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7810A - 牡丹红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牡丹红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7810A
CN103947810A CN201410212001.2A CN201410212001A CN103947810A CN 103947810 A CN103947810 A CN 103947810A CN 201410212001 A CN201410212001 A CN 201410212001A CN 103947810 A CN103947810 A CN 103947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ony
black tea
bud
tea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20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7810B (zh
Inventor
李�杰
胡良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u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120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7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7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7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7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7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牡丹分蘖芽制备的牡丹红茶,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牡丹红茶的饮品,和牡丹分蘖芽在制备牡丹红茶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红茶具有高档红茶的口感,同时具有降血脂、清热祛火、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

Description

牡丹红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牡丹分蘖芽(花芽、叶芽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牡丹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属毛莨科芍药属,落叶灌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医药价值。长久以来,牡丹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利用却显得严重滞后,生产附加值很低,没有形成产业链。
有人将牡丹整花、花瓣或者花蕊制成牡丹花茶,但由于很不容易保持整花形态,需要一些特殊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例如特定的模具和烤箱(CN103636829A),或者由于牡丹花水分含量大,内外花瓣大小不均,厚薄不均,而且花瓣很薄,采用常规的制茶工艺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需要另外加入如多次脱水等工艺(CN1860900A),花蕊制茶除了要脱水外,还需要将花粉去除(CN103190504A),这些都增加了牡丹花制茶的成本。
另外,也有人将牡丹叶制茶,但由于牡丹叶有青气,涩味,无茶香,通常需要和别的茶叶或者其他保健原料一起才能制茶(CN101558878A等)。
事实上,在牡丹的培育过程中,为了保持牡丹株型、集中养分、促进开花繁茂和根部生长,从牡丹分栽后的第二年″春分″到″清明″开始,牡丹种植户每年都要进行定股去芽工作:当新芽从土中伸出地面5-10cm时开始定股去芽,每株可留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枝条5-8股,将从根颈上萌发的芽子一律去掉,还要剥去选留的股上无用的芽子。每股只保留顶芽,顶芽不好时可保留侧芽。这样会产生大量的牡丹分蘖芽,而这些分蘖芽目前尚未被利用,大量的分蘖芽白白浪费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牡丹的分蘖芽制备牡丹红茶及其制备方法,牡丹分蘖芽在制备牡丹红茶中的用途,以及包含上述牡丹红茶的饮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牡丹红茶,由牡丹分蘖芽制备而成。
进一步,所述红茶是散装红茶或者袋泡红茶。
所述牡丹是凤丹牡丹或者紫斑牡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牡丹红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牡丹分蘖芽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搓,发酵,烘干而得。
进一步,所述分蘖芽为分蘖芽尖、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片。
进一步,所述萎凋为萎凋槽或室内自然萎凋。优选的,萎凋槽萎凋在于将分蘖芽薄摊于萎凋槽内,厚度18-22cm,于30-50℃下通透式萎凋4-7h,至萎凋芽叶含水量58-64%。室内自然萎凋其特征在于将新鲜分蘖芽摊于竹匾上,厚度15-20cm,在温度20-24℃、相对湿度60-70%进行通透式萎凋14-20h,至萎凋芽叶含水量58-64%。
进一步,所述的揉捻,在于在温度20-24℃、相对湿度85-90%下,将萎凋芽叶放入揉捻机揉捻0.5-1h,揉捻后茶叶的细胞破坏率为78-85%,成条率达95%。
进一步,所述的发酵,在于在温度24-28℃、相对湿度95%以上,将揉捻叶于发酵室供氧发酵2-4h,至叶色为黄红色茶条。
进一步,所述的烘干,在于分毛火烘焙和足火烘干两个步骤。
优选的,毛火烘焙在于将发酵后的牡丹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烘培10-20min,温度100-120℃,至含水量低于25%,更优选,含水量低于18%;足火烘干在于将毛火烘焙后的牡丹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烘干10-30min,温度80-100℃,至含水量低于5%,更优选,含水量低于4%。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烘干后定型步骤。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精制步骤,将定型后的牡丹红茶进行过筛、人工挑选,即可制得牡丹红茶。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烘干后粉碎,灭菌,包装成袋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粉碎为将烘干后的牡丹茶条在粉碎机中粉碎,留取10-40目之间的茶粉备用,不合格者可以多次粉碎到10-40目,将多次粉碎的茶粉混合,红外灭菌,合格后放入袋泡茶包装机中包装,可得袋泡牡丹红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牡丹分蘖芽制备牡丹红茶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牡丹红茶饮品,其包含上述牡丹红茶。
由于牡丹芽中含有芍药苷类、丹皮酚类、酚酸类、鞣质、黄酮类、糖类等化学成分,把牡丹分蘖芽制成的牡丹红茶是一种天然保健饮品,具有红茶的醇正茶香,同时还能降血脂、清热祛火、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当理解,这些实例不能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下述实施方案中的手段为本领域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步骤一采摘
在雨露后采摘凤丹牡丹新鲜分蘖芽尖或一芽二叶或三叶片,鲜芽尖的采摘标准为2-3cm长,鲜叶片的采摘标准为叶片完好、鲜绿、细嫩、匀净。
步骤二萎凋槽萎凋
萎凋是指鲜芽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萎凋的目的是使芽叶水分部分蒸发,便于揉捻,引起芽叶内化学成分的转化,为发酵创造条件。
将新鲜分蘖芽薄摊于萎凋槽内,摊叶厚度18-22cm左右,叶片要抖散摊平,厚薄一致。在30℃下通透式萎凋7h,至萎凋芽叶含水量58-60%。萎凋结束下叶前,鼓冷风10-15min。
步骤三揉捻
揉捻的目的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使萎凋叶操卷成条,细胞损伤,茶汁揉出,使酚类化合物氧化,促进发酵作用的进行,冲泡时利于可溶性物质溶于茶汤。
将萎凋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揉捻40min,揉捻后茶叶的细胞破坏率为78-85%,成条率达95%。揉捻室温度20-24℃,相对湿度85-90%。将揉捻后的分蘖芽用摇筛过滤,条形状的茶叶筛下,团块状的茶叶留于摇筛之上,再手工将团块状的茶叶揉至均匀。
步骤四发酵
发酵是指将揉捻叶以一定厚度摊放于特定的发酵盘中,揉捻叶内化学成分在有氧的情况下继续氧化变色的过程。
摊叶厚度为6-10cm。将揉捻叶于发酵室供氧发酵2h,至叶色为黄红色茶条。发酵温度控制在24℃,相对湿度要在95%以上。
步骤五烘干
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称毛火烘焙,第二次烘干称足火烘干,在二次干燥中间进行适当的摊晾。
(1)毛火烘焙
将发酵后的牡丹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摊叶厚度为1.5-2cm,在温度105℃的条件下烘培15min,至含水量低于25%。下机后需摊凉30min。
(2)足火烘干
将毛火烘培后的牡丹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摊叶厚度为2-2.5cm,在温度90℃的条件下烘干20min,至含水量低于5%。
步骤六定型
将烘干后的牡丹红茶茶条取出,在避光的环境下摊平,平摊厚度小于0.8cm,使牡丹红茶茶条自然冷却至常温。
步骤七精制
将定型后的牡丹红茶进行过筛、人工挑选,即可制得牡丹红茶。
实施例2
步骤一采摘
在雨露后采摘紫斑牡丹新鲜分蘖芽尖或一芽二叶或三叶片,鲜芽尖的采摘标准为2-3cm长,鲜叶片的采摘标准为叶片完好、鲜绿、细嫩、匀净。
步骤二萎凋槽萎凋
将新鲜分蘖芽薄摊于萎凋槽内,摊叶厚度18-22cm左右,叶片要抖散摊平,厚薄一致。在50℃下通透式萎凋4h,至萎凋芽叶含水量62-64%。萎凋结束下叶前,鼓冷风10-15min。
步骤三揉捻
将萎凋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揉捻40min,揉捻后茶叶的细胞破坏率为78-85%,成条率达95%。揉捻室温度20-24℃,相对湿度85-90%。将揉捻后的分蘖芽用摇筛过滤,条形状的茶叶筛下,团块状的茶叶留于摇筛之上,再手工将团块状的茶叶揉至均匀。
步骤四发酵
摊叶厚度为6-10cm。将揉捻叶于发酵室供氧发酵4h,至叶色为黄红色茶条。发酵温度控制在24℃,相对湿度要在95%以上。
步骤五烘干
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称毛火烘焙,第二次烘干称足火烘干,在二次干燥中间进行适当的摊晾。
(1)毛火烘焙
将发酵后的牡丹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摊叶厚度为1.5-2cm,在温度105℃的条件下烘培15min,至含水量低于22%。下机后需摊凉30min。
(2)足火烘干
将毛火烘培后的牡丹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摊叶厚度为2-2.5cm,在温度90℃的条件下烘干20min,至含水量低于5%。
步骤六定型
将烘干后的牡丹红茶茶条取出,在避光的环境下摊平,平摊厚度小于0.8cm,使牡丹红茶茶条自然冷却至常温。
步骤七精制
将定型后的牡丹红茶进行过筛、人工挑选,即可制得牡丹红茶。
实施例3
步骤一采摘
在雨露后采摘凤丹牡丹新鲜分蘖芽尖或一芽二叶或三叶片,鲜芽尖的采摘标准为2-3cm长,鲜叶片的采摘标准为叶片完好、鲜绿、细嫩、匀净。
步骤二室内自然萎凋
将新鲜分蘖芽摊于竹匾上,厚度15-20cm,室内温度在20℃、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进行通透式萎凋18h,至萎凋芽叶含水量58-61%。萎凋室空气流通,无阳光直射入室内。
步骤三揉捻
将选取的茶叶放入揉捻机揉捻40min,揉捻后茶叶的细胞破坏率为78-85%,成条率达95%。揉捻室温度20-24℃,相对湿度85-90%。将揉捻后的分蘖芽用摇筛过滤,条形状的茶叶筛下,团块状的茶叶留于摇筛之上,再手工将团块状的茶叶揉至均匀。
步骤四发酵
摊叶厚度为6-10cm。将揉捻叶于发酵室供氧发酵3h,至叶色为黄红色茶条。发酵温度控制在24-28℃,相对湿度要在95%以上。
步骤五烘干
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称毛火烘焙,第二次烘干称足火烘干,在二次干燥中间进行适当的摊晾。
(1)毛火烘焙
将发酵后的牡丹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摊叶厚度为1.5-2cm,在温度105℃的条件下烘培15min,至含水量低于18%。下机后需摊凉30min。
(2)足火烘干
将毛火烘培后的牡丹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摊叶厚度为2-2.5cm,在温度90℃的条件下烘干20min,至含水量低于4%。
步骤六定型
将烘干后的牡丹红茶茶条取出,在避光的环境下摊平,平摊厚度小于0.8cm,使牡丹红茶茶条自然冷却至常温。
步骤七精制
将定型后的牡丹红茶进行过筛、人工挑选,即可制得牡丹红茶。
实施例4
步骤一采摘
在雨露后采摘紫斑牡丹新鲜分蘖芽尖或一芽二叶或三叶片,鲜芽尖的采摘标准为2-3cm长,鲜叶片的采摘标准为叶片完好、鲜绿、细嫩、匀净。
步骤二室内自然萎凋
将新鲜分蘖芽摊于竹匾上,厚度15-20cm,室内温度在24℃、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进行通透式萎凋18h,至萎凋芽叶含水量62-64%。萎凋室空气流通,无阳光直射入室内。
步骤三揉捻
将选取的茶叶放入揉捻机揉捻40min,揉捻后茶叶的细胞破坏率为78-85%,成条率达95%。揉捻室温度20-24℃,相对湿度85-90%。将揉捻后的分蘖芽用摇筛过滤,条形状的茶叶筛下,团块状的茶叶留于摇筛之上,再手工将团块状的茶叶揉至均匀。
步骤四发酵
摊叶厚度为6-10cm。将揉捻叶于发酵室供氧发酵3h,至叶色为黄红色茶条。发酵温度控制在24-28℃,相对湿度要在95%以上。
步骤五烘干
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称毛火烘焙,第二次烘干称足火烘干,在二次干燥中间进行适当的摊晾。
(1)毛火烘焙
将发酵后的牡丹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摊叶厚度为1.5-2cm,在温度105℃的条件下烘培15min,至含水量低于25%。下机后需摊凉30min。
(2)足火烘干
将毛火烘培后的牡丹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摊叶厚度为2-2.5cm,在温度90℃的条件下烘干20min,至含水量低于5%。
步骤六定型
将烘干后的牡丹红茶茶条取出,在避光的环境下摊平,平摊厚度小于0.8cm,使牡丹红茶茶条自然冷却至常温。
步骤七精制
将定型后的牡丹红茶进行过筛、人工挑选,即可制得牡丹红茶。
实施例5
将上述实施例1-4中的步骤五烘干后的牡丹茶条进行粉碎、灭菌、包装。
步骤一至步骤五,同实施例1-4。
步骤六粉碎
将烘干后的牡丹茶条置于粉碎机中粉碎,取10-40目的茶粉备用,不合格者再粉碎1-3次,直到粒度达到10-40目,将各次粉碎的茶粉混合。
步骤七灭菌
红外灭菌,抽样检验,合格。
步骤八包装
在袋泡茶包装机中进行包装,每包1.6克。
经上述方法制备出来的牡丹红茶,无论从外形色泽、汤色、香气和滋味上都和高档红茶相当,同时具有降血脂、清热祛火、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另外,我们也比较了单独由牡丹叶制备的红茶,该茶苦涩,不适合饮用,具体如下表:
茶叶外形、色泽 汤色 香气 滋味 降血脂 清热祛火 抗氧化、抗衰老
实施例1 紧细,乌润 红亮 高锐,淡淡的牡丹花香 鲜醇
实施例2 紧细,乌润 红亮 高锐,淡淡的牡丹花香 鲜醇
实施例3 紧细,乌润 红亮 高锐,淡淡的牡丹花香 鲜醇
实施例4 紧细,乌润 红亮 高锐,淡淡的牡丹花香 鲜醇
高档祁红 紧细,乌润 红亮 浓郁 醇和
牡丹叶茶 粗实,枯红 红暗 粗青气 苦涩
实施例5制备的袋泡红茶和实施例1-4的散装红茶上述指标基本差不多,而且便于携带,也是一种集红茶口感和保健功效于一体的新型饮品。

Claims (10)

1.一种牡丹红茶,其特征在于,由牡丹分蘖芽制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是散装红茶或者袋泡红茶。
3.一种牡丹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牡丹分蘖芽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搓,发酵,烘干而得。优选的,还包括定型和精制步骤或者还包括粉碎、灭菌和包装成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蘖芽为分蘖芽尖、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片。更优选的,所述牡丹是凤丹牡丹或者紫斑牡丹。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为萎凋槽或室内自然萎凋。优选的,萎凋槽萎凋在于将分蘖芽薄摊于萎凋槽内,厚度18-22cm,于30-50℃下通透式萎凋4-7h,至萎凋芽叶含水量58-64%。室内自然萎凋其特征在于将新鲜分蘖芽摊于竹匾上,厚度15-20cm,在温度20-24℃、相对湿度60-70%进行通透式萎凋14-20h,至萎凋芽叶含水量58-64%。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在于在温度20-24℃、相对湿度85-90%下,将萎凋芽叶放入揉捻机揉捻0.5-1h,揉捻后茶叶的细胞破坏率为78-85%,成条率达95%。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在于在温度24-28℃、相对湿度95%以上,将揉捻叶于发酵室供氧发酵2-4h,至叶色为黄红色茶条。
8.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在于分毛火烘焙和足火烘干两个步骤。优选的,毛火烘焙在于将发酵后的牡丹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烘培10-20min,温度100-120℃,至含水量低于25%,更优选,含水量低于18%;足火烘干在于将毛火烘焙后的牡丹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烘干10-30min,温度80-100℃,至含水量低于5%,更优选,含水量低于4%。
9.一种牡丹分蘖芽制备牡丹红茶的用途。
10.一种牡丹红茶饮品,其包含权利要求1或2的牡丹红茶或者权利要求3-8任一方法制备得到的红茶。
CN201410212001.2A 2014-05-14 2014-05-14 牡丹红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3947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2001.2A CN103947810B (zh) 2014-05-14 2014-05-14 牡丹红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2001.2A CN103947810B (zh) 2014-05-14 2014-05-14 牡丹红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7810A true CN103947810A (zh) 2014-07-30
CN103947810B CN103947810B (zh) 2016-08-10

Family

ID=51325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2001.2A Active CN103947810B (zh) 2014-05-14 2014-05-14 牡丹红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7810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2811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红雪牡丹茶
CN104322742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一种牡丹红茶制备工艺
CN104322810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牡丹百合花草茶
CN104322743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一种牡丹黄茶制备工艺
CN104322809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牡丹苦瓜茶
CN104782838A (zh) * 2015-04-17 2015-07-22 菏泽瑞璞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绿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5192152A (zh) * 2015-10-26 2015-12-3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工夫红茶的全自动生产方法
CN105875878A (zh) * 2014-11-12 2016-08-24 贵州生态谷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冷水袋泡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7549396A (zh) * 2017-09-27 2018-01-0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黄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9394A (zh) * 2017-09-27 2018-01-0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芦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581312A (zh) * 2017-09-27 2018-01-16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芦花保健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7581317A (zh) * 2017-09-27 2018-01-16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594013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黑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7594011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车前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594007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芦根保健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7594010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保健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7736460A (zh) * 2017-09-27 2018-02-27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金银花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736458A (zh) * 2017-09-27 2018-02-27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车前茶及其生产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6425A (zh) * 2010-11-30 2011-06-29 盐城果老首乌科技有限公司 何首乌花芽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6626A (zh) * 2011-11-17 2012-04-04 江元勋 一种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6425A (zh) * 2010-11-30 2011-06-29 盐城果老首乌科技有限公司 何首乌花芽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6626A (zh) * 2011-11-17 2012-04-04 江元勋 一种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鲍新民: "红牡丹茶的采制工艺技术", 《中国茶叶加工》, no. 4, 31 December 2003 (2003-12-31)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2811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红雪牡丹茶
CN104322742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一种牡丹红茶制备工艺
CN104322810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牡丹百合花草茶
CN104322743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一种牡丹黄茶制备工艺
CN104322809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牡丹苦瓜茶
CN105875878A (zh) * 2014-11-12 2016-08-24 贵州生态谷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冷水袋泡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4782838A (zh) * 2015-04-17 2015-07-22 菏泽瑞璞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绿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5192152A (zh) * 2015-10-26 2015-12-3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工夫红茶的全自动生产方法
CN107549396A (zh) * 2017-09-27 2018-01-0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黄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9394A (zh) * 2017-09-27 2018-01-0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芦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581312A (zh) * 2017-09-27 2018-01-16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芦花保健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7581317A (zh) * 2017-09-27 2018-01-16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594013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黑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7594011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车前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594007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芦根保健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7594010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保健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7736460A (zh) * 2017-09-27 2018-02-27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金银花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736458A (zh) * 2017-09-27 2018-02-27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车前茶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7810B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7810B (zh) 牡丹红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53363B (zh) 一种桑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3734362B (zh) 冷溶型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6801A (zh) 一种荷叶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9122973A (zh) 一种陈皮白茶茶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1827A (zh) 一种赶黄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6236A (zh) 一种青钱柳制茶工艺
CN103181444A (zh) 一种苦水玫瑰干花瓣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67363A (zh) 一种蒸青石竹绿茶的制作工艺
CN103783174B (zh) 冷溶型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1354B (zh) 一种提高红茶品质的工艺
CN106615301A (zh) 一种超微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01933542A (zh) 一种制备阳羡雪芽茶的工艺流程
KR101788449B1 (ko) 모링가 송이버섯 발효차와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4617176A (zh) 一种沉香红茶的生产工艺
CN112273493A (zh) 桑叶黑茶的制作方法
CN107183236A (zh) 茶耳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9100A (zh) 一种桑叶松针复方袋茶的加工工艺
CN107751436B (zh) 一种越南抱茎茶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22426A (ko) 도라지를 이용한 혼합 침출차의 제조방법
CN106472749A (zh) 一种紫芽人参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41365A (zh) 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
CN105685307A (zh) 一种桑叶保健红茶的制作方法
KR100902472B1 (ko) 미나리잎을 원료로 하는 차의 제조방법
CN105638937A (zh)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4

Address after: 100089 Floor 11122-84, 18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Sanyu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Haite Garden 23-1-502

Patentee before: Li Ji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