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6519A - 蓄电元件及衬垫 - Google Patents

蓄电元件及衬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6519A
CN102856519A CN2012102149191A CN201210214919A CN102856519A CN 102856519 A CN102856519 A CN 102856519A CN 2012102149191 A CN2012102149191 A CN 2012102149191A CN 201210214919 A CN201210214919 A CN 201210214919A CN 102856519 A CN102856519 A CN 102856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portion
liner
pair
collector bod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49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6519B (zh
Inventor
长绳伸之
殿西雅光
岸本知德
吉竹伸介
奥野泰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56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6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6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6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3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8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7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sho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的蓄电元件及用于该蓄电元件的衬垫。该蓄电元件具备:电极体,其包括相互绝缘的正极板及负极板;一对集电体,分别具有连接部,分别通过该连接部与正极板及负极板中所对应的极板连接;外壳,其收纳电极体及一对集电体,在该外壳内,电极体由一对集电体支承;间隔保持部,其通过与一对集电体各自的比连接部更靠前端侧的部位卡合,来保持一对集电体的间隔。

Description

蓄电元件及衬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充放电的蓄电元件及用于该蓄电元件的衬垫。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具有通过固定于外壳的集电体将电极体支承于外壳内的结构的蓄电元件及用于该蓄电元件的衬垫。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各种设备的电源,采用能够充放电的蓄电元件。蓄电元件具备:电极体;一对集电体,其与该电极体电连接;外壳,其收纳电极体及一对集电体;一对外部端子,其配置于该外壳的外部。
电极体包括:具有电绝缘性的隔板、和将该隔板夹于之间重合的正极板及负极板。正极板及负极板以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发生错位的状态配置。由此,在第一方向上的电极体的一端部形成有只层叠有正极板的正极导线部。与此相对,在第一方向上的电极体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只层叠有负极板的负极导线部。
集电体具备:第一连接部,其与电极体的正极导线部或负极导线部连接;第二连接部,其从该第一连接部延伸出,以固定于外壳的状态与外部端子连接。由此,电极体的正极板和外部端子能够经由集电体导通,电极体的负极板和外部端子能够经由集电体导通(专利文献1)。
但是,蓄电元件有时作为驱动时产生振动的设备(例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电动汽车(EV)、电动摩托车、航空器、船舶等各种设备)的电源而被搭载。在这种设备搭载有上述结构的蓄电元件的情况下,可能由于设备的振动引起集电体或电极体破损。
具体而言,电极体呈悬挂在固定于外壳的一对集电体上的状态。因此,电极体由于设备的振动而与集电体一起在外壳内摆动。随着摆动,在集电体的第二连接部或该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的边界附近反复产生弯曲应力(弯曲作用)。因此,集电体可能产生疲劳破坏(断裂)。
另外,如上所述,若电极体与集电体一起摆动,则电极体和集电体的第一连接部的配置相对变化。因此,也可能产生电极体和集电体的第一连接部的连接部分扭曲,由于该连接部分引起正极板或负极板破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2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相关的情况,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的蓄电元件及用于该蓄电元件的衬垫。
本发明的蓄电元件具备:电极体,其包括相互绝缘的正极板和负极板;一对集电体,其分别具有连接部,分别通过该连接部与正极板及负极板中所对应的极板连接;外壳,其收纳电极体及一对集电体,在该外壳内,电极体由一对集电体支承;间隔保持部,其通过与一对集电体各自的比连接部更靠前端侧的部位卡合,来保持一对集电体的间隔。
根据所述结构,一对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间的间隔通过间隔保持部保持恒定或大致恒定。即,通过间隔保持部限制各个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向内侧(朝向对象集电体的方向,即,压缩电极体的方向)发生位移。因此,通过间隔保持部维持集电体和电极体的相对配置。由此,即使蓄电元件配置于振动环境下,集电体及电极体振动(摆动),也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一种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间隔保持部是在外壳内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
根据所述结构,一对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间的间隔通过衬垫保持恒定或大致恒定。即,通过衬垫限制各个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向内侧(朝向对象集电体的方向,即,压缩电极体的方向)发生位移。因此,通过衬垫维持集电体和电极体的相对配置。由此,即使蓄电元件配置于振动环境下,集电体及电极体振动(摆动),也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与外壳的内表面直接或间接接触。
根据所述结构,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与外壳的内表面直接或间接接触。由此,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另外,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撑在外壳内,且固定于外壳内。
根据所述结构,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有效地固定于外壳内。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具有挠性,全长延伸到通过挠曲能够撑在外壳内的程度,且固定于外壳内。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的挠曲,全长延伸。由此,与通常状态的情况相比,在使衬垫挠曲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衬垫支撑于外壳的内表面的力。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具有中央部比两端部凸的形状,通过中央部由外壳的内面支承,且两端部从一对集电体直接或间接受力而发生挠曲。
根据所述结构,衬垫通过从该衬垫连结的集电体直接或间接受力而发生挠曲。由此,作为用于使衬垫挠曲的部件,可以利用集电体。另外,中央部是指两端部之间的任意位置的广义概念。因此,最凸出的部位也可以是与衬垫的中间点相比偏向两端部的任一侧的位置。
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外壳具有:电极体、一对集电体及衬垫插入的开口部;以及与该开口部相对的底部,衬垫具有中央部比两端部凸的形状,通过中央部由底部支承,且两端部从从开口部插入的一对集电体直接或间接受力而发生挠曲。
根据所述结构,衬垫通过从从外壳的开口部插入的集电体直接或间接受力而发生挠曲。由此,在未插入集电体的状态下,衬垫的全长未延伸。因此,能够顺利地将衬垫插入外壳。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另外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具有中央部比两端部凸的形状,通过两端部由外壳的内表面支承,且中央部从一对集电体直接或间接受力而发生挠曲。
根据所述结构,衬垫通过从该衬垫连结的集电体直接或间接受力而发生挠曲。例如,衬垫经由电极体从集电体受力的情况,即,通过电极体对衬垫施加力来使衬垫发生挠曲的情况下,作为用于使衬垫挠曲的部件,可以利用原本收纳于外壳内的电极体。
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外壳具有:电极体、一对集电体及衬垫插入的开口部;以及与该开口部相对的底部,衬垫具有中央部比两端部凹的形状,通过两端部由底部支承,且中央部从从开口部插入的一对集电体直接或间接受力而发生挠曲。
根据所述结构,衬垫通过从从外壳的开口部插入的集电体直接或间接受力而发生挠曲。例如,衬垫经由电极体从集电体受力的情况,即,通过电极体对衬垫施加力来使衬垫发生挠曲的情况下,衬垫通过从从外壳的开口部插入的电极体受力而发生挠曲。由此,在未插入电极体的状态下,衬垫的全长未延伸。因此,能够顺利地将衬垫插入外壳。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具备:一对结合部,其分别与集电体的前端部结合;桥梁部,其连接该一对结合部,该桥梁部具有挠性。
根据所述结构,集电体的前端部的振动的振幅最大,越是与集电体的前端部侧连接的极板越容易发生破损。但是,衬垫中,连接与一对集电体的前端部结合的一对结合部间的桥梁部通过挠曲,其全长延伸。由此,保持一对集电体的前端部的间隔恒定,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具有一对结合部,该一对结合部分别与一对集电体中所对应的集电体结合,一对结合部中而的至少一个结合部具有变形部,该变形部通过与集电体的协同动作而鼓出,衬垫通过变形部的鼓出而撑在外壳内,且固定于外壳内。
根据所述结构,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通过该衬垫所具有的变形部的鼓出而固定于外壳内。由此,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全长延伸到通过变形部的鼓出能够撑在外壳内的程度,且固定于外壳内。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的变形部的鼓出,全长延伸。由此,与通常状态的情况相比,在使变形部鼓出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衬垫支撑于外壳的内表面的力。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另外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变形部通过与集电体发生干涉而鼓出。
根据所述结构,衬垫通过与该衬垫连结的集电体发生干涉,变形部鼓出。由此,作为用于使变形部鼓出的部件,可以利用集电体。
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结合部具备:主壁部;变形部,其与该主壁部隔开间隔且相对;侧部,其连接主壁部和变形部,能够将集电体的前端部插入间隔,变形部通过与插入间隔的集电体的前端部发生干涉而鼓出。
根据所述结构,衬垫的变形部通过在用于插入集电体的间隔中与集电体发生干涉而鼓出。由此,作为用于使变形部鼓出的部件,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集电体。
另外,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结合部具备:主壁部;变形部;侧部;凸部,其设置于主壁部及变形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且朝向主壁部及变形部中的另一方突出,变形部通过插入间隔的集电体的前端部和凸部发生干涉而鼓出。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在主壁部及变形部的至少任一方设置凸部这样的简单结构,能够使变形部鼓出。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外壳具有:供电极体、一对集电体及衬垫插入的开口部;以及与该开口部相对的底部,衬垫配置于底部,变形部通过从开口部插入的集电体的前端部插入间隔而鼓出。
根据所述结构,衬垫的变形部通过从外壳的开口部插入的集电体的前端部插入间隔而鼓出。由此,在未插入集电体的前端部的状态下,衬垫的全长未延伸。因此,能够顺利地将衬垫插入外壳。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另外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一对结合部分别具有变形部。
根据所述结构,一对集电体结合的一对结合部分别具有鼓出的变形部。由此,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的全长更有效地延伸。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具有一对结合部、和连接该一对结合部的桥梁部,一对结合部分别与集电体的前端部结合。
根据所述结构,集电体的前端部的振动的振幅最大,越是与集电体的前端部侧连接的极板越容易发生破损。但是,衬垫中,连接与一对集电体的前端部结合的一对结合部间的桥梁部通过挠曲,其全长延伸。由此,保持一对集电体的前端部的间隔恒定,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具有:与一对集电体中的一个集电体的规定部位结合的第一结合部、及与一对集电体中的另一个集电体的规定部位结合的第二结合部,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中的至少一个结合部可只与一对集电体中对应的集电体的规定部位结合。
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一个集电体的规定部位和另一个集电体的规定部位在形状、大小或配置中的至少一个不同。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另外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在形状、大小或配置中的至少一个不同。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还具备:桥梁部,其连接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具有分别与一对集电体中对应的集电体结合的一对结合部、及连接该一对结合部的桥梁部,桥梁部具备:一对梁部,其分别连接一对结合部,相互隔开间隔而配置;至少一个梁连结部,其将该一对梁部相互连结。
根据所述结构,梁部彼此通过梁连结部连结,由此,桥梁部的刚性提高,防止了桥梁部的变形。由此,一对集电体被衬垫可靠地约束,能够可靠地防止集电体及电极体的破损。
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具备多个梁连结部。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使桥梁部的刚性可靠。由此,一对集电体被衬垫可靠地约束,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集电体及电极体的破损。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间隔保持部是形成于外壳内的卡止构造,将一对集电体各自的前端侧的部位中的朝向对象集电体的面卡止。
根据所述结构,一对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间的间隔通过形成于外壳内的卡止构造保持恒定或大致恒定。即,通过外壳内的卡止构造限制各个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向内侧(朝向对象集电体的方向,即,压缩电极体的方向)发生位移。因此,通过外壳内的卡止构造维持集电体和电极体的相对配置。由此,即使蓄电元件配置于振动环境下,集电体及电极体振动(摆动),也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卡止构造也将一对集电体各自的前端侧的部位中的与朝向对象集电体的面相反侧的面卡止。
通常,电极体在压缩方向上比在拉伸方向上薄弱。因此,电极体破损的风险在对电极体施加压缩方向的力的情况下,比在对电极体施加拉伸方向的力的情况下高。因此,外壳内的卡止构造的第一目的在于,限制各个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向内侧(朝向对象集电体的方向,即,压缩电极体的方向)发生位移。但是,优选也针对对电极体施加拉伸方向的力的情况事先采取对策。卡止构造通过也将一对集电体各自的所述前端侧的部位中的与朝向对象集电体的面相反侧的面卡止,能够也限制各个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向外侧(远离对象集电体的方向,即,拉伸电极体的方向)发生位移。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另外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外壳具有供电极体及一对集电体插入的开口部和与该开口部相对的底部,卡止构造是形成于底部的台阶部。
根据所述结构,一对集电体各自的前端侧的部位中的朝向对象集电体的面被形成于外壳的底部的台阶部卡止。由此,能够限制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的位移。
另外,本发明的衬垫用于连结与正极板及负极板中对应的极板连接的一对集电体,具备分别与集电体结合的一对结合部和连接该一对结合部的桥梁部,该桥梁部具有挠性,通过挠曲,全长延伸。
根据所述结构,用于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通过连接与集电体结合的一对结合部的桥梁部发生挠曲,全长延伸。由此,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极板的破损。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衬垫的一种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桥梁部具有中央部比两端部凸的形状。
根据所述结构,衬垫具有桥梁部的中央部凸的形状。由此,通过对中央部施加力,桥梁部发生挠曲,能够使全长延伸。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衬垫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桥梁部具有中央部比两端部凹的形状。
根据所述结构,衬垫具有桥梁部的中央部凹的形状。由此,通过对两端部施加力,桥梁部发生挠曲,能够使全长延伸。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衬垫用于连结与正极板及负极板中对应的极板连接的一对集电体,具备分别与集电体结合的一对结合部和连接该一对结合部的桥梁部,该一对结合部中的至少一个结合部具有通过与集电体的协同动作而鼓出的变形部,通过该变形部的鼓出,全长延伸。
根据所述结构,用于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中,与集电体结合的一对结合部具有通过与集电体协同动作而鼓出的变形部。由此,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极板的破损。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衬垫的一种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结合部具备:主壁部;变形部,其与该主壁部隔开间隔且相对;侧部,其连接主壁部和变形部,可将集电体的前端部插入间隔,变形部通过与插入间隔的集电体的前端部发生干涉而鼓出。
根据所述结构,衬垫的变形部通过在用于插入集电体的间隔中与集电体发生干涉而鼓出。由此,作为用于使变形部鼓出的部件,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集电体。
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结合部具备:主壁部;变形部;侧部;凸部,设置于主壁部及变形部中的至少任一个,且朝向主壁部及变形部中的另一个突出,变形部通过插入间隔的集电体的前端部和凸部发生干涉而鼓出。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在主壁部及变形部的至少任一个上设置凸部这样的简单结构,能够使变形部鼓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该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外壳主体取出电极体、集电体及衬垫的状态的该电池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4是该电池的下端部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5A是图4的4I-4I剖面图,图5B是图4的4II-4II剖面图;
图6A是该衬垫的整体立体图,图6B是该衬垫的平面图,图6C是该衬垫的正面图,图6D是该衬垫的底面图;
图7是第二~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池的整体立体图;
图8是该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外壳主体取出电极体、集电体及衬垫的状态的该电池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的衬垫的平面图;
图11是图10的10I-10I剖面图;
图12是图11的A部放大图;
图13是衬垫插入外壳主体的状态(通过盖体封闭外壳主体的开口部前的状态)的该电池的局部剖面图;
图14是图13的B部放大图;
图15是衬垫配置于外壳主体内的适当位置的状态(通过盖体封闭外壳主体的开口部后的状态)的该电池的局部剖面图;
图16是图15的C部放大图;
图17是其它例子的衬垫的平面图;
图18是图17的17I-17I剖面图;
图19是图18的D部放大图;
图20是衬垫插入外壳主体的状态(通过盖体封闭外壳主体的开口部前的状态)的该电池的局部剖面图;
图21是图20的E部放大图;
图22是衬垫配置于外壳主体内的适当位置的状态(通过盖体封闭外壳主体的开口部后的状态)的该电池的局部剖面图;
图23是图22的F部放大图;
图2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的衬垫的平面图;
图25是图24的24I-24I剖面图;
图26是该衬垫的侧面图;
图27是图24的G部放大图;
图28是图25的H部放大图;
图29是外壳主体内只配置有衬垫的状态(电极体配置于外壳主体内之前的状态)的该电池的局部剖面图;
图30是图29的I部放大图;
图31是电极体、集电体及衬垫配置于外壳主体内的适当位置的状态(通过盖体封闭外壳主体的开口部后的状态)的该电池的局部剖面图;
图32是图31的J部放大图;
图3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的衬垫的平面图;
图34是图33的33I-33I剖面图;
图35是图33的K部放大图;
图36是图34的M部放大图;
图37是图33的L部放大图;
图38是图34的N部放大图;
图39表示从第一方向观察包括该电池的集电体的衬垫的正极结合部的状态的剖面图,实线表示该正极结合部与正极第一连接部结合的状态,双点划线表示欲与正极结合部结合的负极第一连接部的状态;
图40表示从第二方向观察包括该电池的集电体的衬垫的正极结合部的状态的剖面图,实线表示该正极结合部与正极第一连接部结合的状态,双点划线表示欲与正极结合部结合的负极第一连接部的状态;
图41表示从第一方向观察包括该电池的集电体的衬垫的负极结合部的状态的剖面图,实线表示该负极结合部与负极第一连接部结合的状态,双点划线表示欲与负极结合部结合的正极第一连接部的状态;
图42表示从第二方向观察包括该电池的集电体的衬垫的负极结合部的状态的剖面图,实线表示该负极结合部与负极第一连接部结合的状态,双点划线表示欲与负极结合部结合的负极第一连接部的状态;
图43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池的衬垫的平面图;
图44是该衬垫的正面图;
图45是图43的43I-43I剖面图;
图46是图43的43II-43II剖面图;
图47是其它例子的衬垫的平面图;
图48是另外的其它例子的衬垫的平面图;
图49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剖面图;
图50是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剖面图;
图51是其它例子的电池的剖面图;
图52是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电极体;2:集电体(正极集电体、负极集电体);3:外壳;4:外部端子(正极外部端子、负极外部端子);5:衬垫;6:铆钉(正极铆钉、负极铆钉);7:连接杆(正极连接杆、负极连接杆);8:内部垫圈(正极内部垫圈、负极内部垫圈);9:外部垫圈(正极外部垫圈、负极外部垫圈);10:隔板;11:正极板(极板);12:负极板(极板);13:正极导线部;14:负极导线部;15:正极夹持部件;16:负极夹持部件;17:圆弧部;18:直线部;20:第一连接部(电极体添设部)(正极第一连接部、负极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固定用片部)(正极第二连接部、负极第二连接部);22:连接片(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23:切口、嵌合部;24:分割中央部;25:贯通孔;26:覆盖层(罩);30:外壳主体;31:盖体;32:第一壁部;33:第二壁部;34:底部;35:开口部;36:贯通孔(正极贯通孔、负极贯通孔);37:台阶部;38:凹部;39:加强筋;40:端子部;41:头部;42:止转部件(正极止转部件、负极止转部件);50:结合部(正极结合部、负极结合部);51:桥梁部;51a:相对面;51b:减重部;52:主壁部;53:外侧壁部(变形部);54:侧部;55:凸部;56:被插入部;57:梁部;58:梁连结部;59:辅助梁部;60:第一铆钉部;61:第二铆钉部;62:主体部;70:第一孔(贯通孔);71:第二孔(贯通孔);81:贯通孔;90:凹部;91:贯通孔;L1:全长;L2:全宽;Ps:电池;E1:第一端缘;E1a:直线部;E1b:第一倾斜部;E1c:第二倾斜部;E2:第二端缘;P1、P3、P5、P8、P10:第一端部;P2、P4、P6、P9、P11:第二端部;P7、P12:中央部;S1、S3:第一面;S2、S4:第二面;H:开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第一~第九实施方式。另外,在下面的各实施方式中中,作为电池的一例,说明锂离子电池(下面,只称为电池)。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具备:隔板10,其具有电绝缘性;电极体1,其具有将该隔板10夹于之间的正极板11及负极板12;一对集电体2、2,其分别与电极体1的正极板11及负极板12中所对应的极性的极板电连接;外壳3,其收纳电极体1及一对集电体2、2;一对外部端子4、4,其分别配置于外壳3的外部;衬垫5,其在外壳3内连结一对集电体2、2。另外,电池Ps具备:作为连接导体的一对铆钉6、6,其分别与一对集电体2、2中所对应的极性的集电体2连接;作为连接导体的一对连接杆7、7,其分别连接一对外部端子4、4中所对应的极性的外部端子4和一对铆钉6、6中所对应的极性的铆钉6。与此同时,电池Ps具备:一对内部垫圈8、8,其以分别与一对铆钉6、6中所对应的铆钉6的配置相对应的方式沿着外壳3的内表面配置;一对外部垫圈9、9,其以分别与一对铆钉6、6中所对应的铆钉6的配置相对应的方式沿着外壳3的外表面配置。
电极体1的正极板11及负极板12以在第一方向(图中的X轴方向)上相对发生错位的状态配置。与此同时,在第一方向上的电极体1的一端部形成有只存在正极板11的正极导线部13,在第一方向上的电极体1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只存在负极板12的负极导线部14。
正极板11、负极板12及隔板10呈带状形成。正极板11、负极板12及隔板10以使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重合,在该长度方向上卷绕。更具体而言,正极板11及负极板12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与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上以相对发生错位的状态重合,在长度方向上卷绕。正极板11、负极板12及隔板10呈扁平状卷绕。因此,从第一方向来观察的电极体1的形状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图中的Y轴方向)上具有短轴,同时,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图中的Z轴方向)具有长轴。而且,与正极板11、负极板12、及隔板10的卷绕(弯曲)相对应,在电极体1的第三方向的两端形成有一对圆弧部17、17。而且,在卷绕中心方向(与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上的电极体1的一端部以沿着第三方向的方式形成有只层叠有正极板11的正极导线部13,在卷绕中心方向上的电极体1的另一端部以沿着第三方向的方式形成有只层叠有负极板12的负极导线部14。与此同时,电池Ps具备:正极夹持部件15,其捆扎正极导线部13;负极夹持部件16,其捆扎负极导线部14。
电极体1呈扁平状形成。由此,电极体1具备:一对直线部18、18,其从卷绕中心方向来看,在该卷绕中心的两侧笔直地延伸;上述一对圆弧部17、17,其连接该一对直线部18、18彼此。与此相对,将卷绕中心方向上的电极体1的一端部的直线部18、18作为正极导线部13,将卷绕中心方向上的电极体1的另一端部的直线部18、18作为负极导线部14。
隔板10在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比正极板11及负极板12在长度方向上的长度长。另外,隔板10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的宽度)比与重合的正极板11和负极板12的重叠区域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宽度)稍长。
由此,隔板10配置于重合的正极板11和负极板12的重叠区域的整个区域。另外,隔板10比正极板11及负极板12卷绕得更多。由此,电极体1中,隔板10位于最外周。
一个集电体(下面,称为正极集电体)2通过弯曲加工金属板而形成。正极集电体2具备:作为电极体添设部的第一连接部(下面,称为正极第一连接部)20,其沿着第三方向配置;作为固定用片部的第二连接部(下面,称为正极第二连接部)21,其从该正极第一连接部20延伸出。
正极第一连接部20与第一方向上的电极体1的一端部连接。即,正极第一连接部20与正极导线部13连接。正极第一连接部20具有:第一端部P1,其与正极第二连接部21连接;第二端部P2,其为第一端部P1的相反侧。正极第一连接部20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第二端部P2能够配置于外壳3的下述的底部34附近的长度。
正极第一连接部20在第一端部P1和第二端部P2之间具备连接片(下面,称为正极连接片)22。正极连接片22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出的方式形成。由此,正极连接片22能够插入第一方向上的电极体1的端部的卷绕中心。正极第一连接部20通过正极连接片22与正极夹持部件15焊接。由此,电池Ps呈正极集电体2和电极体1(正极板11)电连接的同时也机械连接的状态。
电极体1呈扁平螺旋状形成。因此,位于卷绕中心的两侧的导线部13、14被夹持部件15、16夹入以聚集在一起。而且,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连接片22、22插入电极体1的卷绕中心,以使其沿着正极导线部13(直线部18、18),与位于该正极连接片22、22各自的外侧的正极夹持部件15、15机械及电连接。
另外,夹持部件15、16、连接片22及导线部13、14的连接通过超声波焊接或激光焊接等各种焊接进行。即,连结具有导电性的部件彼此的方法只要能够实现机械及电连接即可,可以采用各种焊接。
正极第二连接部21固定于外壳3,且与外部端子(下述正极外部端子)4电连接。正极第二连接部21沿着包括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一端部P1及第二端部P2的面从正极第一连接部20延伸出。正极第二连接部21呈板状,以将第一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方式形成。在正极第二连接部21设置有用于穿插铆钉6的贯通孔25。
即,以在第二连接部21固定于外壳3的隔壁(盖体31)的状态下,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位于与固定有第二连接部21的盖体31相对的其它隔壁(底部34)附近的方式形成有集电体2。与此相对,第一连接部20在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比用于划分外壳3的内部空间而相互相对的隔壁之间(盖体31和底部34之间)稍短。
如上所述,第一连接部20在第一端部P1和第二端部P2之间具备能够插入电极体1的卷绕中心部的连接片22、22。连接片22、22通过扭转构成集电体2的金属板中的以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狭缝的两侧而形成。
因此,在第一连接部20形成有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连接片22、22。连接片22、22以在与第二连接部21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出的方式形成。
另一个集电体(下面,称为负极集电体)2与正极集电体2的基本形态共通。因此,关于上述正极集电体2的上述说明文通过将文中的“正极”替换为“负极”,即得到负极集电体2的说明文。因此,关于正极集电体2的说明文代用于负极集电体2的说明。
顺便说一下,事先说明负极集电体2与正极集电体2的不同点。通常,从电化学的观点来看,负极集电体2由铜或铜合金构成,正极集电体2由铝或铝合金构成。与此同时,从机械强度的观点来看,正极集电体2的厚度设定为比负极集电体2的厚度厚。即,负极集电体2由比正极集电体2薄的金属板形成。
外壳3具备:外壳主体30、盖体31。外壳主体30包括:一对第一壁部32、32,其分别具有第一端部P3及该第一端部P3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P4,在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且相互相对;一对第二壁部33、33,其分别具有第一端部P5及该第一端部P5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P6,在一对第一壁部32、32间,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且相互相对;底部34,其封闭一对第一壁部32、32的第一端部P3、P3及一对第二壁部33、33的第一端部P5、P5所包围的区域。由此,在一对第一壁部32、32的第二端部P4、P4及一对第二壁部33、33的第二端部P6、P6所包围的区域形成有与底部34对应的开口部35。
外壳主体30能够以底部34的长度方向和电极体1的卷绕中心方向为相同方向的方式收纳与集电体2、2连接的电极体1。而且,在外壳主体30收纳有电极体1的状态下,以在一对第一壁部32、32和集电体2、2之间形成间隙,且在一对第二壁部33、33和电极体1的外周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设定外壳主体30的尺寸。
盖体31封闭开口部35。外壳主体30及盖体31均由金属制成。而且,通过在外壳主体30焊接盖体31,气密地形成外壳3的内部空间。在盖体31设有在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贯通孔36、36(下面,将一个贯通孔称为正极贯通孔36,另一个贯通孔称为负极贯通孔36)。盖体31呈长方形形成。与此相对,正极贯通孔36和负极贯通孔36在长度方向(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
外部端子4与电负荷或其它电池连接。一个外部端子(下面,称为正极外部端子)4具备轴状的端子部40、及与该端子部40的一端连结的头部41。正极外部端子4在端子部40的外周具备能够与未图示的内螺纹部件(例如,螺母)螺合的螺纹槽。即,正极外部端子4采用螺栓端子。另外,与正极外部端子4采用螺栓端子相对应,电池Ps具备固定于外壳3(盖体31)上的止转部件42。通过正极外部端子4的头部41和止转部件42的卡合,阻止伴随内螺纹部件的螺合而产生的正极外部端子4的随动旋转。
另一个外部端子(下面,称为负极外部端子)4以与正极外部端子4相同的形态形成。因此,关于上述正极外部端子4上述说明文通过将文中的“正极”替换为“负极”,即得到负极外部端子4的说明文。因此,关于正极外部端子4的说明文代用于负极外部端子4的说明。
一个铆钉(下面,称为正极铆钉)6具备:轴状的第一铆钉部60、轴状的第二铆钉部61、连结第一铆钉部60和第二铆钉部61的主体部62。第一铆钉部60及第二铆钉部61构成为至少前端侧可进行塑性变形(铆接处理)。第一铆钉部60及第二铆钉部61同心配置。主体部62以比第一铆钉部60及第二铆钉部61大径的方式形成。
另一个铆钉(下面,称为负极铆钉)6以与正极铆钉6相同的形态形成。因此,关于上述正极铆钉6的上述说明文通过将文中的“正极”替换为“负极”,即得到负极铆钉6的说明文。因此,在此,关于正极铆钉6的说明文代用于负极铆钉6的说明。
一个连接杆(下面,称为正极连接杆)7为长方形的金属板。在正极连接杆7,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设有一对贯通孔70、71(下面,将一个贯通孔称为第一孔70,另一个贯通孔称为第二孔71)。在第一孔70穿插正极外部端子4的端子部40。在第二孔71穿插正极铆钉6的第一铆钉部60。
另一个连接杆(下面,称为负极连接杆)7以与正极连接杆7相同的形态形成。因此,关于上述正极连接杆7的上述说明文通过将文中的“正极”替换为“负极”,即得到负极连接杆7的说明文。因此,关于正极连接杆7的说明文代用于负极连接杆7的说明。
一个内部垫圈(下面,称为正极内部垫圈)8为具备电绝缘性及密封性的合成树脂成型品。正极内部垫圈8设定为能够与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二连接部21整体相对的尺寸。在正极内部垫圈8设有与正极第二连接部21的贯通孔25一致的贯通孔81。
另一个内部垫圈(下面,称为负极内部垫圈)8以与正极内部垫圈8相同的形态形成。因此,关于上述正极内部垫圈8的上述说明文通过将文中的“正极”替换为“负极”,即得到负极内部垫圈8的说明文。因此,关于正极内部垫圈8的说明文代用于负极内部垫圈8的说明。
一个外部垫圈(下面,称为正极外部垫圈)9与正极内部垫圈8相同,为具备电绝缘性和密封性的合成树脂成型品。在正极外部垫圈9设有能够收纳正极铆钉6的主体部62的凹部90。另外,在正极外部垫圈9设有在正极铆钉6的主体部62收纳于凹部90的状态下,能够穿插该正极铆钉6的第一铆钉部60的贯通孔91。
另一个外部垫圈(下面,称为负极外部垫圈)9以与正极外部垫圈9相同的形态形成。因此,关于上述正极外部垫圈9的上述说明文通过将文中的“正极”替换为“负极”,即得到负极外部垫圈9的说明文。因此,关于正极外部垫圈9的说明文代用于负极外部垫圈9的说明。
以上述结构为前提,正极铆钉6的第一铆钉部60连续穿插正极外部垫圈9的贯通孔91、盖体31的正极贯通孔36、正极内部垫圈8的贯通孔81、及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二连接部21的贯通孔25。而且,第一铆钉部60中,从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二连接部21向内侧突出的前端部进行铆接处理。正极铆钉6的第二铆钉部61穿插正极连接杆7的第二孔71。而且,第二铆钉部61中,从正极连接杆7向外侧突出的前端部铆接处理。由此,正极铆钉6将正极集电体2固定于外壳3的盖体31,同时将正极集电体2经由正极连接杆7与正极外部端子4连接。
如上所述,正极侧的结构和负极侧的结构共通。因此,关于通过正极铆钉6进行的正极集电体2和正极连接杆7的连接、及正极连接杆7和正极外部端子4的连接的上述说明文通过将文中的“正极”替换为“负极”,即得到关于通过负极铆钉6进行的负极集电体2和负极连接杆7的连接、及负极连接杆7和负极外部端子4的连接的说明文。因此,关于通过正极铆钉6进行的正极集电体2和正极连接杆7的连接、及正极连接杆7和正极外部端子4的连接的上述说明文代用于关于通过负极铆钉6进行的负极集电体2和负极连接杆7的连接、及负极连接杆7和负极外部端子4的连接的说明文。
衬垫5为具备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品。如图4所示,衬垫5以横跨集电体2、2的第一连接部20、20的方式配置。而且,衬垫5的两端部与第一连接部20、20连结。更具体而言,衬垫5具备:一对结合部50、50,其与第一连接部20、20的第二端部P2、P2连结;桥梁部51,其在保持该一对结合部50、50彼此的间隔恒定或大致恒定的状态下连结该一对结合部50、50彼此。
更具体而言,衬垫5通过将第一连接部20、20的第二端部P2、P2(前端部)分别插入一对结合部50、50,来连结一对集电体2、2。因此,在各结合部50形成有能够插入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被插入部56。
由此,从外壳3的盖体31垂下的状态的第一连接部20、20的第二端部P2、P2呈如下的状态:即、在插入衬垫5的被插入部56、56的状态下被限制在该被插入部56、56内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移动。
衬垫5载置于外壳3内的底部34。与此同时,如图4及图5B所示,桥梁部51与电极体1相对。衬垫5的桥梁部51具有与电极体1对置的相对面51a。
如图5B及图6A所示,衬垫5的相对面51a为与电极体1的圆弧部17的外表面对应的凹状的圆弧面。衬垫5的相对面51a与电极体1非接触。
为了谋求轻量化,如图6所示,衬垫5在桥梁部51的至少一处具备由贯通孔或凹部组成的减重部51b。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减重部51b隔开间隔形成。多个减重部51b在一对结合部50、50排列的方向(与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隔开间隔而形成。各减重部51b以俯视呈大致方形的方式形成。由此,衬垫5通过在第一方向上交替配置相对面51a和减重部51b而呈梯子状形成。
如图4及图5所示,衬垫5在嵌入外壳3内的状态下与该外壳3的内表面发生干涉(接触)。具体而言,位于衬垫5的与电极体1相对的面(相对面51a)的相反侧的面呈平面状形成。而且,衬垫5的平面形状及平面尺寸与外壳3的底部34的内表面的平面形状及平面尺寸对应形成。与此相对,衬垫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一对结合部50、50的外表面)与一对第一壁部32、32的内表面干涉,同时衬垫5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一对结合部50、50及桥梁部51的至少任一个外表面)与一对第二壁部33、33的内表面干涉。由此,衬垫5通过与外壳3的内表面的干涉限制在第一方向的移动和在第二方向的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与衬垫5的一对结合部50、50连结的集电体2、2的第一连接部20、20通过衬垫5保持恒定或大致恒定的间隔。即,经由衬垫5连结的各集电体2约束对象集电体2,限制对象集电体2的摆动(移动)。
由此,电池Ps设置于振动环境下时,即使集电体2、2及电极体1振动(摆动),也通过衬垫5限制集电体2、2的移动(摆动),且也限制与集电体2、2连接的电极体1的移动(摆动)。由此,能够将集电体2、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维持在恒定或大致恒定的状态。
其结果是,即使在振动环境下使用电池Ps,在支承电极体1的集电体2、2的第二连接部21、21、及该第二连接部21、21和第一连接部20、20的边界附近也难以产生弯曲作用。另外,即使在振动环境下使用电池Ps,电极体1和第一连接部20、20的连接部分也难以扭曲。因此,根据电池Ps,能够防止集电体2、2及电极体1破损。
另外,根据衬垫5,如上所述,通过桥梁部51保持恒定或大致恒定的间隔的一对结合部50、50与集电体2、2的第一连接部20、20连结。因此,第一连接部20、20的前端部,即第二端部P2不是自由端,可靠地限制了集电体2、2的整体摆动(移动)。由此,电池Ps能够限制位于外壳3内的集电体2、2及电极体1的整体摆动(移动),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集电体2、2及电极体1的破损。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能够起到如下良好的效果:即使设置于振动环境下,也能够防止集电体2、2及电极体1破损,能够稳定地向设备供给电力。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适当的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衬垫5的相对面51a形成与电极体1的圆弧部17、17对应的圆弧面,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相对面51a也可以以与电极体1的外周形状不同的形态(例如,平面状)形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衬垫5的下表面(与电极体1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整体呈平面状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衬垫5的下表面,在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设有多个脚部。即使这样,衬垫5也能够稳定地配置于外壳3的底部34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衬垫5的桥梁部51具备减重部51b。但是,衬垫5的桥梁部51也可以以没有减重部51b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衬垫5在嵌入外壳3内的状态下与外壳3的内表面发生干涉,限制衬垫5的在第一方向的移动及在第二方向的移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衬垫5也可以如下形态:配置于外壳3内时与该外壳3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即使这样,与一对结合部50、50连结的集电体2、2的第一连接部20、20也通过桥梁部51保持恒定或大致恒定的间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端子4、4及铆钉6、6是分别独立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外部端子4、4及铆钉6、6也可以一体地形成。该情况下,不需要止转部件42、42及连接杆7、7,因此,优选对外部垫圈9、9及外部端子4、4(或铆钉6、6)赋予止转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构成集电体2、2的长方形的金属板的中途位置设置狭缝,扭转加工该狭缝的两侧,来形成一对连接片22、22,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从金属板的中途位置到下端(另一端)设置狭缝,扭转加工该狭缝的两侧,来形成叉路状的连接片22、22。另外,不限于扭转加工金属板来形成连接片22、22,例如,也可以通过焊接作为连接片22、22的金属片而形成。
(第二~第五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
第二~第五实施方式的各实施方式的电池Ps的整体结构均共通,如图7~图9所示。即,第二~第五实施方式的各实施方式的电池Ps均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第二~第五实施方式的各实施方式的电池Ps的不同点在于衬垫5的结构。因此,在下面的各实施方式中,重点说明衬垫5。
另外,在第二~第五实施方式中,衬垫5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Ps的衬垫5的结构不同,相应地,集电体2的局部结构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Ps的集电体2的结构不同。关于这一点,如下所述。
在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设有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两个切口23、23。另外,在下面,有时将切口23称为嵌合部23。两个切口23、23呈狭缝状形成,在第三方向上延伸,在第二端部P2的前端开放。由此,在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中,在两个切口23、23之间形成有片状的分割中央部24。
另外,在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也设有两个切口23、23。另外,在下面,有时将切口23称为嵌合部23。负极集电体2的两个切口23、23在第二方向上的间隔与正极集电体2的两个切口23、23在第二方向上的间隔不同。即,负极集电体2的两个切口23、23在第二方向上的间隔设定为比正极集电体2的两个切口23、23在第二方向上的间隔宽。而且,在负极集电体2中,切口23也呈狭缝状形成,在第三方向上延伸,在第二端部P2的前端开放。由此,在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中,在两个切口23、23之间也形成有片状的分割中央部24。
(第二实施方式)
衬垫5为具备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品。如图10及图11所示,衬垫5具备:一对结合部50、50,其分别与一对集电体2、2中所对应的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结合;桥梁部51,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连接一对结合部50、50,且至少在第三方向上具有挠性(可变形)。
衬垫5的全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1设定为比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短的长度。衬垫5的全宽(第二方向上的宽度)L2设定为比外壳主体30的第二壁部33、33间的间隔短的长度。
在一个结合部(下面,称为正极结合部)50设有供正极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插入的被插入部56。
如图12所示,被插入部56为从在收纳于外壳3的状态下与盖体31相对的面朝向在收纳于外壳3的状态下与底部34相对的面掘开的非贯通状态的孔。被插入部56在第三方向上的深度比正极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浅。即,以在分割中央部24插入被插入部56的状态下,分割中央部24的前端与被插入部56的底部接触的方式,设定被插入部56在第三方向上的深度。由此,正极结合部50能够承受作用于正极集电体2的第三方向的力(朝向外壳3的底部34的力)。
另一个结合部(下面,称为负极结合部)50以与正极结合部50相同的形态形成。因此,关于上述正极结合部50的上述说明文通过将文中的“正极”替换为“负极”,即得到负极结合部50的说明文。因此,关于正极结合部50说明文代用于负极结合部50的说明。
回到图10及图11,桥梁部51以第一方向上的中央部P7相对于一对结合部50、50向第三方向的一侧发生位移的状态形成。更具体而言,桥梁部51的中央部P7向比一对结合部50、50更处于插入外壳主体30时的前头的一侧发生位移。
桥梁部51具有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部P8和第二端部P9。而且,桥梁部51以中央部P7相对于第一端部P8及第二端部P9向第三方向的一侧(与底部34相对的一侧)发生位移的方式呈弯曲状形成。即,桥梁部51以朝向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的面为凸,且朝向盖体31的面为凹的方式弯曲形成。
而且,桥梁部51的第一端部P8与正极结合部50连接,桥梁部51的第二端部P9与负极结合部50连接。由此,桥梁部51的中央部P7相对于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向第三方向的一侧发生位移。即,衬垫5以向第三方向的一侧为凸的弯曲形状形成。
桥梁部51包括:一对梁部57、57,其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多个梁连结部58;其连结一对梁部57、57彼此。梁部57将第一方向作为长度方向而形成。梁部57以从第二方向来看向第三方向的一侧为凸的弯曲形状形成。
梁连结部58以相对于朝向底部34的面呈平面状形成,朝向盖体31的面形成为与电极体1的外周的圆弧部分相对应的圆弧面状。梁连结部58沿着梁部57、57的凸的弯曲状的端缘配置。
衬垫5的全长L1如上所述,设定为比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短。但是,衬垫5的沿着弯曲方向的全长设定为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以上。由此,衬垫5的全长L1在桥梁部51发生挠曲的状态(桥梁部51笔直延伸的状态、或以桥梁部51的曲率半径变大的方式延伸的状态)下,比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长。
根据上述结构的衬垫5,收纳于外壳主体30内之前,固定于盖体31的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正极结合部50的被插入部56连接,而且,固定于盖体31的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负极结合部50的被插入部56连接。
这时,衬垫5如上所述,全长L1比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短,且全宽L2比外壳主体30的第二壁部33、33间的间隔短,因此,能够在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连接的状态下,顺利地插入外壳主体30内。
而且,如图13所示,若衬垫5到达外壳主体30的最深处,则中央部P7由底部34支承。另外,电极体1、正极集电体2、负极集电体2及衬垫5被包入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或袋(未图示)后,插入外壳主体30。因此,中央部P7夹持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或袋,由底部34支承。
与此相对,如图13及图14所示,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处于离开第一壁部32及底部34的状态(打开间隙的状态)。另外,在该状态下,相对于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的第二端部P4、P4及第二壁部33、33的第二端部P6、P6,盖体31隔开间隙配置。
而且,盖体31处于被朝向外壳主体30按压,与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的第二端部P4、P4及第二壁部33、33的第二端部P6、P6紧贴的状态。与此相对,如图15及图16所示,变成固定于盖体31的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及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将衬垫5的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朝向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按压的状态。这样一来,衬垫5的桥梁部51发生挠曲(延伸),衬垫5的全长比通常状态时的全长L1长。
与此同时,正极结合部50将外壳主体30的一个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另外,负极结合部50将外壳主体30的另一个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如上所述,电极体1、正极集电体2、负极集电体2及衬垫5被包入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或袋后,插入外壳主体30。因此,正极结合部50在将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或袋夹持于之间的状态下将一个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负极结合部50在将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或袋夹持于之间的状态下将另一个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由此,衬垫5变成撑于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状态。
而且,盖体31的外周与外壳主体30焊接,如图7所示,外壳主体30的开口部35通过盖体31密封。由此,变成固定于盖体31的正极集电体2(正极第一连接部20)及负极集电体2(负极第一连接部20)将衬垫5的两端部(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朝向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按压,使衬垫5延伸的状态。即,外壳主体30的开口部35通过盖体31密封,从而变成衬垫5撑于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状态,且固定于外壳3内。
若衬垫5固定于外壳3内,则在上述结构的电池Ps中,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及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变成经由衬垫5固定于外壳3的状态。由此,限制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的摆动。另外,也限制与限制了摆动的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连接的电极体1的摆动。
因此,即使从外部对电池Ps作用振动,也将正极集电体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及负极集电体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维持在恒定或大致恒定的状态。其结果是,在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中,在固定于盖体31的第二连接部21、及该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20的边界附近,难以产生弯曲作用。另外,在电极体1和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连接部分难以发生扭曲等。由此,即使在振动环境下使用电池Ps,也防止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及电极体1破损。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能够起到如下良好的效果: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2及电极体1的破损。
另外,衬垫5如下构成:在通过盖体31封闭外壳主体30的开口部35的状态下,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与底部34非接触,因此,能够减少外壳3和衬垫5的接触位置。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适当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以桥梁部51的中央部P7比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更向第三方向的一侧发生位移的方式形成衬垫5,但是,衬垫5的形态不限于此。衬垫5也可以以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比中央部P7更向第三方向的一侧发生位移的方式形成。该情况下,中央部P7被电极体1朝向外壳3的底部34按压。
具体而言,如图17及图18所示,衬垫5的全长L1设定为比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短的长度。另外,衬垫5的全宽L2设定为比外壳主体30的第二壁部33、33间的间隔短的长度。以此为前提,如图18所示,衬垫5以向第三方向的一侧为凹的弯曲形状形成。即,以桥梁部51向第三方向的另一侧为凸的弯曲形状形成。
由此,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配置于比桥梁部51的中央部P7更靠近第三方向的一侧。该情况下,如图18及图19所示,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的被插入部56为从第三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从在收纳于外壳3的状态下与盖体31相对的面到收纳于外壳3的状态下与底部34相对的面)掘开的非贯通状态或贯通状态的孔(图中为贯通状态的孔)。
即,以在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插入被插入部56的状态下,正极结合部50不承受作用于正极集电体2的第三方向的力(朝向外壳3的底部34的力)的方式,使正极集电体2和正极结合部50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自如地移动。另外,以在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插入被插入部56的状态,负极结合部50不承受作用于负极集电体2的第三方向的力(朝向外壳3的底部34的力)的方式,使负极集电体2和负极结合部50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自如地移动。
而且,在固定于盖体31的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与电极体1连接的状态下,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正极结合部50的被插入部56连接,且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负极结合部50的被插入部56连接。这种状态下,衬垫5收纳于外壳主体30内。
这时,衬垫5的全长L1比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小,且全宽L2比外壳主体30的第二壁部33、33间的间隔小,因此,在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连接的状态,顺利地插入外壳主体30内。
而且,如图20所示,若衬垫5到达外壳主体30的最深处,则变成底部34未支承中央部P7的状态。与此相对,如图21所示,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在离开第一壁部32的状态(隔开间隙的状态)下由底部34支承。
而且,盖体31处于被朝向外壳主体30按压,与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的第二端部P4、P4及第二壁部33、33的第二端部P6、P6紧贴的状态。与此同时,如图22及图23所示,变成与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及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连接的电极体1将衬垫5的桥梁部51的中央部P7朝向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按压的状态。
另外,如上所述,正极集电体2和正极结合部50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自如地移动,且负极集电体2和负极结合部50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自如地移动。因此,变成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不直接将衬垫5朝向底部34按压,只是电极体1将衬垫5朝向底部34按压的状态。这样一来,衬垫5的桥梁部51发生挠曲(延伸),衬垫5的全长比通常状态时的全长L1长。
与此同时,正极结合部50将外壳主体30的一个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另外,负极结合部50将外壳主体30的另一个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由此,衬垫5变成撑于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状态。
而且,外壳主体30的开口部35通过盖体31密封,从而变成固定于盖体31的正极集电体2(正极第一连接部20)及负极集电体2(负极第一连接部20)上所固定的电极体1将衬垫5的中央部(桥梁部51的中央部P7)朝向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按压,使衬垫5延伸的状态。即,外壳主体30的开口部35通过盖体31密封,从而变成衬垫5撑于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状态,且固定于外壳3内。
因此,在上述结构的电池Ps中,也限制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的摆动。另外,也限制与限制了摆动的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连接的电极体1的摆动。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各自的第一连接部20的前端部(分割中央部24)插入衬垫5的被插入部56,来将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与衬垫5结合,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各自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整体插入衬垫5的被插入部56,来将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与衬垫5结合。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衬垫5呈弯曲形状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衬垫5的桥梁部51也可以具备:直线部,其在第一方向上笔直地延伸;一对倾斜部,其从直线部的两端朝向外侧伸出,以直线部的中央为基准对称地配置。另外,衬垫5的桥梁部51也可以具备:一对倾斜部,其分别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在相互的第二端部彼此在第一方向上离开的状态下,相互的第一端部彼此连接。即使这样,也变成一对结合部50、50或桥梁部51的中央部P7的任一个比一对结合部50、50或桥梁部51的中央部P7的另外的任一个更位于外壳3的底部34侧的状态。
由此,能够在使衬垫5的全长L1比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短,使衬垫5的实际全长在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以上。因此,一对结合部50、50或桥梁部51的中央部P7的另外的任一个被一对集电体2、2或电极体1朝向外壳3的底部34按压,从而结合部50将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衬垫5坚固地固定于外壳3内。因此,在上述结构的电池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电极体1、正极集电体2、负极集电体2及衬垫5被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或袋包入后,插入外壳主体30,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以衬垫5具有电绝缘性为前提,电极体1、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被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或袋包入后,插入外壳主体30。该情况下,桥梁部51的中央部P7直接由底部34支承,结合部50直接将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衬垫5坚固地固定于外壳3内。因此,在上述结构的电池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衬垫5为具备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品。如图24及图25所示,衬垫5具备:一对结合部50、50,其分别与一对集电体2、2中所对应的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结合;桥梁部51,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连接一对结合部50、50。
衬垫5的全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1设定为比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短的长度。衬垫5的全宽(第二方向上的宽度)L2设定为比外壳主体30的第二壁部33、33间的间隔短的长度。
如图26~图28所示,一个结合部(下面,称为正极结合部)50具备:主壁部52,其与桥梁部51连结;外侧壁部53,其作为至少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变形的变形部,与该主壁部52在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在第一方向上外侧相对;侧部54,其连接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凸部55,其以相对于主壁部52及外侧壁部53中的至少任一个,朝向主壁部52及外侧壁部53中的另一个突出的方式设置。
主壁部52呈板状形成。主壁部52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外侧的第一面S1、及该第一面S1的相反侧的第二面S2。第二方向上的主壁部52的长度设定为比第二方向上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长度长,且比外壳主体30的第二壁部33、33间的间隔短。
外侧壁部53呈板状形成。外侧壁部53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外侧的第一面S3、及第一面S3的相反侧的第二面S4。外侧壁部53比主壁部52薄地形成。由此,外侧壁部53可在第一方向上变形。外侧壁部53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比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分割中央部24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实际上稍长)地形成。与此相对,外侧壁部53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在主壁部52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以下。外侧壁部53相对第三方向上的主壁部52的下侧一半的区域而配置。外侧壁部53以相对于主壁部52,隔开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以上的间隔的方式配置。外侧壁部53以相对于主壁部52,隔开比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厚度稍宽的间隔的方式配置。
侧部54具有第一端部(未编符号)、及该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未编符号)。侧部54从外侧壁部53朝向主壁部52延伸出。而且,侧部54的第一端部与外侧壁部53的第二面S4连结,该侧部54的第二端部与主壁部52的第一面S1连结。
侧部54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设有两个。侧部54以与设置于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切口23的配置相对应的方式设置。侧部54在第二方向上的厚度比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切口23的宽度(狭缝宽度)薄地形成。由此,侧部54可插入设置于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切口23。即,两个侧部54、54可将形成于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插入它们之间。
由此,正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外侧壁部53及侧部54以将正极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插入的被插入部56在第三方向上贯通的状态形成。
凸部55相对于主壁部52及外侧壁部53的至少任一个局部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55设置于外侧壁部53的第二面S4上。更详细而言,凸部55设置于在第二方向上的外侧壁部53的中央部向第三方向的一侧(与底部34相对的侧)发生位移的位置。凸部55的突出量设定为比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的间隔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55的突出量设定为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的间隔的1/2~1/3左右。
凸部55以朝向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插入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之间的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与盖体31相对的一侧),突出量渐渐减少的方式形成。
另一个结合部(下面,称为负极结合部)50以与正极结合部50相同的形态形成。因此,关于上述正极结合部50的上述说明文通过将文中的“正极”替换为“负极”,即得到负极结合部50的说明文。因此,关于正极结合部50的说明文代用于负极结合部50的说明。
返回到图24及图25,桥梁部51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桥梁部51具有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部P8、及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部P9。桥梁部51包括:一对梁部57、57,其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多个梁连结部58,其连结一对梁部57、57彼此。梁部57将第一方向作为长度方向而形成。梁连结部58以相对于朝向底部34的面呈平面状形成,朝向盖体31的面与电极体1的外周的圆弧部分相对应的圆弧面状形成。梁连结部58沿着梁部57、57的端缘配置。
桥梁部51以第一方向上的中央部P7相对于第一端部P8及第二端部P9向第三方向的一侧发生位移的状态形成。即,桥梁部51以变成在收纳于外壳主体30的状态下,包括第一方向上的中央部P7的部位由底部34支承,桥梁部51的第一端部P8及第二端部P9、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相对于底部34隔开间隔的状态的方式形成。
桥梁部51的第一端部P8与正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的第二面S2连接。另外,桥梁部51的第二端部P9与负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的第二面S2连接。
如上所述,衬垫5的全长L1设定为比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短。与此相对,衬垫5的全宽L2如如上所述,设定为比外壳主体30的第二壁部33、33间的间隔短。
根据上述结构的衬垫5,通过在正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之间插入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从而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正极结合部50的凸部55发生干涉,正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朝向第一方向的外侧变形(鼓出)。另外,通过在负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之间插入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从而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负极结合部50的凸部55发生干涉,负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朝向第一方向的外侧变形(鼓出)。
即,上述结构的衬垫5的全长L1通过正极结合部50与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结合,且负极结合部50与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结合,从而比通常状态时的全长L1长。即,衬垫5的全长L1变为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以上。由此,在外壳主体30内,正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将外壳主体30的一个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负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将外壳主体30的另一个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
更具体而言,如图29所示,衬垫5在与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结合之前收纳于外壳主体30内。如上所述,衬垫5的全长L1比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短,且全宽L2比第二壁部33、33间的间隔短。由此,衬垫5不会与外壳主体30发生干涉,顺利地插入该外壳主体30内。因此,如图30所示,外壳主体30内的衬垫5以在与第一壁部32之间形成间隙,且在与第二壁部33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
而且,如图31所示,固定于盖体31的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衬垫5的正极结合部50的被插入部56结合,而且,固定于盖体31的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衬垫5的负极结合部50的被插入部56结合。
这时,如图32所示,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一边与正极结合部50的凸部55发生干涉,一边被插入到被插入部56。即,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一边将凸部55向第一方向的外侧按压,一边在被插入部56内前进。这样一来,外侧壁部53以被从凸部55承受的力向第一方向的外侧按压,与凸部55对应的部分位于最外侧的方式进行变形。
另外,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一边与负极结合部50的凸部55发生干涉,一边被插入到被插入部56。即,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一边将凸部55向第一方向的外侧按压,一边在被插入部56内前进。这样一来,外侧壁部53以被从凸部55承受的力向第一方向的外侧按压,与凸部55对应的部分位于最外侧的方式进行变形。
因此,衬垫5变成正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和负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在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状态。由此,衬垫5的全长L1比通常状态的全长L1长。但是,由于外壳主体30具有刚性,因此,衬垫5的全长L1停留在与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相同的长度。即,通过正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和负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在相反的方向突出,从而正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将外壳主体30的一个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负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将外壳主体30的另一个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由此,如图31所示,衬垫5变成撑于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状态。
而且,如图7所示,盖体31以与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的第二端部P4、P4及第二壁部33、33的第二端部P6、P6紧贴的状态焊接。由此,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配置于外壳3内的规定位置,也防止相对于衬垫5脱落。因此,连结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的衬垫5变成固定于外壳主体30内的状态。
另外,电极体1、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被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或袋包入后,插入外壳主体30。因此,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及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贯通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或袋而与衬垫5结合。衬垫5未包入片材或袋,因此,正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及负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变成与第一壁部32直接接触的状态。但是,也可以在将衬垫5插入外壳主体30内之前,预先在外壳主体30内插入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或袋。该情况下,正极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在将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或袋夹持于其间的状态下将一个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负极用结合部50的外侧壁部53在将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或袋夹持于其间的状态下将另一个第一壁部32向外侧按压。
而且,如上所述,通过衬垫5固定于外壳3内,从而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及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变成经由衬垫5固定于外壳3的状态。由此,限制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的摆动。另外,也限制与限制了摆动的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连接的电极体1的摆动。
因此,即使从外部对电池Ps作用振动,也能够将正极集电体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及负极集电体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维持在恒定或大致恒定的状态。其结果是,在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中,在固定于盖体31的第二连接部21、及该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20的边界附近,难以产生弯曲作用。另外,在电极体1和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连接部分难以发生扭曲等。由此,即使在振动环境下使用电池Ps,也防止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及电极体1破损。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能够起到如下良好的效果: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2及电极体1的破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中,通常状态下的衬垫5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成型尺寸)设定为比外壳主体30的内侧尺寸小。由此,能够将衬垫5顺利地插入外壳主体30内。因此,能够防止组装时作业效率的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正极结合部50的凸部55及负极结合部50的凸部55均以朝向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插入被插入部56的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突出量渐渐减少的方式形成。由此,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容易插入被插入部56。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适当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各自的第一连接部20的前端部(分割中央部24)插入衬垫5的被插入部56,从而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与衬垫5结合,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各自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整体插入衬垫5的被插入部56,从而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与衬垫5结合。该情况下,以可插入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整体的方式设定外侧壁部53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及两个侧部54、54的间隔。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凸部55以朝向主壁部52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外侧壁部53,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凸部55也可以以朝向外侧壁部53突出的方式设置于主壁部52。这样一来,通过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插入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之间,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凸部55发生干涉,向外侧壁部53侧按压。与此相对,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将外侧壁部53向外侧按压,使其变形(鼓出)。因此,该情况下,也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外侧壁部53被按压于第一壁部32,衬垫5变成撑于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状态,且固定于外壳3内的规定位置。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凸部55在正极结合部50、负极结合部50的任一个中均设置于外侧壁部53,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一个凸部55设置于外侧壁部53,另一个凸部55设置于主壁部52。
另外,使外侧壁部53向外侧变形(鼓出)的结构不限于凸部55。上述结构可以采用各种结构。例如,通过在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设置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增大的厚度增大部,来使外侧壁部53向外侧变形(鼓出)。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正极结合部50和负极结合部50以相同的形态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只是正极结合部50或负极结合部50中的一个为作为变形部的外侧壁部53通过与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协同动作而鼓出的结构,另一个没有变形部。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设置于衬垫5的两端部,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至少一个结合部50设置于比衬垫5的端部更向中央部侧偏移的地方。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衬垫5的结合部50由主壁部52、外侧壁部53及一对侧部54、54构成,形成这些在第三方向上贯通的被插入部56,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衬垫5的结合部50除了主壁部52、外侧壁部53及一对侧部54、54,还可以具备封闭被插入部56的一个开口部的封闭部。即,被插入部56也可以为非贯通状态的孔。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变形部与集电体的协同动作而鼓出的方法,表示了变形部和集电体发生干涉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结构:为了保护集电体和外壳之间的绝缘,将集电体的局部与绝缘部件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该绝缘部件和变形部发生干涉,从而使变形部鼓出。
(第四实施方式)
衬垫5为具备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品。如图33及图34所示,衬垫5具备:一对结合部50、50,其分别与一对集电体2、2中所对应的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结合;桥梁部51,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连接一对结合部50、50。
任一个结合部50能只与一对集电体2、2中所对应的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结合。更具体而言,一个结合部(下面,称为正极结合部)50能只与正极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结合,另一个结合部(下面,称为负极结合部)50能只与负极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结合。
如图35及图36所示,正极结合部50具备:主壁部52,其与桥梁部51连结;至少一个侧部54,其从该主壁部52向第一方向的外侧延伸出。更具体而言,正极结合部50具备:主壁部52,其与桥梁部51连结,侧部54,其从该主壁部52向第一方向的外侧延伸出;外侧壁部53,其在第一方向的外侧相对于主壁部52隔开间隔W3而相对。
主壁部52以板状形成。主壁部52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外侧的第一面S1、及第一面S1的相反侧的第二面S2。
侧部54以板状形成。侧部54具有第一端部(未编符号)、及该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未编符号)。侧部54沿着第三方向配置。侧部54连结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即,侧部54的第一端部与主壁部52的第一面S 1连结,该侧部54的第二端部与外侧壁部53的下述第二面S4连结。
侧部54以与设置于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嵌合部23的配置相对应的方式设置。侧部54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W1设有两个。侧部54以与设置于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嵌合部23的配置相对应的方式设置。两个侧部54、54以在桥梁部5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为基准配置于第二方向的等分位置(中心线的两侧的位置,距离该中心线相同距离的位置)。侧部54在第二方向上的厚度比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嵌合部23的宽度薄地形成。由此,侧部54能够与设置于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嵌合部23嵌合。即,两个侧部54、54能够将形成于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插入它们之间。
外侧壁部53以板状形成。外侧壁部53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外侧的第一面S3、及第一面S3的相反侧的第二面S4。外侧壁部53以相对于主壁部52,隔开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厚度以上的间隔的方式配置。在第二方向上的外侧壁部53的两端部分别与各个侧部54连结。由此,正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外侧壁部53及两个侧部54、54以将供正极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插入的被插入部56在第三方向上贯通的状态形成。
负极结合部50(参照图37及图38)与正极结合部50(参照图35及图36)的基本形态共通。因此,关于上述正极结合部50的上述说明文通过将文中的“正极”替换为“负极”,即得到负极结合部50的说明文。因此,关于正极结合部50的说明文代用于负极结合部50的说明。与此相对,在此,说明负极集电体2与正极集电体2的不同点。
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以相对于正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朝向第三方向延伸的虚拟轴线为基准(旋转中心),配置于非对称位置。即,正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和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以朝向第三方向延伸的虚拟轴线为基准(旋转中心),配置于非对称位置。
更具体而言,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W2设有两个。负极结合部50的两个侧部54、54彼此的间隔W2与正极结合部50的两个侧部54、54彼此的间隔W1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负极结合部50的两个侧部54、54彼此的间隔W2比正极结合部50的两个侧部54、54彼此的间隔W1宽。
而且,在负极结合部50中,外侧壁部53也以隔开与结合的集电体2的厚度对应的间隔,与壁部52相对的方式配置。如上所述,负极集电体2的厚度设定为比正极集电体2薄,因此,负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的间隔W4比正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的间隔W3窄。由此,负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外侧壁部53及两个侧部54、54以将供负极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插入的被插入部56在第三方向上贯通的状态形成。
返回到图33及图34,桥梁部51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桥梁部51具有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部P8、及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部P9。桥梁部51包括:一对梁部57、57,其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多个梁连结部58,其连结一对梁部57、57彼此。梁部57将第一方向作为长度方向而形成。梁连结部58以相对于朝向底部34的面呈平面状形成,朝向盖体31的面与电极体1的外周的圆弧部分相对应的圆弧面状形成。梁连结部58沿着梁部57、57的端缘配置。
桥梁部51以第一方向上的中央部P7相对于第一端部P8及第二端部P9向第三方向的一侧(与底部34相对的侧)发生位移的方式形成。即,桥梁部51以在收纳于外壳主体30状态下,包括第一方向上的中央部P7的部位由底部34支承,桥梁部51的第一端部P8及第二端部P9、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相对于底部34隔开间隔的状态的方式形成。
桥梁部51的第一端部P8与正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的第二面S2连接。另外,桥梁部51的第二端部P9与负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的第二面S2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如上所述。接着,说明上述电池Ps的组装。另外,为了明确各结构的配置,为了方便,在图39~图40中,在正极第一连接部20及正极结合部50的符号20、50前附加+(正)符号,在负极第一连接部20及负极结合部50的符号20、50前附加-(负)符号。
首先,如图39~图40所示,固定于盖体31的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正极结合部50的被插入部56结合,而且,固定于盖体31的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负极结合部50的被插入部56结合。即,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插入正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之间,而且,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插入负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之间。
这时,若以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配置与正极结合部50相对应,且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配置与负极结合部50相对应的状态配置有衬垫5,则变成负极集电体2的嵌合部23、23和正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54的配置不一致的状态(不能相互嵌合的状态)(参照图39的双点划线)。另外,关于集电体2的嵌合部23、23和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54的配置,也变成不一致的状态(不能相互嵌合的配置)(参照图41的双点划线)。因此,组装电池时,即使衬垫5配置错误,衬垫5也不会与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结合(被组装)。
另外,如上所述,在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中,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的间隔与集电体2的厚度(金属板的厚度)对应。因此,在以厚度薄的集电体2为对象的结合部(本实施方式中为负极结合部50)中,通过侧部54和嵌合部23的配置不一致,及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的间隔与集电体2的厚度不一致,防止结合部50和集电体2的结合(参照图42的双点划线)。
而且,衬垫5配置错误的情况下,通过将衬垫5绕着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虚拟轴线旋转180度,从而变成正极结合部50和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配置相对应,负极结合部50和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配置相对应的状态。即,正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和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嵌合部23可嵌合,而且,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和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嵌合部23可嵌合。由此,变成衬垫5可与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结合的状态。
若正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和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嵌合部23嵌合,则变成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沿着正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的状态。即,变成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插入正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之间的状态。另外,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的间隔与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厚度对应,因此,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变成与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大致紧贴的状态。由此,正极结合部50和正极集电体2的结合变得可靠。
另外,若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和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嵌合部23嵌合,则变成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沿着负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的状态。即,变成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插入负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之间的状态。另外,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的间隔与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厚度对应,因此,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变成与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大致紧贴的状态。由此,负极结合部50和负极集电体2的结合变得可靠。
而且,如图9所示,衬垫5与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结合后,衬垫5、正极集电体2、负极集电体2及电极体1收纳于外壳主体30内。而且,盖体31以与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的第二端部P4、P4及第二壁部33、33的第二端部P6、P6紧贴的状态焊接。另外,虽然没有特别提及,但是衬垫5为了防止在外壳主体30内移动,优选与第一壁部32、32及第二壁部33、33的至少任一个接触。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变成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及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在外壳3内经由衬垫5连结的状态。与此相对,正极第一连接部20经由衬垫5约束负极第一连接部20,而且,负极第一连接部20经由衬垫5约束正极第一连接部20。由此,限制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的摆动。另外,也限制与限制了摆动的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连接的电极体1的摆动。
因此,即使从外部对电池Ps作用振动,也将正极集电体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及负极集电体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维持在恒定或大致恒定的状态。其结果是,在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中,在固定于盖体31的第二连接部21、及该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20的边界附近,难以产生弯曲作用。另外,在电极体1和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连接部分难以发生扭曲等。由此,即使在振动环境下使用电池Ps,也防止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及电极体1破损。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能够起到如下良好的效果: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2及电极体1的破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中,衬垫5不会以错误的配置及形态与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结合。因此,能够组装适当地配置有衬垫5的电池Ps。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在不能结合集电体2和结合部50的情况下,只要将衬垫5以朝向第三方向延伸的虚拟轴线为基准旋转180度,就变成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嵌合部23和结合部50的侧部54可嵌合的状态。因此,组装上述结构的电池Ps时,能够确认衬垫5的配置适当与否,当衬垫5配置错误时,能够迅速且简单地修正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在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结合部50结合时,在侧部54和嵌合部23嵌合的状态下,在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之间夹有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分割中央部24。由此,限制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及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朝向外侧移动。因此,该电池Ps能够相对于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以适当的状态结合衬垫5。
另外,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分别具备:两个侧部54、54,其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因此,在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也与两个侧部54、54的配置相对应地形成两个嵌合部23、23。因此,在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正极结合部50结合的状态下,变成位于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两个嵌合部23、23间的区域(分割中央部24)被正极结合部50的两个侧部54、54、主壁部52及外侧壁部53包围的状态。另外,在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与负极结合部50结合的状态下,变成位于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两个嵌合部23、23间的区域(分割中央部24)被负极结合部50的两个侧部54、54、主壁部52及外侧壁部53包围的状态。由此,正极集电体2和正极结合部50的结合及负极集电体2和负极结合部50的结合变得可靠。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适当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如下构成:通过将正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和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的配置设定于旋转非对称的位置,从而,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嵌合部23能够只与正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嵌合,而且,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嵌合部23能够只与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嵌合,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上述第四实施方式那样,在正极集电体2的厚度和负极集电体2的厚度不同的情况下,在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中,以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的间隔与所结合的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厚度相对应的方式设定,该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整体插入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之间。该情况下,变成在以厚度厚的集电体2为对象的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之间能够插入厚度薄的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状态,但是,在以厚度薄的集电体2为对象的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之间不会插入厚度厚的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因此,在衬垫5配置错误的情况下,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不会与衬垫5结合。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分别设有两个侧部54、54,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的分别设置侧部54的情况下,侧部54至少设置一个即可。另外,正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的数量和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的数量不需要为相同数量。
这样,在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设置侧部54的情况下,正极集电体2的嵌合部23的数量及配置与正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的数量和配置相对应,负极集电体2的嵌合部23的数量及配置当然与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的数量和配置相对应。另外,当然正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和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旋转非对称地配置。另外,在本发明中,“旋转非对称”是指以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各自的侧部54(配置及数量)整体为对象的概念,例如包括正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的数量和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的数量不同时,正极结合部50或负极结合部50的任一个侧部54的局部与另一个侧部54的局部或整体旋转非对称,其它侧部54、54彼此旋转对称地配置的情况。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由主壁部52、侧部54及外侧壁部53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也可以由主壁部52及侧部54构成。该情况下,通过结合部50的侧部54与集电体2的嵌合部23的嵌合,能够将结合部50和集电体2结合。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沿着第三方向配置,以此为前提,在正极第一连接部20及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设有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状的嵌合部23,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的侧部54以突起状形成,在正极第一连接部20及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设置能够与侧部54嵌合的狭缝状或孔状的嵌合部23。另外,也可以在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的主壁部52的第二面S2上设置孔或狭缝,在正极第一连接部20及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设置能够与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的孔或狭缝嵌合的凸部。即使这样,若相对孔或狭缝,凸部的配置不一致,则不能进行结合部50和集电体2的结合,因此,衬垫不会错误地组装。另外,使凸部与孔嵌合的情况下,优选在结合部50不设置外侧壁部53,或者,事先使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的间隔比集电体2(第一连接部20)的厚度宽。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正极结合部50及负极结合部50由主壁部52、外侧壁部53、及一对的侧部54、54构成,形成这些在第三方向上贯通的被插入部56,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衬垫5的结合部50除了主壁部52、外侧壁部53及一对的侧部54、54,还可以具备封闭被插入部56的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的封闭部。即,被插入部56也可以以非贯通状态形成。
(第五实施方式)
衬垫5为具备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品。如图43~图45所示,衬垫5具备:一对结合部50、50,其分别与一对集电体2、2中所对应的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结合;桥梁部51,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连接一对结合部50、50。
衬垫5的全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1设定为比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32间的间隔短的长度。衬垫5的全宽(第二方向上的宽度)L2设定为比外壳主体30的第二壁部33、33间的间隔短的长度。
如图43~图45所示,一个结合部(下面,称为正极结合部)50具备:主壁部52,其与桥梁部51连结;外侧壁部53,其在第一方向的外侧与该主壁部52在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对;一对侧部54、54,其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并连结主壁部52和外侧壁部53。两个侧部54、54与设置于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两个切口23、23的配置相对应。侧部54、54以可从第三方向嵌合切口23、23的方式形成。而且,在正极结合部50中,主壁部52、外侧壁部53及两个侧部54、54形成有可将正极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分割中央部24)插入的被插入部56。
另一个结合部(下面,称为负极结合部)50以与正极结合部50相同的形态形成。因此,关于上述正极结合部50的上述说明文通过将文中的“正极”替换为“负极”,即得到负极结合部50的说明文。因此,关于正极结合部50的说明文代用于负极结合部50的说明。
桥梁部51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与此相对,桥梁部51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P8、第一端部P8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P9、及第一端部P8和第二端部P9之间的中央部P7。桥梁部51以第一方向上的中央部P7相对于第一端部P8及第二端部P9向第三方向的一侧发生位移的状态形成。
桥梁部51具备:一对梁部57、57,其相互隔开间隔配置;至少一个梁连结部58,其将一对梁部57、57相互连结。
一对梁部57、57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梁部57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及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梁部57的第一端部为桥梁部51的第一端部P8,梁部57的第二端部为桥梁部51的第二端部P9,梁部57的中央部为桥梁部51的中央部P7。梁部57的第一端部P8与正极结合部50连接,梁部57的第二端部P9与负极结合部50连接。
梁部57的第三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该梁部57的第一方向的长度短,梁部57在第二方向上较薄地形成。梁部57将第一方向作为长度方向,以第三方向上立起的板状形成。由此,梁部57的截面系数提高,在第三方向上的弯曲强度提高。
梁部57具有:第一端缘E1,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配置于外壳3的底部34侧;第二端缘E2,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位于第一端缘E1的相反侧。第一端缘E1包括:直线部E1a,其包括中央部P7;第一倾斜部E1b,其从直线部E1a向第一端部P8延伸;第二倾斜部E1c,其从直线部E1a向第二端部P9延伸。第一倾斜部E1b是越朝向第一端部P8,越向第二端缘E2侧倾斜。第二倾斜部E1c是越朝向第二端部P9,越向第二端缘E2侧倾斜。由此,变成在衬垫5收纳于外壳3内的状态下,梁部57的直线部E1a与底部34接触,另一方面,第一倾斜部E1b及第二倾斜部E1c离开底部34的状态。与此相对,结合部50、50也变成离开底部34的状态。
梁连结部58设有多个,在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由此,形成有在第三方向上贯通的开放部H。梁连结部58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与此相对,梁连结部58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P10、第一端部P10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P11、及第一端部P10和第二端部P11之间的中央部P12。如图46所示,梁连结部58在第三方向上具有与外壳3的底部34相对的第一面S1、及第一面S1的相反侧的第二面S2。而且,梁连结部58的第二面S2与电极体1的圆弧部17的外周形状相对应,为凹状的圆弧面。由此,衬垫5能够在连结一对集电体2、2的第一连接部20、20彼此的状态下,避免与一对集电体2、2的一个圆弧部17的干涉。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变成正极集电体2的正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及负极集电体2的负极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在外壳3内经由衬垫5连结的状态。与此相对,正极第一连接部20经由衬垫5约束负极第一连接部20,而且,负极第一连接部20经由衬垫5约束正极第一连接部20。由此,限制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的摆动。另外,也限制与限制了摆动的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连接的电极体1的摆动。
因此,即使从外部对电池Ps作用振动,也将正极集电体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及负极集电体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维持在恒定或大致恒定的状态。其结果是,在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中,在固定于盖体31的第二连接部21、及该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20的边界附近,难以产生弯曲作用。另外,在电极体1和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的连接部分难以发生扭曲等。由此,即使在振动环境下使用电池Ps,也防止正极集电体2及负极集电体2及电极体1破损。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能够起到如下良好的效果: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2及电极体1的破损。
而且,在桥梁部51的一对梁部57、57之间形成在第三方向上贯通的开放部H,使衬垫5整体轻量化。由此,电池Ps整体不会加重,防止集电体2及电极体1的破损。
另外,梁部57、57彼此通过梁连结部58连结,从而桥梁部51的刚性提高,防止桥梁部51的变形。特别是,梁部57、57彼此通过多个梁连结部58连结,从而,桥梁部51的刚性进一步提高,更可靠地防止桥梁部51的变形。由此,可靠地约束集电体2的第一连接部20,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集电体2及电极体1的破损。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适当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梁连结部58设有多个,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梁连结部58也可以只有一个。
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梁连结部58在第二方向上笔直地延伸,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47所示,梁连结部58在相对于梁部57倾斜的方向上延伸。该情况下,梁连结部58可以是相对于梁部57成锐角或钝角的方向的任一个。而且,设置有多个梁连结部58的情况下,不需要各个梁连结部58在相同方向上延伸,也可以在不同方向上延伸。该情况下,也可以相邻的梁连结部58、58彼此交叉。即使这样,以夹持梁连结部58的方式形成在第三方向上贯通的开放部H,衬垫5轻量化,其结果是,电池(蓄电元件)整体轻量化。
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以各个梁连结部58只与梁部57连结,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地方式配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设有多个梁连结部58的情况下,如图48所示,也可以在一对梁部57、57之间设置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辅助梁部59,多个梁连结部58经由辅助梁部59相互连结。梁连结部58若为连结一对梁部57、57,同时在其两侧形成在第三方向上贯通的开放部H的形态即可,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第六实施方式)
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池Ps具有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基本结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池Ps的不同点在于衬垫5的结构。如图49所示,衬垫5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不同,没有一对结合部50、50。因此,衬垫5不连结一对集电体2、2。衬垫5为配置于一对集电体2、2的第一连接部20、20的第二端部P2、P2间的例如由树脂制成的板材。因此,衬垫5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P8与正极集电体2的第二端部P2的内表面接触或邻接。另外,衬垫5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部P9与负极集电体2的第二端部P2的内表面接触或邻接。
更详细而言,一对集电体2、2的各个第二端部P2与外壳主体30的隔壁邻接。为了使集电体2和外壳主体30绝缘,在第二端部P2的表面形成有具有绝缘性的覆盖层26。覆盖层26为例如由树脂制成的罩。因此,衬垫5的各端部与第二端部P2的覆盖层26接触或邻接。另外,在不需要谋求集电体2和外壳主体30之间的绝缘的情况下,不需要覆盖层26。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中,用于保持一对集电体2、2的第一连接部20、20间的间隔恒定或大致恒定的间隔保持部,更详细而言,用于防止第一连接部20向内侧发生位移的间隔保持部为通过第一端部P8及第二端部P9卡止第一连接部20、20的第二端部P2、P2中的朝向对象集电体2的面的衬垫5。由此,维持集电体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而且,即使电池Ps设置于振动环境下,集电体2及电极体1振动(摆动),也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2及与该集电体2连接的电极体1的破损。
另外,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外表面与外壳主体30的隔壁(第一壁部32)接触或邻接。因此,也限制第一连接部20向外侧(离开对象集电体2的方向,即,拉伸电极体1的方向)发生位移。
(第七实施方式)
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池Ps具有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基本结构。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池Ps的不同点在于间隔保持部不是衬垫5。如图50所示,通过将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中的除第一方向(图中的X轴方向)上的端部以外的部分(面)朝向外壳主体30偏置,从而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向内侧呈凸形状。因此,在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的两端部形成有台阶部37、37。而且,一个台阶部37的纵截面与正极集电体2的第二端部P2的内表面接触或邻接。另外,另一个台阶部37的纵截面与负极集电体2的第二端部P2的内面接触或邻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中,用于防止第一连接部20向内侧发生位移的间隔保持部为形成于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的台阶部37、37。由此,维持集电体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而且,即使电池Ps设置于振动环境下,集电体2及电极体1振动(摆动),也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2及与该集电体2连接的电极体1的破损。
另外,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外表面与外壳主体30的隔壁(第一壁部32)接触或邻接。因此,也限制第一连接部20向外侧(离开对象集电体2的方向,即,拉伸电极体1的方向)发生位移。
或者,如图51所示,通过将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中的第一方向(图中的X轴方向)上的端部朝向外壳主体30外偏置,从而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在两端部具有作为台阶部的凹部38、38。而且,集电体2的第二端部P2插入凹部38内。因此,一个凹部38的内侧的纵截面与正极集电体2的第二端部P2的内面接触或邻接。另外,另一个凹部38的内侧的纵面与负极集电体2的第二端部P2的内面接触或邻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中,用于防止第一连接部20向内侧发生位移的间隔保持部为形成于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的凹部38、38。由此,维持集电体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而且,即使电池Ps设置于振动环境下,集电体2及电极体1振动(摆动),也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2及与该集电体2连接的电极体1的破损。
另外,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外表面与凹部38的外侧的纵截面接触或邻接。因此,也限制第一连接部20向外侧(离开对象集电体2的方向,即,拉伸电极体1的方向)发生位移。
(第八实施方式)
如图52所示,通过在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中的第一方向(图中的X轴方向)上的端部形成加强筋39,从而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在两端部具有作为台阶部的凹部38、38。加强筋9可以与底部34一体形成,也可以是后设于底部34的另外的单体。而且,集电体2的第二端部P2插入外壳主体30的第一壁部32和加强筋39之间。因此,一个加强筋39与正极集电体2的第二端部P2的内表面接触或邻接。另外,另一个加强筋39与负极集电体2的第二端部P2的内表面接触或邻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Ps中,用于防止第一连接部20向内侧发生位移的间隔保持部为形成于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的凹部38、38。由此,维持集电体2和电极体1的相对配置。而且,即使电池Ps设置于振动环境下,集电体2及电极体1振动(摆动),也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2及与该集电体2连接的电极体1的破损。
另外,第一连接部20的第二端部P2的外表面与外壳主体30的隔壁(第一壁部32)接触或邻接。因此,限制第一连接部20向外侧(离开对象集电体2的方向,即,拉伸电极体1的方向)发生位移。或者,也可以在外壳主体30的底部34的各个端部设置一对加强筋39、39,在该一对加强筋39、39间形成凹部38,通过配置于外侧的加强筋39,限制第一连接部20向外侧发生位移。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作用效果。本发明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适当的变更。
另外,本发明意在能够在各实施方式中采用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即,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能够在实施方式间相互适用。
上述在各实施方式中,作为蓄电元件的一例,举出了锂离子电池,但是,蓄电元件不限于锂离子电池。例如,蓄电元件也可以为镍氢电池等其它电池、或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等)。

Claims (20)

1.一种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极体,其包括相互绝缘的正极板和负极板;
一对集电体,其分别具有连接部,分别通过该连接部与所述正极板及所述负极板中所对应的极板连接;
外壳,其收纳所述电极体及所述一对集电体,在该外壳内,所述电极体由所述一对集电体支承;
间隔保持部,其通过与所述一对集电体各自的比所述连接部更靠前端侧的部位卡合,来保持所述一对集电体的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保持部是在所述外壳内连结所述一对集电体的衬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直接或间接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撑在所述外壳内,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具有挠性,全长延伸到通过挠曲能够撑在所述外壳内的程度,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具有中央部比两端部凸的形状,
所述中央部由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支承,且所述两端部从所述一对集电体直接或间接受力,由此,发生挠曲。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具有一对结合部,该一对结合部分别与所述一对集电体中的对应的集电体结合,
所述一对结合部中至少一个结合部具有变形部,该变形部通过与所述集电体的协同动作而鼓出,
所述衬垫通过所述变形部的鼓出而撑在所述外壳内,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全长延伸到通过所述变形部的鼓出能够撑在所述外壳内的程度,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部具备:
主壁部;
所述变形部,其与该主壁部隔开间隔而相对;
侧部,其连接所述主壁部和所述变形部,可将所述集电体的前端部插入所述间隔,
所述变形部通过与插入所述间隔的所述集电体的所述前端部发生干涉而鼓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部具备:
所述主壁部;
所述变形部;
所述侧部;
凸部,其设置于所述主壁部及所述变形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且朝向所述主壁部及所述变形部中的另一方突出,
所述变形部通过插入所述间隔的所述集电体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凸部发生干涉而鼓出。
11.如权利要求2~10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具有:与所述一对集电体中的一个集电体的规定部位结合的第一结合部、以及与所述一对集电体中的另一个集电体的规定部位结合的第二结合部,
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中的至少一个结合部只可与所述一对集电体中所对应的集电体的所述规定部位结合。
12.如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具有分别与所述一对集电体中所对应的集电体结合的一对结合部、以及连接该一对结合部的桥梁部,
所述桥梁部具备:
一对梁部,其分别连接所述一对结合部,且相互隔开间隔而配置;
至少一个梁连结部,其将该一对梁部相互连结。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保持部为形成于所述外壳内的卡止构造,将所述一对集电体各自的所述前端侧的部位中的朝向对象集电体的面卡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构造也将所述一对集电体各自的所述前端侧的部位中的与朝向对象集电体的所述面相反侧的面卡止。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所述电极体及所述一对集电体插入的开口部和与该开口部相对的底部,
所述卡止构造为形成于所述底部的台阶部。
16.一种衬垫,用于连结与正极板及负极板中所对应的极板连接的一对集电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分别与集电体结合的一对结合部和连接该一对结合部的桥梁部,
该桥梁部具有挠性,通过挠曲,全长延伸。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衬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梁部具有中央部比两端部凸的形状。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衬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梁部具有中央部比两端部凹的形状。
19.一种衬垫,用于连结与正极板及负极板中所对应的极板连接的一对集电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分别与集电体结合的一对结合部和连接该一对结合部的桥梁部,
该一对结合部中的至少一个结合部具有通过与所述集电体的协同动作而鼓出的变形部,
通过该变形部的鼓出,全长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衬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部具备:
主壁部;
所述变形部,其与该主壁部隔开间隔而相对;
侧部,其连接所述主壁部和所述变形部,可将所述集电体的前端部插入所述间隔,
所述变形部通过与插入所述间隔的所述集电体的所述前端部发生干涉而鼓出。
CN201210214919.1A 2011-07-01 2012-06-26 蓄电元件及衬垫 Active CN1028565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7456 2011-07-01
JP2011147456 2011-07-01
JP2011-283811 2011-12-26
JP2011-283807 2011-12-26
JP2011283815 2011-12-26
JP2011283807 2011-12-26
JP2011-283815 2011-12-26
JP2011283811 2011-12-26
JP2011283812 2011-12-26
JP2011-283812 2011-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6519A true CN102856519A (zh) 2013-01-02
CN102856519B CN102856519B (zh) 2016-01-20

Family

ID=46639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4919.1A Active CN102856519B (zh) 2011-07-01 2012-06-26 蓄电元件及衬垫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1713B2 (zh)
EP (1) EP2541647B1 (zh)
JP (1) JP5852926B2 (zh)
KR (1) KR101887242B1 (zh)
CN (1) CN10285651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0641A (zh) * 2022-08-04 2022-09-02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WO2023130238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3662B2 (ja) 2012-02-15 2016-10-0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094803B2 (ja) * 2012-03-12 2017-03-1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JP2013222630A (ja) * 2012-04-17 2013-10-28 Sharp Corp 二次電池およ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KR20140098480A (ko) * 2013-01-31 2014-08-0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US9647271B2 (en) * 2013-04-26 2017-05-09 Fractal Antenna Systems, Inc. Batteries and related structures having fractal or self-complementary structures
JP6187148B2 (ja) * 2013-10-24 2017-08-3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及び電源モジュール
JP6330295B2 (ja) * 2013-11-20 2018-05-3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およ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519161B2 (ja) 2014-01-17 2019-05-29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JP2015170414A (ja) * 2014-03-05 2015-09-28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CN108028332B (zh) * 2015-09-18 2021-11-02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
JP6825567B2 (ja) * 2015-09-18 2021-02-03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JP2018029041A (ja) * 2016-08-19 2018-02-22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JP2018147618A (ja) * 2017-03-02 2018-09-2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89007A2 (en) * 2000-05-05 2001-11-22 Hawker Energy Products, Inc. High performance battery and current collector therefor
JP2003068278A (ja) * 2001-08-24 2003-03-07 Tdk Corp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CN1407648A (zh) * 2001-08-24 2003-04-02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US7763377B2 (en) * 2004-06-14 2010-07-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ochemical element having an ellipsoidal assembly configured for high power input
CN101814372A (zh) * 2009-02-25 2010-08-25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37569A (ja) * 1987-11-24 1989-05-30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密閉形鉛蓄電池の製造方法
DE4240339C1 (de) 1992-12-01 1993-12-09 Deutsche Automobilgesellsch Elektrochemischer Speiche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JP2001068166A (ja) * 1999-08-30 2001-03-16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電 池
JP3701168B2 (ja) 1999-09-21 2005-09-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のケーブル端子接続構造
JP4826686B2 (ja) * 2001-01-29 2011-11-3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組電池
JP2005032477A (ja) 2003-07-08 2005-02-03 Toyota Motor Corp 電池、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自動車
KR100599709B1 (ko) 2004-07-28 2006-07-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0570625B1 (ko) 2004-07-28 2006-04-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2009037818A (ja) 2007-08-01 2009-02-19 Toyota Motor Corp 電池
CN201178103Y (zh) 2007-11-24 2009-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圈和含有该隔圈的锂离子电池
KR101000708B1 (ko) * 2008-04-14 2010-12-10 김석윤 내부식 파이프 연결장치
JP5242364B2 (ja) 2008-12-19 2013-07-24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扁平形二次電池
JP5633031B2 (ja) 2009-03-26 2014-12-03 エリーパワ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およ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5402318B2 (ja) 2009-06-30 2014-01-29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電池
US8434543B2 (en) * 2009-07-09 2013-05-0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of making turbine stator airfoils with individual orientations
US8268478B2 (en) 2009-08-17 2012-09-18 Sb Limotive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anti-vibration member
US8492022B2 (en) 2009-10-07 2013-07-23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buffer sheet betwe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battery case
KR101097221B1 (ko) * 2009-10-30 2011-12-21 에스비리모티브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US8709632B2 (en) 2009-11-13 2014-04-29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KR20110053836A (ko) 2009-11-16 2011-05-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폴리머 이차 전지
US20110136003A1 (en) 2009-12-07 2011-06-09 Yong-Sam Kim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1222311B1 (ko) 2010-06-14 2013-01-15 로베르트 보쉬 게엠베하 이차 전지
KR101116501B1 (ko) 2010-05-07 2012-02-24 에스비리모티브 주식회사 관통 및 압괴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이차 전지
US9178204B2 (en) * 2009-12-07 2015-11-03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JP5297441B2 (ja) * 2009-12-07 2013-09-25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KR20110123462A (ko) 2010-05-07 2011-11-15 에스비리모티브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5211086B2 (ja) 2010-02-08 2013-06-12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US8628878B2 (en) * 2010-04-12 2014-01-14 Samsung Sdi Co., Ltd. Hooked retainer for electrode body in rechargeable batter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89007A2 (en) * 2000-05-05 2001-11-22 Hawker Energy Products, Inc. High performance battery and current collector therefor
JP2003068278A (ja) * 2001-08-24 2003-03-07 Tdk Corp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CN1407648A (zh) * 2001-08-24 2003-04-02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US7763377B2 (en) * 2004-06-14 2010-07-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ochemical element having an ellipsoidal assembly configured for high power input
CN101814372A (zh) * 2009-02-25 2010-08-25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0238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5000641A (zh) * 2022-08-04 2022-09-02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71713B2 (en) 2021-04-06
EP2541647A2 (en) 2013-01-02
EP2541647A3 (en) 2015-07-29
CN102856519B (zh) 2016-01-20
EP2541647B1 (en) 2017-09-06
US20130004824A1 (en) 2013-01-03
JP5852926B2 (ja) 2016-02-03
KR101887242B1 (ko) 2018-08-09
JP2013152916A (ja) 2013-08-08
KR20130004108A (ko)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6519A (zh) 蓄电元件及衬垫
JP6848880B2 (ja) 蓄電装置
US8889292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9252453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1107082B1 (ko) 이차 전지
JP5580262B2 (ja) 二次電池
CN102668177B (zh) 具备集电部件的蓄电元件及集电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3367668B (zh) 电池
US20170365839A1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JP4642010B2 (ja) 導電性プレート及びパック電池
CN210120177U (zh) 电池模块、包含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包含电池组的车辆
DE102012221773A1 (de) Energiespeicherelement
CN104247122A (zh) 蓄电装置以及二次电池
US20170358790A1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WO2015159717A1 (ja) 角型電池用電気絶縁シート、角型電池、及び角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KR101850597B1 (ko) 이차 전지
EP4030537B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battery module, and apparatus
JP2018519623A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EP3065203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JP6155997B2 (ja) 蓄電素子およ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18101568A (ja)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9401722U (zh) 二次电池
JP6171395B2 (ja) 蓄電素子およ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CN219040550U (zh) 连接引线和电池
JP7482213B2 (ja) 接続リード及び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ffective date: 201305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514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GS Yuas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pplicant after: Honda Mo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GS Yuas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