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4456A - 一种金银花茶及其窨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银花茶及其窨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4456A
CN102524456A CN2012100651018A CN201210065101A CN102524456A CN 102524456 A CN102524456 A CN 102524456A CN 2012100651018 A CN2012100651018 A CN 2012100651018A CN 201210065101 A CN201210065101 A CN 201210065101A CN 102524456 A CN102524456 A CN 102524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eysuckle
tea
open
basements
bas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51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4456B (zh
Inventor
谈汉波
黄友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WUDAO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WUDAO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WUDAO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WUDAO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100651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4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4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4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4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4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茶及其窨制方法。一种金银花茶,其特征在于它由夏茶、正开放的金银花和玉兰花窨制而成金银花茶,其中,正开放的金银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00%,玉兰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夏茶由夏季茶树鲜叶规格为单芽或一芽一叶按绿茶加工工艺制成。该方法可促进夏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得到的金银花茶的品质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金银花茶及其窨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茶及其窨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是世界第一。然而中国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却明显偏低,关键的原因是茶资源、特别是夏茶大部分被白白浪费以及中低档茶售价十分低廉。夏茶因为阳光强烈导致花青素含量高,制成品苦涩味重,品质差而很难被消费者认可。目前尽管有少量采摘夏茶加工的产品销售,但绝大部分售价特别低廉,还往往滞销。夏茶约占茶园全年鲜叶产量的三分之一,而多数地方的利用率不足10%。尽管春茶主要是生产名优茶,售价高,利润高,但仅限于谷雨前。春茶谷雨后的鲜叶因季节性原因品质要差,只能生产中低档茶,售价低,利润低,而且每年有滞销。因此如何开发夏茶资源和提高中低档茶价值,已成为目前中国茶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金银花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原料,近些年由于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导致金银花等中草药大受欢迎,全国开始大面积的栽植。此外,金银花对生境要求低,特别易成活,在我国很多地方均有丰富的野生金银花资源。目前对金银花的加工,传统方式是采摘金银花青蕾,用太阳晒干、阴干或炭火烘干,成品品质无法保证;现代加工方式是,以专用加工设备对金银花青蕾进行杀青、干燥,品质优良。经加工制成的金银花蕾,主要是用来饮用和药用两个方面。在饮用方面,主要是直接用金银花蕾直接泡饮,同时近年来生产金银花露液态饮料也发展很快。此外,有将金银花蕾与传统茶叶产品以及其他原料进行调配,制成各种调配茶或袋泡茶产品。
金银花是气质花,香型属于甜香型,香气特点是清雅纯正、芬芳扑鼻,十分适合于窨制花茶。目前市面上卖的金银花茶,均全部是金银花的花蕾(少数是用金银花的花蕾和其他植物原料如茶叶等调配而成的),还没有用金银花窨制的花茶。没有窨制金银花茶的专利文献,但已有窨制金银花茶的相关期刊文献报道,不过主要是针对大宗茶来窨制,缺少针对细嫩鲜叶制成的茶叶原料进行窨制的技术。
栽植的金银花因主要是采摘青蕾,因漏采而开放的金银花往往被浪费,如何利用已开放的金银花对提高栽植金银花的综合效益有特别的意义。同时由于目前市面上缺少窨制型的金银花茶,结合夏茶等中低档茶叶资源迫切需要进行开发利用的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银花茶及其窨制方法,该方法可促进夏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得到的金银花茶的品质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银花茶,其特征在于它由夏茶、正开放的金银花和玉兰花窨制而成金银花茶,其中,正开放的金银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00%,玉兰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夏茶由夏季茶树鲜叶规格为单芽或一芽一叶按绿茶加工工艺制成。
窨制成的金银花茶汤色黄绿、清澈明亮,滋味甘醇、无苦涩感,香气金银花香清鲜浓郁,三泡后依然有较浓的金银花香(说明所得到的金银花茶的品质较好)。
一种金银花茶的窨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夏茶:夏季茶树鲜叶规格为单芽或一芽一叶,采后室内摊放5-6小时,然后120℃-140℃下杀青4-5分钟(即低温杀青),揉捻(短时间揉捻的时间为15min-20min),80℃-100℃下做形20-30分钟(低温做形,根据产品需要可以做成扁形、条形或卷曲形等),烘干(薄摊,低温烘干为80℃左右、0.5-1小时烘至足干),冷却,得到夏茶,备用;
采用的夏茶具有原料细嫩、长时间摊放、低温加工、具有茶叶天然的清香味等特点,不得有栗香或高火香等不适合窨制花茶的品质特征;
2)、金银花的采摘与处理:采摘正开放(即刚开放)的金银花和含苞欲放的花蕾金银花摊开冷却(不采摘露水、雨水或呈黄色衰败的金银花,鲜花入厂堆放产生热量,需摊开冷却),冷却后进行筛分,将花蕾(白色花蕾金银花)和正开放的花(开放的白色金银花)分开,并剔除叶片、青蕾;正开放的金银花直接进行窨制,花蕾需进行养花开放后再进行窨制;
养花:将含苞欲放的花蕾堆成30厘米的高度,盖上湿纱布,每隔30分钟翻花一次,防止烧花,并促进鲜花开放均匀;经过养花2-3小时,即可开放完全,得到正开放的金银花,可以用于窨制;
3)按正开放的金银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00%,玉兰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选取夏茶、正开放的金银花和玉兰花,备用;
金银花茶窨制特点为:采用四窨一提,窨花量由多到少,窨制时间由长到短,窨堆高度和温度由高到低;窨花量为100%,依窨次配花量分别为30%、25%、20%、20%,提花量为5%;
4)、头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3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头窨的配花量为30%),加入步骤3)所述玉兰花和夏茶混窨(采摘洁白欲放的玉兰花,扳取花瓣,用花瓣和金银花混合窨制),窨制时间为20小时,堆高为45-50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即翻堆、摊开降温冷却,然后收堆续窨,还有利于窨制均匀),堆温控制在50℃以内;待约8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成约50厘米高,并适当压紧,待堆温升高约达65℃,保持1小时左右,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头窨的在制品;
5)、二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5%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头窨的在制品混合直接进行二窨(配花量为25%),窨制时间约为18小时,堆高约45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约7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约50厘米,待堆温升高约达60℃,保持1小时,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二窨的在制品;
6)、干燥:二窨的在制品需干燥,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控制在4min-5min(二窨的在制品水分含量控制在6wt%-8wt%均可,四窨的在制品水分含量则需控制在4wt%左右),干燥冷却后,得到干燥后的二窨的在制品;
7)、三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干燥后的二窨的在制品混合进行三窨,窨制时间约为16小时,堆高约40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约6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约50厘米,待堆温升高约达60℃,保持1小时左右,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三窨的在制品;
8)、四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三窨的在制品混合直接进行四窨,窨制时间约为14小时,堆高约35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约5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约50厘米,待堆温升高约达60℃,保持1小时,然后及时摊开冷却;
9)、干燥:四窨的在制品需干燥,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控制在4min-5min(四窨的在制品水分含量需控制在4wt%左右),干燥冷却后,得到干燥后的四窨的在制品;
10)、提花: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5%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干燥后的四窨的在制品混合进行提花窨制(提花量为5%),窨制时间约为4小时,堆高约30厘米;严格控制在制品的含水量不超过5wt%(质量),及时起花,即可包装或储放,得到金银花茶(起花的金银花可以继续用于窨制其他批次的产品)。
其他:窨制成的金银花茶,可以直接包装销售,也可以加入少量(0-30wt%)的金银花干制成调配型金银花茶。每窨次筛出来的金银花,可以经干燥后直接作茶饮或添加入窨制好的金银花茶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利用细嫩夏茶窨制成一种金银花茶,并通过窨制工序显著提高产品品质,促进了夏茶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夏季茶树单芽或一芽一叶的细嫩鲜叶制成夏茶);二是利用金银花和玉兰花混合窨制,有效地提高了金银花茶的品质(产品口感不再具有苦涩味);三是窨制过程中起花后,茶堆单独堆放升温一定时间,可显著改善产品滋味品质和提高香气浓度。窨制成的金银花茶的汤色黄绿、清澈明亮,滋味甘醇、无苦涩感,香气金银花香清鲜浓郁,三泡后依然有较浓的金银花香。通过开发生产窨制型金银花茶,丰富了花茶产品种类,提高了夏茶综合开发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金银花茶的窨制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夏茶:夏季茶树鲜叶规格为单芽或一芽一叶,采后室内摊放6小时,然后120℃下杀青5分钟(低温杀青),揉捻(短时间揉捻的时间为15min),80℃下做形20分钟(低温做形,根据产品需要可以做成扁形、条形或卷曲形等),烘干(薄摊,低温为于80℃、0.5-1小时烘至足干),冷却,得到夏茶,备用;
采用的夏茶具有原料细嫩、长时间摊放、低温加工、具有茶叶天然的清香味等特点,不得有栗香或高火香等不适合窨制花茶的品质特征;
2)、金银花的采摘与处理:采摘正开放(即刚开放)的白色金银花和含苞欲放的白色花蕾金银花(不采摘露水、雨水或呈黄色衰败的金银花),鲜花(刚开放的白色金银花和含苞欲放的白色花蕾金银花)入厂后,摊开冷却(鲜花入厂堆放产生热量,需摊开冷却),冷却后进行筛分,将花蕾(白色花蕾金银花)和正开放的花(开放的白色金银花)分开,并剔除叶片、青蕾等杂物;正开放的金银花直接进行窨制,花蕾需进行养花开放后再进行窨制;
养花:将含苞欲放的白色花蕾(白色花蕾金银花)堆成30厘米的高度,盖上湿纱布,每隔30分钟翻花一次,防止烧花,并促进鲜花开放均匀;经过养花2-3小时,即可开放完全,得到正开放的金银花,可以用于窨制;
3)按正开放的金银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00%,玉兰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选取夏茶、正开放的金银花和玉兰花,备用;
金银花茶窨制特点为:采用四窨一提,窨花量由多到少,窨制时间由长到短,窨堆高度和温度由高到低;窨花量为100%,依窨次配花量分别为30%、25%、20%、20%,提花量为5%;
4)、头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3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头窨的配花量为30%),加入步骤3)所述玉兰花和夏茶混窨(采摘洁白欲放的玉兰花,扳取花瓣,用花瓣和金银花混合窨制),窨制时间为20小时,堆高为45-50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50℃以内;待约8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成约50厘米高,并适当压紧,待堆温升高约达65℃,保持1小时左右,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头窨的在制品;
同时设一对照处理,所有窨次起花后的茶堆,不再堆积升温,而是及时摊开冷却;
5)、二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5%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头窨的在制品混合直接进行二窨(配花量为25%),窨制时间约为18小时,堆高约45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约7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约50厘米,待堆温升高约达60℃,保持1小时,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二窨的在制品;
6)、干燥:二窨的在制品需干燥,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控制在5min(二窨的在制品水分含量控制在6wt%左右),干燥冷却后,得到干燥后的二窨的在制品;
7)、三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干燥后的二窨的在制品混合进行三窨,窨制时间约为16小时,堆高约40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约6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约50厘米,待堆温升高约达60℃,保持1小时左右,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三窨的在制品;
8)、四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三窨的在制品混合直接进行四窨,窨制时间约为14小时,堆高约35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约5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约50厘米,待堆温升高约达60℃,保持1小时,然后及时摊开冷却;
9)、干燥:四窨的在制品需干燥,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控制在5min(四窨的在制品水分含量需控制在4wt%左右),干燥冷却后,得到干燥后的四窨的在制品;
10)、提花: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5%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干燥后的四窨的在制品混合进行提花窨制,窨制时间约为4小时,堆高约30厘米;严格控制在制品的含水量不超过5wt%(质量),及时起花,即可包装或储放,得到金银花茶。
8)、干燥:四窨的在制品需干燥,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控制在5min,干燥冷却后,得到干燥后的四窨的在制品(起花的金银花可以继续用于窨制其他批次的产品)。
其他:窨制成的金银花茶,直接包装销售,不添加干金银花。
窨制成的金银花茶的汤色黄绿、清澈明亮,滋味甘醇、无苦涩感,香气金银花香清鲜浓郁,三泡后依然有较浓的金银花香(说明所得到的金银花茶的品质较好)。
实施例2
一种金银花茶的窨制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夏茶:夏季茶树鲜叶规格为单芽或一芽一叶,采后室内摊放5小时,然后130℃下杀青4分钟(即低温杀青),揉捻(短时间揉捻的时间为20min),80℃下做形20分钟(低温做形,根据产品需要可以做成扁形、条形或卷曲形等),烘干(薄摊,低温烘干为80℃左右、0.5-1小时烘至足干),冷却,得到夏茶,备用;
采用的夏茶具有原料细嫩、长时间摊放、低温加工、具有茶叶天然的清香味等特点,不得有栗香或高火香等不适合窨制花茶的品质特征;
2)、金银花的采摘与处理:采摘正开放(即刚开放)的金银花和含苞欲放的花蕾金银花(不采摘露水、雨水或呈黄色衰败的金银花),摊开冷却(不采摘露水、雨水或呈黄色衰败的金银花,鲜花入厂堆放产生热量,需摊开冷却),冷却后进行筛分,将花蕾(白色花蕾金银花)和正开放的花(开放的白色金银花)分开,并剔除叶片、青蕾;正开放的金银花直接进行窨制,花蕾需进行养花开放后再进行窨制;
养花:将含苞欲放的花蕾堆成30厘米的高度,盖上湿纱布,每隔30分钟翻花一次,防止烧花,并促进鲜花开放均匀;经过养花2-3小时,即可开放完全,得到正开放的金银花,可以用于窨制;
3)按正开放的金银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00%,玉兰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选取夏茶、正开放的金银花和玉兰花,备用;
金银花茶窨制特点为:采用四窨一提,窨花量由多到少,窨制时间由长到短,窨堆高度和温度由高到低;窨花量为100%,依窨次配花量分别为30%、25%、20%、20%,提花量为5%;
4)、头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3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头窨的配花量为30%),加入步骤3)所述玉兰花和夏茶混窨(采摘洁白欲放的玉兰花,扳取花瓣,用花瓣和金银花混合窨制),窨制时间为20小时,堆高为45-50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即翻堆、摊开降温冷却,然后收堆续窨,还有利于窨制均匀),堆温控制在50℃以内;待约8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成约50厘米高,并适当压紧,待堆温升高约达65℃,保持1小时左右,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头窨的在制品;
5)、二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5%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头窨的在制品混合直接进行二窨(配花量为25%),窨制时间约为18小时,堆高约45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约7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约50厘米,待堆温升高约达60℃,保持1小时,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二窨的在制品;
6)、干燥:二窨的在制品需干燥,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控制在4min-5min(二窨的在制品水分含量控制在6wt%,四窨的在制品水分含量则需控制在4wt%左右),干燥冷却后,得到干燥后的二窨的在制品;
7)、三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干燥后的二窨的在制品混合进行三窨,窨制时间约为16小时,堆高约40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约6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约50厘米,待堆温升高约达60℃,保持1小时左右,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三窨的在制品;
8)、四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三窨的在制品混合直接进行四窨,窨制时间约为14小时,堆高约35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约5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约50厘米,待堆温升高约达60℃,保持1小时,然后及时摊开冷却;
9)、干燥:四窨的在制品需干燥,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控制在4min-5min(四窨的在制品水分含量需控制在4wt%左右),干燥冷却后,得到干燥后的四窨的在制品;
10)、提花: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5%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干燥后的四窨的在制品混合进行提花窨制(提花量为5%),窨制时间约为4小时,堆高约30厘米;严格控制在制品的含水量不超过5wt%(质量),及时起花,即可包装或储放,得到金银花茶(起花的金银花可以继续用于窨制其他批次的产品)。
其他:窨制成的金银花茶,可以直接包装销售,也可以加入少量(0-30wt%)的金银花干制成调配型金银花茶。每窨次筛出来的金银花,可以经干燥后直接作茶饮或添加入窨制好的金银花茶中。
其他:窨制成的金银花茶,可以直接包装销售,不添加干金银花。
窨制成的金银花茶的汤色黄绿、清澈明亮,滋味甘醇、无苦涩感,香气金银花香清鲜浓郁,三泡后依然有较浓的金银花香(说明所得到的金银花茶的品质较好)。
实施例3
一种金银花茶的窨制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夏茶:夏季茶树鲜叶规格为单芽或一芽一叶,采后室内摊放5小时,然后140℃下杀青4分钟(即低温杀青),揉捻(短时间揉捻的时间为15min),100℃下做形30分钟(低温做形,根据产品需要可以做成扁形、条形或卷曲形等),烘干(薄摊,低温烘干为80℃左右、0.5-1小时烘至足干),冷却,得到夏茶,备用;
采用的夏茶具有原料细嫩、长时间摊放、低温加工、具有茶叶天然的清香味等特点,不得有栗香或高火香等不适合窨制花茶的品质特征;
2)、金银花的采摘与处理:采摘正开放(即刚开放)的金银花和含苞欲放的花蕾金银花摊开冷却(不采摘露水、雨水或呈黄色衰败的金银花,鲜花入厂堆放产生热量,需摊开冷却),冷却后进行筛分,将花蕾(白色花蕾金银花)和正开放的花(开放的白色金银花)分开,并剔除叶片、青蕾;正开放的金银花直接进行窨制,花蕾需进行养花开放后再进行窨制;
养花:将含苞欲放的花蕾堆成30厘米的高度,盖上湿纱布,每隔30分钟翻花一次,防止烧花,并促进鲜花开放均匀;经过养花2-3小时,即可开放完全,得到正开放的金银花,可以用于窨制;
3)按正开放的金银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00%,玉兰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选取夏茶、正开放的金银花和玉兰花,备用;
金银花茶窨制特点为:采用四窨一提,窨花量由多到少,窨制时间由长到短,窨堆高度和温度由高到低;窨花量为100%,依窨次配花量分别为30%、25%、20%、20%,提花量为5%;
4)、头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3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头窨的配花量为30%),加入步骤3)所述玉兰花和夏茶混窨(采摘洁白欲放的玉兰花,扳取花瓣,用花瓣和金银花混合窨制),窨制时间为20小时,堆高为45-50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即翻堆、摊开降温冷却,然后收堆续窨,还有利于窨制均匀),堆温控制在50℃以内;待约8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成约50厘米高,并适当压紧,待堆温升高约达65℃,保持1小时左右,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头窨的在制品;
5)、二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5%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头窨的在制品混合直接进行二窨(配花量为25%),窨制时间约为18小时,堆高约45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约7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约50厘米,待堆温升高约达60℃,保持1小时左右,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二窨的在制品;
6)、干燥:二窨的在制品需干燥,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控制在4min(二窨的在制品水分含量控制在6wt%-8wt%均可,四窨的在制品水分含量则需控制在4wt%左右),干燥冷却后,得到干燥后的二窨的在制品;
7)、三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干燥后的二窨的在制品混合进行三窨,窨制时间约为16小时,堆高约40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约6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约50厘米,待堆温升高约达60℃,保持1小时左右,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三窨的在制品;
8)、四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三窨的在制品混合直接进行四窨,窨制时间约为14小时,堆高约35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约5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约50厘米,待堆温升高约达60℃,保持1小时左右,然后及时摊开冷却;
9)、干燥:四窨的在制品需干燥,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控制在4min-5min(四窨的在制品水分含量需控制在4wt%左右),干燥冷却后,得到干燥后的四窨的在制品;
10)、提花: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5%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干燥后的四窨的在制品混合进行提花窨制(提花量为5%),窨制时间约为4小时,堆高约30厘米;严格控制在制品的含水量不超过5wt%(质量),及时起花,即可包装或储放,得到金银花茶(起花的金银花可以继续用于窨制其他批次的产品)。
其他:窨制成的金银花茶,调配入上述金银花茶质量5%的干金银花,然后包装。
窨制成的金银花茶汤色黄绿、清澈明亮,滋味甘醇、无苦涩感,香气金银花香清鲜浓郁,三泡后依然有较浓的金银花香(说明所得到的金银花茶的品质较好)。
不同试制结果分析:
由表1和表2可知,用夏茶茶坯与窨制后的花茶相比,香气品质和滋味品质均得到显著提高,金银花香清香浓郁,滋味甘醇、无苦涩感,汤色和叶底均依然保持绿色。窨制后,茶多酚含量明显下降,表明这可能是通过窨制明显改善夏茶滋味品质的原因。由表3、表4可见,每窨次起花后的在制品续堆,并升温达60℃保持约1小时,明显提高成品的香气浓度,三泡后依然保持较浓的金银花香;而且还可以促进茶多酚的转化,降低滋味的苦涩感,使滋味更加醇和。
表1本发明的金银花茶感官品质
Figure BDA0000143141390000081
表2本发明的金银花茶主要品质成分(g/kg)
Figure BDA0000143141390000092
表3本发明实施例1中两种不同处理的金银花感官品质
Figure BDA0000143141390000093
表4本发明实施例1中两种不同处理的金银花理化品质(g/kg)
Figure BDA0000143141390000094
本发明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等)的上下限、区间取值都能实现本发明,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

Claims (2)

1.一种金银花茶,其特征在于它由夏茶、正开放的金银花和玉兰花窨制而成金银花茶,其中,正开放的金银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00%,玉兰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夏茶由夏季茶树鲜叶规格为单芽或一芽一叶按绿茶加工工艺制成。
2.一种金银花茶的窨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夏茶:夏季茶树鲜叶规格为单芽或一芽一叶,采后室内摊放5-6小时,然后120℃-140℃下杀青4-5分钟,揉捻,80℃-100℃下做形20-30分钟,烘干,冷却,得到夏茶,备用;
2)、金银花的采摘与处理:采摘正开放(即刚开放)的金银花和含苞欲放的花蕾金银花摊开冷却,冷却后进行筛分,将花蕾和正开放的花分开,并剔除叶片、青蕾;正开放的金银花直接进行窨制,花蕾需进行养花开放后再进行窨制;
养花:将含苞欲放的花蕾堆成30厘米的高度,盖上湿纱布,每隔30分钟翻花一次,防止烧花,并促进鲜花开放均匀;经过养花2-3小时,即可开放完全,得到正开放的金银花,可以用于窨制;
3)按正开放的金银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00%,玉兰花的加入量为夏茶质量的1%,选取夏茶、正开放的金银花和玉兰花,备用;
4)、头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3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加入步骤3)所述玉兰花和夏茶混窨,窨制时间为20小时,堆高为45-50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50℃以内;待8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成50厘米高,并压紧,待堆温升高达65℃,保持1小时,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头窨的在制品;
5)、二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5%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头窨的在制品混合直接进行二窨,窨制时间为18小时,堆高45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7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50厘米,待堆温升高达60℃,保持1小时,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二窨的在制品;
6)、干燥:二窨的在制品需干燥,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控制在4min-5min,干燥冷却后,得到干燥后的二窨的在制品;
7)、三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干燥后的二窨的在制品混合进行三窨,窨制时间为16小时,堆高40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6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50厘米,待堆温升高达60℃,保持1小时,然后及时摊开冷却,得到三窨的在制品;
8)、四窨: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20%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三窨的在制品混合直接进行四窨,窨制时间为14小时,堆高35厘米;窨制后,每隔3-4小时通花1次,堆温控制在45℃以内;待50%(质量)的金银花呈现黄色衰败时,进行起花;起花后的茶堆继续堆高50厘米,待堆温升高达60℃,保持1小时,然后及时摊开冷却;
9)、干燥:四窨的在制品需干燥,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控制在4min-5min,干燥冷却后,得到干燥后的四窨的在制品;
10)、提花:取步骤3)中正开放的金银花总质量5%的正开放的金银花与干燥后的四窨的在制品混合进行提花窨制,窨制时间为4小时,堆高30厘米;严格控制在制品的含水量不超过5%(质量),及时起花,即可包装或储放,得到金银花茶。
CN 201210065101 2012-03-13 2012-03-13 一种金银花茶及其窨制方法 Active CN102524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65101 CN102524456B (zh) 2012-03-13 2012-03-13 一种金银花茶及其窨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65101 CN102524456B (zh) 2012-03-13 2012-03-13 一种金银花茶及其窨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4456A true CN102524456A (zh) 2012-07-04
CN102524456B CN102524456B (zh) 2013-01-23

Family

ID=46333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065101 Active CN102524456B (zh) 2012-03-13 2012-03-13 一种金银花茶及其窨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445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1628A (zh) * 2014-06-09 2014-09-17 张家界绿春园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杜仲金银花茶及其窨制方法
CN104920697A (zh) * 2015-07-20 2015-09-23 莫玉明 一种金银花茶制作方法
CN105145941A (zh) * 2015-09-14 2015-12-16 贵州南方棕榈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棕榈花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8250A (zh) * 2016-12-07 2017-04-26 班蔚征 一种金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7467278A (zh) * 2017-10-25 2017-12-15 桂林丰润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压保健茶
CN108522766A (zh) * 2018-06-22 2018-09-14 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红金银花茶的加工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73A (zh) * 1993-06-19 1993-12-01 平邑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金银花茶的制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73A (zh) * 1993-06-19 1993-12-01 平邑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金银花茶的制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和平: "金银花茶窨制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no. 6, 31 December 1985 (1985-12-31), pages 25 - 28 *
郭桂义等: "金银花保健茶加工技术", 《信阳农专学报》, vol. 6, no. 1, 31 March 1996 (1996-03-31), pages 19 - 25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1628A (zh) * 2014-06-09 2014-09-17 张家界绿春园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杜仲金银花茶及其窨制方法
CN104920697A (zh) * 2015-07-20 2015-09-23 莫玉明 一种金银花茶制作方法
CN105145941A (zh) * 2015-09-14 2015-12-16 贵州南方棕榈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棕榈花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8250A (zh) * 2016-12-07 2017-04-26 班蔚征 一种金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7467278A (zh) * 2017-10-25 2017-12-15 桂林丰润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压保健茶
CN108522766A (zh) * 2018-06-22 2018-09-14 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红金银花茶的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4456B (zh)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7034B (zh) 一种金花茶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2524456B (zh) 一种金银花茶及其窨制方法
CN102919392B (zh)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2356784B (zh)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2783532B (zh) 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3783178B (zh) 利用白毫茶加工兰花香型白茶的方法
CN105341204A (zh) 一种采用秋季凌云白毫加工多类茶的方法
CN105104613B (zh) 一种古茶树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1664084A (zh) 花香白琳工夫红茶加工工艺
CN105053363B (zh) 一种桑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2388995A (zh) 一种黑茶加工方法
CN103947810A (zh) 牡丹红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94901A (zh) 一种大树茶红茶的加工工艺
CN101161086A (zh) 怡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4304524A (zh) 一种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CN104336217A (zh) 有机玉兰茉莉花普洱散茶的制作方法
CN102715302A (zh)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无苦涩味夏秋绿茶的方法
CN109258839A (zh) 一种花果香型的古茶树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0971A (zh) 一种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4222343B (zh) 一种利用黄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
CN102618413B (zh) 中药饮料酒的生产方法
CN104920680B (zh) 浅度发酵的红砖茶的生产方法
CN108208217A (zh) 一种富硒黑茶的制备工艺
CN103609759B (zh) 一种褐色茶叶的制作方法
CN103783174B (zh) 冷溶型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