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9911B - 制冷剂压缩机以及热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剂压缩机以及热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9911B
CN102459911B CN201080025518.0A CN201080025518A CN102459911B CN 102459911 B CN102459911 B CN 102459911B CN 201080025518 A CN201080025518 A CN 201080025518A CN 102459911 B CN102459911 B CN 1024599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silencer
space
press part
port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55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9911A (zh
Inventor
河村雷人
横山哲英
佐佐木圭
关屋慎
加藤太郎
谷真男
深谷笃义
伏木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59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9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9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99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04C18/356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one line or continuous surface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F04C18/356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one line or continuous surface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the surfaces of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forming the working space, be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021Systems for the equilibration of forces acting on the pump
    • F04C29/0035Equalization of pressure pul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6Silencing
    • F04C29/065Noise dampening volumes, e.g. muffler cha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6Silencing
    • F04C29/068Silencing the silencing means being arranged inside the pump hou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30Casings or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70/00Control; Monitoring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04C2270/12Vib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70/00Control; Monitoring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04C2270/13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70/00Control; Monitoring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04C2270/14Puls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70/00Control; Monitoring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04C2270/20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1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similar working principle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冷剂压缩机以降低多级压缩机的中间连结部、单级双压缩机等的排出消音器空间中的压力损失,改善压缩机效率为目的。贯通低级压缩部(10)设置两条将低级压缩部(10)压缩的制冷剂被排出的排出消音器空间(31)和高级压缩部(20)相连的连结流路。另外,将排出消音器空间(31)形成为环状,且将连结流路的与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连通口靠单侧配置,据此,使制冷剂在环状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向一定方向循环。

Description

制冷剂压缩机以及热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压缩机以及使用了制冷剂压缩机的热泵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了旋转式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被用于冷冻冷藏库、空气调节机、热泵式供热水机等冷冻空调装置。
从谋求防止地球变暖的观点等出发,有必要使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节能化和效率化。作为谋求了节能化和效率化的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有使用了两级压缩机的喷射循环。为了使使用了两级压缩机的喷射循环进一步普及,需要降低成本和进一步效率化。
另外,抑制制冷剂的GWP(地球变暖系数)的规则也被强化,正研究使用HC(异丁烷、丙烷)等自然制冷剂、HFO1234yf等低GWP制冷剂等。
但是,由于这些制冷剂与以往的氟利昂制冷剂相比在低密度下动作,所以,在压缩机中产生的压力损失变大。因此,在使用了这些制冷剂的情况下,压缩机的效率降低、压缩机的容积增大成为课题。
在以往的制冷剂压缩机中,由压缩部压缩的制冷剂在控制排出口的开闭的排出阀打开时,从压缩部的缸内部空间通过排出口向排出消音器空间排出。向排出消音器空间排出的制冷剂在排出消音器空间降低压力脉动,然后,流入密闭壳的内部空间。
这里,在从缸内部空间排出后到向密闭壳的内部空间流入的期间产生的压力损失、因缸内部空间的容积变化和阀门开闭的相位错开而产生的压力脉动成为原因,在缸内部空间产生过压缩(过冲)损失。
再有,在两级压缩机中,被低级压缩部压缩的制冷剂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排出,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排出的制冷剂在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降低压力脉动,然后,通过中间连结管向高级压缩部流入。即,在两级压缩机中,一般通过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中间连结管等中间连结部,将低级压缩部和高级压缩部串联连结。
此时,在以往的两级压缩机中,加上下述(1)(2)(3)那样的特有的损失原因,产生大的中间压力脉动损失。中间压力脉动损失相当于在低级压缩部的缸内部空间产生的过压缩(过冲)损失和在高级压缩部的缸吸入部产生的不足膨胀(下冲)损失的总和。
(1)由于低级压缩部排出制冷剂的时机和高级压缩部吸入制冷剂的时机的错开,在中间连结部产生压力脉动,由于被施加了该影响,缸内部空间的压力脉动增加。
(2)由于低级压缩部排出制冷剂的时机和高级压缩部吸入制冷剂的时机的错开,从由低级压缩部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排出制冷剂的排出口去向制冷剂从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向中级连结管流出的连通口的制冷剂的流动容易紊乱,压力损失增加。
(3)由于制冷剂在细且狭窄的中间连结流路通过,所以,压力损失增加。
为了降低两级压缩机特有的中间连结部上的压力损失,有效的是缩短中间连结流路的流路长度。另外,有效的是增大中间连结流路的流路面积,且增大与中间连结流路相连的连通口的开口面积。
专利文献1中,存在有关由在轴方向贯通下部轴承部件、构成低级压缩部的缸、将低级压缩部和高级压缩部分隔的中板的流路构成中间连结流路的两级压缩机的记载。在该两级压缩机中,通过将中间连结流路配置在密闭壳内,谋求小型化。
专利文献2中存在有关设置了内部空间被分隔部件分隔为两个空间的中间容器的两级压缩机的记载。
两个空间中,一方的空间是从低级压缩部的制冷剂排出口向高级压缩部的制冷剂吸入口连通的主流侧空间。另一方的空间是不与低级压缩部的制冷剂排出口以及高级压缩部的制冷剂吸入口直接相连的主流相反侧空间。在将主流侧空间和主流相反侧空间分隔的分隔部件上设置制冷剂流路,制冷剂经制冷剂流路出入主流侧空间和主流相反侧空间。
在该两级压缩机中,主流相反侧空间作为单一共鸣型空间工作,降低中间容器的压力脉动。
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通过Y形管中的分支流动,改变了分支角度的情况下的压力损失系数的变化。尤其是非专利文献1的第91页,存在有关Y形管的分支角度越大,与分支流动相伴的压力损失系数越大这样的记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333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2035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社)日本机械学会编、《技术资料管路·管道的流体阻力》1987年8月20日、p.89-9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两级压缩机中,通过将中间连结流路形成在压缩机构的内部,缩短中间连结流路的流路长度,降低两级压缩机特有的中间连结部上的压力损失。
但是,由于缸上下面具有进行密封,使制冷剂不会从缸内的压缩室向外部逃逸的作用,所以,需要按照几μm单位均匀地保持在缸内部运动的转子、叶片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的间隙。因此,为了使缸上下面的压力分布和间隙均匀,需要均等地配置在上下方向贯通包括低级缸和高级缸的压缩机构,并进行紧固的多根(通常需要五根以上)螺栓。
为此,必须在缸的叶片槽、低级压缩部以及高级压缩部的缸吸入口、排出口密集的区域的附近配置紧固螺栓。因此,必须非常接近地配置紧固螺栓和缸的吸入口。
在像有关专利文献1的两级压缩机那样,将中间连结流路形成在压缩机构的内部,缩短中间连结流路的流路长度的情况下,有必要在低级压缩部的缸的吸入口、叶片槽、紧固螺栓等的附近设置中间连结流路。但是,在像上述那样,在压缩机构内非常接近地配置低级压缩部的缸的吸入口、叶片槽、紧固螺栓等,在其附近基本没有空间。因此,在将中间连结流路形成在压缩机构的内部,缩短中间连结流路的流路长度的情况下,难以增大中间连结流路的流路面积。
另外,也考虑虽然是在压缩机构的内部,但绕过低级压缩部的缸的吸入口、叶片槽、紧固螺栓等的附近形成中间连结流路的情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难以缩短流路长度。
即,将中间连结流路形成在压缩机构的内部,兼顾流路面积的扩大和流路长度的缩短非常困难。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两级压缩机中,通过将中间容器内的主流相反侧空间作为单一共鸣型空间,吸收在中间容器内产生的压力脉动,改善压缩机效率。尤其是该方法在压缩机以缓冲容器容易吸收共鸣的频率动作时,能够得到效果。
但是,实际上,压缩机的运转条件的范围宽。因此,在脱离设计基准的运转条件下,压缩机效率未被改善。
例如,与制冷剂的排出量少的低速运转条件相匹配,减小主流侧空间的容积,减小设置在分隔部件上的制冷剂流路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在制冷剂的排出量多的高速运转条件下,压力脉动和压力损失反而增大。因此,压缩机效率未必被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例如在宽的运转速度范围,降低两级压缩机等具有多个压缩部的多级压缩机的中间连结部、单级双压缩机等单级压缩机的排出消音器空间中的压力损失,改善压缩机效率。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有关本发明的制冷剂压缩机的特征在于,例如具备压缩部、排出消音器和多个连结流路,
所述压缩部通过贯通中央部设置的驱动轴旋转而被驱动,压缩制冷剂;
所述排出消音器将绕上述驱动轴一圈的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相对于上述压缩部形成在上述驱动轴的轴方向的一方侧,上述压缩部压缩的制冷剂从排出口被排出到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
所述多个连结流路将上述排出消音器空间和相对于上述压缩部形成在上述轴方向的另一方侧的另一方侧空间相连,使排出到上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的制冷剂向上述另一方侧空间流入,
上述多个连结流路的各连结流路的与上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的连通口被设置在如下的位置:当在与上述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由在上述排出口的规定的位置和上述驱动轴的中心位置通过的直线将上述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分割为两个区域时的一方的区域侧。
发明效果
有关本发明的制冷剂压缩机通过将连结流路配置在密闭壳内,能够缩短流路长度。另外,有关本发明的制冷剂压缩机由于具有多个连结流路,所以,连结流路的合计流路面积大。因此,有关本发明的制冷剂压缩机能够降低连结流路上的压力损失,改善压缩机效率。
另外,有关本发明的制冷剂压缩机在排出消音器空间的单侧配置所有的连通口。因此,从排出口排出到排出消音器空间的制冷剂容易在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向一定方向循环。因此,能够降低排出消音器空间中的压力损失,改善压缩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图1的两级压缩机的B-B’剖视图。
图3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图1的两级压缩机的C-C’剖视图。
图4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图1的两级压缩机的A-A’剖视图,是用于说明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和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的结构的图。
图5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图1的两级压缩机的A-A’剖视图,是用于说明在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产生的构造性的制约的图。
图6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图1的两级压缩机的A-A’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排出口16和第一连通口34以及第二连通口35的配置的图。
图7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的运转频率为60Hz的情况下的比压缩机效率(实验1的结果)的图。
图9是表示基于实施方式1的比压缩机效率和运转频率的关系(实验2的结果)的图。
图10是表示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分的图,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4的两级压缩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图。
图11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4的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的说明图。
图12是有关实施方式4的高级压缩部20的缸21的缸吸入流路25a附近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分的图,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5的两级压缩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图。
图14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5的两级压缩机的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的驱动轴6的轴方向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15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6的两级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5的D-D’剖视图,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6的两级压缩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图。
图17是表示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分的图,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7的两级压缩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图。
图18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8的单级双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19是有关实施方式8的图18的单级双压缩机的E-E’剖视图,是用于说明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和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内的结构的图。
图20是有关实施方式8的图18的单级双压缩机的E-E’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排出口116和第一连通口134以及第二连通口135的配置的图。
图21是表示相当于图18的E-E’截面的部分的图,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9的单级双压缩机的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的图。
图22是表示相当于图18的E-E’截面的部分的图,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0的单级双压缩机的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的图。
图23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1的热泵式制热供热水系统200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这里,作为制冷剂压缩机的一例,对具有低级压缩部(前级压缩部)和高级压缩部(后级压缩部)这两个压缩部(压缩机构)的两级压缩机(两级旋转式压缩机)进行说明。另外,制冷剂压缩机也可以是具有三个以上压缩部(压缩机构)的多级压缩机。
另外,下面的图中,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
图1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图1的两级压缩机的B-B’剖视图。
图3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图1的两级压缩机的C-C’剖视图。
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在密闭壳8的内侧具备低级压缩部10、高级压缩部20、低级排出消音器30、高级排出消音器50、下部支撑部件60、上部支撑部件70、润滑油储藏部3、中间分隔板5、驱动轴6、马达部9。
低级排出消音器30、下部支撑部件60、低级压缩部10、中间分隔板5、高级压缩部20、上部支撑部件70、高级排出消音器50、马达部9从驱动轴6的轴方向的下侧开始按顺序被层叠。另外,在密闭壳8的内侧,在驱动轴6的轴方向的最下侧,设置润滑油储藏部3。
低级压缩部10、高级压缩部20分别具备由平行平板构成的缸11、21。缸11、21分别在内部形成圆筒形状的缸内部空间11a、21a(压缩空间,参见图2、3)。在缸内部空间11a、21a中分别设置旋转活塞12、22、叶片14、24。另外,在缸11、21中分别设置通过缸吸入口15、25与缸内部空间11a、21a连通的缸吸入流路15a、25a(参见图2、3)。
低级压缩部10以将缸11夹在下部支撑部件60和中间分隔板5之间的方式被层叠。
高级压缩部20以将缸21夹在上部支撑部件70和中间分隔板5之间的方式被层叠。
低级排出消音器30包括具有容器外周侧壁32a和容器底盖32b的容器32以及低级排出消音器密封部33。
低级排出消音器30形成由容器32和下部支撑部件60包围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容器32和下部支撑部件60之间由低级排出消音器密封部33封闭,以免进入到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中间压力制冷剂泄漏。
另外,在容器外周侧壁32a安装喷射配管85。在喷射配管85流动的喷射制冷剂从喷射注入口86注入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
高级排出消音器50具备容器52。
高级排出消音器50形成由容器52和上部支撑部件70包围的高级排出消音器空间51。另外,在容器52设置向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连通的连通口54。
下部支撑部件60具备下部轴承部61、排出口侧侧面62。
下部轴承部61被形成为圆筒形,对驱动轴6进行支撑。排出口侧侧面62形成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并对低级压缩部10进行支撑。
另外,在排出口侧侧面62形成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18(阀门设置槽),所述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18设有将由低级压缩部10的缸11形成的缸内部空间11a和由低级排出消音器30形成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连通的排出口16。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18是形成在排出口16的周围的槽,在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18上安装开闭排出口16的排出阀门17(开闭阀)。
同样,上部支撑部件70具备上部轴承部71、排出口侧侧面72。
上部轴承部71被形成为圆筒形,对驱动轴6进行支撑。排出口侧侧面72形成高级排出消音器空间51,且对高级压缩部20进行支撑。
另外,在排出口侧侧面72形成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28,所述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28设有将由高级压缩部20的缸21形成的缸内部空间21a和由高级排出消音器50形成的高级排出消音器空间51连通的排出口26。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28是形成在排出口26的周围的槽,在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28上安装开闭排出口26的排出阀门27(开闭阀)。
另外,作为两个中间连结流路(连结流路)的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和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贯通下部支撑部件60、低级压缩部10的缸11、中间分隔板5,被形成在密闭壳8内部。
即,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从形成在下部支撑部件60的排出口侧侧面62的第一连通口34经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与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流路25a连通。另外,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从形成在下部支撑部件60的第二连通口35经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与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流路25a连通。
另外,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在密闭壳8的外侧具备压缩机吸入管1、吸入消音器连结管4、吸入消音器7。
说明两级压缩机中的制冷剂流动。
首先,低压的制冷剂经由压缩机吸入管1(图1的(1))向吸入消音器7流入(图1的(2))。流入到吸入消音器7的制冷剂在吸入消音器7中被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在被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后,气体制冷剂在吸入消音器连结管4通过(图1的(3)),向低级压缩部10的缸内部空间11a被吸入(图1的(4))。
被吸入缸内部空间11a的制冷剂被低级压缩部10压缩至中间压力。被压缩至中间压力的制冷剂从排出口16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排出(图1的(5))。被排出到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制冷剂从第一连通口34通过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图1的(6))向高级压缩部20的缸21被吸入(图1的(8))。另外,排出到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制冷剂从第二连通口35通过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图1的(7)),向高级压缩部20的缸内部空间21a被吸入(图1的(8))。
接着,被吸入到缸内部空间21a的制冷剂被高级压缩部20压缩至高压。被压缩至高压的制冷剂从排出口26向高级排出消音器空间51排出(图1的(9))。而且,被排出到高级排出消音器空间51的制冷剂从连通口54向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排出(图1的(10))。被排出到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的制冷剂通过处于压缩部的上方的马达部9的间隙,然后,经过固定在密闭壳8上的压缩机排出管2向外部制冷剂回路排出(图1的(11))。
另外,在进行喷射运转的情况下,在喷射配管85流动的喷射制冷剂(图1的(12))从喷射注入口86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注入(图1的(13))。而且,在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喷射制冷剂(图1的(13))和从排出口16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排出的制冷剂(图1的(5))被混合。被混合了的制冷剂像上述那样被吸入高级压缩部20的缸21(图1的(6)(7)(8))、被压缩至高压并向外部排出(图1的(9)(10)(11))。
另外,在高压制冷剂在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通过的期间,制冷剂和润滑油被分离。被分离了的润滑油被储藏在密闭壳8底部的润滑油储藏部3,由被安装在驱动轴6下部的旋转泵向上汲取,向各压缩部的滑动部以及密封部供油。
另外,如上所述,被高级压缩部20压缩至高压,且被排出到高级排出消音器空间51的制冷剂向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排出。因此,密闭壳8内的压力与高级压缩部20的排出压力相等。因此,图1所示的两级压缩机是高压壳型。
说明低级压缩部10、高级压缩部20的压缩动作。
低级压缩部10和高级压缩部20通过在驱动轴6的轴方向层叠平行平板的缸而被构成。低级压缩部10和高级压缩部20分别由叶片14、24将圆筒形状的缸内部空间11a、21a划分为压缩室和吸入室(参见图2、3)。而且,低级压缩部10和高级压缩部20,通过驱动轴6旋转,活塞12、22进行偏心旋转,压缩室容积和吸入室容积变化。低级压缩部10和高级压缩部20通过该压缩室容积和吸入室容积的变化,将从缸吸入口15、25吸入的制冷剂压缩,从缸排出口16、26排出。即,两级压缩机是旋转压缩方式的压缩机。
具体地说,马达部9以轴心6d为中心,使驱动轴6旋转,驱动压缩部10、20。通过驱动轴6的旋转,缸内部空间11a、21a内的旋转活塞12、22分别在低级压缩部10和高级压缩部20,以180度相位差在逆时针方向进行偏心旋转。
在低级压缩部10,旋转活塞12以旋转活塞12和缸11内侧壁的间隙为最小的偏心方向位置从旋转基准相位θ0(参见图2)按照缸吸入口的相位θS1(参见图2)、低级排出口的相位θd1(参见图2)的顺序移动的方式旋转移动,压缩制冷剂。这里,旋转基准相位为将缸内分隔为压缩室和吸入室的叶片14的位置。即,旋转活塞12从旋转基准相位θ0在逆时针方向通过缸吸入口15的相位θS1旋转至排出口16的相位θd1,压缩制冷剂。
在高级压缩部20,也是同样,旋转活塞22从旋转基准相位θ0在逆时针方向通过缸吸入口25的相位θS2(参见图3)旋转至排出口26的相位θd2(参见图3),压缩制冷剂。
对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进行说明。
图4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图1的两级压缩机的A-A’剖视图,是用于说明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和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的结构的图。
图5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图1的两级压缩机的A-A’剖视图,是用于说明在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产生的构造性的制约的图。图5中,用虚线表示低级压缩部10的缸内部空间11a的位置、低级压缩部10的缸吸入流路15a的位置、低级压缩部10的叶片槽14a以及叶片背压室14b的位置、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流路25a的位置。另外,图5中,省略了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中的一部分的结构。
图6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图1的两级压缩机的A-A’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排出口16和第一连通口34以及第二连通口35的配置的图。图6中,省略了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中的一部分的结构。
如图4所示,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在与驱动轴6的轴方向垂直方向的截面中,由下部轴承部61形成内周壁,由容器外周侧壁32a形成外周壁,被形成为绕驱动轴6一圈的圆环状(圈饼状)。即,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被形成为绕驱动轴6一圈的环状(线圈状)。
因此,从排出口16去向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流路有正方向(图4的A方向)和反方向(图4的B方向)这两方向的流路。同样,从喷射注入口86去向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流路有正方向(图4的A方向)和反方向(图4的B方向)这两方向的流路。
被低级压缩部10压缩了的制冷剂从排出口16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排出(图4的(1)),且喷射制冷剂从喷射注入口86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注入(图4的(6))。这些制冷剂(i)在环状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向正方向(图4的A方向)循环,且(ii)从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经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和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向高级压缩部20流入(图4的(3)和(4))。制冷剂以这样的方式流动的理由将在后面阐述。
根据图1、4,说明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的结构。
如图1、4所示,在形成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排出口侧侧面62设置经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向高级压缩部20连通的第一连通口34和经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向高级压缩部20连通的第二连通口35。这里,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口25的配置位置(相位θS2)与低级压缩部10的缸吸入口15的配置位置(相位θS1)相比,相位错开(参见图5)。而且,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被设置在与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口25的配置相位θS2接近的相位。即,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以在驱动轴6的轴方向不与低级压缩部10的缸吸入流路15a重叠,且与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流路25a重叠的方式被配置(参见图5)。
另外,在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作为促进流入到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制冷剂成为上述(i)的流动的流动导向器,设置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倾斜流动导向器42a、42b、42c和注入口导向器47。
另外,在形成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排出口侧侧面62,设置在轴方向贯通下部支撑部件60的排出口侧侧面62、低级压缩部10的缸11、中间分隔板5、高级压缩部20的缸21、上部支撑部件70的排出口侧侧面72并进行紧固的五根螺栓65。
根据图5,说明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产生的构造性的制约。
如图5所示,存在低级压缩部10的缸吸入流路15a、低级压缩部10中的缸内部空间11a、叶片槽14a、叶片背压室14b、以及将低级压缩部10和高级压缩部20紧固的紧固螺栓65等。因此,在将使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和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流路25a相连的中间连结流路贯通低级压缩部10等设置的情况下,在配置了缸吸入流路25a的相位θS2附近基本没有中间连结流路的设置空间。
因此,难以使一条中间连结流路缩短流路长度,且扩大流路面积。因此,有效的是设置流路长度短的两条以上的中间连结流路,扩大合计流路面积。
根据图6,对排出口16和第一连通口34以及第二连通口35的配置进行说明。
图6中,线92是A-A’截面中的在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中心位置(驱动轴6的轴心6d)和圆形的排出口16的中心位置91通过的直线。将被线92一分为二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区域分别作为区域93a(有斜线的区域)和区域93b(没有斜线的区域)。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被配置在该两个区域93a、93b中的相同的区域93a侧。
以这样的方式配置排出口16和第一连通口34以及第二连通口35是为了将由高级压缩部20吸入制冷剂的力作为使制冷剂向正方向(图4的A方向)流动的力加以利用。这里,由高级压缩部20吸入制冷剂的力是将制冷剂向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吸入的力。
在A-A’截面中,在排出口16的中心位置91循环的制冷剂的理想的流动方向是排出口16相对于虚线所示的圆94的中心位置91上的切线95表示的方向。这里,圆94是以驱动轴6的轴心6d为中心,在排出口16的中心位置91通过的圆。另外,切线95是排出口16的中心位置91上的切线,也就是向正方向侧(图4的A方向侧)描绘的切线。
若表示该理想的流动方向的切线95和将排出口16的中心位置91和第一连通口34的中心位置96a连结的线97a构成的角98a在90度以下,则能够将向第一连通口34吸入制冷剂的力作为使制冷剂向理想的流动方向流动的力加以利用。同样,若表示理想的流动方向的切线95和将排出口16的中心位置91和第二连通口35的中心位置96b连结的线97b构成的角98b在90度以下,则能够将向第二连通口35吸入制冷剂的力作为使制冷剂向理想的流动方向流动的力加以利用。
另一方面,若角98a、角98b比90度大,则向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吸入制冷剂的力作为妨碍使制冷剂向理想的流动方向流动的力来工作。
再有,线97a和线97b构成的分支角98c越小,与从排出口16向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的分支流动相伴的压力损失也越小。因此,通过将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配置在相同的区域93a侧,能够使分支角98c小,使与分支流动相伴的压力损失小。
另外,尽量使角98a、角98b小为好,例如可以在30度以下。
根据图4、7,对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进行说明。
图7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的说明图。
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在排出口16的周围,被设置从在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中的排出口16到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反方向(图4、5的B方向)的流路侧。下面,将排出口16的反方向的流路侧称为排出口16的背面部。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以圆滑的曲面,从排出口16的背面部侧覆盖从排出口16的开口到开口的缘部的规定的范围的方式被设置。另外,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在与排出口侧侧面62之间,朝向从排出口16到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正方向的流路侧,设置开口。
这里,希望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妨碍从排出口16排出的制冷剂向反方向流动,不妨碍向正方向循环的制冷剂的流动。因此,将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的排出口16侧(正方向侧)形成为凹状,且将排出口16的相反侧(反方向侧)形成为凸状。例如,为使排出口16侧为凹状,相反侧为凸状,而使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的与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形状为U字型、V字型。
另外,作为形成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的材料,希望使用例如冲孔金属、金属丝网等设置了多个孔的金属板。通过作为形成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的材料使用设置了多个孔的金属板,具有衰减从排出口16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脉动的效果。另外,具有将从排出口16排出的制冷剂和在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循环的制冷剂混合整流的效果。
另外,如图7所示,在下部支撑部件60的排出口侧侧面62形成设有排出口16的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18。在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18安装由像板簧那样的薄的板状的弹性体形成的排出阀门17。另外,以覆盖排出阀门17的方式,安装调整(限制)排出阀门17的提升量(挠曲大小)的挡块19。排出阀门17和挡块19的一端侧由螺栓19b固定在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18。
通过形成在低级压缩部10的缸11内的缸内部空间11a内的压力和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的压力的差,排出阀门17挠曲,据此,开闭排出口16,使制冷剂从排出口16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排出。即,将排出口16打开的排出阀门机构是先导阀门方式。
这里,如图7所示,挡块19被设置成一端侧被固定在排出口16的背面部侧,以去向排出口16的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侧逐渐从排出口16离开的方式倾斜。但是,挡块19被设置成径方向的宽度d窄,以接近与设有排出口16的排出口侧侧面62的面平行的平缓的角度倾斜。因此,挡块19基本不会对从排出口16排出的制冷剂向反方向(图4、5的B方向)的流动造成妨碍。
与此相对,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以不仅覆盖排出口16,还覆盖排出阀门17、挡块19的方式被设置。即,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的径方向的宽度D1比排出口16的直径、排出阀门17的径方向的宽度、挡块19的径方向的宽度d大。即,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在比挡块19宽的范围内妨碍从排出口16排出了的制冷剂向反方向流动。因此,通过设置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能够使从排出口16排出的制冷剂向正方向循环。
根据图4,对注入口导向器47进行说明。
注入口导向器47在喷射注入口86的周围,被设置在从喷射注入口86到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反方向的流路侧。尤其是注入口导向器47被设置成以从反方向的流路侧覆盖喷射注入口86的方式倾斜,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突出。另外,喷射注入口86的正方向侧的壁面以与注入口导向器47大致平行的方式带有圆锥。
根据图4,对倾斜流动导向器42a、42b、42c进行说明。
倾斜流动导向器42a、42b、42c以从形成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的环状外周的容器外周侧壁32a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向正方向侧倾斜地突出的方式被设置。
根据图4,对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制冷剂从排出口16被放射状地(向四方向扩散)排出(图4的(1))。但是,从排出口16向反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被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妨碍。另外,向被设置于在相位上靠近的位置的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吸引制冷剂的力工作。因此,从排出口16排出的制冷剂优先向正方向(图4的A方向)流动(图4(2))。
从排出口16向正方向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从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经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和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向高级压缩部20的缸内部空间21a流入。(图4的(3)(4))。
从排出口16向正方向流动的制冷剂中的不向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流入的制冷剂原样向正方向流动,在环状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循环(图4的(5))。
在喷射配管85流动的制冷剂(图4的(6))在从喷射注入口86被注入时,因注入口导向器47而偏向正方向流动(图4的(7))。而且,喷射制冷剂与在环状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循环的制冷剂混合,向正方向循环(图4的(8))。
与喷射制冷剂混合并向正方向流动的制冷剂在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通过(图4的(8)),并与从排出口16排出的制冷剂混合。而且,与从排出口16排出的制冷剂混合了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从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流出,其余的制冷剂在环状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向正方向循环。
另外,在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向反方向的流动被设置在容器外周侧壁32a的倾斜流动导向器42a、42b、42c妨碍。
如上所述,在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中,由于贯通下部支撑部件60、低级压缩部10的缸11、中间分隔板5、高级压缩部20的缸21,在密闭壳8内设置了中间连结流路,所以,能够缩短中间连结流路的流路长度。另外,由于设置了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和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这两个中间连结流路,所以,能够增大中间连结流路的合计流路面积,且能够增大与中间连结流路相连的连通口的合计开口面积。因此,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能够降低将低级压缩部10和高级压缩部20相连的中间连结部上的压力损失。
另外,在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中,由于在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制冷剂容易向一定方向流动,在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制冷剂的流动紊乱少,所以,能够降低压力损失。
因此,在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中,能够在大的运转速度范围内改善压缩机效率。
另外,如图3所示,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流路25a是从缸内周侧面29d向缸外周侧面29e的方向形成的孔。另外,缸吸入流路25a未贯通至缸外周侧面29e。这是为了使从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流入到缸吸入流路25a的制冷剂不会向缸外周侧面29e侧泄漏。
因此,例如,在从缸外周侧面29e向缸内周侧面29d设置了通孔后,通过螺栓103、焊接等设置具有密封部102的封闭部件101。据此,只要进行像将通孔的缸外周侧面29e侧进行封闭那样的加工即可,加工容易。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针对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的实验结果。
<实验1>
实验1是针对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的比压缩机效率的实验。
图8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的运转频率为60Hz的情况下的比压缩机效率(实验1的结果)的图。图8中,比压缩机效率以以往的一般方式1(对象1)的压缩机效率为基准(100%)。
<实验1的实验条件>
设定为如下的运转条件:R410a制冷剂,使用空调用压缩机,ashrae-T条件:相当于CT/ET=54.4℃/7.2℃、SC=27.8℃、运转频率60Hz。即,R410a制冷剂,使用空调用压缩机,高压侧3.4MPa、低压侧1MPa、压缩机吸入温度=35℃。
<实验1的比较对象>
针对下述三种结构的两级压缩机,比较压缩机效率。另外,任意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容积均为85cc。
(对象1:以往的一般方式1)
对象1是在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不设置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倾斜流动导向器42a、42b、42c,设置一个连通口,将一条中间连结流路形成在密闭壳8的外部的两级压缩机。
(对象2:实施方式1的结构1)
在对象2的结构中,仅说明与对象1不同之处。对象2是以两个连通口34、35的配置位置在驱动轴6的轴方向与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流路25a重叠的方式配置,设置了两条中间连结流路83、84的两级压缩机。即,对象2是做成从图1和图4所示的结构的两级压缩机中除去了流动导向器(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和倾斜流动导向器42a、42b、42c)的结构的两级压缩机。
(对象3:实施方式1的结构2)
在对象3的结构中,仅说明与对象2不同之处。对象3是在对象2上设置了流动导向器的两级压缩机。即,对象3是做成图1和图4所示的结构的两级压缩机。
<实验1的结果>
(对象2:实施方式1的结构1)
在对象2中,通过将两条中间连结流路83、84设置在压缩机构的内部,中间连结流路流路长度变短,且中间连结流路的合计流路面积增大,与中间连结流路相连的连通口34、35的合计开口面积增大。另外,根据排出口16和连通口34、35的配置,制冷剂容易向一定方向流动,制冷剂流动的紊乱减少。因此,对象2能够降低压力损失,与对象1相比压缩机效率得到了改善。
(对象3:实施方式1的结构2)
在对象3中,由于设置了流动导向器,所以,与对象2相比,制冷剂更容易向一定方向流动。因此,对象3能够进一步降低压力损失,与对象2相比压缩机效率得到了改善。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针对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的实验结果。
<实验2>
实验2是针对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的比压缩机效率和运转频率的关系的实验。
图9是表示基于实施方式1的比压缩机效率和运转频率的关系(实验2的结果)的图。另外,在图9中,比压缩机效率以以往的一般方式1(对象4)的运转频率为60Hz的情况下的压缩机效率为基准(100%)。
<实验2的实验条件>
设定为如下的运转条件:R410a制冷剂,使用空调用压缩机,ashrae-T条件:相当于CT/ET=54.4℃/7.2℃、SC=27.8℃。即,R410a制冷剂,使用空调用压缩机,高压侧3.4MPa、低压侧1MPa、压缩机吸入温度=35℃。
<实验1的比较对象>
针对下述三种结构的两级压缩机,比较压缩机效率。另外,任意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容积也均为85cc。
(对象4:以往的一般方式1)
对象4是在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不设置流动导向器,设置一个连通口,将一条中间连结流路形成在密闭壳8的外部的两级压缩机。
(对象5:以往的发明方式1)
对象5是按照专利文献2的记载,将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分割为两个空间的两级压缩机。这里,将连通两个空间的孔的截面积调整为最适合运转频率为60Hz的情况。
(对象6:实施方式1的结构2)
对象6是按照实施方式1,以两个连通口34、35的配置位置在驱动轴6的轴方向与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流路25a重叠的方式配置,设置了两条中间连结流路83、84的两级压缩机。再有,对象6是设置了流动导向器的两级压缩机。即,对象6是做成图1和图4所示的结构的两级压缩机。
<实验2的结果>
(对象4:以往的一般方式1(与对象1相同的结构))
在对象4中,在运转频率为45Hz时,压缩机效率最好,运转频率越高,压缩机效率越恶化。这是两级压缩机的机械损失和压力损失大的情况下的一般的特征。
(对象5:以往的发明方式1)
在对象5中,由于将连通两个空间的孔的截面积调整为最适合运转频率为60Hz的情况,所以,在运转频率为60Hz时,压缩机效率最好。虽然在任意的运转频率,与对象4相比压缩机效率好,但是,若运转频率升高,则改善对象4的压缩机效率的程度小。
(对象6:实施方式1的结构2(与对象3相同的结构))
在对象6中,在任意的运转频率,与对象4和对象5相比,压缩机效率好。再有,伴随着运转频率的增加,对象4以及对象5的压缩机效率的差进一步增大。
从上面的比较结果可知,具备实施方式1的结构的两级压缩机由于能够在大的运转速度范围降低在中间连结部产生的压力损失,所以,压缩机效率好。
另外,在上述实验中对使用R410a制冷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使用R410a制冷剂以外的HFC制冷剂(R22、R407及其它)、HC制冷剂(异丁烷、丙烷)、CO2制冷剂等自然制冷剂、HFO1234yf等低GWP制冷剂等的情况下,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尤其是具有越是HC制冷剂(异丁烷、丙烷)、R22、HFO1234yf等在低压下动作的制冷剂,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越大的效果。
实施方式4.
图10是表示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分的图,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4的两级压缩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图。图10中,用虚线表示高级压缩部20的缸内部空间21a的位置、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流路25a的位置。
针对图10所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仅说明与图4所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不同的部分。
在图10所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中,第二连通口35被配置在不与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口25的相位θs2接近的相位。另外,作为流动导向器,在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周围,在从排出口16到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反方向(图10的B方向)的流路侧设置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
根据图10、11,对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4的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的说明图。
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被设置在从排出口16到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两方向的流路中的反方向(图10、11的B方向)的流路侧。下面,将连通口34、35的反方向的流路侧称为连通口34、35的背面部侧,将连通口34、35的正方向的流路侧称为连通口34、35的排出口16侧。
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以从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背面部侧覆盖从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开口到开口的缘部的规定的范围的方式被设置。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在与设有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排出口侧侧面62之间,朝向排出口16侧形成开口部。另外,形成在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的排出口16侧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开口面积、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的流路面积大。
另外,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被形成为以从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背面部侧覆盖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下侧以及侧面部的方式弯曲的曲面状。能够由形成为该曲面状的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将从排出口16去向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水平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图11的(1))圆滑地变换为上方向的流动(图11的(2))。
在有关实施方式4的两级压缩机中,由于将第二连通口35配置在与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口25的相位θs2错开了的相位,所以,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相比,缸吸入流路25a增长。压力损失与缸吸入流路25a长的量相应地增加。但是,另一方面,能够增大第二连通口35的开口面积,且能够增大与第二连通口35相连的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的流路面积。因此,压力损失与第二连通口35的开口面积、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的流路面积增大的量相应地降低。
其结果为,有关实施方式4的两级压缩机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同样能够改善压缩机效率。
另外,在有关实施方式4的两级压缩机中,还设置了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因此,制冷剂向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的流出更加顺畅。其结果为,压力损失降低,能够改善压缩机效率。
对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流路25a进行说明。
图12是有关实施方式4的高级压缩部20的缸21的缸吸入流路25a附近的立体图。
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流路25a是与和设置在缸吸入口25的相位θs2的第一连通口34相连的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以及和设置在与缸吸入口25的相位θs2不同的相位的第二连通口35相连的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这两者连通的构造。因此,只要像例如由与缸内部空间21a以及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连通的槽104a和与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连通的槽,也就是作为从槽104a分支地形成的槽的槽104b构成缸吸入流路25a那样进行加工即可。
另外,也可以以在从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和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到向高级压缩部20的缸吸入流路25a的连接部105a、105b,流路的弯曲圆滑的方式实施球头立铣刀加工。由于向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以及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和缸吸入流路25a的连接部105a、105b以规定的曲率圆滑地弯曲,所以,能够降低制冷剂从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以及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向缸吸入流路25a流动的情况下的压力损失。
实施方式5.
图13是表示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分的图,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5的两级压缩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图。
图14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5的两级压缩机的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的驱动轴6的轴方向的截面形状的图。
针对图13所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仅说明与图4所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不同的部分。
在图13所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中,如图14所示,在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设置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侧扩展的圆锥部36。即,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被形成为朝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侧扩展的喇叭状。
另外,在图13所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中,作为流动导向器,设置将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分割为包括排出口16、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的空间和除此之外的空间的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a、44b。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a(第二分隔流动导向器)以堵塞从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外壁(容器外周侧壁32a)到内壁(下部轴承部61)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的附近,也就是在从排出口16到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反方向(图13的B方向)的流路侧。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b(第一分隔流动导向器)在排出口16的附近,以堵塞从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外壁(容器外周侧壁32a)到内壁(下部轴承部61)的方式,被设置在从排出口16到第一连通口34、第二连通口35的反方向(图13的B方向)的流路侧。
另外,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a、44b具有孔,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a的开口率约为50%,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b的开口率为10%。
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制冷剂从排出口16放射状地被排出(图13的(1))。但是,从排出口16向反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被开口率低的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b妨碍。另外,向设置在被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a、44b分隔而形成的两个空间中的与排出口16相同的空间的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吸引制冷剂的力工作。因此,从排出口16排出的制冷剂优先向正方向(图13的A方向)流动,从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流出(图13的(2)(3))。
未从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流出的制冷剂通过设置在开口率高的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a上的孔45a流动(图13的(4))。在孔45a通过了的制冷剂在喷射注入口86附近与喷射制冷剂(图13的(5))合流并被混合,就这样向正方向流动(图13的(6))。与喷射制冷剂混合并向正方向流动的制冷剂在设置在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b上的孔45b通过(图13的(7))。在孔45b通过了的制冷剂与从排出口16排出的制冷剂混合。
与从排出口16排出的制冷剂混合了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从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流出,其余的在环状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内向正方向循环。
在有关实施方式5的两级压缩机中,由于将两条中间连结流路配置在压缩机构内,且使制冷剂容易从排出口16向一定方向流动,所以,能够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同样,改善压缩机效率。
再有,在有关实施方式5的两级压缩机中,由于在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设置圆锥部,所以,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的开口面积比有关实施方式1的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的开口面积大。因此,在制冷剂向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流入时,因制冷剂的流动急剧缩小而造成的压力损失降低,能够改善压缩机效率。
实施方式6.
图15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6的两级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5的D-D’剖视图,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6的两级压缩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图。
针对图15、14所示的两级压缩机,仅说明与图1、4所示的两级压缩机不同的部分。
在实施方式6中,以从一个大的连通口38分支的方式设置两条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和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即,在形成在低级排出消音器30上的一个大的连通口38连接两条中间连结流路83、84。另外,连通口38如图16所示,也可以与其它的零件的配置关系相应地做成圆形以外的任意的形状,增大开口面积。
另外,如图16所示,作为流动导向器,设置与低级排出消音器30的容器32的容器外周侧壁32a成为了一体的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b和与下部支撑部件60的排出口侧侧面62成为了一体的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c。
另外,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b是发挥与图4所示的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同样的功能的部件,在排出口16的周围以覆盖排出口16的方式被设置在从排出口16到连通口38的反方向(图16的B方向)的流路侧。另外,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c是发挥与图10所示的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同样的功能的部件,在连通口38的周围以覆盖连通口38的方式被设置在从排出口16到连通口38的反方向(图16的B方向)的流路侧。
在像这样,与低级排出消音器30的容器32、下部支撑部件60一体型地形成了流动导向器的有关实施方式6的两级压缩机中,也与有关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的两级压缩机同样,能够改善压缩机效率。
再有,由于将连接有两条中间连结流路的连通口做成一个连通口38,所以,能够增大与中间连结流路相连的连通口的开口面积。尤其是由于将连通口38的开口形状不限制为圆形而是做成任意的形状,所以,能够增大连通口38的开口面积。因此,制冷剂向连通口流入时的因缩小流动造成的压力损失降低,能够改善压缩机效率。
实施方式7.
图17是表示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分的图,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7的两级压缩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图。另外,在图17中,用虚线表示高级压缩部20的吸入流路25a和缸内部空间21a。
针对图17所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仅说明与图4所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不同的部分。
在图17所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中,作为流动导向器,在排出口16的背面部侧(图17的B方向侧)设置与低级排出消音器30的容器32成为了一体的分隔流动导向器44c。分隔流动导向器44c将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在排出口16的反方向侧完全分隔。因此,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并非如图2所示的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那样成为环状,而是形成以C字型连通了的制冷剂流路。
另外,将第一连通口34配置在与高级压缩部20的吸入流路25a在驱动轴6的轴方向重叠的位置。另一方面,将第二连通口35配置在C字型的制冷剂流路的终端部附近。而且,将与第二连通口35连接的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设置在密闭壳8的外部。另外,将喷射注入口86与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连接。
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制冷剂从排出口16放射状地被排出(图17的(1))。但是,从排出口16向反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被分隔流动导向器44c完全妨碍。另外,将制冷剂向第一连通口34和第二连通口35吸引的力工作。因此,从排出口16排出的制冷剂向正方向流动(图17(2))。
从排出口16向正方向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从第一连通口34经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3向高级压缩部20流入(图17的(3))。
从排出口16向正方向流动的制冷剂中未流入第一连通口34的制冷剂原样向正方向流动(图17的(4))。向正方向流动的制冷剂由于被分隔流动导向器44c妨碍向排出口16侧的流动,所以,作为原则,全部从第二连通口35向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流入(图17的(5))。流入到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的制冷剂在喷射注入口86附近与喷射制冷剂(图17的(6))合流并被混合(图17的(7)),向高级压缩部20流入。
在有关实施方式7的两级压缩机中,由于设置两条中间连结流路,且制冷剂容易从排出口16向一定方向流动,所以,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同样,能够改善压缩机效率。
但是,与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的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相比,有关实施方式7的两级压缩机的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由于经由密闭壳8的外部,所以,流路长度长。因此,与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变长的量相应地产生压缩机损失并且增大两级压缩机的设置空间。另一方面,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4由于经由密闭壳8的外部,所以,喷射注入口86向中间连结部的连接变得容易。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对旋转活塞式的两级压缩机进行了说明。但是,若为具有将低级压缩部和高级压缩部进行了中间连结的消音器空间的两级压缩机,则无论怎样的压缩形式均可。例如,即使是摆动活塞式、滑动叶片式等各种各样的两级压缩机,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对密闭壳8内的压力与高级压缩部20内的压力相等的高压壳型的两级压缩机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是中间压壳型、低压壳型的任意的两级压缩机,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对低级压缩部10被配置在与高级压缩部20相比的下侧,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以向下的去向排出制冷剂的两级压缩机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是低级压缩部10、高级压缩部20、低级排出消音器30的配置、驱动轴6的旋转方向不同的两级压缩机,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例如,即使是低级压缩部10被配置在与高级压缩部20相比的上侧,向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以向上的去向排出制冷剂的两级压缩机,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即使在将通常为纵置的两级压缩机横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将排出口16打开的排出阀门机构,假想通过薄的板状的阀门的弹性以及低级压缩部10和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压力差进行开闭的先导阀门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其它方式的排出阀门机构。只要是例如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排气阀门使用的提升阀门式等利用低级压缩部10和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的压力差来开闭排出口16的止回阀即可。
另外,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对设置了两条将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1和高级压缩部20相连的中间连结流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中间连结流路也可以是三条以上。
实施方式8.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对串联连接了两个压缩部的两级压缩机进行了说明。在实施方式8中,对并联连接两个压缩部的单级双压缩机进行说明。
图18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8的单级双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18中,针对整体结构,仅说明与图1所示的两级压缩机不同的部分。
有关实施方式8的单级双压缩机在密闭壳8的内侧具备下侧压缩部110、上侧压缩部120、下侧排出消音器130、上侧排出消音器150,替代低级压缩部10、高级压缩部20、低级排出消音器30、高级排出消音器50。
另外,由于下侧压缩部110、上侧压缩部120、下侧排出消音器130、上侧排出消音器150的构造与低级压缩部10、高级压缩部20、低级排出消音器30、高级排出消音器50的构造大致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说明。但是,由于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与密闭壳8内压大致同压,所以,与实施方式1的低级排出消音器30不同,尤其不需要封闭下侧排出消音器的密封部。
这里,在排出口侧侧面62形成流入到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的制冷剂流出的第一连通口134和第二连通口135。而且,与第一连通口134相连的第一下侧排出流路183(连结流路)和与第二连通口135相连的第二下侧排出流路184(连结流路)贯通排出口侧侧面62、下侧压缩部110、中间分隔板5、上侧压缩部120、排出口侧侧面72而被形成。即,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和密封壳8的内部空间经第一下侧排出流路183和第二下侧排出流路184连通。
说明制冷剂的流动。
首先,低压的制冷剂经由压缩机吸入管1(图18的(1))向吸入消音器7流入(图18的(2))。流入到吸入消音器7的制冷剂在吸入消音器7中被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气体制冷剂在吸入消音器连结管4向吸入消音器连结管4a侧和吸入消音器连结管4b侧分支,向下侧压缩部110的缸内部空间和上侧压缩部120的缸内部空间被吸入(图18的(3)和(6))。
向上侧压缩部120的缸内部空间吸入,并在上侧压缩部120被压缩到排出压力的制冷剂从排出口126向上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51排出(图18的(4))。被排出到上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51的制冷剂从连通口154向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排出(图18的(5))。
另外,向下侧压缩部110的缸内部空间吸入并在下侧压缩部110被压缩到排出压力的制冷剂从排出口116向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排出(图18的(7))。排出到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的制冷剂从第一连通口134通过第一下侧排出流路183(图18的(8))向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排出(图18的(10))。另外,排出到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的制冷剂从第二连通口135通过第二下侧排出流路184(图18的(9))向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排出(图18的(10))。
即,在上侧压缩部120排出的制冷剂和在下侧压缩部110排出的制冷剂分别通过各自的路径向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排出。
从上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51排出到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的制冷剂(图18的(5))和从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排出到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的制冷剂(图18的(10))合流。而且,合流了的制冷剂通过处于压缩部的上方的马达部9的间隙,然后,经固定在密闭壳8上的压缩机排出管2,向外部制冷剂回路排出(图18的(11))。
对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进行说明。
图19是有关实施方式8的图18的单级双压缩机的E-E’剖视图,是用于说明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和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内的结构的图。
图20是有关实施方式8的图18的单级双压缩机的E-E’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排出口116和第一连通口134以及第二连通口135的配置的图。图20中省略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的一部分结构。
如图19所示,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被形成为在与驱动轴6的轴方向垂直方向的截面中绕驱动轴6一圈的环状(线圈状)。
被下侧压缩部110压缩的制冷剂从排出口116向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排出。这些制冷剂(i)在环状的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向正方向(图19的A方向)循环,且(ii)从第一连通口134和第二连通口135经第一下侧排出流路183和第二下侧排出流路184向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流出。
另外,在实施方式8中,作为流动导向器,设置了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和倾斜流动导向器42a、42b、42c。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和倾斜流动导向器42a、42b、42c与通过实施方式1说明的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1和倾斜流动导向器42a、42b、42c同样。
根据图20,对排出口116和第一连通口134及第二连通口135的配置进行说明。
在图20中,线192是与驱动轴6的轴方向垂直方向的截面中的在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的中心位置6d和圆形的排出口116的中心位置191通过的直线。将被线192一分为二的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的区域分别作为区域193a和区域193b。第一连通口134和第二连通口135被配置在该两个区域中的相同的区域193a侧。另外,像这样配置排出口116、第一连通口134以及第二连通口135的理由与实施方式1同样。即,因为若角198a、198b比90度小,则能够将向第一连通口134和第二连通口135吸入制冷剂的力作为使从排出口116排出的制冷剂向正方向流动的力加以利用。另外,使角198c小为好的情况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
在具备这样的结构的有关实施方式8的单级双压缩机中,与实施方式1的两级压缩机同样,制冷剂容易在环状的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内向一定方向流动,紊乱少,所以,能够降低压力损失。
再有,在具备这样的结构的有关实施方式8的单级双压缩机中,在上侧压缩部120排出的制冷剂和在下侧压缩部110排出的制冷剂分别通过各自的路径向密闭壳8的内部空间排出。因此,与在上侧压缩部120排出的制冷剂和在下侧压缩部110排出的制冷剂在上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51合流,然后,通过设置在上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51的连通口154,向密闭壳8的内部排出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上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51中的因制冷剂的合流造成的损失。另外,由于在通过连通口154时的流量少,所以,压力损失小,能够改善压缩机效率。
实施方式9.
图21是表示相当于图18的E-E’截面的部分的图,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9的单级双压缩机的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的图。
针对图21所示的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仅说明与图19所示的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不同的部分。
在实施方式9中,作为流动导向器,设置在排出口116的附近,也就是从排出口116到第一连通口134以及第二连通口135的反方向(图21的B方向)的流路侧将流路分隔的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b和从第一连通口134、第二连通口135的反方向的流路侧覆盖第一连通口134、第二连通口135的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另外,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b与通过实施方式5说明的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b同样,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与通过实施方式4说明的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同样。
在有关实施方式9的单级双压缩机中,也是制冷剂因分隔流动导向器44b而容易向一定方向流动。另外,制冷剂向第一连通口134和第二连通口135的流出因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3a、43b而变得顺畅。因此,压力损失降低,能够改善压缩机效率。
实施方式10.
图22是表示相当于图18的E-E’截面的部分的图,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0的单级双压缩机的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的图。
针对图22所示的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仅说明与图19所示的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不同的部分。
在实施方式10中,与实施方式5同样,在第一连通口134和第二连通口135的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侧设置圆锥部136。另外,作为流动导向器,以将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1分割为包括排出口116、第一连通口134和第二连通口135的空间和除此之外的空间的方式,设置有孔分隔流动导向器44a、44b。
在有关实施方式10的单级双压缩机中,由于制冷剂容易从排出口116向一定方向流动,所以,能够产生改善压缩机效率的效果。
另外,在单级双压缩机中,也可以与有关实施方式6的两级压缩机同样,与下侧排出消音器130的容器132、下部支撑部件60一体型地形成流动导向器。
实施方式11.
在实施方式11中,对作为通过上面的实施方式说明的制冷剂压缩机的利用例的热泵式制热供热水系统200进行说明。这里对利用了通过实施方式1至7说明的两级压缩机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23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1的热泵式制热供热水系统200的结构的示意图。热泵式制热供热水系统200具备压缩机201、第一热交换器202、第一膨胀阀203、第二热交换器204、第二膨胀阀205、第三热交换器206、主制冷剂回路207、水回路208、喷射回路209、制热供热水用水利用装置210。这里,压缩机201是通过实施方式1至7说明的两级压缩机。
热泵单元211(热泵装置)由将压缩机201、第一热交换器202、第一膨胀阀203、第二热交换器204依次连接的主制冷剂回路207和一部分制冷剂在第一热交换器202、第一膨胀阀203之间的分支点212分支,并在第二膨胀阀205、第三热交换器206流动,使制冷剂返回压缩机201的中间连结部80的喷射回路209构成,作为效率优异的经济型循环动作。
在第一热交换器202,对压缩机201压缩了的制冷剂和在水回路208流动的液体(这里为水)进行热交换。这里,通过在第一热交换器202进行热交换,制冷剂被冷却,水被加热。第一膨胀阀203使在第一热交换器202被热交换了的制冷剂膨胀。在第二热交换器204,根据第一膨胀阀203的控制,进行膨胀了的制冷剂和空气的热交换。这里,通过在第二热交换器204进行热交换,制冷剂被加热,空气被冷却。而且,被加热了的制冷剂向压缩机201吸入。
再有,在第一热交换器202被热交换了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分支点212分支,在第二膨胀阀205膨胀,在第三热交换器206,根据第二膨胀阀205的控制,对膨胀了的制冷剂和在第一热交换器202冷却了的制冷剂进行内部热交换,被注入压缩机201的中间连结部80。这样,热泵单元211具备通过在喷射回路209流动的制冷剂的减压效果,增大制冷能力以及制热能力的经济型构件。
另一方面,在水回路208中,像上述那样,通过在第一热交换器202进行热交换,水被加热,被加热了的水向制热供热水用水利用装置2210流动,用于供热水、制热。另外,供热水用的水也可以不是在第一热交换器202被热交换的水。即,也可以是在水回路208流动的水和供热水用的水在供热水器等进一步被热交换。
通过实施方式1至7说明的二级压缩机单体的压缩机效率优异。再有,若将它搭载在通过本实施方式说明的热泵式制热供热水系统200,构成经济型循环,则能够实现高效率化优异的结构。
另外,这里,对利用了通过实施方式1至7说明的两级压缩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使用通过实施方式8至10说明的单级双压缩机,构成热泵式制热供热水系统等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
另外,这里,对由被通过上面的实施方式说明的制冷剂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加热水的热泵式制热供热水系统(ATW(Air To Water)系统)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形成通过由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制冷剂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加热或冷却空气等气体的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即,能够由通过上面的实施方式说明的制冷剂压缩机构筑冷冻空调装置。在使用了本发明的制冷剂压缩机的冷冻空调装置中,高效率化优异。
符号说明
1:压缩机吸入管;2:压缩机排出管;3:润滑油储藏部;4:吸入消音器连结管;5:中间分隔板;6:驱动轴;7:吸入消音器;8:密闭壳;9:马达部;10:低级压缩部;20:高级压缩部;11、21:缸;11a、21a:缸内部空间;12、22:旋转活塞;14、24:叶片;14a、24a:叶片槽;14b、24b:叶片背压室;15、25:缸吸入口;15a、25a:缸吸入流路;16、26:排出口;17、27:排出阀门;18、28: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19:挡块;19b:螺栓;29d:缸内周侧面;29e:缸外周侧面;30:低级排出消音器;31:低级排出消音器空间;32:容器;32a:容器外周侧壁;32b:容器底盖;33:密封部;34:第一连通口;35:第二连通口;36:圆锥部;38:连通口;41:排出口背面导向器;42a、42b、42c:倾斜流动导向器;43a、43b、43c:连通口流动导向器;44a、44b、44c:分隔流动导向器;45a、45b:孔;47:注入口导向器;50:高级排出消音器;51:高级排出消音器空间;52:容器;54:连通口;58:高级排出流路;60:下部支撑部件;61:下部轴承部;62:排出口侧侧面;63:外周侧面部;64:紧固螺栓;70:上部支撑部件;71:上部轴承部;72:排出口侧侧面;80:中间连结部;83:第一中间连结流路;84:第二中间连结流路;85:喷射配管;86:喷射注入口;91:排出口16的中心位置;92:线;93a、93b:区域;94:圆;95:切线;96a:第一连通口34的中心位置;96b:第二连通口35的中心位置;97a、97b:线;98a、98b、98c:角;100:通孔;101:封闭部件;102:密封部;103:螺栓;104a、104b:槽;105a、105b:连接部;110:下侧压缩部;120:上侧压缩部;111、121:缸;112、122:旋转活塞;114、124:叶片;115、125:缸吸入口;116、126:排出口;117、127:排出阀门;118、128:排出阀门凹型设置部;130:下侧排出消音器;131:下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32:容器;134:第一连通口;135:第二连通口;136:圆锥部;150:上侧排出消音器;151:上侧排出消音器空间;152:容器;154:连通口;183:第一下侧排出流路;184:第二下侧排出流路;191:排出口116的中心位置;192:线;193a、193b:区域;194:圆;195:切线;196a:第一连通口134的中心位置;196b:第二连通口135的中心位置;197a、197b:线;198a、198b、198c:角;200:热泵式制热供热水系统;201:压缩机;202:第一热交换器;203:第一膨胀阀;204:第二热交换器;205:第二膨胀阀;206:第三热交换器;207:主制冷剂回路;208:水回路;209:喷射回路;210:制热供热水用水利用装置;211:热泵单元;212:分支点。

Claims (14)

1.一种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压缩部、排出消音器和多个连结流路,
所述压缩部通过贯通中央部设置的驱动轴旋转而被驱动,压缩制冷剂;
所述排出消音器将绕所述驱动轴一圈的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相对于所述压缩部形成在所述驱动轴的轴方向的一方侧,所述压缩部压缩了的制冷剂从排出口被排出到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
所述多个连结流路将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和相对于所述压缩部形成在所述轴方向的另一方侧的另一方侧空间相连,使排出到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的制冷剂向所述另一方侧空间流入,
所述多个连结流路的与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的连通口被设置在如下的位置:当在与所述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由在所述排出口的中心位置和所述驱动轴的中心位置通过的直线将所述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分割为两个区域时的一方的区域侧,
所述制冷剂压缩机还具备排出口背面导向器,所述排出口背面导向器被设置在所述排出消音器形成的所述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内的所述排出口的周围,并被设置在所述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中的、从所述排出口到所述连通口的绕轴的方向不同的正方向和反方向这两方向的流路中的反方向的流路侧,妨碍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了的制冷剂向所述反方向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结流路中的至少一条连结流路在所述压缩部的内部通过,并将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和所述另一方侧空间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结流路中的至少两条连结流路在所述压缩部的内部通过,将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和所述另一方侧空间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压缩机还具备将所述驱动轴、所述压缩部和所述排出消音器收纳在内部的密闭壳,
所述多个连结流路中的至少一条连结流路在所述密闭壳的外部通过,将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和所述另一方侧空间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缩部的内部通过并将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和所述另一方侧空间相连的连结流路的与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的连通口,朝向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侧逐渐变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部的将压缩制冷剂的低级压缩部和将所述低级压缩部压缩了的制冷剂进一步压缩的高级压缩部,在所述轴方向层叠,所述高级压缩部在内部形成有吸入流路和与所述吸入流路相连的压缩空间,
所述排出消音器将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相对于所述低级压缩部形成在所述轴方向的与所述高级压缩部相反的一侧,所述低级压缩部压缩了的制冷剂从所述排出口被排出到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
所述各连结流路将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和作为所述另一方侧空间的所述高级压缩部的所述吸入流路相连,
所述高级压缩部将所述低级压缩部压缩并排出到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的制冷剂,经所述各连结流路向所述压缩空间吸入,并进一步压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缩部的内部通过并将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和所述高级压缩部相连的连结流路的与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的连通口被设于,在从所述轴方向看的情况下,与所述高级压缩部的所述吸入流路重叠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部将并联连接的下侧压缩部和上侧压缩部在所述轴方向层叠,所述下侧压缩部和上侧压缩部将被吸入制冷剂压缩机的吸入压力的制冷剂压缩成为从制冷剂压缩机排出的排出压力的制冷剂,
所述排出消音器将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相对于所述下侧压缩部形成在所述轴方向的与所述上侧压缩部相反的一侧,所述下侧压缩部压缩了的制冷剂从所述排出口被排出到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
在被收纳在密闭壳中的所述压缩部的内部通过的连结流路在所述下侧压缩部的内部通过,且在所述上侧压缩部的内部通过,将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和相对于所述上侧压缩部被形成在所述轴方向的与所述下侧压缩部相反的一侧的所述另一方侧空间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压缩机还具备连通口流动导向器,所述连通口流动导向器被设置在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内的所述连通口的周围,并被设置在所述反方向的流路侧,从所述反方向的流路侧覆盖所述连通口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压缩机还具备形成有孔的第一分隔流动导向器,所述第一分隔流动导向器在所述排出消音器形成的所述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内的所述排出口的周围,在所述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中的、从所述排出口到所述连通口的绕轴的方向不同的正方向和反方向这两方向的流路中的反方向的流路侧,将所述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分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压缩机还具备形成有孔的第二分隔流动导向器,所述第二分隔流动导向器在所述各连结流路的与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的连通口的周围,在所述反方向的流路侧,将所述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分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隔流动导向器的开口率比所述第二分隔流动导向器的开口率低。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压缩机还具备倾斜流动导向器,所述倾斜流动导向器在形成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的外周的所述排出消音器的壁面,向正方向倾斜,并向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内突出。
14.一种热泵装置,其是具备由配管将制冷剂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和第二热交换器依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压缩机具备压缩部、排出消音器和多个连结流路,
所述压缩部通过贯通中央部设置的驱动轴旋转而被驱动,压缩制冷剂;
所述排出消音器将绕所述驱动轴一圈的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相对于所述压缩部形成在所述驱动轴的轴方向的一方侧,所述压缩部压缩了的制冷剂从排出口被排出到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
所述多个连结流路将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和相对于所述压缩部形成在所述轴方向的另一方侧的另一方侧空间相连,使排出到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的制冷剂向所述另一方侧空间流入,
所述多个连结流路的各连结流路的与所述排出消音器空间的连通口被设置在如下的位置:当在与所述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由在所述排出口的中心位置和所述驱动轴的中心位置通过的直线将所述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分割为两个区域时的一方的区域侧,
所述制冷剂压缩机还具备排出口背面导向器,所述排出口背面导向器被设置在所述排出消音器形成的所述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内的所述排出口的周围,并被设置在所述环状的排出消音器空间中的、从所述排出口到所述连通口的绕轴的方向不同的正方向和反方向这两方向的流路中的反方向的流路侧,妨碍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了的制冷剂向所述反方向流动。
CN201080025518.0A 2009-06-11 2010-05-24 制冷剂压缩机以及热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99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9786 2009-06-11
JP2009-139786 2009-06-11
PCT/JP2010/058720 WO2010143522A1 (ja) 2009-06-11 2010-05-24 冷媒圧縮機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9911A CN102459911A (zh) 2012-05-16
CN102459911B true CN102459911B (zh) 2015-06-10

Family

ID=4330877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551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9911B (zh) 2009-06-11 2010-05-24 制冷剂压缩机以及热泵装置
CN20108002551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3733B (zh) 2009-06-11 2010-05-24 制冷剂压缩机以及热泵装置
CN20108002586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3734B (zh) 2009-06-11 2010-05-24 制冷剂压缩机以及热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551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3733B (zh) 2009-06-11 2010-05-24 制冷剂压缩机以及热泵装置
CN20108002586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3734B (zh) 2009-06-11 2010-05-24 制冷剂压缩机以及热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790097B2 (zh)
EP (2) EP2441960B1 (zh)
JP (3) JP5611202B2 (zh)
CN (3) CN102459911B (zh)
WO (3) WO20101435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13078A1 (en) * 2011-01-26 2013-08-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5586537B2 (ja) * 2011-07-28 2014-09-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二段圧縮機
CN103375405A (zh) * 2012-04-26 2013-10-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热泵热水器
JP5429353B1 (ja) * 2012-07-25 2014-02-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圧縮機
KR101981096B1 (ko) * 2012-10-12 2019-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밀폐형 압축기
JP6111695B2 (ja) * 2013-01-29 2017-04-1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104075493B (zh) * 2013-03-27 2016-08-03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排气温度可控制的压缩系统及其排气温度控制方法
CN105402135A (zh) * 2014-08-18 2016-03-1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
CN105485020B (zh) * 2016-01-20 2019-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及其吸气端盖
WO2017187630A1 (ja) * 2016-04-28 2017-11-02 ギガフォトン株式会社 タンク、ターゲット生成装置、及び、極端紫外光生成装置
CN109312742B (zh) * 2016-06-07 2020-10-16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8087272B (zh) 2017-11-30 2019-12-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026708B (zh) * 2018-09-18 2023-09-0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JP2022529231A (ja) 2019-03-29 2022-06-20 パナソニック・アプライアンシーズ・リフリジャレーション・デバイシーズ・シンガポール レシプロ・コンプレッサ用サクション・マフラー
CN111810409B (zh) * 2020-07-15 2022-04-0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泵体及压缩机
KR102630536B1 (ko) * 2022-05-16 2024-0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 압축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9572A (zh) * 2004-09-14 2006-03-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气缸压缩机
CN1955475A (zh) * 2005-10-26 2007-05-02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回转压缩机
CN1959116A (zh) * 2005-10-24 2007-05-09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密闭型二级回转压缩机
CN101153600A (zh) * 2006-09-29 2008-04-02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压缩机和热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3892A (ja) 1981-09-25 1983-03-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混成多層配線基板
JPS5853892U (ja) * 1981-10-09 1983-04-12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回転式圧縮機
JPS5966662A (ja) 1982-10-06 1984-04-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ヒ−トポンプ式暖房装置
JPS60171988A (ja) 1984-02-14 1985-09-05 東芝昇降機サ−ビス株式会社 エスカレ−タの欄干組立法
JPS60171988U (ja) * 1984-04-25 1985-11-14 株式会社東芝 ロ−タリコンプレツサ−
JPS637292A (ja) 1986-06-27 1988-01-13 株式会社東芝 把持装置
JPS63138189A (ja) 1986-11-29 1988-06-10 Toshiba Corp 回転式圧縮機
JPH0269091A (ja) 1988-09-05 1990-03-08 Ascii Corp 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H0269091U (zh) * 1988-11-15 1990-05-25
JPH02196188A (ja) 1989-01-23 1990-08-02 Hitachi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JPH02294591A (ja) * 1989-05-10 1990-1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横置形回転式圧縮機
JPH04134196A (ja) * 1990-09-27 1992-05-08 Daikin Ind Ltd 密閉形圧縮機
JPH04159490A (ja) 1990-10-22 1992-06-02 Daikin Ind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JP2768004B2 (ja) * 1990-11-21 1998-06-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式多段気体圧縮機
JP2620409B2 (ja) 1990-11-30 1997-06-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密閉形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3073044B2 (ja) 1991-05-20 2000-08-07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2シリンダ型回転圧縮機
JP2699723B2 (ja) 1991-11-12 1998-01-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逆止弁装置を備えた2段圧縮冷凍装置
JPH05195976A (ja) 1992-01-22 1993-08-06 Daikin Ind Ltd ロータリー圧縮機
JPH05312166A (ja) * 1992-05-11 1993-11-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JPH07208363A (ja) * 1994-01-11 1995-08-08 Nippondenso Co Ltd 圧縮機
JPH07247972A (ja) 1994-03-14 1995-09-26 Toshiba Corp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H11166489A (ja) 1997-12-04 1999-06-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0009072A (ja) 1998-06-22 2000-01-11 Samsung Electron Co Ltd 複数の圧縮室を備えて多段圧縮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る回転圧縮機
BR9904147A (pt) 1998-08-06 2000-09-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ompressor giratório, ciclo de refrigeração que utiliza o compressor, e refrigerador que utiliza o compressor
JP2000073974A (ja) * 1998-08-26 2000-03-07 Daikin Ind Ltd 2段圧縮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3555549B2 (ja) 2000-03-31 2004-08-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高圧ドーム型圧縮機
KR100397560B1 (ko) 2001-06-28 2003-09-13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밀폐형 회전식 압축기의 머플러
US7128540B2 (en) * 2001-09-27 2006-10-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Refrigeration system having a rotary compressor
WO2003042543A1 (en) * 2001-11-16 2003-05-22 Lg Electronics Inc. Muffler for hermetic rotary compressor
TW568996B (en) * 2001-11-19 2004-01-01 Sanyo Electric Co Defroster of refrigerant circuit and rotary compressor for refrigerant circuit
US6807821B2 (en) 2003-01-22 2004-10-26 Bristol Compressors, Inc. Compressor with internal accumulator for use in split compressor
JP3963940B2 (ja) 2004-04-27 2007-08-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WO2006090978A1 (en) 2005-02-23 2006-08-31 Lg Electronics Inc. Capacity varying type rotary compressor
JP2007178042A (ja) 2005-12-27 2007-07-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超臨界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冷暖房空調設備と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JP4725387B2 (ja) 2006-03-28 2011-07-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4864589B2 (ja) 2006-08-03 2012-02-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段回転式圧縮機
JP2008096072A (ja) 2006-10-16 2008-04-2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875484B2 (ja) * 2006-12-28 2012-02-1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多段圧縮機
JP2008175111A (ja) 2007-01-17 2008-07-31 Daikin Ind Ltd 圧縮機
JP2008248865A (ja) 2007-03-30 2008-10-16 Fujitsu General Ltd インジェクション対応2段圧縮ロータリ圧縮機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JP2008274877A (ja) 2007-05-01 2008-11-13 Sanden Corp 密閉型圧縮機
JP2009002297A (ja) 2007-06-25 2009-01-08 Daikin Ind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JP4396753B2 (ja) * 2007-10-03 2010-01-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用消音器
KR20090047874A (ko) * 2007-11-08 2009-05-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식 2단 압축기
KR101299370B1 (ko) * 2007-11-09 2013-08-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식 2단 압축기
JP2009167828A (ja) 2008-01-11 2009-07-30 Fujitsu General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JP2010048089A (ja) 2008-08-19 2010-03-04 Panasonic Corp 密閉型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9572A (zh) * 2004-09-14 2006-03-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气缸压缩机
CN1959116A (zh) * 2005-10-24 2007-05-09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密闭型二级回转压缩机
CN1955475A (zh) * 2005-10-26 2007-05-02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回转压缩机
CN101153600A (zh) * 2006-09-29 2008-04-02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压缩机和热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9911A (zh) 2012-05-16
EP2441961A1 (en) 2012-04-18
US9011121B2 (en) 2015-04-21
EP2441960A4 (en) 2013-06-12
US20120085118A1 (en) 2012-04-12
EP2441960B1 (en) 2017-06-21
JPWO2010143521A1 (ja) 2012-11-22
WO2010143523A1 (ja) 2010-12-16
CN102803733B (zh) 2016-04-20
EP2441961B1 (en) 2017-10-04
JP5542813B2 (ja) 2014-07-09
CN102803733A (zh) 2012-11-28
EP2441961A4 (en) 2013-06-12
CN102803734A (zh) 2012-11-28
JP5484463B2 (ja) 2014-05-07
CN102803734B (zh) 2015-06-10
JPWO2010143522A1 (ja) 2012-11-22
US8790097B2 (en) 2014-07-29
WO2010143521A1 (ja) 2010-12-16
US20120085119A1 (en) 2012-04-12
JP5611202B2 (ja) 2014-10-22
WO2010143522A1 (ja) 2010-12-16
JPWO2010143523A1 (ja) 2012-11-22
EP2441960A1 (en)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9911B (zh) 制冷剂压缩机以及热泵装置
US10815979B2 (en)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cylinders in selective fluid communication with respective first and second suction plenums
JP2008286037A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KR20190002715A (ko) 펌프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압축기
CN104948461A (zh) 旋转式压缩机
US20100054978A1 (en) Injectible two-stage compression rotary compressor
CN106536938A (zh) 压缩机
KR100723811B1 (ko) 사판식 압축기
JP6584528B2 (ja) 経済的な往復圧縮機
CN106715913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
CN104603461A (zh) 密闭型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JP6109057B2 (ja) 蓄冷器式冷凍機
JP5599514B2 (ja) 二段圧縮機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5674633B (zh) 带气液分离功能的回热器及使用该回热器的制冷空调系统
CN211343341U (zh) 涡旋压缩机
JP4948557B2 (ja) 多段圧縮機および冷凍空調装置
JP2001207983A (ja) 気体圧縮機
KR20190074359A (ko) 다중 압축식 수소 압축 시스템
US11428226B2 (en) Multistage compression system
CN117145763A (zh) 用于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JP2012136967A (ja) 二段圧縮機
JPH08327174A (ja) ガス圧縮膨張器のロッドシール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