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4870B - 电池连接体 - Google Patents

电池连接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4870B
CN102414870B CN201080018723.4A CN201080018723A CN102414870B CN 102414870 B CN102414870 B CN 102414870B CN 201080018723 A CN201080018723 A CN 201080018723A CN 102414870 B CN102414870 B CN 102414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settlement section
connecting portion
electric wire
bus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87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4870A (zh
Inventor
池田智洋
小笠原茂之
井上知爱
柳原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14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4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4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4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Connection only in s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48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12End pieces terminating in an eye, hook, or f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端子和电线的连接部分难以被水沾湿的电池连接体。本发明中,电池连接体(2)具有将以正极(12)以及负极(13)被交替地排列在直线上的方式被重叠的多个电池中的相互相邻的电池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连接,将多个电池串联地连接的多个汇流条(3)、分别被重叠在各汇流条(3)上的多个端子(4)、分别与各端子(4)的电线连接部(42)连接的多个电线(5)、将它们收容的平板(6)。在平板(6)上设置分别将各汇流条(3)和重叠在该汇流条(3)上的各端子(4)收容的多个第一收容部(61)、收容与各端子(4)连接的多个电线(5)的第二收容部(62)、将与各端子(4)连接的各电线(5)分别从各第一收容部(61)向第二收容部(62)引导的多个第三收容部(63)。另外,各端子(4)的汇流条连接部(41)以及电线连接部(42)被各第一收容部(61)收容。

Description

电池连接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在混合动力汽车、电气汽车等中使用的电源装置的电池连接体。
背景技术
例如,在使用电动马达行驶的电气汽车、兼用发动机和电动马达行驶的混合动力汽车等中,作为上述电动马达的驱动源搭载着上述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例如具有在一方的侧面设置了正极,在另一方的侧面设置了负极的多个电池被交替地反向地重合而构成的电池集合体和分别被安装在该电池集合体的一方的侧面以及另一方的侧面的一对电池连接体(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另外,图17是表示以往的电池连接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7所示的电池连接体202具有通过将上述电池集合体的相互相邻的电池的正极以及负极连接,而将多个电池串联地连接的多个汇流条203、与各汇流条203连接并检测上述电池的电压的多个端子204、与各端子204连接的多个电线205、收容它们的合成树脂制的平板206。另外,上述电池是圆柱状的正极从箱型的筐体的一方的侧面突出,圆柱状的负极从上述筐体的另一方的侧面突出的结构。
另外,图17中的箭头X表示多个电池的重叠方向以及电池集合体的长度方向。另外,图17中的箭头Y表示各电池的高度方向,即,电池集合体的高度方向。另外,上述电池集合体以高度方向(箭头Y方向)与重力方向平行的朝向被搭载于汽车。即,在上述电池集合体被搭载在汽车上的状态下,上述的正极以及负极为从各电池的侧面在水平方向突出的状态。
上述汇流条203由金属板形成为板状,设有相互相邻的电池的正极以及负极分别通过的一对汇流条孔203a。该汇流条203使相互相邻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在一对汇流条孔203a通过,将这些相邻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气性连接。
上述端子204是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压力加工等所得到的部件,一体地设有与汇流条203连接的汇流条连接部241、与电线205连接的电线连接部242。上述汇流条连接部241被形成为板状,设有正极或者负极的任意一方通过的端子孔241a。该汇流条连接部241在使正极或者负极的任意一方在端子孔241a通过的状态下,被重叠在汇流条203,与汇流条203连接。在上述电线连接部242设置压附电线205的芯线,并与该芯线电气性连接的一对压附片243。另外,电线205与未图示出的电压检测回路连接。
在上述平板206上一体地设置多个汇流条收容部261、电线收容部262、多个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等。上述汇流条收容部261被形成为可将汇流条203嵌入的箱型,收容各汇流条203和与该汇流条203重叠的汇流条连接部241。另外,在汇流条收容部261的底壁,设置分别能够使电池的正极以及负极通过的未图示出的一对平板孔。上述电线收容部262被形成为排水槽状,收容与各电线连接部242连接的多个电线205。上述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被形成为与各汇流条收容部261和电线收容部262连通的排水槽状,收容各电线连接部242和与该电线连接部242连接的各电线205的端部,并将该电线205向电线收容部262引导。
再有,各汇流条收容部261和电线收容部262相互隔开间隔平行地被配置,各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被配置在各汇流条收容部261和电线收容部262之间。在这样的电池连接体202中,在平板孔、汇流条孔203a、端子孔241a通过了的正极或者负极、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电线收容部262为沿竖直方向,即,箭头Y方向排列在直线上的配置。
上述结构的电池连接体202以下述方式被组装。首先,分别制造汇流条203、端子204、平板206等。另外,预先将电线205连接在端子204的电线连接部242。另外,在将电线连接部242和电线205连接时,首先,除去电线205的端部的绝缘覆层,使芯线露出。而且,在将该芯线定位在一对压附片243之间后,铆接一对压附片243,由这些一对压附片243压附电线205的芯线,将电线连接部242和电线205连接。
接着,以未图示出的平板孔和汇流条孔203a重叠的方式,将各汇流条203收容在平板206的各汇流条收容部261。而且,以一对汇流条孔203a的一方和端子孔241a重叠的方式,将各汇流条连接部241重叠在各汇流条203上,并收容在各汇流条收容部261。此时,以各电线连接部242被收容在各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的方式,将各汇流条连接部241重叠在各汇流条203上。此后,将各电线205收容在电线收容部262。这样,电池连接体202被组装。
另外,按上述的顺序被组装的电池连接体202被重叠在电池集合体的一方的侧面或者另一方的侧面,将螺母旋合在通过平板孔、汇流条孔203a、端子孔241a的正极以及负极上,被安装在电池集合体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9104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电池连接体202中,存在下面所示的问题。即,在以往的电池连接体202中,由于在比汇流条收容部261、电线收容部262宽度窄的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收容电线连接部242和与该电线连接部242连接的电线205,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内的密度高,即,由于是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内的间隙小的状态,所以,存在因结露等而产生的水滴由于毛细管现象沿电线205的表面从电线收容部262被汲取到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内,上述水滴容易附着在电线连接部242和与该电线连接部242连接的电线205的芯线的问题。再有,由于该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内像上述那样密度高,所以,积存在内部的水滴难以被排出,因此,存在电线连接部242和电线205的芯线有可能长时间曝露在水中的问题。
另外,在以往的电池连接体202中,由于在平板孔、汇流条孔203a、端子孔241a通过了的正极或者负极、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电线收容部262为沿竖直方向,即,箭头Y方向依次排列在直线上的配置,所以,存在因结露等而吸附在正极或者负极,落下的水滴通过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向电线收容部262内流动,上述水滴容易吸附于在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收容的电线连接部242和与该电线连接部242连接的电线205的芯线的问题。若像这样,水滴吸附,则成为锈等的原因,因此,不好。
另外,在以往的电池连接体202中,由于端子204的电线连接部242由压附电线205的芯线的一对压附片243构成,所以,存在必须在将电线连接部242和电线205连接后,将这些端子204和电线205收容在平板206,将该端子204和电线205向平板206收容的作业成为困难的作业的问题。因此,存在必须通过手工作业进行将端子204和电线205向平板206收容的作业,非常花费成本的问题。
另外,在以往的电池连接体202中,在使螺母旋合于在端子204的端子孔241a通过的正极或者负极时,为了防止端子204以端子孔241a为中心旋转,向电线连接部242施加负荷,而在端子204上设置了止转用的突起241b,在汇流条收容部261的侧壁设置了由上述突起241b插入的突起收容部261a。据此,即使在使螺母旋合时,端子204旋转,突起241b也抵接突起收容部261a的内面,旋转受到限制。这样,在以往的电池连接体202中,有必要设置止转用的突起241b以及突起收容部261a,存在端子204以及平板206大型化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着眼于上述那样的问题点,以提供一种端子和电线的连接部分能够难以被水沾湿的电池连接体为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发明是一种电池连接体,所述电池连接体具有通过将以正极以及负极被交替地排列在直线上的方式重叠的多个电池中的相互相邻的上述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将这些多个电池串联地连接的多个汇流条、分别与上述各汇流条重叠的多个端子、分别与上述各端子连接的多个电线、收容上述多个汇流条和上述多个端子及上述多个电线的平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平板上设置分别收容上述各汇流条和与该汇流条重叠的上述各端子,且沿上述多个电池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收容部、沿上述多个第一收容部的排列方向延伸,并与上述多个第一收容部隔开间隔平行地延伸,收容与上述各端子连接的上述多个电线的第二收容部、与上述各第一收容部的内部和上述第二收容部的内部连通,将与上述各端子连接的上述各电线分别从上述各第一收容部向上述第二收容部引导的多个第三收容部,在上述端子上设置与上述汇流条重叠的板状的汇流条连接部和连接上述电线的电线连接部,并且,上述汇流条连接部以及上述电线连接部被收容在上述第一收容部。
第二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汇流条被连接在上述多个电池的状态下,上述电线连接部被配置在与上述电池的正极以及负极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上侧。
第三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线连接部被配置在上述第一收容部的从上述第二收容部离开的侧的端部,并且,上述第三收容部与上述第一收容部的从上述第二收容部离开的侧的端部连通,且在该第一收容部和与该第一收容部邻接的其它的第一收容部之间通过,与上述第二收容部连通。
第四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汇流条被连接在上述多个电池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收容部被配置在与上述第二收容部以及上述第三收容部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上侧。
第五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至第四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线连接部设置在上述电线被压入相互之间时,戳破上述电线的绝缘覆层,与该电线的芯线接触的至少一对压接刀。
第六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至第五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汇流条连接部设置上述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通过的端子孔和设置在上述平板上的凸部通过的止转用的开口部,在上述电线连接部设置通过上述汇流条连接部的一部分被切起而形成,并戳破上述电线的绝缘覆层,与该电线的芯线接触的压接刀,并且,上述止转用的开口部通过构成上述压接刀的上述一部分从上述汇流条连接部被切起而形成。
第七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至第六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汇流条连接部设置上述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通过的端子孔,在上述电线连接部设置被形成为仅一端部与上述汇流条连接部相连的悬臂板状,且将上述电线定位在表面上的底板和戳破被定位在上述底板的表面上的上述电线的绝缘覆层,与该电线的芯线接触的压接刀。
第八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至第七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线连接部设置与上述汇流条连接部相连,并将上述电线定位在表面上的底板、分别从上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将上述电线铆接的一对第一铆接片、分别从上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并与上述一对第一铆接片隔开间隔竖立设置,将上述电线铆接的一对第二铆接片、被配置在上述一对第一铆接片和上述一对第二铆接片之间,戳破被定位在上述底板的表面上的上述电线的绝缘覆层,与该电线的芯线接触的压接刀。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发明,因为在上述平板上设置分别收容上述各汇流条和与该汇流条重叠的上述各端子,且沿上述多个电池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收容部、沿上述多个第一收容部的排列方向延伸,并与上述多个第一收容部隔开间隔平行地延伸,收容与上述各端子连接的上述多个电线的第二收容部、与上述各第一收容部的内部和上述第二收容部的内部连通,将与上述各端子连接的上述各电线分别从上述各第一收容部向上述第二收容部引导的多个第三收容部,在上述端子上设置与上述汇流条重叠的板状的汇流条连接部和连接上述电线的电线连接部,并且,上述汇流条连接部以及上述电线连接部被收容在上述第一收容部,所以,不存在在比第一收容部、第二收容部宽度窄的第三收容部配置电线连接部和电线的连接部分的情况,能够防止该第三收容部内的密度提高。据此,能够防止因结露等而产生的水滴由于毛细管现象沿电线的表面从第二收容部以及第三收容部进入第一收容部的情况。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端子和电线的连接部分能够难以被水沾湿的电池连接体。
根据第二技术方案的发明,因为在上述多个汇流条被连接在上述多个电池的状态下,上述电线连接部被配置在与上述电池的正极以及负极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上侧,所以,能够防止因结露等吸附在正极或者负极,因自重而落下的水滴溅落到电线连接部和电线的连接部分的情况。据此,能够提供一种端子和电线的连接部分能够难以被水沾湿的电池连接体。
根据第三技术方案的发明,因为上述电线连接部被配置在上述第一收容部的从上述第二收容部离开的侧的端部,并且,上述第三收容部与上述第一收容部的从上述第二收容部离开的侧的端部连通,且在该第一收容部和与该第一收容部邻接的其它的第一收容部之间通过,与上述第二收容部连通,所以,从第二收容部到电线连接部的距离变长,能够防止因结露等而产生的水滴沿电线的表面从第二收容部以及第三收容部进入第一收容部。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端子和电线的连接部分难以被水沾湿的电池连接体。
根据第四技术方案的发明,因为在上述多个汇流条被连接在上述多个电池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收容部被配置在与上述第二收容部以及上述第三收容部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上侧,所以,即使是在水进入了第一收容部的情况下,该水也迅速地向位于重力方向的下侧的第三收容部以及第二收容部侧被排出,能够防止电线连接部和电线的连接部分长时间曝露在水中的情况。据此,能够提供一种端子和电线的连接部分难以被水沾湿的电池连接体。
根据第五技术方案的发明,因为在上述电线连接部设置在上述电线被压入相互之间时,戳破上述电线的绝缘覆层,与该电线的芯线接触的至少一对压接刀,所以,能够提供一种可使将端子和电线向平板收容的作业自动化,能够降低组装成本的电池连接体。
根据第六技术方案的发明,因为在上述汇流条连接部设置上述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通过的端子孔和设置在上述平板上的凸部通过的止转用的开口部,在上述电线连接部设置通过上述汇流条连接部的一部分被切起而形成,并戳破上述电线的绝缘覆层,与该电线的芯线接触的压接刀,并且,上述止转用的开口部通过构成上述压接刀的上述一部分从上述汇流条连接部被切起而形成,所以,能够在使螺母旋合在电池的正极以及负极时等防止端子旋转,此外,与设置端子的止转用的突起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端子小型化,能够使电池连接体小型化。
根据第七技术方案的发明,因为在上述汇流条连接部设置上述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通过的端子孔,在上述电线连接部设置被形成为仅一端部与上述汇流条连接部相连的悬臂板状,且将上述电线定位在表面上的底板和戳破被定位在上述底板的表面上的上述电线的绝缘覆层,与该电线的芯线接触的压接刀,所以,当在使螺母旋合于电池的正极以及负极时,端子欲旋转,电线连接部碰撞平板的情况下,通过底板和汇流条连接部的连结部位挠曲,且底板运动,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在压接刀,能够防止压接刀变形。据此,能够切实地防止电线和压接刀的导通不良。另外,废弃本电池连接体时,能够轻易地进行汇流条连接部和电线连接部的切断,能够提高再循环性。
根据第八技术方案的发明,因为在上述电线连接部设置与上述汇流条连接部相连,并将上述电线定位在表面上的底板、分别从上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将上述电线铆接的一对第一铆接片、分别从上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并与上述一对第一铆接片隔开间隔竖立设置,将上述电线铆接的一对第二铆接片、被配置在上述一对第一铆接片和上述一对第二铆接片之间,戳破被定位在上述底板的表面上的上述电线的绝缘覆层,与该电线的芯线接触的压接刀,所以,能够切实地防止电线从底板上浮,电线和压接刀离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由有关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和安装了该电池连接体的电池集合体构成的电源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池连接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汇流条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端子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电线被连接在图2所示的端子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将电线向图2所示的端子连接的自动布线机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自动布线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0是由有关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和安装了该电池连接体的电池集合体构成的电源装置的分解图。
图1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电线被连接在图11所示的端子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电线被连接在图14所示的端子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以往的电池连接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8,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对电池连接体2被安装在该图所示的电池集合体1的一方的侧面以及另一方的侧面,构成电源装置。另外,该电源装置被搭载在使用电动马达行驶的电气汽车、兼用发动机和电动马达行驶的混合动力汽车等,向上述电动马达供给电力。
如图1所示,上述电池集合体1具有多个电池10和将这些多个电池10相互重叠地固定的固定部件。另外,在各电池10上设置立方体形状的电池主体11和分别从该电池主体11的一方的侧面以及另一方的侧面突出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这些正极12以及负极13分别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为圆柱状,在其外周面设置着螺纹槽。
再有,多个电池10沿这些电池10的重叠方向,以将正极12以及负极13交替地排列在直线上的方式被重叠。另外,图1中的箭头X表示多个电池10的重叠方向以及电池集合体1的长度方向,箭头Z表示各电池10的宽度方向,即,电池集合体1的宽度方向,箭头Y表示各电池10的高度方向,即,电池集合体1的高度方向。另外,电池集合体1以高度方向(箭头Y方向)与重力方向平行的朝向被搭载在汽车上。即,在电池集合体1被搭载在汽车上的状态下,沿着图1中的箭头Y方向的上侧成为重力方向的上侧,沿着箭头Y方向的下侧成为重力方向的下侧。另外,在电池集合体1被搭载在汽车上的状态下,上述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为从各电池10的电池主体11的一方的侧面以及另一方的侧面在水平方向(箭头Z方向)突出了的状态。
上述各电池连接体2是主要将上述的多个电池10串联连接的部件,如图2所示,具有通过将相互相邻的电池10的正极12和负极13连接,来将多个电池10串联地连接的多个汇流条3、为检测各电池10的电压而分别与各汇流条3重叠,并与该汇流条3连接的多个端子4、分别与各端子4连接的多个电线5、收容它们的合成树脂制的平板6。
上述汇流条3是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压力加工等得到的部件,如图3所示,是在板状的金属板上设置由相互相邻的电池10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通过的一对汇流条孔3a的结构。该汇流条3由设置在与一对汇流条孔3a的一方相邻的电池10的一方上的正极12通过,由设置在与一对汇流条孔3a的另一方相邻的电池10的另一方上的负极13通过,被安装在这些正极12以及负极13上,且与正极12以及负极13电气性地连接。另外,汇流条3通过将螺母8旋合于在汇流条孔3a通过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而被固定在电池10。
上述端子4是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压力加工等得到的部件,如图4至图6所示,一体地设置着汇流条连接部41、电线连接部42、把手部43。
上述汇流条连接部41被形成为板状,是设置了由正极12或者负极13的任意一方通过的端子孔41a、止转用的开口部41b的结构。该汇流条连接部41在使正极12或者负极13的任意一方通过了端子孔41a的状态下,与汇流条3重叠,并与汇流条3电气性地连接。
在上述电线连接部42上设置着与汇流条连接部41相连,并将电线5定位在其表面上的底板42a、分别从该底板42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并将电线5的端部的绝缘覆层进行铆接,将电线5固定的一对铆接片42b、分别从底板42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并将电线5定位在相互之间的一对侧板42c、从一对侧板42c向内侧突出的两对压接刀42d。另外,上述一对铆接片42b和上述一对侧板42c沿电线5的长度方向排列。另外,上述一对铆接片42b的一方和上述一对侧板42c的一方通过汇流条连接部41的一部分被切起而形成。上述两对压接刀42d分别通过一对侧板42c的一部分被切起而形成。两对压接刀42d沿电线5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配置。另外,两对压接刀42d分别被配置在相面对的位置,若电线5被压入相互之间,则将电线5的绝缘覆层戳破,与电线5的芯线接触,与该芯线电气性地连接。另外,两对压接刀42d防止电线5在电线连接部42的长度方向错位。
再有,上述电线连接部42以其宽度方向,即,一对侧板42c彼此相面对的方向与汇流条连接部4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朝向被设置。即,上述电线连接部42以其长度方向与汇流条连接部4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朝向被设置。据此,能够避免端子4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肥大化。
上述把手部43从汇流条连接部41的外缘竖立设置成板状。该把手部43是在通过机械将端子4向平板6收容时被夹紧的部位。
上述止转用的开口部41b是通过上述一对铆接片42b的一方和一对侧板42c的一方从汇流条连接部41被切起而形成在汇流条连接部41上的孔。如图2所示,设置在平板6上的凸部65在该开口部41b通过。据此,在使螺母8向在端子4的端子孔41a通过了的正极12或者负极13旋合时,即使端子4欲以端子孔41a为中心旋转,开口部41b的内面也与凸部65抵接,旋转受到限制。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将通过一方的铆接片42b和一方的侧板42c从汇流条连接部41被切起而形成在汇流条连接部41上的开口部41b作为端子4的止转用的开口部41b使用,所以,与以往的设置端子204的止转用的突起241b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端子4小型化,能够使电池连接体2小型化。另外,能够减少构成端子4的金属的量。
上述电线5是导电性的芯线被绝缘覆层覆盖的公知的覆层电线,是截面为圆形的圆电线。该电线5的一端部与被收容在第一收容部61内的端子4的电线连接部42连接,而且,在平板6的后述的第三收容部63以及后述的第二收容部62内被排布,另一端部与未图示出的电压检测回路连接。
上述平板6如图1所示,被形成为与电池集合体1的一对侧面大致相等的大致长方形,被重叠在电池集合体1的一方的侧面或者另一方的侧面。在该平板6上,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一体地设置多个第一收容部61、第二收容部62、多个第三收容部63。
上述各第一收容部61由将各汇流条3定位在表面上的底壁61a和从该底壁61a的外缘竖立设置的周壁61b形成为可将各汇流条3嵌入的箱型,收容各汇流条3和与该汇流条3重叠的各端子4。即,在本发明中,端子4的汇流条连接部41以及电线连接部42被第一收容部61收容。另外,在底壁61a设置能够分别使电池10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通过的一对平板孔60。另外,在底壁61a设置在上述止转用的开口部41b通过的凸部65。另外,多个第一收容部61沿多个电池10的重叠方向,即,箭头X相互隔开间隔排列。
在上述第二收容部62设置沿多个第一收容部61的排列方向,即,箭头X以排水槽状延伸且与多个第一收容部61在箭头Y方向隔开间隔平行地延伸,并将与各端子4连接的多个电线5收容的收容部主体62a、覆盖该收容部主体62a的开口部的板状的盖体62b。即,第二收容部62通过将板状的盖体62b安装在排水槽状的收容部主体62a的开口部而构成筒状的形状。该第二收容部62将多个电线5排布在电池集合体1的沿箭头X方向的端部。
上述各第三收容部63被形成为将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各第一收容部61和第二收容部62分别连结的排水槽状,将与被收容在第一收容部61内的端子4的电线连接部42连接的各电线5从各第一收容部61向第二收容部62引导。另外,在第三收容部63设置与第一收容部61的从第二收容部62离开的侧的端部连通,即,与第一收容部61的内部连通,且被配置在将该第一收容部61定位在与第二收容部62之间的位置上,并沿多个电池10的重叠方向,即,箭头X直线状地延伸的分离部63a、与该分离部63a的从与第一收容部61的连结部位离开的侧的端部相连,且沿箭头Y方向向第二收容部62直线状地延伸,并在与上述分离部63a连结的上述第一收容部61和与该第一收容部61邻接的其它的第一收容部61之间通过,与第二收容部62的内部连通的连结部63b。即,由分离部63a和连结部63b构成的第三收容部63被形成为沿着第一收容部61的外缘的L字型。另外,第三收容部63的宽度,即,沿着电线5的径方向的宽度为用于排布一根电线5的最低限的必要小的宽度。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的端子4在被第一收容部61收容的状态下,电线连接部42被配置在第一收容部61的从第二收容部62离开的侧的端部。即,电线连接部42被配置在与第三收容部63的分离部63a邻接的位置。
上述的结构的电池连接体2被安装在电池集合体1的侧面,在正极12以及负极13在一对汇流条孔3a通过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多个第一收容部61被配置在与第二收容部62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上侧,并且,各电线连接部42被配置在与在一对汇流条孔3a通过了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上侧。
根据上述的结构的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2,因为在被安装在电池集合体1的侧面的状态下,电线连接部42被配置在与汇流条3的一对汇流条孔3a,即,正极12以及负极13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上侧,所以,能够防止因结露等而吸附在正极12或者负极13并因自重而落下的水滴溅落到电线连接部42和电线5的连接部分。据此,能够使端子4和电线5的连接部分难以被水沾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2,因为是将电线连接部42收容在第一收容部61,在比第一收容部61、第二收容部62宽度窄的第三收容部63未配置电线连接部42和电线5的连接部分的结构,所以,能够防止该第三收容部63内的密度提高。据此,能够防止因结露等而产生的水滴由于毛细管现象沿电线5的表面从第二收容部62以及第三收容部63进入第一收容部61的情况。因此,能够使端子4和电线5的连接部分难以被水沾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2,因为电线连接部42被配置在第一收容部61从第二收容部62离开的侧的端部,而且,第三收容部63由与第一收容部61的从第二收容部62离开的侧的端部连通的分离部63a和在上述第一收容部61和与该第一收容部61邻接的其它的第一收容部61之间通过,并与第二收容部62连通的连结部63b构成,所以,从第二收容部62到电线连接部42的距离增长,能够防止因结露等产生的水滴沿电线5的表面从第二收容部62以及第三收容部63进入第一收容部61。因此,能够使端子4和电线5的连接部分难以被水沾湿。由于这些情况,能够提高电池连接体2的品质。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电池连接体2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分别制造汇流条3、端子4、平板6等。而且,将各汇流条3嵌入平板6的各第一收容部61。即,进行收容。若将汇流条3嵌入第一收容部61,则设置在第一收容部61的平板孔60和汇流条孔3a重叠。或者,也可以预先在各第一收容部61上镶嵌成形各汇流条3。
接着,将各端子4以设置在平板6上的凸部65嵌于设置在端子4的汇流条连接部41上的止转用的开口部41b的方式重叠在各汇流条3上,将端子4向第一收容部61收容。该作业可以使用机械自动进行。另外,在通过机械将端子4向第一收容部61收容时,上述的把手部43被机械地夹紧,被收容在第一收容部61。
另外,在以往,必须将已经连接了电线205的端子204收容在汇流条收容部261以及电线连接部收容部263,将端子204和电线205向平板206收容的作业需要通过手工作业进行,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在端子4设置压接电线5的电线连接部42,所以,能够将未安装电线5的端子4收容在第一收容部61,因此,能够使该端子4向第一收容部61收容的作业自动化,因此,能够降低电池连接体2的组装成本。另外,由于上述的手工作业被废止,被自动化,所以,人为风险降低,另外,能够提高电池连接体2的品质。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预先在第一收容部61上镶嵌成形端子4。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在端子4设置把手部43,所以,能够通过机械夹紧该端子4,因此,将端子4向第一收容部61收容的作业的自动化更加容易。
接着,例如使用图7以及图8所示的自动布线机7,将电线5排布在第二收容部62内以及第三收容部63内,并将电线5的一端部与端子4的电线连接部42连接。另外,上述自动布线机7具备布线头71、压接卷边器72、支撑它们的固定框架73、被配置在固定框架73上,放置布线板,能够在前后左右移动的移动工作台75。另外,移动工作台75的移动由微电脑等控制。
上述布线头71的壳体71a被升降自由地设置在固定框架73的上部平板76。在上述上部平板76的上端部设置电线引入管77。另外,在壳体71a的下端部设置电线供给管78。另外,在壳体71a的侧面升降自由地设置电线压入用的倒V字型的一对压接卷边器72。
对使用上述自动布线机7,将电线5向第二收容部62内以及第三收容部63内排布,且将电线5的一端部连接在端子4的电线连接部42的工序进行说明。首先,将收容了汇流条3以及端子4的平板6放置在布线板上。接着,以电线供给管78的前端沿使第二收容部62内以及第三收容部63内的电线5排布的线路移动的方式使移动工作台75移动。详细地说,以电线供给管78的前端从第二收容部62的箭头X方向的端部向欲连接的端子4的电线连接部42移动的方式使移动工作台75移动。电线5伴随着移动工作台75的移动,由内置在壳体71a内的未图示出的电线进给装置从电线供给管78被送出。据此,能够将电线5排布在第二收容部62内以及第三收容部63内。
在使电线供给管78移动到端子4的电线连接部42后,如图8所示,以从电线供给管78供给的电线5被配置在一对压接刀42d之间正上方的方式,使移动工作台75移动。另外,在图8中,就电线连接部42的侧板42c而言,省略图示。此后,使一对压接卷边器72下降,将电线5压入一对压接刀42d之间。据此,压接刀42d将电线5的绝缘覆层戳破,与电线5的芯线接触。此后,针对剩下的一对压接刀42d,也通过同样的工序使电线5压接。此后,将一对铆接片42b铆接,将电线5固定,完成电池连接体2的组装。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由于在端子4设置压接电线5的电线连接部42,所以,能够进行将未与端子4连接的电线5向第二收容部62以及第三收容部63排布,即,收容,因此,能够使用图7所示那样的自动布线机7,使将该电线5向第二收容部62以及第三收容部63排布的作业自动化,因此,能够降低电池连接体2的组装成本。
再有,以上述的顺序被组装的一对电池连接体2被重叠在电池集合体1的一方的侧面以及另一方的侧面,通过使螺母8旋合于在平板孔60、汇流条孔3a、端子孔41a通过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而被安装在电池集合体1上。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另外,在图9,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2B被安装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电池集合体1的一方的侧面或者另一方的侧面,构成电源装置。
上述电池连接体2B具有多个汇流条3、分别与各汇流条3重叠并与该汇流条3连接的多个端子4B、分别与各端子4B连接的多个电线5、将它们收容的合成树脂制的平板6B。
上述端子4B是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压力加工等所得到的部件,一体地设有在使正极12或者负极13的任意一方在端子孔141a通过的状态下与汇流条3重叠,并与汇流条3电气性地连接的板状的汇流条连接部141、设置了在将电线5压入相互之间时,将电线5的绝缘覆层戳破,与电线5的芯线接触,并与该芯线电气性地连接的两对压接刀的电线连接部142、从汇流条连接部141的外缘板状地竖立设置且在通过机械将端子4B收容在平板6B时构成被夹紧的部位的把手部143、将汇流条连接部141和电线连接部142连结的连结部144。
上述平板6B被形成为与电池集合体1的一对侧面大致相等的大致长方形,被重叠在电池集合体1的一方的侧面或者另一方的侧面。在该平板6B上一体地设置着分别收容各汇流条3和与该汇流条3重叠的各端子4B且沿箭头X方向相互隔开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收容部161、沿多个第一收容部161的排列方向延伸并与多个第一收容部161在箭头Y方向隔开间隔平行地延伸,收容与各端子4B连接的多个电线5的第二收容部62、与各第一收容部161的内部和第二收容部62的内部连通,将与各端子4B连接的各电线5分别从各第一收容部161向第二收容部62引导的多个第三收容部163。
上述各第一收容部161由将各汇流条3定位在表面上的底壁161a、从该底壁161a的外缘竖立设置的周壁161b形成为可将各汇流条3嵌入的箱型,收容各汇流条3和与该汇流条3重叠的各端子4B。即,在本发明中,端子4B的汇流条连接部141以及电线连接部142被第一收容部161收容。
上述各第三收容部163被配置在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各第一收容部161和第二收容部62之间,沿箭头Y方向以排水槽状延伸。另外,第三收容部163的宽度,即,沿电线5的径方向的宽度为用于排布一根电线5的最低限必要小的宽度。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的端子4B在被第一收容部161收容的状态下,电线连接部142被配置在第一收容部161的靠近第二收容部62的端部,并且,该电线连接部142被配置在与第三收容部163在箭头X方向错位的位置,即,不与第三收容部163沿箭头Y方向排列在直线上的位置。
上述的结构的电池连接体2B被安装在电池集合体1的侧面,在正极12以及负极13通过了一对汇流条孔3a的状态下,多个第一收容部161被配置在与第二收容部62以及多个第三收容部163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上侧,并且各电线连接部142被配置在与在一对汇流条孔3a通过了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下侧。
根据上述的结构的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2B,因为在被安装在电池集合体1的侧面的状态下,多个第一收容部161被配置在与第二收容部62以及多个第三收容部163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上侧,所以,即使是在因结露等吸附在正极12或者负极13并因自重而落下的水滴等水进入到第一收容部161的情况下,该水也向位于与第一收容部161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下侧的第三收容部163以及第二收容部62迅速地被排出,能够防止电线连接部142和电线5的连接部分长时间曝露在水中。据此,能够使端子4B和电线5的连接部分难以被水沾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2B,因为做成将电线连接部142收容在第一收容部161,在比第一收容部161、第二收容部62宽度窄的第三收容部163不配置电线连接部142和电线5的连接部分的结构,所以,能够防止该第三收容部163内的密度提高。据此,能够防止因结露等产生的水滴由于毛细管现象沿电线5的表面从第二收容部62以及第三收容部163进入第一收容部161。因此,能够使端子4B和电线5的连接部分难以被水沾湿。由于这些情况,能够提高电池连接体2B的品质。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对有关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0中,对与上述的第一、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2C被安装在该图所示的电池集合体1C的上面,构成电源装置。
如图10所示,上述电池集合体1C具有多个电池10C和将这些多个电池10C相互重叠地固定的固定部件。另外,在各电池10C上设置立方体形状的电池主体11和分别从该电池主体11的上面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突出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
再有,多个电池10C沿这些电池10C的重叠方向以正极12以及负极13被交替地排列在直线上的方式被重叠。另外,图10中的箭头X表示多个电池10C的重叠方向以及电池集合体1C的长度方向,箭头Z表示各电池10C的宽度方向,即,电池集合体1C的宽度方向,箭头Y表示各电池10C的高度方向,即,电池集合体1C的高度方向。另外,电池集合体1C以高度方向(箭头Y方向)与重力方向平行的朝向被搭载在汽车上。即,在电池集合体1C被搭载在汽车上的状态下,沿着图10中的箭头Y方向的上侧成为重力方向的上侧,沿着箭头Y方向的下侧成为重力方向的下侧。另外,在电池集合体1C被搭载在汽车上的状态下,上述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成为从各电池10C的电池主体11的上面在箭头Y方向突出的状态。
上述电池连接体2C具有多个汇流条3、分别与各汇流条3重叠并与该汇流条3连接的多个端子4、分别与各端子4连接的多个电线5、将它们收容的合成树脂制的平板6C。
上述平板6C被形成为与电池集合体1C的上面大致相等的大致长方形,被重叠在电池集合体1C的上面。在该平板6C上一体地设置分别收容各汇流条3和与该汇流条3重叠的各端子4,且沿箭头X方向相互隔开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收容部61、沿多个第一收容部61的排列方向延伸并与多个第一收容部61在箭头Z方向隔开间隔平行地延伸,收容与各端子4连接的多个电线5的第二收容部62、与各第一收容部61的内部和第二收容部62的内部连通,将与各端子4连接的各电线5分别从各第一收容部61向第二收容部62引导的多个第三收容部63。
另外,在上述平板6C上设置两列沿箭头X方向相互隔开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收容部61,而且,设置两列第二收容部62。即,平板6C是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平板6在箭头Z方向排列两个的结构。
这样的电池连接体2C被重叠在电池集合体1C的上面,通过将螺母8旋合于在平板孔60、汇流条孔3a、端子孔41a(参照图1至图4)通过了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而被安装在电池集合体1C。
根据上述的结构的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2C,因为做成将电线连接部42收容在第一收容部61,在比第一收容部61、第二收容部62宽度窄的第三收容部63不配置电线连接部42和电线5的连接部分的结构,所以,能够防止该第三收容部63内的密度提高。据此,能够防止因结露等而产生的水滴由于毛细管现象沿电线5的表面从第二收容部62以及第三收容部63进入第一收容部61。因此,能够使端子4和电线5的连接部分难以被水沾湿。由于这些情况,能够提高电池连接体2C的品质。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1至图13,对有关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1至图13中,对与上述的第一~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2D被安装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电池集合体1的一方的侧面或者另一方的侧面,构成电源装置。
上述电池连接体2D具有多个汇流条3、分别重叠在各汇流条3并与该汇流条3连接的多个端子4D、分别与各端子4D连接的多个电线5、将它们收容的合成树脂制的平板6。
上述端子4D如图12所示,除从单点划线所示的G部被切断除去以外,为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端子4(参照图4。)相同的结构。即,端子4D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一体地设有汇流条连接部41、电线连接部42、把手部43。
在上述汇流条连接部41设置端子孔41a、止转用的开口部41c。
在上述电线连接部42上,设有被形成为仅一端部与汇流条连接部41相连的悬臂板状,并将电线5定位在其表面上的底板42a、分别从该底板42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并将电线5的端部的绝缘覆层铆接,将电线5固定的一对铆接片42b、分别从底板42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并将电线5定位在相互之间的一对侧板42c、从一对侧板42c向内侧突出的两对压接刀42d。另外,两对压接刀42d分别被配置在相面对的位置,若电线5被压入相互之间,即,若电线5被定位在底板42a的表面上,则将电线5的绝缘覆层戳破,与电线5的芯线接触,与该芯线电气性地连接。
上述止转用的开口部41c是通过上述的一对铆接片42b的一方和一对侧板42c的一方从汇流条连接部41被切起,上述G部从汇流条连接部41被切断而形成在汇流条连接部41的长方形状的切口。如图11所示,设置在平板6上的凸部65在该开口部41c通过。据此,即使在使螺母8旋合于在端子4D的端子孔41a通过了的正极12或者负极13时(螺母8的旋转方向如图11中箭头所示。),端子4欲以端子孔41a为中心旋转,开口部41b的内面也与凸部65抵接,旋转受到限制。
根据上述的结构的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2D,因为在端子4D的电线连接部42设置仅一端部与汇流条连接部41相连的悬臂板状的底板42a,所以,当在使螺母8旋合于电池10的正极12以及负极13时端子4D欲旋转,电线连接部42碰撞平板6的情况下,通过底板42a和汇流条连接部41的连结部位挠曲,且底板42a运动,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在压接刀42d,能够防止压接刀42d变形。据此,能够切实地防止电线5和压接刀42d的导通不良。另外,在废弃本电池连接体2D时,能够轻易地进行汇流条连接部41和电线连接部42的切断,能够提高再循环性。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4至图16,对有关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4至图16中,对与上述的第一~四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2E被安装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电池集合体1的一方的侧面或者另一方的侧面,构成电源装置。
上述电池连接体2E具有多个汇流条3、分别重叠在各汇流条3,并与该汇流条3连接的多个端子4E、分别与各端子4E连接的多个电线5、将它们收容的合成树脂制的平板6。
上述端子4E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除在电线连接部342设置两对铆接片42b、42e以外,是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端子4(参照图4。)相同的结构。
即,在端子4E的电线连接部342,设置与汇流条连接部41相连,并将电线5定位在表面上的底板42a、分别从底板42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将电线5铆接的一对铆接片42b(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一铆接片”。)、分别从底板42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并与上述一对铆接片42b隔开间隔地竖立设置,将电线5铆接的一对铆接片42e(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二铆接片”。)、分别从底板42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并被配置在一对铆接片42b和一对铆接片42e之间,将电线5定位在相互之间的一对侧板42c、从一对侧板42c向内侧突出的两对压接刀42d。
即,两对压接刀42d被配置在一对铆接片42b和一对铆接片42e之间。另外,两对压接刀42d分别被配置在相面对的位置,若电线5被压入相互之间,即,若电线5被定位在底板42a的表面上,则将电线5的绝缘覆层戳破,与电线5的芯线接触,与该芯线电气性地连接。
根据上述的结构的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2E,因为在端子4E的电线连接部342上设置被配置在两对压接刀42d的两侧的两对铆接片42b、42e,所以,能够切实地防止插入到压接刀42d之间的电线5从底板42a浮起,电线5和压接刀42d离开的情况。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仅仅表示了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形式,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件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符号说明
2、2B、2C、2D、2E:电池连接体;3:汇流条;4、4B、4D、4E:端子;5:电线;6、6B、6C:平板;10、10C:电池;12:正极;13:负极;41:汇流条连接部;41a、141a:端子孔;41b、41c:开口部;42、142、342:电线连接部;42a:底板;42b:铆接片(第一铆接片);42e:铆接片(第二铆接片);42d:压接刀;61、161:第一收容部;62:第二收容部;63、163:第三收容部;65:凸部。

Claims (8)

1.一种电池连接体,
所述电池连接体具有通过将以正极以及负极被交替地排列在直线上的方式重叠的多个电池中的相互相邻的上述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将这些多个电池串联地连接的多个汇流条、分别与上述各汇流条重叠的多个端子、分别与上述各端子连接的多个电线、收容上述多个汇流条和上述多个端子及上述多个电线的平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平板上设置
分别收容上述各汇流条和与该汇流条重叠的上述各端子,且沿上述多个电池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收容部、
沿上述多个第一收容部的排列方向延伸,并与上述多个第一收容部隔开间隔平行地延伸,收容与上述各端子连接的上述多个电线的第二收容部、
与上述各第一收容部的内部和上述第二收容部的内部连通,将与上述各端子连接的上述各电线分别从上述各第一收容部向上述第二收容部引导的多个第三收容部,
在上述端子上设置
与上述汇流条重叠的板状的汇流条连接部和
连接上述电线的电线连接部,并且,
上述汇流条连接部以及上述电线连接部被收容在上述第一收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汇流条被连接在上述多个电池的状态下,上述电线连接部被配置在与上述电池的正极以及负极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上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线连接部被配置在上述第一收容部的从上述第二收容部离开的侧的端部,并且,
上述第三收容部与上述第一收容部的从上述第二收容部离开的侧的端部连通,且在该第一收容部和与该第一收容部邻接的其它的第一收容部之间通过,与上述第二收容部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汇流条被连接在上述多个电池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收容部被配置在与上述第二收容部以及上述第三收容部相比的重力方向的上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线连接部设置在上述电线被压入相互之间时,戳破上述电线的绝缘覆层,与该电线的芯线接触的至少一对压接刀。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汇流条连接部设置上述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通过的端子孔和设置在上述平板上的凸部通过的止转用的开口部,
在上述电线连接部设置通过上述汇流条连接部的一部分被切起而形成,并戳破上述电线的绝缘覆层,与该电线的芯线接触的压接刀,并且,
上述止转用的开口部通过构成上述压接刀的上述一部分从上述汇流条连接部被切起而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汇流条连接部设置上述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通过的端子孔,
在上述电线连接部设置被形成为仅一端部与上述汇流条连接部相连的悬臂板状,且将上述电线定位在表面上的底板和戳破被定位在上述底板的表面上的上述电线的绝缘覆层,与该电线的芯线接触的压接刀。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线连接部设置
与上述汇流条连接部相连,并将上述电线定位在表面上的底板、
分别从上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将上述电线铆接的一对第一铆接片、
分别从上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竖立设置,并与上述一对第一铆接片隔开间隔竖立设置,将上述电线铆接的一对第二铆接片、
被配置在上述一对第一铆接片和上述一对第二铆接片之间,戳破被定位在上述底板的表面上的上述电线的绝缘覆层,与该电线的芯线接触的压接刀。
CN201080018723.4A 2009-10-06 2010-10-01 电池连接体 Active CN102414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2668 2009-10-06
JP2009-232668 2009-10-06
PCT/JP2010/067239 WO2011043261A1 (ja) 2009-10-06 2010-10-01 電池接続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4870A CN102414870A (zh) 2012-04-11
CN102414870B true CN102414870B (zh) 2014-07-02

Family

ID=4385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8723.4A Active CN102414870B (zh) 2009-10-06 2010-10-01 电池连接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49333B2 (zh)
EP (1) EP2487737B1 (zh)
JP (1) JP5450640B2 (zh)
CN (1) CN102414870B (zh)
WO (1) WO20110432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21614A1 (ja) * 2009-08-18 2011-02-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電池接続体
JP5813302B2 (ja) * 2009-09-07 2015-1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のバスバ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電源装置
JP5734606B2 (ja) 2010-09-16 2015-06-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部材
JP5787140B2 (ja) * 2011-06-13 2015-09-3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692941B2 (ja) * 2011-06-28 2015-04-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プレート
JP5939421B2 (ja) * 2011-07-07 2016-06-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770551B2 (ja) * 2011-07-22 2015-08-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プラグの装着構造
CN103283057B (zh) * 2011-08-31 2016-07-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汇流条模块、车辆用电源装置以及车辆
JP5673464B2 (ja) * 2011-09-15 2015-02-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673465B2 (ja) * 2011-09-15 2015-02-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875107B2 (ja) * 2011-12-07 2016-03-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池接続体
JP5817535B2 (ja) * 2012-01-06 2015-11-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382149B2 (ja) * 2012-01-12 2014-01-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032897B2 (ja) * 2012-01-27 2016-11-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JP5844650B2 (ja) * 2012-02-02 2016-01-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881207B2 (ja) * 2012-02-09 2016-03-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池接続体
JP5454626B2 (ja) * 2012-06-26 2014-03-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973262B2 (ja) * 2012-07-09 2016-08-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CN202839812U (zh) * 2012-08-28 2013-03-27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连接及信号采集的集成组件
JP6068059B2 (ja) * 2012-08-30 2017-01-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JP2014146489A (ja) * 2013-01-29 2014-08-14 Yazaki Corp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DE102013201556B4 (de) * 2013-01-30 2014-11-20 Magna Steyr Battery Systems Gmbh & Co Og Batteriesystem mit einem Kontaktelement
JP6062758B2 (ja) * 2013-02-08 2017-01-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と端子の接続構造
JP6134196B2 (ja) * 2013-05-07 2017-05-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JP5735043B2 (ja) * 2013-06-06 2015-06-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部材
US9385355B2 (en) 2013-07-30 2016-07-0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imping interconnection of battery cells
JP6158635B2 (ja) * 2013-08-08 2017-07-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JP6317898B2 (ja) * 2013-08-08 2018-04-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JP5672348B1 (ja) * 2013-08-28 2015-02-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US9306381B2 (en) * 2013-11-15 2016-04-05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Electrical device having busbar with flexible weld crimp
JP6190894B2 (ja) * 2013-12-25 2017-08-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接続構造
JP2016031806A (ja) * 2014-07-28 2016-03-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端子間連結部材
JP6426945B2 (ja) * 2014-08-27 2018-11-21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JP6352741B2 (ja) * 2014-09-11 2018-07-04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電力変換装置
JP6532220B2 (ja) * 2014-11-25 2019-06-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保護カバー
JP6245159B2 (ja) * 2014-12-17 2017-12-1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369625B2 (ja) * 2015-03-23 2018-08-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DE102015205209A1 (de) * 2015-03-23 2016-09-2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bind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den Kraftfahrzeugbau, zur Verbindung von Endstücken von elektrischen Leitungen mit elektrischen Anschlusskontakten
JP6686806B2 (ja) * 2016-09-06 2020-04-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モジュール
JP6333350B1 (ja) * 2016-12-19 2018-05-30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組電池
JP6866406B2 (ja) * 2017-02-06 2021-04-28 ビークルエナジ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ホルダ
US10431803B2 (en) * 2017-08-07 2019-10-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raction battery assembly having multipiece busbar module
US10615396B2 (en) * 2017-09-08 2020-04-07 Molex, Llc Battery connection module
JP7004197B2 (ja) * 2017-09-22 2022-01-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部材
JP7087348B2 (ja) * 2017-11-08 2022-06-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バスバー
JP7087959B2 (ja) * 2018-11-27 2022-06-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
JP7255396B2 (ja) * 2019-07-08 2023-04-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3888B2 (ja) * 1997-10-13 2002-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ホルダ用接続プレ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43889B2 (ja) * 1997-10-13 2002-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ホルダ用接続プレート
JP3613445B2 (ja) * 1999-05-18 2005-01-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プレート
JP3990960B2 (ja) * 2002-08-30 2007-10-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プレートおよびその取付構造
KR100905391B1 (ko) * 2004-12-24 2009-06-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 모듈의 단자 연결부재
JP4823535B2 (ja) * 2005-02-14 2011-11-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プレート
JP4920896B2 (ja) * 2005-03-22 2012-04-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体のカバー構造
JP4920897B2 (ja) 2005-03-22 2012-04-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体
JP5139745B2 (ja) * 2007-08-10 2013-02-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JP4632097B2 (ja) * 2008-03-05 2011-02-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組電池
US7604507B1 (en) * 2008-08-08 2009-10-20 Cobasys, Llc Battery interface assembly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269103A 2006.10.05
JP特开2006-269104A 2006.10.05
JP特开2009-212005A 2009.09.17
JP特开2009-43637A 2009.02.2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43261A1 (ja) 2011-04-14
EP2487737B1 (en) 2016-12-28
US20120231640A1 (en) 2012-09-13
JP5450640B2 (ja) 2014-03-26
CN102414870A (zh) 2012-04-11
EP2487737A1 (en) 2012-08-15
EP2487737A4 (en) 2014-07-02
JPWO2011043261A1 (ja) 2013-03-04
US8449333B2 (en) 2013-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4870B (zh) 电池连接体
CN102414871B (zh) 电源装置以及电池连接体
JP5780788B2 (ja) バスバ、バスバモジュール、電源装置
JP5704406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163361B2 (ja)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CN211350786U (zh) 电池模组
JP5613074B2 (ja)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CN105144433A (zh) 用于制造电池接触系统的方法以及电池接触系统
CN109690825B (zh) 连接模块
CN104157821B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及其pcb转接板
CN104170122B (zh) 汇流条模块和电源单元
KR101797693B1 (ko) 밀착 절곡부가 형성되어 있는 전지셀 접속부재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되는 전지팩
JP2013168260A (ja) バスバー及び電池接続体
JP2010061961A (ja) 二次電池の端子構造、二次電池及び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7919446A (zh) 电池模块
CN106450130A (zh) 铜镍导电片及具有铜镍导电片的动力电池箱
JP7044614B2 (ja) 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セル接続方法
CN206312961U (zh) 电池支架
JP2016009645A (ja) バスバー、連鎖バスバー、および、配線モジュール
CN105990558A (zh) 用于连接电池单池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电池组、电池模块、电池以及运输工具
CN210136982U (zh) 电池模组
CN209626472U (zh) 一种车用fpc连接器组件
CN205194772U (zh) 电池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CN210379229U (zh) 便于后续自动锁螺丝的电池组抽头连接结构
CN216213936U (zh) 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