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0744A - 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0744A
CN102550744A CN2012100581532A CN201210058153A CN102550744A CN 102550744 A CN102550744 A CN 102550744A CN 2012100581532 A CN2012100581532 A CN 2012100581532A CN 201210058153 A CN201210058153 A CN 201210058153A CN 102550744 A CN102550744 A CN 102550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ck wheat
content
parts
tea
s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81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0744B (zh
Inventor
汪辉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0581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0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0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0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0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0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能够增加苦荞茶的口味。一种苦荞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将苦荞麦的植物组织进行第一次干燥,使得植物组织中每种组分的水分含量为30%-50%;其中,植物组织包括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向第一次干燥后的植物组织中加入未冲泡的红茶和/或绿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发酵24小时-48小时;将发酵后的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干燥;将苦荞麦的种子破碎;将破碎后的苦荞麦的种子与水混合均匀;将与水混合后的苦荞麦的种子制成颗粒状;将颗粒状的苦荞麦的种子烘烤;将烘烤后的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混合物混合均匀。

Description

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所食用的苦荞茶以苦荞麦的种子为原料,通过高温烘焙后形成颗粒状的成品。由于只使用苦荞麦的种子为原料,虽有苦荞麦特有的清香味,但苦荞茶的口味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能够增加苦荞茶的口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苦荞茶,包括: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未冲泡的红茶和/或未冲泡的绿茶、苦荞麦的种子和水,其中,所述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花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茎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根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红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绿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的含量为4份至6份;所述水的含量为1.2份至1.8份。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叶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花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茎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根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红茶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绿茶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的含量为4.5份至5.5份;所述水的含量为1.3份至1.5份。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红茶时,所述红茶为普洱茶;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绿茶时,所述绿茶为铁观音。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原料以重量份数计进一步包括: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其中,当包括所述玫瑰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当包括所述菊花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当包括所述月季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苦荞茶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苦荞麦的植物组织进行第一次干燥,使得所述植物组织中每种组分的水分含量为30%-50%;其中,所述苦荞麦的植物组织包括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
向第一次干燥后的所述植物组织中加入未冲泡的红茶和/或未冲泡的绿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发酵24小时-48小时;
将发酵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干燥,所述第二次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2小时;
将苦荞麦的种子破碎至细度为80目-100目;
将破碎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水混合均匀;
将与水混合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制成颗粒状;
将颗粒状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烘烤1小时-1.5小时,烘烤的温度为100℃以上;
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花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茎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根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红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绿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的含量为4份至6份;所述水的含量为1.2份至1.8份。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将苦荞麦的植物组织进行第一次干燥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得到所述混合物的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将第一次干燥后的所述苦荞麦的植物组织揉搓至每种组分的表面渗出液体。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干燥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的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
向经过第二次干燥后的所述混合物中加入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后混合均匀并破碎,破碎至细度为10目-40目;其中,以重量份数计:当包括所述玫瑰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当包括所述菊花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当包括所述月季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将加入所述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的所述混合物破碎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对破碎后的所述混合物杀毒0.5小时-2小时。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次干燥的温度为20℃-80℃;和/或所述第二次干燥的温度为30℃-80℃。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将与水混合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制造成颗粒状包括:将与水混合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制造成圆柱形,所述圆柱形的直径为1毫米-2.5毫米,高为2毫米-5毫米;
和/或
在所述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之后放入袋中,将所述袋的开口闭合。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使用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未冲泡的红茶和/或未冲泡的绿茶、苦荞麦的种子、水等原料制成苦荞茶,能够比现有的单一用苦荞麦的种子做成的苦荞茶口味更丰富,营养更好,同时又保留了现有苦荞茶的清香味;
通过加入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能够进一步丰富苦荞茶的口味,同时,玫瑰和/或菊花和/或月季的香味也与苦荞茶融合,更加清香,满足不同口味的人的需求;
通过对苦荞麦的种子的烘烤,能够使苦荞麦的种子散发出苦荞麦特有的清香味;
通过降低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时的温度,能够保留苦荞茶原料的大量营养物质,防止温度过高而造成的营养流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为本发明苦荞茶的制作方法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苦荞茶,包括: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未冲泡的红茶和/或未冲泡的绿茶、苦荞麦的种子和水,其中,所述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花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茎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根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红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绿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的含量为4份至6份;所述水的含量为1.2份至1.8份。
应理解,所述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可以从苦荞麦幼苗上获得,也可以从苦荞麦成体上获得。优选地苦荞麦的茎和根从苦荞麦的幼苗上获得。因为苦荞麦的幼苗较嫩,从而对苦荞麦的茎和根的加工也较为容易;同时使用苦荞麦幼苗的茎和根的口感好。
未冲泡的红茶和绿茶应理解为未被使用的红茶或绿茶,也可以理解为干燥的红茶和绿茶,由于红茶和绿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描述。由于红茶和绿茶具有多种,可以按照具体的需求加入。
苦荞分为普通苦荞和黑苦荞,普通苦荞外壳为黄白色,黑苦荞即珍珠黑苦荞,有“黑珍珠”之称,外壳呈深黑色,营养价值极高。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苦荞的种类。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叶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花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茎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根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红茶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绿茶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的含量为4.5份至5.5份;所述水的含量为1.3份至1.5份。当上述重量含量进行配比时,口感较佳。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红茶时,所述红茶为普洱茶;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绿茶时,所述绿茶为铁观音。经过大量实验证明,使用普洱茶和/或铁观音时口味较佳。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原料以重量份数计进一步包括: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其中,当包括所述玫瑰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当包括所述菊花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当包括所述月季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根据不同人的口味,还可以加入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将上述花的香味融入到苦荞茶中,提高了口感,增加了香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苦荞茶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苦荞麦的植物组织进行第一次干燥,使得所述植物组织中每种组分的水分含量为30%-50%;其中,所述苦荞麦的植物组织包括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
向第一次干燥后的所述植物组织中加入未冲泡的红茶和/或未冲泡的绿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发酵24小时-48小时;
将发酵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干燥,所述第二次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2小时;
将苦荞麦的种子破碎至细度为80目-100目;
将破碎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水混合均匀;
将与水混合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制成颗粒状;
将颗粒状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烘烤1小时-1.5小时,烘烤的温度为100℃以上;
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花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茎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根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红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绿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的含量为4份至6份;所述水的含量为1.2份至1.8份。
步骤“将苦荞麦的植物组织进行第一次干燥,使得所述植物组织中每种组分的水分含量为30%-50%”至步骤“将发酵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干燥,所述第二次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2小时”与步骤“将苦荞麦的种子破碎至细度为80目-100目”至步骤“将颗粒状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烘烤1小时-1.5小时,烘烤的温度为100℃以上”没有先后顺序,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顺序互换,但需要保证在“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均匀混合”步骤之前将前面的步骤进行完毕。
首先将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进行第一次干燥,干燥至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的水分含量为30%-50%,便于以后进行混合。
然后向第一次干燥后的所述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中加入未冲泡的红茶和/或未冲泡的绿茶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应理解,可以均匀混合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本发明中没有进行限定。
其次将所述混合物发酵24小时至48小时。由于红茶和/或绿茶已经为发酵后的茶,其更有利于对苦荞麦的叶、花、茎、根进行发酵。
将发酵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干燥,所述第二次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2小时,便于食用和对苦荞茶保质。
下面的步骤为对苦荞麦的种子进行加工。
通过将苦荞麦的种子破碎至细度为80目至100目,将破碎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水均匀混合,将与水混合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制造成颗粒状,将制造为颗粒状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烘烤,烘烤的温度为100℃以上,烘烤的时间为1小时-1.5小时,即将苦荞麦的种子单独制造成了茶,同时有保留了苦荞麦种子的清香味。如果将苦荞麦的种子制成的茶单独食用,则口味过于单一。
应理解,也可以在烘烤后再次进行翻炒,能够更进一步增加苦荞茶的香味。
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均匀混合,即得到了本发明的苦荞茶。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将苦荞麦的植物组织进行第一次干燥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得到所述混合物的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将第一次干燥后的所述苦荞麦的植物组织揉搓至每种组分的表面渗出液体。揉搓的目的是将细胞壁打破,打乱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的内部构造,便于对其进行发酵。揉搓至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中本发明所采用的每一种的表面有液体渗出即可,无需过渡揉搓。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干燥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的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向经过第二次干燥后的所述混合物中加入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后混合均匀并破碎,破碎至细度为10目-40目;其中,以重量份数计:当包括所述玫瑰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当包括所述菊花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当包括所述月季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有利于增强苦荞茶的口感,使其口味更丰富。
应理解,在此步骤中也可以加入红茶和/或绿茶。可以将在步骤“向第一次干燥后的所述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中加入未冲泡的红茶和/或未冲泡的绿茶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中加入的红茶和/或绿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第一次干燥后的所述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混合混匀,另一部分在第二次干燥后与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一起加入,能够进一步增强口感。用于发酵的红茶和/或绿茶占红茶和/或绿茶的总比例较高。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将加入所述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的所述混合物破碎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对破碎后的所述混合物杀毒0.5小时-2小时。杀毒可以为紫外线杀毒或者其他形式的杀毒,能够提高苦荞茶食用的安全性能和保质。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次干燥的温度为20℃-80℃;和/或所述第二次干燥的温度为30℃-80℃。由于现有技术食用的高温干燥和烘烤,本发明将干燥的温度降低,从而避免了苦荞茶营养的流失。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将与水混合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制造成颗粒状包括:将与水混合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制造成圆柱形,所述圆柱形的直径为1毫米-2.5毫米,高为2毫米-5毫米。制造成此形状较为简便。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之后放入袋中,将所述袋的开口闭合。将苦荞茶放入袋子中,便于携带。也可以作为能够将袋子直接放入水中浸泡成茶的茶包,成为袋泡饮品,直接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苦荞茶的原料包括:苦荞麦的叶和花、红茶、绿茶、玫瑰花瓣、苦荞麦的种子和水,其中,上述原料以重量份数计为:苦荞麦的叶为1份,苦荞麦的花为1份,红茶为1.5份,绿茶为1.5份,玫瑰花瓣为0.5份,苦荞麦的种子为6份,水为1.8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苦荞茶的制作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01为:将苦荞麦的叶和花进行第一次干燥,使得苦荞麦的叶和花的水分含量为30%-50%;
应理解,此步骤为后续的揉搓和发酵做准备。这里没有限制第一次干燥的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具体工艺选择。
步骤102为:将进行第一次干燥后的苦荞麦的叶和花进行揉搓至其表面渗出液体;
应理解,揉搓至苦荞麦的叶和花的表面都渗出液体,揉搓能够打破叶和花内的细胞壁,更利于发酵。
步骤103为:向第一次干燥后的苦荞麦的叶和花中加入未冲泡的红茶和绿茶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应理解,红茶和绿茶为成品茶,即经过发酵后的茶,可以利用红茶和绿茶内的细菌对苦荞麦的叶和花的发酵产生更进一步的影响。
步骤104为:将混合物发酵24小时至48小时;
应理解,发酵24小时至48小时能够达到发酵所达到的效果。
步骤105为:将发酵后的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干燥,第二次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
应理解,此步骤为了将发酵后的混合物制成能够保存和使用的成品。这里的干燥1小时可以理解为低温干燥1小时,即30℃-80℃,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苦荞茶内的营养物质流失。
步骤106为:向经过第二次干燥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玫瑰花瓣进行混合并破碎,破碎至细度为10目至40目;
应理解,通过添加玫瑰花瓣,能够增强苦荞茶的口感,对混合后的茶破碎,为了便于携带和混合地更均匀,同时便于包装。
步骤101至步骤106为制造的第一部分,步骤107至步骤110为制造的第二部分,这两部分顺序不分先后,也可以同时进行。
步骤107为:将苦荞麦的种子破碎至细度为80目至100目;
应理解,此步骤为了便于后续的将种子均匀受热和均匀混合。
步骤108为:将破碎后的苦荞麦的种子与水均匀混合;
步骤109为:将与水混合后的苦荞麦的种子制造成颗粒状;
应理解,如果直接将破碎后的种子进行烘烤,则容易导致受热不均匀,且口感差,在冲泡时容易产生渣子,影响口感。
步骤110为:将制造为颗粒状的苦荞麦的种子烘烤,烘烤的温度为100℃以上,烘烤的时间为1小时;
应理解,此步骤为将苦荞麦的种子的香味烘烤出来。
步骤111为:将烘烤后的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混合物均匀混合。至此完成了苦荞茶制作的整个过程。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使用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未冲泡的红茶和/或未冲泡的绿茶、苦荞麦的种子、水等原料制成苦荞茶,能够比现有的单一用苦荞麦的种子做成的苦荞茶口味更丰富,同时又保留了现有苦荞茶的清香味;
通过加入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能够进一步丰富苦荞茶的口味,同时,玫瑰和/或菊花和/或月季的香味也与苦荞茶融合,更加清香,满足不同口味的人的需求;
通过对苦荞麦的种子的烘烤,能够使苦荞麦的种子散发出清香味;
通过降低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时的温度,能够保留苦荞茶原料的大量营养物质,防止温度过高而造成的营养流失。
本发明提供的各种实施例可根据需要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苦荞茶,其特征在于,包括: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未冲泡的红茶和/或未冲泡的绿茶、苦荞麦的种子和水,其中,所述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花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茎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根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红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绿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的含量为4份至6份;所述水的含量为1.2份至1.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荞茶,其特征在于,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叶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花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茎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根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红茶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绿茶时,其含量为0.6份至1份;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的含量为4.5份至5.5份;所述水的含量为1.3份至1.5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苦荞茶,其特征在于,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红茶时,所述红茶为普洱茶;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绿茶时,所述绿茶为铁观音。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苦荞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以重量份数计进一步包括: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其中,当包括所述玫瑰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当包括所述菊花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当包括所述月季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
5.一种苦荞茶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苦荞麦的植物组织进行第一次干燥,使得所述植物组织中每种组分的水分含量为30%-50%;其中,所述苦荞麦的植物组织包括苦荞麦的叶和/或花和/或茎和/或根;
向第一次干燥后的所述植物组织中加入未冲泡的红茶和/或未冲泡的绿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发酵24小时-48小时;
将发酵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干燥,所述第二次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2小时;
将苦荞麦的种子破碎至细度为80目-100目;
将破碎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水混合均匀;
将与水混合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制成颗粒状;
将颗粒状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烘烤1小时-1.5小时,烘烤的温度为100℃以上;
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花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茎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苦荞麦的根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红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当包括所述未冲泡的绿茶时,其含量为0.5份至1.5份;所述苦荞麦的种子的含量为4份至6份;所述水的含量为1.2份至1.8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苦荞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苦荞麦的植物组织进行第一次干燥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得到所述混合物的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将第一次干燥后的所述苦荞麦的植物组织揉搓至每种组分的表面渗出液体。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苦荞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干燥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的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
向经过第二次干燥后的所述混合物中加入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后混合均匀并破碎,破碎至细度为10目-40目;其中,以重量份数计:当包括所述玫瑰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当包括所述菊花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当包括所述月季花瓣时,其含量为0.2份至0.6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苦荞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加入所述玫瑰花瓣和/或菊花花瓣和/或月季花瓣的所述混合物破碎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对破碎后的所述混合物杀毒0.5小时-2小时。
9.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苦荞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干燥的温度为20℃-80℃;和/或所述第二次干燥的温度为30℃-80℃。
10.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苦荞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与水混合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制造成颗粒状包括:将与水混合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制造成圆柱形,所述圆柱形的直径为1毫米-2.5毫米,高为2毫米-5毫米;
和/或
在所述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将烘烤后的所述苦荞麦的种子与经过第二次干燥的所述混合物混合均匀之后放入袋中,将所述袋的开口闭合。
CN201210058153.2A 2012-03-07 2012-03-07 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25507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8153.2A CN102550744B (zh) 2012-03-07 2012-03-07 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8153.2A CN102550744B (zh) 2012-03-07 2012-03-07 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0744A true CN102550744A (zh) 2012-07-11
CN102550744B CN102550744B (zh) 2014-06-11

Family

ID=46398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8153.2A Active CN102550744B (zh) 2012-03-07 2012-03-07 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0744B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2703A (zh) * 2012-07-18 2012-10-24 李从国 一种强化黄酮含量的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07513A (zh) * 2012-11-14 2013-02-06 张伟 发酵苦荞茶的制作方法及系统
CN102934722A (zh) * 2012-12-07 2013-02-20 王永鑫 玉菊黑苦荞茶
CN102940084A (zh) * 2012-12-07 2013-02-27 王永鑫 玫瑰黑苦荞茶
CN103238901A (zh) * 2013-04-17 2013-08-14 安徽省大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苦荞麦固体饮料的制备工艺
CN103315115A (zh) * 2013-07-17 2013-09-25 四川晋淼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有机苦荞藜麦茶及生产方法
CN103535473A (zh) * 2012-07-14 2014-01-29 李文凯 一种苦荞麦菊花茶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CN104206604A (zh) * 2014-09-28 2014-12-17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荞麦叶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3383A (zh) * 2014-10-06 2015-02-04 李发旺 苦荞麦植物饮料
CN104509611A (zh) * 2015-01-16 2015-04-15 贵州湄潭百道茶业有限公司 道乌保健茶
CN104522278A (zh) * 2015-01-23 2015-04-22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抹茶苦荞麦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2706A (zh) * 2015-05-11 2015-07-22 汪辉鳌 一种苦荞水果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5568A (zh) * 2015-04-27 2015-08-26 桐城市牯牛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川续断苦荞茶
CN104904904A (zh) * 2015-04-27 2015-09-16 桐城市牯牛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葛根苦荞茶
CN105010682A (zh) * 2015-08-24 2015-11-04 甘肃西北大磨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苦荞叶茶的制备方法
CN105341222A (zh) * 2015-11-26 2016-02-24 四川省平武县绿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复合型苦荞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5830A (zh) * 2016-08-10 2016-10-26 汪辉鳌 一种苦荞方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7222A (zh) * 2016-10-12 2017-02-15 成都大学 利用黑曲霉发酵苦荞茎叶制备苦荞茶的方法
CN108576297A (zh) * 2018-06-27 2018-09-28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苦荞芽苗发酵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06813A (zh) * 2019-08-28 2019-11-29 潜山县下河有机茶厂 五谷黑茶的加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6475A (zh) * 2002-02-08 2003-08-20 吴友仁 野荞根防癌抗癌袋泡茶
CN1843204A (zh) * 2006-05-10 2006-10-11 高明安 一种苦荞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957728A (zh) * 2006-11-23 2007-05-09 红河州润高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苦荞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3659A (zh) * 2010-03-30 2010-08-18 四川环太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超微黑苦荞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1828616A (zh) * 2010-03-30 2010-09-15 四川环太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苦荞全株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5977A (zh) * 2011-04-06 2011-08-31 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调味茶的制备方法
CN102224865A (zh) * 2011-04-24 2011-10-26 甘肃长征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溶性苦荞茶及其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6475A (zh) * 2002-02-08 2003-08-20 吴友仁 野荞根防癌抗癌袋泡茶
CN1843204A (zh) * 2006-05-10 2006-10-11 高明安 一种苦荞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957728A (zh) * 2006-11-23 2007-05-09 红河州润高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苦荞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3659A (zh) * 2010-03-30 2010-08-18 四川环太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超微黑苦荞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1828616A (zh) * 2010-03-30 2010-09-15 四川环太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苦荞全株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5977A (zh) * 2011-04-06 2011-08-31 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调味茶的制备方法
CN102224865A (zh) * 2011-04-24 2011-10-26 甘肃长征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溶性苦荞茶及其制备工艺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5473A (zh) * 2012-07-14 2014-01-29 李文凯 一种苦荞麦菊花茶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CN102742703A (zh) * 2012-07-18 2012-10-24 李从国 一种强化黄酮含量的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42703B (zh) * 2012-07-18 2014-02-12 李从国 一种强化黄酮含量的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07513A (zh) * 2012-11-14 2013-02-06 张伟 发酵苦荞茶的制作方法及系统
CN102934722A (zh) * 2012-12-07 2013-02-20 王永鑫 玉菊黑苦荞茶
CN102940084A (zh) * 2012-12-07 2013-02-27 王永鑫 玫瑰黑苦荞茶
CN103238901A (zh) * 2013-04-17 2013-08-14 安徽省大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苦荞麦固体饮料的制备工艺
CN103315115A (zh) * 2013-07-17 2013-09-25 四川晋淼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有机苦荞藜麦茶及生产方法
CN103315115B (zh) * 2013-07-17 2014-05-14 四川晋淼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有机苦荞藜麦茶及生产方法
CN104206604B (zh) * 2014-09-28 2016-08-31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荞麦叶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6604A (zh) * 2014-09-28 2014-12-17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荞麦叶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3383A (zh) * 2014-10-06 2015-02-04 李发旺 苦荞麦植物饮料
CN104509611A (zh) * 2015-01-16 2015-04-15 贵州湄潭百道茶业有限公司 道乌保健茶
CN104522278A (zh) * 2015-01-23 2015-04-22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抹茶苦荞麦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5568A (zh) * 2015-04-27 2015-08-26 桐城市牯牛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川续断苦荞茶
CN104904904A (zh) * 2015-04-27 2015-09-16 桐城市牯牛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葛根苦荞茶
CN104782706A (zh) * 2015-05-11 2015-07-22 汪辉鳌 一种苦荞水果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0682A (zh) * 2015-08-24 2015-11-04 甘肃西北大磨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苦荞叶茶的制备方法
CN105010682B (zh) * 2015-08-24 2018-07-13 甘肃西北大磨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苦荞叶茶的制备方法
CN105341222A (zh) * 2015-11-26 2016-02-24 四川省平武县绿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复合型苦荞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5830A (zh) * 2016-08-10 2016-10-26 汪辉鳌 一种苦荞方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7222A (zh) * 2016-10-12 2017-02-15 成都大学 利用黑曲霉发酵苦荞茎叶制备苦荞茶的方法
CN108576297A (zh) * 2018-06-27 2018-09-28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苦荞芽苗发酵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06813A (zh) * 2019-08-28 2019-11-29 潜山县下河有机茶厂 五谷黑茶的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0744B (zh)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0744B (zh) 苦荞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76346B (zh) 桂花米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2927B (zh) 甜型黄酒及其酿制工艺
CN103749774B (zh) 一种植物养颜红茶制备方法
CN102960626B (zh) 一种快速生产传统东北粘豆包的方法
CN102007983A (zh) 条形红茶制作工艺
CN103194353A (zh) 一种玛咖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0224A (zh) 一种果味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392863A (zh) 一种花香红茶饮料的加工方法
CN102127499A (zh) 一种刺梨酒的制作工艺
CN105886303B (zh) 一种冰糖橙橙酒
CN107801827B (zh) 橘红普洱茶制作方法
CN110326682A (zh) 一种滇红茶的茯茶发花散茶制备工艺
CN105273919B (zh) 一种竹酒的制备方法
CN104845815B (zh) 一种脆李果酒的生产工艺
CN103229991A (zh) 一种海带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2960A (zh) 一种红茶的发酵工艺
KR20170132925A (ko) 쑥부쟁이분말을 함유하는 쑥부쟁이 머핀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으로 제조한 쑥부쟁이 머핀
CN109673782A (zh) 酵素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9607B (zh) 一种树莓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4089A (zh) 一种多粮种米酒的生产工艺
CN104939024B (zh) 酿造酱油用组合物及酱油曲的制作方法
KR20130045026A (ko) 밤 찐빵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721813A (zh) 一种软枣猕猴桃格瓦斯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80072453A (ko) 홍삼커피 발효환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