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0240B - 游戏盘游戏机 - Google Patents

游戏盘游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0240B
CN102430240B CN201110270969.7A CN201110270969A CN102430240B CN 102430240 B CN102430240 B CN 102430240B CN 201110270969 A CN201110270969 A CN 201110270969A CN 102430240 B CN102430240 B CN 1024302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meboard
rotation amount
ball
gam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09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0240A (zh
Inventor
南部敏彦
吉原敏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t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156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68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30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0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0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02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 Slot Machines And Peripheral Devices (AREA)
  • Pinball Game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游戏盘游戏机,利用游戏币落下实现新颖的游戏方式。游戏机(1)具有使游戏币(M)落下到游戏币(M)的移动路线内的游戏币获得孔(10),且具有:旋转叶片(30),该旋转叶片具有设于游戏币获得孔(10)且承接落下的游戏币(M)的叶片部件(31),由于游戏币(M)从叶片部件(31)落下而旋转,且根据叶片部件(31)承接游戏币(M)的区域(31a、31b)而使其旋转量发生变化;旋转量检测部(35),该旋转量检测部(35)对旋转叶片(30)的旋转量予以检测;控制部(81),该控制部(81)根据旋转量检测部(35)的输出而使游戏与旋转叶片(30)的旋转量对应地进行。

Description

游戏盘游戏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游戏盘移动的游戏盘游戏机(medalgame)。
背景技术
过去有一种游戏盘游戏机,是在游戏盘落下区域内设置方格花纹,根据在方格花纹上的得分来进行游戏(例如专利文献1)。
然而,过去的游戏盘游戏机只是根据是否在方格花纹上得分来进行游戏,因此游戏很简单。
另外还有一种游戏机,是在游戏盘之外还要向推币台放出游戏球,且将游戏球与游戏盘区分后使游戏球在游戏区域内移动,然后用于抽奖(例如专利文献2)。
然而,过去的游戏机必须完成将游戏球向推币台放出、使之在游戏区域内移动、以及抽奖等不同的功能,而为了完成这些功能,就要对游戏球的材料等加以限制,会导致成本升高。另外,推币台的用于区分游戏盘与游戏球的结构复杂。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730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特开2007-2962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戏盘游戏机,利用游戏盘落下而能提供游戏方式新颖的游戏,并且能够缓和在游戏区域内所用的游戏球的设计自由度,结构简单且成本降低。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为了便于理解,以下附加了与本发明实施例对应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附图标记的限定。另外,对于附加了附图标记而加以说明的结构也可作适当改良,或至少将一部分替换成其它的结构物。
本发明第1方案的游戏盘游戏机使游戏盘(M)在游戏区域(F)内移动,且具有使游戏盘落下到游戏盘的移动路线内的落下区域(10),其特征在于,具有:旋转叶片(30、230),该旋转叶片(30、230)具有设于所述落下区域且承接落下的游戏盘的叶片部件(31、231),所述旋转叶片(30、230)由于游戏盘从所述叶片部件落下而旋转,且根据所述叶片部件承接游戏盘的区域(31a、31b)而使其旋转量发生变化;旋转量检测部(35),该旋转量检测部(35)对所述旋转叶片的旋转量予以检测;控制部(81),该控制部(81)根据所述旋转量检测部的输出而使游戏与所述旋转叶片的旋转量对应地进行。
第2方案是在第1方案的游戏盘游戏机上,所述叶片部件(31)具有短区域(31b)和长区域(31a),在短区域(31b),从所述旋转叶片的旋转轴(32)到所述叶片部件前端为止的距离较短,而在长区域(31a),从所述旋转叶片的旋转轴(32)到所述叶片部件前端为止的距离比所述短区域长。
第3方案是在第1方案的游戏盘游戏机上,所述叶片部件(231)具有区域(231a)和区域(231b),在区域(231a)具有将承接落下的游戏盘(M)挡住的游戏盘阻挡部,而区域(231b)则未设所述游戏盘阻挡部。
第4方案是在第1至第3中任一方案的游戏盘游戏机上,具有使物体(B)移动的物体驱动部(40),且使游戏者能看到物体(B)移动,所述控制部(81)根据所述旋转量检测部(35)的输出而使所述物体移动与所述旋转量对应的量。
第5方案是在第4方案的游戏盘游戏机上,所述物体驱动部(40)具有物体移动旋转轴(42),该物体移动旋转轴(42)能够被游戏者看到,且受到旋转驱动而使所述物体(B)移动,所述控制部(81)根据所述旋转量检测部(35)的输出而以与其旋转量对应的量来对所述物体移动旋转轴(42)作旋转驱动。
第6方案的游戏盘游戏机具有:推币台(6)、该推币台(6)使游戏盘在游戏区域(F)内移动;轨道(40、70、71a~71c、73),该轨道(40、70、71a~71c、73)根据游戏进展而使循环球(B1)循环移动;循环球检测部(72),该循环球检测部(72)将所述循环球到达所述轨道内的预定位置(73a)的情况予以检测;抽奖部(74),该抽奖部(74)根据所述循环球检测部的输出而用与所述循环球不同的球、亦即抽奖球(B2)来进行抽奖。
第7方案是在第6方案的游戏盘游戏机上,所述轨道(40、70、71a~71c、73)具有使所述循环球(B1)能被游戏者看到的部分(40、71a~71c)和不能被游戏者看到的部分(70、73),所述循环球检测部(72)通过检测所述预定位置(73a),来对所述循环球从所述能被看到的部分向所述不能被看到的部分移动的情况加以检测,所述抽奖部(74)具有抽奖球收容部(74d),用于将所述抽奖球(B2)收容成不能被游戏者看到的状态,基于所述循环球检测部的输出,从所述抽奖球收容部内放出所述抽奖球,使所述抽奖球在游戏者能够看到的状态下进行抽奖。
第8方案是在第7方案的游戏盘游戏机上,将所述抽奖部(74)的用于放出所述抽奖球(B2)的放出口(74c)配置在所述轨道的所述能被看到的部分与所述不能被看到的部分之间的边界(73a)附近。
第9方案是在第6至第8中任一方案的游戏盘游戏机上,所述轨道(40、70、71a~71c、73)不经过所述推币台(6)而形成,且与所述游戏盘(M)的通路分开形成。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第1方案具有根据叶片部件承接游戏盘的区域而使其旋转量变化的旋转叶片、以及使游戏与旋转叶片的旋转量对应地进展的控制部,因此能够提供根据旋转叶片的旋转量来使游戏进展的新型游戏盘游戏机。
第2方案具有短区域和长区域,因此能够利用从旋转叶片的旋转轴到叶片部件前端为止的不同长度使旋转叶片的旋转量变化。
第3方案具有设置游戏盘阻挡部的区域和不设游戏盘阻挡部的区域,因此能够根据游戏盘阻挡部的有无来使旋转叶片的旋转量变化。
第4方案是根据旋转量检测部的输出来使物体移动与该旋转量对应的量,由于是与旋转叶片的机械性旋转对应地使物体作机械性移动,因此能够比譬如在显示部显示的尺寸等更容易使游戏者得知旋转量。
第5方案是根据旋转量检测部的输出来使物体旋转叶片物体旋转与该旋转量对应的量,由于是根据旋转叶片的机械性旋转使物体旋转叶片物体旋转,因此游戏者更容易得知旋转量。
第6方案是随着用推币台进行的游戏进展而使循环球在轨道内循环,且在循环球到达轨道内的一部分时用与循环球不同的抽奖球来进行抽奖,因此能够将循环球与抽奖球做成不同种类。因此,能够分别专门设计各游戏球,能够缓和对于游戏球大小、材料等方面的限制条件。另外,由于无须将循环球引到抽奖部,或是使抽奖用的游戏球返回轨道,因此结构简单,能够降低成本。
第7方案是随着循环球向不能被看到的部分的移动,将抽奖球从抽奖球收容部内放出,并是在抽奖球能被游戏者看到的情况下进行抽奖,因此能够导致循环球从抽奖球收容部内放出的错觉而开始抽奖。
第8方案将放出抽奖球的放出口配置在轨道的能被看到的部分与不能被看到的部分间的边界附近,因此进一步增加了上述循环球从抽奖球收容部内放出的错觉效果。
第9方案是将轨道与游戏盘分开形成,因此无须另设将游戏盘与游戏球等加以区分的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例的游戏机1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说明第1实施例的游戏盘获得孔10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3是第1实施例的旋转叶片30的立体图。
图4是第1实施例的游戏球循环抽奖装置20的立体图。
图5是第1实施例的游戏机1的方块图。
图6是第2实施例的旋转叶片230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游戏机20游戏球循环抽奖装置30、230旋转叶片31、231叶片部件35旋转量检测传感器40游戏球上升装置31a长区域31b短区域42螺旋旋转轴81控制部231a、231b区域236游戏盘阻挡部70b循环球送出部71a~71c轨道73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a回收口74a轮盘74b抽奖球放出管74c放出口74d抽奖球收容部B1循环球B2抽奖球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图1是第1实施例的游戏机1的局部立体图。
如图1所示,游戏机1(游戏盘游戏)是在游戏区域F配置了推币台6的游戏盘M推币游戏机。所谓游戏区域F,是指配置了游戏盘5和推币台6等装置、使游戏盘M移动的实际进行游戏的区域。
游戏机1具有箱体2、窗口3、游戏盘投入装置4(操作部)、游戏盘5(盘面)、推币台6、主落孔9、游戏盘获得孔10(落下区域)、游戏盘吐出口11、游戏球循环抽奖装置20、以及抽奖装置74。
箱体2是游戏机1的框体。
窗口3是将游戏机1内部的游戏区域F与游戏机1的外部隔开的部件。窗口3设于游戏机1的前面侧Y1。为了便于从外部看到游戏区域F,窗口3用透明材料(譬如玻璃、丙烯树脂等)形成。
游戏盘投入装置4是由游戏者进行投入操作的装置,用于将游戏盘M投入游戏区域F。游戏盘投入装置4配置在操作面板2a上,该操作面板2a设于箱体2的前面侧Y1。
游戏盘投入装置4将游戏盘M投入设置在引导槽4a的下端的游戏盘投入孔4c(参照图2(b))。游戏盘投入孔4c中设有对投入的游戏盘M加以检测的游戏盘投入传感器4d(参照图5)。游戏盘投入传感器4d是譬如光学传感器,一旦检测到游戏盘M,立即将检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81(参照图5)。
游戏盘5以盘面铅直的方式配置。在游戏盘5的上部设有游戏盘放出部56,一旦游戏盘M被投入游戏盘投入装置4,控制部81(参照图5)便使游戏盘M从游戏盘放出部56射出。
游戏盘5具有游戏盘落下方向变换部51、固定中奖部53(游戏盘中奖部)、移动中奖部54(游戏盘中奖部)、以及显示部55。
游戏盘落下方向变换部51位于游戏盘5内的上侧Z2且位于左右方向X的中央,且设于游戏盘放出部56的正下方。游戏盘落下方向变换部51具有2个部件51L和51R。
2个部件51L和51R分别以上端为中心而向左右方向X作往复摆动(旋转)。从游戏盘放出部56放出的游戏盘M从2个部件51L和51R之间穿过而改变了落下方向。
固定中奖部53和移动中奖部54是使沿游戏盘5落下的游戏盘M中奖的中奖口。固定中奖部53固定在游戏盘5上,而移动中奖部54则沿左右方向X作往复移动。游戏者瞄准固定中奖部53和移动中奖部54而使游戏盘M从游戏盘放出部56放出,就能中奖。在固定中奖部53和移动中奖部54设有中奖部传感器53b、54b(参照图5)。中奖部传感器53b、54b是譬如光学传感器等,一旦检测到中奖的游戏盘M,立即将检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81(参照图5)。
显示部55是配置在游戏盘5中央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监视器。显示部55显示槽口或与游戏进展对应的演示。
推币台6是使从游戏盘5落下的游戏盘M缓缓地移动到前面侧Y1且使其落到游戏盘落得孔10中的装置。推币台6具有固定台62和在固定台62上沿纵深方向Y往复移动的往复台61。
往复台61载放从游戏盘5落下的游戏盘M,通过往复移动而使游戏盘M与游戏盘5的下侧抵接,从而如打同台球那样将游戏盘M向固定台62推出。
固定台62载放从往复台61落下的游戏盘,并通过往复台61的往复移动而使游戏盘M与往复台61的前面侧Y1的壁61a抵接,从而如同打台球那样使游戏盘下落到游戏盘获得孔10中。
主落孔9是设于固定台62的左侧X1以及右侧X2的游戏盘回收用开口孔。图1中只是示出了右侧X2的主落孔9,而左侧X1也同样设置了主落孔9。主落孔9通过用盖子等覆盖,隐蔽成游戏者无法看到的状态。这样,游戏机1就能在游戏者不注意的情况下将在固定台62的左侧X1及右侧X2的区域内移动的一部分游戏盘M予以回收。
游戏盘获得孔10是设置在比推币台6更靠近前面侧Y1的位置上的开口孔,供被推币台6推出的游戏盘落下。在游戏盘获得孔10中设有游戏盘获得传感器10a(参照图5)。
游戏盘获得传感器10a是对下落到游戏盘获得孔10中的游戏盘M予以检测的光学传感器。游戏盘获得传感器10a一旦检测到游戏盘M,立即将检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81(参照图5)。
游戏盘吐出口11是将下落到游戏盘获得孔10中的游戏盘M吐出的开口孔。
游戏球循环抽奖装置20是当游戏盘M下落到游戏盘获得孔10中后使循环球B1(物体)移动来进行表演的装置。如下所述,游戏球循环抽奖装置20能够使循环用的循环球B1独立于抽奖用的抽奖球B2而进行循环。
以下,结合图2到图4详细说明游戏球循环抽奖装置20的结构。
图2是说明第1实施例的游戏盘获得孔10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2(a)是游戏盘获得孔10附近的主视图。
图2(b)是游戏盘获得孔10附近的俯视图。
图2(c)是图2(a)中所述的C部向视图。
图3是第1实施例的旋转叶片30的立体图。
图4是第1实施例的游戏球循环抽奖装置20的立体图。
游戏球循环抽奖装置20具有旋转叶片30、轴承34、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5(旋转量检测部),游戏球上升装置40(物体驱动部)、循环球贮存部70、轨道71a~71c、抽奖传感器72(循环球检测部)、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抽奖装置74(抽奖部)。
如图3所示,旋转叶片30设于游戏盘获得孔10、亦即游戏盘M的移动路线内。旋转叶片30具有叶片部件31和圆板33。
叶片部件31是承接落下的游戏盘M的板状部件。叶片部件31以旋转轴32为中心而以等角度间隔(72°间隔)配置5片。叶片部件31的形状全部相同。叶片部件31设置成以旋转轴32为中心而在径向突出的状态。叶片部件31具有长区域31a和短区域31b。
在长区域31a,从旋转叶片30的旋转轴32到叶片部件31的前端为止的距离L31a比短区域31b的长。长区域31a在旋转轴32的轴向(左右方向X)上配置在左侧X1、中央、以及右侧X2这3个部位。
而在短区域31b,从旋转叶片30的旋转轴32到叶片部件31的前端为止的距离L31b较短。短区域31b是长区域31a之间的区域,在旋转轴32的轴向上配置于2个部位。
圆板33配置2片,从而从轴向(左右方向X)夹持叶片部件31。
旋转叶片30配置成能使从固定台62落下的游戏盘M与与叶片部件31抵接的状态。因此,从叶片部件31落下游戏盘M就使旋转叶片30旋转。
当游戏盘M下落到长区域31a时,由于其从旋转叶片30的旋转轴32到叶片部件31的前端为止的距离L31a比短区域31b的长,因此与游戏盘M下落到短区域31b时相比,旋转叶片30的旋转量更多。这是因为,距离L31a越长,当叶片部件31承接游戏盘M再使之落下时,相应地就会有更大的旋转力发生。
而当游戏盘M下落到短区域31b时,与游戏盘M下落到长区域31a时相比,旋转叶片30的旋转量较少。
这样,旋转叶片30便根据叶片部件31承接游戏盘M的区域来使旋转量发生变化。
轴承34是支承旋转叶片30而使之能够旋转的部件。轴承34固定在箱体2上。
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5是检测旋转叶片30的旋转量的光学传感器。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5通过检测圆板35的旋转量来检测旋转叶片30的旋转量。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5将检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81(参照图5)。
如图4所示,游戏球上升装置40、循环球贮存部70、轨道71a~71c、以及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在游戏区域F内构成了供循环球B1循环的轨道。游戏球上升装置40和轨道71a~71c配设成能看到正在移动的循环球B1的状态,而循环球贮存部70和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则配设成不能看到正在移动的循环球B1的状态。
该轨道独立于由推币台6等形成的游戏盘M通路而形成。因此,游戏机1无须另外设置将游戏盘M与游戏球B1加以区分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降低。
如图2所示,游戏球上升装置40是在游戏者能够看到的情况下使循环球B1上升移动的装置。游戏球上升装置40具有上升轨道41、螺旋旋转轴42(物体移动旋转轴)、游戏球导入口43、以及上升驱动马达44。
上升轨道41是将循环球B1沿铅直方向Z加以引导的部件。上升轨道41配置成沿铅直方向Z延伸的状态。
螺旋旋转轴42配置成在比游戏区域F的游戏盘获得孔10更靠近右侧X2的区域中沿铅直方向Z延伸的状态。螺旋旋转轴42具有轴体42a和螺旋部42b。
轴体42a是成为螺旋旋转轴42的旋转轴的轴部件。
螺旋部42b则是固定在轴体42a的周围的螺旋状部件。
游戏球导入口43是开口孔,用于将从轨道71a导入的循环球B1引导到上升轨道41及螺旋旋转轴42间的下端。
上升驱动马达44是对螺旋旋转轴42进行旋转驱动的DC马达等。上升驱动马达44受控制部81(参照图5)控制。
采用上述结构,从游戏球导入口43导入的循环球B1便被配置在上升轨道41及螺旋旋转轴42之间,使在轴体42a周围的旋转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而不会脱离上升轨道41。并且,由于螺旋旋转轴42受到旋转驱动而使螺旋部42b旋转,由此使循环球B1向上侧Z2移动。
如图4所示,循环球贮存部70用于贮存向轨道71a送出的循环球B1。在循环球贮存部70的内部设有将贮存的循环球向轨道71a送出的循环球送出部70a(参照图5)。该循环球送出部70a受控制部81(参照图5)控制。
轨道71a则是将循环球贮存部70与游戏球上升装置40的游戏球导入口43予以连接的部件。
轨道71b则是与游戏球上升装置40的顶部45连接、使到达顶部45的循环球B1通过游戏区域F内的上侧Z1而向左侧X1移动的轨道。
轨道71c则是将到达轨道71b的左端的循环球B1向纵深侧Y2引导的轨道。轨道71c的后端与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连接。循环球B1被送到轨道71a后,在到达轨道71c的后端之前以游戏者能够看到的状态在游戏区域F内移动。
抽奖传感器72是设于轨道71c的后端(纵深侧Y1的端部)的光学传感器。一旦循环球B1到达轨道71c的后端,抽奖传感器72立即将检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81(参照图5)。
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是将到达轨道71c的后端的循环球B1引导到循环球贮存部70的部件。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由不透明的部件形成且形成为管状,从而游戏者不能看到在其内部移动的循环球B1。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具有循环球B1的入口、即回收口73a。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是不透明的部件,且配置成从中途穿过抽奖装置74的下侧Z1的状态。因此,从外部无法看到在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的内部通过的循环球B1。
抽奖装置74是通过轮盘74来进行抽奖的装置。抽奖装置74具有抽奖球放出管74b和抽奖球收容部74d。
轮盘74配置在轨道71b的正下方。
抽奖球放出管74b配置在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的露出部分的附近而与其平行。抽奖球放出管74b的放出口74c配置在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的回收口73a的附近而与其相邻。
抽奖球收容部74d则是在用轮盘74a进行了抽奖后将抽奖球B2回收并加以收容的部分。抽奖球收容部74d配置在轮盘74a的正下方且位于循环球贮存部70的上侧Z1。抽奖球收容部74d被不透明的框体覆盖,以游戏者无法看到的状态收容抽奖球B2。
抽奖球放出装置74e(参照图5)使抽奖球收容部74d内的抽奖球B2从抽奖球收容部74d穿过抽奖球放出管74b而放出到轮盘74a上。抽奖球放出装置74e受控制部81(参照图5)控制。
抽奖装置74设于循环球贮存部70(后述)的上侧Z2。将在抽奖装置74中使用的抽奖球B2专用于抽奖。即,该抽奖球B2不会被引导到循环球B1的轨道内。因此,游戏机1能够使抽奖用的抽奖球B2与循环用的循环球B1不同。
图5是第1实施例的游戏机1的方块图。
游戏机1除了上述的硬件外,还具有存储部80和控制部81。
存储部80是用于存储游戏机1的动作所需的程序和信息等的硬盘、半导体存储元件等存储装置。游戏机1具有游戏程序80a。
游戏程序80a是进行推币游戏用的程序,有涉及在显示部55显示的槽口的程序、对游戏盘循环装置进行驱动用的程序等。
控制部81是总体上控制游戏机1并且总体上控制游戏进展的控制部。控制部81譬如由CPU(中央处理装置)等构成。控制部81按照存储在存储部80(图中未示)的程序来实施动作。
以下,说明游戏机1的动作。
如图1所示,一旦游戏者将游戏盘M投入游戏盘投入装置4的游戏盘投入孔4a,控制部81就使游戏盘M从游戏盘放出部56下落到游戏盘5上。
如果游戏盘M进入固定中奖部53或移动中奖部54,中奖部传感器53b、54b就将中奖的游戏盘M予以检测并将检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81。
控制部81根据中奖部传感器53b、54b的输出而用显示部55的槽口进行抽奖。控制部81根据槽口的抽奖结果而将大量(譬如数十枚以上)的游戏盘M向游戏区域F放出,或是对循环球贮存部70的循环球送出部70b进行驱动,以将循环球B1送出到轨道71a。
从循环球贮存部70送出的循环球B1经过轨道71a而被引导到游戏球上升装置40。
另一方面,一旦游戏盘M从游戏盘5下落到推币台6上,推币台6便使游戏盘M缓缓地向游戏盘获得孔10的方向移动。
一旦游戏盘M从固定台62下落到游戏盘获得孔10,游戏盘M在下落途中便与旋转叶片30的叶片部件31碰撞,使旋转叶片30旋转。如果游戏盘M下落到长区域31a,则与游戏盘M下落到短区域31b时相比,旋转叶片30的旋转量较多。而在游戏盘M与旋转叶片30的叶片部件31碰撞后,会进一步下落到游戏盘获得孔10而被游戏盘吐出装置(图中未示)从游戏盘吐出口11吐出。
如图3所示,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5对旋转叶片30的旋转量予以检测,且将检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81。
如图2所示,控制部81基于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5的输出而使螺旋旋转轴42旋转。控制部81根据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5的输出而使螺旋旋转轴42旋转与该旋转量对应的量。由此,游戏球上升装置40便根据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5的输出而使循环球B1移动与该旋转量对应的量。因此,如果游戏盘M下落到长区域31a,则与游戏盘M下落到短区域31b时相比,循环球B1上升的量增多。
即,游戏者在要使循环球B1的上升量增多时,必须使游戏盘M从固定台62下落到游戏盘获得孔10的左侧X1、中央、以及右侧X2的区域。为此,要估计游戏盘落下方向变换部51(参照图1)向着左侧X1、中央、右侧X2的时间,再将游戏盘M放出到游戏盘5,即,将游戏盘M投入游戏盘投入装置4。
不过,如图2所示,固定台62前端中央的凸边63很大,因此游戏盘M很难从固定台62的中央落下。因此游戏者通常以使游戏盘M从固定台62下落到游戏盘获得孔10的左侧X1和右侧X2的区域为目的而将游戏盘M投入游戏盘投入装置4。然而,在固定台62的左侧X1和右侧X2设有主落孔9,游戏盘M会从此处被回收。因此,实际上游戏盘M在固定台62的左侧X1和右侧X2处的移动量很小。
即,游戏机1的结构是促使游戏者将游戏盘M投入到固定台62的左侧X1和右侧X2,但实际上是能够从主落孔9有效地回收游戏盘M。
如图2所示,附着游戏进展,一旦有数十枚游戏盘M下落到游戏盘获得孔10中,控制部81便使螺旋旋转轴42在每次有游戏盘M落下时旋转。由此使被游戏球上升装置40引导的循环球B1随着螺旋旋转轴42缓缓上升。
如图4所示,循环球B1一旦被游戏球上升装置40引导到顶部45,就经过轨道71b、71c而被引导到抽奖传感器72。抽奖传感器72一旦检测到循环球B1,就将检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81。循环球B1然后从回收口73a被引导到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成为游戏者不能看到的状态。
另一方面,控制部81基于抽奖传感器72的输出来控制抽奖球放出装置74e,以将抽奖球收容部74d的抽奖球B2从抽奖球放出管74b的放出口74e放出到轮盘74a上。
通过上述处理,游戏机1就能随着循环球B1从回收口73a被引导到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73而将抽奖球B2从抽奖球放出管74b的放出口74c放出。另外,回收口73a位于供循环球B1移动的轨道中能看到循环球B1的部分与不能看到的部分之间的边界上,而且回收口73a与放出口74c相邻配置。由此,游戏机1能够使游戏者产生回收到回收口73a的循环球B1被从放出口74c放出的错觉。
一旦抽奖球B2被放出到轮盘74a上,控制部81即对抽奖装置74进行控制,以利用抽奖球B2来进行抽奖。
控制部81根据抽奖结果而给予游戏者有利的奖励。所谓有利的奖励,是指将大量(譬如数十枚以上)的游戏盘M放出到游戏区域F,或是从游戏盘吐出口11吐出。而用于抽奖的抽奖球B2则在此后从设于轮盘74a上的开口孔而被回收到抽奖球收容部74d。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游戏机1提供一种新型游戏盘游戏,是根据承接游戏盘M的区域来改变旋转叶片30的旋转量,并根据其旋转量来使游戏进展。另外,游戏机1是根据旋转叶片30的机械性旋转来使循环球B1机械性地移动,因此能够以比譬如在显示部55显示尺寸的方式更容易使游戏者理解的方式来告知旋转量。而且此时游戏机1能够根据旋转叶片30的机械性旋转来使螺旋旋转轴42旋转,因此能够以游戏者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告知。
另外本实施例的游戏机1能够使循环球B1与抽奖球B2为不同种类的游戏球。因此,能够分别专门设计各游戏球,能够缓和对于游戏球大小、材料等方面的限制条件并降低成本。譬如,循环球B1最好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硬度,从而能够不被轨道内的游戏球上升装置40等夹住。而抽奖球B2则最好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从而能够使轮盘74a上的动向更加醒目。因此,为了满足双方的要求,就会使游戏球上升装置40等的设计条件受到制约,或使各游戏球的设计条件受到制约。而游戏机1能够分别专门设计各游戏球,因此能够缓和这些条件制约,降低成本。
进而,游戏机1无须将循环球B1引导到抽奖装置74或是使抽奖用的抽奖球B2返回轨道,因此结构简单,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第2实施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游戏机的第2实施例。
在以下的说明及附图中,凡与上述第1实施例具有同样功能的部分均附加相同符号或是在末尾附加相同符号并适当省略重复说明。另外,第2实施例的游戏机的结构中除了以下说明的结构外,均与第1实施例相同。
图6是第2实施例的旋转叶片230的立体图。
旋转叶片230的叶片部件231中,左侧X1、中央、右侧X2的区域231a在前端具有游戏盘阻挡部236。游戏盘阻挡部236向着与游戏盘M落下而旋转的方向θ1相反的方向θ2突出。因此,一旦游戏盘M落下而被区域231a承接,该游戏盘M即在从叶片部件231进一步落下时被游戏盘阻挡部235挡着而落下。这样,当游戏盘M下落到区域231a时,与下落到其它区域231b时相比,旋转叶片230的旋转量更大。
第2实施例的游戏机采用这种结构也能与第1实施例的游戏机1同样地使旋转叶片230的旋转量发生变化。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如下述的变形例那样作各种变形或变更,这些变形例都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效果中也只是例举了本发明的最佳效果,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记载的。而且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例及下述的变形例作适当组合,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变形例)
(1)在实施例中,旋转叶片是设在游戏盘获得孔中,但并不限于此种结构。旋转叶片只要是在游戏盘的移动路线上与游戏盘的移动对应地旋转的区域即可,譬如也可以设于游戏盘或推币台上。
(2)在实施例中,游戏机是与旋转叶片的旋转对应地使游戏球移动,但并不限于此种结构。譬如,游戏机也可以是将旋转叶片的旋转变换成直线运动,从而使人偶等移动与旋转量对应的量。
(3)在实施例中,抽奖传感器是设在轨道的后端,但并不限于此种结构。抽奖传感器用于与循环球从回收口被引导到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的情况对应地使抽奖球从抽奖球放出管的放出口放出。因此,抽奖传感器只要是能够检测到循环球进入回收口的情况(或已经进入的情况),就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上。
(4)在实施例中,抽奖球放出管的放出口和循环球内部循环路径的回收口是配置成在左右方向相邻的状态,但并不限于此种结构。譬如,放出口及回收口也可以配置成在铅直方向相邻的状态。这样,在循环球被回收口回收时,如果从放出口放出抽奖球,就能提升二者动作的连续性,并且促使游戏者产生回收到回收口的循环球从放出口放出的错觉。

Claims (4)

1.一种游戏盘游戏机,使游戏盘在游戏区域内移动,具有使游戏盘落下到游戏盘的移动路线内的落下区域,其特征在于,
具有:旋转叶片,该旋转叶片具有设于所述落下区域且承接落下的游戏盘的叶片部件,由于游戏盘从所述叶片部件落下而旋转,且根据所述叶片部件承接游戏盘的区域而使其旋转量发生变化;
旋转量检测部,该旋转量检测部对所述旋转叶片的旋转量予以检测;
控制部,该控制部根据所述旋转量检测部的输出而使游戏与所述旋转叶片的旋转量对应地进行,
所述叶片部件具有短区域和长区域,
在短区域,从所述旋转叶片的旋转轴到所述叶片部件前端为止的距离较短,
而在长区域,从所述旋转叶片的旋转轴到所述叶片部件前端为止的距离比所述短区域的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盘游戏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部件具有以下区域:
具有将承接落下的游戏盘挡住的游戏盘阻挡部的区域,
以及未设所述游戏盘阻挡部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游戏盘游戏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物体移动的物体驱动部,且使游戏者能看到物体移动,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旋转量检测部的输出而使所述物体移动与其旋转量对应的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游戏盘游戏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体驱动部具有物体移动旋转轴,该物体移动旋转轴能够被游戏者看到,且受到旋转驱动而使所述物体移动,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旋转量检测部的输出而以与其旋转量对应的量来对所述物体移动旋转轴作旋转驱动。
CN201110270969.7A 2010-09-02 2011-09-02 游戏盘游戏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0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5682.XA CN105046837B (zh) 2010-09-02 2011-09-02 硬币游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7133 2010-09-02
JP2010197133A JP5737887B2 (ja) 2010-09-02 2010-09-02 メダルゲーム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5682.XA Division CN105046837B (zh) 2010-09-02 2011-09-02 硬币游戏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0240A CN102430240A (zh) 2012-05-02
CN102430240B true CN102430240B (zh) 2016-03-23

Family

ID=459048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568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46837B (zh) 2010-09-02 2011-09-02 硬币游戏机
CN20111027096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0240B (zh) 2010-09-02 2011-09-02 游戏盘游戏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568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46837B (zh) 2010-09-02 2011-09-02 硬币游戏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37887B2 (zh)
CN (2) CN1050468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0794B2 (ja) * 2012-10-30 2016-02-16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ゲーム機
CN107301741A (zh) * 2017-08-15 2017-10-27 河南玩美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币升降传输系统
CN108022358B (zh) * 2017-12-04 2020-07-10 广州市银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旋升式硬币循环分配系统
JP7044301B2 (ja) * 2018-03-30 2022-03-30 株式会社アムジー メダルゲーム機
JP7373956B2 (ja) 2019-09-19 2023-11-06 株式会社タイトー メダルプッシャゲーム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7047A (zh) * 1999-02-04 2000-09-20 萨米公司 投币式游戏机
CN1405737A (zh) * 2001-08-08 2003-03-26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储罐的硬币循环装置
CN101371256A (zh) * 2005-12-02 2009-02-18 沃克数字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检测指示问题博弈者的信号并响应于此来分派事件的游戏系统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2693A (ja) * 1999-03-19 2000-09-26 Kyoraku Sangyo パチンコ遊技機
JP4198959B2 (ja) * 2002-09-18 2008-12-17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ナムコゲームス 景品検出装置、景品排出装置及び遊戯装置
CN1244385C (zh) * 2002-10-11 2006-03-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游戏机及游戏系统
JP2005192605A (ja) * 2003-12-26 2005-07-21 Aruze Corp ゲーム機
JP4399423B2 (ja) * 2006-02-16 2010-01-13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物理的抽選機構を備えたゲーム機
JP4835982B2 (ja) * 2006-04-05 2011-12-14 株式会社セガ プッシャゲーム装置
JP4851975B2 (ja) * 2007-03-27 2012-01-11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ナムコゲームス 球体搬送機構およびゲーム装置
JP4412740B2 (ja) * 2007-12-18 2010-02-10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ジャックポット抽選装置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ゲーム装置及びゲームシステム
JP5003964B2 (ja) * 2008-02-13 2012-08-22 株式会社セガ 容体、ボール循環装置及び遊戯装置
JP4931086B2 (ja) * 2008-04-23 2012-05-16 株式会社タイトー メダルゲーム機で用いられる抽選機用ボールリフト
JP2010068831A (ja) * 2008-09-16 2010-04-02 Taito Corp メダルゲーム機のメダルエントリー機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7047A (zh) * 1999-02-04 2000-09-20 萨米公司 投币式游戏机
CN1405737A (zh) * 2001-08-08 2003-03-26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储罐的硬币循环装置
CN101371256A (zh) * 2005-12-02 2009-02-18 沃克数字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检测指示问题博弈者的信号并响应于此来分派事件的游戏系统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6837B (zh) 2017-12-08
JP2012050752A (ja) 2012-03-15
CN102430240A (zh) 2012-05-02
JP5737887B2 (ja) 2015-06-17
CN105046837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0240B (zh) 游戏盘游戏机
JP5236349B2 (ja) 封入球循環式遊技機
EP1850927B1 (en) Magnetic jam detection in a card shuffler
WO2012029740A1 (ja) ボール抽選装置
JP3499217B2 (ja) 抽選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遊技機
ES2584157T3 (es) Dispositivo auto-volteador con capacidad para mezclar e identificar bolas ubicadas en un compartimento portátil con elementos auxiliares para su control
GB2451736A (en) Coin pusher using differently sized special tokens
JP5106770B2 (ja) メダル遊技機
JP5017327B2 (ja) 球状物搬送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ゲーム装置及びゲームシステム
JP5155922B2 (ja) ゲーム機
JP4554279B2 (ja) 遊技機
JP5827372B2 (ja) メダルゲーム機
JP5622552B2 (ja) 抽選装置、ゲーム機
JP5155923B2 (ja) ゲーム機
JP7052243B2 (ja) ゲーム装置
JP7432276B1 (ja) ゲームシステム
JP2012125356A (ja) ゲーム機
JP2011120826A (ja) メダル遊戯装置のメダル払い出し装置
JP4408304B2 (ja) 遊技機
JP2005160637A (ja) 遊技機のステージ構造
JP2007296308A (ja) プッシャゲーム装置
JP2009213543A (ja) ゲームの移動体移動装置及びゲーム機
JP5518969B2 (ja) プッシャゲーム機
JP5875620B2 (ja) プッシャゲーム機
JP2018139699A (ja) 遊技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