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4982A - 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4982A
CN102834982A CN2011800162104A CN201180016210A CN102834982A CN 102834982 A CN102834982 A CN 102834982A CN 2011800162104 A CN2011800162104 A CN 2011800162104A CN 201180016210 A CN201180016210 A CN 201180016210A CN 102834982 A CN102834982 A CN 102834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ffirmation
chimeric
shell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62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4982B (zh
Inventor
大山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34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4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4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4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嵌合确认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器内的确认部分和第二连接器内的确认开口。肋设置在确认开口内。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从第二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后侧的斜上位置、通过确认开口观看的视线方向上,确认部分的高度等于肋的高度,并且确认部分和肋位于同一条线上。

Description

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嵌合确认结构用于实现例如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是否完全嵌合到布置在层叠电路板之间的电路板侧连接器的可视确认。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提出了在将安装于柔性扁平电路元件的端部的连接器连接到安装于硬印刷电路板的端部的连接器时使用的各种类型的嵌合确认结构嵌。
专利文献1描述一种嵌合确认结构。在该结构中,导电金属的多个端子平行布置在电路板侧连接器中,从而暴露在配合连接器插入端口的内部。扁平电路元件的端子固定保持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上引导件与下引导件之间。两个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电路板侧连接器的端子与扁平电路元件的多个露出导体在配合连接器插入端口内发生弹性接触,并且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柔性锁定臂上的凸起在位于电路板侧连接器的上壁的空腔部分内发生弹性接合。然后,通过听接合声和可视确认该凸起,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识别连接器的完全嵌合连接。
专利文献2描述了一种用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在这种锁定结构中,锁定片部分设置在一对左和右大致L形形状的柔性腿部的末端,并且锁定释放杆平行于腿部从锁定片部分的左侧和右侧折回。
专利文献3描述了一种嵌合确认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开口和倾斜引导肋设置在用于线束连接连接器而不是扁平电路元件的连接器之一的上壁中,并且紧随引导肋的柔性臂和位于该臂的末端处的标记设置在另一个连接器中,使得当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时,使标记位于开口内,该开口用于将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工作人员识别。专利文献4也描述了一种当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时,另一个连接器的不同颜色部分位于一个连接器的开口内的嵌合确认结构。
引文清单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6-85989
[专利文献2]JP-A-2003-308924
[专利文献3]JP-A-5-343133
[专利文献4]JP-A-2004-36304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至4所述的传统嵌合确认结构中,例如,如同图11所示的例子,当电路板侧连接器1被固定布置在硬电路板23的一端时,由于另一个电路板封装部分33布置在连接器的前方(后面侧处),此外,如同图12所示的例子,当以一个在另一个的上面的方式布置至少两个上和下电路板23、23’时,由于在左手侧部分和右手侧部分利用连接壁34,将上和下电路板23、23’连接在一起,所以当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嵌合连接到下电路板侧连接器1时,由于上电路板23’、另一个电路板封装部分33以及连接壁34,不能实现从顶部、前侧或者侧面进行可视确认。因此,如图13所示,必须从后侧(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插入方向)或者从后侧处的斜上位置可视确认两个连接器1、2’是否被正确地嵌合在一起。从后侧处的斜上位置进行可视确认产生的问题是,难以通过查看其外观可视确认两个连接器是否被正确地嵌合在一起。
此外,通过可视确认如专利文献3所述的有标记的臂或者如专利文献4所述的不同颜色外壳的运动来确认正确的连接器嵌合连接的方式导致的问题是带来的成本变高。“后侧”是指:当将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末端侧称为前侧,而将扁平电路元件14被导出的方向称为“后侧”时这样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提供一种电路板连接连接器嵌合确认结构,在将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嵌合连接到电路板侧连接器的过程中,简单地并以确定的方式从相对于嵌合连接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可视确认正确的连接器嵌合连接,此外,该结构具有简单并且低成本的构造。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该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设置在电路板上;以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扁平电路元件处,并且被构造成插入待嵌合的第一连接器,嵌合确认结构包括:
确认部分,该确认部分设置在第一连接器的外壳处;
确认开口,该确认开口设置在第二连接器的外壳中;以及
肋,该肋设置在确认开口内,
其中,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从第二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后侧的斜上位置、通过确认开口观看的视线方向上,确认部分的高度等于肋的高度,并且确认部分和肋位于同一条线上。
嵌合确认结构可以还包括:锁定臂,该锁定臂设置在第二连接器的外壳内;外保护壁,该外保护壁设置于第二连接器的外壳上,并且分别布置在锁定臂的左侧和右侧;以及锁定凸起,该锁定凸起设置在第一连接器的外壳上。一对确认开口可以分别设置于锁定臂与外保护壁的左侧之间以及锁定臂与外保护壁的右侧之间。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插入方向上,与锁定凸起相比,肋可以布置在后侧。
确认部分可以是第一连接器的外壳的直边缘。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插入方向将直边缘与肋的前缘相连接的直线可以与与视线方向相同,并且,在视线方向上观看,前缘可以位于直边缘上。
直线与插入方向之间的角可以在30度到35度的范围内。
在第一连接器的上方或者设置在第一连接器的上方和侧面,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其他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对电路板侧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的正确嵌合的确认被横卧于其前面的其他部分妨碍,或者从与工作人员所在的位置相关的顶部不能实现时,通过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后侧的斜上位置可视确认所述确认开口,当电路板侧连接器的外壳与肋处于相同高度并且位于同一条线上时,两个连接器的完全嵌合被确认,而当电路板侧连接器在前后方向上在不同高度与肋间隔开时,检测到两个连接器的不完全嵌合。仅当从位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后侧的斜上位置观看确认开口时,外壳的一部分与肋一致。例如,当直接从上方观看确认开口时,外壳的一部分和肋在前后方向被稍微分离。实际上,外壳的一部分和肋不接触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当两个连接器的嵌合确认因为被其他部分阻挡而不能从前面实现对并且因为工作人员所在的位置也不能从上方直接实现时,通过从后侧处的斜上位置可视确认所述确认开口,实现对两个连接器的嵌合确认,并且通过可视确认一个连接器的外壳的一部分与另一个连接器的肋在确认开口内互相一致,能够简单地并且以安全的方式检测两个连接器的完全嵌合连接,并且具有简单低成本构造。
根据本发明,具有一对左和右确认开口的大致框形形状臂保护壁位于锁定臂的外周上,并且利用大致框形形状臂保护壁,保护锁定臂免受到外部干扰。当直接从其上方观看两个连接器的嵌合状态时,利用锁定臂与锁定凸起的接合,可以检测两个连接器的完全嵌合。然而,锁定臂与锁定凸起的接合不能从后侧处的斜上位置被可视确认。直到与锁定凸起相比位于后侧的肋与外壳的一部分一致,连接器才嵌合在一起。通过同时可视确认左和右确认开口,检测到连接器倾斜插入。在倾斜插入时,电路板侧连接器的位置在左和右确认开口之间的前后方向上不一致而要位移。
根据本发明,通过同时可视确认一对左和右确认开口,可以检测连接器的倾斜嵌合连接。此外,不是通过锁定臂与锁定凸起的接合,而是利用当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时与锁定凸起相比位于更后侧的肋,能够以安全的方式实现当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时的可视确认。此外,通过延伸至外壳的臂保护壁设置确认开口,可以制造结构简单、重量轻的连接器结构,并且可以节省树脂材料资源。此外,通过使臂保护壁以大致框形方式留在确认开口的外周上,还可以一并实现对锁定臂的保护。
根据本发明,尽管不能物理地从上方或者从上方和侧面实现连接器嵌合确认,但是根据第一和第二方面的构造,可以以安全方式可视确认连接器是否被完全嵌合在一起,并且因此,不产生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上位置观看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板连接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电路板连接连接器嵌合在一起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形态的透视图。圆圈内的图是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示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平面图。
图5是沿图4中的线A-A截取的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电路板连接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从斜上位置观看的电路板连接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透视图。圆圈内的图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示出电路板连接连接器被完全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从斜上位置观看的电路板连接连接器被完全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透视图。圆圈内的图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示出从斜上位置观看的未在其中设置嵌合确认肋的例子的透视图。圆圈内的图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示出电路板侧连接器的配置例子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电路板连接器的另一个配置例子和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后视图。
图13是沿图12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参考符号清单
1:电路板侧连接器
2: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
3:外壳
4:锁定臂
5:臂保护壁
6:上开口
9:肋
11:锁定凸起
23:电路板
23’:电路板
28:外壳
29:外壳横线
33:其他电路板封装部分
34:连接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板连接连接器嵌合确认结构的实施例。图1示出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1被嵌合到电路板侧连接器1之前,从位于后侧斜上位置观看时连接器1、2的状态。电路板侧连接器1和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构成电路板连接连接器。
如图1所示,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如箭头所示向前嵌合到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构造中,该电路板连接连接器嵌合确认结构是这样的,使得:在框形臂保护壁5与锁定臂4之间,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由绝缘树脂形成的外壳3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设置的柔性锁定臂4的左手侧和右手侧的每一侧上,设置上开口(确认开口)6;比锁定臂4宽的前开口7设置在臂保护壁5的垂直前端壁5a中,从而与上开口6连通;当倾斜向上观察时,间隙6a单独形成于开口7的左手侧边缘和右手侧边缘7a之间与锁定臂4的左手侧部分与右手侧部分4a之间;并且,在锁定臂4的侧部分4a与臂保护壁5之间的上开口6内,用于确认相对于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嵌合位置的一对左肋和右肋9设置在外壳3的底壁8的上表面上。
如图1、2所示,锁定臂4是传统上已经存在的,并且具有:从外壳3的底壁8升起的大致L形形状的柔性腿部4a;连接腿部4a的前端的连接片4b;从连接片4b延伸到后侧的框状的锁定释放部分4c;以及设置在锁定释放部分4c宽度方向的中心中的锁定空腔部分4d。当连接器1、2二者被嵌合在一起时,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由绝缘树脂形成的外壳28的上壁10上的锁定凸起11与锁定空腔部分4d发生接合。
臂保护壁5定位在锁定臂4的外周上,其位置稍微高于锁定臂4,并且包括左斜侧壁和右斜侧壁5b以及连接两个侧壁5b的前端壁5a。各侧壁5b一体地接续到外壳3的上壁12的前端,从而与前端交叉。
外壳3在左右方向上具有横向细长矩形形状,并且包括水平上壁12、左垂直侧壁和右垂直侧壁13、后壁35以及下水平底壁8(图2)。与其他壁部分12、13相比,底壁8更向前延伸。沿底壁8的下表面布置扁平电路元件14,并且在扁平电路元件14的前端部分的下表面上,以相等间隔平行布置多个露出导体(未示出)等。扁平电路元件14被外壳3的底壁8和绝缘树脂的大致凹槽状的盖15固定保持,并且盖15被凸起17固定在在其两个侧壁中与空腔部分16发生接合的外壳侧壁13上。
电路板侧连接器1在上壁10与下壁(底壁)18之间具有连接器插入空间19。导电金属的多个平行端子20的弹性接触部分(未示出)在连接器插入空间19内布置在下壁18的上表面上,并且当两个连接器1、2嵌合在一起时,弹性接触部分与露出的相应导体发生弹性接触,从而使两个连接器1、2电连接在一起。在图1中,参考编号21表示用于每个端子20的上布置槽(端子槽)。电路板侧连接器1在其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22处固定在电路板23上(图2),并且端子20通过焊接连接到电路板23上的印刷电路(未示出)。
由于同一个连接器2可以滑动插入电路板连接器1中,所以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还被称为滑块。电路板23是硬(刚性)印刷电路板(PCB)。采用柔性扁平电路(FFC)或者柔性印刷电路(FPC)作为扁平电路元件14。
图3是单独示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外壳3的透视图。
外壳3的底壁8上的凸起部分被布置为,面向锁定臂4的下侧和位于锁定臂4之外的臂保护壁5。上开口或者确认开口6分别位于锁定臂4的左腿部4a与左侧壁5b以及右腿部4a与右侧壁5b之间。
拱形弯曲臂部分24一体地设置在臂保护壁5的倾斜侧壁5b的下侧上,并且其下设置有间隙。电路板侧连接器插入间隙(空间)25位于拱形壁部分24的下表面与底壁8的上表面之间。嵌合位置确认肋9一体地接续到拱形壁部分24的基部(根部)的内侧。每个肋9都具有垂直前端面9a和相似内表面9b以及水平上端面9c。肋9的底部整体接续到外壳3的底壁8的上表面。与相应拱形壁部分24相比,肋9的上表面定位的较低。臂保护壁的前端中的前开口7位于肋9的前面,从而面向它。
图4是单独示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外壳3的平面图。
在图4中,参考编号4、5、24、6、9和8分别表示锁定臂、臂保护壁、拱形壁部分、上开口、肋以及外壳底壁8。与臂保护壁5的侧壁5b相比,拱形壁部分24形成得更为向内并且更宽。壁部分24的内表面垂直,并且恰好在前后方向是直的并且平行于锁定臂4的腿部4a。肋9和锁定臂4的腿部4a彼此邻接,并且其间限定有细小间隙26。
臂保护壁5的前端壁5a比底壁8的前端更稍微向前凸起。尽管上开口6设置在开口3的前半部分中,所以上开口6与外壳3的后半部分中的开口27连通,并且后半部分开口27延伸到外壳3的后端的附近。
图5是沿单独示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外壳3的图4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肋9具有短小、大致矩形的柱体形状,并且将肋9的高度H设置为:以当在后侧从斜上位置可视确认时,当它被完全嵌合到配合连接器时,等于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外壳28的高度。外壳28的高度几乎是图1、2所示的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外壳28的上壁10的上表面的高度,即,沿外壳的纵向延伸、比图1所示外壳28的端子槽21更稍微向后的直线部分(确认部分)29的高度。肋9的上端面9c定位为比拱形壁部分24的水平下表面24a的略低,并且下表面24a与臂保护壁5的垂直前端壁的下表面定位于同一个水平。
臂保护壁5的上表面和外壳3的上表面在几乎相同高度互相连续。指向下的爪部分30设置在外壳3的底壁8的前端处。细长引导凸起31形成于底壁8的前半部分的左侧和右侧上,从而从其向下悬挂。圆凸部分32设置在底壁8的后部,以向下凸起,从而与扁平电路元件14(图2)的孔部分和盖15的孔部分产生接合。扁平电路元件14沿底壁8的下表面放置,从而保持在下表面与盖15之间。扁平电路元件14的前端与爪部分30的后端面发生对接,并且扁平电路元件14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被定位和引导,从而沿左细长引导凸起31和右细长引导凸起31的内表面延伸。
外壳的前半部分内的上开口(确认开口)6与外壳的后半部分内的开口27连通。在图4中还示出,外壳的前半部分内的上开口6在框形臂保护壁5内与锁定臂4的间隙内垂直向下延伸至外壳底壁8为止,并且外壳的后半部分内的开口27也向下延伸到外壳底壁8。
图6是示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嵌合到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中途的状态的侧视图,并且图7是示出在后侧从斜上位置观看时,在两个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中途的状态的透视图。
“在后侧从斜上位置观看”的表述是指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后侧的斜上位置看该连接器。可视确认方向E(视线方向)由图6中的箭头示出。可视确认方向E是从斜上位置成锐角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插入电路板侧连接器1,从而嵌合在其上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锐角通常是相对于插入和嵌合方向(水平方向)在30°到约35°的范围内的角。换句话说,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与电路板侧连接器1完全嵌合的状态下,连接外壳横线29与垂直前端面9a的直线与插入方向之间的角在30°至35°的范围内。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与电路板侧连接器1完全嵌合在一起的状态下,该直线处于可视确认方向E上。在图6等中,省略示出电路板23(图2)。
如图6所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外壳底壁8和放置于底壁8的下表面上的扁平电路元件14的端部首先插入上外壳壁部分10与下外壳壁部分18之间限定的连接器插入空间或者端口19内,并且扁平电路元件14的端部的下表面上的露出导体与下外壳壁部分18上的端子20的弹性接触部分将要发生接触或者发生初始接触。
当在图6中的箭头E所示的方向,观察图7中的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锁定臂4的左手侧和右手侧上的上开口6时,如平行点划线a、b所示,可以看到:图1所示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外壳28内的端子槽21的后端和在其后侧恰好靠近端子槽21放置的外壳横线29,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肋9的前面彼此分离开,由此确认两个连接器1、2还未被嵌合在一起。如图5所示,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侧部,肋9位于细长引导凸起31(图6)的后端的上方。在图6、7中,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前端与肋9的后面分离开。
如图8、9所示,当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完全嵌合在电路板侧连接器1时,可以看到:在端子槽21后面的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外壳28中恰好靠近端子槽21放置的外壳横线29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肋9的前端9a一致,从而如图9所示,外壳横线29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上开口6内的锁定臂4的左手侧和右侧上的前端9a处于相同高度,从而,确认连接器1、2完全嵌合在一起。图9是以箭头E所示的方向观看的视图。
在图8中,肋9定位于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前端侧。当在后侧从斜上位置可视确认时,如图9所示,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外壳前端28a实际上与肋9的前端9a对接或者接触的位置被看作肋9的前端9a处的横线,该横线与横卧在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连接器嵌合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外壳横线29a一致从而位于相同高度。
图10示出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确认开口6内未设置肋9(图9)的例子。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完全嵌合到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情况下,在确认开口6内可视确认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开口28内的端子槽21和恰好靠近其后侧的端子槽21横卧的外壳横线29。然而,由于外壳横线29的位置的基准不清楚,所以尽管能够确认外壳8的位置,但是仍难以确定连接器1、2二者是否完全嵌合在一起。在这方面,肋9(图9)的作用重要。
在如图7所示的将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中途,电路板侧连接器1上的锁定凸起11(图1)没有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锁定臂4的矩形空腔部分4d接合或者没有完全接合。当如图9所示,连接器完全嵌合在一起时,锁定凸起与锁定臂4中的空腔部分4d发生完全接合。然而,通过从斜上位置可视确认所述确认开口,工作人员不能确认锁定凸起11与锁定臂4内的空腔部分4d的接合。由于与锁定臂4内的空腔部分4d相比,肋9定位得更向后,所以从斜上位置能够可视确认肋9。当两个连接器嵌合在一起时,与锁定臂4内的空腔部分4d或者锁定凸起11相比,肋9需要更向后布置。自然地,需要使确认开口6与肋9所处的位置开口成一样宽。
在图2所示的电路板23中,如图11示出的例子所示,另一电路板封装部分(另一部分),例如电子部件、连接器或者继电器的类型,以与电路板侧连接器1基本相同的高度或者更高的高度布置在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后侧。在图2所示电路板23的上侧上,如图12、13示出的例子所示,布置有其上安装了另一个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另一个电路板23’,并且上电路板23和下电路板23’通过左手侧连接壁34和右手侧连接壁34(其它结构)连接在一起。
还能够利用连接支柱代替连接壁34,将上电路板23和下电路板23’在重要部分(优选地,侧部分)连接在一起。电路板23的布置并不局限于两个上和下电路板23一上一下层叠在一起的构造,因此,还可以布置两个以上的电路板,以便逐个重叠。例如,当电路板23以例如三级重叠时,可以从确认开口6上方的斜上位置实现对位于下级和中间级的连接器1、2的嵌合的可视确认。
此外,在图11所示的单个电路板23上布置电路板侧连接器1和其他部件33,在电路板侧连接器1上没有放置另一个电路板23’而是放置其他部件或者其他结构的情况下,利用嵌合确认开口6,通过从斜上位置可视确认,能够检测到连接器与连接器的嵌合。此外,即使在根据工作人员所处的地方,难以从上方确认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嵌合到单个电路板23上的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这种情况下,在后侧从斜上位置仍可以有效地可视确认在确认开口6中看到了什么。
在该实施例中,尽管在电路板侧连接器1内的端子槽21后方恰好靠近该端子槽横卧的外壳横线29被描述为是与肋9对齐的部分,但是肋9的纵向长度或者高度可以根据要求设置成为除了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外壳28上的外壳横线29之外的其他部位。例如,比图1所示外壳横线29更向后横卧的外壳横线36能够用作确认部分。外壳横线29由外壳3上的阶梯部分、交叉部分的端部产生。能够根据(基于)从斜上位置的可视确认角,按需要设定肋9的高度H和纵向长度。
当没有与竖直方向水平或者垂直,而是与水平方向垂直或平行布置电路板23时,由斜侧方位置来实现从斜上位置的可视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方便,描述成另一个部分位于电路板侧连接器1的上方。此外,在没有设置一对左和右确认开口6,而是仅仅设置左确认开口6或右确认开口6的同时,通过同时可视确认左和右两个确认开口6,能够检测到两个连接器1、2的倾斜嵌合。例如,能够检测到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左端向前定位,而右端定位在后侧的倾斜嵌合。
本申请基于2010年3月26日提交的第2010-072777号日本专利申请,在此通过引用并入该专利申请的内容。
工业实用性
当布置多个电路板以使逐个层叠时,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板连接连接器嵌合确认结构能够被用于可视确认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是否被完全嵌合连接到布置在电路板之间的电路板侧连接器。层叠的多个电路板可以被安装在电接线盒或者接线箱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以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扁平电路元件处,并且被构造成插入待嵌合的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嵌合确认结构包括:
确认部分,该确认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外壳处;
确认开口,该确认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外壳中;以及
肋,该肋设置在所述确认开口内,
其中,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后侧的斜上位置、通过所述确认开口观看的视线方向上,所述确认部分的高度等于所述肋的高度,并且所述确认部分和所述肋位于同一条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确认结构,还包括:
锁定臂,该锁定臂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外壳内;
外保护壁,该外保护壁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外壳上,并且分别布置在所述锁定臂的左侧和右侧;以及
锁定凸起,该锁定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外壳上,
其中,一对确认开口分别设置于所述锁定臂与所述外保护壁的所述左侧之间以及所述锁定臂与所述外保护壁的所述右侧之间,并且
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与所述锁定凸起相比,所述肋布置在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确认结构,其中:
所述确认部分是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外壳的直边缘,并且
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将所述直边缘与所述肋的前缘相连接的直线与所述视线方向相同,并且,在所述视线方向上观看,所述前缘位于所述直边缘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合确认结构,其中:
所述直线与所述插入方向之间的角在30度到35度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嵌合确认结构,其中: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上方或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上方和侧面处,设置至少一个其他结构。
CN201180016210.4A 2010-03-26 2011-03-25 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 Active CN1028349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2777A JP5511464B2 (ja) 2010-03-26 2010-03-26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の嵌合確認構造
JP2010-072777 2010-03-26
PCT/JP2011/058369 WO2011118852A1 (en) 2010-03-26 2011-03-25 Fitting Confirmation Construction of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Circuit Boar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4982A true CN102834982A (zh) 2012-12-19
CN102834982B CN102834982B (zh) 2015-04-08

Family

ID=44259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6210.4A Active CN102834982B (zh) 2010-03-26 2011-03-25 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58043B2 (zh)
EP (1) EP2553774B1 (zh)
JP (1) JP5511464B2 (zh)
CN (1) CN102834982B (zh)
WO (1) WO20111188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7513A (zh) * 2013-10-21 2015-04-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47525B2 (ja) * 2010-03-17 2014-07-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末接続具
US9905953B1 (en) 2016-09-30 2018-02-27 Slobodan Pavlovic High power spring-actu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MX2020008873A (es) 2018-02-26 2021-01-08 Royal Prec Products Llc Conector electrico accionado por resorte para aplicaciones con potencia alta.
CN112956084B (zh) 2018-06-07 2023-10-03 皇家精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内部弹簧部件的电连接器组件
WO2020154330A1 (en) 2019-01-21 2020-07-30 Royal Precision Products, Llc Power distribution assembly with boltless busbar system
US11721942B2 (en) 2019-09-09 2023-08-08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Connector system for a component in a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in a motor vehicle
DE112020003846T5 (de) 2019-09-09 2022-05-12 Royal Precision Products Llc Verbinderaufzeichnungssystem mit lesbaren und aufzeichenbarenkennzeichnungen
DE112021003303T5 (de) 2020-07-29 2023-05-25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Elektrisches verbindungssystem mit zylindrischem klemmenkörp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4178U (zh) * 1988-10-12 1990-04-19
CN101032060A (zh) * 2004-07-07 2007-09-05 莫莱克斯公司 具有用于正确连接的键式装置的边缘卡连接器
JP2009070577A (ja) * 2007-09-10 2009-04-02 Hosiden Corp コネクタのインジケータ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CN201327899Y (zh) * 2008-10-21 2009-10-14 伸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电子通信产品的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3133A (ja) 1992-06-12 1993-12-24 Fujikura Ltd 嵌合状態確認窓付きコネクタ
JP3235478B2 (ja) * 1996-07-23 2001-12-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035678B2 (ja) * 1998-11-10 2008-01-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構造
JP2002252063A (ja) * 2001-02-26 2002-09-06 Jst Mfg Co Ltd ロック機構付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ー
DE10317154B4 (de) * 2002-04-15 2009-03-26 Yazaki Corp. Verriegelungsaufbau für Steckverbinder
JP3854529B2 (ja) 2002-04-15 2006-12-0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4082571B2 (ja) * 2002-06-26 2008-04-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嵌脱構造
JP2004363044A (ja) 2003-06-06 2004-12-24 Ricoh Co Ltd コネクタ
JP4089602B2 (ja) * 2003-11-25 2008-05-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052310B2 (en) * 2004-01-20 2006-05-3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JP4750395B2 (ja) 2004-09-15 2011-08-17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Ffc用挿入ガイド
US7255593B2 (en) * 2006-01-09 2007-08-14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CPA) member
DE102006036370A1 (de) * 2006-08-02 2008-02-07 Yazaki Europe Ltd., Hemel Hempstead Steckverbindung
JP5036435B2 (ja) 2006-09-01 2012-09-26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弾性波デバイス、フィルタおよび分波器
EP2020706B1 (en) * 2007-08-01 2011-10-26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ion method
JP5130169B2 (ja) 2008-09-17 2013-01-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仮想化ボリュームへの物理ボリューム領域割り当方法及びストレージ装置
US7850476B2 (en) * 2008-10-29 2010-12-1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solar laminate connecto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4178U (zh) * 1988-10-12 1990-04-19
CN101032060A (zh) * 2004-07-07 2007-09-05 莫莱克斯公司 具有用于正确连接的键式装置的边缘卡连接器
JP2009070577A (ja) * 2007-09-10 2009-04-02 Hosiden Corp コネクタのインジケータ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CN201327899Y (zh) * 2008-10-21 2009-10-14 伸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电子通信产品的电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7513A (zh) * 2013-10-21 2015-04-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577513B (zh) * 2013-10-21 2016-12-0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18852A1 (en) 2011-09-29
CN102834982B (zh) 2015-04-08
US8758043B2 (en) 2014-06-24
EP2553774A1 (en) 2013-02-06
JP5511464B2 (ja) 2014-06-04
US20120322277A1 (en) 2012-12-20
JP2011204581A (ja) 2011-10-13
EP2553774B1 (en)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4982A (zh) 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
CN105449401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JP6729273B2 (ja) コネクタ構造
EP2600469B1 (en) Circuit-terminal connecting device
US20160276789A1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2749598U (zh) 线对板连接器及线连接器
CN102823079B (zh) 用于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
JP6684328B2 (ja) バッテリ接続モジュール
CN1983737A (zh) 插座型连接器和插头型连接器
CN102044771A (zh) 连接器装置
CN1398025A (zh) 防止错误配合的成对匹配连接器
JP5315912B2 (ja) 多連装電気コネクタ
JP2012234773A (ja) コネクタ端子及びこのコネクタ端子を含むカードエッジ型コネクタ
CN102544924A (zh) 屏蔽罩、具有屏蔽罩的连接器和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JP2013508897A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313748B1 (ko) 커넥터
KR101042120B1 (ko) 전기 커넥터
JP4391310B2 (ja)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02623814A (zh) 端子和端子连接结构
JP200712887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623689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KR101168545B1 (ko) 헤더
KR101674450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기기
CN114600322B (zh) 连接器
JP7272232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