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2741A - 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2741A
CN102482741A CN2010800349915A CN201080034991A CN102482741A CN 102482741 A CN102482741 A CN 102482741A CN 2010800349915 A CN2010800349915 A CN 2010800349915A CN 201080034991 A CN201080034991 A CN 201080034991A CN 102482741 A CN102482741 A CN 102482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vity
metal
metal sheet
processing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49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2741B (zh
Inventor
小林好史
河野一之
伊藤泰则
铃木真一
山中晋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354441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48274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82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2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2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2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4/00Coating by spra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e.g. by flame, plasma or electric discharge
    • C23C4/04Coating by spra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e.g. by flame, plasma or electric discharg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titanium or zirco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21D8/02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plates or strips
    • C21D8/04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plates or strips to produce plates or strips for deep-drawing
    • C21D8/0494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plates or strips to produce plates or strips for deep-drawing involving a localised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1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In, Mg, or other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single group C22C38/001 - C22C38/6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6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4/00Coating by spra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e.g. by flame, plasma or electric discharge
    • C23C4/18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2221/00Treating localised areas of an arti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2All metal or with adjacent metals
    • Y10T428/12229Intermediate article [e.g., blank,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Coating With Molten Metal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Other Surface Treatments For Metallic Materials (AREA)
  • ing And Chemical Polishing (AREA)

Abstract

在进行近红外线的辐射传热加热的金属板的一部分表面上,形成使辐射线的反射率低于原金属板表面的区域。作为反射率降低处理,可采用黑色系的涂装或喷涂、黑色系的镀覆、使金属板的表面粗糙度增加的处理、喷丸处理、侵蚀处理、黑色化处理、金属板的表层面的材料改变处理等。另外,通过对该金属板进行辐射传热加热,形成温度部分不同的加热金属板,然后,例如通过热冲压而进行伴随冷却的热处理加工。

Description

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性优良的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2009年8月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9-183220号、以及2009年8月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9-183221号并主张其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汽车用结构部件为代表的许多机械部件通过对钢板或其它的金属板进行压力加工而制造。但是,对于通过普通的冷压成形而获得的产品,存在的问题是在内应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回弹(spring back),从而尺寸精度并不稳定。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法,被称为热冲压(hotstamping)的热压引人注目。该热冲压是对预先加热到规定温度的钢板进行压力成形,并且在冲压模具中急剧冷却,从而进行淬火的成形方法。通过采用该方法,可以制造不会产生回弹、尺寸精度和强度高的成形件。
为了进行该热冲压,必须预先加热到钢板的金属组织为奥氏体单相的温度区域。作为加热方法,一般采用气体加热炉等,但气体加热炉等的加热效率较低,生产率较差。因此,为了提高生产率,必须增加设备尺寸,从而成本上升。于是,作为提高生产率的加热方法,人们提出了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通电加热。该通电加热是电极与金属板的两端接触而进行通电,利用焦耳热而进行加热的方法,具有能量的浪费少,可急剧地加热的优点。但是,在金属板的形状不为四边形而为异型形状的情况下,由于电流集中于截面积较小的部分,因而具有无法均匀地对所希望的区域进行加热的问题。另外,为了均匀地对金属板的指定部分进行加热,人们考虑激光加热,但其具有设备成本高,并且生产率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52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062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33050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8942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614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金属板的表面反射率高的情况下,仍可简单地加热到所希望的温度的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可低成本地、且以良好的生产率制造具有强度不同的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并且具有在强度不同的部分的配置限制少的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的特征在于,在进行辐射传热加热的金属板的一部分表面上,形成使辐射线的反射率低于原金属板表面的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另外,金属板可为镀覆钢板。
此外,本发明的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进行辐射传热加热的金属板的一部分表面上,进行反射率降低处理,使辐射线的反射率低于原金属板表面。
另外,作为反射率降低处理,可以适用涂装,通过喷丸、轧制、激光等进行的凹凸赋予,通过镀覆、喷涂进行的金属覆盖,通过浸渍于酸性溶液中进行的着色处理或侵蚀,以及表层面的材质改变处理等,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方法。另外,反射率降低处理优选为黑色系的类型。在任何的情况下,将反射率设定为40%以下,优选设定为30%以下,进一步优选设定为25%以下。
此外,本发明的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的特征在于:在金属加工件的表面上,部分地形成使辐射线的反射率降低的部位,所述使辐射线的反射率降低的部位与其它部位的维氏硬度之差为HV180以上,优选为HV200以上。
还有,本发明的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金属表面处理或表层的材质改变处理,在金属板的一部分表面上形成使辐射线的反射率降低的区域,通过进行辐射传热加热,使该金属板成为温度部分不同的加热金属板,然后,进行伴随冷却的热处理加工。
在本发明中,在金属板的一部分表面上形成使辐射线的反射率降低的区域的处理可以适用涂装,通过喷丸、轧制、激光等进行的凹凸赋予,通过镀覆、喷涂进行的金属覆盖,通过浸渍于酸性溶液中进行的着色处理或侵蚀,以及表层面的材质改变处理等,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方法。
再有,在本发明中,伴随冷却的热处理加工例如可以设定为热冲压加工,另外也可以设定为淬火处理。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可提高加热效率,可通过辐射传热加热,以低于过去的成本、以良好的生产率、集中地仅对金属板的指定部分进行加热。另外,还具有作为金属加工件的部件设计的自由度升高等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整体进行了反射率降低处理的金属板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部分进行了反射率降低处理的金属板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制造本发明的金属加工件的工序的图。
图4是表示热处理加工成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之前的金属板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加热温度和淬火后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6是表示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反射率处理深度和加热速度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10是表示热处理加工成强度均匀的金属加工件之前的金属板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热处理加工成整体均匀地高强度化的金属加工件之前的金属板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的制造)
图1是表示表面整体为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2的金属板1的图,图2是表示表面的一部分为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2的金属板1的图。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金属板1的表面进行反射率降低处理而形成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2。金属板1为在后述工序中进行热冲压的金属板,在即将热冲压之前,进行通过近红外线等进行的辐射传热加热。
金属板1的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作为热冲压用金属板,具有代表性的是热轧钢板、冷轧钢板、镀覆钢板。在此,镀覆钢板有进行过热浸镀锌、合金化热浸镀锌、或电镀锌、合金化电镀锌、热浸镀铝、含有Al、Mg、Si、Cr、Ni等的锌-合金镀覆的钢板等,但只要能够适用于热冲压,则并不局限于此。
以前,在金属板的形状不为四边形而为异型形状的情况下,由于电流集中于截面积较小的部分,因而无法采用通电加热而对金属板整体进行均匀加热。于是,本发明人尝试通过采用波长在0.7~2.5μm的近红外线灯的辐射传热加热,将金属制的金属板加热到所希望的温度的方法。按照该方法,可对金属板的整体均匀地进行加热。但是,用作汽车用结构部件等的大多数金属板为热轧钢板或冷轧钢板、进行过镀锌或镀铝的镀覆钢板,由于近红外线的大部分在金属板的表面被反射,因而辐射传热加热的加热效率明显降低。
本发明人将具有包含C:0.22质量%、Si:0.15质量%、Mn:2.0质量%、P:0.02质量%以下、S:0.005质量%以下、Ti:0.023质量%、Al:0.035质量%、B:15ppm、N:20ppm,剩余部分包括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组成,板厚为1.6mm的热浸镀锌钢板裁切成短边为170mm、长边为440mm的尺寸,采用近红外线灯,从20℃辐射传热加热到850℃而测定了钢板的温度。在此情况下,由于近红外线的反射率较高,因而升温速度为30℃/秒,而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通电加热的热轧钢板中,升温速度为58℃/秒。这样,如果采用近红外线对热浸镀锌钢板进行辐射传热加热,则升温速度非常低,其结果是,加热成本升高,加热速度也变慢,从而生产率较差。
另外,本发明人尝试了仅将金属板的指定部分加热到高温而进行热冲压,从而对成形件局部地进行淬火的方法。但是,无论是采用通电加热,还是采用辐射传热加热,集中地对金属板中的任意部分进行加热是并不容易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进行采用激光光线的点加热,但是激光加热存在设备成本高、而且生产率差的问题。因此,要求可廉价地、并且以良好的生产率对金属板的指定部分进行加热的技术。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样的高反射率的金属板1的表面上,进行使近红外线等的辐射线的反射率低于原金属板1的表面的反射率降低处理。作为反射率降低处理的具体的方法,可以适用涂装,通过喷丸、轧制、激光等进行的凹凸赋予,通过镀覆、喷涂进行的金属覆盖,通过浸渍于酸性溶液中进行的着色处理或侵蚀,以及表层面的材质改变处理等,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方法。另外,这些反射率降低处理既可仅仅在金属板的一个面上进行,也可在正背两面上进行。此外,为了改善加热效率,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2的反射率优选为4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以下。另外,反射率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测定。即,采用岛津制分光光度计UV-3100PC和多功能大型试料室MPC-3100,采用メルク公司生产的BaSO4进行2400~300nm之间的基线补偿后,设定试验材料,以8度的入射角测定了包含扩散反射的全反射光谱。将相当于获得的全反射光谱的波长的反射率定义为本发明的反射率。
黑色系的涂装为通过在金属板1的表面上涂装有机系或无机系的黑色涂料而降低反射率的方法。另外,不必为完全的黑色,只要是发黑的色彩即可。该方法可仅仅采用辊、涂装枪而简单地进行。此外,通过进行适当的掩蔽,可仅在金属板1的任意部分简单地进行涂装,但是如果采用进行冲压的方法,也可不进行掩蔽而仅仅在金属板1的任意部分简单地进行涂装。再者,在黑色系的涂装中,例如可在采用乙醇等对金属板表面进行脱脂处理后,涂装例如东海カ一ボン生产的アクアブラツク。
在金属板表面上赋予凹凸的处理是采用作为机械方法的喷丸处理、轧制、激光而降低反射率的方法。另外,在任何情况下,可通过进行适当的掩蔽,仅仅在金属板1的任意部分赋予凹凸,从而降低反射率。另外,在激光方法的情况下,也可不进行掩蔽,而仅仅在任意部分照射激光而赋予凹凸。
在喷丸处理中,例如采用喷丸#24、40、60、80等,与轧制所采用的轧机的能力相适应而调整轧辊的粗糙度。另一方面,在采用激光进行的方法中,没有CO2、YAG、光纤等振荡器的限制,凹凸的赋予方式可呈格子状、条纹状、点列状而赋予。赋予的凹凸例如以表面粗糙度Ra计优选为0.6μm以上,更优选为0.8μm以上。
黑色系的镀覆处理例如为通过进行黑色化学镀镍而降低反射率的方法。另外,可通过进行适当的掩蔽,只对金属板1的任意部分进行镀覆处理而降低反射率。
黑色系的喷涂例如为通过将Al2O3-TiO2系喷涂材料等黑色系物质进行等离子喷涂而降低反射率的方法。另外,不必为完全的黑色,只要是发黑的色彩即可。另外,可通过进行适当的掩蔽,仅仅在金属板1的任意部分简单地进行喷涂而降低反射率。
通过浸渍于酸性溶液中进行的着色处理例如为采用草酸水溶液的黑色化处理而降低反射率的方法。另外,可通过进行适当的掩蔽,仅仅在金属板1的任意部分进行处理而降低反射率。
化学的侵蚀处理例如为采用在25℃的10%的HCl水溶液中浸渍10秒、然后进行水洗和干燥的方法而降低反射率的方法。另外,可进行适当的掩蔽,仅仅在金属板1的任意部分进行处理而降低反射率。
表层面的材料改变处理为采用在温度60℃的氯化镍六水合物的10%水溶液中浸渍5秒、然后进行水洗和干燥的黑色化方法而降低反射率的方式。另外,可通过进行适当的掩蔽,仅仅在金属板1的任意部分进行处理而降低反射率。
(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的制造)
在汽车用结构部件等中,往往对于施加较大的载荷的部分欲提高强度,而对于其它的部分,考虑到焊接性而不想提高强度。另外,与此相反,有时也只想降低指定部分的强度。对于具有这样的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在上述那样的本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形成反射率降低区域的金属板11,按照图3所示的步骤进行制造。另外,金属板11除对采用切断或冲压的冲切加工获得的金属板进行反射率降低处理以外,也可采用下述的方法而获得。首先,在进行切断或冲压的冲切加工前,对钢带等的金属坯材的表面进行反射率降低处理,从而预先形成辐射传热效率部分不同的部位。然后,也可进行切断或冲压的冲切加工来形成金属板11。另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的边界是清楚的,但是,也可按照使辐射传热效率连续地变化的方式,形成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在此情况下,可连续地改变反射率降低处理的水平,或连续地改变板厚方向的处理的厚度。
接着,对进行了该反射率降低处理的金属板11照射例如近红外线(波长为0.7~2.5μm)、中红外线(波长为2.5μm~4μm)或远红外线(波长为4μm~1mm),均匀地对金属板11的整体进行辐射传热加热。作为产生近红外线、中红外线或远红外线的辐射传热加热装置,包括气体加热炉、电加热炉、具有红外线灯或红外线加热器的通常的加热装置、近红外线灯、近红外线加热器等。由此,可快速地对降低了反射率、而提高了辐射传热效率的中央部12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对于其它周缘部13,由于反射率高,辐射传热效率低,因而加热速度较慢。其结果是,获得中央部12为高温、而周缘部13为较低温的加热金属板。另外,在对加热金属板进行热冲压的情况下,优选高温部的温度上升到钢材的金属组织相变为奥氏体单相的温度以上,但低温部保留在不会完成向奥氏体单相的相变的温度下。
在一般的中红外线、远红外线加热中,2.5μm以上的波长所占的光谱量为50%左右。与此相对照,在近红外线加热中,由于光谱量为90%左右,因而可获得较高的能量密度,作为可能进行高速加热的加热方式是更优选的。在近红外线下,通过高速加热,可大大地表现出金属板11的反射率差的效果,容易使金属板11产生温度差。另一方面,如果采用气体加热炉、电加热炉、红外线灯或红外线加热器进行加热,则可减小金属板11的温度差。
接着,对得到的加热金属板,进行伴随冷却的热处理加工。其也可为单纯的淬火加工,但优选的是热冲压加工。热冲压加工是在成形模具的内部进行淬火的加工法,在翘曲或回弹极小的状态下可进行压力加工。如果进行伴随这样的冷却的热处理加工,则升温到钢材的金属组织相变为奥氏体单相的温度以上的中央部12被淬火而使强度显著提高,不会完成向奥氏体单相的相变的周缘部13基本保持原强度不变。
图5是表示热冲压开始前的加热金属板的温度与热冲压的淬火结束后的YP(屈服强度)、TS(抗拉强度)、EL(延伸率)之间的关系的图。另外,金属板是具有包含C:0.22质量%、Si:0.15质量%、Mn:2.0质量%、P:0.02质量%以下、S:0.005质量%以下、Ti:0.023质量%、B:15ppm、Al:0.035质量%、N:50ppm以下,剩余部分包括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组成的钢板,常温的抗拉强度(在下面简称为“强度”)为600MPa。如图5所示,在加热到金属组织相变为奥氏体单相的800~900℃之后,进行热冲压的淬火,则强度显著地提高到1550MPa。另外,如果加热温度设定为不会完成向奥氏体单相的相变的700℃以下,则即使进行热冲压的淬火,也不能看到强度的上升。
因此,如果将加热金属板的中央部12设定为金属组织相变为奥氏体单相的温度以上,而且将周缘部13设定为不会完成向奥氏体单相的相变的温度,则可获得下述的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其特征在于仅仅中央部12可为高强度,周缘部13可保持原强度不变,维氏硬度之差在HV180以上,优选在HV200以上。对于该金属加工件,由于承受载荷的中央部12的强度高,要求焊接性的周缘部13保持原强度不变,因而适合用作汽车部件。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容易制造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
另外,如前所述,连续地改变反射率降低处理的水平,或者连续地改变板厚方向的处理厚度,由此可沿水平方向连续地改变辐射传热效率。由于加热速度也随之改变,因而可在加热结束时获得连续的温度分布。例如如图6所示,对于镀锌钢板的金属板14,可以设定为增加中央部15的反射率降低处理的厚度,并使周边部16的处理厚度薄于中央部15,而周缘部17不进行反射率降低处理。而且通过将中央部15加热到金属组织相变为奥氏体单相的温度以上,将周边部16设定成相变为奥氏体单相的附近的温度,进而使周缘部17为不会完成向奥氏体单相的相变的温度。由此,可获得下述具有不同强度的金属加工件:中央部15的强度最高,周边部16的强度低于中央部15,而高于周缘部17,周缘部17保持原强度不变。由于在该金属加工件中,承受最高载荷的中央部15的强度最高,承受较高载荷的周边部16的强度次高,而要求焊接性的周缘部14保持原强度不变,因而适合用作汽车部件。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容易制造连续地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
另外,不同强度部分的设置是任意的,也可在图4所示的金属板11的中央部12、或图6所示的金属板14的中央部15和周边部16这样的位置以外,设置不同强度部分。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将弯曲的位置设定为不同强度部分,并强化弯曲部分,或者如图8所示,也可以将不同强度部分形成为带状。
如果总结与过去的方法相比较的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则如下所述。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与在预先焊接不同种类的金属板而制作剪裁金属板之后将其加工,从而部分地具有不同的强度的剪裁拼焊(TailorBlanks)法相比较,不需要预备金属板加工和焊接加工,不必采用多种材料。因此,制造成本变得廉价。另外,在剪裁拼焊法的情况下,构成强度变化部的焊接线的位置和根数具有限制,但本实施方式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在自由的位置进行掩蔽,从而进行反射率降低处理,由此可在自由的位置形成自由的形状的不同强度部分。
另外,如果与部件成形前或部件成形后的部分淬火法相比较,由于工序数量少,设备费用低,因而制造成本变得廉价。此外,不同强度部分的形状的设置的自由度大于部分淬火法。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单一部件内,可仅仅强化强度必需的部分,因而不必强化部件整体,从而可减轻部件的重量。另外,由于可在单一部件内设置不使强度上升的部位,因而容易与其它部件焊接。另外,由于通过温热或高热方式成形,因而具有可使部件形状的自由度增加,使翘曲或回弹减小的优点。
(实施例1)
表1中归纳了对金属板进行本发明的反射率降低处理的内容及其效果。将板厚为1.6mm的钢板裁切为短边170mm、长边440mm的尺寸,采用近红外线灯,从20℃辐射传热加热到850℃。加热速度是按照从20℃到850℃的温度差与加热所需要的时间之比而求得的。No.1~10为实施例,No.11以后的为比较例。
表1
Figure BPA00001516325500111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掩蔽而仅在金属板1的指定部分形成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2。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只要仅在金属板1的指定部分形成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2并进行辐射传热加热即可,因而与激光加热相比较,设备成本也不高,能够以良好的生产率获得部分地具有不同强度的成形部件。具有与过去的剪裁拼焊部件相比较,可廉价地进行制作,不同强度部分的设置是自由的,且可为单一种类的坯材等多项优点。
(实施例2)
将具有包含C:0.22质量%、Si:0.15质量%、Mn:2.0质量%、P:0.02质量%以下、S:0.005质量%以下、Ti:0.023质量%、Al:0.035质量%、B:15ppm、N:50ppm以下,剩余部分包括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组成,板厚为1.6mm的热浸镀锌钢板裁切为图4所示的形状。其尺寸为:短边100mm、长边170mm、高度440mm。接着,在该热浸镀锌钢板的中央部12上涂布氯化镍六水合物的10%水溶液,然后进行水洗和干燥,从而实施0.6g/m2的黑色化处理,以形成使反射率降低而辐射传热效率提高的部分。另外,周缘部13未进行黑色化处理。
接着,采用近红外线加热装置,对进行了黑色化处理的热浸镀锌钢板进行加热,从而以每秒120℃的升温速度,对中央部12进行快速加热。此时,设定温度为850℃。其结果是,中央部12被加热到852℃,但辐射传热效率低的周缘部13的到达温度为228℃。然后,采用成形载荷为200吨的热冲压装置,与过去相同地对加热的钢板进行热冲压成形和模具内部的淬火。
在测定成形体的抗拉强度(TS)时,得到的成形体的中央部12的强度(TS)到达1470MPa,而周缘部13的强度与作为坯材的热浸镀锌钢板基本相同,为590MPa,从而可以在同一部件中形成不同强度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制作的成形体例如可用作中柱增强这一汽车用的骨架部件,由以上的结果可知:将高强度的区域作为载荷负担区域,周缘部的焊接性优良。通过使用在本实施例中这样制作的成形体,可容易进行与其它部件的点焊等。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制作的成形体仅仅强化必要部分,从而可谋求重量的减轻,并且可廉价地进行制造。
图9是表示对实施过黑色化处理的金属板进行近红外线加热时的黑色化处理量与加热速度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其中,黑色化处理是涂布氯化镍六水合物的10%水溶液作为反射率降低处理,然后进行水洗和干燥。如图9所示,可知如果增加黑色化处理的厚度,则加热速度提高。另外,图9所示的特性的金属板是具有包含C:0.22质量%、Si:0.15质量%、Mn:2.0质量%、P:0.02质量%以下、S:0.005质量%以下、Ti:0.023质量%、Al:0.035质量%、B:15ppm、N:50ppm以下,剩余部分包括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组成的钢板,常温强度为600MPa。
(实施例3)
将具有与实施例2所采用的热浸镀锌钢板同样的组成、板厚为1.6mm的热浸镀锌钢板裁切成图6所示的形状。其尺寸为:短边100mm、长边170mm、高度440mm。接着,在该切断的热浸镀锌钢板的中央部15和周边部16上,涂布氯化镍六水合物的10%水溶液,然后进行水洗和干燥,从而进行黑色化处理。此时,像图6所示的形状那样,中央部15实施了0.6g/m2的黑色化处理,周边部16实施了0.3g/m2的黑色化处理,从而形成使反射率降低而辐射传热效率提高的部分。另外,周缘部17未进行黑色化处理。
接着,采用近红外线加热装置,对实施了黑色化处理的热浸镀锌钢板进行加热,从而以每秒120℃的升温速度对中央部15进行快速加热。此时,设定温度为850℃。其结果是,中央部15被加热到852℃,黑色化处理的厚度小于中央部15的周边部16则加热到800℃。另一方面,辐射传热效率低的周缘部17的到达温度为228℃。然后,通过成形载荷为200吨的热冲压装置,与过去同样地对加热的钢板进行热冲压成形和模具内部的淬火。
对成形体的抗拉强度(TS)进行了测定,结果所得到的成形体的中央部15的强度(TS)达到1470MPa,周边部16的强度(TS)达到1000MPa。另一方面,周缘部17的强度与作为坯材的热浸镀锌钢板基本相同,为590MPa,从而可在同一部件中形成不同强度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制作的成形体例如可用作中柱增强这一汽车用的骨架部件,由以上的结果可知:将高强度的区域作为载荷负担区域,周缘部的焊接性优良。通过使用在本实施例中这样制作的成形体,可容易进行与其它部件的点焊等。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制作的成形体仅仅强化必要部分,从而可谋求重量的减轻,并且可廉价地进行制造。
(参考例)
将具有与实施例2所采用的热浸镀锌钢板同样的组成、板厚为1.6mm的热浸镀锌钢板裁切成图10所示的形状。其尺寸为:宽度135mm、长度440mm。接着,在由热浸镀锌钢板构成的金属板8的整个面上,涂布氯化镍六水合物的10%水溶液达5秒,然后进行水洗和干燥,从而实施0.6g/m2的黑色化处理,进行使反射率降低而辐射传热效率提高的处理。
接着,采用近红外线加热装置,以每秒120℃的升温速度对实施了黑色化处理的金属板8进行快速加热。此时,设定温度为850℃。其结果是,将金属板8的整个面加热到852℃。采用成形载荷为200吨的热冲压装置,与过去相同地对加热的金属板8进行热冲压成形和模具内部的淬火。
对成形体的抗拉强度(TS)进行了测定,结果所得到的成形体的整体强度(TS)达到1470MPa。未形成不同强度部分,但较之于作为坯材的热浸镀锌钢板的原表面,能够以更高的速度进行加热。在参考例中制作的成形体例如用作下纵梁这一汽车用的骨架部件。在参考例中制作的成形体使整体强化,可谋求重量的减轻,并且可廉价地进行制造。
(比较例)
将具有与实施例2同样的组成、板厚为1.6mm的热浸镀锌钢板裁切成图11所示的形状。其尺寸为:宽度135mm、长度440mm。接着,不对金属板9进行降低反射率的黑色化处理而采用近红外线加热装置,在与实施例2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热。此时,设定温度为850℃。其结果是,直至将金属板9的整个面加热到852℃,所需要的时间为实施例2所需要的时间的大约2.5倍。接着,采用成形载荷为200吨的热冲压装置,与过去相同地对加热的金属板9进行热冲压成形和模具内部的淬火。
对成形体的抗拉强度(TS)进行了测定,结果所得到的成形体的整体的强度(TS)达到1470MPa。未形成不同强度部分,但是由于未进行降低反射率的黑色化处理,因而为低速的升温,要求许多的时间。在比较例中制作的成形体例如用作下纵梁这一汽车用的骨架部件。在比较例中制作的成形体使整体强化,可谋求重量的减轻,但生产率低,无法廉价地进行制造。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使近红外线的反射率低于原金属板表面的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近红外线的吸收率高,可提高加热效率。因此,可通过辐射传热加热,以低于过去的成本,并以良好的生产率,仅对金属板的指定部分进行集中加热。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通过对金属板的指定部分,适用黑色系的涂装,通过喷丸、轧制、激光等进行的凹凸赋予,通过镀覆、喷涂进行的金属覆盖,通过浸渍于酸性溶液中进行的着色处理或侵蚀,以及表层面的材质改变处理等,可廉价地制造上述的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通过将在金属板的表面形成辐射传热效率部分不同的部位的处理和辐射传热加热进行组合,可有意识地改变金属板的温度,进行热冲压加工和淬火等伴随着冷却的热处理加工,由此可制造具有强度不同的部分的金属加工件。这样使金属板的表面的辐射传热效率部分不同的处理,通过适用涂装,通过喷丸、轧制、激光等进行的凹凸赋予,通过镀覆、喷涂进行的金属覆盖,通过浸渍于酸性溶液中进行的着色处理或侵蚀,以及表层面的材质改变处理等而可以廉价地进行,由此,成本上升小便告完成。另外,由于这些处理以良好的生产率进行,并且可选择自由的位置作为辐射传热效率部分不同的部位,因而具有部件设计的自由度高等许多优点。
符号说明:
1 金属板
2 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
11、14 金属板
12、15 中央部
13、17 周缘部
16 周边部

Claims (13)

1.一种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辐射传热加热的金属板的一部分表面上,形成使辐射线的反射率降低的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率降低处理区域的反射率为4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为镀覆钢板。
4.一种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辐射传热加热的金属板的一部分表面上进行反射率降低处理,以降低辐射线的反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率降低处理中,形成40%以下的反射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率降低处理为涂装、凹凸赋予、金属覆盖、通过浸渍于酸性溶液中进行的着色处理以及侵蚀之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率降低处理为表层面的材质改变处理。
8.一种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加工件的表面上,部分地形成使辐射线的反射率降低的部位,所述使辐射线的反射率降低的部位与其它部位的维氏硬度之差在HV18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辐射线的反射率降低的部位与其它部位的维氏硬度之差在HV200以上。
10.一种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金属表面处理或表层面的材质改变处理,在金属板的一部分表面上形成使辐射线的反射率降低的区域,通过辐射传热加热,使该金属板成为温度部分不同的加热金属板,然后,进行伴随冷却的热处理加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表面处理为涂装、凹凸赋予、金属覆盖、通过浸渍于酸性溶液中进行的着色处理以及侵蚀之中的任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伴随冷却的热处理加工为热冲压加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伴随冷却的热处理加工为淬火处理。
CN2010800349915A 2009-08-06 2010-08-05 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482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3221 2009-08-06
JP2009183221 2009-08-06
JP2009-183220 2009-08-06
JP2009183220 2009-08-06
PCT/JP2010/063291 WO2011016518A1 (ja) 2009-08-06 2010-08-05 輻射伝熱加熱用金属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異強度部分を持つ金属加工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2741A true CN102482741A (zh) 2012-05-30
CN102482741B CN102482741B (zh) 2013-10-16

Family

ID=43544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49915A Active CN102482741B (zh) 2009-08-06 2010-08-05 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0017B2 (zh)
EP (1) EP2463395B1 (zh)
JP (2) JP4772929B2 (zh)
KR (1) KR101411665B1 (zh)
CN (1) CN102482741B (zh)
BR (1) BR112012002706A2 (zh)
ES (1) ES2761918T3 (zh)
MX (1) MX343388B (zh)
PL (1) PL2463395T3 (zh)
WO (1) WO201101651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5834A (zh) * 2013-01-11 2013-04-1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改善高强度钢板热冲压件综合性能的方法
CN105499357A (zh) * 2016-01-07 2016-04-20 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 不等强度等厚度超高强钢板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CN106164184A (zh) * 2014-03-31 2016-11-23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以高生产率生产经压制硬化并涂覆的钢部件的方法
CN107931418A (zh) * 2017-10-16 2018-04-20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1500MPa级梯度性能热成形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应用
CN113155894A (zh) * 2021-03-30 2021-07-23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透明材料隔热性能试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6736B2 (en) 2010-10-22 2018-02-20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t stamped body having vertical wall and hot stamped body having vertical wall
US10030280B2 (en) 2010-10-22 2018-07-24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Steel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eel sheet
US9598745B2 (en) 2010-10-22 2017-03-21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t stamped body and hot stamped body
JP5644520B2 (ja) * 2011-01-12 2014-12-24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輻射伝熱加熱用金属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異強度部分を持つ金属加工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130434A2 (en) * 2011-03-30 2012-10-04 Tata Steel Nederland Technology B.V. Method of heat treating a coated metal strip and heat treated coated metal strip
JP2013185184A (ja) * 2012-03-07 2013-09-19 Jfe Steel Corp 熱間プレス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50211084A1 (en) * 2012-03-29 2015-07-30 Aisin Takaoka Co., Ltd. Met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metal product processed thereby
CA2871325C (en) 2012-05-03 2021-08-03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Automotive components formed of sheet metal coated with a non-metallic coating
JP6051437B2 (ja) * 2012-06-12 2016-12-27 株式会社弘輝 レーザー加熱工法による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6311955B2 (ja) * 2012-07-24 2018-04-1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金型の焼入方法
KR101333971B1 (ko) * 2012-12-12 2013-11-27 현대하이스코 주식회사 충돌성능이 우수한 핫 스탬핑용 아연도금강판을 이용한 이종강도를 갖는 강 제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740419B2 (ja) 2013-02-01 2015-06-24 アイシン高丘株式会社 鋼板の赤外線加熱方法、加熱成形方法、赤外炉および車両用部品
JP6285675B2 (ja) * 2013-09-19 2018-02-28 アイシン高丘株式会社 センターピラー補強部材
CN104668326B (zh) * 2015-03-05 2016-08-24 山东大王金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钢材零部件性能梯度化分布的热冲压方法
RU2688112C1 (ru) * 2015-05-22 2019-05-17 Ниппон Стил Энд Сумитомо Метал Корпорейшн Штампованное изделие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конструирования
WO2017017483A1 (en) * 2015-07-30 2017-02-02 Arcelormittal Steel sheet coated with a metallic coating based on aluminum
WO2017017485A1 (en) 2015-07-30 2017-02-02 Arcelormittal A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phosphatable part starting from a steel sheet coated with a metallic coating based on aluminium
WO2017017484A1 (en) 2015-07-30 2017-02-02 Arcelormittal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hardened part which does not have lme issues
PL3156506T3 (pl) * 2015-10-15 2019-06-28 Automation, Press And Tooling, A.P. & T Ab Sposób częściowego ogrzewania promieniowaniem do wytwarzania części hartowanych w procesie tłoczenia i układ do takiego wytwarzania
DE102016206899A1 (de) * 2016-04-22 2017-10-26 Cosma Engineering Europe Gmbh Verfahren zum Erhöhen der plastischen Verformbarkeit eines Werkstückes mit einem Absorptionsmittel
JP6972640B2 (ja) * 2016-04-28 2021-11-24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処理方法
JP2020032434A (ja) * 2018-08-28 2020-03-05 株式会社キーレックス ホットプレス成形方法
JP7260765B2 (ja) * 2019-03-29 2023-04-19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熱間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鋼板
JP6884168B2 (ja) * 2019-04-15 2021-06-09 東亜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WO2020213201A1 (ja) * 2019-04-18 2020-10-22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熱間プレス用鋼板および熱間プレス部材
ES2907102T3 (es) * 2019-08-14 2022-04-21 Automation Press And Tooling Ap & T Ab Estación de calentamiento intermedia
JP7269526B2 (ja) * 2020-05-13 2023-05-09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ホットスタンプ用鋼板
EP4151770A4 (en) * 2020-05-13 2023-10-04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HOT STAMPING ELEMENT
JP7269525B2 (ja) * 2020-05-13 2023-05-09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ホットスタンプ用鋼板
EP4265350A4 (en) * 2021-04-08 2024-03-06 Nippon Steel Corp STEEL SHEET FOR HOT STAMPING AND HOT STAMPED ELE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2326A (ja) * 1997-01-23 1998-08-04 Nissan Motor Co Ltd プレス成形方法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レス成形用板材
JP2004218016A (ja) * 2003-01-16 2004-08-05 High Frequency Heattreat Co Ltd 金属部材の加熱方法
JP2004315927A (ja) * 2003-04-18 2004-11-11 Nippon Steel Corp 高温成形後硬化能に優れた熱間成形加工用鋼板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847337A (zh) * 2005-03-31 2006-10-18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散热性优异的涂层金属
JP2008240047A (ja) * 2007-03-27 2008-10-09 Nippon Steel Corp 熱間プレス時のスケール密着性に優れた高強度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31403A (en) * 1952-11-08 1956-01-17 Pittsburgh Steel Co Manufacture of nickel-plated steel
JPS5234230B2 (zh) 1971-12-27 1977-09-02
JPS63116010A (ja) 1986-10-31 1988-05-20 Daikin Ind Ltd 温風暖房機の燃焼筒の製造方法
DE19743802C2 (de) 1996-10-07 2000-09-14 Benteler Werk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tallischen Formbauteils
US5972134A (en) 1997-10-02 1999-10-26 Benteler Ag Manufacture of a metallic molded structural part
DE19827945C1 (de) * 1998-06-25 1999-06-24 Heraeus Quarzglas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ür die Herstellung einer porösen SiO¶2¶-Vorform
US6416820B1 (en) * 1999-11-19 2002-07-09 Epi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carbonaceous hard film
JP2002018533A (ja) * 2000-07-04 2002-01-22 Mazda Motor Corp 流体を用いた金属成形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金属成形体
DE20014361U1 (de) 2000-08-19 2000-10-12 Benteler Werke Ag B-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108926C1 (de) 2001-02-23 2003-01-02 Advanced Photonics Tech Ag Wärmebehandlungsverfahren und -anordnung für Metallgegenstände
DE10162415A1 (de) 2001-12-19 2003-07-03 Siempelkamp Pressen Sys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Werkstückes aus Metall sowie Rohling für die Herstellung eines Werkstückes im Wege einer Warmumformung
JP2004055265A (ja) 2002-07-18 2004-02-19 Nippon Steel Corp 金属板の定電力通電加熱方法
DE10256621B3 (de) 2002-12-03 2004-04-15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ormbauteils mit mindestens zwei Gefügebereichen unterschiedlicher Duktilität und Durchlaufofen hierfür
CN100497733C (zh) * 2003-01-31 2009-06-10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黑色镀锌系钢板
SE525704C2 (sv) * 2003-08-12 2005-04-05 Sandvik Ab Belagd stålprodukt av metallbandsmaterial innefattande ett elektriskt isolerande skikt dopat med en eller flera alkalimetaller
JP4131715B2 (ja) 2004-05-18 2008-08-13 トピー工業株式会社 熱処理部材の部分熱処理方法とその装置
WO2006016681A2 (en) 2004-08-09 2006-02-16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 Crp lowering agent
JP3792704B2 (ja) 2004-08-11 2006-07-05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光反射性塗装金属板
ES2382811T3 (es) * 2004-09-15 2012-06-13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Procedimiento para producir una parte de alta resistencia
SE528130C2 (sv) * 2004-10-04 2006-09-12 Gestamp Hardtech Ab Sätt att varmforma och härda ett plåtämne
US20060130940A1 (en) 2004-12-20 2006-06-22 Benteler Automotiv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king structur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and the like
JP4673656B2 (ja) 2005-04-11 2011-04-20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熱間プレス成形装置
JP4568161B2 (ja) 2005-04-27 2010-10-27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テーラードブランク材の溶接構造部材
JP2006328497A (ja) * 2005-05-27 2006-12-07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高周波加熱方法
JP5087915B2 (ja) * 2005-12-28 2012-12-05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絶縁被膜を有する電磁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00909B2 (ja) * 2006-03-16 2012-03-21 コマツ産機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のための加熱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237573B2 (ja) * 2007-03-30 2013-07-17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材、シートおよび成形部材の各製造方法
JP2009061473A (ja) 2007-09-06 2009-03-2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高強度部品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2326A (ja) * 1997-01-23 1998-08-04 Nissan Motor Co Ltd プレス成形方法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レス成形用板材
JP2004218016A (ja) * 2003-01-16 2004-08-05 High Frequency Heattreat Co Ltd 金属部材の加熱方法
JP2004315927A (ja) * 2003-04-18 2004-11-11 Nippon Steel Corp 高温成形後硬化能に優れた熱間成形加工用鋼板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847337A (zh) * 2005-03-31 2006-10-18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散热性优异的涂层金属
JP2008240047A (ja) * 2007-03-27 2008-10-09 Nippon Steel Corp 熱間プレス時のスケール密着性に優れた高強度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5834A (zh) * 2013-01-11 2013-04-1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改善高强度钢板热冲压件综合性能的方法
CN103045834B (zh) * 2013-01-11 2014-12-03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改善高强度钢板热冲压件综合性能的方法
CN106164184B (zh) * 2014-03-31 2018-11-16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以高生产率生产经压制硬化并涂覆的钢部件的方法
CN106164184A (zh) * 2014-03-31 2016-11-23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以高生产率生产经压制硬化并涂覆的钢部件的方法
US10619224B2 (en) 2014-03-31 2020-04-14 Arcelormittal Method of producing press-hardened and coated steel parts at a high productivity rate
US10640842B2 (en) 2014-03-31 2020-05-05 Arcelormittal Method of producing press-hardened and coated steel parts at a high productivity rate
US10648055B2 (en) 2014-03-31 2020-05-12 Arcelormittal Method of producing press-hardened and coated steel parts at a high productivity rate
US10669607B2 (en) 2014-03-31 2020-06-02 Arcelormittal Method of producing press-hardened and coated steel parts at a high productivity rate
US11466339B2 (en) 2014-03-31 2022-10-11 Arcelormittal Method of producing press-hardened and coated steel parts at a high productivity rate
CN105499357B (zh) * 2016-01-07 2017-11-07 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 不等强度等厚度超高强钢板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CN105499357A (zh) * 2016-01-07 2016-04-20 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 不等强度等厚度超高强钢板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CN107931418A (zh) * 2017-10-16 2018-04-20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1500MPa级梯度性能热成形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应用
CN113155894A (zh) * 2021-03-30 2021-07-23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透明材料隔热性能试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2741B (zh) 2013-10-16
KR20120035933A (ko) 2012-04-16
MX2012001553A (es) 2012-05-23
JP5114686B2 (ja) 2013-01-09
WO2011016518A1 (ja) 2011-02-10
BR112012002706A2 (pt) 2020-10-13
EP2463395A4 (en) 2016-06-22
PL2463395T3 (pl) 2020-04-30
ES2761918T3 (es) 2020-05-21
JP2011152589A (ja) 2011-08-11
KR101411665B1 (ko) 2014-06-25
JPWO2011016518A1 (ja) 2013-01-17
US10060017B2 (en) 2018-08-28
MX343388B (es) 2016-11-04
EP2463395A1 (en) 2012-06-13
EP2463395B1 (en) 2019-10-30
JP4772929B2 (ja) 2011-09-14
US20120135263A1 (en) 201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2741B (zh) 辐射传热加热用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不同强度部分的金属加工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54224B (zh) 热冲压成形构件、热冲压成形用预涂镀钢板及热冲压成形工艺
US8733142B2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stamped products, and stamped products prepared from the same
CN104846274B (zh) 热冲压成形用钢板、热冲压成形工艺及热冲压成形构件
KR101570586B1 (ko) 굽힘 가공 금속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327648B1 (ko) 코팅된 강판, 코팅된 강판의 제조 방법, 코팅된 강판의 사용 방법, 코팅된 강판으로부터 만들어진 스탬핑 블랭크, 코팅된 강판으로부터 만들어진 스탬핑된 생산물, 및 이러한 스탬핑된 생산물을 포함하는 제조 물품
KR101829854B1 (ko) 도장 후 내식성이 우수한 핫 스탬핑 성형된 고강도 부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644520B2 (ja) 輻射伝熱加熱用金属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異強度部分を持つ金属加工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457371A (zh) 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2189424B1 (ko) 프레스 성형-경화된 알루미늄 기반 코팅 강판으로 만들어진 부품 및 이 같은 부품을 생산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9365606A (zh) 一种耐腐蚀性优良的锌系镀层钢板或钢带的成形方法
CN101978089A (zh) 合金化溶融镀锌热处理钢材及其制造方法
KR20220106776A (ko) 도막 부착력이 우수한 열간 성형 부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0423945B (zh) 一种抗拉强度1800MPa级以上的冷弯性能优良的含锌涂覆层热成形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81893B1 (ko) 열간 성형부품 제조방법
CN106282912A (zh) 一种高强度预渗铝低碳马氏体钢板加压硬化成型方法
KR101505268B1 (ko) 조질압연 롤 및 이를 이용한 용융아연도금강판 제조 방법
JP7386850B2 (ja) 鋼ブランクの成形性改善方法
JP2020023753A (ja) 熱処理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IN NIPPON STEEL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4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41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Iron & Stee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