有时阻燃性不充分。
另一方面,虽然存在为了提高填充了玻璃纤维等填料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外观(专利文献8)、及提高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专利文献9)而添加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的例子,但是没有发现通过将其添加到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有利于提高该树脂组合物的阻燃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247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402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586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5-24731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7-7044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6-157866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1-49064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昭60-4550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8-1439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缺陷的、阻燃性、机械特性、成型加工性优异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苯乙烯类树脂中配合磷酸酯类阻燃剂及特定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可以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1)~(9)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1)一种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类树脂(I)含有6~15重量份的磷酸酯类阻燃剂(II)及0.1~3重量份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所述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的粘均分子量[Mv]为1,000~10,000。
(2)如(1)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磷酸酯类阻燃剂(II)如下述通式1所示,
(通式1中,R1~R4表示苯基或被不含有卤素的有机残基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一种,R1~R4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R5~R1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R5~R12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Y表示直接键合、O、S、SO2、C(CH3)2、CH2或CHPh中的任一种。Ph表示苯基。)。
(3)如(1)或(2)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如下述通式2所示,
(通式2中,Z表示碳原子数2~5的取代或非取代的亚烷基、亚环己基、氧原子、硫原子或磺酰基。R13~R16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R13~R16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苯乙烯类树脂(I)为以重量比10∶90~50∶50的比例含有接枝共聚物(A)和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的组合物,所述接枝共聚物(A)是将选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b)、丙烯腈类单体(c)、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类单体(d)及能够共聚的其他乙烯基类单体(e)中的1种以上的单体接枝共聚在橡胶质聚合物(a)上得到的,所述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由选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b)、丙烯腈类单体(c)、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类单体(d)及能够共聚的其他乙烯基类单体(e)中的1种以上的单体形成。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磷酸酯类阻燃剂(II)为间苯二酚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f)及/或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g)。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包含0.1~1重量份的含磷有机化合物类抗氧化剂(IV)。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包含0.1~1重量份的聚硅氧烷(silicone)化合物(V)。
(8)一种成型品,是将(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的。
(9)如(8)所述的成型品,其中,阻燃性满足UL94V-2级。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阻燃性、机械特性、成型加工性优异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地说明。
本发明中的苯乙烯类树脂(I)是指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在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上加了橡胶质聚合物(a)得到的聚合物,所述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由选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b)、丙烯腈类单体(c)、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类单体(d)、及能够共聚的其他乙烯基类单体(e)中的1种以上的单体形成。
苯乙烯类树脂(I)为在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上加了橡胶质聚合物(a)的情况下,从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与橡胶质聚合物(a)的相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含有接枝共聚物(A)和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的组合物,所述接枝共聚物(A)是将选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b)、丙烯腈类单体(c)、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类单体(d)及能够共聚的其他乙烯基类单体(e)中的1种以上的单体接枝共聚在橡胶质聚合物(a)上得到的,所述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由选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b)、丙烯腈类单体(c)、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类单体(d)及能够共聚的其他乙烯基类单体(e)中的1种以上的单体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枝共聚物(A)中配合的单体混合物无需全部与橡胶质聚合物(a)结合进行接枝化,也可以以在单体混合物的单体之间结合、不进行接枝化的聚合物的形式含有。但是,接枝率优选为10~100%,较优选为20~50%。
接枝共聚物(A)与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的混合比,优选(A)∶(B)的重量比为10∶90~50∶50的比例,较优选为2080~40∶60。接枝共聚物(A)的比例小于上述范围或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的比例超过上述范围时,存在冲击强度降低的倾向。另外,接枝共聚物(A)的比例超过上述范围时,存在阻燃性、流动性降低的倾向。
接枝共聚物(A)的丙酮可溶部分的还原粘度(ηsp/c)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1~0.6dl/g。在上述范围之外的情况下,耐冲击性降低,或熔融粘度上升,成型性易变差。接枝共聚物(A)的丙酮可溶部分的还原粘度(ηsp/c)更优选为0.3~0.5dl/g。
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的还原粘度(ηsp/c)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1~0.6dl/g。在上述范围之外的情况下,耐冲击性降低,或熔融粘度上升,成型性易变差。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的还原粘度(ηsp/c)更优选为0.3~0.5dl/g。
橡胶质聚合物(a)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二烯类橡胶、丙烯酸类橡胶、乙烯类橡胶等。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聚丁二烯、聚(丁二烯-苯乙烯)、聚(丁二烯-丙烯腈)、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丙烯酸丁酯)、聚(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二烯-丙烯酸乙酯)、乙烯-丙烯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聚(乙烯-异戊二烯)、聚(乙烯-丙烯酸甲酯)等。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可以以1种或2种以上混合物的形式进行使用。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中,从耐冲击性方面考虑,优选使用聚丁二烯、聚(丁二烯-苯乙烯)、聚(丁二烯-丙烯腈)、乙烯-丙烯橡胶。
橡胶质聚合物(a)的重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从耐冲击性等机械强度、成型品外观的均衡性方面考虑,优选0.1~0.5μm。小于0.1μm时,有时所得热塑性组合物的冲击强度降低,超过0.5μm时,成型品外观降低的情况变多。橡胶质聚合物(a)的重均粒径较优选为0.15~0.4μm。
接枝共聚物(A)及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中使用的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b)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及卤代苯乙烯等,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其中,优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特别优选为苯乙烯。
接枝共聚物(A)及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中使用的丙烯腈类单体(c)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其中,从耐冲击性方面考虑,优选丙烯腈。
接枝共聚物(A)及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中使用的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类单体(d)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具有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取代烷基的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氯甲基酯及(甲基)丙烯酸2-氯乙基酯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物(A)及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中使用的能够共聚的其他乙烯基类单体(e)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N-甲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化合物、马来酸等不饱和二羧酸、马来酸酐等不饱和二羧酸酐及丙烯酰胺等不饱和酰胺化合物为代表的能够共聚的乙烯基化合物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使用2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可以使用多种。
接枝共聚物(A)或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均可。单体的投入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初期同时投入、连续投入单体的一部分或全部、或分批投入单体的一部分或全部中的任一种方法。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苯乙烯类树脂(I)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聚苯乙烯树脂、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树脂、AS树脂、AAS树脂、AES树脂、ABS树脂、MAS树脂、MABS树脂、MBA树脂、以及这些树脂与其他树脂的合金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磷酸酯类阻燃剂(II)是指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辛基二苯基酯等磷酸酯类,优选为非卤素类的磷酸酯类。
另外,从阻燃化的效率的方面考虑,较优选下述通式1所示的物质作为磷酸酯类阻燃剂(II),
(通式1中,R1~R4表示苯基或被不含有卤素的有机残基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一种,R1~R4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R5~R1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R5~R12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Y表示直接键合、O、S、SO2、C(CH3)2、CH2或CHPh中的任一种,Ph表示苯基。),
上述通式1所示的磷酸酯类阻燃剂(II)中,R1~R4表示苯基或被不含有卤素的有机残基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一种,R1~R4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枯烯基、基、萘基、茚基及蒽基等,优选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枯烯基及萘基,特别优选苯基、甲苯基及二甲苯基。
另外,上述通式1中,R5~R1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R5~R12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处,作为碳原子数1~5的烷基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异丙基、新戊基、叔戊基、2-异丙基、3-异丙基及新异丙基(neoisopropyl)等,特别优选氢、甲基及乙基,尤其优选氢。
另外,Y表示直接键合、O、S、SO2、C(CH3)2、CH2或CHPh中的任一种,Ph表示苯基。其中,优选C(CH3)2
作为上述通式(1)所示的磷酸酯类阻燃剂(II)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双酚A双磷酸酯、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对苯二酚双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间苯二酚双磷酸酯、间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或它们的取代物、缩合物等。特别是间苯二酚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等在刚性和阻燃性的均衡性方面优异,优选使用。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进行使用。
相对于苯乙烯类树脂(I)100重量份,本发明中的磷酸酯类阻燃剂(II)的配合量为6~15重量份,较优选为8~12重量份。磷酸酯类阻燃剂(II)的配合量小于上述范围时,阻燃性不充分,反之,超过上述范围时,导致出现所得热塑性树脂的机械强度及耐热性降低,气体发生量增加的倾向。
本发明中使用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是指粘均分子量[Mv]为1,000~10,000的低分子量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需要说明的是,粘均分子量[Mv],是指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使用乌氏粘度计求出在温度20℃下的特性粘度[η](单位dl/g),再根据Schnell的粘度式、即[η]=1.23×10-4×(Mv)0.83算出的值。此处特性粘度[η],是指测定各溶液浓度[C](g/dl)下的比粘度[ηsp],根据下述式算出的值。
η=limηsp/c(c→0)。
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可以通过以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为代表举出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以碳酰氯为代表举出的碳酸酯前体的反应得到。
作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举出:可例举2,2-双(4-羟基苯基)丙烷(以下有时记作双酚A)、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辛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1,1-双(3-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3~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环己基-4-羟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等的双(羟基芳基)烷类;可例举1,1-双(4-羟基苯基)环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等的双(羟基芳基)环烷类;可例举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等的含有Cardo结构的双酚类;可例举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醚等的二羟基二芳基醚类;可例举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硫醚等的二羟基二芳基硫醚类;可例举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亚砜等的二羟基二芳基亚砜类;可例举4,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砜等的二羟基二芳基砜类;对苯二酚、间苯二酚、4,4’-二羟基二苯基等。
其中,优选的是双(4-羟基苯基)烷类,特别优选的是双酚A。上述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进行使用。
作为与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反应的碳酸酯前体,使用酰卤、碳酸酯、卤甲酸酯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碳酰氯;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苯酯等碳酸二芳基酯类;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碳酸二烷基酯类;二苯酚的二卤甲酸酯等。其中,大多优选使用碳酰氯。上述碳酸酯前体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进行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现有已知的方法制造,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界面聚合法(碳酰氯法)、熔融酯交换法、溶液聚合法(吡啶法)、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预聚物的固相酯交换法等。
利用界面聚合法的反应如下进行,即,在相对于反应为惰性的有机溶剂、碱性水溶液的存在下,通常将pH保持在9以上,使用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根据需要的分子量调节剂(封端剂)及为了防止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氧化的抗氧化剂,与碳酰氯反应,然后,添加叔胺或季铵盐等聚合催化剂,进行界面聚合,由此得到聚碳酸酯。分子量调节剂的添加只要在从光气化时到聚合反应开始时为止的期间内即可,没有特别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反应温度例如为0~40℃,反应时间例如为数分钟(例如10分钟)~数小时(例如6小时)。
作为能够用于界面聚合的有机溶剂,只要相对于界面聚合反应为非活性、且不与水混合即可,可以使用任意有机溶剂。可以举出例如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单氯苯、二氯苯等氯化烃、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等。另外,作为碱性水溶液中使用的碱性化合物,可以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
作为能够用于界面聚合的分子量调节剂,可以举出具有一元酚羟基的化合物及氯甲酸苯基酯。作为具有一元酚羟基的化合物,可以举出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间丙基苯酚、对丙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及对长链烷基取代苯酚等。对于分子量调节剂的使用量,相对于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100摩尔,优选为0.5摩尔以上,较优选为1摩尔以上。
利用界面聚合进行制造的情况下,作为聚合催化剂,可以举出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三丙胺、三己胺、吡啶等叔胺类;苄基三甲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等季铵盐等。
利用熔融酯交换法进行的反应例如为碳酸二酯与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酯交换反应。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举出与前述同样的化合物,上述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进行使用。其中,优选双酚A。
作为碳酸二酯,可以举出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叔丁酯等碳酸二烷基酯化合物;碳酸二苯酯及碳酸二甲苯酯等取代碳酸二苯酯等。碳酸二酯优选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酯或取代碳酸二苯酯,较优选为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酯,特别优选为碳酸二苯酯。
通常,通过调节碳酸二酯与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混合比率、或调节反应时的减压度,可以得到具有所期望的分子量及末端羟基量的聚碳酸酯。作为更积极的方法,还公知在反应时另行添加封端剂的调节方法。作为此时的封端剂,可以举出一元酚类、一元羧酸类、碳酸二酯类。末端羟基量对产品聚碳酸酯的热稳定性、水解稳定性、色调等有较大影响。还取决于用途,为了使其具有实用的物性,优选为1,000ppm以下,较优选为700ppm以下。
另外,利用酯交换法进行制造的情况下,末端羟基量优选为100ppm以上。通过形成上述末端羟基量,可以抑制分子量降低,色调也可以更良好。因此,相对于1摩尔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优选以等摩尔量以上使用碳酸二酯,较优选以1.01~1.30摩尔的量使用碳酸二酯,特别优选以1.02~1.2的摩尔比使用碳酸二酯。
利用酯交换法进行制造的情况下,通常使用酯交换催化剂。酯交换催化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碱金属化合物及/或碱土类金属化合物。另外,还可以辅助地同时使用碱性硼化合物、碱性磷化合物、碱性铵化合物或胺类化合物等碱性化合物。作为使用上述原料的酯交换反应,可以举出下述方法:在100~320℃的温度下进行反应,最终在绝对压力2.6×102Pa(2mmHg)以下的减压条件下,一边除去芳香族羟基化合物等副产物,一边进行熔融缩聚反应。
熔融缩聚可以以分批式或连续地进行,但考虑到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成分的稳定性等时,优选以连续式进行。作为酯交换法聚碳酸酯中的催化剂的失活剂,优选使用中和该催化剂的化合物、例如含硫的酸性化合物或由其形成的衍生物。对于上述中和催化剂的化合物,相对于该催化剂含有的碱金属,优选在0.5~10当量的范围内、较优选1~5当量的范围内进行添加。进而,对于上述中和催化剂的化合物,相对于聚碳酸酯,优选在1~100ppm的范围内、较优选在1~20ppm的范围内进行添加。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的分子量,以由特性粘度[η]换算的粘均分子量[Mv]计在1,000~10,000的范围内。粘均分子量[Mv]小于1,000时,担心成型时从成型品中渗出,另外,耐冲击性降低。另一方面,粘均分子量[Mv]超过10,000时,阻燃性降低,不会稳定地体现出UL94V-2的阻燃性。而且,考虑到它们的均衡性时,粘均分子量[Mv]优选为1,500~9,000,较优选为2,000~8,00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将粘均分子量不同的2种以上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混合,得到上述粘均分子量[Mv]。上述情况下,也可以混合使用粘均分子量在上述优选的范围之外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只要通过上述方法得到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使用具有通式2所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粘均分子量[Mv]为1,000~10,000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
(式中,Z表示碳原子数2~5的取代亚烷基或非取代的亚烷基、亚环己基、氧原子、硫原子或磺酰基。R13~R16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R13~R16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中使用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的添加量相对于苯乙烯类树脂(I)100重量份为0.1~3重量份,优选为0.2~2.5重量份,较优选为0.3~2重量份。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的添加量小于上述范围时,阻燃性不充分,反之,超过上述范围时,导致所得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及耐热性降低,气体发生量增加的倾向,故不优选。
本发明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从防止熔融时劣化的观点考虑,优选添加抗氧化剂,特别是考虑到添加时对阻燃性不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优选含磷有机化合物类抗氧化剂(IV)。作为含磷有机化合物类抗氧化剂(IV),可以使用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四(4,6-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Phosphonite)等,其中,优选使用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相对于苯乙烯类树脂(I)100重量份,本发明中的含磷有机化合物类抗氧化剂(IV)的配合量优选为0.1~1重量份,较优选为0.3~0.8重量份。配合量小于上述范围时,防止熔融时的劣化效果不充分,反之,超过上述范围时,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时的气体发生量增加,故不优选。
本发明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从提高阻燃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添加聚硅氧烷化合物(V)。作为聚硅氧烷化合物(V),可以举出有机硅粉末(siliconepowder)、硅橡胶(siliconerubber)、硅油(siliconeoil)、有机硅树脂(siliconeresin)、及改良了相容性和反应性的上述物质的衍生物。另外,聚硅氧烷化合物(V)中也可以含有二氧化硅填充剂,作为其混合方法,通常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
本发明中的聚硅氧烷化合物(V)的配合量相对于苯乙烯类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1~1重量份,较优选为0.3~0.8重量份。配合量小于上述范围时,阻燃性提高所产生的效果不充分,反之,超过上述范围时,与流动性降低、机械物性降低有关,不优选。
关于本发明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使用例如V型搅拌机、高速混合机(supermixer)、高速悬浮混合机(superfloater)及亨舍尔混合机(HenschelMixer)等混合机将(I)~(V)进行预混合而得到的组合物,通常多为将上述预混合物均匀地熔融混合而得到的混合物。上述混合物可以如下得到,即,使用混炼装置在例如优选200~280℃、较优选220~260℃左右的温度下将上述预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进行颗粒化。作为具体的熔融混炼、颗粒化的方法,可以举出下述方法:使用各种熔融混合机、例如捏合机、单螺杆挤出机及双螺杆挤出机等将树脂组合物进行熔融、挤出,利用造粒机进行颗粒化。
除此之外,在不破坏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通过在本发明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配合下述物质,可以进一步改良作为成型用树脂组合物的性能,所述物质为聚氯乙烯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树脂、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树脂、脂肪族聚酯(聚乳酸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基酯等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或各种弹性体类等。为了不破坏本发明的目的、即不引起阻燃性、机械强度降低而配合上述成分的情况下,其范围可根据配合的成分的不同而不同,但相对于苯乙烯类树脂(I)100重量份,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
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本发明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1种以上的下述通常的添加剂:玻璃纤维、玻璃粉末、玻璃珠、玻璃鳞片、氧化铝、氧化铝纤维、碳纤维、石墨纤维、不锈钢纤维、晶须、钛酸钾纤维、硅灰石、石棉、硬粘土、烧成粘土、滑石、高岭土、云母、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铝及矿物等无机填充材料、受阻酚类、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苯甲酸酯类及氰基丙烯酸酯类等紫外线吸收剂、高级脂肪酸、酸酯类及酰胺类、以及高级醇等润滑剂及增塑剂、褐煤酸及其盐、其酯、其半酯、硬脂醇、硬脂酰胺及乙烯蜡等脱模剂、亚磷酸盐、次磷酸盐等防着色剂、马来酸酐、琥珀酸酐等中和剂、成核剂、胺类、磺酸类、聚醚类等抗静电剂、炭黑、颜料、染料等着色剂等。
由此得到的本发明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真空成型、压缩成型及气体辅助成型等现有热塑性树脂的成型中使用的公知的方法进行成型,对成型方法本身没有特别限制。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及比较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1)重均橡胶粒径
根据“RubberAgeVol.88p.484~490(1960),E.Schmidt,P.H.Biddison”所记载的藻酸钠法求出。即,利用藻酸钠的浓度的不同膏化的聚丁二烯粒径不同的情况,由膏化后的重量比例和藻酸钠浓度的累积重量分率求出累积重量分率50%的粒径。
(2)接枝率
在规定量(m)的接枝共聚物中加入丙酮,回流3小时,将上述溶液在8800r/min(10000G)下离心分离40分钟后,过滤得到不溶成分,将上述不溶成分在60℃下进行减压干燥5小时,测定重量(n)。根据下述式子算出接枝率。
接枝率(%)={[(n)-(m)×L]/[(m)×L]}×100
此处,L为接枝共聚物的橡胶含有率。
(3)还原粘度[ηsp/c]
在1g样品中加入200ml丙酮,回流3小时,将上述溶液在8800r/min(10000G)下离心分离40分钟后,过滤不溶成分。用旋转蒸发仪将滤液浓缩,将析出物(丙酮可溶成分)在60℃下进行减压干燥5小时后,调节至0.4g/100ml(甲基乙基酮、30℃),使用乌氏粘度计测定[ηsp/c]。
(4)特性粘度[η]
将1g样品均匀地溶解于100cm3二氯甲烷中,使用乌氏粘度计测定比粘度[ηsp]。进而,改变浓度,同样地测定比粘度,将以浓度[c]和[ηsp/c]绘制的曲线向浓度为零一侧外推,将得到的值作为特性粘度[η]。即,根据η=limηsp/c(c→0)算出。
(5)阻燃性[UL94V-2]
对于利用注射成型得到的厚0.75mm及厚3mm的阻燃性评价用试验片,根据UL94中规定的评价标准评价阻燃性。将燃烧试验片保持为垂直,在燃烧试验片的下端中央接触长20mm的蓝色火焰10秒后,离开火焰测定燃烧时间。之后,第一次的火焰消失,测定再次接触火焰10秒后的燃烧时间和发光消火时间。判定如下所述。
[V-2]:
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接触火焰后30秒以上不燃烧,第二次接触火焰后的发光消火时间为60秒以内。置于30cm下方的纱布也可以着火。需要说明的是,测定以n=5实行。进而,5片燃烧试验片的有焰燃烧时间的总计为250秒以内。
[V-2NG]:
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接触火焰后30秒开始燃烧,或第二次接触火焰后的发光消火时间为60秒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测定以n=5实行。另外,将5片燃烧试验片的有焰燃烧时间的总计大于250秒的情况也作为NG。
(6)熔体流动速率
基于ISO-1133(2005年),在220℃、98N的条件下测定在80℃热风干燥机中干燥3小时得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颗粒。
(7)负荷挠曲温度
按照ISO75(2004年)的规定,在试验片厚4.0mm、1.8MPa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8)却贝冲击强度
按照ISO179(2000年)的规定,在引入V缺口(剩余宽度8.0mm)的、23℃、50%RH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9)挥发成分
称量在80℃热风干燥机中预干燥3小时得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颗粒3g,在设定为180℃的吉尔老化恒温箱(Geeroven)中,进行加热处理3小时后,在调节温度至23℃的室内、在干燥器中保管30分钟,使其稳定化后,进行称量,算出相对于加热处理前的重量减少率。测定以n=3实行,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将其作为挥发成分。
[参考例1]接枝共聚物(A)的制造方法
接枝共聚物(A)-1
在氮置换过的反应器中投入纯水120重量份、葡萄糖0.5重量份、焦磷酸钠0.5重量份、硫酸亚铁0.005重量份及聚丁二烯胶乳(重均橡胶粒径0.3μm、凝胶含有率85%)60重量份(以固态成分换算),一边搅拌一边将反应器内的温度升温至65℃。将内部温度达到65℃的时刻作为聚合开始,经过5小时连续滴入由单体(苯乙烯30重量份及丙烯腈10重量份)及叔十二烷硫醇0.3重量份形成的混合物。同时并行经过7小时连续滴入由氢过氧化枯烯0.25重量份,油酸钾2.5重量份及纯水25重量份形成的水溶液,结束反应。将所得苯乙烯类共聚物胶乳用硫酸凝固,用氢氧化钠中和后,清洗,过滤,干燥,得到接枝共聚物(A)。上述苯乙烯类接枝共聚物(A)的接枝率为35%,丙酮可溶成分的还原粘度ηsp/c为0.35dl/g。
接枝共聚物(A)-2
在反应容器中投入聚丁二烯胶乳(重均橡胶粒径0.3μm、凝胶含有率85%)50重量份(以固态成分换算)、纯水200重量份、甲醛合次硫酸氢钠0.4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钠0.1重量份、硫酸亚铁0.01重量份及磷酸钠0.1重量份,进行氮置换后调节温度至65℃,在搅拌条件下经过4小时连续滴入苯乙烯11.5重量份、丙烯腈4.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4.5重量份及正十二烷硫醇0.3重量份的单体混合物。同时并行经过5小时连续滴入氢过氧化枯烯0.25重量份、作为乳化剂的月桂酸钠2.5重量份及纯水25重量份的混合物,滴入结束后再保持1小时,结束聚合。将结束聚合后的胶乳用1.5%硫酸凝固,然后用氢氧化钠中和,清洗,离心分离,干燥,得到粉状接枝共聚物。所得接枝共聚物(A)的接枝成分的接枝率为45%。
[参考例2]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的制造方法
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1
使用连续式本体聚合装置如下所述地进行共聚和树脂成分的混合,所述连续式本体聚合装置由具备用于单体蒸汽的蒸发回流的冷凝器及螺旋带叶轮的2m3完全混合型聚合槽、单螺杆挤出机型预热机、和具备双螺杆挤出机型脱单体机及以串联的方式与距脱单体机前端1/3长的机筒部连接的加热装置的双螺杆挤出机型送料机构成。
首先,将由苯乙烯70.0重量份、丙烯腈30.0重量份、正辛硫醇0.15重量份及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0.01重量份形成的单体混合物以150kg/小时连续地供给至聚合槽,保持聚合温度130℃、槽内压0.08MPa进行连续本体聚合。将聚合槽中的聚合反应混合物的聚合率控制在74~76%之间。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型脱单体机将未反应单体从排气口(vent)中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使表观聚合率为99%以上,以束状喷出所得聚合反应产物,利用切割器(cutter)进行切割,将其颗粒化,得到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1。上述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1的还原粘度ηsp/c为0.53dl/g。
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2
将由苯乙烯70.0重量份、丙烯腈30.0重量份、正辛硫醇0.2重量份及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0.01重量份形成的单体混合物与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1同样地进行聚合,得到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2。上述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2的还原粘度ηsp/c为0.43dl/g。
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3
在20升高压釜中加入将0.0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共聚物(日本特公昭45-24151号公报记载)溶解于165重量份纯水中得到的溶液,在400rpm下进行搅拌,对体系内进行氮气置换。然后,将丙烯腈5.0重量份、苯乙烯2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70重量份、偶氮二异丁腈0.4重量份及叔十二烷硫醇0.30重量份的混合溶液在反应体系内一边搅拌一边进行添加,在60℃下开始共聚反应。进而,经过15分钟升温至65℃后,经过50分钟升温至100℃。达到后控制在100℃下30分钟,之后进行冷却,进行聚合物的分离、清洗、干燥,得到珠球状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3。所得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3的还原粘度ηsp/c为0.32dl/g。
[参考例3]磷酸酯类阻燃剂(II)
磷酸酯类阻燃剂(II)-1
准备间苯二酚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商品名:PX200、大八化学工业制、磷含量:9.0%)。
磷酸酯类阻燃剂(II)-2
准备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商品名:CR733S、大八化学工业制、磷含量:10.5%)。
[参考例4]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
将双酚A5.472kg(24mol)、连二亚硫酸钠(hydrosulfite)6.0g、对叔丁基苯酚1.028kg溶解于8重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42.1L中,配制溶液A。另外,将二氯甲烷24.0L进行搅拌,同时一边保持在15℃一边经过50分钟吹入碳酰氯3.0kg,配制溶液B。然后,一边搅拌溶液A一边在溶液A中加入溶液B使其反应。反应后,加入12.0mL的三乙胺,在20~25℃下搅拌约1小时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将反应液分离为水相和有机相,将有机相用磷酸中和,重复进行水洗直至洗液(水相)的导电率为10μS/cm以下。将所得聚合物溶液滴入保持为45℃的温水中,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白色粉末状沉淀物。将上述沉淀物过滤,在110℃下干燥24小时,得到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
20℃下的特性粘度[η]为0.19dl/g。已知特性粘度[η]和粘均分子量[Mv]之间存在Schnell的粘度式:[η]=1.23×10-4×(Mv)0.83的关系,根据特性粘度[η]的值进行换算,结果确认了[Mv]为6,950。另外,通过红外线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结果确认到在1770cm-1附近由羰基产生的吸收、在1240cm-1附近由醚键产生的吸收,确认为具有碳酸酯键的聚碳酸酯树脂。
[参考例5]芳香族聚碳酸酯
准备TARFLONA1900(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制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Mv]:19,000、末端对叔丁基苯氧基改性)。
[参考例6]脂肪族聚酯树脂
准备NatureWorks公司制聚乳酸(重均分子量200,000、L-乳酸单元99%、D-乳酸单元1%、熔点175℃的聚-L-乳酸)。
[参考例7]含磷有机化合物类抗氧化剂(IV)
准备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商品名:“ADKStab”PEP-8、株式会社ADEKA制)。
[参考例8]聚硅氧烷化合物(V)
准备聚硅氧烷粉末(商品名:DC4-7081、东丽DowCorning株式会社制)。
[实施例1~13]
将参考例中给出的接枝共聚物(A)、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磷酸酯类阻燃剂(II)、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脂肪族聚酯树脂、含磷有机化合物类抗氧化剂(IV)、聚硅氧烷化合物(V)按照表1所示的配合比进行混合,使用带有排气口的40mm单螺杆挤出机,在筒体(cylinder)设定温度230℃下进行熔融混炼、挤出,由此制造颗粒状的阻燃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将所得颗粒在80℃热风干燥机中预干燥3小时,使用住友重机械工业公司制电动注射成型机SE50,在筒体温度230℃、模温度60℃下成型ISO527(1993年)中规定的拉伸试验片(全长150mm、试验部的宽度10mm、厚度4mm)。成型性均没有问题,可以得到合格品。将本成型片进行加工,制作负荷挠曲温度、却贝冲击强度测定用试验片。实施例1~13的各物性示于表1。
[比较例1~11]
将参考例中给出的接枝共聚物(A)、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磷酸酯类阻燃剂(II)、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脂肪族聚酯树脂、芳香族聚碳酸酯、含磷有机化合物类抗氧化剂(IV)、聚硅氧烷化合物(V)按照表2所示的配合比进行混合,利用与实施例同样的方法制造颗粒状阻燃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将所得颗粒按照与实施例同样的方法进行成型,将所得成型片制作成负荷挠曲温度、却贝冲击强度测定用试验片。比较例1~11的各物性示于表2。
由表1、2的结果可知下述事实。
本发明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实施例1~13)的阻燃性、流动性、耐热性及机械强度都是均衡优异的。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7、8中,在不破坏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给出加入参考例6所示的脂肪族聚酯树脂即聚乳酸的例子。
另一方面,比较例1、5、6、7中,没有添加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分别与实施例1、5、7、11相比,阻燃性差。反之,比较例2、8中,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添加量多,分别与实施例1、11相比,机械强度差,气体产生量多。
比较例3、9中,磷酸酯类阻燃剂(II)的添加量少,分别与实施例1、11相比,阻燃性差。另一方面,比较例4、10中,磷酸酯化合物(II)的添加量多,与实施例1、11相比,机械强度差,气体产生量多。
比较例11中,添加参考例5所示的粘均分子量[Mv]为19,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代替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与实施例11相比,阻燃性降低,为UL94V-2NG。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在阻燃性、成型加工性方面优异,可以用于电气·电子部件、汽车部件、机械装置部件、OA设备、家电设备等的外壳及它们的部件类等各种用途。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例如各种齿轮、各种壳体、传感器、LEP灯、连接器、插座、电阻器、继电器箱、开关、线圈骨架、冷凝器、可变电容器壳体、光学拾波器、震荡子、各种端子板、变压器、插头、印刷线路板、调谐器、扬声器、麦克风、耳机、小型电机(motor)、磁头底部、电源模块、外壳、半导体、液晶、FDD底座、FDD底盘、电机电刷架、抛物面天线、计算机相关部件等为代表的电气·电子部件、VTR部件、电视框、基座、后板部件等电视部件、熨斗、吹风机、烹饪器部件、微波炉部件、音响部件、LaserDisc(注册商标)和压缩盘等音声机器部件、照明部件、冰箱部件、空调部件、打字机部件、文字处理机部件等为代表的家庭、事务电气产品部件、办公室计算机相关部件、电话机相关部件、传真机相关部件、复印机相关部件、清洗用工具、无油轴承、船尾轴承、水中轴承等各种轴承、马达(motor)部件、打火机、打字机等为代表的机械相关部件、显微镜、双筒望远镜、照相机、时钟等为代表的光学机器、精密机械相关部件、交流发电机端线、交流发电机连接器、IC调节器、排气阀等各种阀、燃料相关·排气系统·吸气系统各种管、空气进气口喷嘴通气管、吸入集合管、燃料泵、马达冷却水接头、汽化器主体、汽化器垫片、排气传感器、冷却水传感器、油温传感器、制动器摩擦衬块磨损传感器(brakepadwearsensor)、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hrottlepositionsensor)、曲轴位置传感器(crankshaftpositionsensor)、空气流量计、空调用恒温器基座、暖气设备热风流量控制阀、散热器电机用刷架、水泵叶轮、涡轮叶片、刮水器电动机相关部件、分配器、起动器开关、起动继电器、变速器用束线、窗清洗器喷嘴、空调面板开关基板、燃料相关电磁阀用线圈、熔断器用连接器、电话终端、电气设备部件绝缘板、步进电机叶轮、灯座、灯反射器、灯外壳、制动器汽缸活塞、螺线管线管、发动机机油过滤器、点火装置壳体等,对于上述各种用途来说是极其有用的。

Claims (8)

1.一种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类树脂(I)含有6~15重量份的磷酸酯类阻燃剂(II)及0.1~3重量份的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所述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的粘均分子量[Mv]为1,000~9,000,其中,磷酸酯类阻燃剂(II)如下述通式1所示,
通式1:
通式1中,R1~R4表示苯基或被不含有卤素的有机残基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一种,R1~R4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R5~R1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R5~R12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Y表示直接键合、-O-、-S-、-SO2-、-C(CH3)2-、-CH2-或-CHPh-中的任一种,Ph表示苯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芳香族碳酸酯低聚物(III)如下述通式2所示,
通式2:
通式2中,Z表示碳原子数2~5的取代或非取代的亚烷基、亚环己基、氧原子、硫原子或磺酰基,R13~R16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R13~R16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苯乙烯类树脂(I)为以重量比10:90~50:50的比例含有接枝共聚物(A)和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的组合物,所述接枝共聚物(A)是将选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b)、丙烯腈类单体(c)、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类单体(d)及能够共聚的其他乙烯基类单体(e)中的1种以上的单体接枝共聚在橡胶质聚合物(a)上得到的,所述乙烯基类(共)聚合物(B)由选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b)、丙烯腈类单体(c)、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类单体(d)及能够共聚的其他乙烯基类单体(e)中的1种以上的单体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磷酸酯类阻燃剂(II)为间苯二酚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f)及/或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包含0.1~1重量份的含磷有机化合物类抗氧化剂(IV)。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包含0.1~1重量份的聚硅氧烷化合物(V)。
7.一种成型品,是将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品,其中,阻燃性满足UL94V-2级。
CN201180046024.5A 2010-09-22 2011-09-21 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Active CN1031190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2430 2010-09-22
JP2010212430 2010-09-22
PCT/JP2011/071427 WO2012039410A1 (ja) 2010-09-22 2011-09-21 難燃性スチレン系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9096A CN103119096A (zh) 2013-05-22
CN103119096B true CN103119096B (zh) 2016-01-20

Family

ID=45873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6024.5A Active CN103119096B (zh) 2010-09-22 2011-09-21 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21963B2 (zh)
EP (1) EP2620473B1 (zh)
JP (1) JP5783047B2 (zh)
CN (1) CN103119096B (zh)
MY (1) MY161153A (zh)
TW (1) TWI507468B (zh)
WO (1) WO20120394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6269B2 (ja) * 2010-09-27 2015-07-29 日本エイアンドエル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6149783B2 (ja) * 2014-03-31 2017-06-21 ユーエムジー・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KR101900270B1 (ko) * 2014-12-30 2018-09-20 금호석유화학 주식회사 친환경적이며 도금 특성이 우수한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WO2019003531A1 (ja) * 2017-06-27 2019-01-0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熱可塑性樹脂成形体
CN109307898B (zh) * 2017-07-28 2021-06-29 深圳市柯达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因不同材料变更反射的方法
DE102018110753A1 (de) * 2017-08-21 2019-02-21 ECO Holding 1 GmbH Elektrohydraulisches Venti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ektrohydraulischen Ventils
CN108424604B (zh) * 2018-04-29 2020-09-29 乐清市川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阻燃hi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7280133B2 (ja) * 2019-07-17 2023-05-23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KR102383997B1 (ko) * 2020-04-24 2022-04-08 주식회사 삼양사 히드록시 말단 폴리실록산 혼합물을 이용한 폴리실록산-폴리카보네이트 공중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4004A (en) * 1997-03-27 1999-01-26 Samyang Corporation Flame retardant 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heat distortion tempera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524151Y1 (zh) 1968-07-09 1970-09-22
JPS5924736A (ja) 1982-08-02 1984-02-08 Adeka Argus Chem Co Ltd 難燃性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S604550A (ja) 1983-06-21 1985-01-11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成形用ポリカ−ボネ−ト樹脂組成物
JP2607330B2 (ja) 1992-03-05 1997-05-07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良流動耐熱耐衝撃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H06157866A (ja) 1992-11-20 1994-06-07 Asahi Chem Ind Co Ltd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JP3301029B2 (ja) 1993-07-16 2002-07-15 新日鐵化学株式会社 難燃非滴下性樹脂組成物
JP3192292B2 (ja) 1993-09-07 2001-07-23 旭化成株式会社 耐ドリップ性と流動性の優れた難燃耐熱性樹脂組成物
JPH115869A (ja) 1997-06-17 1999-01-12 Asahi Chem Ind Co Ltd 液状リン系難燃剤
JP4479934B2 (ja) 1997-11-11 2010-06-09 日本エイアンドエル株式会社 難燃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4056138B2 (ja) 1998-07-31 2008-03-05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TW523533B (en) * 1999-05-28 2003-03-11 Toray Industries Flame-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ing product formed of the same
JP4576666B2 (ja) * 1999-05-28 2010-11-10 東レ株式会社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TW200302894A (en) * 2002-02-05 2003-08-16 Y K K Corp Flame-resistance molded article and fabric product
JP2004043562A (ja) * 2002-07-09 2004-02-12 Techno Polymer Co Ltd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KR20060031191A (ko) 2004-10-07 2006-04-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난연 성능을 보유한 고충격 스티렌계 수지 조성물
JP4919407B2 (ja) 2006-12-08 2012-04-18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07270156A (ja) * 2007-06-13 2007-10-18 Ge Plastics Japan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成形体
US20090118412A1 (en) * 2007-11-01 2009-05-07 Veerag Yagnik Mehta New and novel engineering resin thermoplastic silicone vulcanizates
JP5564772B2 (ja) * 2008-09-12 2014-08-06 東レ株式会社 制電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4004A (en) * 1997-03-27 1999-01-26 Samyang Corporation Flame retardant 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heat distortion tempera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21293A1 (en) 2013-08-29
JP5783047B2 (ja) 2015-09-24
MY161153A (en) 2017-04-14
EP2620473A4 (en) 2014-03-19
WO2012039410A1 (ja) 2012-03-29
TW201224038A (en) 2012-06-16
JPWO2012039410A1 (ja) 2014-02-03
US9321963B2 (en) 2016-04-26
TWI507468B (zh) 2015-11-11
CN103119096A (zh) 2013-05-22
EP2620473A1 (en) 2013-07-31
EP2620473B1 (en)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9096B (zh) 阻燃性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JP4169437B2 (ja)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EP0558266B1 (en) Low gloss flame-retarded polycarbonate/ABS blends
JPS63278961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成形用組成物
CN111615538A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模制品
CA2596519C (en) Polycarbonate moulding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hydrolysis resistance
JP2002302597A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4133138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TWI248458B (en) Flame-resistant and heat-resistant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JP3899178B2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KR100744730B1 (ko) 난연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성형품
JP5168504B2 (ja) 有機樹脂難燃化用添加剤、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4536993B2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の成形品
JP2004018765A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の成形品
EP2561004B1 (en) Polycarbonate copolymer
JP3948812B2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TWI684622B (zh)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JP2002302598A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4017923B2 (ja) 難燃性樹脂成形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の成形品
JP3775952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
JP2003165911A (ja) 難燃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H11323063A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WO1998010020A1 (fr) Composition de resine thermoplastique
JP2004018767A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の成形品
JP2004018766A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の成形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