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3285B -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3285B
CN102653285B CN201210024696.2A CN201210024696A CN102653285B CN 102653285 B CN102653285 B CN 102653285B CN 201210024696 A CN201210024696 A CN 201210024696A CN 102653285 B CN102653285 B CN 102653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vehicle body
joint portion
extension
whee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46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3285A (zh
Inventor
堀口纯
永岛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53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3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3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3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提高,后侧延展部(18)具有:与后底面板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结合的第一结合部(26);与后车轮罩内部件的后端结合的第二结合部(40);由从第一结合部(26)的后端部向第二结合部(40)侧立起的倾斜部构成的边部(42);被第一结合部(26)、第二结合部(40)以及边部(42)围绕的面部(44);以及与后柱的凸缘部结合的延伸部(48),边部(42)的刚性或强度至少比面部(44)的刚性或强度设定得高。

Description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侧周边部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图7中表示现有技术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图7(a)是后车轮罩和后底面板的接合部周边的立体图,图7(b)是后地板侧延展部的立体图,图7(c)是沿图7(a)的C-C线的纵剖视图。
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如图7所示,将后地板侧延展部1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扩大成形,并将其前缘部1a接合在后车轮罩外部件2a的后侧部的对位凸缘3的接合部上从而局部装配到后车身侧上,在进行与后地板组件的组装时,通过后翼子板4的装配(drafter)开口部5(参照图7(c))将后地板侧延展部1与后底面侧板6的立壁部6a在车宽方向上接合。该专利文献1的车身后部构造中,能够以不会对后地板侧延展部1的接合作业造成障碍的方式进行扩大成形,并能够提高后侧部的加强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453号公报
然而,在后底面板7(后底面侧板6)与后侧延展部1的结合部A(参照图7(a))上,输入有来自悬架输入点(后车轮罩2)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载荷。而且,由于该结合点A是配置在车身后端的下端部且配置在侧端的角落部(角部)的部位,所以会对车身后部的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若考虑上述问题,那么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形成在结合部A与结合部B(后地板侧延展部1与后车轮罩2的结合部)之间的面部M的上端的倾斜边H未从结合部B到达结合部A,因此对车身后部的刚性的贡献度降低。
另外,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结合部A与结合部C(后地板侧延展部1与车身侧面板的结合部)在上下方向上分离地配置(参照图7(a)),因此结合部A与结合部C之间仅通过一张板部件形成(参照图7(c)),因此对车身后部的刚性的贡献度降低。
而且,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后底面板7与后车轮罩2之间经由后底面侧板6和后地板侧延展部1这两个部件而结合,因此与上述两个部件之间的结合部位增多,与之相对应地,对车身后部的刚性的贡献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具有:车身后部的后底面板;配置在所述后底面板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部的后车轮罩;以及配置在所述后底面板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部、且配置在所述后车轮罩的后方的后侧延展部,所述后侧延展部具有:与所述后底面板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结合的第一结合部;与所述后车轮罩的后端结合的第二结合部;架设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之间的边部;以及被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和所述边部围绕的面部,所述边部的刚性或强度至少比所述面部的刚性或强度设定得高。
根据本发明,将边部的刚性或强度设定得比后侧延展部中的面部的刚性或强度高。由此,在本发明中,与面部相比高刚性或高强度的边部架设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从而对面部的围绕部位进行加固,由此,例如能够使针对施加于面部的拉伸变形、压缩变形和弯曲变形等的刚性提高,并能够高效地进行后底面板与后车轮罩之间的载荷的传递。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提高。此外,“刚性”是指不易由于外力而导致车身变形的程度(车身不易变形的强弱)。另外,“强度”是指包含压缩强度、拉伸强度、扭转强度、弯曲强度等的各种强度的综合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中,所述边部由具有棱线部的截面形状构成,所述棱线部通过多个折曲部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后侧延展部中的边部具有通过多个折曲部而形成的棱线部,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所述边部为高刚性或高强度。
而且,本发明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中,在所述后底面板的后端部上配置有后面板,设有从所述后面板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部向上方延伸的后柱,所述后侧延展部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从所述边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途向车身后方侧延伸,并与所述后面板和所述后柱中的至少任一方结合。
根据本发明,后侧延展部经由延伸部与后面板和后柱中的至少任一方结合,由此,能够在后面板或后柱与后侧延展部的相互间传递载荷。其结果是,在本发明中,能够对施加于后面板或后柱的向车身前后方向倒下的作用进行抑制,并能够对施加于后面板或后柱、进而施加于位于后柱的下方的后底面板及后车架的后端部的上下方向的振动进行抑制。
而且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中,在所述后面板和所述后柱中的至少任一方上设有向车身前方侧沿所述面部突出的凸缘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凸缘部结合。
根据本发明,后侧延展部中的延展部与后面板或者后柱的凸缘部结合。在该情况下,在后面板或后柱与延伸部的结合部位上,输入有沿后侧延展部的面部的方向的载荷,然而通过将沿着面部的凸缘部和延伸部结合,针对上述载荷的输入能够在剪切方向上承受载荷,从而能够使结合强度提高。
而且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中,所述延伸部由第一边和第二边形成大致三角形的面状,其中,所述第一边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后端部附近向上方侧立起,所述第二边从所述边部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向车身后方且向上方侧立起。
根据本发明,通过第一边和第二边使延伸部成为大致三角形的面状,由此,能够将从后面板或后柱施加的载荷在边部(面部)的长度方向上以末端扩开状扩散并传递,从而能够使载荷传递效率提高。
而且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中,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刚性或强度比所述延伸部的其他部位设定得高。
根据本发明,后侧延展部的延伸部的第一边或第二边与延伸部的其他部位相比其刚性或强度设定得高,由此,能够使从后柱施加的载荷的扩散效果得到促进,从而能够使载荷传递效率进一步地提高。
而且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中,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中的至少任一方由具有棱线部的截面形状构成,所述棱线部通过多个折曲部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后侧延展部的延伸部的第一边或第二边中的至少一方具有通过多个折曲部而形成的棱线部,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延展部的第一边及第二边和边部成为高刚性或高强度。
而且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中,所述后车轮罩包括:室内侧的后车轮罩内部件;以及室外侧的后车轮罩外部件,所述后侧延展部与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一体成形。
根据本发明,没有将后侧延展部制成分体而是将其与后车轮罩外部件一体成形,由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从而使组装工时减少,并且,能够削减后侧延展部与后车轮罩外部件的结合部从而使载荷传递效率提高。
而且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中,设有以从所述后底面板的后端部向上方立起的方式配置的后面板,所述第一结合部的后端部延伸到所述后面板的附近位置,所述边部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后端部向所述第二结合部延伸。
根据本发明,后侧延展部中的第一结合部的后端部以延伸到后底面板与后面板结合的部位附近的方式设置。其结果是,在本发明中,由于边部以从第一结合部的后端部朝向第二结合部的方式延伸,因此,能够在后底面板或后面板与后车轮罩之间有效地进行载荷的传递,从而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提高。
而且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中,所述后面板包括:车室内侧的后内面板;以及车室外侧的后外面板,所述后底面板与所述后内面板结合,所述后侧延展部的后端部与所述后外面板结合。
根据本发明,以夹着后底面板的后端部与后内面板的结合部位的方式设置后侧延展部的第一结合部的后端部与后外面板的结合部位,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第一结合部成为高刚性、高强度。
而且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设有将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室外侧覆盖的侧面板,所述侧面板具有侧面板凸缘,该侧面板凸缘在所述侧面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后底面板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沿车宽方向重叠,所述第一结合部、所述后底面板的外侧端部、以及所述侧面板凸缘这三个部件重叠结合。
根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的结构相比,后底面板与后侧延展部的结合部A和后侧延展部与侧面板的结合部C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因而能够使结合强度提高。。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没有像现有技术那样、在上述结合部A与上述结合部C之间存在平面,因此,能够使车身后侧部的刚性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中,能够获得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提高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到的、适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汽车的车身后侧部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2是从斜向观察到的、图1所示的车身后侧部的局部省略放大侧视图。
图3是与后车轮罩外部件一体成形的后侧延展部的俯视图。
图4(a)是后侧延展部的放大俯视图,图4(b)是沿图4(a)的IVB-IVB线的纵剖视图,图4(c)是沿图4(a)的IVC-IVC线的纵剖视图。
图5(a)是沿图1的VA-VA线的剖视图,图5(b)是图5(a)的A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6(a)是沿图5(a)的VIA-VIA线的局部省略横剖视图,图6(b)是图6(a)的B部放大横剖视图。
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的图,图7(a)是后车轮罩与后底面板的接合部周边的立体图,图7(b)是后地板侧延展部的立体图,图7(c)是沿图7(a)的C-C线的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 车身
14 后底面板
14a 外侧端部
16 后车轮罩
16a 后车轮罩内部件
16b 后车轮罩外部件
18 后侧延展部
24 侧面板
24a 侧面板凸缘
28 后面板
28a 后内面板
28b 后外面板
26 第一结合部
30 后柱
30a 凸缘部
40 第二结合部
42 边部
44 面部
46a、46b、53 棱线部
48 延伸部
50a 第一边
50b 第二边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一边参照适合的附图一边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到的、适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汽车的车身后侧部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图2是从斜向观察到的、图1所示的车身后侧部的局部省略放大侧视图。此外,以下所示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依照图1及图2所示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未图示的汽车具有:后车架12,其位于车身10的后部侧,分别在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仅分离规定长度地配置,并沿车身10的前后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后底面板14,其配置在车身10的后部侧的两侧部且分别配置在上述后车架12上;后车轮罩16,其分别配置在上述后底面板14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部。
另外,未图示的汽车具有:后侧延展部(参照图1及图2的网点所示部分)18,其位于上述后底面板14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部,且分别配置在上述后车轮罩16的后方;盘形地板20,其配置在沿车宽方向的一方的后底面板14与另一方的未图示的后底面板14之间,分别结合在上述一方和另一方的后底面板14的侧部上,并具有向下方侧凹陷的凹部(参照后述的图5(a));后面板28,其配置在车身10的后端部,且与上述后底面板14及上述盘形地板20的后端部结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是指通过例如点焊、激光焊接、摩擦搅拌接合等的结合方式而使多个部件一体地牢固地固定的情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盘形地板20配置在沿车宽方向分开形成的一对后底面板14之间,但也可以不将后底面板14分开形成,而是将后底面板14与盘形地板20一体地形成。
后车轮罩16由配置在车室内侧的后车轮罩内部件16a和配置在车室外侧的后车轮罩外部件16b构成。该情况下,如后述的图3所示,后侧延展部18与后车轮罩外部件16b一体成形。
在后侧延展部18的车外侧,设有以将后车轮罩外部件16b的车室侧覆盖的方式形成的侧面板24(参照后述的图5(a))。在该侧面板24的下端,如后述那样,设有侧面板凸缘24a(参照后述的图5(b)),该侧面板凸缘24a和后侧延展部18的第一结合部26及后底面板14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14a在车宽方向上重叠。
如图2所示,以从后底面板14的后端部14b向上方立起的方式配置有后面板28。该后面板28由车室内侧的后内面板28a和车室外侧的后外面板28b构成(参照图1及后述的图6(b))。
设有从后内面板28a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部向上方延伸的后柱(D柱)30,在上述后柱30的下方侧,如后述那样、设有与后侧延展部18的延伸部48结合的凸缘部30a(参照图2)。此外,如图1所示,后柱30的上部与车顶侧部件34结合,在上述车顶侧部件34上,在上述后柱30的前方结合有另一后柱(C柱)36,该后柱36以比上述后柱30宽度宽的方式形成。
图3是与后车轮罩外部件一体成形的后侧延展部的俯视图,图4(a)是后侧延展部的放大俯视图,图4(b)是沿图4(a)的IVB-IVB线的纵剖视图,图4(c)是沿图4(a)的IVC-IVC线的纵剖视图,图5(a)是沿图1的VA-VA线的剖视图,图5(b)是图5(a)的A部放大纵剖视图,图6(a)是沿图5(a)的VIA-VIA线的局部省略横剖视图,图6(b)是图6(a)的B部放大横剖视图。
如图3所示,后侧延展部18与后车轮罩外部件16b一体地形成,并设在沿车身前后方向的上述后车轮罩外部件16b的后部侧。如图4(a)所示,该后侧延展部18具有: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边构成,并结合在后底面板14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14a上的第一结合部26;具有多个螺栓安装孔27并经由两根螺栓38(参照图2)结合在后车轮罩内部件16a的后端的平面部上的第二结合部40。
与后侧延展部18的第一结合部26结合的后底面板14的外侧端部14a向车身10的下方侧折曲地形成(参照图5(b))。在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后侧延展部18的第一结合部26、后底面板14的外侧端部14a、以及侧面板24下端的侧面板凸缘24a重叠并一体地结合。
另外,后侧延展部18具有:架设在第一结合部26与第二结合部40之间,由从第一结合部26的后端部向第二结合部40侧上倾的倾斜部构成的边部42;,以被第一结合部26、第二结合部40以及边部42围绕的方式形成,并由大致三角形状的凹部构成的面部44。
在该情况下,如图4(b)所示,上述边部42具有由多个折曲部形成的第一棱线部46a及第二棱线部46b,上述边部42的刚性或强度至少比上述面部44的刚性或强度设定得高。关于这一点,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刚性”是指不易由于外力而导致车身变形的程度(车身不易变形的强弱)。另外,“强度”是指包含压缩强度、拉伸强度、扭转强度、弯曲强度等的各种强度的综合强度。
如图4(b)所示,在第一结合部26的附近部位上,通过多个折曲部形成有第三棱线部46c,在边部42的第二棱线部46b与第三棱线部46c之间形成有由凹部构成的面部44。
另外,设有从上述边部42的长度方向的中途(大致中央部)向车身10的后方侧延伸(突出)并与后柱30的凸缘部30a结合的延伸部4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其一例,将凸缘部30a设在后柱30上,但还可以例如在后面板28(后内面板28a)上设置未图示的凸缘部并将其与延伸部48结合。
延伸部48具有:第一边50a,其从第一结合部26的后端部26a的附近部位向上方侧立起;第二边50b,其从上述边部42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向车身10的后方侧且向上方侧立起。延伸部48由上述的第一边50a、第二边50b以及边部42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平面状。
第一边50a或第二边50b中的至少任一方与延伸部48中的其他部位相比刚性或强度设定得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其一例,在延伸部48的第二边50b的附近部位上形成有俯视大致梯形状的凹部52,因此,通过构成该凹部52的多个折曲部而形成有棱线部53(参照图4(c))。通过该棱线部53,第二边50b的刚性或强度与包含第一边50a的延伸部48的其他部位的刚性或强度相比设定得高。
接下来,对后侧延展部18与其他部件的结合关系进行概略说明。
第一结合部26结合在后底面板14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14a上。另外,第二结合部40经由两根螺栓38而结合在后车轮罩内部件16a的后端的平面部上。延伸部48结合在后柱30的凸缘部30a上。
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身10基本上如上述那样构成,接下来说明其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边部42的刚性或强度设定得比后侧延展部18中的面部44的刚性或强度高。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面部44相比高刚性、高强度地构成的边部42架设在第一结合部26与第二结合部40之间从而对面部44的围绕部位进行加固,由此,例如能够使针对施加于面部44的拉伸变形、压缩变形、弯曲变形等的刚性提高,并能够高效地进行后底面板14与后车轮罩16之间的载荷的传递。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侧延展部18中的边部42具有由多个折曲部形成的第一棱线部46a及第二棱线部46b(参照图4(b)),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上述边部42成为高刚性、高强度。此外,棱线部至少为一个棱线部即可。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延伸部48而将后侧延展部18中的边部42和后柱30结合(参照图2),由此,能够在后柱30与后侧延展部18的相互间传递载荷。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对施加于后柱30的向车身前后方向倒下的作用进行抑制,并能够对施加于后柱30、进而施加于位于后柱30的下方的后底面板14及后车架12的后端部的上下方向的振动进行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侧延展部18的延伸部48结合在后柱30的凸缘部30a上(参照图2)。在该情况下,在延伸部48与后柱30的结合部位上,输入有沿后侧延展部18的面部44的方向的载荷,然而通过将沿着面部44的凸缘部30a和延伸部48结合,针对上述载荷的输入能够在剪切方向上承受载荷,从而能够使结合强度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边50a和第二边50b使延伸部48成为大致三角形的面状(参照图4(a)),由此,能够将从后柱30施加的载荷在边部42(面部44)的长度方向上以末端扩开状扩散并传递,从而能够使载荷传递效率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侧延展部18的延伸部48的第二边50b与延伸部48的其他部位相比其刚性或强度设定得高,由此,能够使从后柱30施加的载荷的扩散效果得到促进,从而能够使载荷传递效率进一步地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侧延展部18的延伸部48的第二边50b具有由多个折曲部形成的棱线部53(参照图4(c)),由此,能够使延伸部48的第一边50a及第二边50b和边部42以简单的结构获得高刚性或高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将后侧延展部18制成分体而是将其与后车轮罩外部件16b一体成形(参照图3),由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从而使组装工时减少,并且,能够削减后侧延展部18与后车轮罩外部件16b的结合部从而使载荷传递效率提高。
假设在将后侧延展部18与后车轮罩内部件16a一体成形的情况下,由于侧面板24的结合对象在车轮拱形部位处为后车轮罩外部件16b而在涉及第一结合部26的部分为后车轮罩内部件16a,即分别与不同的部件结合,因此,存在着侧面板24的结合精度降低、因而对外观美观性造成影响的可能。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后侧延展部18和后车轮罩外部件16b一体成形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另外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侧延展部18中的第一结合部26的后端部26a以延伸到后底面板14与后面板28结合的部位附近的方式设置(参照图6)。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边部42以从第一结合部26的后端部26a朝向第二结合部40的方式延伸,因此,能够在后底面板14或后面板28与后车轮罩16之间有效地进行载荷的传递,从而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提高。
另外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b)所示,以夹着后底面板14的后端部14b与后内面板28a的结合部位60的方式设置后侧延展部18的第一结合部26的后端部26a与后外面板28b的结合部位62,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第一结合部26成为高刚性、高强度。
另外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的结构相比,后底面板14(后端部14b)与后侧延展部18的结合部A和后侧延展部18与侧面板24的结合部C如图5所示那样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因而能够使结合强度提高。在该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没有像现有技术那样在上述结合部A与上述结合部C之间存在平面,而是一体地重叠结合由后底面板14、后侧延展部18、以及侧面板24构成的三个部件(参照图5(b)),因此,能够使车身后侧部的刚性提高。

Claims (9)

1.一种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车身后部的后底面板;
配置在所述后底面板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部的后车轮罩;以及
配置在所述后底面板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部、且配置在所述后车轮罩的后方的后侧延展部,
所述后侧延展部具有:
与所述后底面板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结合的第一结合部;
与所述后车轮罩的后端结合的第二结合部;
架设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之间的边部;以及
被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和所述边部围绕的面部,
所述边部的刚性或强度至少比所述面部的刚性或强度设定得高,
在所述后底面板的后端部上配置有后面板,
设有从所述后面板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部向上方延伸的后柱,
所述后侧延展部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从所述边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途向车身后方侧延伸,并与所述后面板和所述后柱中的至少任一方结合,
所述延伸部由第一边和第二边形成大致三角形的面状,其中,所述第一边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后端部附近向上方侧立起,所述第二边从所述边部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向车身后方且向上方侧立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由具有棱线部的截面形状构成,所述棱线部通过多个折曲部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面板和所述后柱中的至少任一方上设有向车身前方侧沿所述面部突出的凸缘部,
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凸缘部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刚性或强度比所述延伸部的其他部位设定得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中的至少任一方由具有棱线部的截面形状构成,所述棱线部通过多个折曲部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轮罩包括:
室内侧的后车轮罩内部件;
以及室外侧的后车轮罩外部件,
所述后侧延展部与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一体成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设有以从所述后底面板的后端部向上方立起的方式配置的后面板,
所述第一结合部的后端部延伸到所述后面板的附近位置,
所述边部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后端部向所述第二结合部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面板包括:
车室内侧的后内面板;
以及车室外侧的后外面板,
所述后底面板与所述后内面板结合,
所述后侧延展部的后端部与所述后外面板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设有将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室外侧覆盖的侧面板,
所述侧面板具有侧面板凸缘,该侧面板凸缘在所述侧面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后底面板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沿车宽方向重叠,
所述第一结合部、所述后底面板的外侧端部、以及所述侧面板凸缘这三个部件被重叠结合。
CN201210024696.2A 2011-03-04 2012-01-29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Active CN102653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8372 2011-03-04
JP2011048372A JP5337184B2 (ja) 2011-03-04 2011-03-04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3285A CN102653285A (zh) 2012-09-05
CN102653285B true CN102653285B (zh) 2014-10-08

Family

ID=46729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4696.2A Active CN102653285B (zh) 2011-03-04 2012-01-29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19869B2 (zh)
JP (1) JP5337184B2 (zh)
CN (1) CN1026532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2973B (zh) * 2011-03-10 2016-08-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JP6020426B2 (ja) * 2013-11-27 2016-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DE202014004652U1 (de) * 2014-05-31 2015-09-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Heckseitige Verstärkungsstruktur für eineKraftfahrzeugkarosserie
US9403492B1 (en) * 2015-03-27 2016-08-02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7585214B (zh) * 2017-09-04 2023-09-0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侧围和车辆
CN110065534B (zh) * 2018-01-24 2021-07-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侧部构造
CN108407900B (zh) * 2018-02-08 2021-09-2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cd柱下接头结构
JP6876738B2 (ja) * 2019-03-28 2021-05-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FR3125000A1 (fr) * 2021-07-09 2023-01-13 Psa Automobiles Sa Caiss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panneau arriere renfor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42784A (ja) * 1987-03-31 1988-10-07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02029453A (ja) * 2000-07-12 2002-01-29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CN1511098A (zh) * 2002-01-22 2004-07-07 �����Զ�����ҵ��ʽ���� 车体构造
JP2007062679A (ja) * 2005-09-02 2007-03-15 Nissan Motor Co Ltd ホイールハウスとバックドアピラー間を繋ぐ補強接続板の取付方法及び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54714A (en) * 1931-02-28 1932-04-19 Murray Corp Rear sides and back panel formed with integral apron
US4973103A (en) * 1987-12-11 1990-11-27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JP3553578B2 (ja) * 1997-04-01 2004-08-1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におけるシートバックの取付構造
DE19956430B4 (de) * 1999-11-24 2007-03-15 Adam Opel Ag Fahrzeugkarosserie
DE60132911T2 (de) * 2000-11-13 2009-02-19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Aurora Durch innenhochdruck geformtes raumfachwerk und dazugehöriges hinteres ringförmiges bauelement
JP2002154458A (ja) * 2000-11-24 2002-05-28 Fuji Heavy Ind Ltd 車体前部構造
DE10060784B4 (de) * 2000-12-07 2006-03-16 Ise Innomotive Systems Europe Gmbh Heckmodul für Personenkraftfahrzeuge
DE50109497D1 (de) * 2001-07-05 2006-05-24 Ford Global Tech Llc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JP3674571B2 (ja) * 2001-10-15 2005-07-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US6886885B2 (en) * 2003-07-01 2005-05-0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Rear and side panel assembly for a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vehicle
JP4479446B2 (ja) * 2004-09-29 2010-06-09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US7520560B2 (en) * 2005-08-12 2009-04-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bonding and sealing automotive structural component joints
US7364225B2 (en) * 2005-12-15 2008-04-2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4903077B2 (ja) * 2007-03-30 2012-03-2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ピラー構造
FR2934230B1 (fr) * 2008-07-22 2011-03-1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Insert de rigidification pour caiss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FR2941670B1 (fr) * 2009-01-30 2011-01-2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tructu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e peau ex-terieure et des elements de renfort et vehicule equipee d'une telle structure.
JP5087567B2 (ja) * 2009-02-20 2012-12-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WO2012073753A1 (ja) * 2010-11-29 2012-06-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CN103442973B (zh) * 2011-03-10 2016-08-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42784A (ja) * 1987-03-31 1988-10-07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02029453A (ja) * 2000-07-12 2002-01-29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CN1511098A (zh) * 2002-01-22 2004-07-07 �����Զ�����ҵ��ʽ���� 车体构造
JP2007062679A (ja) * 2005-09-02 2007-03-15 Nissan Motor Co Ltd ホイールハウスとバックドアピラー間を繋ぐ補強接続板の取付方法及び取付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3285A (zh) 2012-09-05
US8919869B2 (en) 2014-12-30
US20120223547A1 (en) 2012-09-06
JP5337184B2 (ja) 2013-11-06
JP2012183919A (ja) 201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3285B (zh)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JP6187487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6103142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6222122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5621045B2 (ja) 車体構造及び車体構造の組み付け方法
JP6546065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EP3434566B1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US8366184B2 (en)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y upper portion
CN101674958B (zh) 具有改进的支承的延伸部件
CN103569208A (zh)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CN107336747A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CN103863404B (zh) 车辆的前柱上部结构
TW200948633A (en) Vehicle do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19127163A (ja) 車体構造
EP2412612A1 (en) Side sill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CN106005023B (zh) 高刚性车身框架
JP2015217898A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H0411581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6263223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6149874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1688817B (zh) 车身上部结构
JP6248955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6187488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2017210153A (ja) 車体の接合構造
JP6365590B2 (ja) 車体の接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