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2039B - 乘坐物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乘坐物用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82039B CN102282039B CN201080004978.5A CN201080004978A CN102282039B CN 102282039 B CN102282039 B CN 102282039B CN 201080004978 A CN201080004978 A CN 201080004978A CN 102282039 B CN102282039 B CN 1022820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vy burden
- seat
- buffer unit
- holding components
- passen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72—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characterised by the triggering system
- B60N2/42781—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characterised by the triggering system mechanical trigge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60N2/422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due to impact coming from the re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88—Head-res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abnormal g-forces, e.g.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r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过与头枕相对独立的简单结构,可以在后碰撞时加大包含腰部的就座身体整体向乘坐物的后方侧的陷入(移动)量,并可以有效地降低在后碰撞时施加给乘客的冲击的乘坐物用座椅。乘坐物用座椅(S),包括座椅靠背框架(1)、头枕(S3)、与头枕(S3)相对独立地移动的支持乘客身体的受压部件(20)、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部的至少一方侧的同时与受压部件(20)连结并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与头枕(S3)相对独立地可动的旋转部件(30)。而且,受压部件(20)的整体通过比一般的就座负重大的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乘坐物后方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坐物用座椅,特别是涉及在后碰撞时实现缓冲的乘坐物用座椅。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当汽车等乘坐物的后部被追尾或在倒车行驶时受到碰撞等,即后碰撞时,存在就座乘客的头部由于惯力而急速后倾,并使颈部受到冲击的问题。
为此,对于现在的汽车等的乘坐物用座椅,为了保护乘客的头部或颈部不受由于后碰撞导致的冲击,减少对颈部的冲击,在座椅靠背的上方设置从后方承受乘客头部的头枕。
但是,仅设置了头枕,不仅不能减少对身体的冲击,而且在后碰撞时仍然存在不能使乘客的头部与头枕之间的间隔迅速减小且不能充分地减小对颈部施加的冲
击的情况。
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在后碰撞时向乘客后方的移动负重使头枕向前方移动,从而支持乘客的头部并减轻对颈部冲击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对于座椅靠背框架,公知的是在包括支持座椅靠背衬垫的座椅靠背的车用座椅中,使在后碰撞时与乘客背部接触的部位比其他部位的弹性系数小而使衰减系数大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进一步地,在具有头枕的靠背座椅中,在上部安装有头枕的固定框架,安装具有支持衬垫材料的弹簧体的可动框架,使得该可动框架的上部以其下部为中心向后方旋转,在固定框架和可动框架之间,设置有虽支持一般的就座负重但施加一定以上的冲击负重时容许可动框架的后方旋转的弹簧的乘坐物用座椅被公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特开2003-3414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0289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0-2723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都是缓和对乘客的冲击,但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是在后碰撞时,由受压部件承受向乘客的胸部后方的移动,与该受压部件向后方的移动连动,使头枕向前方移动。在这样的技术中,为了与头枕连动,有另外设置头枕的移动机构的必要,不仅机构复杂致使成本提高,而且由于用于在座椅靠背框架移动头枕的可动部分是必要的,所以有防止刚度减弱的必要,一般会产生提高刚度的必要。
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通过减小座椅靠背的背部(专利文献2中为“胸部”)接触的部位的弹性系数,增大上半身的后方移动,并使头部和背部的相对移动量减小,同时,通过使用低反弹衬垫材料增大衰减系数,抑制上半身的反冲,降低头部和背部的相对速度,由此实现降低作用于颈部的剪切力。
但是,减小弹性系数的技术,或低反弹衬垫部件的技术,存在不能增大向乘坐物后方侧身体陷入(即,增大移动量)的不适宜。
此外,专利文献3公开的技术,由于仅是对于冲击负重设定弹簧的弹力,所以可以可靠地预测中央支持部的后方移动的动作负重,具有必然后方移动、准确动作的优点。
但是,专利文献3公开的技术,由于固定框架和可动框架固定于下部的安装轴,所以下部位置旁边的固定框架和可动框架的移动非常少,具有不能使就座的乘客的身体整体陷入乘坐物的后方侧的不适宜。此外专利文献3的弹簧具有不仅会根据移动增大反弹力也随之增大而变得难以移动,而且固定框架和可动框架的可动范围成为被极度限定的移动范围,难以确保大量陷入的移动量的问题。而且,由于使用可动框架,所以具有装置整体变大,轻量化困难的不适宜。
于是,在乘坐物用座椅后碰撞时,要求增大乘客身体的整体向座椅内陷入的量,特别是要求增大腰部的移动量。
此外,在乘坐物用座椅后碰撞时,要求负重传导率较好的乘客身体的整体的陷入移动。特别是,由于在后碰撞时座椅靠背向后方倾倒,所以在考虑座椅靠背的移动的基础上,要求有效活用来自乘客的负重,充分确保支持乘客身体的支持部件(受压部件)的移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与头枕相对独立的简单结构,在后碰撞时可以增大就座乘客的包含腰部的身体整体的向乘坐物后方侧的陷入(移动)量,并可以有效地降低后碰撞时施加给乘客的冲击的乘坐物用座椅。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必要以上的刚度,部件数量减少,实现小型化及轻量化,使用低成本的结构,在后碰撞时使乘客的身体整体向乘坐物后方侧陷入,可以有效地降低向颈部等的冲击的乘坐物用座椅。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在后碰撞时的座椅靠背的向后方的倾倒移动,有效活用来自乘客的负重,充分确保支持部件的移动量,可以增大乘客的包含腰部的身体整体的向座椅内的陷入量,并可以有效地降低向颈部等的冲击的乘坐物用座椅。
此外,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为了在后碰撞时降低向乘客的颈部等的冲击将与头枕相对独立动作的缓冲部件有效地设置于具有刚度的侧部,可以防止与其他配置部件之间的干涉的乘坐物用座椅。
上述问题根据权利要求1的乘坐物用座椅解决,该乘坐物用座椅包括至少包含位于两侧的侧部和设置于上方的上部的座椅靠背框架;设置于该座椅靠背框架的上方的头枕;与所述头枕相对独立地移动的支持乘客身体的支持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侧部的至少一方侧的同时连结所述支持部件,并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与所述头枕相对独立地可动的缓冲部件。所述支持部件的整体通过比一般的就座负重大的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乘坐物后方移动。
这样,由于与头枕相对独立地移动的支持乘客身体的支持部件的整体通过比一般的就座负重大的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乘坐物后方移动,所以不需要向头枕传导负重的机构等的同时,可以使就座的乘客的身体整体陷入乘坐物后方侧。即,不会像将可动框架以旋转轴为中心向后方移动的现有技术那样陷入量不足,此外不会有在旋转轴附近不产生陷入的不适宜,可以使座椅靠背整体陷入。
而且,由于座椅靠背整体陷入,所以乘客的身体保持着就座姿势,向乘坐物后方移动,即使不设置用于使头枕向前方移动的与头枕协作的机构,在保持就座姿势的状态下,可以使得乘客的头部接近头枕与头枕接触。因此,就有可能降低后碰撞时施加于头部或颈部的冲击效果。
此时,如权利要求2,优选所述支持部件,通过可以变形的连结部件,在所述支持部件的上部侧及下部侧的至少2个地方分别连结于所述两侧的侧部,所述下部侧为对应乘客腰部的部分。
这样,由于通过可以变形的连结部件,在支持部件的上部侧及下部侧的至少2个地方分别连结于两侧的侧部,下部侧为对应乘客腰部的部分,所以就座时最承受负重的腰部部分产生较大的陷入量(移动量),在保持就座姿势的状态下可以可靠地使得乘客的头部接触头枕。由此,即使不使头枕连动,也可以支持乘客的头部降低向颈部的冲击。
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3,优选所述支持部件,通过所述一定的冲击负重,下部侧相比上部侧较大地移动。
这样,由于连结于座椅靠背框架的2个地方的支持部件的下部侧相比上部侧较大地移动,所以能够容易地确保承受大的负重的腰部部分的移动量,并可以确保乘客的身体整体的较大的移动量。
此外,如权利要求4,优选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支持部件的连结部通过所述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上方移动地构成。
这样,由于缓冲部件和支持部件的连结部向上方移动,支持部件的整体向乘坐物后方移动,所以即使座椅靠背由于后碰撞向后方倾倒,也可以使支持部件沿着倾倒方向移动,在后碰撞时,可以确保负重传导率较好的乘客的身体整体的陷入量。
此外,如权利要求5,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支持部件的连结部可以通过所述一定的冲击负重向水平方向移动后向上方移动地构成。
这样,由于缓冲部件和支持部件的连结部向水平方向移动后向上方移动,使得支持部件的整体向乘坐物后方移动,所以在考虑后碰撞时座椅靠背向后方倾倒移动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活用来自乘客的负重,充分确保支持部件的移动量。
此外,如权利要求6,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支持部件的连结部可以通过所述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下方移动后向上方移动。
这样,由于缓冲部件和支持部件的连结部向下方移动后向上方移动,使得支持部件的整体向乘坐物后方移动地构成,所以经由向下方移动,通过可以抑制移动初期状态下的不稳定的移动实现乘客就座的稳定的同时,伴随向座椅靠背的后方的倾倒,通过向上方移动可以提高负重传导率。
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7,优选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支持部件的连结部超过所述支持部件承受来自乘客的负重的最大负重点后通过所述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上方移动。
这样,由于缓冲部件和支持部件的连结部超过支持部件承受来自乘客的负重的最大负重点后向上方移动,使得支持部件的整体向乘坐物后方移动地构成,所以即使比最大负重点低的负重范围也能够实现高效的移动,即使在负重减少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确保陷入。
此时,如权利要求8,优选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设置于下方的下部,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由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围的范围内。
这样,由于缓冲部件设置于由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围的范围内,所以与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外侧的各种装置之间的干涉消失,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的部分的座椅靠背向后方大量移动,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
此外,如权利要求9,优选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相比所述支持部件的上端位于下侧的范围。
这样的话,可以高效地将来自支持乘客身体的支持部件的负重传导至缓冲部件,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的部分的座椅靠背向后方大量移动,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
此外,如权利要求10,优选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具备跨过所述侧部和所述上部的管部和旋转轴的倾斜机构。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管部的下端和所述倾斜机构的旋转轴之间。
通过这样地构成,可以将缓冲部件有效地设置于具有刚度的侧部,在陷入量大的位置设置缓冲部件,可以高效地传导负重,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的部分的座椅靠背向后方大量移动,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
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1,优选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形成气囊装置的设置范围,在该气囊装置的设置范围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设置所述缓冲部件。
通过这样地构成,可以防止与其他的配置部件之间的干涉,高效地利用狭小的空间设置缓冲部件。
进一步地,此外,如权利要求12,优选所述支持部件在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相对的部分形成收缩部,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与所述支持部件的收缩部相对的位置。
通过这样地构成,由于在组装座椅靠背时、组装后,甚至打开表皮时,具有收缩部,所以可以确认缓冲部件。
此外,如权利要求13,优选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侧部的至少一方侧的上部侧,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旋转或可动地构成。这样,通过将缓冲部件设置于侧部的上部侧,可以充分地确保上部侧的陷入,在后碰撞时缓冲部件可以容易地移动、大量地陷入。
此外,如权利要求14,优选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侧部的至少一方侧的上部侧和下部侧,并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旋转或可动地构成。这样,通过在上部侧及下部侧设置缓冲部件,可以顺利地进行由于冲击负重导致的陷入。
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5,所述缓冲部件,所述侧部的上部侧相比下部侧较小地形成的情况下,可以可靠地设置于上部侧的少量的空间。
根据权利要求1的乘坐物用座椅,不需要向头枕传导负重的机构等的同时,可以使就座的乘客身体的整体陷入乘坐物后方侧。即,不会像将可动框架以旋转轴为中心向后方移动的现有技术那样陷入量不足,此外不会有在旋转轴附近不产生陷入的不适宜,可以使座椅靠背整体陷入,在后碰撞时有效地降低施加给头部或颈部的冲击。
根据权利要求2的乘坐物用座椅,就座时承受负重最多的腰部部分产生较大的陷入量(移动量),在保持就座姿势的状态下可以可靠地使得乘客的头部接触头枕。
根据权利要求3的乘坐物用座椅,由于连结于座椅靠背框架的2个地方的支持部件的下部侧相比上部侧较大地移动,所以能够容易地确保乘客身体的腰部部分的较大的移动量,并可以确保乘客的身体整体的较大的移动量。
根据权利要求4的乘坐物用座椅,由于缓冲部件和支持部件的连结部向上方移动,支持部件的整体向乘坐物后方移动,所以即使座椅靠背由于后碰撞向后方倾倒,也可以使支持部件沿着倾倒方向移动,在后碰撞时,可以确保负重传导率较好的乘客身体的整体的陷入量。
根据权利要求5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缓冲部件和支持部件的连结部在初期向水平方向移动,之后向上方移动,在考虑后碰撞时座椅靠背向后方倾倒移动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活用来自乘客的负重,充分确保支持部件的移动量。
根据权利要求6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缓冲部件和支持部件的连结部向下方的移动,实现移动初期状态下乘客就座的稳定,伴随向座椅靠背的后方的倾倒,通过向上方移动可以提高负重效率。
根据权利要求7的乘坐物用座椅,即使比最大负重点低的负重范围也能够实现缓冲部件的高效的移动,即使在负重减少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确保陷入。
根据权利要求8的乘坐物用座椅,与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外侧的各种装置之间的干涉消失,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的部分的座椅靠背向后方大量移
动,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
根据权利要求9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高效地将来自支持乘客身体的支持部件的负重传导至缓冲部件,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的部分的座椅靠背向后方大量移动,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
根据权利要求10的乘坐物用座椅,在陷入量大的位置设置缓冲部件,可以高效地传导负重,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的部分的座椅靠背向后方大量移
动,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
根据权利要求11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防止与其他的配置部件之间的干涉,
高效地利用狭小的空间设置缓冲部件。
根据权利要求12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在组装座椅靠背时、组装后,甚至打开表皮时确认缓冲部件。
根据权利要求13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将缓冲部件设置于上部侧,可以充分地确保上部侧的陷入,在后碰撞时缓冲部件可以容易地移动、大量地陷入。
根据权利要求14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在上部侧及下部侧设置缓冲部件,可以顺利地进行由于冲击负重导致的陷入。
根据权利要求15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可靠地设置于上部侧的少量的空间。
如上所述,由于座椅靠背整体陷入,所以乘客的身体保持着就座姿势,向乘坐物后方移动,即使不设置用于使头枕向前方移动的与头枕协作的机构,在保持就座姿势的状态下,可以使得乘客的头部接触头枕,有效地降低向颈部等的冲击。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通过与头枕相对独立的简单结构,在后碰撞时可以增大就座乘客的包含腰部的身体整体向乘坐物后方侧的陷入(移动)量,并可以有效地降低后碰撞时施加给乘客的冲击的乘坐物用座椅。
此外,提供一种不需要必要以上的刚度,部件数量减少,实现小型化及轻量化,使用低成本的结构,在后碰撞时使乘客的身体整体向乘坐物后方侧陷入,可以有效地降低向颈部等的冲击的乘坐物用座椅。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考虑在后碰撞时的座椅靠背的向后方的倾倒移动,有效活用来自乘客的负重,充分确保支持部件的移动量,可以增大乘客的包含腰部的身体整体的向座椅内的陷入量,并可以有效地降低向颈部等的冲击的乘坐物用座椅。
此外,进一步提供一种为了在后碰撞时降低向乘客的颈部等的冲击将与头枕相对独立地动作的缓冲部件有效地设置于具有刚度的侧部,可以防止与其他配置部件之间的干涉的乘坐物用座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座椅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缓冲部件的可动前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
图4是缓冲部件的可动后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
图5是座椅靠背框架的背面的简要说明图。
图6是表示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之间关系的放大说明图。
图7是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之间的分解说明图。
图8是缓冲部件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后碰撞前后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后碰撞前后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后碰撞前后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图13后碰撞前后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图14的A-A剖面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其他变形例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图16后碰撞前后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座椅靠背的后方倾倒和负重方向之间关系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座椅靠背的后方倾倒和负重方向以及缓冲部件之间关系的说明图。
图22是从缓冲部件的旋转初期到旋转终期的说明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24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后碰撞前后的上部侧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5是第四实施例的缓冲部件的移动前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
图26是第四实施例的缓冲部件的移动后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
图27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28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其他变形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29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进一步的其他变形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30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其他变形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31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进一步的其他变形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32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其他变形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33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进一步的其他变形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34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35是一般情况下以及后碰撞时的座椅靠背衬垫的水平剖面图。
图36是表示座椅靠背衬垫的变形例的与图34相同的剖面图。
图37是表示受压部件的第一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8是表示受压部件的第二变形例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S乘坐物用座椅
S1座椅靠背
S2就座部
S3头枕
F座椅框架
1座椅靠背框架
2就座框架
2a、3a、100、150缓冲垫(座椅靠背衬垫、缓冲材料)
2b、3b、110表皮材料
11倾斜机构
11a旋转轴
15侧部框架
15a侧板
15b前缘部
15c后缘部
15d突起部
15e切口部
15f长孔
16上部框架
16a侧面部
17下部框架
17a延长部
17b中间部
18支柱支持部
19头枕支柱
20受压部件(支持部件)
20a收缩部
21、22线(连结部件,支持部件)
21a、21e、21f、22a、22e、22f凹凸部21b、22b中央侧(支持部件)
22c钩部
21d、22d端部侧(连结部件)
23连结线
24爪部
30、80旋转部件(缓冲部件)
30a、80a基部
30b第1升起部
30c形成部
30d第2升起部
31、81卡止部(连结部)
32、82轴部
32a轴部件
32b轴孔
32c孔部
32d嵌合部件
33、34、83、84卡止孔
35、85拉伸线圈弹簧(施力装置)
35a钩
37装配钩
39、89旋转阻止部
39a、39b、89a、89b挡块部
40接线用孔
50气囊装置
55电子元件
60滑动部件(缓冲部件)
61滑动部
62卡止部(连结部)
63接触部
63a第1接触部
63b第2接触部
64扭簧(施力装置)
64a线圈部
64b一端侧
64c另一端侧
65定位销
65a轴部
65b端部
65c连结弹簧
65d防脱部件
66保持销
67卡止销
68引导面
68a圆弧状凹部
68d圆弧状凸部
70基台
71卡止突起部
72侧面
80b延伸部
80d切口部
90线(连结部)
91弯曲部
95长尺状板体(连结部件)
101、151中央部
102、152侧部
103、153前面槽
103a、104a底部
104、154后面槽
105、105b、105c衬里
105a裂缝
106卡止环
109、159连接部
111中央表皮部
112肩部表皮部
113里侧表皮部
114伸入部
114a尖端
115钩
118缝合部
120、220受压部件
121、221薄壁部
122、123、222、223凹部
225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还有,下面说明的部件、配置等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宗旨进行各种改变。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乘坐物是指汽车、火车等具有车轮的地面行驶用乘坐物,和在地面之外移动的飞机或船舶等可以安装座椅的移动用乘坐物。此外,一般的就座负重包含就座时产生的就座冲击、由于乘坐物突然起动产生的加速时的负重等。此外后碰撞时的负重是指由于后碰撞产生的大量的负重、来自后方侧的乘坐物的剧烈的追尾、倒车行驶时较大的碰撞等。不包含与一般就座时产生的负重相同的负重范围的负重。
图1至图10表示的是涉及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座椅的简要立体图,图2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3是缓冲部件的可动前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图4是缓冲部件的可动后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图5是座椅靠背框架的背面的简要说明图,图6是表示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之间关系的放大说明图,图7是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之间的分解说明图,图8是缓冲部件的说明图,图9及图10是表示后碰撞前后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涉及本实施例的乘坐物用座椅S由座椅靠背S1(背部)、就座部S2和头枕S3构成。座椅靠背S1(背部)及就座部S2在靠背框架F装载缓冲垫100(座椅靠背衬垫)、2a,被表皮材料110、2b覆盖。同时,头枕S3在头部的芯材(未图示)配备缓冲材料3a,被表皮材料3b覆盖形成。此外符号19是支持头枕S3的头枕支柱。
如图2所示,乘坐物用座椅S的座椅框架F,由构成座椅靠背S1的座椅靠背框架1、构成就座部S2的就座框架2构成。同时,图2表示在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框架1安装了公知的气囊装置50及电子元件(ECU)55后的状态。
就座部S2像上述那样在就座框架2装载缓冲垫2a,表皮材料2b从上覆盖缓冲垫2a,成为从下部支持乘客的结构。就座框架2在脚部被支持,在该脚部,安装未图示的内部导轨,在与设置在车体地板的外部导轨之间,以在前后方向上可调整位置的滑动方式组装。
此外在就座框架2的后端部通过倾斜机构11连结座椅靠背框架1。
座椅靠背S1像上述那样在座椅靠背框架1装载座椅靠背衬垫(缓冲垫)100,表皮材料110从上覆盖座椅靠背衬垫100,从后方支持乘客的背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为大致矩形的框体,包括侧部、上部和下部。同时,关于座椅靠背衬垫100及表皮材料110之后再记述。
侧部由于构成座椅靠背的宽度,所以具有在左右方向隔开配置,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侧部框架15。而且,连接该侧部框架15的上端部侧的管状的上部框架16从侧部向上方伸出,构成上部。较具体地说,管状的上部框架16连结于侧部框架15,该侧部框架15和管状的上部框架16重叠的上部框架16的侧面部16a,作为跨过侧部和上部的管部地构成。
此外,座椅靠背框架1的下部,由下部框架17连结侧部框架15的下端部侧而形成。下部框架17具有连结于侧部框架15的下侧并向下方延长的延长部17a和连结两侧的中间部17b,延长部17a通过与就座框架2之间的关系在没有障碍的范围延长。
同时,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框架1虽然分别由部件侧部框架15、上部框架16和下部框架17构成,但也可以由一体的管框架,一体的板状框架等构成。
本实施例的侧部框架15是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面的延伸部件,如图6所示,具有平板状的侧板15a、从该侧板15a的前端部(位于乘坐物前方侧的端部)向内侧折返成U字型的前缘部15b以及从后端部向内侧弯曲成L字型的后缘部15c。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两边的侧板15a,在侧部框架15的下方位置但比下部框架17偏上方侧,形成线束等的接线用孔40。同时,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侧部框架15,在侧部框架15的面朝图2时的左外侧安装公知的气囊装置50,在右外侧安装由箱体构成的电子元件(ECU)55。上述气囊装置通过未图示的螺钉、
螺帽等安装工具安装于侧部框架15。
如图3、图6、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前缘部15b形成向着后缘部15c的方向伸出的突起部15d,在该突起部15d形成用于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作为卡止部的卡止孔34。
此外,从前缘部15b的突起部15d的下方到向着作为施力装置的拉伸线圈弹簧35设置的位置的部分,形成有在乘坐物前方侧切开宽度减少的切口部15e。通过该切口部15e,可以防止与拉伸线圈弹簧35之间的干涉。
如图2所示,上部框架16是略U字型的部件,上部框架16的侧面部16a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一部分重叠地设置,在该重叠部分固定接合于侧部框架15。
此外,在构成上部的上部框架16的上方,设置头枕S3。头枕S3如前所述构成为在芯材(未图示)的外周部设置缓冲材料3a,在缓冲材料3a的外周覆盖表皮材料3b。在上部框架16设置支柱支持部18。在该支柱支持部18,通过引导锁(未图示)安装支持头枕S3的头枕支柱19(参照图1),使得头枕S3被安装。
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的一部分的作为侧部的侧部框架15如前所述在上下方向指定的长度构成,在左右方向具有一定间隔相对地设置。而且,在座椅靠背框架1内(两侧的侧部框架15之间)座椅靠背框架1的内侧范围,设置从后方支持座椅靠背衬垫100且与头枕S3独立可动地支持乘客身体的作为支持部件的受压部件20。
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构成为不与头枕S3协作,所以是由树脂形成为板状的大致矩形的部件,且两侧部分形成有收缩部20a。此外,在与座椅靠背衬垫100接触侧的表面形成光滑的凹凸。如图5所示,在受压部件20的里侧的上部侧和下部侧形成有用于卡止线21、22的爪部24、24、……。
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被连结部件支持。即,作为连结部件的2根线21、22架设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之间,在受压部件20的里侧的上部侧和下部侧,通过形成于指定位置的爪部24与受压部件20啮合,将受压部件20支持于座椅靠背衬垫100的背面。线21、22由具有弹性的钢线材形成,如图5所示在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中途形成作为弯曲部的凹凸部21a、22a。
特别地,在卡止于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的2根线21、22之中,位于下方的线22通过形成有凹凸部22a,经由一定以上的负重(比后述的缓冲部件的可动或旋转的负重大的负重)大量地变形,受压部件20以较多的移动量向后方移动地构成。
如图3、4及图6所示,在卡止于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的2根线21、22之中,卡止于上部侧的线21的两端部,挂在设置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详细地说是安装于侧部框架15的作为上部框架16的管部件)的装配钩37。另一方面,卡止于下部侧的线22的两端部,挂在安装于左右侧部框架15的旋转部件30的卡止部31。
与支持乘客身体的作为支持部件的受压部件20连动,并且作为与头枕S3独立可动的缓冲部件,本实施例使用旋转部件30。该旋转部件30在由于后碰撞等一定以上的冲击负重施加给受压部件20时,通过经由连结部件(线22)传导的冲击负重向乘坐物后方移动,即是一个旋转的部件,通过该旋转部件30的向乘坐物后方的移动可以使受压部件20向乘坐物后方大量地移动,能够降低施加给乘客的冲击。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部件30设置于在被座椅靠背框架1包围的范围内相比受压部件20的上端偏下侧的范围,通过轴部32(后述)自由旋转地轴支于该范围的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内侧。较详细地说,旋转部件30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向着受压部件20的收缩部20a的位置。
此外换个角度来看,如图2所示,旋转部件30设置于作为管部的侧面部16a的下端和倾斜机构11的旋转轴11a之间。作为设置位置优选设置在胯点的上方高度50毫米~270毫米的范围。这里,胯点是以《汽车中H点的确定方法》(JIS
D0024-1985)为基准,为确定乘坐物的实测胯点使用的装置称作三维人体模型,三维人体模型的躯干部和大腿部的旋转中心点即为胯点。其位于三维人体模型的两侧的对准点之间的中央。胯点的上方高度50毫米~270毫米的范围,是考虑了乘客体型的在碰撞时最陷入的位置,通过在该范围设置旋转部件30,能够高效地传导来自乘客的负重。
下面进一步叙述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缓冲部件的旋转部件30的设置位置。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侧部框架15形成有气囊装置50的设置范围Z1~Z2,在该气囊装置50的设置范围的上端Z1侧和下端Z2侧,设有用于安装气囊装置50的螺钉、螺帽等(未图示)安装工具,旋转部件30设置于与这些安装工具不干涉的范围,安装气囊装置50时,旋转部件30不会构成障碍,可以高效地利用狭小的空间。
此外,如图2所示,对于本实施例,旋转部件30设置于左侧的侧部框架15的接线用孔40和电子元件(ECU)55之间,可以紧凑地配置线束等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狭小的空间设置旋转部件30。
如上所述,通过将旋转部件30设置于与包含可以安装在侧部框架15的气囊装置50或电子元件(ECU)55等的各种装置的安装工具不干涉的范围,可以不阻碍这些各种装置的安装地构成。
而且,旋转部件30,在卡止作为连结部件的下方位置的线22的同时,与作为施力装置的向线22施力的拉伸线圈弹簧35连结。即,旋转部件30与施力装置连结,通过连结部件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施力受压部件20地构成。通过这样地构成,可以高效地将来自受压部件20的负重传导至旋转部件30。
而且,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部件30包括可旋转的轴部32,形成于离该轴部32一定距离的位置的连结部件的卡止部31,施力装置的卡止部(卡止孔33),以及阻止旋转的旋转阻止部39(挡块部39a、39b)。
如图7所示,轴部32由轴部件32a、设置于旋转部件30的轴孔32b、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孔部32c、嵌合部件32d构成,使轴部件32a插过轴孔32b并嵌入固定在孔部32c,从轴部件32a的尖端侧嵌合嵌合部件32d,自由旋转地轴支旋转部件30。
为了容易地安装作为连结部件的线22的弯曲的钩状端部,本实施例的连结部件(线22)的卡止部31由长孔形成。该卡止部31的形成部30c,与构成旋转部件30的基部30a的外周侧连接并形成从基部30a升起的第一升起部30b,从该第一升起部30b向外周方向伸出而形成。在以轴部32为中心的情况下,第一升起部30b形成于离旋转阻止部39的挡块部39a、39b之间的指定间隔之间的位置大概90度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施力装置的卡止部(卡止孔33),用于卡止作为施力装置的拉伸线圈弹簧35的端部,形成于形成了上述卡止部31的形成部30c的相比卡止部31的乘坐物前方侧。即,如图6所示,相比连结轴部32和卡止部31的线22挂着固定的位置的线Y,卡止孔33形成于乘坐物前方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施力装置,是由弹性线材卷绕成形的拉伸线圈弹簧35,如图6所示,卡止于旋转部件30的卡止孔33和侧部框架15的突起部15d的卡止孔34,由此,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施力旋转部件30。此外,在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两端部,分别用于卡止的钩35a呈半圆状地成形。
本实施例的旋转阻止部39(挡块部39a、39b),在旋转部件30旋转时用于阻止旋转,如图8所示,在以轴部32为中心旋转时与侧板15a滑动接触的基部30a的外周侧连接,且从相比基部30a升起的第二升起部30d进一步向外周方向伸出的延伸部是在两个地方呈指定间隔地(通过凹部)形成。
该延伸部为挡块部39a、39b,用于限制旋转部件30的旋转。挡块部39a、39b之间的一定间隔,为了在旋转部件30的旋转设定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位置限制旋转,通常挡块部39a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接触,阻止旋转部件30的旋转,但旋转部件30由于后碰撞而旋转时,挡块部39b接触后缘部15c使得旋转停止地设定。即,为了在旋转部件30的旋转设定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位置限制旋转,设定旋转前的初期位置的挡块部39a和设定旋转后的停止位置的挡块部39b在指定的间隔内形成。
该旋转阻止部39(挡块部39a、39b)形成于与后述的施力装置(拉伸线圈弹簧35)或连结部件(线22)不干涉的位置。
上述旋转部件30,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在两侧的各个旋转部件30的卡止部31,作为线22的两端部的钩部22c被挂着固定,构成为使得各个旋转部件30各自动作。此外,旋转部件30构成为与头枕S3无关系地独立地动作。
对于本实施例,虽然旋转部件30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但安装于这些两侧的旋转部件30相互独立旋转地构成。因此,在负重不平衡地产生的情况下,旋转部件30迎合负重后在两侧的侧部各自独立地旋转,可以根据冲击负重的大小使乘客的身体陷入。
在乘客就座后的一般就座情况下,通过座椅靠背S1内的座椅靠背衬垫100、受压部件20、线22,产生使旋转部件30后方旋转的张力,另一方面,拉伸线圈弹簧35使旋转部件30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旋转地施力。这里,连结于旋转部件30的拉伸线圈弹簧35,由于具有在一般就座时产生的负重范围内不弯曲的负重特性,所以通常初期位置侧的挡块部39a与侧部框架15的后缘侧15c接触,旋转部件30被制止于初期位置。即,对抗使旋转部件30旋转的力并使之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在一般就座时最大限度地构成。
关于后碰撞时的旋转部件30,图3表示缓冲部件的旋转前,图4表示缓冲部件的旋转后,在图9中虚线表示后碰撞前,实线表示后碰撞后的状态,在图10中图10(a)表示后碰撞前,图10(b)表示后碰撞后的状态。在后碰撞时,如图9及图10所示,乘客从后方承受冲击通过惯性向后方移动时,该负重通过受压部件20(图9及图10中未图示)和卡止于受压部件20的线22对使旋转部件30向后方(图9及图10的右侧)旋转的方向施加张力。此时的张力,使在初期位置制止旋转部件30的拉伸线圈弹簧35伸长,对于使旋转部件30向后方旋转是充分的负重。
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的力的阈值设定为相比一般的就座负重大的值。
这里,关于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的力的阈值,由于通常通过就座状态(在这里,由于就座冲击或乘坐物的突然起动所产生的小冲击已被排除)施加给座椅靠背S1的负重为150N左右,所以优选阈值是比150N大的值。如果比这个值小,在一般就座时就会移动,缺乏稳定性,因而不理想。
进一步考虑到一般就座时产生的就座冲击或由于乘坐物突然起动产生的加速
时的负重,优选设定为比250N大的值,这样的话,对于后碰撞以外的情况旋转部件30不会产生动作,可以维持稳定的状态。
如前所述,通过使旋转部件30向后方旋转,挂着固定于卡止部31的线22向后方移动,与此同时卡止于线22的受压部件20和支持于受压部件20的座椅靠背衬垫100向后方移动,可以使乘客在座椅靠背S1内陷入。
下面,参照图9及图10针对后碰撞时旋转部件30的旋转特性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旋转部件30的旋转前的初期位置,卡止线22的卡止部31和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下端部的卡止孔33,相比轴部32位于乘坐物前方地设置,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上端部卡止在形成于位于旋转部件30的上方的侧部框架15的突起部15d的卡止孔34。
即,在初期状态,拉伸线圈弹簧35仅拉伸距离x,由此旋转部件30在力矩M1向图10(a)所示的箭头的旋转方向施力,与该旋转部件30连结的连结部件(线22)向前方侧被施力。此时,旋转阻止部件39的挡块部39a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接触,通过拉伸线圈弹簧35阻止旋转部件30向M1方向旋转。
通过后碰撞,在线22产生指定以上的张力,旋转部件30对抗拉伸线圈弹簧35开始旋转的情况下,拉伸线圈弹簧35拉伸,设置于旋转部件30的卡止孔33一边以轴部32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旋转一边向后方移动。而且,如图9所示,旋转部件30旋转直到旋转阻止部39的挡块部39b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接触阻止旋转部件30的旋转为止。由此,受压部件20从图3所示的状态到图4所示的状态向座椅框架1的后方大量地移动,陷入量增大。
对于本实施例,旋转部件30旋转受压部件20移动时,由于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上端部固定于旋转部件30的上方的卡止孔34,所以卡止孔33的移动方向和拉伸线圈弹簧35伸长的方向不一致地构成。
即,旋转部件30的旋转量和拉伸线圈弹簧35的拉伸负重(挠曲量)不成比例地构成,进一步换句话说,旋转部件30的旋转角度和由拉伸线圈弹簧35产生的向前方旋转方向的转矩(旋转力)为不成单纯比例的关系。
即,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下端部的卡止孔33对应以轴部32为旋转中心描绘的圆弧状的轨迹,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上端部的卡止孔34作为固定接合于旋转部件30的上方的固定端而形成。
因此,轴部32的旋转中心O和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两端被卡止的卡止孔33、34呈一条直线排列时拉伸线圈弹簧35的拉伸负重(挠曲量)增至最大,该最大负重点的正前范围,即,安装于旋转部件30侧的卡止孔33的描绘轨迹,对于离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另一端部的卡止孔34最远位置的旋转量的附近,由于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卡止孔33和卡止孔34之间的距离的变化量变小,所以产生对应旋转角度拉伸线圈弹簧35的拉伸负重的变化量变微小的范围。
对于本实施例,旋转部件30被挡块39b制止的位置的后方旋转量,设定在拉伸线圈弹簧35的最大负重点的正前方。
因此,对于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时通过线22产生的张力与接触挡块39b旋转被抑制时(旋转终止时)产生的张力为大致相同的值。
这里,针对施力装置(拉伸线圈弹簧35)、连结部件(线22)、缓冲部件(旋转部件30)、负重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10(a)(b)所表示的记号为:
M1=F2×a、M1′=F2′×a′
M1、M1′:旋转力矩
F1、F1′:向后方的负重
F2、F2′:弹簧的拉伸力
a、a′:是旋转中心和施力装置(弹簧)的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详细来说是连结施力装置两端的第一假设线L1和与该第一假设线L1平行的穿过旋转中心的第二假设线L2之间的距离,a是旋转前的距离,a′是旋转后的距离。
b、b′:是旋转中心和连结部件(线)之间的距离,详细来说是穿过缓冲部件和连结部件(线)的连结部分的与水平线平行的第三假设线L3,和与该第三假设线L3平行的穿过旋转中心的第四假设线L4之间的距离,b是旋转前的距离,b′是旋转后的距离。
x、x′:弹簧的拉伸
F2′=F2+△x×k,这里的k:弹簧常数,△x=x′-x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一般就座时保持良好的就座状态,有具备一定程度的反弹力的必要,优选一般就座时旋转部件30的保持负重保持一定,降低碰撞时的动作负重。因此优选旋转部件30动作时的负重较低地设定,旋转旋转部件30的力的反弹力,即拉伸线圈弹簧35使旋转部件30旋转的力矩被设定为初期(一般就座时)最高、旋转时降低。
对于本实施例,如图10所示,旋转部件30越旋转,拉伸线圈弹簧35就越接近旋转中心O,距离a就越短地构成。因此,使用初期状态的旋转力矩M1(F2×a)最高,旋转时(及旋转后)的旋转力矩M1′(F2′×a′)相比旋转力矩M1变低的拉伸线圈弹簧35,使旋转部件30旋转的旋转力矩初期高,随着旋转渐渐降低。
例如,可以理解为以弹簧的拉伸力F2′的2倍,旋转中心与弹簧的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a′少于一半的话,使缓冲部件旋转的力就会变弱。
这样,作为缓冲部件的旋转部件30,初期状态的旋转力矩M1(F2×a)最高,旋转力矩M1′(F2′×a′)伴随旋转相比旋转力矩M1降低,即,由于拉伸线圈弹簧35使旋转部件30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渐渐降低,所以后碰撞时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后移动变得容易。
在图10(a)(b)中,为了在旋转部件30和拉伸线圈弹簧35以及连结部件(线22)之间在静止状态时平衡,旋转力矩(M1=F2×a),向后方的负重(F1),弹簧的拉伸力(F2),旋转中心与弹簧的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a),旋转中心与连结部件(线22)之间的距离(b)如公式1所示那样,有使F1×b:来自乘客的力(移动旋转部件30的力)和F2×a:旋转力矩(制止力)均衡,或者增大旋转力矩的必要。同时,旋转力矩增大的情况下,旋转部件30通过挡块部39a阻止旋转。
F1×b≦F2×a…(公式1)
另一方面,为了在旋转部件30移动的状态时平衡,如公式2所示那样,有使F1′×b′:来自乘客的力(移动旋转部件30的力)和F2′×a′:旋转力矩(制止力)均衡,或者增大来自乘客的力的必要。同时,来自乘客的力增大时旋转部件30移动至指定位置的情况下,旋转部件30通过挡块部39b阻止旋转。
F1′×b′≧F2′×a′…(公式2)
如上所述,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时的张力的阈值被设定为对于一般就座负重不旋转的高数值。另一方面,由于后碰撞时通过线22施加给旋转部件30的张力是冲击能量,所以具有比阈值大的数值。此外,拉伸线圈弹簧35使旋转部件30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伴随旋转部件30的旋转降低。
因此,通过后碰撞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时,中途会不停止地旋转直至挡块39b被制止,可以可靠地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1的内部。
图11及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1是第二实施例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后碰撞前后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对于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件等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是表示使用设置于两侧的作为缓冲部件的滑动部件60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滑动部件60由滑动部61、作为连结部的卡止部62、接触部63(63a、63b)构成,接触部63由与后述的作为施力装置的扭簧64的端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63a和第二接触部63b构成,第一接触部63a构成为向下方(图11)急剧倾斜,第二接触部63b构成为缓和的倾斜。
扭簧64形成为线圈部64a保持于保持销66,一端侧64b通过卡止销67被挂着固定,另一端侧64c与接触部63接触。
此外,在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对应滑动部61的上下部分的位置,多个定位销65在滑动方向被设置,引导滑动部件60的移动。定位销65具有伸出的头部和轴部65a,防脱部件65d(图11、12中未图示)被设置使得定位销65不脱落。
如图12所示,对于一般的就座负重,由于扭簧64的另一端侧64c与急剧倾斜的第一接触部63a接触,所以滑动部件60变得移动困难,但是通过施加给受压部件20的一定的冲击负重,作为连结部件的线22在线头方向被拉伸时,滑动部件60对抗扭簧64被定位销65引导按虚线所示那样向乘坐物后方侧移动。此时,扭簧64的另一端侧64c从急剧倾斜的第一接触部63a向缓和倾斜的第二接触部63b移动。
该扭簧64及滑动部件60,在使与缓和倾斜的第二接触部63b接触的状态下的扭簧64的滑动部件60恢复至初期位置的方向上的力,具有比在使与急剧倾斜的第一接触部63a接触的状态下的扭簧64的滑动部件60恢复至初期位置的方向上的力变小的可动特性。
因此,滑动部件60通过后碰撞开始移动时,就会中途不停止地移动,可以可靠地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1的内部。
图13至图15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图13是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图13后碰撞前后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5是图14的A-A剖面图。对于本实施例,与图11及图12所示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件等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对于该实施例,引导定位销65的轴部65a的长孔15f形成于侧板15a,使得上方位置(图13)的定位销65可以滑动。如图13所示,长孔15f对于滑动部件60的滑动方向形成为一定角度(该实施例为90度)。
此外,对于两个定位销65,轴部65a在侧板15a的里侧突出,在该轴部65a的端部65b,设置在靠近两个定位销65的方向施力的连结弹簧65c。同时,符号65d是定位销65的防脱部件(E型垫圈)。
在针对本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情况下,作为连结部件的线22在施加如图14所示箭头方向的负重时,滑动部件60也在线22的移动方向施加力,定位销65对抗连结弹簧65c并被长孔15f引导,如图14的虚线所示那样沿着线22的移动方向移动。
而且,由于后碰撞时座椅靠背S1向后方倾倒,所以顺着座椅靠背S1的移动,可以有效地活用来自乘客的负重,可以充分地确保作为支持部件的受压部件20的移动量,可以充分地进行乘客的身体整体的陷入。
图16及图17是图11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其他变形例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说明图,图17表示图16后碰撞前后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对于本实施例,与图11至图15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件等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对于该实施例,被与滑动部件60的接触部63接触的定位销65引导的引导面68(68a、68b)的形状具有特点,如图16所示,滑动部件60在第一接触部63a的第二接触部63b的相反侧,形成有与第一接触部63a连接的作为引导面的圆弧状凹部68a,在该圆弧状凹部68a的相反侧的面,形成圆弧状凸部68b。
在针对本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情况下,作为连结部件的线22在施加如图17所示箭头方向的负重时,滑动部件60也在线22的移动方向施加力,滑动部件60对抗扭簧64并被定位销65引导,如虚线所示那样向乘坐物的后方侧移动。但扭簧64的另一端侧64c从急剧倾斜的第一接触部63a向缓和倾斜的第二接触部63b移动。此时,滑动部件60通过定位销65沿着作为引导面68的圆弧状凹部68a和圆弧状凸部68b移动,并如图17的虚线所示那样沿着线22的移动方向移动。
此时,通过使圆弧状凹部68a和圆弧状凸部68b的弯曲率变化,顺着后碰撞时向后方倾倒的座椅靠背S1的移动,可以有效地活用来自乘客的负重,可以充分地确保作为支持部件的受压部件20的移动量,可以充分地进行乘客的身体整体的陷入。
图18、19均表示第三实施例。图18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19是表示图18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在这些实施例中,支持乘客身体的支持部件由与构成连结部件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连接而构成。
对于图18所示的实施例,支持部件和连结部件使用相同部件的线21、22构成。如图18所示,上部侧的线21和下部侧的线22,均由具有作为连结部件的功能的线端部侧21d、22d和具有作为支持部件的功能的线中央侧21b、22b构成。具有作为支持部件的功能的线中央侧21b、22b形成为U字型的锯齿形状,并构成为可以承受座椅靠背侧的负重。
通过这样地构成,不仅可以减少部件数量,还可以省去分别组装支持部件和连结部件的必要,组装作业一次即可完成,实现组装作业的效率化。
此外图19表示通过线23使上述图18所示的线21、22相互连结的实施例。通过这样地使线21、22相互连结,在上述图18所示的实施例所具有的优点之外,还可以提高线21、22的安定性,可以进行调整使得线21、22之中只有一方侧极端陷入。同时,通过相比上部侧的线21,较小地设置下部侧的线22的直径,下部侧的挠曲量较大地构成时,可以确保腰部位置的陷入比上部侧大。
这里,参照图20至图22,以作为缓冲部件的旋转部件30为例对后碰撞前后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0是表示座椅靠背的后方倾倒和负重方向之间关系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座椅靠背的后方倾倒和负重方向以及缓冲部件之间关系的说明图。这些图是对座椅靠背的后方倾倒时的状态,通过在后方倾倒前的位置进行图示、表示负重方向的图。图22是从缓冲部件的旋转初期到旋转终期的说明图。由于在后冲突时座椅靠背向后方倾倒,所以使用这些图如下说明,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在考虑座椅靠背的后方移动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活用来自乘客的负重,充分确保支持部件的移动量,在后碰撞时实现负重传导率较好的乘客身体的整体的陷入。
一般来说,一般的就座负重,如图20(a)的箭头所示那样在大致水平方向进行施加。对于此在后碰撞的状态时,如图20(b)所示,由于碰撞的影响,座椅靠背S1向后方倾倒。将该座椅靠背S1的后方倾倒的状态替换成座椅靠背S1后方倾倒前的状态时,如图20(c)所示,负重方向如箭头所示,成为相当于向着斜上方的负重方向。
这里,以作为缓冲部件的旋转部件30为例,针对考虑座椅靠背S1的后方倾倒的情况进行说明时,作为缓冲部件的旋转部件30的移动(旋转)的方向,在后碰撞时,初期状态为从图21(a)所示的下方到水平方向,之后,渐渐向斜上方向,负重传导率到达最高。
一般情况下,由于很难使旋转部件30移动的角度和座椅靠背S1的后方倾倒角度一致,所以相比负重值高的旋转初期,在负重值变低的旋转终期,使旋转部件30的旋转角度与负重方向一致,即向斜上方向,可以提高负重传导率。
而且,一般的就座负重,为了防止伴随乘坐物驱动等的松动,优选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时的初期负重较高地设置,因此旋转部件30的旋转动作,从初期到终期,按照向下方—水平方向—斜上方向的顺序与负重方向一致。
以图21对此进行说明时,图21(a)是后碰撞前的一般的就座负重(初期状态),图21(b)表示后碰撞后的旋转终期的状态。如该图21所示,负重方向通过座椅靠背S1后方倾倒,从图21(a)的状态到图21(b)的状态地,从下方变成斜上方向。此外,在图22所示的旋转部件30的情况下,旋转部件30的连结部件(线22)的连结部,成为向下方(图22(a)的状态)—水平方向(图22(b)的状态)—斜上方向(图22(c)的状态)的旋转,可以使旋转部件30按照座椅靠背的向后方的倾倒移动,在后碰撞时,可以确保负重传导率好的身体整体的陷入移动。
如上所述,通过后碰撞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到被挡块39b制止,作为连结部件的线22的卡止部31在中途无停止地移动或旋转,使得初期的状态为向下方,中途成为水平方向,终期成为斜上方向,在负重传导率变成最高的状态下,可以可靠地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1的内部。
对于上述说明,作为缓冲部件,虽以旋转部件30为例,但作为缓冲部件滑动部件60也同样适用。
即,作为乘坐物用座椅S,可以构成为使缓冲部件(旋转部件30、滑动部件60)和支持部件(受压部件20,中央侧21b、22b)的连结部(卡止部31、62)向上方移动,支持部件(受压部件20,中央侧21b、22b)的整体通过比一般的就座负重大的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乘坐物后方移动。
此外,作为乘坐物用座椅S,可以构成为使缓冲部件(旋转部件30、滑动部件60)和支持部件(受压部件20,中央侧21b、22b)的连结部(卡止部31、62)向水平方向移动后向上方移动,支持部件(受压部件20,中央侧21b、22b)的整体通过比一般的就座负重大的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乘坐物后方移动。
进一步地,作为乘坐物用座椅S,可以构成为使缓冲部件(旋转部件30、滑动部件60)和支持部件(受压部件20,中央侧21b、22b)的连结部(卡止部31、62)向下方移动后向上方移动,支持部件(受压部件20,中央侧21b、22b)的整体通过比一般的就座负重大的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乘坐物后方移动。
此外,作为乘坐物用座椅S,可以构成为使缓冲部件(旋转部件30、滑动部件60)和支持部件(受压部件20,中央侧21b、22b)的连结部(卡止部31、62)向下方移动后向水平方向移动,再向上方移动,支持部件(受压部件20,中央侧21b、22b)的整体通过比一般的就座负重大的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乘坐物后方移动。
进一步地,作为乘坐物用座椅S,可以构成为使缓冲部件(旋转部件30、滑动部件60)和支持部件(受压部件20,中央侧21b、22b)的连结部(卡止部31、62)超过支持部件(受压部件20,中央侧21b、22b)承受的来自乘客的负重的最大负重点后向上方移动,支持部件(受压部件20,中央侧21b,22b)的整体通过比一般的就座负重大的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乘坐物后方移动。
图23至图26,表示第四实施例。图23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24是表示后碰撞前后上部侧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5是缓冲部件的移动前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图26是缓冲部件的移动后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对于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件等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框架1,构成为包括下述两个缓冲部件:设置于侧部的下方的作为下部侧的缓冲部件的旋转部件30和设置于侧部的上方的作为上部侧的缓冲部件的旋转部件80。同时,作为下部侧的缓冲部件的旋转部件30,沿着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设置,具有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省略对其的说明。
如图23及图24所示,在该上部框架16的侧面部16a,通过焊接等设置基台70,在该基台70上,设置作为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可动的上部侧的缓冲部件的旋转部件80。
在基台70,在横向形成向前缘部15b方向突出的卡止突起部71,在该卡止突起部71,形成用于卡止上部侧的弹簧的作为卡止部的卡止孔84。此外,卡止突起部71的相反侧的侧面72与后述的旋转阻止部89接触。
而且,上部侧的旋转部件80通过轴部82自由旋转地轴支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内侧,卡止作为连结部件的上方位置的线21的同时,与对线21施力的作为上部侧的施力装置的拉伸线圈弹簧85连结。即,旋转部件80构成为与施力装置连结,并通过连结部件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对受压部件20施力。
此外,本实施例的上部侧的旋转部件80,包括:可以旋转的轴部82,形成于离该轴部82指定距离的位置的连结部件的卡止部81,作为施力装置的卡止部的卡止孔83,阻止旋转的旋转阻止部89(挡块部89a、89b)。
本实施例的上部侧的施力装置,是由弹性线材卷绕成形的拉伸线圈弹簧85,卡止于旋转部件80的卡止孔83和形成于基台70的卡止突起部71的卡止孔84,由此,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对旋转部件80施力。此外,在拉伸线圈弹簧85的两端部,分别用于卡止的钩呈半圆状地成形。
本实施例的上部侧的旋转阻止部89(挡块部89a、89b),在旋转部件80旋转时用于阻止旋转,在以轴部82为中心旋转时与基台70滑动接触的基部80a的外周侧连接,在两个地方呈一定间隔地形成相比基部80a向外方伸出的延伸部80b。此外,在基部80a的与拉伸线圈弹簧85相对的位置形成切口部80d。此外侧部框架15的前缘部15b也在与拉伸线圈弹簧85相对的位置形成在乘坐物前方侧切开宽度减少的切口部,由此,可以防止与拉伸线圈弹簧85之间的干涉。
在该延伸部80b的端部侧向后方(附图24的纸面的后方)弯曲的部分形成挡块部89a、89b,限制旋转部件80的旋转。挡块部89a、89b之间的一定间隔,为了在旋转部件80的旋转设定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位置限制旋转,设定为通常挡块部89a与基台70的侧面72接触,阻止旋转部件80的旋转,但旋转部件80由于后碰撞而旋转时,挡块部89b接触基台70的侧面72使得旋转停止。即,为了在旋转部件80的旋转设定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位置限制旋转,设定旋转前的初期位置的挡块部89a和设定旋转后的停止位置的挡块部89b在一定的间隔内形成。
该旋转阻止部89(挡块部89a、89b)形成于与上部侧的施力装置(拉伸线圈弹簧85)或连结部件(线21)不干涉的位置。构成为使得上部侧和下部侧的各个旋转部件30、80各自动作。此外,旋转部件30、80分别构成为与头枕S3无关系地独立地动作。
对于本实施例,虽然旋转部件80安装于设置在两侧的侧面部16a的基台70,但安装于这些两侧的旋转部件80相互独立旋转地构成。因此,在产生负重不平衡的情况下,旋转部件80承受负重后在两侧的侧部各自独立地旋转,可以根据冲击负重的大小使乘客的身体陷入。
在乘客就座的一般就座时,通过座椅靠背S1内的座椅靠背衬垫100、受压部件20、线21,产生使旋转部件80后方旋转的张力,另一方面,拉伸线圈弹簧85使旋转部件80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旋转地施力。这里,连结于旋转部件80的拉伸线圈弹簧85,由于具有在一般就座时产生的负重范围内不弯曲的负重特性,所以通常初期位置侧的挡块部89a与基台70的侧面72接触,旋转部件80被制止于初期位置。即,对抗使旋转部件80旋转的力并使之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在一般就座时最大限度地构成。
关于后碰撞时的旋转部件30、80,图25表示缓冲部件的旋转前,图26表示缓冲部件的旋转后。
在后碰撞时,如图26所示,乘客从后方承受冲击通过惯性向后方移动时,该负重通过受压部件20和卡止于受压部件20的线21、22对使旋转部件30、80向后方(图26的右侧)旋转的方向施加张力。此时的张力,使在初期位置制止旋转部件30、80的拉伸线圈弹簧35、85伸长,对于使旋转部件30、80向后方旋转是充分的负重。
而且,使旋转部件30、80向后方旋转时,挂着固定于卡止部31、81的线21、22向后方移动,与此同时卡止于21、22的受压部件20和支持于受压部件20的座椅靠背衬垫100向后方移动,可以使乘客在座椅靠背S1内陷入。同时,卡止于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的2根线21、22,通过形成凹凸部,经由一定以上的负重(比旋转部件30、80旋转的负重大的负重)大量地变形,受压部件20以较多的移动量向后方移动地构成。因此,可以使乘客的身体较大量地陷入座椅靠背S1内。
图27至图33,分别表示第四实施例的不同变形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在各个变形例中,与所述第一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27所示的实施例,表示旋转部件80作为上部侧的缓冲部件,下部侧未设置旋转部件30,将作为连结部件的线22直接卡止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实施例。对于该实施例,在侧板15a形成孔,用于安装线22。图27所示的线22和侧板15a的安装,为举例说明,为防止线22的脱落或容许线22的挠曲,可以进行在线22的端部侧形成弯曲部等。
对于图28所示的实施例,表示上部侧及下部侧的缓冲部件使用相同的旋转部件80的实施例。由于像这样使用相同的部件,所以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防止错误的组装。
图29所示的实施例,表示架设于上部侧和下部侧的作为连结部件的两根线21、22在上下方向配置范围重复的实施例。即,在卡止于受压部件20的线21、22分别形成有凹凸部21e、21f、22e、22f。
即,下部侧的线22和上部侧的线21弯曲形成,使得凹凸部21e、21f、22e、22f相对,下部侧的线22顺着受压部件20的下端部形状被设置。而且,下部侧的线22的凸部22e伸入上部侧的线21的凸部21e,上部侧的线21的凹部21f向下方伸出直至乘客的腰部,伸入下部侧的线22的凹部22f地设置。由于上部侧的线21向下方伸出直至乘客的腰部,所以更加容易地传导来自乘客腰部的负重。
对于该实施例,上部侧的线21的凹部21f伸出直至作为下部侧的线22和旋转部件30的连结部的卡止部31的偏下方位置。这样,延伸到下方时进一步提高传导率。
此外,通过形成有凹凸部21e、21f、22e、22f,可以容易地、高效地将来自乘客的负重传导至旋转部件30、80。特别是,将来自乘客的负重传导至旋转部件80时非常有效。
进一步地,如图29所示,由于上部侧的线21向下方伸出直至乘客的腰部,所以可以更加容易地传导来自乘客腰部的负重。
此时,如图30所示,将下部侧的线22伸出至上部侧的线21和旋转部件80的连结部的偏上方位置时,就会延伸至上方位置,进一步提高传导率。
此外,如图31所示,也可以设置连结上部侧的旋转部件80和下部侧的旋转部件30的连结部。例如,如果通过线或链连结上部侧的旋转部件80和下部侧的旋转部件30,可以通过连结部传导上部侧和下部侧的负重,容易确保乘客的移动量。
图31的实施例又如图32所示的实施例那样,在使用线90作为连结部的情况下,优选在线90形成弯曲部91(对于本实施例是向乘坐物前方呈凸状的弯曲部)。而且,该线90构成为超过一定的负重就会变形。通过这样地构成,即使上部侧和下部侧产生堆叠,一方侧可以通过线90的弯曲部91变形确保陷入。
此外如图33所示的实施例那样,也可以通过使下部侧的左右的旋转部件30同时移动或旋转的连结部件95进行连结。对于本实施例,作为连结部件95可以使用多个长尺状的板体,也可以通过线或链等构成。通过这样地构成,由于左右的旋转部件30同步移动或旋转,所以可以抑制负重的左右分散。因此,可以使乘客稳定地向乘坐物后方移动。
由于所述各实施例的缓冲部件(旋转部件30、滑动部件60以及旋转部件80),对于通过线22及21产生的张力,具有上述那样的旋转或移动特性,所以在后碰撞产生的情况下可以可靠地且高效地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1的座椅靠背衬垫100。
此时,虽然乘客的背部通过陷入座椅靠背S1向后方移动,但由于头枕S3的位置相对没有变化,所以头枕S3和头部的间隙缩小,可以通过头枕S3支持头部,因此起到有效地降低施加给颈部的冲击的效果。
对于所述各实施例,虽表示了在侧部框架15的两侧设置缓冲部件的实施例,但也可以构成为仅设置在一方侧的侧部框架15。这种情况下,在没有设置缓冲部件侧的侧部框架15,可以构成为直接卡止连结部件(线21、22)。
此外,根据所述各实施例,由于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1时不和头枕S3的向前方的移动连动,所以后碰撞时乘客向后方的移动能量的损失减少,可以使乘客较深地陷入座椅靠背S1。
这样,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S,可以通过上述的缓冲部件等的特性,在后碰撞时使乘客大量地陷入座椅靠背S1,且高效地降低向乘客的颈部等的冲击,但在后碰撞时尽可能深地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1内最为理想。因此,优选包括具有可以不阻碍乘客的陷入,且将来自乘客上体的施加给座椅靠背S1的负重高效地传导至受压部件20的结构的座椅靠背衬垫。下面,使用图34至图38针对可以理想地将来自乘客上体的施加给座椅靠背S1的负重高效地传导的座椅靠背衬垫,以及可以理想地增大乘客的陷入的受压部件进行说明。
图34是图1的B-B剖面图,图35(a)表示正常时的座椅靠背衬垫的水平剖面图。图35(b)表示后碰撞时的座椅靠背衬垫的水平剖面图,图36是与表示座椅靠背衬垫的变形例的图34相同的剖面图。同时,下面说明的座椅靠背衬垫可以相同地设置于前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框架1。
如图34所述,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外侧,设置覆盖受压部件20、侧部框架15的前方、侧部框架15的侧方及后方的座椅靠背衬垫100。在座椅靠背衬垫100的外侧,设置由布料或皮革构成的表皮材料110。
座椅靠背衬垫100具有支持乘客的上体部的中央部101和在中央部101的左右方向两侧(参照图35)与中央部101连接设置的侧部102。侧部102一般构成为比中央部101向前方稍微伸出,使得支持乘客的体侧的情况较多,但并不限于这样的形式,也可以和中央部101大致同一平面地形成。这种情况下,优选乘客应当就座的位置,通过表皮的针脚或设计等表示,可以在受压部件20的前方与上体相匹配地使乘客进行就座。
在座椅靠背衬垫100的前面,沿着中央部101和左右两方的侧部102的边界,形成有作为前面凹部的一个例子的在上下方向连续设置的由凹陷构成的前面槽103。在座椅靠背衬垫100的后面,沿着中央部101和左右两方的侧部102的边界,形成有在上下连续延伸的作为后面凹部的一个例子的后面槽104。后面槽104被设置于前面槽103的左右方向内侧。由此,中央部101和侧部102的连接部109(浓密阴影所示的部分)如图34所示的连接部中心线C1那样,从侧部102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后向前方延伸。而且,通过具有后面槽104,座椅靠背衬垫100在后面槽104的底部104a和座椅靠背衬垫100的前面之间的厚度变薄。由此,连接部109容易变形,中央部101相对侧部102向后方移动变得容易。
后面槽104的底部104a位于比前面槽103的底部103a偏前方的位置。因此,如图34的连接部中心线C1所示那样,连接部109成为特别在内侧部分向前方延伸的形状,即向前方的长的形状,中央部101相对侧部102向后方移动变得容易。
在前面槽103的底部103a,在上下排列地设置多个(图示仅一个)制止后述的表皮材料110的卡止环106。
表皮材料110具有覆盖座椅靠背衬垫100的中央部101的前面的中央表皮部111、覆盖侧部102的肩部表皮部112、以及覆盖座椅靠背S1的后面的里侧表皮部113。中央表皮部111和肩部表皮部112的连接部分,成为伸入前面槽103的伸入部114,伸入部114通过缝合部118被缝合,防止其变宽。而且,在伸入部114的尖端114a(图34的后端),设置有钩115。钩115对应卡止环106被设置并分别卡止于卡止环106。
由于后面槽104的深度越深通过连接部109的变形中央部101的向后方的移动越容易,所以后面槽104的底部104a的位置,优选位于如图34的假设线C2所示的后面槽104的形状那样,比伸入部114的尖端114a偏前方的位置。
在座椅靠背衬垫100的后面,设置用于强化座椅靠背衬垫100的衬里105。该衬里105,可采用纺织布、无纺布、塑料座椅等。衬里105在对应连接部109的后面的部位(对应边界的部位)上下连接地形成裂缝105a。该裂缝105a可以是如图34所示,对应中央部101的衬里105b和对应侧部102的衬里105c在左右方向相隔指定距离地,可以说像开口似的形成,也可以是未图示地将衬里105通过刀具等切入且衬里105b和衬里105c在左右方向几乎不隔开地形成。即使通过衬里105强化座椅靠背衬垫100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裂缝105a,连接部109的变形也会变得容易。
下面参照图35针对该后碰撞时的座椅靠背衬垫100的变形进行说明。像图35(a)那样,一般情况下连接部中心线C1的内侧端部大致向前方。后碰撞发生时,如图35(b)那样,通过乘客的负重F1中央部101相对于侧部102向后方被按压,连接部109向后方变形连接部中心线C1的内侧端部相比图35(a)偏向侧方(内侧)。这样,连接部109通过一边像手臂一样改变方向一边变形,相对于侧部102中央部101容易向后方大量地移动。即,正当后碰撞时乘客向后方移动时,座椅靠背衬垫100变得难以抵抗,可以将来自乘客上体的施加给座椅靠背S1(座椅靠背衬垫100的中央部101)的负重高效地传导至受压部件20。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的乘坐物用座椅S,由于后面槽104的底部104a位于比前面槽103的底部103a或表皮材料110的伸入部114的尖端114a偏前方的位置,所以连接部109特别容易变形,中央部101相对于侧部102容易向后方移动。
此外,乘坐物用座椅S,虽然在座椅靠背衬垫100的后面具有衬里105,但衬里105由于具有对应连接部109在上下延伸的裂缝105a,所以在后碰撞时衬里105难以制止连接部109的变形,中央部101相对于侧部102容易向后方移动。
此外,由于侧部框架15的旋转部件30的设置部位附近,几乎分别被将侧部框架15的缘弯折并延伸至左右方向内侧的前缘部15b以及后缘部15c覆盖,所以可以抑制在旋转部件30的前后衬垫或线束等其他的部件伸入而被夹持,确保旋转部件30的充分的行程。由此也可以提高使乘客较深地陷入座椅靠背S1内的可靠性。
以上虽针对座椅靠背衬垫100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如以下的变形例所示,本发明可以适当改变形式地进行实施。同时,在所述实施例以及以下的变形例中,在座椅靠背框架1内,由于座椅靠背衬垫100或线束等部件被填充地配置,所以确保座椅靠背S1内的少量的空间,有效地使得乘客容易地陷入座椅靠背S1内。
在所述实施例中,作为前面凹部的例子,虽然例举了上下连续地延伸的前面槽103,但前面凹部也可以是上下间断的排列配置的凹部。甚至,如所述实施例那样,由连续形成的凹部构成的槽形状的前面凹部,可以容易地使连接部109变形。同时,在所述实施例中,作为后前面凹部的例子,虽然例举了上下连接地延伸的后面槽104,但后面凹部也可以是上下间断的排列配置的凹部。甚至,如所述实施例那样,由连接形成的凹部构成的槽形状的后面凹部,可以容易地使连接部109变形。
在所述实施例中,作为衬里105的裂缝的例子,虽然表示了在上下方向连接地延伸的例子,但本发明所指的裂缝,也可以是在上下方向间断地延伸的,可以说是孔状接线状的裂缝。
在所述实施例中,虽然表示了前面凹部及后面凹部分别仅有一个的例子,但如图36所示,也可以将作为前面凹部的前面槽153以及作为后面凹部的后面槽154重复设置,座椅靠背衬垫150的连接部159形成为手风琴状。由于根据这样的形态连接部159的变形变得比较容易,所以可以使中央部151相对侧部152向偏后方移动。
在所述实施例中,虽然将衬里105设置于座椅靠背衬垫100的后面,但也可以跨过座椅靠背衬垫100的至少前面的中央部101和侧部102设置与衬里105相同的贴布。这种情况下,优选在该部分设置破裂部,即与衬里105的裂缝105a相同,是上下连续地切开的部分或如孔状接线间断地切开的部分,再或者是成为薄壁的变弱的部分,使得在对应中央部101和侧部102的边界的部位连接部109容易变形。例如,贴在座椅靠背衬垫100的前面的贴布中,优选在贴在前面凹部(前面槽103)的部分,设置上下延伸的孔状接线。通过这样地设置,由于后碰撞时施加给贴布的负重集中于破裂部,贴布破裂,根据情况连接部109也破裂,所以中央部101向后方移动变得容易。
此外,优选这样的贴布并不贴在座椅靠背衬垫100,而是贴在或缝在表皮材料110的里面。这种情况,优选在贴布的中央部101和侧部102的边界的对应部分,例如对应伸入部114的部位设置上下延伸的破裂部。由此,由于后碰撞时对应贴布的破裂部的部分集中负重,所以在该破裂部的贴布及表皮材料110容易破裂,座椅靠背衬垫100的中央部101向后方移动变得容易。
进一步地,表皮材料110本身,优选在座椅靠背衬垫100的中央部101及侧部102的边界的对应部分设置破裂部。通过这样地设置,后碰撞时表皮材料110在破裂部破裂,中央部101向后方移动变得容易。
此外,通过使受压部件20容易地变形,可以在后碰撞时使乘客容易地向后方移动。
图37及图38是表示受压部件的第一及第二变形例的说明图,图37(a)是受压部件的第一变形例的正面图,图37(b)是图37(a)的V-V剖面图,图38(a)是受压部件的第二变形例的正面图,图38(b)是图38(a)的W-W剖面图。
如图37(a)、(b)所示,涉及第一变形例的受压部件120在左右方向的中央,形成在上下整体延伸的薄壁部121。薄壁部121通过在受压部件120的前面设置凹部122、在后面设置凹部123而形成。而且,上部及下部的线21、22由容易适度变形的材质及直径构成,使得不阻碍薄壁部121所在的受压部件120的弯曲。通过设置这样的薄壁部121,在后碰撞时受压部件120在薄壁部121容易弯曲,可以使乘客容易地向后方移动。同时,优选薄壁部121仅在受压部件120的上下方向的一部分延伸地设置。
此外,如图38(a)、(b)所示,涉及第二变形例的受压部件220在左右方向的中央,形成在上下整体延伸的薄壁部221,在薄壁部221上排列形成间断的孔225。薄壁部221通过在受压部件220的前面设置凹部222、在后面设置凹部223而形成。通过设置这样的薄壁部221及孔225,在后碰撞时受压部件220在薄壁部221容易破裂,使乘客容易地向后方移动。
在后碰撞时通过乘客的上体由一定以上的负重按压座椅靠背内的受压部件,乘客的上体陷入座椅靠背内时,尽可能深地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内最为理想。根据上述各实施例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将后碰撞时来自乘客上体的施加给座椅靠背的负重高效地传导至受压部件,可以使乘客的上体大量地陷入座椅靠背内。
对于上述各实施例,虽然作为具体例针对汽车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S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毋庸置疑关于后部座椅的座椅靠背也可以适用同样的结构。
Claims (13)
1.一种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包含位于两侧的侧部和设置于上方的上部的座椅靠背框架;
设置于该座椅靠背框架的上方的头枕;
与所述头枕相对独立地移动的支持乘客身体的支持部件;
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侧部的至少一方侧的同时连结所述支持部件,并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与所述头枕相对独立地可动的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被可旋转地轴支于所述侧部;
通过承受经由一连结部件传导的比一般的就座负重大的一定的后碰撞导致的冲击负重,所述缓冲部件向乘坐物后方旋转,所述支持部件的下部侧比所述支持部件的上部侧更大距离地向后方移动,所述支持部件的整体向乘坐物后方移动;
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侧部的至少一方侧的上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部件,通过可以变形的连结部件,在所述支持部件的上部侧及下部侧的至少2个地方分别连结于所述两侧的侧部,所述下部侧为对应乘客腰部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支持部件的连结部通过所述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上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支持部件的连结部通过所述一定的冲击负重向水平方向移动后向上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支持部件的连结部通过所述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下方移动后向上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支持部件的连结部超过所述支持部件承受来自乘客的负重的最大负重点后通过所述一定的冲击负重向上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设置于下方的下部,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由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围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相比所述支持部件的上端位于下侧的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倾斜机构,该倾斜机构具备跨过所述侧部和所述上部的管部以及旋转轴;
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管部的下端和所述倾斜机构的旋转轴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形成有气囊装置的设置范围,在该气囊装置的设置范围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设置所述缓冲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部件在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相对的部分形成有收缩部,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与所述支持部件的收缩部相对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侧部的至少一方侧的上部侧和下部侧,并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侧部的上部侧的缓冲部件比设置于所述侧部的下部侧的缓冲部件较小地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011459A JP5503152B2 (ja) | 2009-01-21 | 2009-01-21 | 乗物用シート |
JPJP2009-011459 | 2009-01-21 | ||
JP2009-011459 | 2009-01-21 | ||
JP2009017396A JP5566034B2 (ja) | 2009-01-28 | 2009-01-28 | 乗物用シート |
JPJP2009-017396 | 2009-01-28 | ||
JP2009-017396 | 2009-01-28 | ||
JP2009024202A JP5372542B2 (ja) | 2009-02-04 | 2009-02-04 | 乗物用シート |
JPJP2009-024202 | 2009-02-04 | ||
JP2009-024202 | 2009-02-04 | ||
JPJP2009-024352 | 2009-02-04 | ||
JP2009-024352 | 2009-02-04 | ||
JP2009024352A JP5503158B2 (ja) | 2009-02-04 | 2009-02-04 | 乗物用シート |
PCT/JP2010/050705 WO2010084910A1 (ja) | 2009-01-21 | 2010-01-21 | 乗物用シー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82039A CN102282039A (zh) | 2011-12-14 |
CN102282039B true CN102282039B (zh) | 2015-10-14 |
Family
ID=42355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04978.5A Active CN102282039B (zh) | 2009-01-21 | 2010-01-21 | 乘坐物用座椅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32126B2 (zh) |
EP (1) | EP2390130A1 (zh) |
CN (1) | CN102282039B (zh) |
WO (1) | WO201008491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44948B2 (en) * | 2009-01-21 | 2013-10-01 | Ts Tech Co., Ltd. | Vehicle seat |
CN102282039B (zh) | 2009-01-21 | 2015-10-14 |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乘坐物用座椅 |
CN103003100B (zh) * | 2010-07-21 | 2015-07-01 |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乘坐物用座椅 |
JP5802368B2 (ja) * | 2010-07-21 | 2015-10-28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WO2012086364A1 (ja) * | 2010-12-24 | 2012-06-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
CN103269904B (zh) | 2010-12-24 | 2016-01-06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 |
WO2012086803A1 (ja) | 2010-12-24 | 2012-06-28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CN105835740B (zh) * | 2011-08-31 | 2019-02-19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座椅装置 |
DE102012009543A1 (de) * | 2012-05-11 | 2013-11-14 | Johnson Controls Gmbh | Sitzfedermatt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
CN102846071A (zh) * | 2012-07-31 | 2013-01-02 | 苏州柏德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旋转槽的机械连接块 |
CN104602958B (zh) * | 2012-08-31 | 2016-09-21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用座椅的座椅框架 |
EP2894061B1 (en) | 2012-09-03 | 2019-11-06 | TS Tech Co., Ltd. | Seat frame for vehicle seat |
DE102012109710A1 (de) * | 2012-10-11 | 2014-06-12 | Grammer Ag | Fahrzeugsitz mit veränderbarer Rückenlehnenform |
US9096157B2 (en) | 2013-01-24 | 2015-08-0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ating assembly with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
US9126504B2 (en) | 2013-01-24 | 2015-09-0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tegrated thin flex composite headrest assembly |
US8727374B1 (en) | 2013-01-24 | 2014-05-2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seatback with side airbag deployment |
US9409504B2 (en) | 2013-01-24 | 2016-08-0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Flexible seatback system |
US9902293B2 (en) | 2013-01-24 | 2018-02-2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dependent cushion extension with optimized leg-splay angle |
US9415713B2 (en) | 2013-01-24 | 2016-08-1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Flexible seatback system |
US9061616B2 (en) | 2013-01-24 | 2015-06-2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rticulating headrest assembly |
US9016784B2 (en) | 2013-01-24 | 2015-04-2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Thin seat leg support system and suspension |
US9126508B2 (en) | 2013-01-24 | 2015-09-0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Upper seatback pivot system |
US9399418B2 (en) | 2013-01-24 | 2016-07-2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dependent cushion extension and thigh support |
US9016783B2 (en) | 2013-01-24 | 2015-04-2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Thin seat flex rest composite cushion extension |
US9216677B2 (en) | 2013-01-24 | 2015-12-2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Quick-connect trim carrier attachment |
US9090185B2 (en) * | 2013-03-14 | 2015-07-28 | Leggett & Platt Canada Co. | Seat with pneumatic headrest and thigh adjustment |
US9193284B2 (en) | 2013-06-11 | 2015-11-2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rticulating cushion bolster for ingress/egress |
CN103386946A (zh) * | 2013-07-04 | 2013-11-13 |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气压式联动座椅防鞭打系统 |
US9527418B2 (en) | 2013-09-12 | 2016-12-2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mi rigid push/pull vented envelope system |
US9199560B2 (en) * | 2013-09-13 | 2015-12-0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lf-adjusting seat stiffness system |
US8905431B1 (en) | 2013-09-24 | 2014-12-0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ide airbag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
US9187019B2 (en) | 2013-10-17 | 2015-11-1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Thigh support for customer accommodation seat |
US9505322B2 (en) | 2013-10-25 | 2016-11-2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anual lumbar pump assembly |
US9315130B2 (en) | 2013-11-11 | 2016-04-1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rticulating head restraint |
US9566884B2 (en) | 2013-11-11 | 2017-02-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Powered head restraint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9365143B2 (en) | 2013-12-12 | 2016-06-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Rear seat modular cushion |
US9315131B2 (en) | 2014-01-23 | 2016-04-1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uspension seat back and cushion system having an inner suspension panel |
JP6351998B2 (ja) * | 2014-02-28 | 2018-07-04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US9649963B2 (en) | 2014-03-04 | 2017-05-1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Pllc | Trim and foam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
US9527419B2 (en) | 2014-03-31 | 2016-12-2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with manual cushion tilt |
US9421894B2 (en) | 2014-04-02 | 2016-08-2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with manual independent thigh supports |
US9302643B2 (en) | 2014-04-02 | 2016-04-05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with side airbag deployment |
JP6223902B2 (ja) * | 2014-04-25 | 2017-11-01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US9694741B2 (en) | 2014-08-25 | 2017-07-0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mbient functional lighting of a seat |
JP6013530B2 (ja) * | 2014-08-28 | 2016-10-25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US10471874B2 (en) | 2014-09-02 | 2019-11-1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assage bladder matrix |
US9776533B2 (en) | 2014-10-03 | 2017-10-0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Torsion bar upper seatback support assembly |
US9333882B2 (en) | 2014-10-03 | 2016-05-1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anual upper seatback support |
US9789790B2 (en) | 2014-10-03 | 2017-10-1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Tuned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and flexible suspension features for comfort carriers |
US9771003B2 (en) | 2014-10-29 | 2017-09-2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pparatus for customizing a vehicle seat for an occupant |
JP6612494B2 (ja) * | 2014-10-30 | 2019-11-27 |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 車両用シート |
JP6096744B2 (ja) * | 2014-11-04 | 2017-03-1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US9517777B2 (en) | 2014-11-06 | 2016-12-1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Lane departure feedback system |
US9340131B1 (en) | 2014-11-06 | 2016-05-1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Head restraint with a multi-cell bladder assembly |
US10065570B2 (en) | 2014-12-10 | 2018-09-0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for a vehicle seat |
US9593642B2 (en) | 2014-12-19 | 2017-03-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Composite cam carrier |
US9663000B2 (en) | 2015-01-16 | 2017-05-3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seat configured to improve access |
US9707877B2 (en) | 2015-01-20 | 2017-07-1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dependent thigh extension and support trim carrier |
US9365142B1 (en) | 2015-01-20 | 2016-06-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anual independent thigh extensions |
US9566930B2 (en) | 2015-03-02 | 2017-02-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side-impact airbag deployment mechanism |
US9802535B2 (en) | 2015-04-27 | 2017-10-3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at having ambient lighting |
US10046682B2 (en) | 2015-08-03 | 2018-08-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Back cushion module for a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
US9718387B2 (en) | 2015-08-03 | 2017-08-0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at cushion module for a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
US9688174B2 (en) | 2015-08-07 | 2017-06-2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ulti-cell seat cushion assembly |
US9573528B1 (en) | 2015-08-25 | 2017-02-2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tegrated seatback storage |
US9616776B1 (en) | 2015-11-16 | 2017-04-1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tegrated power thigh extender |
JP6555102B2 (ja) * | 2015-11-20 | 2019-08-07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WO2017086398A1 (ja) * | 2015-11-20 | 2017-05-26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US9809131B2 (en) | 2015-12-04 | 2017-11-0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nthropomorphic pivotable upper seatback support |
US9931999B2 (en) | 2015-12-17 | 2018-04-0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Back panel lower clip anchorage features for dynamic events |
JP6508038B2 (ja) * | 2015-12-28 | 2019-05-08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車両用シート |
US10093214B2 (en) | 2016-01-14 | 2018-10-0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echanical manual leg tilt |
US9914421B2 (en) | 2016-01-15 | 2018-03-1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atback flexible slip plane joint for side air bag deployment |
US10052990B2 (en) | 2016-01-25 | 2018-08-2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Extended seatback module head restraint attachment |
US10035442B2 (en) | 2016-01-25 | 2018-07-3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djustable upper seatback module |
US9756408B2 (en) | 2016-01-25 | 2017-09-05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tegrated sound system |
US9776543B2 (en) | 2016-01-25 | 2017-10-0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tegrated independent thigh supports |
US9849817B2 (en) | 2016-03-16 | 2017-12-2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Composite seat structure |
US10046681B2 (en) | 2016-04-12 | 2018-08-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rticulating mechanical thigh extension composite trim payout linkage system |
US10286818B2 (en) | 2016-03-16 | 2019-05-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Dual suspension seating assembly |
US9994135B2 (en) | 2016-03-30 | 2018-06-1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dependent cushion thigh support |
US10220737B2 (en) | 2016-04-01 | 2019-03-05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Kinematic back panel |
US9889773B2 (en) | 2016-04-04 | 2018-02-1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nthropomorphic upper seatback |
US10625646B2 (en) | 2016-04-12 | 2020-04-2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rticulating mechanical thigh extension composite trim payout linkage system |
US10081279B2 (en) | 2016-04-12 | 2018-09-25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rticulating thigh extension trim tensioning slider mechanism |
US9802512B1 (en) | 2016-04-12 | 2017-10-3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Torsion spring bushing |
US9845029B1 (en) | 2016-06-06 | 2017-12-1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Passive conformal seat with hybrid air/liquid cells |
US9849856B1 (en) | 2016-06-07 | 2017-12-2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ide airba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
US9834166B1 (en) | 2016-06-07 | 2017-12-05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ide airba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
US10166894B2 (en) | 2016-06-09 | 2019-01-0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atback comfort carrier |
US10166895B2 (en) | 2016-06-09 | 2019-01-0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atback comfort carrier |
US10377279B2 (en) | 2016-06-09 | 2019-08-1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tegrated decking arm support feature |
JP6614047B2 (ja) * | 2016-06-24 | 2019-12-04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10286824B2 (en) | 2016-08-24 | 2019-05-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preader plate load distribution |
US10279714B2 (en) | 2016-08-26 | 2019-05-0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ating assembly with climate control features |
US10239431B2 (en) | 2016-09-02 | 2019-03-2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Cross-tube attachment hook features for modular assembly and support |
US10391910B2 (en) | 2016-09-02 | 2019-08-2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odular assembly cross-tube attachment tab designs and functions |
CA3013671C (en) * | 2016-10-19 | 2023-01-24 | B/E Aerospace, Inc. | Passenger seat having side sleep support assembly |
WO2018095503A1 (en) * | 2016-11-23 | 2018-05-31 | Audi Ag | Safety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
US9914378B1 (en) | 2016-12-16 | 2018-03-1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Decorative and functional upper seatback closeout assembly |
JP6766695B2 (ja) * | 2017-03-03 | 2020-10-14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US10596936B2 (en) | 2017-05-04 | 2020-03-2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lf-retaining elastic strap for vent blower attachment to a back carrier |
US10351030B2 (en) * | 2017-09-14 | 2019-07-1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at trim retention system with asymmetrical retention force |
CN115675218A (zh) * | 2017-10-05 | 2023-02-03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乘坐物用座椅 |
US10633096B1 (en) * | 2018-10-15 | 2020-04-28 | Ami Industries, Inc. | Supplemental recline panel for aircraft cabin attendant seat |
JP7370727B2 (ja) * | 2019-04-25 | 2023-10-30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バック |
FR3113873B1 (fr) * | 2020-09-10 | 2023-04-21 |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 Nappe de suspension pour siège de véhicule à support de guidage de câbles électriques |
CN112277747B (zh) * | 2020-11-25 | 2023-05-23 | 安道拓(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具有按摩功能的汽车座椅腰部支撑总成 |
CN115214513B (zh) * | 2022-07-28 | 2023-06-20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0152A (zh) * | 2005-08-30 | 2008-11-05 | 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 | 车辆座椅及车辆座椅的组装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64235A (en) | 1984-11-09 | 1986-01-14 | Tachikawa Spring Co., Ltd. | Lumbar support device |
US4896918A (en) | 1987-10-20 | 1990-01-30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Lumbar support regulating apparatus |
SE510735C2 (sv) | 1996-09-06 | 1999-06-21 | Saab Automobile | Fordonsstol försedd med ett nackstöd |
EP0995631B1 (en) | 1998-08-28 | 2004-10-27 | Ikeda Bussan Co., Ltd. | Seatback for automobile |
JP4230598B2 (ja) | 1999-03-23 | 2009-02-25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US6523892B1 (en) | 1999-05-20 | 2003-02-25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Seat structure for vehicle |
JP2001253282A (ja) | 2000-03-14 | 2001-09-18 |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 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 |
JP3687493B2 (ja) | 2000-06-21 | 2005-08-24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
JP3471741B2 (ja) | 2000-11-08 | 2003-12-02 |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 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
JP2003125891A (ja) | 2001-10-22 | 2003-05-07 | Aisin Seiki Co Ltd |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
GB0128417D0 (en) * | 2001-11-28 | 2002-01-16 | L&P Swiss Holding Co | Seat suspension arrangement |
JP2003341402A (ja) | 2002-05-30 | 2003-12-03 | T S Tec Kk | 車両用シート |
KR100461104B1 (ko) * | 2002-08-08 | 2004-12-13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자동차용 프론트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잠금장치 |
JP4292894B2 (ja) | 2003-06-30 | 2009-07-08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4037331B2 (ja) | 2003-07-10 | 2008-01-23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4065258B2 (ja) | 2004-07-02 | 2008-03-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
JP4442876B2 (ja) | 2004-07-06 | 2010-03-31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4815111B2 (ja) * | 2004-08-19 | 2011-11-16 |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US7644987B2 (en) | 2004-09-27 | 2010-01-12 | Lear Corporation | Vehicle seat having active head restraint system |
JP4737501B2 (ja) | 2004-10-28 | 2011-08-03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4640969B2 (ja) | 2005-08-30 | 2011-03-02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および車両用シートの組立方法 |
EP2030835B1 (en) | 2006-06-02 | 2014-05-21 | TS Tech Co., Ltd. | Vehicle seat |
US7530633B2 (en) | 2006-10-17 | 2009-05-12 | Tachi-S Co., Ltd. | Seat back structure of vehicle seat |
JP5091574B2 (ja) | 2007-07-19 | 2012-12-05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US7669888B2 (en) * | 2007-07-19 | 2010-03-02 | Toyoda Gosei Co., Ltd. | Side airbag apparatus |
JP5276808B2 (ja) * | 2007-07-19 | 2013-08-28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
KR101015447B1 (ko) | 2007-11-27 | 2011-02-22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엑티브 헤드레스트 어셈블리 |
US7717512B2 (en) * | 2007-10-23 | 2010-05-18 |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 Seat backs for vehicular seats |
JP5452858B2 (ja) * | 2007-10-31 | 2014-03-26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5308010B2 (ja) | 2007-11-21 | 2013-10-09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US7997650B2 (en) | 2008-02-22 | 2011-08-16 | Schukra Of North America | Constant pressure retreating lumbar system |
JP2010012990A (ja) | 2008-07-04 | 2010-01-21 | Ts Tech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 |
US7758114B2 (en) | 2008-07-15 | 2010-07-20 | Tachi-S Co. Ltd. | Seat back structure of vehicle seat |
US7731285B2 (en) | 2008-07-15 | 2010-06-08 | Tachi-S Co., Ltd. | Arrangement for retaining crank element in automotive seat |
CN102282039B (zh) | 2009-01-21 | 2015-10-14 |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乘坐物用座椅 |
EP2390131A1 (en) | 2009-01-21 | 2011-11-30 | TS Tech Co., Ltd. | Vehicle seat |
US8550552B2 (en) | 2009-01-26 | 2013-10-08 | Ts Tech Co., Ltd. | Vehicle seat |
-
2010
- 2010-01-21 CN CN201080004978.5A patent/CN102282039B/zh active Active
- 2010-01-21 WO PCT/JP2010/050705 patent/WO201008491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1-21 US US13/145,418 patent/US863212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1-21 EP EP10733517A patent/EP2390130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0152A (zh) * | 2005-08-30 | 2008-11-05 | 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 | 车辆座椅及车辆座椅的组装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90130A1 (en) | 2011-11-30 |
CN102282039A (zh) | 2011-12-14 |
US20110278886A1 (en) | 2011-11-17 |
US8632126B2 (en) | 2014-01-21 |
WO2010084910A1 (ja) | 2010-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82039B (zh) | 乘坐物用座椅 | |
CN102282040B (zh) | 乘坐物用座椅 | |
CN102897071B (zh) | 座椅靠背框架 | |
CN103547480B (zh) | 车用座椅 | |
CN103003100A (zh) | 乘坐物用座椅 | |
EP3275725B1 (en) | Vehicle seat | |
CN103025574A (zh) | 乘坐物用座椅 | |
CN103052533A (zh) | 乘坐物用座椅 | |
US9376044B2 (en) | Vehicle seat | |
US9637033B2 (en) | Lifter mechanism and vehicle seat | |
CN102666193B (zh) | 乘坐物用座椅 | |
US20150191106A1 (en) | Seat slide device | |
JP5477537B2 (ja) |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
CN103249596A (zh) | 车用座椅 | |
KR20030077035A (ko) | 자동차용 시트 | |
JP2006143173A (ja) | 乗員保護装置および乗員保護方法 | |
CN108025664A (zh) | 座椅框架 | |
CN104723915B (zh) | 汽车座椅结构 | |
JP7436898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2009234286A (ja) | 車両用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 |
CN104108321B (zh) | 座椅装置 | |
JP5229524B2 (ja) |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
KR100461106B1 (ko) | 완충장치가 구비된 차량용 시트백 구조 | |
JP5527798B2 (ja) | シート装置 | |
KR20050042605A (ko) | 목 상해 방지용 자동차 시트의 처짐 방지 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