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2726B - 供电电路断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电路断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2726B
CN102612726B CN201180003969.9A CN201180003969A CN102612726B CN 102612726 B CN102612726 B CN 102612726B CN 201180003969 A CN201180003969 A CN 201180003969A CN 102612726 B CN102612726 B CN 102612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position
action bars
connector
sticking department
connect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39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2726A (zh
Inventor
池田智洋
逸见文俊
元重佑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12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2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2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2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0Adaptation for built-in fuses
    • H01H9/102Fuses mounted on or constituting the movable contact parts of the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1/00Air-break switches for high tension without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1/02Details
    • H01H31/12Adaptation for built-in fuse
    • H01H31/122Fuses mounted on, or constituting the movable contact parts of, the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6Indicators for switching condition, e.g. "on" or "off"
    • H01H9/167Circuits for remote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supplementary/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电路断开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壳体(10);第二连接器壳体(20);一操作杆(30);一主电路开关(SW1),其在操作杆(30)的第一操作位置处断开,并且在操作杆(30)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处接通;一信号电路开关(SW2),其在操作杆(30)的第一操作位置和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断开;一第一锁定部(LK1),其将操作杆(30)锁定在第二操作位置处;一第二锁定部(LK2),其将操作杆(30)锁定在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以及一锁定解除操作部(27),其能够通过其操作来解除第二锁定部(LK2)的锁定状态。

Description

供电电路断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电路断开装置,其通过壳体连接器的嵌合/脱离来执行供电电路的连接/断开,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任意一个具有操作杆。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上,出于确保其电力系统的维护中操作安全性,安装了能够断开供电单元和载荷之间的电连接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服务插件)。作为这类传统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在日本专利特开No.2003-100382(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
如图1到图3所示,这种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00包括:第一连接器壳体101;第二连接器壳体110,其嵌合于第一连接器壳体101并且与该第一连接器壳体101脱离;以及一操作杆120,其可旋转地并且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壳体110上,并且通过旋转,在第二连接器壳体110和第一连接器壳体101之间施加嵌合力和脱离力。
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1的两侧表面上,突出有一对凸轮销102。第一连接器壳体101中,分别地设置有一侧主端子(未示出)和一侧信号端子(未示出)。所述一侧主端子(未示出)布置在一连接器嵌合室内。所述一侧信号端子(未示出)布置在外部罩部104中。
在第二连接器壳体110的两侧表面上,突出有一对支撑轴111。在第二连接器壳体110中,设置有另一侧主端子(未示出)。
在操作杆120的两侧表面上,形成有一对支撑轴接收槽121。每一个支撑轴接收槽121包括:转动支撑部121a,其支撑所述支撑轴111的转动;以及滑动支撑部121b,其与转动支撑部121a连通并且支撑所述支撑轴111的滑动运动。以这种方式,操作杆120被支撑在第二连接器壳体110上,使其可以自由地转动及滑动。在操作杆120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一对凸轮槽122。每一凸轮槽122包括:曲线部122a,其逐渐改变它到转动支撑部121a的距离;以及一直线部122b,其与曲线部连接,并且与滑动支撑部121b相平行地延伸。第一连接器壳体101的凸轮销102被插入所述一对凸轮槽122中。在操作杆120的一个侧部上,布置了收容有一个另一侧信号端子(未示出)的连接器104。所述另一侧信号端子(未示出)布置在罩部124中。
主电路开关(未示出)由两个所述主端子(未示出)构成。信号电路开关(未示出)由两个所述信号端子(未示出)组成。
以上述配置,对所述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00的供电导通操作做出说明。如图1所示,将其中操作杆120被设置在一第一操作位置处的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110插入到第一连接器壳体101的连接器嵌合室(未示出)中,另外,将凸轮销102插入到操作杆120的凸轮槽122的入口中。连接器壳体101和110两者变成连接器的临时嵌合状态。
将操作杆120从第一操作位置旋转到第二操作位置。于是,凸轮销102在凸轮槽122中移动,嵌合力施加在第二连接器壳体110和第一连接器壳体101之间,并且第二连接器壳体110被逐渐插入到第一连接器壳体101的连接器嵌合室中。
如图2所示,当将操作杆120旋转到连接器的嵌合操作位置时,第一连接器壳体101和第二连接器壳体110变成完全嵌合状态。在到所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的过程中,两个主端子(未示出)逐渐相互接触,并在该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变成接触状态。以这种方式,所述主电路开关(未示出)在该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变成接通状态。
然后,将所述操作杆120从该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滑动地移动到第二操作位置。在这个滑动过程中,两个信号端子(未示出)逐渐相互接触,并且如图3所示,在第二操作位置处变成接触状态。以这样的方式,信号电路开关SW2在操作杆120的操作完成位置处处于接通状态。
此外,所述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00的供电断开操作通过与上述相反地操作操作杆120来执行。就是说,将在第二操作位置处操作杆120滑动地移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并且从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旋转地移动到第一操作位置。
直到两个主电路开关(未示出)和信号电路开关SW2都接通时,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00才将供电电路(未示出)变成导通状态。就是说,只有在操作杆120处于第二操作位置的情况下,供电电路变为导通状态,而在操作杆120处于其它操作位置时,供电电路处于未导通状态。
以这种方式,防止了由于操作杆120不在第二操作位置处所以操作者判定供电电路处于未导通状态的这样一种错误所引起情况。
此外,对于操作杆120,执行其从第二操作位置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的滑动操作,并且执行其从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到第一操作位置的转动操作。因此,能够确保在操作杆120从第二操作位置到第一操作位置的操作中的时间间隔,即,从切断信号电路开关(未示出)到切断主电路开关(未示出)之间的时间滞后后。因此,不会发生诸如由切断信号电路开关(未示出)后的残留电量引起火花之类的故障。
引用专利文献目录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No.2003-10038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传统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00中,操作杆120不仅仅转动而且滑动地移动,因此,操作空间增大了滑动范围S的量。此外,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00的结构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包括一金属模具,因此结构变得复杂。
在这方面,为了解决上述的这些问题,已经创造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电路断开装置,其能够实现操作空间的变窄以及包括金属模具的所述结构的简单化,并且还能够防止由切断信号电路开关后的残留电量所引起的故障。
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断开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壳体;第二连接器壳体,其与第一连接器壳体嵌合和分离;操作杆,其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壳体上、通过其在第一操作位置和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之间的旋转在第二连接器壳体和第一连接器壳体之间施加嵌合力和分离力,并且从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向第二操作位置旋转;主电路开关,其具有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上的主端子、在操作杆的第一操作位置处变为断开状态,并且在操作杆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处变为接通状态;信号电路开关,其具有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壳体和操作杆上的信号端子、在操作杆的第一操作位置和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变为断开状态,而在操作杆的第二操作位置处变为接通状态;第一锁定部,其将操作杆锁定在第二操作位置处;第二锁定部,其将操作杆锁定在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以及锁定解除操作部,通过其操作,能够解除第二锁定部的锁定状态。
优选地,所述供电电路断开装置更进一步地包括:锁定解除阻止部,在所述操作杆的第二操作位置处,其阻止第二锁定部向锁定解除位置移动,而在所述操作杆的连接器嵌合位置处,允许第二锁定部向锁定解除位置移动。
优选地,所述操作杆配置为通过其在第一操作位置和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之间转动而在第二连接器壳体和第一连接器壳体之间施加嵌合力和分离力,并且通过其在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转动,不在第二连接器壳体和第一连接器壳体之间施加嵌合力和分离力。
优选地,第一锁定部能够通过操作者对操作杆施加转动力来解除其锁定,而第二锁定部能够通过操作者施加按压力来解除其锁定。
优选地,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都能够通过操作者施加的按压力解除其上的锁定。
优选地,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两者都设置于锁定解除操作部中,并且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的锁定解除方向彼此不同。
优选地,第一锁定部也用作为锁定解除阻止部。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操作杆通过其转动操作从第一操作位置经过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移动到第二操作位置。因此,由于操作杆不滑动,所需的操作空间变窄,另外,由于不需要滑动机构部,包括一金属模具的结构可以变得简单化。此外,操作杆从第二操作位置旋转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并且在操作杆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执行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从而第二锁定部移位到锁定解除位置,否则,操作杆不能旋转到第一操作位置。因此,能够确保在操作杆从第二操作位置到第一操作位置的操作中的时间滞后,即,在信号电路开关断开到主电路开关断开之间的时间滞后。因此,在信号电路开关断开后,不会发生诸如由在供电电路中的残留电量引起火花之类的故障。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一个传统实例,并且该该图1是其中操作杆位于一第一操作位置处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侧视图。
图2图示了传统实例,并且该图2是其中操作杆位于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侧视图。
图3图示了传统实例,并且该图3是其中操作杆位于第二操作位置处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侧视图。
图4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并且该图4是其中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处于互相分离状态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透视图。
图5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并且该图5是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操作杆位于一第一操作位置处,并且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相互间处于临时嵌合状态的。
图6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并且该图6是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侧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位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处,并且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相互间处于临时嵌合状态。
图7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并且该图7是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侧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位于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并且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相互间处于完全嵌合状态。
图8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并且该图8是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位于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并且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相互间处于完全嵌合状态。
图9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并且该图9是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位于第二操作位置处,并且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相互间处于完全嵌合状态。
图10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并且该图10是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侧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位于第二操作位置处,并且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相互间处于完全嵌合状态。
图11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并且该图11是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位于第二操作位置处,并且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相互间处于完全嵌合状态。
图12图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并且该与12是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操作杆位于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并且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相互间处于完全嵌合状态。
图13图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并且该图13是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位于第二操作位置处,并且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相互间处于完全嵌合状态。
图14图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并且该图14是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操作杆位于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相互间处于完全嵌合状态。
图15图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并且该图15是供电电路断开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位于第二操作位置处,并且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相互间处于完全嵌合状态。
图16(a)和16(b)图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16(a)是锁定结构的侧视图;并且图16(b)是所述锁定结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4到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4到图11所示,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A包括:第一连接器壳体10;第二连接器壳体20,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10相嵌合和相脱离;以及操作杆30,其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上,并且通过旋转,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和第一连接器壳体10之间施加嵌合力和脱离力。
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的两侧表面上,突出有一对凸轮销11。第一连接器壳体10具有一连接器嵌合室10a,该连接器嵌合室的上表面是敞开的。在所述连接器嵌合室10a内,设置有两个内部端子罩部12。在各内部端子罩部12中,各自布置有一侧主端子13。每个主端子13都是阴端子。
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中,外部端子罩部15设置在连接器嵌合室10a的外部。这个外部端子罩部15的上部是敞开的。在所述外部端子罩部15内,布置有两个信号端子16作为一侧端子。这两个信号端子16的详细配置将在后面描述。
在外部端子罩部15的两个侧壁上,凸设有第一锁定部LK1的第一被卡合部17。第一锁定部LK1由第一被卡合部17和以下将会描述的第一卡合部37组成,并且将操作杆30锁定在一个第二操作位置处。由于外部端子罩部15的侧壁的缝隙15a,使得第一被卡合部17易于偏斜和变形。
第二连接器壳体20包括:壳体本体21,其内部收容有一保险丝2;以及盖22,其装接到所述壳体本体21的上表面上。壳体本体21这样地形成,其尺寸/形状使得壳体本体21本身可以与第一连接器壳体10的连接器嵌合室10a相嵌合和分离。在壳体本体21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另一侧主端子23。各主端子23是阳端子。各主端子23从壳体本体21向下突出。所述两个主端子23通过保险丝2互相连接。主电路开关SW1由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侧的两个主端子和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侧的两个主端子23构成。
在壳体本体21的两侧表面上,凸设有一对转动支撑轴24。在壳体本体21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一对卡合突起25。各个卡合突起25是具有低高度的圆弧状突起。
在壳体本体21上,凸设有第二锁定部LK2的第二卡合部26。第二锁定部LK2由第二卡合部26和后述的第二被卡合部41构成,并且将操作杆30锁定在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第二卡合部26设置于锁定解除操作部27中。锁定解除操作部27通过操作者的按压力可偏转并且可变形。在锁定解除操作部27和第二卡合部26的后侧上,形成有使其可以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空间28。以这种方式,当锁定解除阻止部38并非位于如锁定解除位置的后方处时,锁定解除操作部27操作为被操作者的手指等按压,从而能够将第二卡合部26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
操作杆30包括:一对臂板部31;一连接部32,在转动顶端侧上使所述一对臂板部31相互连接;和一操作部33。一对转动接收部34设置于所述一对臂板部31中。第二连接器壳体20的一对转动支撑轴24枢轴地支撑在所述一对转动接收部34上。以这样的方式,操作杆30支撑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上使其可以自由地旋转。在所述一对臂板部31中,形成有一对凸轮槽35。第一连接器壳体10的凸出销11插入到所述一对凸轮槽35中。
如图7和图10所示,每一凸轮槽35具有:一入口直线部35a,其允许每一个凸轮销11进入;一曲线部35b,其与所述入口直线部35a相连并且其与每个转动接收部34的中心的距离逐渐变化;和一圆弧部35c,其与曲线部35b相连并且与转动接收部34的中心具有一固定的距离。
当所述凸轮销11在凸轮槽35中移动时,操作杆30在第一操作位置与经过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的第二操作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操作位置处,凸轮销11位于入口直线部35a处。在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凸轮销11位于曲线部35b和圆弧部35c之间的分界位置处。在第二操作位置处,凸轮销11位于圆弧部35c的最深的位置处。
就是说,操作杆30在第一操作位置和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之间转动的过程中,凸轮销11移动到曲线部35b,嵌合力或分离力施加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0之间,第一连接器壳体10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0在互相嵌合或互相分离的方向上移动。操作杆30在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转动的过程中,凸轮销11移动到圆弧部35c,嵌合力或分离力并未施加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0之间,并且该第一连接器壳体10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0并非在互相嵌合或互相分离的方向上移动。
在所述一对臂板部31的每个壁板部31中,在其两个位置上,设置有定位保持孔36。在操作杆30中,卡合突起25在第一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的每个位置处与其中一个位置保持孔36卡合。以这样的方式,操作杆30通过定位保持力而定位在第一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处。
在一对臂板部31的转动顶端侧上,并且在其下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锁定部LK1的一对第一卡合部37。所述一对第一卡合部37形成为能够通过操作者对操作杆30施加的转动力来解除其锁定。在连接部32上,设置有板状锁定解除阻止部38。
在杠杆操作部33的下部上,设置有一罩部39。罩部39朝下开口。在所述罩部39内,布置有两个信号端子40作为另一侧端子。所述两个信号端子40的详细配置将在后面描述。这样的信号电路开关SW1由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侧上的两个信号端子16和在操作杆30侧上的两个信号端子40构成。
在杠杆操作部33上,设置有第二锁定部LK2的第二被卡合部41。
接下来,将要对与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A相关的供电电路系统进行简要说明。在供电单元(未示出)和负载单元(未示出)之间,主电路开关SW1和通过信号电路开关SW2来接通/断开的继电器(未示出)串联连接。因此,供电电路以主电路开关SW1和信号电路开关SW2两者都变成接通状态的方式变成接通状态。在其它的开关状态下,供电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对利用上述构造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A的供电电路的导通操作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使其中操作杆30被设定在第一操作位置处的第二连接器壳体20位于第一连接器壳体10的连接器嵌合室10a。然后,如图5和图6所示,将第二连接器壳体20插入到第一连接器壳体10的连接器嵌合室10a中,并且凸轮销11被插入到操作杆30的凸轮槽35的入口直线部35a中。连接器壳体10和20变成连接器的临时嵌合状态。
然后,将操作杆30从第一操作位置旋转到第二操作位置侧。于是,凸轮销11在凸轮槽35中移动,嵌合力被施加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和第一连接器壳体10之间,并且该第二连接器壳体20被逐渐插入到第一连接器壳体10的连接器嵌合室10a中。
当操作杆30旋转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时,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被卡合部41越过第二卡合部26,第二锁定部LK2变为锁定位置,并且第一连接器壳体10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0变成彼此完全嵌合状态。在从第一操作位置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的过程中,两个主端子13和23开始互相接触,并且这种接触在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完成。在操作杆30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主电路开关SW1变为接通状态。
当操作杆30从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旋转到第二操作位置时,如图9到图11所示,锁定解除阻止部38进入弹性变形空间28,另外,第一卡合部37越过第一被卡合部17,并且第一锁定部LK1变成锁定位置。在操作杆30从连接器嵌合位置旋转到第二操作位置的过程中,两个信号端子16和40开始互相接触,并且这种接触在第二操作位置处完成。在操作杆30的第二操作位置处,信号电路开关SW2变为接通状态。就是说,供电电路在操作杆30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是不导通的,并且直到操作杆30转动到第二操作位置才变为导通状态。
接下来,对利用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A的供电断开操作做说明。如图9到图11所示,在操作杆30位于第二操作位置处的状态下,操作杆30在比在第一卡合部37和第一被卡合部17之间的锁紧力更大的转动力下旋转。于是,第一卡合部37和第一被卡合部17之间的锁定被解除,并且操作杆30能够转动。以这种方式,如图7和图8所示,操作杆30旋转到连接器的完全嵌合操作位置。当操作杆30旋转到所述连接器完全嵌合操作位置时,操作杆30的第二被卡合部41与所述第二卡合部26卡合,并且第二锁定部LK2变成锁定状态。以这样的方式,一经抑制了操作杆30的转动。在操作杆30从第二操作位置旋转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的过程中,两个信号端子16和40逐渐分开,并且在操作杆30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所述两个信号端子16和40进入完全不互相接触。因此,在操作杆30的连接器完全嵌合操作位置处,信号电路开关SW2变成断开状态。供电电路在该操作杆30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变成不导通。
此外,通过操作杆30从第二操作位置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的转动,操作杆30的锁定解除阻止部38从第一连接器壳体10的弹性变形空间28离开。
接下来,锁定解除操作部27通过利用弹性变形空间28而弹性变形,第二锁定部LK2的第二卡合部26移位到锁定解除位置,并且其与第二被卡合部41的锁定被解除。以这种方式,允许操作杆30向第一操作位置侧的转动,并且操作杆30转动到该第一操作位置。在操作杆30从连接器嵌合位置向第一操作位置的转动中,通过凸轮槽35和凸轮销11,分离力施加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和第一连接器壳体10之间,并且该第二连接器壳体20逐渐从第一连接器壳体10的连接器腔10a拔出。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操作杆30的第一操作位置处,第一连接器壳体10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0变为彼此临时嵌合状态。在从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到第一操作位置的过程中,第一连接器壳体10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0的主端子13和23逐渐不互相接触,并且在第一操作位置变成彼此完全无接触状态。因此,在操作杆30的第一操作位置处,主电路开关SW1变成断开状态。
如上所述,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A包括:第一连接器壳体10;第二连接器壳体20;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上的操作杆30;主电路开关SW1,其具有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0上的主端子13和23、在操作杆30的第一操作位置处变为断开状态,而在操作杆30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处变为接通状态;信号电路开关SW2,其具有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操作杆30中的信号端子16和40、在操作杆30的第一操作位置和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变为断开状态,而在操作杆30的第二操作位置处变为接通状态;第一锁定部LK1,其将操作杆30锁定在第二操作位置处;第二锁定部LK2将操作杆30锁定在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以及锁定解除操作部27,能够通过操作解除第二锁定部LK2的锁定状态。
因此,操作杆通过转动操作从第一操作位置经过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移动到第二操作位置。因此,所需的操作空间变窄达操作杆30不滑动的量,另外,由于不需要滑动机构部,所以简化了包括所述金属模具的结构。此外,操作杆30从第二操作位置旋转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并且在操作杆30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执行锁定解除操作部27的操作,从而第二锁定部LK2移位到锁定解除位置,否则,操作杆30不能旋转到第一操作位置。因此,能够确保在操作杆30从第二操作位置到第一操作位置的操作中的时间滞后,即,从断开信号电路开关SW2时到断开主电路开关SW1时的时间滞后。因此,不会发生诸如由在断开信号电路开关SW2后在供电电路中的残留电量引起火花之类的故障。
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A具有锁定解除阻止部38,其阻止所述第二锁定部LK2在所述操作杆30的第二操作位置处向锁定解除位置移动,并且允许所述第二锁定部LK2在所述操作杆30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向锁定解除位置移动。因此,直到操作杆30从第二操作位置旋转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后,第二卡合部26才能移到锁定解除位置。因此,在操作杆30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插入了将第二锁定部LK2的第二卡合部26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的操作,并且能够确实地保证操作杆30从第二操作位置到第一操作位置的操作中的时间间隔,即,从信号电路开关SW2断开到主电路开关SW1断开之间的时间间隔。因此,在能够有效地避免诸如由在信号电路开关SW2断开后在供电电路中的残留电量引起火花之类故障的发生。
操作杆30配置为通过其在第一操作位置和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之间的转动来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和第一连接器壳体10之间施加嵌合力和分离力,并且通过其在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转动而不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和第一连接器壳体10之间施加嵌合力和分离力。因此,凸轮槽35设置为:在操作杆30从第二操作位置旋转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的过程中,一对主端子13和23完全不能移动,而信号开关SW2可以被断开。在供电电路变为断开状态后,在操作杆30从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旋转到第一操作位置的过程中,主电路开关SW1的一对主端子13和23首次移动。因此,可以防止当主电路开关SW1和信号电路开关SW2两者均接通,即,供电电路导通时,由于主电路开关SW1的主端子13和23移动而引起的故障。
操作者可以通过对操作杆30施加转动力来解除第一锁定部LK1的锁定,并且能够通过操作者的压力解除第二锁定部LK2的锁定。因此,操作者能够不用工具、夹具等来执行操作杆30从第一操作位置到第二操作位置的操作。
(第二实施例)
图12和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B与所述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A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第一锁定部LK1和第二锁定部LK2的构造。
就是说,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锁定部LK1的第一被卡合部17和第二锁定部LK2的第二卡合部26设置于第二连接器壳体20的锁定解除操作部27中。锁定解除操作部27通过操作者的压力而偏转并且可变形。在锁定解除操作部27和第二卡合部26的后侧,形成使其可以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空间28。以这种方式,当锁定解除阻止部38不位于作为锁定解除位置的后部,锁定解除操作部27操作为被操作者的手指等等按压,从而能够将第二卡合部26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
另外,第一锁定部LK1的第一卡合部37和第二锁定部LK2的第二被卡合部41在锁定解除操作部中从彼此相反的方向进入卡合位置。然后,第一锁定部LK1的第一卡合部37在进入弹性变形空间28的位置处与第一被卡合部17卡合。就是说,第一锁定部LK1的第一卡合部37也用作为第一实施例的锁定解除阻止部。在操作杆30第二操作位置(图13的位置)处,第二锁定部LK2的第二卡合部26向锁定解除位置的移动被阻止,并且在操作杆30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图12的位置)处,允许第二锁定部LK2的第二卡合部26向锁定解除位置移动。
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似,因此,在此省略重复说明。在图12和图13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构成位置而实现其明确化。
在第二实施例中,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效果。就是说,在信号电路开关SW2断开后,不会发生诸如由在供电电路中的残留电量引起火花之类的故障。防止了主电路开关SW1的主端子13和23在供电电路导通时移动的故障。操作者能够无需利用工具、夹具等来执行操作杆30从第一操作位置到第二操作位置的操作。
第一锁定部LK1也用作为锁定解除阻止部,因此可以实现结构的简单化。
(第三实施例)
图14到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C与所述供电电路断开装置1A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第一锁定部LK1和第二锁定部LK2的构造。
就是说,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以与第二实施例相似的方式,第一锁定部LK1的第一被卡合部17和第二锁定部LK2的第二卡合部26设置于第二连接器壳体20的锁定解除操作部27中。锁定解除操作部27可通过操作者的按压力分别在图16的方及其相反方向R2偏转和形变。在锁定解除操作部27和第二卡合部26的后侧上,形成有允许锁定解除操作部27和第二卡合部26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空间。以这种方式,当锁定解除阻止部38并非位于作为所述锁定解除位置的所述后部时,锁定解除操作部27操作为被操作者的手指等按压,从而能够将第二卡合部26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
另外,以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的相似方式,第一锁定部LK1的第一卡合部37和第二锁定部LK2的第二被卡合部41在锁定解除操作部从相反的方向进入进入其卡合位置。然后,第一锁定部LK1的第一卡合部37在进入弹性变形空间28的位置处与第一被卡合部17卡合。就是说,第一锁定部LK1的第一卡合部37也用作为第一实施例的锁定解除阻止部。在操作杆30第二操作位置(图15的位置)处,第二锁定部LK2的第二卡合部26向锁定解除位置的移动被阻止,并且在操作杆30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图14的位置)处,允许第二锁定部LK2的第二卡合部26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
此外,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不同,第一锁定部LK1的第一卡合部37和第一被卡合部17被构造成:使得它们之间的锁定不能通过操作者对操作杆30施加转动力来解除,而是可以通过操作者的手指等的按压力使锁定解除操作部27偏转来解除该锁定。就是说,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一锁定部LK1和第二锁定部LK2构成为能够通过操作者的按压力来解除其锁定。
此外,第一锁定部LK1和第二锁定部LK2的锁定解除方向是不同的方向。具体地说,第一锁定部LK1的锁定可以通过使锁定解除操作部27在R1的箭头方向上偏转来解除,第二锁定部LK2的锁定可以通过使锁定解除操作部27在R2的箭头方向上偏转来解除。
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似,因此在此不作赘述。在图14和图15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构成部位,并且实现其明确化。
同样地在第三实施例中,能够获得上述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效果。就是说,在信号电路开关SW2关掉后,不会发生诸如由在供电电路中的残留电量引起火花之类的故障。防止了主电路开关SW1的主端子13和23在供电电路导通时移动的故障。操作者能够不用工具、夹具等来执行操作杆30从第一操作位置到第二操作位置的操作。
第一锁定部LK1也用作为锁定解除阻止部,因此可以实现结构的简单化。
第一锁定部LK1和第二锁定部LK2构成为能够通过操作者的按压力解除其锁定。因此,第一锁定部LK1的锁定解除和第二锁定部LK2的锁定解除而后者仅仅能够通过操作者明确的锁定解除操作来执行,因此更进一步地增加了安全性。
第一锁定部LK1和第二锁定部LK2两者设置在锁定解除操作部27上,第一锁定部LK1和第二锁定部LK2的锁定解除方向是不同的方向。因此,只有通过操作者更加明确的锁定解除操作才能执行第一锁定部LK1的锁定解除和第二锁定部LK2的锁定解除两者;因此,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安全性。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操作杆通过转动操作从第一操作位置经过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移动到第二操作位置。因此,由于操作杆不滑动,需要的操作空间变窄了,另外,由于不需要滑动机构部,包括金属模具的结构可以变得简单化。此外,操作杆从第二操作位置旋转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并且在操作杆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执行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从而第二锁定部移位到锁定解除位置,否则,操作杆不能旋转到第一操作位置。因此,能够确保在操作杆从第二操作位置到第一操作位置的操作中的时间滞后,即,在信号电路开关断开到主电路开关断开之间的时间滞后。因此,在信号电路开关SW2断开后,不会发生诸如由在供电电路中的残留电量引起火花之类的故障。

Claims (7)

1.一种供电电路断开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器壳体;
第二连接器壳体,该第二连接器壳体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嵌合和分离;
操作杆,该操作杆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上、通过该操作杆在第一操作位置和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之间的转动在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和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之间施加嵌合力和分离力,并且从所述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向第二操作位置转动;
主电路开关,该主电路开关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上的主端子、在所述操作杆的第一操作位置处变为断开状态,而在所述操作杆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处变为接通状态;
信号电路开关,该信号电路开关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和所述操作杆上的信号端子、在所述操作杆的第一操作位置和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变为断开状态,而在所述操作杆的第二操作位置处变为接通状态;
第一锁定部,该第一锁定部将所述操作杆锁定在第二操作位置处;
第二锁定部,该第二锁定部将所述操作杆锁定在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以及
锁定解除操作部,通过该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该锁定解除操作部能够解除所述第二锁定部的锁定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还包括:
锁定解除阻止部,在所述操作杆的第二操作位置处,该锁定解除阻止部阻止所述第二锁定部向锁定解除位置移动,而在所述操作杆的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处,该锁定解除阻止部允许所述第二锁定部向锁定解除位置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
其中,所述操作杆被构造成:通过该操作杆在第一操作位置和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之间的转动而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和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之间施加嵌合力和分离力,并且通过该操作杆在连接器嵌合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位置之间的转动,不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和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之间施加嵌合力和分离力。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
其中,通过操作者对所述操作杆施加的转动力,所述第一锁定部能够解除该第一锁定部的锁定,并且过操作者的按压力,所述第二锁定部能够解除该第二锁定部的锁定。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都能够通过操作者的按压力解除该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的锁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都设置于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中,并且,
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的锁定解除方向彼此不同。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断开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部也用作所述锁定解除阻止部。
CN201180003969.9A 2010-11-09 2011-09-13 供电电路断开装置 Active CN102612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1101 2010-11-09
JP2010-251101 2010-11-09
JP2011-034397 2011-02-21
JP2011034397A JP5707166B2 (ja) 2010-11-09 2011-02-21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PCT/JP2011/070839 WO2012063549A1 (ja) 2010-11-09 2011-09-13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2726A CN102612726A (zh) 2012-07-25
CN102612726B true CN102612726B (zh) 2014-12-03

Family

ID=46050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3969.9A Active CN102612726B (zh) 2010-11-09 2011-09-13 供电电路断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86024B2 (zh)
EP (1) EP2639807B1 (zh)
JP (1) JP5707166B2 (zh)
CN (1) CN102612726B (zh)
WO (1) WO20120635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86577B2 (ja) * 2010-11-15 2015-03-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JP5626136B2 (ja) * 2011-06-15 2014-11-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5872824B2 (ja) * 2011-09-12 2016-03-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5753465B2 (ja) * 2011-09-12 2015-07-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係合体
EP2672573B1 (en) * 2012-06-05 2016-12-07 Tyco Electronics France SAS Plug for mating a receptacle of a Manual service disconnect
JP6130113B2 (ja) * 2012-09-14 2017-05-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DE102012218034A1 (de) * 2012-10-02 2014-04-03 Robert Bosch Gmbh Steckverbindung
JP5843167B2 (ja) * 2012-11-15 2016-01-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5848849B2 (ja) 2013-02-14 2016-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装置
JP5881891B2 (ja) * 2013-03-14 2016-03-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組付構造及び電気接続箱
DE112014001321T5 (de) * 2013-03-14 2016-01-14 Yazaki Corporation Elektronikkomponenten-Anordnungsaufbau und elektrischer Anschlusskasten
JP2014207821A (ja) * 2013-04-15 2014-10-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及び電子部品の組付構造
JP6138560B2 (ja) * 2013-04-15 2017-05-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組付構造及び電気接続箱
JP6309804B2 (ja) * 2014-03-28 2018-04-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KR101503507B1 (ko) * 2014-04-09 2015-03-18 주식회사 경신 차량용 커넥터
US9748695B2 (en) 2014-04-30 2017-08-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igh voltage connector assembly
JP6377425B2 (ja) * 2014-06-20 2018-08-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US9397459B2 (en) * 2014-08-15 2016-07-19 Lear Corporation Manual service disconnect with screw cover
JP6537805B2 (ja) * 2014-10-29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KR102228860B1 (ko) * 2014-11-10 2021-03-17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레버타입 커넥터
JP6388165B2 (ja) * 2015-07-02 2018-09-1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サービスプラグ
CN105098483B (zh) * 2015-07-13 2018-01-12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连接器插头端按钮式分段锁定装置
JP6164265B2 (ja) * 2015-09-07 2017-07-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6367779B2 (ja) * 2015-10-20 2018-08-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US9431771B1 (en) * 2015-11-04 2016-08-3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magnetically shielded connector system
JP6200933B2 (ja) * 2015-11-10 2017-09-20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492030B2 (ja) * 2016-05-30 2019-03-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572188B2 (ja) * 2016-09-07 2019-09-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6268620B1 (ja) * 2016-09-16 2018-01-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18195441A (ja) * 2017-05-17 2018-12-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JP2019003916A (ja) 2017-06-20 2019-01-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プラグ
JP6580629B2 (ja) 2017-06-20 2019-09-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プラグ
JP6647739B2 (ja) * 2017-08-25 2020-02-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とコネクタカバーとの組み付け構造
JP6910899B2 (ja) 2017-09-08 2021-07-28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DE102018109530A1 (de) * 2018-04-20 2019-10-24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lastfreien Trennen einer Steckverbindung
JP6762340B2 (ja) * 2018-06-12 2020-09-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6793683B2 (ja) * 2018-06-14 2020-12-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6793684B2 (ja) * 2018-06-19 2020-12-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US10340635B1 (en) * 2018-07-18 2019-07-02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luggable and unpluggable device and handle for the same
CN109904679A (zh) * 2019-02-20 2019-06-18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的锁紧机构
US11217939B2 (en) * 2019-06-06 2022-01-04 Yazaki Corporation Power circuit shut off device
JP6993393B2 (ja) * 2019-10-31 2022-01-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22069904A (ja) * 2020-10-26 2022-05-1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組立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9970B2 (en) * 2001-09-25 2003-09-16 Yazaki Corporation Lever fitting-type manual disconnector
US6982393B2 (en) * 2003-11-10 2006-01-03 Yazaki Corporation Lever fitting-type power supply circuit breaker
CN101226833A (zh) * 2007-01-17 2008-07-2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电路连接器及电源电路的连接方法
CN101242053A (zh) * 2007-02-05 2008-08-13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带有杠杆的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44631A1 (en) * 1993-05-13 1997-12-19 Molex Inc IC pack connector apparatus with switch means
US6361356B1 (en) * 2000-10-03 2002-03-2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JP3820354B2 (ja) * 2001-05-16 2006-09-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2002343502A (ja) * 2001-05-18 2002-11-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3100382A (ja) * 2001-09-25 2003-04-04 Yazaki Corp レバー嵌合式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2004343061A (ja) * 2003-03-24 2004-12-02 Schroff Gmbh 組立体支持体に差し込み、組立体支持体から引き抜く差込組立体
JP4943995B2 (ja) * 2007-11-05 2012-05-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KR100952433B1 (ko) * 2007-11-21 2010-04-14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레버타입 커넥터 어셈블리 및 그 조립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9970B2 (en) * 2001-09-25 2003-09-16 Yazaki Corporation Lever fitting-type manual disconnector
US6982393B2 (en) * 2003-11-10 2006-01-03 Yazaki Corporation Lever fitting-type power supply circuit breaker
CN101226833A (zh) * 2007-01-17 2008-07-2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电路连接器及电源电路的连接方法
CN101242053A (zh) * 2007-02-05 2008-08-13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带有杠杆的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63549A1 (ja) 2012-05-18
EP2639807A1 (en) 2013-09-18
US20130237078A1 (en) 2013-09-12
US8986024B2 (en) 2015-03-24
EP2639807A4 (en) 2014-05-07
JP5707166B2 (ja) 2015-04-22
JP2012119292A (ja) 2012-06-21
EP2639807B1 (en) 2019-03-27
CN102612726A (zh) 2012-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2726B (zh) 供电电路断开装置
JP5872824B2 (ja)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5732315B2 (ja)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US6755673B2 (en) Lever fitting type power supply circuit breaking apparatus
CN105703165B (zh) 用于电源电路的连接系统和用于充电其的电动车辆的设备
US6619970B2 (en) Lever fitting-type manual disconnector
EP2535913B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cut-off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US9171685B2 (en) Power source circuit shutoff apparatus
JP5650971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3798280B2 (ja) レバー嵌合式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2019515412A (ja) 小型連結型電気ソケット
JP2019003915A (ja) サービスプラグ
JP2013016426A (ja) 回路遮断装置
JP6557454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KR20190140847A (ko) 전원 회로 차단 장치
US20100183365A1 (en) Assembly and Mounting Rack
JP2012104338A (ja)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2014051239A (ja) 回路導通遮断装置
KR102308811B1 (ko) 서비스 플러그
JP2023156650A (ja) サービスプラグ
JP2016006723A (ja)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