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2533B - 乘坐物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乘坐物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2533B
CN103052533B CN201180035504.1A CN201180035504A CN103052533B CN 103052533 B CN103052533 B CN 103052533B CN 201180035504 A CN201180035504 A CN 201180035504A CN 103052533 B CN103052533 B CN 1030525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block
buffer unit
load input
load
shee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55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2533A (zh
Inventor
郭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643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2951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643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2951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52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2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5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60N2/422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due to impact coming from the r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transvers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09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residual deformation or fracture of th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 B60N2/42745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of the back-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侧部框架的周边构造,对由于碰撞导致的冲击负荷具备充分的强度,同时,将侧部框架的周边构造小型化的乘坐物用座椅。乘坐物用座椅(S),包括具有位于侧面的侧部(15)的座椅靠背框架(1);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面且输入来自其他部件的负荷的负荷输入部件(40);通过连结部件(21)、(22)连结于座椅靠背框架(1)并支撑乘客的受压部件(20);设置于侧部(15)的至少一方侧的同时、啮合于连结部件(22)、且通过施加在受压部件(20)的冲击负荷使受压部件(20)向后方移动的缓冲部件(30)。

Description

乘坐物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坐物用座椅,特别是涉及将侧部框架的周边构造小型化,使侧部框架的周边部件的安装操作性提高的乘坐物用座椅。
背景技术
一般,当汽车等乘坐物用座椅的后部被追尾或在倒车行驶时受到巨大碰撞等,即后面碰撞时,存在乘坐乘客的头部由于惯性而急速后倾,并使颈部受到冲击的问题。
为此,对于现在的汽车等的车用座椅,为了保护乘客的头部或颈部不受由于后面碰撞导致的冲击,减少对颈部的冲击,在座椅靠背的上方设置从后方承受乘客头部的头枕。
但是,即使设置了头枕,不仅不能减轻对身体的冲击负荷,在后面碰撞时不能迅速地使乘客的头部与头枕之间的间隔缩小的话,就存在难以充分地减轻对颈部施加的冲击负荷的情况。
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在具备承受乘客负荷的受压部件的座椅靠背框架上,向侧部框架设置可动的连接部件,进一步通过连结部件将受压部件安装于连接部件,后面碰撞时,通过使乘客充分陷入座椅靠背侧而有效减轻冲击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一方面,乘坐物用座椅不仅受到由于后面碰撞导致的冲击,在承受侧面碰撞时,乘坐物用座椅不因冲击力而导致变形,需要保持乘客的就座空间,确保乘客的安全。
作为应对所述侧面碰撞并确保乘客安全的技术,公开了在乘坐物用座椅的侧面及门侧设置侧部托架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根据这种技术,施加侧面来的冲击负荷时,通过支承部件(侧部托架)将所述冲击负荷传至乘坐物用座椅,通过使乘坐物用座椅不变形地向车体中心侧倾倒,可以防止乘客与车体构造物的接触。
专利文献1:特开2009-0235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0-1032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公开的座椅靠背框架在后面碰撞时,通过受压部件承受乘客的后方移动,其结果是通过连接部件的旋转,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座椅靠背框架侧。而且,连接部件中安装有施力装置,平时通过施力装置限制受压部件的旋转,因此不会损害就座感。而且在连接部件的附近,设置有若干调整连接部件的可动允许范围的制动器,可以调整使乘客陷入的范围。
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侧面碰撞时,从设置于车体侧的推出部件向突出设置于乘坐物用座椅的侧面(更详细的说,是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面)的支承部件(侧部托架)传递所述负荷,结果,乘坐物用座椅向车体中心侧倾倒。如此,通过将侧面碰撞的冲击传递至车体侧,乘坐物用座椅可以确保乘客的就座空间,且确保乘客的安全。
但是,关于后面碰撞及侧面碰撞的冲击,为了使对于两者的安全性提高,将专利文献1公开的伴有连接部件的受压部件及专利文献2公开的支承部件设置于乘坐物用座椅时,若干部件集中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面,即侧部框架的周边。如此,众多部件设置于侧部框架周边时,因为配件件数很多,有必要确保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面存在较大的空间,存在设计的自由度降低,同时,乘客的就座空间变狭窄、舒适性降低的不足。
对于所述不足,谋求通过缩小各部件的尺寸来节省空间时,各部件的强度不足,存在对于后面碰撞时及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耐久性降低的担心。特别是,因为从侧部框架向侧面突出的支承部件(侧部托架)直接承受侧面碰撞的冲击,需要具备充分的强度,进一步地,为了使由于侧面碰撞导致的负荷有效的传递至车体侧,需要一定的大小。
即,确保对后面碰撞及侧面碰撞的强度(刚性)的同时,将侧部框架的周边构造小型化,两者都成立很难。因此,寻求提供一种将侧部框架的周边构造小型化,同时,对碰撞具有充分的强度的侧部框架的周边构造的技术。
还有,侧部框架周边设置有众多部件时,因为配件的件数太多,各部件的安装构造变得复杂,安装操作时,存在操作性降低的不足。因此,寻求一种使乘坐物用座椅的侧部框架周边部件的安装操作性提高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侧部框架的周边构造中,对由于碰撞导致的冲击负荷具备充分的强度,同时将侧部框架的周边构造小型化的乘坐物用座椅。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侧部框架的周边部件的安装操作性的乘坐物用座椅。
所述课题通过包括具有位于侧面的侧部的座椅靠背框架;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面,且输入来自其他部件的负荷的负荷输入部件;通过连结部件连结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且支撑乘客的受压部件;设置于所述侧部的至少一方侧的同时、啮合于所述连结部件、且通过施加在所述受压部件的冲击负荷使所述受压部件向后方移动的缓冲部件解决。
如此,通过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具有负荷输入部件的同时,具有与缓冲部件连结的受压部件,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承受并挡住由于碰撞导致的负荷,进一步对构成座椅框架的部件传递所述负荷,进一步在后面碰撞时使乘客的身体陷入后方,据此可以有效地减轻对乘客施加的负荷。
进一步地,缓冲部件也设置于构成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因此,施加由于后面碰撞导致的冲击负荷时,受压部件通过缓冲部件向后方移动。因此,通过后面碰撞时使乘客的身体陷入后方,可以有效地减轻对乘客施加的负荷。
如此,通过侧部包括负荷输入部件及缓冲部件,对侧面碰撞或后面碰撞的冲击负荷具备充分的强度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吸收对乘客施加的冲击负荷。
此时,优选所述负荷输入部件设置于所述侧部的左右方向外侧的面,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侧部的左右方向内侧的面。
如此,通过负荷输入部件分别设置于侧部(侧部框架)的左右方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缓冲部件分别设置于侧部(侧部框架)的左右方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可以小型化侧部(侧部框架)周边的构造。
还有,因为负荷输入部件及缓冲部件通过侧部(侧部框架)设置,负荷输入部件和缓冲部件不会相互干涉、独立运作,因此,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负荷。
此时,优选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所述负荷输入部件在左右方向重合的位置。
构成缓冲部件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相对于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侧面的负荷输入部件、在左右方向重合的位置,因此,缓冲部件的周边构成不必大型化。结果,可以有效地减轻对侧面碰撞或后面碰撞等的负荷,同时,可以小型化座椅靠背框架侧面,即侧部(侧部框架)的周边构造。因此,设计乘坐物用座椅时,侧部(侧部框架)周边的构造不必大型化,设计的自由度提高。进一步地,成为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负荷输入部件覆盖的构成,因此,可以保护缓冲部件。
还有,优选所述负荷输入部件优选包括设置于前方的第1板材、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1板材的后方侧的第2板材,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1板材和所述第2板材之间。
负荷输入部件至少包括第1板材和第2板材,这些板材设置于前后方向间隔相对的位置。而且,这些板材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使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内包于负荷输入部件的话,可以进一步小型化缓冲部件周边的构造。
进一步地,也可是所述负荷输入部件包括设置于前方侧的第1板材、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1板材的后方侧的第2板材,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第1板材重合的位置且被设置于该第1板材的前方侧,或位于与所述第2板材重合的位置且被设置于该第2板材的后方侧。
如此构成的话,即使构成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件及负荷输入部件设置完成后,也可以从外侧目视到缓冲部件的设置状态,因此,操作性高。
此时,优选所述负荷输入部件具备向前方或后方膨胀突出的膨胀突出部,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膨胀突出部的前后方向内侧。
如此,膨胀突出部形成于构成负荷输入部件的部件,通过其表面形成有凹凸,负荷输入部件对负荷具备较高刚性。因此,构成负荷输入部件的部件的板厚度变薄也可以保持强度,结果,可以成为轻量的乘坐物用座椅。
而且,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于膨胀突出部的内侧,因此,可以确保充足的空间,同时,可以不浪费地使用空间,因此,小型化缓冲部件周边的构造成为可能。
还有,优选所述第1板材或所述第2板材与设置有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侧部的被设置部分之间形成有空隙。
在缓冲部件的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和构成负荷输入部件的板材重合设置的部分,所述板材与侧部(侧部框架)之间形成有空隙的话,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于所述空隙内。因此,构成缓冲部件的部件不必与构成负荷输入部件的部件接触即可小型化缓冲材料周边的构造。
还有,优选在所述负荷输入部件的一部分,形成有孔。
在负荷输入部件的一部分形成有孔的话,即使缓冲部件设置于负荷输入部件的内侧时,也可以通过孔目视到负荷输入部件的内侧,因此,可以容易地确认缓冲部件的设置情况。
还有,通过设置孔切除负荷输入部件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轻量化乘坐物用座椅。
进一步地,也可以通过孔插入工具,因此,乘坐物用座椅包括的其他部件的组装操作变得容易,设计的自由度和操作性提高。
此时,优选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所述负荷输入部件在左右方向不重合的位置。
如此,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侧面的负荷输入部件,在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于不重合的位置。因此,缓冲部件周边的构成不会复杂化。还有,通过各部件是不重合设置的构造,组装时,操作者可以容易的安装各部件。结果,在可以有效地减轻对侧面碰撞或后面碰撞等的负荷的同时,可以简化座椅靠背框架侧面,即侧部(侧部框架)的周边构造。因此,制造乘坐物用座椅时,侧部(侧部框架)周边的操作不会复杂化,因此操作性提高。进一步地,缓冲部件周边的安装操作被简化,因此,不需要操作者的熟练度,可以成为均一品质的乘坐物用座椅。
还有,优选所述侧部包括平板状的侧板、及从位于该侧板后方侧的端部向内侧弯曲的后缘部,所述负荷输入部件的一部分设置于与所述后缘部相向的位置,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负荷输入部件的前方侧。
如此,在侧部,通过使后端部向内侧弯曲,负荷输入部件与所述后缘部相向,设置为大致一面,提高对负荷(特别是,由于侧面碰撞导致的负荷)的强度。进一步地,施加侧面碰撞时的巨大负荷时,从负荷输入部件向侧部的后缘部流畅地传递所述负荷,因此,更提高对来自侧面的负荷的强度。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侧部包括平板状的侧板、及从位于该侧板后方侧的端部向内侧弯曲的后缘部,进一步具有沿着后缘部的上下方向重合设置的管状部件,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所述管状部件间隔的该管状部件的前方。
如此构成的话,提高了沿着侧部设置的管状部件(主管)的安装强度,或对负荷的刚性。进一步地,管状部件与缓冲部件间隔设置,因此,不会相互干涉,不会妨碍缓冲部件的动作。因此,可以使对负荷的强度提高的同时,使缓冲部件流畅地可动。
进一步地还有,优选所述侧部具备凸部,所述凸部在设置有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向内侧膨胀突出,所述管状部件设置于所述凸部和所述后缘部之间。
如此,在侧部(侧部框架)设置向内侧膨胀突出的凸部,通过所述凸部内设置有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构成,设置构成缓冲部件的部件时,其位置的决定变得容易。进一步地,通过在凸部与侧部中向内侧弯曲的后缘部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设置管状部件,可以不浪费地使用空间,结果,可以设法小型化侧部(侧部框架)周边的构造。
根据权利要求1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侧部包括负荷输入部件和缓冲部件,具备对侧面碰撞或后面碰撞的冲击负荷的充分的强度,同时,可以有效地吸收对乘客施加的冲击负荷。
根据权利要求2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将负荷输入部件和缓冲部件通过侧部分别设置于侧部的外侧面(左右方向外侧面)、内侧面(左右方向内侧面),可以小型化侧部周边的构造。
根据权利要求3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受压部件向后方移动使乘客向后方移动的缓冲部件的一部分与负荷输入部件重合设置,因此,可以小型化侧部周边的构造,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根据权利要求4的乘坐物用座椅,是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包含的构成,因此,不需要将缓冲部件周边的构造大型化,可以进一步地小型化。
根据权利要求5的乘坐物用座椅,即使将负荷输入部件和缓冲部件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后,也可以目视确认缓冲部件的设置状况。
根据权利要求6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伴随着膨胀突出部的凹凸形状设置于负荷输入部件的表面,提高对负荷的负荷输入部件的刚性的同时,通过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膨胀突出部内,可以进一步小型化缓冲部件周边的构造。
根据权利要求7的乘坐物用座椅,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负荷输入部件和侧部之间形成的空隙内,因此,可以小型化缓冲部件周边的构造。
根据权利要求8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设置于负荷输入部件的孔,可以目视到负荷输入部件的内部,可以确认缓冲部件的设置状况。还有,通过切除孔的部分,负荷输入部件自身的重量变轻,结果,可以提供一种轻量的乘坐物用座椅。
根据权利要求9的乘坐物用座椅,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间隔设置于与负荷输入部件不重合的位置,可以简化侧部周边的构造,提高各配件的安装操作的操作性。进一步地,可以容易的进行各配件的安装操作后的确认。
根据权利要求10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负荷输入部件和侧部的后缘部相向设置,提高对负荷的强度的同时,可以有效的进行部件间负荷的传递。
根据权利要求11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使构成座椅靠背框架的管状部件沿着侧部,提高座椅靠背框架的强度,提高对碰撞时的负荷的刚性。
根据权利要求12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在侧部设置凸部,设置构成缓冲部件的部件时,位置的决定变得容易,进一步地,通过凸部与后缘部之间设置管状部件的构成,侧部周边的构成被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负荷输入部件和侧部框架关系的扩大后的说明图。
图4是相当于图3的A-A线的简要剖面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缓冲部件旋转前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缓冲部件旋转后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关系的扩大后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分解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后面碰撞前后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负荷输入部件的简要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他的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他的实施例涉及的负荷输入部件和侧部框架关系的扩大后的说明图。
图13是相当于图12的B-B线的简要剖面说明图。
符号说明
S乘坐物用座椅
S1座椅靠背
S2就座部
S3头枕
F座椅框架
1座椅靠背框架
2就座框架
1a、2a、3a缓冲垫(衬垫材料)
1b、2b、3b表皮材料
11倾斜机构
15侧部框架
15a侧板
15b前缘部
15c后缘部
15d突起部
15e凸部
16主管(管状部件)
16a侧面部
17下部框架
17a延长部
17b中间部
18支柱支持部
19头枕支柱
20受压部件
21,22线(连结部件)
22a钩部
30移动部件(缓冲部件)
30a基部
30b升起部
30c形成部
31卡止部
31a卡止凹部
32轴部
32a轴部件
32b轴孔
32c孔部
32d嵌合部件
33卡止孔
35拉伸线圈弹簧(施力装置)
35a钩
37安装钩
39阻止移动部
40负荷输入部件
41第1板材
41a前板
41b上缘部
41c侧缘部
41d下缘部
41e凹部
41f孔
41g膨胀突出部
42第2板材
42a后板
42b上缘部
42c侧缘部
42d下缘部
42e凹部
42f孔
42g膨胀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说明的部件、配置等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宗旨进行各种改变。还有,在本说明书中,乘坐物是指汽车、火车等具有车轮的地面行驶用乘坐物,和在地面之外移动的飞机或船舶等可以安装座椅的移动用乘坐物。还有一般的就坐负荷包含就座时产生的就座冲击、由于乘坐物的突然起动产生的加速时的负荷等。还有后面碰撞时的负荷是指由于后面碰撞产生的巨大负荷、由于后面来的乘坐物导致的巨大冲撞、倒车行驶时的巨大碰撞等,不包含与一般就座时产生的负荷相同的负荷领域的负荷。进一步地,侧面碰撞时的负荷是指由于侧面碰撞产生的巨大负荷、由于侧面来的乘坐物导致的巨大冲撞等,不包含与一般就座时产生的负荷相同的负荷领域的负荷。
还有,左右方向是指乘坐物朝向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是与后述的座椅靠背框架1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方向。此外,前后方向是指乘客在就座状态下的前后方向。
图1至图9表示的是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座椅的简要立体图,图2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3是表示负荷输入部件和侧部框架关系的扩大后的说明图,图4是相当于图3的A-A线的简要剖面说明图,图5是缓冲部件旋转前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图6是缓冲部件旋转后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图7是表示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关系的扩大后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分解说明图,图9是表示后面碰撞前后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涉及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是负荷输入部件的简要剖面图,图11至图13涉及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他的实施例,图11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12是表示负荷输入部件和侧部框架关系的扩大后的说明图,图13是相当于图12的B-B线的简要剖面说明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乘坐物用座椅S由座椅靠背S1(背部)、就座部S2、头枕S3构成,座椅靠背S1(背部)及就座部S2在座椅框架F装载有缓冲垫1a、2a,被表皮材料1b、2b覆盖。此外,头枕S3在头部的芯材料(未图示)中配置有衬垫材料3a,且被表皮材料3b覆盖形成。符号19是支撑头枕S3的头枕支柱。
如图2所示,乘坐物用座椅S的座椅框架F由构成座椅靠背S1的座椅靠背框架1、构成就座部S2的就座框架2构成。
就座框架2装载有如上所述的缓冲垫2a,被表皮材料2b从缓冲垫2a的上面开始覆盖,且成为从下部支撑乘客的构成。就座框架2被脚部支撑,所述脚部安装有未图示的内部导轨,在与设置于车体地板的外部导轨之间,被组装为可以前后调整位置的滑动式。
此外,就座框架2的后端部通过倾斜机构11与座椅靠背框架1连结。
座椅靠背S1在座椅靠背框架1上装载有如上所述的缓冲垫1a,被表皮材料1b从缓冲垫1a的上面开始覆盖,为从后面支撑乘客背部的构成。在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为略矩形状的框体,包括侧部、上部及下部。
侧部构成座椅靠背宽度,因此,间隔设置于左右方向,具备向上下方向伸展的2个侧部框架15。而且,作为连结侧部框架15的上端部侧的管状部件的主管16从侧部向上方延伸,构成上部。此外,主管16不仅构成上部,从一边的侧部框架15向上方延伸设置后,再延伸设置到另一边的侧部框架15,进一步延伸设置到下方,构成下部。本实施例表示的是主管16形成围绕上部、侧部、下部一圈的环形,构成框体的例子,但如果是具备能顶住碰撞时负荷的刚性的话,其他的形状也可以。
还有,座椅靠背框架1的下部通过下部框架17连结侧部框架15的下端部侧而形成。下部框架17具备向连结于侧部框架15的下侧的下方延长的延长部17a、及连结两侧的中间部17b,延长部17a在与就座框架2的关系上没有障碍的范围内延长。
此外,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部框架15、主管16及下部框架17是由各部件分别形成,但也可以由一体的板状框架构成。下部也可以为安装了动力发动机等装置的构成。
如图2所示,作为管状部件的主管16弯曲为略矩形状,主管16的侧面部16a相对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沿着上下方向的一部分重合设置(参照图4),在所述重合部分固定接合于侧部框架15
此外,在构成上部的主管16的上方设置有头枕S3。头枕S3在所述芯材料(未图示)的外周部设置有衬垫材料3a,在衬垫材料3a的外周覆盖表皮材料3b。主管16设置有支柱支持部18。在所述支柱支持部18上,通过导向器锁(未图示)安装支撑头枕S3的头枕支柱19(参照图1),从而安装头枕S3。
如图2所示,作为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的一部分的侧部的侧部框架15在上下方向由一定的长度构成,左右方向具备一定的间隔且相向设置。
本实施例的侧部框架15是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面的延伸部件,包括平板状的侧板15a、及从所述侧板15a的前端部(位于乘坐物前方侧的端部)呈U字形向内侧折返的前缘部15b、及从后端部呈L字形向内侧弯曲的后缘部15c(参照图7)。
如图7所示,向后缘部15c侧伸出的突起部15d形成于本实施例的前缘部15b,作为卡止弹簧的卡止部的卡止孔33形成于所述突起部15d。
还有,本实施例的后缘部15c的内侧与管状的主管16的表面抵接设置(参照图4)。此外,如图3所示,侧板15a的一部分在弯曲的同时设有开口部,主管16的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开口部突出设置。
而且,后述的移动部件30卡止于本实施例的侧部框架15的左右方向内侧的面。此外,移动部件30的构成及作用将在后面讲述。
承受碰撞时的负荷的负荷输入部件40接合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面(更详细为侧部框架15的左右方向外侧的面),且成为乘坐物门侧(图2的图右侧)的位置。
所述负荷输入部件40承受侧面碰撞时的负荷,是为了使所述负荷进一步传递至侧部框架15、主管16等构成座椅框架F的其他部件而设置的部件,最好安装在设置于乘坐物门侧的侧部框架15。
通过将负荷输入部件40安装在设置于乘坐物门侧的侧部框架15,可以将侧面碰撞时的负荷从乘坐物的门有效地传递至座椅框架F侧。
此外,在本实施例,作为负荷输入部件40,是承受乘坐物的侧面碰撞时的负荷的部件,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为了安装扶手而设置的扶手安装部件那样,承受乘客的负荷的部件,也可以是安全气囊安装部件那样在安全气囊单元起动时承受从安全气囊来的负荷的部件,还有,也可以是发动机那样安装部件通过自身重量承受负荷的部件。
如图3所示,负荷输入部件40前后间隔相向,由相互接合的第1板材41及第2板材42构成。设置于乘坐物前方侧的第1板材41包括,从前板41a的上端呈L字形向后方弯曲的上缘部41b、及从前板41a的相对于侧部框架15的相反侧的侧端呈L字形向后方弯曲的侧缘部41c、及从前板41a的下侧呈L字形向后方弯曲的下缘部41d。
设置于乘坐物后方侧的第2板材42与第1板材的各缘部重合,包括从后板42a的上端呈L字形向前方弯曲的上缘部42b、从后板42a的相对于侧部框架15的相反侧的侧端呈L字形向前方弯曲的侧缘部42c、及从后板42a的下端呈L字形向前方弯曲的下缘部42d。
而且,第1板材41的上缘部41b、侧缘部41c、下缘部41d分别与第2板材42的上缘部42b、侧缘部42c、下缘部42d重合接合。
本实施例的负荷输入部件40通过侧部框架15与相对于一部分从侧部框架15突出的主管16接合,成为四方封闭的筐体构造,因此,对从侧面来的负荷的耐久性提高。另外,由于负荷输入部件40向主管16直接接合,因此施加来自侧面的负荷时,通过使主管16扭曲也可以使所述负荷分散。
负荷输入部件40相对于侧部框架15,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与负荷输入部件40的后板42a相向,在大致一面上连续设置(参照图4)。通过此构成,负荷输入部件40的安装刚性提高,侧方来的负荷传递变得更容易。
第1板材41的前板41a上形成有凹部41e、膨胀突出部41g,第2板材42的后板42a上形成有凹部42e、膨胀突出部42g。通过此构造在负荷输入部件40的表面形成有凹凸构造,因此,可以使负荷输入部件40对侧面碰撞时的负荷的强度提高。而且,构成凹凸构造的凹部41e及凹部42e形成于相向的位置,凹部41e与凹部42e的面相互接合(参照图4)。与凹部41e、42e不接合的情况相比,凹部41e、42e接合时,即使板厚度变薄也可以确保同等的强度。因此,可以轻量化乘坐物用座椅S。
此外,第1板材41的前板41a、第2板材42的后板42a分别形成有孔41f、42f。所述孔41f、42f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通过切除孔41f、42f,可以轻量化负荷输入部件40。还有,通过所述孔41f、42f,可以目视到负荷输入部件40的内侧(侧部框架15侧),因此,使后述的移动部件30的设置变得容易。此外,为了确保对侧面来的负荷的强度,优选孔41f、42f避开抵接于第1板材41及第2板材42的侧部框架15或主管16侧的端部而形成。另外,也可以在第1板材41、第2板材42形成若干个孔41f、42f。
而且,在座椅靠背框架1内(两侧的侧部框架15之间)座椅靠背框架1的内侧区域,设置有作为从后方支撑缓冲垫1a的姿势保持部件的受压部件20。
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为树脂制成的略矩形状的板状部件,与缓冲垫1a接触侧的表面形成有光滑的凹凸。如图2所示,在受压部件20里侧的上部侧和下部侧,形成有将线21、22卡止的的爪部。
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支撑于连结部件。即,作为连结部件的两条线21、22架设在两侧的侧部框架15之间,在受压部件20的里侧的上部侧和下部侧,通过形成于一定位置的爪部与受压部件20啮合,在缓冲垫1a的背面支撑受压部件20。线21、22由具备弹性的钢线材料形成,形成有是弯曲部的凹凸部。
特别是卡止于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的两条线21、22中,位于下方的线22通过形成有凹凸部,构成为由一定以上的负荷(比后述的缓冲部件的可动或旋转的负荷更大的负荷)导致较大的变形,从而使受压部件20以更多的移动量向后面移动。
如图5及图6所示,卡止于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的两条线21、22中,卡止于上部侧的线21的两端部钩住设置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钩37。另一方面,卡止于下部侧的线22的两端部钩住安装于左右的侧部框架15的移动部件30的卡止部31。
在向受压部件20施加由于后面碰撞等导致的一定以上的冲击负荷时,作为缓冲部件的移动部件30是通过连结部件(线22)传导冲击负荷而向乘坐物后方移动,同时使受压部件20向后方移动、且将乘客向后方移动的部件。此外,“移动”是指水平移动、旋转等动作。本实施例中,将说明以轴部32作为旋转轴旋转的移动部件30。通过所述移动部件30向乘坐物后方的移动使受压部件20可以向乘坐物后方较大地移动,结果,因为使乘客向后方移动,可以减轻施加于乘客的冲击。
如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部件30通过作为旋转轴的轴部32(后述)旋转自由地轴支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内侧,且卡止作为连结部件的下方位置的线22的同时,与作为对线22施力的施力装置的弹簧(拉伸线圈弹簧35)连结。即,移动部件30是与施力装置35连结,通过连结部件22将受压部件20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施力的构成。
而且,本实施例的移动部件30通过可以旋转的轴部32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内侧。
如图8所示,轴部32由轴部件32a、设置于移动部件30的轴孔32b、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孔部32c、及嵌合部件32d构成,轴部件32a插透轴孔32b嵌合安装于孔部32c,从轴部件32a的前端侧嵌合嵌合部件32d,旋转自由地轴支移动部件30。此外,在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设置轴部32的位置形成有向内侧膨胀突出的凸部15e。
而且,主管16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凸部15e和后缘部15c之间。根据此构成,主管16设置于通过凸部15e与后缘部15c形成的空隙,不必大型化主管16的设置场所,可以小型化侧部框架15周边的构成,设法省空间。
作为旋转轴的轴部32的设置位置由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轴孔32b的位置决定。此时,如图4所示,移动部件3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在左右方向重合于负荷输入部件40的位置。即,轴部32(更详细为轴部件32a及嵌合部件32d的至少任意一方)在旋转轴方向,其一部分重合设置于负荷输入部件40。此外,本实施例中轴部32设置为其一部分重合设置于负荷输入部件40的前板41a。根据此构成,轴部32与负荷输入部件40在乘坐物的左右方向重合设置,因此,可以设法节省空间。另外,本实施例表示的是轴部32的一部分重合于前板41a的例子,也可以是重合于后板42a的构成。
而且,轴部32与负荷输入部件40的前板41a重合设置的情况,优选进一步将其一部分设置于前板41a的更前方。还有,轴部32与负荷输入部件40的后板42a重合设置的情况,优选进一步将其一部分设置于后板42a的更后方。如此设置的话,即使轴部32及负荷输入部件40相对于座椅靠背1设置完成后,也可以目视确认轴部32的设置状态。
还有,如图4所示在侧部框架15中,通过向侧部框架15的内侧膨胀突出的凸部15e形成于轴部32的设置位置的构成,轴部32(更详细为嵌合部件32d)成为嵌入凸部15e的构造。据此,嵌合部件32d与负荷输入部件40的前板41a(或后板42a)不抵接地设置,同时,负荷输入部件40不过分接近乘坐物的门侧,可以节省空间。
还有,本实施例表示的是关于轴部32的安装,凸部15e形成于侧部框架15的例子,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在负荷输入部件40的前板41a(或后板42a)与侧部框架15的设置有轴部32的部分之间,形成有空隙的构成。即,在侧部框架15和负荷输入部件40的前板41a(或后板42a)之间,在设置轴部32的位置形成有空隙。因此,也可以是负荷输入部件40的前板41a(或后板42a)设置轴部32的位置的一部分被切口的构成。
而且,本实施例的移动部件30包括,可以旋转的轴部32,距所述轴部32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形成的连结部件的卡止部31,施力装置的卡止部(卡止凹部31a),及阻止移动(旋转)的阻止移动部39。
为了使连结部件线22的弯曲的钩状端部(钩部22)的安装变容易,卡止连结部件(线22)的本实施例的卡止部31通过长孔形成。而且,卡止部31上一体连续地形成有用于卡止后述施力装置(拉伸线圈弹簧35)的卡止凹部31a。
卡止部31的形成部30c由升起部30b向外周方向伸展形成,所述升起部30b连续升起形成于构成移动部件30的基部30a的外周侧。
本实施例的施力装置的卡止部(卡止凹部31a)是卡止施力装置拉伸线圈弹簧35的端部的部件,以将形成所述卡止部31的形成部30c上的卡止部31的一部分向乘坐物后方切下的方式形成。而且,如图7所示,卡止凹部31a形成于比连结轴部32中心部和卡止部31被线22钩住的位置的线Y更靠近乘坐物前方的位置。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作为施力装置的拉伸线圈弹簧35由弹性线材盘绕形成,其两端部各自形成半圆形的钩35a。而且,拉伸线圈弹簧35的钩35a卡止于移动部件30的卡止凹部31a及侧部框架15的突起部15d的卡止孔33。根据此构成,通过拉伸线圈弹簧35,移动部件30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施力。
本实施例的阻止移动部39是在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时,阻止移动(旋转)的部件,如图5、图6、图7所示,在以轴部32为中心移动(旋转)时,在与侧板15a滑动接触的基部30a的外周侧连续且一部分比基部30a突出,进而略垂直升起地形成。所述阻止移动部39是进行限制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的部件。
即,如图7所示,阻止移动部39弯曲升起地形成于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间隔的方向。
阻止移动部39是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后,分别与主管16抵接阻止移动(旋转)的抵接部。而且,与主管16抵接的阻止移动部39的座椅内侧方向的端部的高度相对于抵接时主管16的表面而抵接形成。
还有,阻止移动部39的座椅内侧的端部的高度设置为主管16的中心轴(线X)的更内侧(参照图4)即可。如此,由于阻止移动部39相对主管16的表面确实地抵接,因此,可以稳定地抑制移动部件30的移动。
阻止移动部39是为了限制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设定范围而设置的,由于后面碰撞时的负荷导致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时,阻止移动部39设定为抵接于主管16而阻止移动(旋转)。
如此,使移动部件30向外周方向伸展一体地形成有移动部件30的阻止移动部39,其抵接面在移动(旋转)后与主管16抵接,因此,通过简单且保证强度的构成,可以使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确实稳定地停止。
所述阻止移动部39位于不干涉后述施力装置(拉伸线圈弹簧35)或连结部件(线22)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移动部件30的阻止移动部39是与主管16直接抵接而阻止移动(旋转)的构成,为了消除阻止移动部39与主管16之间在抵接时发生的异常声音,可以安装厚度不妨碍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停止的稳定的橡胶等消音部件,如此构成的话,可以稳定的阻止移动(旋转),同时可以期待消音效果。
上述移动部件30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线22的两端部的钩部22a钩住两侧各自的移动部件30的卡止部31,各移动部件30可以独自起动。
本实施例中,移动部件30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但这些安装于两侧的移动部件30相互独立移动(旋转)。为此,负荷失衡产生的情况下,在两侧的侧部框架,移动部件30配合负荷变为各自独立移动(旋转),可以使乘客的身体回应冲击负荷的大小而陷入。
在乘客就座的一般就座时,通过座椅靠背S1内的缓冲垫1a、受压部件20、线22,产生使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的张力,一方面,拉伸线圈弹簧35施力使移动部件30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移动(旋转)。在此,连结于移动部件30的拉伸线圈弹簧35具有在一般就座时产生的负荷领域不弯曲的负荷特性,因此,移动部件30一般被制止于初期位置。也就是说,构成为一般就座时对抗使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的力而恢复初期状态的力是最大的。
关于后面碰撞时的移动部件30,图5表示的是缓冲部件旋转前,图6表示的是缓冲部件旋转后,图9中虚线表示的是后面碰撞前的状态,实线表示的是后面碰撞后的状态。如图9所示,后面碰撞时,由于承受后方冲击的惯性导致乘客要向后方移动的话,所述负荷通过受压部件20(图9中未图示)及卡止于受压部件20的线22,向使移动部件30朝后方(图9中左侧)移动(旋转)的方向施加张力。此时的张力是能使将移动部件30停留在初期位置的拉伸线圈弹簧35伸长,使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的足够大的负荷。
使移动部件30开始移动(旋转)的阈值设定为比一般的就座负荷大的值。
在此,关于使移动部件30开始移动(旋转)的阈值,一般就座状态(在此,排除由于就座冲击或乘坐物的突然起动产生的小冲击)下,施加于座椅靠背S1的负荷大约为150N,因此,优选阈值比150N大的值。比这个值小的话,导致一般就座时移动,缺乏稳定性,不优选。
进一步地考虑到由于一般就座时产生的就座冲击,或乘坐物的突然起动导致产生的加速时的负荷,优选设定比250N大的值,如此的话,除后面碰撞以外移动部件30不会起动,可以维持稳定的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使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钩住卡止部31的线22向后方移动,与此同时,卡止于线22的受压部件20,及支撑于受压部件20的缓冲垫1a向后方移动,可以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1内。
以下将参照图9进一步详细说明后面碰撞时的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特性。
在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前的初期位置,将卡止线22的卡止部31及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下端部的卡止凹部31a设置于比轴部32更靠近乘坐物前方的位置,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上端部卡止于位于移动部件30上方的侧部框架15的突起部15d上形成的卡止孔33。
由于后面碰撞,线22产生一定以上的张力,移动部件30对抗拉伸线圈弹簧35而开始移动(旋转)的话,拉伸线圈弹簧35伸长,设置于移动部件30的卡止凹部31a变为以轴部32的旋转中心为轴边旋转边向后方移动。而且,如图9所示,移动部件30一直移动(旋转)到阻止移动部39与接合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主管16抵接而阻止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为止。据此,从图5所示状态到图6所示状态,受压部件20向座椅框架1的后方大幅移动,陷入量变大。
本实施例中,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且受压部件20移动时,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上端部固定于卡止部33,所述卡止部33形成于移动部件30的更上方,因此,卡止凹部31a的移动方向与拉伸线圈弹簧35的伸长方向不一致。
即,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量与拉伸线圈弹簧35的拉伸负荷(弯曲量)不成比例,换言之,移动部件30的旋转角度与通过拉伸线圈弹簧35给与前方旋转方向的扭矩(旋转力)为不是简单的成比例的关系。
也就是说,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下端部的卡止凹部31a以轴部32为旋转中心描绘圆弧状的轨迹,与此相对,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上端部的卡止孔33作为固定接合于移动部件30上方的固定端而形成。
移动部件30相对于通过线22产生的张力,因为具备上述移动(旋转)特性,在发生后面碰撞时可以确实且有效地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1的缓冲垫1a。
此时,通过乘客的背部陷入座椅靠背S1向后方移动,但头枕S3的位置相对的不发生变化,因此头枕S3与头部的间隔缩小,可以用头枕S3支撑头部,实现有效减轻向颈部施加的冲击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表示的是移动部件30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例子,也可以是仅设置在设有负荷输入部件40的侧部框架15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未设置移动部件30一侧的侧部框架15,可以直接卡止连结部件(线)21、22而构成。
还有,上述实施例表示的是移动部件30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侧部框架15)内侧的例子,但也可以是设置于外侧的构造。只是,负荷输入部件40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外侧、移动部件30设置于内侧的构造的话,可以有效活用空间,可以小型化侧部框架15周边的构造。结果,乘坐物用座椅S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表示的是移动部件30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内侧,负荷输入部件40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左右方向外侧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将移动部件30及负荷输入部件40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左右方向内侧,或外侧的任意一侧的重合位置的构造。
以下,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座椅框架F。此外,除轴部32和负荷输入部件40的相对位置以外,其他的构造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因此,在图中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省略其说明。
轴部32的设置位置与上述实施例的重合设置于负荷输入部件40的一部分(更详细为前板41a)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完全包含在负荷输入部件40的内侧的形态。即,轴部32(更详细为轴部件32a及嵌合部件32d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设置于负荷输入部件40的前板41a与后板42a之间,根据此构成,关于轴部32的设置,在可以节省空间的同时,通过负荷输入部件40保护轴部32的嵌合部件32d,以此提高移动部件30的安装强度。
如上所述,前板41a与后板42a分别形成有凹部41e、42e。一方面,在前板41a与后板42a,设置于上下方向的若干凹部41e及42e之间,分别形成有向前方或后方扩大宽度而设置的膨胀突出部41g及膨胀突出部42g。此外,膨胀突出部也可以是设置于前板41a、后板42a的任意一方的构成。如此,通过形成膨胀突出部41g、42g及凹部41e、42e,负荷输入部件40通过其棱线部分变得容易承受侧面来的负荷,进一步提高了刚性。
轴部32设置于膨胀突出部41g及膨胀突出部42g的内侧,即通过膨胀突出部41g及膨胀突出部42g形成的空间内。如此,通过使轴部32内包于形成于膨胀突出部41g、42g内的空间内,不浪费空间,轴部32周边的构造不变大。
还有,如上所述,负荷输入部件40中形成有孔41f、42f。因此,即使轴部32是包含于负荷输入部件40内部的构造,也可以通过孔41f、42f目视到轴部32的设置位置,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移动部件30的设置。进一步地,通过孔41f、42f可以插入工具,因此,可以将其他部件设置于负荷输入部件40的周边。
以下,参照图11至13说明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他的实施例的座椅框架F。此外,除轴部32和负荷输入部件40的相对位置以外,其他的构造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因此,在图中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省略其说明。
轴部32的设置位置与上述实施例的重合设置于负荷输入部件40的一部分(更详细为前板41a)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与负荷输入部件40不重合的位置。
作为旋转轴的轴部32的设置位置由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轴孔32b的位置决定。此时,如图13所示,移动部件30的至少一部分在左右方向设置于不重合于负荷输入部件40的位置。即,轴部32在其旋转轴方向设置于不重合于负荷输入部件40的位置。此外,本实施例中,轴部32设置于负荷输入部件40的前板41a的更前方,轴部32(更详细为轴部件32a及嵌合部件32d)在其旋转轴方向不重合于负荷输入部件40而间隔设置。根据此构成,轴部32设置于筐状体的负荷输入部件40的外侧,因此,安装轴部32时,不会被负荷输入部件40妨碍,提高操作性。还有,不会被负荷输入部件40遮盖,操作者可以目视到轴部32,因此,可以确认轴部32的设置状态。另外,本实施例表示的是轴部32间隔设置于前板41a的前方的例子,但也可以是间隔设置于后板42a的更后方的构造。
还有,负荷输入部件40间隔设置于轴部32的更后方,进一步地如上所述,构成负荷输入部件40的第2板材42的后板42a相对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相向,设置为一面。结果,负荷输入部件40对侧面碰撞时的负荷的刚性提高,同时,流畅地进行侧面碰撞时的负荷的传递,因此,可以有效果的向构成座椅框架F’的部件传递侧面碰撞时的负荷。
进一步地,轴部32间隔设置于负荷输入部件40更前方,且间隔设置于接合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的主管16的更前方。根据此构成,主管16通过侧部框架15被强化的同时,主管16不必与轴部32接触,因此,将轴部32作为轴,下面所述的移动部件30可以流畅地可动。
而且,如图13所示在侧部框架15,向侧部框架15的内侧膨胀突出的凸部15e形成于轴部32的设置位置。根据此构成,轴部32(更详细为嵌合部件32d)变成嵌合于凸部15e的构成。据此,嵌合部件32d的位置变得容易决定,因此,对侧部框架15的轴部32的设置操作变得容易。
上述实施例表示的是移动部件30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内侧,负荷输入部件40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外侧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将移动部件30及负荷输入部件40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内侧或外侧的任意一侧之中不重合的位置的构造。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虽然作为具体例针对汽车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S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毋庸置疑关于后部座椅的座椅靠背也可以适用同样的结构。

Claims (12)

1.一种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位于侧面的侧部的座椅靠背框架;
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面,输入来自其他部件的负荷的负荷输入部件;
通过连结部件连结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支撑乘客的受压部件;
设置于所述侧部的至少一方侧的同时,啮合于所述连结部件,通过施加在所述受压部件的冲击负荷,使所述受压部件向后方移动的缓冲部件;
所述负荷输入部件包括设置于前方侧的第1板材、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1板材的后方侧的第2板材;
所述第1板材的上缘部、侧缘部、下缘部分别与所述第2板材的上缘部、侧缘部、下缘部重合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荷输入部件设置于所述侧部的左右方向外侧的面;
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侧部的左右方向内侧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所述负荷输入部件在左右方向重合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1板材和所述第2板材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第1板材重合的位置且被设置于该第1板材的前方侧,或位于与所述第2板材重合的位置且被设置于该第2板材的后方侧。
6.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荷输入部件具备向前方或后方膨胀突出的膨胀突出部;
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膨胀突出部的前后方向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板材或所述第2板材与设置有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侧部的被设置部分之间形成有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负荷输入部件的一部分形成有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所述负荷输入部件在左右方向不重合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包括平板状的侧板,及从位于该侧板后方侧的端部向内侧弯曲的后缘部;
所述负荷输入部件的一部分设置于与所述后缘部相向的位置;
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负荷输入部件的前方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包括平板状的侧板,及从位于该侧板后方侧的端部向内侧弯曲的后缘部;进一步具有沿着后缘部的上下方向重合设置的管状部件;
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所述管状部件间隔的该管状部件的前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具备凸部,所述凸部在设置有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向内侧膨胀突出;
所述管状部件设置于所述凸部和所述后缘部之间。
CN201180035504.1A 2010-07-21 2011-07-21 乘坐物用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525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4337 2010-07-21
JP2010164338A JP5629514B2 (ja) 2010-07-21 2010-07-21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0-164338 2010-07-21
JP2010164337A JP5629513B2 (ja) 2010-07-21 2010-07-21 乗物用シート
PCT/JP2011/066619 WO2012011544A1 (ja) 2010-07-21 2011-07-21 乗物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2533A CN103052533A (zh) 2013-04-17
CN103052533B true CN103052533B (zh) 2015-09-23

Family

ID=45496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550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52533B (zh) 2010-07-21 2011-07-21 乘坐物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56382B2 (zh)
CN (1) CN103052533B (zh)
DE (1) DE112011102422T5 (zh)
GB (1) GB2495891A (zh)
WO (1) WO20120115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93568A (ja) * 2012-03-19 2013-09-30 Ts Tech Co Ltd 乗物用シート
JP5969228B2 (ja) * 2012-03-14 2016-08-1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N104144820A (zh) * 2012-03-14 2014-11-12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座椅
US20150321589A1 (en) * 2012-11-19 2015-11-12 Ts Tech Co., Ltd. Seat device
CN107878275B (zh) 2013-04-08 2021-04-13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及其座椅框架
JP6493040B2 (ja) * 2015-07-08 2019-04-0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WO2017086398A1 (ja) * 2015-11-20 2017-05-2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200037B2 (ja) * 2016-05-23 2017-09-20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200036B2 (ja) * 2016-05-23 2017-09-20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N110461646B (zh) * 2017-03-27 2022-04-19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乘坐物用座椅
JP6397097B2 (ja) * 2017-08-24 2018-09-2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7025286B2 (ja) * 2018-06-08 2022-0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室内構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7455B1 (en) * 1998-09-30 2002-12-24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with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s
CN101348088A (zh) * 2007-07-20 2009-0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CN101624027A (zh) * 2008-07-11 2010-01-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的载荷传递体
CN101754883A (zh) * 2007-07-19 2010-06-23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靠背框架及车用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6094A (en) * 1997-03-06 1998-02-1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with pusher block
FR2768103B1 (fr) * 1997-09-08 1999-11-19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Siege de vehicule dote d'un sac de securite gonflable lateral
JP2000103275A (ja) 1998-09-30 2000-04-11 Fuj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用シート
US6478274B1 (en) * 1999-05-10 2002-11-12 Innovative Office Products, Inc. Arm apparatus for mounting electronic devices
JP2001180352A (ja) * 1999-12-27 2001-07-03 T S Tec Kk サイドエアー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る車輌用シート
JP2001253282A (ja) * 2000-03-14 2001-09-18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
JP4465512B2 (ja) * 2004-06-30 2010-05-1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付きの軽合金製フレームによる自動車用シート
JP4737501B2 (ja) * 2004-10-28 2011-08-0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4643480B2 (ja) * 2006-03-23 2011-03-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KR100837910B1 (ko) * 2006-12-05 2008-06-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액티브 헤드 레스트의 높이 유지 장치
US8033602B2 (en) * 2007-07-20 2011-10-11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eat
JP5292004B2 (ja) 2008-07-11 2013-09-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7455B1 (en) * 1998-09-30 2002-12-24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with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s
CN101754883A (zh) * 2007-07-19 2010-06-23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靠背框架及车用座椅
CN101348088A (zh) * 2007-07-20 2009-0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CN101624027A (zh) * 2008-07-11 2010-01-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的载荷传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1102422T5 (de) 2013-05-16
US20130113246A1 (en) 2013-05-09
GB201302957D0 (en) 2013-04-03
CN103052533A (zh) 2013-04-17
WO2012011544A1 (ja) 2012-01-26
GB2495891A (en) 2013-04-24
US9156382B2 (en) 2015-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2533B (zh) 乘坐物用座椅
CN103003100B (zh) 乘坐物用座椅
CN102282039B (zh) 乘坐物用座椅
CN102897071B (zh) 座椅靠背框架
JP557611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3025574A (zh) 乘坐物用座椅
US9108546B2 (en) Vehicle seat
US11312272B2 (en) Conveyance seat
CN104583004A (zh) 车用座椅
JP3721038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
JP4936823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
WO2013099705A1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13020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743689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7025286B2 (ja) 車両の室内構造
JP580816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5254872A (ja) 車輌用安全構造
JP443329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314270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6175436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73455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81339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H1016566A (ja)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JP578872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2240608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