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9219A - 洗濯机 - Google Patents

洗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9219A
CN102449219A CN2009801594983A CN200980159498A CN102449219A CN 102449219 A CN102449219 A CN 102449219A CN 2009801594983 A CN2009801594983 A CN 2009801594983A CN 200980159498 A CN200980159498 A CN 200980159498A CN 102449219 A CN102449219 A CN 102449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amount
magnetization
washing machin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94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9219B (zh
Inventor
世渡智和
志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49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9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9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92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1/00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 H02P1/16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arting dynamo-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 H02P1/46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arting dynamo-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arting an individual synchronous m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achine parameters, e.g. flux, current or voltage
    • H02P21/18Estimation of position or spe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34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06Arrangements for speed regulation of a single motor wherein the motor speed is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a given physical value so as to adjust the motor spe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20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10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e.g. stand-by circui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28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selection, e.g. control panels therefor;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program parameters, e.g. the selected program or its progres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42Safety arrangements, e.g. for stopping rotation of the receptacle upon opening of the casing do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otor
    • H02P2207/05Synchronous machines, e.g. with permanent magnets or DC exci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在转子侧具备具有可容易地改变磁化量的量级的矫顽磁力的永磁体而构成的、产生用于进行洗濯运转的旋转驱动力的永磁电机(11);和产生励磁电流以使所述永磁体的磁化量变化的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在要使实行的运转中断时或者在要使运转停止时,在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使所述永磁体(97)成为增磁状态后再进行所述中断或所述停止。

Description

洗濯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在转子侧设置具有磁化量容易改变的量级的矫顽磁力的永磁体而构成的永磁电机、使用于进行洗涤运转的旋转驱动力发生的洗濯机。
背景技术
申请人研究的课题是: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通过在转子磁体的一部分配置具有磁化量容易改变的量级的矫顽磁力的永磁体,使该磁体的磁化量变化,将能按定时改变特性的电机应用于洗濯机。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在洗涤运转或脱水运转那样所要求的输出特性大幅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洗濯物的重量而使改变电机的转矩特性。
专利文献1:特开2006-280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洗濯机中估计有这样的情况:如果在运转过程中处于永磁体减磁后的状态时运转中断或者电源被断开等而停止运转,则在下次开始运转时起动电机的输出转矩会不足。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构思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便在运转发生中断或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在下次运转开始时电机的输出转矩不足的洗濯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技术方案1记载的洗濯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转子侧具备具有可容易地改变磁化量的量级的矫顽磁力的永磁体而构成的、产生用于进行洗濯运转的旋转驱动力的永磁电机;以及
产生励磁电流以使所述永磁体的磁化量变化的磁化量控制装置,
在要使实行的运转中断时或者在要使运转停止时,在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使所述永磁体处于增磁状态后,进行所述中断或者所述停止。
如果这样构成,则在使中断了的运转再次开始时或者在下次开始运转时,由于永磁体处于被增磁了的状态,所以能够充分地获得起动永磁电机所需的转矩。
还有,技术方案2记载的洗濯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转子侧配备有具有可容易地改变磁化量的量级的矫顽磁力的永磁体而构成的、产生用于进行洗濯运转的旋转驱动力的永磁电机;以及
产生励磁电流以使所述永磁体的磁化量变化的磁化量控制装置,
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在电源接入后随即使所述永磁体处于增磁状态。
如果这样构成,则即使上次的洗濯机的运转在永磁体减磁了的状态下中断或者结束,也能够充分地获得起动永磁电机所需的转矩。
还有,技术方案10记载的洗濯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转子侧具备具有可容易地改变磁化量的量级的矫顽磁力的永磁体而构成的、产生用于进行洗濯运转的旋转驱动力的永磁电机;以及
产生励磁电流以使使所述永磁体的磁化量变化的磁化量控制装置,
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在要使所述永磁体处于减磁状态的情况下,作为其前处理使所述永磁体处于增磁状态。
即,在使永磁体减磁时较难准确地控制减磁量,但是在使永磁体增磁时则容易使增磁量饱和,因此,如果以最大增磁量为基准进行减磁就能准确地控制减磁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洗濯机,在使中断了的运转再次开始或者下次开始运转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地获得使永磁电机起动所需的转矩,因此,能够使可靠性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10记载的洗濯机,作为使永磁体处于减磁状态时的前处理使永磁体处于增磁状态,因此能准确地控制减磁量,能够使永磁电机的输出特性适当地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第1实施例,是表示在洗濯机的运转结束时所进行的处理部分的流程图。
图2(a)为表示铝镍钴磁体的增磁处理、图2(b)为表示其减磁处理的流程图。
图3示表示转子的停止位置与旋转位置传感器的各信号输出电平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一般的洗濯机进行全自动运转时的行程和电机转速的变化的图。
图5(a)为概略地表示滚筒电机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5(b)为转子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为表示洗濯干燥机的结构的纵剖侧视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滚筒电机的驱动系统的图。
图8为表示对滚筒电机进行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的功能块图。
图9为第2实施例,是表示电源已接入时的处理部分的流程图。
图10为表示第3实施例的与图9相当的示图。
图11为第4实施例,是表示运转中暂停按钮已被按下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为第5实施例,是表示运转中电源切断按钮已被按下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为第6实施例,是与脱水运转中对应的与图12相当的示图。
图14为表示第7实施例的与图13相当的示图。
图15为表示第8实施例的与图12或图13相当的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
附图中,4表示旋转滚筒(旋转槽)、9表示门、11表示滚筒电机(永磁电机)、30表示控制电路(磁化量控制装置、重量检测装置、电机控制装置)、32表示逆变器电路(磁化量控制装置,电机控制装置)、48表示光耦合器(输入状态检测装置)、51表示旋转位置传感器(转速检测装置)、92表示转子、97表示铝镍钴磁体(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至图8说明适用于热泵式洗濯干燥机(洗衣房设备)的第1实施例。在表示洗濯干燥机的纵剖侧面的图6中,在外箱1的内部,水槽2由多个支承装置3弹性支承并配设成水平状态。在该水槽2的内部以与其同轴的状态可旋转地配设有旋转滚筒4(以下简称滚筒)。该滚筒4在周侧壁和后壁有多个兼作通风孔的脱水孔4a(仅图示出一部分),也作为洗濯槽、脱水槽和乾燥室发挥功能。另外,在滚筒4的内周面设有多个挡板(baffle)4b(仅图示出一个)。
上述外箱1、水槽2和滚筒4,在前面部(图中的右侧部)分别设有洗濯物出入用的开口部5、6和7,开口部5和开口部6之间由可弹性变形的皱皮膜(bellows)8水密连通连接。还有,外箱1的开口部5处设有将其开闭的门9。另外,滚筒4的背面部设有旋转轴10,该旋转轴10由轴承(未图示)支持,由安装于水槽2的背面部外侧的滚筒电机(洗涤/脱水电机、永磁电机)11旋转驱动,该滚筒电机11包括外转子型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再者,旋转轴10与滚筒电机(以下,简称为电机)11的旋转轴为一体,滚筒4通过直接驱动方式驱动。
壳体13在外箱1的底板13上由多个支承构件12支持,排出口13a和吸入口13b分别形成于壳体13的右端部上部和左端部上部。还有,构成热泵(冷冻循环)14的压缩机15设置在底板13上。此外,在壳体13内从右侧向左侧按顺序设有同样构成热泵14的冷凝器16和蒸发器17,并且在右端部配设有风扇18。盘状的盛水部13c形成于壳体13中位于蒸发器17下方的位置。
吸气口19在水槽2中形成于前面部的上部,排气口20形成于背面部下部。吸气口19通过直线状管道21和可自由伸缩的连接管道22连接至壳体13的排出口13a。还有,排气口20通过环状管道23和可自由伸缩的连接管道24连接至壳体13的吸入口13b。环状管道23安装在水槽2的背面部的外侧,形成为与电机11呈同心圆状。即,环状管道23的入口侧与排气口20连接,出口侧通过连接管道24连接至吸入口13b。于是,空气循环路径25包括上述壳体13、连接管道22、直线状管道21、吸气口19、排气口20、环状管道23和连接管道14。
包括三通阀的供水阀26配设在外箱1内的后方上部,洗涤剂投入器26a配置在前方上部。供水阀26、其入水口通过供水软管连接至自来水龙头口,第1出水口通过洗涤用供水软管26b连接至洗涤剂投入器26a的上段入水口,第2出水口通过洗涤用供水软管26c连接至洗涤剂投入器26a的下段入水口。于是,洗涤剂投入器26a的出水口通过供水软管26d连接至形成于水槽2上部的供水口2a。
排水口2b形成于水槽2的底部的后方部位,该排水口2b通过排水阀27a连接至排水软管27。再者,排水软管27的一部分可自由伸缩。于是,壳体13的盛水部13c通过排水软管28和单向阀28a连接至排水软管27的中途部位。
操作面板部29配置于外箱1的前面上部,该操作面板部29上虽未图示但设有显示器和各种操作开关。还有,显示/操作用电路板57设于操作面板部29的里面,通过与内置于基板盒110内的控制电路(磁化量控制装置、重量检测装置)30进行通信来控制操作面板部29。控制电路30包括微型机,根据操作面板部29的操作开关的操作来控制供水阀26、电机11和排水阀27a以进行洗涤、漂洗和脱水的洗濯运转,或控制电机11和驱动压缩机15的包括三相无刷DC电机的压缩机电机(compressor motor,未图示)以实行乾燥运转。
图7概略地表示电机11的驱动系统。逆变器电路(PWM控制方式逆变器,磁化量控制装置)32通过三相电桥连接6个IGBT(半导体开关元件)33a~33f而构成,在各IGBT 33a~33f的集电极-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续流二极管34a~34f。下臂侧的IGBT 33d、33e、33f的发射极经由分流电阻(电流检测装置)35u、35v、35w接地。还有,IGBT 33d、33e、33f的发射极和分流电阻35u、35v、35w之间的共用连接点,分别通过电平转移电路36连接于控制电路30。再者,电机11的绕组11u~11w中,电流按最大为15A左右而流过,因此分流电阻35u~35w的电阻值被设定为例如0.1Ω。
电平转移电路36包含运算放大器而构成,对其赋予偏压,使得对分流电阻35u~35w的端子电压进行放大,并且使该放大信号的输出范围收敛于正侧(例如0~+3.3V)。还有,过电流比较电路38在逆变器电路32的上下臂断路时为了防止电路遭受破坏而进行过电流检测。
驱动用电源电路39连接于逆变器电路32的输入侧,100V的交流电源40通过由二极管电桥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41和串联连接的2个电容器(电解电容器)42a、42b而倍压全波整流,将约280V的直流电压供给到逆变器电路32。逆变器电路32的各相输出端子连接于电机11的各相绕组11u、11V、11w。
再者,在交流电源40的一端和全波整流电路41的交流输入端子的一侧之间插入有继电器47,在交流输入端子之间分别经由电阻元件59a、59b而连接光耦合器(PC,输入状态检测装置)48。还有,常开型电源开关49相对于继电器47并联连接。如果电源开关49由用户接通操作、一经短暂动作而闭合,则继电器47的两端断路而给控制电路30提供初始电源。于是,控制电路30通过对继电器47的未图示的线圈通电而将继电器47闭合,从而维持之后的电源供给。还有,控制电路30通过参照与交流电源频率相应的光耦合器48的输出信号(频率为50Hz/60Hz的信号),判定交流电源40是否被输入。
控制电路30检测通过电平转移电路36得到的流过电机11的绕组11u~11w的电流Iau~Iaw,并基于该电流值推断2次侧的旋转磁场的相位θ和旋转角速度ω,并且对三相电流进行正交坐标变换和d-q(direct-quadrature)坐标变换而得到励磁电流分量Id和转矩电流分量Iq。
然后,如果控制电路30从外部得到速度指令,则基于推定出的相位θ和旋转角速度ω以及电流分量Id、Iq而生成电流指令Idref、Iqref,并将它们变换成电压指令Vd、Vq,随即再进行正交坐标变换和三相坐标变换。最后,作为PWM信号生成驱动信号,通过逆变器电路32将其输出到电机11的绕组11u~11w。
第1电源电路43将供给到逆变器电路32的约280V的驱动用电源降压而生成15V的控制用电源,并将其供给到控制电路30和驱动电路44。还有,第2电源电路45是三端稳压器,它利用由第1电源电路43所生成的15V电源生成3.3V电源,并将其供给到控制电路30。高压驱动器电路46为驱动逆变器电路32的上臂侧的IGBT 33a~33c而配置。
还有,电机11的转子配置有起动时使用的包括例如霍尔IC的旋转位置传感器51(u、v、w),旋转位置传感器51(位置检测装置)输出的转子位置信号被提供给控制电路30。即,在电机11起动时直到可推断转子位置的旋转速度(例如、约30rpm)为止、控制电路30使用旋转位置传感器51进行矢量控制,在达到上述旋转速度之后,切换到不使用旋转位置传感器51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
而且,关于压缩机电机,虽然未具体图示,但配置成与电机11的驱动系统大致对称的结构。
还有,电源电路39的输出端子与大地之间连接有电阻元件52a、52b的串联电路,它们的共用连接点连接于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子。控制电路30读取由电阻元件52a、52b分压后的逆变器电路32的输入电压,作为确定PWM信号占空比的基准。
逆变器电路32的W相输出端子与大地之间连接有二极管531、电阻元件54a、54b(感应电压检测装置)的串联电路,电容器(感应电压检测装置)55并联连接于电阻元件54b。而且,电阻元件54a、54b的共用连接点连接于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子,控制电路30检测在电机11空转时在绕组11W中发生的感应电压。
此外,控制电路30控制例如门锁定控制电路和/或乾燥用风扇电机等各种电气安装件56,并与前述的显示/操作用电路板57之间进行操作信号和/或控制信号等的输入输出。还有,根据洗濯运转的进行状况,控制用于进行门9的锁定(lock)、开锁(unlock)的门锁定致动器58的驱动。
图8是表示控制电路30对电机11(以及压缩机电机)所进行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的功能块的图。该结构与例如特开2003-181187号公报等公开的结构相同,这里概略地加以说明。再者,图8中,(α,β)表示将与电机11的各相对应的间隔120度的电气角的三相(UVW)坐标系进行正交变换后得到的正交坐标系,(d,q)表示伴随电机11的转子的旋转而旋转的2次磁通量的坐标系。
对于减法器62,由速度指令输出部60将目标速度指令ωref作为被减算值供给,并将由估值器(Estimator)63检测到的电机11的测出速度ω作为减算值供给,减法器62的减算结果被供给到速度PI(比例-积分)控制部65。速度PI控制部65基于目标速度指令ωref与测出速度ω的差分量进行PI(比例积分)控制,生成q轴电流指令值Iqref和d轴电流指令值Idref,并将其分别作为被减算值输出到减法器66q、66d。对于减法器66q、66d,分别将αβ/dq变换部67输出的q轴电流值Iq、d轴电流值Id作为减算值供给,其减算结果被分别供给到电流PI控制部68q、68d。再者,速度PI控制部65中的控制周期被设定为1m秒。
电流PI控制部68q、68d基于q轴电流指令值Iqref和d轴电流指令值Idref的差分量进行PI控制,生成q轴电压指令值Vq和d轴电压指令值Vd并将其输出到dq/αβ变换部69。对于dq/αβ变换部69,供给通过估值器63检测到的2次磁通量的旋转相位角(转子位置角)θ,并基于该旋转相位角θ将电压指令值Vd、Vq变换为电压指令值Vα、Vβ。
dq/αβ变换部69输出的电压指令值Vα、Vβ,由αβ/UVW变换部70变换成三相的电压指令值Vu、Vv、Vw并输出。电压指令值Vu、Vv、Vw被供给到切换开关71u、71v、71w中的一方的固定接点71ua、71va、71wa,对于另一方的固定接点71ub、71vb、71wb赋予从初始模式输出部76输出的电压指令值Vus、Vvs、Vws。切换开关71u、71v、71w的可动接点71uc、71vc、71wc连接于PWM形成部73的输入端子。
PWM形成部73基于电压指令值Vus、Vvs、Vws或者Vu、Vv、Vw将调制15.6kHz的载波(三角波)而得的各相的PWM信号Vup(+、-)、Vvp(+、-)、Vwp(+、-)输出至逆变器电路32。PWM信号Vup~Vwp作为与基于正弦波的电压振幅相对应的脉冲宽度的信号输出,以使得在例如电机11的各相绕组11u、11v、11w中通过正弦波状的电流。
A/D变换部74将对在IGBT 33d~33f的发射极上出现的电压信号进行A/D变换所得的电流数据Iau、Iav、Iaw输出至UVW/αβ变换部75。UVW/αβ变换部75根据预定的演演算式将三相的电流数据Iau、Iav、Ia变换成正交坐标系的2轴电流数据Iα、Iβ。然后,将2轴电流数据Iα、Iβ输出至αβ/dq变换部67。
αβ/dq变换部67在矢量控制时由估值器63得到电机11的转子位置角θ,由此根据预定的演算式将2轴电流数据Iα、Iβ变换成旋转坐标系(d、q)上的d轴电流值Id、q轴电流值Iq,随即就将这些电流值如前所述输出至估值器63和减法器66d、66q。
估值器63基于q轴电压指令值Vq、d轴电压指令值Vd、q轴电流值Iq、d轴电流值Id推定转子的位置角θ和旋转速度ω,并输出至各部。这里,电机11在起动时由初始模式输出部76施加起动模式并进行强制换流。之后,如果通过旋转位置传感器51根据传感器信号进行矢量控制,则估值器63起动,转移到推定电机11的转子的位置角θ和旋转速度ω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再者,在压缩机电机的情况下,从强制换流转移至无传感器矢量控制。
切换控制部77、基于由PWM形成部73供给的PWM信号的占空比信息来控制切换开关71的切换。再者,在以上的结构中,除逆变器电路32以外的结构,为将控制电路30的由软件所实现的功能加以模块化后的结构。矢量控制中的电流控制周期被设定为例如128μ秒。但是,PWM载波周期在电机11方面为64微秒,在压缩机电机方面为128微秒。而且,逆变器装置99由控制电路30和逆变器电路32构成。
图5(a)是概略地表示电机11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b)是将其局部放大表示的立体图。电机11包括定子91和设于其外周的转子92,定子91包括定子铁芯93和定子绕组11u、11v、11w。定子铁芯93具有环状的磁轭部93a和从该磁轭部93a的外周部按放射状突出的多个齿部93b,定子绕组11u、11v、11w卷绕于各齿部93b。
转子92为通过未图示的模塑树脂将框架94、转子铁芯95和多个永磁体96、97一体化而成的结构。框架94,对作为磁性体的例如铁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为扁平的有底圆筒状。而且,由永磁体96、97构成转子磁体98。
转子内芯95配置于框架94的圆周侧壁的内周部,其内周面形成为具有向内侧按圆弧状突出的多个凸部95a的凹凸状。在该多个凸部95a的内部形成有轴向贯通的、短边长度各异的矩形插孔95b、95c,这些插孔一个一个地交替而配置成环状。各插入孔95b、95c中插入有钕磁体96(第1永磁体)和铝镍钴磁体97(第2永磁体)。在这种情况下,钕磁体96的矫顽磁力为约900kA/m,铝镍钴磁体97的矫顽磁力为约100kA/m,矫顽磁力相差9倍左右。
还有,这2种永磁体96、97分别以1种形成1个磁极,以其磁化方向沿电机11的径向的方式,例如每种各24个合计配置有48个。这样一来通过将2种永磁体96、97交互且其磁化方向沿径向的配置,由此成为相邻配置的永磁体96、97相互反向地具有磁极的状态(成为一方的N极在内侧、另一方的N极在外侧的状态),从而在这些钕磁体96和铝镍钴磁体97之间例如在箭头8所示方向上产生磁路径(磁通量)。即,形成通过矫顽磁力大的钕磁体96和矫顽磁力小的铝镍钴磁体97这两方的磁路径。
接着,再参照图1至图4关于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图4表示普通洗濯机进行全自动运转时的行程,横轴为经过时间(分)、纵轴为电机11的转速(rpm)。再者,以上说明了的结构为洗濯干燥机,但为了便于说明,关于乾燥运转予以省略。图中的(A)~(O)对应于下述各行程:(A)供水/搅拌行程;(B)洗涤行程;(C)排水行程;(D)取平衡(1)行程;(E)漂洗脱水(1)行程;(F)供水行程;(G)漂洗搅拌(1)行程;(H)排水行程;(I)取平衡(2)行程;(J)漂洗脱水(2)行程;(K)供水行程;(L)漂洗搅拌(2)行程;(M)排水行程;(N)取平衡行程;(O)最终脱水。还有,图中(1)~(7)为进行电机11的增磁、减磁的定时,分别表示以下的处理:(1)增磁;(2)减磁大;(3)增磁;(4)减磁大;(5)增磁;(6)减磁小;(7)增磁。
其中,电机11的转速变化显著的主要行程是:(B)洗涤行程;(E)漂洗脱水(1)行程;(G)漂洗搅拌(1)行程;(J)漂洗脱水(2)行程;(L)漂洗搅拌(2)行程;(O)最终脱水行程。行程(B)、(G)、(L)中的电机11的最高转速为50rpm左右,行程(E)、(J)中的最高转速为1300rpm左右,行程(O)的最高转速为850rpm左右。还有,行程(B)、(G)、(L)中的电机11的输出转矩为280kgf·cm左右,行程(E)、(J)中的输出转矩为20~30kgf·cm左右。即,行程(B)、(G)、(L)为在低速旋转、高输出转矩下的运转,行程(E)、(J)为在高速旋转、低输出转矩下的运转。
再者,洗濯干燥机在一边对滚筒4内的洗濯物加热一边进行脱水的“预热脱水”运转时,成为与(E)、(J)的漂洗脱水行程相同的模式。
而且,在现有的洗濯机中,如前所述,在高速旋转、低输出转矩运转中,通过弱励磁控制使转速进一步上升等,而在本实施例中,使构成电机11的转子92的铝镍钴磁体97的磁化量变化,使转子磁体98的磁通量按定时而变化,使得电机11适合于对于洗濯机的各运转所要求的特性。
即,进行控制,使得:在洗涤、漂洗运转那样要求低速旋转、高输出转矩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增磁)铝镍钴磁体97的磁化量来增加转子磁体98整体的磁通量,而在脱水运转那样要求高速旋转、低输出转矩的情况下,通过使铝镍钴磁体97的磁化量减少(减磁)来减少转子磁体98整体的磁通量。
以下,关于使铝镍钴磁体97的磁化量变化的处理进行说明。图2(a)是表示从脱水运转转移到洗涤、漂洗运转时从铝镍钴磁体97已被减磁的状态开始使其增磁的处理的流程图。为了使脱水运转中的滚筒4-电机11的旋转停止,而开始制动工作(步骤31),如果旋转停止(步骤32:是),则输出d轴电流以使得铝镍钴磁体97增磁(步骤33)。在这种情况下,供给d轴电流而使转子92的旋转位置固定。接着,使通电相位变化,以使得转子92从该状态起移动1个电气角的量(1/24个机械角的量)(步骤34),如果再次输出d轴电流(步骤35)则结束处理。
这里,如图5(a)所示,铝镍钴磁体97按顺时针方向以U、V、W…的顺序排列,例如以最上部的U相为基准来定位转子92,则与定子91的齿部93b相对的铝镍钴磁体97成为U、W、V、U、W、V…的隔一个的顺序。因此,在步骤33中如上所述铝镍钴磁体97被每隔一个地增磁,而位于这些磁体之间的铝镍钴磁体97成为磁化不完全的状态。于是,如果在步骤34中使转子92移动1个电气角的量,则能使剩余的铝镍钴磁体97良好地增磁。
还有,在步骤33中产生d轴电流而进行最初的增磁的情况下,此前通过旋转位置传感器51掌握处于停止状态的转子92的位置,按该停止位置来确定通电相位。即,如图3所示,按转子92的停止位置,旋转位置传感器(霍尔传感器)51u、51v、51w的各信号A、B、C的输出电平具有电气角每隔60度而不同的6种状态。因此,按与传感器信号A、B、C的输出电平对应的通电相位来提供d轴电流,如果转子92被固定在30度、90度、150度…的各位置上,则由于通电时转子92的旋转移动量减少,所以能够抑制噪声。再者,由于洗濯机大多设置在室内,所以降低噪声是至关重要的。
还有,图2(b)是表示在从洗涤、漂洗运转移至脱水运转时、使铝镍钴磁体97从已被增磁的状态开始减磁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基本的步骤跟图2(a)的情况相同,只是与步骤33、35对应的步骤S8、S10变成了“减磁电流输出”。
图1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O)最终脱水行程结束后、为使洗濯机的运转结束控制电路30所进行的处理部分的流程图。控制电路30,如果(O)最终脱水行程结束(步骤S11)则进行图2(a)所示的增磁处理(步骤S12,与图4所示的增磁(7)对应)。然后,由门锁定致动器58解除门9的锁定状态(解锁),并且向显示/操作用电路板57输出控制信号,使其进行运转结束了的报知处理(步骤S13)。然后,断开继电器47而切断电源供给,成为结束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构成电机11的转子磁体98具备具有磁化量容易改变的量级的矫顽磁力的铝镍钴磁体97,在控制电路30通过逆变器电路32发生励磁电流以使铝镍钴磁体97的磁化量变化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0在要使洗濯机停止运转时,将铝镍钴磁体97设为增磁状态。因此,在洗濯机下一次开始运转时,铝镍钴磁体97成为增磁了的状态,能够充分地获得电机11起动所需的转矩,并且能够使洗濯机的可靠性提高。
还有,在洗濯机进行了完乾燥行程后、结束运转时,在乾燥行程的最终阶段设定于电机11的转速为例如100rpm左右,所以电机11在增磁了的状态下结束运转。
再者,后文将通过使铝镍钴磁体97的磁化量增减来增减转子磁体98的磁通量表述为“对电机11进行增减磁”。
(第2实施例)
图9表示第2实施例,对于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附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的说明,以下关于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用户通过将操作面板部29上配置的电源「接入」开关设为接通而接入了电源时的处理部分的流程图。控制电路30在电源被接入后立即确认电机11的转子磁体98如何(初始读取,步骤S21)。
这里,为了记录图4所示的一系列行程完成到哪个阶段,控制电路30在每次各行程结束时在内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未图示)写入表示行程进展状况的标志。因此,通过参照上述标志,能够确认该时刻的转子磁体98的磁化状态。例如,如第1实施例那样,如果像通常那样在最终脱水行程结束后进行了电机11的增磁处理而结束运转(步骤S22:是),则进行下一行程(步骤S23)。
即,在这种情况下,在为了以后开始进行检测洗濯物的重量的检测处理或者洗涤运转而起动电机11时,能够获得大的输出转矩,因此,以原状态进入下一行程毫无问题。
另一方面,在步骤S22中,如果表现出了电机11被减磁的状态(否),则控制电路30将门9暂时设定为锁定状态(步骤S24)。然后,若进行了增磁处理(步骤S25),则将门9解锁(步骤S26),接着进入步骤S27。这里,在实行步骤S25时使门9处于锁定状态是为了:防止在进行增磁处理前往滚筒4内装入洗濯物,并且/或者防止用户将手伸进滚筒4内。
如上所述,根据第2实施例,在洗濯机接入电源后,控制电路30随即使电机11成为增磁状态,因此,即使上次洗濯机的运转在电机11被减磁了的状态下中断或者结束,也能充分获得电机11起动所需的转矩,能够提高洗濯机的可靠性。
(第3实施例)
图10表示第3实施例,与第2实施例一样示出电源已被接入时的处理部分,替代步骤S22而设置了判断“门锁定是否为解除状态?”的判断步骤S27。即,在步骤S21中进行初始读取后,如果门9的锁定已被解锁(步骤S27:是),则不存在问题,因此按原状态进入下一行程(步骤S23)。
另一方面,如果门9处于锁定状态(步骤S27:否),则上次运转结束没有如第1实施例那样经过适当的步骤,存在以诸如停电或电源插头脱落这样的非常规方式结束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2确认电机11的磁化状态,并根据该结果如第2实施例那样实行步骤S25、S26。
如上所述,根据第3实施例,洗濯机被接入电源后,如果门9处于锁定状态则控制电路30随即使电机11成为增磁状态,因此,与第2实施例一样,即使上次洗濯机的运转在电机11被减磁了的状态下中断或结束,也能充分获得电机11起动所需的转矩,从而能够提高洗濯机的可靠性。
(第4实施例)
图11表示第4实施例。第4实施例表示洗濯机运转中用户将指示暂停的操作按钮(也有暂停按钮兼用为起动按钮的情况)接通时的处理。如果暂停按钮被接通(步骤S31:是),则与第2实施例的步骤S21、S22一样,控制电路30判断电机11是否处于增磁状态(步骤S33)。
如果步骤S33中判断为电机11处于增磁状态(是),则确认该时刻的运转状态,根据例如滚筒4内的水位等来判断是否处于能解除门9的锁定的状态(步骤S34)。如果是能够解除(是),则将门9的锁定解除(步骤S35),成为等待用户输入(解除暂停)的待机状态(步骤S36>。还有,如果在步骤S34中为门9的锁定不能解除(否),则转移至步骤S36。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33中电机11为减磁状态(否),则在进行增磁处理后(步骤S37)转移至步骤S34。即,若洗濯机成为暂停状态,则如果电机11在旋转中则停止旋转,因此,之后,当通过用户的输入操作将暂停状态解除时,电机11从停止状态再次起动。考虑到如果这时转子磁体98为减磁了的状态,则起动转矩会不足,因此,在步骤S36中成为等待输入的待机状态前进行增磁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第4实施例,如果在电机11已成为减磁状态的期间,由用户作了作为使运转中断的输入操作的暂停按钮的接通操作,则控制电路30使电机11成为增磁状态,因此,在暂停状态被解除并再次起动电机11时能够确保所需的转矩。
(第5实施例)
图12表示第5实施例。第5实施例表示在洗濯机运转中由用户将指示电源“切断(off)”的操作按钮(电源切断按钮)接通时的处理。如果电源切断按钮被进行接通操作(步骤S41:是),则控制电路30断开继电器47而切断交流电源40。之后,用电容器42中充电的电力来工作。
此后,与第4实施例的步骤S33一样,控制电路30判断电机11是否处于增磁状态(步骤S43)、如果是增磁状态(是)则不进行特别的处理,按原状态进入电源被断开的状态(步骤S44)。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3中,判断为电机11为减磁状态(否),则在进行了增磁处理后(步骤S45)转移到步骤S44。
即,在洗濯机的运转停止之后接着开始运转的情况下,电机11从停止状态再次起动。考虑到如果这时转子磁体98为减磁了的状态则起动转矩会不足,因此控制成进行增磁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第5实施例,如果在电机11为减磁状态的期间,由用户作了作为使电源中断的输入操作的电源切断按钮的接通操作,则控制电路30使电机11成为增磁状态,因此,在下一次开始运转时能够确保电机11起动所需的转矩。再者,在第5实施例中也可以:控制电路30在步骤S41中判断为“是”的阶段不断开继电器47,而是在步骤S43中判断为“是”的阶段或在实行了步骤S45后将继电器47断开。
(第6实施例)
图13表示第6实施例。第6实施例表示洗濯机在脱水运转中由用户将电源切断按钮接通时的处理。如果在进行脱水行程的期间(步骤S51)电源切断按钮被接通(步骤S52:是),则控制电路30通过断开继电器47而切断交流电源40。之后,与第5实施例一样,用电容器42中充电的电力来工作。
然后,控制电路(电机控制装置)30进行控制将逆变器电路(电机控制装置)32的IGBT 33全部截止,开始再生制动工作(步骤S54)。在脱水行程中,如图4所示,电机11处于被减磁了的状态,以1300rpm或者850rpm左右的较高速度旋转。因此,如果进行再生制动则产生较大的再生电力,该电力通过续流二极管34给电容器42充电。如果电机11因再生制动的作用而停止旋转(步骤S56),则控制电路30利用该充电电力来进行电机11的增磁处理(步骤S57),之后再转移到电源被切断的状态(步骤S58)。
如上所述,根据第6实施例,控制电路30,在电机11在脱水行程中以被减磁了的状态高速旋转时,如果由用户对电源切断按钮执行接通操作,则使电机11受到再生制动作用,利用所产生的再生电力而使电机11成为增磁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电力消耗。
(第7实施例)
图14表示第7实施例,对于其不同于第6实施例的部分进行说明。第7实施例中,第6实施例的步骤S52被置换成“有AC输入吗?”的判断步骤S52A。这里,控制电路30参照光耦合器(输入状态检测装置)48输出的交流电源频率的脉冲信号,如果该脉冲信号继续输出则判断为“有AC输入(是)”。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2A中成为上述脉冲信号的输出没有例如3个周期连续输出的状态,则判断为“无AC输入(否)”。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与第6实施例一样实行步骤S54~S58。如此判断为“无AC输入”的例子,设想:例如商用交流电源40发生停电、瞬时停电,或者家庭内配线上保险丝熔断,或者断路器开路或者洗濯机的电源插头从插座脱落等情况。
如上所述,根据第7实施例,如果电机11在脱水行程以被减磁了的状态高速旋转时,控制电路30基于光耦合器48的输出信号判断为“无AC输入”,则使电机11受到再生制动作用,利用所产生的再生电力使电机11成为增磁状态,因此,与第6实施例一样能够抑制电力消耗。
(第8实施例)
图15是第8实施例,对于其与第6、第7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第8实施例中,在如第6、第7实施例那样为了在脱水行程的中途使电机11的旋转停止而进行再生制动工作时,在电机11的转速小于等于预定阈值的阶段(步骤S61:是)进行增磁处理(步骤S57)。再者,基于旋转位置传感器(转速检测装置)51输出的位置信号的变化周期来检测电机11的转速。然后,如果进行增磁处理,则再次开始再生制动工作(步骤S58)一直进行到使电机11的旋转停止为止(步骤S63)。
如上所述,根据第8实施例,控制同路30,在再生制动起作用的情况下,如果旋转位置传感器51检测到的电机11的转速小于等于预定阈值则使电机11成为增磁状态。即,避开电机11的绕组11u~11w中发生大的反电动势的期间而进行增磁处理,因此既能防止逆变器电路32遭受破坏,又能适当地利用再生电力以限制电力消耗。
(第9实施例)
第9实施例中,例如在图4所示的行程图中,在开始最终脱水行程(O)前对电机11进行减磁处理(6),但进行增磁处理作为该减磁处理的前处理。即,在要实行图2(b)的处理时,在之前实行图2(a)的处理。在使铝镍钴磁体97减磁时,较难准确地控制减磁量,但是在使铝镍钴磁体97增磁时,则容易使增磁量饱和。因此,如果以最大增磁量为基准进行减磁,则能够准确地控制减磁量。
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或者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而是可作出以下的变形或扩展。
在判定电机11的磁化状态时,也可以检测在使电机11以一定转速旋转时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并基于该感应电压的大小来判定。还有,该时的感应电压,也可采用在估值器63的内部通过基于电机的电压、电流方程式进行的演算得到的值。
第1永磁体、第2永磁体并不各自限定于钕磁体、铝镍钴磁体,只要是满足矫顽磁力条件的磁性材料就可加以适当更改。
如果仅用第2永磁体的磁化变化量就能应对全部的运转特性,则不需要第1永磁体。
也可以将各实施例适当组合来实施。
也可以使滚筒4的旋转轴相对于水平向仰角方向具有10度~15度左右的倾角。
在第2实施例中,也可以删除步骤S21、S22而在接入了电源时必需实行步骤S24~S26。在第3实施例中也同样中,如果在步骤S27中判断为“否”则实行步骤S25、S26。
此外,在第4实施例中也同样,如果在步骤S31中判断为“是”则实行步骤S37,在第5实施例中也是如果在步骤S41判断为“是”则实行步骤S45。
在第7实施例中判断是否有AC输入时,未必一定要确认交流电源40的3个周期的连续输出。
输入状态检测装置,也可以是其他的例如电流变压器等。
也可以将各实施例适当组合来实施。
也可以应用于不具有干燥机能的洗濯机。还有,也可以应用于通过脉动器(pulsator)来搅拌水流的立式洗濯机。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洗濯机适用于要求洗涤运转时的高转矩输出和脱水运转时的高速旋转的洗濯机。

Claims (10)

1.一种洗濯机,具备:在转子(92)侧具备具有可容易地改变磁化量的量级的矫顽磁力的永磁体(97)而构成的、产生用于进行洗濯运转的旋转驱动力的永磁电机(11);和产生励磁电流以使得所述永磁体(97)的磁化量变化的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该洗濯机的特征在于:
在要使实行的运转中断时或者在要使运转停止时,在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使所述永磁体(97)成为增磁状态后,进行所述中断或所述停止。
2.一种洗濯机,具备:在转子(92)侧具备具有可容易地改变磁化量的量级的矫顽磁力的永磁体(97)而构成的、产生用于进行洗濯运转的旋转驱动力的永磁电机(11);和产生励磁电流以使得所述永磁体(97)的磁化量变化的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该洗濯机的特征在于:
在电源接入后,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随即使所述永磁体(97)成为增磁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濯机,其特征在于:
在电源接入后,如果开闭旋转槽(4)的门(9)为锁定状态,则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随即使所述永磁体(11)成为增磁状态。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濯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永磁体(97)为减磁状态的期间,如果由用户进行了用于中断运转的输入操作,则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使所述永磁体(97)成为增磁状态。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濯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永磁体(97)为减磁状态的期间,如果由用户进行了用于切断电源的输入操作,则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使所述永磁体(97)成为增磁状态。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濯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电机控制装置(30、32),在所述永磁电机(11)在所述永磁体(97)被减磁了的状态下高速旋转时,如果由用户进行了用于切断电源的输入操作,则所述电机控制装置(30、32)使所述永磁电机(11)作再生制动,
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利用由所述再生制动产生的再生电力,使所述永磁体(97)成为增磁状态。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濯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商用交流电源的输入状态的输入状态检测装置(48)以及电机控制装置(30、32),
在所述永磁电机(11)在所述永磁体(97)被减磁了的状态下高速运转时,如果由所述输入状态检测装置(48)没有检测到所述商用交流电源(40)的输入,则所述电机控制装置(30、32)使所述永磁电机(11)作再生制动,
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利用由所述再生制动产生的再生电力,使所述永磁体(97)成为增磁状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濯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所述永磁电机(11)的转速的转速检测装置(51),
在所述再生制动起作用时,如果由所述转速检测装置(51)检测到的转速小于等于预定阈值,则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使所述永磁体(97)成为增磁状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濯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所述永磁电机(11)的转速的转速检测装置(51),
在所述再生制动起作用时,如果由所述转速检测装置(51)检测到的转速小于等于预定阈值,则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使所述永磁体(97)成为增磁状态。
10.一种洗濯机,具备:在转子(92)侧具备具有可容易地改变磁化量的量级的矫顽磁力的永磁体(97)而构成的、产生用于进行洗濯运转的旋转驱动力的永磁电机(11);和产生励磁电流以使得所述永磁体(97)的磁化量变化的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该洗濯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磁化量控制装置(30、32),在要使所述永磁体(97)成为减磁状态的情况下,作为其前处理使所述永磁体(97)成为增磁状态。
CN200980159498.3A 2009-05-25 2009-12-18 洗濯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9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25253A JP5468306B2 (ja) 2009-05-25 2009-05-25 洗濯機
JP125253/2009 2009-05-25
PCT/JP2009/007023 WO2010137096A1 (ja) 2009-05-25 2009-12-18 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9219A true CN102449219A (zh) 2012-05-09
CN102449219B CN102449219B (zh) 2014-11-12

Family

ID=43222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949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9219B (zh) 2009-05-25 2009-12-18 洗濯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68659A1 (zh)
EP (1) EP2436821A1 (zh)
JP (1) JP5468306B2 (zh)
KR (1) KR101332868B1 (zh)
CN (1) CN102449219B (zh)
WO (1) WO201013709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9335A (zh) * 2015-01-30 2016-08-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及控制洗衣机的方法
CN106026848A (zh) * 2016-07-07 2016-10-12 姜德志 一种具备变频电机驱动功能的洗衣机控制板
CN108940914A (zh) * 2017-05-18 2018-12-07 厦门大钧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浮标自动称重及其磁铁磁通量检测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84524B2 (ja) 2012-06-19 2016-09-06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6081274B2 (ja) * 2013-04-05 2017-02-15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洗濯機の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モータ制御装置の保護方法
JP6232852B2 (ja) 2013-08-30 2017-11-22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モ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ターボ分子ポンプ
CN104790171B (zh) * 2014-01-22 2019-05-31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板模块化的洗衣机
KR20150133968A (ko) * 2014-05-21 2015-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동기 통신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기
JP2018086232A (ja) * 2016-07-28 2018-06-07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洗濯機
JP6943642B2 (ja) * 2017-06-13 2021-10-06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洗濯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9644A (ja) * 2002-07-22 2004-02-19 Sharp Corp 洗濯機
JP2005058595A (ja) * 2003-08-19 2005-03-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又は乾燥システム
JP2008246234A (ja) * 2008-07-08 2008-10-16 Sharp Corp 洗濯機
WO2009060588A1 (ja) * 2007-11-07 2009-05-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洗濯機のインバー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3516A (en) * 1987-09-21 1989-06-27 Electro-Matic Products Co. Demagnetiz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07267525A (ja) * 1994-03-31 1995-10-17 Nippon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用インバータ装置
JP3309648B2 (ja) * 1995-06-22 2002-07-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0059905A (ja) * 1998-08-10 2000-02-25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バッテリで駆動される車両の回生制動装置
US6737828B2 (en) * 2001-07-19 2004-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Washing machine motor drive device
JP3651595B2 (ja) 2001-12-13 2005-05-25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のインバータ装置及び洗濯乾燥機のインバータ装置
JP4223880B2 (ja) * 2003-07-31 2009-0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
DE10357502A1 (de) * 2003-12-09 2005-07-0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US20050168067A1 (en) * 2004-01-29 2005-08-04 Yen-Weay Hsu Dynamic adaptive damping attenuant mechanism and energy recycling system on braking
KR101176076B1 (ko) * 2006-02-15 2012-08-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의 직결식 모터
KR101279513B1 (ko) * 2007-01-04 2013-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엘디시 모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세탁기
JP2008271698A (ja) * 2007-04-19 2008-11-06 Hokuto Seigyo Kk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5002335B2 (ja) * 2007-05-29 2012-08-15 株式会社東芝 モータ制御装置,洗濯機及びモータ制御方法
EP2192684B1 (en) * 2007-09-18 2020-07-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Variable magnetic flux drive system
JP5112219B2 (ja) * 2007-11-05 2013-01-09 株式会社東芝 永久磁石モータ、洗濯機、および、制御装置
JP5259241B2 (ja) * 2008-04-23 2013-08-07 株式会社東芝 モータ制御装置,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洗濯機,空調機,永久磁石モータの着磁量変更方法
JP4834712B2 (ja) * 2008-10-15 2011-12-14 株式会社東芝 モータ制御装置,モータ制御システム,洗濯機及び永久磁石モータの着磁方法
JP4837020B2 (ja) * 2008-11-25 2011-12-14 株式会社東芝 永久磁石モータおよび洗濯機
JP4762299B2 (ja) * 2008-12-10 2011-08-31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398348B2 (ja) * 2009-05-20 2014-01-29 株式会社東芝 永久磁石モータおよび洗濯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9644A (ja) * 2002-07-22 2004-02-19 Sharp Corp 洗濯機
JP2005058595A (ja) * 2003-08-19 2005-03-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又は乾燥システム
WO2009060588A1 (ja) * 2007-11-07 2009-05-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洗濯機のインバータ装置
JP2008246234A (ja) * 2008-07-08 2008-10-16 Sharp Corp 洗濯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9335A (zh) * 2015-01-30 2016-08-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及控制洗衣机的方法
CN106026848A (zh) * 2016-07-07 2016-10-12 姜德志 一种具备变频电机驱动功能的洗衣机控制板
CN108940914A (zh) * 2017-05-18 2018-12-07 厦门大钧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浮标自动称重及其磁铁磁通量检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68659A1 (en) 2012-03-22
EP2436821A1 (en) 2012-04-04
CN102449219B (zh) 2014-11-12
JP2010269070A (ja) 2010-12-02
WO2010137096A1 (ja) 2010-12-02
KR101332868B1 (ko) 2013-11-25
KR20120023652A (ko) 2012-03-13
JP5468306B2 (ja)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9219B (zh) 洗濯机
CN101855824B (zh) 洗涤机的逆变器装置
CN101729011B (zh) 马达控制装置、马达控制系统及洗涤机
CN101660256B (zh) 洗衣干燥机
CN202072950U (zh) 洗涤物处理装置
CN102025252B (zh) 转子位置检测装置
CN102437804A (zh) 无感测无刷直流马达电流回授转速控制方法及其驱动方法
JP2003289690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回転数制御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洗濯機
CN103078573A (zh) 无刷直流电机无霍尔传感器的启动方法
CN104631052B (zh) 电机驱动装置及具有该电机驱动装置的洗涤物处理设备
JP2005117861A (ja) 放電制御装置、放電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508760B2 (ja) 洗濯機
KR20120132972A (ko) 모터 구동 시스템의 단선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JP5508758B2 (ja) 洗濯機
JP5601827B2 (ja) 洗濯機
JP4224965B2 (ja) 放電制御装置、放電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70077B2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洗濯機
JP5121623B2 (ja) 洗濯機のインバータ装置
Yu et al. Controlling System Based on DSP for BLDC Motor
Liu et al. Dual-mode operation of in-wheel brushless DC motor driver for micro all-electric vehicle
KR20150085285A (ko) 세탁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2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2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