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8368B - 电力供应系统和用于机动车的电力供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力供应系统和用于机动车的电力供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8368B
CN103078368B CN201210579581.XA CN201210579581A CN103078368B CN 103078368 B CN103078368 B CN 103078368B CN 201210579581 A CN201210579581 A CN 201210579581A CN 103078368 B CN103078368 B CN 1030783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battery
film
electronic devic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95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8368A (zh
Inventor
盐野入丰
小山润
黑川义元
山崎舜平
池田隆之
长多刚
热海知昭
石井将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78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8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8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83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8/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y from forces of nature, e.g. sun or wind
    • B60L8/003Converting light into electric energy, e.g. by using photo-voltaic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5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02J50/27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eceiving antennas, e.g. rectenna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02J50/40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the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the two or more receiving devices being integrated in the same unit, e.g. power mats with several coils or antennas with several sub-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一种电力供应系统和用于机动车的电力供应系统,为可移动电子装置提供一种电力接收装置,当对电池充电时,电力接收装置简化了从作为电源装置的电力馈线对电池的充电,并且不具有由于与继电器端子相关的外部因素而引起的故障,或由直接连接电池和电力馈线而引起的继电器端子的损坏,此外还提供一种包括电力接收装置的电子装置。在可移动电子装置中提供用于供应电力的天线电路和增强天线。天线电路经由增强天线接收例如电磁波的无线电信号,并且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向电池提供通过无线电信号的接收所获得的电力。

Description

电力供应系统和用于机动车的电力供应系统
本分案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0780005996.3,申请日为2007年3月5日,发明名称为“电力供应系统和用于机动车的电力供应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接收装置。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经由无线电波接收电力的电力接收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无线电波接收电力的具有天线的电力接收装置,以及涉及用于经由无线电波向电力接收装置供应电力的具有天线的使用电力馈线的电力供应系统。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提及的“电力接收装置”通常表示经由无线电信号从位于外部的电力供应装置接收电力供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电器正得到广泛使用,并且在市场上存在各种电器。具体地,近年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传播非常显著。作为实例,便携式电话、数码摄像机等变得很方便,它们具有高清晰度的显示部分、以及更持久和低功耗的电池。作为驱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在其中安装用作充电装置的电池。作为电池,使用例如锂离子电池的二次(secondary)电池(以下称为电池)。目前,从插入到家用交流电源中的交流适配器(作为电力供应装置)对电池充电(见对比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5-150022)。
应注意,例如自行车、机动车(包括电动车、和通过电力向前驱动的交通工具,而不管它们是具有4个车轮还是2个车轮)的交通工具等也包括在这种具有电池的电子装置中。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具有电池的交通工具都称为“可移动电子装置”(“可移动装置”)。
发明内容
然而,可移动电子装置(例如便携式电话和数码摄像机)的使用频率稳步增加,并且存在对于解决运行时间的提高电池持久性和降低电池功耗的限制。此外,为了对在便携式电话、数码摄像机等中嵌入的作为电源的电池充电,除了经由家用交流电源通过交流适配器从充电器充电之外或从商业可用的一次电池充电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方法。因此,对于用户来说充电很麻烦,并且对于用户来说,当他们在室外活动时,必须随身携带作为电源装置的交流适配器或一次(primary)电池,从而带来了麻烦。
此外,在作为可移动电子装置的机动车中,通过燃机进行电池充电。然而,需要通过向电池充电的电力对火花塞点火来启动燃机。因此,在由于机动车某一长时间段没有使用而使得电池“电力不足”时,不能够进行火花塞的点火,并且为了启动燃机,必须使用线缆从车辆外部直接供应电力,这在安全性和方便性方面都是问题。
此外,为了使用交流适配器从家用交流电源充电或从商业可用一次电池充电,必须在可移动电子装置中提供继电器端子作为向电池供应电力的部分。因此,得到使得继电器端子暴露的结构或通过保护部分使得继电器端子暴露的结构。因此,存在当继电器端子损害或有缺陷时会发生故障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可移动电子装置提供一种电力接收装置,其简化了从作为电源装置的电力馈线对作为充电装置的电池的充电,其中不可能发生由于与直接连接电池和电源装置的继电器端子相关的外部因素而引起的故障,并且不可能对继电器端子本身造成损害。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电力接收装置的电子装置。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可移动电子装置中供应电力的天线电路。此外,在本发明中,经由例如电磁波的无线电信号向天线电路供应电力。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向电池提供无线电信号作为电力,从而对电池充电。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包括天线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天线电路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经由信号处理电路向电池输入无线电信号,于是对电池充电。
此外,与上述电力接收装置不同的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包括天线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天线电路接收从电力馈线提供的无线电信号,并且经由信号处理电路向电池输入无线电信号,于是对电池充电。
本发明的另一电力接收装置包括天线电路、增强天线、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天线电路通过增强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经由信号处理电路向电池输入无线电信号,于是对电池充电。
本发明的又一电力接收装置包括天线电路、增强天线、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天线电路通过增强天线接收从电力馈线提供的无线电信号,并且经由信号处理电路向电池输入无线电信号,于是对电池充电。
本发明的电池可向信号处理电路中包括的电源电路供应电力。
本发明的天线电路可使用电磁感应方法接收无线电信号。
本发明中的电池可以是锂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锂离子电池、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镉电池、有机基电池、铅酸电池、空气二次电池、镍锌电池、银锌电池或电容器。
此外,本发明可以是包括电力接收装置的电子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以是便携式电话、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便携式图像再现装置、数码摄像机、便携式信息终端、电视、机动车和自行车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包括天线电路。因此,不必提供继电器端子作为向可移动电子装置中的电池供应电力的部分,并且可通过无线电信号向电池供应电力,而不存在由于继电器端子中的损害或缺陷引起的故障。此外,由于用于供应电力的电源装置经由无线电信号向具有充电装置的电池的可移动电子装置供应电力,所以可以在任意时刻进行充电,而不需要携带充电器或一次电池用于充电。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2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3A至图3E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4A和图4B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5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6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7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8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9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10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11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12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13A至图13D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图14A至图14C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图15A和图15B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图16A和图16B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图17A和图17B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图18A至图18D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图19A和图19B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图20A和图20B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图21A和图21B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图22A和图22B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图23A和图23B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图24A和图24B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特性。
图25A至图25F示出实施例的方式。
图26A和图26B示出实施例的方式。
图27A和图27B示出实施例的方式。
图28A和图28B示出实施例的方式。
图29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
标号说明:
100:可移动电子装置。101: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02:天线电路。103:信号处理电路。104:电池。105:电源负载部分。106:整流电路。108:电源电路。109:显示部分。110:集成电路部分。111:像素部分。112:显示控制部分。201:电力馈线。401:天线。402:谐振电容器。403:天线电路。404:二极管。405:二极管。406:平滑电容器。407:整流电路。600:电力馈线。601:电力传输控制部分。602:天线电路。603:天线。604:谐振电容器。700:电力接收装置部分。702:天线电路。703:电力传输控制部分。704:天线电路。705:天线。1600: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601:天线。1602:增强天线。1603:天线电路。851:发电单元。909:驱动部分。910:外围电力部分。911:内燃机部分。912:驱动控制部分。1001:电阻器。1002:晶体管。1003:晶体管。1004:电流源电阻器。1005:晶体管。1006:晶体管。1007:晶体管。1008:晶体管。1009:晶体管。1010:电阻器。102A:天线电路。102B:增强天线。1301:衬底。1302:绝缘膜。1303:释放层。1304:绝缘膜。1305:半导体膜。1306:栅极绝缘膜。1307:栅电极。1308:杂质区。1309:杂质区。1310:绝缘膜。1311:杂质区。1313:导电膜。1314:绝缘膜。1316:导电膜。1317:导电膜。1318:绝缘膜。1319:单元形成层。1320:板材。1321:板材。1335:衬底。1337:树脂。1338:导电粒子。1801:衬底。1802:绝缘膜。1803:释放层。1804:绝缘膜。1805:导电膜。1806:绝缘膜。1807:绝缘膜。1809:栅极绝缘膜。1810:栅电极。1810a:导电膜。1810b:导电膜。1811:杂质区。1812:绝缘膜。1813:导电膜。1814:绝缘膜。1815:导电膜。1816:导电膜。1817:绝缘膜。1818:板材。1819:板材。1820:单元形成层。1832:衬底。1834:树脂。1835:导电粒子。1836:衬底。2401:曲线。2402:曲线。2403:曲线。2404:曲线。2501:主体。2502:音频输出部分。2503:音频输入部分。2504:显示部分。2505:运行开关。2506:天线。2511:主体。2512:外壳。2513:显示部分。2514:键盘。2515:外部连接端口。2516:指向装置。2517:天线。2521:主体。2522:显示部分。2523:操作键。2524:扬声器。2525:快门。2526:图像接收部分。2527:天线。2531:主体。2532:外壳。2533:显示部分。2534:显示部分。2535:记录介质读取部分。2536:操作键。2537:扬声器部分。2538:天线。2541:主体。2542:显示部分。2543:音频输入部分。2544:运行开关。2545:电池。2546:图像接收部分。2547:天线。2551:主体。2552:手写笔。2553:显示部分。2554:操作按钮。2555:外部接口。2556:天线。2601:外壳。2602:显示部分。2603:扬声器部分。2604:电力馈线。2605:操作键。2700:电力馈线。2701:抛物线天线。2702:天线。2703:电池。2704:天线。2705:电池。2706:增强天线。2801:电池。2802:电力接收天线。2803:电池。2804:电力供应天线。2805:电力馈线。2806:压电传感器。2807:天线。2808:电池。1300a:薄膜晶体管。1300b:薄膜晶体管。1300c:薄膜晶体管。1300d:薄膜晶体管。1300e:薄膜晶体管。1300f:薄膜晶体管。1305a:半导体膜。1305b:半导体膜。1305c:半导体膜。1305d:半导体膜。1305e:半导体膜。1305f:半导体膜。1307a:导电膜。1307b:导电膜。1312a:绝缘膜。1312b:绝缘膜。1315a:导电膜。1315b:导电膜。1331a:导电膜。1331b:导电膜。1332a:开口。1332b:开口。1334a:导电膜。1334b:导电膜。1336a:导电膜。1336b:导电膜。1800a:薄膜晶体管。1800b:薄膜晶体管。1800c:薄膜晶体管。1800d:单元。1805a:导电膜。1805b:导电膜。1805c:导电膜。1805d:导电膜。1805e:导电膜。1808a:半导体膜。1808b:半导体膜。1808c:半导体膜。1808d:半导体膜。1816b:导电膜。1831a:导电膜。1831b:导电膜。1831c:导电膜。1833a:导电膜。1833b:导电膜。2606A:天线。2606B: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执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因此,本发明不应该限制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应注意,在本发明的结构的以下描述中,使用类似的标号表示附图中类似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将参照图1和图2的框图描述具有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可移动电子装置的结构。
图1中的可移动电子装置100包括: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01和电力供应负载部分105。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01包括:天线电路102、信号处理电路103和电池104。信号处理电路103包括:整流电路106和电源电路108。
应注意,在图1中的电源电路108向电源负载部分105供应电力。然而,由于电源负载部分105的结构在可移动电子装置之间不同,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作为便携式电话或数码摄像机的结构的情况。因此,电源电路108向显示部分109和集成电路部分110电力供应。应注意,集成电路部分110是处理除了显示部分的信号之外的其他信号的电路部分,并且由于集成电路部分110的结构在可移动电子装置之间不同,所以在本说明书中不对其进行详细说明。显示部分109包括像素部分111和用于控制像素部分111的显示控制部分112。显示控制部分112电连接信号处理电路103。当然,在显示部分109的像素中提供的显示元件类型没有限制。可使用场致发光元件、液晶元件等。根据可移动电子装置等的期望用途适当选择所使用的显示元件类型。
此外,图2是示出天线电路102从电力馈线201接收信号的结构框图。在图2中,将天线电路102接收的电力经由整流电路106输入到电池104中。从电池104,向电源电路108供应适量的电力。
应注意,对于天线电路102的天线的形式不存在特定的限制。例如,可使用将天线电路102设置在信号处理电路103整体周围的结构,如图3A所示。或者,可使用将信号处理电路103设置为与环形的天线电路102重叠的结构,如图3B所示。此外,如图3C所示,可设置信号处理电路103,并且天线电路102可具有适合于接收高频电磁波的形式。或者,如图3D所示,可设置信号处理电路103,并且天线电路102可以是180度无方向的(从而,其可以均等地从任意方向接收信号)。又或者,如图3E所示,可设置信号处理电路103,并且天线电路102可具有长棒形且自身向后折叠。此外,尽管没有示出,但是还可以使用贴片天线。此外,信号处理电路103与天线电路102中的天线的连接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结构。例如,天线电路102和信号处理电路103可设置在分开的位置并通过布线连接,或可通过彼此紧密设置的方式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图3B中的形式作为天线电路102的形式,并且给出假设由天线天路接收电磁波的说明,通过电磁感应获得电力。此外,还说明天线电路102包括天线401和谐振电容器402的情况,如图4A所示。天线401和谐振电容器402的组合称为“天线电路403”。
此外,整流电路106可以是将交流电信号转换成直流电信号的电路,其中所述交流电信号是由天线电路102接收的电磁波感应产生的。例如,可形成如图4B所示的包括二极管404、二极管405和平滑电容器406的整流电路407。
此外,将参照图5描述图2中的电力馈线201。图5中的电力馈线600包括:电力传输控制部分601和天线电路602。电力传输控制部分601转换将发送到可移动电子装置中的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01的用于电力传输的电信号,以及输出从天线电路602发送的电磁波。
在本实施方式中,类似于在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01中的天线电路102,图5中所示的电力馈线600的天线电路602连接至电力传输控制部分601,并且包括用以形成LC并联谐振回路的天线603和谐振电容器604。对于电力传输控制部分601,当传输电力时,电流经过天线电路602,并且电力传输控制部分601输出从天线603向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01发送的电磁波。
如上所述,应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天线电路中天线的形状,通过电磁感应方法交换对于天线电路102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因此,图1和2中的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01具有包括螺旋天线电路102。例如,图6示出在包括电力接收装置部分的可移动电子装置中天线电路的位置关系和天线形状。图6示出在电力接收装置部分中的天线电路接收从电力馈线发送的电磁波的结构。
在图6中所示的结构中,当连接至电力馈线的天线电路704(其连接至电力传输控制部分703)的螺旋天线705接近电力接收装置部分700的天线电路702时,从电力馈线中的天线电路704的螺旋天线705产生交流电磁场。交流电磁场经过在电力接收装置部分700中的天线电路702,并且通过电磁感应在电力接收装置部分700中的天线电路702的端子之间(在天线的一个端子和另一个端子之间)产生电动势。可通过电动势对电力接收装置部分700中的电池充电。应注意,即使在电力接收装置部分700中的天线电路702彼此重叠时,或在电力接收装置部分700中的多个天线电路702处于交流电磁场中时,也可以从电力馈线进行充电,如图7所示。
应注意,从电力馈线201向天线电路102发送的信号频率可以是例如300GHz至3THz(亚毫米波)、30GHz至300GHz(毫米波)、3GHz至30GHz(微波)、300MHz至3GHz(超高频率波)、30MHz至300MHz(特高频率波)、3MHz至30MHz(高频率波)、300kHz至3MHz(中频率波)、30kHz至300kHz(低频率波)、或3kHz至30kHz(特低频率波)。
将参照图8描述图1和2中的电源电路的实例。电源电路包括:电压基准电路和缓冲放大器。电压基准电路包括:电阻器1001和二极管接法晶体管1002和1003,并产生基准电压(即晶体管1002的VGS(在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和晶体管1003的VGS的和)。缓冲放大器包括:微分电路,其包括晶体管1005和1006;电流反射镜电路,其包括晶体管1007和1008;和共源极放大器,其包括电流供应电阻器1004、晶体管1009和电阻器1010。
在图8中所示的电源电路中,当大量电流从输出端子流过时,流经晶体管1009的电流的量变小,然而当少量电流从输出端子流过时,流经晶体管1009的电流的量变大,并且经过电阻器1010的电流的量几乎恒定。此外,输出端子的电位与电压基准电路的电位基本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具有电压基准电路和缓冲放大器的电源电路;然而,本发明中使用的电源电路不限于图8的结构,并且可使用具有不同结构的电源电路。
应注意,本说明中提及的“电池”指的是可通过充电恢复其连续运行时间的电池。此外,作为电池,优选地使用以片状形式形成的电池,尽管所使用电池的类型可根据装置的期望应用而不同。例如,通过使用锂电池,优选地,使用凝胶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等的锂聚合物电池,可进行小型化。当然,只要可充电,可以使用任意电池。也可使用能够充电和能够放电的电池,例如,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镉电池、有机基电池、铅酸电池、空气二次电池、镍锌电池或银锌电池。或者,可使用高容量电容器等。
接下来,描述通过无线电信号从电力馈线201向图1和2所示的可移动电子装置100充电的操作。通过整流电路106将天线电路接收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半波整流,然后对其平滑化。将通过整流电路106经过半波整流和平滑化的电压临时存储在电池104中。将电池104中存储的电力用作向电源电路108提供的电力。
应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池中存储的电力不限于从电力馈线201输出的无线电信号。也可以采用在可移动电子装置的一部分中单独补充设置发电单元的结构。图29示出设置有发电单元的结构。图29中的结构与图1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向电池供应电力的发电单元851。因为可增加用于在电池104中存储所提供的电力的量并且可增加充电速度,所以采用设置有发电单元851的结构是有利的。应注意,作为图29中的发电单元851,例如,可使用采用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单元、采用压电元件的发电单元或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发电单元。当然,可使用从利用燃机(例如机动车发动机)动力的发电机供应电力来代替从发电单元供应电力。因为可增加用于在电池中存储所提供的电力的量并且可增加充电速度,所以采用设置有两个发电机的结构是有利的。应注意,图29中的发电单元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
接下来,将从电池104向电源电路108提供的电力提供至在显示部分109中的像素部分111和显示控制部分112,以及集成电路部分110,其中所述集成电路部分110在图1和2所示的结构的电源负载部分105中。从而,可移动电子装置可运行。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具有天线电路。因此,不必提供继电器端子作为向可移动电子装置的电池电力供应的部分,并且可通过无线电信号向电池供应电力,而不会由于继电器端子的损坏或缺陷造成故障。此外,由于用于供应电力的电源装置向具有无线电充电装置的电池的可移动电子装置供应电力,所以只要无线电接收条件良好,则可以在任意时刻进行充电,而不需要携带充电器或一次电池用于充电。
应注意,可结合本说明书中的其他实施方式来实现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说明在实施方式1所示的在设置有电力接收装置的可移动电子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放大器(booster)天线电路(以下称为增强天线)的结构。应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附图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中相同的部分,使用与实施方式1中相同的标号。
应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增强天线指的是,与从电力馈线接收信号的电力接收装置中设置的天线尺寸相比具有更大尺寸的天线。增强天线指的是这样一种天线,即通过以所使用频带对于来自电力馈线的信号进行谐振,以及使用磁场将电力接收装置中设置的天线电路以磁方式与增强天线自身耦合的方式,有效地将电力馈线提供的信号发送到信号的目的地,即电力接收装置。由于使用磁场将增强天线以磁方式与天线电路耦合,所以不需要直接连接天线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从而是有利的。
将参照图9和10的框图描述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可移动电子装置的结构。
图9中的可移动电子装置100包括: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01和电源负载部分105。电力接收装置部分包括:天线电路102A、增强天线102B、信号处理电路103和电池104。信号处理电路103包括:整流电路106和电源电路108。
应注意,在图9中的电源电路108向电源负载部分105供应电力。然而,由于电源负载部分105的结构在可移动电子装置之间不同,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该结构是机动车的结构来进行描述(术语“机动车”包括两车轮机动车等)。因此,电源电路108向驱动部分909和外围电力部分910电力供应。应注意,外围电力部分910是处理除了驱动部分的信号之外的其他信号的电路部分,并且由于其结构在作为可移动电子装置的不同机动车之间不同,所以在本说明书中不对其进行详细说明。驱动部分909包括燃机部分911和用于控制燃机部分911的驱动控制部分912。燃机部分911包括用于启动燃机的火花塞。火花塞电连接信号处理电路103。
图10是示出天线电路102A接收来自电力馈线201的无线电信号的结构的框图。在图10中,增强天线102B接收来自电力馈线的无线电信号,在发生电磁感应时,通过磁场将增强天线102B与天线电路102A接合。从而,经由整流器电路106将天线电路102A接收的电力输入到电池104。从电池104,向电源电路108提供适当的电力的量。通过采用图10中的结构,可增加在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电力时在电力馈线201和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01之间的距离,从而是有利的。
应注意,对于天线电路102A和增强天线102B中天线的形式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采用如实施方式1所述的具有如图3A至3E中所示的其中一个结构的天线。然而,由于考虑到功能性,对于增强天线,优选地采用具有与增强天线通过磁场链接的天线电路的形式相比更大的形式的天线。此外,如实施方式1中所述的图4A所示,对于天线电路102A和增强天线102B,将它们描述为由天线401和谐振电容器402形成,并且将天线401和谐振电容器402的组合称为“天线电路403”。
此外,图9和10中的整流器电路106与实施方式1中所述的整流器电路相同。如图4B所示,可通过二极管404、二极管405和平滑电容器406形成整流器电路407。
应注意,图9和10中的电力馈线201与实施方式1中所述的电力馈线类似,并且可具有图5中所示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电磁感应方法交换对于天线电路102A和增强天线102B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因此,图9和10中的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01具有包括螺旋天线电路102A和增强天线102B的结构。例如,在图11中,示出在具有天线电路和增强天线的电力接收装置部分中电力馈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天线的形式。在图11中,示出在电力接收装置部分中的增强天线接收来自电力馈线的无线电信号,并且天线电路经由与增强天线耦合的磁力接收电磁波的结构。
在图11中,当连接至电力馈线的天线电路704(其连接至电力传输控制部分703)的螺旋天线705接近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600的增强天线1602时,从电力馈线中的天线电路704的螺旋天线705产生交流电磁场。交流电磁场经过在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600中的增强天线1602,并且通过电磁感应在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600中的螺旋增强天线1602的端子之间(在天线的一个端子和另一个端子之间)产生电动势。当通过螺旋增强天线1602中的电磁感应产生电动势时,从螺旋增强天线1602本身产生交流电磁场。然后,从螺旋增强天线1602产生的交流电磁场经过与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600中的天线电路1603连接的天线1601,并且由于电磁感应,在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600中的螺旋天线1601的端子之间(在天线的一个端子和另一个端子之间)产生电动势。可通过电动势对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600中的电池充电。
此外,关于图9和10所示的电力接收装置部分101,即使在电力接收部分重叠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从充电器的充电,如实施方式1中的图7所示。
应注意,从电力馈线201向天线电路102A提供的信号频率与实施方式1中的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对他们的描述。
由于图9和10中的电源电路108与实施方式1中的图8所示实例的相同,所以这里不再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使用来自电力馈线201的无线电信号向图9和10中所示的可移动电子装置100的电池104充电的操作。通过整流电路106将天线电路102A接收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半波整流,然后对其平滑化。将通过整流电路106经过半波整流和平滑化的电压临时存储在电池104中。将电池104中存储的电力用作向电源电路108提供的电力。
应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池中存储的电力不限于从电力馈线201输出的信号。也可以采用在可移动电子装置的一部分中单独补充设置发电单元的结构。图12示出设置有发电单元的结构。图12中的结构与图9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向电池104供应电力的发电单元851。因为可增加用于在电池104中存储所提供的电力的量并且可增加充电速度,所以采用设置有发电单元851的结构是有利的。
应注意,作为图12中的发电单元851,例如,可使用采用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单元、采用压电元件的发电单元或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发电单元。当然,可使用从利用燃机(例如机动车发动机)动力的发电机供应电力来代替从发电单元供应电力。因为可增加用于在电池中存储所提供的电力的量并且可增加充电速度,所以采用设置有两个发电机的结构是有利的。应注意,图12中的发电单元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
接下来,将从电池104向电源电路108提供的电力提供至在驱动部分909中的燃机部分911和驱动控制部分912,以及外围电力部分910,其中所述外围电力部分910在图1和2所示的结构的电源负载部分105中。燃机部分911包括用于启动燃机的火花塞。火花塞电连接电源电路108。通过向电池104充电的电力对火花塞点火来启动燃机。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具有天线电路。因此,不必提供继电器端子作为向可移动电子装置的电池电力供应的部分,并且可通过无线电信号向电池供应电力,而不会由于继电器端子的损坏或缺陷造成故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包括增强天线。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有利的,例如,甚至可以更可靠地进行从电力馈线向电力接收装置电力供应的事实。
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当对于作为电力接收装置的机动车等的电池充电时,由于可以无线进行电力供应,所以电池不通过线缆连接。因此,可提高对于作为电力接收装置的机动车等的电池充电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应注意,可结合本说明书中的其他实施方式来实现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说明在先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实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实施方式1中描述的可移动电子装置,假设是便携式电话或数码摄像机,并且描述在同一衬底上设置天线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的结构。应注意,通过在同一衬底上形成天线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并且将薄膜晶体管用作形成信号处理电路的晶体管,可实现小型化,从而是有利的。
应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实施方式1和2中描述的天线电路,仅描述其形状和位置,所以将其简单地称为“天线”。
首先,在衬底1301的表面上,形成在其间插入有绝缘膜1302的释放层1303。接下来,形成用作基膜的绝缘膜1304和半导体膜1305(例如,包括非晶硅的膜)(参见图13A)。应注意,依次形成绝缘膜1302、释放层1303、绝缘膜1304和非晶半导体膜1305。
衬底1301可以是玻璃衬底、石英衬底、金属衬底(例如不锈钢衬底)、陶瓷衬底、例如Si衬底的半导体衬底等。或者,作为塑料衬底,可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醚砜(PES)、丙烯酸等形成的衬底。应注意,在该处理中,将释放层1303设置在其间插入有绝缘膜1302的衬底1301的整个表面上。然而,如果必要,在衬底1301的整个表面上设置释放层之后,可通过使用光刻方法选择地设置释放层1303。
使用绝缘材料(例如,氧化硅、氮化硅、氧氮化硅(SiOxNy,其中x>y>0)或氮氧化硅(SiNxOy,其中x>y>0)),通过CVD方法、溅射方法等形成绝缘膜1302和绝缘膜1304。例如,如果绝缘膜1302和1304具有双层结构,则可形成氮氧化硅膜作为第一绝缘膜,形成氧氮化硅膜作为第二绝缘膜。或者,可形成氮化硅膜作为第一绝缘膜,形成氧化硅膜作为第二绝缘膜。绝缘层1302用作防止来自衬底1301的杂质元素与释放层1303或与释放层1303上形成的元素混合的阻挡层,绝缘层1304用作防止来自衬底1301或释放层1303的杂质元素与释放层1303上形成的元素混合的阻挡层。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用作阻挡层的绝缘层1302和1304,可防止来自衬底1301的碱金属(例如Na)或碱土金属和释放层1303中包含的杂质元素对于在绝缘膜上形成的元素产生不利影响。应注意,在例如将石英用作衬底1301的情况下,该结构可省略绝缘膜1302和1304。
作为释放层1303,可使用金属膜、包括金属膜和金属氧化物膜的分层结构等。金属膜可以根据从下述选择的元素或包含下述元素作为其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或混合材料的一层膜或多层膜堆叠来形成,其中所述元素包括:钨(W)、钼(Mo)、钛(Ti)、钽(Ta)、铌(Nb)、镍(Ni)、钴(Co)、锆(Zr)、锌(Zn)、钌(Ru)、铑(Rh)、钯(Pd)、锇(Os)和铱(Ir)。此外,可通过溅射方法、通过各种CVD方法(例如等离子体CVD方法)等形成这种材料。作为金属膜和金属氧化物膜的分层结构,在形成上述金属膜之后,可通过在氧气氛或N2O气氛中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或在氧气氛或N2O气氛中进行热处理的方式,在金属膜的表面上设置金属膜的氧化物或氧氮化物。例如,在通过对钨膜执行等离子体处理,经过溅射方法、CVD方法等将钨膜设置为金属膜的情况下,可以在钨膜的表面上形成由钨氧化物形成的金属氧化物膜。在这种情况下,将钨氧化物表示为WOx,其中x是2至3,并且存在x是2(WO2)的情况,x是2.5(W2O5)的情况,x是2.75(W4O11)的情况,x是3(WO3)的情况等。在形成钨的氧化物时,没有特别限制x的值,并且可根据蚀刻速率等确定形成哪种氧化物。或者,例如,在形成金属膜(例如钨)之后,可通过溅射方法在金属膜上设置氧化硅(SiO2)等的绝缘膜,并在金属膜上形成金属氧化物(例如,在钨上的钨氧化物)。此外,作为等离子体处理,例如,可执行上述的高密度等离子体处理。此外,除了金属氧化物膜之外,还可以使用金属氮化物或金属氧氮化物。在这种情况下,对金属膜在氮气氛或氮氧气氛中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或热处理。
通过溅射方法、LPCVD方法、等离子体CVD方法等将非晶半导体膜1305形成为具有25至200nm(优选地30至150nm)的厚度。
接下来,通过激光照射对非晶半导体膜1305结晶。可通过将激光照射方法与使用RTA或退火炉的热结晶方法或与使用促进结晶的金属元素的热结晶方法等结合的方法,对非晶半导体膜1305结晶。随后,将所获得的结晶半导体膜蚀刻成期望形状,从而形成结晶半导体膜1305a至1305f。然后形成栅极绝缘膜1306,以覆盖半导体膜1305a至1305f(参见图13B)。
使用绝缘材料(例如,氧化硅、氮化硅、氧氮化硅(SiOxNy,其中x>y>0)或氮氧化硅(SiNxOy,其中x>y>0)),通过CVD方法、溅射方法等形成栅极绝缘膜1306。例如,如果栅极绝缘膜1306具有双层结构,则可形成氧氮化硅膜作为第一绝缘膜,形成氮氧化硅膜作为第二绝缘膜。或者,可形成氧化硅膜作为第一绝缘膜,形成氮化硅膜作为第二绝缘膜。
以下简单描述结晶半导体膜1305a至1305f的制造工艺实例。首先,通过等离子体CVD方法形成具有50nm至60nm厚度的非晶半导体膜。接下来,在非晶半导体膜上保留包含促进结晶的金属元素——镍的溶液,对于非晶半导体膜经过脱氢处理(在500℃,持续1小时)和热结晶处理(在550℃,持续4小时)。从而,形成结晶半导体膜。随后,通过用激光照射结晶半导体膜和使用光刻方法,形成结晶半导体膜1305a至1305f。应注意,可选择地,可仅通过激光照射对非晶半导体膜结晶,而不进行使用促进结晶的金属元素的热结晶。
作为用于结晶的激光振荡器,可使用连续波激光束(CW激光束)或脉冲波激光束(脉冲激光束)。作为可使用的激光束,可使用从以下激光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发射的激光束,包括:例如Ar激光器、Kr激光器或受激准分子激光器的气体激光器;其介质是单晶YAG、YVO4、镁橄榄石(Mg2SiO4)、YalO3、GdVO4、或增加有Nd、Yb、Cr、Ti、Ho、Er、Tm和Ta中一个或多个作为杂质的多晶(陶瓷)YAG、Y2O3、YVO4、YAlO3或GdVO4的激光器;玻璃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紫翠玉激光器;钛宝石(Ti:sapphire)激光器;铜蒸气激光器;或金蒸气激光器。在使用这种激光束的基波或基波的第二至第四谐波时,可获得具有较大粒度的结晶。例如,可使用Nd:YVO4激光(1064nm的基波)的第二谐波(532nm)或第三谐波(355nm)。此时激光的能量密度需要大约0.01至100MW/cm2(优选地,0.1至10MW/cm2)。通过大约10至2000cm/sec(秒)的扫描速率进行照射。应注意,使用单晶YAG、YVO4、镁橄榄石(Mg2SiO4)、YalO3、GdVO4、或增加有Nd、Yb、Cr、Ti、Ho、Er、Tm和Ta中一个或多个作为杂质的多晶(陶瓷)YAG、Y2O3、YVO4、YAlO3或GdVO4作为介质的激光器;Ar离子激光器;或钛宝石激光器可连续振荡。此外,可通过执行Q开关操作、模式锁定等,以10MHz或更高的重复速率执行其脉冲振荡。在以10MHz或更高的重复速率对激光束进行振荡的情况下,在通过激光器熔化半导体膜之后并且在其固化之前,用下一个脉冲照射半导体膜。因此,与使用以较低重复速率的脉冲激光的情况不同,可以在半导体膜中连续移动固体-液体界面,从而可获得在扫描方向上连续生长的晶粒。
此外,可通过在半导体膜1305a至1305f上进行上述高密度等离子体处理以氧化或氮化表面的方式形成栅极绝缘膜1306。例如,使用包含稀有气体(例如,He、Ar、Kr或Xe)和氧、氧化氮(NO2)、氨、氮、氢等的混合气体,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形成该膜。在通过引入微波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的等离子体的激发时,可以用较低电子温度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可通过这种高密度等离子体产生的氧基(存在包括OH基的情况)或氮基(存在包括NH基的情况)氧化或氮化半导体膜的表面。
通过使用这种高密度等离子体处理,在半导体膜上形成具有1至20nm(典型地,5至10nm)厚度的绝缘膜。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的反应是固体阶段的反应,所以在绝缘膜和半导体膜之间的界面状态密度很低。由于这种高密度等离子体处理直接氧化(或氮化)半导体膜(晶体硅、或多晶硅),所以可形成在其厚度的不均匀度很小的绝缘膜。此外,由于即使在晶体硅的晶粒边界也没有进行强氧化,所以可得到很有利的条件。即,通过这里所示的高密度等离子体处理对半导体膜的表面进行固体阶段氧化,可形成具有高度均匀和低界面状态密度的绝缘膜,而不会在晶粒边界过多氧化。
作为栅极绝缘膜,可单独使用由高密度等离子体处理形成的绝缘膜,或使用等离子体或热反应通过CVD方法在其上形成氧化硅、氧氮化硅、氮化硅等的绝缘膜,以形成多层堆叠。在任意情况下,当晶体管包括由一部分栅极绝缘膜或整个栅极绝缘膜中的高密度等离子体形成的绝缘膜时,可减少不均匀特征。
此外,在通过连续波激光束或以10MHz或更高重复速率振荡的激光束照射半导体膜并以半导体膜结晶的一个方向扫描半导体膜所获得的半导体膜1305a至1305f中,晶体在激光束的扫描方向上生长。在设置晶体管使得扫描方向与沟道长度方向(在形成沟道形成区域时载流子流动的方向)对准并且使用上述栅极绝缘层时,可获得具有较少变化特征和较高电子场效应迁移率的薄膜晶体管(TFT)。
接下来,在栅极绝缘膜1306上堆叠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CVD方法、溅射方法等形成具有20至100nm厚度的第一导电膜。形成具有100至400nm厚度的第二导电膜。使用从钽(Ta)、钨(W)、钛(Ti)、钼(Mo)、铝(Al)、铜(Cu)、铬(Cr)、铌(Nb)等中选择的元素,或包含上述元素之一作为其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或混合材料来形成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或者,使用掺杂有例如磷的杂质元素的多晶硅代表的半导体材料形成所述导电膜。作为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的组合的实例,可给出氮化钽膜和钨膜、氮化钨膜和钨膜、氮化钼膜和钼膜等。由于钨和氮化钽具有较高热阻抗,所以可以在形成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之后执行用于热激发的热处理。此外,在使用三层结构代替双层结构的情况下,可使用包括钼膜、铝膜和钼膜的叠层结构。
接下来,使用光刻方法形成抗蚀剂掩模,执行用于形成栅电极和栅极线的蚀刻处理,从而在半导体膜1305a至1305f上形成栅电极1307。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栅电极1307具有包括第一导电膜1307a和第二导电膜1307b的叠层结构的实例。
接下来,将栅电极1307用作掩模,并提通过离子掺杂方法或离子注入方法以较低浓度对半导体膜1305a至1305f增加用于赋予n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然后,通过光刻方法选择性形成由抗蚀剂构成的掩模,并且以较高浓度对半导体膜1305a至1305f增加用于赋予p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作为表现出n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可使用磷(P)、砷(As)。作为表现出p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可使用硼(B)、铝(Al)、镓(Ga)等。这里,将磷(P)用作赋予n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并且将其选择性地引入半导体膜1305a至1305f,从而它们包含以1×1015至1×1019/cm3的浓度的磷(P)。因此,形成n型杂质区1308。此外,将硼(B)用作赋予p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并且将其选择性地引入半导体膜1305c至1305e,从而他们包含1×1019至1×1020/cm3的浓度的硼(B)。因此,形成p型杂质区1309(参见图13C)。
接下来,形成绝缘膜,以覆盖栅极绝缘膜1306和栅电极1307。通过等离子体CVD方法、溅射方法等形成绝缘膜,作为包含无机材料(例如硅、硅氧化物或硅氮化物)或有机材料(例如有机树脂)的一层膜或多层堆叠的膜。接下来,通过各向异性蚀刻(即主要沿垂直方向蚀刻)来选择性蚀刻绝缘膜,形成与栅电极1307的侧表面接触的绝缘膜1310(还称为侧壁)。在形成LDD(轻掺杂漏极)区时,绝缘膜1310用作掺杂掩模。
接下来,使用通过光刻方法形成的抗蚀剂掩模、栅电极1307、和绝缘膜1310作为掩模,以高浓度向半导体膜1305a、1305b、1305d和1305f增加用于赋予n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以形成n型杂质区1311。这里,将磷(P)用作赋予n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并将其选择性地引入半导体膜1305a、1305b、1305d和1305f,从而它们包含1×1019至1×1020/cm3的浓度的磷(P)。因此,形成具有比杂质区1308更高浓度的n型杂质区1311。
通过上述步骤形成n沟道薄膜晶体管1300a、1300b、1300d和1300f和p沟道薄膜晶体管1300c和1300e(参见图13D)。
应注意,在n沟道薄膜晶体管1300a中,在与栅电极1307重叠的半导体膜1305a的区域中形成沟道形成区;在不与栅电极1307和绝缘膜1310重叠的半导体膜1305a的区域中形成杂质区1311,其分别形成源极区或漏极区;在与绝缘膜1310重叠的半导体膜1305a的区域中形成轻掺杂漏极区(LDD区),并且所述轻掺杂漏极区(LDD区)在沟道形成区和杂质区1311之间。此外,类似地,n沟道薄膜晶体管1300b、1300d和1300f设置有沟道形成区、轻掺杂漏极区和杂质区1311。
在p沟道薄膜晶体管1300c中,在与栅电极1307重叠的半导体膜1305c的区域中形成沟道形成区;在不与栅电极1307重叠的半导体膜1305c的区域中形成杂质区1309,其分别形成源极区或漏极区。此外,类似地,p沟道薄膜晶体管1300e设置有沟道形成区和杂质区1309。应注意,在这里p沟道薄膜晶体管1300c和1300e不设置有LDD区;然而,p沟道薄膜晶体管可以设置有LDD区,而n沟道薄膜晶体管不是必需设置有LDD区。
接下来,形成一层或多层堆叠的绝缘膜,以覆盖半导体膜1305a至1305f、栅电极1307等;从而在绝缘膜上形成导电膜1313,其与形成薄膜晶体管1300a至1300f的源极区或漏极区的杂质区1309和1311电连接(参照图14A)。通过CVD方法、溅射方法、SOG方法、小滴排放(dropletdischarge)方法、丝网印刷方法等,使用无机材料(例如硅氧化物或硅氮化物)、有机材料(例如聚酰亚胺、聚酰胺、苯并环丁烯、丙烯酸、或环氧树脂)、硅氧烷材料等形成一层或多层堆叠的绝缘膜。这里,绝缘膜具有双层结构。形成氮氧化硅膜作为第一绝缘膜1312a,形成氧氮化硅膜作为第二绝缘膜1312b。此外,导电膜1313可形成薄膜晶体管1300a至1300f的源电极和漏电极。
应注意,在形成绝缘膜1312a和1312b之前或形成绝缘膜1312a和1312b的一个或多个薄膜之后,可进行热处理,用于恢复半导体膜的结晶度,用于激活已增加到半导体膜中的杂质元素,或用于对半导体膜氢化。作为加热处理,可使用热退火、激光退火方法、RTA方法等。
通过CVD方法、溅射方法等,使用从铝(Al)、钨(W)、钛(Ti)、钽(Ta)、钼(Mo)、镍(Ni)、铂(Pt)、铜(Cu)、金(Au)、银(Ag)、锰(Mn)、钕(Nd)、碳(C)或硅(Si)等中选择的元素,或包含上述元素之一作为其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或混合材料来形成一层或多层堆叠的导电膜1313。包含铝作为其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对应于,例如包含铝作为其主要成分且还包含镍的材料,或包含铝作为其主要成分且还包含镍和包含碳与硅中的一个或两者的合金材料。优选地,导电膜1313采用,例如包括阻挡膜、铝硅(Al-Si)膜和阻挡膜的叠层结构,包括阻挡膜、铝硅(Al-Si)膜、氮化钛(TiN)膜和阻挡膜的叠层结构。应注意,阻挡膜对应于由钛、钛的氮化物、钼或钼的氮化物形成的薄膜。具有较低阻抗和价格便宜的铝和铝硅是用于形成导电膜1313的理想材料。此外,在形成上阻挡层和下阻挡层的情况下可防止产生铝或铝硅的突起。此外,在由高还原元素的钛形成阻挡膜的情况下,即使在结晶半导体膜上形成薄的自然氧化物膜,该自然氧化物膜也会被化学还原,从而可获得与结晶半导体膜的良好接触。
接下来,形成绝缘膜1314以覆盖导电膜1313,并且在绝缘膜1314上形成导电膜1315a和1315b,其电连接至分别形成薄膜晶体管1300a和1300f的源电极或漏电极的导电膜1313。此外,形成导电膜1316,其电连接至分别形成薄膜晶体管1300b的源电极或漏电极的导电膜1313。应注意,可同时形成与导电膜1316相同材料的导电膜1315a和1315b。可使用如上所述形成导电膜1313的任意材料形成导电膜1315a和1315b以及导电膜1316。
接下来,形成用作天线的导电膜1317,以电连接至导电膜1316(参照图14B)。
应注意,绝缘膜1314可通过CVD方法、溅射方法等设置,并且可具有包括以下材料的单层结构,所述材料包括:包含氧和/或氮的绝缘膜,例如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氧氮化硅(SiOxNy,其中x>y>0)或氮氧化硅(SiNxOy,其中x>y>0);包含碳的膜,例如DLC(类金刚石碳);有机材料,例如环氧化物、聚酰亚胺、聚酰胺、乙烯聚合物、苯酚、苯并环丁烯、或丙烯酸;或硅氧烷材料,例如硅氧烷树脂。可选择地,绝缘膜1314可具有包括上述材料的堆叠结构。应注意,硅氧烷材料对应于具有Si-O-Si键的材料。硅氧烷具有由硅(Si)和氧(O)的键形成的骨架结构(skeletalstructure)。作为替代物,可使用至少包含氢的有机基(例如,烷基或芳烃)。也可以将氟基用作替代物。可选择地,可将至少包含氢和氟基的有机基用作替代物。
使用CVD方法、溅射方法、例如丝网印刷方法或凹版印刷方法的印刷方法、小滴排放方法、分配方法、电镀方法等形成导电材料的导电膜1317。该导电材料是从铝(Al)、钛(Ti)、银(Ag)、铜(Cu)、金(Au)、铂(Pt)、镍(Ni)、钯(Pd)、钽(Ta)、或钼(Mo)中选择的元素,或包含上述元素之一作为其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或混合材料。形成具有单层结构或叠层结构的导电膜。
例如,在使用丝网印刷方法形成用作天线的导电膜1317的情况下,可通过选择性印刷在有机树脂中使得具有几纳米到几十微米粒度的导电粒子溶解或分散的导电胶来设置导电膜1317。作为导电粒子,可使用银(Ag)、金(Au)、铜(Cu)、镍(Ni)、铂(Pt)、钯(Pd)、钽(Ta)、钼(Mo)、钛(Ti)等中任意一个或多个金属粒子、卤化银的微粒或扩散式纳米粒子。此外,作为在导电胶中包括的有机树脂,可使用从用作金属粒子的粘结剂、溶剂、分散剂、或涂覆材料的有机树脂中选择一种或多种有机树脂。可给出例如环氧树脂或硅树脂的有机树脂作为代表性实例。此外,在形成导电膜时,优选地在涂覆导电胶之后进行烘烤。例如,在使用包含银作为主要成分的微粒(例如,粒度在1nm至100nm的范围内,包括1nm和100nm)作为导电胶的材料的情况下,可通过在150至300℃范围内的温度下烘烤的方式进行固化来获得导电膜。可选择地,可使用包含焊料或无铅焊料作为主要成分的微粒。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使用具有20μm或更小粒度的微粒。焊料或无铅焊料具有例如低成本的优点。
此外,导电膜1315a和1315b均可用作与在随后处理中本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中包含的电池电连接的布线。此外,当形成用作天线的导电膜1317时,可分开形成另一个导电膜,以电连接至导电膜1315a和1315b,并且可将导电膜用作连接至电池的布线。
接下来,在形成绝缘膜1318以覆盖导电膜1317之后,将包括薄膜晶体管1300a至1300f、导电膜1317等的层(以下称为“单元形成层1319”)从衬底1301剥离。这里,在没有通过激光(例如紫外光)照射形成的薄膜晶体管1300a至1300f的区域中形成开口(参见图14C),然后可使用物理力将单元形成层1319从衬底1301剥离。可选择地,在将单元形成层1319从衬底1301剥离之前,可将蚀刻剂引入所形成的开口中,以选择性去除释放层1303。作为蚀刻剂,可使用包含卤化氢或卤素互化物的气体或液体。例如,将三氟化氯(ClF3)用作包含卤化氢的气体。因此,将单元形成层1319从衬底1301剥离。应注意,释放层1303可部分地留下,而没有完全去除。通过留下一部分释放层1303,可减少去除释放层所需的蚀刻剂消耗量和处理时间。此外,即使在去除释放层1303之后,也可能在衬底1301上留下单元形成层1319。另外,通过在剥离单元形成层1319之后重复使用衬底1301,可减少成本。
可通过CVD方法、溅射方法等形成绝缘膜1318,其具有包括以下材料的单层结构,所述材料包括:包含氧和/或氮的绝缘膜,例如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氧氮化硅(SiOxNy,其中x>y>0)或氮氧化硅(SiNxOy,其中x>y>0);包含碳的膜,例如DLC(类金刚石碳);有机材料,例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聚酰胺、乙烯聚合物、苯酚、苯并环丁烯、或丙烯酸;或硅氧烷材料,例如硅氧烷树脂。可选择地,绝缘膜1318可具有包括上述材料中一个或多个的叠层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激光照射方式在单元形成层1319中形成开口之后,将第一板材1320附着在单元形成层1319的一个表面(暴露绝缘膜1318的表面),然后将单元形成层1319从衬底1301剥离(参见图15A)。
接下来,通过进行热处理和压力处理中的一个或两个处理将第二板材1321附着在单元形成层1319的另一表面(参见图15B)。作为第一板材1320和第二板材1321,可使用热熔性膜等。
作为第一板材1320和第二板材1321,可使用在上面执行了用于防止静电的抗静电处理等的膜(以下称为抗静电膜)。抗静电膜的实例是将能够防止静电荷的材料散布在树脂中的膜,对其附着了能够防止静电荷的材料的膜等。设置有可防止静电荷的材料的膜可以是在其一个表面上设置有能够防止静电荷的材料的膜,或在其每一个表面上设置有能够防止静电荷的材料的膜。对于在其一个表面上设置有能够防止静电荷的材料的膜,可将该膜附着在所述层上,从而能够防止静电荷的材料位于膜的内侧或膜的外侧。能够防止静电荷的材料可设置在膜的全部表面上,或膜的一部分上。作为能够防止静电荷的材料,可使用金属、铟锡氧化物(ITO)或表面活性剂,例如,两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除此之外,作为抗静电材料,可使用包括在其侧链具有羰基和季铵碱的交联共聚物的树脂材料。通过对膜附着、混合或涂覆这种材料,可形成抗静电膜。通过使用抗静电膜进行密封,可降低在作为商品处理时由来自外部的静电等对半导体元件影响的程度。
应注意,形成电池,以连接至导电膜1315a和1315b。然而,在将单元形成层1319从衬底1301剥离之前(在图14B或图14C中所示的阶段的步骤),或在将单元形成层1319从衬底1301剥离之后(在图15A中所示的阶段的步骤),或在用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对单元形成层1319密封之后(在图15B中所示的阶段的步骤),可执行与电池的连接。以下参照图16A至17B描述形成单元形成层1319和电池连接的实例。
在图14B中,与用作天线的导电膜1317同时形成分别与导电膜1315a和1315b电连接的导电膜1331a和1331b。接下来,形成绝缘膜1318,以覆盖导电膜1317和导电膜1331a和1331b。然后,形成开口1332a和1332b,以暴露导电膜1331a和1331b的表面。然后,在通过激光照射的方式在单元形成层1319中形成开口之后,将第一板材1320附着在单元形成层1319的一个表面(暴露绝缘膜1318的表面)上,然后将单元形成层1319从衬底1301剥离(参见图16A)。
接下来,将第二板材1321附着在单元形成层1319的另一表面(通过剥离所暴露的表面)上,然后将单元形成层1319从第一板材1320剥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具有弱粘合性的板材用作第一板材1320。然后,选择性形成分别通过开口1332a和1332b与导电膜1331a和1331b电连接的导电膜1334a和1334b(参见图16B)。
使用CVD方法、溅射方法、例如丝网印刷方法或凹版印刷方法的印刷方法、小滴排放方法、分配方法、电镀方法等形成导电材料的导电膜1334a和1334b。该导电材料是从铝(Al)、钛(Ti)、银(Ag)、铜(Cu)、金(Au)、铂(Pt)、镍(Ni)、钯(Pd)、钽(Ta)、和钼(Mo)中选择的元素,或包含上述元素之一作为其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或混合材料。形成具有单层结构或叠层结构的导电膜。
应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在形成导电膜1334a和1334b之前将单元形成层1319从衬底1301剥离的实例。然而,也可以在形成导电膜1334a和1334b之后将单元形成层1319从衬底1301剥离。
接下来,在衬底上形成多个单元的情况下,将单元形成层1319分离成不同单元(参见图17A)。可使用激光照射装置、切割装置、划割装置等进行分离。这里,通过激光照射将一个衬底上形成的多个单元彼此分离。
接下来,将分离的单元电连接至电池的连接端子(参见图17B)。这里,将设置在衬底1335上的用作电池连接端子的导电膜1336a和1336b分别连接至设置在单元形成层1319上的导电膜1334a和1334b。示出这样的情况,即通过在其中插入具有粘着性的材料,例如各向异性导电膜(ACF)或各向异性导电胶(ACP)将导电膜1334a和导电膜1336a,或导电膜1334b和导电膜1336b彼此压力接合,以使得彼此电连接。示出使用在具有粘着性的树脂1337中包含的导电粒子1338用于连接的实例。此外,可使用例如银胶、铜胶、或碳胶的导电粘合剂,或使用焊料接合等进行连接。
在电池大于单元的情况下,通过在一个衬底上形成多个单元,如图16A至17B所示,分离单元,然后将单元连接至电池,可增加在一个衬底上可形成的单元数目。因此,可以以低成本形成电力接收装置。
因此,如先前实施方式2所述,可提供增强天线。
应注意,可通过自由组合任意上述实施方式来实施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参照附图描述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实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在实施方式1中提及的可移动电子装置是便携式电话或数码摄像机,并且描述在同一衬底上设置天线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的结构。应注意,通过在同一衬底上形成天线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并且将薄膜晶体管用作形成信号处理电路的晶体管,可实现小型化,从而是有利的。
应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仅描述实施方式1和2中所述的天线电路的形状和位置,所以将其简单地称为“天线”。
首先,在衬底1801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在其间插入有绝缘膜1802的释放层1803。接下来,在上面堆叠用作基膜的绝缘膜1804和导电膜1805(参见图18A)。应注意,可以依次形成绝缘膜1802、释放层1803、绝缘膜1804和导电膜1805。
可形成导电膜1805,作为从下述选择的元素或包含下述元素作为其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或混合材料的一层膜或叠层膜,其中所述元素包括:钨(W)、钼(Mo)、钛(Ti)、钽(Ta)、铌(Nb)、镍(Ni)、钴(Co)、锆(Zr)、锌(Zn)、钌(Ru)、铑(Rh)、钯(Pd)、锇(Os)和铱(Ir)。可通过溅射方法、各种CVD方法(例如等离子体CVD方法)等,使用这些材料来形成该导电膜。
可以通过分别使用在先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用于衬底1301、绝缘膜1302、释放层1303和绝缘膜1304的任意材料来形成衬底1801、绝缘膜1802、释放层1803和绝缘膜1804。
接下来,选择性蚀刻导电膜1805,以形成导电膜1805a至1805e,并使得绝缘膜1806和1807堆叠,以覆盖导电膜1805a至1805e(参见图18B)。
使用绝缘材料(例如,氧化硅、氮化硅、氧氮化硅(SiOxNy,其中x>y>0)或氮氧化硅(SiNxOy,其中x>y>0)),通过CVD方法、溅射方法等形成绝缘膜1806和绝缘膜1807。例如,可使用氮氧化硅形成绝缘膜1806,可使用氧氮化硅形成绝缘膜1807。此外,尽管这里描述了两个绝缘膜堆叠的实例,也可以仅设置绝缘膜1806或绝缘膜1807,或可堆叠三个或更多绝缘膜。
接下来,分别在导电膜1805a至1805d上选择性形成半导体膜1808a至1808d(参见图18C)。这里,通过溅射方法、LPCVD方法、等离子体CVD方法等在绝缘膜1807上形成具有25至200nm厚度(优选地,30至150nm厚度)的非晶半导体膜(例如,非晶硅膜),并使非晶半导体膜结晶。然后,进行选择性蚀刻,以形成半导体膜1808a至1808d。对于半导体膜的材料、其结晶方法等,可使用在先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材料和方法。此外,可连续形成绝缘膜1806和1807以及非晶半导体膜。
应注意,在由于导电膜1805a至1805d而使得绝缘膜1807的表面不平坦的情况下,优选地在绝缘膜1807上进行平坦化处理,以在绝缘膜1807上形成非晶半导体膜之前使其表面变平。作为平坦化处理,可使用例如CMP方法的抛光处理。如图21A所示,通过执行例如CMP方法的抛光处理,可在绝缘膜1807上形成具有变平表面的半导体膜。因此,在使用半导体膜1808a至1808d形成单元时,可降低对于单元特性反面影响的程度。
接下来,形成栅极绝缘膜1809,以覆盖半导体膜1808a至1808d,并且在半导体膜1808a至1808c上选择性形成栅电极1810。然后,使用栅电极1810作为掩模,将杂质元素添加至半导体膜1808a至1808d,以形成杂质区1811(参见图18D)。示出栅电极1810具有包括第一导电膜1810a和第二导电膜1810b的堆叠结构的实例。作为杂质元素,对于半导体膜1808a至1808d添加赋予n型导电性或p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作为表现出n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可使用磷(P)、砷(As)等。作为表现出p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可使用硼(B)、铝(Al)、镓(Ga)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赋予n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的磷(P)引入半导体膜1808a至1808d,从而它们包含以1×1019至1×1020/cm3的浓度的磷(P),以形成n型杂质区1811。应注意,本发明不限于此,可通过添加赋予p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形成p型杂质区,或可将赋予n型导电性和p型导电性的杂质元素选择性地引入半导体膜1808a至1808d。
可通过上述步骤形成n沟道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和用作电容器的单元1800d(参见图18D)。
在n沟道薄膜晶体管1800a中,在与栅电极1810重叠的半导体膜1808a的区域中形成沟道形成区,在与沟道形成区邻近的不与栅电极1810重叠的半导体膜1808a的区域中形成杂质区1811,其分别形成源极区或漏极区。此外,每一个n沟道薄膜晶体管1800b和1800c类似地设置有沟道形成区和杂质区1811,所述杂质区1811分别形成源极区或漏极区。
在单元1800d中,通过叠层结构形成电容器,所述叠层结构包括导电膜1805d、绝缘膜1806和1807、和其中引入有杂质元素的半导体膜的杂质区1811。
这里,应注意,描述了设置有n沟道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的实例;然而,也可以设置p沟道薄膜晶体管,或者,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可设置与栅电极1810的侧表面接触的绝缘膜,并且可在半导体膜1808a至1808c中设置轻掺杂漏极区(LDD区)。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形成有大于半导体膜1808a至1808c的导电膜1805a至1805c的实例(形成导电膜1805a至1805c,以与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的沟道形成区和杂质区1811重叠);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设置导电膜1805a至1805c,以与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的杂质区1811的一部分和沟道形成区的整个表面重叠(参见图21A);或可设置导电膜1805a至1805c,以与杂质区1811的一部分和沟道形成区的一部分重叠(参见图21B);或可设置导电膜1805a至1805c,以仅与杂质区的一部分重叠。在以这种方式设置导电膜1805a至1805c的情况下,特别优选地进行例如CMP的抛光处理,以使得绝缘膜1807变平。
应注意,通过设置导电膜1805a至1805c,对于薄膜晶体管,可防止损坏和ESD(静电放电)、控制短沟道效应和阈值电压、减少处理步骤等。
即,对于包括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的电力接收装置,即使电力接收装置弯曲,也可以通过被设置为与沟道形成区和杂质区重叠的导电膜来控制在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的沟道形成区和杂质区中的扭曲。因此,可防止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的损坏。
此外,当制造电力接收装置时,导电膜1805a至1805c用作电荷的出口或用作电荷的扩散区,所以电荷的局部聚集减少,并且可减弱电场集中度。因此,可防止ESD。
此外,在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中,分别通过导电膜1805a至1805c阻止从漏极向源极的不利作用。因此,即使沟道长度变短,也可以控制短沟道效应。简而言之,可控制短沟道效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值)Vth急剧偏移以及低于阈值区域的漏极电流的恢复减弱的现象,等)。
此外,可根据对导电膜1805a至1805c的电压输入控制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的阈值电压。
图24B是示出在n型MOS晶体管的漏极电流和栅极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优选地,在栅极电压Vg为正的区域中,漏极电流Id足够大,当栅极电压Vg小于或等于0时,漏极电流Id为0。然而,实际上,如曲线2404所示,对于漏极电流Id,即使当栅极电压Vg为0时,也流出等于“I”的漏电流的量。每一个单独晶体管的电流不大,但是在电力接收装置中设置许多晶体管,并且当这些晶体管的漏电流组合时,所得到的量就不小了。这种漏电流增加了电力接收装置的待机功耗。换句话说,增加了在电池中存储的电力的消耗。
通过向晶体管的沟道区添加很少量的杂质并且将图24B中所示的曲线向右移动,可减少漏电流。然而,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Vg为正时电流也下降的情况下,使得电路的频率特性劣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形成晶体管的半导体膜的顶部和底部上均设置栅电极。即,当观察晶体管的横截面时,半导体膜位于第一栅电极和第二栅电极之间。此外,对于第一栅电极施加逻辑信号,对于第二栅电极施加阈值电压控制信号,并且在电力接收装置中包括的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可通过第二栅电极的电位改变。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将导电膜1805a至1805c分别用于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的第二栅电极。
图24A中的曲线图示出包括第一栅电极和第二栅电极的晶体管的Id-Vg特性。图24A中的曲线图示出三种曲线:曲线2401、曲线2402和曲线2403。曲线2402示出在向第二栅电极施加正电压时的Id-Vg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曲线向左偏移,并且流过更多电流。曲线2401示出在向第二栅电极施加0V电压时的Id-Vg特性。这种情况与传统晶体管相同。曲线2403示出在向第二栅电极施加负电压时的Id-Vg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曲线向右偏移,难以流过电流,并且漏电流减少。通过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力接收装置中提供阈值电压控制功能,并且使得晶体管的Id-Vg特性的曲线偏移,可减少漏电流。
此外,通过将与导电膜1805a至1805c同时形成的导电膜1805e用作天线,可省略导电膜1815和导电膜1816,以下将描述对导电膜1815和导电膜1816的制造。
接下来,形成绝缘膜1812,以覆盖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和单元1800d。在绝缘膜1812上形成与杂质区1811电连接的导电膜1813,其中杂质区1811分别形成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的源极区或漏极区(参见图19A)。
通过CVD方法、溅射方法、SOG方法、小滴排放方法、丝网印刷方法等,使用无机材料(例如硅氧化物或硅氮化物)、有机材料(例如聚酰亚胺、聚酰胺、苯并环丁烯、丙烯酸、或环氧树脂)、硅氧烷材料等形成一层或多层堆叠的绝缘膜1812。
可使用如先前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导电膜1313的任意材料形成导电膜1813。
接下来,形成绝缘膜1814,以覆盖导电膜1813,并且在绝缘膜1814上形成与导电膜1813电连接的导电膜1815,其中导电膜1813形成薄膜晶体管1800a和1800c的源电极或漏电极。然后,形成用作天线的导电膜1816,以与导电膜1815电连接(参见图19B)。
接下来,在形成绝缘膜1817以覆盖导电膜1816之后,从衬底1801剥离包括薄膜晶体管1800a和1800c、单元1800d、导电膜1816等的层(以下称为“单元形成层1820”)。作为剥离的方法,可使用如以上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任意方法。
这里,在通过激光照射在单元形成层1820中形成开口之后,将第一板材1818附着在单元形成层1820的一个表面(暴露绝缘膜1817的表面)。然后将单元形成层1820从衬底1801剥离(参见图20A)。
接下来,通过热处理和压力处理中的一个或两个处理将第二板材1819附着在单元形成层1820的另一表面(通过剥离暴露的表面)。作为第一板材1818和第二板材1819,可使用热熔性膜等。
可通过上述处理形成电力接收装置(参见图20B)。应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将形成电容器的单元1800d用作电池。此外,可对单元1800d单独设置第二电池。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在以上实施方式3中所示的任意方法设置第二电池。
应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电力接收装置不限于这里的描述。例如,可以在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下方设置用作天线的电池或导电膜。
图22A和22B中示出在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下方设置电池的实例。这里,描述这样的实例,即设置导电膜1831a以与均用作薄膜晶体管1800b的源电极或漏电极的导电膜1813电连接,并且在单元形成层1820下方(在将单元形成层1820从衬底1801剥离时暴露的表面)连接形成电池连接布线的导电膜1831a和导电膜1833a。此外,这里还描述这样的实例,即设置薄膜晶体管代替形成电容器的单元1800d;设置导电膜1833a以与用作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的导电膜1813电连接;和在单元形成层1820下方(在将单元形成层1820从衬底1801剥离时暴露的表面)连接形成电池连接布线的导电膜1831b和导电膜1833b。
在以这种方式设置电池的情况下,在图19A中,为了暴露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的杂质区1811,与在栅极绝缘膜1809和绝缘膜1812中形成第一开口的同时,在绝缘膜1806和1807、栅极绝缘膜1809和绝缘膜1812中形成第二开口。此外,设置导电膜1813以填充第一开口,并且形成导电膜1831a和1831b以填充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同时形成。当形成第一开口时,半导体膜1808a至1808c用作停止层,并且当形成第二开口时,释放层1803用作停止层。随后,如上所述,在形成用作天线(参见图22A)的导电膜1816之后,将单元形成层1820从衬底1801剥离。
然后,在衬底1832上设置的用作电池连接布线的导电膜1833a和1833b分别与导电膜1831a和1831b连接,所述导电膜1831a和1831b是在从衬底1801剥离的单元形成层1820的暴露表面上形成的(参见图22B)。这里,使出这样的情况,即通过在其中插入具有粘着性的材料,例如各向异性导电膜(ACF)或各向异性导电胶(ACP)将导电膜1831a和导电膜1833a,或导电膜1831b和导电膜1833b彼此压力接合,以使得彼此电连接。示出使用在具有粘着性的树脂1834中包含的导电粒子1835进行连接的实例。此外,可使用例如银胶、铜胶、或碳胶的导电粘合剂,或使用焊料接合等进行连接。
应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是电池,还可以在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下方设置用作天线的导电膜。图23A和23B示出在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下方设置用作天线的电池和导电膜1816b的实例。
这里,描述这样的实例,即设置导电膜1831c以与用作薄膜晶体管1800c的源电极或漏电极的导电膜1813电连接,并且用作天线的导电膜1831c和导电膜1816b连接在单元形成层1820的下方(在从衬底1801剥离单元形成层1820时暴露的单元形成层1820的表面)。此外,在本实例中,以与图22A和22B中所示相同的方式设置电池。
在以这种方式设置用作天线的电池和导电膜的情况下,在图19A中,为了暴露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的杂质区1811,与在栅极绝缘膜1809和绝缘膜1812中形成第一开口的同时,在绝缘膜1806和1807、栅极绝缘膜1809和绝缘膜1812中形成第二开口;设置导电膜1813以填充第一开口;和形成导电膜1831a、1831b和1831c以填充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同时形成。当形成第一开口时,半导体膜1808a至1808c用作停止层,并且当形成第二开口时,释放层1803用作停止层。随后,如上所述,在形成用作天线(参见图23A)的导电膜1816之后,将单元形成层1820从衬底1801剥离。
然后,在衬底1832上设置的并且用作电池连接布线的导电膜1833a和1833b分别与导电膜1831a和1831b连接,所述导电膜1831a和1831b是在从衬底1801剥离的单元形成层1820的暴露表面上形成的。此外,在从衬底1801剥离的单元形成层1820的暴露表面上形成的导电膜1831c与在衬底1836上设置的并且用作天线的导电膜1816b连接。
在例如电池或天线,或电池和天线两者均大于例如薄膜晶体管1800a至1800c等的单元的情况下,优选地,单元形成层和电池或天线彼此连接,如图22A至23B所示。在电池或天线,或电池和天线两者均大于所述元素的情况下,通过在衬底上形成多个单元,使单元分开,然后将单元与电池和天线连接,可以低成本形成电力接收装置。
应注意,可通过自由组合任意上述实施方式来实施本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包括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可移动电子装置的使用。可给出包括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可移动电子装置的实例是便携式电话、数码摄像机、计算机、便携式信息终端(例如,移动计算机、便携式电话、便携式游戏机、或电子图书)、包括记录介质(具体地,数字多功能盘或“DVD”)的图像再现装置等。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这些实例。
应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在实施方式1和2中所述的天线电路,仅描述其形状和位置,所以将其简单地称为“天线”。
图25A示出便携式电话的实例,其包括:主体2501、音频输出部分2502、音频输入部分2503、显示部分2504、运行开关2505、天线2506等。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在主体2501中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因此可通过天线2506从装置外部接收无线电信号和对电池充电。因此,当对电池充电时,可在不使用充电器的情况下向显示部分2504的显示器等供应电力。
图25B示出移动计算机(还已知为笔记本电脑)的实例,其包括:主体2511、外壳2512、显示部分2513、键盘2514、外部连接端口2515、指向装置2516、天线2517等。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在主体2511中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因此可通过天线2517从装置外部接收无线电信号和对电池充电。因此,当对电池充电时,可在不使用充电器的情况下向显示部分2513的显示器等供应电力。
图25C示出数码相机的实例,其包括:主体2521、显示部分2522、操作键2523、扬声器2524、快门2525、图像接收部分2526、天线2527等。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在主体2521中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因此可通过天线2527从装置外部接收无线电信号和对电池充电。因此,当对电池充电时,可在不使用充电器的情况下向显示部分2522的显示器等供应电力。
图25D示出包括记录介质的便携式图像再现装置(具体地,DVD再现装置)的实例。便携式图像再现装置包括:主体2531、外壳2532、第一显示部分2533、第二显示部分2534、记录介质(例如DVD)读取部分2535、操作键2536、扬声器部分2537、天线2538等。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在主体2531中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因此可通过天线2538从装置外部接收无线电信号和对电池充电。因此,当对电池充电时,可在不使用充电器的情况下向第一显示部分2533和第二显示部分2534的显示器等供应电力。
图25E示出数码摄像机,其包括:主体2541、显示部分2542、音频输入部分2543、运行开关2544、电池2545、图像接收部分2546、天线2547等。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在主体2541中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因此可通过天线2547从装置外部接收无线电信号和对电池充电。因此,当对电池充电时,可在不使用充电器的情况下向显示部分2542的显示器等供应电力。
图25F示出便携式信息终端,其包括:主体2551、手写笔2552、显示部分2553、操作按钮2554、外部接口2555、天线2556等。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在主体2551中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池,因此可通过天线2556从装置外部接收无线电信号和对电池充电。因此,当对电池充电时,可在不使用充电器的情况下向显示部分2553的显示器等供应电力。
图26A和26B示出具有便携式显示器的无线电视。图像信号接收器和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嵌入在外壳2601中。在电力接收装置中的电池驱动显示部分2602和扬声器部分2603。可通过电力接收装置从电力馈线2604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对电池充电。可通过无线发送的信号供应电力,并且可从电力馈线端上设置的天线2606B向显示器端上设置的天线2606A供应电力。
此外,电力馈线2604可发送和接收图像信号。因此,即使将显示器从电力馈线2604拆开,如图26B中结构所示,也可以将图像信号发送到显示器的信号接收器。由操作键2605控制外壳2601。此外,在图26A和26B中所示的装置中,通过控制操作键2605,可从外壳2601向电力馈线2604发送信号,所以该装置还可称为音频-视频双路传输装置。此外,通过控制操作键2605,可从外壳2601向电力馈线2604发送信号,并且,通过使得另一个电子装置接收电力馈线2604可发送的信号,能实现其他电子装置的通信控制。因此,图26A和26B中所示的装置也可称为通用远程控制装置。
应注意,通过对电力馈线设置显示部分2602和扬声器部分2603,该装置可用作固定电视。当该装置是固定电视的形式时,其可具有电力馈线与显示部分2602和扬声器部分2603直接连接并向其供应电力的结构。
此外,描述图27A所示的用于可移动电子装置(例如,机动车或使用大规模电力馈线的具有电池的自行车)的电力供应系统。
图27A中的电力馈线2700采用具有抛物线形反射表面的抛物线天线2701,并通过无线电信号向具有电力接收装置(其包括天线2702和电池2703)的机动车或自行车发送电力。当由采用燃机的动力的发动机产生电力困难时,如果机动车中电池电力不足时,则这是特别有利的。此外,对于自行车,例如,使用采用电力的动力在难以通过人力行进的斜坡和这种位置行驶的自行车,或所谓的具有辅助设施的自行车,即使电池电力不足,也可通过设置的时间经过期间完成电池的充电。具有辅助设施的自行车包括电动机和电池。由于可以在不使用家用交流电源的情况下对电池充电,所以对于自行车用户缓解了使用线缆对电池充电的负担,因此对于包括电池的自行车,这种结构是有利的。
此外,如果图27A中所示的机动车具有在先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增强天线,所以是有利的。图27B示出包括电力接收装置和增强天线的机动车结构。在图27B的结构中,没有限制在哪个部件上面提供增强天线2706,只要该结构是这样一种结构即可,即发生由增强天线和与机动车中设置的电池2705连接的天线2704的磁连接产生电磁感应的结构。然而,由于考虑到功能,所以增强天线应具有大于天线的形式。因此,例如,增强天线可围绕机动车的周围设置,如图27B所示,或可设置在多个位置中,例如前挡风玻璃或后挡风玻璃。
此外,在可移动电子装置中设置的电力馈线和电力接收装置的结构可采用多种形式。将参照图28A和28B描述实例。
图28A示出用于机动车的交互式电力供应系统的结构,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具有移动装置和电力馈线的电力接收装置。在图28A中,每一个机动车结构包括电池和天线。这里,其中一个机动车的天线包括电池2801,并且该天线用作电力接收天线2802。同时,其他机动车包括电池2803,并且天线用作电力供应天线2804。
在图28A所示的结构中,即使一个机动车的电池2801电力不足,也可以通过从电力供应天线2804向电力接收天线2802作为无线电信号输出对于其他机动车的电池2803所充电的电力的方式,对电池2801充电。应注意,通过减少在电力接收天线2802和电力供应天线2804之间的距离和输出用于电源的无线电信号,可通过由于磁耦合而发生的电磁感应来减少充电时间。在图28A所示的结构中,不需要像传统方式那样,通过线缆与机动车的电池连接在一起,以供应电力。即使机动车用户在机动车中等待,由于可通过天线接收信号进行充电,所以本实施例是很有利的。此外,在本发明中,可设置多个其他机动车,并且可从多个电力供应天线对电池充电。因此,也可减少电池充电时间。
将参照图28B描述与图28A中所示不同的结构。对于从电力获得动力的所谓电动车来说,图28B所示的结构特别有利。使用电动机驱动所述电动车。
在图28B所示的结构中,当机动车来到压电传感器2806上方时,执行通过无线电信号从电力馈线2805供应电力。当通过无线电信号从电力馈线2805供应电力时,在机动车中的电力接收装置中包括的天线2807接收无线电信号,并对电池2808充电。因此,为了对电池2808充电,不需要通过线缆与家用交流电源连接。在机动车用户在车中时,可对电池充电,从而提高了方便性。
可提供本发明的电力接收装置,并将其用于使用电力驱动的任意装置中。
应注意,在本实施例中所示的可移动电子装置的模式中,天线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情况。如果合适,天线可具有在上述实施例模式中所示的形状。
本实施例可以与任意以上实施方式自由组合。
本申请基于2006年3月15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供的日本优先权申请No.2006-070379,其全部内容合并于此以资参考。

Claims (18)

1.一种可移动电子装置,包括:
增强天线;
天线电路;
第一谐振电容器,与所述天线电路中的第一天线并联连接;和
电池,经由整流电路与所述天线电路电连接,
其中所述天线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所述增强天线接收来自电力馈线的无线电信号,其中所述电力馈线包括第二天线和与所述第二天线电连接的第二谐振电容器,
其中所述增强天线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电力馈线的所述无线电信号,使得发生电磁感应,
其中所述增强天线被配置为对来自所述电力馈线的所述无线电信号进行谐振,
其中所述增强天线与所述天线电路磁耦合,并且
其中来自所述电力馈线的所述无线电信号经由所述增强天线和所述天线电路被输入所述电池,使得所述电池被充电。
2.一种可移动电子装置,包括:
增强天线;
天线电路;
第一谐振电容器,与所述天线电路中的第一天线并联连接;
电池,经由整流电路与所述天线电路电连接;和
图像信号接收器,被配置为从电力馈线接收图像信号,
其中所述天线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所述增强天线接收来自所述电力馈线的无线电信号,其中所述电力馈线包括第二天线和与所述第二天线电连接的第二谐振电容器,
其中所述增强天线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电力馈线的所述无线电信号,使得发生电磁感应,
其中所述增强天线被配置为对来自所述电力馈线的所述无线电信号进行谐振,
其中所述增强天线与所述天线电路磁耦合,并且
其中来自所述电力馈线的所述无线电信号经由所述增强天线和所述天线电路被输入所述电池,使得所述电池被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可移动电子装置,还包括:
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所述整流电路;和
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电源电路;以及
电源负载部分,经由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池被配置为向包含在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中的所述电源电路供应电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可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池包括锂电池、镍镉电池、有机基电池、铅酸电池、空气二次电池、镍锌电池和银锌电池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可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池包括镍金属氢化物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可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池包括锂聚合物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可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可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增强天线的尺寸大于所述天线电路中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可移动电子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电产生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可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电子装置是机动车和自行车中的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可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电子装置是便携式信息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可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电子装置是包括记录介质的图像再现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可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电子装置是便携式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计算机中的一种。
14.一种电力供应系统,包括:
电力馈线,所述电力馈线包括:
第二天线;和
第二谐振电容器,与所述第二天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力馈线被配置为对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电子装置的电池充电,所述可移动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天线和与所述第一天线电连接的第一谐振电容器,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被配置为对来自所述电力馈线的无线电信号进行谐振,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电力馈线的所述无线电信号,使得发生电磁感应,并且
其中来自所述电力馈线的所述无线电信号经由所述第一天线被输入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电子装置的所述电池,使得所述电池被充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电力供应系统,其中所述可移动电子装置是机动车和自行车中的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电力供应系统,其中所述可移动电子装置是便携式信息终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电力供应系统,其中所述可移动电子装置是包括记录介质的图像再现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电力供应系统,其中所述可移动电子装置是便携式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计算机中的一种。
CN201210579581.XA 2006-03-15 2007-03-05 电力供应系统和用于机动车的电力供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83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70379 2006-03-15
JP2006-070379 2006-03-15
CNA2007800059963A CN101385218A (zh) 2006-03-15 2007-03-05 电力供应系统和用于机动车的电力供应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059963A Division CN101385218A (zh) 2006-03-15 2007-03-05 电力供应系统和用于机动车的电力供应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8368A CN103078368A (zh) 2013-05-01
CN103078368B true CN103078368B (zh) 2016-04-13

Family

ID=385094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958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8368B (zh) 2006-03-15 2007-03-05 电力供应系统和用于机动车的电力供应系统
CNA2007800059963A Pending CN101385218A (zh) 2006-03-15 2007-03-05 电力供应系统和用于机动车的电力供应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059963A Pending CN101385218A (zh) 2006-03-15 2007-03-05 电力供应系统和用于机动车的电力供应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20070216348A1 (zh)
JP (5) JP2012019689A (zh)
KR (1) KR101433306B1 (zh)
CN (2) CN103078368B (zh)
HK (1) HK1184915A1 (zh)
TW (1) TWI422117B (zh)
WO (1) WO20071056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30602B2 (en) 2006-01-18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energy to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 via a wireless link
US8447234B2 (en) 2006-01-18 2013-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via a wireless link
CN101401112B (zh) * 2006-03-10 2013-01-02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
WO2007105606A1 (en) 2006-03-15 2007-09-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8132026B2 (en) * 2006-06-02 2012-03-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storage device an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022293B2 (en) * 2006-08-31 2015-05-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ower receiving device
US7808206B2 (en) 2006-10-31 2010-10-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ic power charge and discharge system
US8099140B2 (en) * 2006-11-24 2012-01-1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wireless power supply method
US7830113B2 (en) * 2006-11-28 2010-11-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harg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JP5210613B2 (ja) 2006-12-27 2013-06-1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JP2008243189A (ja) * 2007-02-26 2008-10-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記憶装置
US8378522B2 (en) 2007-03-02 2013-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ximizing power yield from wireless power magnetic resonators
US9774086B2 (en) 2007-03-02 2017-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7750852B2 (en) * 2007-04-13 2010-07-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GB2448900B (en) * 2007-05-02 2012-12-05 Care Knight Ltd A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a bath lift
US9124120B2 (en) 2007-06-11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system and proximity effects
KR20100057632A (ko) 2007-08-09 2010-05-31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공진기의 q 팩터 증가
JP2009087928A (ja) * 2007-09-13 2009-04-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EP2201641A1 (en) 2007-09-17 201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for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EP2208279A4 (en) 2007-10-11 2016-11-30 Qualcomm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ING MAGNETO-MECHANICAL SYSTEMS
JP4453741B2 (ja) * 2007-10-25 2010-04-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および車両用給電装置
US8629576B2 (en) 2008-03-28 2014-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ning and gain control in electro-magnetic power systems
KR20130010089A (ko) 2008-04-21 2013-01-25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근거리 효율적인 무선 전력 송신
TWI403070B (zh) * 2009-03-13 2013-07-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充電裝置
CN105291991A (zh) * 2009-03-17 2016-02-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供电系统
KR101341258B1 (ko) 2009-03-17 2013-12-13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무선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WO2010106648A1 (ja) 2009-03-18 2010-09-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電装置、非接触送電装置、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
KR20100118383A (ko) * 2009-04-28 2010-11-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전자파 에너지 수확 장치
CN105162260B (zh) * 2010-02-05 2018-02-0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移动体、无线供电系统及无线供电方法
JP2011188733A (ja) * 2010-02-12 2011-09-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移動体、無線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給電方法
KR101688875B1 (ko) 2010-03-31 2016-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세트
US20110302078A1 (en) 2010-06-02 2011-12-08 Bryan Marc Failing Managing an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a vehicle and an energy transfer system
JP5779415B2 (ja) 2010-06-25 2015-09-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装置の駆動方法
CN103026583B (zh) 2010-07-28 2015-08-1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无线供电系统及无线供电方法
JP5755067B2 (ja) 2010-07-30 2015-07-2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無線給電システム、及び無線給電方法
JP5755066B2 (ja) 2010-07-30 2015-07-2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無線給電システム、及び無線給電方法
US9391476B2 (en) 2010-09-09 2016-07-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feeding device, wireless power feed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wireless power feeding method
DE112011103929T5 (de) 2010-11-26 2013-08-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Ltd. Leistungssendevorrichtung und System zur drahtlosen Übertragung von Leistung, das diese enthält
US9054544B2 (en) 2010-12-22 2015-06-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feeding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wireless power feed system
US9065302B2 (en) 2010-12-24 2015-06-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Wireless power feeding system
KR20120084659A (ko) 2011-01-20 2012-07-30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급전 장치 및 비접촉 급전 시스템
US9325205B2 (en) 2011-03-04 2016-04-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for driving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3444042B (zh) * 2011-03-23 2016-08-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适配器、使用该适配器进行电力供给的车辆以及方法
CN102195329A (zh) * 2011-05-18 2011-09-21 陆敬仁 一种不需任何外接电源的手机自充电装置
KR101238686B1 (ko) * 2011-05-31 2013-03-04 명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온보드 lc 탱크를 이용한 무안테나 rf 에너지 수확 시스템
JP5780894B2 (ja) 2011-09-16 2015-09-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2013078171A (ja) 2011-09-29 2013-04-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受電装置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US9948126B2 (en) * 2011-09-30 2018-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US9184598B2 (en) 2011-10-26 2015-11-10 Leggett & Platt Canada Co. Signal discrimination for wireless key fobs and interacting systems
JP2013102593A (ja) * 2011-11-08 2013-05-23 Sony Corp 磁気結合装置および磁気結合システム
US9246357B2 (en) 2011-12-07 2016-01-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Contactless power feeding system
TWI566508B (zh) 2011-12-16 2017-01-1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對直流轉換器、受電裝置及供電系統
JP6088234B2 (ja) 2011-12-23 2017-03-0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受電装置、無線給電システム
US8933589B2 (en) 2012-02-07 2015-01-13 The Gillette Company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ing separately tunable resonators
JP5680012B2 (ja) * 2012-03-29 2015-03-04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JP2013222733A (ja) * 2012-04-13 2013-10-28 Honda Motor Co Ltd 発電システム
US9391674B2 (en) 2012-04-26 2016-07-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feeding system and power feeding method
US9390850B2 (en) 2012-07-13 2016-07-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power feeding system, and power feeding method
TW201416261A (zh) * 2012-10-19 2014-05-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無線充電傳輸裝置
JP6065178B2 (ja) * 2012-12-10 2017-0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236567B (zh) * 2013-04-18 2016-05-0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48094A (zh) * 2013-05-08 2013-08-14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无线充电系统
US9601267B2 (en) 2013-07-03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with a plurality of magnetic oscillators
CN104578188B (zh) * 2013-10-09 2018-03-02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
US9744870B2 (en) * 2014-11-11 2017-08-29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Wirelessly charging vehicles moving in vehicle convoy
WO2017069581A1 (ko) * 2015-10-23 2017-04-27 주식회사 아모텍 차량용 안테나 모듈
CN105245021A (zh) * 2015-10-29 2016-01-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一种太阳能微波发射系统
US10181729B1 (en) 2015-11-13 2019-01-15 X Development Llc Mobile hybrid transmit/receive node for near-field wireless power delivery
US10688874B2 (en) * 2016-06-14 2020-06-23 Intel Corporation Vehicula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410611B (zh) * 2016-11-11 2018-03-13 长春互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互频原理的分布式无线供电火花塞及内燃机点火装置
US10243415B1 (en) * 2016-12-29 2019-03-26 X Development Llc Mobile power transmitter
US20200346492A1 (en) * 2017-08-30 2020-11-05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A tire having a tread comprising a rubber composition
TWI642256B (zh) * 2017-12-25 2018-11-21 吳建成 電動車無線自動充電系統
US10960781B2 (en) * 2018-09-24 2021-03-30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harging inlet with thermal sensor
KR102225222B1 (ko) * 2019-08-07 2021-03-09 주식회사 한국아트라스비엑스 무선 충전을 통한 자기 방전을 방지하는 납축전지
JP7095161B2 (ja) * 2020-06-30 2022-07-04 典型工場有限公司 車両用電池のための充電装置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JP6968391B1 (ja) * 2021-02-24 2021-11-17 株式会社ジーエスエレテック 非接触給電用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TWI761249B (zh) * 2021-07-05 2022-04-11 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從電池箱外直接連接箱內芯塊電極的外接裝置
CN113659730A (zh) * 2021-07-15 2021-11-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船用柴油机电控系统磁电式供电装置及供电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7438B1 (en) * 1998-10-30 2005-01-04 Hitachi Maxell, Ltd. Non-contact information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the same
CN1654248A (zh) * 2004-02-12 2005-08-17 株式会社电装 车载无线通信系统
CN2762420Y (zh) * 2004-12-30 2006-03-01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86755U (ja) * 1982-06-02 1983-12-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H02236204A (ja) 1989-03-09 1990-09-19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鉄系集電摺動材料の製造方法
DE4236286A1 (de) * 1992-10-28 1994-05-05 Daimler Benz A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automatischen berührungslosen Laden
JPH06276146A (ja) * 1993-03-19 1994-09-30 Fujitsu Ltd 移動電話装置
US5477217A (en) * 1994-02-18 1995-12-19 International Road Dynamics Bidirectional road traffic sensor
JPH07236204A (ja) * 1994-02-22 1995-09-05 Hitachi Ltd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充電方法
JP2002508916A (ja) * 1997-05-06 2002-03-19 オークランド ユニサービシズ リミテッド 拡大ギャップを横切る誘導電力伝達
JP3381613B2 (ja) * 1998-03-20 2003-03-0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駆動制御装置
JP2000137779A (ja) 1998-10-30 2000-05-16 Hitachi Maxell Ltd 非接触情報媒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92930A (ja) 1999-09-27 2001-04-0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リーダライタ及び非接触icカードシステム
JP4573280B2 (ja) * 2000-01-18 2010-11-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2002015022A (ja) * 2000-06-28 2002-01-18 Nec Microsystems Ltd 消費電力計算装置、消費電力計算方法および消費電力計算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20020157881A1 (en) * 2000-11-13 2002-10-31 Daniel Bakholdin Turbine power unit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
JP2002231545A (ja) * 2001-02-02 2002-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接触電源装置
JP4244120B2 (ja) * 2001-06-20 2009-03-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2003111312A (ja) 2001-10-01 2003-04-11 Sharp Corp 電波電源システム
JP3915092B2 (ja) * 2002-01-21 2007-05-16 株式会社エフ・イー・シー Icカード用のブースタアンテナ
JP2003299255A (ja) 2002-04-02 2003-10-1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携帯型充電装置
JP4058300B2 (ja) * 2002-06-21 2008-03-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携帯情報装置
EP1538726A1 (en) 2002-09-12 2005-06-0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Receiv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power supply system , display system, and receiving method
JP2004129315A (ja) 2002-09-30 2004-04-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非接触充電器
JP2004221521A (ja) * 2002-11-22 2004-08-05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電動車両の充電システム
US6940467B2 (en) * 2003-01-10 2005-09-06 Atmel Germany Gmbh Circuit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deriving electrical power from an electromagnetic field
JP2004229425A (ja) * 2003-01-23 2004-08-1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充電装置、車両バンパおよび車両駐車システム
JP2004229421A (ja) 2003-01-23 2004-08-1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
JP2004246518A (ja) * 2003-02-13 2004-09-02 Toyota Motor Corp 無線受電装置およびエネルギー供給設備
US7737658B2 (en) * 2003-10-27 2010-06-15 Sony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s having a charging mode and a discharging mode
JP3791520B2 (ja) * 2003-11-19 2006-06-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JP4305147B2 (ja) 2003-11-28 2009-07-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2005210843A (ja) * 2004-01-23 2005-08-04 Toyota Motor Corp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車載電源装置及び路側電源装置
CN100372267C (zh) 2004-03-15 2008-02-27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微型飞行器的摄像与图像传输系统
JP4727280B2 (ja) * 2004-04-09 2011-07-2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商品管理システム
JP4611093B2 (ja) 2004-05-12 2011-01-12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電波発電回路
JP2006024087A (ja) * 2004-07-09 2006-01-26 Nec Corp 無線デバイス、その製造方法、その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並びに無線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40072581A (ko) * 2004-07-29 2004-08-18 (주)제이씨 프로텍 전자기파 증폭중계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전력변환장치
TWI237922B (en) * 2004-10-13 2005-08-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Power supply system
JP5041830B2 (ja) * 2006-03-15 2012-10-0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自動車
JP2013243796A (ja) * 2012-05-17 2013-12-05 Equos Research Co Ltd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7438B1 (en) * 1998-10-30 2005-01-04 Hitachi Maxell, Ltd. Non-contact information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the same
CN1654248A (zh) * 2004-02-12 2005-08-17 株式会社电装 车载无线通信系统
CN2762420Y (zh) * 2004-12-30 2006-03-01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19689A (ja) 2012-01-26
TWI422117B (zh) 2014-01-01
KR101433306B1 (ko) 2014-08-22
TW200818660A (en) 2008-04-16
HK1184915A1 (zh) 2014-01-30
JP6031546B2 (ja) 2016-11-24
JP2015109805A (ja) 2015-06-11
JP6298200B2 (ja) 2018-03-20
US20070216348A1 (en) 2007-09-20
JP2016146743A (ja) 2016-08-12
CN103078368A (zh) 2013-05-01
JP2013236546A (ja) 2013-11-21
WO2007105663A1 (en) 2007-09-20
US8712481B2 (en) 2014-04-29
KR20080113237A (ko) 2008-12-29
JP2017153367A (ja) 2017-08-31
CN101385218A (zh) 2009-03-11
US20100289331A1 (en) 2010-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8368B (zh) 电力供应系统和用于机动车的电力供应系统
JP5041830B2 (ja) 自動車
KR101514628B1 (ko) 반도체 장치
CN101087074B (zh) 蓄电装置及具备该蓄电装置的移动式电子设备
CN101136556B (zh) 蓄电装置及具备该蓄电装置的半导体装置
KR101441349B1 (ko) 반도체 장치
JP5312810B2 (ja) 充電装置
CN105162260B (zh) 移动体、无线供电系统及无线供电方法
JP2008011696A (ja) 蓄電装置及び当該蓄電装置を具備する移動型電子機器
JP5100310B2 (ja) 半導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491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491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