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5092B -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 Google Patents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5092B
CN102575092B CN201080042166.XA CN201080042166A CN102575092B CN 102575092 B CN102575092 B CN 102575092B CN 201080042166 A CN201080042166 A CN 201080042166A CN 102575092 B CN102575092 B CN 1025750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plastic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graft copolymer
rubber
flame retar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21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5092A (zh
Inventor
中本正仁
手塚康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o UM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MG AB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MG ABS Ltd filed Critical UMG AB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75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5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5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5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1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8Ingredients agglomerated by treatment with a bind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08L55/02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Abstract

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碳酸酯树脂(A)50~90质量%;通过使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单元和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单元与橡胶质聚合物(B1)接枝聚合而得到的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0~50质量%(其中,(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为100质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的合计100质量份为6~22质量份的、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根据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能够提供成型性优异,成型时的气体产生少,而且能够提高得到的成型品的刚性、制品落下时的抗冲击性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Description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笔记本型的个人电脑、液晶投影仪、便携设备的壳体等的材料使用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9年9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218504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笔记本型的个人电脑、液晶投影仪、便携设备等的电子设备壳体的材料,广泛地使用了ABS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等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或者用无机填充剂将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增强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一般地,作为制造壳体的方法,采用了通过能够某种程度上自由地成型形状的注射成型将上述树脂组合物成型的方法。
近年来,电子设备中,要求进一步的轻质化、薄型化,而且要求也能够充分地耐受装入皮包等中的状态下的冲击、载荷。为了满足该要求,对于在壳体中使用的树脂,不仅是高的刚性和抗冲击性,而且制品落下时的抗冲击性高也成为了必需。
其中,已知制品落下时的抗冲击性与UL1950标准的落球试验等中测定的面冲击强度的相关性高,与Izod冲击强度或Charpy冲击强度的相关性低。因此,对于在壳体中使用的树脂,不是要求高Izod冲击强度或Charpy冲击强度,而是要求高的面冲击强度。
以往使用的电子设备壳体用树脂材料中,没有用无机填充剂增强的ABS树脂、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的刚性低,不能应对近年的电子设备壳体的薄壁化的要求。
此外,有时作为电子设备壳体用树脂材料,也使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但刚性和质量的平衡不充分。
因此,作为电子设备壳体用材料,研究了用碳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但是,以往的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刚性高,实现轻质化,但作为壳体用材料,具有脆、容易开裂的缺点。
因此,作为克服该缺点的手段,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含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用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碳纤维、和具有从羧基、羧酸酐基、环氧基和唑啉基中选择的至少1种官能团的润滑剂的树脂组合物。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了用在甲醇中溶解的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碳纤维,但只使用其,不能实现高抗冲击性(Izod冲击强度)。此外,专利文献1的碳纤维没有使面冲击强度提高。并且,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树脂组合物,由于含润滑剂,因此具有成型时的气体产生量多的缺点。
此外,作为与专利文献1不同的手段,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含聚碳酸酯树脂、含有橡胶的聚合物、用聚酰胺系集束剂集束的碳纤维的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作为专利文献2中的含有橡胶的聚合物,使用了具有碳数1~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以丁二烯、苯乙烯为主原料的MBS树脂或由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组成的MAS树脂。作为聚酰胺系集束剂,使用了尼龙3、尼龙4、尼龙6、尼龙66等。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不能提高面冲击强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407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60-880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成型性优异,成型时的气体产生少,而且能够使得到的成型品的刚性、制品落下时的抗冲击性(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提高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刚性和制品落下时的抗冲击性高的成型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包含以下的方案。
[1]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聚碳酸酯树脂(A)50~90质量%,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0~50质量%(其中,(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为100质量%),和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的合计100质量份,6~22质量份的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所述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包含具有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单元和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单元的接枝聚合物(B2)与橡胶质聚合物(B1)接枝聚合的接枝共聚物(B’)。
[2]如[1]中所述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磷酸酯系阻燃剂(E)。
[3]如[2]中所述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磷酸酯系阻燃剂(E)的质量平均分子量为326以上、800以下。
[4]如[1]~[3]的任一项中所述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是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碳纤维。
[5]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将如[1]~[4]的任一项中所述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加工而成。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性优异,成型时的气体产生少,而且能够使得到的成型品的刚性、制品落下时的抗冲击性(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提高。
本发明的成型品的刚性和制品落下时的抗冲击性高。
具体实施方式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碳酸酯树脂(A)、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和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作为必要成分。
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将由聚碳酸酯树脂(A)和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组成的成分称为树脂主成分(C)。
<聚碳酸酯树脂(A)>
聚碳酸酯树脂(A)是由二羟基二芳基烷烃得到的树脂,可任意地支化。
聚碳酸酯树脂(A)采用公知的方法制造。例如,采用使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与光气或碳酸的二酯反应的方法、熔融聚合法制造。此外,也可使用从CD等再循环的聚碳酸酯树脂。
作为二羟基二芳基烷烃,可使用例如相对于羟基在邻位的位置具有烷基的二羟基二芳基烷烃。作为二羟基二芳基烷烃的优选的具体例,可列举4,4-二羟基2,2-二苯基丙烷(即,双酚A)、四甲基双酚A和双-(4-羟基苯基)-对-二异丙基苯等。
此外,分支的聚碳酸酯通过在构成聚碳酸酯树脂的二羟基化合物中,将例如0.2~2摩尔%用多羟基化合物置换而制造。作为多羟基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间苯三酚、4,6-二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烯、4,6-二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烷、1,3,5-三-(4-羟基苯基)-苯等。
聚碳酸酯树脂(A)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聚碳酸酯树脂(A)的粘度平均分子量(Mv)优选为15,000~35,000。如果聚碳酸酯树脂(A)的粘度平均分子量为15,000以上,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抗冲击性变得更高,如果为35,000以下,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变得更高。
此外,聚碳酸酯树脂(A)的粘度平均分子量(Mv),从机械强度、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流动性的平衡特别优异出发,更优选为17,000~25,000。
[聚碳酸酯树脂(A)的含量]
树脂主成分(C)中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含量为50~90质量%,优选为80~90质量%(其中,(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为100质量%。)。如果聚碳酸酯树脂(A)的含量小于50质量%,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抗冲击性降低,如果超过90质量%,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降低。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是通过使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单元和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单元与橡胶质聚合物(B1)进行接枝聚合反应而得到的反应生成物。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包含具有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单元和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单元的接枝聚合物(B2)与橡胶质聚合物(B1)接枝聚合的接枝共聚物(B’)、和具有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单元和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单元但不具有橡胶质聚合物(B1)的聚合物(B”)。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的丙酮不溶分、丙酮可溶分]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包含对丙酮不溶的“丙酮不溶分”和对丙酮可溶的“丙酮可溶分”。
丙酮不溶分包含具有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单元和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单元的接枝聚合物(B2)与橡胶质聚合物(B1)接枝聚合的接枝共聚物(B’)。
丙酮可溶分包含具有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单元和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单元但不具有橡胶质聚合物(B1)的聚合物(B”)。上述聚合物(B”)是与构成接枝聚合物(B2)的单体同样的单体组成的聚合物,没有与橡胶质聚合物(B1)接枝聚合。
[橡胶质聚合物(B1)]
作为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中的橡胶质聚合物(B1),可列举例如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橡胶、表氯醇橡胶、二烯-丙烯酸系复合橡胶、有机硅(聚硅氧烷)-丙烯酸系复合橡胶等。这些中,由于由上述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品的镀敷性能良好,因此优选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丙烯酸系橡胶、二烯-丙烯酸系复合橡胶、有机硅-丙烯酸系复合橡胶。
其中,上述二烯-丙烯酸系复合橡胶的二烯成分含50质量%以上的丁二烯单元,具体地,为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等。
二烯-丙烯酸系复合橡胶中的丙烯酸系橡胶成分是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f)和多官能性单体(g)聚合而成的。
本说明书中,所谓“(甲基)丙烯酸酯”意味着在α位结合了氢原子的丙烯酸酯和在α位结合了甲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一方或两方。
其中,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f),可列举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这些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多官能性单体(g),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氰脲酸三烯丙酯、异氰脲酸三烯丙酯等。这些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二烯-丙烯酸系复合橡胶的复合化结构,可列举二烯系橡胶的核层的周围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橡胶被覆的核壳结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橡胶的核层的周围用二烯系橡胶被覆的核壳结构、二烯系橡胶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橡胶相互络合的结构、二烯系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无规排列的共聚结构等。
上述有机硅-丙烯酸系复合橡胶的有机硅成分以聚有机硅氧烷作为主成分,其中,优选含有乙烯基聚合性官能团的聚有机硅氧烷。有机硅-丙烯酸系复合橡胶中的丙烯酸系橡胶成分与二烯-丙烯酸系复合橡胶的丙烯酸系橡胶成分同样。
作为有机硅-丙烯酸系复合橡胶的复合化结构,可列举聚有机硅氧烷橡胶的核层的周围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橡胶被覆的核壳结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橡胶的核层的周围用聚有机硅氧烷橡胶被覆的核壳结构、聚有机硅氧烷橡胶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橡胶相互络合的结构、聚有机硅氧烷的链段和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链段相互直线地和立体地彼此结合而成为了网状的橡胶结构的结构等。
橡胶质聚合物(B1),例如,通过使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作用于形成橡胶质聚合物(B1)的单体,进行乳液聚合而调制。根据采用乳液聚合法的调制方法,容易控制橡胶质聚合物(B1)的粒径。
橡胶质聚合物(B1)的平均粒径,由于能够进一步提高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抗冲击性,因此优选为0.1~0.6μm。
此外,橡胶质聚合物(B1)的含量,相对于树脂主成分(C)100质量%,优选为5~25质量%。如果橡胶质聚合物(B1)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抗冲击性,如果为25质量%以下,成型性变得更高,成型品的外观变得良好。
[接枝聚合物(B2)]
接枝聚合物(B2)是在上述接枝共聚物(B’)中,具有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单元和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单元作为必要成分,具有能与它们共聚的单体(c)单元作为任意成分的聚合物部分。对它们的组成比并无特别限制,由于抗冲击性和成型性的平衡优异,优选地,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单元为50~90质量%,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单元为10~50质量%,单体(c)单元为0~40质量%(其中,(a)和(b)和(c)的合计为100质量%)。
作为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可列举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优选为苯乙烯。
作为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可列举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优选为丙烯腈。
作为能与它们共聚的单体(c),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等。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将2种以上并用。
[聚合物(B”)]
上述聚合物(B”)是具有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单元和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单元作为必要成分的聚合物,可具有能与它们共聚的单体(c)单元作为任意成分。上述聚合物(B”)是在使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单元和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单元等与橡胶质聚合物(B1)接枝聚合时同时生成的。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优选地,含70~99质量%的丙酮不溶分,并且作为丙酮可溶分的0.2g/d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25℃下测定的比浓粘度为0.3~0.7dl/g。如果丙酮不溶分为70质量%以上,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外观和成型性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如果为99质量%以下,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撕裂强度提高。
此外,如果丙酮可溶分的上述比浓粘度为0.3dl/g以上,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撕裂强度提高,如果为0.7dl/g以下,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外观和成型性进一步改善。
再有,丙酮可溶分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将接枝共聚物混合物2.5g浸渍于丙酮90ml中,在65℃下加热3小时后,使用离心分离机,在1500rpm下离心分离30分钟。然后,将上层澄清液除去,用真空干燥机在65℃下将残分干燥12小时,精称干燥后的试料。由其质量差分([接枝共聚物混合物2.5g]-[干燥后的试料的质量]),能够求出丙酮可溶分对于接枝共聚物混合物的含有比率(%)。
比浓粘度是制成0.2g/d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25℃下测定。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的制造方法]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通过使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和根据需要的其他单体(c)与橡胶质聚合物(B1)进行接枝聚合反应而得到。
对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的聚合方法并无限制,优选乳液聚合法。此外,接枝聚合时,为了调节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的分子量、接枝率,可添加各种链转移剂。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的含量]
树脂主成分(C)中的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的含量为10~50质量%,优选为10~20质量%(其中,(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为100质量%。)。如果树脂主成分(C)中的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的含量小于10质量%,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不充分,如果超过50质量%,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阻燃性降低。
<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
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通过实施用水溶性聚酰胺被覆未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的表面的表面处理而得到。
作为未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可以列举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无机纤维、对无机纤维进行了金属涂布的产物、硅灰石、滑石、云母、玻璃薄片、玻璃珠、钛酸钾、碳酸钙、碳酸镁、炭黑、ケツチエンブラツク等无机物、铁、铜、锌、铝等金属、合金和它们的氧化物的纤维、粉末等。作为未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的优选的形态,可列举纤维状的无机填充材料,这些中,优选以少量的配合获得高刚性的碳纤维。此外,碳纤维中,更优选为短切纤维。
无机填充材料(D)可1种单独地使用,也可将2种以上并用。
作为水溶性聚酰胺,可列举在主链或侧链具有叔胺的聚酰胺、在主链具有聚亚烷基二醇成分的聚酰胺。
为了得到具有叔胺的聚酰胺,可使用主链中含叔胺的单体(例如氨基乙基哌嗪、双氨基丙基哌嗪等)、侧链中含叔胺的单体(例如α-二甲基氨基ε-己内酰胺等)。
更优选在水溶性聚酰胺中进一步添加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的一例,可列举甜菜碱型的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这样的水溶性聚酰胺,例如,松本油脂制药(株)制“KP2007”、“KP2021A”、东レフアインケミカル社制“AQナイロン”等已市售。
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的含量,相对于树脂主成分(C)100质量份,为6~22质量份,优选为6~20质量份。如果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的含量小于6质量份,不能充分地改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刚性等,如果超过22质量份,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下降。
<抗冲击性改进剂(F)>
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含有聚酯树脂作为抗冲击性改进剂(F)。作为聚酯树脂,主要具有碳数8~22个的芳香族二羧酸单元、和碳数2~22个的亚烷基二醇单元或亚环烷基二醇单元,这些结构单元的合计为50质量%以上。此外,聚酯树脂可根据需要含己二酸、癸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聚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聚亚烷基二醇作为结构单元。
作为优选的聚酯树脂,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这些聚酯树脂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将2种以上并用。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抗冲击性改进剂(F)的含量,相对于树脂主成分(C)100质量份,优选为1~10质量份,更优选为3~7质量份。如果抗冲击性改进剂(F)的含量为1质量份以上,能够充分地改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抗冲击性,如果为10质量份以下,能够确保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
<表面外观改进剂(G)>
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含有含缩水甘油基醚单元的聚合物作为表面外观改进剂(G)。作为含缩水甘油基醚单元的聚合物,可列举例如通过具有羟基的化合物与表氯醇的反应得到的缩水甘油基醚型环氧树脂。
作为缩水甘油基醚型环氧树脂,可列举例如双酚型环氧树脂,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脂肪族多元醇的多缩水甘油基醚,联苯型环氧树脂等高分子量体,即具有有下述式(1)所示重复单元的聚合物的树脂(例如含有环氧基的苯氧基树脂)等。
[化1]
(m表示1以上的整数。)
此外,作为双酚型环氧树脂,可列举例如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AD型环氧树脂、具有双酚A和双酚F的结构的环氧树脂等。
作为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可以列举例如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等。
作为脂肪族多元醇的多缩水甘油基醚,可以列举例如亚烷基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例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等)、聚氧化烯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例如二甘醇二缩水甘油基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一缩二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二缩三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等)、甘油三缩水甘油基醚等。
这些缩水甘油基醚型环氧树脂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将2种以上并用。
优选的含缩水甘油基醚单元的聚合物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具有双酚A和双酚F的结构的环氧树脂、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含有环氧基的苯氧基树脂。如果使用这些优选的聚合物,表面外观进一步改善。
作为含缩水甘油基醚单元的聚合物,可使用常温(20℃)下为液体的聚合物、为半固形状的聚合物、为固形状的聚合物,如果考虑挤出加工时的作业性等,优选固形状的聚合物。
含缩水甘油基醚单元的聚合物,例如,ジヤパンエポキシレジン(株)制“jER”系列、东都化成(株)制“エポト一ト”系列、“フエノト一ト”系列、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制“AER”系列、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业(株)制“エピクロン”系列等已市售。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表面外观改进剂(G)的含量,相对于树脂主成分(C)100质量份,优选为1~12质量份,更优选为3~9质量份。如果表面外观改进剂(G)的含量为1质量份以上,能够充分改善由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品的表面外观,如果为12质量份以下,能够确保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
<磷酸酯系阻燃剂(E)>
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含有磷酸酯系阻燃剂(E)。
磷酸酯系阻燃剂是由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
[化2]
(R1、R2、R3、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有机基。不过,R1,R2,R3,R4不全部为氢原子。A为2价以上的有机基,p表示0或1,q表示1以上的整数,r表示0以上的整数。)
作为有机基,可列举例如可取代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丁基、辛基等)、环烷基(例如环己基等)、芳基(例如苯基、烷基取代苯基等)。此外,对取代时的取代基数并无限制。作为取代的有机基,可列举例如烷氧基、烷硫基、芳氧基、芳硫基等。此外,可以是将这些取代基组合而成的基团(例如芳基烷氧基烷基)、或、用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等将这些取代基结合组合而成的基团(例如芳基磺酰基芳基等)。
此外,所谓2价以上的有机基,意味着从上述有机基中将与碳原子键合的氢原子的2个以上除去而得到的2价以上的官能团。可列举例如亚烷基、(取代)亚苯基。从碳原子除去的氢原子的位置为任意。
作为磷酸酯系阻燃剂(E)的具体例,可列举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三丁氧基乙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二甲苯)酯、磷酸甲苯基二苯基酯、磷酸二甲苯基二苯基酯、磷酸辛基二苯基酯、磷酸二苯基-2-乙基甲苯基酯、磷酸三(异丙基苯基)酯、レゾルシニル二苯基磷酸酯等。
此外,还可列举作为双酚A双磷酸酯、氢醌双磷酸酯、间苯二酚双磷酸酯、三羟基苯三磷酸酯等的双酚A-双(磷酸二(甲苯)酯)、亚苯基双(磷酸二苯酯)、亚苯基双(磷酸二(甲苯)酯)、亚苯基双(磷酸二(二甲苯)酯)等多磷酸酯。
磷酸酯系阻燃剂(E)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将2种以上并用。
上述具体例中,优选的磷酸酯系阻燃剂(E)为磷酸三(二甲苯)酯、亚苯基双(磷酸二苯酯)、亚苯基双(磷酸二(二甲苯)酯)、亚苯基双(磷酸二(甲苯)酯)、双酚A-双(磷酸二(甲苯)酯),更优选为亚苯基双(磷酸二苯酯)、亚苯基双(磷酸二(二甲苯)酯)。
磷酸酯系阻燃剂(E)中,多磷酸酯例如通过多核酚类(例如双酚A类等)等各种二酚体与正磷酸的脱水缩合得到。作为二酚体,可以列举例如氢醌、间苯二酚、二羟苯基甲烷、二羟苯基二甲基甲烷、二羟基联苯、对,对’-二羟基二苯基砜、二羟基萘等。
磷酸酯系阻燃剂(E)的质量平均分子量,优选为326以上,更优选为550以上。如果质量平均分子量为326以上,能够显现良好的阻燃性,进而如果使用550以上的磷酸酯系阻燃剂,成型性变得更高,而且成型时的气体的产生变得更少,能够得到外观优异的成型品。磷酸酯系阻燃剂的质量平均分子量的上限值,从得到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阻燃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800以下。更优选为690以下。
磷酸酯系阻燃剂(E),例如旭电化工业(株)制“FP”系列、味の素フアインテクノ(株)制“クロニテツクス”系列、ケムチユラジヤパン(株)制“レオフオス”系列、大八化学(株)制“CR”系列、“PX”系列等已市售。
磷酸酯系阻燃剂(E)的含量,相对于树脂主成分(C)100质量份,优选为1~40质量份,更优选为1~25质量份。如果磷酸酯系阻燃剂(E)的含量为1质量份以上,充分地获得高的面冲击强度,如果为40质量份以下,能够充分地确保耐热性、阻燃性。此外,如果磷酸酯系阻燃剂(E)的含量为上述范围,通过与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的协同效应,能够使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更优异。
<其他阻燃剂>
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除了磷酸酯系阻燃剂(E)以外,可配合公知的非卤素系阻燃剂,与磷酸酯系阻燃剂(E)并用。作为非卤素系阻燃剂,可列举例如红磷、氢氧化铝等无机系阻燃剂。
作为红磷系阻燃剂,使用用热固化性树脂、或用热固化性树脂和金属氢氧化物被覆而稳定化的产物。红磷系阻燃剂由于单独的情况下具有着火性,因此可预先混合到树脂主成分(C)的至少一部分或聚碳酸酯树脂(A)中母料化。
<阻燃助剂>
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可含用于防止燃烧时的滴流的阻燃助剂(H)。作为阻燃助剂,可列举例如聚四氟乙烯、含有四氟乙烯的化合物、有机硅系聚合物等。
作为阻燃助剂,配合聚四氟乙烯或含有四氟乙烯的化合物的情况下,其配合量,从表面外观的方面出发,相对于树脂主成分(C)100质量份,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下。
<其他成分>
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可含有其他的改性剂、脱模剂、对于光或热的稳定剂、抗静电剂、染料、颜料等。
<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通过将聚碳酸酯树脂(A)、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和根据需要的磷酸酯系阻燃剂(E)等其他成分,使用混合装置(例如亨舍尔混合机、转鼓混合机、纳塔混合机等)进行混合而得到。还可使用混炼装置(例如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班伯里密炼机、共捏合机等)进行混炼。
如上所述,含有聚碳酸酯树脂(A)和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和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的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优异,而且能够使制品落下时的抗冲击性(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提高。
此外,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由于可不含润滑剂作为必要成分,因此成型时的气体产生少。进而,由于包含树脂材料,因此得到的成型品的刚性优异。
“成型品”
本发明的成型品是将上述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加工而成的。
作为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加工法,可列举例如注射成型法、注射压缩成型法、挤出法、吹塑成型法、真空成型法、压空成型法、压延成型法和吹胀成型法等。这些中,由于大量生产性优异,能够得到高尺寸精度的成型品,因此优选注射成型法、注射压缩成型法。
本发明的成型品能够应用于例如个人电脑(也包括笔记本型)、投影仪(包括液晶投影仪)、电视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音频设备、游戏机、照相机(包括摄影机、数码相机等)、视频等图像设备、乐器、移动设备(电子记事本、信息便携终端(PDA)等)、照明设备、电话(包括移动电话)等通信设备等的壳体、钓具、弹弓物品等游戏器具、车辆用制品、家具用制品、卫生制品、建材用制品等。这些用途中,从尤其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出发,适合笔记本型的个人电脑或便携设备等电子部件的壳体。
实施例
以下具体地示出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此外,以下记载的“份”和“%”分别意味着“质量份”和“质量%”。
在以下的实例中,使用了下述的成分。
[聚碳酸酯树脂(A)]
作为聚碳酸酯树脂(A),使用了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ツクス(株)制“ノバレツクス7021PJ”。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1)的制造]
在固形分浓度为35%、平均粒径0.08μm的聚丁二烯胶乳100份(作为固形分)中,边搅拌边添加由丙烯酸正丁酯单元85%、甲基丙烯酸单元15%组成的平均粒径0.08μm的共聚物胶乳2份(作为固形分)。接下来,继续搅拌30分钟,得到了平均粒径0.28μm的肥大化丁二烯系橡胶质聚合物胶乳。
将得到的肥大化丁二烯系橡胶质聚合物胶乳装入反应器中,再添加蒸馏水100份、木松香乳化剂4份、デモ一ルN(商品名、花王(株)制、萘磺酸福尔马林缩合物)0.4份、氢氧化钠0.04份、右旋糖0.7份。接下来,边搅拌边升温,在内温60℃的时刻,添加硫酸亚铁0.1份、焦磷酸钠0.4份、连二亚硫酸钠0.06份后,用90分钟连续地滴入包含下述成分的混合物,然后保持1小时,冷却。
丙烯腈        30份
苯乙烯        70份
氢过氧化枯烯  0.4份
叔十二烷基硫醇1份
将由此得到的接枝共聚物混合物胶乳用稀硫酸凝固后,进行洗涤、过滤、干燥,得到了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1)的干燥粉末。
该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1)的丙酮可溶分为27%。此外,该丙酮可溶分的比浓粘度为0.3dl/g。
再有,丙酮可溶分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将接枝共聚物混合物2.5g浸渍于丙酮90ml中,在65℃下加热3小时后,使用离心分离机,在1500rpm下离心分离30分钟。然后,将上层澄清液除去,用真空干燥机在65℃下将残分干燥12小时,精称干燥后的试料。由其质量差分([接枝共聚物混合物2.5g]-[干燥后的试料的质量]),能够求出丙酮可溶分对于接枝共聚物混合物的含有比率(%)。
比浓粘度是制成0.2g/d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25℃下测定的。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2)的制造]
在反应器中以下述的比例装入原料,在氮置换下在50℃下边搅拌边使其聚合4小时,得到了橡胶胶乳。
将由此得到的橡胶胶乳100份(固形分换算)装入另外的反应器中,加入离子交换水280份进行稀释,升温到70℃。
另外地,在由丙烯腈/苯乙烯=29/71(质量比)组成的单体混合物100份中溶解过氧化苯甲酰0.7份,氮置换后,将该单体混合物以30份/小时的速度,通过定量泵添加到装有上述的橡胶胶乳的反应器中。将全部单体添加后,将反应器内的温度升温到80℃,继续搅拌30分钟,得到了接枝共聚物混合物胶乳。聚合率为99%。
边搅拌边将上述接枝共聚物混合物胶乳投入装有全部胶乳的3倍量的氯化铝(AlCl3.6H2O)0.15%水溶液(90℃)的凝固槽中,使其凝固。添加了全部胶乳后,将凝固槽内的温度升温到93℃,原样放置5分钟。将其冷却后,利用离心分离机,脱液、洗涤后,干燥,得到了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2)的干燥粉末。
该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2)的丙酮可溶分为21%。此外,该丙酮可溶分的比浓粘度为0.70dl/g。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3)的制造]
采用下述的方法得到了以聚丁二烯/聚丙烯酸丁酯的复合橡胶作为橡胶质聚合物的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3)。
在固形分浓度为35%、平均粒径为0.08μm的聚丁二烯胶乳20份(作为固形分)中,边搅拌边添加由丙烯酸正丁酯单元82%、甲基丙烯酸单元18%组成的平均粒径0.10μm的共聚胶乳0.4份(作为固形分)。接下来,继续搅拌30分钟,得到了平均粒径0.36μm的肥大化二烯系橡胶胶乳。
将得到的肥大化二烯系橡胶胶乳20份(固形分换算)装入反应器,添加非均化松香酸钾1份、离子交换水150份和下述组成的单体混合物,进行氮置换,升温到50℃(内温)。进而,在反应器中添加在10份的离子交换水中溶解有硫酸亚铁0.00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0.0006份和雕白粉0.25份的溶液,使其反应。
丙烯酸正丁酯            80份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0.32份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0.16份
反应结束时的内温为75℃,进而升温到80℃,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了肥大化二烯系橡胶和聚丙烯酸丁酯系橡胶的复合橡胶。聚合率为98.8%。
接下来,将肥大化二烯系橡胶和聚丙烯酸丁酯系橡胶的复合橡胶胶乳50份(固形分换算)装入反应器中,加入离子交换水140份进行稀释,升温到70℃。
另外地,在由丙烯腈/苯乙烯=29/71(质量比)组成的单体混合物50份中,溶解过氧化苯甲酰0.35份,进行氮置换。采用定量泵以15份/小时的速度将该单体混合物添加到装有上述的橡胶胶乳的反应器中。添加了全部单体后,将反应器内的温度升温到80℃,继续搅拌30分钟,得到了接枝共聚物混合物胶乳。聚合率为99%。
将上述接枝共聚物混合物胶乳边搅拌边投入装有全部胶乳的3倍量的硫酸0.5%水溶液(90℃)的凝固槽中,使其凝固。添加了全部胶乳后,将凝固槽内的温度升温到93℃,原样放置5分钟。将其冷却后,采用离心分离机进行脱液、洗涤后,使其干燥,得到了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3)的干燥粉末。
该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3)的丙酮可溶分为20%。此外,该丙酮可溶分的比浓粘度为0.7dl/g。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4)的制造]
采用下述的方法得到了以聚硅氧烷橡胶/聚丙烯酸丁酯的复合橡胶作为橡胶质聚合物的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4)。
将八甲基四环硅氧烷96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2份和原硅酸乙酯2份混合,得到了硅氧烷系混合物100份。向其中添加溶解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67份的蒸馏水300份,使用均相混合机进行了10000转/2分钟搅拌后,以30MPa的压力通入均化器1次,得到了稳定的预混合有机硅氧烷胶乳。
此外,在具有试剂注入容器、冷却管、夹套加热器和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内,注入十二烷基苯磺酸2份和蒸馏水98份,调制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水溶液。在将该水溶液加热到85℃的状态下,用4小时滴入预混合有机硅氧烷胶乳,滴入结束后维持温度1小时,进行冷却。
将该反应液在室温下放置48小时后,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得到了聚有机硅氧烷胶乳(L-1)。将聚有机硅氧烷胶乳(L-1)的一部分在170℃下干燥30分钟,求出固形分浓度,结果为17.3%。
接下来,在具有试剂注入容器、冷却管、夹套加热器和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内,装入聚有机硅氧烷胶乳(L-1)119.5份、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钠0.8份,添加蒸馏水203份,进行混合。然后,添加由丙烯酸正丁酯53.2份、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21份、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11份和氢过氧化叔丁基0.13份组成的混合物。通过将氮气流通入该反应器中,进行气氛的氮置换,升温到60℃。在反应器的内部的温度达到了60℃的时刻,添加使硫酸亚铁0.0001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0.0003份和雕白粉0.24份溶解于蒸馏水10份中的水溶液,引发自由基聚合。由于丙烯酸酯成分的聚合,液温上升到78℃。维持该状态1小时,使丙烯酸酯成分的聚合结束,得到了聚有机硅氧烷和丙烯酸丁酯橡胶的复合橡胶胶乳。
反应器内部的液温降低到60℃后,添加使雕白粉0.4份溶解于蒸馏水10份中的水溶液。接下来,用约1小时滴加丙烯腈11.1份、苯乙烯33.2份和氢过氧化叔丁基0.2份的混合液,进行聚合。滴加结束后保持1小时后,添加使硫酸亚铁0.00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0.0006份和雕白粉0.25份溶解于蒸馏水10份中的水溶液。接下来,用约40分钟滴加丙烯腈7.4份、苯乙烯22.2份和氢过氧化叔丁基0.1份的混合液,进行聚合。滴加结束后保持1小时后,进行冷却,得到了使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与由聚有机硅氧烷和丙烯酸丁酯橡胶组成的复合橡胶接枝的接枝共聚物混合物的胶乳。
接下来,将以5%的比例溶解有醋酸钙的水溶液150份加热到60℃,进行搅拌。在该醋酸钙水溶液中慢慢滴入接枝共聚物混合物的胶乳100份,使其凝固。将得到的凝固物分离、洗涤后,使其干燥,得到了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4)的干燥粉末。
该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4)的丙酮可溶分为26%。此外,该丙酮可溶分的比浓粘度为0.60dl/g。
[抗冲击性改进剂(F)]
作为抗冲击性改进剂(F),使用了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ツクス(株)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NOVADURAN 5020S”。
[无机填充材料(D)]
作为无机填充材料(D-1),使用了三菱レイヨン(株)制碳纤维短切纤维、“TR06NE”(表面处理剂:水溶性聚酰胺)。
作为无机填充材料(D-2),使用了东邦テナツクス(株)制碳纤维短切纤维、“HTA-C6-U”(表面处理剂:聚氨酯)。
作为无机填充材料(D-3),使用了东邦テナツクス(株)制碳纤维短切纤维、“HTA-C6N”(表面处理剂:溶解于甲醇中的聚酰胺)。
[磷酸酯系阻燃剂(E)]
作为磷酸酯系阻燃剂(E-1),使用了大八化学(株)制“PX-200”(质量平均分子量686)。
作为磷酸酯系阻燃剂(E-2),使用了大八化学(株)制“CR-733S”(质量平均分子量574)。
作为磷酸酯系阻燃剂(E-3),使用了大八化学(株)制“TPP”(质量平均分子量326)。
作为磷酸酯系阻燃剂(E-4),使用了味の素フアインテクノ(株)制“BAPP”(质量平均分子量692)。
此外,在采用磷酸酯系阻燃剂(E)阻燃化的实例中,作为阻燃助剂(H),添加了聚四氟乙烯(PTFE)。
[其他成分]
对于下述实施例8和比较例5,作为表面外观改进剂(G),配合了含缩水甘油基醚单元的聚合物、ジヤパンエポキシレジン(株)制“1256”。
如表1~4中所示将上述的各成分配合,得到了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采用以下的方法对得到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面冲击强度、Charpy冲击强度、弯曲弹性模量、阻燃性、成型性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4。
[面冲击强度]
使用采用注射成型制作的试验片(100mm×100mm×1mm厚),进行了落球冲击试验。该试验中,使用UL1956垂直落球试验法的试验机,考察了使用了500g的钢球时的极限破坏高度。
[Charpy冲击强度]
按照ISO 179,测定了Charpy冲击强度。
[弯曲弹性模量]
按照ISO 178,测定了弯曲弹性模量。
[阻燃性]
将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制作试验片(宽12.7mm、长127mm、厚1.0mm),按照UL94进行了燃烧试验。对于含有磷酸酯系阻燃剂(E)的实施例1~17和比较例1~7的树脂组合物,应用垂直燃烧试验,没有配合磷酸酯系阻燃剂(E)的实施例18~19和比较例8~12的树脂组合物应用水平燃烧试验,评价阻燃性。
(1)垂直燃烧试验
使垂直地支持的上述试验片的下端与燃烧器火焰接触,保持10秒,然后使燃烧器火焰离开试验片。火焰熄灭后,再次接触燃烧器火焰,进行了同样的操作。然后,通过第1次的接焰结束后的有焰燃烧持续时间、第2次的有焰燃烧持续时间和无焰燃烧持续时间的合计以及燃烧落下物的有无进行了判定。UL94中的各等级的标准概略地如下所述。
V-0:第1次的有焰燃烧持续时间为10秒以内,第2次的有焰燃烧持续时间和无焰燃烧持续时间的合计为30秒以内,无燃烧落下物。
V-1:第1次的有焰燃烧持续时间为大于10秒且30秒以内,第2次的有焰燃烧持续时间和无焰燃烧持续时间的合计为大于30秒且60秒以内,无燃烧落下物。
V-2:第1次的有焰燃烧持续时间为大于10秒且30秒以内,第2次的有焰燃烧持续时间和无焰燃烧持续时间的合计为大于30秒且60秒以内,有燃烧落下物。
表1~3的实施例1~17、比较例1~7的阻燃性用以下的记号表示。
◎:具有V-0水平的阻燃性。
○:具有V-1水平的阻燃性。
△:具有V-2水平的阻燃性。
×:不具有V-2水平的阻燃性。
(2)水平燃烧试验
使水平地支持的上述试验片的端部接触燃烧器火焰,保持30秒,然后使燃烧器火焰离开试验片。接焰结束后,测定预先在试验片标记的标线间(75mm)的燃烧时间,通过由此算出的燃烧速度进行了判定。UL94中的标准概略地如下所述。
HB:接焰结束后的消火以及燃烧速度为75mm/分以下。
表2、4的实施例18~19、比较例8~12的阻燃性用以下的记号表示。
○:具有HB水平的阻燃性。
×:不具有HB水平的阻燃性。
[成型性]
采用注射成型机(日本制钢所J350E、带有350吨储压器),在以下的成型条件下成型A4尺寸的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的液晶显示器盖(厚1mm)。通过其成型时的注射不足(未填充部分)的有无和气体焦烧的有无,评价成型性。
○:不存在未填充的部分。
△:一部分发现了未填充的部分。
×:未填充,或者发现了气体焦烧。
●成型条件
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条件如下,成型温度:280℃、注射速度:99%、模具温度:80℃。不过,配合了磷酸酯系阻燃剂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条件如下,成型温度:260℃、注射速度:99%、模具温度:80℃。
[表1]
[表2]
[表3]
[表4]
由实施例1与比较例1、实施例2与比较例2、实施例5与比较例3、实施例7与比较例5、实施例9与比较例6、实施例18与比较例9、实施例19与比较例10的比较可知,含有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碳纤维短切纤维(D)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与含有用水溶性聚酰胺以外的材料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碳纤维短切纤维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相比,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优异。
此外,由实施例2与比较例7、实施例19与比较例11的比较可知,含有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碳纤维短切纤维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与含有用在甲醇中溶解的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碳纤维短切纤维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相比,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高。
磷酸酯系阻燃剂(E)的质量平均分子量为686以下的实施例2、13、14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与磷酸酯系阻燃剂(E)的质量平均分子量超过了686的实施例15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相比,阻燃性高。
含有聚碳酸酯树脂(A)和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和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但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的含量超过了22份的比较例4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低。
含有聚碳酸酯树脂(A)和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和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D),但聚碳酸酯树脂(A)的含量超过了90份的比较例12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低。
再有,实施例1与比较例1、3,实施例2、9与比较例4、6,实施例3与比较例2、5、7,实施例18与比较例9,实施例19与比较例10、11、12,均是Charpy冲击强度为相同的值,但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不同。此外,将实施例3、9与比较例3进行比较,随着Charpy冲击强度升高,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降低,将实施例18与比较例2、4进行比较,随着Charpy冲击强度升高,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升高。
因此可知,Charpy冲击强度与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的相关性低。此外,由于Charpy冲击强度与Izod冲击强度的相关性高,因此可知Izod冲击强度与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的相关性也低。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性优异,成型时的气体产生少,而且得到的成型品中显现高刚性,同时能够提高制品落下时的抗冲击性(采用落球试验的面冲击强度)。
本发明的成型品,刚性高并且制品落下时的抗冲击性高,产业上的利用性高。

Claims (4)

1.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聚碳酸酯树脂(A)50~90质量%,
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10~50质量%,其中,(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为100质量%,和
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的合计100质量份,6~22质量份的用水溶性聚酰胺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碳纤维;
所述接枝共聚物混合物(B)包含具有芳香族烯基化合物单体(a)单元和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b)单元的接枝聚合物(B2)与橡胶质聚合物(B1)接枝聚合的接枝共聚物(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磷酸酯系阻燃剂(E)。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系阻燃剂(E)的质量平均分子量为326以上、800以下。
4.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加工而成。
CN201080042166.XA 2009-09-24 2010-09-24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Active CN1025750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8504 2009-09-24
JP2009-218504 2009-09-24
PCT/JP2010/066520 WO2011037172A1 (ja) 2009-09-24 2010-09-24 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5092A CN102575092A (zh) 2012-07-11
CN102575092B true CN102575092B (zh) 2014-10-29

Family

ID=43795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2166.XA Active CN102575092B (zh) 2009-09-24 2010-09-24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36248B2 (zh)
JP (1) JP5634407B2 (zh)
KR (1) KR101389787B1 (zh)
CN (1) CN102575092B (zh)
HK (1) HK1171242A1 (zh)
TW (1) TWI486397B (zh)
WO (1) WO20110371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34246B2 (ja) * 2010-12-16 2014-12-03 ユーエムジー・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5750402B2 (ja) 2011-06-10 2015-07-22 ユーエムジー・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WO2013022084A1 (ja) * 2011-08-11 2013-02-14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無塗装筺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175132A1 (ja) * 2013-04-26 2014-10-30 日本卓球株式会社 卓球ボールおよび卓球ボール用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US9631070B2 (en) 2013-05-08 2017-04-25 Ems-Patent Ag Filler materials having surface coating made from water soluble polyamides
JP5785297B1 (ja) * 2014-04-21 2015-09-30 ユーエムジー・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WO2016080944A1 (en) 2014-11-17 2016-05-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lymer fiber composite
JP5796121B1 (ja) 2014-12-02 2015-10-21 ユーエムジー・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WO2016158342A1 (ja) * 2015-03-27 2016-10-06 ユーエムジー・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6800717B2 (ja) * 2016-11-29 2020-12-16 ダイセル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825890B2 (ja) * 2016-11-29 2021-02-03 ダイセル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KR102360367B1 (ko) * 2017-06-06 2022-02-14 미쯔비시 케미컬 주식회사 폴리오르가노실록산 함유 그래프트 공중합체,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성형체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3028A (zh) * 2001-05-31 2004-07-14 ������������ʽ���� 镀覆基材用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树脂成型品及镀成零件
CN101495406A (zh) * 2005-12-14 2009-07-29 格拉弗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在致密化之前将碳纤维丝拆散并且均匀分布于整个碳复合材料坯体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8062A (ja) * 1983-10-20 1985-05-1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ポリカ−ボネ−ト樹脂組成物
JP4588155B2 (ja) 2000-02-29 2010-11-24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4916623B2 (ja) * 2000-06-15 2012-04-18 テクノ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03268225A (ja) * 2002-03-20 2003-09-25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JP2005281466A (ja) * 2004-03-29 2005-10-13 Idemitsu Kosan Co Ltd 反り変形の少ない炭素繊維含有繊維強化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5114000B2 (ja) * 2005-10-07 2013-01-09 株式会社プライムポリマー 燃料電池部材
JP4898179B2 (ja) * 2005-10-07 2012-03-14 株式会社プライムポリマー 内燃機関の吸気系部品用樹脂組成物及び吸気系部品
JP5572286B2 (ja) * 2007-12-27 2014-08-13 ユーエムジー・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3028A (zh) * 2001-05-31 2004-07-14 ������������ʽ���� 镀覆基材用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树脂成型品及镀成零件
CN101495406A (zh) * 2005-12-14 2009-07-29 格拉弗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在致密化之前将碳纤维丝拆散并且均匀分布于整个碳复合材料坯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37172A1 (ja) 2011-03-31
CN102575092A (zh) 2012-07-11
US20120178860A1 (en) 2012-07-12
KR20120058560A (ko) 2012-06-07
TW201127903A (en) 2011-08-16
HK1171242A1 (zh) 2013-03-22
JPWO2011037172A1 (ja) 2013-02-21
TWI486397B (zh) 2015-06-01
JP5634407B2 (ja) 2014-12-03
US8536248B2 (en) 2013-09-17
KR101389787B1 (ko) 2014-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5092B (zh)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CN103597032B (zh)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TWI532779B (zh) 強化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及成形品
KR101945270B1 (ko) 강화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성형품
US10414919B2 (en)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of
CN104955898B (zh)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
CN107001785B (zh)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及成型品
KR101683539B1 (ko) 강화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성형품
CN105555868A (zh) 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
US9803083B2 (en)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ing
TWI633151B (zh) 強化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JP5398639B2 (ja) 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12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12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UMG ABS,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UMG AB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